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衡水市路北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徐娟[1](2021)在《再生水中新兴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和鉴别》文中提出再生水作为一种新型的补充型水资源,近几年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再生水回用不仅为我国的淡水资源提供了保证,也缓解了污水排放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再生水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河道补水、地下水回灌及景观用水中,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再生水中存在的有机物含量高种类多,消毒剂与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反应后会形成种类更多,结构更复杂,毒性更大的消毒副产物。尤其是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毒性是常规消毒副产物的3-4倍,严重威胁了人体健康。水质常规指标为出水水质提供了保证,且BOD5和COD能不同程度的代表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因此本文对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十座再生水厂进行调研,对比分析了不同工艺再生水厂出水中的常规水质指标,寻找最佳处理工艺,为再生水提供安全保障。以高碑店再生水厂、清河第二再生水厂、酒仙桥再生水厂和槐房再生水厂四个典型处理工艺的再生水厂的三级出水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液液萃取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样品中的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进行检测,分析研究水处理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的影响。形成主要结论如下:(1)十座再生水厂出水水质均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890-2012)的B类标准。对BOD5、COD、TN、TP、NH4+-N和SS六种常规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以“生物滤池+滤布滤池”为主要工艺的吴家村和酒仙桥再生水厂出水中有机物(BOD5、COD)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99.62%和97.37%;各水厂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相当,去除率可达98%以上;对于总磷来说去除率最高的是以多段AAO为处理工艺的清河第二再生水厂;对于总氮和固体悬浮物的去除效果同样还是以“生物滤池+滤布滤池”工艺为主的吴家村和酒仙桥再生水厂效果最好;综合评价,以“两级生物滤池+滤布滤池”为主要工艺的再生水厂出水水质相对较好。(2)建立基于液液萃取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检测方法。采用含有九种卤乙酸的标准品对质谱中的雾化气流量、DL温度、加热块温度、干燥气流量和碰撞能量五大参数进行调谐,综合各参数优化结果选择最终进样的质谱参数。最终选择雾化气流量2.5 m L/min,DL温度180℃,加热块温度250℃,干燥气流量3 m L/min,柱温35℃下对样品进行检测。在质谱参数优化的基础上,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选择最佳流速,寻找能够使九种物质较好分离的流动相及流动相梯度。最终以10/90的甲醇/水溶液做流动相,流速设置为0.2m L/min,进样量为10μL,进样时间为5 min。(3)检测样品中常规指标,进行分析对比,探究处理工艺对水质常规指标的影响。对于TOC和UV254两指标来说,四个水厂样品中A厂最大,D厂最小,其中D厂TOC值仅为0.1 mg/L,UV254为0.0507;B厂和C厂两种指标值相差不大,B厂略高。四个水样p H范围均在6.5-7.5之间,偏中性。对于氨氮含量来说,A厂含量最高,其它三个水厂中氨氮含量相差不大,C厂最少。四个水厂样品中D厂氯离子含量最高,A厂次之,B厂与A厂含量相当;C厂氯离子含量最低。对于可吸附有机氯来说,A厂含量最高,其余三个水厂含量相差不大。四个水厂样品中溴离子及可吸附有机溴的含量均低于检出限。(4)根据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对四个样品中的消毒副产物进行检测。检测发现除D厂外,其余三个水厂样品中均检测到含氯消毒副产物,未检测到含溴消毒副产物,且这三个水样中均含有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A厂中检测到常见的消毒副产物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B厂和C厂中除检测到了常规卤乙酸外,还检测到了含有不饱和键和苯环的不饱和卤代羧酸类物质。D厂未检测到消毒副产物。
汪才华[2](2017)在《基于国家示范污水处理PPP项目公开数据研究的经验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一、前言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作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种项目投融资和管理运营模式,在我国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一直作为个案不温不火地出现在重大项目中。2013年下半年以来,基于简政放权、有效控制地方债务过大风险、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率、改进技术与工艺及管理创新模式、规避权力寻租和预防腐败、提升政府形象等考虑,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
刘芳[3](2017)在《厦门市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策略与保障措施》文中提出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关乎民生发展。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规模扩张,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逐年增加,供需矛盾突出。在全球传统水资源匮乏的背景下,充分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已成为缓解城市用水压力的重要手段。非常规水资源(也称为非传统水资源)是指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地表水、地下水的水源,包括雨水、中水、海水、微咸水等,这些水源的特点是经过处理后可以再生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常规水资源。厦门市淡水资源极其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43.3 11m3,仅为福建省人均量的10%,城市供水水源60%以上来自区域外调水,现有水资源赋存量已难以满足城市未来用水需求。本文对厦门市的水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并建立厦门市水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分析厦门市水资源供需趋势,以此分析厦门市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的必要性及潜力。基于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的水资源配置,根据非常规水资源的特点,纵观国内外开发利用现状,结合厦门市的实际情况,对厦门市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三种主要方式:雨水利用、中水回用及海水淡化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利用策略及保障措施,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分析总结了厦门市水资源供给情况、利用情况及水质情况,厦门市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本地水资源极为贫乏,水资源对外依存度高,本地应急备用水源不足,供水水质难以保障;同时,尚未建立起协调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无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集约利用。结合厦门市的实际情况,以可持续利用为原则,从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建立了以2005年为基准,边界到2030年的厦门市水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以现状发展模式模拟结果显示:厦门市现有的以区域外调水为主的供水模式暂时能满足2020年的用水需求,但在2030年缺水总量将达到4.77X 108 m3,缺水率超过30%。可见,在现有的主要集中于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下,常规水资源充分开发利用仍旧无法满足将来的用水需求。为了保障厦门市水安全,促进厦门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是厦门市水资源得以长期安全保障的根本途径。对厦门市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三种主要方式:雨水利用、中水回用及海水淡化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利用策略及保障措施,提出通过工程体系建设、完善政策法规、强化监督管理、改进技术标准和宣传等措施来推动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厦门市开展非常规水资源开发提供了参考。
高宜,李一川,林姣,王文相,龚文瑾[4](2016)在《衡水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衡水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的设计规模为10万m3/d,不扩建。主要介绍了污水厂升级改造前运行情况,升级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设计思路及工程投资等。
桂春雷[5](2014)在《基于水代谢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以石家庄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水资源缺乏已经成为制约石家庄市经济增长的“短板”。作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省会城市,其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现状如何,现状水资源究竟可以承载多少工业增加值、养活多少人口、能灌溉多少农田、能饲养多少头家畜,未来到底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对水资源进行调控才能达到既保护环境又提高了水资源承载力的目的,这些对本市未来的社会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在对其中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基础上,从水资源承载力所依据的基本理论研究开始,探讨了五个方面问题,即:(1)对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基础体系进行拓展和深化研究,加强了对水系统组成、分类及其子系统运行过程与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相关性研究;(2)对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定义、内涵以及特征等进行研究,并依据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提出基于水代谢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3)对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运用理论分析法结合改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待选指标进行筛选,建立了基于水代谢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4)引入粗糙集理论及其赋权方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进行评价研究,应用引入并经改进的方法对研究区现状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5)建立基于水代谢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调控研究。通过以上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几个进展:(1)深化了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基础体系中水系统理论的研究,对以水的社会循环和再生利用为核心的水代谢系统的状态与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关系进行论述分析,对水系统进行了定义和组成、特征研究,在对水代谢过程及水代谢系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定义了城市水代谢系统概念。研究表明水循环、水代谢与水再生是城市区域水系统运转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城市再生水水量、水质是水的社会代谢作用高效发挥的关键条件。城市水代谢系统中,水循环和水再生力度的加强可以显着地提高城市水代谢状态,同时使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得以改善。(2)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重新定义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提出了基于水代谢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概念。提出了水代谢率(water-system metabolic rate: WMR)对城市水代谢系统状况进行定量描述,并将城市水代谢系统状况分为4个级别,为基于水代谢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模型的量化奠定了基础。研究分析了不同城市水代谢系统运行模式及其调控措施,为不同的发展规划下人类利用技术手段对基于水代谢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调控建立了理论依据。(3)利用前述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并引入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结合相关分析、Delphi法,对传统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行了改进,应用改进的指标筛选方法分析计算得到21个指标,并在理论研究指导下构建了基于水代谢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引入目前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中还没有得到应用的粗糙集理论及其赋权方法,以及目前在该评价研究中应用较少的TOPSIS模型,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与熵权法与AHP法综合赋权,对研究区内各个市县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现状进行评价。(4)建立了基于水代谢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动态仿真模型,在不同的城市水代谢运行模式下采用不同的调控措施对石家庄市区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动态调控。结果表明旧有城市水代谢模式下2025年石家庄市区所能承载的工业增加值为868.53亿元,城镇人口为298.35万人,农业灌溉面积为18.26万亩,牲畜饲养头数为40.25万头;新型城市水代谢模式下2025年市区所能承载的工业增加值为3670.23亿元,城镇人口为763.78万人,农业灌溉面积为24.35万亩,牲畜饲养头数为83.75万头。
丁玎[6](2012)在《缺水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研究 ——以廊坊市市区为例》文中指出水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人们过多注重城市水资源的经济性,忽略城市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和健康性,导致城市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制约了城市的和谐发展,尤其是由自然、社会等因素引发的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很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为了打破水资源短缺对城市发展的制约,促进缺水型城市的健康发展,针对缺水型城市水资源问题展开深入了研究,主要内容为:首先,从城市水资源内涵与特征的分析入手,阐述了城市水资源短缺状况及原因,从宏观角度提出了水资源危机的改善措施,建立了可持续城市水系统的理念;第二,从水的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的概念出发,进一步深化了缺水城市用水健康循环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缺水城市用水健康循环的水文效应要求和内在要求,构建了缺水城市中水健康循环体系。第三,以缺水型城市需水量预测为切入点,提出了缺水城市多种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特别是,当缺水城市存在多种常规水资源时,应采用更为精确的集约化供水方式,合理利用城市有限的常规水源。第四,从水质的角度出发,提出以污水资源化利用为核心,提高缺水城市污水的再生、再利用与再循环效率;同时修复城市雨水水文循环,使雨水资源最大化利用。第五,从节制用水的角度出发,针对缺水城市提出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例如深化综合水资源规划与需求管理,遵循城市水循环的规律,完善管理体制,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及效益,加大污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真正做到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完善水资源的健康循环系统等。最后,以华北典型缺水城市——廊坊市为例,将缺水城市健康水循环体系理论实践性地运用到廊坊水系统建设中。在保证廊坊主城区供水安全的同时,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进行补给修复,关停自备井,珍惜外来远调水源;并对城市整体水系优美景观的打造提供有力保障,温润空气,提高市民生活舒适度与幸福感;通过缺水城市水系统的健康循环,保持廊坊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廊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许涛[7](2010)在《城市水系规划的环境学途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水系越来越受到关注,城市水系是城市中自然与人工的结合点,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对自然的向往,对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城市水系规划可以优化配置城市资源,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传统城市水系规划存在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城市水系的发展和演变,通过对古代城市水系和现代城市水系在城市中的功能以及水与城关系的阐述,论证了城市水系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对国内外城市水系规划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包括:城市水生态系统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修复理论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境学途径,即环境学途径是一种方法论,包括环境系统的思想、环境学的分析方法和环境友好的技术措施。环境学途径是在当今环境问题突出,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的背景下提出的,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途径。在环境学途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城市水系规划的环境学途径,就是将环境学途径的方法论体系应用到城市水系规划中,包括三个层次,即构建城市水生态系统、基于GIS的格局分析、以生态修复为主的措施。在城市水系规划的环境学途径理论框架的上,对其三个层次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将城市水系规划的环境学途径应用到衡水市水系规划案例中,通过构建衡水市水系格局与功能密切联系的水生态系统,利用GIS平台,对衡水市水安全格局、水资源格局、水环境格局、水景观格局、水文化格局、水经济格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识别了衡水市水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衡水市水资源、水环境水平不能满足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提升的需要。针对这一主要矛盾,结合生态修复技术及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提出了衡水市水系规划的措施。城市水系规划的环境学途径对衡水市水系规划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规划中的一些建议和措施已付诸实施,更加应证了城市水系规划的环境学途径的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是可持续的、环境友好的城市水系规划途径。
杨秀芹,刘晓云,夏文君,高清,吕淑英[8](2010)在《德州市非常规水源利用前景探讨》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德州市人文地理、社会经济、当地水资源状况,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当地非常规水源的种类、利用状况、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大非常
李岩[9](2008)在《德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德州市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范围的扩大,用水量越来越大,水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德州市的水环境状况也随之恶化。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计算显示,按现状的供水能力和节水水平,2010年和2020年缺水量和缺水率都非常严重,若不采取有力措施增加供水、减少需水,则将远远不能保障发展需求,德州市将面临极端缺水的态势,水资源短缺将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管理,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实现德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本研究从基本情况、现状用水及供需平衡分析、节水水平及节水潜力分析入手,重点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问题、指标体系和节水目标、主要任务与措施、重点领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投资方案、实施效果等进行了评估分析。
吕志昌[10](2008)在《青岛市污水处理收费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青岛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水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突出,污水排放量越来越大,已成为影响青岛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青岛市污水处理行业要走市场化和产业化之路,就要完善污水处理费制度。本文在外部性、准公共产品等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回归分析法、非线性定价法等方法,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得出污水处理费与污水排放量的效应关系,并据此建立了符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的收费标准模型,研究提出了青岛市污水处理费标准及相关政策建议。本课题为青岛市建委“十一五”重点课题“青岛市污水处理业成本、价格、财税政策与产业政策研究”子课题,旨在为青岛市污水处理及收费提供理论依据,对国内其他城市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系统研究,本课题得出以下结论:①生活污水排放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与污水处理费有明显的反向关系,即提高污水处理费标准可以减少污水的排放量。②可以通过调整污水处理费标准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目标,在污水处理费标准制定的合理的情况下既可以达到限制污染的目的,又可以使污水处理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达到产业化的目标。③通过分析和比较得出了青岛市污水处理费标准最佳制定方法(非线性定价),并得出未来几年的合理污水处理费标准。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①分别分析、回归出了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排放量与污水处理费、可支配收入、工业总产值的回归方程。②构建了兼顾环境、经济承受能力的污水处理费非线性定价模型,并利用青岛市污水排放量的回归方程构建了适合青岛的收费模型。③本文提出了污水处理费要从水价分离,首次提出污水处理费是独立于水价的一种收费。
二、衡水市路北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衡水市路北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再生水中新兴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和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再生水回用研究意义及现状 |
1.1.1 再生水资源利用意义 |
1.1.2 再生水资源利用现状 |
1.2 废水中消毒副产物研究进展 |
1.2.1 废水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
1.2.2 消毒副产物的毒性 |
1.2.3 不同处理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 |
1.3 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的检测和鉴别方法 |
1.3.1 消毒副产物的前处理技术 |
1.3.2 消毒副产物的检测及鉴别方法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再生水水厂调研方法 |
2.3.2 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
2.3.3 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检测方法 |
3 北京市不同再生水厂工艺及出水水质调查与分析 |
3.1 北京市再生水厂及再生水利用现状 |
3.2 不同再生水厂深处处理工艺概况 |
3.2.1 “生物滤池+过滤+脱色”工艺 |
3.2.2 “预处理+多段AAO+砂率+脱色”工艺 |
3.2.3 MBR工艺 |
3.3 不同深度处理工艺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
3.3.1 不同工艺再生水厂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3.3.2 不同工艺再生水厂对氮、磷的去除效果 |
3.3.3 不同工艺再生水厂对SS的去除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UPLC-MS/MS的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方法的建立 |
4.1 质谱条件优化 |
4.1.1 雾化气流量的选择 |
4.1.2 DL温度的选择 |
4.1.3 加热块温度的选择 |
4.1.4 干燥气流量的选择 |
4.1.5 碰撞能量的选择 |
4.2 液相色谱条件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5 再生水中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的检测及鉴别 |
5.1 不同处理工艺再生水水质指标表征 |
5.1.1 不同处理工艺再生水常规水质指标情况 |
5.1.2 不同处理工艺再生水可吸附有机卤素存在情况 |
5.2 再生水中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的检测 |
5.2.1 A厂再生水样中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的检测 |
5.2.2 B厂再生水样中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的检测 |
5.2.3 C厂再生水样中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的检测 |
5.2.4 D厂再生水样中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的检测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国家示范污水处理PPP项目公开数据研究的经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污水处理PPP项目简介和历史背景介绍 |
三、国家示范污水处理PPP项目基本情况 |
四、相关数据分析 |
(一)投资规模情况分析 |
(二)区域分布情况分析 |
(三)采购基本数据分析 |
(四)PPP项目合作情况分析 |
(五)项目公司资产构成情况分析 |
(六)成交初始水价分析 |
(七)成交单位情况分析 |
(3)厦门市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策略与保障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非常规水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
1.2.1 非常规水资源的概念 |
1.2.2 非常规水资源的分类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厦门市水资源现状分析 |
2.1 厦门市基本情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社会经济 |
2.1.3 人口规模 |
2.2 厦门市水资源概况 |
2.2.1 降雨量 |
2.2.2 地表水总量 |
2.2.3 地下水总量 |
2.2.4 水资源总量 |
2.3 厦门市水资源供给情况 |
2.3.1 供水现状 |
2.3.2 本地地表水资源情况 |
2.3.3 区域外调水情况 |
2.3.4 地下水取水井情况 |
2.3.5 饮用水源地 |
2.3.6 水质情况 |
2.4 厦门市水资源利用情况 |
2.4.1 用水现状 |
2.4.2 用水指标分析 |
2.5 厦门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厦门市水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 |
3.1 系统动力学 |
3.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3.1.2 系统动力学特点 |
3.1.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3.1.4 模型变量的类型 |
3.1.5 模型参数的确定 |
3.2 模型的构建 |
3.2.1 模型系统结构分析 |
3.2.2 模型系统流程图 |
3.2.3 模型原因树图 |
3.2.4 模型中各子系统参数的确定 |
3.2.5 模型方程 |
3.3 模型检验 |
3.4 模型结果分析 |
第4章 厦门市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策略 |
4.1 雨水利用 |
4.1.1 厦门市雨水利用基础 |
4.1.2 国外雨水利用现状 |
4.1.3 国内雨水利用现状 |
4.1.4 厦门市雨水利用存在的问题 |
4.1.5 厦门市雨水利用策略 |
4.1.6 雨水利用效益 |
4.2 中水回用 |
4.2.1 厦门市中水回用基础 |
4.2.2 国外中水回用现状 |
4.2.3 国内中水回用现状 |
4.2.4 厦门市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 |
4.2.5 厦门市中水回用策略 |
4.2.6 中水回用效益 |
4.3 海水淡化 |
4.3.1 厦门市海水淡化基础 |
4.3.2 国外海水淡化现状 |
4.3.3 国内海水淡化现状 |
4.3.4 厦门市海水淡化存在的问题 |
4.3.5 厦门市海水淡化策略 |
4.3.6 海水淡化效益 |
4.4 厦门市利用非常规水资源的保障措施 |
4.5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水代谢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以石家庄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水资源承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基础研究现状 |
1.3.1 水系统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城市水代谢研究现状 |
1.3.3 可持续发展与系统论研究现状 |
1.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总体思路与方法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总体思路与方法 |
1.5.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基本理论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其内涵 |
2.1.2 可持续发展内容 |
2.1.3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
2.2 系统论 |
2.2.1 系统的特征 |
2.2.2 系统基本原理 |
2.3 水系统 |
2.3.1 水系统概念与类型 |
2.3.2 水循环系统 |
2.3.3 水代谢系统 |
2.3.4 水再生系统 |
2.3.5 水系统与水资源承载力的关系 |
2.4 城市区域经济理论 |
2.4.1 城市区域经济理论概述 |
2.4.2 三次产业分类法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水代谢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 |
3.1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内涵及特征 |
3.1.1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
3.1.2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内涵 |
3.1.3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特征 |
3.2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与主要指标 |
3.2.1 水资源子系统影响因素 |
3.2.2 人口子系统影响因素 |
3.2.3 社会经济子系统影响因素 |
3.2.4 生态环境子系统影响因素 |
3.2.5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待选指标体系 |
3.3 城市水代谢系统 |
3.3.1 城市水代谢系统概念 |
3.3.2 城市水代谢系统组成及影响因素 |
3.4 城市水代谢系统状况的衡量指标 |
3.4.1 城市水代谢系统状况 |
3.4.2 城市水代谢系统状况量化方法 |
3.5 城市水代谢系统运行模式 |
3.5.1 旧有城市水代谢系统运行模式 |
3.5.2 新型城市水代谢系统运行模式 |
3.5.3 基于水代谢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及其调控 |
3.6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社会经济与水代谢状况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自然地理概况 |
4.1.2 社会经济概况 |
4.2 水文地质条件 |
4.2.1 构造特征 |
4.2.2 地层特征 |
4.2.3 含水层组划分及地下水类型 |
4.2.4 含水层结构特征 |
4.3 石家庄水代谢系统状况 |
4.3.1 数据统计说明 |
4.3.2 供水系统代谢状况 |
4.3.3 用水系统代谢状况 |
4.3.4 污水排放系统代谢状况 |
4.3.5 水处理与重复利用系统代谢状况 |
4.4 石家庄水代谢系统现存问题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
5.1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概念和作用 |
5.1.1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概念 |
5.1.2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作用 |
5.2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
5.2.1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
5.2.2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5.3 指标体系的筛选方法 |
5.3.1 理论分析法 |
5.3.2 德尔菲法 |
5.3.3 主成分分析法 |
5.3.4 灰色关联度分析 |
5.3.5 关联度的计算与优化 |
5.4 基于水代谢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4.1 指标的理论分析 |
5.4.2 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5.4.3 数据的标准化 |
5.4.4 灰色关联度分析 |
5.4.5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5.5 指标分级标准 |
5.5.1 指标分级标准确定依据 |
5.5.2 分级标准的确定 |
5.6 小结 |
第六章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
6.1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方法 |
6.1.1 评价方法类型 |
6.1.2 评价方法的引入与改进 |
6.2 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 |
6.2.1 原理与评价步骤 |
6.2.2 层次分析法赋权 |
6.2.3 粗糙集法赋权 |
6.2.4 石家庄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 |
6.3 改进TOPSIS模型评价 |
6.3.1 TOPSIS模型原理及评价步骤 |
6.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3 石家庄市水资源承载力TOPSIS评价 |
6.4 评价结果比较及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量化研究 |
7.1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量化 |
7.1.1 量化表现方式 |
7.1.2 总量计算关系式 |
7.2 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 |
7.2.1 多目标决策的概念和特点 |
7.2.2 多目标决策分析的理论基础 |
7.2.3 多目标决策求解方法 |
7.2.4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关键要素 |
7.2.5 多目标决策过程 |
7.3 系统动力学建模 |
7.3.1 系统动力学发源 |
7.3.2 系统动力学特点及研究内容 |
7.3.3 系统动力学原理 |
7.3.4 系统动力学方程 |
7.3.5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7.3.6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选用 |
7.3.7 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 |
7.4 小结 |
第八章 基于水代谢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调控 |
8.1 石家庄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8.1.1 建模目的 |
8.1.2 模型边界与结构 |
8.1.3 基于水代谢的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运行原理 |
8.1.4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反馈回路分析 |
8.1.5 主要变量及SD方程 |
8.1.6 系统流程图 |
8.2 模型参数的选择 |
8.2.1 参数的分类 |
8.2.2 参数的确定 |
8.3 模型检验 |
8.3.1 模型历史验证 |
8.3.2 灵敏度分析 |
8.4 基于水代谢的石家庄市水资源承载力调控 |
8.4.1 模型调控参数来源 |
8.4.2 模型基本约束条件 |
8.4.3 旧有水代谢模式的水资源承载力调控 |
8.4.4 新型城市水代谢模式下水资源承载力调控 |
8.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缺水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研究 ——以廊坊市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2 城市水资源短缺状况评价 |
2.1 城市水资源内涵及特征 |
2.1.1 城市水资源内涵 |
2.1.2 城市水资源特征 |
2.2 城市水资源短缺 |
2.2.1 城市水资源短缺概况 |
2.2.2 城市缺水原因 |
2.2.3 水资源短缺解决途径 |
2.3 城市水系统组成 |
2.3.1 城市水系统定义及其构成 |
2.3.2 可持续的城市水系统 |
3 城市水系统的健康循环 |
3.1 水的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 |
3.2 城市用水健康循环 |
3.2.1 水的健康循环内涵 |
3.2.2 城市水健康循环外延 |
3.3 城市水健康循环要求 |
3.3.1 城市水健康循环的水文效应要求 |
3.3.2 城市用水健康循环内在要求 |
4 缺水城市水健康循环体系构建 |
4.1 城市需水预测 |
4.1.1 数学模型预测水量方法 |
4.1.2 定额预测水量方法 |
4.2 供水方式优化——集约化供水 |
4.2.1 集约化供水概念 |
4.2.2 集约化供水特点 |
4.2.3 集约化供水优势 |
4.3 城市污水的再生、再利用与再循环 |
4.3.1 污水再生利用政策 |
4.3.2 再生水处理工艺 |
4.4 修复城市雨水水文循环 |
4.4.1 雨水渗透 |
4.4.2 雨水贮留 |
4.5 非常规水资源综合利用 |
4.5.1 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原则 |
4.5.2 非常规水源景观利用 |
4.6 节制用水 |
4.6.1 概念 |
4.6.2 意义 |
4.6.3 措施 |
4.7 综合水资源规划与需求管理 |
4.7.1 综合水资源规划 |
4.7.2 需求管理 |
4.8 水价的调控 |
5 缺水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实例 |
5.1 廊坊概况 |
5.1.1 区位气候 |
5.1.2 社会经济 |
5.1.3 水资源及评价 |
5.2 廊坊城市水系统现状分析 |
5.2.1 水源系统 |
5.2.2 供水系统 |
5.2.3 用水系统 |
5.2.4 排水系统 |
5.2.5 水回用系统 |
5.3 廊坊市水系统健康循环构建 |
5.3.1 水源管理 |
5.3.2 需水量分析预测 |
5.3.3 供水系统 |
5.3.4 供水方式 |
5.3.5 水回用系统 |
5.3.6 用水系统 |
5.3.7 排水系统 |
5.3.8 节水管理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城市水系规划的环境学途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存在的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限定与解释 |
1.2.1 城市水生态系统 |
1.2.2 城市水系规划的界定 |
1.2.3 环境学途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城市水系发展和演变 |
2.1 对古代城市中水系的分析 |
2.1.1 水系在城市中的作用 |
2.1.2 城市水系与城市特色 |
2.2 对现代城市中水系的分析 |
2.2.1 景观价值 |
2.2.2 生态价值 |
2.2.3 社会价值 |
2.2.4 经济价值 |
2.3 水与城的关系 |
2.3.1 水与城市形成发展的关系 |
2.3.2 水系是城市生态的基础 |
2.3.3 水系是城市文明的标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水系规划发展综述 |
3.1 国外水系规划理论与实践 |
3.1.1 国外水系规划理论 |
3.1.2 国外水系规划实践 |
3.2 国内水系规划理论与实践 |
3.2.1 国内水系规划理论 |
3.2.2 国内水系规划实践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水系规划方法体系 |
4.1 城市水系规划的传统方法 |
4.1.1 《城市水系规划导则》 |
4.1.2 《城市水系规划规范》 |
4.2 城市水系规划的环境学途径概述 |
4.2.1 城市水系规划的目标 |
4.2.2 城市水系规划的原则 |
4.2.3 城市水系规划环境学途径方法体系 |
4.2.4 城市水系规划程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水系规划的环境学途径 |
5.1 构建城市水生态系统 |
5.1.1 城市水生态系统的界定 |
5.1.2 城市水生态系统的构建 |
5.2 基于GIS 的格局分析 |
5.2.1 GIS 技术概述 |
5.2.2 水安全格局分析 |
5.2.3 水资源格局分析 |
5.2.4 水环境格局分析 |
5.2.5 水景观格局分析 |
5.2.6 水文化格局分析 |
5.2.7 水经济格局分析 |
5.2.8 叠加分析 |
5.3 以生态修复为主的措施 |
5.3.1 生态修复措施概述 |
5.3.2 河流修复措施 |
5.3.3 湖泊修复措施 |
5.3.4 湿地修复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研究——以衡水“水市湖城”水系规划为例 |
6.1 规划区概况 |
6.1.1 自然条件 |
6.1.2 经济社会 |
6.1.3 河网水系概况 |
6.2 规划理念 |
6.2.1 规划原则 |
6.2.2 规划目标 |
6.3 构建城市水生态系统 |
6.4 基于GIS 的格局分析 |
6.4.1 水安全格局分析 |
6.4.2 水资源格局分析 |
6.4.3 水环境格局分析 |
6.4.4 水景观格局分析 |
6.4.5 水文化格局分析 |
6.4.6 水经济格局分析 |
6.4.7 叠加分析 |
6.5 以生态修复为主的措施 |
6.5.1 河流修复措施 |
6.5.2 湖泊修复措施 |
6.5.3 湿地修复措施 |
6.5.4 水资源综合利用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德州市非常规水源利用前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德州市基本情况 |
二、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意义 |
1、建设德州市节水型社会的要求 |
2、德州市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的要求 |
3、提高德州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要求 |
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现状 |
2、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四是设备没有满负荷运 |
1、关注民生,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大治污宣传力度, 形成全社会参与的良好风气 |
2、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 建立污染者付费机制 |
3、制定雨污分流措施, 实行雨污分流制度 |
4、探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模式, 保证污水处理回用工程的长效运行 |
5、加强监测体系建设, 加大执法力度 |
五、非常规水源利用趋势展望 |
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
2、微咸水 |
(9)德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概述 |
1.1 德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
1.2 德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 |
1.3 德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原则 |
第2章 基本情况 |
2.1 自然概况 |
2.2 社会与经济 |
2.3 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
第3章 现状用水及供需平衡分析 |
3.1 供用水现状 |
3.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第4章 节水水平及节水潜力 |
4.1 现状节水水平 |
4.2 国内外节水水平比较 |
4.3 节水潜力分析 |
第5章 建设节水型社会存在的问题 |
5.1 水资源管理体制需完善 |
5.2 用水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 |
5.3 节水工程建设与配套技术滞后 |
5.4 非常规水利用水平不高,远未达到“分质供水” |
5.5 节水激励机制不完善 |
5.6 节水资金投入不足 |
5.7 水环境不断恶化 |
第6章 节水型社会技术指标、建设目标及任务 |
6.1 节水型社会技术指标 |
6.2 建设目标 |
6.3 重点任务 |
第7章 节水型社会建设措施 |
7.1 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 |
7.2 节水方案与工程建设 |
7.3 节水意识培育工程建设 |
第8章 投资分析 |
8.1 投资估算 |
8.2 资金筹措 |
第9章 总体规划与实施计划 |
9.1 总体规划方案 |
9.2 第一阶段实施方案 |
9.3 第一阶段重点示范项目 |
第10章 实施效果与保障措施 |
10.1 实施效果 |
10.2 保障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青岛市污水处理收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1.4 污水处理费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2 污水处理收费的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准公共物品理论 |
2.2 外部性理论 |
2.3 污水处理收费相关理论 |
2.4 污水处理收费相关定价方法 |
3 污水处理收费现状及其属性分析 |
3.1 国内外污水处理收费现状及比较 |
3.2 污水处理收费经济属性分析 |
3.3 污水处理费、排污费、超标排污费之间的关系 |
4 青岛市污水排放、处理状况及成本分析 |
4.1 青岛市污水排放状况及处理工艺分析 |
4.2 青岛市污水处理能力分析 |
4.3 青岛市污水处理分类成本分析 |
5 青岛市污水处理收费效应分析 |
5.1 居民类污水处理费与生活污水排放量效应研究 |
5.2 企业类类污水处理费与废水排放量效应研究 |
6 青岛市污水处理费定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6.1 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制定原则 |
6.2 污水处理收费方法的选择及模型的建立 |
6.3 青岛市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的制定 |
7 完善青岛市污水处理收费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
7.1 逐步提高污水处理费标准 |
7.2 加强成本监管,降低处理成本 |
7.3 增加中水回用量 |
7.4 完善相关产业化政策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8.3 不足之处及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衡水市路北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再生水中新兴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和鉴别[D]. 徐娟.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基于国家示范污水处理PPP项目公开数据研究的经验探讨[J]. 汪才华. 招标与投标, 2017(05)
- [3]厦门市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策略与保障措施[D]. 刘芳. 厦门大学, 2017(07)
- [4]衡水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J]. 高宜,李一川,林姣,王文相,龚文瑾. 辽宁化工, 2016(07)
- [5]基于水代谢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以石家庄市为例[D]. 桂春雷.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4(10)
- [6]缺水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研究 ——以廊坊市市区为例[D]. 丁玎. 河北农业大学, 2012(08)
- [7]城市水系规划的环境学途径研究及应用[D]. 许涛. 天津大学, 2010(02)
- [8]德州市非常规水源利用前景探讨[J]. 杨秀芹,刘晓云,夏文君,高清,吕淑英. 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 2010(01)
- [9]德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D]. 李岩. 山东大学, 2008(01)
- [10]青岛市污水处理收费研究[D]. 吕志昌. 山东科技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