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土地”不应该被抛弃

“公共土地”不应该被抛弃

一、“公田”撂荒不应该(论文文献综述)

张琳[1](2019)在《枣庄市农地流转制度变迁研究》文中提出土地制度作为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基础制度,伴随着中国近40年的改革历程,一直是农村改革最根本的核心问题。尽管以土地福利赋权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改革初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政策效果,但是也衍生出严重的负面影响,造成耕地流失严重,阻碍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无论是社会经济背景还是农业本身的经营格局,都在呼唤农地流转制度改革。如何构建更有利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有效推进,同时又保证农民分享其成果,并可以改善农业经营的规模化程度与组织化程度从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农地流转制度成为当前农地制度改革的核心。为了避免关于农地流转问题的一般性论述,本文从个案研究入手,选择在全国较早开展农地流转工作,并创建全国首家农地流转服务中心、首家经工商注册的土地合作社、首家农村土地产权交易中心,颁布全国首批《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的山东省枣庄市作为农地流转的研究区域,以期得出具有针对性的研究结论。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解释了选择山东省枣庄市作为研究区域的原因,并系统介绍了该区域农地制度运行的地域背景;其次,在产权理论与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上,借助方志资料与年鉴资料,系统梳理、总结了研究区域自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与1978年以后的农地流转制度变迁,凝练了农地制度变迁对现代社会农地制度选择的启示意义,并通过问卷资料分析提出对当前农地流转制度创新模式的反思;再次,利用2000年至今的农业年鉴资料,借助经济计量模型测算出农地流转制度变迁对农业产值的影响;最后,基于农地流转主体与贡献力量的差异,将研究区域的农地流转模式进行划分,即农户主导型的农地流转模式与政府主导型的农地流转模式,并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对上述不同农地流转模式的运行效率进行分析,以期对农地流转的演化趋势做出预判。通过分析,本文认为,第一,农地流转制度创新是农地制度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优化选择,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在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和农地流转合法化的背景下,农地流转制度变迁对农业产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且作用时间较长;第三,未来一段时间内,农户之间自发、自主的农地流转依然是主要的农地流转模式。农地流转制度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当从土地内部无法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时,就需要从土地之外去寻找解决土地问题的钥匙。本文力图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研究区域的农地流转理论、实践做一个系统梳理,由于任务庞大、能力有限,有些地方只能浅尝辄止,因此在论文完成之际,本文提出未来农地流转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付江涛[2](2016)在《新一轮承包地确权、流转及其投资利用研究 ——来自江苏三个确权试点县(市、区)的调查实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公平为目标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土地配置方式被认为在三个方面有碍效率:第一,土地分配没有考虑农户的效率差异,在工业化进程中“有田无人种”和“能人无田种”现象并存;第二,小规模细碎化的经营模式妨碍了规模经济效率的实现;第三,为适应人口变化而频繁进行土地调整不利于土地投资和长期效率的实现。在促进效率方面,土地产权保护和流转市场发育被学界和政府寄予厚望,而土地产权保护被认为是土地流转市场发育的基础。正在推行的新一轮农地确权登记颁证政策是“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一环。那么,作为一项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成本巨大的产权保护行动,新一轮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政策是否促进了农户土地流转?能否提升土地流转的规模和土地合并的可能性?规范化合约的签订和土地合并又会怎样影响流转地投资与利用?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在理论分析确权政策对农户土地流转、合约方式选择以及土地合并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选择相邻未实施政策的村组作为对照进行了实证测度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农地确权对农户土地流转量的影响。本部分主要验证农地产权状况是否对土地流转总量的产生影响。本研究利用在江苏省海门、高邮、铜山3县(市、区)实地调查数据,通过构建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测度新一轮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与农户土地转出行为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确权政策是影响农地顺畅流转的重要因素。此外,全职非农就业人数与农户承包地转出也是显着正相关关系,表明非农就业机会在促进农地流转中也是需要尤其被强调的影响因素。研究内容二:农地确权对农户土地流转合约形式选择的影响。本部分内容深入分析了确权政策对农户土地流转是否签订合约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差序治理”理论阐述了农户土地流转合约形式选择行为,并分析了新一轮农地确权颁证对土地流转合约选择的作用机理,通过构建Probit模型和Heckprobit模型,实证测度其对农户土地流转合约形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越趋于稳定和完善的产权制度设计,越能促使农户选择弱连带或无连带关系者为承租对象并采取正式合约形式。实证测度结果也显示,实施新一轮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能够有效提高转出农民签署正式合约的概率。此外,村集体组织的参与和土地纠纷仲裁机构的建立,也对转出户选择正式合约形式具有积极正向影响。研究内容三:农地确权对转入地是否合并的影响,以及通过合约选择、土地合并对转入地投资及利用效率的影响。本部分内容深入探讨了确权政策对转入地投资和利用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从转入户的观察来看,确权有利于土地合并,从而实现地块规模经济效率。地块合并与流转正式合约签订一起促进了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的、长期性的投资,从而有利提升长期土地利用效率。另外,由于改变土地用途并实现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通常需要进行土地投资,签订正式合约通过增强转入地使用权的稳定性,减少合约期内违约变更导致投资损失的概率,从而提高农民投资信心和改变土地用途的可能性。综合上述三方面研究内容得出如下结论:“人动”与“地动”的匹配状况,既取决于非农就业机会,也与农地市场发育程度密切相关。产权制度安排的实际变化,会引起激励机制的变化,从而对经营者生产行为和交易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农地市场非正式合约虽然低效但仍广泛运用,有熟人社会人情治理的逻辑原因,也有土地产权残缺、维权机制不全等因素影响。农地产权状况的变化会通过影响土地合并及合约形式选择,进而影响到农地利用效率。此外,当地流转纠纷调解组织的建立,能够有效保障农民的土地合法权益,从而对农民选择正式流转合约形式产生正向积极影响。因此,从提高流转土地利用效率、且兼顾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角度出发,本研究认为必须坚持公有制框架下的分权政策,建议扎实做好当前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突出强化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利,同时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纠纷处理仲裁机构、制定规范统一的流转合同,优化农地产权制度实施的配套政策环境。

野夫[3](2015)在《乡镇经略》文中指出一中国现行的五级社会管理政治架构,最底端的便是乡镇。全国总共大约有四万多个乡镇,由此构成了共和国的全部版图。乡镇可以说是国家权力的最前沿阵地,也可以视为政府派驻在广大农村的了望哨。乡镇只有集镇上的部分住户算城镇户口的居民,以下的村组都是农民。也就是说,乡镇党委政府是真正需要随时和农民发生关系的最基层的公务机构。乡镇的形成往往年深月久,共和国年代无论叫区、乡,还是叫镇,基本多是沿袭的民

吴玲[4](2005)在《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社会稳定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本世纪头20年我们要建设一个惠及10多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雄伟蓝图能否顺利实现,取决于“三农”问题能否妥善解决,而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归根结蒂就是土地问题,制度性因素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农地制度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农地问题是涉及中国社会发展、稳定的大问题,是关系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问题,也是我们当前理论界亟需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纵观新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一部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从土地改革到家庭承包制,我国农村先后经历了土地农民所有、农民经营——农民所有、集体经营——集体所有、集体经营——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变迁,初步建立了一套基本适合中国实际的农地产权制度体系。其间,无论是制度变迁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充分地体现了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中国经济二十多年的持续增长得益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归功于本质上作为生产关系的农地制度深刻地变迁:从土地的集体经营逐步过渡到家庭承包经营,从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基本制度确立,到在家庭承包制基本制度框架下,土地不同的经营使用形态的创新,中国的农地制度一直在探索着效率更高的制度变迁。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正以稳健的步伐向前发展,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农地制度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地问题:有限的耕地和不断增长的人口。在今后的发展中依然是一对非常尖锐的矛盾;过多的农业人口以及农地的过度分散经营,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人力的不合理开采利用与自然力的极大破坏,使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得耕地以更快的速度减少;家庭承包制固有的制度缺陷也逐步凸现,导致土地产出率的下降和农业生产的停滞,因此,在保持家庭承包制合理内核的基本前提下,现行的农地制度有待进一步创新。 本研究以新制度经济学、土地资源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为基础理论,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制度分析方法、博弈论等方法,在有关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进行了回顾,考察了不同阶段农地产权制度的演进、制度安排及制度绩效,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提出了经济学和法学意义上的解释,分析了现行家庭承包制的产权缺陷,论证了农地制度创新的未来走向,深入研究了当前制度创新的热点问题——征地制度的变迁与创新。本文在吸纳中外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和学术观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初级社和高级社作为一种组织存在与消失的原因,从博弈的视角分析了农民与经济组织之间的互动;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农地承包调整的因素,得出了农地调整在短期难以取消的结论;归纳了现行的农地征用制度安排的多重制度悖论,总结了征用制度变迁的具体路径;中国农

刘永湘[5](2003)在《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论》文中指出土地制度特别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理论问题,又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利益关系最为复杂、引发矛盾最为尖锐的现实问题之一,从而历来是经济学者、管理者、决策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在人地矛盾尖锐、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共识的今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成为理论和政策研究较为薄弱的方面,特别是伴随着中国各项改革步伐加快,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实施,新的经济形式和模式不断涌现,需要对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历史的观点、改革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问题,采用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背景下对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创新进行了土地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多学科综合分析。 论文首先分析了作为整个论文分析基础的基本理论,分析农村土地的类型、农村土地产权内涵及其产权结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性质以及土地发展权问题等。其次,论文分阶段分析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脉络和新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及其绩效,为进一步分析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提供了历史基础。紧接着,论文先分析和评价了农用地“均田承包制”、“两田制”、“承包权固化”、“土地股份合作制”等不同的产权制度创新模式,着重分析和评价了农村建设用地制度创新模式如“安阳模式”、“苏州模式”、“芜湖模式”等,并对“四荒地”的流转模式进行了进行利评价。接下来,论文着力研究了农村土地产权价格,并按产权结构将其划分为所有权价格和使用权价格,对不同类型的土地价格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论文着重探讨了目前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分别研究了目前农用地、建一设用地、未利用土地产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方案。最后,论文还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外部运行环境如农村土地产权法制、农村土地地市场体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社会保障和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等进行了研究。 与同类型研究成果相比较,本文在以下儿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1.克服了以往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用地,而对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产权制度创新比较忽视或者有论述但语焉不详的弊端,把除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特别是非农业建设用地的产权制度创新纳入了分析框架,使研究内容完整覆盖了整个农村土地,使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创新问题研究的覆盖面达到了较宽的广度。 2,要解除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发展压抑,并对土地所有者进行土地发展权价值补偿,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交易价格中;‘应引入土地发展权价值。对土地所有者进行土地发展权价值补偿的办法是通过对农用地和非农业用地进行分等定级和基准地价评估,以此为基础,再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按公益性质和非公益性质实行土地征用与征购,分别确定对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补偿。同时,重视土地发展权补偿的转换,农民有权以原生产要素的实际拥有者参与分配,土地收益中的相当部分要用来保障农民失地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3.提出了要解除对非农业建设用地流转的限制,允许农村土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能够在互为竞争性的用途之间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与取舍。论文认为,要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和评价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各地出现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指出全国各地自发出现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只能逐步规范,而不能采取“堵”或者限制的办法。 4.提出了利用土地产权交易价格调节制度创新活动和平衡创新利益分配。论文认为绝对地租、垄断地租、级差地租I、级差地租n(A)(即农民集体连续追加投资形成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H(B)(即农户投资形成的级差地租)是各类型土地使用二,,二权价格形成基础,而市场价格则是在此基础上受市场供求等因素影响的价格。 5.提出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既包括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革,又包括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变革,而后者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主要方面,其变革的方向和力度最终决定一种产权制度的经济绩效。 6.提出了过公法私法化,建立健全土地权属制度,逐步规范流转行为。论文认为,通过明确土地产权,避免“公地悲剧”的蔓延,一是私法化,明确土地的资源性物权,建立土地市场,便利土地权利流转,实现土地经济效益最大化;二是加强土地的保护,尤其是耕地的保护,以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

李兴满[6](2000)在《“公田”撂荒不应该》文中研究说明

二、“公田”撂荒不应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田”撂荒不应该(论文提纲范文)

(1)枣庄市农地流转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第二章 枣庄市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
    2.1 研究区域的选择理由
    2.2 枣庄市农地流转制度变迁的地域背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枣庄市农地流转的产权制度环境
    3.1 农地制度的产权特征分析
    3.2 枣庄市农地产权制度变迁
    3.3 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枣庄市农地流转制度的阶段性变化
    4.1 农地流转制度变迁的发生机制
    4.2 枣庄市农地流转的自发阶段(1978年-2002年)
    4.3 枣庄市农地流转的规模化阶段(2003年—2007年)
    4.4 枣庄市农地流转的金融创新阶段(2008年-2012年)
    4.5 枣庄市农地确权后的流转阶段(2013年—至今)
    4.6 农地流转制度变迁的特点与启示
    4.7 对农地经营权资本化运营的反思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枣庄市农地流转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
    5.1 制度变迁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
    5.2 枣庄市农地流转制度变迁绩效的实证检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枣庄市农地流转的发展趋势
    6.1 枣庄市农地流转的现状分析
    6.2 流转主体视角下的农地流转模式
    6.3 枣庄市农地流转模式的经济效率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的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2)新一轮承包地确权、流转及其投资利用研究 ——来自江苏三个确权试点县(市、区)的调查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假说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假说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研究流程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关键概念界定
        2.1.1 农地确权
        2.1.2 农地流转
        2.1.3 农地流转合约方式
        2.1.4 土地流转效率含义
    2.2 相关理论
        2.2.1 国家理论
        2.2.2 土地产权理论
        2.2.3 交易费用理论
        2.2.4 合约理论
        2.2.5 差序格局理论及其拓展
        2.2.6 农户土地利用的相关理论
    2.3 相关文献综述
        2.3.1 关于农地产权保护制度对农地流转影响的综述
        2.3.2 关于合约形式选择影响因素及农地确权政策作用的综述
        2.3.3 关于产权、契约与土地投资利用研究的综述
        2.3.4 简要评述
第三章 研究的宏观背景
    3.1 中国农地经营者产权确认和保护的历史变迁
        3.1.1 秦朝以前:庶民集体共耕向自耕过渡
        3.1.2 秦朝:农户自由经营和交易的权利得以确认
        3.1.3 汉朝:对农户土地使用、交易权能的收放
        3.1.4 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均田制的兴起与崩溃
        3.1.5 宋朝以后:放任自由买卖和兼并
        3.1.6 明清时期:对农户土地经营权利的空前强化
        3.1.7 民国及新中国建国之初:农地产权私有与公有的对话
        3.1.8 地权变迁的启示
    3.2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地确权政策的演变历程
        3.2.1 首轮承包后至二轮承包
        3.2.2 二轮土地承包后至取消农业税
        3.2.3 农业税取消后至今
    3.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政策法规变迁及流转状况
        3.3.1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政策法规变迁
        3.3.2 我国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现状和趋势
    3.4 江苏省基本情况概述
        3.4.1 江苏经济总量和农业生产情况
        3.4.2 江苏新型城镇化推进情况
        3.4.3 江苏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情况
        3.4.4 江苏农村承包土地确权试点总体情况
第四章 分析框架及调查方案设计
    4.1 新一轮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政策的产权特征
    4.2 土地流转效率评判的概念框架及确权政策的作用机制分析
        4.2.1 土地流转效率评判的概念框架
        4.2.2 新一轮农地确权影响农户土地流转量的作用机制分析
        4.2.3 新一轮农地确权影响转出户流转契约选择的作用机制分析
        4.2.4 流转特征影响转入户流转地投资的作用机制分析
    4.3 调查方案设计及样本基本情况
        4.3.1 确权村与对照村的选取
        4.3.2 样本县确权实施情况
        4.3.3 调查内容
第五章 农地确权与承包地流转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5.1 实证模型及变量选择
        5.1.1 实证模型
        5.1.2 控制变量的选择与定义
    5.2 农户承包地转出行为的单因素描述
        5.2.1 土地产权及其他制度安排与农户承包地转出
        5.2.2 家庭劳动力特征与农户承包地转出
        5.2.3 家庭资源禀赋特征与农户承包地转出
        5.2.4 决策者特征与农户承包地转出
        5.2.5 社会资本与农户承包地转出
    5.3 农户承包地转出行为的实证结果
    5.4 小结
第六章 农地确权与转出户流转合约选择的实证研究
    6.1 实证模型
    6.2 样本户农地流转及其合约安排
    6.3 影响土地流转合约的变量选择及单因素描述
        6.3.1 农地产权及实施流转地产权所需的配套制度因素
        6.3.2 决策者特征变量
        6.3.3 社会资本因素
    6.4 模型估计及分析结果
        6.4.1 确权与农地流转方式选择模型的估计结果
        6.4.2 确权对设定流转期限的影响
    6.5 小结
第七章 流转特征与流转地投资利用关系的实证研究
    7.1 确权对土地合并等转入特征的影响
    7.2 土地转入特征对流转地投资的影响
        7.2.1 流转地投资情况
        7.2.2 土地转入性质、转入方特征与投资关系的单因素描述
        7.2.3 Probit模型回归结果
    7.3 土地转入特征对流转地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影响
        7.3.1 流转地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情况
        7.3.2 土地转入性质、转入方特征与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关系的单因素描述
        7.3.3 Probit模型回归结果
    7.4 小结
第八章 农地确权推广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8.1 确权政策推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8.1.1 部分地方基层干部思想认识不足、工作浮于形式
        8.1.2 部分地方未严格执行技术流程、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8.1.3 一些地区政策把握认识不清、应对问题缺乏科学指导
    8.2 制约确权实施推广的的客观因素
        8.2.1 苏北部分县区财力薄弱,专项资金配套不足
        8.2.2 基层技术力量不足,难以适应不动产登记统一管理工作的要求
        8.2.3 土地矛盾错综复杂,缺乏政策支撑和纠纷调解组织
        8.2.4 一些地方基础资料错缺严重,难以真实反映土地承包关系
    8.3 扎实做好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改进措施
        8.3.1 要加强农地确权政策的解读宣传
        8.3.2 要把准政策实施的基本原则
        8.3.3 要加强经费支持保障
        8.3.4 要强化技术支撑
第九章 全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全文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提高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工作质量
        9.2.2 加强产权保护和农地流转相关服务
        9.2.3 需要严格管控农地的流转用途
        9.2.4 稳妥推进农地经营权能搞活改革试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已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3)乡镇经略(论文提纲范文)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二十

(4)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
    1.6 小结
2 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
    2.1 农地产权制度理论
        2.1.1 产权理论
        2.1.2 农地产权制度理论
    2.2 制度变迁理论
        2.2.1 制度的内涵与功能
        2.2.2 制度变迁的主体
        2.2.3 制度变迁的动因
        2.2.4 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
        2.2.5 制度变迁的方式
        2.2.6 制度变迁的轨迹与路径依赖
        2.2.7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2.3 小结
3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回顾与评价
    3.1 土地改革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绩效(1949年-1953年)
        3.1.1 土地改革前旧中国农地产权制度与绩效
        3.1.2 土地改革阶段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强制性
        3.1.3 土地改革阶段的农地产权私有化
        3.1.4 土地改革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绩效
    3.2 合作化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绩效(1953年-1958年)
        3.2.1 合作化阶段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原因
        3.2.2 合作化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绩效
    3.3 人民公社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绩效(1958年-1983年)
        3.3.1 人民公社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的演进
        3.3.2 人民公社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特征
        3.3.3 人民公社阶段农地产权制度形成的原因
        3.3.4 人民公社阶段农地产权制度的内在缺陷
        3.3.5 人民公社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绩效
    3.4 小结
4 家庭承包制下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
    4.1 家庭承包制形成的阶段性演进
        4.1.1 家庭承包制的确立阶段(1978年-1984年)
        4.1.2 家庭承包制的稳定阶段(1985年-1991年)
        4.1.3 家庭承包制的完善阶段(1992年-1996年)
        4.1.4 家庭承包制的发展阶段(1997年-至今)
    4.2 家庭承包制下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诱致性
    4.3 家庭承包制下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4.3.1 家庭承包制下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表现
        4.3.2 家庭承包制下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产生路径依赖的原因
    4.4 家庭承包制下的农地产权制度
        4.4.1 家庭承包制下的农地制度特征
        4.4.2 家庭承包制下的农地产权制度特征
    4.5 农地稳定与农地调整——一个两难的选择
        4.5.1 保持农地稳定的制度安排
        4.5.2 农地调整难以取消的因素分析
        4.5.3 农地流转——市场化的农地调整
    4.6 家庭承包制的制度绩效
        4.6.1 家庭承包制的政治意义
        4.6.2 家庭承包制的经济绩效
        4.6.3 家庭承包制的理论价值
    4.7 小结
5 现阶段农地使用制度创新
    5.1 均田承包的制度缺陷
        5.1.1 农地的分割细碎化
        5.1.2 农地产权制度缺乏有效性
        5.1.3 农地收益分配不合理
        5.1.4 农地流转不规范
        5.1.5 均田承包的制度失衡
    5.2 现阶段农地使用制度创新的实践模式及评价
        5.2.1 “两田制”模式的实践与绩效评价
        5.2.2 规模经营模式的实践与绩效评价
        5.2.3 “四荒”使用权拍卖制度的实践与绩效评价
        5.2.4 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实践与绩效评价
    5.3 现阶段农地使用制度创新的发展趋势
        5.3.1 农地使用制度创新方式的诱致性与强制性
        5.3.2 农地使用制度创新模式的多元化
        5.3.3 农地使用制度创新手段的有效性
        5.3.4 农地使用制度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性
    5.4 现阶段农地使用制度创新的保障体系
        5.4.1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
        5.4.2 培育农地租赁市场
        5.4.3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5.4.4 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体制
    5.5 小结
6 我国征地制度的变迁与创新
    6.1 现行的征地制度与绩效
        6.1.1 现行的征地制度框架
        6.1.2 现行征地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创新模式
    6.2 我国征地制度的创新分析
        6.2.1 我国征地制度创新的宏观背景
        6.2.2 我国征地制度创新的不同观点
        6.2.3 我国征地制度创新的具体路径
    6.3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1.1 本文的背景与主题
    1.2 本文选题的意义
    1.3 本课题的研究动态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2 分析基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理论
    2.1 农村土地的概念界定
        2.1.1 农村土地的概念解析
        2.1.2 农村土地的类型划分
    2.2 农村土地产权的内涵和特征
        2.2.1 产权概念的界定
        2.2.2 “农村土地产权”概念界定
        2.2.3 “农村土地产权”:所有权的运作形式
    2.3 农村土地:产权安排与产权结构
        2.3.1 “土地权利安排”:体现国家意志
        2.3.2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基于现行法律的分析
        2.3.3 土地承包权的性质:是物权还是债权?
    2.4 土地产权结构的进一步讨论:农村土地发展权问题
        2.4.1 土地发展权概念及相关问题解析
        2.4.2 农村土地发展权的压抑:基于法律与现实的分析
        2.4.3 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发展权的抗争:事实与证据
        2.4.4 政府有关政策的边际调整:让步与改良
        2.4.5 本节小结:几点结论性认识
3 历史展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脉络与制度绩效
    3.1 中国古代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分析
        3.1.1 中国奴隶社会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3.1.2 封建领主制经济时代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3.1.3 封建地主制经济时代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3.2 中国近代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演化分析
        3.2.1 中国近代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基本特征
        3.2.2 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形式
        3.2.3 近代中国地租形态(土地产权价格)
        3.2.4 中国近代的殖民主义土地产权制度
    3.3 新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演化及其绩效:1949~1978年
        3.3.1 “耕者有其田”及其实践:1921~1953年
        3.3.2 农村土地合作化:1953-1957年
        3.3.3 人民公社化:1958~1978年
    3.4 新中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及其绩效:1979-1992年
        3.4.1 家庭承包经营制(HRS)改革的历程分析
        3.4.2 家庭承包制(HRS)对人民公社土地产权结构的冲击
        3.4.3 家庭承包制(HRS)的总体绩效评价
4 分析与评价:全国各地出现的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模式
    4.1 农用地产权制度创新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4.1.1 均田承包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4.1.2 “两田制”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4.1.3 土地规模经营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4.1.4 土地承包权固化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4.1.5 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4.2 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创新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4.2.1 有关情况概述
        4.2.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形式
        4.2.3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动因
        4.2.4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创新模式
        4.2.5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管理模式
        4.2.6 调查与思考:四川一个县级市的实地考察
        4.2.7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评价与评价
    4.3 “四荒地”使用权拍卖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4.3.1 有关情况概述
        4.3.2 “四荒地”使用权拍卖模式实证考察
        4.3.3 “四荒地”使用权拍卖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5 产权价格形成: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利益的分配与调节
    5.1 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
        5.1.1 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的实质
        5.1.2 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
        5.1.3 “农转非”: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的补充形式
        5.1.4 征地补偿标准及范围: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形成中的两个问题
        5.1.5 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与城市土地使用权价格形成的“剪刀差”问题
    5.2 农用地使用权价格
        5.2.1 农用地使用权价格的实质
        5.2.2 农用地使用权价格体系
        5.2.3 家庭平均承包经营制度下农用地使用权价格的形成基础
        5.2.4 其他类型的土地使用权价格的形成基础
        5.2.5 我国家庭租赁实践中的土地租金确定问题
    5.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
        5.3.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的实质
        5.3.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的形成基础
        5.3.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的影响因素
        5.3.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管理实践
    5.4 “四荒地”使用权价格
        5.4.1 “四荒地”使用权的性质分析
        5.4.2 “四荒地”使用权价格的形成基础
        5.4.3 合理确定“四荒地”使用权价格
6 问题与对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路径探寻
    6.1 农村土地产权创新的前提条件
    6.2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创新
        6.2.1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存在的主要问题
        6.2.2 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对策措施
    6.3 农用地产权制度创新
        6.3.1 农用地产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6.3.2 农用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对策措施
    6.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创新
        6.4.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6.4.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对策措施
    6.5 “四荒地”产权制度创新
        6.5.1 “四荒地”产权制度安排及缺陷
        6.5.2 “四荒地”产权调整与完善的措施
7 运行环境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保障措施
    7.1 农村土地产权法制创新
        7.1.1 目前农村土地法制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7.1.2 加快农村土地法制建设的对策思考
    7.2 农村土地市场体系创新
        7.2.1 目前农村土地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7.2.2 加快培育农村土地市场的对策思考
    7.3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7.3.1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分析
        7.3.2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考
    7.4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创新
        7.4.1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7.4.2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思考
    7.5 重视征地过程中农民的合法权益
        7.5.1 征地过程中农民的合法权益被损害的情况调查分析
        7.5.2 加强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对策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四、“公田”撂荒不应该(论文参考文献)

  • [1]枣庄市农地流转制度变迁研究[D]. 张琳. 中国农业大学, 2019(02)
  • [2]新一轮承包地确权、流转及其投资利用研究 ——来自江苏三个确权试点县(市、区)的调查实证[D]. 付江涛. 南京农业大学, 2016(12)
  • [3]乡镇经略[J]. 野夫. 天涯, 2015(04)
  • [4]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 吴玲. 东北农业大学, 2005(01)
  • [5]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论[D]. 刘永湘. 四川大学, 2003(02)
  • [6]“公田”撂荒不应该[J]. 李兴满. 乡镇论坛, 2000(01)

标签:;  ;  ;  ;  ;  

“公共土地”不应该被抛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