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毒性肝炎600例医院感染分析及其预防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吴艳丽,林玲[1](2016)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及家属对血液污染锐器的认知调查》文中认为近年来,经血传播传染病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慢性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疾病,全球约20亿曾感染过HBV,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2]。临床上此类患者还常伴有糖尿病等其他疾病,由于慢性病长期治疗的需要,及干扰素、胰岛素等药物的普遍使用,使得患者居家自我注射治疗的现象愈来愈多,因锐器伤不仅发生率高,而且危害严重[3],故随之显现出新的问题,即居家产生的血
李剑[2](2016)在《湖南省实习护生锐器伤后规范处理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湖南省实习护生锐器伤后规范处理的依从性现状,分析原因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实习护生锐器伤后规范处理的依从性提供依据,减少锐器伤对实习护生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实习护生对锐器伤的认识。方法:采用方位布局和分层抽样的原则对湖南省内5所三级医院的479名正在实习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Excel2013和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率和构成比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二分类lojistic回归分析对实习护生发生锐器伤后规范处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为65.34%,其中24.22%实习护生发生过2次或2次以上的锐器伤,39.67%实习护生至少发生过一次被病人血液或体液污染的锐器伤。发生锐器伤后,只有36.43%实习护生能规范处理伤口,63.57%实习护生未规范处理伤口。36.71%护生对是否需要规范处理伤口持无所谓态度,28.32%护生因为工作忙没时间按规范流程处理伤口。只有10.86%实习护生每次发生锐器伤后都向带教老师或护士长上报,将近三分之二的实习护生不上报,42.33%实习护生认为上报程序繁琐,28.81%实习护生认为医院不重视上报。只有12.78%实习护生每次发生锐器伤后都查阅病人病例,查看病人有无血源性传播疾病。无实习护生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只有29.71%实习护生去抽血做相关检查或做预防性治疗,还有一部分人未做任何处理。教育程度、实习时间、每周上班时间、对锐器伤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工作量、师生关系、操作环节、医院内张贴锐器伤规范处理流程图情况、工作情形、学校职业防护教育、医院岗前培训、带教老师传授防护知识情况与护生锐器伤后规范处理的依从性有关,性别、年龄、宗教信仰、乙肝疫苗接种及免疫力等情况与护生锐器伤后规范处理的依从性无关。实习时间、每周上班时间、医院内张贴锐器伤规范处理流程图情况、工作情形及带教老师传授防护知识情况是影响护生锐器伤后规范处理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高,但锐器伤后规范处理依从性低,护生职业防护教育欠缺,锐器伤防护意识不强,医院职业防护制度不健全,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侯亚红[3](2008)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实施连续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家属实施连续健康教育,探讨该方法对家属的知识水平、健康行为、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和肝功能方面的影响以及在预防慢性乙型肝炎家庭内传播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7年7月到天津市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肝病门诊就诊的符合入选条件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家属共10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3例,对照组50例。研究者于干预前收集两组家属的有关资料,包括自行设计的慢性乙型肝炎健康教育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调查简表(SF-36)。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教育,实验组同时还接受了由研究者设计并实施的连续健康教育。该连续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1.于患者就诊当天向家属发放由研究者设计的《慢性乙肝健康教育手册》,并向家属详细讲解乙肝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乙肝的病因、治疗效果、用药知识、预后情况、并发症的预防、疾病的传播途径、预防知识、家庭护理常识、消毒隔离知识等;2.与家属互留电话,保持联系,及时解答家属的疑问;3.分别于第一次干预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月末进行家访,检查指导家属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健康行为的依从性;4.于干预后6个月两组家属再次填写慢性乙型肝炎健康教育调查表、SAS、SDS以及SF-36,同时对家属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和肝功能的实验室检查。全部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1.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其生活质量除躯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外其余六个维度的得分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5).2.实验组在干预前、干预后2个月、4个月、6个月四次知识得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递增趋势,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知识得分高于干预前得分(P<0.05);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患者在干预6个月后健康行为依从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与干预前健康行为依从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在干预前、干预后2个月、4个月、6个月四次健康行为依从性得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递增趋势;对照组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健康行为依从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实验组干预6个月后健康教育态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得分(P<0.05);对照组干预前与干预6个月后健康教育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焦虑和抑郁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6个月后焦虑和抑郁得分仍低于国内常模(P>0.05)。7.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生活质量除躯体疼痛、生理职能外,在生理机能、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六个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的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6个月后在生理职能、精力、精神健康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五项仍低于正常人群(P<0.05)。8.实验组干预6个月后和干预前肝功能检查中r—谷氨酰转酞酶(GG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碱性磷酸酶(ALP)五个项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和干预前肝功能检查中只有AL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干预前焦虑和抑郁水平较高,其生活质量六个维度的得分低于正常人群。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家属实施连续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家属对乙肝知识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和家属生活中健康行为的依从性;提高家属的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水平。连续健康教育是促进家属肝功能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欧崇阳[4](2007)在《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模型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着眼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通过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启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等重点工作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医疗卫生需求的结构性改变。然而此前我国医疗卫生系统(Health Delivery Systcm HDS)的发展虽然为提高我国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贡献,也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但近年来HDS的体制改革却备受争议,集中体现在“看病难、看病贵”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力等等。这就要求我国HDS必须调整内部结构,以“人群健康水平提高”为系统目标,对系统进行结构诊断和重排,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重建适合我国国情实际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本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人群健康的医学服务管理研究》(70333002)的研究方向,并受2005年度校博士研究生创新性科学研究项目《医疗卫生系统的Multi-Agent微观模型构建研究》资助。本研究依据复杂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综合运用卫生服务研究方法,在总课题设计框架下,重点应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技术,通过对我国宏观HDS的系统性现况分析,确定系统内部因果反馈关系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的主要回路,通过文献归纳分析方法确定我国HDS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因子分析法(FA)构建宏观HDS绩效测量模型,在灰色关联分析(GRA)和系统基模分析(SAA)的基础上,针对宏观HDS机构资源结构障碍,宏观HDS主体行为障碍,子系统协调机制与宏观HDS绩效差障碍等4个主要方面主要问题建立我国宏观HDS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与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而编制系统结构模拟与辅助决策软件(DSS),通过软件模拟与政策干预实验分析,探讨我国HDS动态行为特征和内部运行机制,发现系统结构问题的根源和作用机制,并提出解决系统结构性问题的政策建议,研究成果能够辅助宏观卫生战略决策,为我国卫生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定量研究的依据,并提供了宏观层面卫生政策制定的方法体系,模型系统平台与软件辅助决策工具。资料与方法:研究资料来源包括现场调查资料,课题前期调研资料,现有文献资料等;在总课题设计的系统结构框架下,通过对我国宏观HDS现况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解剖系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应用文献归纳分析方法,归纳我国宏观HDS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构建HDS绩效测量模型;应用系统动力学的系统思考与系统分析方法,对我国HDS结构进行系统性分析,筛选主回路与关键变量进行量化,依次构建宏观HDS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与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复杂系统仿真与模拟技术,构建宏观HDS模拟与干预实验软件平台,模拟分析系统动态行为特征和内部运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HDS系统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现况分析结果:在当前由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到发展完善的系统转型时期,宏观HDS呈典型的重医轻防,重城市轻农村,重医院轻社区,资源结构呈与人群健康需要相悖的以医院为主体的“倒三角”结构特征。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和条件下,它促进了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增长、HDS系统资源总量的递增与人群健康水平的提升,但其健康分布不均衡,筹资公平性和反应性差,系统整体绩效水平低;与国际上许多类型的HDS一样,我国宏观HDS改革面临着资源总量有限,结构不合理,难以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现状,其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宏观HDS机构资源结构障碍,宏观HDS主体行为障碍,子系统协调机制与宏观HDS绩效差障碍等4个主要方面。逻辑分析结果:我国宏观HDS由政府、人群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三类主体组成,是以人群健康为目标的决策单元,通过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系统的核心是人群在二元化的城市HDS和农村HDS的流动。研究从建模角度出发把医疗卫生系统的需方按照其自然状态区分为健康人群、常见病患病人群与危重病患病人群;将医疗卫生系统的供方按照其对人群的不同作用位置与功能类型,分为医疗服务子系统、公共卫生服务子系统、社区卫生服务子系统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子系统。供方系统的结构是依据需方的实际健康需求确定的,并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外环境下,分别体现不同的投入产出规律。供需双方的交互影响,以及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我国宏观HDS的总体特征。系统动力学分析结果:利用文献归纳分析方法,确定我国宏观HDS的结构障碍、主体行为障碍、子系统协调机制障碍以及宏观HDS绩效降低等主要问题,根据主回路分析建立宏观HDS逻辑模型,并将系统细分为人群就医选择模块、人群就医流动模块宏观HDS结构模块与宏观HDS绩效模块等4部分。进而以供需方基本特征、主体行为影响因素和宏观HDS资源结构等为主要线索分析各子模块内的因果与反馈关系,构建我国宏观HDS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与干预研究结果:我国宏观HDS表现为以医院为主体的系统结构特征,系统行为与人群健康的目标发生偏移,子系统协调障碍,导致了医疗服务的昂贵、不公平和系统的整体低效率,降低了宏观HDS的绩效。模拟研究发现由于正常补偿回路的缺失,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在现有系统结构下难有发展;干预研究发现现有结构下人群就医选择的趋高行为与宏观HDS结构的资源两极分化趋势很难受到有效调控,在以医院为主体的宏观HDS资源配置结构中,各系统均以机构的经济补偿反馈回路为主体行为,很难形成以人群健康为主要产出目标的增强回路,宏观HDS政策干预能力弱化。干预研究表明,加强CHS建设与配套制度改革的组合政策在改变系统结构演化趋势与主体行为方面更为有效系统发展的政策建议:我国宏观HDS改革在控制医疗服务系统过度发展的同时,增加对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和农村医疗卫生系统的投入,通过存量资源调整和增量资源优化配置达到系统内部结构的合理比例,通过相关系统规制的科学设计影响主体行为,改善系统绩效;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和医疗卫生服务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本研究以宏观HDS模型体系作为HDS模拟与政策干预的“实验室”,通过对系统结构、相关制度、卫生政策与外部环境等的条件模拟研究,获得宏观HDS动态行为特征与内部运行机制。研究以概念模型作牵引,以逻辑模型为过渡,以系统模型为核心,以系统结构为基础,以行为模拟为依据,以系统功能最大化为目标,实现了宏观HDS的系统模拟与政策干预实验,为医疗卫生政策研究提供先进的量化分析模拟工具。本研究进行过程中,作者共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核心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12篇,2篇论文参加会议交流,形成专着《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建模研究》1本(副主编),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四完成人)。本研究是复杂系统理论在宏观HDS建模研究中的尝试,由于宏观HDS多投入、多产出、非线性、反直观等动态复杂反馈系统的特点,其运行涉及到社会、经济、人口及卫生政策等诸多因素,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相互之间关系复杂,构建宏观HDS模型系统的工作量巨大,模型有待于进一步细化,使用合理工具量化因素关系,实现所有变量的逻辑回路与函数关系。
肖倩[5](2002)在《病毒性肝炎600例医院感染分析及其预防对策》文中提出
二、病毒性肝炎600例医院感染分析及其预防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病毒性肝炎600例医院感染分析及其预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及家属对血液污染锐器的认知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 |
2.1 可通过血液污染锐器传播疾病的认知结果 |
2.2 血液污染锐器的处理方式 |
2.3 血液污染锐器最大的危害是传染疾病还是意外受伤 |
2.4 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他人如何处理 |
3 讨论 |
(2)湖南省实习护生锐器伤后规范处理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 |
1.1.2 实习护生锐器伤后规范处理的依从性 |
1.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2.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2.2.2 样本含量的计算 |
2.2.3 样本纳入标准 |
2.3 研究工具 |
2.3.1 个人一般资料调查表 |
2.3.2 锐器伤经历调查表 |
2.3.3 认知、工作环境综合调查表 |
2.4 收集资料 |
2.5 质量控制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研究对象锐器伤的发生情况 |
3.2.1 锐器伤发生率 |
3.2.2 个人防护情况 |
3.3 锐器伤后规范处理情况 |
3.3.1 锐器伤后伤口处理情况 |
3.3.2 锐器伤后的上报情况 |
3.3.3 锐器伤后填写锐器伤登记表情况 |
3.3.4 锐器伤后查阅病历情况 |
3.3.5 锐器伤后自己验血情况 |
3.3.6 锐器伤后预防性处理情况 |
3.3.7 锐器伤后复查或随访情况 |
3.4 锐器伤规范处理依从性影响因素 |
3.4.1 个人因素 |
3.4.2 环境因素 |
3.4.3 锐器伤规范处理依从性影响因素赋值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锐器伤发生情况的讨论 |
4.3 锐器伤规范处理依从性情况的讨论 |
4.3.1 实习护生锐器伤后规范处理依从性低 |
4.3.2 锐器伤后规范处理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
4.3.3 实习护生锐器伤后规范处理依从性低的原因 |
4.4 建议 |
4.4.1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
4.4.2 提高临床带教老师安全带教意识 |
4.4.3 管理者应关注护生身心健康 |
4.4.4 健全并落实医院职业防护制度 |
4.5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6 后续研究方向 |
第五章 结论 |
5.1 湖南省实习护生锐器伤后规范处理依从性低 |
5.2 锐器伤后规范处理依从性与个人因素、认知因素及环境因素有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护生锐器伤调查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实施连续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
慢性乙型肝炎健康教育的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背景 |
2.项目来源 |
3.研究目的与意义 |
4.研究内容 |
5.资料来源 |
6.研究方法 |
7.技术路线 |
8.相关概念 |
第1部分 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建模设计 |
1.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分析 |
2.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体分析 |
3.宏观医疗卫生系统外部环境 |
4.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概念模型 |
5.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的建模设计 |
5.1 人群就医选择模块 |
5.2 人群就医流动模块 |
5.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模块 |
5.4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模块 |
6.讨论 |
第2部分 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现况与绩效测量 |
1.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现况 |
1.1 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供方现况 |
1.2 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需方现况 |
2.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诊断 |
2.1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障碍 |
2.2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体行为障碍 |
2.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子系统协调机制障碍 |
2.4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差 |
3.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测量 |
3.1 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测量方法与步骤 |
3.2 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测量模型 |
3.3 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测量模型分析 |
4.讨论 |
第3部分 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逻辑分析 |
1.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体行为分析 |
1.1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体行为分析方法 |
1.2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体行为的灰色关联分析主要步骤 |
1.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体行为的灰色关联结果分析 |
2.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体关联分析 |
2.1 人群关联分析 |
2.2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关联分析 |
2.3 政府行为关联分析 |
3.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回路分析 |
3.1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障碍的主回路分析 |
3.2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体行为障碍的主回路分析 |
3.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子系统协调机制障碍的主回路分析 |
3.4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差的主回路分析 |
4.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逻辑模型 |
5.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逻辑模型检验 |
5.1 咨询专家情况 |
5.2 专家咨询结果分析及修正 |
6.讨论 |
第4部分 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构建 |
1.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建模假设 |
1.1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演化假设 |
1.2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供方结构假设 |
1.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需方结构假设 |
1.4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政府角色假设 |
1.5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假设 |
2.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主要变量 |
2.1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流位变量 |
2.2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流率变量 |
2.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辅助变量 |
2.4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初始变量 |
2.5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系统观测变量 |
2.6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随机变量 |
3.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主要函数关系确定 |
3.1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通用函数关系 |
3.2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人口函数关系 |
3.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需求函数关系 |
3.4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人群就医行为模型 |
3.5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供给函数关系 |
4.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主要函数与变量 |
5.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主要表函数 |
6.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模型流图 |
6.1 人群就医选择模块 |
6.2 人群就医流动模块 |
6.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模块 |
6.4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模块 |
7.讨论 |
第5部分 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模型模拟与检验 |
1.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检验步骤 |
1.1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模型边界检验 |
1.2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适应性检验 |
1.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模型行为适应性检验 |
1.4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模型真实性检验 |
2.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演化模拟 |
2.1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城乡结构演化模拟 |
2.2 城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演化模拟 |
2.3 各子系统内部结构演化模拟 |
2.4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演化模拟分析 |
3.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体行为模拟 |
3.1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供方主体行为障碍模拟 |
3.2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需方主体行为障碍模拟 |
3.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体行为模拟分析 |
4.宏观医疗卫生系统子系统互动模拟 |
4.1 子系统间的不合理竞争 |
4.2 人群就医选择行为与系统行为的交互 |
4.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子系统互动模拟分析 |
5.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模拟 |
5.1 人群健康水平模拟 |
5.2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公平性模拟 |
5.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模拟分析 |
6.讨论 |
第6部分 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模型干预与政策实验 |
1.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政策干预实验 |
1.1 提高MDS医疗价格的对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演化的影响 |
1.2 CHS投入对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演化的影响 |
2.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体行为政策干预实验 |
2.1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供方主体行为政策干预实验 |
2.2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需方主体行为政策干预实验 |
3.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干预实验 |
4.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模型干预对策分析 |
4.1 以结构为核心进行宏观医疗卫生系统重构 |
4.2 以主体行为为推动力促进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演化 |
4.3 以人群健康为目标指导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改革 |
4.4 以促进系统良性互动为重点完善政府的调控职能 |
4.5 开放医疗卫生服务市场,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改造国有医院 |
4.6 发展完善的宏观政策研究理论和方法 |
5.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附件 |
附件1 现场调查相关材料 |
附件2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软件系统 |
附件3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奖状 |
附件4 专着和文章目录 |
四、病毒性肝炎600例医院感染分析及其预防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及家属对血液污染锐器的认知调查[J]. 吴艳丽,林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20)
- [2]湖南省实习护生锐器伤后规范处理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D]. 李剑.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6(03)
- [3]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实施连续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D]. 侯亚红. 天津医科大学, 2008(01)
- [4]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模型构建研究[D]. 欧崇阳. 第二军医大学, 2007(04)
- [5]病毒性肝炎600例医院感染分析及其预防对策[J]. 肖倩.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