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老百姓喜欢的新闻(论文文献综述)
刘霞[1](2021)在《浅析地市级晚报如何做好民生新闻策划》文中指出近几年来,在社会经济水平提升的带动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民生问题,因此,民生新闻也开始备受大众瞩目。地市级晚报民生新闻版块的兴起,对其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和阐述了地市级晚报做好民生新闻策划的措施和方法,希望为融媒体背景下提升地市级晚报的办报质量提供相关支持。
赵爽宇[2](2021)在《从语用学角度探究电视节目主持人报道话语转变——以《新闻联播》国际锐评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助推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传统主流媒体也在逐渐探索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其中央视《新闻联播》的语体也在发生变化,除秉承专业态度外,还创新话语方式和传播手段,契合了受众对主流媒体的期待,拉近了与年轻观众的距离,巩固和提高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文章以语用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新闻联播》国际锐评主持人语言,为主流媒体主持人的语用策略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刘娅云[3](2021)在《“金珠子”:山西小米的饮食人类学研究》文中指出食物,不仅仅是维持人体机能最基础的保障,其饮食文化、餐桌礼仪、宗教禁忌、等级身份等更是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透过食物这扇窗,更能真切地了解当地人是如何就地取材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食物,一步步发展成为人们的地域身份。在食用的过程中,人类又是如何将文化一层一层加诸在食物身上,赋予其更多的象征意义,甚至通过这个“物”来达到心理层面的身份认同。中华文明三千年,小米的驯化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近万年的历史。山西一直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其地质地貌沟壑纵横,也为小米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沃土。山西人不仅爱吃醋,也爱吃小米。本研究主要以沁县为田野点,以沁州黄小米为研究对象,从饮食人类学整体论的学科视角出发,主要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作为山西小米代表的沁州黄进行历史的追溯、文化的阐释以及最终所达到的地域认同。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饮食人类学相关研究的回顾发现,食物作为一种中介来探析族群背后的文化性已成为常态。人类学中对于小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台湾地区,大陆地区学者从人类学视角进行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本文便从此研究角度出发,以小米作为媒介来探寻其背后的地方文化及身份认同。第一章主要是田野点概括。首先是对山西省的整体情况进行介绍,进而了解山西地区谷子的种植情况。其次是介绍田野之行到达的第一个目的地——山西沁县,介绍了沁县的历史沿革以及初到田野点的所见所闻所思。最后是沁州黄小米的原产地——檀山村,介绍了檀山村的现况以及村名的来源和传说故事。第二章主要是梳理小米的历史。首先是中国小米的历史,包括小米最早被驯化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传播的过程。其次是山西小米的历史,从最早期的人类活动踪迹到流传至今的神农教耕生谷到后期考古文物的出土,来追寻山西小米的起源以及在不同朝代的发展变化。最后是笔者最终的田野点——檀山村的历史和沁州黄小米的相关传说。第三章主要是从小米的种植、食用、加工三个方面来展现小米的社会生命史。在不同的阶段体现出当地人的地方性知识以及在社会变迁中小米所扮演的角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赋予小米不同的文化意义以及对于小米的不同认知。第四章主要是剖析沁县人如何通过小米这个媒介来达到一种身份认同。从日常的生活惯习着手,折射出漂泊在外的人通过想念家乡的小米粥来达到对于地方认同的阐释。通过本地人一日三餐离不开小米的饮食结构来体现小米对于当地人的重要性,以及外地人移民当地以后如何形成身体上对小米的依赖。通过身体适与不适以及心理的认知从而达到一种对地方文化以及沁县人身份的认同。
黄敬茹[4](2021)在《民族语译制片对国家认同建构的研究 ——基于怒江傈僳语译制与观影实践过程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同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以及国家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少数民族多聚居在较为边远的地区和边疆地区,在这些地区特殊且复杂的内、外部诱因影响下,少数民族身份认同意识和国家认同意识的变动,会影响到其行为方式和组织活动,在此种形势下,如何增强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我国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重大问题。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大众传媒在塑造社会成员对主流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意识,以及社会成员的民族意识、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影作为大众传媒的特殊一员,是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在培养各个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方面历来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播过程中,语言不通影响到了汉语影视剧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效果,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边疆地区,还有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对汉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弱,他们主要还是依靠本民族语言来进行日常的信息交流活动,民族语译制则是解决语言不通这一问题的理想途径。少数民族语译制片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能够激发不同民族群众血脉中的集体记忆,完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调,少数民族语译制片在传递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国家认同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现实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傈僳语译制片在怒江少数民族地区的译制、放映、观影等传播情况进行调查,进一步研究少数民族语译制工作、民族语译制片以及放映、观影实践与国家认同建构的关系。
李晓并[5](2020)在《回归内容是纸媒制胜法宝》文中提出近年来,新媒体对传统纸媒形成冲击,“纸媒消亡”的论调不绝于耳,在绝大多数纸媒缩版的情况下,《太原日报》坚持做好原创专业内容的生产者,严格把控内容质量,采写好新闻,确保纸媒质量做到逆势上扬。“内容为王”是纸媒不变的宗旨,新闻最基本的属性仍然是真实性,尤其是?
顾建[6](2020)在《匍匐在大地的胸膛——基层记者践行“四力”的职业“姿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名基层记者,一名穿着"草鞋"的记者,对照"四力"要求,似乎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渐渐形成了一种职业的"姿势"——匍匐,匍匐在大地的胸膛,贴近、聆听、传递人民的心跳与心声。做人民的记者,也许就是践行"四力"最好的应答。
黄丽娟[7](2020)在《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新媒体是新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不同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旧媒体”的新型媒体形态,如电子杂志、电子报纸、移动电视、互联网络、智能手机、触摸媒体等,也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时下,学界普遍认为新媒体已成为促发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对广大受众的思想意识、社会认知、行为举止等等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社会思潮作为意识形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反映社会矛盾显隐、社会主题转换、社会发展趋向、社会动态进程、时代精神变迁的“感应器”和“晴雨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仍然存在着诸如利益多元依旧明显、贫富差距依旧存在、生态环境仍有破坏、贪污腐败仍有滋生等问题。这些问题为各种社会思潮兴风作浪提供口实,并为其利用新媒体肆意传播提供了先决条件。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三观”尚未完全定型,且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的重要时节,正处于从青涩懵懂走向成熟稳重的重要阶段,极易被新媒体包裹的各种社会思潮所影响而不察觉。传播媒介一直以来就承担着意识形态功能,“大众媒介给人的初始印象是传播信息和提供娱乐的载体,但实质上大众媒介在现代社会却发挥着思想引领、政治控制等功能。”①社会思潮与新媒体“携手同行”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产生了更深刻的影响。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的传播更加亲民、平等、渗透、无障碍等。这些特点为各种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的大肆传播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同时,各种社会思潮又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诸多特点进行广泛传播并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的普及,大学生受到社会思潮影响的程度在不断加深,反过来又为社会思潮的传播和影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形成某种恶性循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产生影响。“思想催生行为、激发行为,也限定行为。”①思想意识是行为的先导,人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在思想意识的指导之下进行的。思想意识,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观,将直接决定着人的行为取向、行为方式和行为力度。因此,本研究从新媒体和社会思潮基本概念入手,研究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观)的影响。通过开展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影响的问卷调查研究,系统梳理和研究影响的表象和本质,总结不同国家在不同时代应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影响的经验教训。最后,思考新媒体时代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对策,尝试破解和应对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理论和实际难题,拓展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丰富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内容,掌握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话语权和领导权。文章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其中包括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从四个部分进行总体概述,包括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与大学生。本章主要从国内及国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出发,阐释什么是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到来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对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传播的特点和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阐述了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的12种社会思潮和新媒体时代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大学生。第二章,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本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说明。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对1724份问卷调查情况的统计分析,整理出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数据。第三部分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双重影响,即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第四部分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特征,主要是受众的广泛化与路径的裂变性、信息的碎片化与观点的完整性、语言的大众化与内容的政治性、形式的多变化与目标的一致性。第三章,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容、方式及原因。本章主要从三个部分入手展开论述。一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四个方面;二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四种主要方式: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并行;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重叠;单一方式与综合方式交叉;平面方式与立体方式同步;三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原因分析。即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现实问题为重点,着重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不同原因,主要包括国际原因、社会原因、教育原因、新媒体原因、大学生自身原因等五个方面。第四章,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传播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经验教训借鉴。首先,中国共产党利用媒体加强青年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总结。这一部分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青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改革开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与教训。其次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错误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教训反思。再次是以埃及和突尼斯为例,反思中东北非部分国家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不力而导致社会动荡的原因以吸取教训。最后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四个发达国家借助媒体应对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经验借鉴。第五章,新媒体时代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对策。这一章主要针对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五个方面原因,从高度重视新媒体时代和正确对待社会思潮的影响、凝聚价值目标共识、回应社会热点问题、遵循思政工作“三大规律”并抓好思政课改革创新、用好新媒体以切实提高舆论引导和网络治理水平、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不良影响。结语部分对文章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文章中的不足之处和今后可能拓展的研究及未来的展望。
潘甜[8](2020)在《《人民日报·新青年》专版中的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研究(2013年至201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和价值多元时代,塑造时代特征鲜明并能引发广泛共鸣的青年榜样形象,对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采取良好的行为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人民日报》于2013年推出《新青年》专版,积极承担起塑造新时期青年榜样形象的重任。为考察《新青年》专版在青年榜样塑造中的得失,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以及深度访谈法,着重分析《新青年》专版塑造青年榜样的基本框架及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受众的反馈进一步讨论应如何塑造新时代的青年榜样形象。新闻框架是媒介形象建构的基本手段,一般包括宏观框架、中观框架和微观框架三重运作。具体而言,《新青年》专版在宏观层面新闻报道材料的选取上,偏向选择青年个人成长层面的报道主题,坚守青年立场;在中观层面新闻素材的重组与搭建上,灵活使用报道结构、报道篇幅、报道基调、新闻体裁、报道呈现形式、报道视角、时间框架;在微观层面新闻文本内容的表达上,强调使用中立的标题基调客观揭示新闻内容,重视使用概括式导语、以事实为主的直接引语等。最终从政治、科技文化、经济法律、社会生态、青年个人成长层面呈现了多元化的青年榜样形象。《新青年》专版塑造的多元化青年榜样引发了较为普遍的支配式解码,这表明其新闻框架对受众的信息解读具有引导与制约作用。研究发现,《新青年》专版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优点主要有:榜样形象塑造中的去标签化;塑造多元化、立体,普通人可复制的青年榜样形象;坚守青年立场,紧扣青年需求;呈现多元化的声音。其缺点主要体现在:新闻报道存在模式化倾向;与官方意志高度匹配的报道主题,易与青年群体产生距离感;传播媒介与青少年媒介接触习惯错位等。针对问题,笔者从青年榜样报道思维、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增强受众互动、拓展传播渠道方面出发,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提升《新青年》专版青年榜样报道影响力和说服力。
陈凌[9](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吕浩哲[10](2020)在《“新闻大连”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大连新闻传媒集团的新媒体布局和微信矩阵中的重要账号,“新闻大连”微信公众号不仅在传媒集团微信矩阵中地位突出,也在大连新闻传媒集团打造“现象级”新媒体的实践中承担了重要的试验作用。然而当前微信公众平台面临着短视频平台的冲击,人们的阅读偏好逐渐从图文转向短视频。同时,大连本地还有半岛晨报集团和众多自媒体竞争。面对着激烈的外部环境,大连新闻传媒集团提出的打造“现象级”的新媒体的发展目标,面临着各种压力。本文试图通过对“新闻大连”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编码表、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有关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特色和优势,发现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期帮助“新闻大连”微信公众号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首先,文章以“新闻大连”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梳理账号的发展现状,分别从平台运营团队、账号历史情况、账号定位和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并对同矩阵中其他账号进行梳理,探析大连本地整体微信公众号的市场。其次,通过数据分析对“新闻大连”的运营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包括对传播内容以及推送形式、传播渠道、受众反馈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从整体把握新闻大连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情况,了解其优势和特点。文章将着重对当前账号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归纳,总结其缺点和不足,并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最后针对问题从账号定位、推送内容、传播形式、传播途径、用户运营方面给出可行性建议,以期帮助团队更好地运营新媒体账号。提升“新闻大连”微信公众号在大连新闻传媒集团新媒体矩阵乃至在大连本地新媒体平台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做老百姓喜欢的新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做老百姓喜欢的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地市级晚报如何做好民生新闻策划(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生新闻的内涵 |
二、地市级晚报做好民生新闻策划的措施及方法 |
1. 要时刻遵循“以人文本”的理念 |
2. 要坚持深度与创新并行的原则 |
3. 要不断扩大选题范围 |
4. 要不断增强平民意识 |
三、结语 |
(2)从语用学角度探究电视节目主持人报道话语转变——以《新闻联播》国际锐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从语用学角度探究报道话语的转变 |
1.1 主持人的话语角色与言语行为 |
1.2 主持人报道话语语用特征 |
1.3 语境 |
1.4 现实原则 |
1.5 合作原则、会话含义与礼貌原则 |
2 电视节目主持人语用转型 |
3 结束语 |
(3)“金珠子”:山西小米的饮食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起源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走进田野:三晋大地上的沁州黄 |
第一节 了望三晋:黄土高原上的金珠粟 |
第二节 初探沁州:五谷中的金珠子 |
第三节 细访檀山:金珠子中的金珠王 |
第二章 发展脉络:沁州黄的历史长河 |
第一节 中国小米的起源与传播 |
第二节 山西小米的起源与发展 |
第三节 檀山村的历史和沁州黄的传说 |
第三章 文化隐喻:沁州黄的社会生命 |
第一节 种之有道:沁州黄的种植传统 |
第二节 食之有方:沁州黄的饮食风俗 |
第三节 延之有路:沁州黄的加工途径 |
第四章 地方认同:沁州黄的人文空间 |
第一节 乡愁是一碗米汤 |
第二节 流淌在血液中的生活习惯 |
第三节 “小米加步枪”的红色记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民族语译制片对国家认同建构的研究 ——基于怒江傈僳语译制与观影实践过程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学术界研究现状 |
二、关于少数民族语译制研究的特点及不足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相关术语界定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少数民族语译制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
第一节 国家认同的时代要求 |
一、少数民族语译制与中国国情 |
二、民语译制工作的功能和使命 |
三、培养国家认同意识的重要媒介 |
第二节 制度影响下的“少数民族语电影事业” |
一、中国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的发展历程 |
二、国家制度对少数民族语译制的影响 |
第二章 怒江傈僳语译制概况 |
第一节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概况 |
一、历史沿革 |
二、民族分布与语言使用状况 |
三、文字使用状况 |
四、民族文化资源 |
第二节 怒江傈僳语译制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一、傈僳语电影译制在怒江州的发展历程 |
二、傈僳语译制的成就与发展 |
第三节 不同历史时期的傈僳语译制片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傈僳语译制片(1950——1978) |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傈僳语译制片(1979-2000 年) |
三、新时代的傈僳语译制片(2000 年至今) |
第三章 影片转译过程中的国家认同建构 |
第一节 译制人员对汉语影片的译制 |
一、少数民族语影片的译制流程 |
二、译制过程中的方法与策略 |
第二节 译制过程中的选择与适应 |
一、译者的主体性 |
二、译者对影片的选择 |
三、译者对影片的适应 |
第三节 译制人员的国家认同感 |
第四章 放映过程中的国家认同建构 |
第一节 电影放映员的国家认同建构 |
一、放映员的身份角色与国家认同 |
二、国家对放映员的管理 |
三、身份赋予强化国家认同 |
第二节 放映过程中的国家“在场” |
一、国家工程与国家在场 |
二、媒介景观与国家认同 |
第五章 观影者的国家认同建构 |
第一节 作为“诠释社群”的观影者 |
一、观影者的诠释策略 |
二、观影者的国家认同感 |
第二节 对城墙坝安置点住户的观影实践考察 |
一、安置点背景 |
二、城墙坝安置点的观影实践考察分析 |
第三节 观影者“在场”与国家认同建构 |
一、通过媒介时间重构国家认同 |
二、通过媒介仪式营造国家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回归内容是纸媒制胜法宝(论文提纲范文)
报道有深度 |
原创有黏性 |
细节有优势 |
(6)匍匐在大地的胸膛——基层记者践行“四力”的职业“姿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匍匐,就是让脚沉下去,再沉下去 |
二、匍匐,就是让笔“健”一些,再“健”一些 |
三、匍匐,就是让心润一些,再润一些 |
四、匍匐,就是让味淡一些,再淡一些 |
(7)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㈠选题缘由 |
㈡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㈠国内研究 |
1. 有关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2. 有关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3. 有关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4. 有关“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5. 有关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㈡国外研究 |
1. 关于互联网与意识形态传播的研究 |
2. 关于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㈠研究思路 |
㈡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㈠研究创新 |
㈡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与大学生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及其影响 |
一、 新媒体时代 |
二、 新媒体时代的影响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 |
一、 新媒体与社会思潮传播 |
二、 借助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社会思潮 |
三、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传播的特点 |
四、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传播的影响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大学生 |
一、 大学生是新媒体的忠实拥趸者 |
二、 大学生是社会思潮的易感人群 |
三、 大学生是社会思潮的再传播者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说明 |
一、 问卷设计说明 |
二、 问卷调查说明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调查的情况 |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 调查的具体情况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双重影响 |
一、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正面影响 |
二、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负面影响 |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特征 |
一、 受众的广泛化与路径的裂变性 |
二、 信息的碎片化与观点的完整性 |
三、 语言的大众化与内容的政治性 |
四、 形式的多变化与目标的一致性 |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容、方式及原因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内容 |
一、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世界观 |
二、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人生观 |
三、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价值观 |
四、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政治观 |
(一) 淡化大学生政治情感 |
(二) 动摇大学生政治意志 |
(三) 颠覆大学生政治认同 |
(四) 瓦解大学生政治信念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方式 |
一、 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并行 |
二、 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重叠 |
三、 单一方式与综合方式交叉 |
四、 平面方式与立体方式同步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原因 |
一、 国际原因:社会思潮成为西方国家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武器 |
二、 社会原因:社会思潮以某些社会现实问题为基础影响大学生 |
三、 教育原因:社会思潮放大主流意识形态的某些局限影响大学生 |
四、 新媒体原因:社会思潮利用新媒体特点影响大学生 |
五、 大学生自身原因:大学生易受社会思潮打造的“网络舆论场”影响 |
第四章 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传播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经验与教训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利用媒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 |
一、 革命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青年走上中国革命道路 |
二、 建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大学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
三、 改革开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二节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中错误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的教训反思 |
一、 国内舆论失控:苏联解体中的殷鉴昭示 |
二、 西方操控媒体:东欧剧变中的惨痛教训 |
第三节 中东北非部分国家应对社会思潮影响不力而导致社会动荡的警醒 |
一、 维基革命:突尼斯政治动乱中新媒体为助推器 |
二、 推特助力:埃及国家政变中新媒体变身组织者 |
第四节 发达国家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的经验教训 |
一、 意识形态渗透:媒体是美国意识形态渗透的新型武器 |
二、 公众观点塑造:媒体是英国塑造公众观点的重要工具 |
三、 教化教育推进:媒体是德国推进教化教育的特殊载体 |
四、 普罗大众动员:媒体是法国动员民众斗争的主要战场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对策 |
第一节 高度重视新媒体时代并正确对待社会思潮的影响 |
一、 新媒体时代完全改变了信息的传递及其影响 |
二、 实事求是地正确对待社会思潮的传播与影响 |
第二节 价值引领:在凝聚价值目标共识中应对意识形态渗透 |
一、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社会思潮 |
二、 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社会思潮 |
三、 用浩然正能量引导多元社会思潮 |
四、 用豁达包容心对待多元社会思潮 |
第三节 回应现实:在回应社会现实与热点问题中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
一、 提高因事而化的针对性 |
二、 增强因时而进的时代性 |
三、 彰显因势而新的鲜活性 |
第四节 守正创新:在遵循规律和思政课改革创新中补齐教育短板 |
一、 遵循和运用“三大规律”以做好思政工作 |
二、 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以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
三、 以“八个相统一”为要求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
四、 以“三进和两入”为目标推进思政课话语体系重构 |
第五节 化堵为疏:在用好新媒体中切实提高舆论引导和网络治理水平 |
一、 创新宣传理念以占领新媒体宣传阵地 |
二、 创新宣传手段以多渠道开展宣传工作 |
三、 创新基层工作以努力贴近大学生实际 |
四、 创新新媒体监管以清朗网络舆论空间 |
第六节 提升素养:在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中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
一、 提升学生对新媒体上不良信息的应对能力 |
二、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思潮的本质与危害 |
三、 积极与各种新媒体上不良社会思潮作斗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
一、 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一、 发表论文 |
二、 主持课题 |
三、 参与课题 |
(8)《人民日报·新青年》专版中的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研究(2013年至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媒体选择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2.3 创新点 |
1.3 文献综述 |
1.3.1 框架理论 |
1.3.2 媒介形象 |
1.3.3 框架理论与媒介形象 |
1.3.4 青年榜样研究 |
1.4 研究方案设计 |
1.4.1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2 研究方案设计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青年榜样”的报道框架分析 |
2.1 宏观层面:新闻报道材料的选取 |
2.1.1 报道主题:关心青年个人成长 |
2.1.2 新闻来源:未明确说明作者身份、来源 |
2.1.3 消息来源:重视青年声音的表达 |
2.1.4 报道地域:不强调地域差异 |
2.2 中观层面:新闻材料的搭建 |
2.2.1 新闻报道的中层结构:采用叙说结构相对完整的报道形式 |
2.2.2 报道形式 |
2.3 微观层面:新闻文本内容的表达 |
2.3.1 新闻标题:客观中立地揭示和评价新闻内容 |
2.3.2 新闻导语:偏向选择概括式导语直接叙述 |
2.3.3 引语的使用:重视使用直接引语转述新闻人物原话 |
2.3.4 名言警句的使用:增添文学色彩,增强青年榜样形象塑造效果 |
2.3.5 关键词分析:强化中心,引领全文,突出主题,增强传播效果 |
第3章 《新青年》中的青年榜样群像分析 |
3.1 青年榜样人物的人口学统计特征 |
3.1.1 性别:整体看不强调性别,局部看男性青年榜样较多 |
3.1.2 年龄:整体看不强调年龄,局部看重视21-35周岁的青年榜样 |
3.1.3 数量:既重视报道个体,也针对全体青年榜样 |
3.1.4 地域:整体看不强调地域,局部重视华东、华北地区的青年榜样 |
3.1.5 身份:整体看不强调身份,局部重视大学生、青年创业者、志愿者 |
3.1.6 受教育程度:不强调受教育程度 |
3.1.7 民族:整体看不强调民族,局部看重视汉族青年榜样 |
3.1.8 政治面貌:整体看不强调政治面貌,局部看中共党员较多 |
3.1.9 城乡分布:整体看不强调城乡来源,局部看城市的青年榜样居多 |
3.2 青年榜样形象的呈现 |
3.2.1 政治层面 |
3.2.2 科技文化层面 |
3.2.3 经济法律层面 |
3.2.4 社会生态层面 |
3.2.5 个人成长层面 |
第4章 受众对《新青年》青年榜样报道的反馈 |
4.1 研究方案 |
4.2 用户活跃度分析 |
4.2.1 点赞量分析:个人成长层面的点赞量较高 |
4.2.2 评论量分析:个人成长层面的评论量较高 |
4.3 解码形式:引发了较为普遍的支配式解码 |
4.4 诉求偏向:诉诸理性,具备一定思考痕迹 |
4.5 评论内容分析 |
4.5.1 表达自己受到的启发与感受 |
4.5.2 表达自己的思考、建议及期待 |
4.5.3 表示自己对文本观点及青年榜样的认同和赞扬 |
4.5.4 表达自己对文本观点及青年榜样的不认同和质疑 |
4.6 词频分析 |
4.7 受众访谈 |
4.7.1 与过去的青年榜样有明显区别 |
4.7.2 认可青年榜样,并对他们具备一定好感度 |
4.7.3 理性务实与理想信仰,自我意识与集体意识辩证统一的青年榜样 |
4.7.4 青年榜样报道说服力低 |
4.7.5 青年榜样覆盖面窄,对读者的吸引力低 |
4.7.6 青年榜样报道篇幅长,与浅阅读习惯相冲突 |
4.8 影响受众认知的因素 |
第5章 对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思考及建议 |
5.1 影响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因素 |
5.1.1 政治层面:《新青年》专版承担的政治使命和职责 |
5.1.2 文化层面:文化后喻时代的到来 |
5.1.3 社会层面:《新青年》专版建设青年友好型社会的格局 |
5.1.4 媒体层面:新闻常规与新闻工作者的意识形态 |
5.2 《新青年》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优点 |
5.2.1 榜样形象塑造中的“去标签化” |
5.2.2 塑造多元化、立体,普通人可复制的青年榜样形象 |
5.2.3 榜样报道坚守青年立场,呼应青年需求 |
5.2.4 榜样报道中呈现多元化的声音 |
5.3 《新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不足 |
5.3.1 青年榜样报道框架层面的不足 |
5.3.2 从受众反馈发现的不足 |
5.3.3 其他问题 |
5.4 对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建议 |
5.4.1 创新报道思维,提升青年榜样报道影响力 |
5.4.2 丰富报道内容,提升青年榜样报道影响力 |
5.4.3 优化报道形式,提升青年榜样报道影响力 |
5.4.4 加强受众互动,提升青年榜样报道的传播效果 |
5.4.5 拓展传播渠道,提升青年榜样形象的影响力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编码表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研究样本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9)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
一、思考缘起 |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
一、问题提出 |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
小结 |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
小结 |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
小结 |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
小结 |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新闻大连”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理论建构 |
1.4.1 议程设置理论 |
1.4.2 使用与满足理论 |
2 “新闻大连”微信公众号基本情况与研究设计 |
2.1 “新闻大连”微信公众号基本情况介绍 |
2.1.1 “新闻大连”运营团队及账号定位介绍 |
2.1.2 “新闻大连”同矩阵微信公众号梳理 |
2.1.3 “新闻大连”微信公众号盈利模式介绍 |
2.1.4 外部市场情况 |
2.2 对“新闻大连”的发布内容编码 |
2.2.1 研究样本选取 |
2.2.2 类目建构 |
2.3 “新闻大连”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调查 |
2.3.1 问卷调查的目的 |
2.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2.3.3 调查对象的确定 |
2.3.4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3 “新闻大连”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分析 |
3.1 内容运营分析 |
3.1.1 议题丰富多样,民生社会新闻为主 |
3.1.2 标题简洁清晰,常用感叹吸引注意 |
3.1.3 内容呈现以图文为主,篇幅适中 |
3.2 渠道运营分析 |
3.2.1 依托微信矩阵,信息来源广泛 |
3.2.2 联动传统媒体,践行媒体融合 |
3.3 用户运营分析 |
3.3.1 推送时间稳定,符合用户阅读习惯 |
3.3.2 提供信息服务,保障用户基本需求 |
4 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4.1 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
4.1.1 账号定位模糊,缺少优质原创内容 |
4.1.2 对公众号平台功能开发、使用有限 |
4.1.3 缺乏用户管理互动,整体满意度欠佳 |
4.1.4 媒体品牌竞争力不足,传播效果有限 |
4.2 运营中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新媒体时代,地方传统媒体发展面临困境 |
4.2.2 组织机构整合不彻底,职能划分不清晰 |
4.2.3 运营团队人员不足,缺少专业运营人才 |
5 “新闻大连”微信公众号的优化策略 |
5.1 明确账号定位,优化内容框架 |
5.1.1 清晰定义“新闻大连”账号定位 |
5.1.2 打造原创精品内容,丰富内容展现形式 |
5.1.3 引导公民参与新闻生产,增加内容趣味 |
5.2 充分发挥平台特色,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 |
5.2.1 利用公众号平台功能,发挥现有优势 |
5.2.2 利用媒体资源,创新使用新媒体技术 |
5.3 加强运营团队建设,重视用户管理与运营 |
5.3.1 组建专业运营团队,强化用户意识 |
5.3.2 满足用户互动需求,开展社群运营 |
5.4 多平台互联互通,共建媒体品牌 |
5.4.1 整合微信传播矩阵,打造媒体品牌 |
5.4.2 发挥自有渠道优势,多平台联动传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闻大连”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B “新闻大连”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做老百姓喜欢的新闻(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地市级晚报如何做好民生新闻策划[J]. 刘霞. 记者摇篮, 2021(11)
- [2]从语用学角度探究电视节目主持人报道话语转变——以《新闻联播》国际锐评为例[J]. 赵爽宇. 科技传播, 2021(11)
- [3]“金珠子”:山西小米的饮食人类学研究[D]. 刘娅云.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4]民族语译制片对国家认同建构的研究 ——基于怒江傈僳语译制与观影实践过程的考察[D]. 黄敬茹.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5]回归内容是纸媒制胜法宝[N]. 李晓并. 山西经济日报, 2020
- [6]匍匐在大地的胸膛——基层记者践行“四力”的职业“姿势”[J]. 顾建. 中国记者, 2020(08)
- [7]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D]. 黄丽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8]《人民日报·新青年》专版中的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研究(2013年至2019年)[D]. 潘甜.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10]“新闻大连”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D]. 吕浩哲.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