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现自我 超越自我(论文文献综述)
许颖,赵义泉[1](2022)在《超越式班级的建设》文中提出超越式班级是一个精神共同体,它是传统班级的高级形式。在超越式教学中,超越式班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超越式班级以超越自我为班级奋斗目标,强调在超越的氛围中通过丰富的超越式活动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探索超越式班级建设的路径:师生共同制订班级奋斗目标;以丰富多彩的超越式活动为载体;以班级制度为重要依托;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功能;关注学生整体的同时重视个体差异。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指导,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超越与可持续性发展。
王霞[2](2020)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解读莱辛科幻小说《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文中认为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2013)是英国当代着名女作家,于200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莱辛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其作品题材丰富、内涵深刻。本文选取了莱辛科幻小说《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The Making of the Representative of Planet 8,1982)(以下简称《八号行星》)为研究对象,小说描述了一个自然生态失衡、社会冲突分裂、居民精神异化的八号行星,讲述了八号行星代表(星球管理者)在冰灾中超越自我,涅盘重生的故事。论文首先从八号行星突遭冰灾,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引发社会动荡和个人信仰缺失等事件探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之间失衡的生态关系,发现八号行星代表在冰灾中重构人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生态辩证统一关系的过程。然后分析殖民统治者老人星帝国为八号行星制定的移民罗汉达星球计划也宣告失败,八号行星深陷生存危机,老人星苦心经营的乌托邦假象遭遇破灭危机。冰灾帮助八号行星代表从老人星营造的和谐乌托邦社会假象中苏醒,勇敢直面人类在生态灾难中的物质短缺危机和困惑迷茫的精神危机,坚定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的乌托邦理想和信仰,肯定个体生存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和集体优势为人类的存续发展做出努力。最后赞扬了八号行星代表在冰灾中不畏死亡翻越隔离墙,向极地冰川前进寻求人类发展的勇敢行为;肯定了八号行星代表在灾难中共享生命与记忆,最终进化成集体共生形态的自由发展意识,和人类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本文运用了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跨越文学与哲学的学科界限,借鉴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辩证统一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乌托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思想探讨莱辛在《八号行星》中设定的集体涅盘重生结局。文章从莱辛在小说中的马克思哲学思想以及对人类生存现状的担忧和未来发展的深切关注肯定了八号行星代表在生存困境中做出的正确选择,最终找到生态危机的解困之路。
吴先伍[3](2019)在《“自我超越”抑或“超越自我”?——儒家形上超越的他者之维》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受到中西互竞的文化背景影响,为了给儒家哲学提供合法性证明,学者们一方面强调儒家哲学与西方哲学一样都有超越性,另一方面又强调儒家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外在超越不同,是一种内在超越。由于这种证明没有注意西方哲学的超越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超越,从而使得儒家哲学的建构最终与西方哲学殊途同归,成为一种自我超越。实际上,儒家哲学否定自我中心论,要求"毋我",希望在现实世界中通过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走向他者,实现一种与自我超越截然不同的对自我的超越——超越自我。正是因为儒家哲学强调超越自我,使得儒家哲学不太重视自我的权利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自我对他者的义务,而是更加重视自我对他者的道德责任,这对于现代社会中由于权利意识的盛行而引发的激烈冲突具有消解作用。
张君博[4](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我发展是人生存发展的天然需要,是人对于自身思考,对人本质探索,对存在价值和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古今中外,不论是西方哲学的理性沉思还是中国哲学对内在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人类从来没有停止对自我的审视和对自我发展的探寻。如果说西方哲学关于个体自我主体性的理性沉思使自我发展高扬起主体性旗帜,中国传统哲学人生境界观则侧重从个体内在的心性体悟来感受自身精神生命成长。西方当代心理学普遍把自我发展看作阶段性的内在结构联系,注重对不同阶段的自我发展特征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出个体的自我发展必须基于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自我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为研究大学生自我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当代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在现实的辅导员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大学生因自我认识的偏差和对自我处境的迷失带来人生规划混乱和现实处境迷茫,进而导致理想信念缺失、人生意义匮乏、自律意识缺乏,自我中心意识膨胀,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缺失,产生自我迷失、人格缺位、发展动力的丧失和发展进程的停滞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论文针对辅导员日常工作中面对的突出问题,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通过对自我发展理论的历史文化维度和现代理论维度的梳理,详细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关系,在对学生群体的调研和对辅导员访谈的实证调查基础上,分析导致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以促进学生成为整全的人为目标,从理想信念、知识能力、健全人格、人生境界四个维度来激励、唤醒和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本文由绪论、自我发展理论梳理、实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关联、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实施路径五部分共计八章组成。绪论。本章主要论述了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对西方心理学关于自我发展的研究理路和国内关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论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进行交叉研究的思路,以此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构建大学生自我发展培养体系,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模式。第一章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研究的理论借鉴和知识基础。本章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于自我发展的方法论指导以及自我发展的历史文化维度和现代理论维度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为研究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知识基础。第二章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基本理论。本章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性质、作用、指向、核心要素、范畴等方面阐述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涵;从微观时空境域和宏观时代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背景;从文化性与历史性、个体性和社会性、主动性和受动性、持续性和阶段性、政治性和价值性的统一角度分析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特征。第三章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章对大学生自我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问卷》调研数据和部分辅导员的访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当前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大学生主体原因和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的外部原因进行了分析。调研结论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本章从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联系出发,指出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自我发展提供重要保证,二者相互促进,互为支撑。探讨了全人教育原则、和谐发展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原则、生活世界原则、持续改进和产出导向原则等基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指出理想信念、知识能力、健全人格和人生境界是构成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核心内容。第五章以理想信念树立为先导统领大学生自我发展方向。本章提出大学生应正确把握和理解自我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通过自我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践行者。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确保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政治方向,增强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文化底蕴,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分类指导,丰富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平台支撑,进一步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第六章以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筑牢大学生自我发展根基。本章主要探讨了大学生自我发展与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指出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核心基础,从四个维度、十六个能力点对自我发展能力进行分析,从十个层面对企业所看重的毕业生优秀综合素质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理念,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模式,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以此实现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大学生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七章以健全人格塑造为主线引领大学生自我发展目标。本章提出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指向健全人格的塑造,并从人格的生理要素、心理要素、社会要素、道德要素和审美要素五个层面,指出生理要素是健全人格的基础,心理要素是健全人格的保障,社会要素是健全人格的核心,道德要素是健全人格的指向,审美要素是健全人格的提升,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五维体系,并对相关的路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第八章以人生境界培育为牵引提升大学生自我发展格局。本章指出高校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天地胸怀、战略眼光、家国情怀和时代精神入手,涵育并提升大学生的人生境界,促使大学生个体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相统一,自我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相统一,自我描述与精神超越相统一,使大学生以对至真、至善、至美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为牵引,充分扩展大学生自我发展格局,从而更好地支撑和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本论文的研究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激励、唤醒和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相结合,希望能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理想信念树立、知识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塑造、人生境界培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引导学生自觉走上自我发展之路,建构起学生成长发展的意义世界,使学生真正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王自清[5](2018)在《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体育在促进学生育德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体育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其中所蕴含、遵循的道德价值较为丰富。教育部高度重视体育的教化功能,提出要统筹体育、艺术和语文、历史、品德五科在综合育人方面的融合。由此多学科课程融合成为中小学生育德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如何梳理和有效构建体育学科育德内容体系,实现体育与其它学科融合的育德,这是新时期中小学体育工作所面临的课题和重大挑战。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本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以学科融合为研究视角,对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内容、实施路径、要求等进行理论构建,并对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形成中小学体育育德的行动方案,为中小学体育贯彻立德树人探索有效路径。研究表明:1.所构建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内容体系主要分成四个维度:即国家认同、文化自信、社会责任和健康人格。国家认同维度包括:爱国奉献、国家荣誉、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维度包括:文化认知、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社会责任维度包括: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友善互助;健康人格维度包括健康身心、团队精神、意志品质等。2.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的特征主要有规范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实现中小学体育育德的路径是跨学科融合渗透。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实施的基本要求包括:文化育德:塑造校园体育文化体系、协同育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程育德: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育德衔接的一体化、实践育德:认知与行为的统一等。3.现行的体育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都设置了与体育育德有关的目标,但部分体育课程标准的育德目标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育德目标的可操作性不足。4.大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对中小学生进行体育育德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对体育育德的目标理解不够准确、没有掌握正确的途径和方法等,导致体育育德效果不尽人意。中小学校领导较为重视体育育德,但贯彻落实力度不够。5.行动研究实施的成效分析表明,基于学科融合的课堂教学目标设置充分体现了体育育德价值,学科教师育德的教学策略主要运用了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榜样学习等方法。6.行动研究的实施对学校领导层面的德育理念、学科融合的育德认知、学科教学与育德的关系等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促进学校领导更为重视体育育德的功能。行动研究有助于学科教师积极转变育德理念,有效树立“立德树人”、“学科融合”、“体育育德”等育德理念。行动研究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体育活动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意志品质、团结合作、遵守规则、竞争精神等有了更为清晰和积极的认知,体育品德素养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朱平[6](2018)在《唐君毅道德自我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第二代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唐君毅是中国与西方伦理文化研究中的执牛耳者。他以复兴儒家伦理文化为目的,通过全面的综合东方与西方的伦理文化,企图开拓出中国伦理文化现代化之路,因而他本人被称为“文化意识宇宙中的巨人”,享有与第二代现代新儒家另一重要代表牟宗三相媲美的声誉。他的“道德自我”既是伦理学的基础性、本质性的概念,关涉道德个体的主体性挺立、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道德人格的养成;也是其文化哲学中核心概念,干系到中国伦理文化的现代化生成与发展。因此,他秉承以儒家伦理为宗的思想要旨,深入吸取宋明心性与义理学的精髓,广泛借鉴西方诸多哲学流派的思想资源,建构起以“道德自我”为核心概念的“道德—文化论”,试图通过人们“道德自我”之建立,引导人们积极从事和创造文化活动,推动中国现代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唐君毅秉承宇宙唯心论思想,把宇宙理解为由物质和精神构成的生命体,将人类看作宇宙生命的正统继承者,强调宇宙与人类都是以物质为基础而由精神主宰的生命,认为一切人类活动都是精神性的活动。同时,唐君毅认为,人类由物质与精神构成,因而人类可能存在两种意识状态:一是精神自我或道德自我;二是现实自我或物质自我。前者不受时空的限制而表现为无限的、恒常的和形上的;后者受到时空的限制而表现为有限的、变动的和形下的。人类正常的生活状况是精神自我主宰现实自我的状态,这是一种良善的生活状态。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类往往不自觉地将有限的物质自我当成了无限的精神自我,导致物质自我控制精神自我,最终致使人类对物质过度要求而产生罪恶。唐君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方法在于,通过起动所有人类内心里至善的“心之本体”,自觉地认知自己陷溺或颠倒的现实,超越现实的自我的羁绊,恢复精神自我的主宰状态,实现道德自我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即在道德自我支配下,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从事或创造各种各样的符合道德价值和规范的纯粹文化与社会文化生活。唐君毅以“文化生成”为建立道德自我的目标,其目的是在汲取孟子之“四心”说、宋明之义理与心性学的基础上,运用康德和黑格尔的道德形而上学的构建方法,并将两者熔于一炉,形成了以“道德自我”核心的“道德——文化论”。他采用了王阳明“心之本体”的概念,将心体理解成“道德自我”的载体,又把“心体”之内核阐释为道德自我,也即“仁心、性理或良知”,由此构成以“仁心”为内核,以“心之本体”为载体的本体论。在此基础上,他承继了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认知逻辑,将“仁心”看作是“天心”,把“道德自我”阐释为人的本心本性,强调人从“物质自我”达向“道德自我”的过程乃是一个“返本归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又以“现实自我”为起点,以“一念自觉”为方法,以“天理流行”为目的,最终实现“道德自我”的建立。由此,个人“道德自我”的修成,可通过人心体之自觉为基础,借以知耻为动力,运用思诚之工夫,达成即贤成圣的理想目标。个人“道德自我”的实践,则以“体用不二”为原则,以“绝对自律”为方式,以实现生活道德化为最终目的。因而在唐君毅看来,“道德自我”的修养与实践,必须通过个人在社会中所进行文化创造的具体活动才能最终实现,即人文化成。继而,他强调,“道德自我”与“文化活动”的关系是一种“体与用”的关系,以人类“道德自我”为根基和土壤,可以催生出人类的所有文化形式(包括民主与科学),并使人类所有的文化生活都合于道德。总之,唐君毅坚持“宇宙即是吾心”的唯心论学说,通过“道德自我”的形而上学建构,运用“体用不二”认知方法,把人类的所有活动(包括科学与民主等文化活动)都看作是人类“道德自我”所生发出来的,以此回击五四运动中西化派对儒家学说无法发展出“科学与民主”文化的批判。可见,唐君毅之道德自我论,为保护和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因秉承“德高智低”的道器观,又暴露出其“泛道德主义倾向”和“返本开新”的困境。
王天姿[7](2017)在《尼采哲学视域下教育本质》文中研究指明尼采的哲学思想主要由权力意志的本体论和以超越为基础的伦理观组成,不论其权力意志说还是其超人哲学,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启迪。教育的本质在于回归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超越自我,只有从生命本体中引出潜在之物,激发权力意志,不断发现、创造和超越自我,才能完满生命和教育的过程,用生命赋予教育新的意义。
郑希通(CHENG Hei Tung Tony)[8](2017)在《唐君毅道德主体观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中国传统哲学而言,关于生命的主体、人的生命的本原、人之所以有善心善念、有道德行为,以至有建立理想的制度文化及客观事业,此种种表现,究极其根源,在中国传统先哲看来,特别在中国传统儒学之中,是有其源头活水的本原。此本原不在外而在内,而在古代社会,这本原历来都是中国儒者乃至中国人民安身立命之根本所在。孔子言仁,孟子言良知,朱子言性即理,陆象山言心即理,王阳明言致良知....……等,就大处而言,都是历代儒者本其对生命的真实体验,然后表诸于语言概念的论述总结,有别于纯粹的猜测或玄想。唯有关内容、表达方式及理路之所以不同,乃由于因应时代的转变,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乃至不同的教化对象,再加上实践者自身的独特体验,于是而有不同的演绎,不同的教法,以及不同的思想创造。然则语言可变、表达方式可变、理路可变,价值内核却不可改变。盖进入现代,此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所依,在此崭新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下,当代的儒者将当以何种的形态、何种的语言概念、何种的理论内容、何种的思维方式去对此中国传统生命主体及其相连的核心价值,作出既立足于传统,而又满足当代新时代要求的创造性诠释方法,这将是当代儒者回应此时代需要的必答课题。唐君毅作为当代新儒家的重要学者,本其真实的生命体验、涵盖古今中外的学养、细致包容、兼收并蓄、开放宽容以及卓绝的思辨能力,以其一生的努力,对这问题作出了有力的回应。唐君毅对传统中国学术之新诠释,对中西思想文化理论之新创建,皆与其道德主体观念的开展息息相关,而此种种观念之阐发,依研究显示,皆本其对生命的真切体验而有。唐君毅首出的道德主体观念见诸其早年着作《人生之体验》。书中开始使用“心体”或“心之本体”等观念,但皆以直觉感悟的方式表达。文中唐君毅发现现实人生中的不同心境,无论是正面负面,其背后皆有积极意义,于是体会到人生命中的善。而人生的意义就是要实现此种善的价值,继而肯定一切学术文化与客观事业的价值,从而重建人生、重建人类文化。唐君毅于《道德自我之建立》一书,开始对此“心之本体”作道德哲学式的陈述。唐君毅指出,人之道德行为之根本,是“道德自我”或“精神自我”;然后唐君毅由人之不忍之心,推出道德心灵之存在;进而再由不忍世界之虚幻与毁灭,而发现“心之本体”的存在。“心之本体”为“道德自我”、“精神实在”的根本,由此而确保现实存在,世界存在,于是进而肯定一切客观文化事业的重要。不过“道德自我”只成就个人人格,虽理上亦肯定客观文化事业,但为要取信于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现代人,唐君毅于《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中创立“道德理性”一观念,并以西方式的迂回进路论述各种文化活动之所以根于“道德理性”的原因,从而确立“道德理性”统摄文化活动的理论根据。之后,唐君毅回头整理中国哲学,自述其写作方法,乃本其仁义礼智之心,以即哲学史以言哲学的进路,重新理顺中国历代思想的发展,并融会贯通诸家的思想,使各种思想哲学,皆能各归其位。唐君毅进而发现,不单中国历代的各家思想、义理可以融会贯通,世界各大文化的思想、哲学亦可本于人的心灵活动而相通起来,并有其共同的生命之源。于是返本之后,唐君毅继之以开新,而有其心灵九境的创造。唐君毅以九境为基础,论证一切古今中外之思想、学术、文化、道德行为、宗教等,均是人的“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所形成或所感通之境。九境总持一切哲学,使各种思想哲学皆各得其分位,各显其价值。唐君毅最后由博返约,指出一切的哲学与文化,其目的是为了成教,使一切人的精神生命得以超升;而此一切理想的落实,皆植根于人的“性情”,故“性情”为生命之根本,一切文化与学术的源头活水。本文的章节划分,除绪论之外,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论述唐君毅道德主体思想的来源,以及其首出的道德主体观念“心之本体”、“道德自我”、“精神实在”。第二章讨论创造主体“道德理性”涵摄各种文化活动的理由,以及人在现实中实践道德的艰难及超克之道。第三章讨论道德主体观念的返本开新与归结:先述唐君毅本其即哲学史以言哲学的方法整理历代中国思想义理之所得,于中见无论是中国哲学本身,抑或是世界各大思想、哲学与文化,皆可会通于人的心灵活动之中;继而以人的“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建构心灵九境的哲学架构,并通过生命成长为一切文化立根;最后由博返约,指出一切哲学与文化皆为成教,而一切理想的落实皆植根于人的“性情”。第四章总结唐君毅的道德主体观念的现代价值,首指出其观念上的创新为现代中国人架设进入中国哲学的桥梁,次述其继承宋明儒的心志建立新内圣外王之学,最后论述其将人类有价值的文化融通为性情之教的贡献。第五章比较唐君毅与牟宗三的思维方式与道德主体思想之异同,一方面显示两位新儒家学者思想的同中之异,更可见及两人对应时代问题的不同回应,于是两家各自的贡献及其哲学的胜处亦因而更清晰可见。结语总结唐君毅道德主体观念的贡献,对现代中国人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对理想文化教育事业的展望与启示。
舒宗礼[9](2016)在《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研究》文中认为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关系到教育现代化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进程。“卓越”是一种追求,它在于将自身的优势、特长和能力,以及与自身发生生命关系的外部资源,发挥到极致的一种状态。事实上,中学体育教师的生命本身是追求卓越的,其成长也在这种追求卓越的路径之中,其生命意义与生命价值的实现程度便取决于对自我生命的超越程度。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部分中学特级体育教师为典型调研对象,通过对中学特级体育教师职业叙事、职业生涯故事的主观分析,从中学特级体育教师成长的生命宽度、时阶长度和卓越高度,对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专业特征、成长轨迹、成长范式与成长策略展开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中学卓越体育教师表现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具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和执着的职业追求;坚持终身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育人取向,具有自信乐观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善于教学实践反思;专业特长突出,社会影响广泛等专业特征。第二、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成长包括专业成长和生活情趣两个方面,相互联系、融为一体。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并非总是一种正向的过程,可能遇到挫折、低潮与停滞,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过程,既离不开外部环境和条件的促动与制约,更离不开自我生命自觉。从自我超越、个体主体性和外部环境3个维度可将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划分为4次成长,并且这种成长轨迹不具有绝对性,而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随着外部标准和个体主体性的调节变化的。第三、卓越体育教师是可以培养的。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培养更多强调的是在价值理性主导下对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精心培育与呵护,构建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成就卓越的适宜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第四,外促式与内生式相融共生是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的最佳范式。“生命自觉”是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范式的核心价值观。体育教师成长经历着“客体性——主体性——主体间性”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的策略:在自我导向学习中自我更新,在实践经验中自我反思,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自我拓展和在个人特长中自我超越。
吴维库[10](2016)在《领导者自我超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领导者从脆弱走向强大、从卑微走向成功的过程中,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慢慢就积累了一些行为和思维习惯。这些习惯会影响领导者的形象甚至走向更大的成功。由于很难得到外部力量的斧正,所以领导者要能够实现自我超越。本文依据国学智慧对领导者需要自我超越的几个方面提出了思考建议。
二、实现自我 超越自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现自我 超越自我(论文提纲范文)
(1)超越式班级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超越式班级的概念及其建设背景 |
二、建设超越式班级的意义 |
1.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
2.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
3.有利于教师研究素养的发展 |
4.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
三、建设超越式班级的路径 |
1.师生共同制订班级奋斗目标 |
2.以丰富多彩的超越式活动为载体 |
3.以班级制度为重要依托 |
4.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功能 |
5.关注学生整体的同时重视个体差异 |
(2)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解读莱辛科幻小说《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八号行星生态的辩证统一 |
1.1 八号行星自然生态的辩证统一 |
1.2 八号行星社会生态的辩证统一 |
1.3 八号行星代表精神生态的辩证统一 |
第2章 八号行星社会的乌托邦理想 |
2.1 老人星打造的乌托邦假象 |
2.2 八号行星乌托邦假象遭遇解构危机 |
2.3 八号行星代表重拾乌托邦希望 |
第3章 八号行星人本思想的存续 |
3.1 八号行星代表正视存在价值 |
3.2 八号行星代表寻回自我意识 |
3.3 八号行星代表思考未来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详细中文摘要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3)“自我超越”抑或“超越自我”?——儒家形上超越的他者之维(论文提纲范文)
一 “自我超越”:西方哲学样板下的儒家哲学建构 |
二 超越自我:儒家哲学的本来样貌 |
三 重视责任:超越自我的后果 |
(4)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自我发展的研究 |
二、国内对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研究的理论借鉴和知识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我发展的方法论指导 |
一、从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出发把握自我发展的起因 |
二、从人的实践性出发把握自我发展的途径 |
三、从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出发把握自我发展的内涵 |
四、从成为“高尚的人”出发把握自我发展的精神追求 |
五、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出发把握自我发展的目标 |
第二节 自我发展的历史文化维度考察 |
一、西方哲学中的自我及自我发展观演变 |
二、以境界提升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哲学中蕴含的自我发展思想 |
第三节 自我发展的现代理论维度考察 |
一、现代心理学关于自我发展的代表理论 |
二、现代心理学关于自我发展的基本共识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概念界说 |
一、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涵 |
二、相关概念界分 |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背景分析 |
一、大学生自我发展所处的微观时空境域 |
二、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时代背景演变 |
三、融入祖国、人民之“大我”的大学生自我发展 |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基本特征 |
一、文化性和历史性 |
二、个体性和社会性 |
三、主动性与受动性 |
四、持续性与阶段性 |
五、政治性与价值性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从调查数据看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问题 |
一、自我发展的认知和定位不足 |
二、自我发展的自主性有待加强 |
三、自我发展的价值导向不清晰 |
四、获得外部支持的主动性欠缺 |
五、自我发展能力亟待提升完善 |
第二节 从辅导员访谈看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问题 |
一、自我中心主义倾向 |
二、自我同一性危机 |
三、自我发展内生动力欠缺 |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内部原因 |
二、外部原因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关系 |
一、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提升 |
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大学生自我发展夯实根基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基本遵循 |
一、借鉴全人教育理念 |
二、注重学生和谐发展 |
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
四、立足日常生活世界 |
五、持续改进和产出导向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核心体系 |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 |
二、完善的知识能力素质 |
三、健全的人格素养 |
四、崇高的人生境界 |
第五章 以理想信念树立为先导统领大学生自我发展方向 |
第一节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三个维度 |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第二节 用理想信念教育确保大学生自我发展方向 |
一、教育学生正确把握自我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 |
二、教育学生正确把握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 |
三、教育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投身伟大中国梦的现实实践 |
第三节 以理想信念树立为先导的大学生自我发展路径 |
一、加强理论学习筑牢理想信念教育根基,明确自我发展政治方向 |
二、坚定文化育人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内涵,增强自我发展文化底蕴 |
三、开展分层教育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实效,促进自我发展分类指导 |
四、注重阵地建设拓展理想信念教育手段,丰富自我发展平台支撑 |
第六章 以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筑牢大学生自我发展根基 |
第一节 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内涵 |
一、知识的基础作用 |
二、能力的外在表现 |
三、素质的整体关切 |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发展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
一、扎实的知识储备 |
二、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 |
三、高素质优秀人才 |
第三节 以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大学生自我发展路径 |
一、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理念 |
二、借鉴新型教育理念的先进性 |
三、提升课堂知识传授的实效性 |
四、提升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
第七章 以健全人格塑造为主线引领大学生自我发展目标 |
第一节 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
一、人格的内涵 |
二、开展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意义 |
第二节 以健全人格塑造为主线的人格教育内涵 |
一、生理要素是健全人格的基础 |
二、心理要素是健全人格的保障 |
三、社会要素是健全人格的核心 |
四、道德要素是健全人格的指向 |
五、审美要素是健全人格的升华 |
第三节 以健全人格塑造为主线的大学生自我发展路径 |
一、注重和引导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
二、关注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
三、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充分的社会化 |
四、加强和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水平 |
五、指引和呼唤大学生美好生活向往 |
第八章 以人生境界培育为牵引提升大学生自我发展格局 |
第一节 人生境界的内涵 |
一、人生境界体现了个体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的统一 |
二、人生境界体现了个体自我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 |
三、人生境界体现了个体理想自我描述与精神超越的统一 |
第二节 人生境界对于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作用 |
一、追求至真的人生境界能够支撑大学生在求真道路上孜孜不倦 |
二、向往至善的人生境界能够引导大学生在向善意志上砥砺前行 |
三、渴求至美的人生境界能够激发大学生在万物共生中圆融自如 |
第三节 以人生境界培育为牵引的大学生自我发展路径 |
一、涵养自我发展的天地胸怀 |
二、培育自我发展的战略眼光 |
三、厚植自我发展的家国情怀 |
四、激励自我发展的时代精神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 |
1.2.1 德育 |
1.2.2 育德 |
1.2.3 体育育德 |
1.2.4 中小学体育育德 |
1.2.5 学科融合 |
1.2.6 中小学体育学科与体育课程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儒家思想 |
1.3.2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1.3.3 社会学习理论 |
1.3.4 角色承担理论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假设、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假设 |
1.5.2 研究创新点 |
1.5.3 研究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体育道德基础理论研究 |
2.1.1 体育品德研究 |
2.1.2 体育精神研究 |
2.1.3 体育道德困境研究 |
2.2 学校体育育德理论研究 |
2.3 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育德研究 |
2.3.1 体育课程标准育德研究 |
2.3.2 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育德研究 |
2.3.3 国际体育课程育德研究 |
2.4 高校体育德育研究 |
2.5 体育道德测量工具的研究 |
2.6 发达国家体育德育价值研究 |
第3章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建构 |
3.1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建构依据 |
3.1.1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3.1.2 国家教育政策的有力驱动 |
3.1.3 全球化新时代的强烈呼唤 |
3.2 体育育德与学科融合的关系 |
3.3 审思:相关概念的逻辑联系 |
3.3.1 有关体育育德的基本观点 |
3.3.2 体育育德相关概念的辨析 |
3.4 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基本内容体系研究 |
3.4.1 中小学体育的育德内容的来源分析 |
3.4.2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构建的原则 |
3.4.3 中小学体育育德基本内容体系 |
3.4.4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特征 |
3.4.5 学科融合:体育育德实施途径 |
3.4.6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实施要求 |
第4章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研究 |
4.1 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育德分析 |
4.1.1 课程性质(或课程定位)的育德分析 |
4.1.2 课程理念的育德分析 |
4.1.3 课程目标的育德分析 |
4.1.4 教学内容的育德分析 |
4.1.5 学习评价的育德分析 |
4.1.6 影响课程标准育德功能实现的相关因素分析 |
4.2 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育德的认知 |
4.2.1 体育课中进行育德的职责认同 |
4.2.2 提升自身师德修养的认同 |
4.2.3 不同类型教师的育德认同 |
4.2.4 教学目标体现育德的认知 |
4.2.5 校领导对体育育德的重视 |
4.2.6 中小学体育育德实施途径分析 |
4.2.7 影响体育育德的实施因素 |
第5章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行动研究及成效分析 |
5.1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行动研究方案 |
5.1.1 行动研究目标 |
5.1.2 行动研究实施单位 |
5.1.3 行动研究流程 |
5.1.4 行动研究时间 |
5.2 行动研究内容设计 |
5.2.1 教学目标的育德内容 |
5.2.2 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
5.2.3 学科融合的教学内容 |
5.2.4 教学计划汇总 |
5.2.5 教学实施要求 |
5.2.6 行动研究风险 |
5.3 学科融合的体育育德教学行动研究实施成效分析 |
5.3.1 有效渗透体育育德,教学设计实现创新变革 |
5.3.2 深化立德树人落实,学校领导重视体育育德 |
5.3.3 积极转变育德理念,增强学科教师体育素养 |
5.3.4 促进道德价值认知,提高学生体育品德素养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调查问卷(体育教师) |
附录二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调查问卷(学校领导) |
附录三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学校领导) |
附录四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名师基地学员) |
附录五 中小学体育育德教学访谈提纲(XJ学校领导) |
附录六 中小学体育育德教学访谈提纲(XJ学校学科教师) |
附录七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XJ学校学生) |
附录八 中小学体育名师基地学员访谈记录 |
附录九 中小学校领导访谈记录 |
附录十 XJ学校领导访谈记录 |
附录十一 XJ学校学科教师访谈记录 |
附录十二 XX学校学生访谈记录 |
附录十三 XX学校学科教师的教学反思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唐君毅道德自我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唐氏道德自我论的形成背景 |
第一节 唐君毅道德自我论的时代语境 |
一、近代中华民族艰难的救亡之路 |
二、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境遇 |
三、近代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困境 |
第二节 唐君毅道德自我论的思想资源 |
一、以儒学为主兼通道、佛学思想 |
二、博采西学诸流派致思方法 |
第三节 唐君毅道德自我论的致思动力 |
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推崇 |
二、中国伦理文化“花果飘零”的反思 |
三、中国文化生命承继与复兴的使命 |
第二章 唐氏道德自我论的概念界说 |
第一节 唐君毅道德自我概念的内涵辨析 |
一、道德自我与自我 |
(一) 形下自我与形上自我 |
(二) 形上自我即道德自我 |
(三) “道德自我”与弗氏“自我” |
二、道德自我与道德人格 |
(一) 什么是人格 |
(二) 人格与道德人格 |
(三) 道德人格与“道德自我 |
第二节 唐君毅道德自我的形上释义 |
一、道德自我是一种精神实在 |
二、道德自我具有绝对自由性 |
三、道德自我对“自我”的超越 |
第三章 唐氏道德自我论的认知基础 |
第一节 心之本体:道德自我生成本源 |
一、“我感即我在”:心之本体的确证 |
二、真实与至善:心之本体的本质 |
三、主宰与超越:心之本体的特性 |
第二节 天人合一:道德自我生成逻辑 |
一、仁爱之心:“天人合一”的根据 |
二、天人合德:“天人合一”的核心 |
三、返本归元:“天人合一”的实现 |
第三节 内在超越:道德自我建立路径 |
一、现实自我:“内在超越”的起点 |
二、“一念自觉”:“内在超越”的方法 |
三、道德自我:“内在超越”的达成 |
第四章 唐氏道德自我论的理论建构 |
第一节 超凡入圣:道德自我的目标指向 |
一、知耻之心:道德自我的生成动力 |
二、思诚之格:道德自我的修养工夫 |
三、即贤入圣:道德自我的理想目标 |
第二节 明体达用:道德自我的实践维度 |
一、体用合一:道德自我的实践原则 |
二、绝对自律:道德自我的实践方式 |
三、“生活道德化”:道德自我的生活指向 |
第三节 人文化成:道德自我的文化展开 |
一、文化与道德自我 |
二、纯粹文化与道德自我 |
三、社会文化与道德自我 |
第五章 唐氏道德自我论的反思与评价 |
第一节 唐君毅道德自我论与现代新儒家的联系 |
一、唐君毅对熊十力思想的继承 |
二、唐君毅与牟宗三思想的比较 |
第二节 唐君毅道德自我论对中国现代文化的贡献 |
一、唐君毅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坚守与保护 |
二、唐君毅对融通中西文化的不懈努力 |
三、唐君毅对中国伦理传统现代化的追求 |
第三节 唐君毅道德自我论思想的局限 |
一、唐君毅道德自我论的“唯心与为我”特性 |
二、唐君毅道德自我论的“泛道德主义”倾向 |
三、唐君毅道德自我论的“返本开新”困境 |
第四节 唐君毅道德自我论的当代价值 |
一、唐君毅道德自我论对当代文化建设的价值 |
二、唐君毅道德自我论对当代道德建设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尼采哲学视域下教育本质(论文提纲范文)
一、尼采哲学思想简述 |
(一) 权力意志的本体论 |
(二) 超越基础的伦理观 |
二、教育之本质——回归生命 |
(一) 再解教育之形上关怀 |
(二) 反观形下世界之教育 |
三、教育之意义——超越自我 |
(一) 作为教育者的超越 |
(二) 作为受教育者的超越 |
四、余论 |
(8)唐君毅道德主体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理由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早期成长的思想资源及道德主体观念的产生 |
第一节 早期思想的形成 |
一、家风家教与原始性情之跃动 |
二、愤悱怛恻之情的流露 |
三、早期以西方式思维看中西文化 |
四、对真理的体认与思想的转折 |
第二节 道德主体观念的萌芽 |
一、“人生之体验”的义蕴 |
二、面对人生的烦恼与挣扎的体验 |
三、道德主体观念的萌发 |
四、思维方式决定主体方式 |
第三节 道德主体观念的朗现 |
一、道德生活的本质 |
二、“心之本体”的发现及其本质 |
三、“心之本体”的作用 |
四、思维方式的开辟与主体朗现方式之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道德主体观念的开展与实践中的历炼 |
第一节 成就一切文化活动的“道德理性” |
一、一切文化活动皆本于“道德自我” |
二、“道德理性”所继承中西思想之处 |
三、文化活动的创造主体:“道德理性” |
四、“道德理性”与文化活动的关系 |
第二节 十二种理想文化事业的开出及主体性反思 |
一、“道德理性”的性质 |
二、顺人之理性开出的十二种真正文化理想 |
三、略述十二种文化领域皆本“道德理性”之理由 |
四、反自然主义、唯物主义、功利主义以建立人格世界 |
第三节 道德主体观念之实践与历炼 |
一、道德实践上之艰难的体验 |
二、道德实践向下沉坠之可能与超克之道 |
三、对道德实践的信念 |
四、黑暗中的永恒光明:道德主体的真实根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道德主体观念的返本开新与归结 |
第一节 道德主体观念的返本研究 |
一、中国哲学中所言之“心” |
二、中国哲学中所言之“性”与“人性” |
三、中国哲学中所言之“道” |
四、综合新内圣与新外王之反思 |
第二节 心灵九境的开新之论 |
一、“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略释及其深义 |
二、心灵九境通过生命成长为一切文化立根 |
第三节 道德实践境中的道德主体 |
一、道德实践生起的源头 |
二、人经道德心灵肯定而有真实的生活 |
三、人由同情共感而超越自我,本自“性情” |
四、“道德理性”的实践性格 |
第四节 天德流行境中的道德主体:“性情” |
一、天德的流行即人德的成就:以儒家为代表 |
二、儒家直下人之原始“性情”与心灵之可自我超越性 |
三、由博返约之思维:中国文化之真实根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君毅道德主体观念的发展及其现代价值 |
第一节 中国哲学道德主体观念的返本开新 |
一、对西方哲学的观念及论述方式的吸收 |
二、对传统中国哲学观念的创造性诠释 |
三、重建中国哲学道德主体观念的实践性格 |
四、为现代中国人架设进入中国哲学的桥梁 |
第二节 重新为中国儒家内圣之学开出外王事业 |
一、重新诠释宋明儒心性之学 |
二、继承宋明儒的心志开出客观文教事业 |
第三节 将人类一切有价值的文化融通为性情之教 |
一、以心灵九境总持一切哲学、思想、文化 |
二、将一切文化理想归约为性情之教 |
第四节 唐君毅思维方式与其道德主体之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略论唐君毅与牟宗三的思维方式与道德主体思想之异同 |
第一节 唐君毅与牟宗三研究哲学之思维方式的比较 |
一、牟宗三要哲学地建构中国哲学 |
二、唐君毅要使其哲学化作桥梁 |
第二节 唐君毅与牟宗三对关心生命与关心文化的偏重 |
一、牟宗三关心生命但更关心文化 |
二、唐君毅关心文化但更关心生命 |
第三节 唐君毅与牟宗三思想中“道德理性”之不同涵意 |
一、牟宗三由“道德理性”曲通科学与民主 |
二、唐君毅的“道德理性”涵摄一切文化理想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唐君毅道德主体观念的评价 |
二、唐君毅道德主体观念对现代中国人的价值与意义 |
三、唐君毅道德主体观念对理想文化教育事业的启示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命题由来与选题意义 |
1.1.1 命题由来 |
1.1.2 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的综述 |
1.2.1 国内体育教师教育研究 |
1.2.2 境外体育教师教育研究 |
1.2.3 优秀体育教师研究 |
1.2.4 综述小结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资料法 |
1.3.2 比较分析法 |
1.3.3 访谈法 |
1.3.4 问卷调查法 |
1.3.5 历史分析法 |
1.3.6 个案分析法 |
1.4 研究思路 |
2 教师专业发展与卓越体育教师成长 |
2.1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
2.2 优秀体育教师、特级体育教师与卓越体育教师的内涵 |
2.2.1 优秀体育教师 |
2.2.2 特级体育教师 |
2.2.3 卓越体育教师 |
2.3 卓越体育教师的成长 |
3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专业特征 |
3.1 卓越体育教师专业特征的概括:基于文献的分析 |
3.1.1 卓越教师的专业特征 |
3.1.2 体育名师的专业特征 |
3.1.3 卓越体育教师专业特征分析框架 |
3.2 调查对象的选择与基本情况 |
3.3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专业特征 |
4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的轨迹 |
4.1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及启示 |
4.1.1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
4.1.2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的启示 |
4.2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的轨迹与表象 |
4.2.1 一般教师成长过程分析 |
4.2.2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轨迹的叙事 |
4.2.3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的轨迹 |
4.3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的动力 |
5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外促式成长 |
5.1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 |
5.1.1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
5.1.2 国外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分析 |
5.1.3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
5.2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入职教育 |
5.2.1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与改革 |
5.2.2 我国初任体育教师入职教育现状透视 |
5.2.3 国外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制度概述 |
5.2.4 国外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5.3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 |
5.3.1 我国体育教师职后培训主要模式分析 |
5.3.2 提高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实效性的方式 |
6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内生式成长 |
6.1 “生命自觉”: 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的核心价值观 |
6.1.1 体育教师外促式成长范式之弊端 |
6.1.2 体育教师成长呼唤生命自觉 |
6.2 基于场域理论的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范式的建构 |
6.2.1 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文化之愿景 |
6.2.2 构建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范式的“3个关注” |
6.2.3 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范式的建构 |
6.3 促进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的策略 |
6.3.1 在自我导向学习中自我更新 |
6.3.2 在实践经验中自我反思 |
6.3.3 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自我拓展 |
6.3.4 在个人特长中自我超越 |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领导者自我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一、领导者超越自我的必要性 |
二、超越自我认知 |
三、超越自我满足感 |
四、超越自我权威 |
五、超越自我的惯性 |
六、超越自己的胸怀 |
七、超越小我成就大我 |
四、实现自我 超越自我(论文参考文献)
- [1]超越式班级的建设[J]. 许颖,赵义泉.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2(02)
- [2]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解读莱辛科幻小说《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D]. 王霞.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3]“自我超越”抑或“超越自我”?——儒家形上超越的他者之维[J]. 吴先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4]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我发展研究[D]. 张君博.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D]. 王自清.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6]唐君毅道德自我论研究[D]. 朱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7]尼采哲学视域下教育本质[J]. 王天姿.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 [8]唐君毅道德主体观念研究[D]. 郑希通(CHENG Hei Tung Tony). 武汉大学, 2017(06)
- [9]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研究[D]. 舒宗礼.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4)
- [10]领导者自我超越[J]. 吴维库. 人力资源管理,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