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审计科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关于开展审计科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一、对开展审计科学研究工作的几点看法(论文文献综述)

祁越[1](2019)在《基于物质流分析的生产型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尤其体现在生产型企业的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十九大报告指出了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快构建环境管控的长效机制,以及全面深化绿色发展的制度创新。随着我国环境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环保部门监管力度的加强,企业的环境违规成本将逐渐提高,环境业绩将直接与经营业绩挂钩,进而影响到企业长远的经济效益和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因此,生产型企业作为主要的环境资源消耗者和污染排放制造者,应主动承担起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职责,亟待提高对环境风险的重视和自身的环境管理水平,同时将内部环境审计作为一项有效的自我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其监督和咨询的职能,为企业揭示风险、挖潜增效,发挥增值功能。目前,企业在开展环境审计工作时受制于环境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审计取证仍是难点,并且缺乏对生产过程中环境影响的关注和科学评价。本文在《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提出要加强内部环境审计的大背景下,针对现阶段内部环境审计开展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要转变环境审计的开展思路,积极引入环境管理领域的技术方法,即本文要引入的物质流分析(Material Flow Analysis,MFA)。通过借鉴物质流分析的原理,从表征企业生产过程中环境影响程度的物质流入手,以物质流转环节划分审计单元,确定审计评价的对象,挖掘潜在的高能耗、高污染环节,揭示深层次的环境风险,从而使审计发现的问题更具体,审计建议更有针对性,能更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本文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选择以内部审计主体为研究视角,以生产型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物质流分析的环境审计运作模式,探讨了建立在物质流分析基础上的审计要素内容,明确了审计目标、审计主体、审计对象和审计程序,重点阐述了开展环境审计各阶段的主要程序和工作重点,并形成审计工作流程图,以期直观地指导内部审计人员开展环境审计工作。另外,本文将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选取ABC钢铁公司内部环境审计案例,阐述了在本文构建的审计模式下实施审计的具体步骤,通过打开钢铁制品生产过程的物质流环节,对各生产环节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评价,进而找到需要整改的问题环节,并在后续审计阶段对整改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最后,结合案例分析的内容和物质流分析的应用条件,提出企业开展内部环境审计的几点建议,以期更好地指导实务运用。

莫雪君[2](2019)在《风险导向的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失业保险金的普及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劳动者逐渐意识到要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从2013年起近五年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发放失业保险金的金额也由203.2亿元增长至309.4亿元。然而,在失业保险金发放的流程中,存在许多资金违规发放的风险。以往的失业保险金发放的审计案例大多都是利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缴纳数据来甄别骗保行为,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失业保险审核部门已经能通过以上数据来进行审核,所以本文使用个人所得税缴纳数据来排查审核过后的“漏网之鱼”。本文旨在通过风险识别的模式研究失业保险金发放流程的违规风险,构建计算机分析模型来提高审计效率,从而找出违规数据,分析违规数据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首先,分析目前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背后的研究背景,阐述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创新点与不足,并画出技术路线图,直观展示行文逻辑。其次,简述主要概念和运用到的理论基础,为理论研究部分做铺垫。第三部分,分析了风险导向的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风险与流程。其中,将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的风险分为:根据流程图来分析失业保险金申领到发放的流程中所存在的审计风险和失业保险金发放审计本身的审计风险。然后以风险为导向研究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的流程,并借助计算机审计方法构建失业保险基金发放合规性审计的模型。第四部分,以A市2017年的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案例为起点,分析A市失业保险金发放流程中的风险源,并通过失业保险金合规性审计模型对A市违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审计案例分析,编写在该案例中应用计算机审计所用到的类SQL语句。总结数据分析后发现的违规事项和其他漏洞。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针对目前失业保险金申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提出相关建议,结合实际展望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的发展前景。笔者认为日后应该要改善审核漏洞,减少骗保行为;加快数据共享,建立共享平台;加强整改监督,减少屡审屡犯;精准法规定义,完善法规体系;普及法律宣传,提高国民素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审计发展。未来应加强风险导向审计在失业保险审计中的运用,构建适用于失业保险审计的审计风险模型,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并构建失业保险金风险导向审计框架,以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基金监管治理体系。

吕贤华[3](2016)在《预算审计监督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部队后勤建设正向精细化保障、精细化迈进,但有些基层单位开展审计工作仍停留在过去的工作思路中,工作效果还达不到部队后勤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笔者拟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做好新时期部队预算审计工作谈几点看法。一、当前预算审计监督面临的主要问题(一)预算审计监督任务安排偏重于编制监督,对预算执行管理监督力度不足预算编制与执行审计作为预算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

翟熙贵[4](2015)在《充分发挥学会作用 努力为审计事业创新发展服务》文中研究说明一、关于中国审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的回顾五年来,本届理事会在审计署党组的领导下,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十八大和历届中央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审计署关于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意见》和《中国审计学会2010至2014年度审计理论研究规划》,按照《中国审计学会章程》的规定,认真履职尽责,开拓进取,围绕审计工作中心,努力为审计实践创新发展服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

姜毅[5](2013)在《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研究 ——兼论审计模式设计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变革的世纪,知识经济逐渐兴起,民主政治深入发展。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发展,重物轻人的理念被扬弃,人的价值得到了全方位的关注,“人”开始成为管理科学研究的中心。由于受物本主义的影响,现有审计理论和实践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缺陷和弊端。如何将人纳入审计系统,如何对人及其行为进行风险分析,如何构建系统的人本审计理论体系,就成为本文的研究主题。本文以规范研究为主,结合应用事例分析与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采用归纳法、演绎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融合运用行为科学、心理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尝试构建崭新的人本审计理论体系。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其结论如下:首先,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人本思想指导下的审计本质。在分析传统审计理论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本文创新提出人本审计是指以人及其行为为中心、为根本的审计观。审计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对自身行为的评价活动。具体来说,审计是审计人对照既定标准,评价被审计人及其行为的可靠性、合法性、有效性,从而确定被审计人的受托责任,提出改进行为的建议并向人问责的活动。人本审计更关注人的行为动机、行为过程对经济活动这一行为结果产生的主导作用,更重视“人——事/物”的关系,系统分析被审计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审计的实质。其次,本文系统构建了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的人本审计理论体系,丰富并发展了审计理论体系。人本审计理论体系包括人本审计基础理论和人本审计应用理论两大部分。人本审计基础理论主要由审计本质、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审计概念等构成。建立在在人本审计本质观下的审计假设至少有以下几点: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一切经济活动源于人及其行为、人及其行为问题易发性、人及其行为可确认、审计可以促进人及其行为改善。按照人本审计本质和假设,人本审计的目标主要有:鉴证、评价人及其行为的可靠性、合法性、有效性;分析、揭示人及其行为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人及其行为的建议,促进人及其行为的价值增值。人本审计概念包括核心概念和派生概念,其中核心概念主要有:独立性、职业谨慎、胜任力、行为责任、行为风险、行为证据、行为标准、行为意见;派生概念主要有:沟通、职业判断、关键人物、行为类型、行为动机、重要性、行为问责、行为改善。人本审计应用理论是以基础理论为原理运用于审计实践所形成的一系列指导实践的理论,按行为类型划分为行为可靠性审计理论、行为合法性审计理论、行为有效性审计理论;按审计的主体划分为人本国家审计应用理论、人本民间审计应用理论、人本内部审计应用理论;按审计操作规范划分为人本审计准则理论、人本审计程序与方法理论、人本审计报告理论。再次,本文设计了行为导向的人本审计模式。在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的指引下,人本审计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账表、内部控制、企业风险等“物”为中心的审计模式,该模式将人及其行为正式纳入审计系统。该模式对现行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将审计风险模型由“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修改为“审计风险=行为风险×检查风险”。该模式按行为动机类型,将行为划分为两大类:正面积极行为、反面消极行为,并指出应对反面消极行为的三类:造假欺骗行为、违法违规行为、无效损失行为进行重点的行为风险评估,从而确定审计的重点。该模式改变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审计思路为“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相结合的思路开展审计。该模式对传统审计的流程进行了改良,在以往的计划、实施、报告阶段基础上,增加了问责阶段,并在审计方法中引入了对人及其行为进行询问、检查、观察、访谈、心理测评、情景模拟、360度测评等技术和方法,丰富了审计的技术和方法。该模式对审计报告提出了改进建议,审计报告的对象应是人,审计报告要反映人及其行为的重要信息,审计应提出改进行为的建议。最后,本文用两个审计案例将人本审计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分析。通过在物本审计理念下开展的审计情况与人本审计模拟下的审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在人本审计理论的指引下,审计操作模式有了质的改变,各种新的审计方法得以运用,审计功效显着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物本审计逐渐发展为人本审计成为审计发展的必然这一论断。

《审计艺术研究》课题组,刘达朱[6](2012)在《审计艺术研究》文中认为审计艺术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为达到审计目的和效果,在审计工作中采用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建立在一定的素养、才能、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审计技巧。审计艺术与审计科学、审计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审计科学是审计艺术的前提和基础,审计艺术是审计科学的补充与完善,审计科学与审计艺术是相互融合的;审计艺术反映审计文化,审计文化影响和制约着审计艺术的发展和运用,审计艺术的发展推动审计文化的变迁。本文对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说话、访谈、询问、审计交换意见、审计机关与其他职能部门沟通这六个关键艺术做了简要介绍。运用审计艺术要遵循审计规范和审计原则、符合审计文化的基本要求、审计人员具有符合要求的能力和素质这三个基本要求,并把加强审计艺术的理论研究、提高审计人员运用审计艺术的能力和素质以及总结提炼和宣传审计艺术经典案例三个方面作为提高审计艺术运用能力和水平的主要途径。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浙江调研组,鲍国明,肖春辉[7](2012)在《浙江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和协会工作调研情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引言为贯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名誉会长李金华关于"推动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指示精神,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把深入开展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调研作为协会全年工作安排的三条主线之一,以深入调查了解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现状,挖掘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先进经验,树立先进典型,进一步推动和引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科学发展。

王德元[8](2010)在《我国公共投资项目政府审计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11月以来,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央审时度势,迅速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加强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是促进中央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顺利落实、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经济形势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公共投资规模的扩大和对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的需求,亟待对公共投资项目审计进行全面总结,以探索出其自身的规律性,进行理论上的升华,创造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公共投资项目审计模式,从而使我国政府审计注入新的活力,融入世界审计主流,走向审计现代化。本文通过对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的内涵,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公共管理学和公共政策原理,研究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的基本特征,研究在新环境下公共投资项目审计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及公共投资项目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探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公共投资项目规范和高效管理的审计制度和构建科学而有效的公共投资项目审计模式。第1章导论通过对选题的目的、意义的阐述,对我国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的研究成果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点评,明确了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论文的框架思路。第2章对本文研究中将要涉及到的公共投资理论、控制理论和审计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其他相关范畴进行了探讨。从审计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开始,提出了审计概念体系和审计理论研究的两种框架。第3章对美国、英国、法国等欧共体国家、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公共投资发展历程和公共投资项目的审计的有关情况做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总结我国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制度存在行政管理模式下的体制性缺陷等问题;提出了探索提高最高审计机关在公共投资项目审计中的作用等对我国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的多个方面的启示。第4章对我国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的演进与模式作了探讨。概述了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产生与发展的世界史和中国史;定义了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制度;对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机构的国际模式、中国模式以及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模式的分类进行了探讨。第5章确定了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的定义,并对这一概念所涵盖的审计的主体、客体、范围等内容进行了全面阐述;指出了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的最基本特征;评析了我国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的组织体系;对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程序所包括的工作步骤进行了论述。第6章对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的主要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总结与探讨。对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建设准备阶段审计、概(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财政)财务审计、竣工验收审计等审计内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分别指明了对上述各项审计内容审计所采用的主要方法。第7章对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对我国审计署在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方面的主要探索作了评介;研究了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与方法、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第8章提出对我国现行的审计体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加大审计独立性;调整公共投资审计重心;强化审计责任制度的执行等审计策略。以及建立科学的分析评价体系;用“免疫系统”论指导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的科学发展等多方面的发展建议。第9章是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的不足之处,对未来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公共投资项目审计“免疫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曹宏举[9](2010)在《美国与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审计的发展完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是与受托责任关系的发展以及其内涵和外延的扩大相适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各国的审计理论和实务有了较大发展,在审计类型上已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发展到绩效审计为主,政府审计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审计本质也发生很大变化,审计所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宽泛,审计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显重要。但由于审计理论从世界来看不知是难以研究,还是审计实务性太强而显得理论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的人很少,发表的文章数量也少之又少。不断发展中的绩效审计实践不仅给审计理论研究,也为自身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挑战。当前世界经济不断发生变化,作为社会经济健康运行的保障手段,绩效审计必须发挥其合理而适当的作用,推动可持续发展,提高政府资源的使用效率,维护国家安全。为进一步理解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变化过程中审计本质及其职能的变化,需要重新运用审计动因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与创新等原理,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变迁、目的和本质及其作用和机制理论进行全新的深入研究,并给予新的诠释,并对审计实务予以指导。美国绩效审计是立法模式的发展者和现今的典型代表,是世界上开展绩效审计最早的国家;瑞典绩效审计原属行政型模式的典型代表,2003年7月1日已变革为立法型模式,开展绩效审计既比较早,发展也较快。美瑞两国在政府绩效审计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有效的方法。目前,瑞典国家审计署有40%左右的审计业务属绩效审计,每年完成约60个绩效审计项目,涉及财政、教育、环境、卫生、养老、文化、外事、农业、交通、政府投资,以及公共服务与私营合作等几乎所有政府部门、行政和公共机构,并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效:一是节约了社会资源;二是提高了政府效能;三是提高了管理水平。美国国家审计署有90%左右的审计业务属绩效审计,在2006年,美国审计署为财政创造的价值高达510亿美元,投入产出比是1:105,即在GAO的工作上每投资1美元,就得到105美元的回报。与此同时,还出版了近1000份报告和公告,并向政府提出了2700条工作改进建议,所提出的建议中有4/5得到贯彻执行。根据GAO的文件,在协助制定法律,改善公共服务方面,GAO还带来了1300项无法以财务计算的益处。在过去的十年间提高税收1000多亿美元。本文对美国和瑞典政府绩效审计进行比较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美国和瑞典绩效审计的变迁和体制、机制变革的探讨,总结其经验和缺陷,发现新成果,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与美国和瑞典相比,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起步较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迫切需要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必然要求我国政府审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绩效审计制度。在结构安排上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共八章。其中:第一部分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第二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包括第四章到第七章;第八章为第三部分,是对前文分析研究的总结,即结论和启示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包括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和基本思路、文献综述和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是政府绩效审计的一般分析。主要评述绩效审计的内涵与目标、体制类型与地位、功能与作用、绩效审计与传统财务审计的区别与联系。第三章是绩效审计理论综述。主要阐述绩效审计动因理论,它是用来论证绩效审计产生根源的理论依据;论述制度变迁理论,它是用来论证绩效审计变迁的理论依据;对绩效审计自身理论结构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评析,为后面的论述做铺垫。第四章是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比较分析。主要对美国和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与现状及其各阶段的特点和政治、经济、社会需求、法律、文化传统、技术基础等影响绩效审计变迁的环境因素绩效比较分析。通过结合实际案例的比较分析,找出两国在政府绩效审计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第五章是美瑞政府绩效审计体制的比较分析。主要对美国和瑞典政府绩效审计体制发展变化、审计机构设置及其职能、审计机构人事安排及其职责、审计经费来源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结合实际案例的比较分析,找出两国在政府绩效审计体制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第六章是美瑞政府绩效审计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主要对实施绩效审计的目标、范围、程序、技术方法、质量控制和审计报告等运作机制的主要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结合案例的比较,分析两国在绩效审计运作机制方面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的地方。第七章是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功能与效果的比较分析。主要是结合具体的案例,对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功能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共同的特点和不同之处;对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在各自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所最终产生的效果,如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对外效果、维护国家安全效果等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以证明绩效审计的重要性。第八章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经验、缺陷及对我国的启示。本章是本论文研究的最终成果。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针对上述各章的比较研究,总结出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成功经验和缺陷,并提出自己的几点结论;第二部分是通过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的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美瑞两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成功经验和缺陷以及研究结论,提出开展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合理化建议。做到“实务上升到理论、理论指导实务,理论和实务论证相结合”的研究思路。

冯彦妍[10](2010)在《高等教育经费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绩效审计作为一种政府经济控制手段,以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为原则,来强化政府的经济责任,促进经济增长、劳动就业等目标的实现,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实现经济、节约、效率,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绩效审计是一项内容复杂、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不同领域都有不同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绩效审计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本研究选取了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经费的绩效审计作为研究对象,尝试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以助于完善对资金配置与使用过程的有效监督和控制,提高和促进高等教育经费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论文以“高等教育经费政府绩效审计体系研究”为选题,结合高等教育经费管理的现实需要,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逐层展开,构建了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府绩效审计体系。论文从分析国内外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展情况入手,对之发展共性进行分析,根据高等教育经费绩效的层次性,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的需要,构建了高等教育经费(分区域)综合绩效、经费使用单位-高等学校绩效、专项项目绩效三个层次的绩效审计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运用回归分析、DEA方法对高等教育经费(分区域)的综合绩效审计进行研究,建立了高等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额的回归模型,及高等教育经费(分区域)综合绩效DEA评价模型。运用平衡记分卡原理构建高等学校绩效审计内容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确定高等学校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方法,探索高等学校经费绩效审计评价的具体步骤与方法。结合案例分析,构建高等教育经费专项项目绩效审计层面具体的审计内容及评价方法。论文最后,提出了高等教育经费政府绩效审计的质量控制的几点建议,以保证审计质量。

二、对开展审计科学研究工作的几点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开展审计科学研究工作的几点看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物质流分析的生产型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框架和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框架
        1.2.3 研究思路
    1.3 论文创新之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内部环境审计
    2.2 物质流分析
    2.3 物质流分析与审计
    2.4 文献评述
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1.1 生产型企业
        3.1.2 企业内部环境审计
    3.2 理论基础
        3.2.1 物质流分析理论
        3.2.2 企业环境受托责任理论
4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模式构建
    4.1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模式的提出
        4.1.1 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4.1.2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企业环境审计模式的提出
        4.1.3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理论框架
    4.2 审计目标
    4.3 审计主体
    4.4 审计对象
    4.5 审计程序
        4.5.1 审计计划阶段:以物质流为主线的审计方案
        4.5.2 审计实施阶段: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取证路径
        4.5.3 审计终结阶段:针对问题环节的披露和整改
        4.5.4 后续审计阶段:整改效果的持续评价和监督
        4.5.5 审计流程操作指引
5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ABC钢铁公司内部环境审计案例分析
    5.1 企业基本概况
    5.2 审计程序
        5.2.1 审计计划阶段
        5.2.2 审计实施阶段
        5.2.3 审计终结阶段
        5.2.4 后续审计阶段
    5.3 案例总结
6 对于开展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建议
    6.1 建立物质流成本会计制度
    6.2 引进先进ERP成本管理系统
    6.3 完善物质流管理构建动态审计
    6.4 逐步拓展审计实施范围
    6.5 开展绩效审计以实现增值功能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2)风险导向的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风险识别
        1.3.2 风险导向审计
        1.3.3 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
        1.3.4 文献评述
    1.4 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主要概念
        2.1.1 风险
        2.1.2 失业保险金
        2.1.3 合规性审计
        2.1.4 合规审计风险
    2.2 理论基础
        2.2.1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2.2.2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3章 风险导向的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流程分析
    3.1 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的风险识别
        3.1.1 基于失业保险金发放流程的风险分析
        3.1.2 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本身的风险分析
    3.2 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的风险应对
        3.2.1 风险规避
        3.2.2 风险减轻
        3.2.3 风险转移
        3.2.4 风险接受
    3.3 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的审计计划
    3.4 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的数据分析
        3.4.1 分析模型构建
        3.4.2 数据采集
        3.4.3 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审计分析
    3.5 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的审计取证
        3.5.1 非现场取证
        3.5.2 现场取证
    3.6 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的审计结果
第4章 A市2017年度市级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案例分析
    4.1 案例背景
        4.1.1 A市概况
        4.1.2 A市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概况
    4.2 A市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的流程分析
        4.2.1 A市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的风险识别
        4.2.2 A市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的风险应对
        4.2.3 A市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的审计计划
        4.2.4 A市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的数据分析
        4.2.5 A市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的审计取证
        4.2.6 A市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的审计结果
第5章 对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的建议
    5.1 改善审核漏洞,减少骗保行为
    5.2 加快数据共享,建立共享平台
    5.3 加强整改监督,减少“屡审屡犯”
    5.4 精准法规定义,完善法规体系
    5.5 普及法律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5.6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审计发展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3)预算审计监督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预算审计监督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 预算审计监督任务安排偏重于编制监督,对预算执行管理监督力度不足
    ( 二) 预算审计主要内容偏重于核算规范,对资源配置绩效监督力度不足
    ( 三) 预算审计工作目标侧重于总量控制,对保障精细化管理监督力度不足
二、部队预算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预算管理与核算脱节,缺乏审计评价必备条件
    ( 二) 预算审计主导地位动摇,致使审计建设发展迟缓
    ( 三) 预算审计发展理念单一,缺少审计绩效考评体系
    ( 四) 预算审计人少事多矛盾突出,影响了审计监督质量效果
三、部队预算审计监督应采取的对策
    ( 一) 深入开展“源头”审计,强化预算审计龙头地位
    ( 二) 建立健全绩效审计体系,实现预算审计科学发展
    ( 三) 灵活运用审计方式方法,增强预算审计效率效果

(4)充分发挥学会作用 努力为审计事业创新发展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中国审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的回顾
    ( 一) 围绕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组织开展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等重点课 题研究
    ( 二) 围绕审计工作中心,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开展研讨活动,推动审计理论创新和审计实践发展
        1. 举办第三次理事论坛
        2. 开展专题研讨
        一类是围绕理论研究中心,召开审计基础理论方面的专题研讨会6个。
        另一类是服务审计工作中心,召开审计应用理论方面的专题研讨会9个。
        3. 与单位会员合作开展课题研讨
    ( 三) 加强理论骨干队伍建设,为审计理论研究提供人才保障
    ( 四) 广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积极传播审计新理念和新研究成果
        1. 努力办好 《审计研究》 杂志
        2. 开展与境外审计学术界的交流
    ( 五) 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推动学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关于今后学会工作的几点意见与建议
    ( 一) 深刻认识学会面临的形势任务,努力发挥学会组织的 “智库”作用
    ( 二) 把握审计理论研究总体目标,突出重点,科学制定今后五年审计理论研究规划
    ( 三) 改进方式方法,深化审计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
    ( 四) 继续做好审计理论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 五) 进一步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提高学会持续发展能力

(5)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研究 ——兼论审计模式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审计变革
        1.1.2 国家管理理念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
        1.1.3 现有审计的缺陷
        1.1.4 构建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选题意义
        1.3.1 研究的思路、内容与逻辑框架
        1.3.2 研究的创新点及选题意义
    1.4 研究的方法
2 人本审计的理论基础
    2.1 人本思想及其相关理论
        2.1.1 人本思想
        2.1.2 人本思想相关理论
        2.1.3 对本文的启示
    2.2 行为科学理论
        2.2.1 行为科学基本内容
        2.2.2 行为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
        2.2.3 对本文的启示
    2.3 受托责任理论
        2.3.1 受托责任理论的内容
        2.3.2 受托责任的拓展
        2.3.3 对本文的启示
3 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
    3.1 审计理论与审计理论体系
        3.1.1 审计理论的涵义
        3.1.2 审计理论体系的涵义
        3.1.3 审计理论体系的作用
    3.2 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3.2.1 确立审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要求
        3.2.2 审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观点比较分析
        3.2.3 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3.3 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
        3.3.1 构建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的原则
        3.3.2 审计理论体系研究观点的比较分析
        3.3.3 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
    3.4 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的特点分析
4 人本审计本质论
    4.1 审计本质的涵义及观点评析
        4.1.1 审计本质的涵义
        4.1.2 对已有审计本质观点的评析
    4.2 物本审计的表现形式、特点和缺陷
        4.2.1 物本审计的表现形式
        4.2.2 物本审计的特点
        4.2.3 物本审计的理论缺陷分析
    4.3 人本审计的本质、特点和理论意义
        4.3.1 人本审计的本质
        4.3.2 人本审计的特点
        4.3.3 人本审计的优点及界定审计本质的理论意义
    4.4 人本审计应用价值:以国家审计为例
        4.4.1 国家审计功能发展演变分析
        4.4.2 国家审计功能的局限性分析
        4.4.3 人本审计在实现国家审计功能中的作用
5 人本审计假设论
    5.1 审计假设的涵义和意义
        5.1.1 审计假设的涵义
        5.1.2 审计假设的意义
    5.2 审计假设研究典型观点比较分析
    5.3 人本审计假设体系的构建
        5.3.1 构建人本审计假设的原则
        5.3.2 人本审计假设体系组成要素
        5.3.3 各项人本审计假设的涵义
        5.3.4 人本审计假设体系的验证
    5.4 人本审计假设的实践意义
6 人本审计目标论
    6.1 审计目标的涵义、作用及影响因素
        6.1.1 审计目标的涵义
        6.1.2 审计目标的作用
        6.1.3 审计目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6.2 审计目标演进过程分析
        6.2.1 审计目标演进过程
        6.2.2 对审计目标演进过程的分析
    6.3 人本审计目标体系的构建
        6.3.1 人本审计的终极目标
        6.3.2 人本审计的总目标
        6.3.3 人本审计的具体目标
7 人本审计概念论
    7.1 审计概念的涵义和作用
        7.1.1 审计概念的涵义
        7.1.2 审计概念的作用
    7.2 审计概念的历史演进分析
        7.2.1 审计概念的探索阶段
        7.2.2 审计概念的形成阶段
        7.2.3 国内外审计概念观点的比较分析
    7.3 人本审计概念体系的构建
        7.3.1 人本审计概念体系应具备的特点
        7.3.2 人本审计概念体系的构建
        7.3.3 人本审计概念体系分析
8 人本审计应用理论
    8.1 人本审计应用理论体系的设计思路
        8.1.1 人本审计应用理论体系的设计
        8.1.2 人本审计应用理论体系的分析
    8.2 按行为类型构建的人本审计应用理论
        8.2.1 行为可靠性审计
        8.2.2 行为合法性审计
        8.2.3 行为有效性审计
    8.3 按审计主体构建的人本审计应用理论
        8.3.1 人本国家审计应用理论
        8.3.2 人本民间审计应用理论
        8.3.3 人本内部审计应用理论
    8.4 按审计操作规范构建的人本审计应用理论
        8.4.1 人本审计准则理论
        8.4.2 人本审计程序与方法理论
        8.4.3 人本审计报告理论
9 人本行为导向审计应用模式
    9.1 审计导向模式涵义
    9.2 审计导向模式发展演进分析
        9.2.1 账项基础审计模式
        9.2.2 制度基础审计模式
        9.2.3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9.2.4 对已有审计导向模式的缺陷分析
    9.3 人本行为导向审计模式的设计
        9.3.1 人本行为导向审计模式的涵义
        9.3.2 人本行为导向审计模式的特征
        9.3.3 人本行为导向审计风险模型
    9.4 人本行为导向审计模式优点分析
10 人本审计程序与方法
    10.1 人本审计程序设计思路
    10.2 人本审计的具体程序
        10.2.1 确定审计项目
        10.2.2 确定被审计的关键人物
        10.2.3 行为风险评估
        10.2.4 行为与经济活动、账簿等关系分析
        10.2.5 审计实施
        10.2.6 审计报告与问责
    10.3 人本审计方法设计
        10.3.1 人本审计通用方法
        10.3.2 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审计方法
        10.3.3 对行为有效性的审计方法
11 人本国家审计案例分析
    11.1 党政机关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案例
        11.1.1 案例基本情况
        11.1.2 案例模拟前审计情况
        11.1.3 案例模拟后审计情况
        11.1.4 对比分析
    11.2 政府投资公司管理及运营绩效审计调查案例
        11.2.1 案例基本情况
        11.2.2 审计实施过程及结果
        11.2.3 审计报告及整改处理情况
    11.3 总结分析
12 结论及展望
    12.1 研究结论
    12.2 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审计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审计艺术概述
    (一) 审计艺术的概念和特征
    (二) 审计艺术的分类
        1. 按审计艺术的主体分类
        2. 按审计过程中的管理职能分类
        3. 按审计艺术的表现形式分类
    (三) 运用和研究审计艺术的目的和意义
        1. 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审计质量
        2. 有利于更好地树立审计的良好形象
        3. 有利于更好地发展和完善审计理论体系
二、审计艺术与审计科学、审计文化的关系
    (一) 审计艺术与审计科学的关系
        1. 审计科学是审计艺术的前提和基础 (1)
        2. 审计艺术是审计科学的补充与完善
        3. 审计科学与审计艺术是相互融合的
    (二) 审计艺术与审计文化的关系
        1. 审计艺术反映审计文化
        2. 审计文化影响和制约着审计艺术的发展和运用
        3. 审计艺术的发展推动审计文化的变迁
三、审计工作中的关键艺术
    (一) 审计人员说话的艺术 (1)
    (二) 审计人员访谈的艺术 (2)
    (三) 审计人员询问的艺术 (1)
    (四) 审计人员倾听的艺术 (2)
    (五) 审计交换意见的艺术 (1)
    (六) 审计机关与其他职能部门沟通的艺术
四、提高审计艺术运用能力和水平的途径
    (一) 审计艺术运用的基本要求
        1. 必须遵循审计规范和审计原则
        2. 必须符合审计文化的基本要求
        3. 审计人员必须具有符合要求的能力和素质
    (二) 提高审计艺术运用能力和水平的主要途径
        1. 加强审计艺术的理论研究
        2. 提高审计人员运用审计艺术的能力和素质
        3. 总结、提炼和宣传审计艺术经典案例

(7)浙江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和协会工作调研情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研背景和总体情况
二、8家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典型经验和启示
    (一) 8家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发展的典型经验
        1. 企业家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提高, 为内部审计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和运行模式注重企业发展需要, 体现企业特色, 有效保障了内部审计功能作用的发挥。
        3. 内部审计发展起点高, 注重经营管理和企业风
        4. 内部审计行为趋于规范化和科学化, 为提升内部审计质量、有效发挥功能作用提供了保证。
    (二) 几点启示
        1. 企业家的重视和支持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前提。
        2. 人员素质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根本。
        3. 内部审计工作与企业发展相适应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关键。
三、浙江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协会的典型做法和经验
    (一) 审计机关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经验
    (二) 内部审计协会工作的几点经验
四、关于浙江乡镇 (街道) 审计的一些情况

(8)我国公共投资项目政府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本章小结
第2章 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公共投资理论
    2.2 控制理论
    2.3 审计理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的国际比较
    3.1 美国公共投资项目审计
    3.2 欧共体国家公共投资项目审计
    3.3 澳大利亚公共投资项目审计
    3.4 俄罗斯公共投资项目审计
    3.5 对我国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4章 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的演进与模式
    4.1 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4.2 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产生的意义
    4.3 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模式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的基本要素
    5.1 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的概念与特征
    5.2 公共投资项目审计原则
    5.3 我国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的法律法规规范
    5.4 我国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的组织体系
    5.5 我国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的程序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的内容与方法
    6.1 主要内容与方法
    6.2 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建设准备阶段审计
    6.3 概(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6.4 (财政)财务审计
    6.5 建设项目招投标审计
    6.6 建设项目合同审计
    6.7 竣工验收审计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公共投资项目审计评价
    7.1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概念
    7.2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探索
    7.3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与方法
    7.4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章小结
第8章 我国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的策略
    8.1 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的策略
    8.2 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本文的创新点
    9.3 研究的不足之处
    9.4 未来研究的展望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课题

(9)美国与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基本思路
        1.2.1 研究对象
        1.2.2 基本思路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1.4 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政府绩效审计的一般分析
    2.1 绩效审计的内涵与目标
        2.1.1 绩效审计的内涵
        2.1.2 绩效审计的目标
    2.2 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的联系与区别
        2.2.1 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的联系
        2.2.2 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的区别
    2.3 绩效审计的体制类型与地位
        2.3.1 绩效审计体制类型
        2.3.2 绩效审计的地位
    2.4 绩效审计的功能与作用
        2.4.1 绩效审计功能
        2.4.2 绩效审计的作用
第3章 绩效审计理论综述
    3.1 绩效审计相关理论
        3.1.1 绩效审计动因理论
        3.1.2 制度变迁理论
    3.2 绩效审计理论
        3.2.1 绩效审计理论结构
        3.2.2 绩效审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第4章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4.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变迁及其特点
        4.1.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形成与发展的背景
        4.1.2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过程
        4.1.3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特点
    4.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的变迁及其特点
        4.2.1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形成与发展的背景
        4.2.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过程
        4.2.3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特点
    4.3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影响因素比较
        4.3.1 政治环境的影响因素比较
        4.3.2 经济环境的影响因素比较
        4.3.3 社会需求的影响因素比较
        4.3.4 法律环境的影响因素比较
        4.3.5 文化传统的影响因素比较
        4.3.6 技术基础的影响因素比较
    4.4 综合评析
第5章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体制的比较分析
    5.1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体制发展变化的比较
        5.1.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体制的发展变化
        5.1.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体制的发展变化
        5.1.3 比较分析
    5.2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机构设置及其职能的比较
        5.2.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5.2.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5.2.3 比较分析
    5.3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机构人事安排及其职责的比较
        5.3.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机构人事安排及其职责
        5.3.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机构人事安排及其职责
        5.3.3 比较分析
    5.4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经费来源的比较
        5.4.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经费来源
        5.4.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经费来源
        5.4.3 比较分析
    5.5 综合评析
第6章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
    6.1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目标、范围的比较
        6.1.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目标与范围
        6.1.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目标与范围
        6.1.3 比较分析
    6.2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程序、质量控制的比较
        6.2.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与质量控制
        6.2.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与质量控制
        6.2.3 比较分析
    6.3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技术和方法的比较
        6.3.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技术和方法
        6.3.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技术和方法
        6.3.3 比较分析
    6.4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报告的比较
        6.4.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报告
        6.4.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报告
        6.4.3 比较分析
    6.5 综合评析
第7章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功能及效果的比较
    7.1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功能比较
        7.1.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功能
        7.1.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的功能
        7.1.3 比较分析
    7.2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效果的比较
        7.2.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效果
        7.2.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的效果
        7.2.3 比较分析
    7.3 综合评析
第8章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经验、缺陷及对我国的启示
    8.1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经验与缺陷
        8.1.1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经验
        8.1.2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缺陷
        8.1.3 结论
    8.2 对我国的启示
        8.2.1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现状
        8.2.2 我国与美瑞两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差别
        8.2.3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高等教育经费政府绩效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现状分析
        1-1-3 研究目的及现实意义
    §1-2 主要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第二章 国内外政府绩效审计现状分析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实践开展情况评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外实践开展情况综述
    §2-3 国内研究现状及实践开展情况评述
        2-3-1 国内研究现状
        2-3-2 国内实践开展情况综述
第三章 高等教育经费政府绩效审计体系基本框架
    §3-1 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3-1-1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3-1-2 公共治理理论
        3-1-3 官僚经济理论
    §3-2 构建多层次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体系
    §3-3 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的核心内容
        3-3-1 经济性
        3-3-2 效率性
        3-3-3 效果性
        3-3-4 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3-4 多层次的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
    §3-5 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
        3-5-1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确定原则
        3-5-2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
        3-5-3 确定审计评价标准的制约因素
    §3-6 绩效审计的技术方法
        3-6-1 传统审计方法在绩效审计中的运用
        3-6-2 绩效审计特色方法
第四章 高等教育经费综合绩效审计
    §4-1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
        4-1-1 高等教育经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分析
        4-1-2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对GDP增长贡献率分析方法概述
        4-1-3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对GDP增长贡献率分析
    §4-2 基于DEA方法的高等教育经费综合绩效审计
        4-2-1 DEA方法基本概述
        4-2-2 DEA方法对高等教育经费综合绩效审计的逻辑整合
        4-2-3 基于DEA方法影响高等教育经费综合绩效的因素分析
        4-2-4 基于DEA方法对高等教育经费综合绩效的审计评价
第五章 高等教育经费使用单位-高等学校绩效审计
    §5-1 高等学校经费绩效审计的内涵
        5-1-1 高等学校经费的概念
        5-1-2 高等学校经费绩效的特性
    §5-2 高等学校经费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
    §5-3 高等学校经费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
        5-3-1 平衡计分卡基本原理及运用
        5-3-2 高等学校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5-3-3 高等学校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基本内容
        5-3-4 高等学校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4 高等学校经费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
        5-4-1 定量标准的确定
        5-4-2 定性标准的确定
    §5-5 高等学校经费绩效审计的具体步骤与方法
        5-5-1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5-5-2 评价指标的权重设置
        5-5-3 评价指标的加权综合记分
        5-5-4 高等学校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评价结果
第六章 高等教育经费专项项目绩效审计
    §6-1 高等教育经费专项项目的概念
    §6-2 高等教育经费专项项目绩效评价的特点
    §6-3 高等教育经费专项项目绩效评价的设计原则
    §6-4 基于高等教育经费专项项目运行过程为基础、结果为导向的绩效审计内容
    §6-5 案例研究1——XX大学强势特色学科(群)建设项目绩效审计
        6-5-1 案例简介
        6-5-2 审计目标
        6-5-3 审计步骤
        6-5-4 审计方法
        6-5-5 审计评价
        6-5-6 审计发现问题
        6-5-7 审计建议
    §6-6 案例研究2——某学院2006、2007 年度中央示范性建设专项项目绩效审计
        6-6-1 案例简介
        6-6-2 审计目标
        6-6-3 审计评价标准
        6-6-4 审计方法
        6-6-5 审计评价
        6-6-6 审计发现问题
        6-6-7 原因分析
        6-6-8 审计建议及改进处理意见
第七章 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质量控制的建议
    §7-1 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的实施程序
        7-1-1 绩效审计项目的选择
        7-1-2 审计方案的制定
        7-1-3 审计实施阶段
        7-1-4 审计终结阶段
    §7-2 审计报告的合理有效利用
        7-2-1 分析诊断内部管理问题
        7-2-2 高等学校领导人考核的依据
        7-2-3 高等学校资金拨付及预算分配的参考
        7-2-4 审计结果逐步实现向公众公告
    §7-3 绩效审计项目的跟踪
    §7-4 绩效审计人力资源管理
        7-4-1 优化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
        7-4-2 有效利用外援
        7-4-3 绩效审计人力资源的培训管理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四、对开展审计科学研究工作的几点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物质流分析的生产型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研究[D]. 祁越.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2]风险导向的失业保险金发放合规性审计研究[D]. 莫雪君.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3]预算审计监督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吕贤华. 财会学习, 2016(09)
  • [4]充分发挥学会作用 努力为审计事业创新发展服务[J]. 翟熙贵. 审计研究, 2015(01)
  • [5]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研究 ——兼论审计模式设计及应用[D]. 姜毅.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6]审计艺术研究[J]. 《审计艺术研究》课题组,刘达朱. 审计研究, 2012(03)
  • [7]浙江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和协会工作调研情况报告[J].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浙江调研组,鲍国明,肖春辉. 中国内部审计, 2012(04)
  • [8]我国公共投资项目政府审计研究[D]. 王德元. 武汉理工大学, 2010(08)
  • [9]美国与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D]. 曹宏举. 吉林大学, 2010(05)
  • [10]高等教育经费政府绩效审计研究[D]. 冯彦妍. 河北工业大学, 2010(04)

标签:;  ;  ;  ;  ;  

关于开展审计科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