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鸡蛋的奇妙旅程

一个鸡蛋的奇妙旅程

一、一只鸡蛋的奇妙旅程(论文文献综述)

张承志[1](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提出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秦轩[2](2020)在《迈克尔·夏邦幻想小说中的犹太历史重构》文中指出传统文化的守护、历史创伤的治愈和种族矛盾的化解,这些问题在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书写中并不少见。迈克尔·夏邦作为当代美国犹太作家的代表,时常在作品中探讨这些问题。此外,本文发现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他的作品大多是具有历史性和超越性的幻想小说:历史性表现为他往往呈现犹太人在中世纪、二战和冷战期间等历史阶段的生存困境和情感需求;超越性表现为他常常在奇幻和科幻等幻想视域下对真实犹太历史进行重构。鉴于夏邦的幻想小说大多扎根于犹太历史并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重构,本文认为其幻想小说创作过程其实也是重构犹太历史的过程。本文将选取他的《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犹太警察工会》、《绅士之路》和《月光狂想曲》等几部幻想小说,从人、地和时三个层面具体论述他对犹太历史中的犹太人、民族信仰和传统的重构。首先基于幻想之人,本文发现夏邦偏爱具有犹太身份的探险者,突出他们的自我救赎和防卫机制。他们的身份特质中既有历史传统熏陶下的敏感性和复杂性,又有流行文化浸染下的通俗性和娱乐性。其中部分重构的犹太人所拥有的诸如奇幻-科幻小说中的超能力可以打破小说类型的束缚,并通过良好的内容过渡和形式接洽将历史和幻想联结,从而提升新奇与精致的阅读感受力。另外,夏邦将重构犹太人背后的科幻背景建立在犹太传统习俗的基础上,既彰显了科技本身的辩证效应对犹太宗教和社会活动的影响,又表达了对犹太人的人文关怀。其次基于幻想之地,本文发现夏邦常常重构犹太历史上的原有之地。他在重构过程中突出犹太民族信仰中的乌托邦精神,并关注恶托邦和异托邦等乌托邦分支。通过分析乌托邦的学脉渊承、文化表征和历史宿命,本文发现夏邦对乌托邦的重构反映了犹太历史中弥赛亚的渊源、犹太神秘主义中的救赎观以及犹太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挣扎和逃离。基于他对犹太传统乌托邦精神的提炼以及他的乌托邦写作风格,加上他重构的乌托邦在后理论的情境下诞生,本文认为其幻想小说可以理解为后乌托邦批评视域下的政治宣言,倾向于帮助人们克服恐惧、增加民族自信并为创造更好生活提供动力。最后基于幻想之时,本文发现夏邦在打乱时间线性链条的过程中,关注真实犹太历史之外一段重构的犹太历史。在他重构的犹太历史中,时间可能被替换、延长或者压缩,结果可能引发重构历史偏离甚至颠覆真实历史的情况。细考之,本文发现夏邦在重构犹太历史中的重要事件、民族关系和传统主题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对时代议题的审视和对犹太民族传统的守护。另外,在重构的时间中,他其实向犹太历史的深层时间内注入了预期的成分,同时强调了象征永久期望和延迟的弥赛亚时间——犹太原教旨主义时间。本文认为夏邦其实是将一只手伸向犹太历史传统和宗教渊承,而将另一只手伸向后现代主义之下的多元价值取向和去规范化路径,从而在幻想小说中透露出多视角地回望历史、个性化地寄托情感和辩证化地反思创伤等具有犹太民族特色的趋向。多视角地回望历史体现在我们既可以看到他以当下的视角对犹太历史的回归和反思,又可以看到他以未来预期的视角对犹太历史的介入和补偿;个性化地寄托情感体现在他彰显了犹太个体对集体的疏远,强调个体与个体之间自由情感联结的重要性,正如读者往往可以在其小说结尾领悟到个体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源于本能的情感渴求;辩证化地反思创伤体现在他通过跨类别的幻想小说写作模式,弱化了同化或者流散等传统叙事主题,强化了堕落和救赎并存的犹太神秘主义思想以及荣光与阴暗并存的犹太复国主义行动。目前,从幻想小说视角对夏邦畅销作品进行研究的学者并不多。本文意在从幻想小说的视角探究他对犹太历史的重构,从而发掘他的重构其实提供了一种继承犹太传统文化的新思路。通过分析他以救赎性和启发性的目的回归犹太历史的过程,本文发现他致力于将犹太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创作中,并关注犹太个体之间的联结、犹太社区内部的矛盾以及犹太神秘主义思想的延续。

白敬香[3](2020)在《雪漠长篇小说创作流变论》文中认为雪漠作为当代颇具影响的作家,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为人瞩目。其双重身份所导致的小说主题及创作风格流变值得学界关注并加以深入研究。这主要取决于他不仅秉持作家的使命,而且肩负香巴噶举文化的传承,特殊身份导致他的创作不仅具有一般作家的常规书写,更有在宗教领域的别样探索。这种创作既受到了评论界的质疑,又挑战了读者的接受限度。所以,目前对雪漠的研究往往停留于前重后轻的阶段。雪漠前期的现实主义书写到后期的神秘主义书写也造成了对之研究的断裂问题。本论文主要运用文本细读等方法,对雪漠前中后三个阶段的长篇小说进行对比论述,力求系统地梳理其长篇小说的创作情况,把握内在的流与变,与此同时补充对雪漠各个阶段作品的延续性研究,努力使研究更加完整和连贯,便于读者对雪漠长篇小说创作的整体把握。“大漠三部曲”的写作可以称之为写实阶段,作家以生动的现实主义书写为当代读者铺陈了一幅大漠生活图,笔者着重从艰苦的生存环境、农民形象以及西部独特的地域文化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灵魂三部曲”的时代可概括为超越阶段,凭借自己对佛教的痴迷以及修行成果,用宗教化的精神探索为世人呈现了一个超现实的世界。比较这两个阶段的作品,即可发现雪漠的小说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小说人物不再担忧物质的生存,他们更加看重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解脱,人物形象也披上了宗教色彩,传统小说的结构被先锋的创作手法取而代之。《野狐岭》所代表的第三个阶段可视为雪漠小说创作的回归阶段,小说综和了前两个阶段的叙事情怀,摆脱了纯写实的大漠,又加以魔幻化的描写,人物形象回归到历史长河中,最终西部的厚重与先锋的手法结合,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和更高层次上的回归。纵观其前两个阶段的作品,现实性愈弱而神秘性渐强,在第三阶段二者则达到了深度化合与有机统一。结语部分以简要阐发雪漠长篇小说创作艺术之源流性与人道主义精神内核之恒常性的辩证统一来收束全篇。

陈崇正[4](2020)在《美人城手记》文中研究指明在人工智能得到充分发展之际,一座城堡被寄托了人类"永生"的梦想:将人脑切割下来保存在安乐桶中,并匹配智能肉体,改造为后人类。其时人类在权力争斗中制造了一个机器脑"石敢当",它学习人类的情感模式并得到完全升级,从而爆发了以消灭人类为目的的机器人战争……这是一部糅合了志怪、悬疑、科幻等多种类型文学手法的小说,在强劲的想象中书写人类需共同面对的生死问题,展示了现在和未来几代人的精神图景。

边素萍[5](2016)在《儿童插画设计趋势研究 ——互动式儿童插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与经济发展,对于儿童教育的问题是每一个家庭越来越重视的方面。在儿童教育与启蒙的过程当中,作为文学与绘画相关联的产物,也就是儿童插画读物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优秀的儿童插画读物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仅培养智力、思维、逻辑和思考的能力,还伴随孩子健康成长和更好的感知世界。面对儿童插画书籍市场的挑战,就必须设计出真正符合儿童喜爱的作品。儿童心理和生理上的研究是儿童接触知识大门的钥匙,让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想象和感知,并揭开读物当中所奇特的世界。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是一切发明、创造、文学艺术作品、创新等创造性智力活动的基础。对于儿童插画读物,我们应当根据儿童的特点出发,从儿童插画的游戏性,互动性,想象性,夸诞性与趣味性等主要方面,并从多方面增添儿童插画读物的艺术特性和儿童心理的关系。它所具有的潜力与价值就如同孩子的一般成长,将让人不能简单地估量。互动性在儿童吸取知识的非常时期尤为重要,引导儿童更积极自主的学习。

徐英[6](2016)在《儿童视觉素养视野下中西方儿童绘本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在以图像为主的“视觉文化”时代,视觉素养已经成为大众所必备的基本素养,而培养儿童的视觉素养也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简单来说视觉素养是阅读、思考并且创作视觉信息的能力,然而成人视觉素养和儿童视觉素养不能一概而论,儿童视觉素养必须通过儿童美学、儿童心理学、儿童认知学等多学科交叉进行研究,才能符合儿童的视觉发展特点。笔者通过对12岁以下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逻辑思维发展等方面将儿童视觉素养与成人视觉素养做了概念的区分、并且对儿童视觉素养要素分类进行了详尽描述,大致分为三个层次阶段,视觉感知能力(0-3岁)、视觉理解能力(3岁~8岁)、视觉运用能力(8岁~12岁)绘本被公认为是儿童的最佳读物,在西方盛行长达一个世纪,无论是作者、出版或者发行都有一套很专业且成熟的系统,而中国的绘本刚刚起步,仍处于探索阶段,与西方的绘本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笔者以儿童视觉素养为视角,从视觉感知能力、视觉理解能力以及视觉运用能力三个方面,将中西方不同的优秀原创绘本做了详尽的比较,从而比较出中西方儿童绘本在某个儿童阶段的具体差异。当前中国原创绘本的不足主要有四点:创作题材不够宽泛、重表达形式,轻原创的内核和图文关系不完整。究其不足的根本原因还是对儿童视觉素养的理解不够,加上创作者本身思想保守等原因,就以上情况,笔者给出了三点可能的方案:首先要给创作着时间,理解绘本中“图文”关系,何为真正的“绘本”;其次,也是重中之重,一定要从儿童本位角度进行创作,理解儿童视觉素养的内涵;最后就是要给充满活力童趣,思想开放的年轻绘本创作家更多机会,为绘本创作提供更多新鲜血液。

黄晓倩[7](2016)在《小学第二学段想象作文教学探究》文中提出以往的作文教学,习惯引导学生总结过去,小学生弥足珍贵的想象力一次又一次地被束缚。在《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想象”一词频繁出现,可见其对想象作文的重视。逐渐地,想象作文教学进入人们的视线当中。想象作文的不断推广对小学作文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整个小学习作教学阶段,第二学段的习作教学起着重要的承接作用,在巩固第一学段写话练习的基础上,为第三学段的深入习作做了充分的铺垫,它对学生今后的习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本选题的目的是在既有的研究成果之上,进一步探讨小学第二学段想象作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使之能够为小学作文教学服务。本论文除绪论外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小学第二学段想象作文教学的目标与意义。首先提出想象作文的基本特征及此学段想象作文教学的三大目标,包括培养习作情感、培养习作能力及培养良好的习作习惯的目标,然后论述了想象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想象作文本是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到种种制约,使得想象作文教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第二部分中,为了深入了解小学第二学段想象作文习作的实际情况,笔者开展了问卷调查,进行了现状摸底。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目前小学第二学段想象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育环境、学校、教师、教材等方面进行了成因分析;论文的第三部分是重点部分,该部分是尝试从分层次指导及分类别指导两个角度具体论述小学第二学段想象作文的教学策略,包括激发兴趣、拓展想象力、言语训练三个层次的指导方法及童话寓言类、假想类、科幻类三个类别的想象作文教学策略。

郭鸣,A.J.,武侠[8](2016)在《时间匠人的奇幻之旅》文中认为自从十几年前与钟表结缘,我的人生轨迹就发生了变化。我先后旅居中国香港、德国和瑞士,追随各种制表大师学习。那些有着温度的机械装置,那些细微得几乎不可见的铜质零件,在方寸之间展示出千变万化的魔术,吸引我步步深入,穿梭在古老与现代之间。

刘浏[9](2015)在《“非虚构”写作论》文中研究指明从写作文本与其所书写的对象世界的关系观照,文体大体上可分为虚构文体和非虚构文体。非虚构文体不是横空出世的文体类型,它是经历漫长的社会变革与书写文化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非虚构”是对20世纪虚构文学的反拨,无论是80年代兴起的报告文学热,还是90年代新写实主义小说等都昭示着传统文学的精神回归。进入21世纪,非虚构写作特别活跃,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非虚构作品,促发了了非虚构热潮。《人民文学》的“非虚构”栏目和“人民大地”非虚构写作计划等,对非虚构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与此同时,也引发了研究者对非虚构文体的更多关注,有关“非虚构”的争议颇为热闹。“非虚构”写作不仅是一种建立在文本内容真实基础上的书写方式和文体类型,也指称着以一切的传播手法表达非虚构书写意义的表现方式和传播模式。本文通过对新闻、报告文学、纪实小说、亚纪实小说、私小说、传记与日记文学等几类非虚构文学体的全面考察,结合现代文学理论、文化理论,深入阐述非虚构文体的范畴、性质和特点等,对“非虚构”写作做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对于“非虚构”写作的研究注意跳出原有“纪实”﹢“文学”的窠臼,致力于跨学科的协调观照论析,从传播学五个要素——传播者、接受者、文本、传播媒介、效果入手,分析文学生态中媒介与非虚构写作的关系。媒介技术发展至今,非虚构作品已经不再只能是以纸质出版物形式呈现,而是可以以数据编码形式等多样态表达存在于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体之上。相对于传统的文学载体,在媒介融合之后,全球化和无实物化使得文学以全新的姿态绽放魅力。新的传播意识和传播价值的新的设计,使得非虚构写作重新回归文学传播的主流地位。如果说过去普通读者之于非虚构写作的关系是“接受式”的,犹如传播学中的“魔弹论”所形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那么,随着新媒介技术和大众文化的深入发展,受众对非虚构的信息获取、审美需求与作家创作初衷之间就变成了“互动式”的关系,即拉扎斯菲尔德所说的“有限效果”。父辈文化中非虚构的“文本——人”的传播关系变为了“文本——空间——人”的传播。媒介话语对非虚构“商品”有增值意义,使得非虚构文化逐渐倚重视觉、依赖技术和消费,完成了从现代性向后现代的过渡,但这也绝不是非虚构写作的终点。论文共分为绪论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包含四章内容。第一章是对“非虚构”写作的全面体察,主要就近年来出现的“非虚构”热和学术界对非虚构相关问题的争论表述观点。对“非虚构”写作的历史进行梳理,对“非虚构”进行学理溯源。并且以典型文本为支撑对“非虚构”写作的范畴、类型、性质和意义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第二章论述的是非虚构写作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与个性,主要表现在非虚构的“非”上。通过对“非虚构”写作内部指向和外部表征的分析,得出该文体的两个写作面向以及“非”的三层含义,阐述在新的文化语境中非虚构的非虚构性与虚构性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第三章中,将“非虚构”写作置于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考察其传播学意义。通过对传播者、接受者、文本、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等几方面的深入探究,考察“非虚构”写作与媒介的之间的深厚关联。同时,将“非虚构”写作两种表达方式——传统的书写文本与在媒介融合之后的大众传播文本进行比较,考察“非虚构”写作的传播速度、传播广度、传播维度等变化,为非虚构写作传播研究提供论据。第四章,是对“非虚构”写作媒介存在的论述,通过对以纪录片和影视政论片等典型的观察,论述新技术手段与非虚构写作联动后产生的新的文化样态和审美意义。

张珊珊[10](2015)在《20世纪初期德语文学中的时间 ——以莱纳·玛丽亚·里尔克的《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手记》和托马斯·曼的《魔山》为例》文中提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各领域对人的主观时间、心理时间开始深入挖掘,时间问题成为该历史时期思想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艺术对于人的生存时间性表现出强烈关注和思考。这一现象的重要历史条件是启蒙以来的时间化进程;整个19世纪进程中,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对时间感知表现出愈加深刻的敏感性,时间性成为人类现代生活越来越重要的因素。本文从文学与文化的交往互动关系出发,以“文学中的时间”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读20世纪初德语文学代表作品《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手记》和《魔山》,分析文学对时间进行的想象和构型及其意义关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文学中的时间”与该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之间的互动交流,即文学吸收和呈现非文学领域的时间观、乃至历史观,并且在吸收他者的基础上转化、反思形成自己特有的审美时间形态和历史意识。把考察“文学中的时间”切入点放在20世纪初,是因为该时期西方对历史和文明进程的反思达到一个空前的高潮,表现出对时间意识更高的敏感度,时间意识与历史意识紧密关联,成为显性话语,鲁道夫·温道夫(Rudolf Wendorff)把时间问题称为“世纪之交的魔咒”1。该时期,物理学、心理学、哲学等领域对时间的认识和研究有了新的范式突破,时间不再是一个恒定的范畴性概念,而是具有相对性,主观性。这种突破为文学对时间的想象开启了广阔空间。柏格森提出的内在时间打开了人被忽视的真实的生命时间,时间不再是康德意义上对感性直观进行加工的先验认识范畴,它本身就是人和生命本身,人存在的本质就是时间性。内在时间是动态的,直接关涉生命体验、人的感性经验。柏格森的内在时间强调的是人的存在感受、非理性的直觉、生命力,因而成为文学、艺术的天然近邻,对20世纪初的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论文所选取的文学文本对关于时间的理论有不同程度的折射。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德语文学对审美时间表现出更为自觉的凸显。“瞬间”“现在”和人无限延展的主观时间成为进入文学话语的核心时间形态,这不仅是文学表达内容上的新变化,也是美学形式和诉求的范式转变。一方面,它与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和精神思想各领域对人的内在主观时间的深入发现有着深刻的时代语境关联,另一方面,纯粹时间形态也契合了美学自治的要求。《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手记》核心的时间形态是无时间的绝对现在。它是对抗外部世界加速和分裂进程的一种审美时间,并首先与马尔特的创作宗旨有关。对口述、图像的模仿和潜入回忆是他的创作技巧和宗旨。以文字为媒介的叙述一方面具有延宕人与物之间时空链接、切断人与世界之间直接经验感受的遮蔽作用,另一方面马尔特的文字正是要对抗对直接经验的遮蔽:通过文学书写赋予文字以述行功能,演示被压抑、被隐藏的感官经验,还原经验的当下在场性,书写过程是死亡、恐惧等不可化约的生存经验自我呈现和生成过程,文字不为它们设定任何确定的概念,也不给出任何祛魅的解释,所以文字所做的是还原,而不是界定。文字借用图像和述行的手段,摆脱主客二分的能指——所指框架,实行“展示”的功能。书写还是通过诗学手段重新找到已然远去的总体性世界。文本自身探讨叙述问题,因此,如何叙述/表达/再现不仅是美学形式,也成为小说自觉反思的内容。马尔特在写作中所竭力所达到的,一种对真正“叙述”的尽力模仿,目标是还原那些不可化约的生存经验,是一种指向原初“叙述”的演示,而最原初的那种“叙述”在现代中已经无人能会。其根本原因是总体性意义的缺失,本质上就是卢卡奇意义上的先验的无家可归状态。马尔特通过书写回忆,试图在诗学的世界中重新建立起己然消散的总体性,回忆是马尔特的诗学手段,也是内容,时间性在马尔特的诗学时空中是被剔除的,他所崇尚的完整性是鲜明、不证自明的绝对在场性,不受时间约束。然而,这种诗学设想是一种美学的幻象,并不能让缺失的意义再次绝对在场,是一种不确定、不在场的在场。《魔山》的核心时间形态是停滞的现在。疗养院、结核病作为20世纪初西方社会突出的时代现象,进入文学文本中;《魔山》以疗养院密闭的生活为出发点,吸纳了非文学领域的社会意识以及时代形势,在此基础上凭借文学的虚构和转换,形成文本自身内部的语义结构、反思立场和特有的文学时空。汉斯以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在精神冒险和思想升华中推进对生命的认识。同时,《魔山》停滞的时间感也集中表现了现代人忧郁的精神气质;现代性下宗教和形而上学的终极意义瓦解之后,面对虚无和意义的真空,现代人必须自己去寻找生存的完整意义,这种难以回到过去、又无法到达终极意义的状态,在汉斯那里最终体现为不确定、漫无目的地等待,未来这一时间向度关闭。《魔山》停滞的时间形态也是对山下平原价值体系的悬置和质疑;疗养院散漫的生活和时间利用方式,在人文主义者(塞塔姆布里尼)眼中是“恶”、疾病、愚蠢,而停滞时间形态正是对这种单一价值体系的冲破和补充,个体的主观时间体验凸显,摆脱了被工具化、目的化的社会时间、历史时间,也为个体的修养开启了新的可能。通过对两个典型文本的考察可以发现,20世纪初期,文学对时间的探讨涉及诸多层面。文学作为媒介,吸纳和呈现这一时期的物理学、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成果,深入表达人的内在时间和意识结构;另一方面,文学更加凸显自身的自主性,通过文学想象的转换,建构出独特的空间化时间形态,文学在自身的审美时间基础上形成自身的认识和世界观,对启蒙以来时间加速现象和线性进步观进行悬置和反思。

二、一只鸡蛋的奇妙旅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只鸡蛋的奇妙旅程(论文提纲范文)

(1)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三、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迈克尔·夏邦幻想小说中的犹太历史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迈克尔·夏邦幻想小说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第二节 迈克尔·夏邦小说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主体结构
第一章 幻想之人:重构犹太历史中的犹太人
    第一节 多样化的犹太人物类型
    第二节 犹太人的奇幻-科幻之力
    第三节 重构犹太人背后的科学和人文关怀
第二章 幻想之地:重构犹太历史中的民族信仰
    第一节 犹太历史传统中的乌托邦幻想
    第二节 后乌托邦下的逃离与救赎之地
    第三节 重构乌托邦背后的多种动力
第三章 幻想之时:重构犹太历史中的民族传统
    第一节 深层时间预期与犹太宗教时间
    第二节 犹太历史的回归和重构路径
    第三节 重构犹太历史背后的现实观照
结论
参考文献

(3)雪漠长篇小说创作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精确细腻的写实阶段
    第一节 直观的生存书写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本真化
    第三节 独特的地域文化
第二章 灵魂升华的超越阶段
    第一节 不懈的灵魂追求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宗教化
    第三节 叙述技巧的超拔性
第三章 突破自我的回归阶段
    第一节 超现实的大漠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历史化
    第三节 叙事策略的中和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美人城手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1.陈星光:我有点兴味索然
    2.关立夏:他们复活了鲁迅
    3.陈星光:有一些悲伤是无形的
    4.关立夏:缝隙里突然长出花来
第二章
    1.关立夏:像一条受伤的鱼
    2.陈星光:真实与虚幻的分界点
    3.关立夏:我想抱着她哭一会儿
    4.陈星光:那就是上帝洗牌了
    5.关立夏:脚下的路在重复和延伸
第三章
    1.钟小界: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2.陈星光:第101号游戏档案
    3.关立夏:第101号游戏档案
    4.钟小界:美人城是唯一的主角
    5.陈星光:第2364号游戏档案
    6.关立夏:第2364号游戏档案
    7.钟小界:穷人如何自救
第四章
    1.陈星空:我不是一个孩子
    2.陈达瓦:我不是个好孩子
    3.钟小界:真正的灾难是丢了钥匙
    4.陈星空:确保记忆不要走形
    5.钟小界:这是历史的倒退
    6.陈达瓦:外面就要战争了
    7.陈星光:第33021号游戏档案
    8.关立夏:第33021号游戏档案
    9.陈星空:人类文明的布道者
第五章
    1.钟小界:美人城会变成臭虫城
    2.关立秋:不用再为结巴而羞愧
    3.陈星光:第6303695号游戏档案
    4.关立夏:第6303695号游戏档案
    5.陈达瓦:我们无法战胜厌倦
    6.关立秋:我从来都很快
    7.陈星空:像种子一样在某处发芽

(5)儿童插画设计趋势研究 ——互动式儿童插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方法及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课题创新点及框架结构
        1.5.1 创新点
        1.5.2 框架结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儿童艺术特征分析
    2.1 儿童心理学
        2.1.1 感知运动阶
        2.1.2 前运算阶段
        2.1.3 具体运算阶段
        2.1.4 形式运算阶段
    2.2 儿童生理学
    2.3 儿童审美感受能力
        2.3.1 对自然美的感受
        2.3.2 对生活美的感受
        2.3.3 对艺术美的感受
    2.4 儿童艺术创造力
        2.4.1 童心和天趣
        2.4.2 联想与想象
        2.4.3 绘画想象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儿童插画读物市场调研与分析
    3.1 儿童插画读物的发展
        3.1.1 国外儿童插画读物的发展
        3.1.2 国内儿童插画读物的发展
        3.1.3 国内外儿童插画读物的对比
    3.2 儿童插画读物现状分析
        3.2.1 儿童插画读物市场调研分析
        3.2.2 儿童插画读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3 儿童插画读物设计趋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儿童插画读物设计表现分析
    4.1 儿童插画读物设计要素分析
        4.1.1 色彩分析
        4.1.2 造型分析
        4.1.3 构图分析
        4.1.4 材质分析
    4.2 儿童插画读物设计表现技法与媒介
        4.2.1 互动式儿童插画读物纸质读物
        4.2.2 互动式儿童插画读物电子读物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互动式儿童插画读物发展空间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6)儿童视觉素养视野下中西方儿童绘本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Ⅰ 课题研究的背景
    Ⅱ 文献资料综述
    Ⅲ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Ⅳ 课题研究方法
第一章 儿童视觉素养的界定
    第一节 儿童视觉素养的界定
        一、视觉素养
        二、儿童视觉素养
    第二节 儿童视觉素养的要素分类
        一、视觉感知能力(0~3岁)
        二、视觉理解能力(3~8岁)
        三、视觉运用能力(8~12岁)
    第三节 儿童视觉素养教育的意义
第二章 儿童绘本的定义及发展
    第一节 绘本的定义
    第二节 绘本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儿童绘本的特点
    第四节 绘本的价值
第三章 中西方儿童绘本经典个案对比研究
    第一节 视觉感知能力
        一、颜色:《颜色的世界》与《我的颜色旅行》
        二、形状:《哪些是圆的》与《神奇的小石头》
    第二节 视觉理解能力
        一、色彩关系:《朱家故事》与《啊呜》
        二、图像关联:《波罗和龙》与《嘟嘟嘟》
        三、主题理解:《一只有教养的狼》与《团圆》
    第三节 视觉运用能力
        一、图像制作:《彩色的乌鸦》与《九色鹿王》
        二、图像创新:《我的超级大笨猫》与《金头发》
        三、审美迁移:《石头汤》与《求雨》
第四章 儿童视觉素养视野下中国绘本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对策
    第一节 儿童视觉素养视野下中国原创绘本存在的不足
        一、创作题材不够宽泛
        二、重表达形式,轻原创内核
        三、图文关系不完整
        四、重知识说教,少思维启发
    第二节 中国原创绘本存在不足的原因
    第三节 儿童视觉素养视野下中国原创绘本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给中国原创绘本市场更多的时间
        二、从儿童本位角度进行创作
        三、给年轻绘本创作者更多发展的机会
结论
附录1 世界绘本发展简史
附录2 台湾绘本阅读现状调研
附录3 昆明市东华二小学习实践调研
参考文献
致谢

(7)小学第二学段想象作文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小学第二学段想象作文教学的目标及意义
    第一节 想象作文的基本特征
        一、想象作文的特点
        二、想象作文的手法
    第二节 小学第二学段想象作文教学的目标
        一、培养学生习作情感
        二、培养学生想象作文习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
    第三节 小学第二学段想象作文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述水平
第二章 小学第二学段想象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小学第二学段想象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缺少想象作文习作动机
        二、学生缺乏想象作文习作能力
        三、学生未养成好的习作习惯
        四、教师缺乏习作教学指导
    第二节 小学第二学段想象作文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教育环境的影响
        二、教师素质的影响
        三、教材编排的影响
第三章 小学第二学段想象作文教学策略
    第一节 分层次指导的策略
        一、激发想象作文习作兴趣的策略
        二、拓展想象力的策略
        三、想象作文言语训练的策略
    第二节 分类别指导的策略
        一、童话寓言类想象作文指导策略
        二、假想类想象作文指导策略
        三、科幻类想象作文指导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非虚构”写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文献综述
    二 创新之处
    三 基本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非虚构文体:表征与意义
    第一节 “非虚构”现象
    第二节 文化生态流变与非虚构转向
    第三节 “非虚构”溯源
    第四节 非虚构的范畴、类型、性质和意义
第二章 “非”,之于非虚构
    第一节 合而不同:非虚构与新闻
    第二节 非虚构写作的两个面向
    第三节 “非”的探讨
第三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非虚构
    第一节 非虚构写作的传播学意义
    第二节 非虚构媒介环境:文本——空间——人
    第三节 传播手段与图像转向
第四章 纪录、表现:当代非虚构写作的媒介存在
    第一节 多元纪录,复调表达
    第二节 话语的聚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着和论文
后记

(10)20世纪初期德语文学中的时间 ——以莱纳·玛丽亚·里尔克的《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手记》和托马斯·曼的《魔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Inhaltsangabe
目录
导言
第1章 时间意识概论
    1.1. 启蒙以来时间的觉醒
    1.2. 20世纪初的时间话语
        1.2.1. 哲学·物理学时间话语
        1.2.2. 心理学时间话语
        1.2.3. Augenblick:美学/文学中的此刻
        1.2.4. 小结
第2章 文学对时间之想象——空间化Ⅰ:《马尔特手记》——现在与在场
    2.1. 1900年前后历史语境概论
    2.2. “观看”内涵的变化
    2.3. 观看——回忆——“现在”
    2.4. 生产当下空间的书写行为:身体——文字述行性——“现在”在场
        2.4.1. 知其不可而为之:叙述危机——书写——叙述理想
        2.4.2. 书写生存的陌生感:死亡·面具·恐惧
        2.4.3. 书写与图像性
    2.5. 小结
第3章 文学对时间之想象——空间化Ⅱ:《魔山》——停滞的现在
    3.1. 疗养院:死亡、疾病与停滞的现在
    3.2. 时间感失效:停滞的现在
        3.2.1. 死亡·“原初时间”Nunc Stans
        3.2.2. 炼金术·密封的教育·时间
        3.2.3. 停滞的时间·恶
        3.2.4. 忧郁·停滞的现在
    3.3. 时间理论
    3.4. 小结
第4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四、一只鸡蛋的奇妙旅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2]迈克尔·夏邦幻想小说中的犹太历史重构[D]. 秦轩.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3]雪漠长篇小说创作流变论[D]. 白敬香.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美人城手记[J]. 陈崇正. 江南, 2020(02)
  • [5]儿童插画设计趋势研究 ——互动式儿童插画[D]. 边素萍. 河北工业大学, 2016(02)
  • [6]儿童视觉素养视野下中西方儿童绘本比较研究[D]. 徐英. 云南大学, 2016(02)
  • [7]小学第二学段想象作文教学探究[D]. 黄晓倩.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8]时间匠人的奇幻之旅[J]. 郭鸣,A.J.,武侠. 中国国家旅游, 2016(01)
  • [9]“非虚构”写作论[D]. 刘浏. 苏州大学, 2015(07)
  • [10]20世纪初期德语文学中的时间 ——以莱纳·玛丽亚·里尔克的《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手记》和托马斯·曼的《魔山》为例[D]. 张珊珊.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一个鸡蛋的奇妙旅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