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重“对接”的成功探索——评“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中秋晚会”(论文文献综述)
吴淑婷[1](2020)在《基于文化感知的唐兴庆官展示路径研究》文中认为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一带一路”核心区,唐长安城是唐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繁盛至极。目前唐长安城的遗址多被城市建设所覆盖,难以进行保护与展示。揭示唐长安城历史空间格局具备重要的价值,对彰显中华文明自信、整体提升大西安文化品质与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一直重视唐长安城遗址的保护与发展,2018年颁布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支持西安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这对唐长安城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展示工作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兴庆宫作为唐长安城“三大内”之一,是唐玄宗“开元盛世”的政治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之一,具备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展示价值。目前兴庆宫的文化展示方法单一,宫城西南隅部分以遗址公园的方式进行展示,园内仅有一处勤政务本楼遗址和六座仿唐建筑,整体历史文化氛围不足,功能主要为市民休闲健身为主,公园外部则为城市建成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遗址展示的理论以及案例的研究,以文化感知提升为主要目标,唐兴庆宫为研究对象,全面探索基于文化感知视角的文化展示路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对文化感知相关概念和案例进行分析和借鉴;第二部分,通过对唐兴庆宫的历史变迁、遗址的考古与研究,探究兴庆宫遗址的价值;第三部分,通过对唐兴庆宫文化展示现状的研究,提出三大核心问题;第四部分,基于唐兴庆宫的遗址价值和现状问题,对唐兴庆宫文化展示的各类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包括展示定位的研究、文化感知动机-过程-目标的相关因素分析、地面遗存少的文化展示方法探索、参观者的差异性对展示的影响因素分析、文化展示强度评价体系构建;第五部分,基于以上各项影响因素,形成唐兴庆宫文化展示路径,包括展示策略和方法的初探、展示目标、原则的确定,基于不同层面的文化感知,形成具体展示方法,并提出分阶段实施与管理,最后以花萼相辉楼作为案例进行了展示路径的深入研究。兴庆宫遗址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对物质、非物质文化的展示,进一步揭示了兴庆宫历史格局与文化内涵,提升了文化感知程度。同时,兴庆宫的展示对于完善唐长安城历史文化空间的重要节点、探索地面遗存少的保护与展示新思路、提升大西安城市品质与形象特色、丰富市民的文化休闲生活具有积极的作用。
张蕊[2](2018)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城市群已经成为全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资源要素的流通更加便捷,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再仅仅是单个城市的“单打独斗”,而是朝着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间的竞争发展。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全球性意义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集合”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大城市之间的共识。只有通过城市群才能更好地将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聚集起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力,形成强强联合的经济、文化和命运共同体,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如北美五大湖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都是当地经济、文化、社会高度发展与集中的区域,也是全球城市发展的典范。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群不断崛起和发展壮大,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之前普遍存在的省域和行政区经济正在逐步转向城市群经济。为了共同的利益诉求和谋求长远发展,区域合作成为广泛的共识,城市群也正在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各大城市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位置十分特殊,其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处于我国地理空间的核心位置,发展潜力巨大,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中部崛起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新常态下引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在交通区位、历史文化、合作基础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长江中游城市群应当把握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受到空前重视的机遇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拓思路,利用资金、技术、创意等手段,促进区域内丰富多样、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积极寻求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不断推动发展要素的交流互动,使区域内的文化要素互相流通,文化感情更加密切,文化传统得到传承,文化优势充分发挥,以更好地支撑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社会建设的和谐度和持续度,超越传统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促进城市群转型升级。本文分为七章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转化路径进行分析研究:第一章是绪论,首先阐明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城市群的崛起是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完成由战略构想到国家战略的升格后,利用长江中游城市群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发展文化产业势在必发,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也因之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次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本文的理论基础,即比较优势理论、协同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增长极理论。最后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交代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思路以及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第二章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基本要素情况,将长江中游历史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型和非物质型两大类,再以历史文化主题为分类标准,选取部分特色鲜明、内涵深邃、保存完整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分析。在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具有独特鲜明的价值内涵,是区域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由此提炼出其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第三章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背景与目标,即必要性与可行性。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面临中部崛起、新型城镇化、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文化产业将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的历史机遇。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产业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雄厚的科技教育资源、密切的文化交流的基础,其产业化具有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等重大意义。第四章总结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特色产业如文博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动漫游戏产业、节庆会展产业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突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动态以及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重点与方向。第五章指出虽然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是依然存在文化协同力度不够、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深入、文化资源整合不充分以及文化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需要正视这些问题,将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继而探寻产生问题的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即文化认同感不足导致凝聚力缺乏、行政区划的阻隔影响了区域合作、农耕文化与内陆意识阻碍创新发展等。第六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中需要坚持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及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兼顾原则,并分析推动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文化、制度、技术、创意、人才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即:增强文化认同,促进交流合作;改革体制机制,激发文化活力;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产业集聚;实施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含量;优化文化环境,吸引人才聚集等,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第七章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王华[3](2017)在《交通互连互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度的影响研究 ——以武陵山片区6市(州、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交通与区域合作是近年来旅游经济管理和旅游地理研究的热点课题,但将二者系统化及交叉关系的研究还需要深化和落地,尤其是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仅停留在口号式宣传呼吁,政府组织洽谈会或签定协议(合同)的活动,或两地建立铁路、公路、直飞航班等交通路线等层面,这是一种并不深入的泛合作活动,缺乏定量研究区域旅游合作紧密关系程度以及其与交通通达性的关系。本研究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第三章从交通与旅游的关系,交通对3个典型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历时性分析,交通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旅游合作共时性分析,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归纳等方面分析交通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影响,总结出交通运输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理论构架。第四章从界定狭义的区域旅游合作,提出区域旅游合作度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法对区域旅游合作度进行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分析,并采用德菲尔法对每一个合作因子加权赋分,形成一个评价区域旅游合作紧密程度的模型。第五章选择武陵山片区6个连通度不同的市(州、区)作为案例地,用区域旅游合作度的评价体系分两个层次定量测评它们之间旅游合作度的大小。第六章从武陵山片区交通与旅游的兴起、发展、演化历程始终交织在一起,相互推拉、共同发展过程,交通对武陵山片区不同市州区旅游合作效率的影响及影响类型等方面,进一步实证分析了交通互连互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度的影响及弹性。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武陵山片区旅游开发与区域合作中,交通互连互通是关键性制约因素20世纪80年代初,湖南省政府出面帮助武陵源(当时分属三县的张家界林场、天子山、索峪溪)进行“三通”,张家界旅游业开始起步。1994年张家界飞机正式通航,特别是1995年底,张家界至长沙铁路连通,张家界旅游业迎来第一次腾飞。2003年张家界至吉首的二级公路开通,张家界与凤凰古城旅游合作日渐紧密。2005年张家界至长沙高速公路贯通,2007年吉首至长沙高速贯通,张家界-凤凰旅游通道游客流量激增。2009年武广高铁开通,2013年张家界至重庆、吉首至铜仁高速公路全线开通,珠三角、成渝、武汉城市群大量游客流向张家界-凤凰-梵净山旅游黄金线,武陵山片区旅游业出现“井喷”。历时性分析长三角、中三角和湖南省旅游发展及合作,交通互连互通也是关键性制约因素。2.提出区域旅游合作度的概念,构建了区域旅游合作度测评的指标体系从政府层面的政策相通、环境同治、责任协担,企业层面的资源共享、市场共拓、游客互送,协会和社区层面的氛围共营、分歧共商,落实到系统地分析狭义的区域旅游合作层次及因子指标,构建区域旅游合作紧密程度的评价体系。首先,厘清区域旅游合作紧密程度(合作度)的目标和内涵。目标用于指导区域旅游合作实践,内涵涉及对象结构和合作活动要素。其次,从宏观层面的涉旅产业族群,中观层面的旅游业到微观层面的旅游企业的合作,分析其对象系统、管理过程系统、支持系统,确定合作指标体系构建准则和思路。再次,从众多的合作指标中筛选出实用的指标因子。最后对筛选出的指标归并出评价体系并请专家给予因子赋予权重。3.旅游地的外部通达度高,其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两个旅游地之间连通度高,那么旅游合作度高在广泛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武陵山片区的6市(州、区)为案例,运用本研究构建的评价体系检验两地之间的旅游合作度与交通关系,开展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定量测评和实证研究。一是把同处湖南西部的张家界、湘西州、怀化作为一个整体(称为大湘西),分别检验大湘西与贵州铜仁、重庆黔江、湖北恩施的旅游合作度,大湘西与铜仁的合作度最高,大湘西与恩施合作度最低(几乎没有合作),大湘西与黔江的合作度比大湘西与铜仁的合作度略低。研究发现,铜仁与大湘西共建共用铜仁·凤凰机场,铁路、高速公路与大湘西三个市(州)连通;黔江与大湘西国道、高速公路连通;恩施与大湘西截至2016年底还没有高等级公路连通。二是分别检验同处大湘西,市区地理位置呈等边三角形的张家界、吉首、怀化三者的两两旅游合作度,张家界与吉首的合作度最高,也有隶属渊源作用,吉首与怀化的合作度低,张家界与怀化的合作度更低。张家界与吉首有高等级旅游公路、高速公路、铁路相连;吉首与怀化有铁路相连,截至2012年,没有高等级公路相连;张家界与怀化之间没有直通道路,必须绕道湘西州(或常德桃源)才能连通。4.交通连通性与区域旅游业发展呈正相关性,促进区域旅游合作,龙头旅游地在合作中起引擎作用从武陵山片区的旅游倒逼交通建设,交通发展对旅游线路的旅游流量历时性影响,交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类型等方面分析交通的互连互通如何影响区域旅游合作。首先,分析张家界旅游发展倒逼交通网络的改善,交通每一质的提升反过来促进其旅游业实现一次大跨越,同时促进其与周边市(州)旅游合作加强。其次,以历史性数据分析张家界和湘西州之间的旅游总人次和总收入与公路总里程(km)及高速公路(km)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及0.904和0.952及0.932,双尾数检验为0,均小于1%,则旅游的两个指标与交通的两个指标是显着性相关的。再次,以张家界-凤凰-梵净山为例分析旅游通道演化对旅游空间合作的影响。最后,分析交通对不同地市合作效率及交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5种主要类型,发现张家界对片区旅游合作有引擎作用。本研究拟在以下几点进行创新:第一,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狭义的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提出区域旅游合作度的概念,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评区域旅游合作度。本研究抛开广义的没有实质内容的区域旅游泛合作,首选区域必须满足地缘相邻,资源互补或共享,道路连通等条件,而且旅游合作中必须有政策相同,资源共享,游客互送,市场共拓,形象共推等实质性活动,把具有以上特征的区域旅游合作界定为狭义的区域旅游合作。为反映狭义区域旅游合作关系紧密程度,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度。对区域旅游合作度从宏观、中观、微观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区域一体化为满分标准(赋值100%),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目标层、功能指标层、分析指标等逐层加权赋分,构建了定量测评区域旅游合作度的体系。评价体系中用分值反映区域合作度的大小,完全一体化则合作度值为100%,完全没有合作则合作度值为0;其分值范围在0~100%,分值越大则表示合作度越高。这一点有3个创新分点:①界定狭义的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②提出区域旅游合作度的概念;③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揭示了交通的互连互通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从交通与旅游辩证关系,交通对长三角、湘鄂赣、湖南省3个典型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历时性分析,发现随着交通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愈来愈紧密;交通对国家、省区、大都市圈等不同空间尺度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共时性分析,发现交通连通性好,则区域旅游合作关系紧密,交通连通性不好,则区域旅游合作关系松散;都凸出了交通的互连互通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关键影响因素。第三,揭示了区域外部通达度好,则区域旅游业发展好,区域内部连通度好,则区域旅游合作度就高;旅游龙头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引擎作用也很关键。本研究选取山高谷深的武陵山片区6市(州、区)作为案例地,首先对其外部通达度和内部连通度进行分析,对武陵山片区分两个层次定量测度区域之间旅游合作度。第一层次,把大湘西作为一个整体,分别定量测评其与铜仁、黔江、恩施的旅游合作度,发现大湘西与铜仁道路连通度最好,旅游合作度也最高;恩施外部与重庆、武汉等通达度高,旅游业发展好,但是恩施与大湘西之间道路连通度很低,旅游合作度很低,几乎没有开展合作。第二层次,定量测评大湘西中的张家界、湘西州、怀化之间旅游合作度,发现张家界与湘西州道路连通好,旅游合作度最高;张家界与怀化道路连通性差,合作度最低。张家界与湘西州和湘西州与怀化道路连通度几乎一样,但湘西州与怀化的合作度远低于张家界与湘西州的旅游合作度,发现大湘西旅游龙头在旅游合作中的引擎作用也很关键;另外张家界是从湘西州剥离出去的,行政隶属渊源对合作也有一定影响。
李俊[4](2017)在《上海中考综合运用命题和教学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海在2009年进行了PISA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学生在连续文本阅读与非连续文本阅读的成绩上存在较大的落差。2014年上海语文中考试题发生变化,综合运用试题以专门的题型纳入中考语文测试评价中。近几年综合运用试题所选的文本材料多为非连续性文本。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以典型的综合运用试题为抓手,重点阐述综合运用试题在命题编制上的特点和在日常教学中开展的教学策略。在分析命题特征的基础上,构建教学合理的策略。本文首先梳理综合运用试题所选文本材料——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指出“非连续性文本”在这里是指在篇章结构上不连续,在意流上相连或相应的图表、图文或文字材料组合体。其次对该类文本的优缺点进行归纳,再次对该文本从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情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试题的考查类型三方面进行分类,最后对给文本的语文教学价值进行归纳。本文的第三章着重阐述综合运用试题命题编制方面的特征。从试题编制的总体特征、选文特征、命题特征和语文能力考查方向四方面来论述。并通过与绍兴卷的比较,直观剖析上海卷所作出的努力;通过近三年上海各区县命题的比较,深入剖析命题在对课程标准、考纲的理解方面所作出的评价呈现;通过对资优的命题进行分析,给出今后命题的建议。本文的第四章着重阐述日常该类试题所选文本开展日常教学方面的策略。从策略实施的意义和策略实施的路径两方面展开。
曹马志[5](2016)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报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浦尔教授首次提出“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三十余年来,随着传媒技术的变革和受众需求变迁,新媒体逐渐走上历史的舞台,媒体融合俨然成为新时代传播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独特优势,探索无缝衔接的联动报道机制,实现1+1>2的效应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界业界看来,传统媒体种类很多,难以全部阐明,笔者选择了历史悠久并具有代表性的报纸这一类型,结合实习近一年的海南本地党报并以海南日报、海口日报等为典型案例,更加深入分析媒体融合趋势对传媒生态的多重影响,探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动报道的现状优势和问题,并从机制建设、内容运营、人才培养等多个角度,逐步探索完善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联动报道的应对之策,为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周叶[6](2014)在《江西文化旅游研究》文中指出江西省独具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正是因其历史悠久的文化、独具特色的资源,“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古色文化”便是其形象的准确蓝图描绘。在强调旅游文化性体验的今天,丰厚的文化品味、独立的文化风格、精美的文化形神等,构建了江西文化旅游品牌的内涵基础和品牌竞争力的核心。要科学认识江西文化旅游,就必须对江西文化旅游发展的资源基础进行严谨、扎实地综合梳理、分析和评价,才能深入挖掘赣地旅游文化资源,促进江西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振兴与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均属于新兴产业,任何产业在发展的初期都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容易陷入各种各样的误区,本研究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两种产业的融合机制及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规律和影响因素等,为江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本论文运用资料搜集法、“特定”模型法、德尔菲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科学的理论基础,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对江西省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概述,并运用科学的管理学方法对江西省文化旅游资源、市场以及产业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证分析,利用SWOT研究分析江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机遇,以及存在的劣势及挑战,探寻优化江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思路,进一步促进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科学性与创新性。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江西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发展不仅因其具有资源优势而且旅游资源品味高,是国内外旅游专家公认的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江西省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正是凭借其历史悠久的文化、独特的地形地貌以及自然风光景致而发展的。“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古色文化”便是其形象的准确蓝图描绘。旅游文化必须依附于他们所凭籍的实体资源才具有不同的特色,因此,基于其不同的特色,可以将江西省旅游文化系统地划分为三大主要部分:红色文化(以红色革命为主题)、生态文化(以自然风光为景致)和历史文化(以历史古迹为依托)。(2)在江西的重要文化旅游城市中,南昌的文化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得分最高,这是因为南昌拥有一批品位极高的文化旅游资源;其他地区的得分相对较低,但是仍然具备很好的开发前景。因此,对于江西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当突出中心,合理规划,突出主题,在深挖资源点内涵的同时将同类型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整合,打造江西文化旅游景点链,形成文化旅游强大吸引力。江西省各地市整体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南昌作为省会城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省人财物优势大多集中于此,旅游经济发展都处于最高水平,而其他各市与南昌市相比在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在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方面,南昌、新余和九江发展水平的两者最相近,应该划属于江西省旅游经济发展第一集团梯队。(3)影响江西文化旅游市场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其客源市场及其消费水平尤其重要。对于国内旅游客源地的构成来说,本省游客仍是主要客源,外省游客大多集中于江西省相连的主干交通线上的城市,以及周边省份的主要大、中城市;入境旅游人数基本成上升趋势,虽然仍以港澳台为主要对象,但是游客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来自大洋洲等客源国,其次是美洲、欧洲等地的重要客源国。十年内江西的接待人数增长了7倍,旅游收入增加了5倍多,其中旅游人次升幅最大的依次是新余萍乡、抚州、上饶、宜春、景德镇,其增幅都超过了10倍以上,可见入境旅游的市场逐渐从转大城市转向偏远的较小城市,客源市场的旅游兴趣在逐渐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江西旅游的游客的消费行为正发生悄然的变化,过去的纯观光式旅游已逐步走向能体验与感受景观背后的文化意味的文化旅游和度假旅游等。江西的旅游者多以省内游客为主,其中多是中青年人,职业多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学生为主,且游客中文化程度偏高,这充分显示文化程度越高对文化旅游需求欲望也越高。文化旅游主要吸引的是城市人,不同年龄段出游的动机不同;但整体消费水平偏低,消费结构不合理,且游客置留时间短。游客的出游方式主要是自驾车出游、团队出游和散客出游三种;在旅游产品的偏好上主要侧重于文化体验、观光休闲、运动养生、和自然科考等方面;对文化旅游项目的偏好主要侧重于主题文化,偏向于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旅游项目。江西文化旅游满意度实证分析反映出江西省重点景区的旅游服务质量既有表现出众的地方,但在旅游公共服务、旅游景区(点)服务、旅游餐饮服务、旅游购物服务、旅游食宿服务、旅游交通服务、旅游娱乐服务、综合感受八个方面的一些具体细节也有亟需改进的不足。(4)江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获得了显着成效,文化旅游产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有的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全省旅游接待人数、总体收入、增长幅度、社会影响等全面跃上新台阶,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江西省旅游产业结构的效益因为其相对落后的地理交通位置造成了相对的劣势,但在今后的国际旅游业发展中,大多数领域都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江西开始步入高铁时代,作为中部城市,得利于它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必将促进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使旅游产业结构竞争劣势逐渐消失,其竞争优势将会逐渐扩大。随着江西文化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其社会效益日趋显现,特别是在培养和增强了人们的爱国情操,保护和发展了人们的民族文化,促进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等方面。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江西省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获得了显着成效。一是文化与资源的有效结合,二是文化旅游平台不断拓展,三是文化旅游发展后劲增强,四是文化旅游发展活力涌现。通过对两个产业之间的耦合实证分析,两个产业的发展阶段已经到达联动耦合发展阶段,但是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根据耦合度测量函数求得的江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度数值并不太理想,说明其产业之间的互动联系有待加强。当前形势下,江西省的文化旅游综合竞争力仍居于下游,与其它具有相似文化旅游资源的省份的差距比较明显。导致江西省文化旅游竞争力偏低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文化旅游规模方面,相对其它资源大省,规模较小;二是竞争企业方面,虽然江西省在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人力资源等方面与其他中部省份差距较小,但由于其文化旅游企业的发展竞争力较为落后,从而使其竞争潜力偏低;三是竞争环境方面,虽然江西省自然环境具有一定优势,且社会环境也居于中上水平,但由于与文化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环境状况较差和基础设施配置等都较为落后,从而使其竞争环境总体水平偏低。(5)基于前面的实证分析,江西省文化旅游的SWORT分析结果是,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底蕴,丰富而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突出而便捷的区位优势,积极而创新的人力资源,融合发展的文化与旅游产业以及不断拓展的文化旅游平台;而且其机遇的前景也是很广阔的,如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市场,不断完善的政策支持以及大量外来资金投入到文化旅游产业中;而劣势和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劣势主要是过于分散管理、开发程度较低的旅游文化资源,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规划不够科学,以及不够活跃的文化氛围;挑战主要来自于周边地区相对成熟的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产业法律环境薄弱以及人才竞争激烈等方面。(6)江西省文化旅游发展取得了显着喜人的成效,但要进一步长足健康的发展还需要在七个方面继续更加的努力:一是完善文化旅游的融合机制,二是发挥市场机制的推广作用,三是打造文化旅游的特色品牌,四是提高文化旅游产品的消费水平,五是加强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与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预调查的基础上,确保样本中选择的研究区域具有代表性;二是拟通过选择具有较高拟合优度的分析模型,并对变量进行降维,提取综合变量,进行不同因素程度的定量研究。在本论文的研究中,体现了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新颖的研究视角,本研究将文化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看作具有创新意识以及创造力的新思维,用来支撑整个旅游产业,将其渗透到旅游产业的每个角度,帮助旅游产业实现突破性的进展。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角度较为系统地研究江西省文化旅游;二是专业的研究方法,结合对江西省一些文化旅游资源以及文化旅游产品的深入调查研究,运用专门用来研究旅游业经济影响的各种模型,如特定模型法等,以及德尔菲法等对文化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以期获得真正的实践意义;三是研究内容,通过对现有文化旅游的融合模式,机制及发展的研究、分析和总结,为今后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及实证参考。文化旅游业在文化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打造文化旅游产品。江西是文化资源大省,但如何将文化资源大省打造成文化经济强省,是摆在我们所有旅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无论是作为研究者还是旅游产业的服务者,当前及未来的主要任务是要研究与传承江西旅游文化,创新与发展江西文化旅游业,为提升江西的文化产业,提升江西的文化旅游业,提升江西的旅游经济做出贡献。
赵丽霞[7](2014)在《初盛唐旅游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初盛唐旅游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在理清初盛唐旅游诗歌的发展脉络和相关特征的前提下,试图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全文内容主要包括:(1)相关概念的阐释界定;(2)初盛唐旅游诗歌创作动因;(3)初盛唐旅游诗歌流变(4)初盛唐旅游诗歌类型特征;(5)初盛唐旅游诗歌情感特征(6)初盛唐旅游诗歌对象特征(7)初盛唐旅游诗歌时空特征。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首先对“旅游”、“旅游文学”和“旅游诗歌”的概念加以界定,并通过对比古今旅游、古今旅游文学,发掘古代与现代不同概念的内涵和异同,从而更清晰地对研究对象有明确的认知,并确定判断初盛唐旅游诗歌的三要素标准。其次归纳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并提出了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其中意义、创新点和难点的共同处在于以现代旅游学的理论探索古代旅游诗歌的内涵特征,进而挖掘与现代旅游对接的价值意义。第一章.探讨初盛唐旅游诗歌创作动因。初盛唐旅游诗歌辉煌成果的造就,除了旅游诗歌自身发展内因外,初盛唐的盛世气象、丰富的旅游资源、士人阶层旅游风气的兴盛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本章通过论述以上三要素在初盛唐的基本情况,总结了三者对初盛唐旅游诗歌的兴盛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第二章.探讨初盛唐旅游诗歌流变。初至盛唐旅游诗歌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艺术特征的规律性演化既有一脉相承的连续性,又因不同时期政治、文化、诗人群体变动等因素,造就了各个时期诗歌的特异性。本章以皇帝更替为时段纵轴,并依照诗歌不同阶段的艺术特征,将初盛唐旅游诗歌划分为贞观、龙朔、景龙、开元四个时段。通过对每个时段宫廷内外诗歌艺术特征及诗人群体的系统分析,文章认为初唐旅游诗歌总体上形成以应制旅游诗为主要诗歌形式、以皇帝及文学侍臣为主要创作群体、以皇帝贵族主导诗风的发展倾向;盛唐旅游诗歌题材则更为丰富多样,内容由宫廷池苑扩大至江山塞漠,创作主体也由文学侍臣为主转为士人阶层为主。第三章.总结归纳初盛唐旅游诗歌类型特征。旅游诗歌发展至唐代形成了诗体完备、类目庞多的兴盛局面。本章依照诗人旅游距离远近及旅游动机差别,将旅游诗歌分为仕宦游、观光游、休闲游三大类别。每一大类所属的次类别则采用数据分析和统计归纳的方法,对其进行各个次类别的特征分析,进而对初盛唐旅游诗歌的类别特征做总揽全局的把握。第四章.探讨初盛唐旅游诗歌情感特征。旅游者的情感心态会随着旅游类型不同呈现不同特征。本章通过分析旅游者在各类旅游活动中的情感差异,总结出功利仕宦游类诗歌体现为功利进取情怀和漂泊羁旅情怀;主动山水游类诗歌表现为畅怀遣兴情怀和忘俗消忧情怀;任适闲居游类诗歌表现为闲适游乐情怀和逍遥隐逸情怀。第五章.探讨初盛唐旅游诗歌对象特征。本章首先从山水诗美的演进和较典型的山水景观分析了初盛唐旅游诗歌中自然景观的对象特征;其次,从园林宅邸、寺庙道观、曲江景区三方面总结初盛唐旅游诗歌人文景观对象特征;最后,从节日民俗、游乐民俗和佛教仪俗三方面展现了初盛唐旅游诗歌的民俗风情。本章还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初盛唐旅游诗歌篇目最多为人文景观,其次是自然山水和民俗风情,并通过对各类景观的具体分析推理出隐藏在表象下的深层原因。第六章.探讨旅游诗歌的时空特征。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社会消费活动,必须以一定的时间、空间做保障。本章首先在时间上,论述旅游活动及旅游诗歌创作与一日早晚、四季、休假时间的密切关系,进而判断时间对旅游活动的各种影响;其次在地域空间上,借鉴现代地域学、文化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从地域性特征简述、地域分布统计、地域分布因缘三方面总结归纳初盛唐旅游诗歌地域分布的规律特征。结语.总结初盛唐旅游诗歌的价值意义,并概括本文取得的成果及不足。
张洋[8](2013)在《媒介融合下的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进步,传播媒介正经历巨大的变革,相对于传统媒介低迷的发展,各种新的媒介形态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伴随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原本泾渭分明的各种媒介之间形成互相融合的“媒介融合”新局面。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的生存面临新的挑战,同时对我国高等教育传媒类相关专业在人才的培养、人才的需求和选择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培养媒介传播活动界面人物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为广播电视领域输出了大量专业人才,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全面的理论体系。如今,在媒介融合的新环境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如何才能满足对播音员、主持人提出的更高要求;复杂的专业教育现状、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受到了严重冲击。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什么才算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怎样开拓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如何才能满足新媒体深层次发展的人才需求……种种都是摆在播音与主持专业教育工作者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浙江传媒学院(杭州)、陕西师范大学(西安)、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四川传媒学院(原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成都)等几所院校为研究样本,分析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现状及专业教育暴露的问题,深入研究媒介融合对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影响,就专业人才需求结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与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系统分析研究,勾勒出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发展现状的轮廓,阐述专业教育暴露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专业可持续发展应对策略。
赵博文[9](2012)在《央视传统节日晚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十年来,央视传统节日晚会已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大众文艺和主流文化的一个集锦和缩影。作为中国电视文艺在中国传统节日晚会探索中出现的电视文艺品牌,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元宵晚会和中秋晚会在带给千家万户欢乐和喜庆的同时,也反映着时代的变迁,映射出时代镜像,成为我们在节日期间所能感受到的鲜活的民族文化形式。传统节日晚会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和电视媒体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共同孕育的,反映了全球华人和民族、国家的集体诉求,通过现场直播,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媒介事件和媒介景观。本文试图以央视传统节日晚会中具有代表性的“春晚”、元宵晚会以及“秋晚”作为研究对象,从艺术学、文化学、传播学的多维视角梳理、探寻传统节日晚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通过把央视传统节日晚会放置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语境中,探寻其本体及其核心价值体系,对传统节日晚会的发展问题提出设想和前景展望。在此基础上,探索中国传统节日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方向。论文主要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央视传统节日晚会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分别从传统节日晚会的形式、内容以及技术上进行梳理;第二部分对传统节日晚会进行文化阐释,对传统节日晚会的文化归属进行研究;第三部分是基于以上两部分对央视传统节日晚会的纵向梳理和文化阐释后,对传统节日晚会的发展趋势进行利、弊分析研究;第四部分是以央视的“春晚”、元宵晚会以及“秋晚”为起点,对中国传统节日电视文艺晚会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汪峰[10](2010)在《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文中认为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经济大开发的同时,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这一时期也呈现出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历史文化遗存遭到破坏和城乡地域文化特征丧失的问题。长江中游地区(指长江从宜昌至九江的流域范围)是我国国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同时自然生态还未严重退化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处于中游,极具发展潜力,其历史文化遗产是万里长江流域中的精华。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已开始呈现出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荷的迹象,需要加强规划控制和引导。在我国面积最大、经济和自然生态地位最重要的长江流域,根据发展的态势和生态环境特征分为三大段:上游、中游和下游。作者从本人的出生地和多年规划工作所在地形成的关注中心出发,鉴于上游(大西南)和下游(长三角)地域人居环境已有众多学者从事富有成果的研究,从本专业的角度选择,本文研究长江中游的人居景观问题。近两百年洪灾出现的频度和危害性迅速增长和加大,表明了长江中游城乡生态系统失衡逐渐加快。与此同时,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长江中游人居景观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如何传承和演进,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持自身的特色,也是规划建设实践中一项迫切的课题。论文通过对长江中游的历史和当(现)代人居景观的分析研究,从两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地域人居景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中,总结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的文化特征。并结合长江中游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人文条件,分析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形成的原因。梳理人居景观源流,研究长江中游城乡景观形态与文化景观特征,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探索人居景观的保护和科学发展的新路径。论文主要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进行限定,简要介绍了文化景观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分类,对人居景观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内容。并根据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课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框架,认为历史景观和当代景观的关系应是辨证统一的,是延续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最后走向多姿多彩而又和谐统一的人居景观结构。第二部分,从纵向梳理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的历史演进过程及面临的问题。阐述了自然地理背景是人居景观形成的基础,地域文化背景是人居景观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三部分,横向论述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自然及经济文化背景、文化区系特征,对保护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即从文化的深层结构来考察其人居景观的特征,充分挖掘其价值内涵。第四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体系进行架构和整合研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及各主要沿江城市人居景观,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第五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提出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解码与整合途径,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路径。第六部分,对长江中游和谐人居景观体系进行研究。提出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与方法以及创造人居景观地域特色的途径。第七部分,论文结论:构建和谐的人居景观——和谐社会的实体空间显现。
二、多重“对接”的成功探索——评“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中秋晚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重“对接”的成功探索——评“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中秋晚会”(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化感知的唐兴庆官展示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案例解析 |
2.1 理论支撑 |
2.1.1 文化展示相关理论 |
2.1.2 城市空间认知理论 |
2.1.3 旅游动机推拉理论 |
2.1.4 旅游感知体验理论 |
2.2 文化感知的概念界定 |
2.3 文化展示相关案例解析 |
2.3.1 西方国家的文化展示方法 |
2.3.2 东方国家的文化展示方法 |
3 唐兴庆宫历史变迁与遗址价值评估 |
3.1 唐长安的历史文化概况与三大宫城对比 |
3.1.1 唐长城历史文化概况 |
3.1.2 唐长安三大宫城对比 |
3.2 唐兴庆宫的历史变迁 |
3.2.1 唐兴庆宫的历史演变过程 |
3.2.2 历史中的《兴庆宫图》 |
3.3 唐兴庆宫遗址的考古与研究现状 |
3.3.1 唐长安城兴庆宫遗址考古发掘概况 |
3.3.2 唐长安城兴庆宫遗址研究现状 |
3.4 唐兴庆宫遗址价值及展示价值 |
3.4.1 遗址价值的评估准则 |
3.4.2 唐兴庆宫遗址价值及展示价值评估 |
3.5 小结 |
4 唐兴庆宫文化展示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4.1 唐兴庆宫文化展示现状 |
4.1.1 唐长安城文化展示现状 |
4.1.2 唐兴庆宫及周边文化展示现状 |
4.1.3 唐兴庆宫文化展示现状 |
4.1.4 兴庆宫公园内部文化展示现状 |
4.2 唐兴庆宫文化感知的现状 |
4.2.1 “文化感知的动机-过程-目标”及其影响因子 |
4.2.2 唐兴庆宫文化感知的动机影响因子评价 |
4.2.3 唐兴庆宫文化感知的过程影响因子评价 |
4.2.4 唐兴庆宫文化感知的目标影响因子评价 |
4.2.5 小结 |
4.3 基于文化感知的唐兴庆宫展示存在的核心问题 |
4.3.1 整体文化感知程度不足 |
4.3.2 地面遗存较少难以感知 |
4.3.3 参观者需求未被满足 |
4.4 小结 |
5 基于文化感知的唐兴庆宫展示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5.1 唐兴庆宫文化展示定位的影响因素 |
5.1.1 外部条件对文化展示定位的影响 |
5.1.2 内在条件对文化展示定位的影响 |
5.1.3 小结 |
5.2 唐兴庆宫相关外围文化展示要素研究 |
5.2.1 唐文化要素点提取与展示强度评价 |
5.2.2 唐兴庆宫与其他片区的联动分析 |
5.3 唐兴庆宫内部文化展示要素研究 |
5.3.1 唐兴庆宫文化展示的空间要素确定 |
5.3.2 唐兴庆宫历史格局五要素提取 |
5.3.3 唐兴庆宫要素现状展示条件分析 |
5.3.4 唐兴庆宫文化展示强度的评价指标构建 |
5.3.5 唐兴庆宫历史空间格局要素展示强度评价 |
5.4 感知差异性对唐兴庆宫文化展示的影响 |
5.4.1 参观者的特质与现状分析 |
5.4.2 参观者对文化展示的差异化需求 |
5.4.3 感知方式的特质与现状分析 |
5.4.4 感知方式对文化展示的多元化需求 |
5.5 小结 |
6 唐兴庆宫的文化展示路径 |
6.1 唐兴庆宫文化展示原则及定位 |
6.1.1 唐兴庆宫文化展示的六大原则 |
6.1.2 唐兴庆宫文化展示的定位 |
6.2 唐兴庆宫展示思路与策略 |
6.2.1 基于文化感知的唐兴庆宫展示思路 |
6.2.2 物质文化感知的“2+5”文化展示策略 |
6.2.3 非物质文化感知下的文化展示策略 |
6.2.4 综合感知体验下的展示策略 |
6.3 唐兴庆宫外围部分的文化展示 |
6.3.1 唐兴庆宫外围部分文化展示原则 |
6.3.2 唐兴庆宫与其他唐文化片区联动展示 |
6.3.3 唐兴庆宫与周边片区联动展示研究 |
6.4 唐兴庆宫内部文化展示 |
6.4.1 唐兴庆宫内部文化展示原则 |
6.4.2 唐兴庆宫文化展示结构 |
6.4.3 唐兴庆宫分层次展示 |
6.5 唐兴庆宫物质文化感知(五要素) |
6.5.1 五要素文化展示原则 |
6.5.2 文化节点展示 |
6.5.3 文化标志展示 |
6.5.4 文化片区展示 |
6.5.5 文化边界展示 |
6.5.6 文化线路展示 |
6.5.7 文化标志的保护性复建探讨 |
6.6 唐兴庆宫非物质文化感知 |
6.6.1 非物质文化感知的展示内容与方法 |
6.6.2 非物质文化感知下的五要素展示 |
6.7 综合感知体验下的唐兴庆宫地段内文化展示引导 |
6.7.1 视觉文化展示引导 |
6.7.2 听觉文化展示引导 |
6.7.3 嗅觉文化展示引导 |
6.7.4 味觉文化展示引导 |
6.7.5 触觉文化展示引导 |
6.7.6 公园外部多感官文化展示引导 |
6.8 唐兴庆宫文化展示的实施与管理 |
6.8.1 唐兴庆宫文化展示实施 |
6.8.2 唐兴庆宫文化展示管理 |
6.9 基于文化感知的花萼相辉楼文化展示实践 |
6.9.1 展示思路 |
6.9.2 展示方法 |
6.9.3 展示的实施与管理 |
6.10 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成果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攻读硕士期间已录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图录 |
表录 |
(2)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五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概况 |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构成 |
一、物质型历史文化资源 |
二、非物质型历史文化资源 |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价值 |
一、独特的文化价值 |
二、巨大的经济价值 |
三、广泛的社会价值 |
第三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背景与目标 |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机遇 |
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需要 |
二、文化产业将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
三、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基础 |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
二、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 |
三、雄厚的科技教育资源 |
四、密切的文化合作交流 |
第三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目标 |
一、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
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
三、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
第四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现状 |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
一、武汉城市圈进入文化产业发展加速期 |
二、环长株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优势突出 |
三、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特色产业分析 |
一、文博创意产业 |
二、文化旅游产业 |
三、民间工艺美术产业 |
四、动漫游戏产业 |
五、节庆会展产业 |
第五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力度不够 |
二、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深入 |
三、文化资源整合不充分 |
四、文化创新能力不足 |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文化认同感不足导致凝聚力缺乏 |
二、行政区划的阻隔影响区域协作 |
三、农耕文化与内陆意识阻碍创新发展 |
第六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路径 |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原则 |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
二、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 |
三、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兼顾原则 |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动力因素 |
一、文化因素 |
二、制度因素 |
三、技术因素 |
四、创意因素 |
五、人才因素 |
第三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对策 |
一、增强文化认同,促进交流合作 |
二、改革体制机制,激发文化活力 |
三、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产业集聚 |
四、实施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含量 |
五、优化文化环境,吸引高端人才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3)交通互连互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度的影响研究 ——以武陵山片区6市(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样本选取 |
1.3.4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交通与区域交通网络 |
2.1.2 旅游与旅游业 |
2.1.3 区域旅游合作 |
2.1.4 交通通达性 |
2.1.5 交通对旅游的影响 |
2.1.6 区域旅游合作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交通区位理论与点轴理论 |
2.2.2 空间相互作用与旅游O-D理论 |
2.2.3 区域旅游辐射理论与发展梯度理论 |
2.2.4 区域旅游一体化与旅游圈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评述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章 交通运输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理论构架 |
3.1 交通与旅游的辩证关系 |
3.1.1 交通与旅游密不可分 |
3.1.2 旅游者对交通的要求 |
3.2 交通网络对3个典型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历时性分析 |
3.2.1 长三角旅游合作 |
3.2.2 湘鄂赣旅游合作 |
3.2.3 湖南省域旅游合作 |
3.3 交通网络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共时性分析 |
3.3.1 不同国家层面旅游合作 |
3.3.2 不同省区层面旅游合作 |
3.3.3 大都市圈旅游合作 |
3.4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归纳 |
3.4.1 政府主导或推动型 |
3.4.2 企业主导或行业引导型 |
3.4.3 空间引致合作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旅游合作度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4.1 区域旅游合作度评估的目标和内涵 |
4.1.1 评估的目标 |
4.1.2 评估的内涵 |
4.1.3 影响区域旅游合作行为的要素 |
4.2 合作指标体系构建的准则和思路 |
4.2.1 区域旅游合作度评估的整体性设计 |
4.2.2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
4.2.3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4.3 指标的设计与筛选 |
4.3.1 预选指标集的建立(初选) |
4.3.2 指标的筛选 |
4.3.3 指标的确立和归并 |
4.4 指标测度方法选择 |
4.4.1 常见评价方法比较 |
4.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及原则 |
4.4.3 评价指标的计量 |
4.4.4 区域旅游合作度的评价模型 |
4.4.5 指标筛选过程 |
4.4.6 指标取舍说明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武陵山片区旅游合作度的实证分析 |
5.1 武陵山片区景区及其可达性 |
5.1.1 武陵山片区地市交通的可达性 |
5.1.2 片区景点可达性评价方法 |
5.1.3 旅游景点分布和可达性分析 |
5.2 交通网络对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的影响 |
5.2.1 数据来源 |
5.2.2 研究区域 |
5.3 武陵山片区各城市旅游交通的通达性分析 |
5.3.1 公路通达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2 公路通达性的测度 |
5.3.3 铁路交通和航空通达性分析 |
5.3.4 片区交通通达性的空间格局分析 |
5.4 测算大湘西与周边各地市的旅游合作度 |
5.4.1 武陵山片区旅游合作状况分析 |
5.4.2 合作度测算依据 |
5.4.3 筛选测算对象及测算 |
5.4.4 测算结果及分析 |
5.5 大湘西三市州之间旅游合作度分析 |
5.5.1 大湘西三市州间旅游合作历程 |
5.5.2 三市州间旅游合作完整度 |
5.5.3 三市州之间旅游合作组织度 |
5.5.4 三市州之间旅游合作直观度 |
5.5.5 测算三市州之间旅游合作度 |
5.5.6 测算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交通的互连互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及弹性分析 |
6.1 旅游倒逼交通发展 |
6.1.1 武陵山片区旅游龙头呈现 |
6.1.2 武陵山片区第一个旅游地的形成 |
6.1.3 旅游地的发展倒逼交通改善 |
6.2 武陵山区交通网络化建设 |
6.2.1 大湘西互连互通的交通基础建设 |
6.2.2 大湘西交通网络推动旅游合作 |
6.2.3 交通发展与旅游合作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
6.3 交通发展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历时性影响 |
6.3.1 旅游运输通道类型及演化机制 |
6.3.2 数据来源及分析 |
6.3.3 旅游运输通道演化对区域旅游空间合作的影响 |
6.4 交通网络对不同市州区旅游合作效率的影响 |
6.4.1 交通网络密度对合作效率影响 |
6.4.2 交通网络优势度对旅游合作效率影响 |
6.5 武陵山片区旅游交通通达性计算 |
6.5.1 评价对象与数据来源 |
6.5.2 研究方法 |
6.5.3 旅游节点交通通达性评价 |
6.5.4 通达性与旅游合作的关系 |
6.6 交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类型 |
6.6.1 旅游资源禀赋的牵引 |
6.6.2 地理区位与地理环境的优势 |
6.6.3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助推 |
6.6.4 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
6.6.5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交通规划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上海中考综合运用命题和教学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提出 |
1.1.1.1 PISA测试显缺陷,下水尝试补短板 |
1.1.1.2 形式上稳中有变,内容上稳中有进 |
1.1.1.3 试题设计百花齐放,梳理分析方兴未艾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 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相关概念 |
2.1.1 非连续性文本的界定 |
2.1.2 语文非连续性文本 |
2.2 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及分类 |
2.2.1 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 |
2.2.1.1 非连续性文本的优点 |
2.2.1.2 非连续性文本的缺点 |
2.2.2 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分类 |
2.3 非连续性文本的语文教学价值 |
2.3.1 扩充语文阅读形式,丰富语文课程内容 |
2.3.2 培养语文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
2.3.3 提高语文阅读综合能力,提升语文学科综合素养 |
第3章 上海中考综合运用试题的研究 |
3.1 上海中考语文综合运用试题的特征 |
3.1.1 试题的总体特征 |
3.1.1.1 命题呈现 |
3.1.1.2 文本类型:数据类、图文转换类 |
3.1.1.3 所占比重 |
3.1.1.4 语用能力本位 |
3.1.1.5 题型设置 |
3.1.2 试题的材料特征 |
3.1.2.1 内容丰富,选材广泛 |
3.1.2.2 突出人文,蕴含哲理 |
3.1.2.3 贴近生活,关注现实 |
3.1.3 试题的命题特征 |
3.1.3.1 命题方法 |
3.1.3.2 题型分析 |
3.1.3.3 命题的价值取向 |
3.2 试题编制与绍兴语文卷的比较 |
3.2.1 重视语言系统内的综合运用 |
3.2.2 激活图片的语用功能 |
3.2.3 试题设计梯度合理 |
3.3 近三年试题编制的比较和建议 |
3.3.1 体现课程标准和考纲要求 |
3.3.2 对命题的建议 |
第4章 教学策略的实施 |
4.1 教学策略实施的意义 |
4.1.1 打通语文和生活的联系 |
4.1.2 落实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
4.1.3 有效地使用语文新教材 |
4.1.4 全面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
4.2 教学策略实施的原则 |
4.2.1 选文的直观性原则 |
4.2.2 教学凸显“语文味”的原则 |
4.2.3 立足文本多元化解读的原则 |
4.2.4 部分解读与整体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
4.2.5 阅读思维的层次性训练原则 |
4.3 教学策略实施的路径 |
4.3.1 在连续性文本教学中渗透非连续文本阅读策略实施的路径 |
4.3.1.1 利用好现有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 |
4.3.1.2 创造非连续性文本,辅助连续性文本的教学 |
4.3.2 在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渗透非连续性文本 |
4.3.2.1 在实用类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渗透非连续性文本 |
4.3.2.2 在文学类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渗透非连续性文本 |
4.3.3 在单元实践活动后设计非连续文本试题 |
第5章 结语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媒介融合与联动报道概述 |
第一节 媒介融合的概念和内涵 |
一 概念与内涵 |
二 媒介融合的背景 |
第二节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生态的变化 |
一 受众地位提升 |
二 新闻价值判断更平民视角 |
三 传播更快捷及媒介组织更灵活 |
第三节 联动报道的内涵及必要性 |
一 联动报道内涵 |
二 联动报道的必要性 |
第二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报道模式 |
第一节 路径联动:主动式与被动式 |
一 被动式联动:传统媒体倒逼介入报道 |
二 主动式联动:传统媒体主导互动节奏 |
第二节 介质联动:同类型与异质型 |
一 同类联动:科学策划 靶向发力 |
二 异质媒体联动:强强联合 同频共振 |
第三节 媒体联动报道的功能 |
一 巩固主阵地功能:强化正确舆论导向 |
二 提质增效功能:降成本提升效益 |
三 对外展示功能:提高传媒国际竞争力 |
第三章 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动报道的优势和问题 |
第一节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动报道的优势 |
一 聚合力传播效果叠加 |
二 强效果拓展经营空间 |
三 全媒体传播强化竞争力 |
第二节 联动报道存在的问题 |
一 专业素养不匹配 |
二 协调机制不完善 |
三 联动选题有偏差 |
四 技术支撑薄弱 |
第四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动报道的完善提升 |
第一节 加快培养全媒体传播人才 |
一 提升政治理论素养 |
二 掌握新媒体技术 |
三 提高外语能力 |
第二节 优化媒介管理机制 |
一 树立数字传媒观 |
二 探索联动新方式 |
第三节 提高内容运营水平 |
一 深度开发新闻资源 |
二 加强引导选好话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江西文化旅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文化旅游相关研究 |
1.3.2 旅游体验的相关研究 |
1.3.3 文化创意旅游的相关研究 |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及主要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基本思路 |
1.4.4 重点难点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旅游人类学理论 |
2.1.2 城市旅游理论 |
2.1.3 体验经济理论 |
2.1.4 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理论 |
2.1.5 旅游生命周期理论 |
2.1.6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7 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理论 |
2.1.8 市场学原理 |
2.1.9 区位理论 |
2.2 相关概念 |
2.2.1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 |
2.2.2 红色文化旅游 |
3 江西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
3.1 江西整体旅游资源特征及发展状况 |
3.1.1 江西整体旅游资源特征 |
3.1.2 江西旅游业发展状况 |
3.2 江西文化旅游资源类型 |
3.2.1 红色文化 |
3.2.2 生态文化 |
3.2.3 历史文化 |
4 江西文化旅游资源评价 |
4.1 江西文化旅游分区评价 |
4.1.1 文化旅游区划分原则 |
4.1.2 文化旅游资源禀赋的开发评价 |
4.1.3 江西文化旅游资源的分区实证评价 |
4.2 江西文化旅游区域经济规模评价 |
4.2.1 江西省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分析 |
4.2.2 江西省旅游经济综合发展评价 |
5 江西文化旅游市场分析 |
5.1 江西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5.1.1 江西文化旅游客源市场总体情况 |
5.1.2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情况 |
5.1.3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情况 |
5.1.4 江西文化旅游各地区客源接待情况 |
5.1.5 江西文化旅游服务市场情况 |
5.2 江西文化旅游市场调查 |
5.2.1 调查方法 |
5.2.2 调查对象 |
5.2.3 游客基本情况 |
5.2.4 游客人口统计特征 |
5.2.5 游客决策形成情况 |
5.3 江西文化旅游消费水平分析 |
5.3.1 江西文化旅游消费市场情况 |
5.3.2 江西文化旅游消费水平实证分析 |
5.4 江西文化旅游满意度实证分析 |
5.4.1 统计方法 |
5.4.2 指标体系的统计分析与检验 |
6 江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分析 |
6.1 江西文化旅游产业效益分析 |
6.1.1 江西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
6.1.2 江西文化旅游产业社会效益分析 |
6.2. 江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实证分析 |
6.2.1 耦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
6.2.2 耦合度评价模型构建 |
6.2.3 指标体系的筛选 |
6.2.4 序参量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6.2.5 耦合度的测量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
6.2.6 结果与分析 |
6.3 江西文化旅游在中部旅游经济中的发展分析 |
6.3.1 分析方法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7 江西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
7.1 优势分析 |
7.1.1 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底蕴 |
7.1.2 丰富而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
7.1.3 突出而便捷的区位优势 |
7.1.4 积极而创新的人力资源 |
7.1.5 融合而发展的文化与旅游产业 |
7.1.6 不断拓展的文化旅游平台 |
7.1.7 拓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优势 |
7.2 劣势分析 |
7.2.1 旅游文化资源分散管理 |
7.2.2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 |
7.2.3 缺少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规划 |
7.2.4 缺乏文化氛围 |
7.3 机遇分析 |
7.3.1 经济结构转型所带来的市场 |
7.3.2 不断完善的政策支持 |
7.3.3 大量资金投入文化旅游产业 |
7.4 挑战分析 |
7.4.1 周边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挑战 |
7.4.2 文化产业法律环境薄弱 |
7.4.3 人才竞争激烈 |
8 优化江西文化旅游发展建议 |
8.1 完善文化旅游的融合机制 |
8.1.1 转变政府角色 |
8.1.2 培育文化旅游龙头企业 |
8.1.3 提升文化科技实力 |
8.1.4 建立文化旅游科学规划体系 |
8.1.5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与政策 |
8.2 发挥市场机制的推广作用 |
8.2.1 建立健全智慧营销市场推广机制 |
8.2.2 建立权变营销市场推广机制 |
8.2.3 实施整合营销市场推广机制 |
8.3 打造文化旅游的特色品牌 |
8.3.1 打造红色旅游特色品牌 |
8.3.2 打造鄱阳湖绿色文化旅游 |
8.3.3 打造陶瓷文化旅游 |
8.4 提高文化旅游产品的消费水平 |
8.4.1 强化提高整体旅游形象 |
8.4.2 拓展文化创意的发展空间 |
8.5 加强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
8.5.1 加强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工作 |
8.5.2 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 |
8.5.3 加强文化旅游创意人才的培养 |
8.5.4 培育发展旅游人才市场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江西文化旅游游客体验调查问卷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初盛唐旅游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旅游”的概念 |
二. “旅游文学”的概念 |
第二节 现代旅游与古代旅游的契合与转型 |
一. 现代旅游与古代旅游 |
二. 现代旅游文学与古代旅游文学 |
三. 初盛唐旅游诗歌范畴界定 |
第三节 初盛唐旅游诗歌研究现状与意义 |
一.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二. 本选题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三. 本选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本选题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初盛唐旅游诗歌创作成因 |
第一节 初盛唐盛世气象 |
一. 政治因素 |
二. 经济因素 |
三. 文化因素 |
第二节 初盛唐丰富旅游资源 |
一. 初盛唐自然旅游资源 |
二. 初盛唐人文旅游资源 |
第三节 初盛唐诗人旅游活动 |
一. 李白之游 |
二. 杜甫之游 |
三. 田园诗人之游 |
四. 边塞诗人之游 |
第二章 初盛唐旅游诗歌流变 |
第一节 贞观时期旅游诗歌 |
一. 宫廷旅游诗歌 |
二. 宫廷外旅游诗歌 |
第二节 龙朔时期旅游诗歌 |
一. 宫廷旅游诗歌 |
二. 宫廷外旅游诗歌 |
第三节 景龙时期旅游诗歌 |
一. 宫廷旅游诗歌 |
二. 宫廷外旅游诗歌 |
第四节 开元时期旅游诗歌 |
一. 宫廷旅游诗歌 |
二. 宫廷外旅游诗歌 |
第三章 初盛唐旅游诗歌类型特点 |
第一节 仕宦类旅游诗歌 |
一. 行役游诗歌 |
二. 贬谪游诗歌 |
三. 边塞游诗歌 |
第二节 观光类旅游诗歌 |
一. 漫游山水诗歌 |
二. 游玩山水诗歌 |
第三节 闲居类旅游诗歌 |
一. 闲居田园旅游诗歌 |
二. 闲居宴赏游诗歌 |
第四章 初盛唐旅游诗歌情感特征 |
第一节 仕宦游情感特征 |
一. 功利进取情怀 |
二. 漂泊羁旅情怀 |
第二节 观光游情感特征 |
一. 畅怀遣兴情怀 |
二. 忘俗消忧情怀 |
第三节 闲居游情感特征 |
一. 任意闲适情怀 |
二. 逍遥隐逸情怀 |
第五章 初盛唐旅游诗歌对象特征 |
第一节 自然山水 |
一. 山水诗美的演进 |
二. 山水景观 |
第二节 人文景观 |
一. 园林宅邸 |
二. 寺庙道观 |
三.曲江景区 |
第三节 民俗风情 |
一. 节日民俗 |
二. 游戏民俗 |
三. 佛教仪俗 |
第六章 初盛唐旅游诗歌的时空特征 |
第一节 初盛唐旅游诗歌的时间特征 |
一. 旅游诗歌的“晨”、“夜”时间特征 |
二. 旅游诗歌的季节时间特征 |
三. 旅游诗歌的闲暇时间特征 |
第二节 旅游诗歌的地域性特征 |
一. 地域性特征简述 |
二. 初盛唐旅游诗歌地域分布统计 |
三. 初盛唐旅游诗歌地域分布因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媒介融合下的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2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2.1 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发展历程 |
2.1.1 “播音教育”溯源(1918 年—1940 年) |
2.1.2 基础建设时期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 |
2.1.3 飞跃发展时期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2000 年至今) |
2.2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现状分析 |
2.2.1 加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大发展的现实基础 |
2.2.2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院校的格局分布 |
2.2.3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特点分析 |
2.3 新的媒介环境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发展暴露出的多重矛盾 |
2.3.1 学科定位多重矛盾 |
2.3.2 专业院校激增与各种资源短缺的矛盾 |
3 媒介融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
3.1 媒介融合概述 |
3.1.1 “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 |
3.1.2 媒介融合类型划分 |
3.1.3 媒介融合引发的变革 |
3.2 媒介融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影响 |
3.2.1 媒介环境变革影响人才培养规格 |
3.2.2 培养目标分析 |
3.2.3 选拔考核方式的与时俱进 |
3.3 媒介融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冲击 |
3.3.1 课程设置中的短板与要求 |
3.3.2 专业课程教学法分析 |
3.4 媒介融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师资队伍的新要求 |
3.4.1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
3.4.2 媒介融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师资建设的要求 |
4 媒介融合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
4.1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学生个性化培养模式 |
4.2 大众传媒新趋势下,提升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 |
4.3 借力数字化新媒体,营造播音与主持专业教育新环境 |
4.4 转变专业招录方式,量化多栖人才的选拔标准 |
4.5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拓宽实践环节与培养路径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9)央视传统节日晚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央视传统节日晚会发展历程 |
1.1 央视传统节日晚会形式的发展历程 |
1.1.1 春晚一枝独秀 |
1.1.2 春晚和元宵晚会联手 |
1.1.3 春晚、元宵晚会和中秋晚会贯穿全年 |
1.2 央视传统节日晚会内容与形式的发展流变 |
1.2.1 歌舞类节目日趋壮大 |
1.2.2 语言类节目基本稳定 |
1.2.3 戏曲及其他类节目盛而衰 |
1.3 央视传统节日晚会技术的发展流变 |
1.3.1 灯光 |
1.3.2 舞美 |
1.3.3 服装、化妆 |
第2章 传统节日晚会的文化阐释 |
2.1 传统节日晚会文化透视 |
2.1.1 主流意识形态占主导 |
2.1.2 民间成分和民众参与 |
2.1.3 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 |
2.2 体现中华艺术的身份,弘扬传统文化 |
2.2.1 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 |
2.2.2 集体诉求与文化传播 |
第3章 传统节日晚会的发展趋势 |
3.1 新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 |
3.1.1 提高了节目的观赏性 |
3.1.2 走向铺张华丽 |
3.2 传播方式的改进带来的利与弊 |
3.2.1 受众数量增多,范围扩大 |
3.2.2 民间参与增多 |
3.2.3 受众对晚会的要求更多 |
3.2.4 对传统节目的冲击 |
第4章 对传统节日晚会的展望 |
4.1 增加时尚元素 |
4.2 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增加晚会的传统文化内涵 |
4.3 传统与现代中寻求平衡 |
4.4 激发传统节日生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目录 |
1 导论 |
1.1 关于选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1.1.5 重要概念界定 |
1.1.6 研究范围 |
1.1.7 研究内容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
2 长江中游地域人居景观历史演进 |
2.1 早期聚居景观 |
2.1.1 原始聚居文化 |
2.1.2 两湖平原城镇聚落的发展 |
2.1.3 历史渊源与地域文化 |
2.1.4 聚落类型 |
2.1.5 聚落形态与结构 |
2.1.6 聚落组成要素 |
2.2 历史时期开发建设概况 |
2.2.1 两湖地区江河湖泊演变 |
2.2.2 江汉平原垸田大开发 |
2.2.3 洞庭湖地区垸田大开发 |
2.2.4 鄱阳湖历史演变及其开发 |
2.2.5 荆江与洞庭湖关系演变 |
2.3 历史时期建设成果与生态环境演化趋势 |
2.3.1 历史时期人居景观建设成果 |
2.3.2 生态环境演化趋势 |
2.3.3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演进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3 长江中游城乡人居景观现状与发展分析 |
3.1 长江中游概况 |
3.1.1 长江流域自然背景 |
3.1.2 长江中游概况 |
3.2 山水景观大系 |
3.2.1 水景观概览 |
3.2.2 山景观概览 |
3.3 人居景观文化区系特征 |
3.3.1 语言区系特征 |
3.3.2 宗教区系特征 |
3.3.3 民俗区系特征 |
3.3.4 人居景观文化区系特征 |
3.4 传统村镇山水人居景观 |
3.4.1 地理环境与聚落分布 |
3.4.2 婺源民居及环境特点 |
3.4.3 张谷英村形成及特点 |
3.4.4 通山民居环境及特点 |
3.5 城镇景观物质空间特征 |
3.5.1 主要城市概览 |
3.5.2 街道景观特征 |
3.5.3 滨水景观 |
3.5.4 广场景观特征 |
3.5.5 历史遗存 |
3.5.6 名楼景观 |
3.6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建设问题分析与研究的基本思路 |
3.6.1 问题分析 |
3.6.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3.7 本章小结 |
4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系统架构与整合 |
4.1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系统架构 |
4.1.1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建设面临的挑战 |
4.1.2 区域自然景观网络结构——山水骨架,生态为核 |
4.1.3 区域城镇人居景观网络——一带三圈:都市文明,层次互补 |
4.1.4 区域乡村人居景观网络——传统之旅,文化之魂 |
4.2 武汉都市圈人居景观体系 |
4.2.1 武汉都市圈 |
4.2.2 特大城市武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4.2.3 大中型城市:黄冈、鄂州、黄石 |
4.3 长株潭城市群人居景观体系 |
4.3.1 长株潭城市群概况 |
4.3.2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特点 |
4.3.3 长株潭新区规划建设 |
4.3.4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区的空间结构框架 |
4.4 昌九景城市群人居景观体系 |
4.4.1 江西省准城市群构想:群雄逐鹿 |
4.4.2 江西省城市群形成过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
4.4.3 昌九景城市群人居景观系统发展战略 |
4.5 洞庭湖、鄱阳湖湖口城市人居景观分析与整合 |
4.5.1 岳阳——环洞庭湖中心城市 |
4.5.2 九江——昌九工业走廊鄱阳湖湖口中心城市 |
4.6 三国古战场历史文化名城人居景观特征 |
4.6.1 宜昌:三国古战场、现代水利枢纽城市 |
4.6.2 荆州:“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4.7 本章小结 |
5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生态保护 |
5.1 文化对城乡人居景观规划建设的影响 |
5.1.1 文学艺术与景观规划 |
5.1.2 宗教建筑与城镇特色 |
5.1.3 民俗景观与城镇形态 |
5.2 文化与城乡人居景观规划建设的互动 |
5.2.1 人居景观建设的人文关照 |
5.2.2 文化与城乡人居景观规划的互动 |
5.3 人居景观文化解码与整合途径 |
5.3.1 文化解码与转译 |
5.3.2 人居景观文化整合途径 |
5.4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
5.4.1 传统城市与现状城市格局 |
5.4.2 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利用 |
5.4.3 荆州历史文化保护案例 |
5.4.4 历史文化的解码与再生:以荆州市九龙渊公园为例 |
5.5 地域景观多样性建设 |
5.5.1 生物的多样性与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
5.5.2 保持景观与文化的多样性措施 |
5.5.3 人居景观生态控制与文化引导 |
5.6 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
5.6.1 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
5.6.2 区域生态空间管治 |
5.7 本章小结 |
6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与方法 |
6.1 价值观念演进 |
6.1.1 环境概念辨析 |
6.1.2 价值观念演进 |
6.2 和谐人居景观体系架构 |
6.2.1 和谐社会与和谐人居景观 |
6.2.2 和谐人居景观体系架构 |
6.3 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 |
6.3.1 适应性发展——自组织与他组织 |
6.3.2 建设控制论——规划干预与协调 |
6.3.3 科学保护观——遗产继承与发展 |
6.3.4 效率与公平——包容性增长与发展 |
6.3.5 不确定性与稳定性并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图景 |
6.4 人居景观三层次规划要点与措施 |
6.4.1 宏观层次——省际区域协调整合:宏观调控、整体联动 |
6.4.2 中观层次——省域城市整合:各显其能、彰显特色 |
6.4.3 微观层次——城市内部整合:以人为本,生态宜居 |
6.5 地域景观空间形态塑造 |
6.5.1 标志性的节点景观 |
6.5.2 主导型的轴线景观 |
6.5.3 强化型的面域景观 |
6.6 地域景观特色塑造手法 |
6.6.1 外科手术式——拼贴与缝合 |
6.6.2 中医国术式——针灸与植入 |
6.6.3 化学反应式——触媒与催化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多重“对接”的成功探索——评“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中秋晚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化感知的唐兴庆官展示路径研究[D]. 吴淑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D]. 张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3]交通互连互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度的影响研究 ——以武陵山片区6市(州、区)为例[D]. 王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4]上海中考综合运用命题和教学策略的研究[D]. 李俊.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5]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报道研究[D]. 曹马志. 黑龙江大学, 2016(06)
- [6]江西文化旅游研究[D]. 周叶. 武汉大学, 2014(06)
- [7]初盛唐旅游诗歌研究[D]. 赵丽霞. 武汉大学, 2014(06)
- [8]媒介融合下的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及对策研究[D]. 张洋. 西北师范大学, 2013(06)
- [9]央视传统节日晚会研究[D]. 赵博文. 河北大学, 2012(08)
- [10]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D]. 汪峰. 重庆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