一、我国鸟类寄生线虫生态特性的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向丹,文峥嵘,罗鸣钟,柴毅,杨代勤,李锐,魏巍[1](2021)在《黄鳝寄生虫种群生物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黄鳝产业急速发展以及养殖面积剧增的同时,寄生虫疾病频发,给黄鳝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黄鳝寄生虫种群生物学的研究对于寄生虫疾病的防治意义重大。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从黄鳝寄生虫的种类、生活史和寄生关系、种群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寄生虫病病症与危害等方面对黄鳝寄生虫种群生物学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黄鳝寄生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人们全面了解黄鳝寄生虫种群生物学提供参考,并为黄鳝寄生虫疾病的合理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王建宇[2](2021)在《根结线虫生防菌高地芽孢杆菌AMCC1040的筛选及杀线虫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结线虫病是由根结线虫引起的严重危害植物根系的土传病害,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对作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严重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根结线虫的防治目前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高毒化学杀线剂给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一些环境友好型的替代手段如生物防治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根结线虫的生防因子中,根际细菌由于其功能明确,产业化前景好已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以南方根结线虫为靶标,开展了山东省蔬菜主产区抑病性土壤样品中可培养杀线虫细菌的分离筛选并对获得的高效杀虫菌种进行系统的分类鉴定;同时对菌株的杀线虫活性物质进行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形态学及转录组学等方法研究了活性物质的作用机制;通过构建菌株的real time-PCR定量体系检测菌种的定殖能力并通过大田实验评价了菌剂的应用潜力及生态安全性,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抑病性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的分离及多样性分析。通过可培养的方法,根据菌落形态区分,从山东省蔬菜主产区13份抑病性土壤样品中共分离获得110株细菌。16S r RNA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10株细菌属于4个门,分别为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以及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其中Firmicutes数量最多。在属水平上,110株可培养细菌分类于16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占到总数的77.27%。(2)高效杀线虫菌种的筛选、鉴定。以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为靶标,评价了110株细菌发酵上清液的杀线虫活性。结果表明,41.44%的可培养细菌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致死效果达到50%以上,其中23株细菌的杀线虫率可达75%以上。一株芽孢杆菌AMCC1040对线虫的致死率可达100%,在盆栽实验中,该菌不仅能够降低土壤中的虫口密度及番茄病情指数,同时降低了卵囊形成数量,显着抑制了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发展。根据Biolog生理生化实验、菌体形态特征及16S r RNA序列分析,Bacillus sp.AMCC1040经鉴定为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3)Bacillus altitudinis AMCC1040田间防治效果评价。以大姜根结线虫病为研究对象,开展了Bacillus altitudinis AMCC1040菌剂全周期的大田防治实验。结果表明,菌剂能够显着降低土壤中的虫口密度,与空白对照相比,在收获期虫口密度下降了84.48%;同时该菌能够有效减少侵入大姜根系的线虫数,与空白及噻唑膦阳性对照相比,菌剂处理线虫侵染数分别降低了93.68%、58.59%;与空白对照相比,菌剂处理的雌虫数降低了82.91%,有效降低了再繁殖数;收获期菌剂处理的大姜根结线虫病病情指数与空白对照相比降低了57.14%。通过real time PCR检测,Bacillus altitudinis AMCC1040能够在大姜根际有效定殖,其定殖量为5.08~5.49 Log10CFU g-1土。在大姜收获期对各处理大姜根际微生态进行比较分析,评价菌剂的生态安全性。PCo A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着差异;Alpha-diversity分析结果表明,阳性对照处理显着降低了大姜根际微生态群落的丰度及多样性,而菌剂处理与阳性对照相比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Lef Se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中细菌结构组成差异显着,在菌剂处理中富集的三个门分别是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Gemmatimonadetes(芽单胞菌门)及Firmicutes(厚壁菌门)。(4)Bacillus altitudinis AMCC1040杀线虫活性物质的分析。活性物质基本性质研究结果表明Bacillus altitudinis AMCC1040产生的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遗传稳定性,同时耐受酸性环境,对碱处理敏感。冷冻干燥实验结果表明,经冷冻干燥后的残留固形物用蒸馏水复溶后无杀虫活性;旋蒸实验结果表明,旋蒸瓶内的残余黄色胶状物质无杀虫活性,冷凝瓶中的冷凝液体对J2s的致死效果可达100%。综合上述结果本研究发现由Bacillus altitudinis AMCC1040产生的杀线虫活性成分为挥发性物质。通过HS-SPME-GC/MS分析,在Bacillus altitudinis AMCC1040发酵上清液中共检测出8种特征性挥发性成分,其中6种具有较强的杀线虫活性,分别为2,3-butanedione(2,3-丁二酮),acetic acid(乙酸),2-isopropoxy ethylamine(2-氨乙基异丙醚),3-methyl-butanoic acid(3-甲基丁酸),2-methyl-butanoic acid(2-甲基丁酸)及octanoic acid(正辛酸),其中正辛酸杀线虫活性最强,其LC100/12h为0.03μL/m L。(5)正辛酸杀线虫作用机理。结合转录组法、生理生化测定及形态学观察分析了正辛酸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正辛酸杀虫具有明显的浓度-时间特征,0.03μL/m L为低杀线虫浓度,此浓度下完全致死线虫需要12h;而在0.08μL/m L浓度下,正辛酸表现出极强杀线虫活性,处理15min后即能达到100%杀虫率。正辛酸能够显着破坏线虫的虫体结构,造成内含物流失,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高浓度辛酸处理的虫体体壁变得不完整,肠、咽等结构被完全破坏并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同时线虫的糖类和蛋白质等结构成分含量也显着降低。通过对上述两种浓度处理下线虫差异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及RT-PCR验证试验证明了正辛酸能够干扰线虫能量代谢及信号传输,破坏线虫的角质层等体壁结构,同时还能抑制线虫的神经及运动系统最终导致线虫的麻痹死亡。此外,线虫在应对低浓度正辛酸的侵害时会启动自身的防御系统,通过上调防御酶体系及异源代谢途径抵抗辛酸的危害。
刘淑琴[3](2020)在《大蜡螟人工饲料优化及资源利用的研究》文中认为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是养蜂业的重要害虫,主要危害蜂巢巢脾,过去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特性及防治上。近些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大蜡螟易于室内大量饲养、生长周期短,对大蜡螟的开发利用逐渐扩展到试验昆虫应用、天敌昆虫扩繁、生物农药开发、优良饵料加工等方面。为了降低大蜡螟人工饲养成本,研制开发更为经济、便捷的饲料配方显得尤为重要。在前期实验中偶然发现授粉昆虫——熊蜂的工厂化生产中产生大量巢脾废弃物,主要由熊蜂巢脾、蜂尸、蜂蜜、蜂蜡、蜂花粉等成分组成。本研究首先针对利用熊蜂巢脾废弃物饲养大蜡螟的可行性进行系统研究。同时,也针对大蜡螟的资源利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蜡螟人工饲料的优化筛选:以大蜡螟为供试虫源,对人工饲料配方A、人工饲料配方B(熊蜂巢脾废弃物替代人工饲料配方A中的蜂蜜、蜂蜡)和熊蜂巢脾废弃物的饲养效果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表明熊蜂巢脾废弃物完全能够替代人工饲料饲养,满足大蜡螟幼虫期的营养需要,该处理组的大蜡螟老熟幼虫体重、雌蛹重显着高于另外两组,而成虫寿命和平均产卵期、产卵量与另外两组无明显差异。2.大蜡螟用于昆虫病原线虫筛选、致病力相关研究:本试验在河北及北京地区采集土样21 1份,利用大蜡螟分离筛选出10个线虫品系,土样线虫检出率为4.74%。扩增各线虫品系ITS基因和28S基因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10个线虫品系均与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eicherriana同源性达到99%以上。10个线虫品系对大蜡螟5龄幼虫均具有很高致病力,其中H.beich errianaHJ-2品系致病力最高,处理24 h大蜡螟死亡率达到96.67±5.77%。以H.beicherriana HJ-2线虫品系为研究对象,以大蜡螟、黄粉虫和大麦虫为试虫,进行不同寄主扩繁效率的比较,结果表明大蜡螟更适合作为活体扩繁寄主用于昆虫病原线虫的大量扩繁。3.大蜡螟塑料降解性能的相关研究:本实验选取聚乙烯地膜、聚乙烯塑料袋和聚苯乙烯泡沫3种塑料制品,比较大蜡螟、黄粉虫和大麦虫取食、消解3种塑料的能力。结果表明大蜡螟取食塑料的能力优于黄粉虫和大麦虫。与仅以塑料制品为唯一碳源的处理组相比,在添加一定量营养物质之后大蜡螟幼虫的存活率和平均重量都有所改善,同时延长了幼虫消解塑料的时间。大蜡螟对塑料的降解主要依赖其肠道共生菌,大蜡螟取食塑料驯化10 d后对其肠道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5个菌落形态各异的菌种,经分子鉴定证实其中6个菌种分别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溶血性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鸡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gallinarum、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同源性达到 100%。4.大蜡螟在食品加工的应用研究:通过简单脱水干燥及研磨处理,制备了大蜡螟虫粉蛋白。本试验比较了不同大蜡螟虫粉蛋白添加量对饼干外观、气味及口感的影响。最终获得一份大蜡螟虫粉蛋白饼干配方:低筋面粉44%、白砂糖16%,黄油31%,全蛋液7%,奶粉2%,大蜡螟虫粉蛋白1%。该饼干成品色泽浅黄,气味香甜,口感酥脆,无任何异味。通过与市售饼干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发现大蜡螟虫粉蛋白饼干的蛋白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均高于市售饼干,脂肪和膳食纤维含量低于市售饼干。该饼干不仅具备市售饼干的感官品质,营养较前者也更为丰富。
李新正,寇琦,王金宝,甘志彬,杨梅,龚琳,隋吉星,马林,曲寒雪,初雁凌,曾宥维,王伟娜,张祺,董栋[4](2020)在《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综述了我国海域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学和系统演化研究的历史和概况,以及我国分类系统学工作者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区系与动物地理学、系统发育与分子系统学领域的主要工作,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工作。涉及类群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刺胞动物、线虫、多毛类环节动物、星虫、螠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苔藓动物、毛颚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等主要的无脊椎动物门类。涉及海域以我国管辖海域,特别是中国近海为主,也涉及了西太平洋、西南印度洋等深海环境的无脊椎动物类群的分类学报道。本文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对于在我国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领域成就基础上,发现薄弱环节,研讨今后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填补研究空白,赶超本领域国际前沿,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雷萌桐[5](2020)在《青海鱼类蠕虫区系调查及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文中提出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水域资源丰富,土着鱼类种类较多,其在青藏高原生态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寄生虫作为高原生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迄今对青藏高原土着鱼类蠕虫的调查研究较少,随着青海水产业的快速发展,鱼病成为影响渔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对青海黄河水系、长江水系、青海湖等天然水系中的土着鱼类,以及水库、池塘等的养殖鱼类的蠕虫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在天然水系土着鱼类中感染率高的裸鲤棘吻虫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获得了以下结果。(1)青海鱼类主要寄生蠕虫的种类。在26种744尾鱼体内外共检出蠕虫12种,隶属于4门6纲7目9科10属。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中有3纲,其中单殖吸虫纲(Monogenoida)1种,为副双身虫属双身虫(Paradiplozoon sp.);绦虫纲(Cestoidea)7种,分别为鱊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acheilognathi)、东方短结绦虫(Breviscolex orientalis)、中华许氏绦虫(Khawia sinensis)、鲤蠢属未定种绦虫(Caryophyllaeus sp.),头槽绦虫裂头蚴(Bothriocephalus sp.plerocercoid),双线绦虫裂头蚴(Digramma sp.plerocercoid)、肠舌状绦虫裂头蚴(ligula intestinalis plerocercoid);线虫纲(Nematoda)1种,为对盲囊属线虫幼虫(Contracaecum spp.larva),另有线虫未定种2种;棘头虫门(Acanthocephala)有2纲,分别为始新棘头虫纲(Eoacanthocephala)的青海新棘吻虫(Neoechinorhynchus qinghaiensis)和古棘头虫纲(Palaeacanthocephala)的裸鲤棘吻虫(Echinorhynchus gymnocyprii);环节动物门(Annelida)蛭纲(Hirudinea)的尺蠖鱼蛭(Piscicola geometra)。(2)青海天然水系鱼类蠕虫感染情况。在天然水系共采集到20种525尾野生鱼,198尾鱼感染蠕虫,蠕虫整体感染率为37.7%,感染的蠕虫包括棘头虫、绦虫、线虫、吸虫。棘头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30.9%和15.2条,绦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8.4%和12.8条,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5.1%和11.8条,吸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3.4%和10.3条。厚唇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pachycheilus)、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软刺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小头高原鱼(Herzensteinia microcephalus)等5种鱼的蠕虫感染率较高,均达50%以上。检查长江水系土着鱼类7种112尾,蠕虫感染率为34.8%,共发现7种寄生虫,包括鱊头槽绦虫、东方短结绦虫、鲤蠢属绦虫、青海新棘吻虫、裸鲤棘吻虫、副双身虫属吸虫及线虫未定种,棘头虫和绦虫感染较为普遍,其中棘头虫的平均感染率为23.21%,平均感染强度为19.4条。采集到青海省内黄河水系鱼类12种337尾,其中土着鱼类有7种291尾,黄河水系鱼类的蠕虫感染率为33.5%,感染有肠舌状绦虫裂头蚴、对盲囊线虫幼虫、线虫未定种、副双身虫属吸虫、青海新棘吻虫、裸鲤棘头虫、尺蠖鱼蛭等7种蠕虫,其中土着鱼类的棘头虫平均感染率为32.3%,平均感染强度为10.9条。采集到天然湖泊土着鱼类2种76尾,蠕虫平均感染率为60.5%,感染有肠舌状绦虫裂头蚴、对盲囊线虫幼虫、青海新棘吻虫、裸鲤棘头虫、副双身虫吸虫等5种蠕虫,其中棘头虫平均感染率55.26%,平均感染强度为20.7条。(3)青海养殖鱼类蠕虫感染情况。共采集到9种225尾养殖鱼类,蠕虫整体感染率为6.22%,感染强度为4.79条,感染的蠕虫均为绦虫,分别为鱊头槽绦虫、头槽绦虫裂头蚴、双线绦虫裂头蚴、中华许氏绦虫、舌状绦虫裂头蚴。(4)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分析。对青海不同宿主来源和区域的裸鲤棘吻虫的核糖体18S rRNA、rRNA-ITS及线粒体cox1基因进行扩增测序,获取了34条18S rRNA基因序列、34条rRNA-ITS基因序列及35条cox1基因部分序列,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裸鲤棘吻虫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18S rRNA、rRNAITS、cox1基因序列,以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树形相似,证实了不同宿主及地理来源的棘头虫为裸鲤棘吻虫,亦进一步证实了裸鲤棘吻虫为有效的独立种。基于COI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裸鲤棘吻虫具有一定的水系分布特性。中性检验提示裸鲤棘吻虫核糖体基因可能存在定向选择,而线粒体cox1基因可能存在遗传漂变;种群历史动态分析提示裸鲤棘吻虫种群大小保持稳定。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青海天然水系中的土着鱼类及养殖鱼类的蠕虫区系进行调查,初步明确了青海鱼类的蠕虫感染状况,丰富了青藏高原鱼类寄生虫病资料,可为今后青藏高原鱼类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同时对裸鲤棘吻虫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丰富了其病原学资料,为今后对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吴学峰[6](2020)在《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昆虫野花带是一种通过混播方式配置不同功能植物形成群落组合的缓冲带区域,主要建植在农田、果园、菜地、道路两侧、滨水带等边缘地带,为提升作物传粉效率、控制虫害等发挥着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城市和乡村中为传粉者、害虫天敌提供蜜粉源与生境,改善城乡生境质量,强化害虫天敌支持系统,减少农药使用,改良修复城市土壤,净化水源,抑制杂草等。欧美发达国家最早在集约化农业生产中应用昆虫野花带并制定生态补偿等政策;发展中国家的昆虫野花带仍处于发展初期,缺少实际应用。为了解昆虫野花带在中国的应用基础条件,在北京近郊与远郊展开非作物生境与实验地设计群落样方调查,研究不同植物群落中节肢动物种类以及自然天敌功能团、传粉者功能团、害虫功能团以及中性昆虫功能团多样性分布的总体差异性与时序动态变化;分析植物群落多样性结构与节肢动物功能团的相关性;花期物候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关系;传粉者功能团在群落中的取食范围及不同类群的共同食源,明确不同蜜粉源植物对于不同类群节肢动物的重要性;分析花色、花量等植物关键功能性状与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的相关性。研究为中国的昆虫野花带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开拓了非作物生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与设计的先河。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在京郊非作物生境设25个样点633个样方,调查得到草本植物共51科152属204种。不同农区和非作物生境类型生长的植物多样性不同。远郊浅山旱作农业区以及深山沟谷林果区非作物生境草本植物多样性最高,群落主要由本土植物构成,近郊是栽培植物群落占优势。林地、林缘生境中,中度干扰野生植物群落占总调查样点的61%;田埂及坡地生境中,56%的调查样点以中度干扰野生植物群落为主;道路及宅基地生境中,栽培植物为主,占72%;滨水生境中,40%的样点以低干扰野生植物群落为主。全部样方中共观测到传粉昆虫5目20科29属14691个,其中中华蜜蜂为主要传粉者,传粉者对于旋覆花、败酱、蓬子菜、长蕊石头花的平均访花频率最高,这四种植物是最具传粉者保育价值的本土草本植物。昆虫野花带实验地设8个原始样地和1个设计样地,共27个样方,共有植物20科38属42种,10次调查共观测到2纲10目65科100属109种节肢动物13450个。实验地昆虫野花带群落最多可容纳25种自然天敌、21种传粉者、9种害虫。在时序变化上,共计66.7%的昆虫野花带群落在5月达到了植物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最大值,此时传粉者功能团与植物物种丰富度有强相关性,5月后,各昆虫野花带群落传粉者功能团优势种时序变化间差别不大,西方蜜蜂及东方蜜蜂占据了所有季节实验地中核心传粉者地位,且随着昆虫野花带群落整体花期推进,资源可利用性渐次降低,传粉者功能团多样性水平呈现出明显先升后降趋势,而自然天敌及害虫功能团的多样性水平的趋势为5月略低,7-8月达到了观测峰值,推测与昆虫野花带群落盖度相关。以传粉者功能团为重点研究对象发现,昆虫野花带群落中蜜源植物及管状花冠和辐射对称花的植物被最多的传粉者类群所利用,其中,社会性蜂类的取食范围最大,生态位宽度达到了14.97,有25种蜜粉源植物都有被其觅食,其中优势物种为西方蜜蜂,其利用紫花甸苜蓿的个体比例高达0.11。蝇类与社会性蜂类共同取食资源种类在23种,占所有观测时段内蜜粉源植物总种数的92%。蝇类更偏好于白色花、社会性蜂类及食蚜蝇类更偏好于黄色、蓝紫色花,蝶类偏好于红色尤其是粉色的粉源植物,如美丽月见草等。大花量能吸引更多的社会性蜂类与食蚜蝇类,而小花量的植物能多为大花植物,更受蝶类、弄蝶类以及蛾类等鳞翅目昆虫喜好。京郊非作物生境中,栽培植物、本土植物对传粉者保育均有重要保护与应用价值,实验地的调查同时验证了植物多样性有助于提升传粉者等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花色、花量等关键功能性状也适用于非作物生境昆虫野花带植物的筛选。仅就传粉者功能团一项指标来看,朝阳、昌平等近郊非作物生境夏秋季植物种类单一,传粉网络结构不稳定,设计的昆虫野花带为传粉者提供了连续性的多样食源供应,具有强效的传粉服务功能,因此近郊地区可以首选昆虫野花带作为农地非作物生境的改造目标。
张辉[7](2020)在《武昌罗索线虫营养决定性别分化关键期及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武昌罗索线虫(Romanomermis wuchangensis)是一种昆虫病原索科线虫,可主动侵染多种库蚊和伊蚊的幼虫(孑孓),寄生率即等于害虫的死亡率,生物防治潜力极大。在武昌罗索线虫整个生活史中,营养均来源于其寄生期吸取宿主血淋巴微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它的另一个特点是性别分化为营养决定型,即每一宿主体内寄生的线虫越少,每条线虫在宿主体内血淋巴中吸取的营养越多,越有可能发育为雌虫,反之则为雄虫。为探究昆虫病原索科线虫营养决定性别分化的分子机理,本课题组前期通过转录组测序并以秀丽线虫(Caenorhabtditis elegans)为背景筛选出fox-1、tra-2、laf1、fem-1、tra-1、mab-3、mab-7、mab-5、gld-1、egl-4 等10个与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相关的基因,并对其中的fox-1、tra-2、laf1、fem-1、tra-1、mab-3、mab-7等基因的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但对mab-5、gld-1、egl-4基因在武昌罗索线虫性别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仍认识不足。本文通过观察武昌罗索线虫寄生期的生长状况及停止喂食孑孓以探讨其营养决定性别分化的关键期,利用qRT-PCR和RNAi等技术探索了 mab-5、gld-1、egl-4基因在该线虫性别分化中的作用,其主要结果如下:1.本文比较了埃及伊蚊和致倦库蚊不同宿主对武昌罗索线虫雌、雄性比的影响,结果显示:宿主的种类并不影响寄生后期线虫的雌雄性比,当感染比例为1:1时(孑孓:线虫),线虫全部发育为雌虫,感染比例大于或等于1:10,线虫全部发育为雄虫。当线虫的感染强度为1时,全部发育为雌虫;感染强度大于或等于4,全部发育为雄虫;随着线虫感染强度的增加,线虫的个体逐渐变小。对武昌罗索线虫寄生期生长发育的观察发现,无论是雌虫还是雄虫,在整个寄生期(1-7天),线虫的体宽逐天增加,而线虫的体长在寄生期1-2天没有显着性变化,直到寄生期的第3天才开始出现极显着性变化(p<0.001)。说明线虫进入宿主体内的第三天才开始快速发育,到寄生期的第4-5天线虫体长加倍增长,雄虫第6天、雌虫第7天增长变缓。另外,本研究还从线虫寄生的第3天起禁止喂食于宿主,宿主禁食1天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感染强度为1时,雌线虫的比例由100%下降了80.0±4.2%,感染强度为2、3时雌线虫的比例分别由40.0%±2.2%、22.2± 1.3%降为0,即全部发育为雄性。宿主禁喂2天或3天后,感染强度为1的线虫也全部发育成雄性。随着禁止喂食宿主时间的延长,线虫个体也逐渐变小。2.qRT-PCR结果显示:mab-5基因在雌、雄线虫寄生期第4天(p<0.01)、第5天(p<0.01)以及寄生后期第1天(p<0.01)、第3天(p<0.01)、第5天(p<0.001)的表达量均出现显着性或极显着性差异;gld-1基因在雌、雄线虫寄生期第4天(p<0.001)、寄生后期第5天(p<0.01)的表达量出现极显着性或显着性差异;egl-4基因在雌、雄线虫寄生期第5天(p<0.001)、成虫期(p<0.01)的表达量出现极显着或显着性差异;以上3个基因均在雌虫的寄生期高表达。3.RNAi结果表明:干扰mab-5、gld-1、egl-4基因后并不会引起武昌罗索线虫雌、雄性比的变化,推测这3个基因在线虫发育过程中并不决定其性别分化,可能参与线虫的性腺发育。干扰gld-1基因的表达后fox-1、laf1、fem-1、egl-4表达量均无显着变化,mab-3、mab-5的表达量出现显着性上调的趋势,tra-2、tra-1、mab-7、的表达量出现显着性下调的趋势,说明gld-1可能处在tra-2、tra-1、mab-3、mab-7、mab、-5基因的上游位置;干扰mab-5基因的表达后不会引起fox-1、tra-2、fem-1、mab-3、egl-4表达量的变化,但是显着性上调laf-1的表达,显着性下调tra-1、mab-7、ggld-1,推测mab-5可能处于laf1、tra-1、mab-7、gld-1的上游;但干扰egl-4之后不会影响laf1、tra-2基因的表达,会使tra-1、mab-3、mab-7、mab-5出现显着性上调、fox-1、fem-1、gld-1出现显着性下调的趋势,说明egl-4可能处于fox-1、fem-1、tra-1、mab-3、mab-7、mab-5、gld-1的上游。为进一步验证这一推测,本实验选择了促进线虫雌性分化的fox-1基因对以上结果进行反证,将fox-1基因干扰后检测其它性别分化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当fox-1下调表达后,laf1、tra-2、fem-1、mab-5、gld-1显着性上调,tra-1、mab-3、mab-7显着性下调,说明fox-1基因可能处于武昌罗索线虫性别决定通路起始上游位置,进一步证明egl-4和fox-1处于gld-1、mab-5的上游位置。综上所述,通过观察武昌罗索线虫寄生期的生长状况,发现寄生期3-5天的线虫发育速度较快,在这期间禁止喂食宿主,当宿主禁食2天后,线虫全部发育成雌性,推测寄生期3-4天是线虫营养决定性别分化的关键期。mab-5、gld-1、egl-4在寄生阶段均在雌线虫中高表达,说明这3个基因在雌性生殖腺的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干扰mab-5、gld-1、egl-4基因后会引起相关性别决定基因的变化,但是基因却呈现出无规律的变化,推测mab-5、gld-1、egl-4可能通过不同的调控途径参与武昌罗索线虫生殖系统的发育过程。这一研究结果为探明武昌罗索线虫营养决定性别分化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参考资料。
肖莎莎[8](2020)在《绵阳油橄榄蛀干害虫发生与防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橄榄作为特色经济林树种,是生产医疗、保健、化妆品的主要原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随着油橄榄的种植年限增长,蛀干害虫增多,对油橄榄产业发展造成毁灭性的后果。蛀干害虫危害过的油橄榄树,树势衰弱,枯梢、枯枝增多,油橄榄产量大幅下降,给企业和种植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从油橄榄蛀干害虫发生条件、种类及发生规律着手,根据不同虫态,利用天敌昆虫和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主要结果如下:(1)油橄榄蛀干害虫危害程度与其种植地的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在年日照时数超过1900h、年降水小于900mm、相对湿度小于70%、周围植被单一的地区(云南永仁、甘肃陇南)危害程度较轻;在年日照时数小于1500h、年降水在9001100mm范围、相对湿度在70%左右、周围植被丰富的地区(四川游仙、金堂)危害较重。在危害程度较重的区域,精耕细作的种植园受害情况比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种植园受害情况轻20%。(2)绵阳地区油橄榄蛀干害虫主要由大粒横沟象、桑天牛、星天牛、云斑天牛等4种鞘翅目昆虫组成,其中大粒横沟象约占60%,是蛀干害虫防治的主要对象。大粒横沟象体型是4种蛀干害虫中最小的,且生活史较短,在绵阳地区1年完成2代;其他3种天牛科蛀干害虫体型较大,云斑天牛体型最大,生活史较长,一般12年完成1代。油橄榄鞘翅目蛀干害虫(大粒横沟象、桑天牛、星天牛、云斑天牛)幼虫1年有2次活动高峰期,分别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9月上旬至10月下旬;蛀干害虫成虫活动期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至8月中旬,整体呈世代重叠的现象。(3)管氏肿腿蜂可使大粒横沟象幼虫盛发期的虫口减少280%,天牛幼虫盛发期虫口减少160%。花绒寄甲成虫对大粒横沟象和天牛的防治可使幼虫盛发期的虫口分别减少72%和79%。花绒寄甲卵对大粒横沟象的防治可使幼虫盛发期的虫口减少45%,对天牛类的防治可使幼虫盛发期虫口减少57%。短期内管氏肿腿蜂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花绒寄甲成虫的防治效果,花绒寄甲卵的防治效果在寄生性天敌昆虫防治措施中效果最差。管氏肿腿蜂在绵阳地区的繁殖力较弱,在长效防治上的效果不如花绒寄甲的效果好;在秋季试验中,花绒寄甲的整体长效防治效果优于管氏肿腿蜂。(4)在蛀干害虫成虫期,利用3种农药在田间喷洒,8%氯氰菊酯微胶囊400倍液水悬剂效果最好,成虫校正死亡率为95.29%;40%噻虫啉微胶囊800倍液悬浮剂效果次之,成虫校正死亡率为94.94%;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成虫校正死亡率为88.58%。利用乳油制剂涂干法对蛀干害虫成虫进行防治时,与柴油混合后的防治效果比单独使用的效果更好,其中40%氧化乐果乳油与柴油混合涂干,成虫校正死亡率为91.45%,水胺硫磷乳油与柴油混合涂干后成虫校正死亡率为93.99%。化学药剂对油橄榄大粒横沟象成虫防治效果更好,对天牛类成虫个体较大的蛀干害虫防治效果较差。
唐兆旭[9](2020)在《绿色防控技术在茶博园害虫防治中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茶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对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提高农民收入起到重要作用。茶产业的发展想要突破第一产业限制,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茶博园是推动这一发展的重要载体,而害虫防治是制约这一载体发展的重要因子。长期以来我国茶叶生产中害虫防治都严重依赖化学农药,造成茶叶农药残留过高,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同时还使我国茶叶出口面临严重的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较大阻碍。茶叶绿色生产是减少茶叶农药残留,提高茶叶品质,打破绿色贸易壁垒从而实现我国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茶叶绿色生产的关键是依靠绿色防控技术防治茶园虫害。本研究在江苏茶博园生态防治大框架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诱虫灯与粘虫板防治效果,结果显示:杀虫灯在我们构建的5个指标中,对夜蛾类、茶尺蠖和叶甲类防治效果最好;粘虫色板叶蝉类和蓟马类最好;实施诱虫灯和粘虫板与其它绿色防控配套,可明显提高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具体结果如下:1.太阳能杀虫灯防治茶园害虫效果(1)对夜蛾控害总效果最好在构建的5个指标中,4个指标排序前列。2018年和2019年单个诱虫灯诱杀年虫口总量分别为2812只和2460只,占总诱虫量分别为38.31%和40.08%;诱杀效果稳定性为3个月,分别是8、9和10月份,同比下降率依次为6.80%、7.45%和6.40%;诱虫持效夜蛾上升趋势转缓点出现在7月,升趋势转缓点出现迟;诱杀潜能排序第一,月增长率正值时间3个月,6月、7月和8月3个月月增长率依次为1.86、0.52和0.10。(2)对茶尺蠖总效果突出在防治总效果5个指标中,茶尺蠖有3个指标榜上有名。诱杀效果稳定期为2个月(5和6月);持续效应指标中,茶尺蠖出现在5月到6月两个连续月份,同比下降率为31.63%和52.63%;诱杀潜能月增长率正值时间3个月,6月、7月和8月3个月,月增长率依次为0.19、1.00和0.29。(3)对叶甲类和其它类防治总效果相当叶甲类防治总效果5个指标中,有2个指标名列前列。单个诱虫灯诱杀年总量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为1506只和1127只,占总诱虫量18.36%和20.51%,在诱杀年指标中排列第二;诱虫持效上升趋势转缓点出现在7月,升趋势转缓点出现迟。2.粘虫色板防治茶园害虫效果粘虫板防治效果以叶蝉类(42.80%)和蓟马类(42.29%)最好,粉虱类次之,防效为30.97%。同时粘虫板对天敌数量有一定影响。3.绿色防控配套技术对茶园综合效益的提升对绿色防控技术管理的茶园和传统农药防治管理的茶园单位面积纯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前者每亩产值相较后者可增加1250元,同时前者每亩可综合节约用工日1.15个,综合节约用工率为29.46%,此外前者综合投入成本较后者减少95元/亩,最终计算得出单位面积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管理的茶园较传统农药防治管理的茶园综合纯收益可增加1345元/亩,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对茶园经济效益有较大提升。本研究结果为茶博园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和新型绿色防控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高梦鸽[10](2020)在《松材线虫交配过程中的两性吸引和选择机制》文中提出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被列为最危险的森林灾害之一,其病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也被列为我国一级林业有害生物。近年来,疫情向北扩散蔓延势头迅猛,危害形势更加严峻,严重威胁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安全。之所以呈现如此严峻的形势,除了广泛存在的寄主、媒介昆虫以及现有的防控措施不能满足需求外,松材线虫自身的快速繁殖和适应机制是其内在的关键因素。因此,从繁殖生物学角度对松材线虫进行研究有助于为阐释松材线虫的入侵和扩散机制奠定基础,并有利于从交配、繁殖等方面找到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思路和措施。择偶是两性交配中的重要环节,交配则是两性生物种群繁殖的前提,快速繁殖是种群扩张的基础。本研究从松材线虫交配过程中的择偶出发,针对雌雄虫在择偶前期雌雄虫相互吸引靠近和接触后雌性对雄性的选择两个现象展开研究,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松材线虫的两性吸引和雌虫择偶偏向的内在机制进行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琼脂板两点趋性测试法明确了松材线虫雌雄虫之间相互吸引,雌虫对雄虫的吸引性显着大于雄虫对雌虫的吸引性,且同性之间不产生吸引性。雌雄虫分泌物能对异性产生同等效力的吸引作用,表明分泌物可能是两性吸引的来源。2)UPLC-Q-TOF/MS分析推测松材线虫雌雄虫分泌物之间的差异物质以中长链蛔甙为主。雄虫交配前后差异显着的物质有5种,分别是未交配雄虫中的ascr#12、bhas#18、ascr#32,ibha#24和已交配雄虫中的ascr#18;雌虫交配前后的差异物质有3种,分别是未交配雌虫中的ascr#18,已交配雌虫中的ascr#12和ibha#18。雌雄虫之间差异显着的物质有9种,包括ascr#15、bhas#16、bhas#20、ascr#23、icas#12、bhas#34、ibha#20、icas#21和icas#22。这些差异性蛔甙可能在松材线虫的两性吸引中起作用。3)对松材线虫蛔甙生物合成过氧化物β氧化途径下游基因Bx-daf-22进行RNAi沉默后的功能分析表明Bx-daf-22.1,Bx-daf-22.2和Bx-daf-22.3共同干扰以及Bx-daf-22.3单独干扰能引起雌性对雄性的吸引力显着增强,由于daf-22干扰能引起分泌物中短链蛔甙的大量减少,同时造成上游中长链蛔甙的增加,这间接证明了中长链蛔甙可能是引起松材线虫雌性对雄性产生吸引性的主要物质。4)为了进一步验证中长链蛔甙在松材线虫两性吸引中的作用,又对松材线虫过氧化物β氧化途径上游控制中长链蛔甙生物合成的Bx-acox基因进行了RNAi,基因沉默后的表达量检测和趋性测试表明Bx-acox1.1和Bx-acox1.2共同干扰能引起雌性对雄性的吸引力显着下降,补充说明了中长链蛔甙在松材线虫雌性对雄性吸引中的作用。5)松材线虫雌雄虫交配过程的显微观察显示雌雄虫相互吸引彼此靠近后,雌虫会通过对雄虫的数次接触进行识别判断来选择最终的交配对象。在同时面对未交配和已交配雄虫的情况下,雌虫往往会选择未交配雄虫进行交配。通过对未交配和已交配雄虫活跃度、对雌虫分泌物的响应度、对雌性的吸引力和对已交配雄虫进行营养恢复后再选择等方面的差异比较分析来探究雌性产生择偶偏向的原因,结果表明已交配雄虫的营养恢复能明显消除雌性的择偶偏向。6)对松材线虫交配前后的雌雄虫以及营养恢复已交配雄虫进行转录组分析以揭示雌虫产生择偶偏向的原因。雄虫的转录组分析表明,未交配和营养恢复雄虫相对于已交配雄虫上调的差异基因种类相同,主要是与线虫身体结构发育相关的胶原蛋白基因,大分子代谢酶以及谷胱甘肽转移酶、组织蛋白酶等与降解外来物质有关的肽酶类;在未交配雄虫中相对已交配雄虫显着下调的基因主要是转运蛋白,脱氢酶和水解酶等参与刺激响应和渗透调节信号途径的酶;在营养恢复雄虫中相对已交配雄虫显着下调的是蛋白二聚体活性相关酶。营养恢复雄虫相比未交配雄虫显着上下调的基因都较少,上调的主要是谷胱甘肽转移酶,纤维素酶和转运蛋白等,可能受雄虫在营养恢复过程中的取食活动以及对外界环境适应性的影响;下调的主要是个别胶原蛋白家族基因和一些组织蛋白酶,可能与已交配雄虫在营养恢复过程中身体胶原蛋白骨架结构恢复的完善度有关。这些结果表明与雄虫身体结构恢复相关的胶原蛋白基因和能量代谢酶可能与雌虫的择偶偏向有较大相关性。7)对交配前后雌虫的转录组分析表明雌虫交配后上调的主要是组织蛋白酶和水解酶类,下调的主要是少量胶原蛋白基因和肽酶类。雌雄虫的比较分析表明,雌虫交配后下调的基因70%以上在雄虫交配后同样呈现下调表达,说明雌雄虫在交配过程中经历了近乎相同的代谢进程。但雄虫交配后下调的基因远多于雌虫,且以胶原蛋白基因和大分子代谢酶为主,而这些基因在已交配雄虫进行营养补充后大多都恢复表达量。说明雄虫在交配过程中的能量和身体结构变化远大于雌虫,同时再次表明这些变化可能是造成雌虫对雄虫产生择偶偏向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松材线虫雌雄虫在交配过程中先通过分泌物相互吸引靠近潜在配偶,再经过雌雄虫多次接触选择进行交配。雌雄虫分泌物中差异性的中长链蛔甙可能在雌虫对雄虫的吸引中起作用;雌虫择偶偏向的转录组分析初步表明雄虫交配后胶原蛋白基因表达量显着下降,并且在对已交配雄虫进行营养恢复后这些基因几乎都恢复正常表达,而这些胶原蛋白基因在雌虫交配前后表达量大多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这些胶原蛋白基因在雄虫交配中可能起特殊作用。前人研究表明这些胶原蛋白基因与线虫雄性尾部交合伞和射线感知体系的发育有关,而交合伞和感知体系在雄虫的定位和交尾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推测已交配雄虫尾部交合伞和射线感知结构发育缺陷可能是造成雌性产生择偶偏向的主要原因。该研究阐释了松材线虫交配过程中的两性吸引和择偶特征,将为进一步研究松材线虫的繁殖生物学机制和从繁殖生物学角度采取措施防治松材线虫提供理论基础。
二、我国鸟类寄生线虫生态特性的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鸟类寄生线虫生态特性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黄鳝寄生虫种群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鳝寄生虫的种类 |
1.1 体内寄生虫的种类 |
1.2 体外寄生虫的种类 |
2 黄鳝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寄生关系 |
2.1 体内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寄生关系 |
2.2 体外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寄生关系 |
3 黄鳝寄生虫种群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 地区分布特征 |
3.2 时间分布特征 |
3.3 个体差异性特征 |
4 黄鳝常见寄生虫病的病症及危害 |
5 黄鳝寄生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6 展望 |
(2)根结线虫生防菌高地芽孢杆菌AMCC1040的筛选及杀线虫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根结线虫研究进展 |
1.1.1 根结线虫分类地位 |
1.1.2 根结线虫生活史 |
1.1.3 根结线虫危害 |
1.2 根结线虫的防治 |
1.2.1 化学防治 |
1.2.2 物理方法 |
1.2.2.1 土壤曝晒 |
1.2.2.2 热蒸汽 |
1.2.2.3 淹水 |
1.2.3 农业措施 |
1.2.3.1 植物残渣清理 |
1.2.3.2 轮作 |
1.2.3.3 种植抗性品种 |
1.2.3.4 土壤改良 |
1.2.4 生物防治 |
1.2.4.1 植物源杀虫化合物 |
1.2.4.2 食线虫真菌 |
1.2.4.3 放线菌 |
1.2.4.4 细菌 |
1.3 生防制剂的开发及应用 |
1.3.1 生防制剂开发现状 |
1.3.2 生防制剂在开发及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
1.3.2.1 菌种资源的进一步发掘 |
1.3.2.2 菌种安全性评价 |
1.3.2.3 生防制剂生产工艺及剂型研究 |
1.3.2.4 菌剂的应用技术研究 |
1.4 微生物源杀线虫化合物的发掘 |
1.4.1 天然产物的分析技术 |
1.4.1.1 萃取法 |
1.4.1.2 膜分离法 |
1.4.1.3 色谱法 |
1.4.2 微生物源杀线虫化合物 |
1.5 杀线虫化合物作用机制研究 |
1.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及目标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线虫材料 |
2.1.2 植物材料 |
2.1.3 培养基及常用储备液 |
2.1.4 主要试剂 |
2.1.5 色谱柱及填料 |
2.1.6 主要仪器 |
2.1.7 生化及基因提取试剂盒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大量获得 |
2.2.2 抑病性土壤样品的采集 |
2.2.3 根际细菌的分离、保藏 |
2.2.4 菌株杀线虫功能评价 |
2.2.4.1 菌株发酵上清液制备 |
2.2.4.2 杀虫试验 |
2.2.5 菌种鉴定 |
2.2.5.1 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征 |
2.2.5.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6 盆栽试验 |
2.2.7 大田试验 |
2.2.7.1 试验地基本信息 |
2.2.7.2 试验设计 |
2.2.8 线虫相关指标测定方法 |
2.2.8.1 虫口密度测定方法 |
2.2.8.2 根系内线虫染色方法 |
2.2.9 高地芽孢杆菌real time-PCR定量检测体系 |
2.2.9.1 特异性引物设计 |
2.2.9.2 Real time-PCR扩增体系 |
2.2.9.3 重组质粒标准品的制备及标准曲线构建 |
2.2.10 根际微生态分析 |
2.2.11 高地芽孢杆菌AMCC1040 活性物质分析 |
2.2.11.1 活性物质基本性质 |
2.2.11.2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挥发性成分 |
2.2.12 正辛酸杀线虫作用机理 |
2.2.12.1 二龄幼虫的富集 |
2.2.12.2 正辛酸母液配置 |
2.2.12.3 正辛酸杀线虫特性 |
2.2.12.4 正辛酸对线虫虫体结构的影响 |
2.2.12.5 正辛酸对线虫酶活影响 |
2.2.12.6 转录组测序 |
2.2.12.7 RT-PCR检测靶基因转录水平变化 |
2.2.13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抑病性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分析 |
3.1.1 可培养细菌分离及鉴定 |
3.1.2 杀线虫菌种的筛选 |
3.1.3 盆栽试验 |
3.1.4 Bacillus sp.AMCC1040 的系统鉴定 |
3.2 高地芽孢杆菌AMCC1040 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
3.2.1 Real time-PCR定量检测体系 |
3.2.2 大田试验 |
3.2.2.1 菌剂定殖能力及对虫口密度的影响 |
3.2.2.2 菌剂对根内线虫发育的影响 |
3.2.2.3 菌剂防治效果评价 |
3.2.2.4 大姜根结线虫病发病规律 |
3.2.2.5 菌剂对根际微生态影响 |
3.3 高地芽孢杆菌杀线虫活性成分分析 |
3.3.1 活性物质基本性质 |
3.3.1.1 杀线虫动力学性质 |
3.3.1.2 活性物质稳定性 |
3.3.1.3 活性物质吸附性 |
3.3.1.4 活性物质挥发性 |
3.3.2 挥发性杀线虫成分分析 |
3.4 正辛酸杀线虫作用机理 |
3.4.1 正辛酸杀线虫特性 |
3.4.2 正辛酸对线虫虫体结构的影响 |
3.4.2.1 对线虫虫体形态的影响 |
3.4.2.2 对线虫结构成分的影响 |
3.4.3 转录组分析 |
3.4.3.1 转录组质量分析 |
3.4.3.2 差异基因筛选 |
3.4.3.3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3.4.3.4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
3.4.3.5 正辛酸杀线虫作用机理模型 |
3.4.3.6 模型验证 |
4 讨论 |
4.1 抑病性土壤中杀线虫细菌分析 |
4.2 高地芽孢杆菌AMCC1040 生防潜力 |
4.3 高地芽孢杆菌AMCC1040 杀线虫挥发性物质 |
4.4 正辛酸作用机理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3)大蜡螟人工饲料优化及资源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大蜡螟概述 |
1.1.1 大蜡螟生物学特性及危害 |
1.1.2 大蜡螟防治 |
1.1.3 大蜡螟资源应用研究 |
1.1.4 大蜡螟室内饲养技术 |
1.2 昆虫饲养技术研究进展 |
1.2.1 昆虫人工饲养技术概述 |
1.2.2 昆虫饲料 |
1.3 昆虫资源利用开发 |
1.3.1 食用昆虫 |
1.3.2 饲用昆虫 |
1.3.3 药用昆虫 |
1.3.4 科研模式昆虫 |
1.3.5 昆虫文化资源开发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寄主昆虫 |
2.1.2 供试线虫 |
2.1.3 饲料原料 |
2.1.4 供试塑料 |
2.1.5 供试培养基 |
2.1.6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大蜡螟人工饲料的优化筛选 |
2.2.2 大蜡螟的资源利用 |
3 结果分析 |
3.1 大蜡螟人工饲料的优化改良 |
3.1.1 不同饲料配方对大蜡螟幼虫存活率的影响 |
3.1.2 不同饲料配方对大蜡螟老熟幼虫重量的影响 |
3.1.3 不同饲料配方对大蜡螟雌雄蛹重的影响 |
3.1.4 不同饲料配方对大蜡螟产卵量的影响 |
3.1.5 不同饲料配方对大蜡螟产卵历期的影响 |
3.1.6 不同饲料配方对大蜡螟雌雄蛾寿命的影响 |
3.1.7 不同饲料配方成本核算 |
3.2 大蜡螟资源利用 |
3.2.1 大蜡螟用于昆虫病原线虫的相关科学研究 |
3.2.2 大蜡螟降解塑料的性能研究 |
3.2.3 大蜡螟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4 讨论 |
4.1 大蜡螟人工饲料的优化筛选 |
4.2 大蜡螟在昆虫病原线虫相关科学研究的应用前景 |
4.3 大蜡螟应用于塑料降解的研究 |
4.4 大蜡螟应用于食品加工的研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1 原生动物Protozoa |
1.2 多孔动物Porifera |
1.3 刺胞动物Cnidaria |
1.4 扁形动物Platyhelminthes |
1.5 线虫Nematoda |
1.6 多毛类环节动物Polychaeta、星虫Sipunculoidea、螠虫Echiuroidea、纽虫Nemertinea |
1.7 软体动物Mollusca |
1.8 节肢动物Arthropoda |
1.9 苔藓动物Bryozoa |
1.1 0 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 |
1.1 1 毛颚动物Chaetognatha |
1.1 2 半索动物Hemichordata |
1.1 3 尾索动物Urochordata |
1.1 4 头索动物Cephalochordata |
2 总结与展望 |
2.1 海洋生物分类学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 |
2.2 我国海洋生物分类学发展建议 |
(5)青海鱼类蠕虫区系调查及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鱼类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研究进展 |
1.1 我国鱼类寄生虫研究概况 |
1.2 鱼寄生虫对鱼类健康的影响 |
1.2.1 机械性刺激及损伤 |
1.2.2 掠夺宿主的营养 |
1.2.3 对鱼生理功能的影响 |
1.2.4 繁殖力降低 |
1.2.5 毒素作用 |
1.2.6 继发感染 |
1.3 鱼类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1.3.1 鱼源人兽共患吸虫病 |
1.3.2 鱼源人兽共患绦虫病 |
1.3.3 鱼源人兽共患线虫病 |
1.3.4 水产养殖与鱼源性人兽共患蠕虫病 |
1.3.5 鱼源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控制 |
1.4 鱼类寄生虫的分类概况 |
1.5 鱼类主要寄生虫病 |
1.5.1 原虫病 |
1.5.2 吸虫病 |
1.5.3 绦虫病 |
1.5.4 线虫病 |
1.5.5 棘头虫病 |
1.5.6 寄生甲壳动物病 |
1.6 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控 |
1.6.1 科学规划 |
1.6.2 生物安全 |
1.6.3 科学管理 |
1.6.4 饲料的优化及管理 |
1.6.5 生物防治 |
1.6.6 废弃物处理 |
1.6.7 药物控制 |
第二章 鱼类棘头虫研究进展 |
2.1 棘头虫的主要形态特征 |
2.2 棘头虫的生活史 |
2.3 棘头虫对鱼的影响 |
2.4 棘头虫的分子生物学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 |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青海省天然水系野生鱼类蠕虫的调查研究 |
3.1 材料 |
3.1.1 调查地点 |
3.1.2 样品的采集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方法 |
3.2.1 肉眼检查 |
3.2.2 镜检 |
3.2.3 检查顺序 |
3.2.4 鱼类寄生蠕虫的收集和固定 |
3.2.5 寄生虫的染色方法 |
3.2.6 乳酚透明法 |
3.2.7 虫体鉴定方法 |
3.3 结果 |
3.3.1 寄生蠕虫的鉴定结果 |
3.3.2 鱼类感染蠕虫总体状况 |
3.3.3 天然水系中不同鱼种感染蠕虫情况 |
3.3.4 不同水系中鱼的蠕虫感染情况 |
3.3.5 不同水系中鱼的棘头虫感染情况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青海省养殖鱼类蠕虫的调查研究 |
4.1 调查地点及方法 |
4.1.1 调查地点 |
4.1.2 调查方法 |
4.2 结果 |
4.2.1 寄生蠕虫的鉴定结果 |
4.2.2 各调查点养殖鱼类蠕虫总体感染情况 |
4.2.3 不同养殖鱼种感染蠕虫情况 |
4.2.4 养殖鱼种感染蠕虫种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 |
5.1 材料 |
5.1.1 主要仪器设备 |
5.1.2 主要试剂 |
5.2 方法 |
5.2.1 样品的采集 |
5.2.2 DNA提取、PCR扩增、克隆与测序 |
5.2.3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基因PCR扩增产物 |
5.3.2 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基因序列分析 |
5.3.3 基于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5.3.4 基于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分析 |
5.3.5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附录 A 裸鲤棘吻虫总DNA提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昆虫野花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
1.1.1.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支持服务 |
1.1.2.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 |
1.1.3.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提供服务 |
1.1.4.昆虫野花带在农业景观中的文化服务 |
1.2.昆虫野花带景观生态学研究 |
1.3.昆虫野花带种植及植物群落研究 |
1.4.昆虫野花带规划设计与建植管理研究 |
1.4.1.昆虫野花带景观特征 |
1.4.2.昆虫野花带景观构成 |
1.4.3.昆虫野花带具体分类 |
1.4.4.昆虫野花带设计原则与方法 |
1.4.5.昆虫野花带建植管理 |
1.5.昆虫野花带在各国的政策发展研究 |
1.5.1.英国 |
1.5.2.瑞士、比利时 |
1.5.3.美国 |
2 京郊非作物生境与传粉者调查研究 |
2.1.调查内容与方法 |
2.1.1.调查区域及样点选取 |
2.1.2.草本植物群落调查 |
2.1.3.传粉昆虫观测 |
2.2.结果分析 |
2.2.1.非作物生境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2.2.2.非作物生境传粉昆虫多样性分析 |
2.2.3.不同类型草本植物群落对昆虫的作用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3 昆虫野花带群落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研究 |
3.1.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1.样地、样方基本情况 |
3.1.2.节肢动物观测与收集 |
3.1.3.节肢动物多样性评测 |
3.2.结果分析 |
3.2.1.昆虫野花带群落中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 |
3.2.2.节肢动物功能团时序动态变化分析 |
3.3.结论与讨论 |
4 昆虫野花带群落中植物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关系研究 |
4.1.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1.样地、样方植物群落概况 |
4.1.2.植物花期物候观测 |
4.1.3.节肢动物相关的植物关键功能性状测定 |
4.1.4.植物-传粉者互作关系 |
4.2.结果分析 |
4.2.1.植物群落多样性构成特征及其与节肢动物群落关系 |
4.2.2.传粉者功能团动态与花期物候关系 |
4.2.3.植物-传粉者互作及生态位关系 |
4.2.4.植物关键功能性状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的关系 |
4.3.结论与讨论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武昌罗索线虫营养决定性别分化关键期及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武昌罗索线虫及其宿主 |
1.1.1 武昌罗索线虫的生物学特性 |
1.1.2 昆虫病原索科线虫研究进展 |
1.1.3 蚊子及其危害 |
1.2 性别决定与性别分化 |
1.2.1 基因决定型 |
1.2.2 环境决定型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武昌罗索线虫及其宿主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比较库蚊和伊蚊对线虫雌雄性比的影响 |
2.2.2 寄生1-7天雌雄线虫的体长、体宽 |
2.2.3 禁止喂食孑孓对武昌罗索线虫性比的影响 |
2.2.4 雌雄线虫不同发育期样本的收集 |
2.2.5 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 |
2.2.6 qRT-PCR实验 |
2.2.7 dsRNA的合成 |
2.2.8 RNAi干扰实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武昌罗索线虫性别分化关键期的研究 |
3.1.1 比较伊蚊和库蚊对武昌罗索线虫性比的影响 |
3.1.2 感染强度对武昌罗索线虫体长的影响 |
3.1.3 武昌罗索线虫寄生期1-7天雌雄虫生长状况 |
3.1.4 寄生第3-5天禁止喂食孑孓对线虫性比的影响 |
3.1.5 禁止喂食孑孓对线虫生长状况的影响 |
3.2 Rwugld-1、Rwumab-5、Rwuegl-4基因的表达及功能分析 |
3.2.1 gld-1、mab-5、egl-4基因在线虫不同发育期的表达模式 |
3.2.2 敲降gld-1、mab-5、egl-4基因后对线虫性比的影响 |
3.2.3 干扰gld-1基因后对线虫性别决定基因的影响 |
3.2.4 干扰mab-5基因后对线虫性别决定基因的影响 |
3.2.5 干扰egl-4基因后对线虫性别决定基因的影响 |
3.2.6 干扰fox-1基因后对线虫性别决定基因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武昌罗索线营养决定性别分化关键期的初步探索 |
4.2 gld-1、mab-5、egl-4在雌雄线虫不同发育期的表达情况及功能分析 |
4.3 干扰基因gld-1、mab-5、egl-4、fox-1后对性别决定基因的影响 |
4.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绵阳油橄榄蛀干害虫发生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油橄榄简介 |
1.2 国内外油橄榄种植情况 |
1.3 油橄榄蛀干害虫种类 |
1.4 蛀干害虫对油橄榄的影响 |
1.5 蛀干害虫防治的研究进展 |
1.5.1 物理防治 |
1.5.2 化学防治 |
1.5.3 生物防治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材料 |
2.2.1 主要用具 |
2.2.2 主要试验树 |
2.2.3 主要天敌昆虫(卵) |
2.2.4 主要药剂 |
2.3 方法 |
2.3.1 蛀干害虫情况调查 |
2.3.2 蛀干害虫幼虫防治 |
2.3.3 蛀干害虫成虫防治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1 幼虫防治效果计算 |
2.4.2 成虫防治效果计算 |
2.4.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气候条件种植基地蛀干害虫发生情况 |
3.1.1 气候因子对蛀干害虫发生的影响 |
3.1.2 周围植被对蛀干害虫发生的影响 |
3.2 四川游仙油橄榄种植园蛀干害虫发生情况 |
3.3 油橄榄蛀干害虫种类 |
3.4 油橄榄蛀干害虫生活世代及形态 |
3.5 天敌昆虫对蛀干害虫幼虫防治效果 |
3.5.1 春季天敌昆虫防治蛀干害虫幼虫效果 |
3.5.2 秋季天敌昆虫防治蛀干害虫幼虫效果 |
3.5.3 天敌昆虫对不同蛀干害虫的防治效果 |
3.6 化学药剂对蛀干害虫成虫防治效果 |
3.6.1 三种农药喷洒不同浓度对成虫防治效果 |
3.6.2 两种涂干乳油对成虫防治效果 |
4 小结与讨论 |
4.1 油橄榄蛀干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 |
4.2 天敌昆虫对蛀干害虫幼虫防治效果 |
4.2.1 春季天敌昆虫防治蛀干害虫幼虫效果 |
4.2.2 秋季天敌昆虫防治蛀干害虫幼虫效果 |
4.3 化学药剂对蛀干害虫成虫防治效果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绵阳油橄榄蛀干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 |
5.1.2 天敌昆虫对蛀干害虫幼虫的防治 |
5.1.3 化学药剂对蛀干害虫成虫的防治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绿色防控技术在茶博园害虫防治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茶产业是我国的民生产业 |
1.1.2 茶园害虫与绿色防控 |
1.1.3 茶叶的红海产业转变趋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业生态调控技术 |
1.2.2 物理防治技术 |
1.2.3 生物防治技术 |
1.3 国内茶博园发展概况 |
1.3.1 休闲农业与茶博园 |
1.3.2 诱虫灯防治茶园害虫研究进展 |
1.3.3 粘虫板防治茶园害虫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文章组织结构 |
第2章 诱虫灯诱杀茶园害虫效果实验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试验地点与样方设计 |
2.1.3 试验地背景 |
2.1.4 调查方法 |
2.1.5 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杀虫灯对夜蛾和叶甲类控害明显 |
2.2.2 杀虫灯对夜蛾、茶尺蠖和其他害虫诱杀效果比较稳定 |
2.2.3 杀虫灯对毒蛾、茶尺蠖和蓑蛾年持续效应好 |
2.2.4 杀虫效果月增长量趋势分析 |
2.2.5 杀虫效果月增长率趋势分析 |
2.2.6 对天敌益虫(寄生蜂、瓢虫等)的杀伤力较小 |
2.3 讨论 |
2.3.1 杀虫灯对夜蛾控害总效果最好 |
2.3.2 杀虫灯对茶尺蠖总效果突出 |
2.3.3 杀虫灯对叶甲类和其它类防治总效果相当 |
第3章 粘虫板诱杀茶园害虫效果实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地概况 |
3.1.3 试验设计 |
3.1.4 调查方法 |
3.1.5 统计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色板防治对天敌数量造成一定影响 |
3.2.2 诱虫效果分析 |
3.2.3 田间防治效果分析 |
3.3 讨论 |
第4章 绿色防控技术对茶博园经济效益影响初步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统计数据计算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茶园单位面积新增产量和产值比较分析 |
4.2.2 茶园单位面积投入用工量比较分析 |
4.2.3 茶园单位面积物资投入比较分析 |
4.2.4 茶园单位面积新增纯收益比较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2.1 新型绿色防控技术和设备的发展 |
5.2.2 击破绿色贸易壁垒,实现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松材线虫交配过程中的两性吸引和选择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概述 |
1.2.1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和分布 |
1.2.2 松材线虫的生活史和侵染过程 |
1.2.3 松材线虫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
1.2.4 性别特异性信息素在线虫中的研究 |
1.2.5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松材线虫病研究中的应用 |
1.2.6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松材线虫的两性吸引和选择现象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松材线虫的来源和处理 |
2.1.2 松材线虫雌雄虫及其分泌物对异性的趋性测试 |
2.1.3 建立松材线虫雌虫择偶体系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松材线虫雌雄虫及其分泌物对异性的吸引性 |
2.2.2 松材线虫雌虫的择偶现象 |
2.2.3 松材线虫雌虫择偶偏向的探究 |
2.3 小结与讨论 |
3 松材线虫雌雄虫分泌物差异物质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松材线虫雌雄虫分泌物的收集 |
3.1.2 松材线虫雌雄虫分泌物的UPLC-Q-TOF/MS分析 |
3.1.3 松材线虫雌雄虫差异物质的筛选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松材线虫雌雄虫分泌物分析 |
3.2.2 松材线虫雌雄虫分泌物的差异物质分析和筛选 |
3.3 小结与讨论 |
4 蛔甙合成基因Bx-daf-22在松材线虫两性吸引中的功能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松材线虫Bx-daf-22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4.1.2 松材线虫Bx-daf-22基因RNAi载体构建 |
4.1.3 松材线虫Bx-daf-22基因RNAi效果检测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松材线虫Bx-daf-22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特征 |
4.2.2 松材线虫Bx-daf-22基因RNAi载体构建结果 |
4.2.3 松材线虫Bx-daf-22基因RNAi后雌雄虫吸引性变化 |
4.3 小结与讨论 |
5 蛔甙生物合成基因Bx-acox在松材线虫两性吸引中的功能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松材线虫Bx-acox基因扩增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5.1.2 松材线虫Bx-acox基因RNAi载体构建 |
5.1.3 松材线虫Bx-acox基因RNAi效果检测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松材线虫Bx-acox基因PCR扩增和生物信息学特征 |
5.2.2 松材线虫Bx-acox基因RNAi载体构建结果 |
5.2.3 松材线虫Bx-acox基因RNAi后雌雄虫吸引性变化 |
5.3 小结与讨论 |
6 松材线虫雌虫择偶的转录组分析 |
6.1 材料方法 |
6.1.1 样品收集和RNA提取检测 |
6.1.2 cDNA文库构建测序及质量评估 |
6.1.3 转录组数据处理及差异基因筛选 |
6.1.4 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松材线虫雌雄虫交配前后转录组测序数据评估 |
6.2.2 雄虫之间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6.2.3 雌虫之间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6.2.4 雌雄虫之间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6.3 小结与讨论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我国鸟类寄生线虫生态特性的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黄鳝寄生虫种群生物学研究进展[J]. 向丹,文峥嵘,罗鸣钟,柴毅,杨代勤,李锐,魏巍. 生命科学研究, 2021
- [2]根结线虫生防菌高地芽孢杆菌AMCC1040的筛选及杀线虫作用机理研究[D]. 王建宇.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3]大蜡螟人工饲料优化及资源利用的研究[D]. 刘淑琴.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6)
- [4]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新正,寇琦,王金宝,甘志彬,杨梅,龚琳,隋吉星,马林,曲寒雪,初雁凌,曾宥维,王伟娜,张祺,董栋. 海洋科学, 2020(07)
- [5]青海鱼类蠕虫区系调查及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D]. 雷萌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6]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D]. 吴学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武昌罗索线虫营养决定性别分化关键期及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D]. 张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绵阳油橄榄蛀干害虫发生与防治研究[D]. 肖莎莎.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9]绿色防控技术在茶博园害虫防治中的研究[D]. 唐兆旭.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4)
- [10]松材线虫交配过程中的两性吸引和选择机制[D]. 高梦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