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压法大柔度预应力筋效果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平杰[1](2018)在《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探讨》文中指出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拉压共同作用下,克服了混凝土抗压不抗拉的弱点,改善了混凝土的性能,可大幅降低梁高,减轻自重,可用于梁高受到限制的场合。阐述了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含义,介绍了这种结构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及施工注意事项。
赵治国[2](2012)在《后张法预应力砼桥梁施工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得以广泛使用。在预应力砼结构中,高应力状态的预应力筋对腐蚀相当敏感。一旦发生腐蚀,其速度将比无应力状态下的大大加快,很容易造成预应力筋锈蚀部位断面损缺,导致预应力迅速失效,直接威胁到预应力砼结构和构件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本项目通过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应用的研究,充分了解国内外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应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制定出了一个符合本公司桥梁施工工艺技术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水泥浆堵管位置确定理论计算方法及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真空压浆技术的实际应用。具体工作内容及成果如下:1、采用真空压浆技术及工艺,特别是HDPE与真空压浆技术的配套应用。通过真空负压的作用能减少灌注用水泥浆的水灰比,消除孔道和混在水泥浆中的气泡,减少孔隙和泌水现象,使灌浆的饱满性、密实性及强度得到保证。压降值的确定主要通过模拟现场实际条件,制作同比例及长度的波纹管(HDPE)6根浸入水中模拟混凝土的压力进行负压为30%(-0.03MPa)、40%(-0.04MPa)、50%(-0.05MPa)、60%(-0.06MPa)、70%(-0.07MPa)、80%(-0.08MPa)压浆试验,通过观察孔道内的气泡,水泥浆的泌水率及剖体测7天强度来确定适合的真空负压值。2、利用现行的预应力张拉理论可知,除在0.15δ con(控制应力)作用下,预应力伸长量与其对应的应力成正比,通过此理论可计算出水泥浆堵管的位置,便于施工企业对梁进行局部处理并修复。
赵少伟[3](2007)在《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理论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双预应力混凝土梁是由预拉应力与预压应力共同作用在混凝土截面上形成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体系能有效降低简支梁的梁高,提高承载力。国际、国内的研究大都集中在锚固系统及施工工艺,对于构件工作性能,尤其是构件的疲劳性能的研究较少。本文做了如下主要工作:1.系统研究了先压法、后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工艺,通过双预应力混凝土试验用模型梁的制作,总结了两种施工工艺的施工要点,进行了施工阶段构件反拱值控制研究、预应力损失和锚固体系有效性研究。2.进行了四根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一根后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和一根普通预应力混凝土对比梁的静载试验,量测了模型梁的挠度、梁端转角、截面混凝土的应变、预压钢管与混凝土的协调变形情况等参数,分析研究了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刚度、裂缝、预压钢筋(钢管)与梁体混凝土的协调变形情况及梁体的弹性恢复性能。3.进行了一根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疲劳性能试验,分析了疲劳荷载对双预应力混凝土梁刚度、承载力、应变的影响。4.建立了先压法、后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计算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双预应力混凝土梁在施工阶段、使用阶段的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先压法拉筋-压管系统和后压法锚固系统工作可靠;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钢管顶压过程预应力损失最大为0.12σcon、预应力施加完成反拱为0.031%L;后压法梁体预压钢筋应力损失值为( 0 .304)σcon;双预应力混凝土梁与普通预应力梁相比,能有效降低梁高,但梁高的降低会导致梁体刚度下降;试验结束卸载,梁体挠度、裂缝基本恢复,表现了双预应力混凝土梁良好的弹性恢复能力;疲劳荷载导致了梁体刚度退化、开裂荷载降低、裂缝开展较密、中性轴上移;有限元模拟与试验成果基本吻合。
李伟[4](2007)在《先压法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施工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先压法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国内目前仍处在试制推行阶段。本文以花辰公路油墩港桥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法对30CrMnSi钢管材质和预压管系统平衡稳定性进行验证;实测分析了梁体反拱度和侧向挠曲变形的发展趋势;运用现代测试技术实施监测,梁体的主要控制截面应力和桥梁实测刚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双船抬吊配合锚缆平衡牵移体系”的水上吊装方案确定与施工控制,为水上吊装施工提供一些经验数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验证了桥梁用30CrMnSi热处理高强度合金钢管的建议设计指标的适用性,进一步验证了预压管系统平衡稳定性。2.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梁反拱度产生的原因,实测分析并绘制了“瞬时拱、徐变拱”的发展曲线,使反拱度发展与有效预应力的建立相互印证。分析了梁体施加预应力时侧向挠曲变形的成因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修正了设计张拉程序,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施工方法。3.采用应变片法和钢弦式应变传感器法相结合的施工监测方法,主梁主要控制截面应力(包括有效预应力和主要恒载应力)与设计计算值基本一致,实际梁体有效预应力满足设计要求。4.采用超低频高精度拾振器和相应的配套二次仪表间接评价了桥梁的实际刚度。通过实测值与设计值对比,桥梁实际刚度满足设计要求。5.“双船抬吊配合锚缆平衡牵移体系”的水上吊装施工,利用试吊模具探寻出合理的航行轨迹,增设简便实用的梁体横向抗扭措施,以策安全。研究成果对加深先压法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认识,提高施工组织管理水平和预防不利工况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
美多泽卓[5](2007)在《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梁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双预应力混凝土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体系,以其建筑高度低,跨越能力强,抗裂性和承载能力高等优势,在大跨度桥梁及城市桥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双预应力混凝土梁是在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即在原有单一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上部受压区布置预压应力筋,从而给梁体上缘混凝土提供预拉应力,以减少使用阶段混凝土受拉区的拉应力,并且改善混凝土受压区过高的压应力。本文主要通过五根双预应力混凝土试验梁的施工制作过程,对“先压法”和“后压法”两种不同形式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各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对比了“先压法”和“后压法”施工工艺中的不同点以及各自的优劣,最后根据施工实践并结合相关理论分别总结出一套简单可行的“先压法”和“后压法”施工工艺流程;同时通过对制作的试验梁进行静载试验研究,测定了双预应力混凝土试验梁的抗弯性能,抗裂性能及梁的极限承载能力,试验研究表明双预应力混凝土体系不仅在开裂之前处于很好的弹性工作状态,而且在开裂初期也表现出了一种良好的弹性性能,即称之为开裂后弹性工作状态;通过对具有可比性的双预应力混凝土梁L-5和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L-6进行对比试验研究,证明了当同条件下的双预应力混凝土梁和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在同一级荷载下开裂时,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截面高度低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由此可以推知当截面高度尺寸一致时,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可以明显推迟裂缝的出现。
张国印[6](2007)在《后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又称为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由预拉应力混凝土结构与预压应力混凝土结构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拉、压双预应力的作用,不仅减少了使用阶段混凝土受拉区的拉应力,而且改善混凝土受压区过高的压应力,使整个构件的应力状态更为合理,从而达到进一步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增大跨越能力的目的。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后压法双预应力梁中锚固系统工作性能的有效性及其造成的应力损失值;后压法双预应力及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施工工艺及施加预应力过程中的反拱数值;通过静载试验,从挠度、应变等方面对两种预应力形式试验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试验梁的施工过程及静载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与试验数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自行设计的锚固试验验证了后压法双预应力梁中锚固系统工作的有效性,并定量地得出锚固系统造成的应力损失值;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反拱及静载试验分析,表明了两种预应力形式试验梁工作性能良好。双预应力梁在不增加梁高的情况下能够达到使用要求,体现出了工作性能上的优越性;应用有限元软件,能够很好地模拟施工及静载试验过程,并且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能够应用其结果作为设计和施工的参考。
刘猛[7](2006)在《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静载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在混凝土构件的受压区施加预拉应力,受拉区施加预压应力的复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拉、压双预应力的作用,不仅减少了使用阶段混凝土受拉区的拉应力,并且改善混凝土受压区过高的压应力,大大改善了混凝土截面的受力性能,可以使混凝土控制截面上的应力在理论上达到“零应力”状态,从而提高了构件的受弯承载能力,由于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以有效的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增大跨度,所以在桥梁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探讨了大柔度钢管的顶压稳定性,进行了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工艺的研究,总结了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要点。2.制作了四根模型梁,验证了压管—拉筋双作用预应力系统建立的可行性,进行了放张预压钢管和张拉钢绞线过程中构件反拱值的控制研究,以及顶压钢管预应力损失的研究,验证了预压钢管提供给混凝土梁预拉力的有效性。3.对四根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抗弯能力的试验,量测分析了模型梁的挠度、梁端转角、截面混凝土的应变、预压钢管与混凝土的协调变形情况,分析研究了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和刚度。4.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做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中的预压钢管能够提供给混凝土有效的预拉应力,承载能力明显优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不同的预应力水平在弹性阶段及开裂以后的变形性能有较大的区别,预应力水平高的要明显优于预应力水平低的;双预应力混凝土梁在破坏试验结束后卸载,梁体裂缝回缩,残余挠度很小,呈现出良好的弹性性能;模型梁直至破坏预压钢管与混凝土的锚固牢固可靠。
邬妙年[8](2001)在《先压法大柔度预应力筋效果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先压法大柔度预应力钢筋对混凝土作用的预拉力效果。大柔度预应力钢筋预加力大于临界力,在加力以后、固定以前,钢筋处于后屈曲平衡。试验结构采用预期不开裂的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柱。试验结果证明,埋入结构的先压法大柔度钢筋对混凝土作用的预拉力好象普通钢筋拔出试验,可按线弹性的结构分析。光面预压筋对混凝土的预拉力从受荷端开始由小到大,到达锚固传递长度后趋向均匀,预拉应变与计算值吻合。静力加载时光面钢筋与混凝土锚固可靠。为防止钢筋末端与混凝土相对滑动,可在钢筋末端附加措施。
邬妙年[9](1998)在《先压法大柔度预压应力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引言 采用先压法预压应力筋对混凝土施加预拉力的想法,早在50年代就已经提出。 1950年英国凯·贝伶格(K·BILLIG)提出在专门的加力台座上把几节互相顶紧的有内加劲环的钢管穿入钢丝绳预压,然后浇筑在混凝土内,混凝土结硬后,放松钢管内的钢丝绳,使混凝土产生预拉应力。1952年德国马德尔(F·W·Madr)提出用一根直的空腹型钢充当预压元件,在混凝土梁的受压和受拉区分别设置预拉和预压型钢。1989年同济大学又提出将高强度粗钢筋穿入直径略大的高强度钢管中,张拉粗钢筋,利
二、先压法大柔度预应力筋效果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先压法大柔度预应力筋效果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 |
1.1 后压法 |
1.2 先压法 |
2 预压钢筋与套管型式 |
3 结语 |
(2)后张法预应力砼桥梁施工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预应力砼结构基本原理及分类 |
2.1 预应力砼结构的基本原理 |
2.2 预应力砼结构分类和特点 |
2.2.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分类 |
2.2.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
2.3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后张法预应力砼桥梁施工工艺 |
3.1 后张法预应力砼桥梁施工工艺 |
3.1.1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前的准备工作 |
3.1.2 后张法的张拉程序及张拉工艺 |
3.2 后张法预应力砼桥梁堵管位置的计算及应用 |
3.3 HDPE 塑料波纹管应用原理 |
3.4 后张法预应力砼真空压浆技术原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后张法预应力砼桥梁施工应用实例 |
4.1 应用实例 |
4.2 实例验证启示 |
4.3 预应力砼桥梁施工工艺前景 |
4.4 预应力砼桥梁施工工艺经济效益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摘要 |
(3)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理论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预应力混凝土 |
1.2 双预应力混凝土 |
1.2.1 双预应力混凝土基本原理 |
1.2.2 双预应力混凝土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3 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分类 |
1.2.4 双预应力混凝土应用 |
1.2.5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理论研究 |
2.1 大柔度预压钢管顶压工艺研究 |
2.1.1 大柔度高强钢管顶压稳定性 |
2.1.2 先压法大柔度预压应力筋平衡状态 |
2.2 模型梁材料性能试验 |
2.2.1 混凝土材性试验 |
2.2.2 预压钢管弹性模量试验 |
2.3 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 |
2.4 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阶段研究 |
2.4.1 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工艺 |
2.4.2 施工过程预压钢管预应力损失及梁体反拱研究 |
2.4.3 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要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后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理论研究 |
3.1 后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锚固系统试验研究 |
3.1.1 锚固试验装置设计 |
3.1.2 试验分析 |
3.2 模型梁材料性能试验 |
3.2.1 混凝土材性试验 |
3.2.2 高强钢筋材性试验 |
3.3 模型梁设计 |
3.3.1 后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L-5 |
3.3.2 普通预应力混凝土对比梁L-7 |
3.3.3 模型梁设计参数汇总 |
3.4 后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阶段研究 |
3.4.1 后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工艺 |
3.4.2 施工阶段应力分析 |
3.4.3 后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要点 |
3.5 普通预应力混凝土对比梁制作工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试验研究 |
4.1 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
4.1.1 加载方案与准备情况 |
4.1.2 试验加载程序 |
4.1.3 试验数据采集记录 |
4.2 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试验 |
4.2.1 试验现象描述 |
4.2.2 试验分析 |
4.3 后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L-5)静载试验 |
4.3.1 试验现象描述 |
4.3.2 试验分析 |
4.4 普通预应力混凝土对比梁静载试验 |
4.4.1 试验现象 |
4.4.2 试验分析 |
4.5 试验模型梁静载试验对比分析 |
4.5.1 后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与普通预应力对比梁分析 |
4.5.2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及抗裂性研究 |
4.5.3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延性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
5.1 试件的设计及制作 |
5.2 试验方案设计 |
5.2.1 试件的安装及测点布置 |
5.2.2 试验荷载确定 |
5.2.3 试验的加载过程 |
5.2.4 试验过程观测 |
5.2.5 试验中的安全防护 |
5.3 试验结果 |
5.3.1 试验现象 |
5.3.2 试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有限元分析 |
6.1 建模 |
6.1.1 有限元模型选取 |
6.1.2 计算参数选取 |
6.1.3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有限元模型 |
6.2 有限元计算 |
6.2.1 反拱值计算 |
6.2.2 静载计算 |
6.3 计算与试验对比分析 |
6.3.1 反拱值对比分析 |
6.3.2 静载性能对比分析 |
6.3.3 裂缝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项目 |
致谢 |
(4)先压法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施工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绪论 |
1.2 相关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
1.2.3 “先压法”和“后压法”的区别 |
1.3 工程背景 |
1.3.1 工程概况 |
1.3.2 工程地质条件 |
1.3.3 工程周边地貌及场外交通运输情况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6.1 分析预制阶段梁体的各项质量控制 |
1.6.2 梁体平面滑移、水上吊装过程中的施工控制 |
1.6.3 主梁简支状态、二期恒载加载成桥后施工监控分析 |
第2章 先压法拉压双作用预应力基本工作原理 |
2.1 先压法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梁特点 |
2.1.1 截面的几何和力学性能指标 |
2.1.2 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梁工作原理 |
2.1.3 先压法施工工艺 |
2.2 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制场地设计 |
2.2.1 预制梁场地平面设计要点 |
2.2.2 预制梁场地平面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主梁预制阶段施工控制与应力应变监测分析 |
3.1 施工工艺及施工监测方法简介 |
3.2 预压钢管原材料质量控制 |
3.2.1 预压钢管市场调研与采购 |
3.2.2 预压应力钢管制造、验收 |
3.2.3 预压应力钢管系统配件制作 |
3.3 预压钢管预压应力施工控制 |
3.3.1 先压法张拉应力、应力理论计算分析 |
3.3.2 预压钢管预压实测数据分析 |
3.4 梁体反拱度和侧向挠曲变形控制 |
3.4.1 梁体反拱度、侧向挠曲变形控制必要性 |
3.4.2 主梁预制阶段竖向挠度分析 |
3.4.3 预拉钢束张拉、预压钢管放张实测数据分析 |
3.4.4 预应力张拉时梁体侧向挠曲变形控制 |
3.5 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监测分析 |
3.5.1 施工监测简介 |
3.5.2 主要控制截面累计施工应力监测 |
3.5.3 预拱度和侧向挠曲变形监测分析 |
3.5.4 裸梁及成桥状态自振频率检测(刚度评价) |
3.5.5 主要应力监测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应力混凝土梁架设吊装阶段施工控制 |
4.1 混凝土梁顶升、平面滑移施工控制 |
4.1.1 滑道准备 |
4.1.2 梁体上、下滑道构造及牵引设备选用 |
4.1.3 顶梁托架的构造设置和承载验算 |
4.1.4 梁体顶升、平面滑移的施工控制 |
4.2 主梁水上吊装方案设备组合方式 |
4.2.1 驳船载梁过河双机主墩原位抬吊 |
4.2.2 驳运架设一体化大型工程船 |
4.2.3 单船加吊梁扁担架设 |
4.2.4 双船抬吊配合锚缆平衡牵移体系架设 |
4.2.5 四种吊装方案设备组合对比 |
4.3 双船抬吊过程中的施工控制 |
4.3.1 专用吊具设计 |
4.3.2 梁体横向抗扭加固措施设计 |
4.3.3 空载试吊 |
4.3.4 锚缆平衡牵移体系的施工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刚度评价分析 |
5.1 裸梁刚度评价 |
5.2 部分二期恒载状态下桥梁整体刚度评价 |
5.2.1 实测值与理论计算的比较 |
5.2.2 “频域谱线”以及表中理论计算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本文所完成的主要工作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梁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概述 |
1.1.1 预应力体系 |
1.1.2 双预应力体系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及工程应用 |
1.2.2 国内相关研究及工程应用 |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二章 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原理 |
2.1 双预应力混凝土体系的工作原理 |
2.1.1 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分析 |
2.1.2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计算 |
2.2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应力损失计算 |
第三章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试验 |
3.1 试验梁的设计 |
3.1.1 材料选择 |
3.1.2 试验梁的设计与计算 |
3.1.3 试验梁的制作 |
3.2 试验加载 |
3.2.1 试验加载装置 |
3.2.2 试验加载制度 |
3.3 试验数据采集和量测 |
3.3.1 应变测量 |
3.3.2 转角、位移测量及裂缝观测 |
第四章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试验描述 |
4.1.1 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 |
4.1.2 后压法梁L-5 与普通梁L-6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1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静力性能 |
4.2.2 后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与普通预应力梁的对比 |
4.2.3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及抗裂性研究 |
4.2.4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延性研究 |
第五章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制作工艺研究 |
5.1 “先压法”制作工艺 |
5.1.1 预压钢管的顶压试验研究 |
5.1.2 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制作流程 |
5.2 “后压法”制作工艺 |
5.2.1 精轧螺纹钢筋的顶压工艺 |
5.2.2 施工阶段的应力分析 |
5.2.3 后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制作流程 |
5.3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工艺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后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预应力的概念 |
1.2 双预应力混凝土研究状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后压法双预应力及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 |
2.1 后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 |
2.2 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 |
第三章 后压法双预应力及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工艺的研究 |
3.1 后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制作 |
3.2 后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锚固系统的试验研究 |
3.3 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制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后压法双预应力及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试验 |
4.1 混凝土梁材性试验 |
4.2 后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试验 |
4.3 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试验 |
4.4 两种预应力形式试验梁静载性能对比分析 |
第五章 后压法双预应力及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有限元分析 |
5.1 建模 |
5.2 有限元计算 |
5.3 与试验数值的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静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预应力混凝土介绍 |
1-1-1 预应力的概念 |
1-1-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历史与展望 |
1-1-3 预应力混凝土的优缺点及使用范围 |
§1-2 双预应力混凝土的产生与发展 |
1-2-1 双预应力混凝土简介 |
1-2-2 双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历史 |
1-2-3 双预应力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施工工艺 |
§2-1 大柔度预压钢管的顶压施工工艺 |
2-1-1 大柔度高强钢管顶压施工的稳定性 |
2-1-2 先压法大柔度预压应力筋的平衡状态 |
§2-2 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施工工艺流程 |
2-2-1 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说明 |
2-2-2 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注意要点 |
第三章 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试验 |
§3-1 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 |
3-1-1 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试验梁模型设计 |
3-1-2 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计算 |
§3-2 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材性试验 |
3-2-1 混凝土材性试验 |
3-2-2 预压钢管弹性模量试验 |
§3-3 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试验 |
3-3-1 试验加载方案与加载设计 |
3-3-2 试验设备与仪器以及数据的采集记录 |
§3-4 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
3-4-1 挠度 |
3-4-2 转角 |
3-4-3 应变 |
3-4-4 预压钢管同混凝土的协调变形性能 |
3-4-5 试验梁的裂缝开展情况 |
第四章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拟 |
§4-1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有限元建模 |
4-1-1 SOLID65 单元简介 |
4-1-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分析模型 |
§4-2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有限元分析 |
4-2-1 试验梁有限元模型建立说明 |
4-2-2 试验梁预应力施加仿真 |
§4-3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性能有限元分析的总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四、先压法大柔度预应力筋效果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探讨[J]. 张平杰. 北方交通, 2018(10)
- [2]后张法预应力砼桥梁施工技术应用研究[D]. 赵治国. 东北石油大学, 2012(01)
- [3]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理论与试验研究[D]. 赵少伟. 天津大学, 2007(07)
- [4]先压法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施工控制研究[D]. 李伟. 同济大学, 2007(08)
- [5]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梁试验研究[D]. 美多泽卓. 天津大学, 2007(04)
- [6]后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研究[D]. 张国印. 天津大学, 2007(04)
- [7]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静载性能研究[D]. 刘猛. 河北工业大学, 2006(06)
- [8]先压法大柔度预应力筋效果的试验研究[J]. 邬妙年. 上海公路, 2001(S1)
- [9]先压法大柔度预压应力筋研究[J]. 邬妙年. 上海公路, 199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