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教育

论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教育

一、谈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曾子轩,陈雪纯,曹越,杨锐[1](2021)在《大学校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与建议》文中研究表明大学校园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不仅拥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等重要功能,更是通过教育提升师生乃至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重要场所,开展大学校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梳理了全球大学校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分析了4个典型案例(剑桥大学、罗得岛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并从加强调查研究、编制保护规划、开展多元的保护实践三个方面为中国大学校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021)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文中研究说明(2021年10月)前言"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2021)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文中认为目 录前 言一、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二、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一)优化就地保护体系(二)完善迁地保护体系(三)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五)协同推进绿色发展三、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一)完善政策?

陈小华[4](2021)在《基于SFIC模型的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协同治理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与老挝跨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要中老两国紧密的合作。加强两国跨境联合保护的协同程度,提升两国之间协作的广度和深度,构建协同的合作平台是维护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与实现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当前,在中老两国跨境联合保护工作中,双方的政治性权力难以转换成协同治理的引领性力量,行政性权力难以转换成有效执行的力量。SFIC模型分析视角有助于探究联合保护协同治理中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联合保护协同基础、发挥联合保护协同治理相关主体作用、加强联合保护协同治理制度设计、保障联合保护协同过程有效性等,可以提升中老两国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工作的长效性与可持续性。

王琳[5](2021)在《完善澜湄流域生物多样性跨境合作保护法律规则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

纪英男[6](2021)在《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多样性是维持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感,而且对未来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贵州省独特的地理环境,生物多样性位居全国第四。但由于贵州省生态系统分布零散、缺少系统化,加之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产生活的需要,让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生态系统丧失稳定性,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也日趋严重。虽然贵州省出台了相关的法律规范,但一般性与环境、生态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能有效地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本文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从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可行的保护对策,从而形成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构想。第一章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概述,包括了生物多样性内涵、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外生物多样性立法现状,在内涵方面主要论述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外在表现形式和生物多样的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理论应遵循的基础。包括生态文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衡量理论,对于国内外生物多样性立法现状,分别列举了法国、日本和美国相关的立法现状,我国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生物多样性相关立法现状。第二章论证了贵州省生物多样性立法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c从贵州省生物多样性被破坏、资源利用的客观需要、以及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规范不足;论证了立法的必要性;从国家顶层设计的支持和贵州省营造良好的保护基础,论证了立法的可行性。第三章对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二是体制机制上存在的问题,三是公众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一步阐述,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遗传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外来物种入侵风险依存以及就地保护建设不完善。关于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包含三个方面:管理体制不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保障方面投入不足、以及运行机制不完备。关于公众参与方面:公众参与的保护意识薄弱、公众参与方式单一以及公众参与程序的可操作性不强。第四章提出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构想,主要从立法目的、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相关责任主体和主要制度方面完成立法的内容框架。以主要制度为核心,分为监督管理制度、资金保障制度、惠益分享制度、区域合作制度和法律责任。以制度的方式细化立法内容,从监督管理到资金保障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协同合作,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和交流,善用贵州省大数据的发展优势促进贵州省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际问题,从而减少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弯路,旨通过地方性法规的方式充分保护贵州省的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刘新元[7](2021)在《湖南中方县森林城市的评价体系与专项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纽带。创建森林城市,能形成良好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为人民添加生态福祉;为地方发展提供大量机遇和挑战,促进社会劳动力的有效利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森林城市的创建将提升中方县的森林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内涵,推进中方县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升综合效益,实现乡村振兴。研究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能为发展重点决策提供支撑,为中方县森林城市规划提供科学指导,为推动中方县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新方向,为未来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同时希望能给其他创森城市提供借鉴和帮助。本文从解决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森林城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梳理了森林城市的建设发展历程,对森林城市有了完整的认知。阐释了森林城市的相关概念,在森林文化学、森林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湖南省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规划研究。以湖南省地方标准《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为主要标准构建指标评价体系,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构建判断矩阵、求取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对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的整体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论述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通过指标权重和综合评价计算,得到中方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数为66.605 3分,27项指标中有17项指标属于“良好”范畴,中方县森林城市在综合评价等级中处于“良好”的等级。意味着中方县森林质量较高,生态系统维持较好,森林文化价值效益良好,湿地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整体建设条件较好,但同时还存在文化科普场所少、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够、绿化水平有待提高、休闲旅游场所较少、森林投入管理监测力度不足等问题。各项权重按照从大到小排列为:文化科普场所>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标识建设>水岸绿化≥通道绿化>休闲游憩绿地建设>生态休闲旅游>公众态度>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义务植树>营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其他绿地>村庄绿化>树种配置>城镇绿化覆盖率>森林保护>林产基地>科普活动>生态监测>科学规划>生境保育与森林经营>古树名木>森林认证>生态服务>组织领导>保障措施。(2)针对中方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结果与城市森林发展现状,提出了“生态中方”的理念,综合推进森林健康、经济与文化建设。以中方县城区城市森林建设为中心,以道路林网和水系林网建设为主轴,以刺葡萄和油茶产业建设为动力,以森林旅游和森林文化建设为牵引,以百村千点森林体系建设为基础,努力实现“山水林城,生态中方”的总目标,构建“一核一屏、二网二产、百村千点”的城市森林总体布局。(3)根据中方县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权重结果,对文化科普场所、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标识建设、水岸绿化、通道绿化、休闲游憩绿地建设、公园绿地面积、生态休闲旅游、树种配置、义务植树等指标内容进行重点专项规划。全面提升中方县的环境质量、经济水平和城市影响力。为中方县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提供科学指导,也希望能给其他创森城市提供借鉴和帮助。

魏帆[8](2021)在《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研究 ——以岐山落星湾湿地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生活环境的质量,湿地景观空间也更多的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湿地空间是城市和乡村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湿地连接陆地空间和水域空间,为城市和乡村居民提供可亲近水源的休闲空间,也为动植物提供存活繁衍的环境,增加了地域的生态多样性。中国对湿地资源生态的保护和景观的建设较晚,发展比较缓慢,但是,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关注度的提高,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应有的保护和修复,保障湿地生态良好,推动长久的发展。首先,通过资料的查阅和收集,整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了解,总结湿地景观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发展阶段和成果,并对相关概念进行解析,为论文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其次,根据实际的现场调研情况总结落星湾国家湿地公园的基本现状,深入分析现状湿地的水量、水质、植物、用地和交通等基本情况,分析得出由于原湿地公园遭到大面积的洪水冲毁,场地中出现了水量急剧下降、植物多样性减少、道路严重毁坏等景观破碎和生态破坏等实际情况,表明落星湾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和生态修复的迫切性。最后,结合湿地公园的现状实际情况和优秀的国内外案例,总结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和生态修复的设计目标、原则和修复策略,对已有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应用到实际的案例设计中。以陕西省岐山县落星湾国家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和生态修复项目为主要研究案例,整理设计构思,明确设计内容、设计理念和目标等,并利用科学的修复策略对湿地公园的驳岸设计、植物的蓄种、雨水的利用等进行生态修复,利用合理的湿地景观设计方法改造提升湿地公园景观空间,力求设计可以美化城市乡村环境、生态良好、以人为本的湿地公园景观。

郭娇敏[9](2021)在《高中生物学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各种传染病接连出现,已经控制的传染病也经常卷土重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滥用日益严重,生物武器的研发屡禁不止,这些对维护生物安全提出了新挑战。2020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健康、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威胁,敲响我国生物安全建设的警钟。在此背景下,生物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梳理生物安全教育理论体系,通过对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相关生物安全内容的分析,找到生物安全教育的切入点,明确生物安全教育的原则和途径,适时渗透生物安全教育。本文具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生物安全和生物安全教育的内涵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研究发现,生物安全教育可以细分为传染病防控教育、生物武器防范教育、生态资源安全教育、生物技术安全教育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五个领域,并且可以从这五个方面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瑞昌市某中学的学生和老师进行调查,了解高中生物安全教育的现状。调查显示,教师普遍缺乏生物安全素养,同时,生物学教学任务繁重,导致学校缺乏生物安全教育;学生对生物安全知识的知晓程度总体较低,缺乏生物安全意识,部分学生的生物安全行为习惯有待养成。第三部分,充分挖掘生物学教材中生物安全教育素材,确立生物安全教育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并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经过一学期的生物安全教育实践发现,学生对待生物安全事件的态度和生物安全行为均有所提升和改善,但在学业成绩和生物安全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没有显着性差异。本研究认为,高中生物学教材中蕴含大量的生物安全教育内容,为高中开展生物安全教育提供了便利。从长远角度来看,生物安全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安全素质,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温秀芬[10](2021)在《中学生物学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的路径与策略研究》文中认为

二、谈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校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大学校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情况
    出台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
    建立规划体系
    成立联盟和组织
大学校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例分析
    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
    美国罗得岛大学景观总体规划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校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平台
    中国北京大学校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中国大学校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议
    加强校园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编制校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开展多元的校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

(2)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二、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一)优化就地保护体系
    (二)完善迁地保护体系
    (三)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五)协同推进绿色发展
三、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
    (一)完善政策法规
    (二)强化能力保障
    (三)加强执法监督
    (四)倡导全民行动
四、深化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
    (一)积极履行国际公约
    (二)增进国际交流合作
结束语

(3)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目 录
前 言
一、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二、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三、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
四、深化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
结束语

(4)基于SFIC模型的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SFIC模型下的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治理保护实践
    (一)联合保护协同治理初始条件相异
    (二)联合保护协同治理制度存在差异性
    (三)联合保护协同治理主体利益诉求不同
    (四)联合保护协同治理协同过程艰难
三、完善SFIC模型下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的框架要件
    (一)初始条件
    (二)制度设计
    (三)催化领导
    (四)协同过程
四、拓展SFIC模型内涵、提升联合保护协同治理水平的路径
    (一)夯实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协同基础
    (二)发挥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协同治理相关主体领导作用
    (三)创新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协同治理制度设计
    (四)实现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协同过程有效性
五、余论

(6)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生物多样性概述
    一、生物多样性基本内涵
        (一)生物多样性定义
        (二)生物多样性外在表现形式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文明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利益衡量理论
    三、国内外生物多样性立法现状
        (一)国外生物多样性立法现状
        (二)国内生物多样性立法现状
第二章 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立法的必要性
        (一)是解决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严重破坏的需要
        (二)是贵州省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的客观需要
        (三)是弥补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不足的需要
    二、立法的可行性
        (一)国家政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支持
        (二)其他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经验借鉴
        (三)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的时机成熟
第三章 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问题分析
    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一)遗传资源保护力度不够
        (二)外来物种入侵风险依存
        (三)就地保护建设不完善
    二、体制机制
        (一)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
        (二)资金投入不足
        (三)运行机制不完备
    三、公众参与
        (一)公众参与意识薄弱
        (二)公众参与方式单一
        (三)公众参与程序可操作性不强
第四章 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构想
    一、立法目的
    二、立法指导思想
        (一)不得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二)结合省情,突出地方特色
    三、立法原则
        (一)保护优先
        (二)持续利用
        (三)公众参与
        (四)惠益分享
    四、相关责任主体
        (一)政府
        (二)企事业单位
        (三)社区
        (四)公众
    五、主要制度
        (一)监督管理制度
        (二)资金保障制度
        (三)惠益分享制度
        (四)区域合作制度
        (五)公众参与制度
        (六)法律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7)湖南中方县森林城市的评价体系与专项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森林城市相关概念
        2.1.1 城市林业
        2.1.2 生态城市
        2.1.3 园林城市
        2.1.4 森林康养
        2.1.5 生物多样性
    2.2 理论基础
        2.2.1 森林文化学
        2.2.2 森林生态学
        2.2.3 生态经济学
3 中方县城市概况
    3.1 城市基本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情况
    3.2 生态环境概况
        3.2.1 环境质量情况
        3.2.2 自然资源情况
    3.3 森林资源现状
        3.3.1 林地资源
        3.3.2 野生动植物资源
4 中方县创建森林城市评价分析
    4.1 评定指标体系
    4.2 灰色关联分析指标权重
        4.2.1 层次分析法构建权重矩阵
        4.2.2 灰色关联改良计算权重
    4.3 中方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
        4.3.1 评价等级标准确定
        4.3.2 模糊关系矩阵建立
    4.4 评价结果分析
        4.4.1 总体情况分析
        4.4.2 指标情况分析
5 中方县森林城市规划研究
    5.1 规划原则
    5.2 规划目标
        5.2.1 总体目标
        5.2.2 分期目标
    5.3 规划布局
6 重点工程专项规划
    6.1 城市森林网络工程
        6.1.1 绿色廊道
        6.1.2 绿色城镇
        6.1.3 美丽乡村
        6.1.4 郊野公园
        6.1.5 绿色屏障
    6.2 城市森林健康工程
        6.2.1 生物多样性保护
        6.2.2 树种配置
        6.2.3 森林保护
    6.3 城市林业经济工程
        6.3.1 生态休闲旅游
        6.3.2 林产基地
        6.3.3 森林认证
    6.4 城市生态文化工程
        6.4.1 文化科普场所
        6.4.2 生态标识
        6.4.3 生态文化宣传
        6.4.4 义务植树
        6.4.5 科普教育活动
    6.5 城市森林管理工程
        6.5.1 支撑体系
        6.5.2 保障措施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方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指标重要性评判专家咨询表
附录B 中方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打分表
附录C 湖南省中方县森林城市主要动植物
致谢

(8)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研究 ——以岐山落星湾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国内研究现状
        1.6.2 国外研究现状
        1.6.3 国内湿地现状
    1.7 研究创新点
    1.8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解析及案例借鉴
    2.1 湿地景观相关概念
        2.1.1 湿地概念解析
        2.1.2 湿地的分类
        2.1.3 湿地公园景观空间类型
        2.1.4 湿地景观演变历程
        2.1.5 湿地景观的价值
        2.1.6 湿地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2.2 湿地公园的相关概念
        2.2.1 湿地公园的定义
        2.2.2 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格局要素
        2.2.3 湿地公园的建设效益
    2.3 湿地生态系统理念
    2.4 生态修复相关概念
        2.4.1 生态修复
        2.4.2 湿地生态修复
        2.4.3 恢复生态学
    2.5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湿地景观中的应用
        2.5.1 景观生态学的起源和发展
        2.5.2 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2.5.3 生态学原理与湿地景观的结合研究
    2.6 国内外案例解析
        2.6.1 国内案例解析——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2.6.2 国内案例解析——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2.6.3 国内案例解析——陕西渭柳湿地公园
        2.6.4 国外案例解析——伦敦湿地公园
        2.6.5 国外案例解析——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公园
    2.7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岐山县落星湾国家湿地公园调研现状分析
    3.1 基地概述
    3.2 背景解读
    3.3 区位分析
    3.4 现状水量分析
        3.4.1 湿地公园历史水量演变
        3.4.2 湿地公园存在的水量问题
    3.5 现状水质分析
        3.5.1 岐山县地下水水质
        3.5.2 岐山县地表水水质
        3.5.3 岐山县水质问题
    3.6 现状生态评价
        3.6.1 土地资源评价
        3.6.2 水资源评价
        3.6.3 生物资源评价
    3.7 现状绿化景观分析
        3.7.1 绿化功能分析
        3.7.2 景观功能分析
        3.7.3 现状植物存在问题
    3.8 现状用地分析
        3.8.1 湿地公园现状用地概况
        3.8.2 现状用地存在问题
    3.9 现状交通分析
        3.9.1 湿地公园现状交通概况
        3.9.2 现状交通存在问题
    3.10 现状地形分析
    3.11 周边人流分析
    3.12 使用人群分析
    3.13 场地SWOT分析
    3.14 本章小结
4 湿地公园生态修复设计原则、目标和策略分析
    4.1 湿地公园修复设计原则
        4.1.1 坚持地域性原则
        4.1.2 坚持生态性原则
        4.1.3 坚持景观性原则
    4.2 湿地公园修复设计目标
        4.2.1 充分发挥生态效应
        4.2.2 营造丰富的湿地公园景观
        4.2.3 衔接城市职能
    4.3 湿地公园修复设计策略
        4.3.1 湿地公园景观修复策略
        4.3.2 湿地公园生物修复策略
        4.3.3 湿地公园生境修复策略
        4.3.4 湿地公园分区保护策略
    4.4 本章小结
5 陕西省岐山县落星湾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
    5.1 设计构思
        5.1.1 设计内容
        5.1.2 设计理念
        5.1.3 设计原则
        5.1.4 设计目标
        5.1.5 目标功能与人群设想
    5.2 方案整体优化提升规划设计
        5.2.1 总体规划
        5.2.2 分区设计
        5.2.3 湿地剖立面图分析
    5.3 专项设计
        5.3.1 水体流态设计
        5.3.2 水系疏通工程
        5.3.3 生态源头污水厂尾水处理工艺
        5.3.4 生态水体自净系统设计
        5.3.5 雨水处理与利用
        5.3.6 水体驳岸设计
        5.3.7 绿地区域生态恢复系统设计
        5.3.8 生态蓄种策略及目标
        5.3.9 湿地基底生态修复
        5.3.10 湿地植物景观设计
    5.4 湿地应急管理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致谢

(9)高中生物学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生物安全
        2.1.1 生物安全的概念
        2.1.2 生物安全的内涵
    2.2 生物安全教育
第3章 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学生调查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和方法
        3.1.3 调查内容
        3.1.4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3.2 教师访谈
        3.2.1 访谈目的
        3.2.2 访谈对象和方式
        3.2.3 访谈过程
        3.2.4 访谈结果与分析
第4章 高中生物中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的教学实践
    4.1 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的教材内容梳理
    4.2 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4.2.1 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的原则
        4.2.2 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的途径
    4.3 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的教学案例展示
        4.3.1 教学案例一:《基因工程与应用》
        4.3.2 教学案例二:《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4.3.3 教学案例三:《免疫调节》
    4.4 实践研究结果与分析
        4.4.1 测验结果与分析
        4.4.2 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5.2 讨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四、谈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校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与建议[J]. 曾子轩,陈雪纯,曹越,杨锐. 环境保护, 2021(21)
  • [2]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浙江林业, 2021(10)
  • [3]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人民日报, 2021
  • [4]基于SFIC模型的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协同治理研究[J]. 陈小华. 思想战线, 2021(05)
  • [5]完善澜湄流域生物多样性跨境合作保护法律规则的思考[D]. 王琳. 广西大学, 2021
  • [6]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研究[D]. 纪英男. 贵州民族大学, 2021
  • [7]湖南中方县森林城市的评价体系与专项规划研究[D]. 刘新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8]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研究 ——以岐山落星湾湿地公园为例[D]. 魏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高中生物学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D]. 郭娇敏.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10]中学生物学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的路径与策略研究[D]. 温秀芬.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  

论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