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编作交流 提高刊物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曹必玉[1](2020)在《磨稿六十载 寄情书海间 ——编辑出版家王子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王子野是我国当代享誉海内外的的编辑出版家,长期在人民出版社任职。作为一位“学者型”领导,他集编辑家、出版家、翻译家、评论家于一身。在多重身份的交织中,他坚守编辑出版岗位六十余年,用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启示后人。王子野关心社会主义出版学的建设,成为现代呼吁“出版学”诞生第一人;他坚信编辑大有作为,积极鼓励编辑学理论研究,不断推动我国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发展壮大,对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和出版活动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王子野为我国出版事业的拨乱反正和出版体制改革做出了杰出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编辑出版人才,以其丰富而成就显着的实践展示了其独特的编辑特色与出版风格。王子野认为优秀的编辑应该是编着合一的,提倡编辑在杂家的知识体系下,逐步向编辑学者化升级,并且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这种编辑学家的风范。他在哲学、美学、史学、文学、戏剧等领域均有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评论文章、杂文作品和读书笔记,亦出版了多种着译单行本。在翻译方面也成绩斐然,早年在延安时期就译过哲学、社会科学着作以及文艺理论方面的书籍,如《西洋哲学史简编》《历史唯物论》和拉法格的《思想起源论》《邓肯自传——补篇》等。在出版事业管理中,王子野见证了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出版业的重大变化,并成为编辑学和出版学诞生、发展与壮大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在出版工作中高瞻远瞩,对内参与制定各项出版规章制度,对外他积极走访列国,促进我国出版事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同时,在培养与管理出版人才时,他重学识、重实践,不唯权、不唯上,积极营造良好的出版氛围,注重培养出版人才的实干与创新精神,尤其是关心年轻编辑的培养。王子野在出版战线中形成了求实、求美和求精的出版风格。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王子野贯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理论,并指导自己的编辑出版实践,成为“党内的哲学家”。紧贴时代的图书出版任务,将宣传党的思想与革命实践高度融合;在坚守出版方向的同时,他强调出版质量第一,对古籍、善本书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在审美艺术方面,王子野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注重书籍的装帧设计,力求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精品呈现。在出版产业化环境下,王子野给予现代出版领导者在编辑人才的培养、作者资源的积累、读者意识的树立等方面诸多启示,对当下编辑出版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李琳[2](2018)在《《史学年报》与民国史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末期,西方列强的强势入侵,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政局不稳与社会动荡使得民族的存亡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在此背景下,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进而发生了中西学术的冲突与融合。进入民国时期,史学逐渐摆脱传统学术的羁绊,开始了近代学术科学化与体制化道路的探索与尝试。与此同时,近代报刊的出现与兴盛为新时代的史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学术空间,它作为一种文本场域,以广泛、迅捷的独特优势,在史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思想传播、学术交流等多方面的媒介作用,不仅有效推动了史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见证了民国史学的与转型与变迁。燕京大学历史学会会刊《史学年报》,从1929到1940,创办了十一年,共12期。它不仅是创办较早的专业性史学期刊之一,而且在民国史学发展过程中,展现并做出了多方面的学术功用及贡献,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在梳理和掌握了前人关于民国与史学期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民国史学发展为背景,从史学建构、人才培养、学术沟通与交流等多个角度对《史学年报》进行个案研究,考察其在民国史学环境中所取得的学术成绩,以及呈现出来的学术特色,继而探讨它在构建史学性质学术共同体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体条件。通过民国史学的大背景考察《史学年报》,再现刊物历史发展进程的同时,亦可展现民国专业史学期刊的发展面向与社会功用,以及民国史学近代化变革的发展路程。
余巧英[3](2018)在《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是台湾文学史发展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环,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光复初期的文学既继承台湾日据时期文学的流脉,同时随着外省籍作家的涌入,输入大量祖国文学思潮,两岸作家在这一时期首次实现汇流。对台籍作家而言,他们需要在日据时期文学的废墟上再出发,摆脱“皇民化”文学的束缚,从日文转换成中文写作,同时也要重新寻求“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对外省籍作家而言,需要努力融入台湾社会,将祖国大陆文学的流脉注入台湾文坛,创作更契合台湾本土社会的作品,同时,帮扶台籍作家更快地实现跨语写作也是他们在此一时期的使命。为“建设台湾新文学”,省内外作家抛却省籍观念,跨越语言障碍,合作创办杂志,希冀加强两岸民众的文化交流,填补因为政治隔断导致的“澎湖沟”;在报纸文学副刊发起文学论争,在论争中的诘问和抗辩,双方得以沟通文学观念,了解各自的文学发展历史后,互相尊重,进而消弭误会。来自大陆的学者、知识分子在参与长官公署提出的“去日本化”和再“中国化”的政策过程中,通过国语运动和编辑国语教材、读物等方式推进台湾的文化建设,但学者们也注意到台湾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倡从“方言学习国语”和建立“台湾学术”模范省的目标。此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也呈现不同的风貌,省内作家克服“跨语”的困难,在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坛发出台籍作家的声音,银铃会诗人们的跨语写作,对台湾新诗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跨域到台湾工作生活的省外作家,努力融入台湾的社会环境,创作契合台湾当地的文学作品。对省内外作家而言,他们都对台湾新文学和文化建设怀着巨大的热情,投注了心力,在论争和文学创作方面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本论文拟从语言、文化、思潮和文学创作角度对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实况展开研究,具体而言,研究的面向包括“中国化”政策的具体推行;“从方言学习国语”的倡导和《台北酒家》在方言文学方面的倡导;围绕《桥》副刊产生的文学论争和“衍生”的文学活动;以及省内外作家的创作特色和异同点等角度考察光复初期的文学发展。
马小侠[4](2016)在《普通高校学报编辑与作者的沟通能力建设》文中指出经济市场化的深入使普通高校学报编辑面临的沟通对象之一——作者的意识、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在社会变革、人们思维多变的今天,需对普通高校学报编辑与作者的沟通能力进行持续培养。高校学报编辑与作者的沟通在编辑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有:与初审稿作者的沟通,与退稿作者的沟通,与硕士研究生的沟通等。与此相应,编辑沟通能力的建设对策需实现多样化,需与作者换位思考,乐于付出,与作者共同分享,以增强其对修改稿件的认识;同时,还应解决好编作矛盾,与作者融洽沟通,构建编辑与作者的长效沟通机制。如此以来,才能实现普通高校学报编辑与作者间的良好沟通。
武兆雨[5](2016)在《《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文学期刊以组织和选择的方式生成并记录着一个时期主流的文学面貌,当代文学创作格局的形成、当代文学思潮的发生及当代生产机制的运行均与文学期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复杂的关联性中,当代文学期刊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为当代文学制度的考察提供了有效性样本,因此从文学期刊角度考察文学史复杂面貌,从文学期刊发展状态来观照文学的发展事实和发展态势是研究当代文学的一种必要性工作。本文以《当代》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当代》创刊至今的发展历程,考察《当代》对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构建,通过《当代》文学生产过程透视当代文学生产制度,整体性观照《当代》与中国当代文学深刻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对当代文学的考察。第一章通过史实、史料对《当代》的文化品格作以论述。在社会转折时期的文艺新生中,《当代》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全社共建下诞生,其创刊号做出了“反映当代生活、实行百花齐放”的整体定位,并确立了《当代》杂志“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的基本格局。通过对创刊号的考察,确认《当代》“直面人生、贴近现实”的现实主义立场的话语资源为革命现实主义,杂志意图在未来发展中构建广阔的现实主义风格,其整体性的现实主义追求使之在实践中显示出以深邃的历史意识为指导,清醒地认识和理解现实关系的变化,准确体察和把握社会生活,真实地揭示各种社会矛盾的整体倾向。第二章具体考察了《当代》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思潮的互文性关系,杂志在对思潮的选择与舍弃间形成整体面貌,突显个体风格。《当代》在实践中比较重视的文学思潮包括八十年代的改革文学、九十年代的官场文学和新世纪以来的底层文学,贯穿三个时代和三种潮流的内在线索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显现出《当代》的现实主义精神内涵。杂志对先锋文学、现代派文学、新状态等的忽略源自以上潮流与《当代》宏阔、雄浑的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差异。《当代》所构建的不仅仅是各成一派的文学潮流,它也丰富了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脉。第三章通过文本分析辨明《当代》三十余年发展历程中的现实主义流变。首先,《当代》的现实主义作品在人物塑造上呈现出从类型化的典型性到经验化的真实性的变化,从八十年代初期作品中对典型人物的极度突出并明晰分类,到九十年代弱化类型化的典型并将赋予主要人物以道德和文化意义,再发展到新世纪出现多个人物形象并置,强调人物日常经验的真实性,又注入超越日常经验的宏大精神意义。其次,在结构形式上,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以二元对立的形式为主流,当现实主义文学不断自我更新,新的文学结构模式在摸索中逐渐产生,多元共生的结构在新世纪以后成为最基本的内部形式,这种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共生的过渡是《当代》现实主义作品结构的大致流向。最后,在艺术技巧上,由最初借鉴西方创作技巧到日渐融合。第四章论述《当代》的文学生产机制。首先,通过编辑理念、主要编辑、稿件处理等考察《当代》在生产活动中受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以及《当代》在这种“限度”下对文学自身“意义”的最大化追求。其次,通过《当代》与文学奖及《当代》与文学批评甄辨文学评介主体力量的转化。最后,分析《当代》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刊社共生的出版机制。第五章分析《当代》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所作出的理性探索。在生产理念上改变以作者为中心转向以读者为中心。在生产实践上,与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新媒介文学进行互动。探索刊企合作、畅销书等市场化运营机制。《当代》在文学期刊衰退的整体背景下保证自负盈亏,并在市场化的实践中坚守了直面人生、关注现实的主体风格。第六章讨论现实主义对《当代》的启示与反思。一方面,《当代》的编辑实践在现实主义边界中左右彷徨,时而探索广阔丰富的现实主义,时而固守传统的现实主义,杂志受到传统现实主义的固守和困囿大于探索广阔现实主义而产生的失误,传统现实主义追求使《当代》选发的作品显示出一种片面要求宏观覆盖性的倾向,消解了复杂的审美差异,对意识形态话语的倾斜使其受到与之强势共谋的责难。另一方面,现实主义赋予杂志以庄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之在混动纷繁的市场经济大潮和迅速的科技力量革新中葆有生命活力。
麻小燕[6](2007)在《《广西农业科学》办刊实践与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广西农业科学》编辑部为了适应广西农业科研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在多年的办刊实践中,积极探索,开拓创新,通过调整刊物定位、增加版面、拓宽报道范围、实行文稿校核质量控制体系、加强编辑人员职业培训、加强期刊经营等措施,使期刊的内外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得到显着增强。
肖建洲,邓德红,黄登怀[7](2004)在《论技术类期刊编辑开展互动型服务的策略》文中研究说明编辑与作者、读者的互动式办刊受到越来越多的技术类期刊工作者的关注,各编辑部摸索出了大量的新点子和新举措。联系具体的办刊实践,论述了技术类期刊编辑开展互动服务的必要性、技巧与方法。编作互动包括:确保审稿的公正性;落实组稿和编辑中的互动细节;妥善对待稿件退修和退稿;建立核心作者队伍;缩短论文发表周期;进行相关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为作者服务的水平。编读互动包括:帮助读者释疑解惑;电话"销售"杂志;快速追踪读者口味变化;弘扬人性化编辑;积极开发互动性栏目;建立重点读者档案;吸引读者参与办刊。
肖建洲,邓德红,黄登怀[8](2004)在《论技术类期刊编辑开展互动型服务的策略》文中提出编辑与作者、读者的互动式办刊受到越来越多的技术类期刊工作者的关注,各编辑部摸索出了大量的新点子和新举措。联系具体的办刊实践,论述了技术类期刊编辑开展互动服务的必要性、技巧与方法。编作互动包括:确保审稿的公正性;落实组稿和编辑中的互动细节;妥善对待稿件退修和退稿;建立核心作者队伍;缩短论文发表周期;进行相关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为作者服务的水平。编读互动包括:帮助读者释疑解惑;电话“销售”杂志;快速追踪读者口味变化;弘扬人性化编辑;积极开发互动性栏目;建立重点读者档案;吸引读者参与办刊。
谭虎,韦民[9](2003)在《认清形势 把握机遇 提高教育理论期刊的效益》文中指出通过对教育理论期刊创办历史的回顾、办刊成就以及办刊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理论期刊如何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使教育理论期刊能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陈雯[10](2002)在《加强编作交流 提高刊物质量》文中研究说明
二、加强编作交流 提高刊物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编作交流 提高刊物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磨稿六十载 寄情书海间 ——编辑出版家王子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王子野的编辑出版生涯 |
第一节 一介学徒登泰斗:王子野的多重身份 |
一、博览群书,功底深厚的学者 |
二、孜孜不倦,着作等身的译者 |
三、视野阔大,心系作者的编者 |
四、鉴赏独到,尊重文本的评者 |
第二节 六十余载勤编辑:王子野的活动历程 |
一、自学成家,开启编辑出版生涯(1930年-1936年) |
二、精深钻研,投身编辑出版革命(1937年-1949年) |
三、精益求精,指导编辑出版工作(1950年-1966年) |
四、宁折不屈,尽显出版责任担当(1967年-1977年) |
五、老而弥坚,心系国家出版事业(1978年-1994年) |
第三节 功垂竹帛系出版:王子野的主要成就 |
一、奠定《新华月报》编辑宗旨与风格 |
二、树立人民出版社的优良社风 |
三、参与大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 |
四、编纂《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丛书 |
第二章 王子野的编辑思想 |
第一节 编辑视野观 |
一、高举“编辑大有作为”旗帜 |
二、坚持“一分为二”的编辑求真观 |
三、力倡编辑读书风气 |
第二节 编辑选题观 |
一、推陈出新,促进书刊共荣 |
二、计划为先,优化图书选题 |
三、克服“书荒”,提升再版价值 |
第三节 编辑素养论 |
一、立场坚定的政治素养 |
二、编才三长的知识结构 |
三、终身学习的业务能力 |
四、朴实无华的工作作风 |
第三章 王子野的出版管理 |
第一节 “一切为了好书”的规划管理 |
一、坚守出版的导向性 |
二、注重出书的优质性 |
三、强调规划的实用性 |
第二节 “从我做起从严抓起”的组织管理 |
一、严谨垂范的工作分享 |
二、科学严密的出版制度 |
第三节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管理 |
一、既“红”又“专”的人才培养 |
二、赋能与激励兼并的管理模式 |
第四章 王子野的出版风格 |
第一节 求实:出版宣传与革命实践高度融合 |
一、提倡“出版学”研究 |
二、坚守“双效”出版价值 |
三、肩负政治书籍出版使命 |
第二节 求美:注重书籍装帧与艺术审美功能 |
一、书评题字彰显审美特质 |
二、装帧设计点化整体构思 |
三、个性特色彰显艺术风格 |
第三节 求精:坚守出版法度与自主灵动相协调 |
一、固学之本,图文之新 |
二、皓首穷经,寻求善本 |
三、立足本土,放眼国际 |
第五章 王子野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坚持走“学者化”编辑之路 |
一、构建博中求专的知识结构 |
二、炼就慧眼识金的感知能力 |
三、持有虚怀若谷的编辑修养 |
第二节 为作者群注入人文情怀 |
一、爱才惜才,重视青年作家的培养 |
二、伯乐相马,提倡兼容并包的作者观 |
三、以书会友,增进编作的互动交往 |
第三节 提升内容服务的读者意识 |
一、宁肯少些,但要好些 |
二、心怀读者,服务至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2)《史学年报》与民国史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1.1 选题缘起 |
1.2 选题意义 |
2 学术史回顾 |
2.1 民国期刊与史学关系研究 |
2.2 《史学年报》研究 |
2.2.1 宏观研究 |
2.2.2 具体研究 |
第1章 民国史学转型与史学期刊 |
1.1 民国史学之渊源与变迁 |
1.1.1 从中西学战到新史学 |
1.1.2 民国史学的近代化路程 |
1.2 史学期刊——民国史学转型的时代烙印 |
1.2.1 史学期刊的学术作用 |
1.2.2 史学期刊的时代特征 |
第2章《史学年报》的创办及作者群体 |
2.1 燕京大学历史学会概貌 |
2.2 《史学年报》的创办与发展 |
2.2.1 经费筹措 |
2.2.2 组织运行 |
2.2.3 内容介绍 |
2.2.4 《史学年报》终刊 |
2.3 《史学年报》作者群体 |
2.3.1 《史学年报》作者群体的主要组成 |
2.3.2 作者群体的核心成员分析 |
第3章《史学年报》的学术表达与治学特色 |
3.1 史学研究成绩与表达 |
3.1.1 古代史实的研究撰述 |
3.1.2 史料的考究、整理与补充 |
3.2 治史特色及趋向 |
3.2.1 重视史料与实证 |
3.2.2 反对求用之学,亦关乎现实社会 |
第4章 民国史学中《史学年报》的学术意义 |
4.1 《史学年报》对学术共同体的建构 |
4.1.1 学术的规范 |
4.1.2 学术人才的聚众与培育 |
4.1.3 学术交流与传播 |
4.2 《史学年报》在民国史学中的重要角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光复初期的中华文化重建 |
第一节 “去日本化”与“再中国化”的讨论 |
第二节 “从方言学国语”和方言文学的倡导 |
第三节 许寿裳:在台湾重建中华文化的“领航者” |
小结 |
第二章 “台湾文学”的性质、定位和方向的论议和实践 |
第一节 “重建台湾新文学”:《桥》副刊的文学论辩 |
第二节 文学的“现实性”和“人民性”:谢冰莹引发的论争 |
第三节 《桥》副刊“衍生”的文学活动——以林曙光为中心 |
小结 |
第三章 银铃会作家转换语言的书写 |
第一节 《缘草》时期:耽美和感伤的诗风 |
第二节 《潮流》时期:”现实的”和“艺术的”创作观 |
第三节 银铃会主要诗人作品专论 |
小结 |
第四章 闽浙粤赴台文学青年的写作 |
第一节 杨梦周:揭露官僚腐败和贫富对立 |
第二节 王思翔和周梦江:创建两岸作家的共同园地 |
第三节 黄藻如和张大翼:“白色恐怖”受害者 |
第四节 雷石榆与台湾的文缘和亲缘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后记 |
(4)普通高校学报编辑与作者的沟通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沟通在普通高校学报编辑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
1. 1与初审稿作者的沟通 |
1. 2与退稿作者的沟通 |
1. 3与硕士研究生的沟通 |
2编辑与作者沟通能力建设的对策 |
2. 1认识融洽沟通的重要性 |
2. 2与作者换位思考 |
2. 3乐于付出,与作者共同分享 |
2. 4解决好编作矛盾,与作者融洽沟通 |
2. 5构建编辑与作者的长效沟通机制 |
3结语 |
(5)《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当代》的文化品格 |
第一节 《当代》的创刊 |
一、创刊背景:社会转折时期的文艺新生 |
二、创刊过程:历史推动中的全社共建 |
三、创刊号的定位意义:反映当代生活、实行百花齐放 |
四、基本格局的确立: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 |
第二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立场:直面人生,贴近现实 |
一、话语资源:革命现实主义 |
二、理论建设:广阔的现实主义 |
三、现实主义实践的“当代性” |
第二章 《当代》与当代文学思潮 |
第一节 《当代》与八十年代文学思潮 |
一、伤痕反思文学:阔大叙事空间的开掘 |
二、改革文学:时代整体节奏的把握 |
三、寻根文学:与“改革”粘合的倾向 |
四、现代派文学:浅尝后的离场 |
五、先锋文学:彻底的缺席 |
第二节 《当代》与九十年代文学思潮 |
一、新历史主义文学:潮流式微中的强势爆发 |
二、现实主义冲击波:“艰难”的共同“分享” |
三、官场文学:激浊扬清与洞幽探微的全面登场 |
四、“新写实”和“新生代”:现实主义审美差异下的有效舍弃 |
第三节 《当代》与新世纪文学思潮 |
一、生态文学:自然伦理的即时关怀 |
二、底层文学:强势潮流的热切推动 |
三、非虚构文学:暧昧的到场者 |
第三章 《当代》的现实主义流变 |
第一节 人物塑造:从类型化的典型性到经验化的真实性 |
第二节 结构形式:从对立到共生 |
第三节 艺术技巧:从借鉴到融合 |
第四章 《当代》文学生产机制 |
第一节 编辑话语:文化领导权的隐性表达 |
一、编辑理念:在“限度”内最大化“意义” |
二、主要编辑:薪火相传的现实主义话语 |
三、稿件处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指导 |
四、编作互动:尊重作者群体 |
五、编读互动 :强化读者意识 |
第二节 文学评介:民主化诉求 |
一、《当代》与文学奖 :持久与创新 |
二、《当代》文学批评:渗透与导向 |
三、文学评介主体力量转化 |
第三节 刊社共生的出版机制 |
一、社办期刊 |
二、书刊互动形式 |
三、刊社共生意义 |
第五章 《当代》的生存策略 |
第一节 文学期刊的困局 |
第二节 生产理念转变:以读者为中心 |
第三节 《当代》与新媒介文学互动 |
一、《当代》与影视文学文本 |
二、《当代》与网络文学文本 |
第四节 市场营运机制的探索 |
一、刊企合作 |
二、畅销机制的借鉴 |
三、《当代·长篇小说选刊》的创办 |
第六章 启示与反思 |
第一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困囿 |
一、广阔现实主义的现实限度 |
二、现实主义的内在桎梏 |
第二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价值 |
一、《当代》现实主义的精神价值 |
二、《当代》现实主义的市场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当代》创刊号封面、画页、目录 |
附录二:《当代》历任主编 |
附录三:《当代》部分稿酬单、手稿 |
附录四:《当代》文学奖评选结果 |
附录五:《当代》作品出版成书情况 |
附录六:《当代》(2000-2009)作品影视改编情况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论技术类期刊编辑开展互动型服务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 编辑与作者的互动 |
1. 确保审稿的公正性 |
2. 落实组稿和编辑中的互动细节 |
3. 妥善对待稿件退修和退稿 |
4. 建立核心作者队伍 |
5. 缩短论文发表周期 |
6. 进行相关管理体制改革 |
7. 提高为作者服务的水平 |
二、 编辑与读者的互动 |
1. 帮助读者释疑解惑 |
2. 电话“销售”杂志 |
3. 快速追踪读者口味变化 |
4. 弘扬人性化编辑 |
5. 积极开设互动性栏目 |
6. 建立重点读者档案 |
7. 吸引读者参与办刊 |
四、加强编作交流 提高刊物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磨稿六十载 寄情书海间 ——编辑出版家王子野研究[D]. 曹必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史学年报》与民国史学[D]. 李琳. 河北大学, 2018(12)
- [3]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D]. 余巧英. 厦门大学, 2018(07)
- [4]普通高校学报编辑与作者的沟通能力建设[J]. 马小侠.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12)
- [5]《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D]. 武兆雨.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6]《广西农业科学》办刊实践与探索[J]. 麻小燕.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7(09)
- [7]论技术类期刊编辑开展互动型服务的策略[J]. 肖建洲,邓德红,黄登怀. 江汉大学学报, 2004(04)
- [8]论技术类期刊编辑开展互动型服务的策略[A]. 肖建洲,邓德红,黄登怀. 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4(总第122期)
- [9]认清形势 把握机遇 提高教育理论期刊的效益[J]. 谭虎,韦民. 江西教育科研, 2003(03)
- [10]加强编作交流 提高刊物质量[J]. 陈雯. 编辑之友, 200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