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手持接收机的开发与应用

GPS手持接收机的开发与应用

一、GPS手持接收机的发展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超,黄锐,尹航,李正敏[1](2021)在《不同GPS定位方式在管道外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管道外检测是管道完整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时需要对管道特征点的位置信息进行采集。通过使用手持GPS、单基站RTK、CORS三种定位方式对某天然气管道的路由进行测量,并设置部分点使用全站仪进行误差检验,表明普通手持GPS定位精度一般,坐标重现性较差;单基站RTK可以实现相对精确的定位,但效率较低;CORS定位技术效率高、覆盖范围广、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随着测量技术的进步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借助CORS技术对管道实现大范围、高精度的定位是必然趋势。

曹宇剑[2](2020)在《基于CORS的移动RTD及其精度评测方法》文中研究指明CORS是社会经济与建设发展至今GNSS应用的更高演变,是可以快速、高精度获取空间数据和地理特征的空间信息系统,基于CORS的移动RTD测量具有定位时间短、效率高的优势,且CORS的建立对伪距差分定位精度有着明显的提升。本文针对基于CORS的移动RTD及其精度的评测问题,结合CORS的评测标准,提出了一套新的误差评测体系,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域,从系统误差评测和用户端误差评测两个方面对基于CORS的移动RTD精度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在系统误差评测中,伪距差分定位技术可以消除公共误差部分,本文设计了静态定位精度试验、多路径效应测试、通信链路延迟误差测试、数据完整性测试等,对系统误差进行了评测。研究结果表明,多路径效应测试所选45个基准站点的有效观测量均大于85%,MP1和MP2值均小于0.5,通信链路误差测试所选45个基准站点的通信延迟均保持在20ms左右,最大延迟误差不超过100 ms,静态定位测试获取了 GPS/BDS双星融合和单北斗两种模式的静态定位坐标,与已知观测点坐标对比,在x方向的中误差分别为±0.37 cm、±0.41 cm,在y方向分别为±0.36 cm、±0.43 cm,在h方向分别为±1.22 cm、±1.48 cm。(2)在用户端误差评测中,本文进行了多种载体、多种地形的移动RTD试验,采用了固定基线长度检测法和固定几何轨迹检测法两种方法。研究成果表明,固定基线长度检测方法在长时间、大面积、多地形的测试中,可以有效的检测出移动RTD的精度,所选的6条移动RTD测试线路,其平面精度均优于0.3 m,高程精度优于0.6 m。固定几何轨迹检测方法采用的是步行移动测量的方式,测试人员在经过固定点位时,会停留并观测一段时间,研究结果为移动RTD的定位精度为0.262 m,当停留在固定检测点时,定位精度会有明显提高,说明定位精度受运动状态的影响较大。(3)在进行车载RTD试验中,山区、平原、高原不同地形区域的车载RTD平面精度分别为0.26 m、0.2 m、0.22 m,明显为地形因子对定位精度产生了影响,导致这两处区域测试精度较低。同时,受到道路因子的影响,高速路线部分的车载定位精度优于相应国道路线的定位精度。在船载RTD试验中,试验线路1和试验线路2的平面精度分别为0.17 m和0.083 m,高程精度为0.397 m和0.215 m,试验线路1周边山脉较多,而试验线路2周边多是农田和河滩,受到地形因子影响,线路2的船载定位精度优于线路1,车载与船载试验对比分析,由于水面宽阔且遮挡较少,船载移动速度也较低,在数据采集过程更加稳定,所以船载RTD的定位精度要优于车载RTD的定位精度。

宁昌儒[3](2020)在《实时再生模拟器研究与实现及反无人机应用》文中认为在民用无人机的普及以及“黑飞”事件屡禁不止的背景下,无人机防御和低空安防业务应运而生。现今市场反无人机设备主要采用功率压制的方式进行无人机管控,不利于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使用,且无法作用于采用静默飞行方式的无人机。因此,为黑飞无人机第三方控制问题,采用播发卫星导航信号的方式,对目标无人机的控制系统进行导航欺骗及航迹控制,最终实现无人机的安全处置。本文以卫星信号实时再生模拟器的研究与实现为中心展开。从GNSS信号模拟器技术以及导航欺骗技术出发,对模拟器星历拟合技术以及高精度伪距模拟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创新性的提出了实时播发模拟真实卫星信号的方法,解决了传统欺骗成功率低、隐蔽性差的难题并设计了基于实时再生模拟器的无人机管控系统。文中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阐述了系统设计中的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卫星星历的获取、卫星信号传播路径的计算、导航信号的调制等。提出了一种第三方无人机的控制的方法:信号同步关键技术,模拟生成与接收机前端一致的欺骗信号,该欺骗信号具有相似的频率、相同的导航电文及码相位等特点,使接收机误以为是真实信号。当接收机对欺骗信号进行搜索捕获后,通过调整欺骗信号的传播时延和伪距,使接收机定位到欺骗位置。本文以DSP+FPGA作为核心的硬件平台,实现实时再生卫星信号的生成。之后使用标准接收机进行测试,即测试欺骗信号的快速接入,达到预期的欺骗效果。最后,借助常见商业化无人机进行测试,验证无人机管控系统的管控效果。通过测试结果分析,该系统能够完成无人机的快速管控,达到预期设计效果。

马帅[4](2020)在《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定位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人们在越来越多的恶劣环境情况下需要得到移动的人或者物体的位置信息,从而在必要时搜寻上述人员。比如野外从事科研工作的科研人员、登山队员、铁路巡检员等。他们所处的环境往往十分恶劣,同时由于缺少GSM和GPRS移动网络信号,容易发生迷失风险,这时得到他们的位置信息并搜寻他们就显得尤其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基于GPS/北斗双模定位与LoRa无线通信的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的研究。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包括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等。该系统对监测并在必要时搜寻野外工作人员的具体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基于GPS/北斗双模定位技术和LoRa无线通信技术,制订了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设计目标以及具体的设计方法。本文采用STM32F407作为主控芯片,通过GPS/北斗双模定位模块、LoRa无线通信模块、天线模块以及其他的外围电路模块,共同实现了手持终端的硬件设计。在uVision5IDE集成开发环境中使用嵌入式C语言对手持终端进行软件编程设计,实现了主控芯片对定位信息数据的接收处理和解析提取,以及通过触摸液晶屏向上位机监控端发送文字信息,通过WM8978芯片进行语音录制成数据文件,并打包给LoRa发射模块向上位机监控端发送数据信息。最后配置LoRa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的参数配置实现对解析提取到的信息数据进行发送和接收的功能。上位机监控端采用Qt软件进行开发,并通过C++语言来设计接收数据信息的界面。使用HBuilder软件实现了经纬度转换的功能。同时使用Java语言实现了将百度坐标系下的经纬度转换为地图上具体位置的功能,完成了各模块间的数据交互设计。实现了接收人员经纬度信息和显示人员位置等功能。最后对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的上位机功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上位机显示界面运行良好,能可靠地接收到工作人员发来的数据信息并可以在百度地图上显示人员位置。在系统通信质量测试、系统定位精度测试以及手持终端功耗测试中,测试结果均达到了预期目标。结果表明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具有支持语音文字播报信息、通信距离远、百度地图显示位置精确和定位精度较高等优点,能够满足监测野外作业人员的位置等需求,为在必要时搜寻上述人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王海奇[5](2020)在《基于Android移动端的组合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用户利用移动端设备使用位置服务的场景越来越丰富,对定位导航的精度和连续性等各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在常见的移动端导航服务一般是基于以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工作的,在卫星信号受干扰时可能失效。基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惯性器件的INS(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惯性导航系统)能够提供抗干扰和连续性的导航服务,但是由于其定位误差随时间积累,因而通常难以单独工作。通过组合GPS与INS,构建组合导航系统(Interated Navigation System)可以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得到兼具高精度和连续性的导航服务。考虑到目前Android移动端设备一般均具备GPS模块和INS所需的基本元器件,且已经具备较强的运算性能。因此在移动端设备上实现组合导航系统是一种可行的方案。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Android移动端设备的组合导航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使用便捷、定位精度高、连续性强的定位导航服务。文中首先介绍了移动端导航服务的背景,阐明了构建移动端组合导航系统的意义,并对系统所涉及的GPS定位技术、惯性导航技术和组合导航技术原理做了论述。随后按照软件工程方法,从用户需求出发,对系统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进行了梳理,确定了位置服务、轨迹服务、实时导航等多项应用功能;随后在总体设计阶段,对系统进行了整体架构设计,完成了系统Android端和服务器端功能模块的划分,并完成了数据库表和服务端接口设计;在详细设计阶段,对总体设计阶段划分的各模块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和编码实现;最后,在测试阶段对系统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测试。本文所实现的系统,可以在车载模式下提供组合导航服务,经过实地测试,在卫星信号受到干扰的情况下,本系统能保证连续输出定位结果,且保持较低的误差水平,能够满足用户在复杂场景下的高精度、连续性定位导航需求。

刘一[6](2019)在《BDS/GPS伪距虚拟观测值差分定位算法研究与软件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能提供全球实时、全天候导航定位服务[1]。目前,我国自主研发北斗三代导航卫星系统已于2018年12月为“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区域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2]。伪距差分服务是当前应用最广的高精度定位服务。我国已建成的国家级、省级CORS网为实时高精度位置服务提供了基础设施。随着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发展,高精度定位需求逐渐由行业需求转为大众需求[3-5]。目前伪距差分服务按照播发差分信息种类分为两种模式,即改正数模式与观测值模式。播发伪距改正数的模式由于目前RTCM2.3尚无BDS定义,无法兼容BDS。播发观测值的模式需要向用户同时播发基准站的坐标信息,导致基准站信息泄漏,与我国现行基准站管理法规相关规定不符,不适用于大范围提供服务。因此,传统的伪距差分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大众位置服务的需求。本文依托湖南、四川、河北、黑龙江4个省级CORS网,开展BDS/GPS伪距差分定位服务相关研究。针对伪距差分定位服务当前所遇到的问题,借鉴网络RTK虚拟参考站(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VRS)服务方法,利用CORS数据生成综合伪距改正数,进而生成格网伪距虚拟观测值,用于用户差分定位服务,以解决当前伪距差分服务中改正数模式无法兼容BDS,观测值模式不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的问题。研发了基于BDS/GPS虚拟观测值的差分定位服务系统,为大众提供亚米级、米级定位服务,并进行实时车载测试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推导了格网伪距综合改正数差分定位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虚拟观测值生成模型。并利用河北CORS数据,对虚拟观测值生成精度进行评定。利用湖南CORS网数据对影响虚拟观测值生成与服务质量的基准站密度、格网划分大小以及虚拟站点高程选取原则等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得出BDS/GPS格网虚拟观测值差分定位服务的最优基准站密度、最优格网大小以及合理的站点高程选取规则。推导了 BDS/GPS伪距虚拟观测值完备性监测模型,利用河北数据,对完备性监测方法进行验证,实验证明,完备性监测能有效提高差分信息的有效性,保证用户定位可靠性。推导了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伪距差分RAIM(Receiver Autonomous Integrity Monitoring)法,并利用河北CORS数据对算法进行算例分析,实验证明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RAIM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剔除观测数据中多个粗差。利用湖南CORS数据进行伪距差分定位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BDS/GPS伪距虚拟观测值可以为传统终端提供亚米级定位服务,为智能手机米级定位服务。提出了顾及星座构型的位置差分方法来提高智能手机定位精度,实际测试,能够为用户提供平面优于3m,垂直优于5m定位服务。

刘勇,韦汉华[7](2018)在《手持GPS在贵州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贵州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中全面应用手持GPS导航定点采样,通过参数校正采用广域差分增强系统手持GPS定点平面精度达到±5 m,航迹自动记录。配合Unistrong Gis Office软件实现采样点定点坐标和航迹数据批量导入计算机存储、检核和分析处理,体现手持GPS高精度导航定位、采样点定点数据和航迹数据快速存储处理等优势,对野外采样质量进行有效监督管控,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谢丽亚[8](2018)在《面向物联感知技术的公交车辆场内管理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人们对于出行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作为环保型出行方式,公共交通车辆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必备工具。公交车辆的日益增加,公交停车场站点的日益增设,使得现有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公交公司的发展。为了顺应数字化和信息化社会的需要,亟待设计和开发一套完整的公交车辆停车场内管理系统。根据公交停车场内的管理特点,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利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实现公交车在停车场内的车辆安检、票款收缴、修理、能耗、清洗、定位等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和关键数据追踪,将各个环节整合成场内管理一体化的有机系统。同时,采用自定义的传输模式和数据格式解决了分布式环境下的异构数据交换问题,为其它相关管理系统提供了数据接口。在公交车辆定位方面,提出了一种结合GPS技术和RFID技术构建的车辆定位方法,利用GPS技术获取车辆在露天停车场的定位信息,利用RFID技术获取车辆在室内或立体停车场的定位信息。针对室外定位,结合坐标和速度来校正“GPS静止漂移”问题;对于解决GPS信号弱的位置点,系统分别提出了不同供电方式的RFID电子标签实现的定位算法,并根据图像计算的方式判定车位是否占用,从而解决停车场内饱和度计算的问题。本系统的研发与实现,解决了公交公司在对车辆场内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效率低、漏洞多、运营及维护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公司管理从传统手工方式转变为数据智能管理的方式,极大的加快了城市智能公交系统发展的步伐。

余梦洋[9](2018)在《BDS/GPS网格伪距差分服务及移动终端实时定位算法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 BDS(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广泛使用,BDS 移动终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BDS车载、智能手机、舰船、共享单车等终端。目前,移动终端主要采用单点定位的方法,由于单点定位精度受星历误差、卫星钟误差、信号穿过大气时的延迟误差以及测量随机误差等影响较为显着,因此采用单点定位,其精度一般只能达米级,这已不满足用户的需求。在当前BDS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如何提高智慧物流终端、共享单车、穿戴设备、户外旅游、智能停车等定位精度,实现其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故而对终端BDS/GPS高精度伪距差分定位软件实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依托湖南省和河北省区域CORS网,开展移动终端动态实时定位系统研发项目,该项目是要建立BDS/GPS实时分米级差分服务系统。基于日益完善的CORS网和稳定的CORS站数据,研究了 BDS/GPS伪距差分方法原理,实现了伪距BDS/GPS网格差分服务软件、BDS/GPS卡尔曼滤波网格差分软件以及完备性监测软件,通过移动终端动态试验以及对BDS/GPS网格伪距差分系统的完备性监测进行了大量试验分析,验证伪距BDS/GPS网格差分系统软件可用性、可靠性、稳定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BDS/GPS时空基准统一,对其时空统一方法进行了介绍;同时对网络伪距差分原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推导给出了 BDS/GPS网格伪距差分和卡尔曼滤波网格伪距差分定位模型。2.实现了 BDS/GPS网格伪距差分系统,包括BDS/GPS网格伪距差分信息生成、播发服务软件和移动终端BDS/GPS定位软件。其中BDS/GPS网格差分信息生成、播发服务软件,实时为移动终端播发可靠的差分信息;移动终端BDS/GPS网格伪距差分定位软件包括Windows系统和Andriod系统的移动终端定位软件,进行实时差分解算,获取实时位置。3.采用河北省CORS数据,通过完备性方法实现了差分软件对格网差分改正数的监测,确保了格网改正数生成的正确性、可用性,监测站差分结果有效历元率提高了 0.23%;实现了移动终端手持机网格差分定位完备性监测,对比分析其差分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完备性监测的差分结果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其水平方向的RMS优化率提高了 13.07%。4.比较分析CORS网覆盖区域格网的划分对BDS/GPS网格伪距差分结果影响,实验表明,采用l°x1°格网划分方式,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5.通过Andriod系统三防手机测试对BDS/GPS网格伪距差分系统的可用性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三防手机静态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分米级;动态测试水平方向RMS可达].8m,手机动态实时差分精度仍需提高。6.利用湖南省CORS网数据,通过Windows系统移动终端手持机测试对BDS/GPS卡尔曼滤波网格伪距差分系统的可用性进行了验证,比较分析了其差分的定位性能,实验表明不论是静态测试还是动态测试,BDS/GPS卡尔曼滤波网格伪距差分定位实现了较好的滤波结果、曲线更加平滑,系统定位精度可达亚米级,且有较好的可靠性。

朱建华,龚真春,范孝忠,李春林[10](2016)在《一种改进的手持GPS接收机校准方法探讨》文中认为简述了现有手持GPS接收机的校准方法和过程,分析了其校准存在的问题。为确保校准结果的客观准确性,提高用户使用的可靠性,引入"实测拟合法"对手持GPS接收机进行校准,并对该校准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实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校准方法更为客观合理,普适性强,能更准确地反映手持GPS接收机的真实定位性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GPS手持接收机的发展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PS手持接收机的发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GPS定位方式在管道外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手持GPS、单基站RTK、CORS技术简介
2 现场准备
3 数据采集及结果分析
4 结论
5 建议

(2)基于CORS的移动RTD及其精度评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GNSS伪距差分定位原理及误差分析
    2.1 GNSS定位基础
        2.1.1 时间系统
        2.1.2 坐标系统
        2.1.3 卫星坐标计算
    2.2 GNSS伪距差分定位原理与模型
        2.2.1 GNSS伪距差分定位原理
        2.2.2 GNSS伪距差分定位模型
    2.3 GNSS定位误差源分析
        2.3.1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2.3.2 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2.3.3 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2.3.4 其他误差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CORS的移动RTD评测体系构建
    3.1 评测体系架构
    3.2 CORS系统误差检测方法
        3.2.1 CORS的基本构成
        3.2.2 CORS技术的特点
        3.2.3 CORS的评测体系
    3.3 移动RTD定位精度检测方法
        3.3.1 固定几何轨迹检测方法
        3.3.2 固定基线长度检测方法
        3.3.3 地形、道路因子检测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CORS系统误差检测试验及分析
    4.1 静态定位精度试验
    4.2 多路径效应试验
    4.3 通信链路延迟试验
    4.4 数据完整性试验
    4.5 时间、空间可用性试验
    4.6 本章小结
5 移动RTD试验及分析
    5.1 研究区域及路线选取
    5.2 车船载移动RTD测试
        5.2.1 车载试验分析
        5.2.2 船载试验分析
    5.3 固定几何轨迹移动RTD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实时再生模拟器研究与实现及反无人机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工作安排
第二章 卫星导航信号体制
    §2.1 GPS卫星导航信号
        §2.1.1 L1C信号结构
        §2.1.2 GPS导航电文
    §2.2 GLONASS卫星导航信号
        §2.2.1 L1子带信号结构
        §2.2.2 GLONASS导航电文
    §2.3 卫星星历拟合技术
        §2.3.1 GPS卫星星历拟合
        §2.3.2 GLONASS卫星星历拟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时再生模拟器与导航欺骗
    §3.1 导航欺骗与实时信号再生技术
    §3.2 广播星历及卫星空间位置计算
        §3.2.1 GPS广播星历计算
        §3.2.2 GLONASS广播星历计算
    §3.3 卫星信号传播时延模拟技术
        §3.3.1 电离层延迟模型
        §3.3.2 对流层延迟模型
        §3.3.3 地球自转效应修正
        §3.3.4 观测量仿真技术
    §3.4 导航欺骗与无人机管控
        §3.4.1 无人机导航理论
        §3.4.2 基于导航欺骗的无人机管控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人机管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框架设计
    §4.2 系统总体设计
    §4.3 DSP软件设计
        §4.3.1 可观测卫星判断
        §4.3.2 初始相位的模拟
        §4.3.3 频率控制字的计算
    §4.4 FPGA软件设计
        §4.4.1 导航欺骗信号载波生成
        §4.4.2 导航欺骗信号伪码生成
        §4.4.3 导航欺骗信号调制合成
        §4.4.4 时间同步与压控晶振驯服
    §4.5 上位机软件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人机管控系统开发及验证
    §5.1 系统平台介绍
        §5.1.1 硬件平台介绍
        §5.1.2 软件平台介绍
    §5.2 平台效果验证
        §5.2.1 模拟中频信号测试
        §5.2.2 导航欺骗信号功率测试
        §5.2.3 欺骗过程模拟实验
        §5.2.4 无人机管控系统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研究现状
        1.2.2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研究现状
        1.2.3 LoRa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现状
    1.3 论文内容与安排
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与关键技术
    2.1 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概述
    2.2 系统总体设计
        2.2.1 系统的设计目标
        2.2.2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2.2.3 系统工作原理
    2.3 系统的关键技术
        2.3.1 GPS/北斗双模接收机定位模型分析
        2.3.2 嵌入式技术
        2.3.3 LoRa技术
        2.3.4 天线技术
        2.3.5 QT软件应用技术
        2.3.6 百度地图API应用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硬件设计
    3.1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3.2 单片机STM32F407
    3.3 单片机系统设计
    3.4 双模定位模块设计
    3.5 LoRa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3.6 触摸液晶屏模块设计
    3.7 语音模块设计
    3.8 Flash存储设计
    3.9 本章小结
4 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中手持终端软件开发环境
    4.2 定位信息的处理
    4.3 触摸液晶屏模块软件设计
    4.4 语音模块软件设计
    4.5 LoRa无线通信模块配置参数设计
        4.5.1 LoRa发射模块设计
        4.5.2 LoRa接收模块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上位机监控端的设计与实现
    5.1 上位机监控端的开发内容
    5.2 上位机软件设计
        5.2.1 Qt简介
        5.2.2 界面设计
    5.3 经纬度的转换
    5.4 百度地图API与 QT交互
    5.5 本章小结
6 系统总体测试与结果分析
    6.1 系统硬件的安装
    6.2 系统总体测试
        6.2.1 上位机功能测试
        6.2.2 系统通信质量测试
        6.2.3 手持终端定位精度和功耗测试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研究工作及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Android移动端的组合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本课题主要内容
        1.2.2 本人所做工作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卫星定位与组合导航原理
    2.1 全球定位系统
        2.1.1 GPS系统及其组成
        2.1.2 GPS系统定位方法
    2.2 惯性导航系统
        2.2.1 捷联惯导系统导航算法
        2.2.2 系统误差模型
    2.3 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
        2.3.1 Kalman滤波算法
        2.3.2 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的数学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总体需求分析
    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2.1 位置服务功能
        3.2.2 个人中心功能
        3.2.3 基础定位功能
        3.2.4 轨迹服务功能
        3.2.5 实时导航功能
    3.3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4.2 Android端功能模块设计
        4.2.1 位置服务模块的设计
        4.2.2 个人中心模块的设计
        4.2.3 基础定位模块的设计
        4.2.4 轨迹服务模块的设计
        4.2.5 实时导航模块的设计
    4.3 服务器端功能模块设计
        4.3.1 个人中心模块设计
        4.3.2 轨迹服务模块设计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4.4.1 系统E-R图设计
        4.4.2 系统数据库表设计
    4.5 系统接口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运行环境
    5.2 组合导航核心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5.2.1 惯导系统导航算法的实现
        5.2.2 气压计辅助的量测构造
        5.2.3 时间不同步误差的补偿
        5.2.4 滤波更新与反馈校正
    5.3 Android端详细设计与实现
        5.3.1 位置服务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5.3.2 个人中心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5.3.3 基础定位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5.3.4 轨迹服务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5.3.5 实时导航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5.4 服务器端详细设计与实现
        5.4.1 个人中心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5.4.2 轨迹服务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5.5 系统主要功能运行效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组合导航系统测试
    6.1 系统功能测试
        6.1.1 Android端功能测试
        6.1.2 服务器端功能测试
    6.2 系统性能测试
        6.2.1 测试方法
        6.2.2 测试结果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BDS/GPS伪距虚拟观测值差分定位算法研究与软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章节安排
2 BDS/GPS伪距差分定位理论基础
    2.1 时空基准统一
    2.2 格网伪距差分定位理论基础
    2.3 相关误差及处理方法
    2.4 BDS/GPS伪距差分完备性监测
    2.5 本章小结
3 伪距虚拟观测值生成与监测方法
    3.1 基于伪距综合改正数的虚拟观测值生成方法
    3.2 伪距虚拟观测值完备性监测方法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伪距虚拟观测值的差分定位方法
    4.1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伪距差分RAIM算法
    4.2 顾及星座构型的虚拟观测值位置差分方法
    4.3 本章小结
5 BDS/GPS差分定位服务软件设计
    5.1 服务端软件设计
    5.2 用户端软件设计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6.2 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手持GPS在贵州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作方法
2 手持GPS接收机参数校正
    2.1 手持GPS设置
    2.2 手持GPS参数校正
        2.2.1 三参数法
        2.2.2 七参数法
3 参数校正后检核
4 Unistrong Gis Office软件处理数据
    4.1数据导入手持GPS
    4.2手持GPS数据下载
5 结语

(8)面向物联感知技术的公交车辆场内管理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2.1 物联网技术
        2.1.1 物联网的概念与发展
        2.1.2 物联网的结构组成
    2.2 MRFID技术
    2.3 GPS技术
    2.4 GPS定位算法
    2.5 结合OLE的数据交互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需求分析
    3.1 系统功能分析
    3.2 出入场感知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3 安检感知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4 收银感知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5 加油感知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6 洗车感知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7 泊位感知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8 巡更感知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9 报到感知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公交车辆场内管理系统的设计
    4.2 公交车辆场内管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4.2.1 公交车辆感知子系统的设计
        4.2.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2.3 系统总体架构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4.4 系统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5 出入场感知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5.1 出入场感知子系统的设计
        4.5.2 出入场感知子系统的实现
    4.6 安检感知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6.1 安检感知子系统的设计
        4.6.2 安检感知子系统的实现
    4.7 收银感知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7.1 收银感知子系统的设计
        4.7.2 收银感知子系统的实现
    4.8 加油感知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9 洗车感知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9.1 洗车感知子系统的设计
        4.9.2 洗车感知子系统的实现
    4.10 泊位感知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0.1 泊位感知子系统的设计
        4.10.2 泊位感知子系统的实现
    4.11 巡更感知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1.1 巡更感知子系统的设计
        4.11.2 巡更感知子系统的实现
    4.12 报到感知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2.1 报到感知子系统的设计
        4.12.2 报到感知子系统的实现
    4.13 章节小结
第五章 核心技术研究与实现
    5.1 数据交换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5.1.1 联邦数据库技术介绍
        5.1.2 数据交换方案的实现
    5.2 基于GPS技术的车辆精确定位算法研究
    5.3 基于RFID技术的车辆精确定位算法研究
    5.4 基于视频图像的车位检测算法研究
    5.5 章节小结
总结与期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BDS/GPS网格伪距差分服务及移动终端实时定位算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结构组成
2 GNSS伪距差分定位理论基础
    2.1 时空基准的统一
    2.2 GNSS定位误差来源与处理
    2.3 GNSS网络伪距差分定位原理
    2.4 GNSS完备性监测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3 BDS/GPS系统端网格伪距差分服务算法
    3.1 BDS/GPS网格伪距差分改正数生成模型
    3.2 BDS/GPS网格伪距差分改正数完备性监测
    3.3 算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BDS/GPS移动终端网格伪距差分定位算法
    4.1 BDS/GPS网格伪距差分定位模型
    4.2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BDS/GPS网格伪距差分定位算法
    4.3 BDS/GPS网伪距差分定位完备性监测
    4.4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BDS/GPS网格伪距差分系统软件设计
    5.1 BDS/GPS系统端网格伪距差分生成服务软件
    5.2 BDS/GPS移动终端网格伪距差分实时定位软件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四、GPS手持接收机的发展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GPS定位方式在管道外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 王超,黄锐,尹航,李正敏. 有色设备, 2021(05)
  • [2]基于CORS的移动RTD及其精度评测方法[D]. 曹宇剑.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实时再生模拟器研究与实现及反无人机应用[D]. 宁昌儒.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4]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马帅. 中北大学, 2020(09)
  • [5]基于Android移动端的组合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海奇.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6]BDS/GPS伪距虚拟观测值差分定位算法研究与软件实现[D]. 刘一.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7]手持GPS在贵州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中的应用分析[J]. 刘勇,韦汉华. 有色金属设计, 2018(04)
  • [8]面向物联感知技术的公交车辆场内管理系统的设计[D]. 谢丽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8(01)
  • [9]BDS/GPS网格伪距差分服务及移动终端实时定位算法研究与实现[D]. 余梦洋.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10]一种改进的手持GPS接收机校准方法探讨[J]. 朱建华,龚真春,范孝忠,李春林.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6(04)

标签:;  ;  ;  ;  ;  

GPS手持接收机的开发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