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硬化腹水合并电解质紊乱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郑燕香,汤明珠,林丽霞,唐淑芬[1](2021)在《高血压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多元化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对高血压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用正反面抛掷硬币的方法将我院72例高血压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元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腹围、中医证候积分及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腹围小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实施多元化理可降低其血压水平,减轻腹水症状,提高肝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孟娜娜,薛世明,李白杨,李文哲,田露妮[2](2021)在《大量白蛋白、利尿剂联合腹腔穿刺放腹水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大量白蛋白、利尿剂联合腹腔穿刺放腹水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6例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患者,男45例,女51例,年龄(43.41±2.54)岁,年龄范围为40~50岁。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腹腔穿刺组(n=52)和联合治疗组(n=44),腹腔穿刺组接受腹腔穿刺放腹水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腹腔穿刺组的基础上联合大量白蛋白和利尿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腹水深度、体质量、腹围、肾功能及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腹腔穿刺组腹水深度[(6.59±0.61)cm]、体质量[(62.42±5.13)kg]、腹围[(89.11±5.24)cm]均低于治疗前[(7.42±1.14)cm、(67.32±5.35)kg、(98.14±5.49)cm],联合治疗组腹水深度[(5.04±0.54)cm]、体质量[(53.09±5.14)kg]、腹围[(81.12±5.32)cm]均低于治疗前[(7.23±1.21)cm、(67.23±5.11)kg、(98.55±5.38)cm],且联合治疗组均低于腹腔穿刺组;腹腔穿刺组血尿素氮[(9.04±1.25)mmol/L]、血肌酐[(112.42±5.61)μmol/L]均低于治疗前[(10.74±1.68)mmol/L、(135.19±5.21)μmol/L],联合治疗组血尿素氮[(7.24±1.18)mmol/L]、血肌酐[(100.10±5.58)μmol/L]均低于治疗前[(10.89±1.74)mmol/L、(135.23±5.11)μmol/L],且联合治疗组均低于腹腔穿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7.7%(43/44)]高于腹腔穿刺组[86.5%(45/52)]、不良反应发生率[4.5%(2/44)]低于腹腔穿刺组[19.2%(1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量白蛋白、利尿剂联合腹腔穿刺放腹水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临床治疗效果较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腹水深度、腹围和肝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李安冬[3](2021)在《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将通过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验证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更广阔的治疗方案。方法:所有患者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脾胃病科疗区,属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诊断,按筛查要求共挑选87例患者,按照患者在住院时是否接受了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将纳入的8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为56例,对照组为31例。治疗组是中西医结合的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了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仅是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疗程为14±2天,治疗结束后,应用统计学软件对所收集的两组患者的症状、肝功、腹水彩超、腹围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症状总积分改善明显,在治疗腹大坚满、胁肋胀痛、小便短少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腹围、超声腹水量变化明显,统计分析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两组肝功能治疗后TBLL、ALB有显着性差异(P<0.05),ALT、AST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凝血酶原活动度与时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K+、Na+无显着性差异(P>0.05),Ca2+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65%,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基础上辅以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的患者,症状改善显着,预后良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无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的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因此运用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吴鸿伶,万冬玲,关圆虹[4](2021)在《活血化瘀理论为基础的中医护理干预在肝硬化腹水伴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活血化瘀理论为基础的中医护理干预在肝硬化腹水伴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6例肝硬化腹水伴营养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活血化瘀理论为基础的中医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腹水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研究组护理后腹水改善总有效率92.11%,高于对照组73.68%(P<0.05);(2)研究组护理后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护理后白蛋白(ALB)及血清总蛋白(T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4)研究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5)研究组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硬化腹水伴营养不良患者实施以活血化瘀理论为基础的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腹水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加强营养吸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王艳娇[5](2020)在《中药足浴联合内科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通阳利水足浴方联合内科治疗脾肾阳虚型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05月至2019年12月至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肝病科并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伴下肢水肿的患者86例,使用通阳利水足浴方的纳入治疗组,未使用的纳入对照组,一般治疗相同。对照组44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阳利水方熏洗,每日一次,疗程为一周。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肝功能、下肢水肿消退程度、电解质、体重及24小时尿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根据不同实验指标及数据选用不同的统计学方法,如卡方检验、t检验及秩和检验等。结果:(1)中医症状积分:两组均能改善患者腹大胀满、大便溏烂、畏寒肢冷的临床症候(P<0.05),且治疗组改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面色晄白及食少纳呆的中医症状改善均不明显(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2.85%,对照组81.81%,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肝功能:两组均能降低患者ALT、AST、TBIL水平,ALB上升明显,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电解质: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4)双下肢水肿:两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下肢水肿的临床症状,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体重、24小时尿量:两组治疗均能减轻患者体重,增加患者24小时尿量,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88.09%,对照组72.72%,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指标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常规、心电图、肾功能等未发现与本次实验相关的异常结果。结论:(1)通阳利水足浴方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侯、减轻患者体重及下肢水肿程度、增加患者24小时尿量,并对于电解质稳定方面安全有效。(2)通阳利水足浴方对脾肾阳虚型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伴下肢水肿的患者在治疗上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
陈莎[6](2020)在《四君子汤合五皮饮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虚水停型)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四君子汤合五皮饮治疗脾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以期为临床治疗脾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提供行之有效的新方案。方法:按照标准纳入脾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患者60例,按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病因治疗、利尿、护肝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服用四君子汤合五皮饮,疗程为2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腹水相关指标、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用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两组疗效,治疗结束后随访1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结果:1、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显着(P<0.01);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53.3%,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显着(P<0.01);临床综合疗效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6.7%,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更高。2、腹水相关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腹水深度、腹围、体重、24小时尿量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更佳(P<0.05)。3、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肝功能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HA、LN、PⅢP、Ⅳ-C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ALB较前升高(P<0.05),对照组ALB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肝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改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方面无差异(P>0.05)。4、本次试验过程中两组三大常规、肾功能、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低钾血症,治疗组电解质无异常,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5、治疗结束后随访1月,治疗组随访25例复发2例,对照组随访20例复发8例,两组复发率分别为8%、40%,治疗组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四君子汤合五皮饮治疗脾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疗效可观,尤其在改善中医证候、肝功能方面疗效突出,还有助于稳定病情,减少复发。四君子汤合五皮饮治疗脾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安全有效、价格低廉,有临床应用价值。
韩鲸璟[7](2020)在《托伐普坦与传统利尿剂对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的疗效比较及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托伐普坦与传统利尿剂对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的疗效比较,评价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的安全性,探索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06月至2019年06月收治的140例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将所有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采取随机区组化设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相应的常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保肝支持治疗。实验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托伐普坦15mg/d,每日给药一次。对照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呋塞米80mg/d、螺内酯100mg/d,每日给药一次。连续用药两周。记录治疗前后血钠水平、血钾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腹围、腹水深度、体重、血压指标的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观察托伐普坦与传统利尿剂对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的疗效比较,评价托伐普坦对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的安全性。本实验所得数据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和组内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运用χ2检验进行组间定性资料的比较。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共收集我院140例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将所有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采取随机区组化设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0例,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Child-Pugh评分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血钠浓度、血钾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周后,实验组血钠水平高于同组治疗前(P<0.001),且高于对照组血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实验组血钾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ALT、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周后,实验组A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实验组血肌酐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腹围、腹水深度、体重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周后,实验组腹围、腹水深度、体重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治疗前,实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治疗过程中,实验组出现11例口干症状患者,对照组出现3例口干症状患者,5例低钾血症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可缓解,对治疗无影响。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托伐普坦能有效升高肝硬化并低钠血症患者血钠水平,较传统利尿剂能有效减少腹腔积液,短期疗程内对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肝功能、肾功能、血钾水平、血压无明显影响。2.短期疗程内,托伐普坦常见不良反应为口渴、口干,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可缓解。3.托伐普坦以其良好的利尿作用及较少的不良反应,有望成为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的另一更佳选择。
朱奥翔[8](2020)在《肝硬化腹水1号方治疗肝脾血瘀型鼓胀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将肝脾血瘀型鼓胀病人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来观察肝硬化腹水1号方(自制方)治疗肝脾血瘀型鼓胀的临床有效性、临床应用可行性及安全性,为肝脾血瘀型鼓胀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病例60例(符合相关入选标准),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肝硬化腹水1号方+基础治疗组)和对照组(基础治疗组)两组(参照附录2),每组患者各30例。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和中医证候积分、腹水分度和肝功能分级等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其中治疗组:肝硬化腹水1号方(2次/日,口服,100ml(1袋)/次+基础治疗,基础治疗:(轻度:口服螺内酯100mg/日中度:螺内酯100mg+呋塞米40mg/日重度:螺内酯100mg+呋塞米40mg/日+5日1次腹腔穿刺清晨空腹服用)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以基本治疗;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并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结果:在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体温、心率等)、心电图、肾功能等未出现明显变化,据观察实验研究过程中治疗组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乏力腹胀6例、腹泻2例,对患者及时予以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均缓解。对相关临床疗效指标进行分析处理后得出如下结果:(1)治疗前对两组进行可比性分析得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中医症候积分和Child-pugh评分上: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07<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能明显的降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中医症状,且疗效优于对照组。(3)通过对中医症候疗效比较得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66%、70.00%,P<0.05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在中医症候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对治疗后临床总体疗效比较得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67%、63.33%,P<0.05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治疗组在临床总体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5)通过对治疗后腹水分度、腹围、24h尿量及体重的比较得出: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消退腹水的疗效较对照组好。(6)通过对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积分、ALT、AST的比较得出: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改善患者肝功能的疗效优于对照组。(7)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前后比较可得出:*P=0.073>0.05、#P=0.081>0.05门静脉内径、脾厚度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表明对于缓解门静脉高压及缩小脾脏厚度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均不明显。结论:肝硬化腹水1号方可有效治疗肝脾血瘀型鼓胀,据观察可见该方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可考虑应用于临床治疗肝脾血瘀型鼓胀。
张芳,徐桃桃,赵光恒[9](2020)在《麝黄膏敷脐联合赤芍承气汤治疗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TGF-β1及IMA水平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麝黄膏敷脐联合赤芍承气汤对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TGF-β1及IM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腹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麝黄膏敷脐联合赤芍承气汤并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脏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脾脏的厚度及门静脉内径、血清IMA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6.7%(26/30)]显着高于对照组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0P=0.37);治疗后,观察组ALT,AST显着高于对照组,PTA显着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门静脉宽,脾厚均显着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IMA、IMAR、IL-21、IL-22、IL-31和TGF-β1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黄膏敷脐联合赤芍承气汤可有效改善肝硬化腹水患者症状,缓解炎性反应,改善腹水患者预后。
Chinese Society of Hepatology,Chinese Medical;[10](2020)在《肝硬化诊治指南》文中研究说明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根据已发表的证据和专家共识,制定了当前肝硬化诊治指南,旨在进一步改善临床实践。该指南不包括既往系列肝硬化并发症指南中已有的内容,对这些指南中未提及的内容和新的进展进行了补充。强调,肝硬化患者应尽早明确病因诊断,并进行并发症的评估。应尽早开始综合治疗,重视病因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应动态评估病情,警惕肝癌。
二、肝硬化腹水合并电解质紊乱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硬化腹水合并电解质紊乱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高血压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多元化护理干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
2.2 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及腹围对比 |
2.3 两组护理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
2.4 两组护理前后肝功能指标对比 |
3 讨论 |
(3)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 |
1.1 古代肝硬化腹水相关中医病名的认识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 |
1.3.1 气滞湿阻证 |
1.3.2 脾肾阳虚证 |
1.3.3 湿热蕴结证 |
1.3.4 肝肾阴虚证 |
1.3.5 肝脾血瘀证 |
2 西医研究进展 |
2.1 肝硬化腹水的现代医学病因病机认识 |
2.2 病理机制 |
2.3 精神心理障碍 |
2.4 肝硬化腹水的西医治疗 |
2.4.1 一般治疗 |
2.4.2 常用药物 |
3 中医特色诊疗方法 |
3.1 中药塌渍法的应用 |
3.1.1 操作要点 |
3.1.2 注意事项 |
3.1.3 禁忌证 |
3.2 红外线照射法的应用 |
3.2.1 红外线的作用 |
3.2.2 红外线照射的禁忌症 |
临床研究 |
1 病例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病例来源 |
1.3 研究思路 |
1.3.1 采集病例资料并建立基础数据库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诊断标准 |
2.1 中医诊断标准 |
2.1.1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2.1.2 中医症状计分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2.2.1 症状及体征 |
2.2.2 实验室检查 |
2.2.3 影像学检查 |
2.3 纳入病例标准 |
2.4 病例排除标准 |
2.5 观察指标 |
2.5.1 基线资料 |
2.5.2 安全性指标 |
2.5.3 疗效性指标 |
2.5.4 疗效判定标准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基线比较分析 |
3.2 临床疗效指标分析 |
3.3 安全性指标分析 |
讨论 |
1 一般情况分析 |
2 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分析 |
3 组方分析 |
3.1 药物组成 |
3.2 方解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4)活血化瘀理论为基础的中医护理干预在肝硬化腹水伴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4 护理方法 |
1.4.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
1.4.2 研究组给予活血化瘀理论为基础的中医护理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腹水改善比较 |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2.3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 |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2.5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
3 讨论 |
(5)中药足浴联合内科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
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
二 研究结果 |
1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
2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疗效对比 |
3 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
4 治疗前后电解质对比 |
5 治疗前后下肢水肿情况对比 |
6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重、24小时尿量对比 |
7 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 |
8 安全性评价 |
三 讨论 |
1 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认识 |
2 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的现代研究 |
3 通阳利水足浴方的组方分析 |
4 研究结果分析 |
5 结论 |
6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四君子汤合五皮饮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虚水停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1.6 终止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3.观察指标 |
3.1 疗效指标 |
3.2 安全性指标 |
4.疗效与安全性评定标准 |
4.1 疗效评定标准 |
4.2 安全性评定 |
5.数据处理 |
6.研究结果 |
6.1 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
6.2 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
6.3 中医证候疗效及总积分比较 |
6.4 腹水相关指标比较 |
6.5 肝功能比较 |
6.6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比较 |
6.7 随访复发率比较 |
6.8 安全性评定及不良反应结果 |
讨论 |
1.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治疗研究 |
1.1 中医辨证论治 |
1.2 古代经方的应用 |
1.3 西医治疗方法 |
2.中医从脾论治鼓胀 |
3.方药分析 |
4.疗效分析 |
5.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四君子汤合五皮饮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虚水停型)的临床研究 病例报告表 |
附录 B |
综述 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7)托伐普坦与传统利尿剂对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的疗效比较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肝硬化腹水1号方治疗肝脾血瘀型鼓胀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诊断及入选标准 |
1.1 诊断标准 |
1.1.1 西医学诊断标准 |
1.1.2 中医病名诊断标准 |
1.1.3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
1.2 病例入选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2.3 剔除标准 |
1.2.4 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分组方法 |
2.3 治疗方案 |
2.4 临床观察指标 |
2.4.1 一般观察项目 |
2.4.2 疗效性观察项目 |
2.4.3 安全性观察项目 |
2.4.4 不良反应观察 |
2.5 疗效评定标准 |
2.5.1 西医疾病疗效评定标准 |
2.5.2 对患者肝功能评价 |
2.5.3 中医症候疗效评价标准 |
2.5.4 单项中医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
2.6 不良反应评定标准 |
2.7 安全性评定标准 |
2.8 统计学方法 |
3 可比性比较分析 |
3.1 年龄比较 |
3.2 性别比较 |
3.3 病程比较 |
3.4 病因比较 |
4.研究结果 |
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总分的比较 |
4.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
4.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4.4 治疗前后两组腹水分度比较 |
4.5 治疗前后两组腹围、24h尿量及体重比较 |
4.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hild-pugh分级积分比较 |
4.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比较 |
4.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彩超门静脉内径、脾厚度比较 |
讨论 |
1 中医学对鼓胀的认识 |
1.1 鼓胀病名的发展概况 |
1.2 中医对鼓胀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鼓胀的辨证 |
1.4 中医对鼓胀治疗的认识 |
2 西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 |
2.1 病理发病机制 |
2.2 西医对肝硬化腹水治疗的认识 |
3 方药分析 |
3.1 立论依据 |
3.2 遣方原则 |
3.3 药物组成及方义分析 |
3.4 单味药物性能分析 |
3.5 现代药理研究分析 |
3.6 临床用药心得 |
4.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 |
附录3 中医积分量表 |
附录4 肝功能分级 |
附录5 数据记录表 |
致谢 |
(9)麝黄膏敷脐联合赤芍承气汤治疗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TGF-β1及IMA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后B超声图像比较 |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MA及炎症因子含量比较 |
3 讨 论 |
(10)肝硬化诊治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病因及病理生理 |
2.1 病因 |
2.2 病理生理 |
2.2.1 肝纤维化和代偿期肝硬化 |
2.2.2 失代偿期肝硬化 |
2.2.2. 1 门静脉高压 |
2.2.2. 2 肝功能减退 |
2.2.3 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病理生理 |
2.2.3. 1 腹水 |
2.2.3. 2 食管等静脉曲张 |
2.2.3. 3 肝性脑病 |
2.2.3. 4 肝肾综合征 |
2.2.4 肝硬化持续进展的因素 |
3 肝功能及门脉高压评估 |
3.1 肝功能及代偿能力评估 |
3.2 肝功能分级评估 |
3.2.1 Child-Pugh评分 |
3.2.2 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
3.2.3 吲哚氰绿(indocyanine |
3.3 影像学评估 |
3.3.1 腹部B超 |
3.3.2 肝脏硬度测定(Liver |
3.3.3 CT |
3.3.4 MRI及磁共振弹性成像(Magnetic |
3.4 肝组织学评估 |
3.5 门脉高压症的评估 |
3.5.1 内镜检查 |
3.5.2 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
3.6 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不良评估 |
4 诊断 |
4.1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依据(下列四条之一) |
4.2 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依据 |
4.3 肝硬化再代偿和(或)逆转 |
4.4 临床分期特点 |
5 肝硬化相关并发症 |
5.1 浆膜腔积液 |
5.2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
5.3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
5.4 肝性脑病(hepatic |
5.5 肾功能损伤 |
5.6 肝硬化心肌病 |
5.7肝肺综合征 |
5.8 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 |
5.9 原发性肝癌 |
5.1 0 其他肝硬化并发症 |
5.1 0. 1 肝性骨病 |
5.1 0. 2 肝硬化性肌萎缩 |
6 肝硬化的治疗 |
6.1 病因治疗 |
6.2 抗炎抗肝纤维化治疗 |
6.3 并发症的防治 |
6.3.1 腹水 |
6.3.2 消化道出血 |
6.3.3 感染 |
6.3.4 肝性脑病(HE) |
6.3.5 肾功能损伤 |
6.3.6 肝硬化性心肌病(CCM) |
6.3.7 肝肺综合征 |
6.3.8 门静脉血栓(PVT) |
6.3.9 脾肿大伴脾功能亢进 |
6.3.1 0 肝性骨病 |
6.3.1 1 营养支持 |
6.3.1 2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
7 待解决问题 |
7.1 检测技术 |
7.2 诊断方法和标准 |
7.3 治疗和预防措施 |
执笔: |
秘书: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附件: |
附件1 Child-pugh分级 |
附件2 MELD评分 |
附件3 LaennecF1-F4分期系统 |
四、肝硬化腹水合并电解质紊乱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血压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多元化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 郑燕香,汤明珠,林丽霞,唐淑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24)
- [2]大量白蛋白、利尿剂联合腹腔穿刺放腹水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的效果观察[J]. 孟娜娜,薛世明,李白杨,李文哲,田露妮.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21(03)
- [3]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D]. 李安冬.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活血化瘀理论为基础的中医护理干预在肝硬化腹水伴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J]. 吴鸿伶,万冬玲,关圆虹.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3)
- [5]中药足浴联合内科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D]. 王艳娇.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四君子汤合五皮饮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虚水停型)的临床研究[D]. 陈莎.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托伐普坦与传统利尿剂对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的疗效比较及安全性分析[D]. 韩鲸璟. 郑州大学, 2020(02)
- [8]肝硬化腹水1号方治疗肝脾血瘀型鼓胀的临床观察[D]. 朱奥翔.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9]麝黄膏敷脐联合赤芍承气汤治疗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TGF-β1及IMA水平的影响[J]. 张芳,徐桃桃,赵光恒. 四川中医, 2020(04)
- [10]肝硬化诊治指南[J]. Chinese Society of Hepatology,Chinese Medical;. 现代医药卫生,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