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盐池沙地退化草场植被恢复与流沙防治效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廖承锐[1](2020)在《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南极、北极并列,被称为“世界第三极”。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平均海拔超过4000m,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而敏感,易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影响。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是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中心,由于地表沙物质丰富、气候干冷多风、植被稀疏低矮等,季节性的风沙灾害,给城镇生活和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植被恢复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升区域生态防护功能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是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治理的两种重要途径,也是林草资源资产增值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以西藏高原河谷沙地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试验,从样方、样带和区域三个尺度,揭示了人工恢复模式下,不同沙地类型、沙障处理及海拔梯度下植被结构、物种多样性与生境因子变化的关系;首次在高寒沙地上,通过地面激光扫描技术(TLS),从植被水平覆盖和垂直结构的角度,揭示了自然恢复模式下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随地形/微地形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恢复模式下沙地典型群落的植被与土壤的关系,阐明了植被恢复模式对植被和土壤变化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西藏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西藏高原河谷沙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沙地类型人工恢复模式下的植被恢复特征存在极大差异。在河滩、河岸和山坡三种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恢复试验中,共有14种植物种存活,不同沙地类型间的植株生长具有不同的特点。综合各植物种组成和生长特征,在河滩流动沙地上,籽蒿的重要值可达25%,生长最好;在河岸流动沙地上,藏白蒿和藏沙蒿的重要值分别为28%和16%,生长状况最优;而在山坡流动沙地上,拉萨狗娃花、花棒和藏沙蒿的长势最好。这些植物种均可以考虑作为植被恢复初期的适生植物种,在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恢复过程中作为最优选择。山坡流动沙地不同海拔的植被恢复过程中,植株生长和土壤质量得到了改善。从先锋期(2011)到发展期(2017),随着植被盖度和高度的显着提高,其对土壤性质的改善极为明显,主要的土壤颗粒组成从中细砂变为了极细砂。在发展期,植株生长以中坡为优,pH值与株高呈显着正相关。沙障处理在人工恢复模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沙障处理下的植被恢复效果不同。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秸秆沙障更有利于植株生长;而石方格及塑料方格的铺设能够提高物种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增强沙地植被恢复潜力。(2)砂生槐群落的自然恢复成效显着。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冲积扇中部的个体生长最高。株高和冠幅投影面积呈显着正相关(p<0.01),而株高和海拔、坡度均显着相关(r分别为0.167和0.145,p<0.01)。随着海拔的升高,砂生槐种群的分布密度呈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减小的趋势。在海拔为3593-3643 m,坡度为20°~25°的西南坡,其生境条件最有利于砂生槐种群的生长和分布。(3)在0-20 cm土层上,自然恢复模式下的砂生槐灌丛和长芒草草地的粉砂含量较大,分别为50.77%和62.16%,高于人工恢复模式下的柳树林和藏沙蒿灌丛。四种植被恢复模式中,长芒草草地粉砂含量最高,土壤容重最低。在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显着,而在20-40 cm土层中,不同模式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长芒草草地(23.37 g·kg-1)>砂生槐灌丛(17.42 g·kg-1)>藏沙蒿灌丛(14.85 g·kg-1)>柳树林(8.43 g·kg-1)。藏沙蒿灌丛的铵态氮含量高于其它植被恢复模式,因此,在沙地植被恢复模式中,自然恢复模式对于土地退化的防治而言至关重要,应以自然恢复为主,并与人工恢复相结合。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叶片全碳、氮、磷与土壤容重、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正相关。(4)根据高寒河谷沙地恢复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特征变化采取相应的经营对策。在河滩沙地上,良好的水、气条件有利于乔、灌、草相结合的沿江(河)防风固沙体系的构建,同时,应注重沙障等地面措施的实施;在河岸沙地上,植被恢复模式应贯彻“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针,自然恢复以围栏封育为主,辅以适生灌丛的补种及飞播种草固沙等人工恢复措施;在山坡沙地上,人工恢复采用沿等高线人工脚踩回头撒播的植被种植方法,在构建完整的恢复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因子的影响,同时,应严格执行围栏封育和禁牧措施。并且,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的过程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保障体系的完善。
梁香寒[2](2020)在《毛乌素沙地不同固定程度油蒿群落土壤水分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荒漠化严重影响着我国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有关这些地区生态建设与恢复、水文与水资源问题等的研究是荒漠生态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而土壤水是影响荒漠生态系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一些研究表明,毛乌素沙地的油蒿群落受土壤水的驱动,其演替经历着这样一个循环过程:裸沙地→流动沙地先锋物种阶段→半固定沙地稀疏阶段→固定沙地阶段→固定沙地退化阶段→裸沙地(或流动沙地)。现有与土壤水有关的研究重点集中于表层土壤含水量和人工模拟降水条件下的浅层土壤入渗,但由于缺乏对土壤水分的实时、长期和连续监测,有关土壤水分动态、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过程、土壤水分影响机制、土壤水分平衡等问题仍旧需要进一步系统分析。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自动监测系统,对研究区内降水和土壤水进行野外连续定量监测,进行实地调查、野外测定等试验,并结合当地优势种的根系分布情况,系统分析研究区内不同类型沙地(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得出不同类型沙地土壤水分对天然降水的响应,剖析影响土壤水分变化的因子,对比不同类型沙地内降水对土壤水的补给差异,估算不同类型沙地水量平衡关系及土壤水转化比例,探讨固沙植被稳定性和土壤水的植被承载力。本研究有助于揭示降水和干旱条件下的沙地水分变化特征及水分平衡机理,为深入认识毛乌素沙地植被群落演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并可以为半干旱沙地植被的合理配置、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了 EC-5 土壤水分监测系统,可以对土壤水分进行长时间大尺度的监测,保证了数据量和连续性,能更好地反映土壤水分动态、降水入渗和土壤水分平衡情况。通过标准化降水指数法将研究期划分为不同的时段,在每个时段的研究中首先采用经典统计学分析土壤水分时空变异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数学模型对土壤水分进行模拟和预测,并通过RDA和主控环境因子预选分析了不同时段内影响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的因素,然后采用环境因子的定量分离来研究各主控因子对土壤水分变化产生的贡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标准化降水指数表明:2014年为丰水年(中度湿润年),2015年为亏水年(中度干旱年),2016年和2017年均为平水年(正常年份)。不同降水年型下的降水量和有效降水次数均出现显着差异,每年生长季内所发生的降水次数和降水量均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7%以上,其中尤以7-9月的降水最集中,该时段内的降水量占整个生长季的80%以上。研究区内降水强度和降水频率均处在较低水平,降水强度小于2.5 mm/h的出现频率超过80%,仅有1%左右的降水强度超过15mm/h;生长季内平均降水间隔以48-120小时为主。(2)在不同降水年型的作用下,油蒿群落不同年份(丰水年、亏水年和平水年)之间的土壤含水量出现了显着差异,但每年内各层土壤水分季节动态都大致类似,主要表现为:①每年11月-次年2月,土壤水分含量稳中有升,维持在4%-7%之间;②每年3-7月,土壤含水量先显着上升,但从5月开始缓慢下降,最低值一般在4%以下;③每年8-10月,土壤含水量整体上显着上升,并随着降水出现多次峰值。(3)固定沙地内各层土壤含水量显着低于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之间无固定规律。在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中,年平均土壤含水量最高的土层分别为60cm、40cm和40cm,土壤含水量关于土壤深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基本呈线性。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分为3层:土壤水分剧变层(0-10cm)、土壤水分活跃层(10-120cm)和土壤水分稳定层(120-200cm)。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各层土壤含水量之间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3个土壤水分垂直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土壤含水量与各时空变异指标(标准差、变异系数、偏度和峰度)的关系上。(4)固沙植被的建立增加了土壤水分的时间稳定性,降低了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并且对研究区内的土壤水分分布及动态、降水入渗和土壤水分平衡都形成了显着影响。丰水年和平水年内的土壤蓄水量基本不会出现下降,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给可以基本满足蒸散需求;但在干旱条件下和亏水年内,固定沙地的土壤蓄水量出现了亏缺。为了避免固定沙地中油蒿群落出现退化,本研究计算得出在植被恢复时的最大植被覆盖度不能超过68.4%。(5)应用分数阶土壤水分运动模型和多室模型来对土壤水分动态和降水入渗情况进行模拟,在初步验证模型后进行参数修正,结果表明经过参数修正后的模型参数满足设定的取值范围,拟合优度满足统计学要求,并且修正后的模型能更好地反映不同降水量、不同降水强度、不同样地内的土壤水分运移情况,表达不同降水条件下和不同时间段内植物与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在年度尺度内对土壤水分进行拟合时,应以分数阶土壤水分运动模型为主;在单次或连续降水尺度内对土壤水分进行拟合时,应以多室模型为主。(6)随着油蒿群落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粉粒含量增加,土壤结构逐渐稳定,土壤持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上升,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和抗风蚀能力。不同样地内地下生物量的分布趋势为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三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大部分根系生物量集中在0-40cm层内,根系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指数下降关系。三类样地中,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细根占比在逐渐升高,粗根和中粗根占比在逐渐降低。各样地、各时间段和各土层内影响土壤蓄水量变化的13个环境因子(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间隔、土壤初始含水量、根系生物量、土壤容重、土壤粒径、土壤温度、风力和风速、太阳辐射、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空气湿度)可以解释土壤蓄水量变化的85%以上,能够提供超过90%的相对贡献率,并且排名前两位的环境因子能够提供超过80%的相对贡献率。但能对土壤水分产生显着影响的因素只有降水量、降水间隔、降水强度、根系生物量和土壤初始含水量;土壤容重和土壤粒径对土壤蓄水量变化的贡献值不大,并且在三类样地中湿度、温度、土壤有机质、风力和风速对土壤蓄水量的影响极小。除土壤初始含水量以外,影响固定沙地土壤水分的最重要因素是植被覆盖率,影响流动沙地土壤水分的最重要因素是降水格局,半固定沙地的土壤水分受到植被和降水的双重影响。
刘建康[3](2019)在《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退化与封育恢复特征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油蒿群落是毛乌素沙地分布面积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群落类型,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沙治沙、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及退化草地恢复等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该地区油蒿群落出现严重退化,封育作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的主要措施之一,在该地区应用广泛,但目前缺乏对油蒿群落退化及恢复过程的综合对比研究。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通过在宁夏盐池县典型油蒿群落分布区布设不同退化程度及封育时间的样地,对油蒿种群、群落及土壤进行同步调查,系统分析油蒿种群数量及结构特征、种群空间格局、植被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等,综合探讨油蒿群落退化及恢复的特征与机制,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退化油蒿群落植被恢复与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草地退化影响种群更新与生长,不仅降低了油蒿种群密度、盖度及地上总生物量,还导致个体高度、冠幅及生物量的下降,改变了种群的年龄组成,使得幼苗及成株变少,枯死植株增多,进而影响种群结构。退化样地种群结构变化趋势为:衰退型(轻度退化)→增长型(中轻度退化)→稳定型(中度退化)→衰退型(极重度退化)。封育后随着幼苗的大量生长发育,个体的冠幅、高度及生物量逐渐降低,油蒿种群矮小化,在封育10年时种群盖度、密度及地上总生物量达到峰值,之后有减小的趋势。封育样地种群结构变化趋势为:增长型(封育5年)→衰退型(封育10年)→稳定型(封育15年)→衰退型(封育25年)。(2)油蒿种群具有强烈的空间依赖性,具有斑块状和条带状的分布特点,在退化及恢复过程中种群空间异质性会发生显着变化,总体表现为:退化样地>封育样地;偏重度退化样地>偏轻度退化样地;长期封育样地>短期封育样地。(3)油蒿种群、幼苗及成株多在小尺度聚集(0-2m)、大尺度(20-25m)随机或均匀分布,而半死株及死株在不同尺度多随机或均匀分布,封育导致油蒿幼苗聚集尺度增大。幼苗与成株多在小尺度上呈正相关,而与半死株、死株多相互独立。四种优势伴生种群(草木樨状黄芪Sophora alopecuraoides、苦豆子Astragalus melilotoides、老瓜头Cynanchum komarovii、沙生针茅Stipaglareosa)在空间上呈不同程度的小尺度聚集分布,且不同种群在同一样地中聚集尺度存在差异,总体表现为植被状况相对较好的封育样地聚集尺度大于较差的退化样地。四种伴生种群多与油蒿种群在小尺度相互竞争、大尺度相互独立。(4)研究区内菊科、禾本科、藜科、豆科植物占物种总数的70%以上,且主要以多年生草本为主,一年生草本次之,而灌木所占比重最小,草地退化及恢复过程中各样地物种组成会发生显着变化。不同的处理显着影响(P<0.05)群落盖度、高度、密度、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根冠比、枯落物重量、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SW、SP及均匀度指数E等指标,随着退化程度加剧枯落物逐渐降低,根冠比逐渐升高,E指数变化不显着,而其它各群落特征指标及群落稳定性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中度退化样地最高。封育后植被群落逐渐恢复,各植被特征在短时间内显着改善(P<0.05),群落稳定性也随之增强,封育10年是一个转折点,之后群落的各个特征指标将逐渐降低,而群落稳定性在封育15年时最强。(5)不同处理(P<0.01)及土层(P<0.05)显着影响各土壤理化性质,各土壤理化性状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退化程度加剧土壤含水量先增后减,土壤容重及砂粒含量逐渐增加,而土壤黏粒、粉粒及各化学性状(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逐渐降低。封育后土壤黏粒、粉粒、含水量及各化学性状的含量均逐渐增加,但封育25年后土壤含水量将有所降低。在植被退化及恢复过程中各土层土壤综合肥力会发生变化,总体变化趋势为:长期封育样地>偏轻度退化样地>短期封育样地>中度退化样地>偏重度退化样地。在植被退化及恢复过程中土壤结皮的波动显着影响各土壤理化性质含量,且不同类型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6)RDA分析结果表明,前两轴物种-土壤性状关系积累贡献率为78.95%,说明前两轴已能很好的解释土壤性状与植被群落间的关系,不同土壤性状对该地区群落的影响具有一定差异。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容重及土壤黏粒含量对植物群落及样地影响较大,而土壤速效氮及pH值的影响较小。
吴月[4](2017)在《围封对柳杨堡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的影响》文中提出围栏封育作为一项恢复退化草地植被的有效措施在宁夏盐池县广泛实施并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显着效益,但同时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日渐加深。当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已经逐渐稳定之后,如何管理封育区内的草地资源,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难题。本研究将关注点放在对牧业生产有利的饲用植物资源上,试图通过数量生态学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在完全封育条件下,盐池县柳杨堡人工封育区内饲用植物的生长状况和与相关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封育管理方式之下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和土壤环境之间的差异,来探究封育措施对饲用植物资源的影响,从而为封育草地后续管理方式的改善提供基础资料。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柳杨堡人工封育区内处于完全封育措施下的区域,自2002年至2016年间,共出现42种饲用植物种,6种有毒植物种。饲用植物在群落中占据主要地位,毒杂害草的出现并未对其生长造成威胁;在饲用植物盖度、平均高度、生物量、密度、物种数这几个种群数量特征指标中,饲用植物密度和物种数受年降雨量的影响较大;影响饲用植物在完全封育区内分布最主要的土壤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土壤容重和土壤速磷。(2)在完全封育区,自2002年至2016年,随着封育时间的增加,饲用植物盖度和生物量在封育前期均明显增加,饲用植物盖度在封育满8年(即2010年)时达到最大值随后保持稳定持续至调查结束(即2016年),饲用植物生物量在封育满9年(即2011年)时达到最大值但随后开始下降,并且截止到2016年,依旧保持下降趋势。(3)通过两两比较2016年未封育、半封育区、完全封育区这三个区域之间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以及土壤环境指标的差异发现:完全封育区与半封育区之间的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指标、土壤指标均没有差异;而未封育区与完全封育区之间有2个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指标(生物量、密度)有明显差异,同时还有3个土壤指标(土壤紧实度、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有差异;未封育区与半封育区之间有1个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指标(生物量)表现出了明显差异,有2个土壤指标(土壤紧实度、土壤含水率)有差异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知,经过14年的围栏封育,完全封育区的饲用植物恢复效果显着,同时,采取完全排除人为干扰的管理或允许有部分人为干扰不会对柳杨堡封育区饲用植物的生长恢复效果以及土壤特征带来明显不同。考虑到完全禁牧会致使偷牧行为的不断发生,我们建议:盐池县可以对当地一些恢复较好的退化草地改变管理方式,例如将部分恢复效果较好的草地解封,允许适当放牧,合理控制放牧的时间和频率;或者采取划区域放牧的方式,通过划分区域,让牧民们在某个区域放牧到一定期限后又换到另一个区域继续放牧这样交替的方式来缓解对一个地区持续放牧的压力,从而缓解退化草地保护与牧民放牧之间的矛盾。
王黎黎[5](2016)在《盐池县封育条件下草地生态环境演变态势及草场管理》文中研究说明禁牧封育是为我国最重要的生态保护措施之一,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通过退耕还林和禁牧封育,有效的遏制了草原退化沙化,为各种牧草的生长提供了生境及休养生息的条件,促使草原植被较快恢复,实现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本文结合国家荒漠化定位监测项目,以全国荒漠化定位监测站、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沙质荒漠化强烈发展地区之一宁夏盐池县为例,从生态学和利用的角度,通过地面样地调查与宏观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封育措施下植物群落的演替态势、土壤质地的变化特征以及草地的健康状况,试图找到沙化草地植被的最佳恢复方式,探讨草场的生态管理模式,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生产间的冲突问题,为沙化草地植被恢复及草场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阶段性成果如下:(1)研究区内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其中多年生草本占大多数,灌木、半灌木最少。从科属组成来看,豆科植物和菊科植物占主要地位,其次为禾本科、藜科。运用TWINSPAN等级分类将研究区在4级水平上划分为7个群落类型。(2)对宁夏盐池县自然地带沙地植被演替的研究表明,一般正向演替序列为:一年生草本短命先锋植物→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半灌木、灌木。退耕还林地、天然草地和翻耕区正处于以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为主要优势种的正向演替阶段;新封育区和半封育区正处于以半灌木、灌木和多年生草本为主要优势种的正向演替阶段;而老封育区呈现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的逆向演替趋势。在植物群落的正向演替过程中,群落中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趋于均匀化。(3)对带状翻耕区内植被恢复状况研究表明,翻耕能够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群落均匀度,但这种作用并不显着,在植被盖度和生物量方面,翻耕区的数值波动很大,并没有明显的提高,群落稳定性较差,翻耕区内土壤含水量较低,养分含量很少。所以,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带状翻耕对于盐池草场来说,并不是一种很好的恢复方式。(4)研究区土壤贫瘠,土壤养分状况非常差,土壤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很低。放牧等干扰主要影响了土壤表层的理化性质。不同深度土层土壤含水量都是半封育区最高。干扰梯度的不同对速效养分的影响规律比较明显,基本上是干扰越大养分含量越低。(5)选取多种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较大的因子对盐池县的草地进行健康等级划分,优等草地占全部草地面积的0.39%,中等占60.18%,劣等占39.43%。单位优等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6286.98元/hm2·a,中等草地为3627.41元/hm2·a,劣等草地为2179.32元/hm2·a。2014年盐池县草地生态系统的总服务价值为1375.79×106元。(6)封育措施对植被恢复的作用效果明显。它能够保护植被免受人畜干扰,为植被提供良好的休养生息的条件,提高群落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从而促进群落恢复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从盐池县植被覆盖图中也可以看出,2002年采取全县禁牧措施后,2003、2004年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但长时间的完全封育并不利于植被的恢复。随着封育时间的延长,封育区内地表生物结皮形成并逐渐增厚,不仅与植物争水争肥,还直接影响了水分的入渗,从而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完全封育的最佳年限为8年左右。考虑到盐池县的生态脆弱性,建议对草地进行分级管理。劣等草地继续实行退耕还林以及禁牧封育等植被恢复措施,对中等草地和优等草地实行季节性放牧或轮牧等方式利用,经济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妥协点为地上生物量的35%。(7)在禁牧政策下,抑制偷牧现象最好的办法是加大监管力度与惩罚强度的同时,提高牧民的长期禁牧收益,当禁牧后的收益等于偷牧的短期收益时,即使政府不监管牧民也不会偷牧。建议采用轮牧、季节性放牧政策与禁牧补贴政策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牧民在禁牧政策下的收益。
苗静[6](2016)在《宁夏封育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宁夏盐池县生态环境脆弱,加之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退化严重。土地荒漠化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对不同治理措施下封育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人工封育草场植被变化情况,分析其变化影响因素,得到结论如下:(1)柳杨堡人工封育区一共出现了14科,42种植物,主要是菊科、禾本科、豆科植物。常见的植物种有阿尔泰狗娃花、黑沙蒿、猪毛蒿、臭蒿、赖草、隐子草等。季节性封育草场出现的植物种数最多,其次是未封育草场,出现植物种数最少的是完全封育草场。柳杨堡人工封育区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草本植物又以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为主。该封育区内只出现中生和旱生植物,没有出现水生和湿生植物。(2)根据NMDS分析结果,将人工封育草场划分为3个群落种组类型。第1组:猪毛蒿+草木樨状黄芪群落。第Ⅱ组:苦豆子+阿尔泰狗娃花群落。第Ⅲ组:黑沙蒿+刺沙蓬群落。(3)季节性封育草场多样性指数与优势度指数最高。完全封育草场植被群落分布均匀,无明显优势种。不同封育年限草场的βw、βs、βj指数随封育年限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同时,βw变化趋势显着,βj指数与βs指数变化趋势平缓。季节性封育草场γ多样性高于完全封育草场和未封育草场。完全封育草场γ多样性较低。2011年封育草场Y多样性达到最大值。(4)季节性封育草场总复杂性较高,其次是完全封育草场,最后是未封育草场。(5)第一排序轴CCA能清晰区分柳杨堡人工封育区物种与各个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其次,影响柳杨堡人工封育区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土壤容重和结皮盖度。
杨越[7](2010)在《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的景观动态与生态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宁夏盐池县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北方农牧交错区。近年来大范围的植被恢复对于遏制土地退化、改善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作用。植被恢复的过程对盐池县景观动态与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探讨其变化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文采用遥感影像与地面调查相结合,运用现代“3S”技术与景观生态学原理,从宏观尺度对盐池县1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景观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采用野外试验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恢复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土壤学、水文学等相关理论,以退化生态系统区域尺度植被种类、群落结构、土壤质量、水分水文效应、风蚀防治效应等为切入点,系统研究盐池县不同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并建立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植被恢复过程进行生态效应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地利用/覆被发生较大变化。从1999~2009年以来不同时段中,农地一直呈现递减趋势,由占全县面积的21.78%减小到18.49%,减少22180.19 hm2;林地一直呈现增长趋势,从占全县面积的9.79%增加到13.08%,增加22179.6 hm2,其增长的来源均主要为草地,其次为农地;居民及建设用地从占全县面积的1.28%增加到4.20%,增加19708.12 hm2;未利用地在1999年以后开始大幅度减少,主要为流动沙地的减少,其减少的部分主要转化为林地和草地。(2)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中景观动态产生变化。类型水平上,不同时期土地利用Ⅰ级分类的平均斑块面积(MPS)排序是草地>农地>林地>未利用地>水域>居民建设用地,土地利用Ⅱ级分类中高盖度草地与低盖度草地的MPS随时段的变化幅度较大,其他类型的变化不明显;斑块面积变异系数(PSCV)变化总体上呈现减小的趋势,离散程度逐渐减小;各类型草地的最大斑块指数(LPI)明显高出其它类型,体现草地的基质作用;有林地的LPI在不断升高,而旱地和疏林地的LPI却在降低,表明生态建设取得良好成果。景观水平上,盐池县1999~2003年景观的破碎度加大,景观异质性增加,2003~2009年的景观破碎度降低,景观异质性减弱;最大斑块指数(LPI)和变异系数(PSCV)均呈较小幅度波动;不同时期景观的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AWMSI)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AWMPFD)的差异性较小,说明斑块形状的规则性及斑块边缘复杂程度变化较小。景观多样性(SHDI)、均匀度(SHEI)呈现细微波动,但整体平稳增长,表明近10年景观面积在不同类型之间的分配相对均匀,景观的异质性增加。聚集度(CONTAG)逐年下降和散布与并列指数(IJI)逐年上升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说明景观中各种类型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出现均衡化。(3)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显着。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数量逐渐增加,物种丰富度逐渐提高,群落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也都比农地有所提高,群落生态效应明显。植物根系的穿插作用使土壤物理性质得以改善,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入渗性能增强;土壤颗粒组成也发生一定的改变,土壤团聚体含量,水稳性团聚体逐渐增加,土壤的抗蚀性逐渐增强。不同植被恢复过程对土壤养分状况有明显的改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及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变化明显。不同植被类型根系分布深度及密度的差异使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不同,因此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植被冠层对降水的截留作用削弱了雨滴对土壤的溅蚀,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截留作用表现各异。枯落物层是拦截降水的重要环节,研究中所选立地类型以灌木草本为主,枯落物层容水量相对较小。植被恢复对风速和下垫面性质产生一定影响,风蚀防治作用明显。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物种群落特征,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水分、水文等生态因子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不同生态因子间的相关程度不同。(4)盐池县不同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指数均处在(0.4-0.6)之间,评价等级为中级。不同立地类型的生态效应指数(EEI)的大小排序为:天然草地>退耕还林地>人工封育草地>撂荒地>固定沙地>农地。植被恢复过程在群落效应、土壤物理效应、土壤化学效应、水文水分效应以及风蚀防治效应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盐池县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土地荒漠化的逆转。因此,结合盐池县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等方面条件,因地制宜的推进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是盐池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刘小丹[8](2009)在《青海绿洲沙漠化防治技术与植被遥感监测研究 ——以察汗乌苏绿洲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之一,其生态状况不仅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影响到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安全。近年来,柴达木盆地的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但整体恶化问题仍很突出,已经对整个盆地的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自然因素与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荒漠化,其中以沙漠化为主。论文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柴达木盆地比较典型的察汗乌苏绿洲为研究区域,开展绿洲沙漠化防治技术与植被遥感监测研究,以期为研究区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都兰察汗乌苏绿洲进行研究:(1)由于水资源是防治绿洲沙漠化发展,建设生态绿洲的关键因素,但是长期对察汗乌苏绿洲水资源状况认识不清,存此首先对水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水文与水资源调查,认为察汗乌苏绿洲水系由察汗乌苏河与夏日哈河组成,察汗乌苏-夏日哈区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9753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9794亿m3,水资源总量为2.5255亿m3。通过水质检测,河流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均良好;(2)通过总结柴达木盆地沙漠化防治经验及相关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区绿洲沙漠化防治技术体系,可分为植被建设技术体系与工程防治技术体系。植被建设体系由植被恢复封育技术、固沙造林技术、退耕还林造林种草技术和绿洲防护林技术体系组成;工程防治技术体系由机械沙障固沙技术与化学固沙技术组成;(3)由于沙漠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植被的退化,因此植被的动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沙漠化的动态变化,研究植被的动态变化可以探知沙漠化的动态变化。论文基于“3S”技术,利用研究区1990年、2001年、2006年三个时期的遥感数据,进行基于NDVI植被覆盖动态遥感监测,研究认为1990-2006年间,察汗乌苏绿洲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波动增长趋势,绿洲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植被覆盖度由低等级转变为较高等级,绿洲边缘植被状况明显好转。
杨光[9](2008)在《基于3S的盐池县景观格局及荒漠化动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宁夏盐池县地处干旱和半干旱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农牧交错区。在自然和人为的共同作用下,该区以土地沙化为特征的荒漠化问题严重威胁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生态安全。为了更好地对该区荒漠化发展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了解荒漠化态势,明确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服务于区域荒漠化的综合、科学防治,本文以“3S”技术与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支撑,采用数理统计与数学建模的方法,对盐池县近20年景观格局、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建立了区域荒漠化程度量化估测模型,提出了区域“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探讨了盐池县土地荒漠化驱动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了盐池县1986年以来土地利用/覆被景观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从面积变化来看,耕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逐年增加,之后逐年减少,林地及居民建设用地面积保持持续增长;从斑块的离散程度来看,表现出初期增大后期减小的趋势;景观多样性、均匀度、聚集度及散布与并列指数的变化分为两个时期,即1986~1995年和1995~2006年,后一时期的多样性、均匀度、散布与并列指数高于第一阶段,聚集度低于第一阶段,表明这一时期不同类型之间的分配更加均匀,景观的异质性增加。(2)以盐池县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数据库,分析评价了该区20年来的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并利用Markov过程模型对未来土地利用/覆被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盐池县在未来发展中,建设用地比重将持续稳定增长,与其他类型相比,增长速度较快;耕地在未来的变化中所占比重将逐渐减小,但减速较缓;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比重在未来的时间里变化较小,在当前的政策与经济发展下能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水域在未来的时间里逐年减少。(3)采用遥感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岭迹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及线性回归法建立了区域荒漠化程度量化估测模型,对不同等级荒漠化程度进行了动态分析与评价。盐池县荒漠化程度数学估测模型可以表示为: Ydesert=4.186-0.0437Yc-0.00046Yb式中:Ydesert为荒漠化程度等级;Yc为植被覆盖度与所选因子的数学估测模型;Yb为生物量与所选因子的数学估测模型。(4)提出了区域“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IIODD)”的概念,根据荒漠化等级顺序赋值,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不同荒漠化程度等级在区域荒漠化面积中所占的权重。轻度荒漠化、中度荒漠化、重度荒漠化、极重度荒漠化的权重值分别为:0.0553、0.1775、0.2622和0.5650。(5)按盐池县不同乡镇边界将盐池县划分为不同空间地域单元,提取并分析了不同乡镇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揭示了该区荒漠化发展程度的地域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盐池县从北向南荒漠化程度总体上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6)荒漠化驱动因素。造成荒漠化最直接、最主要的驱动力为人口因素,其次为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政策因素和文化因素等。
沈彦[10](2008)在《宁夏盐池沙化草地植被动态特征及围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草地沙质荒漠化是人类目前面临的重大环境与社会问题,也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草地资源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切实掌握草地沙化成因、发生机制、生态过程以及沙化草地植被恢复措施,本研究以宁夏沙化草地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恢复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其植被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植被恢复效应及植被遥感监测等进行了全面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盐池县2003年植被生长状况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2005、2006年相对较差。由于全县禁牧政策的顺利实施,区域植被群落逐渐朝正向演替,预计未来5-10年,盐池县将形成以黑沙蒿、老瓜头及苦豆子为主的草原带沙地植被。近5年来盐池植被动态变化特征和5种不同土地类型群落组成结构研究表明,封育措施是沙化草地最有效、最经济的植被恢复措施之一,尤其在退耕还草和天然草地,封育对这2种土地类型的植被恢复与保护是行之有效的。(2)3个不同封育年限中植被的生活型绝大部分为草本植物,其中老封育区以多年生为主,一年生的植物还占有很大比例,饲用价值较高的优良牧草,随着封育的时间增加而减少。对沙化草地实施围栏封育不同年限后,3个不同封育年限的植被盖度、平均高度、地上生物量差异不显着。沙化草地围封4年后,进行适当割草或放牧利用,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结皮松动,有利于有限的降水被植物充分利用,草地的植被尽快恢复;另一方面可抑制优势种的扩展,使伴生种、特化种获得生存空间,从而增加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特征值,使生产力得到提升。(3)基于NDVI植被动态遥感监测表明,2001—2004年,盐池县植被状况明显好转,全县成片荒漠化土地逐渐减少,植被覆盖度都朝好的方向转变。中盖度植被是盐池县的主要沙化土地类型,该类型面积大,生态结构简单、脆弱,易受外界干扰而发生改变,在研究时段内变化幅度不大,是未来盐池县荒漠化治理的重点区域,同时要注意对中高覆盖度植被、高覆盖度植被地区的保护。
二、盐池沙地退化草场植被恢复与流沙防治效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盐池沙地退化草场植被恢复与流沙防治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干旱区植被恢复研究 |
1.2.2 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模式研究现状 |
1.2.3 植被恢复的群落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1.2.4 地形及土壤因子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调查 |
2.2.2 群落分析 |
2.2.3 土壤与植被样品分析 |
2.2.4 雷达数据处理 |
2.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不同沙地类型人工恢复模式下植被特征变化 |
3.1 三种类型沙地植被恢复特征 |
3.1.1 植物种类的差异 |
3.1.2 植株生长的差异 |
3.1.3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
3.1.4 植被与土壤的关系 |
3.1.5 讨论 |
3.1.6 小结 |
3.2 沙障对沙地植被恢复的影响 |
3.2.1 植被种类的差异 |
3.2.2 植株生长状况的变化 |
3.2.3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
3.2.4 讨论 |
3.2.5 小结 |
3.3 基于TLS不同海拔植被恢复特征的动态变化 |
3.3.1 土壤性质和植株生长的变化 |
3.3.2 土壤性质随海拔的变化 |
3.3.3 植株生长随海拔的变化 |
3.3.4 讨论 |
3.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TLS自然恢复模式下砂生槐群落的植被特征变化 |
4.1 不同地形土壤状况 |
4.1.1 土壤粒度特征 |
4.1.2 土壤性质的变化 |
4.2 株高分级与个体数量随地形的变化 |
4.3 空间分布随微地形的变化 |
4.3.1 个体分布随高程的变化 |
4.3.2 个体分布随坡度的变化 |
4.3.3 个体分布随坡向的变化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恢复模式下高寒河谷典型群落的植被特征研究 |
5.1 沙地不同群落间的土壤状况 |
5.1.1 土壤物理性质 |
5.1.2 土壤养分含量 |
5.2 沙地不同优势植物种的植株生长与叶片养分 |
5.3 讨论 |
5.3.1 植被特征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响应 |
5.3.2 叶片养分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藏高原沙地植被可持续经营对策 |
6.1 植被恢复现状与存在问题 |
6.1.1 现状 |
6.1.2 存在的问题 |
6.2 植被恢复的影响因素 |
6.2.1 自然条件 |
6.2.2 人为干扰 |
6.3 可持续经营对策建议 |
6.3.1 对策 |
6.3.2 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2)毛乌素沙地不同固定程度油蒿群落土壤水分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土壤水分研究现状 |
1.2.1 土壤水分测定方法 |
1.2.2 土壤水分动态 |
1.2.3 降水入渗及再分配 |
1.2.4 土壤水分平衡 |
1.2.5 土壤水分模型 |
1.2.6 土壤水分影响机制 |
1.3 植物根系研究现状 |
1.3.1 细根生物量 |
1.3.2 细根的空间分布 |
1.3.3 土壤水分与细根的关系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土壤与植被 |
2.3 气候与水文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3.2 油蒿群落调查 |
3.3 水分测定 |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4.1 标准化降水指数 |
3.4.2 土壤水分分析 |
3.4.3 回归分析 |
3.4.4 通径分析 |
3.4.5 灰色关联度分析 |
3.4.6 土壤水分模型 |
3.4.7 降水入渗模型 |
3.4.8 冗余分析 |
4 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动态 |
4.1 降水 |
4.2 土壤水分时间动态 |
4.2.1 季节动态 |
4.2.2 年际动态 |
4.2.3 时间稳定性 |
4.3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 |
4.4 土壤水分与时空变异指标的关系 |
4.4.1 土壤含水量与标准差的关系 |
4.4.2 土壤含水量与变异系数的关系 |
4.4.3 土壤含水量与偏度的关系 |
4.4.4 土壤含水量与峰度的关系 |
4.5 土壤蓄水量变化情况 |
4.6 土壤水分平衡情况 |
4.6.1 沙地土壤水分平衡估算 |
4.6.2 土壤水转化比例估算 |
4.7 相关性分析和模型预测 |
4.7.1 通径分析 |
4.7.2 模型预测 |
4.8 小结 |
4.9 讨论 |
5 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 |
5.1 土壤水分对小雨的响应 |
5.1.1 降水前土壤初始含水量 |
5.1.2 湿润锋的迁移过程 |
5.1.3 降水后土壤含水量变化情况 |
5.2 土壤水分对中雨的响应 |
5.2.1 降水前土壤初始含水量 |
5.2.2 湿润锋的迁移过程 |
5.2.3 降水后土壤含水量变化情况 |
5.3 土壤水分对大雨的响应 |
5.3.1 降水前土壤初始含水量 |
5.3.2 湿润锋的迁移过程 |
5.3.3 降水后土壤含水量变化情况 |
5.4 土壤水分对暴雨的响应 |
5.4.1 降水前土壤初始含水量 |
5.4.2 湿润锋的迁移过程 |
5.4.3 降水后土壤含水量变化情况 |
5.5 土壤水分对连续降水的响应 |
5.6 降水入渗模拟 |
5.6.1 模型验证 |
5.6.2 参数修正 |
5.6.3 模型应用 |
5.7 小结 |
5.8 讨论 |
6 土壤水分影响因子分析 |
6.1 根系分布 |
6.2 土壤理化性质 |
6.2.1 土壤容重 |
6.2.2 土壤孔隙度 |
6.2.3 土壤机械组成 |
6.2.4 土壤持水量 |
6.2.5 土壤养分 |
6.3 气象因子 |
6.4 冗余分析 |
6.4.1 参数情况 |
6.4.2 排序情况 |
6.4.3 影响因子的变量分离 |
6.5 小结 |
6.6 讨论 |
7 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退化与封育恢复特征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草地退化概述 |
1.2.1 草地退化原因 |
1.2.2 草地退化发展趋势 |
1.2.3 草地退化影响研究进展 |
1.3 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概述 |
1.3.1 草地恢复理论基础 |
1.3.2 草地主要恢复措施 |
1.3.3 毛乌素沙地恢复措施选择 |
1.3.4 封育影响研究进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种群结构及数量特征研究 |
1.4.2 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
1.4.3 植被群落特征研究 |
1.4.4 土壤特征研究 |
1.5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2.1 气候 |
2.2.2 植被 |
2.2.3 土壤 |
2.2.4 地形地貌 |
2.2.5 水资源 |
3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3.1 实验设计 |
3.1.1 样地选择及布设 |
3.1.2 样地调查 |
3.2 数据分析处理 |
3.2.1 重要值 |
3.2.2 群落α多样性指数 |
3.2.3 群落稳定性指数 |
3.2.4 群落相似性 |
3.2.5 空间点格局 |
3.2.6 半方差函数 |
3.2.7 种群生物量估测模型 |
3.2.8 种群大小结构划分 |
4 油蒿种群数量及结构特征研究 |
4.1 油蒿种群数量特征研究 |
4.1.1 油蒿种群组成 |
4.1.2 油蒿种群基本数量特征 |
4.2 油蒿个体特征间关系 |
4.3 油蒿种群冠幅及高度分布结构研究 |
4.4 油蒿种群生存分析 |
4.5 油蒿种群生物量研究 |
4.5.1 生物量预测模型构建 |
4.5.2 生物量模型检验 |
4.5.3 油蒿种群生物量估算 |
4.6 讨论 |
4.6.1 油蒿种群数量波动分析 |
4.6.2 油蒿种群结构波动分析 |
4.6.3 油蒿种群生物量波动分析 |
4.7 小结 |
5 种群空间格局研究 |
5.1 油蒿种群空间格局研究 |
5.1.1 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5.1.2 空间异质性研究 |
5.1.3 空间点格局特征研究 |
5.2 优势伴生种群空间点格局研究 |
5.2.1 基本数量特征研究 |
5.2.2 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5.2.3 空间点格局特征研究 |
5.3 油蒿种群种内关联性研究 |
5.4 油蒿种群与优势伴生种群种间关联性研究 |
5.5 讨论 |
5.5.1 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
5.5.2 种群空间关联性分析 |
5.6 小结 |
6 油蒿群落植被特征研究 |
6.1 油蒿群落物种组成变化分析 |
6.1.1 群落科属组成 |
6.1.2 群落生活型组成 |
6.2 群落相似性分析 |
6.3 群落基本数量特征分析 |
6.4 群落生物量分析 |
6.5 群落α多样性分析 |
6.5.1 α多样性指数数量分析 |
6.5.2 α多样性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关系 |
6.6 各群落指标相关性矩阵 |
6.7 群落稳定性分析 |
6.7.1 M·Godron稳定性分析 |
6.7.2 M·Godron稳定性与群落特征值关系 |
6.7.3 M·Godron稳定性与α多样性关系 |
6.8 讨论 |
6.8.1 群落物种组成变化 |
6.8.2 群落特征值波动 |
6.8.3 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波动 |
6.8.4 降水年际波动对群落的影响 |
6.9 小结 |
7 油蒿群落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
7.1 土壤物理性质统计分析 |
7.1.1 土壤含水量 |
7.1.2 土壤容重 |
7.1.3 土壤机械组成 |
7.2 土壤化学性质统计分析 |
7.2.1 土壤有机质 |
7.2.2 土壤全氮及速效氮 |
7.2.3 土壤全磷及速效磷 |
7.2.4 速效钾 |
7.2.5 土壤pH |
7.3 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
7.4 土壤因子与植被关系冗余分析 |
7.5 土壤肥力评价 |
7.6 生物结皮分析 |
7.6.1 生物结皮盖度 |
7.6.2 结皮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
7.7 讨论 |
7.7.1 土壤理化性质波动 |
7.7.2 植被群落与土壤间反馈机制 |
7.7.3 生物结皮对土壤影响 |
7.8 小结 |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围封对柳杨堡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全球荒漠化与草地退化 |
1.1.2 草地退化与围栏封育 |
1.1.3 围栏封育对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影响 |
1.1.4 盐池县治理退化草地存在的问题 |
1.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关于围栏封育研究的进展 |
1.2.2 未来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概况 |
2.2.1 气候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土壤 |
2.2.4 植被情况 |
2.3 资源及社会经济概况 |
2.3.1 人口及社会经济概况 |
2.3.2 水资源概况 |
2.3.3 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资源结构 |
2.3.4 牧草资源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实验地布设 |
3.2 基本资料收集 |
3.2.1 外业调查 |
3.2.2 资料查阅 |
3.3 内业数据分析处理 |
3.3.1 植物种分类 |
3.3.2 数量特征指标的选择和计算 |
3.3.2.1 饲用植物数量特征指标的选择和计算 |
3.3.2.2 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的选择和计算 |
3.3.3 相关分析 |
3.3.4 回归分析 |
3.3.5 排序 |
3.3.6 差异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完全封育区饲用植物与相关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 |
4.1.1 完全封育区饲用植物基本情况 |
4.1.2 饲用植物种群在整个植物群落中的地位 |
4.1.3 饲用植物与毒杂草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
4.1.4 饲用植物与土壤因子的CCA排序结果 |
4.1.5 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与年降雨量的相关性 |
4.2 完全封育区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数据的回归分析 |
4.3 三种封育管理措施下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和土壤指标的差异 |
4.3.1 三种封育管理措施下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的差异 |
4.3.2 三种封育管理措施下土壤指标的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与建议 |
5.2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 1-饲用植物营养成分及适口性一览表 |
(5)盐池县封育条件下草地生态环境演变态势及草场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草地及草地生态系统的概念 |
1.3 草地退化现状 |
1.4 沙化草地研究进展 |
1.4.1 环境因素对草地沙化的影响 |
1.4.2 放牧对草地沙化的影响 |
1.4.3 沙化草地植被恢复 |
1.5 围栏封育及其对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作用 |
1.5.1 围栏封育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
1.5.2 围栏封育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6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研究 |
1.6.1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1.6.2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方法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 |
2.1.3 土壤 |
2.1.4 植被 |
2.1.5 土地资源结构 |
2.1.6 水资源 |
2.2 盐池县社会经济状况 |
2.2.1 人口及社会经济状况 |
2.2.2 土地利用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基础资料收集 |
3.3 外业调查 |
3.3.1 固定样地的布设 |
3.3.2 野外植被调查 |
3.3.3 土壤调查 |
3.4 数据分析处理 |
3.4.1 遥感影像的预处理 |
3.4.2 重要值的计算 |
3.4.3 生态位测度 |
3.4.4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3.4.5 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 |
3.4.6 稳定性测定方法 |
3.4.7 群落相似性计算 |
3.5 技术路线 |
4 封育措施下草地植物群落演变态势 |
4.1 物种组成 |
4.1.1 植物群落的科属组成 |
4.1.2 植物群落生活型组成 |
4.1.3 植物的饲用价值 |
4.2 植物群落分类 |
4.3 植被数量特征分析 |
4.4 草地植物群落种群生态位变化 |
4.4.1 生态位宽度变化 |
4.4.2 生态位重叠度变化 |
4.5 主要种群空间分布 |
4.6 群落相似性 |
4.7 草地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分析 |
4.8 草地群落稳定性研究 |
4.9 讨论 |
4.9.1 降水量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4.9.2 群落数量特征与生物多样性 |
4.9.3 群落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 |
4.10 小结 |
5 封育措施下土壤性状研究 |
5.1 土壤物理性质 |
5.1.1 土壤容重 |
5.1.2 土壤含水量 |
5.2 土壤养分含量 |
5.2.1 土壤氮素含量 |
5.2.2 土壤磷素含量 |
5.2.3 土壤钾素含量 |
5.2.4 土壤有机质含量 |
5.3 表层土壤结皮对植被的影响 |
5.4 土壤环境因子与植物群落的关系 |
5.4.1 土壤环境因子的选择 |
5.4.2 植被与土壤环境因子DCCA排序 |
5.5 讨论与小结 |
6 封育措施对植被恢复效果评价 |
6.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6.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6.2.1 基况C的选取 |
6.2.2 活力指数V的选取 |
6.2.3 组织力指数O的选取 |
6.2.4 恢复力指数R的选取 |
6.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4 权重的计算 |
6.4.1 层次分析法 |
6.4.2 熵值法 |
6.4.3 综合权重法 |
6.5 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得分计算 |
6.6 讨论与小结 |
7 盐池县草场植被动态变化与管理 |
7.1 近十几年盐池县植被覆盖度变化 |
7.1.1 样地植被盖度的确定 |
7.1.2 植被覆盖度的反演 |
7.1.3 盐池县植被覆盖度分析 |
7.2 盐池县草地等级划分 |
7.2.1 草地范围确定 |
7.2.2 草地等级划分 |
7.3 盐池县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7.3.1 生态服务价值 |
7.3.2 经济生产价值 |
7.3.3 不同等级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
7.4 生态保护与经济生产间的权衡 |
7.4.1 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关系 |
7.4.2 不同利用率下草地的服务价值 |
7.4.3 草场区别管理模式 |
7.5 讨论 |
7.5.1 植被恢复的影响因素 |
7.5.2 关于禁牧政策政府与牧民间的博弈 |
7.6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宁夏封育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人工封育 |
1.2.1.1 人工封育国外进展 |
1.2.1.2 人工封育国内进展 |
1.2.3 草地植物种群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4 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 |
1.2.4.1 国外研究进展 |
1.2.4.2 国内研究进展 |
1.2.5 草地植被群落与非生物因子之间的关系 |
1.3 技术路线与文章结构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状况 |
2.4 土壤概况 |
2.5 水资源概况 |
2.6 植被概况 |
2.7 土地资源状况及荒漠化状况 |
2.8 人口经济状况 |
3 研究方法 |
3.1 外业调查 |
3.1.1 样地布设 |
3.1.2 植被调查 |
3.1.3 土壤调查 |
3.1.4 生物结皮调查 |
3.2 外业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1 植被重要值 |
3.2.2 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 |
3.2.3 群落多样性结构特征指标 |
3.2.4 群落复杂性指数 |
3.2.5 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 |
3.2.6 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 |
4 封育草场植被组成、生活型、水分生态型分析 |
4.1 封育草场植被组成情况分析 |
4.2 封育草场植被生活型分析 |
4.3 封育草场植被水分生态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封育草场主要植物生态种组分析 |
6 封育草场群落多样性分析 |
6.1 封育草场α多样性分析 |
6.2 封育草场β多样性分析 |
6.3 封育草场γ多样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封育草场群落复杂性分析 |
8 封育草场植被群落典范对应分析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的景观动态与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1.2.1 植被恢复的概念及研究概况 |
1.2.2 植被恢复的理论基础 |
1.2.3 植被恢复技术措施 |
1.2.4 植被恢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国内外沙漠(沙地)植被恢复研究概况 |
1.4 植被恢复模式及生态功能研究 |
1.5 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
1.5.1 景观及景观生态学的定义 |
1.5.2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
1.5.3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
1.5.4 景观动态研究 |
1.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进展 |
1.6.1 LUCC信息数据的获取 |
1.6.2 LUCC过程及驱动机制 |
1.6.3 LUCC模型研究 |
1.7 盐池县荒漠化与植被恢复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 |
2.1.3 地形地貌 |
2.1.4 水文地质 |
2.1.5 土壤 |
2.1.6 植被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2.1 人口与经济状况 |
2.2.2 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
2.3 盐池县生态建设及植被恢复模式 |
2.3.1 盐池县生态建设概况 |
2.3.2 盐池县植被建设模式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植被恢复过程的景观动态 |
3.1.2 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 |
3.1.3 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评价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3.4 拟解决关键问题 |
4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景观动态研究 |
4.1 遥感影像资料及预处理 |
4.1.1 遥感影像资料 |
4.1.2 影像预处理 |
4.1.3 遥感影像最佳波段选择与合成 |
4.1.4 遥感影像裁剪 |
4.2 基于NDVI的植被覆盖度估算 |
4.2.1 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模型 |
4.2.2 植被覆盖等级划分 |
4.3 基于遥感的LUCC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4.3.1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体系的建立 |
4.3.2 解译标志的确定 |
4.3.3 遥感图像分类 |
4.3.4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精度评估 |
4.4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
4.5 盐池县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
4.5.1 景观特征指数的选取 |
4.5.2 景观结构单元特征指数及生态学意义 |
4.5.3 景观异质性指数及生态学意义 |
4.5.4 景观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动态特征 |
4.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
4.6.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素 |
4.6.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自然因素 |
4.6.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人文因素 |
4.7 小结 |
5 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生态效应研究 |
5.1 野外调查及试验设计 |
5.1.1 标准地设置 |
5.1.2 植被调查、试验及数据处理 |
5.1.3 土壤调查、试验及数据处理 |
5.1.4 风蚀防治效应测定 |
5.2 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群落特征 |
5.2.1 植被群落特征分析 |
5.2.2 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
5.3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特征 |
5.3.1 土壤物理性质 |
5.3.2 土壤化学性质 |
5.4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
5.5 植被恢复过程中水文效应 |
5.5.1 植被冠层的截留量 |
5.5.2 枯落物层的容水量 |
5.6 植被恢复过程中风蚀防治效应 |
5.6.1 不同植被恢复过程地表粗糙度 |
5.7 植被恢复过程中各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 |
5.7.1 群落多样性相关分析 |
5.7.2 土壤物理性质相关分析 |
5.7.3 土壤化学性质相关分析 |
5.7.4 土壤水分及水文效应因子相关分析 |
5.7.5 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物理性质之间相关性分析 |
5.7.6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相关分析 |
5.7.7 植被覆盖度与风蚀防治效应因子之间相关分析 |
5.8 小结 |
6 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生态效应评价 |
6.1 植被恢复过程生态效应评价指标和方法 |
6.1.1 生态效应评价指标 |
6.1.2 生态效应评价方法 |
6.2 植被恢复过程生态效应评价 |
6.2.1 单因素评价模型 |
6.2.2 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 |
6.2.3 生态效应评价结果 |
6.3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问题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青海绿洲沙漠化防治技术与植被遥感监测研究 ——以察汗乌苏绿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绿洲 |
1.1.1 绿洲概念 |
1.1.2 绿洲分布概况 |
1.1.3 绿洲研究进展 |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区基本概况 |
2.1 柴达木盆地概况 |
2.2 都兰自然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 |
2.2.4 土壤 |
2.2.5 植被 |
2.2.6 水文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3.1 人口状况 |
2.3.2 社会经济状况 |
2.3.3 都兰林业工程实施情况 |
2.4 察汗乌苏绿洲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技术路线 |
3.2 外业调查 |
3.2.1 植被调查 |
3.2.2 气象资料收集 |
3.2.3 遥感地面调查 |
3.3 内业分析方法 |
3.3.1 生态学计算方法 |
3.3.3 植被遥感监测研究方法 |
4 察汗乌苏绿洲水资源现状调查研究 |
4.1 绿洲水资源特征 |
4.1.1 绿洲水系 |
4.1.2 降水 |
4.1.3 蒸发 |
4.1.4 干早指数 |
4.1.5 地表水资源量 |
4.1.6 地下水资源量 |
4.1.7 水资源总量 |
4.1.8 水资源质量评价 |
4.2 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
4.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
4.4 小结 |
5 绿洲沙漠化防治技术体系研究 |
5.1 绿洲沙漠化防治技术体系 |
5.2 植被建设技术体系 |
5.2.1 植被恢复封育技术 |
5.2.2 固沙造林技术 |
5.2.3 退耕还林造林种草技术 |
5.2.4 绿洲防护林技术体系 |
5.3 工程防治技术体系 |
5.3.1 机械沙障固沙技术 |
5.3.2 化学固沙技术 |
5.3.3 工程防治投入与推广应用分析 |
6 基于NDVI察汗乌苏绿洲植被遥感监测研究 |
6.1 植被覆盖度分级 |
6.2 基于NDVI的察汗乌苏绿洲植被动态变化分析 |
6.2.1 不同覆盖等级的面积变化 |
6.2.2 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 |
6.3 绿洲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
6.3.1 生态恢复治理措施成效明显 |
6.3.2 气候因素 |
6.3.3 水资源因素 |
6.4 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9)基于3S的盐池县景观格局及荒漠化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立项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荒漠化的概念与内涵 |
1.2.1 荒漠化的概念 |
1.2.2 荒漠化的内涵 |
1.3 国内外荒漠化研究进展 |
1.3.1 荒漠化形成机制研究 |
1.3.2 荒漠化态势研究 |
1.3.3 荒漠化监测与评价 |
1.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进展 |
1.4.1 LUCC 信息数据的获取 |
1.4.2 LUCC 过程及驱动机制 |
1.4.3 LUCC 模型研究 |
1.5 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
1.5.1 景观及景观生态学的定义 |
1.5.2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
1.5.3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
1.5.4 景观动态研究 |
1.6 景观生态学在荒漠化研究中的应用 |
2 研究区概况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 |
2.1.3 地形地貌 |
2.1.4 水文地质 |
2.1.5 土壤 |
2.1.6 植被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2.1 人口经济状况 |
2.2.2 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
2.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3.1 研究内容 |
2.3.2 技术路线 |
3 研究区空间数据库的构建 |
3.1 软件环境 |
3.2 资料来源及预处理 |
3.2.1 遥感影像资料及预处理 |
3.2.2 地面调查斑块图矢量化及拼接 |
3.2.3 DEM 影像的制作 |
3.2.4 土壤沙化及侵蚀图空间配准 |
3.3 植被覆盖度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3.3.1 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模型 |
3.3.2 植被覆盖等级划分 |
3.4 基于遥感的LUCC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3.4.1 LUCC 分类体系的建立 |
3.4.2 解译标志的确定 |
3.4.3 遥感图像分类 |
3.4.4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精度评估 |
4 盐池县景观动态研究 |
4.1 概述 |
4.2 景观特征指数的选取 |
4.2.1 景观结构单元特征指数及生态学意义 |
4.2.2 景观异质性指数及生态学意义 |
4.3 盐池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4.3.1 景观类型水平动态特征 |
4.3.2 景观水平动态变化特征 |
4.4 小结 |
5 盐池县LUCC 动态分析及其变化预测 |
5.1 概述 |
5.2 研究方法 |
5.2.1 数据获取 |
5.2.2 马尔柯夫模型的构建 |
5.3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
5.4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模拟与预测 |
5.4.1 马尔柯夫模型的应用条件 |
5.4.2 状态的划分及初始状态矩阵的确定 |
5.4.3 转移概率矩阵的确定 |
5.4.4 模型的检验 |
5.4.5 未来土地利用/覆被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
5.5 小结 |
6 研究区荒漠化程度逐像元量化研究 |
6.1 概述 |
6.2 研究方法 |
6.2.1 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估测因子初选 |
6.2.2 获取数据 |
6.2.3 主要数学分析方法简介 |
6.3 基于岭迹分析的植被覆盖度及生物量估测因子选优 |
6.4 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植被覆盖度与生物量估测模型 |
6.4.1 植被覆盖度估测模型的建立 |
6.4.2 生物量估测模型的建立 |
6.5 盐池县荒漠化程度逐像元量化估测模型 |
6.5.1 荒漠化程度等级划分 |
6.5.2 基于地面调查的荒漠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5.3 荒漠化程度量化估测 |
6.5.4 盐池县荒漠化程度量化估测模型算法实现 |
6.6 小结 |
7 盐池县近20 年荒漠化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
7.1 盐池县荒漠化面积变化分析 |
7.2 盐池县荒漠化土地演化规律分析 |
7.2.1 模型构建 |
7.2.2 荒漠化土地演化规律分析 |
7.3 荒漠化程度分级转移矩阵分析 |
7.3.1 盐池县1986~1995 年荒漠化动态变化分析 |
7.3.2 盐池县1995~2006 年荒漠化动态变化分析 |
7.4 盐池县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IIODD)分析 |
7.4.1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荒漠化程度等级权重 |
7.4.2 基于IIODD 的盐池县荒漠化评价 |
7.5 盐池县荒漠化程度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
7.5.1 不同地域单元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的提取 |
7.5.2 基于IIODD 的盐池县荒漠化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
7.6 小结 |
8 盐池县土地荒漠化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 |
8.1 荒漠化发展的驱动因素 |
8.1.1 气候因素 |
8.1.2 人为因素 |
8.2 小结 |
9 结论与讨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问题讨论 |
9.3 本研究的特色及创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宁夏盐池沙化草地植被动态特征及围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2.3 技术路线 |
1.3 恢复生态学基本概念及其内涵 |
1.3.1 退化生态系统 |
1.3.2 恢复生态学 |
1.3.3 恢复生态学基本理论和原则 |
1.3.4 生态恢复基本对策 |
1.3.5 草地沙化的部分概念内涵 |
1.4 国内外恢复生态学发展 |
1.4.1 恢复生态学研究历史与进展 |
1.4.2 沙化草地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基本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 |
2.1.3 土壤 |
2.1.4 植被 |
2.1.5 土地资源结构 |
2.2 盐池县社会经济状况 |
2.2.1 人口 |
2.2.2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方法 |
3.1 定位研究 |
3.1.1 固定样地设置 |
3.1.2 气象观测及以往气象资料收集 |
3.1.3 土壤调查 |
3.1.4 植被调查 |
3.1.5 主要人为活动状况调查 |
3.1.6 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
3.1.7 内业分析方法 |
3.2 群落的空间序列(空间代替时间法) |
3.3 植被指数法 |
4 盐池县沙化草地植被动态特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典型样地选择 |
4.2.2 数据处理 |
4.3 盐池县2002-2006 年植被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
4.3.1 盐池县草地植被主要特征指标动态分析 |
4.3.2 盐池县植物群落生态学特征动态分析 |
4.4 盐池县不同土地类型植被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
4.4.1 不同土地类型植被生长状况对比分析 |
4.4.2 不同土地类型群落结构动态分析 |
4.5 影响盐池县植被动态变化的主要因子分析 |
4.5.1 气象因素 |
4.5.2 人为因素 |
4.6 小结与讨论 |
5 盐池县沙化草地围封效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外业调查 |
5.2.2 分析方法 |
5.3 围栏封育对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5.3.1 植物种生物多样性变化 |
5.3.2 植物群落特征变化 |
5.4 柳杨堡人工封育区新翻地调查 |
5.5 围栏封育对沙化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5.5.1 植物种的组成变化 |
5.5.2 植物种的生活型及饲用价值变化 |
5.6 围栏封育对优势种群生态位的影响 |
5.6.1 草地沙化种群生态位宽度 |
5.6.2 草地沙化种群生态位重叠 |
5.7 小结 |
6 宁夏盐池县植被动态遥感监测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研究资料 |
6.2.2 遥感资料获取与处理 |
6.2.3 NDVI 的计量及其实现 |
6.2.4 植被覆盖度的分级 |
6.3 基于NDVI 的盐池县植被动态研究 |
6.4 盐池县植被盖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
6.4.1 自然因素 |
6.4.2 人为因素 |
6.5 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盐池沙地退化草场植被恢复与流沙防治效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D]. 廖承锐.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2]毛乌素沙地不同固定程度油蒿群落土壤水分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D]. 梁香寒.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3]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退化与封育恢复特征及机制研究[D]. 刘建康.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围封对柳杨堡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的影响[D]. 吴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5]盐池县封育条件下草地生态环境演变态势及草场管理[D]. 王黎黎.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6]宁夏封育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苗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16(10)
- [7]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的景观动态与生态效应研究[D]. 杨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8]青海绿洲沙漠化防治技术与植被遥感监测研究 ——以察汗乌苏绿洲为例[D]. 刘小丹.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2)
- [9]基于3S的盐池县景观格局及荒漠化动态研究[D]. 杨光.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10]宁夏盐池沙化草地植被动态特征及围封效应研究[D]. 沈彦.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