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扩大会暨林散之逝世十周年祭仪式在马鞍山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解双双[1](2017)在《历史记忆·社会认同·民族共识:建国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研究》文中提出从1937年的“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军民经历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在这八年中,山东军民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敌人斗智斗勇,进行了多场大大小小的武装起义和战斗战役。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山东军民的御敌抗战史值得后人纪念。山东地区对抗日战争的纪念活动早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就已经开始,因此,要研究建国后山东抗战纪念的具体情况,需要对建国前山东抗战纪念的历史背景、纪念内容、纪念形式、纪念目的及效果等方面做一详细考察。建国前山东的抗战纪念活动的举办有一定的必然性。首先,从山东抗日战争的形势来看,山东地区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间久,而且山东军民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涌现出相当多的抗战烈士。其次,山东的抗战纪念既是对中国传统祭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是保存历史记忆的需要。建国前,山东借助于抗战纪念活动可以达到教育、动员民众积极参加抗战的目的,同时抗战纪念活动的举行也为领导者传达政治主张,塑造自身良好形象提供了平台。建国前通过举办抗日战争纪念活动,指导了抗战的顺利进行,提高了群众的抗战积极性,展示了党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加强了党组织建设。建国以来,为纪念山东军民抗日战争时期的光辉事迹,山东地区举行了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这些纪念活动从抗日战争时期就已开始,一直到今天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仍在进行中。对建国以来山东抗战纪念的发展脉络进行分期梳理,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时期山东抗战纪念的内容、特点,把握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规律。山东抗战纪念的对象也比较广泛,既包括对抗日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又包括对抗战时期重要纪念日的纪念,同时还包括为山东的抗战事业英勇献身的抗战殉难者的纪念。他们的纪念形式多种多样,如召开纪念会议、举办抗战主题展、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宣传报道、刊载文章、出版书籍、修建抗战纪念设施等等。纪念活动普遍存在着灵活多样、交叉多变的特点,为适应不同时期山东抗战纪念的主题,其目的、作用和效果也不尽相同。通过对抗战纪念对象的考察,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形成普遍的社会认同。研究建国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活动,在总结其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同时,还要注重探寻其历史功能和当代价值。山东抗战纪念活动对于保存历史记忆、传递历史记忆有重要作用,抗战纪念活动的举办为中国共产党树立良好的形象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是总结历史经验,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一个契机。山东抗战纪念活动的举办在当下对于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加强对执政党的认同,以及协调国内各方关系,维护社会和谐,加强祖国统一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当然,通过抗战纪念活动还可以进行社会动员,激发人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徐庆华[2](2015)在《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1949-2014)》文中指出1949年至2014年上海书法篆刻的发展,与全国书法篆刻的发展基本一致,但也有自己的特色。从上海书法篆刻创作风格的总体趋势来看,新中国成立后,以沈尹默、白蕉等为代表的书家群体中兴帖学,虽然王蘧常等名家出入碑版而各成大家,然帖学仍然是建国后海上书风的主流。在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狂热般的书法篆刻浪潮以后,上海书法篆刻创作已愈益走向一个反思与多元价值观念下的书法创作的格局,一味崇尚传统的有之,力求标新立异的有之,于碑帖各执一端的有之,融会贯通兼容并蓄的也有之,更有人尝试对传绕书法进行解构和重塑。就篆刻而言,上海篆刻家十分重视传统和师承关系,全面继承着秦汉古玺印、唐宋官印、明清流派等各个时期所蕴含的宝贵精华,来楚生、陈巨来等大家辈出。可以说,从沈尹默主盟书坛,及至十年浩劫后,王蘧常、谢稚柳等复出,直到周慧珺、韩天衡等与有着共同理想的书协团队提出“发扬优良传统,振兴上海书法”,以及沃兴华等书家的创变,上海书坛呈现碑帖融合、开放多元的局面。本文着重把握艺术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力图避免单纯的文献罗列与图录解说,通过大量搜集有关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发展及其创作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既重视从历史、时代、社会及文化背景等方面梳理和解读上海书法篆刻创作,同时真实记录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发展的大事记;也重视书法家、篆刻家创作方式的个案研究,其中作品解读参考艺术史研究中的形式分析和图像分析方法。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整体结构以时间为序,把握上海的书法篆刻发展大脉及其曲线态势,分为四个时期:“上海书法篆刻普及期(1949-1965)”、“上海书法篆刻尴尬期(1966-1976)”、“上海书法篆刻引领期(1977-1997)”、“上海书法篆刻挑战期(1998-2014)”。同时,对每个时期代表性书法篆刻家个体的创作特征进行剖析。最后,对1949年至2014年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总体发展态势、创作风格的总体趋势、主要个体创作风格特征及其在上海书法篆刻发展关键环节中作用等进行总结,并对当下重振海派书法进行一些反思。
邢丽凤[3](2013)在《新世纪文学编年纪事(二〇〇五-二〇〇七)》文中研究表明二〇〇五年一月二日首届"全球华文青春写作大赛"在京举行颁奖仪式,一批"八〇后"的青春作家,给包括"九〇后"在内的一批青少年文学新人颁发了"自由写作类特别大奖"等奖项,使在中国文坛延烧已久的青少年写作话题再次升温。同时启动第二届"全球华文青春写作大赛",截稿日期为八月三十一日。十二日鲁迅文学院第四届高级研讨班(少数民族中青年作家班)举行结业典礼。十二日"二十一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二〇〇三"作品评选揭晓,以俄罗斯文学泰斗瓦·拉斯普京为首的六位外国作家以"作品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异国风情"获此殊荣。
张红梅[4](2011)在《“巢湖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是指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学生独特性和差异性的需求而开发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同时也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如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性要求。本文结合巢湖地方文化,对巢湖的语文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巢湖地方文化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及审美价值。开发“巢湖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有利于传承巢湖的地方文化,有利于全面提高巢湖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国家课程政策的支持,巢湖地区丰厚的文化资源条件,以及巢湖地区老师和学生的兴趣、需要为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之所以要对“巢湖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研究,是因为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地各科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都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中,但是学术界目前还没有对巢湖地区各科校本课程进行研究,同时巢湖地区中学也没有规范的各科校本课程。作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生对此进行研究将弥补学术界研究的空白,同时研究的结果也可以直接转换为规范的校本课程教材,当然也可以启发其他同仁对巢湖地区的其他学科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研究,这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等相关理论,主要的研究方法为文献检索法、调查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本篇论文共三个部分,即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部分包括三大章,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引言对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一章 交代“巢湖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条件及课程的性质和目标。第二章阐述“巢湖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的开发,主要将巢湖历史、山水、名人、文学、方言、民俗六大专题作为本课程的内容。第三章对本课程的实施和评价进行初探,课程实施部分侧重于对课程的实施策略和教学建议进行阐述;课程评价主要对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进行阐释。
刘云鹤[5](2000)在《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扩大会暨林散之逝世十周年祭仪式在马鞍山举行》文中提出 1999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在风景秀丽的马鞍山采石矶畔的长城宾馆召开了常务理事扩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有省书协主席团成员、常务理事、地市书协负责人以及省书协团体会员和大企业书协负责人等44名。省文联党组副书记杨屹、办公室主任吴雪以及《书法之友》的编辑、记者也一同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省书协副主席张良勋同志主持,省书协秘书长方茂鸿同志向大会首先汇报、传达了1999年省书协的工作和中国书协组联工作会议精神,并对明年书协工作作了安排,他在汇报中指出,省书协自去年常务理事会之后,在克服人手少,资金严重匮乏的情况下,保证了“三展”“一集”的顺利展出和出版(即中日高知书法交流展、安徽省书法篆刻大展、千人千作老年书画作品展、《安徽当代书法集》)。同时为扩大对外交流,还于五月份组团出访了日本。尤其是安徽省书法篆刻大
二、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扩大会暨林散之逝世十周年祭仪式在马鞍山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扩大会暨林散之逝世十周年祭仪式在马鞍山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记忆·社会认同·民族共识:建国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由来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简介 |
二、选题论证 |
(一)理论意义 |
(二)学术价值 |
(三)现实作用 |
三、学术史综述 |
(一)资料的发掘和整理 |
(二)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四、学术要点 |
(一)选题切入点 |
(二)新学理视点 |
(三)学术考量重点 |
(四)学术探讨难点 |
(五)学术创新点 |
五、相关界定 |
(一)时间 |
(二)空间 |
(三)内容 |
(四)关键词 |
第一章 历史记忆:对建国前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考察 |
一、建国前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历史背景 |
(一)山东地区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间久 |
(二)抗战殉难者多 |
(三)中国传统祭祀文化的影响 |
二、建国前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内容 |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抗战纪念的内容 |
(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至建国期间抗战纪念的内容 |
三、建国前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形式 |
四、建国前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目的及作用 |
(一)借助抗战纪念活动教育、动员民众 |
(二)借助抗战纪念活动塑造良好形象 |
(三)借助抗战纪念传达政治主张,激发抗战激情 |
五、建国前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效果 |
(一)指导了抗战的顺利进行 |
(二)动员了广大群众,提高了群众的抗战积极性 |
(三)提高了党的建设水平,向人民展示了良好的形象 |
第二章 历史传承:建国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发展脉络 |
一、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前山东抗日战争纪念 |
(一)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前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内容 |
(二)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前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特点及目的 |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山东抗日战争纪念 |
三、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 |
(一)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内容 |
(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特点 |
(三)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目的 |
四、2015 年中共山东省委和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抗日战争纪念 |
(一)2015 年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主要形式 |
(二)2015 年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主要特点 |
第三章 社会认同:建国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对象 |
一、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 |
(一)对济南惨案的纪念 |
(二)对台儿庄战役的纪念 |
(三)对“一二·九”运动的纪念 |
(四)对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的纪念 |
二、对重要纪念日的纪念 |
(一)七七 |
(二)九三 |
(三)九一八 |
三、对抗战殉难者的纪念 |
(一)山东抗战中原籍在山东的烈士 |
(二)原籍不在山东但牺牲在山东战场的烈士 |
(三)惨案罹难的民众及抗日英雄群体 |
第四章 仪式政治与文化:建国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形式阐释 |
一、召开纪念会议 |
(一)纪念大会 |
(二)集会 |
(三)座谈会 |
(四)晚会及文艺演出 |
二、大众传媒进行宣传报导与文章、书籍的出版发行 |
(一)报纸、广播、电视的宣传报导 |
(二)文章、书籍的出版发行 |
三、举办抗日战争主题展览 |
四、修建抗日战争纪念设施 |
五、其他形式的纪念活动 |
第五章 民族共识:建国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归属 |
一、建国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发展规律及特点 |
(一)政府主导,自上而下进行 |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
(三)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气息 |
二、建国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功能及价值 |
(一)历史功能 |
(二)当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1949-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上海书法篆刻普及期(1949-1965) |
第一节 沈尹默主坛 |
第二节 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的成立 |
第三节 书法篆刻的学习普及 |
第四节 主要书法篆刻家及其创作特征 |
一、沈尹默:典正中和,秀逸劲健 |
二、潘伯鹰:圆浑秀劲,简淡凝练 |
三、白蕉:潇散纵逸,超凡脱俗 |
四、钱瘦铁:质朴渊雅,峻厚险辣 |
五、邓散木:雄奇朴茂,巧思多变 |
第二章 上海书法篆刻尴尬期(1966-1976) |
第一节 遭遇“文革” |
第二节 工农兵书法作者通讯员活动活跃 |
第三节 展览活动与字帖印谱的出版热 |
第四节 主要书法篆刻家及其创作特征 |
一、来楚生:高古秀逸,苍茫浑朴 |
二、陈巨来:雍容静穆,珠圆玉润 |
第三章 上海书法篆刻引领期(1977-1997) |
第一节 上海书画出版社推出大陆第一本书法专业刊物——《书法》 |
第二节 篆刻在全国领风气之先 |
第三节 反思与多元价值观念下的书法创作 |
第四节 主要书法篆刻家及其创作特征 |
一、王蘧常:高古奇崛,大气厚重 |
二、谢稚柳:清秀飘逸,风姿奇丽 |
三、赵冷月:古朴生拙,天真烂漫 |
四、陆俨少:行云流水,舒卷自如 |
五、钱君(?):清雅劲健,刚柔相济 |
六、方去疾:纵横恣肆,欹侧清奇 |
第四章 上海书法篆刻挑战期(1998-2014) |
第一节 挑战与举措 |
第二节 海派书法晋京展 |
第三节 上海书法篆刻中坚力量述评 |
第四节 主要书法篆刻家及其创作特征 |
一、周慧珺:刚健雄强,跌宕豪放 |
二、韩天衡:爽利豪迈,奇崛雄浑 |
三、周志高:雄强奇丽,灵动矫健 |
四、童衍方:厚重朴茂,神完气足 |
五、吴子建:古穆渊雅,瑰丽奇谲 |
六、刘一闻:峻峭清利,典雅隽秀 |
七、徐正濂:奇强峭拔,刚健率直 |
八、沃兴华:稚拙跌宕,真力弥漫 |
九、李静:酣畅淋漓,跌宕起伏 |
十、丁申阳:萧散俊逸,空灵淡荡 |
十一、徐庆华:大气古拙,畅达玄奥 |
总论 |
一、总体发展态势 |
二、创作风格的总体趋势 |
三、个体创作风格特征及主要影响分析 |
四、重振海派书法,当下一些反思 |
上海书法年表(1949-2014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世纪文学编年纪事(二〇〇五-二〇〇七)(论文提纲范文)
二〇〇五年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二〇〇六年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二〇〇七年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4)“巢湖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综述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 |
第一章 “巢湖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条件及课程的性质、目标 |
第一节 “巢湖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
二、“巢湖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
第二节 “巢湖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
一、政策依据 |
二、资源优势 |
三、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
第三节 课程的性质、目标 |
一、课程的性质 |
二、课程的目标 |
第二章 “巢湖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 |
第一节 巢湖历史 |
第二节 巢湖山水 |
第三节 巢湖名人 |
第四节 巢湖文学 |
第五节 巢湖方言 |
第六节 巢湖民俗 |
第三章 “巢湖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 |
第一节 “巢湖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
一、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 |
二、教学建议 |
第三节 “巢湖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建议 |
一、评价原则 |
二、评价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扩大会暨林散之逝世十周年祭仪式在马鞍山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记忆·社会认同·民族共识:建国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研究[D]. 解双双.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2)
- [2]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1949-2014)[D]. 徐庆华. 中国美术学院, 2015(10)
- [3]新世纪文学编年纪事(二〇〇五-二〇〇七)[J]. 邢丽凤. 东吴学术, 2013(06)
- [4]“巢湖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初探[D]. 张红梅. 扬州大学, 2011(04)
- [5]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扩大会暨林散之逝世十周年祭仪式在马鞍山举行[J]. 刘云鹤. 书法之友, 2000(01)
标签:抗日战争论文; 林散之论文; 安徽省书法家协会论文; 上海活动论文; 作品书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