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本“战火”西移:“中国西部鞋都”争夺战(论文文献综述)
王琪[1](2017)在《“文学敦煌”的建构与书写 ——敦煌文化资源与小说创作》文中提出“藏经洞”发现以来,绚烂而沉重的敦煌文化重新进入人们视野,敦煌题材小说作为敦煌文化的审美化表征,表现出了地域文化的特质。作家由于对敦煌文化的价值以及与“藏经洞”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识深度、广度的不同,思考历史与现实的立场和出发点不一,在各自的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了不同的创作风貌,本文旨在分辨这些异同并探讨差异形成的原因。“文学敦煌”建构与书写的背景和基础、书写的缘由、呈现的形象和书写中的得与失,是结构文章的逻辑思路。基于这种思路,本论文共四章。绪论部分阐述三个问题。第一点阐述本论题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点梳理本选题的研究现状。第三点阐述本论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论文的第一章概述敦煌题材小说和这类小说创作的背景和基础,从敦煌文化特点的两个关键词入手,回顾敦煌历史与文化,从小说素材所涉及的年代,将这一类小说分为历史题材小说和现实题材小说,又按照小说叙事的手法和技巧,将第一类历史题材小说分为纪实和非纪实两大类分别加以概述。第二章分析作家写作的缘由。中外作家基于不同情感、立场所呈现出的多样的敦煌情结。有外国作家对中国古代西域的向往,有中国作家对历史细节的重现和对民族伤痛的反思,也有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和对现实苦难的渲染。第三章从历史、想象和文化符号三个层面,分析这些作家所塑造的敦煌形象。第四章主要是对敦煌题材的小说的价值与反思的探讨。从文学的价值、历史文化的价值和敦煌题材小说的创作缺陷与反思三节来进行分析。结语是敦煌题材小说的未来之路,从小说的创作与研究两个层面,展望敦煌题材小说的创作方向,并呼唤区域文化与区域文学研究体系的建立。
向芬[2](2015)在《中国与西方的现代意象:抗战时期滇缅公路的舆论建构》文中认为滇缅公路在抗战时期作为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生命线",曾一度受到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抗战时期滇缅公路的相关文献资料为研究主线,研究"哪些人在关注滇缅公路?他们如何建构滇缅公路?他们关于滇缅公路的舆论建构展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对于滇缅公路的舆论建构在抗战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反映出了什么样的历史背景?"这些问题。勾勒出国内外对滇缅公路"苦难辉煌"的正面建构,同时也展现了滇缅公路"问题与罪恶"的另一张面孔。本文试图从现代化和西方化语境分析战时舆论建构背后的深层意义。
李朝辉[3](2015)在《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文中认为边疆是国家基于客观条件而主观构建的产物,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在前主权时代,边疆指国家疆域的边缘性部分;及至主权时代,边疆则指国家领土的边缘性部分;而到全球化时代,边疆则不仅指国家领土的边缘性部分,还包含超越主权管辖范围的超主权性边疆,如利益边疆、信息边疆。边疆架构是一个描述和分析国家关于边疆的认识、现状及实践的整体性概念,主要包括边疆观念、边疆理论、边疆现实、边疆治理、边疆战略等要素。边疆架构形成以后,会随着国家实力的变化及人类活动的范围而发生变化,并影响国家发展。而国家发展反过来又构成边疆架构调整与创新的基础和动力,推动边疆架构的调整,由此,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在一国历史中互动开来,相互影响,构成一幅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历史长卷。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的互动贯穿了其整个历史进程,具有“双螺旋上升”式的互动特点。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北美13个殖民地争取独立的战争打响。1783年《巴黎和约》的签订,标志着美国建立起来。美国自建立起就具备世界眼光,并确立了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原则。任何国家都面临着国家发展问题,美国也不例外。解决当时面临的内部矛盾及危机,谋求经济发展及良好的地缘政治条件的需要,共同推动着美国的陆地边疆拓展及卓有成效的边疆治理。当特纳的“边疆假说”形成时,美国的陆地边疆架构也构建成功,并对美国的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倍扩大了美国的规模,促进了美国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助北方取得内战的胜利,美国迅速发展为北美陆权强国。陆地边疆架构构建中美国最大的污点就是驱赶、屠杀印第安人,此外还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1898年美西战争开始,吹响了美国构建海洋边疆架构的号角。海洋边疆架构的构建是基于美国所取得的国家发展成就之上,经历了内战的美国实现了统一,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这些都为美国的海洋边疆架构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以及地缘基础。不仅如此,美国谋求进一步的国家发展的需要,构成了海洋边疆架构构建的强劲动力。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以及原材料问题迫切需要美国开拓海外殖民地,构建海洋边疆架构。在“新天定命运说”及马汉的“海权论”影响下,美国积极增强海上力量,发动美西战争,并取得战争的胜利,开拓了海洋边疆,将菲律宾、波多黎各、关岛、古巴、夏威夷、巴拿马运河、海地、多米尼加等纳入美国的边疆架构中。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海洋边疆架构不断发展,美国以各种方式获取海军基地,积极开展海军扩建,增强了美国的海权力量。美国海洋边疆架构的构建及其发展,促进了美国的国家发展:扩大了美国的疆域规模,优化了美国的疆域结构;陆、海一体的疆域结构有利于美国保障其国土安全;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推动美国的国家转型,使美国从北美陆地强国转型为海陆复合型强国;提升美国的国际地位,使美国从海权大国发展为海权强国,进而成为海权霸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不仅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政治强国,还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经济强国,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也荣登全世界第一。全面而超强的国家实力使得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这种前所未有且傲视群雄的国家发展成就给美国构建立体化边疆架构提供最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以及人才技术基础。而美国已不满足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称霸全球是其进一步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冷战中战胜苏联。美国的这一国家发展的诉求构成了立体化边疆架构构建的动力。在杜黑的“制空权论”以及米切尔的“空权”思想影响下,美国大力发展其空军来管控空中边疆,并开始建设早期预警系统,加强战略空军海外军事基地的部署,提高空军的国防预算。而高边疆的构建经历了艾森豪威尔、肯尼迪以及里根政府时期,终于构建成功,使得美国的立体化边疆架构成功构建起来。美国立体化边疆架构的构建及其发展,促进了美国的国家发展:影响了美国的疆域,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提供了立体化的安全保障,助推美国赢得美苏争霸,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及科技的发展。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终于登上了全球霸主的宝座,其军事实力、科技实力都居世界第一,虽然由于和苏联争霸而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德国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美国造成了压力,但美国经济实力还是居全球首位。独霸全球的国家发展成就给美国构建超主权化边疆架构提供最坚实的经济、政治、军事以及科技基础。而此时美国的国家发展的目标是维持全球霸主地位,变单极时刻为单极时代,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美国的这一国家发展诉求构成了超主权化边疆架构构建的动力。美国超主权化边疆包括利益边疆和信息边疆。利益边疆构建的逻辑起点是如何有效地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在此基础上,构建认知层面的利益边疆,即认定利益边疆的范围,再制定相应的战略,并采取合适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实施,从而构建起现实层面的利益边疆,以实现美国的存在于全球范围的国家利益。就利益边疆的构建及其发展而言,经历了克林顿政府、小布什政府以及奥巴马政府时期。在各个时期,对利益边疆的构建都将全球分成三大块:欧亚大陆、美洲、非洲。由于三人的执政理念及所面临的内外情势不同,对国家利益的认知和界定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利益边疆的构建和调整存在显着的区别。总而言之,利益边疆的构建和调整有成功之处,亦有失败的地方。信息边疆的构建由政治精英、技术精英和企业精英合力完成。政治精英立法、出台政策、组建机构,技术精英提供技术支撑和制定技术标准,企业精英则将信息边疆及行业标准推向全球,并从中获取巨额的财富。美国超主权化边疆架构的构建及其发展,促进了美国的国家发展:影响了美国疆域的规模和结构,使得美国疆域软硬结合;影响了美国经济实力,克林顿政府对利益边疆和信息边疆的构建极大程度地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而小布什政府对利益边疆的构建则极大程度地阻碍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甚至将美国的经济拖入衰退境地;影响了美国的科技实力,信息边疆的构建推动了美国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了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得到加强,而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得到削弱。综上所述,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紧密,环环相扣,形成了“双螺旋上升”式的互动模式。虽然存在二者的消极互动,但积极互动占主导。它推动了美国边疆架构和美国的国家发展,使美国从当初英国的殖民地一跃变成了当今世界全球霸主。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中国必须要重视边疆,重视前瞻性地调整边疆架构,以发挥其对国家发展的助推作用。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今天,中国必须构建并维护好自己的利益边疆和信息边疆,并将其与传统边疆有机结合起来。
王荣华[4](2014)在《危机下的转机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时间为经,以西北五省和主要领域为纬,主要论述在战前与战时各省在交通、水利、移民垦殖及工业四个开发呼声最高,成效最为显着,对西北地区影响最巨的经济开发活动。本研究力图以危机的视角,通过文本来考察和分析经济开发的背景、起因、过程、结果和特点,探究其未臻理想的原因。本研究所论述的危机包含西北地区内部危机与外部危机及其互相交织的各种危机。战前西北最严重的内部危机是1928-1933年大旱灾,但此一时期尤其是1931年以前,国民政府对西北的政策以救济旱灾为主,而少有实际举措。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外患日益严重,国家危机逐渐明朗化并日渐加深,为了应对此一危机,国民政府提出了“开发西北”的口号,出现了第一次开发热潮。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面临的危机更加严峻。为了救亡图存,早日取得战争胜利,恢复统治区域,国民政府只能在战争状态对控制下的西南与西北予以有限度的开发建设。战争初期的工厂内迁为后方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新生力量,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进步。进入相持阶段后,对外军事压力稍有纾缓,而此时国共合作出现裂痕,国民政府对中国共产党扎根的西北地区的注意力迅速上升。滇缅路被切断后,西北国际通道重要性增加,西北的政治地位再次被提升。在国民政府的努力下,新疆问题也得到解决,开发亦属必然。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忙于战后复员与接收,对于西北经济建设无暇顾及,内战风云急起,各项经济举措及计划只能让位于“更大的”政治,无形中大大放缓了建设的步伐或停顿下来。本文认为,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是一项国民政府主导下的时间较长、范围广阔、门类众多、成效较大、影响深远的活动。从目的性而言,并不是纯粹的经济活动,而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对西北地区而言,社会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过度强调军事性掩盖了开发的经济性,亦折射出军事性对经济性的妨碍与消解。就时间而言,是近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这一过程未因战争而中断,成果更为显着。就开发领域来说,在传统模式中注入了新的时代因素,虽然规模有限,但开创性不容忽视,并且这些领域都是步入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必要元素,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石,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西北经济开发未能取得当时人们期许的更大成效,其原因有如下诸端:第一缺乏一个民主、高效的政府及和平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来保证开发活动有序、顺利地进行,这是最根本的原因;第二,西北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无交通区位优势,经济情势要想在短期内有根本改观殊不可能;第三,国民政府及西北各地方政府无力投巨资进行这一需巨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活动;第四,虽然制定了各种计划,但缺乏统一的领导机关和系统的机构来指导开发;第五,极强的军事性妨碍了经济开发的效果;第六,各级各类教育落后,专业人才缺乏;第七,国民政府兼顾西南与西北开发,而开发西北与开发西南相比,并不占优。国民政府时期乃至近代以来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轨迹显示出,西北乃至后发展地区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中央政府的重视程度,及其背后各种各样的危机,危机在西北地区的经济开发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危机越严重,西北地位的重要性上升越快,则越能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随之开发的力度也越大,取得的开发成果也越丰富。反之则越小,以至于无。交织在一起的重重危机促成了经济开发活动,即所谓“危机下的转机”。西北及后发展地区没有持续地被中央政府重视甚至被长期漠视,没有持续的政策支持,因此得不到持续的发展,这是导致西北逐渐落后的主要原因,而一旦被重视,则会极大地推动这一地区的快速发展。
汪玉明[5](2013)在《战后中国学生运动研究(1945-1949)》文中指出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学生群体怀揣着理想与责任,随着时代脉搏的跳动而表达诉求,先后演绎了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时代剧作。尤其是在抗战结束后的1945-1949年间,学生运动告别战时的相对平静,在中国大地抒写波澜壮阔的画卷,成为这个时代社会变迁的"晴雨表"。事实上,战后学生运动既是社会变迁的重要推手,也是社会变迁的时代产物。在社会变迁视野下考察战后中国学生运动的发生发展,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战后中国社会剧变的内在机理。本文试图从社会变迁视野考察1945-1949年间中国学生运动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共五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起及资料依据,综述前人研究成果,厘清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第一章主要探讨国际化影响与学生运动兴起的外因。从根本上说,近代学生群体的形成就是中国从封闭走向世界的产物,无论是早期的学生拒俄、拒法运动,还是战后的历次学生运动,国际化影响都或显或隐。近代以来中国深受国际化影响,尤其是抗战极大提升了中国国际化程度,世界大国特别是美苏对中国的影响日深,随着战后美苏对华政策的调整及战后世界社会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战后中国学生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外部环境。第二章主要探讨地域底色差异与学生运动类型的多样。战后学运发展最终呈现高度趋同性,但在战后学运爆发初期乃至其后一段时间,学生运动的类型则是多样化的,而这种多样化与发生地的地域底色差异有着密切联系。长达八年的抗战对中国地域发展影响巨大,沦陷区、国统区、抗日根据地三大地域呈现出明显差异,这致使战后学运主题选择不尽一致,尤其是战后初期的北平、昆明两地学运类型差异颇有代表性。第三章主要探讨政治生态演化与学生运动走向的嬗变。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展开了对"和平民主"旗帜的激烈争夺,国内政治生态也更趋复杂。同时,两党都对教育界尤其学生群体给予了相当关注,其结果,国民党因其政策过于功利化、强迫化,激起学生群体的抵触;共产党则因其政策手段的温和理性,在潜移默化中获取了学生的同情、好感以至支持。当然,在国内政治生态演变中,国共两党对学运个案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在战后两场具有民族主义背景的反苏游行和抗暴运动中,国共两党基于不同的政治考量,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态度,这极大影响了两场学运的走向,反苏游行迅速兴起又迅速趋冷,抗暴运动则狂飙突进且影响深远。第四章主要探讨知识阶层分化与学生运动参与的扩大。事实上,知识阶层虽承继了中国传统士人的社会责任意识,但其对政治的参与更多是建设性的,是以诤友的姿态来与政府对话,特别是教育界知识分子深受西方教育独立思想的影响,他们虽对学生运动表示理解但却不赞成罢课游行的举动。然而,由于国民党推行独裁政治,战后中国社会面临空前的民主危机,一向被知识分子视为公共空间的舆论界生态也日趋恶化,加之其服赝的民主价值受到独裁政治的冲压,基于民主情结的"反独裁"诉求迅速高涨,这令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产生了思想共鸣。第五章主要探讨社会全面危机与学生运动动力的持续。中国现代经济发展本属薄弱,加之抗战的破坏及战后接收的蹂躏,中国经济陷入日益严重的危机中,这使得教育界面临空前的生存困境,教职员和学生群体的不满在淤积,进而演化为持续不断的学运。国民政府应对学运时始终低效而尴尬,这与国民政府高层派系斗争、中央与地方龋龉、学校与地方当局隔阂有很大关系。当国民政府尝试"运动学生"失败后,便以党团特务应对,在学生的抗议升级时,暴力镇压又频频出现,最终埋葬了政府的合法性。概言之,战后学生运动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篇篇充满战斗激情的文告宣言和一幅幅令人血脉喷张的游行画卷,它更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缩影。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各种势力、各种影响都卷入其中,从而对战后学运的起源、类型、走向、参与者、动力等产生重要作用,它既是社会变迁的产物,也影响着社会变迁的进程。
高欢,高振,王鹏,张宁,薄婧琛,宗一君,王建亚,张苏,于浩,陈凤超,毕茜,金琳琳,胡燕华,洪先锋[6](2013)在《上篇 2012中国品牌十大问题》文中研究说明一、传统品牌的现代管理问题1.引言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有1万多家"老字号"传统品牌企业。"1993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又确认了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分布在全国各地。现如今勉强维持的占70%;长期亏损、面临破产倒闭的占20%;生产经营有一定规模、效益好的只有10%"。[1]传统品牌如何应对现代市场,长葆品牌的生机与活力,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下面从消费者与经营者两个角度对该
朱允卫[7](2013)在《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进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仅可以加快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还可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从实践上看,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东部地区鞋业、纺织服装业等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水泥、建筑陶瓷等高耗能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渐成趋势和规模,对此急需从理论上对其加以研究和总结。本文以温州鞋业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例,运用历史分析法、典型个案分析法、实证检验法等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访谈,对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国外相关的产业转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世界各国产业发展和转移的普遍规律,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社会条件、政治制度、经济水平、资源禀赋和文化传统上的差别,各国产业转移问题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在分析我国国内产业转移时,有些理论不能不加取舍地简单套用。另一方面,虽然国内对产业转移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已有较强的基础,但对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方面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在产业转移实证研究方面也还较为薄弱。(2)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三次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其中,“抗战”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的两次产业转移,不是处于战争状态,就是以备战为背景,都是在战争环境逼迫下被动进行的,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始终不是最主要的目的。一旦战争环境发生变化,这种产业转移就趋于停滞甚至发生逆转。“西部大开发”以来的产业转移则是我国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民营资本为主的东部地区产业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自发地向内地拓展的结果,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可以预期必将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真正的工业腾飞。(3)目前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主要有高耗能、污染性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前一类产业转移需要合理规划,并适当加以规范与控制,对后一类产业转移则需要加以政策鼓励和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既有扩张性动机,也有撤退性动机。不同转移动机的企业在目的地选择上明显不同。扩张性企业往往会有选择地进行设点布局,而撤退性企业则往往处于“肓流”状态。企业采用什么样的转移方式,往往与产业转移的类型、动因及目的地密切相关。当前,我国产业转移的“粘性”明显,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成效并不太理想,障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转移方,包括转移地政府及企业自身;另一方面来自于承接方。制度环境是中西部地区的明显弱势,此外东部地区相对成熟的产业链和配套能力在中西部地区相对缺乏,这些都不利于产业转移。(4)从产业层面上看,2006年前后我国鞋业开始发生“雁行模式”的产业转移,即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一些理论进展。(1)简单的产业转移推拉模型难以解释当面临相同的推力、拉力和共同的中间障碍因素时,为什么有的企业选择了转移而有的企业却没有选择转移?为此,本文把企业家因素引入到产业转移的分析框架内,构建了扩展的产业转移推拉模型。(2)提出了“相对优势耦合”的产业转移机理。产业转移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就在于东部地区企业优势与中西部地区投资优势能否真正做到动态的优势耦合。(3)对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我国的劳动力转移和产业转移经历了一个从两者“逆向流动”到两者“逆向同向并存”的两阶段演变过程。(4)构建了一个包括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位一体”的动力结构,从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加快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政策措施。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客观规律,为相关制度创新和政策框架的构建提供依据。取得的成果对全面认识我国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和规律有重要理论价值,对我国产业转移制度创新和相关鼓励政策制定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从实践层面上看,可以为加快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张文博[8](2012)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构建 ——以关中眉县X村某常姓村民家族史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陕西关中西部眉县县城镇西关村为田野点,通过对该村某常姓村民家族史的记述,来讨论中国近代以来,特别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构建的过程,也即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出发,结合对中国城、乡与城乡关系演变,以及中国县城镇的行政农村化的论述,对作为社会身份的农民范畴的出现,到作为社会制度的农民身份的锁定/固化,再到当下农民身份制度的松动与变化这一过程加以整体观照和分析。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了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个案研究与文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地域性的田野作业。在研究视角上,本文将农民置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结合前现代社会的农民文化、农民心态和农民人格,通过重点考察现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以来行政安排下的制度构建、话语构建以及合法性构建,以观照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构建,并进而从国家与农民之间关系互动的角度对农民的个体身份认同(建构-解构-重构)进行了考察与分析。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构成,其中正文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共分六章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包括正文第一、第二章,主要采用了史志材料与田野材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进行了相关资料收集,从历时性研究的视角对本文所选取常姓家族当地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常姓家族从19世纪中后期以来至今近150年的家族历史的介绍;其中,家族史部分又具体从家庭发展史、生产情况与经济生活发展史,以及社会身份与户籍变化情况等三方面做了重点记述与分析,为观察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构建提供了整体性的个案与背景资料。第二部分包括正文第三、第四和第五章,主要通过文献资料的方式,部分辅以田野资料,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与城乡关系、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与农民及其身份构建进行了论述,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城”的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有很大的区别,城乡二元结构也并非前现代的遗留,而是近现代的制度产物;2)中国现代的行政农村也不同于传统乡土社会中的村落,县城镇及其市镇的“农村化”更是20世纪中期才出现的现象;3)现代的中国农民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中的宗法农民,它是一种有差别的、“世袭”的社会身份,是现代化进程中制度建构的产物,并在不同阶段随现代制度的变换而强化或淡化。第三部分为正文第六章,主要通过文献资料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部分辅以田野资料,以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与农民的互动与博弈为切入点,对农民在不同阶段对其身份的不同认识与不同的工具化利用进行了论述。农民问题是个长期性的问题,又是个世界性的问题,而中国农民问题又是个具有“中国制造”意义的问题。唯其放在前现代社会中去加以溯源式的对比,才能发现现代社会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唯其放在世界现代化大背景和世界体系当中,才能了解它为何会发生这些变化;而唯其放在中国的具体现代化进程中,才能知道它是如何发生这些变化的。有别于传统现代化理论对农村、农民的边缘化,本文正是把农民身份的现代构建置于现代化进程中,从现代知识生产、阶级生产、制度生产和话语生产的角度对其加以论述。这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所在。
陈跃[9](2012)在《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北地区,气候多样,林木茂密,草原广袤,资源丰饶,是清初我国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之一。有清一代,虽然政府对东北边疆管理政策不断调整,但内地人民进入东北的步伐并没有被遏止。无论是政府公开经营,还是流民私自开发,他们对东北地区各种资源的开发,均导致了生态环境的变化。本文在利用档案、实录、方志及考察笔记等资料的基础上,以“自然生态-自然灾害-政府管理-民众开发”四个相关层面的研究视角,对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分阶段进行研究。清军入关前,为了斗争和发展需要,清政府不断把东北人口向辽河东岸地区集中。虽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也使得人口迁出地的人口更加稀少,生态环境更加原始。随着清军入关,东北人口大量内迁,人烟较为稠密的辽河东岸地区也变成了地旷人稀的榛莽荒原。为充实根本之地,顺治十年(1658年),清政府颁布“辽东招垦令”,积极招徕内地人口移居东北,初步改变了东北南部地区的荒凉。康熙、雍正年间,清政府一方面沿袭顺治朝的招垦政策,继续鼓励内地人民迁居东北;另一方面把大量流人发配东北,戍边开发。大量民人和流人的进入,促进当地农业开发和城镇繁荣,也进一步改变了当地生态环境。为强化管理,清政府在东北修筑了柳条边,设立了围场和牧场,划定了若干禁区,其目的虽是为了满足皇室和政府的特殊需要,但也规范了普通民众的开发范围,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禁区内的生态资源和自然环境。同时,清政府还设立盛京内务府、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和布特哈衙门等特殊机构,以官方形式采挖人参,捕捉貂鼠等珍稀生物资源;设立伐木山场制度,官方采伐山林。这些政府行为也深刻影响了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另外,该时期东北的自然灾害相对较少,地点也主要集中在辽河西岸地区。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然灾害对当地人文环境的破坏。从乾隆五年(1740年)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政府为了维护皇室和旗人利益,颁布了封禁令,限制内地人民前往东北。于此同时,清政府陆续把京师的旗人向东北迁移,垦荒僻壤,与流民争夺资源。不仅如此,清政府还不断加强对盛京内务府等特殊机构的管理,加大对东北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力度;强化对东北各地木税局的管理,增加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强度。虽偶有政府允民出关的行为,但在总体上清政府还是施行封禁措施。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大量内地民众不断冲破政府的封禁,潜入封禁区域,从事私垦、私采、私伐和偷猎等经济活动。政府行为和流民活动的增强,对东北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森林面积退缩,野生动植物锐减。随着生态环境的退化,东北地区自然灾害也不断加剧,受灾范围逐渐扩大。为应对灾害,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多措并举,大大减轻了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破坏。降至晚清,清政府逐渐弛禁,开始局部放垦,招徕民人垦殖,东北开发进入新阶段。人口的增加,城镇的繁荣,农田的扩展,资源消耗的加剧,导致东北生态环境失衡加重。近代以来,俄国、日本等列强不仅侵占了我国东北的大片领土,更是大肆掠夺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为挽救统治和实民固边,清政府最终解除了对东北的封禁,鼓励内地人民移居东北,施行全面放垦,在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逐渐加大。另外,朝鲜人也大量进入东北定居,开荒种地,开发东北资源,影响了当地生态环境。经过二百余年的开发,清末的东北生态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珍稀资源锐减,草原沙漠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淤塞,航运受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加快,鼠疫等大型灾疫的爆发,更是严重危害了东北社会经济发展。总之,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的内容主要体现为生态资源的大量消耗和自然地貌的改变。其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清政府的管理政策、人口流动与分布、资源开发方式、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并贯穿于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始终。近代以降,随着外国列强侵略加深,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退化加剧,从而构成近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的新特点。
李鹏[10](2012)在《近代长江三峡人口地理初步研究(1910-1953)》文中研究指明以区域研究为切入点,深化历史人口地理研究,考析不同时期与不同地域内人口数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地方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族群等社会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已是历史人口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以“近代长江三峡人口地理”为研究课题,不仅能为中国近代人口地理研究提供一个区域性的个案支撑,更可以深化我们对人口时空变迁复杂性与多样性的认知。在现实意义上,还可以为当代三峡地区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学理上的参考,对解决三峡移民与人口现状提供一个历史背景。以往对近代三峡人口地理的研究缺乏整体性与综合性的把握,往往侧重于某一方面,缺乏相互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本文通过详尽占有大量原始人口统计资料,尽可能地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并综合运用历史学文献推证法、统计计量分析法、田野实地考察法、序列比较与剖面分析方法,详细考察了近代(1910—1953)长江三峡地区人口的数量变化、地域结构、地理分布等方面的内容,分阶段重建了近代三峡地区人口地理剖面,初步梳理了这一时段三峡地区人口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与影响因子。本文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三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解释本文的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并对本研究的相关学术史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最后对本研究的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作了初步的说明,对研究的主要内容、重难点与时空范围进行了界定。第二章为“近代长江三峡地区的人口规模序列”。通过考辨近代三峡地区官方人口普查与登记数据的真实性,进一步参证各地方志与其他资料所载三峡地区的分县人口数据,基本上重建1910—1953年间三峡地区较为准确与客观的县级人口规模序列。对前期(1910—1936)三峡人口规模序列的重建,其分辨率可提高到5年,对后期(1937—1953)的重建则细化至3年。第三章为“近代长江三峡地区的人口增长与人口分布”。在前一章重建分区域人口序列之基础上,通过考察1910—1953年间长江三峡地区的人口增长过程与地域分布空间格局,初步分析了该时段内长江三峡地区人口增长影响机制与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总结了近代三峡区域人口时空变化的基本规律。
二、资本“战火”西移:“中国西部鞋都”争夺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本“战火”西移:“中国西部鞋都”争夺战(论文提纲范文)
(1)“文学敦煌”的建构与书写 ——敦煌文化资源与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RE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本命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敦煌文化资源和文学书写概述 |
第一节 绚烂而又沉重的敦煌文化 |
第二节 敦煌题材小说创作概说 |
第二章 敦煌情结的多种呈现 |
第一节 对西域风情的追寻:井上靖的西域情结 |
第二节 对民族伤痛的反思:“藏经洞”前因后果的书写 |
第三节 对历史细节的重现:重大事件的文学化书写 |
第四节 对精神家园的追寻:现代人寻梦之旅的书写 |
第五节 对现实苦难的渲染:对敦煌“去神圣化”的书写 |
第三章 小说世界中的敦煌形象 |
第一节 作为历史演绎的敦煌 |
第二节 作为想象空间的敦煌 |
第三节 作为文化符号的敦煌 |
第四章 敦煌题材小说的价值与反思 |
第一节 文学的价值 |
第二节 历史文化的价值 |
第三节 敦煌题材当代小说创作的缺陷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关于边疆架构和国家发展的研究 |
(二) 关于美国边疆研究 |
三、研究内容、思路及框架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历史分析法 |
(三) 精英分析法 |
(四) 利益分析法 |
(五) 层次分析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 |
(一) 研究重点及难点 |
(二) 研究创新 |
六、研究条件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
(一) 研究的有利条件 |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国家发展与边疆架构互动的逻辑 |
第一节 边疆架构的含义 |
一、边疆的含义 |
二、边疆架构及其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国家发展的含义 |
一、“国家发展”概念 |
二、相似概念的辨别 |
第三节 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存在逻辑互动关系 |
一、国家发展的需要促使边疆架构的初步构建 |
二、边疆架构影响国家发展 |
三、国家发展的状况促成边疆架构的调整 |
第四节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进程 |
一、划分历史阶段的意义 |
二、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不同历史阶段 |
第二章 陆地边疆架构推动美国成为北美陆权强国(1776-1898) |
第一节 美国的建立 |
一、美国建立的标志 |
二、美国建立的动因 |
三、美国的四大要素 |
四、美国的三重属性 |
五、世界眼光和孤立主义 |
第二节 国家发展的需要催生美国陆地边疆架构 |
一、美国国家发展的需要促成其边疆拓展 |
二、美国陆地边疆架构的历史形成 |
第三节 陆地边疆架构对美国国家发展的影响 |
一、积极的作用 |
二、带来的问题 |
第三章 海洋边疆架构催生世界海权霸主(1898-1945) |
第一节 海洋边疆架构形成前的国家发展 |
一、实现了国家统一 |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
三、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
第二节 国家发展催生海洋边疆架构 |
一、国家发展是海洋边疆架构形成的基础和动力 |
二、海洋边疆架构的历史建构 |
三、美国海洋边疆架构的发展 |
第三节 海洋边疆架构促进国家发展 |
一、优化美国的疆域结构 |
二、保障美国的国土安全 |
三、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 |
四、推动美国的国家转型 |
五、提升美国的国际地位 |
第四章 立体化边疆架构助推美国称霸全球(1945-1991) |
第一节 美国立体化边疆架构构建前的国家发展 |
一、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政治强国 |
二、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经济强国 |
三、军事实力荣登全世界第一 |
四、科技实力迅猛发展 |
第二节 美国国家发展催生立体化边疆架构 |
一、国家发展是美国边疆架构立体化的基础和动力 |
二、美国边疆架构立体化构建 |
第三节 美国立体化的边疆架构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
一、影响美国的疆域 |
二、为美国提供立体化的安全保障 |
三、有助于美国赢得美苏争霸 |
四、促进美国的经济及科技的发展 |
第五章 超主权性边疆架构支撑美国单极时代(1991至今) |
第一节 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构建前的国家发展 |
一、发挥全球作用的军事实力 |
二、居世界首位的经济实力 |
三、居世界第一的科技实力 |
第二节 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的形成 |
一、国家发展是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构建的基础和动力 |
二、利益边疆的构建 |
三、信息边疆的构建及治理 |
第三节 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
一、对美国疆域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 |
二、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三、对美国科技的影响 |
四、对美国军事实力的影响 |
五、对美国全球霸权的影响 |
第六章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回顾与启示 |
第一节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进程 |
第二节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危机下的转机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区域的界定 |
二、资料状况与研究现状 |
三、论文创新之处 |
四、本文研究路径 |
第一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北社会 |
第一节 西北自然概况和资源蕴藏 |
一、西北自然概况 |
二、西北资源蕴藏 |
第二节 民国以来纷乱扰攘的西北政局 |
一、濒临战区、更替频繁的陕西政局 |
二、民元后甘肃政局的变迁 |
三、宁夏、青海独立设省 |
四、政变阴影下的新疆政局 |
第三节 西北经济社会概况 |
一、自然条件较差,各种灾害频繁 |
二、交通落后,工商业不发达 |
三、苛捐杂税繁重,摊派严重,高利贷盛行 |
四、鸦片的毒害 |
五、教育落后,风气闭塞 |
小结 |
第二章 危机袭来时的经济开发(1927.4-1937.7) |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经济开发 |
第二节 救济旱灾而非开发经济(1927.4-1931.9) |
第三节 “甜蜜的事业”:民间的主张、声势与活动 |
一、开发主张 |
二、浩大的声势 |
三、毕竟是民间:软弱无力的活动 |
第四节 一箭多雕: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经济的动机与姿态 |
一、30年代初的国内外形势 |
二、官方开发西北的言论、主张与举措 |
三、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经济动因分析 |
第五节 西北经济开发的主要成果 |
一、交通 |
二、农田水利 |
三、移民垦殖 |
四、工业 |
小结 |
第三章 危机高涨下的战时经济开发(1937.7-1945.8) |
第一节 抗战全面爆发,危机空前高涨 |
一、抗战经济损失概况 |
二、危机再次催生经济开发热潮 |
第二节 工厂内迁:西北工业的春天 |
第三节 战时主要建设成就 |
一、交通 |
二、农田水利 |
三、移民垦殖 |
四、工业 |
第四节 战后经济开发的余波 |
小结 |
第四章 评价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是经济开发,还是政治开发?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征引文献 |
一、档案资料 |
二、着作 |
三、报刊 |
四、文史资料 |
五、英文资料 |
表格索引 |
后记 |
(5)战后中国学生运动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概念界定及资料依据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国际化影响与学生运动兴起的外因 |
第一节 抗战前及战时中国的国际化 |
一、近代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关系 |
二、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外交 |
三、全面抗战与中国的国际化 |
第二节 战后世界形势与中国政局 |
一、战后世界发展趋势 |
二、美国对华政策的调适 |
三、苏联对华政策的修正 |
第三节 外来影响与战后中国学生运动的兴起 |
一、战后国际"挺蒋"与当局自我认知的错位 |
二、战后国家地位变化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
三、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第二章 地域底色差异与学生运动类型的多样 |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地域发展的不平衡 |
一、战时沦陷区地域发展状况 |
二、战时国统区地域发展状况 |
三、战时抗日根据地地域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战后初期学生运动发生的地域特征 |
一、战后初期收复区学生运动的主题选择 |
一、战后初期大后方学生运动的主题选择 |
第三节 战后初期北平、昆明学运缘起比较 |
一、北平反甄审学运的缘起 |
一、昆明反内战学运的缘起 |
三、两场学生运动的地域比较 |
第三章 政治生态演化与学生运动走向的嬗变 |
第一节 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中国政治生态 |
一、对"和平民主"旗帜的争夺 |
一、脆弱"共识"下的暗流涌动 |
三、全面内战爆发前后两党的明争暗斗 |
第二节 战后国共双方在学校的争夺战 |
一、国民党对学生的争取和控制 |
二、共产党在学生中影响的深入 |
第三节 反苏游行和抗暴运动走向比较 |
一、学生反苏游行的起因与骤停 |
二、学生抗暴运动的发起与扩大 |
第四章 知识阶层分化与学生运动参与的扩大 |
第一节 中国现代知识阶层的形成与分化 |
一、中国现代知识阶层的形成 |
二、现代知识阶层形成的特点 |
三、抗战与知识阶层的分化 |
第二节 战后民主危机与知识阶层的回应 |
一、战后舆论生态恶化与知识阶层的抗争 |
二、战后知识阶层"反独裁"诉求的高涨 |
三、知识阶层在民主旗帜下对学运的参与 |
第三节 战后教育控制与教授群体对学运的参与 |
一、战后政府教育控制与教育界的反应 |
二、学生参与政治和教授群体的态度 |
第五章 社会全面危机与学生运动动力的持续 |
第一节 战后中国经济崩溃与教育生存困境 |
一、抗战留给战后中国的经济后遗症 |
二、战后"劫收"对收复区经济的破坏 |
三、战后经济危机下的教育生存困境 |
第二节 制度内耗与政府运转的失序 |
一、国民政府内部派系斗争有增无减 |
二、国民政府中央与地方当局龋龉不断 |
三、教育机构与执政当局隔阂日深 |
第三节 当局合法性沦丧与学运正义的高扬 |
一、"运动学生":力图清除学运的失败尝试 |
二、"特务活动":当局试图作为的无奈之举 |
三、"暴力应对":摧毁政府合法性的自我殉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上篇 2012中国品牌十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品牌的现代管理问题 |
1. 引言 |
2. 典型品牌事件1:同仁堂告别加盟店, 老字号欲转型升级 |
2.1 事件概述 |
2.2 事件起因 |
2.3 事件经过 |
(1) 舆论批判, 信誉受疑 |
(2) 专项治理整顿动员部署大会 |
(3) 合资经营药店降低后期成本 |
2.4 事件结果 |
2.5 事件点评 |
3. 典型品牌事件2:归真堂活熊取胆惹争议, 品牌利益遭质疑 |
3.1 事件概述 |
3.2 事件动因 |
3.3 事件经过 |
(1) 四大争议 |
a.活熊取胆:无痛还是虐待? |
b.活熊取胆真的没法替代? |
c.活熊取胆质量真的好吗? |
d.归真堂滥用活熊取胆了吗? |
(2) 法理博弈 |
a.反对 |
b.支持 |
(3) 熊场开放日 |
3.4 事件后续 |
3.5 事件点评 |
4.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自主宣传不到位 |
4.2 品牌所有者缺位 |
4.3 传统品牌保护存在法律盲点 |
5.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5.1 品牌自身建设 |
(1) 靠文化勾“魂” |
(2) 以技术创“心” |
(3) 凭国际开“眼” |
5.2 社会参与 |
(1) 行业协会对传统品牌的保护 |
(2) 消费者和社会团体对传统品牌的包容与保护 |
5.3 法律保护 |
6.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二、本土品牌的国际拓展问题 |
1. 引言 |
2.1 事件概述 |
2.2 事件起因 |
(1) 开拓国际市场, 提升国际影响力。 |
(2) 收购竞争对手, 形成优势互补。 |
2.3 事件经过 |
(1) 阶段1:“大象”急寻买家, 业内暗潮涌动 |
(2) 阶段2:三一公布收购, 业界疑云四起 |
(3) 阶段3:路条之争, 工人抗议, 并购困难重重 |
(4) 阶段4:排除困难, 完成交割 |
2.4 事件结果 |
2.5 后续发展 |
经受考验未现消化不良 |
“优势叠加”助推国际化 |
2.6 事件点评 |
英国《金融时报》彼得·马什:收购后的挑战 |
中国工程机械协会秘书长苏子孟:此前难以想象 |
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这是一大进步 |
3. 典型品牌事件2:徐工收购德混凝土巨头, 三大重工品牌鼎足而立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起因 |
3.3事件经过 |
(1) 阶段1:收购传闻不断, 徐工讳莫如深 |
(2) 阶段2:首次得到确认, 细节仍留悬念 |
(3) 阶段3:正式签署协议, 收购进展顺利 |
(4) 阶段4:双方交割完成, 收购尘埃落定 |
3.4事件结果 |
3.5事件点评 |
北京林业大学经管学院肖慧娟:应对欧盟相关兼并政策充分调研 |
匿名市场分析人士:各大型机械制造商抢滩登陆欧美市场主要有三个原因 |
4.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品牌战略方向问题 |
(2) 品牌整合管理规划问题 |
(3) 品牌价值变动问题 |
5.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选择稳健适当的国际品牌战略 |
(2) 制定科学合理的品牌整合计划 |
(3) 重视跨国并购后品牌的维护管理 |
6. 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三、线下品牌的上线之路问题 |
1. 引言 |
2. 典型事件1:京东、苏宁、国美的电商大战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起因 |
2.3事件经过 |
(1) 京东挑起电商价格战 |
(2) 电商价格战中各方反应 |
1京东商城 |
2苏宁易购 |
3国美电器 |
4消费者 |
5供应商 |
(3) 电商大战的战火由线上烧到了线下 |
2.4事件结果 |
2.5事件点评 |
3. 典型事件2:淘宝天猫“双11”一天交易额突破191亿元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起因 |
3.3事件经过 |
(1) 节前造势 |
(2) “双11”光棍节变成“狂购节” |
3.4事件结果 |
3.5事件点评 |
4.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互联网品牌生命周期在缩短 |
(2) 价格战不是树立电商品牌的、争夺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 |
(3) 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供应链不够稳定 |
(4) 利益之下, 无视网络品牌诚信 |
5.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正确认识电子商务, 了解电子商务市场 |
(2) 建立网络品牌, 制定品牌可持续发展战略 |
(3) 展开线上线下结合的网络品牌营销 |
(4) 完善供应链, 应重视消费者需求 |
(5) 加强网络自律, 建立诚信品牌 |
6. 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四、中外品牌的权利冲突问题 |
1. 引言 |
2.典型品牌事件1:iPad商标权争夺案升级, 苹果唯冠品牌是非难解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起因 |
2.3事件经过 |
(1) 注册商标 |
(2) iPad商标转让 |
(3) 产品上市侵权唯冠, 苹果初审败诉 |
(4) 初次交锋 |
(5) 案件升级 |
(6) 最终结果 |
2.4事件结果 |
2.5事件点评 |
3.典型品牌事件2:意大利上门讨伐假品牌, 自主品牌缺乏自信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起因 |
3.3事件经过 |
(1) 发现问题 |
(2) 了解情况 |
(3) 达芬奇家具事件 |
(4) “伪意大利”品牌集体亮相 |
(5) “伪意大利”品牌的对策 |
(6) 中国政府官方态度 |
3.4事件结果 |
3.5事件点评 |
4.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消费者崇尚洋品牌的特殊心理 |
(2) 商家缺失诚信一味逐利 |
(3) 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监管 |
5.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我国自主品牌的宣传 |
(2) 法律和制度的完善 |
(3) 加大监管部门的职能落实 |
6. 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五、文化品牌的价值塑造问题 |
1. 引言 |
2. 典型品牌事件1:人再囧途之泰囧——小成本电影创造了票房神话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起因 |
2.3事件经过 |
(1) 小成本铸就国产品牌电影 |
(2) 电影《人在囧途》 |
(3) 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 |
2.4事件结果 |
2.5事件点评 |
3. 典型品牌事件2:《中国好声音》品牌节目爆发惊人热度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起因 |
3.3事件经过 |
(1) 《中国好声音》节目形态:新鲜、刺激、悬念十足 |
(2) 《中国好声音》专业的品质 |
(3) 《中国好声音》选手:具备人际吸引的魅力 |
3.4事件结果 |
3.5事件点评 |
4.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文化品牌传播工具 |
(2) 文化品牌传播水平 |
(3) 文化品牌传播的沟通特点 |
5.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为品牌塑造一种恰当的文化 |
(2) 品牌文化与时尚文化相结合 |
(3) 品牌文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 |
6. 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六、体育品牌的破困突围问题 |
1.引言 |
2.典型品牌事件1:空中飞人起诉乔丹体育, 品牌借势更需名正言顺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起因 |
2.3事件经过 |
(1) 乔丹公开起诉乔丹体育 |
(2) 乔丹体育公司回应 |
(3) 乔丹体育欲反诉乔丹 |
2.4事件后果 |
2.5事件点评 |
3. 典型品牌事件2:李宁亲自挂帅力挽狂澜, 品牌聚焦复苏拭目以待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起因 |
3.3事件经过 |
(1) 2004—2009年的高速发展期 |
(2) 2010年之后的低谷期 |
(3) 原CEO张志勇下课, 李宁重拾大权 |
3.4事件结果 |
3.5事件点评 |
4. 典型品牌事件3:沃尔沃汽车签约林书豪, 品牌代言布局中美市场 |
4.1事件概述 |
4.2事件起因 |
4.3事件经过 |
(1) 沃尔沃签约林书豪 |
(2) 林书豪中国行 |
4.4事件结果 |
4.5事件点评 |
5.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创立品牌走捷径, 忽视品牌的法律风险 |
(2) 名人效应褪去, 产品定位不清 |
(3) 品牌与体育的融合 |
6.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品牌经营要有远见, 注意规避法律风险 |
(2) 要有准确的品牌定位 |
(3) 品牌要理智的与名人合作, 实施清晰发展战略 |
7. 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七、授权品牌的资产管理问题 |
1. 引言 |
2.典型品牌事件:广药收回王老吉归属权, 品牌内耗导致亲痛仇快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起因 |
2.3事件经过 |
(1) 从危机中走出, 打开共赢局面 |
(2) 在销售奇迹中产生矛盾, 对簿公堂争夺“中国第一品牌” |
(3) 分道扬镳, 两版凉茶商标战继续进行 |
2.4事件结果 |
2.5后续发展 |
(1) 加多宝:有证据显示红罐为其原创 |
(2) “第三份协议”仍在仲裁阶段 |
(3) 法律专家:知名商品应与商标分开 |
2.6事件点评 |
3.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缺乏战略眼光, 品牌意识淡薄 |
(2) 过分依赖广告 |
(3) 品牌法律风险管理的失误 |
(4) 一元化企业战略法律风险管理失误 |
4.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设计可行的品牌战略 |
(2) 寻找到准确定位 |
(3) 注重产品的质量 |
(4) 维护品牌形象与企业形象的统一 |
(5) 企业文化融入品牌建设中 |
(6) 要有品牌危机意识, 加强品牌管理 |
5. 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八、区域品牌的整合营销问题思考 |
1. 引言 |
2. 典型品牌事件1:东湖十年规划获批, 明确光谷品牌发展目标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由来 |
2.3事件经过 |
(1) 筹建规划阶段 (1984—1988年12月) |
(2) 起步阶段 (1 9 8 8年1 2月-1991年) |
(3) 快速发展阶段 (1992—1999年) |
(4) 光谷建设阶段 (2000年后) |
2.4事件结果 |
2.5后续发展 |
2.6事件点评 |
3. 典型事件2:安吉荣获联合国人居奖, 生态立县成就区域品牌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由来 |
3.3事件经过 |
(1) 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 探索绿色生态经济 (1998-2005年) |
(2) 树立区域品牌, 建设“中国美丽乡村” (2005-2009年) |
(3) 全民参与, 打造“最佳人居地” (2009年至今) |
3.4事件结果 |
3.5后续发展 |
3.6事件点评 |
(1) 生态经济快速发展 |
(2) 城市综合功能明显增强 |
(3) 生态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
4.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5.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高水平编制生态城市发展规划。 |
(2) 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 |
(3)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4) 发展壮大绿色生态经济。 |
(5) 大力改善市民生活居住环境。 |
(6) 倡导全民生态环保理念。 |
6. 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九、国内品牌的海外维权问题 |
1. 引言 |
2. 典型事件1:奥康在欧胜诉反倾销案, 本土品牌冲破贸易壁垒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起因 |
2.3事件经过 |
(1) 初次交锋底气虚 |
(2) 再次交锋遭打击 |
(3) 终获胜利维权益 |
2.4事件结果 |
2.5后续发展 |
2.6事件点评 |
3. 典型事件2:中文在线胜诉苹果公司, 品牌建设谨防着作侵权。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起因 |
3.3事件经过 |
(1) 主动出击维权益 |
(2) 再次庭审立场清 |
3.4事件结果 |
3.5事件点评 |
4.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中国品牌难赢国际信任 |
(2) 人才短板难抵国际考验 |
(3) “怕麻烦”却吃尽哑巴亏 |
5.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自我提升为品牌维权撑腰 |
(2) 完备人才为品牌维权护航 |
(3) 积极态度为品牌维权助力 |
6.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十、食品品牌的诚信补救问题 |
1. 引言 |
2. 典型品牌事件1:肯德基遭遇安全问题, 高姿态难挽信任危机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起因 |
2.3事件经过 |
(1) 媒体曝光, 相关企业纷纷否认 |
(2) 权威调查, 百胜被曝知情不报 |
(3) 公开致歉, 期待挽救信任危机 |
2.4事件结果 |
2.5事件点评 |
3. 典型品牌事件2:良心药变身毒胶囊, 补救迟难让人放心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起因 |
3.3事件经过 |
(1) 胶囊被曝铬超标, 药企声明撇干系 |
(2) 药监公开抽检结果, 修正发布道歉通告 |
(3) 召回焚毁问题胶囊, 再次致歉难解危机 |
3.4事件结果: |
3.5事件点评 |
4. 品牌的诚信补救不力问题原因分析 |
(1) 体制不全、规则不硬致使监管不力, 培养了企业的“傲慢” |
(2) 速度太慢、力度太小难消负面影响, 加剧了公众对企业的不满 |
(3) 后续动作乏力难给消费者信心, 品牌诚信补救任重道远 |
5. 品牌的诚信补救问题对策思考 |
(1) 用体制和规则破除企业傲慢 |
(2) 用速度和力度减轻公众不满。 |
(3) 用实际行动补救品牌诚信。 |
6. 食品品牌诚信补救问题展望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 (同仁堂告别加盟店, 老字号欲转型升级) |
典型品牌事件2: (归真堂活熊取胆惹争议, 品牌利益遭质疑法理博弈)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三一重工收购德企巨头, 民企品牌兼并全球老大 |
典型品牌事件2:徐工收购德混凝土巨头, 三大重工品牌鼎足而立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京东、苏宁、国美的电商大战 |
典型品牌事件2:淘宝天猫“双11”一天交易额突破191亿元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苹果唯冠iPad商标权之争 |
典型品牌事件2:“伪意大利”品牌集体曝光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人再囧途之泰囧----小成本电影创造了票房神话 |
典型品牌事件2:《中国好声音》打造国内品牌电视节目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空中飞人起诉乔丹体育, 品牌借势更需名正言顺 |
典型品牌事件2:李宁亲自挂帅力挽狂澜, 品牌聚焦复苏拭目以待 |
典型品牌事件3:沃尔沃汽车签约林书豪, 品牌代言布局中美市场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广药收回王老吉归属权, 品牌内耗导致亲痛仇快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东湖十年规划已获批复, 明确光谷品牌发展目标 |
典型品牌事件2:安吉荣获联合国人居奖, 生态立县成就区域品牌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奥康在欧胜诉反倾销案, 本土品牌冲破贸易壁垒 |
典型品牌事件2:中文在线胜诉苹果公司, 品牌建设谨防着作侵权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肯德基遭遇安全问题, 高姿态难挽信任危机 |
典型品牌事件2:良心药变身毒胶囊, 补救迟难让人放心 |
(7)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数据来源 |
1.5 主要思想与框架结构 |
1.5.1 主要思想 |
1.5.2 框架结构和内容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不足之处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产业转移的理论溯源 |
2.1.1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
2.1.2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
2.1.3 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
2.2 发展中国家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 |
2.2.1 赤松要的雁行模式理论及其扩展 |
2.2.2 普雷维什“中心-外围”论 |
2.3 发达国家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 |
2.3.1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 |
2.3.2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3.3 弗农的国际产品周期理论 |
2.3.4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3.5 梯度转移理论 |
2.3.6 波特战略管理理论 |
2.3.7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2.4 国内有关产业转移研究 |
2.4.1 产业转移的概念 |
2.4.2 产业转移的理论创新 |
2.4.3 产业转移的模式、动因和影响因素 |
2.4.4 产业集群与产业转移 |
2.4.5 产业转移效应 |
2.4.6 产业转移中政府作用 |
2.5 研究述评 |
3 中国三次大规模产业转移的历史考察 |
3.1 “抗战”时期的产业转移 |
3.1.1 “抗战”时期产业转移的背景 |
3.1.2 “抗战”时期的产业转移状况 |
3.1.3 “抗战”时期产业转移的性质 |
3.2 “三线”建设时期的产业转移 |
3.2.1 “三线”建设时期产业转移的背景 |
3.2.2 “三线”建设时期的产业转移状况 |
3.2.3 “三线”建设时期产业转移的性质 |
3.3 “西部大开发”时期的产业转移 |
3.3.1 “西部大开发”时期产业转移的背景 |
3.3.2 “西部大开发”时期的产业转移状况 |
3.3.3 “西部大开发”时期产业转移的性质 |
3.4 本章小结 |
4 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转移产业的类型 |
4.1.1 高耗能污染型产业转移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
4.1.2 增量转移与存量转移 |
4.2 产业转移的动因 |
4.2.1 基于全国布局和抢占市场 |
4.2.2 基于东部地区生产要素紧缺 |
4.2.3 基于东部地区产业政策调整 |
4.2.4 基于农民工返乡创业 |
4.3 产业转移的目的地选择 |
4.3.1 规避反倾销的目的地选择 |
4.3.2 “销地产”的目的地选择 |
4.3.3 就近资源的目的地选择 |
4.3.4 撤退性企业的目的地选择 |
4.3.5 投机性企业的目的地选择 |
4.4 国内转移与向外转移 |
4.4.1 我国产业向外转移状况 |
4.4.2 我国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 |
4.4.3 发展趋势 |
4.5 面临的主要问题 |
4.5.1 从国家层面上看缺乏统一规划和宏观引导 |
4.5.2 从产业转出地看面临“腾笼换鸟”与“产业空心化”的艰难平衡 |
4.5.3 从产业转入地看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
4.5.4 从企业自身看许多企业存在较强的盲目性 |
4.6 本章小结 |
5 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理论分析 |
5.1 扩展的产业转移“推拉模型” |
5.1.1 推拉模型的理论基础 |
5.1.2 推拉模型及其扩展 |
5.1.3 假设与初步检验 |
5.2 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 |
5.2.1 政府主导 |
5.2.2 市场推动 |
5.2.3 政府主导+市场推动 |
5.3 本章小结 |
6 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转移 |
6.1 文献回顾 |
6.2 从“逆向流动”到“逆向同向并存” |
6.2.1 “逆向流动”阶段 |
6.2.2 “逆向同向并存”阶段 |
6.3 典型案例 |
6.3.1 政府主导型:广东省“双转移”案例 |
6.3.2 市场主导型:织里童装产业转移案例 |
6.4 本章小结 |
7 温州鞋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产业转移 |
7.1 温州鞋业集群的形成及其启示 |
7.1.1 温州鞋业集群概况及调查设计 |
7.1.2 技术壁垒的克服 |
7.1.3 资本壁垒的突破 |
7.1.4 体制性壁垒的突破 |
7.1.5 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借鉴与启示 |
7.2 温州鞋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调查分析 |
7.2.1 温州鞋业产业转移背景 |
7.2.2 温州鞋业产业转移状况 |
7.2.3 温州鞋业产业转移分析 |
7.3 奥康集团投资重庆壁山个案研究 |
7.3.1 奥康集团投资壁山鞋业的发展过程 |
7.3.2 为什么选择了壁山 |
7.3.3 合作初期成功的关键 |
7.3.4 为什么合作会陷入困境 |
7.4 本章小结 |
8 东部地区鞋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实证检验 |
8.1 相关文献回顾 |
8.2 一般性描述 |
8.3 实证检验 |
8.3.1 计量模型 |
8.3.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8.3.3 实证结果 |
8.4 结论与讨论 |
9 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政策建议 |
9.1 国家层面:构建“优势耦合、互动共赢”产业转移机制和平台 |
9.1.1 制定国家层面的产业转移战略和规划 |
9.1.2 构建“优势耦合、互动共赢”的产业转移机制 |
9.1.3 加强不同层面的产业转移合作与交流 |
9.1.4 创造有利于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 |
9.2 产业转移转出地:合理引导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
9.3 产业转移承接地:积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工作 |
9.3.1 大力优化产业发展软环境 |
9.3.2 慎重选择引进东部转移产业和企业 |
9.3.3 积极吸引集群式产业转移 |
9.3.4 创造条件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 |
9.3.5 加强劳动力素质培训 |
9.4 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产业转移中的服务功能 |
9.5 转移企业:实现企业优势与承接地优势的耦合 |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温州鞋业企业发展状况与产业转移》调查问卷 |
附录2:《温州鞋业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8)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构建 ——以关中眉县X村某常姓村民家族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内容及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一) 现代化研究 |
(二) 农民身份 |
三. 研究方法 |
四. 资料来源 |
(一) 文献档案资料 |
(二) 田野调查资料 |
五. 相关术语说明 |
(一) 封建 |
(二) 现代化进程 |
(三) 人民公社 |
六. 基本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关中眉县传统社会 |
第一节 关中大地 |
一. 关中之得名及其军事战略意义 |
(一) 关隘 |
(二) 栈道 |
(三) 军事战略意义 |
二. 关中所属行政区划及其政治意义 |
(一) 成为政治中心 |
(二) 丧失政治中心地位 |
三. 关中的自然条件与经贸发展 |
(一) 自然条件 |
(二) 农业发展 |
(三) 手工业发展 |
(四) 经贸交通 |
第二节 眉县一域 |
一. 县之得名与县置沿革 |
(一) 眉的起源 |
(二) 眉之设县及其沿革 |
二. 眉县的政治军事地位 |
(一) 地理形势 |
(二) 政治军事意义 |
三. 生产贸易 |
(一) 农业生产 |
(二) 手工商业发展 |
四.文化意义 |
第三节 小结:关中传统社会——开放、流动的城乡 |
一. 文化特点 |
(一) 封闭、保守中的稳定延续性 |
(二) 流动、开放中的包容一体性 |
二. 文化心态 |
(一) 重稳定求实际的农业经济文化心态 |
(二) 家族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社会文化心态 |
(三) 尊君重民的政治文化心态 |
三. 文化人格 |
(一) 安土乐天的务实精神 |
(二) 循环相因、天人合一 |
(三) 专制自由、等级自由 |
第二章 眉县县城镇西关村某常姓村民的近现代家族史 |
第一节 常氏家族简况 |
一. 常氏祖上情况 |
(一) 迁徙情况 |
(二) 祖上情况 |
二. 常家四代情况 |
(一) 常家家庭树 |
(二) 常家四代简介 |
第二节 常家近现代发展史 |
一. 常家四代的家庭发展史 |
(一) 常二太爷的创业发家史 |
(二) 常二爷的守业发展史 |
(三) 常二爷家四姐弟重振时期 |
(四) 常四代十姐弟分化时期 |
二. 常家四代生产情况与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 |
(一) 常二太爷:以商起家、由商而农工 |
(二) 常二爷时期:以农持家、兼营手工;转为社员、回到农业 |
(三) 常三代:从生产队走出来的工商业者 |
(四) 常四代:由学而工 |
第三节 常家四代的社会身份与户籍变化情况 |
一. 常家四代的职业经历与社会身份 |
(一) 常二太爷 |
(二) 常二爷 |
(三) 常三代三兄弟 |
(四) 常四代十姐弟 |
二. 常家四代的户籍情况 |
(一) 代际差别 |
(二) 代内差别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
第一节 现代化及其理论 |
一. 什么是现代化? |
(一) 现代化的思想源头 |
(二) 现代化的类型 |
(三) 现代化的动力 |
(四) 现代化的浪潮 |
二. 现代化研究及其理论 |
(一) 现代化的内涵 |
(二) 现代化理论 |
第二节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
一. 中国早期现代化 |
(一) 中国前现代化社会的条件 |
(二) 中国现代化的起源 |
(三) 中国早期的现代化运动与思想 |
二. 新中国以来的现代化 |
(一) 现代化的内涵 |
(二) 现代化道路及其具体表现 |
(三) 现代化的后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及城乡关系 |
第一节 前近代社会的城、乡及城乡一体互通 |
一. 前近代社会的“城”与“城市” |
(一) “城”出现及其意义 |
(二) “城市”的发展及其类型 |
二. 前近代社会的“乡” |
三. 城乡一体化的基层政治(管理)制度 |
(一) 国鄙之分到迁徙自由 |
(二) 乡里制度 |
(三) 保甲制度 |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城乡分治与“市制”的形成 |
一. 晚清的地方自治与城乡分化 |
(一) 民主立宪与地方自治 |
(二) 城乡正式分化 |
二. 市制的确立与发展 |
(一) 市制的确立 |
(二) 市的发展 |
三. 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度 |
(一) 间邻制 |
(二) 保甲制 |
(三) 民国保甲制对行政建制的影响 |
第三节 建国以来城乡关系变化 |
一. 中国共产党的城市思想 |
(一) 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
(二) 城市管理的基本思路 |
二. 共产党的发展策略 |
(一) 中共党内领导集团的不同倾向 |
(二) 中共的不同经济建设主张与发展道路 |
(三)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
三. 中国共产党的城乡关系定位 |
(一) 1949-1952:城乡一体对流 |
(二) 1953-1957:城乡二元分割的形成 |
(三) 1958-1978: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 |
(四) 1979-2002:城乡二元结构的松动 |
(五) 新千年至今:城乡一体统筹的努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与农民 |
第一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 |
一. 作为产业革命相对概念的经济农村 |
(一) 产业革命及“传统农业”相对概念 |
(二) 经济农村 |
二. 作为需要的政治农村 |
(一) 革命化的农村 |
(二) 阶级化的农村 |
(三) 行政化的农村 |
三. 近代以来郿(眉)县城镇的“农村化” |
(一) 郿(眉)县建制历史沿革与基层管理制度 |
(二) 近代以来郧(眉)县城镇的“农村化” |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 |
一. 作为社会存在的宗法农民 |
(一) 生计农民 |
(二) 职业农民 |
(三) 义务/赋税农民 |
二. 作为社会身份的农民 |
(一) 社会化农民(社会属性) |
(二) 阶级化农民(阶级属性) |
(三) 制度化农民(制度/法制属性) |
(四) 身份化农民(身份属性) |
第三节 农民身份的现代构建与调整 |
一. 农民身份的现代构建 |
(一) 认同危机下的现代知识生产 |
(二) 革命需求下的现代阶级生产 |
(三) 意识形态下的现代话语生产 |
(四) 行政实践下的现代制度生产 |
二. 农民身份的合法性危机 |
(一) 合法性的赋予 |
(二) 合法性的动摇 |
(三) 合法性的重新定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博弈:国家行政实践与农民身份选择/个体认同 |
第一节 国家的行政实践:差异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配合 |
一. 国家、社会、个体的地位演变 |
(一) 宗法社会的弱国家、弱社会、强家族/弱个体 |
(二) 计划经济社会的“全能主义国家” |
(三) 市场经济社会的“三维制衡” |
二. 差异政治对农民身份的行政制度建构 |
(一) 亲资本的政策体系 |
(二) 行政实践的阶级化 |
(三) 制度安排的强制分化 |
(四) 亲民生的政策体系 |
三. 经济发展对农民范畴意涵变化的影响 |
(一) 农村经济的集体化 |
(二) 二元土地制度 |
第二节 农民的理性选择:农民身份工具化及其意涵变化 |
一. 农民主体性 |
(一) 传统社会主体(性)的缺失 |
(二) 农民主体性的地位 |
(三) 农民主体性的唤起 |
二. 现代社会的农民个体身份认同 |
(一) 农民身份的选择性接受 |
(二) 农民身份的工具化 |
(三) 农民身份工具意涵的阶段性变化 |
三. 农民身份背后的经济利益变化 |
(一) 利益劣化阶段 |
(二) 利益优化阶段 |
(三) 农民身份背后的集体土地经济收益 |
第三节 博弈:走向“理性化”中的妥协与抗争 |
一. 现代国家行政建构 |
(一) 义务建构(国家性建构) |
(二) 制度建构 |
(三) 话语建构 |
二. 走向“理性化”的农民主体 |
(一) 集体表征下的非理性小农 |
(二) 趋于工具理性的经济化小农 |
(三) 走向价值理性的社会化小农 |
三. 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互动 |
(一) 国家利益优先 |
(二) 双方利益争夺 |
(三) 政府服务农民 |
结语 |
一. 农民身份的现代制度构建 |
(一) 制度“基因缺陷” |
(二) 制度“外包痼疾” |
二. 农民身份固化的现代义务建构 |
(一) 全能形象下的集权管控 |
(二) 服务职能下的分权减负 |
三. 农民身份构建之合法性的现代话语建构 |
(一) 不对称的权力关系 |
(二) 农民身份的“中国制造” |
四. 个体农民的能动表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眉县建置沿革简表》 |
二:家庭联产承包时期常家土地经营情况留存记录 |
三:常家四代人主要职业/社会身份变化简表 |
四:眉县人劳局存档处高校毕业生户口迁转信息随机登记表 |
附图 |
图1:眉县县城街区图 |
图2:《承包土地登记清册》 |
图3:粮油店购油汇票凭证(1990-199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基本史料和文献评介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东北地理区位与清代以前生态环境概述 |
第一节 东北地理区位 |
一、清代东北地区的范围 |
二、自然地理条件的整体性 |
三、自然气候的多样性 |
四、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
第二节 清代以前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概述 |
一、汉唐之际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
二、辽金元时期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
三、明代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
第三节 清代以前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 |
一、东北南部地区的农业开发与其他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并存 |
二、生态环境改变与恢复交错进行,呈现间歇性和反复性 |
三、生态环境随着人口流动而变化 |
四、战争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重大 |
第二章 清初的东北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清入关前东北地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变化 |
一、东北北部、东部和辽东半岛的人口向辽河东岸地区集中 |
二、东北南部的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新变化 |
三、战争对辽河两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
第二节 清入关后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缓慢复原 |
一、迁都京师与“从龙入关” |
二、辽河东岸地区的环境 |
三、辽河西岸地区的环境 |
第三节 清政府恢复东北社会经济的若干对策 |
一、“辽东招垦令”的颁布与实施 |
二、府州厅县的设置 |
三、从盛京总管到三将军的设置 |
四、东蒙古盟旗制度的确立 |
第三章 封禁前的东北生态环境 |
第一节 “辽东招垦令”停止实施与流人、流民的进入 |
一、“辽东招垦令”停止实施 |
二、柳条边的修筑 |
三、流人的进入与开发东北 |
四、关内移民的进入及其经济活动 |
第二节 城镇缓慢恢复与农田增加 |
一、城镇恢复与兴起 |
二、旗地的增加 |
三、民地的增加 |
四、从旗民互垦到旗民分界 |
第三节 四大围场和三大官牧场的设立 |
一、木兰、盛京、吉林和黑龙江四大围场的建立与管理 |
二、养息牧、大凌河和盘蛇驿三大官牧场的设立与管理 |
三、皇室与满洲贵族的狩猎活动 |
第四节 局部地区的自然灾害与政府救助 |
一、封禁前东北生态环境变化 |
二、局部地区的自然灾害 |
三、政府救助灾民 |
第四章 封禁时期的东北生态环境 |
第一节 封禁政策的实施 |
一、封禁政策颁布的背景 |
二、封禁政策的颁布 |
三、封禁政策的实施 |
第二节 清皇室与贵族垄断东北资源 |
一、盛京内务府皇庄 |
二、贡山、贡河与贡江 |
三、官采人参制度 |
四、皇室对貂皮、人参和东珠的垄断 |
第三节 东北地方特殊机构的经济活动 |
一、盛京总管内务府 |
二、打牲乌拉总管衙门 |
三、布特哈总管衙门 |
四、东北三将军衙门 |
第四节 关内流民在东北的经济活动 |
一、关内流民的垦殖 |
二、关内流民的私采 |
三、关内流民的私伐与偷猎 |
第五节 耕地的扩展与生态环境变迁 |
一、京旗屯垦与旗地增加 |
二、官牧场及官荒的初步开垦 |
三、农业生态的扩展与自然原生态的缩小 |
第六节 自然灾害频发与政府的赈灾救济 |
一、自然灾害频发及其特点 |
二、政府的赈灾救济 |
第五章 弛禁时期的东北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清朝弛禁与移民的涌入 |
一、从严禁到弛禁 |
二、移民大量涌入 |
三、府州厅县的大幅增设与东北建立行省 |
第二节 官荒局部丈放与森林、草原生态的破坏 |
一、奉天官荒的部分丈放 |
二、吉林官荒的局部丈放 |
三、黑龙江官荒的局部丈放 |
四、热河及东三蒙地区的局部丈放 |
五、森林和草原生态的破坏 |
第三节 城镇繁荣与生态环境的改变 |
一、城镇的增加与繁荣 |
二、资源需求量的增加与生态环境的改变 |
第四节 清政府管理下的森林采伐 |
一、政府建筑工程对森林采伐 |
二、政府管理下的商业采伐 |
三、森林资源的减少 |
第五节 珍稀生态资源的锐减 |
一、虎、貂等动物资源 |
二、人参、甘草等野生药用资源 |
三、东珠、鲟鳇鱼等珍稀水产资源 |
四、资源锐减与采贡制度的名存实亡 |
第六章 解禁后的东北生态环境 |
第一节 废除封禁与人口剧增 |
一、清末东北局势新变化 |
二、废除封禁与移民实边 |
三、全面放垦与人口剧增 |
第二节 朝鲜流民对东北资源的开发 |
一、清朝前期朝鲜流民非法进入我国东北 |
二、清朝中期朝鲜流民非法进入我国东北 |
三、晚清时期朝鲜流民大量进入我国东北 |
第三节 俄国、日本对我国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 |
一、俄国对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 |
二、日本对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 |
三、东北森林资源的消损 |
第四节 东北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 |
一、水土流失加剧与洪水泛滥 |
二、草原沙漠化出现 |
三、河道淤浅与辽河水运的衰落 |
四、辽泽的消失与辽东湾海岸线的扩展 |
第五节 鼠疫等自然灾疫的爆发与社会应对 |
一、清末黑龙江捕獭风行与鼠疫的爆发 |
二、生态灾害的增多 |
三、政府与社会民众对灾疫的应对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档案与资料汇编类 |
典籍类 |
方志类 |
考察、游记、笔记类 |
今人论着及译着 |
论文类 |
学位论文类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近代长江三峡人口地理初步研究(1910-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一、中国历史人口地理研究的整体回顾 |
二、近代中国人口地理研究状况的相关回顾 |
三、近代三峡地区人口地理研究现状的专题回顾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资料来源 |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重难点与时空范围的界定 |
第二章 :近代长江三峡地区的人口规模序列 |
第一节:近代三峡地区的人口普查、登记数据及其质量分析 |
一、清末三峡地区的宣统人口普查数据的回顾 |
二、1912—1927年三峡地区的人口普查、登记数据及其质量分析 |
三:1927——1936年三峡地区的人口普查、登记数据及其质量分析 |
四、1937——1953年三峡地区的人口普查、登记数据及其质量分析 |
第二节:1910——1936年三峡地区人口规模县级序列的重建 |
一、峡西地区1910—1936年人口规模县级序列的重建 |
二、峡中地区1910—1936年人口规模县级序列的重建 |
三、峡东地区1910—1936年人口规模县级序列的重建 |
第三节:1937—1953年三峡地区人口规模县级序列的重建 |
一、峡西地区1937—1953年人口规模县级序列的重建 |
二、峡中地区1937—1953年人口规模县级序列的重建 |
三、峡东地区1937—1953年人口规模县级序列的重建 |
第三章 :近代长江三峡地区的人口增长与人口分布 |
第一节:近代长江三峡地区户口总量增长状况 |
第二节:近代长江三峡地区人口增长的负面因素与形成机制 |
一、近代长江三峡地区人口增长的负面因素 |
二、近代长江三峡地区人口增长的形成机制 |
第三节:近代分时段三峡地区人口分布剖面的重建 |
第四节:近代长江三峡地区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与分布规律 |
一、地理环境与近代三峡地区人口分布的带状结构 |
二、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群与近代三峡地区人口分布的多中心网状格局 |
三、社会政治因素与近代三峡地区人口空间发展的突变性 |
结语:对近代三峡地区人口时空发展的几点认识 |
参考文献 |
一、历史文献 |
二、现代文献 |
后记:学术是一种坚守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四、资本“战火”西移:“中国西部鞋都”争夺战(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学敦煌”的建构与书写 ——敦煌文化资源与小说创作[D]. 王琪. 青海师范大学, 2017(02)
- [2]中国与西方的现代意象:抗战时期滇缅公路的舆论建构[J]. 向芬.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5(00)
- [3]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D]. 李朝辉. 云南大学, 2015(04)
- [4]危机下的转机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D]. 王荣华. 南京大学, 2014(03)
- [5]战后中国学生运动研究(1945-1949)[D]. 汪玉明. 南京大学, 2013(06)
- [6]上篇 2012中国品牌十大问题[J]. 高欢,高振,王鹏,张宁,薄婧琛,宗一君,王建亚,张苏,于浩,陈凤超,毕茜,金琳琳,胡燕华,洪先锋. 商品与质量, 2013(24)
- [7]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朱允卫. 浙江大学, 2013(08)
- [8]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构建 ——以关中眉县X村某常姓村民家族史为例[D]. 张文博.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9]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 陈跃. 山东大学, 2012(12)
- [10]近代长江三峡人口地理初步研究(1910-1953)[D]. 李鹏. 西南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