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编辑规律研究(上)

网络新闻编辑规律研究(上)

一、网络新闻编辑规律研究(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和曼,焦飞越[1](2021)在《“四全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编辑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文中认为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社会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网络新闻编辑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精通网络媒体新技术、了解网络传播环境特点、具备新闻高度敏感性、能够最大限度优化组合新闻信息,成为网络新闻编辑必备的竞争力要素。网络新闻编辑应充分认识到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准确把握"四全媒体"的传播规律,提高网络风险防范与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提升聚合新闻与场景应用能力,加强跨界联动与网络议程设置能力,强化信息运营与效果评估能力,充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打造更多网络新闻精品。

赵清[2](2021)在《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迈进信息化时代后,互联网技术在我国获得飞速发展,并凭借自身信息传播速度快、时效性高、互动性强等优势,逐渐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大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思维方式因此发生重大变化,互联网多元化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大众的视野,并转变了大众看待事物的思考方式。但正因其传播范围之广,影响力之大,对传统新闻编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与冲击。传统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网络传统)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行业发展的影响,同时利用(网络传统)网络传播优势进行创新改革,进一步优化自我发展方式,从而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步伐。基于此,本文将围绕网络传播时代下大众的变化与对新闻编辑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新闻编辑工作今后发展路径提出一定建议与意见。

李文科[3](2020)在《谈网络新闻编辑和报纸新闻编辑的互补》文中研究说明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网络新闻已经逐渐渗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对传统报纸类新闻媒介造成了严重冲击。但随着网络新闻的快速发展,我们也逐渐认识到了网络新闻"后劲不足"的缺点。因此,为了实现报纸新闻编辑与网络新闻编辑的发展,就必须深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似点与不同点,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切实可行的互补措施,实现二者共同发展,达到优缺点互补的目的。

曹婷[4](2019)在《论网络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与职业素养》文中提出网络新闻在传播过程中,编辑对信息的发布、舆论的引导以及网络舆论环境的营造,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和职业素养,阐述了该职业的特点,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意见。

刘婧[5](2019)在《新闻游戏的叙事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新闻游戏又被称为“Newsgame”,意为新闻与游戏结合的一种新闻内容表达方式。国内学者将其纳入交互式新闻叙事,认为它是遵循了新闻原则来讲述新闻故事。但因游戏元素的存在,有关于新闻游戏的属性争议声不绝于耳:有学者认为它是游戏,而有学者认为它的本质是新闻。归咎起来,正是因为游戏作为新闻游戏的表现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新闻叙事与表达的客观性、事实性、新近性等特征,故才会有此争论。由于新闻游戏是新闻叙事的一种形态,而新闻叙事又属于叙事学,叙事学的研究范围更大,既包括了作为纪实文本的新闻,又包括了属于虚构文本的游戏,因此在叙事学视域下研究新闻游戏的叙事特征,探寻游戏元素是否影响到了新闻游戏的新闻叙事部分,来确定新闻游戏的叙事属性,能够为解决争议提供一定的支撑。因此,本研究遵循叙事学研究路径,依据詹姆斯·费伦提出的叙事概念搭建研究框架,从叙事者、叙事结构、叙事话语和叙事接受来研究新闻游戏的叙事特征。主要采取文献分析、访谈、案例分析和参与式观察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从新闻游戏的发展历程和定义演变可以看出,其概念中体现出的新闻特征要大于游戏特征。从新闻游戏目前的研究进展可知,学者们从符号学角度归纳出了新闻游戏的纪实偏向性,并认为新闻游戏是融合文化改变新闻业的成果之一。互联网语境下的新闻叙事特征与游戏叙事特征在一定层面上存在相似性,但具体依然有明显的差别。从新闻游戏的叙事者来看,其叙事者是新闻游戏制作者与新闻游戏用户的集合体。其身份的双重性映射了现今网络在线新闻中,接受者地位的改变与参与新闻叙事的事实;新闻游戏制作者在制作新闻游戏时,会遵循新闻原则,运用新闻“六要素”,目的是扩大新闻传播;而新闻游戏的接受者与现今新闻的叙事接受者一样,不再被动接受叙事,而是通过交互参与叙事。从新闻游戏的叙事结构上来看,其地志空间主要通过文字还原真实,通过交互进行选择。另外,空间不仅承载着新闻故事的发生地点与叙事场景的作用,而且空间关系可以表现时间、安排叙事结构,甚至能够推动整个新闻游戏的叙事进程。新闻游戏的叙事模式符合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的钻石型叙事模式,叙事逻辑与新闻相似,但是因为游戏元素的存在无法构成复合序列,只能构成“事件→基本序列→故事”的叙事逻辑。从新闻游戏的叙事话语上来看,新闻游戏的叙事声音会有制作者的声音缺席与制作者和用户的声音公开两种情况。而新闻游戏的叙事视角也是分两种情况:即新闻游戏制作者的全知全能视角与用户的人物限知视角。新闻游戏能够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主要运用非线性叙事与共时叙事的方式。且不同类型的新闻游戏叙事速度是不同的;叙事频率主要有重复性叙事与综合性叙事两种。从新闻游戏的叙事接受上来看,用户既作为叙事者又作为叙事接受者。在传统新闻叙事接受中的浅层性与低沉浸感,在新闻游戏的叙事接受中转变为深层性与高沉浸感。用户会通过交互让新闻游戏生产新近事实,符合新闻属性。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新闻游戏的叙事接受逐渐会更依赖媒介,但是新闻游戏的叙事接受期待是具有个体探索意识和批判意识的。通过本文的研究和阐述,新闻游戏的以上叙事特征更加符合新闻叙事特点,因此其具有新闻归属性。

江虹霖[6](2019)在《智媒时代新闻客户端人工编辑的价值回归》文中认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下,传媒业正经历新一轮的颠覆与重构。新闻客户端大规模使用算法推荐技术挑战了人工编辑的存在价值。虽然新技术为新闻客户端带来了巨大红利,却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人工编辑价值的重要性。论证人工编辑价值的回归,实则在回答算法究竟能否替代编辑,“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应当如何取舍的问题,具有很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深访,对人工编辑价值的发展轨迹进行梳理、归纳、论证、总结,从中获取历史规律,分析行业现象背后的成因,论证行业发展趋势并提出可能性构想。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人工编辑价值的历史考察、算法编辑对人工编辑价值造成的冲击、人工编辑价值的回归、人工编辑的价值提升。研究发现:人工编辑在历史变迁中沉淀出核心价值,具体分为伦理价值、传播价值和经济价值;算法编辑的过度应用对人工编辑核心价值造成了巨大冲击,主要表现为对伦理价值和传播价值的背离,以及在经济价值中的迷失;行业乱象呼唤人工编辑价值回归,凤凰、新浪、腾讯、网易和今日头条五大新闻客户端的人工编辑和算法编辑对比结果显示,人工编辑价值优势重现,回归趋向明显;遵循人工编辑价值发展轨迹的内在规律,反思经验教训,并从人工编辑自身、算法、传播内容、用户以及市场几大传播要素之间的矛盾与联系出发,认为人工编辑的价值具有提升空间,需增强职业认同与专业能力,以用户思维为重,坚守新闻价值。同时提出了人工编辑价值的几种可能性拓展方向,即媒体算法分析师和媒体算法委员会或内容运营与产品经理。

陈嘉贤[7](2018)在《移动互联时代新闻编辑力探析》文中提出新闻于社会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其对公共性的追求,而如何达成这种公共性则由新闻编辑力完成。新闻编辑力包含如何发现与确证事实以探明真相、如何达成社会共识、如何建构协调性社会行动的事实基础。移动互联时代,激活了个人生产与传播的欲望,公众利用移动互联设备随时随地上传信息,生产与分享了大量的个人信息,弱化了新闻的社会守望与协调功能;另外,新媒体平台过于强化商业性追求,弱化媒体的公共性与公益性,将用户需求当做生产与传播信息的唯一标准,新媒体编辑通过构建“个人日报”将用户困于基于自己兴趣爱好所建立的狭隘场域中,导致了“信息泛化”与“信息窄化”现象的出现。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给新闻公共性追求带来了巨大冲击。通过对新闻业的历史追问可以发现,新闻业并不是基于媒介的,它是基于社会公共性和理性交往的,因此无论媒介环境如何改变,新闻恪守公共性、追求公共善的内核是不变的,新闻的本质就是为人们做出准确判断供真相。移动互联时代对新闻生产与公共性担当的冲击迫切要求新闻编辑重构新闻编辑力。在应对信息泛化问题上,新闻编辑首先需将自己从新闻编制者的角色转变为向公众供信息、事实真相以及社会现象深度解读的服务者角色;其次增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业务素养的升,使新闻客观性与公共性成为贯穿整个编辑活动的重要原则;最后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将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合理、高效的运用在新闻编辑过程中。在应对信息窄化问题上,新闻编辑需将对公共性的追求贯穿于编辑活动的一生,承担起告知公众真相与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闻编辑力是应对大规模业余化对公众造成认知偏差、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重要保障,新闻编辑力的建构变得十分必要。这要求新闻编辑自身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新闻公共性的追求,高新时期新技术的运用能力;高校在培养新闻编辑人才时,坚持与时俱进的观念,一方面坚守新闻公共性的伦理追求,同时尝试强化新媒介环境下技术与能力的建构,培养既有伦理底线坚守,同时又兼具移动互联时代信息处理技能的全能型的新闻编辑人才。

常江[8](2018)在《聚合新闻:新闻聚合服务对新闻编辑行业的影响》文中指出新闻聚合服务的崛起和主流化对传统及数字新闻编辑行业产生了显着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新闻编辑日常实践、新闻编辑角色定位,以及新闻编辑与新闻行业的关系三个维度上。文章基于在瑞士一家本地新闻网站展开的田野调查,结合通过互联网检索获得的相关行业自述文本,尝试对上述影响做出清晰而准确的剖析。在"联接为王"及其他与之类似的话语的支配下,数字新闻行业开始全面重视编辑业务在聚合时代扮演的重要角色;一种新的、基于数字化平台和聚合逻辑的专业主义新闻编辑理念和新闻编辑身份认同也在逐渐形成;而编辑群体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从"内容生产者"到"内容策略设计者"的角色转型,将是决定整个行业生态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薛晓薇[9](2017)在《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认同 ——以西安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2年起,网络媒体已成为中国重要的传媒形态。尤其是近两年,伴随着手机、数字电视以及自媒体对传媒行业的变革愈演愈烈,网络媒体直接冲击了传统媒体,在抢夺了传统媒体的市场的同时,也颠覆着传统媒体的话语地位。这两方面的冲击直接导致网络新闻工作者在中国呈现爆破式增长。一方面,个人来说,高学历、低收入形成反差,加班时间长,工作压力大成为常态,媒体而言,商业网站盈利,而新闻网站盈利途径单一;另一方面,中国的网络新闻从业者从制度上讲无采访证,导致网站都发布新闻,但只有为数不多的网络新闻从业者会赶到现场采写新闻。这就构成了聚焦网络新闻工作者职业认同的研究缘起。本文以深度访谈法对西安市的网络新闻工作者的业界实践进行探索,继而从其职业所思所想探究影响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认同现状。文章认为,目前西安市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念呈现职业化分层,官方网站与媒体网站的新闻工作者更注重新闻事件真实性原则,主张筛选网络新闻事件的来源,摒弃谣言与误传;商业网站的新闻工作者则更注重新闻事件的“快”“全”“亮”,以抓取读者注意力的新鲜性为第一要义,真实性与原创性相比而言重要程度反而不那么重要。同时,职业认同度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官方网站对目前工作普遍“非常满意”,商业网站不稳定,但工资高,较为满意,但是媒体网站从业者呈现年龄结构轻、学历层次高、从业时间短的特点。其中,女性居多,加班多,人员流动快,工作满意度普遍不高,薪资福利也低于西安市平均工资水平,职业认同感与专业主义理念缺失,成为覆盖整个西安市网络新闻工作者的代表性问题。整体上来说,目前西安市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较为缺乏。这归根到底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缺乏制度许可;二是收入低;三是鱼龙混杂。因此,亟待从针对性的三方面加强西安市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其一,制度许可方面,在西安市的新闻网站推广核发新闻记者证、采访证,从制度上授予网络新闻工作者专业化的地位;其二,确立网络新闻工作者这一职业同其他行业职业一道德专业化地位,赋予其规范化的职位与保障,其三,提高薪酬。建立西安市网络新闻编辑行业的薪酬标准,健全人才管理体系,拓宽上升渠道,规范网络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时间与加班权益。同时,定期对西安市网络新闻工作者进行职业培训,内化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心理。

贾军[10](2017)在《媒体智能化背景下的新闻生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机交互方式智能化、人工智能算法等共同推动着当前的媒介平台、系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媒体智能化发展进程中,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转向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媒体智能化发展从新闻内容形态、新闻生产者、新闻制作、编辑、分发等环节对新闻生产实践活动带来变化和创新。而与此同时,我国媒体新闻生产实践活动在媒体智能化发展背景下面临着更深层次的危机。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聚焦于媒体智能化背景下智能化媒体新闻生产,以新闻生产理论、技术取向的媒介环境学作为理论资源,在媒介形态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宏观背景下,以案例法、溯因推理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国内新闻生产进行考察,分析媒体智能化发展趋势对新闻生产实践活动影响,尝试构建智能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活动及其模式,以弥补现有模式解释力的不足。在智能媒体新闻生产实践活动构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传统媒体新闻生产实践活动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传统媒体在智能化过程新闻生产转型的对策和建议。媒体智能化发展改变媒介形态是本文研究问题的起点,智能媒体的媒介形态回归口语传播时代的特征,实现对人各项感官的全面调动和再平衡。媒介形态的改变推动了智能化媒体新闻生产实践活动的创新。本文在新闻生产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和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形成了新闻内容、新闻生产者及工作方式、新闻编辑、新闻分发和受众的分析框架。智能媒体新闻生产内容的总体特征是再现式新闻报道,突出沉浸感和临场感,优化传播效果。新闻传播主体维度上表现为新闻机构、普通用户、自媒体和人工智能计算程序共存的新闻生产图景。新闻编辑部的功能退守到内容编辑领域内,编辑部职能向平台层面转型,呈现出更多自组织、自动化的特征。智能媒体的受众实现了从“不定量的多数”向具有清晰存在感的“节点”转向。算法的本质在于,基于新闻内容的标记和用户画像,主动向用户提供用户可能会感兴趣的信息。智能媒体依靠人工编辑和算法协同实现新闻分发,有利于解决受众信息阅读碎片化、资讯信息大规模产出这两大趋势之间存在的注意力资源有效配置的根本性矛盾。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智能媒体、智能媒体新闻生产循环系统、智能媒体树形模型、智能媒体生产主体的煎蛋模型等,试图再现智能媒体多主体共存、传统新闻生产主体去中心化以及普通用户以社会化方式参与新闻生产的特征,是在人类智慧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人类智慧和人工智能协同的信息传播流动联盟。本文最后提出媒体智能化背景下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对策。坚持内容价值,编辑部职能转向UGC内容的公司化接管、对新闻资讯内容的知识化管理和新闻资讯的核查与求证。在智能化媒体的内容形态方面,要遵循媒介发展规律创新进行内容创新,智能化媒体要注重数据价值的挖掘、表达方式向视觉转换,同时增加新闻内容的场景因素。以组织及其成员的观念和技能为切入点,推动新闻组织机构内组织规范、新闻常规与新媒介配套发展,以智能媒体算法驱动实现人工编辑自我定位,实现人机协同。媒介组织创新是智能媒体新闻生产的组织机构保证,本文认为要以互联网为主体、以吸引和汇聚用户为目的、以三个平台建设为核心、同时争取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

二、网络新闻编辑规律研究(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新闻编辑规律研究(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四全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编辑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四全媒体”背景下构建网络新闻编辑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一)基于全程媒体推动编辑介入传播全流程
    (二)基于全息媒体促进编辑运用传播新模式
    (三)基于全员媒体激励编辑坚持高质量发展
    (四)基于全效媒体助推编辑实现双效统一
二、“四全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编辑核心竞争力的新指向
    (一)提高网络风险防范与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二)提升聚合新闻与场景应用能力
    (三)加强跨界联动与网络议程设置能力
    (四)强化信息运营与效果评估能力
三、“四全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编辑核心竞争力的优化路径
    (一)把握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
    (二)统筹选题策划的整体设计
    (三)加强产品加工的编辑把关
    (四)强化新闻信息的整合增值
四、结语

(2)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传播下大众的变化
    1.网络传播下大众可以能动参与
    2.从新闻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网络传播中的主体
二、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1.突破了传统新闻编辑时间上的限制
    2.突破了传统新闻编辑区域的限制
    3.新闻本身广度及深度的提高
    4.让新闻传播方式更为多样化
    5.提高了新闻投送的精准度
三、网络传播时代新闻编辑创新方式
    1.转变思想观念
    2.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3.整合网络素材资源
四、结语

(3)谈网络新闻编辑和报纸新闻编辑的互补(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新闻编辑的相同点
    1.1 编辑程序相似
    1.2 编辑目标一致
    1.3 创新要求一致
2.报纸新闻编辑与网络新闻编辑的不同点
    2.1 稿件编辑差异
    2.2 版面设计差异
    2.3 文字编辑差异
    2.4 编辑程序差异
3.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新闻编辑互补的措施
    3.1 报纸新闻编辑要学习网络新闻编辑的时效性、可视性
    3.2 网络新闻编辑要学习报纸编辑的规范与严谨
    3.3 加快促进网络媒介与报纸媒介的融合
    3.4 加强新闻编辑的审核力度

(4)论网络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与职业素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新闻编辑的定义
二、网络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
    (一)新闻稿件的组织者
    (二)新闻信息的把关者
    (三)网络技术的参与者
    (四)网络传播的规范者
    (五)社会舆论的引导者
三、网络新闻编辑的职业素养
    (一)政治素养
    (二)知识素养
        1. 基础知识,主要指文、史、哲等方面的知识。
        2. 专业知识,包括与新闻学、传播学相关的知识,以及编辑、版面设计等方面的专业性知识。
        3. 百科知识,指各学科、各领域的知识。
    (三)专业理论素养
    (四)职业道德修养
    (五)伦理法规素质
结语

(5)新闻游戏的叙事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视野的选择:叙事学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新闻游戏的定义
        一、新闻游戏的形态演变强化其新闻特征
        二、新闻游戏的概念界定确定其新闻属性
    第二节 新闻游戏叙事目前的研究进展
        一、新闻游戏的纪实偏向性
        二、融合文化:新闻与游戏结合的背后原因
    第三节 互联网语境下新闻叙事与游戏叙事存在相似性
    第四节 总结与研究不足
第二章 新闻游戏的叙事者
    第一节 新闻游戏叙事者既是制作者又是用户
    第二节 新闻游戏叙事者具有新闻特征
        一、制作者的叙事目的:遵循新闻原则,扩大新闻传播
        二、制作者的新闻要素设计:基于新闻,不同于游戏
        三、用户:扩大赋权,主动参与
    第三节 互联网思维下的新闻游戏制作流程
第三章 新闻游戏的叙事结构
    第一节 新闻游戏叙事时空的交互性
        一、地志空间:文字还原空间真实,交互给予空间选择
        二、时空体空间:空间关系推动叙事进程
    第二节 新闻游戏的新闻叙事模式
        一、符合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的钻石型叙事模式
        二、新闻游戏叙事模式中多媒体元素的安排
    第三节 从事件到故事的叙事逻辑
第四章 新闻游戏的叙事话语
    第一节 新闻游戏叙事声音的缺席与公开
        一、新闻游戏制作者叙事声音的缺席
        二、新闻游戏制作者与用户叙事声音的公开
    第二节 新闻游戏的全知全能与人物限知视角
        一、新闻游戏制作者的全知全能视角
        二、用户的人物限知视角
    第三节 新闻游戏的叙事时间具有新闻特征
        一、新闻游戏可以传播新近发生新闻事实
        二、新闻游戏的非线性叙事与共时叙事
        三、新闻游戏的速度与频率
第五章 新闻游戏的叙事接受者
    第一节 新闻游戏的叙事接受者是其用户
    第二节 交互对叙事接受的作用
        一、交互让叙事接受“深层化”与“深沉浸”
        二、用户通过交互生产新闻游戏的新近事实
        三、叙事接受对媒介的依赖
    第三节 新闻游戏叙事接受者接受期待的强化
总结
    第一节 新闻游戏的叙事特征具有新闻属性
    第二节 立足新闻:新闻游戏未来发展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智媒时代新闻客户端人工编辑的价值回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创新点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创新之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的问题、框架与方法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2 人工编辑价值的历史考察
    2.1 古代新闻编辑:造纸术和印刷术催生的职业雏形
    2.2 近代新闻编辑:救亡图存中的价值觉醒
        2.2.1 个人价值、职业身份和家国命运的交织
        2.2.2 知名编辑与进步编辑思想
        2.2.3 编辑实践的创新
        2.2.4 技术带来的影响与挑战
    2.3 现代新闻编辑:无产阶级革命中的价值确立
        2.3.1 伦理价值
        2.3.2 传播价值
        2.3.3 经济价值
        2.3.4 技术带来的影响与冲击
    2.4 当代新闻编辑:技术浪潮中的辉煌与隐匿
        2.4.1 告别“铅与火”,新闻编辑价值开始复兴
        2.4.2 告别旧编辑模式,新闻编辑价值迎来辉煌
        2.4.3 告别“纸与笔”,新闻编辑价值逐渐隐匿
    2.5 历史规律总结
3 背离与迷失:算法对人工编辑价值的冲击
    3.1 伦理价值的背离
        3.1.1 职业认同感低,责任意识缺失
        3.1.2 事实核查失效,虚假新闻丛生
        3.1.3 编辑把关缺位,新闻价值偏颇
        3.1.4 信息茧房形成,用户认知失衡
    3.2 传播价值的背离
        3.2.1 算法编辑新闻采选不专业
        3.2.2 算法编辑内容加工不合规
        3.2.3 算法编辑版面编排较混乱
        3.2.4 算法编辑价值导向偏负面
    3.3 经济价值的迷失
        3.3.1 算法偏见成为获利工具
        3.3.2 人工编辑逐利现象加剧
4 新闻客户端人工编辑的价值回归
    4.1 伦理价值的回归
        4.1.1 职业重获重视,责任意识增强
        4.1.2 编辑把关补位,坚守新闻真实
        4.1.3 新闻价值归位,打破信息茧房
        4.1.4 编辑思想再现,重视专题制作
    4.2 传播价值的回归
        4.2.1 人工编辑严控新闻采选
        4.2.2 人工编辑注重内容加工
        4.2.3 人工编辑灵活编排版面
        4.2.4 人工编辑正向引导舆论
    4.3 经济价值的回归
        4.3.1 加码原创内容,自创IP变现
        4.3.2 从编辑到运营,合理争取利益
5 反思与创新:新闻客户端人工编辑的价值提升
    5.1 对人工编辑价值嬗变的思考
        5.1.1 人工编辑在技术浪潮中为何总是被动方
        5.1.2 人工编辑能否独立解决算法带来的问题
        5.1.3 新闻客户端是否能重现“大编辑”盛景
    5.2 人工编辑的价值提升构想
        5.2.1 针对媒体的角色期待:社会责任与从业价值
        5.2.2 针对自我的提升空间:职业认同与能力升级
        5.2.3 针对内容的变与不变:用户本位与价值坚守
        5.2.4 针对算法的职业构想:算法解释与算法问责
        5.2.5 针对市场的角色转换:内容运营与产品经理
6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深访提纲

(7)移动互联时代新闻编辑力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课题的创新性
第一章 新闻编辑力与移动互联时代新闻编辑力的消解
    第一节 新闻编辑力
        一、编辑力的含义及要素
        二、新闻编辑力的含义及要素
    第二节 移动互联时代对新闻业的冲击
        一、个人被激活:信息的生产与发布方式改变
        二、信息窄化:“信息茧房”现象愈演愈烈
    第三节 新闻编辑力的消解
        一、角色消解:新闻源泛化削弱编辑角色
        二、功能消解:新闻媒体忽视新闻公共性
第二章 移动互联时代新闻编辑力的重构内容
    第一节 思想重构:走向公共与重建边界
        一、走向公共:新闻专业主义再出发
        二、重建边界:新闻编辑能力再塑造
    第二节 角色重构:由新闻编辑者到信息供者
        一、信息的挖掘者:全面化发掘信息
        二、信息的建构者:科学化重构信息
        三、信息的传播者:多元化呈现信息
    第三节 技能升:巧用大数据
        一、大数据改变新闻生产方式
        二、移动互联时代大数据发展现状
    第四节 观念创新:场景成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入口
        一、场景:移动互联时代媒体新要素
        二、场景适配与新闻生产
第三章 移动互联时代新闻编辑力建构策略
    第一节 新闻编辑自身编辑力的建构
        一、专业知识积累与新闻公共性追求
        二、与时俱进,升专业技术水平
    第二节 高校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
        一、理论知识与时俱进,树立新闻伦理观念
        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数据与场景意识
    第三节 行业内外培养方略与政策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聚合新闻:新闻聚合服务对新闻编辑行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聚合时代的新闻编辑工作日常实践
二、聚合时代的新闻编辑角色定位
三、聚合时代新闻编辑与新闻行业的关系
结语

(9)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认同 ——以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网络新闻工作者
        1.2.2 媒体人员生存现状调研
        1.2.3 职业认同
    1.3 文本研究范式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西安市网络媒体与从业者的职业认同
    2.1 西安市网络媒体及从业者现状
        2.1.1 西安市网络媒体现状
        2.1.2 西安市网络媒体工作者现状
    2.2 西安市网络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特征与存在问题
        2.2.1 研究对象
        2.2.2 从业缘起:你的工作不是为了让谁满意,而是要让自己开心
        2.2.4 工作满意度:不满意的各有各的烦恼,满意的大抵相似
        2.2.5 媒介招聘与职业要求:对工作经验和广告销售较为看重
        2.2.6 职业认同与角色担当:认同感普遍偏低
第3章 网络新闻工作者职业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3.1 制度上讲,无新闻记者证是根源
        3.1.1 传播者:缺乏职业地位导致新闻报道的良莠不齐
        3.1.2 传播理念:缺乏职业地位导致新闻基本原则面临考验
        3.1.3 传播过程:缺乏职业地位导致社会责任感缺失
    3.2 收入低影响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认同
        3.2.1 网络媒体是一把双刃剑
        3.2.2 网络媒体带来的新型传播关系——“人人皆是媒体”
        3.2.3 收入低成为影响网络新闻工作者职业认同的重要因素
第4章 提升网络新闻工作者职业认同的路径
    4.1 增加网络新闻工作者的制度许可
        4.1.1 注重从业者的媒介素养教育,鼓励科班培训与专业培训
        4.1.2 保护专业自主性,强调忠于真实与客观的新闻理念
    4.2 专业性的工作是保障
        4.2.1 强化新媒体监管力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4.2.2 确立网络新闻工作者作为专业化工作的地位
    4.3 作为绿色生态的媒介:提高薪酬是前提
        4.3.1 建立网络新闻编辑行业的薪酬标准,规范工作时间与加班权益
        4.3.2 坚持内容为王,营造绿色生态
结语: 未来媒体与网络新闻工作者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媒体智能化背景下的新闻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创新和研究价值
    1.2 文献综述
        1.2.1 变革语境下的新闻生产研究
        1.2.2 智能媒体与智能媒体新闻生产研究
    1.3 理论基础
        1.3.1 新闻生产理论
        1.3.2 媒介环境学理论
    1.4 概念界定
        1.4.1 媒体智能化
        1.4.2 新闻生产
        1.4.3 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2 研究方法
2 媒体智能化发展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2.1 新技术与媒体智能化发展趋势
        2.1.1 人工智能在机器学习领域发展迅速
        2.1.2 信息领域相关的人工智能加快迅速
        2.1.3 国家利益需求、国家政策推动媒体智能化发展
    2.2 媒体智能化发展推动媒介形态变迁
        2.2.1 媒体智能化发展驱动媒介形态变迁
        2.2.2 媒体智能化趋势下的媒介形态
    2.3 媒体智能化发展推动新闻生产发生变化
        2.3.1 虚拟现实新闻:新闻内容形态发生变化
        2.3.2 机器人写作:新闻生产主体的变化
        2.3.3 受众、用户的智能化迁移
        2.3.4 媒体智能化发展推动新闻编辑部发生变化
        2.3.5 算法主导新闻内容分发
3 媒体智能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媒体新闻生产的现状与问题
    3.1 我国传媒当前新闻生产的现状
    3.2 媒体智能化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生产存在的问题
        3.2.1 传统媒体新闻生产SWOT分析及存在问题
        3.2.2 媒体智能化背景下传统媒体新闻生产面临的问题
    3.3 媒体智能化背景下我国传统新闻生产存在问题的原因
        3.3.1 新闻生产传播模式发生革新
        3.3.2 媒介技术及媒介形态持续创新
        3.3.3 用户及用户关系发生变革
        3.3.4 传统媒体面临政治、商业和技术的多重诉求
        3.3.5 传统媒体组织及其人员认知、观念的局限
4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系统构建思路
    4.1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构成要素
        4.1.1 智能媒体新闻内容的再现式特征
        4.1.2 智能媒体新闻内容与数据流密切相关
        4.1.3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主体系统模式构成
        4.1.4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的用户
        4.1.5 智能媒体系统的新闻编辑部
        4.1.6 智能媒体新闻分发
    4.2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过程模式:与信息技术等全方位对接
    4.3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系统构成模式
        4.3.1 智能媒体
        4.3.2 智能媒体系统模式
    4.4 当前阶段智能媒体新闻分发的案例分析
        4.4.1 推荐算法主导新闻生产传播——以《今日头条》为例
        4.4.2 推荐算法主导新闻生产传播模式的结构性制约
5 智能化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对策
    5.1 走向智能化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活动
        5.1.1 智能化媒体新闻生产仍需坚持内容价值
        5.1.2 新闻机构对UGC内容的机构化接管
        5.1.3 新闻机构对新闻资讯的知识化管理
        5.1.4 新闻机构对新闻资讯的核查与求证
    5.2 智能化媒体遵循媒介发展规律进行新闻内容创新
        5.2.1 智能化媒体的新闻生产:从数据、信息到价值
        5.2.2 新闻内容的形态向视觉化转向
    5.3 走向人机协同的新闻生产者
        5.3.1 提升媒体智能化形态下的新闻生产实践技能
        5.3.2 算法技术驱动人工编辑升级自我定位,实现人机协同
        5.3.3 改革新闻机构内组织结构和常规,克服路径依赖
    5.4 智能化媒体的媒介组织创新
        5.4.1 新闻生产智能化重构与组织变革
        5.4.2 组织变革应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
        5.4.3 组织变革应以汇聚用户为主
        5.4.4 新闻编辑部要建设三大基础平台
        5.4.5 传媒规制、版权管理等政策和法律的支持
6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网络新闻编辑规律研究(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全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编辑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 和曼,焦飞越. 中国编辑, 2021(07)
  • [2]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研究[J]. 赵清.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1(04)
  • [3]谈网络新闻编辑和报纸新闻编辑的互补[J]. 李文科. 中国地市报人, 2020(12)
  • [4]论网络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与职业素养[J]. 曹婷. 新闻传播, 2019(13)
  • [5]新闻游戏的叙事特征研究[D]. 刘婧. 深圳大学, 2019(09)
  • [6]智媒时代新闻客户端人工编辑的价值回归[D]. 江虹霖.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4)
  • [7]移动互联时代新闻编辑力探析[D]. 陈嘉贤. 湖北民族学院, 2018(12)
  • [8]聚合新闻:新闻聚合服务对新闻编辑行业的影响[J]. 常江. 编辑之友, 2018(02)
  • [9]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认同 ——以西安为例[D]. 薛晓薇.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10]媒体智能化背景下的新闻生产研究[D]. 贾军.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网络新闻编辑规律研究(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