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甲基壳聚糖银锌铈的合成及抗菌实验

羧甲基壳聚糖银锌铈的合成及抗菌实验

一、羧甲基壳聚糖银、锌、铈的合成及抑菌实验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月[1](2019)在《羧甲基壳聚糖银对玻璃离子水门汀抑菌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实验将羧甲基壳聚糖与银离子通过真空冰冻干燥的方法络合形成羧甲基壳聚糖银(Silver 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T-Ag+),并以不同质量分数加入富士Ⅸ玻璃离子水门汀中,以期研制出一种可增强富士Ⅸ玻璃离子水门汀抑菌性能而又不影响其抗压强度、粘结强度和微渗漏的新型复合材料,为口腔临床防龋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将质量比为0%、0.1%、0.3%、0.5%、0.7%、0.9%的羧甲基壳聚糖银以球磨法均匀加入到富士Ⅸ玻璃离子水门汀的粉剂中,并标记为A、B、C、D、E、F六组,其中A组为阴性对照组,其余五组为实验组。将变形链球菌常规复苏鉴定为纯培养后,取单个菌落于培养基上在厌氧环境下培养,备用。采用抑菌圈法观察试件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性。采用覆膜法检测其抑菌率,并在模拟口腔环境的前提下,于三个月后检测对照组和各实验组的远期抑菌性。万能材料试验机检测不同质量比的羧甲基壳聚糖银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抗压强度及粘结强度。结合以上结果,选取A组和具有良好抑菌性、抗压强度及粘结强度的羧甲基壳聚糖银玻璃离子水门汀试件,用其充填已备好的离体第二乳磨牙一类洞,以2%的亚甲基蓝溶液染色24小时后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微渗漏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随着羧甲基壳聚糖银质量比的增加,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抑菌性能增强,质量分数为0.7%时抑菌性即达到90%以上且具有良好的远期抑菌性;各实验组的粘结强度及微渗漏情况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质量分数为0.7%时抗压强度最大。结论:1.羧甲基壳聚糖银可增强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抑菌性能,且随着添加羧甲基壳聚糖银的质量分数的增加,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抑菌性逐渐增强。2.当玻璃离子水门汀中添加羧甲基壳聚糖银的质量分数为0.7%时,具有理想的抑菌性能,抗压强度最好,且对粘结强度及微渗漏均无影响。

王一安[2](2019)在《壳寡糖席夫碱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壳寡糖是现存第二大天然高分子,它具备多种优异的生物活性。但它也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由于壳寡糖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游离的氨基,属于带电的糖类,极易因美拉德反应而导致褐变,难以储存。(2)壳寡糖虽本身具备一定的抑菌效果,但由于其黏度较高,易对其杀菌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以上几点因素对壳寡糖进行改性分子设计,制备壳寡糖衍生物及配合物,有望在弥补壳寡糖缺点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其生物活性,拓宽应用领域。本文主要工作围绕壳寡糖席夫碱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的制备与应用展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壳寡糖、硝酸铈、氯化铜、硫酸锰作为原料,采用室温固相法制备了壳寡糖铜配合物,采用液相法制备了壳寡糖锰、铈配合物。通过ICP、FTIR、XRD、SEM等手段对合成产物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抗氧化能力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壳寡糖配合物对·O2–的清除能力逐渐提升。(2)以壳寡糖和水杨醛为主要原料,通过超声回流加热法合成了壳寡糖水杨醛席夫碱,并以此为配体制备了壳寡糖水杨醛席夫碱镧(III)和铜(II)配合物。采用牛津杯法评价了壳寡糖水杨醛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用清除·O2–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法测试其抗氧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席夫碱亚胺基团的引入和壳寡糖席夫碱与铜(II)之间的配位作用增强了抑菌效果,壳寡糖水杨醛席夫碱镧(III)配合物在质量浓度浓度为0.5 mg·mL–1的条件下显示出优良的抗氧化活性。(3)以壳寡糖和碘代水杨醛为原料合成了2种壳寡糖碘代水杨醛席夫碱(5-I-SCOS和3,5-diI-SCOS),并以此为配体制备了其铜(II)配合物,通过1HNMR、FTIR等表征手段确定了其结构。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含碘取代基和席夫碱亚氨基的引入提高了壳寡糖(COS)的抗菌活性,壳寡糖碘代水杨醛席夫碱配体与铜(II)的配位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杀菌效果。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测试表明,当2种壳寡糖碘代水杨醛席夫碱铜配合物的质量浓度大于0.3 mg·mL–1时,它们的抗氧化活性高于相应的配体。

刘卫翔[3](2018)在《壳聚糖基有机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物病害每年都给农作物的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植物病原真菌则是导致植物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病害。其中,金属农药因其具有杀菌性好、成本低、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但是,大量金属农药的使用也会产生药害、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因此,以传统化学金属农药为基础,设计合成天然有机金属农药,是新型金属农药研发的主要方向。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无毒无害且资源丰富,本身就具有抑菌杀菌作用,但因其效果不强、水溶性差,应用受到了限制。将壳聚糖进行衍生化进而与金属离子相结合,有望制备出活性高、无药害、绿色、安全的农用海洋生物金属制剂,解决现有金属制剂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壳聚糖为原料,分别通过席夫碱化以及金属络合等方式,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共合成了14种壳聚糖席夫碱和24种壳聚糖席夫碱金属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衍生物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全面解析。同时,还使用了新兴的密度泛函理论,结合计算化学对壳聚糖衍生物的分子构象进行了研究。通过体外抑菌活性实验,探究了壳聚糖衍生物的抑菌活性和杀菌谱,并筛选出4种衍生物进行了盆栽实验,18种衍生物进行了植物毒性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制备了6种壳聚糖氨基苯甲酸席夫碱及6种壳聚糖铜复合物。首次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解析了壳聚糖铜复合物的单元结构及构型。抑菌结果表明,合成的12种壳聚糖衍生物的抑菌活性均好于壳聚糖以及阳性对照噻菌铜,衍生物中的空间位阻对抑菌效果有影响,结构单元中p-π共轭与苯环的二面角越大,抑菌效果越好。2.制备了2种壳聚糖烟酰胺类席夫碱及6种壳聚糖金属复合物。抑菌实验表明:6种壳聚糖金属复合物的抑菌效果均强于壳聚糖,使用烟酰胺修饰的金属复合物的抑菌效果好于使用异烟酰胺修饰的金属复合物。不同金属离子络合后的复合物对不同病原真菌也表现出不同的抑菌活性。其中,铜复合物对辣椒疫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镍复合物对灰葡萄孢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植物安全性实验表明:6种金属复合物对小麦叶片的毒性均小于游离金属离子,对植物生长没有显着影响。其中,壳聚糖锌复合物还能提高小麦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3.制备了4种壳聚糖氨基吡啶席夫碱及12种壳聚糖金属复合物。体外抑菌结果表明:12种金属复合物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和广谱杀菌活性。铜复合物对辣椒疫霉病菌和黑白轮枝孢病菌抑制效果较好,镍复合物对灰葡萄孢病菌抑制效果较好。盆栽实验表明,复合物的抑菌活性与氨基吡啶上的取代基种类有关,其中,甲基效果最好。本论文制备并筛选出6种结构新颖、抑菌活性较好的壳聚糖衍生物,对其植物毒性等特性进行了研究。衍生物基本保留了壳聚糖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而且,上述衍生物的抑菌活性大多好于市售农药噻菌铜、好普寡糖等产品,这为新型农用杀菌剂的研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同时,文中所使用的计算化学方法也为多糖等大分子的结构解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黄勇[4](2016)在《壳聚糖碱性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壳聚糖是由氨基葡萄糖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聚合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唯一带正电荷的天然碱性多糖。许多研究表明,增加壳聚糖正电荷可以有效提高壳聚糖的抑菌活性。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因其侧链分别带氨基、咪唑基、胍基这类的碱性基团,将其接枝到壳聚糖上,理论上可以增加壳聚糖的正电性从而增强壳聚糖的抑菌活性。本文选取上述三种碱性氨基酸对壳聚糖进行接枝修饰,以期获得具有低毒性、高抑菌活性的壳聚糖衍生物。为筛选获得具有高抑菌活性的壳聚糖氨基酸衍生物,首先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高脱乙酰度壳聚糖,并制备了相应分子量的壳聚糖季铵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合成壳聚糖及壳聚糖季铵盐的赖氨酸衍生物、精氨酸衍生物和组氨酸衍生物,通过红外(FTIR)、核磁(1H-NMR)、元素分析(EA)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及壳聚糖季铵盐主链中成功引入氨基酸分子,壳聚糖氨基酸衍生物的取代度在10%以上,而壳聚糖季铵盐氨基酸衍生物的取代度较低,为5%左右。水溶性试验结果表明,经氨基酸修饰的壳聚糖水溶性提高。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壳聚糖经碱性氨基酸修饰后,抑菌活性的强弱与壳聚糖分子量及实验菌种有关。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实验表明:Mw=10kDa时,经三种碱性氨基酸修饰的壳聚糖抑菌活性减弱;Mw=140kDa时,碱性氨基酸修饰前后,壳聚糖的抑菌活性没有显着变化;Mw=530kDa时,仅精氨酸修饰的壳聚糖抑菌活性增强;Mw=1500kDa时,三类碱性氨基酸修饰的壳聚糖抑菌活性均有所提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实验表明:Mw=10kDa时,壳聚糖经三类碱性氨基酸修饰前后抑菌活性没有显着变化;当分子量增大,三类碱性氨基酸修饰的壳聚糖抑菌活性均显着增强,分子量越高,抑菌活性增强越显着,且精氨酸修饰的壳聚糖抑菌活性最高,当分子量为530kDa与1500kDa时,壳聚糖精氨酸衍生物的最低抑菌浓度仅为80μg/mL,而相应分子量的未经修饰的壳聚糖最低抑菌浓度为640μg/mL。总体而言,高分子量的壳聚糖经碱性氨基酸修饰后抑菌活性明显提高;壳聚糖碱性氨基酸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强于对大肠杆菌;三类壳聚糖氨基酸衍生物抑菌活性大小顺序为:壳聚糖精氨酸衍生物〉壳聚糖赖氨酸衍生物〉壳聚糖组氨酸衍生物。而经三种碱性氨基酸修饰的壳聚糖季铵盐的抑菌活性增强并不显着。本文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24种壳聚糖碱性氨基酸衍生物,部分壳聚糖氨基酸衍生物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因新合成的衍生物保留了壳聚糖的基本骨架,且引入的氨基酸本身无毒无刺激,因此合成的壳聚糖碱性氨基酸衍生物既保留了壳聚糖本身的优点,同时又具有更高的抑菌活性和水溶性,为合成研发更高效安全的壳聚糖类抑菌剂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知函[5](2016)在《壳聚糖基生物质抑菌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甲壳素是地球上目前存储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可再生生物质材料,广泛存在于海洋节肢动物如虾、蟹等甲壳类动物的外壳、昆虫的角质层和真菌的细胞壁中,具有价格低廉、产量丰富的特点。壳聚糖,作为甲壳素脱乙酰化最重要的衍生物,由于其无毒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高化学活性等优点,已经广泛的被应用于化工、医学、生物技术、食品、农业、环保等多个领域,被视为未来主要的生物资源原料之一;又由于壳聚糖分子单元中独特的氨基结构,对细菌、真菌等具有广谱抑菌性能,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壳聚糖作为抑菌材料还存在最小抑菌浓度高,低浓度下抑菌活性弱的缺陷;并且只能在少数酸性水溶液中溶解后才能表现出抑菌活性,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体系中则不具有抑菌活性的特点,极大限制了壳聚糖抑菌的应用范围。因此,本课题选择对壳聚糖分子进行修饰改性,合成一系列新型的壳聚糖衍生物,旨在提高壳聚糖衍生物的水溶性和抑菌活性,拓宽壳聚糖的应用范围,同时对两种主要的壳聚糖衍生物进行抑菌机理的探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微波/UV辅助条件下H2O2氧化降解壳聚糖原料制备水溶性壳低聚糖衍生物。实验结果表明,微波/UV辅助下的氧化降解壳聚糖能够在较低的H2O2浓度和反应温度下进行;与H2O2/微波和H2O2/UV反应体系相比,微波/UV辅助下的H2O2氧化降解壳聚糖的速率分别提高了2倍和4倍。制备得到重均分子量≤10000的壳低聚糖衍生物都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但其基本糖环结构和功能基团并未发生改变;XRD分析显示氧化降解会破坏壳聚糖分子的结晶结构从而改善其水溶性;TG测试显示壳低聚糖随着分子量的下降,产物的热稳定性变差,失重明显。抑菌测试表明壳聚糖、壳低聚糖对被测细菌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抑菌性能与壳低聚糖的分子量之间并无规律可循。2、通过对壳聚糖的C2-NH2保护,在C6-OH上接枝引入带正电的季铵盐侧链,然后脱除希夫碱保护在其C2-NH2上进一步引入氯乙酰硫脲基团,成功制备得到水溶性良好、具有不同取代度的双正电功能基团的O-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N-壳聚糖氯乙酰硫脲衍生物。抑菌测试结果显示,O-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N-壳聚糖氯乙酰硫脲的抑菌活性>O-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季铵盐>原料壳聚糖;表明壳聚糖衍生物的抑菌活性与取代正电基团的种类、数目和取代度密切相关;引入的带正电性功能基团的种类越多、取代度越高,壳聚糖衍生物的抑菌活性就越强。通过接枝引入带正电的功能基团,可以有效的提高壳聚糖衍生物的正电荷密度,从而增大壳聚糖衍生物的抑菌活性。3、通过对壳聚糖的氨基进行三甲基化反应,制备得到N,N,N-三甲基壳聚糖季铵盐,然后再进一步对其C6-OH进行酯化改性,引入反丁烯酸酰氯功能基团,从而制备得到水溶性良好、具有双抑菌功能基团的O-反丁烯酸甲酯-N,N,N-三甲基壳聚糖季铵盐衍生物。抑菌测试结果表明,相比较于壳聚糖原料和单一功能基团的壳聚糖衍生物,具有双抑菌功能基团的壳聚糖衍生物的抑菌活性得到明显提高。研究壳聚糖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细胞膜通透性和超微形态的影响后发现,细菌悬浮液经O-反丁烯酸甲酯-N,N,N-三甲基壳聚糖季铵盐处理后,在紫外260nm处的吸光值迅速增加,细胞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使得胞内的DNA、RNA和可溶性蛋白发生外泄。SEM结果表明O-反丁烯酸甲酯-N,N,N-三甲基壳聚糖季铵盐可以通过界面接触导致细菌表面形成孔洞或者破坏膜功能从而表现抑菌性能。4、微波辐射条件下,利用自制三种水溶性的壳聚糖衍生物对正丁胺预撑改性后的有机磷酸锆进行插层复合,制备得到了壳聚糖衍生物/有机磷酸锆纳米复合抗菌材料。FTIR和XRD证明壳聚糖衍生物成功的进入了有机磷酸锆的层间,其层间距、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随着壳聚糖衍生物的种类而变化。TG结果表明插层有机磷酸锆提高了壳聚糖衍生物的耐高温性能,增强了其热稳定性。抑菌实验证明了复合纳米材料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5、以龙虾壳为原料分离纯化得到α-甲壳素,通过浓酸水解制备的α-甲壳素纳米晶须(CNC)经过高压均质机处理后可以制备得到直径更加均一化的纳米纤丝,其长度大于200nm,直径分布为5-10nm之间,并且具有高结晶度。α-甲壳素经过处理可得Mw=2000的壳寡糖,与银氨溶液在微波体系中快速反应,制备得到粒径为20-40nm的纳米银;而添加一定量的CNC作为分散剂和生长模板,可以制备得到分散性良好、粒径更小更均一(粒径5-12nm)的纳米银颗粒;得到的CNC/AgNPs对纸张进行涂布后发现,可以提高纸张的物理性能和抑菌性能。

胡芮,姜惠萍,宋亚楠,刘万顺,韩宝芹[6](2015)在《羧甲基壳聚糖锌促进Ⅲ度烫伤伤口愈合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羧甲基壳聚糖锌对Ⅲ度烫伤伤口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将75只雌性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设阴性对照组,羧甲基壳聚糖锌组和海藻酸钙组,所有大鼠背部同样位置用98℃热水烫伤20s造成Ⅲ度烫伤伤口,分别覆盖纱布、羧甲基壳聚糖锌和海藻酸钙,观察不同组大鼠伤口愈合情况,第2、6、11、17天以及第26天计算伤口愈合率、取样测定组织中羟脯氨酸、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并对伤口组织病理切片进行观察。结果羧甲基壳聚糖锌有效促进烫伤创面愈合前期的TGF-β和IL-6的分泌,促进愈合前期羟脯氨酸的合成和胶原的沉积,进而加快Ⅲ度烫伤伤口的愈合速度,减少创面愈合后期瘢痕的形成,提高愈合质量。

胡林峰,邢荣娥,刘松,秦玉坤,陈晓琳,李鹏程[7](2015)在《壳聚糖衍生物及其抑菌活性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壳聚糖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阳离子动物纤维和碱性多糖,其具有抑菌、抗肿瘤等多种独特的生物活性,对壳聚糖进行衍生化是改善其理化性质,提高其生物活性的有效方法。本文综述了不同壳聚糖衍生物,如烷基化壳聚糖、氨基壳聚糖、季铵盐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以及壳聚糖的酯、硫脲、氨基酸等化合物的制备,着重阐述了不同壳聚糖衍生物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有助于指导新型壳聚糖抑菌活性物质的设计和合成,寻找高活性抑菌壳聚糖材料。目前,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抑菌活性领域的开发和应用,亟须开展壳聚糖衍生物结构与抑菌活性间的构效关系研究,探索高抑菌活性壳聚糖的作用机理。

于慧[8](2013)在《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抑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人们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已经进入到一个全面发展的时代,而海洋生物污损对各类海洋设施造成的危害却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为了解决海洋生物污损问题,海洋防污涂料的应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防污涂料中最主要的就是依靠防污剂的抑菌杀菌作用,因此,具有环境友好型防污剂的研制就变得尤为重要。本论文成功采用共价接枝的方法,首先将羧基化碳纳米管进行酰氯化,然后加入羧甲基壳聚糖(cmCs)与之反应,制备出碳纳米管接枝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材料,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羧甲基壳聚糖分子中含有的羧基及部分未反应的氨基、羟基等活性基团,分别引入铜、锌等金属离子,制备出碳纳米管接枝羧甲基壳聚糖金属配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傅立叶红外分析显示接枝羧甲基壳聚糖后,红外光谱出现了酰胺基与酯基,表明碳管与cmCs发生了共价接枝反应。TEM照片显示,羧甲基壳聚糖均匀地包覆在碳管表面,形成核-壳结构;共价接枝很好地解决了碳纳米管的分散问题,使其在水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TGA分析得出:碳纳米管-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材料中,cmCs的接枝量约为38%。借助电导率仪对复合材料中金属离子的释放速度做了初步测试,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存在对金属离子在环境中的释放起到了很好的缓释作用。抑菌性测试表明,所制备的碳纳米管-羧甲基壳聚糖(MWNT-cmCs).碳纳米管-羧甲基壳聚糖铜配合物(MWNT-cmCs-Cu)、碳纳米管-羧甲基壳聚糖锌配合物(MWNT-cmCs-Z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抑菌性能,且抑菌性MWNT-cmCs-Cu>MWNT-cmCs-Zn>MWNT-cmC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更强。为了进一步增强金属元素的负载量和抑菌效果,我们选用葡萄糖胺和纳米银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共价接枝的方式制备出碳纳米管接枝葡萄糖胺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利用紫外还原法引入纳米银,制备出碳纳米管-葡萄糖胺载银材料。对所制备的碳纳米管-葡萄糖胺进行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碳纳米管与葡萄糖胺之间主要是以酰胺键连接的。TEM照片显示,葡萄糖胺将碳纳米管包覆起来,而引入纳米银后,纳米银颗粒均匀地分布在碳管管壁外;碳纳米管-葡萄糖胺复合材料以及碳纳米管-葡萄糖胺载银材料在水溶液中都表现出了优异的溶解性和稳定性。XRD分析表明,分布在碳管管壁上的纳米银是以银单质的形式存在的,且纳米银为面心立方结构。TGA分析得出,纳米银的负载量约为6wt%。抑菌性测试表明,所制备的碳纳米管-葡萄糖胺载银材料的抑菌性比碳纳米管-羧甲基壳聚糖金属配合物有了显着提高,且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要大于大肠杆菌。这将为复合材料应用于海洋防污领域提供条件。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2188)的资助。

吴迪,刘辉,浦金辉,张婧,邹萍[9](2013)在《羧甲基壳聚糖的生物特性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羧甲基壳聚糖是壳聚糖经羧甲基化而得的一种水溶性多糖,与壳聚糖相比,羧甲基壳聚糖的水溶性提高,具有比壳聚糖更广泛的应用范围。本文综述了羧甲基壳聚糖的抑菌、抗氧化、止血、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生理活性,并对其在药物载体、医用材料等医药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刘扬,于静涛,孙莹莹,宋雪莲[10](2011)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菌性能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壳聚糖由天然多糖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处理而成,是生物相容性和水解性较好的低聚糖,具有较好的广谱抗菌性。近年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菌性是医药、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菌性能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二、羧甲基壳聚糖银、锌、铈的合成及抑菌实验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羧甲基壳聚糖银、锌、铈的合成及抑菌实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羧甲基壳聚糖银对玻璃离子水门汀抑菌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文缩写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附图

(2)壳寡糖席夫碱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壳聚糖
    1.2 壳寡糖
        1.2.1 壳寡糖概述
        1.2.2 壳寡糖的生物活性
    1.3 壳寡糖衍生物
        1.3.1 酰化壳寡糖
        1.3.2 磷酸化壳寡糖
        1.3.3 羧甲基壳寡糖
        1.3.4 壳寡糖季铵盐
        1.3.5 壳寡糖席夫碱
    1.4 壳寡糖配合物
    1.5 本文中采用的合成方法
        1.5.1 低热固相合成法
        1.5.2 超声波辅助合成法
    1.6 选题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1.6.1 选题依据
        1.6.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实验药品和分析方法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及表征所用仪器设备
        2.2.1 实验所用的仪器及设备
        2.2.2 表征分析所用的仪器及设备
    2.3 溶液的配制标定与样品测定
        2.3.1 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3.2 滴定分析法测定金属的含量
        2.3.3 ICP法测定金属的含量
        2.3.4 非金属元素的测定
    2.4 抗氧化能力测定
        2.4.1 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测定
        2.4.2 DPPH实验
    2.5 抑菌活性测试
        2.5.1 菌种的选择
        2.5.2 菌种的分离和纯化
        2.5.3 菌悬液制备
        2.5.4 牛津杯灭菌
        2.5.5 抑菌圈测定
3 壳寡糖过渡金属配合物
    3.1 壳寡糖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3.1.1 COS-Cu和COS-Mn的合成
        3.1.2 壳寡糖过渡金属配合物金属含量及组成分析
        3.1.3 红外光谱分析
        3.1.4 XRD分析
        3.1.5 扫描电镜分析
    3.2 壳寡糖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抗氧化能力测试
    3.3 本章小结
4 壳寡糖铈配合物
    4.1 COS-Ce的合成及表征
        4.1.1 壳寡糖铈配合物的合成
        4.1.2 配合物的组成分析
        4.1.3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4.1.4 红外光谱分析
        4.1.5 扫描电镜分析
    4.2 抗·O_2~–活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壳寡糖水杨醛席夫碱及其镧、铜配合物
    5.1 壳寡糖水杨醛席夫碱的合成
    5.2 壳寡糖水杨醛席夫碱结构分析
        5.2.1 元素分析
        5.2.2 红外光谱分析
        5.2.3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5.2.4 扫描电镜分析
    5.3 壳寡糖水杨醛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5.3.1 壳寡糖水杨醛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5.3.2 金属含量分析
        5.3.3 配合物FTIR光谱分析
        5.3.4 配合物XRD分析
    5.4 抗氧能力分析
        5.4.1 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性
        5.4.2 DPPH实验
    5.5 抑菌活性
    5.6 本章小结
6 壳寡糖碘代水杨醛席夫碱铜(Ⅱ)配合物
    6.1 碘代水杨醛的合成与表征
        6.1.1 5-碘代水杨醛的合成与表征
        6.1.2 3,5-二碘代水杨醛的合成与表征
    6.2 壳寡糖碘代水杨醛席夫碱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
        6.2.1 壳寡糖碘代水杨醛席夫碱的合成
        6.2.2 壳寡糖碘代水杨醛席夫碱铜的合成
    6.3 壳寡糖碘代水杨醛席夫碱及其铜配合物的组成结构
        6.3.1 配合物的组成分析
        6.3.2 ~1HNMR谱图分析
        6.3.3 红外光谱分析
        6.3.4 扫描电镜分析
    6.4 抗菌活性分析
        6.4.1 菌悬液用量的探索
        6.4.2 抑菌能力测试
        6.4.3 结果与讨论
    6.5 抗超氧阴离子活性测试
    6.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壳聚糖基有机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农用金属杀菌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金属杀菌剂简介
        1.2 几种金属杀菌剂的概况
        1.3 金属杀菌剂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甲壳素与壳聚糖
        2.1 甲壳素、壳聚糖简介
        2.2 壳聚糖的应用现状
    第三节 壳聚糖金属复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第四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壳聚糖金属复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第一节 壳聚糖氨基苯甲酸席夫碱铜复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1 原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壳聚糖烟酰胺类席夫碱金属复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1 原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第三节 壳聚糖氨基吡啶席夫碱金属复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1 原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壳聚糖金属复合物的抑菌活性测定
    第一节 壳聚糖氨基苯甲酸席夫碱铜复合物的抑菌活性测定
        1 原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壳聚糖烟酰胺类席夫碱金属复合物的抑菌活性测定
        1 原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第三节 壳聚糖氨基吡啶席夫碱金属复合物的抑菌活性测定
        1 原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壳聚糖金属复合物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第一节 壳聚糖金属复合物的植物毒性研究
        1 原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壳聚糖金属复合物的动物细胞毒性研究
        1 原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创新点
    本文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壳聚糖碱性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壳聚糖概述
    2 壳聚糖及衍生物抑菌活性研究
        2.1 影响壳聚糖抑菌活性的因素
        2.1.1 壳聚糖分子量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2.1.2 壳聚糖脱乙酰度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2.1.3 p H对壳聚糖抑菌活性的影响
        2.1.4 影响壳聚糖抑菌活性的其他因素
        2.2 壳聚糖衍生物抑菌研究进展
        2.2.1 羧甲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
        2.2.2 壳聚糖季铵盐及其衍生物
        2.2.3 壳聚糖多氨基衍生物
        2.2.4 烷基化壳聚糖衍生物
        2.2.5 其他
        2.3 壳聚糖抑菌机理
    3 壳聚糖氨基酸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3.1 壳聚糖氨基酸衍生物用于基因载体
        3.2 壳聚糖氨基酸衍生物用于药物传递
        3.3 壳聚糖氨基酸衍生物用于组织工程
        3.4 壳聚糖氨基酸衍生物用于抗凝血及止血
        3.5 其他
    4 壳聚糖类抗菌剂开发前景
    5 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壳聚糖氨基酸衍生物的制备及表征
    第一节 不同分子量高脱乙酰度壳聚糖的制备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原料
        1.2 试剂
        1.3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高脱乙酰度壳聚糖的制备
        2.2 壳聚糖降解试验
        2.3 仪器分析
        2.4 紫外光谱法测脱乙酰度
        2.5 壳聚糖分子量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红外光谱分析
        3.2 元素分析
        3.3 紫外光谱法测脱乙酰度
        3.4 不同分子量高脱乙酰度壳聚糖的制备
    第二节 壳聚糖氨基酸衍生物合成条件的研究
        1 试验材料与仪器
        1.1 原料
        1.2 试剂
        1.3 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不同试验条件下壳聚糖赖氨酸衍生物的合成
        2.2 仪器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红外光谱分析
    第三节 壳聚糖碱性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1 试验材料与仪器
        1.1 原料
        1.2 试剂
        1.3 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氨基酸衍生物的制备
        2.2 仪器分析
        2.3 水溶性测试
        3 结果与讨论
        3.1 红外光谱分析
        3.2 核磁共振谱图(1H-NMR)测定
        3.3 元素分析
    第四节 壳聚糖季铵盐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1 试验材料与仪器
        1.1 原料
        1.2 试剂
        1.3 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壳聚糖季铵盐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
        2.2 仪器分析
        2.3 水溶性测试
        3 结果与讨论
        3.1 红外光谱分析
        3.2 核磁共振谱图(1H-NMR)测定
        3.3 元素分析
        3.4 水溶性测试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壳聚糖碱性氨基酸衍生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第一节 壳聚糖氨基酸衍生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原料
        1.2 受试菌种
        1.3 试剂
        1.4 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菌种活化及菌悬液制备
        2.2 样品配制及接种
        2.3 结果判断
        3 结果与讨论
        3.1 乙酸的抑菌活性测定
        3.2 壳聚糖氨基酸衍生物抑菌活性测定
        3.3 抑菌试验结果讨论
    第二节 壳聚糖季铵盐氨基酸衍生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原料
        1.2 受试菌种
        1.3 试剂
        1.4 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菌种活化及菌悬液制备
        2.2 样品配制及接种
        2.3 结果判断
        3 结果与讨论
        3.1 壳聚糖季铵盐氨基酸衍生物抑菌活性测定
        3.2 抑菌试验结果讨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专利情况

(5)壳聚糖基生物质抑菌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化学结构
        1.1.1 甲壳素的化学结构
        1.1.2 壳聚糖的化学结构
    1.2 生物质基材抑菌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3 壳聚糖的抑菌性能研究
    1.4 壳聚糖的化学改性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壳低聚糖的制备及其抑菌性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微波/UV辅助下H_2O_2均相降解壳聚糖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2 微波/UV辅助H_2O_2氧化降解壳聚糖
        2.2.3 壳低聚糖的结构表征
        2.2.4 壳低聚糖对细菌的抑制性能研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壳低聚糖分子量的测定
        2.3.2 壳低聚糖的表征
        2.3.3 壳低聚糖的抑菌性能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具有双正电性功能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和抑菌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O-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N-壳聚糖氯乙酰硫脲的制备
        3.2.3 壳聚糖衍生物的表征
        3.2.4 壳聚糖衍生物取代度的测定
        3.2.5 壳聚糖衍生物水溶解度的测定
        3.2.6 壳聚糖衍生物抑菌性能的测定
        3.2.7 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测定
        3.2.8 细菌的透射电镜观察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红外光谱分析
        3.3.2 ~(13)C核磁共振分析
        3.3.3 壳聚糖衍生物的元素分析和取代度分析
        3.3.4 壳聚糖衍生物的结晶行为及水溶性分析
        3.3.5 壳聚糖衍生物的热重分析
        3.3.6 壳聚糖衍生物的抑菌性能分析
        3.3.7 壳聚糖衍生物的Zeta电位分析
        3.3.8 细菌细胞膜完整性分析
        3.3.9 细菌透射电镜观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O-酯化-N-壳聚糖季铵盐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O-反丁烯甲酯-N,N,N-三甲基壳聚糖季铵盐的制备
        4.2.3 壳聚糖衍生物的表征
        4.2.4 壳聚糖衍生物水溶解度的测定
        4.2.5 壳聚糖衍生物抑菌性能的测定
        4.2.6 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测定
        4.2.7 细菌的扫描电镜观察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红外光谱分析
        4.3.2 13C核磁共振分析
        4.3.3 光电子能谱分析和取代度分析
        4.3.4 壳聚糖衍生物结晶行为分析
        4.3.5 壳聚糖衍生物水溶性分析
        4.3.6 壳聚糖衍生物的热重分析
        4.3.7 壳聚糖衍生物的Zeta电位分析
        4.3.8 壳聚糖衍生物的抑菌性能分析
        4.3.9 细菌细胞膜完整性分析
        4.3.10 细菌扫描电镜观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壳聚糖衍生物/磷酸锆自组装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抑菌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5.2.2 有机磷酸锆的制备
        5.2.3 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
        5.2.4 壳聚糖衍生物/有机磷酸锆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5.2.5 壳聚糖衍生物/有机磷酸锆纳米复合材料结构的表征
        5.2.6 壳聚糖衍生物/有机磷酸锆纳米复合材料抑菌性能的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α-ZrP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5.3.2 OZrP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5.3.3 OZrP/壳聚糖衍生物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5.3.4 OZrP/壳聚糖衍生物复合材料的Zeta分析
        5.3.5 OZrP/壳聚糖衍生物复合材料的抑菌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虾壳分离CNC和壳寡糖还原固定纳米银制备的抗菌纸及抑菌应用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材料
        6.2.2 甲壳素纳米晶须(CNC)的制备
        6.2.3 壳寡糖(COS)的制备
        6.2.4 甲壳素纳米晶须/纳米银复合材料的(CNC/Ag NPs)的制备
        6.2.5 甲壳素纳米晶须在纸张表面的涂布
        6.2.6 甲壳素纳米晶须/纳米银复合材料表面涂布制备抗菌纸
        6.2.7 甲壳素纳米晶须的表征
        6.2.8 纸张物理性能检测及抑菌性能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甲壳素纳米晶须的形貌特征分析
        6.3.2 甲壳素纳米晶须的化学结构及结晶度分析
        6.3.3 甲壳素纳米晶须及纤维浆料的Zeat电位分析
        6.3.4 甲壳素纳米晶须涂布前后纤维表面形态分析
        6.3.5 CNC涂布对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
        6.3.6 CNC对纳米银分散的影响
        6.3.7 CNC/Ag NPs的结构表征
        6.3.8 甲壳素纳米晶须/纳米银涂布前后纸张表面形态分析
        6.3.9 甲壳素纳米晶须/纳米银涂布纸张抑菌性能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羧甲基壳聚糖锌促进Ⅲ度烫伤伤口愈合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2实验方法
        1.2.1大鼠III度烫伤模型制备
        1.2.2分组与给药
        1.2.3创面愈合情况观察
        1.2.4伤口皮肤病理切片观察
        1.2.5伤口皮肤组织匀浆液羟脯氨酸含量测定
        1.2.6皮肤伤口IL-6、TGF-β细胞因子的检测
        1.2.7数据分析处理
2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Ⅲ度烫伤造模结果
    2.2 Ⅲ度烫伤创面观察
    2.3愈合率
    2.4伤口皮肤病理切片观察
    2.5伤口皮肤组织匀浆液羟脯氨酸含量测定
    2.6皮肤伤口IL-6、TGF-β细胞因子的检测

(7)壳聚糖衍生物及其抑菌活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壳聚糖简介
2 壳聚糖衍生物及其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2.1 烷基壳聚糖衍生物
    2.2 壳聚糖氨基衍生物
    2.3 季铵盐型壳聚糖衍生物
    2.4 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
    2.5 壳聚糖的酯衍生物
    2.6 壳聚糖的硫脲衍生物
    2.7 壳聚糖的氨基酸衍生物
    2.8 壳聚糖的配合衍生物
3 问题与展望

(8)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抑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引言
    1.2 碳纳米管
        1.2.1 碳纳米管的结构
        1.2.2 碳纳米管的特性
        1.2.3 碳纳米管的功能化改性
    1.3 壳聚糖
        1.3.1 壳聚糖的化学改性
        1.3.2 壳聚糖的生物性能及应用
    1.4 羧甲基壳聚糖及葡萄糖胺应用简介
        1.4.1 羧甲基壳聚糖
        1.4.2 葡萄糖胺
    1.5 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材料
    1.6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抑菌材料简介
    1.7 纳米银概述
    1.8 研究复合材料形貌、组成和性质的实验方法
        1.8.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1.8.2 透射电镜测试
        1.8.3 热失重分析(TGA)
        1.8.4 X-射线衍射(XRD)分析
    1.9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1.9.1 选题思路
        1.9.2 主要研究内容
2 碳纳米管接枝羧甲基壳聚糖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其抑菌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除水
    2.4 碳纳米管接枝羧甲基壳聚糖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抑菌性研究
        2.4.1 碳纳米管接枝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
        2.4.2 碳纳米管-羧甲基壳聚糖金属配合物(MWNT-cmCs-M)的制备
        2.4.3 碳纳米管-羧甲基壳聚糖金属配合物的抑菌实验
        2.4.4 碳纳米管-羧甲基壳聚糖金属配合物的表征
    2.5 结果与讨论
        2.5.1 MWNT-cmCs的红外光谱表征
        2.5.2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2.5.3 热失重分析
        2.5.4 MWNT-cmCs-M的红外光谱表征
        2.5.5 缓释性研究
        2.5.6 定性抑菌实验
        2.5.7 计数法抑菌实验
    2.6 本章小结
3 碳纳米管接枝葡萄糖胺载银材料的制备及其抑菌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除水
    3.4 碳纳米管接枝葡萄糖胺载银材料的制备及抑菌性研究
        3.4.1 碳纳米管接枝葡萄糖胺复合材料的制备
        3.4.2 碳纳米管-葡萄糖胺载银材料(MWNT-glucosamine-AgNPs)的制备
        3.4.3 碳纳米管-葡萄糖胺载银材料的抑菌实验
        3.4.4 碳纳米管-葡萄糖胺载银材料的表征
    3.5 结果与讨论
        3.5.1 MWNT-glucosamine的红外光谱表征
        3.5.2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3.5.3 碳纳米管-葡萄糖胺载银材料的XRD表征
        3.5.4 热失重分析
        3.5.5 定性抑菌实验
        3.5.6 平板菌落计数法抑菌实验
    3.6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实验的主要结论
    4.2 实验的创新点
    4.3 实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菌性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壳聚糖的抗菌活性
    1.1 壳聚糖对细菌的抗菌作用
    1.2 壳聚糖对真菌的抑制作用
2 壳聚糖衍生物的抗菌活性
    2.1 季铵化壳聚糖
    2.2 对羟基苯甲酸壳聚糖酯
    2.3 甲壳低聚糖
    2.4 壳聚糖锌配合物和壳聚糖银配合物
    2.5 羧甲基壳聚糖
3 影响壳聚糖抗菌活性的因素
    3.1 分子质量和脱乙酰度对壳聚糖抗菌性的影响
    3.2 p H值及其他因素对壳聚糖抗菌性的影响
4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菌机制

四、羧甲基壳聚糖银、锌、铈的合成及抑菌实验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羧甲基壳聚糖银对玻璃离子水门汀抑菌性能的影响[D]. 刘月. 佳木斯大学, 2019(03)
  • [2]壳寡糖席夫碱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王一安. 西南科技大学, 2019(09)
  • [3]壳聚糖基有机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D]. 刘卫翔.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8(11)
  • [4]壳聚糖碱性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D]. 黄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6(02)
  • [5]壳聚糖基生物质抑菌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 李知函.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1)
  • [6]羧甲基壳聚糖锌促进Ⅲ度烫伤伤口愈合作用的研究[J]. 胡芮,姜惠萍,宋亚楠,刘万顺,韩宝芹. 中国海洋药物, 2015(06)
  • [7]壳聚糖衍生物及其抑菌活性研究进展[J]. 胡林峰,邢荣娥,刘松,秦玉坤,陈晓琳,李鹏程. 植物保护, 2015(03)
  • [8]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抑菌性研究[D]. 于慧.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9]羧甲基壳聚糖的生物特性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J]. 吴迪,刘辉,浦金辉,张婧,邹萍. 食品与药品, 2013(03)
  • [10]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菌性能研究进展[J]. 刘扬,于静涛,孙莹莹,宋雪莲.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1(07)

标签:;  ;  ;  ;  ;  

羧甲基壳聚糖银锌铈的合成及抗菌实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