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审计费用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内在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高雅[1](2020)在《资产误定价与异常审计收费》文中指出作为市场检验信息的关键环节,审计独立性以及审计定价的研究已日趋丰富。其中关于异常审计收费的研究从审计成本、经济租金等方面展开,但是缺乏从资本市场尤其资本市场定价效率视角研究事务所异常审计收费的文献。作为资本市场失衡的代表,资产误定价形成的经济冲击势必引发公司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在中国“转轨+新型”的资本市场中,资产定价失效引发的公司代理问题更为突出。第三方事务所基于自身的审计成本和客户的审计意见购买,可能相机调整其审计定价决策。尤其在金融去杠杆、监管趋严的经济背景下,事务所如何定价引起了学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有鉴于此,本文拟结合我国资产误定价对异常审计收费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2007-2018年中国A股非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深入挖掘资产误定价之于异常审计收费的关系,尝试揭示“审计收费异常之谜”的谜底。研究发现:(1)资产误定价与异常审计收费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在中介效应检验中识别了资产误定价导致异常审计收费增加的具体来源为经济租金,即资产误定价不仅没有致使审计师增加审计投入,反而是通过产生经济租金损害审计独立性的方式致使审计定价偏离正常范围;(2)在异常审计收费经济后果的研究中,本文发现资产误定价通过产生经济租金导致异常审计收费上升的行为最终也降低了审计质量;(3)进一步分析中,资产误定价与异常审计收费的关系在内外部治理环境中均有显着差异,本文深入分析探查到在法律环境差、分析师跟踪人数少、媒体关注低、内部控制水平差、管理层持股较高以及非国企企业的样本中资产误定价对异常审计收费的影响更强。本文可能的理论贡献与现实意义:(1)有关异常审计收费的国内外研究已日趋完善,本文在异常审计收费相关理论的研究基础之上,基于我国资产误定价视角来探究其对我国异常审计收费的可能影响,在揭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背后动机和成因的同时,也丰富和完善了资产误定价的已有研究。(2)已有文献在探究异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相关问题时鲜有将“审计成本”论和“经济租金”论置于同一框架下来综合探究,本文则基于资产误定价的视角,将异常审计收费的“审计成本”论和“经济租金”分别讨论,厘清资产误定价与审计决策之间的作用关系,有助于从资产误定价的角度更好的理解审计师的信息中介作用,为建立一个规范的外部审计市场提供借鉴。此外,异常审计费用作为传递审计师审计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信号,对证券审计市场上异常审计费用是否有损审计质量提供经验证据。
张律信[2](2020)在《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审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16年12月23日,财政部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准则(新审计报告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审计过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审计事项及其审计应对程序,自2017年1月1日起,先在A+H股上市公司施行,其他A股上市公司于2018年1月1日起全部实施。新审计报告准则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必将对审计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对关键审计事项、审计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理论文献系统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基于审计师发现问题能力与审计师报告问题能力两个维度,剖析了关键审计事项影响审计质量的作用机理,并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审计程序数量及其信息含量以及关键审计事项类型值等方面,建立了关键审计事项影响审计质量的研究假设,利用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实施新审计准则的A+H股和2017、2018两年间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的政策效果。本文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模型,采用描述性统计、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审计程序数量越多,则审计质量就越高;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审计程序信息量越多,就越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关键审计事项类型值越高,审计质量越高。上述研究结果为衡量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效果提供了有效的证据。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结合我国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现状,从制度法规、审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审计师整体的专业水平等方面为提高实施新准则的政策效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成畅[3](2020)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经济后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持续经营假设是关于会计主体状态的基本假设,它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是持续的,并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经营下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是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倘若企业的经营难以为继,则以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不再合理。此时若仍错误地以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整体会因存在广泛而严重的错报而不再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因此,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的适当性以及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发表审计意见至关重要。近年来,世界经济普遍面临下行压力,经济运行过程中不确定性风险增加,企业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作为反映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中潜藏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有效防范风险日益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不仅时刻牵动着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心,更与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休戚相关,与社会财富和资源的保值增值息息相关。身为资本市场“看门人”的注册会计师,通过发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及时地向市场各方传递关于企业持续经营能力风险的预警信号,以提醒投资者充分地关注风险,则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即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明确指出企业运用持续经营假设不适当或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一种“非标”意见。确保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充分的信息含量和质量,以及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发挥应有的警示作用,对维护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保障我国经济长久稳定健康发展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9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新证券法)正式审议通过。新证券法全面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将企业发行股票应当“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规定改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并改革退市制度,取消暂停上市的规定,大幅提高持续经营能力受限企业的退市效率,推进退市常态化。新证券法的这些举措进一步凸显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资本市场准入及退出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研究也更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提高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质量,不断加强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预警功能和决策价值,世界主要的审计准则制定机构都在为制定更高质量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而不懈努力,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形式、信息含量、审计师与持续经营相关的责任等都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推动着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的演进。美国审计准则(Statements on Auditing Standards,SAS)中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先后历经了SAS No.34、SAS No.59、SAS No.126和SAS No.132等多个时期,在持续经营相关责任的界定、审计师责任的强化、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出具等方面作出诸多改进,并推动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制度的建立。在美国之后,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开始致力于制定高质量的、利于国际趋同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并通过“明晰项目”和国际审计报告改革等诸多重大举措持续地推进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的变革。我国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从首次发布至今历经4次修订。从最初参照美国的SAS No.59,到2006年基本实现与国际审计准则ISA 570实质性趋同,再到2016年汲取国际审计报告改革的成果、继续保持与国际审计准则全面趋同,我国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朝着弥合社会公众的审计期望差距的目标不断迈进。尤其是2016年12月发布的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标志着我国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发展历程中最重大的制度变革,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预警功能和决策价值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不断演进与变革的历史背景下,本文首先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演进的主要过程进行了梳理,厘清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相关制度的发展脉络及最新发展动向,并对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症结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其次,本文对我国近年来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情况及审计意见的出具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整理与分析,评述了我国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实施的总体成效以及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总体面貌;最后,本文实证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机制及路径,分别从市场反应、债务融资和企业盈余管理的角度研究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管理层的风险传导效应,全面地考察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预警作用及决策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效果,为我国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背景下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提供经验证据。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首先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1)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公布日前后1天、前后2天以及前后5天的时间窗口内,以累计超额收益(CAR)衡量的市场反应显着为负,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显着的负反应。(2)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市场反应显着为负的结论存在短期效应。在上市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后的第4天,超额收益(AR)的均值即开始显示为正,且累计超额收益(CAR)在前后10天的时间窗口内并不显着。这意味着在我国证券市场,部分投资者“炒壳”动机强烈。在投机的驱动下,一些本该由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出具而可能导致股价持续下跌直至退市的公司却并未得到应有的看低。(3)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具有异质性。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几种不同类型中,市场对于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的负反应最为强烈,表明我国投资者能够识别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是风险警示程度最强、预警价值最高的一类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然而,未有证据表明市场能够显着区分持续经营无保留意见和持续经营保留意见的差别,反映出我国投资者对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认知水平仍有待提升。(4)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全面实施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负反应显着增强,表明我国审计报告改革对持续经营审计准则作出重大变革的举措显着地提升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之于投资者的风险警示作用,起到了应有的实施效果。本文接着实证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相比,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债权人具有额外的预警作用及决策价值。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企业,其次年债务规模比被出具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的企业多减少17.62%,次年债务成本比被出具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的企业多增加9.47%,表明债权人能够识别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和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在风险警示程度上的差异。(2)不同类型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的负面影响最为强烈。(3)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全面实施显着地加强了持续经营无保留意见之于债权人的风险警示作用,进一步表明我国审计报告改革对持续经营审计准则作出重大变革达到了应有的实施效果。本文最后从盈余管理的角度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管理层的风险传导效应。研究发现:(1)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出具后,企业管理层会迫于市场压力和保全职位的压力,加大后期盈余管理的程度。(2)企业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后,盈余管理隐性化程度显着提升,表明相较于应计盈余管理,管理层更加倾向于实施真实盈余管理。(3)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机制会因企业性质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效应。作为一种“非标”审计意见,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发挥了一定的监督机制,而对民营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却具有显着的强化与促进作用,反映出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的内在监督效能与其之于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传导机制之间存在力量的博弈。(4)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后,管理层花费大量时间及精力进行盈余操纵,而非在改善真实的经营绩效上下苦工,这会进一步损害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降低企业的生存几率。因此,除市场反应和债务融资外,从盈余管理的角度也能够建立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企业破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文本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最新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全面揭示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机理及预警价值,证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能够通过对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自身的风险传导机制实现资本市场治理功能,帮助市场加速淘汰落后的产能和生产方式,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不断完善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环境、持续地加强并最大限度地释放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风险防范和资本市场退出机制中的作用是我国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的现实需求,也是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健康、高效发展的内在要求。
孙蕊[4](2019)在《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计重要性原则,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制约和指导着企业会计实务工作。相比于谨慎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其它会计原则,重要性原则应用具有更强烈的主观判断特性。但会计理论界对会计重要性一直缺乏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近些年来,国际会计权威组织开始关注会计重要性问题。2011年,欧洲证券市场机构(ESMA)发布了《财务报告中关于重要性考虑》的咨询文件,在界定重要性术语,主要信息使用者特征以及财务报告目标的基础上,重点针对会计政策、中期报告、附注披露等涉及重要性判断和决策的问题的考虑因素设置征求意见。为了提高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有效性,IASB在2015年发布了《IFRS实务声明:财务报表中重要性应用的征求意见稿》。同年,FASB也发布了有关于“重要性决定”(Materiality Determination)的一系列概念框架修订项目征求意见稿;2017年,为使得公司管理层在财务报告信息编制方面更好地运用重要性判断,IASB制定并向公众发布《作出重要性判断的实务声明2》(Making Materiality Judgements:Practice Statement 2)。这一系列项目或声明反映出西方会计组织对重要性原则应用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在完善重要性概念、尝试制定相关非强制性实务指引方面所付出的努力。我国目前仅将重要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纳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尚未制定关于会计重要性及实务应用方面的准则、解释或指引。随着近些年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步伐加快,以及企业经济业务和资本市场环境日益纷繁复杂,我国亟待对重要性原则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而且这对于提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保护都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是基于“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化—重要性基础理论构建—重要性判断及框架理论构建—重要性应用的实证检验—重要性应用指引制定建议”的研究脉络,按研究内容和性质不同可大致划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梳理和评述了有关重要性及判定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并阐述了后续核心内容探讨的理论基础。第二层次是基于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详细阐述了会计重要性思想的产生、应用与演化。第三层次是运用规范分析方法尝试分析并建立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判定的概念理论框架;这其中又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会计重要性概念及作为信息质量特征特征的解析和重构,第二部分是探寻影响重要性原则应用的内外部环境,第三部分是尝试分析重要性判定机制和判定标准,以及建立会计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第四层次是重要性概念应用的实证研究,主要基于自愿性重述和财务报告舞弊两个视角,分别检验关于错报重要性评估和内控缺陷定量重要性标准设定对管理层行为的影响。第五个层次是分析我国建立应用指引的必要性和提出设计建议。本文的具体研究问题及相应研究结论按照次序主要可归纳为如下七个方面:第一,采用历史演进和制度演化经济学分析范式,梳理自古代簿记时代、近代会计时期和现代会计时期三个不同阶段重要性思想在会计中的应用和演进,并分析了会计重要性思想历经“自生自发性秩序—会计惯例—正式会计制度”的制度演化路径。会计重要性应用的演进过程是具有内在规律性的:首先,会计重要性思想运用与演化深深根植于一国经济社会制度与商业环境变迁,因而对重要性原则的应用和把握不能忽略社会发展与会计规则之间的互动关系;其次,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控制活动,恰如其分地应用重要性原则可以提升会计信息处理效果和质量,有利于细化会计核算和收益计量,提升内部管理效率,最终提升企业业绩;此外,重要性的应用囿于会计目标的发展变化。第二,通过比较分析会计重要性现有的不同定义发现,目前的重要性基本定义涵盖视角和可理解程度较低。在定义基础上,总结了重要性的概念特征可分解为三个维度:基于特定主体背景、信息使用者导向以及依赖于专业判断。结合重要性特征,并借鉴西方哲学价值理论、经济学效用理论等,对重要性相关概念进行重构:在本质属性和概念内涵的认识方面,会计重要性可以被表述为:基于特定主体环境下,是一种为满足主要信息使用者决策需要为导向的价值判断,在会计信息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等程序发挥着制约和行动导向性作用;普遍运用形式反映在会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评估财务报表项目或事项等信息的错漏报是否会对财务报表整体表述造成重大影响。第三,阐释和分析了影响重要性原则应用的内外部环境。在宏观文化环境方面,一国会计文化和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重要性水平评估和应用。树立良好的会计价值观可以通过二次投射作用,激励和驱动会计人员按照会计标准规范来施行会计工作,使得会计制度和会计信念刚柔并济,共同影响着他们对重要性原则的运用。我国资本市场会计监管的最主要目标是保证财务报告信息质量,此种环境对会计人员作出合法合规的职业判断起到强有力的约束和引导作用。而且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不断涌现的新商业模式,其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最大影响是企业价值创造和传递方式的变化,使得投资者、债权人、监管者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关心的会计报表信息发生改变,这进一步又对会计信息重要性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企业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为财务报告编制中重要性应用提供了内部制度保障,一定程度上约束指导着管理当局决策行为。第四,探讨了重要性判断标准、机制和特征,借鉴西蒙“有限理性”理论,本文提出提高重要性判定质量的途径是加强程序理性,减少三类程序非理性偏差。优化重要性判定的质量,就需要加强规则理性,减少规则的不完备性;在加强认识理性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学习和实践训练以弥补会计判断人员的“知识差”,借助于判断和决策辅助工具,弥补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在行为理性约束方面,为避免严重的行为非理性造成的重要性判定偏误,需要制定严格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以保证管理层以及相关会计人员能够作出客观公允的判断。基于对重要性判定理论的探讨,构建了财务报告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第五,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8-2017年重述公告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财务报表错报重要性程度对管理层财务重述行为意愿的作用关系。实证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更倾向对于数量和性质重要性程度均较低的财务报表错报进行自愿性重述;相反被监管部门责令要求更正的公司财务报表差错的数量和性质均较严重;进一步发现若上市公司前一年度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则会减弱错报数量重要性程度对自愿重述的影响。第六,基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及重要性标准设定的相关理论,考察了2011-2017年度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首次设定未变更的内控缺陷重要性定量标准对后续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设定重要性定量标准的上市公司中,其首次设定内控缺陷重要性水平越低,则发生后续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越大,这种情况在非国企、两权分离度较高、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和外部审计质量较低的公司中显着。结论支持了上市公司管理层很可能存在利用重要性标准的自利动机这一路径。第七,基于重要性及判定的理论构建及实证检验,分析了我国制定重要性应用指引的必要性。我国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性决定了在实务中具体应用重要性时,更多依赖于会计职业判断:其一,会计准则执行、重要性职业判断和建立应用指引三者之间是存在双向逻辑互动关系的。其二,重要性应用指引的建立,一定程度会提升不同利益相关者关于财务报表重要性应用问题的共同知识比重,有助于共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其三,会计重要性本质上是原则导向的价值判断,制定相关方“共识性”的应用指引可确保职业判断中隐性知识得到有效传递。设计应用指引需遵循目标导向原则、差异性规定原则以及程序表现原则。最后在应用指引设计的主体内容、重要性判断的整体程序以及应重点明确的警示类条款三个方面提出相关设计建议。本文的创新和贡献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会计重要性基本理论的系统研究。基于严谨的规范性理论分析,融合管理学、经济学和哲学视角的相关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会计重要性概念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从而得出了有异于以往研究的观点。并对比分析重要性在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的定位,提出满足重要性信息质量特征的充分条件。以上创新点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重要性原则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第二,会计重要性判定的理论研究。重要性判定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界的一大难点,国内鲜有关于这方面的相对系统的理论探讨。本文在分析会计信息重要性判定特征,数量、质量判断标准,以及判断机制的基础上,从加强程序理性、减少程序非理性偏差这一视角,提出了提升重要性判断质量的路径,并尝试构建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以上创新之处可为会计人员在编报财务报告信息过程中更好地作出重要性判断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并对制定我国重要性应用指引提出设计建议。第三,会计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化的探究。基于制度演化经济学视角,梳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会计时期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进过程,总结了重要性思想运用与演进的三大规律。其创新之处在于从历史演进、会计技术和理论发展的层面,探索重要性思想的产生及其演进,这可以认为是对会计重要性系统、深入研究的一个逻辑性起点。第四,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重要性应用与财务重述行为的实证研究。在实证检验报表错报信息重要性判断对自愿性财务重述影响时,本文通过手工收集我国上市公司以重大事项临时公告的形式披露的差错更正公告中的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国内鲜有文献探索关于上市公司管理层自愿重述行为和错报重要性之间的关系,因而具有一定创新性。第五,在探讨内部控制缺陷重要性定量水平设定与财务报告舞弊关系时,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制定内控缺陷认定的重要性定量标准是否具有治理作用,以及内外部治理环境对上述两者关系的影响。创新点在于,以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都聚焦于审计师对重要性判断的研究,很少从管理层视角来探究对于内部控制缺陷重要性标准设定与自利动机之间是否存在显着关系,这对验证重要性定量标准的执行效果以及如何完善内控缺陷重要性标准具体设定方面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启示。
曹耿耿[5](2019)在《会税差异与审计意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会税差异产生于会计与税法的分离,不仅反映了制度差异的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和税收规避的行为。审计师在业界一度被称为国家的“经济警察”,其发表的审计意见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性起到监督和鉴证的作用。在进行审计业务时,审计师对于会税差异中所蕴含的盈余管理和税收规避信息会给予特别的关注,在出具审计报告意见时会考虑会税差异中是否隐藏了企业财务报表粉饰和错报的风险,为了降低审计失败的可能性以及未来自身可能招致的诉讼风险,对于会税差异较大的企业会持有怀疑态度和较高的警惕。本文以2010-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将会税差异和审计意见结合起来研究,探讨会税差异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并从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外部税收监管力度这两个方面着手,考察其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会税差异与审计意见呈正相关关系,并通过分组回归发现,正向的会税差异与审计意见显着正相关,负向的会税差异与审计意见显着负相关,说明不同方向的会税差异虽然有不同的经济含义,但是在会计信息含量上并无明显差别,都会对审计意见产生影响。(2)随着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会税差异与审计意见的正向关系会被削弱。(3)随着外部税收监管力度的增强,会税差异与审计意见的正向关系会被削弱。
张刘锋[6](2019)在《产品市场竞争、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证券资本市场的兴起,上市企业财务造假舞弊以及审计失败情况不断被揭露,影响各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筹资、投资等决策。企业的相关利益者会对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不信任,进而影响上市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成果与相关的经营决策。上市企业的财务信息使用者通过上市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了解其经营管理的财务状况,做出应有的正确决策。因此,上市企业和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希望能通过独立的第三方的财务鉴证,提升上市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作为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企业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高低的一个鉴证,不同的审计意见类型反映了上市企业的财务信息披露的水平。上市企业财务信息使用者能够依据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做出相应正确的经营管理决策,从而实现经营目标。较高质量的审计意见能够提高上市企业披露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缓解了上市企业财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不完全性,降低了上市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改善了其经营业绩与价值。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审计市场中,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业务时,收取的审计服务费用的水平偏离了基本市场中完全竞争的规律,导致不良的审计收费情况不断发生,表明非正常审计收费的情况是存在的。我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上市企业必须在年度财务报表中披露会计师事务所收取的审计收费金额。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企业收取的审计费是否体现了应有的审计意见的水平为国内研究学者所密切关注。所以,有关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的关系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关于产品市场竞争作为企业外部治理机制的一种影响因素,能够改善企业的经营情况,但是,现在有关产品市场竞争与审计方面的研究较少,且产品市场竞争对审计收费的多寡是否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路径是什么,也是没有引起相关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学者虽然对产品市场竞争与审计相关问题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关于产品市场竞争与审计收费以及审计意见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匮乏。为了探究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企业收取的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分析产品市场竞争对于两者关系产生的影响。首先,本文对产品市场竞争、审计收费以及审计意见等有关的背景与意义进行了阐述,对现有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其次,依照有关的理论基础,本文构建研究对象模型,进行Logit回归分析检验,得出研究结果。最后,本文依据理论基础和通过实证得到的分析结果,给出未来相关领域研究的合理、有效建议。本文通过选择2007—2017年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首先分析审计收费对于审计意见的影响,进一步对审计收费细分正常审计收费与异常审计收费进行Logit回归分析。同时,加入产品市场竞争变量,展开进一步的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审计收费与标准审计意见是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同样的,事务所收取的异常审计费用和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也是成负向相关关系。同时,路径研究表明,会计师事务所除考虑正常的审计成本外,会根据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收取审计费用,影响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而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等理论,产品市场竞争降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从而降低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进而对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性的负向相关关系。
孙唯玮[7](2019)在《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动机、审计市场竞争与审计师变更》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和2010年《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内部控制指引》相继出台,市场参与者对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关注度逐日上升。上市公司与审计师“合谋”,出具不实审计报告的丑闻被揭露,资本市场上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浮出水面。回顾现有相关研究文献,审计意见购买是否影响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的行为尚无定论,与此同时,在审计师变更行为的影响因素中,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动机及审计市场竞争程度也被忽视。因此,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动机、审计市场竞争与审计师变更行为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首先以现有理论对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的内在逻辑进行深入剖析,其次以2012~2016年我国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动机、审计市场竞争与审计师变更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区分上市公司的股权性质和现任审计师所在机构的规模,详细探究上述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动机与审计师变更行为有正向相关关系,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对于审计市场竞争程度这一变量,除自身与审计师变更行为之间有显着正向影响外,还对内部控制意见购买动机与审计师变更行为之间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效应。另外,非国有控股以及审计机构为国内“十大”的上市公司,对调节效应更敏感。本文在研究范围上,将内部控制纳入年度审计报告中,拓宽现有审计意见购买的研究范畴。在研究内容上,加入对审计市场竞争程度的考量,为审计师变更的研究开辟新的视角。在研究意义上,为监管机构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向,也为审计机构及审计报告的使用者有效维护自身利益给予合理建议。
刘爽[8](2019)在《审计质量、内部控制水平对公司债发行利差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公司债发行利差是指票面利率中高于无风险利率的那部分额外收益率,作为公司债定价的基础,发行利差被视为企业基于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而给予债券投资者的一种风险补偿。外部审计和内部控制是企业重要的治理机制,外部审计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高质量的审计水平可以提升企业财务披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向市场传递优质的信号;内部控制可以促进企业合法合规运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二者均能有效缓解发债企业与债券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外部审计和内部控制两种视角,分别探究审计质量与内部控制水平如何影响公司债发行利差,并进一步探讨审计质量与内部控制水平在降低公司债发行利差上是发挥替代效应还是互补效应。本文首先回顾了审计质量、内部控制水平和债券定价的相关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实证部分,本文以2007-2018年间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审计质量、内部控制水平与公司债发行利差的关系。研究表明:(1)审计质量与公司债发行利差显着负相关,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可以有效降低公司债发行利差。(2)内部控制水平与公司债发行利差显着负相关,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可以有效降低公司债发行利差。(3)审计质量与内部控制水平在降低公司债发行利差上存在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替代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着。
王偲琦[9](2019)在《客户集中度与审计费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客户通过购买产品或者服务为企业创造现金流并带来利润,是企业关键的利益相关主体,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系性资源”,对其生产经营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公司的客户关系或客户特征是审计工作重点关注的内容。目前,我国审计市场尚不成熟,如何确定审计服务的成本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从被审计单位的客户特征视角出发,探寻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确定审计费用的实践决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供应链整合的理论,利用2007年至2017年中国沪深股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将客户这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纳入企业审计费用的研究范围,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尽管以往的研究已经强调了企业对大客户的依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我们的研究在控制了大量的公司特征之后,结果发现拥有更集中客户群的供应商公司在审计费用上花费更少。这就意味着在客户更为集中的情况下,供应商公司的审计费用越低,说明大客户的存在被认为有利于中国企业的供应链整合。经过多角度的稳健性测试后,上述结论仍然有效。接着,本文还将样本分布按照产品的独特性、企业与客户的相互信任程度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状况进行分组回归,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情景下客户集中度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分组检验的结果表明,相对于产品独特性较低、公司与企业间相互信任度较低、公司所在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企业,客户集中度对审计费用的负相关关系在产品独特性较高、公司与企业间相互关系信任度较高、公司所在行业市场竞争尚不激烈的情况下更加显着。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以往对于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和客户集中度的研究,通过探索对主要客户的依赖程度与客户业务风险和审计复杂性的相互作用,为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从全新的视角揭开了供应链关系的神秘面纱,以期对研究会计和运营管理的组织间关系提供新的见解,同时,也为我国当前审计收费制度的改进提供启示。
廖玉琪[10](2019)在《非经常性损益审计问题及应对》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非经常性损益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影响重大的监管指标,影响了投资者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与未来现金流量的评价。上市企业开始频繁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粉饰报表,在2017年,287家公司凭借非经常性损益扭亏为盈,摆脱被退市风险警示的困境,还有16家已存在退市风险警示的*ST股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成功“摘帽”。2018年中注协约谈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提示近年来企业频繁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利润,非经常性损益存在较高的审计风险。此外由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非经常性损益时,存在对非经常性损益未予以充分重视、分析性程序与函证执行不到位、未勤勉尽责等问题,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事务所因审计失败被证监会处罚的数量也呈上升趋势。本文首先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研究现状。然后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内涵、外延、分类、特征进行阐述,将非经常性损益与政府补助进行了比对,并描述了与非经常性损益审计相关的理论。通过统计近五年与2009-2013年因利用非经常损益舞弊被证监会处罚的企业数量,发现非经常性损益审计失败呈上升趋势。并从近五年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并处罚的18家企业中选择了4家企业作为案例,通过图表介绍了这4家企业的情况,以及其被证监会处罚的情况。针对选取的四家企业,分析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未将非经常性损益作为审计的重点、对收入的分析性程序实施不到位、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等。由于非经常性损益是一项监管指标,其包含的具体项目较多,不同企业经营范围不同,企业非经常性损益包含的具体项目也存在着差异。因此若要降低非经常性损益的审计风险,需要注册会计师、监管机构、被审计单位共同努力。被审计单位应正确界定非经常性损益的内涵,准确披露企业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监管机构应健全非经常性损益法律法规,完善非经常性损益相关制度;注册会计师应提高职业能力,提高风险意识,总结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审计人员还应充分识别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非经常性损益。希望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杜绝企业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粉饰利润的行为,使报表使用者能通过企业披露的财务报告准确判断企业经营能力。
二、试论审计费用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内在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审计费用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内在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资产误定价与异常审计收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异常审计收费 |
2.1.2 资产误定价 |
2.2 文献综述 |
2.2.1 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 |
2.2.2 异常审计收费的动机和经济后果 |
2.2.3 资产误定价的经济后果 |
2.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基础理论 |
3.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1.2 审计代理理论 |
3.1.3 审计风险理论 |
3.1.4 保险理论 |
3.2 理论分析与研究提出 |
3.2.1 资产误定价与异常审计收费 |
3.2.2 资产误定价、异常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 |
第四章 变量定义、模型设计与数据选取 |
4.1 变量定义 |
4.2 模型设计 |
4.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五章 资产误定价与异常审计收费的实证回归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与差异性分析 |
5.2 资产误定价与异常审计收费的回归结果 |
5.3 资产误定价与异常审计收费路径检验的回归结果 |
5.4 资产误定价与异常审计收费对审计质量的回归结果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内生性检验 |
5.5.2 其他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拓展性研究 |
6.1 资产误定价与异常审计收费:基于外部治理环境的调节作用 |
6.1.1 法律环境、资产误定价与异常审计收费 |
6.1.2 分析师跟踪、资产误定价与异常审计收费 |
6.1.3 媒体关注、资产误定价与异常审计收费 |
6.2 资产误定价与异常审计收费:基于内部治理环境的调节作用 |
6.2.1 内部控制、资产误定价与异常审计收费 |
6.2.2 管理层持股、资产误定价与异常审计收费 |
6.2.3 产权性质、资产误定价与异常审计收费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2)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键审计事项的相关研究 |
1.2.2 审计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
1.2.3 关键审计事项与审计质量关系的研究综述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实践进展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新审计报告制度 |
2.1.2 关键审计事项 |
2.2 审计质量的内涵与测度 |
2.2.1 审计质量的内涵 |
2.2.2 基于盈余管理程度的审计质量内涵测度 |
2.3 “审计准则第1504号”的实践进展 |
2.3.1 关键审计事项的类型分布 |
2.3.2 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含量特征 |
2.4 “关键审计事项”实施现状的国际比较 |
2.4.1 新加坡“关键审计事项”首次适用的现状分析 |
2.4.2 中国香港地区“关键审计事项”首次适用的现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关键审计事项影响审计质量的理论分析 |
3.1.1 基于审计投入与审计过程维度的影响机理分析 |
3.1.2 基于审计结果与审计环境维度的影响机理分析 |
3.2 研究假设提出 |
3.2.1 沟通关键审计事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
3.2.2 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审计程序数量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
3.2.3 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审计程序的详略程度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
3.2.4 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类型特征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模型选择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模型选择 |
4.2 变量定义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2.4 控制固定效应 |
4.3 实证检验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相关性分析 |
4.3.3 回归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经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会计持续经营假设 |
二、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
三、企业持续经营危机 |
四、持续经营审计意见 |
第二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产权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受托责任理论 |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五、财务报告理论 |
六、破产理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发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动因 |
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经济后果 |
三、文献评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背景 |
第一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美国审计准则的视角 |
一、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雏形:“受限于”审计意见 |
二、SAS No.34 时期:增设“中间段”的“受限于”审计意见 |
三、SAS No.59 时期:审计师责任与管理层责任日渐明晰 |
四、后SAS No.59 时期:持续经营审计意见遭受信任危机 |
五、从SAS No.126到SAS No.132:审计期望差距不断弥合 |
第二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变更:国际审计准则的视角 |
一、国际审计报告改革:ISA570 作出重大修订 |
二、改革背后的逻辑:回应持续经营问题,强化审计投入 |
第三节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历史沿革和最新发展 |
一、持续经营审计准则首次发布:与SAS No.59 原则一致 |
二、持续经营审计准则首次修订:明确管理当局的责任 |
三、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第二次修订:与国际审计准则全面趋同 |
四、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第三次修订:强化审计师责任与管理层责任 |
五、持续经营审计准则重大变革: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单设段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现状及审计意见的描述性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实施的总体情况 |
一、2010-2016 年情况分析 |
二、2017-2018 年新准则实施后的情况分析 |
第二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描述性分析 |
一、持续经营无保留意见 |
二、持续经营保留意见 |
三、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 |
第三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预警价值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 |
第一节 问题引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主回归分析 |
三、进一步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来自债务融资的证据 |
第一节 问题引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主回归分析 |
三、进一步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风险传导效应——基于企业盈余管理的视角 |
第一节 问题引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主回归分析 |
三、进一步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三、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四、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会计重要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国外关于会计重要性及应用方面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会计重要性及应用方面的研究 |
三、重要性问题研究评析 |
第二节 会计重要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西蒙有限理性理论 |
二、现代决策理论 |
三、不确定性与风险方面理论 |
四、心理学认知偏差理论 |
五、管理控制中关于会计系统控制方面的理论 |
六、自愿性信息披露相关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会计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化 |
第一节 古代会计时期重要性思想 |
一、原始簿记时代重要性思想的产生 |
二、中世纪庄园会计重要性思想的体现 |
三、古代“官厅会计”重要性思想的体现 |
第二节 近代会计时期重要性思想 |
一、复式簿记重要性思想的体现 |
二、股份制公司会计重要性的应用 |
三、工业革命时期会计重要性的运用 |
第三节 现代会计时期重要性相关制度 |
一、会计重要性研究的理论准备 |
二、西方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重要性信息质量特征的确立 |
三、西方重要性会计准则或指引的制定与发展 |
第四节 会计重要性制度演化分析 |
一、会计重要性制度演化路径 |
二、会计重要性运用与演化的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会计重要性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
第一节 会计重要性相关概念及特征 |
一、会计重要性相关概念 |
二、重要性概念的特征 |
第二节 会计重要性的本质 |
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
二、会计重要性的本质: 一种价值判断 |
三、会计重要性概念的重新界定 |
第三节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信息质量特征:重要性 |
一、重要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提出 |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重要性 |
三、重要性与其它信息质量特征的作用关系 |
四、满足重要性信息质量特征的充分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会计重要性应用的环境因素 |
第一节 会计文化与价值观环境 |
一、东西方会计文化对会计判断的影响差异 |
二、会计价值观影响重要性职业判断 |
第二节 资本市场会计监管环境 |
一、资本市场会计监管核心: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
二、信息披露重要性水平的设定要求 |
三、不同行业信息披露重要性标准规定 |
第三节 商业模式的创新变化环境 |
一、“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 |
二、商业模式影响使用者共同会计信息需求 |
第四节 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环境 |
一、关于“内部控制的本质”的观点 |
二、重要性原则应用的内部制度保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要性判定理论探讨与框架构建 |
第一节 重要性判断标准、机制与特征 |
一、影响重要性判定的数量和质量标准 |
二、重要性判定机制的简要分析 |
三、会计重要性判断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重要性判定的优化:程序理性视角 |
一、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的权衡与替代 |
二、程序理性视角判断偏差的产生 |
三、提升重要性判断质量的途径 |
第三节 财务报告重要性判断框架构建 |
一、会计重要性应用的原则导向 |
二、财务报告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重要性判断对自愿性财务重述的影响 |
第一节 TD上市公司案例分析 |
一、案例的基本情况 |
二、会计差错更正情况 |
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情况 |
四、案例分析结论及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实证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一、财务重述相关文献回顾 |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三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的选取 |
三、回归模型的选择 |
第四节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主要回归结果 |
三、内生性问题处理 |
四、稳健性检验 |
五、实证研究结论及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内部控制缺陷重要性定量标准与财务报告舞弊 |
第一节 制度背景与研究路径 |
一、我国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 |
二、内控缺陷重要性认定标准的治理作用 |
三、管理层重要性标准设定的机会主义动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三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取 |
三、回归模型设定 |
第四节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单变量检验与相关性分析 |
三、实证回归结果 |
四、截面测试与进一步分析 |
五、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 |
六、实证研究结论与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制定我国重要性应用指引的必要性及建议 |
第一节 制定重要性实务应用指引的必要性 |
一、重要性判断、会计准则与应用指引的内在关系 |
二、建立会计重要性判断的共同知识 |
三、应用指引确保隐性知识的有效传递 |
第二节 重要性应用指引整体设计的建议 |
一、重要性应用指引设计的主要原则 |
二、重要性应用指引设计的几点问题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性和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会税差异与审计意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会税差异的产生原因 |
2.1.1 制度因素 |
2.1.2 盈余管理 |
2.1.3 税收规避 |
2.2 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 |
2.2.1 相关财务指标 |
2.2.2 公司治理 |
2.2.3 盈余管理 |
2.2.4 会计师事务所特征 |
2.3 会税差异与审计意见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述评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3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 |
3.1.1 会税差异 |
3.1.2 审计意见 |
3.2 相关理论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3 信号传递理论 |
3.2.4 保险理论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4.1.1 会税差异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
4.1.2 内部控制水平的高低对会税差异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影响 |
4.1.3 税收监管力度的强弱对会税差异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影响 |
4.2 变量选取与说明 |
4.2.1 会税差异 |
4.2.2 审计意见 |
4.2.3 内部控制水平 |
4.2.4 税收监管力度 |
4.2.5 控制变量 |
4.3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4.4 模型设计 |
第5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 关键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 相关性结果分析 |
5.3 回归结果分析 |
5.3.1 会税差异与审计意见的回归分析 |
5.3.2 内部控制水平的高低对会税差异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影响的回归分析 |
5.3.3 税收监管力度的强弱对会税差异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影响的回归分析 |
5.4 进一步考虑:内生性问题 |
5.4.1 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滞后一期 |
5.4.2 全变量“一阶”差分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分组回归 |
5.5.2 自变量替代法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2.1 政府部门 |
6.2.2 企业自身 |
6.2.3 会计师事务所 |
6.2.4 投资者 |
6.3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6.3.1 研究创新 |
6.3.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产品市场竞争、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3.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审计意见文献回顾 |
2.1.1 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 |
2.1.2 审计意见的经济后果 |
2.2 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文献回顾 |
2.3 产品市场竞争文献回顾 |
2.4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产品市场竞争 |
3.1.2 审计收费 |
3.1.3 异常审计收费 |
3.1.4 审计意见 |
3.2 产品市场竞争、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的理论基础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3.2.2 信号传递理论 |
3.2.3 舞弊三角形理论 |
3.2.4 审计风险理论 |
第四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 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 |
4.2 异常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 |
4.3 产品市场竞争、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 |
第五章 研究设计 |
5.1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5.2 变量定义 |
5.2.1 被解释变量 |
5.2.2 解释变量 |
5.2.3 控制变量 |
5.3 模型构建 |
第六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1 描述性分析 |
6.2 相关性分析 |
6.3 多元回归分析 |
6.3.1 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 |
6.3.2 产品市场竞争、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 |
6.3.3 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的影响机制检验 |
6.3.4 内生性检验 |
6.3.5 稳健性检验 |
6.3.6 进一步研究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7)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动机、审计市场竞争与审计师变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述评 |
2.1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动机的相关研究 |
2.1.1 审计意见购买动机的衡量方法 |
2.1.2 审计意见购买动机与审计师变更的关系 |
2.1.3 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研究 |
2.2 审计市场竞争的相关研究 |
2.2.1 审计市场竞争的衡量指标 |
2.2.2 审计市场竞争对审计意见及审计师变更的影响 |
2.3 审计师变更的相关研究 |
2.3.1 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因素 |
2.3.2 审计师变更的经济后果 |
2.4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
3.1 理论分析 |
3.1.1 委托代理理论 |
3.1.2 信号传递理论 |
3.1.3 深口袋理论 |
3.1.4 SCP理论 |
3.1.5 理论述评与整合 |
3.2 研究假设 |
3.2.1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动机与审计师变更 |
3.2.2 审计市场竞争与审计师变更 |
3.2.3 审计市场竞争对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和审计师变更关系的调节效应 |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
4.2.1 变量设计 |
4.2.2 构建模型 |
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 |
5.1.1 全样本总体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1.2 分样本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1.3 审计师变更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情况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动机与审计师变更的相关关系 |
5.3.1 单因素分析 |
5.3.2 多元回归分析 |
5.4 审计市场竞争与审计师变更的相关关系 |
5.5 审计市场竞争对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动机与审计师变更行为的调节效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稳健性检验 |
6.1 检验方法层面 |
6.1.1 基于企业股权性质(GY)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
6.1.2 基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BIG_(10))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
6.2 样本数据层面 |
6.3 衡量指标层面 |
6.3.1 基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动机的衡量指标 |
6.3.2 基于审计市场竞争的衡量指标 |
6.4 本章小结 |
附表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建议 |
7.2.1 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
7.2.2 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建议 |
7.2.3 对审计报告使用者的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审计质量、内部控制水平对公司债发行利差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框架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定义与度量 |
2.1.1 审计质量的定义与度量 |
2.1.2 内部控制水平的定义与度量 |
2.2 债券定价研究 |
2.2.1 债券信用风险定价模型 |
2.2.2 债券信用利差实证研究 |
2.3 审计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 |
2.4 内部控制水平与债务融资成本 |
2.5 文献评述 |
第3章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3.1 相关理论基础 |
3.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1.2 信号传递理论 |
3.1.3 审计需求理论 |
3.2 研究假设 |
3.2.1 审计质量与公司债发行利差 |
3.2.2 内部控制水平与公司债发行利差 |
3.2.3 审计质量、内部控制水平与公司债发行利差 |
第4章 样本选择与模型设计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 主要变量定义 |
4.2.1 公司债发行利差Spread |
4.2.2 审计质量AQ |
4.2.3 内部控制水平IC、LnIC |
4.2.4 控制变量 |
4.3 模型设计 |
第5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多元回归分析 |
5.3.1 审计质量与公司债发行利差 |
5.3.2 内部控制水平与公司债发行利差 |
5.3.3 审计质量、内部控制水平与公司债发行利差 |
5.4 稳健性检验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客户集中度与审计费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
2.1 关于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回顾 |
2.2 关于客户关系影响企业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回顾 |
2.3 文献述评 |
2.4 客户集中度影响审计费用的作用机制与研究假设 |
2.4.1 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价值创造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
2.4.2 企业与其客户之间的价值攫取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
2.4.3 客户集中度影响审计费用的研究假设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2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
3.2.1 变量设计 |
3.2.2 模型构建 |
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章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4.1 差异性检验 |
4.2 客户集中度与审计费用的回归结果分析 |
4.3 稳健性测试 |
4.3.1 Logit回归分析 |
4.3.2 改变解释变量的计量方式 |
4.4 进一步分析 |
4.4.1 产品独特性的调节作用 |
4.4.2 企业与客户之间信任度的调节作用 |
4.4.3 市场竞争程度的调节作用 |
第5章 研究结论、启示和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启示 |
5.3 研究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非经常性损益审计问题及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内容框架及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二、非经常性损益审计理论基础 |
(一)非经常性损益内涵与外延 |
(二)全面收益观 |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
(四)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
(五)舞弊三角理论 |
三、企业非经常性损益审计案例分析 |
(一)近五年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处罚情况介绍 |
(二)近十年非经常性损益审计失败呈现上升趋势 |
(三)企业非经常性损益审计问题分析 |
四、非经常性损益审计应对策略 |
(一)加强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审计力度 |
(二)对非经常性损益实施针对性地分析程序 |
(三)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予以充分关注 |
(四)对政府补助执行充分的函证程序 |
(五)关注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
(六)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复核 |
(七)注册会计师应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
五、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试论审计费用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内在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资产误定价与异常审计收费[D]. 高雅.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2]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D]. 张律信.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3]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经济后果研究[D]. 成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4]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 孙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5]会税差异与审计意见研究[D]. 曹耿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6]产品市场竞争、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D]. 张刘锋.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7]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动机、审计市场竞争与审计师变更[D]. 孙唯玮. 山西大学, 2019(01)
- [8]审计质量、内部控制水平对公司债发行利差的影响研究[D]. 刘爽.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9]客户集中度与审计费用[D]. 王偲琦. 南昌大学, 2019(02)
- [10]非经常性损益审计问题及应对[D]. 廖玉琪.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标签:审计意见论文; 持续经营论文;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审计报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