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血吸虫病合并肝纤维化胆道疾病42例临床分析

晚期血吸虫病合并肝纤维化胆道疾病42例临床分析

一、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合并胆道疾病42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理祎[1](2020)在《肝泡型包虫病肝铁沉积的MRI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呈侵袭性生长,许多患者肝功能损伤严重,且大多数患者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异常增高,其肝脏铁代谢情况开始受到关注。因此,本研究采用MRI联合SF分析HAE患者以及其不同的分期下HAE患者肝脏铁代谢情况,为临床肝功能的评价及其发病过程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在我院经临床确诊为HAE患者112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57例、健康志愿者30例,行1.5T MRI常规扫描,并采集相关实验室检查资料,在TSE T2WI-SPAIR上测量肝脏信号强度、肝脏后方右侧竖脊肌信号强度,计算得出肝脏/肌肉信号强度比(Liver to the paraspinous muscles signal intensity ratio,L/M-SIR),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HAE患者即HAE组、HCC患者即HCC组,健康志愿者即正常组的L/M-SIR值、SF、肝功能指标在三组间两两之间的组间差异;同时,将HAE组L/M-SIR值与SF进行关联性分析,再将HAE组的SF、L/M-SIR值与病灶直径、肝功能、年龄等指标等进行关联性分析。2.将112例HAE患者分为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每组例数分别为22例、43例、47例,然后联合正常组分析各组间L/M-SIR值、SF的差异。结果:1.正常组、HAE组、HCC组的L/M-SIR值分别为2.29(2.07,2.48)、2.01(1.56,2.24)、1.85(1.41,2.08),SF分别为65.94(41.81,146.69),378.08(165.15,662.86),355.84(152.91,620.49),HAE组69.6%的患者、HCC组73.7%的患者的SF高于参考值,且HAE组91.9%的患者、HCC组91.2%的患者一个或多个肝功能指标超出或低于参考值。经统计学分析得出L/M-SIR值,SF,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球蛋白(globulin,GLB),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谷氨酰基转移酶(glutamyl transferase,GG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FP,ALB,ALT,ALP,AST在三组中每两两间存在统计学差异。L/M-SIR值,SF,TBIL,DBIL,IBIL,GGT在正常组与HAE组、正常组与HCC组存在统计学差异,HAE组与HCC组无统计学意义;GLB在HAE组与正常组、HAE组与HCC组存在差异。2.L/M-SIR值与SF,AFP存在负相关(rs=-0.606,rs=-0.380);SF与病灶直径,AFP,ALT,TBIL,DBIL,IBIL,ALB,GLB,ALP,GGT,AST存在相关性(rs=0.444,rs=0.549,rs=0.473,rs=0.417,rs=0.453,rs=0.314,rs=-0.327,rs=0.305,rs=0.459,rs=0.463,rs=0.515)。3.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的L/M-SIR值分别为2.32(2.14,2.55)、2.05(1.87,2.20)、1.59(1.23,2.00),SF分别为48.39(40.66,98.33),311.71(186.42,406.39),813.19(572.73,1807.14),4.5%HAE早期组患者、69.8%HAE中期组患者、100%HAE晚期组患者的SF高于参考值。L/M-SIR值、SF在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L/M-SIR值、SF在早期组和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中期组、晚期组和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个指标在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两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晚期HAE患者肝脏内多存在异常铁沉积,HAE患者肝脏的铁沉积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出现并加重;HAE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不弱于HCC,其肝功能损伤程度亦与铁沉积有一定间接相关性;MRI联合SF检测可作为初步判断HAE患者肝脏内异常铁沉积的方法。

阿卜杜艾尼·啊卜力孜[2](2019)在《NKG2A介导泡型包虫病的肝NK细胞功能耗竭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由多房棘球蚴为病原体,一种致死性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侵袭性生长酷似肝癌,亦称为“虫癌”。目前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宿主的免疫状态及免疫微环境是影响多房棘球蚴(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E.m)感染后的寄生、病灶活性、病灶生长及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抑制性表面受体NKG2A在泡型包虫病肝NK细胞功能耗竭的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1.利用E.m感染小鼠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E.m感染过程中,肝NK细胞百分比及功能的变化、肝NK细胞的成熟状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检测感染小鼠肝脏组织内NK细胞相关分子的m RNA表达水平变化。2.利用体内NK细胞清除实验,观察清除组和对照组病灶大小、数量、肝脏质量(肝组织+病灶)、肝脏病理学变化及病灶周围组织纤维化面积的差异。3.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E.m感染小鼠不同时间肝脏NK细胞激活性及抑制性受体的表达变化、检测感染小鼠肝脏NKG2A+NK细胞在感染过程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的变化。第二部分,1.利用10例肝AE患者新鲜肝组织标本,胶原酶消化分离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病灶近旁肝脏(CLT)组织与远端肝脏(DLT)组织中,NK细胞表面NKG2A分子表达变化、NKG2A+表达与病灶大小及碱性磷酸酶(ALP)等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病灶CLT与DLT内NK细胞、NKG2A+N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物质功能的变化;分析NK细胞表面NKG2A表达与NK细胞分泌IFN-γ功能的相关性;分析CLT组织内NKG2A+NK与NKG2A-N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2.利用36例患者肝脏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LT与DLT的NKG2A分子表达,及其与病灶活性的相关性;利用Masson染色和α-SMA染色分析AE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和病灶活性的相关性。3.利用10例患者临床肝脏组织标本分离淋巴细胞分析CD56brightNK和CD56dimNK亚群及其上抑制性受体NKG2A表达的变化。第三部分,1.利用正常人外周血纯化NK细胞,在体外通过虫体蛋白刺激培养24小时,检测NK细胞表面分子NKG2A表达及功能变化和NKG2A+N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的变化。结果:第一部分,1.多房棘球蚴感染后2周、4周、12周感染组小鼠肝脏NK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P=0.0430,P=0.0031),但感染后24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后2周、4周、12周时分泌IFN-γ的功能感染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P=0.0002,P=0.0009),但24周,两组NK细胞分泌IFN-γ的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K细胞分泌颗粒酶B和TNF-α的功能感染过程中两组之间无明显的差异(P>0.05);感染后2、4周时间段CD27+CD11b+NK(NK细胞成熟过程的功能最强的细胞亚群)的百分比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P<0.0001),但感染后12周时间段开始它的百分比逐渐增高,到24周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1);2.NK细胞清除后小鼠肝脏内病灶数量、体积及肝脏总质量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4,P=0.0007,P=0.0205);NK细胞清除后单炎性病灶和具有绦虫生发层结构的纤维囊泡数量明显增多于对照组(P=0.0047,P=0.0198),但修复性肉芽肿病灶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病灶周围的纤维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如天狼星红染色(P=0.0153)、α-SMA染色(P=0.0407)。3.感染后2周、24周NKG2A分子m 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49,P<0.0001),但12周时没有差异(P>0.05);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NK细胞抑制性受体(NKG2A)在感染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发现肝脏NK细胞抑制受体NKG2A的表达比对照组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8,P=0.0326,P=0.0156,P=0.0156);NKG2A+NK细胞感染后2周、4周、12周,分泌IFN-γ的功能比对照组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9,P=0.0050,P=0.0100),24周时没有差异(P>0.05),但感染后分泌颗粒酶B和TNF-α没有差异(P>0.05)。第二部分,1.总NK细胞表面NKG2A表达在肝AE病灶CLT的百分比显着高于D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7),同时CD56dimNK细胞表面的NKG2A的表达在CLT组织明显高于DLT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0);在病灶CLT组织内总NK细胞表面抑制性分子NKG2A的表达与ALP是负相关性(P=0.0234,R=-0.7212),但ALT、AST无相关性;病灶最大直径与总NK细胞的NKG2A表达百分比无相关性,但有一定的相关趋势,需要进一步增大样本量;病灶CLT的NK细胞产生IFN-γ能力明显低于D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8),但是产生颗粒酶B、穿孔素、TNF-α的能力无差异(P>0.05);病灶CLT内NK细胞表面的NKG2A的表达与总NK细胞分泌IFN-γ是负相关性(P=0.0438,R=-0.6606);病灶CLT内NKG2A+NK细胞产生IFN-γ和颗粒酶B的能力明显低于D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8,P=0.0371),但是产生TNF-α和穿孔素的能力无差异(P>0.05);2.通过免疫组化分析,在肝AE病灶CLT内NKG2A表达比DLT显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CLT内NKG2A表达面积与DLT内NKG2A表达面积的比值(CLT/DLT)和PET-CT值有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5,R=0.735);通过Masson染色检测高活性和低活性病灶周围纤维化面积,病灶周围纤维化面积高活性(high)病灶的明显低于低活性(low)的病灶周围纤维化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8);病灶CLT的NKG2A阳性表达面积与病灶周围纤维化面积有负相关性(P=0.0229,R=-0.6742),但是通过α-SMA染色检测肝星状细胞阳性面积与NKG2A阳性表达面积是无相关性(P=0.2149,R=0.4064);3.总NK细胞、CD56brightNK、CD56dimNK在CLT与DLT组织内百分比,可以看到总NK细胞和CD56brightNK细胞在CLT和DLT组织内百分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D56dimNK在总NK细胞里占百分比在CLT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9)。第三部分,1.利用正常人外周血在体外纯化NK细胞,用虫体蛋白(Emp)刺激后抑制性受体NKG2A的表达明显增高,NK细胞分泌IFN-γ功能和NKG2A+NK细胞分泌IFN-γ功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4,P=0.0355,P=0.0460);2.经典负调控因子TGF-β1刺激后同样NK细胞抑制性受体NKG2A表达明显增高,NK细胞分泌IFN-γ功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6,P<0.0001,P=0.0049);而且TGF-β1刺激后NK细胞分泌IFN-γ功能下降比虫体蛋白(Emp)更明显。结论:1.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肝脏NK细胞表面NKG2A表达上调,可介导NK细胞功能耗竭,主要表现为分泌IFN-γ功能下调,可导致病灶周围的纤维化层减少,从而减弱对病灶的限制,促使病灶的生长增快。2.肝AE患者CLT内总NK细胞和CD56dimNK表面NKG2A表达上调,可导致分泌IFN-γ功能降低,病灶周围纤维化减轻,促使病灶生长越快。3.虫体蛋白可能通过NK细胞表面NKG2A表达上调,而介导NK细胞分泌IFN-γ功能耗竭,这可能引起虫体逃避NK细胞免疫监督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对靶向阻断NK细胞表面受体NKG2A,逆转多房棘球蚴免疫逃逸提供理论基础,对深化包虫病研究和探索包虫免疫治疗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赵江涛[3](2018)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血吸虫肝维化中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在血吸虫肝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b值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适优选择,其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指数表观弥散系数(EADC)在诊断血吸虫肝纤维化、鉴别肝纤维化不同分期的价值,和与血吸虫肝纤维化不同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血清学肝纤维化4项指标(HA、LN、PC-Ⅲ、ⅣC)诊断、鉴别血吸虫肝纤维化不同分期的价值,和血吸虫肝纤维化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选用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5只,清洁级,体重约(2.5±0.5)Kg,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9只、对照组6只。实验组大白兔采用经腹部尾蚴贴片法建立血吸虫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大白兔以不含尾蚴的去氯水进行空白对照处理。于动物模型建立后第6、9、12周,分组行MR常规扫描、多b值DWI扫描(b=0、20、50、80、100、200、400、600、800、1000s/mm2)及肝脏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同时检测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HA、LN、PC-Ⅲ、ⅣC)。按METAVIR评分系统进行病理学分期,实验组兔分为无肝纤维化期(S0组),轻、中度肝纤维化期(S1-2组),重度肝纤维化期(S3-S4组)。由2名具有3年以上MRI工作经验的医师进行数据测量,比较不同b值、不同肝纤维化分期肝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DC)、指数表观弥散系数(EADC)以及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大白兔共25只:其中正常对照组6只,实验期间状态良好,全部存活。实验组19只,最终存活18只,死亡1只,其中S0期(无肝纤维化)5例,S1-2期(轻中肝纤维化)7例,S3-4期(重度肝纤维化)6例。实验组中,随着DWI-b值的增大,肝实质的ADC值逐渐变小,EADC值逐渐增大(P<0.01);随着血吸虫肝纤维化分级逐渐进展,肝组织ADC值逐渐减小,EADC值逐渐增大(P<0.01)。当b=20 s/mm2、600 s/mm2时,肝纤维化各组间ADC值、EADC值两两比较均分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b≤200 s/mm2,取b=20 s/mm2、80 s/mm2和200 s/mm2时,肝实质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05,r=-0.630,r=-0.641,E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887,r=0.509,r=0.558;当b值>200 s/mm2,取400 s/mm2、600 s/mm2时,肝实质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较强负相关(r=-0.567,r=-0.830),E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506,r=0.739)。b=80 s/mm2、600 s/mm2-ADC值、EADC值对于鉴别肝纤维化分期S≥S1、S≥S3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当血吸虫肝纤维化S≥S1,b=80 s/mm2,ADC值约2.839×10-3mm2/s时,AUC=0.783,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66.7%,b=600 s/mm2,ADC值约1.319×10-33 mm2/s时,AUC=0.929,敏感度为87.2%,特异度为87.9%;当肝纤维化S≥S3,b=80 s/mm2,ADC值约2.543×10-3 mm2/s时,AUC=0.783,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66.7%,b=600 s/mm2,ADC值约1.183×10-3 mm2/s时,AUC=0.929,敏感度为94.4%,特异度为77.8%。血吸虫肝纤维化不同分期时,肝纤维化4项指标(HA、LN、PC-Ⅲ、Ⅳ-C)的血清水平均随着血吸虫肝纤维化分级程度的进展逐渐增高,并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关系。其中PC-Ⅲ、Ⅳ-C在轻中度肝纤维化时达到高峰,随后下降,仍略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1),二者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轻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r=0.655/P<0.01,r=0.623/P<0.01,提示PC-Ⅲ、Ⅳ-C可以作为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HA、LN值在早期血吸虫肝纤维化时明显升高,重度肝纤维化时增速减缓,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明显正相关(r>0.70),相关系数r分别为r=0.861/P<0.01,r=0.720/P<0.01。肝纤维化4项指标中,只有HA与不同b值-ADC值之间均存在相关性,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ADC值、EADC值可以作为鉴别血吸虫肝纤维化不同分期的有效指标,其中b=80 s/mm2(小b值)、b=600 s/mm2(大b值)可以作为肝脏DWI成像技术的优选b值;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可用于血吸虫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其中血清透明质酸(HA)对血吸虫肝纤维化的诊断和分期具有一定价值。

李冬梅[4](2017)在《辨证论治干预血吸虫肝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对血吸虫肝病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以判定其疗效、安全性及预后分析。[研究方法]本研究根据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血吸虫肝病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基础上纳入研究,以常规治疗措施为对照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记录,治疗前后抽取患者血清进行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比较,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并在随访期间,采用HAMD量表观察抑郁改善情况,以及采用CLQD量表进行生活质量比较。[研究结果](1)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者34例,有效者20例,无效者6例,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6.67%(P<0.05)。(2)肝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各项指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ALT(64.21±45.12)U/L、AST(78.34±48.91)U/L、TBiL(15.21±10.28)umol/L 的水平降低明显(P<0.05)。(3)肝纤维化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HA(168.22 ± 18.23)、PCⅢ(121.85±52.78)、LN(94.22±15.78)、Ⅳ-C(67.31±40.22),水平降低明显(P<0.05)。(4)抑郁情绪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中的各项指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分(9.77±1.34)分及精神性抑郁(5.42±2.11)分、躯体性抑郁(5.08±2.34)分,均降低明显(P<0.05)。(5)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LQD量表中的各项指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腹部症状(2.18±0.45)分、乏力(2.07±0.37)分、全身症状(3.22±1.00)分、活动能力(2.87±0.66)分、情感职能(3.06±0.88)分、焦虑评分(2.14±0.55)分,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结论]1辨证论治治疗血吸虫肝病,效果较佳。2辨证论治治疗血吸虫肝病,可较好的降低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孙瑜[5](2016)在《29例血吸虫病合并消化系疾病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血吸虫病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方法分析2014年我院收治的29例血吸虫病合并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合并乙肝携带或乙型肝炎的共12例;合并胆系疾病的共24例;合并胃部疾病的共9例(其中有同时合并2种或3种消化系统疾病者)。结论血吸虫性肝脏损害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有关,对消化系统疾病有协同甚至促进作用。

谢鹏举[6](2016)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的同期手术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的同期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患者64例资料,按照手术时机不同分为同期手术组和择期手术组,每组各32例。同期手术组患者在行脾切除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同时行一期胆囊切除手术,而择期手术组患者在脾切除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个月后择期行胆囊切除术。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其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x珋±s)表示,采取配对t检验;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等采用百分率表示,结果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同期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着高于择期手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75,10.049,P<0.05);同期手术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9.34±9.24)d,有2例死亡,但与择期手术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9,χ2=0.516,P>0.05);同期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7.59%(8/29),与择期手术组患者的20.00%(6/30)无统计学差异(χ2=0.469,P>0.05)。结论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门静脉高压症手术与胆囊切除术同时进行虽然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量,但并不会增加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同期进行手术可减少二次手术带给患者的痛苦及负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东明[7](2014)在《老年血吸虫肝病合并胆囊疾病的影响因素》文中指出目的了解老年血吸虫肝病患者合并胆囊疾病状况,探讨血吸虫肝病合并胆囊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280例老年血吸虫肝病患者分为2组,慢性肝纤维化组198例,肝硬化组82例,对胆囊B超检查结果及肝功能回顾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80例老年血吸虫肝病患者中,合并胆囊疾病者157例,占56.1%。其中胆囊壁增厚为28.2%(79/280),胆结石为13.6%(38/280),胆囊炎为11.1%(31/280),胆囊息肉为3.2%(9/280)。血吸虫肝病肝硬化组患者胆囊壁增厚、胆囊炎、胆结石的发病率较纤维化组明显增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8,P<0.05)。结论老年血吸虫病患者合并胆囊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病程、肝硬化及门脉高压程度。

熊衍琨,杨国瑛[8](2004)在《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合并胆道疾病42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黄一心[9](2002)在《晚期血吸虫病防治研究若干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传瑞,张卡琳,郭霞[10](1999)在《《重庆医学》1999年第28卷卷终主题词索引》文中研究指明

二、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合并胆道疾病42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合并胆道疾病4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肝泡型包虫病肝铁沉积的MRI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引言
第1章 MRI用于肝泡型包虫病铁沉积评估的初步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
        1.1.3 实验室检查指标
        1.1.4 影像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1.5 影像学分析
        1.1.6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一般资料
        1.2.2 病灶MRI表现
        1.2.3 HAE组、HCC组和正常组的L/M-SIR值、SF及临床指标比较
        1.2.4 HAE组的L/M-SIR值、SF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3 讨论
        1.3.1 包虫病概述
        1.3.2 铁代谢概述
        1.3.3 肝脏铁沉积的测量方法
        1.3.4 HCC与铁沉积
        1.3.5 HAE患者铁沉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6 三组L/M-SIR值及SF比较结果分析
        1.3.7 三组临床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1.3.8 HAE患者相关性结果分析
        1.3.9 本章小结
第2章 MRI联合血清铁蛋白对不同分期肝泡型包虫病铁沉积的初步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影像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2.1.3 影像学分析
        2.1.4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一般资料
        2.2.2 病灶MRI表现
        2.2.3 HAE早、中、晚期组和正常组的L/M-SIR值、SF比较
    2.3 讨论
第3章 全文结论
    3.1 研究结论
    3.2 临床意义
    3.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附录 MRI在评价肝泡型包虫病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2)NKG2A介导泡型包虫病的肝NK细胞功能耗竭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NKG2A诱导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肝脏NK细胞免疫功能下调的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选择与分组
        1.2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配制方法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免疫抑制性分子NKG2A介导肝AE患者肝脏NK细胞功能耗竭的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仪器设备与试剂配制方法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体外虫体蛋白刺激介导NKG2A上调而导致NK细胞功能下调的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的收集
        1.2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配制方法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NKG2A分子在肝脏NK细胞免疫功能调节的作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血吸虫肝维化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性与存在的问题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辨证论治干预血吸虫肝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及分型依据
        1.1.1 诊断标准
        1.1.2 分型依据
    1.2 研究人群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2.3 剔除及退出标准
    1. 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设计
        1.3.2 治疗方案
        1.3.2.1 对照组
        1.3.2.2 观察组
        1.3.2.3 服药禁忌
        1.3.2.4 治疗时间
        1.3.2.5 随访安排
        1.3.3 疗效评定
        1.3.3.1 疗效判定标准
        1.3.3.2 临床指标
        1.3.4 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定
        1.3.4.1 测评工具
        1.3.4.2 调查方法
        1.3.4.2.1 基本情况
        1.3.4.2.2 生活习惯
        1.3.4.2.3 测评量表
        1.3.5 统计方法
        1.3.5.1 录入方法
        1.3.5.1.1 原始数据记录
        1.3.5.1.2 原始数据核查
        1.3.5.1.3 原始数据管理
        1.3.5.2 统计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构成情况
        2.1.1 人口学资料
        2.1.1.1 性别分布
        2.1.1.2 年龄分布
        2.1.1.3 文化程度
        2.1.2 疾病情况
        2.1.2.1 血吸虫肝病类型
        2.1.2.2 证型分布
    2.2 疗效比较
    2.3 肝功能指标比较
    2.4 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2.5 抑郁情绪评分比较
    2.6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 研究结论
4 讨论
    4.1 血吸虫肝病患者情况分析
        4.1.1 人口学资料分析
        4.1.2 疾病情况分析
    4.2 有效性探析
        4.2.1 从辨证论治方药分析
        4.2.2 从西医病理及中医病机角度分析
    4.3 预后分析
        4.3.1 抑郁情绪分析
        4.3.2 生活质量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血吸虫肝病中西医研究浅析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5)29例血吸虫病合并消化系疾病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象
二、方法
    1. 询检:包括病史、治疗史、目前的主要症状、生产和生活能力。
    2. 体格检查:包括生长发育障碍、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肿大、腹水等体征及其程度。
    3. 实验室检查:血吸虫病检查(血清学、病原学)、血象(白细胞总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生化检查(丙氨酸转氨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乙肝指标(HBs Ag、抗HBs、HBe Ag、抗HBe、抗HBc)。
    4. 声像学检查:
    5. 患者在上级医院进行的消化系统检查和诊断报告。
一、一般情况
二、实验室检查
三、声像学检查

(6)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的同期手术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7)老年血吸虫肝病合并胆囊疾病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合并胆道疾病4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实验室检查
    1.4 治疗方法与效果
2 讨论

(9)晚期血吸虫病防治研究若干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
2 发病机理
3 诊断和鉴别诊断
4 治疗
    4.1 病原治疗
    4.2 抗纤维化
    4.3 腹水的治疗
    4.4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4.5 对脾切除的认识
5 预防
6 其他

四、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合并胆道疾病42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肝泡型包虫病肝铁沉积的MRI分析[D]. 王理祎. 青海大学, 2020(02)
  • [2]NKG2A介导泡型包虫病的肝NK细胞功能耗竭机制研究[D]. 阿卜杜艾尼·啊卜力孜.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3)
  • [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血吸虫肝维化中的实验研究[D]. 赵江涛. 泰山医学院, 2018(06)
  • [4]辨证论治干预血吸虫肝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D]. 李冬梅.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5)
  • [5]29例血吸虫病合并消化系疾病的临床分析[J]. 孙瑜.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6(02)
  • [6]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的同期手术效果分析[J]. 谢鹏举.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6(02)
  • [7]老年血吸虫肝病合并胆囊疾病的影响因素[J]. 杨东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4(02)
  • [8]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合并胆道疾病42例临床分析[J]. 熊衍琨,杨国瑛.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04(06)
  • [9]晚期血吸虫病防治研究若干进展[J]. 黄一心.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2(04)
  • [10]《重庆医学》1999年第28卷卷终主题词索引[J]. 杨传瑞,张卡琳,郭霞. 重庆医学, 1999(06)

标签:;  ;  ;  

晚期血吸虫病合并肝纤维化胆道疾病42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