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韧性锚索结构设计和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麦家儿,卢晓智,何冠鸿,裴行凯[1](2021)在《钢板连接及接驳器连接的支撑-腰梁-地下连续墙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提出了一种能够适用于内支撑系统的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方案,并对其支撑、腰梁及地下连续墙节点进行了静载足尺试验,对比了腰梁与连续墙之间采用钢板连接及接驳器连接两种不同连接方式下节点的整体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两种不同连接方式的节点最终破坏方式较接近,首先均是支撑顶部的受力钢筋发生受拉屈服,随着悬臂端荷载增大,在正应力及剪应力的作用下支撑底部的混凝土达到双轴抗压强度,混凝土发生破坏,试件失效;钢板连接节点的水平钢板能够较好地协调不同位置处钢筋的应力并且提供更高的承载力和更好的延性。
王博,刘飞,王飞宇,梁辉,姚文山[2](2021)在《钢纤维透水混凝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透水混凝土路面具有透水、吸声、温度调节功能,同时透水混凝土本身的空隙构造,导致抗压性能、耐磨性能降低,不能被广泛应用。为更好推动生态路面透水混凝土新型材料的发展,通过试验调整配合比、改变波纹状钢纤维因素,以分析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透水系数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标准试块中钢纤维掺量为90~120g时,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可提高10%~25%,且不影响透水效果。当集料选用粒径10~16mm的石子,配合比为1∶0.3∶3.9时,掺入钢纤维的透水混凝土工作性能达到最优,透水系数可达到6.28mm/s。
陈达[3](2021)在《GFRP筋锚杆锚固体新型浆液研发及破坏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逐渐紧张和市政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深大基坑越来越多,对基坑支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锚杆支护作为一种重要的支护方法,易于施工、支护效果好,同时具有不干扰施工作业面的显着优势。对深大基坑来讲,锚杆结构面临的地质条件可能是极为复杂的,其中地下水对锚杆结构的侵蚀作用不可忽略。另外,深大基坑使用的锚杆长度较长,埋置于土体中的钢筋或钢绞线很可能会对后期周边的建设带来障碍。在此条件下,纤维筋锚杆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玻璃纤维(GFRP)筋材料具有比钢筋更高的抗拉强度,不存在锈蚀问题,同时给后期施工造成影响时便于切割。本文以北京地铁车站的基坑支护工程为背景,通过浆液配比试验研制具有更高施工性能的GFRP筋锚杆注浆浆液;通过锚固体试验,研究了不同锚杆材料、筋材数量和注浆材料的锚固体试件的破坏规律和破坏发展过程,分析不同变量带来的影响,为工程GFRP筋锚杆的使用选型提供参考;在支护工程现场施工使用GFRP筋的锚杆结构,通过基本试验验证工程性能,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破坏的发生规律。本文内容为GFRP筋锚杆破坏机理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研究取得的具体成果如下:1)通过浆液配比试验,在工程常用浆液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同时具有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流动性好、保水性好、体积微膨胀的新型注浆浆液材料,该注浆材料硬化一天即可达到预应力张拉的要求,同时关注了以往研究中较少关注的泌水率问题,浆液具有较好的保水性能,同时体积微膨胀,为更好的发挥锚杆的抗拉性能提供了保障。2)通过较大尺寸的锚固体试验,对采用不同材料、不同筋材数量和不同浆液类型的锚固体试件进行拉拔试验,监测加载过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变化,记录破坏现象。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了GFRP筋锚杆的工作和破坏规律、不同类型锚杆材料的性能差异、筋材数量差异带来的承载性能差异和新型浆液应用带来的锚杆承载性能差异。通过分析破坏过程的筋材应力应变、位移发展规律和锚固体破坏形式,定义锚固体破坏发展阶段,对GFRP筋锚杆锚固体的破坏机理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同时对GFRP筋锚杆设计给出建议。3)通过工程现场GFRP筋锚杆的基本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工程锚杆承载过程中的使用性能和破坏过程,分析锚杆受力过程中周围岩土体的应力发展规律,完善了GFRP筋锚杆的破坏机理研究。论文研究对GFRP筋锚杆的设计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GFRP筋锚杆使用性能可靠、施工便易,可在之后的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王南[4](2020)在《夯筑土遗址木锚杆群锚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土遗址是重要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之一,尤其在中国古丝绸之路的干旱半干旱自然环境下得以大量的保存。但受到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夯筑土遗址普遍存在威胁结构稳定性的病害,如卸荷变形裂隙、构造活动导致的裂隙,施工接缝产生的裂隙等,使土遗址濒临失稳倒塌。在大量亟待保护加固的背景下,中国土遗址保护整体仍处于“抢救性加固阶段”,夯筑土遗址的力学稳定性控制是当务之急。全长粘结锚固技术施工扰动小,能够有效控制裂隙发展,发挥土遗址的自稳能力,使土遗址得到长久保存,目前已在土遗址加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木锚杆作为中国古建筑中传统的建筑材料,在材料本身特性、结构特性及文化特征的相关性上均充分体现出应用于土遗址加固中的适宜性。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夯筑土遗址锚固材料研发和单锚的锚固机制,对于锚杆间互相影响及群锚效应分析方面还尚未涉及。因此,本研究立足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文物保护领域的迫切科学需求,开展了干旱半干旱环境下夯筑土遗址木锚杆群锚效应研究。基于土遗址及岩土锚固研究现状的梳理,论文研究内容科学认知土遗址锚固发展及群锚效应控制指标。论文的主要创新内容和方法如下:(1)研究首先开展了锚固材料的基本性能试验。在烧料礓石改性浆液的配比优化试验中,提出了浆体材料室外土体掩埋养护的试验方法,更复合浆体材料的实际服役状态。通过检测180天龄期内浆液结石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比选最具兼容性需求的锚固浆液为烧料礓石与石英砂质量比1:1材料的配比。在白蜡木锚杆在不同含水率状态的物理及力学性质试验中,提供密度、收缩膨胀率、抗拉、抗压及弯曲强度等参数,并从微观角度解释白蜡杆高强度和高韧性机制。(2)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开展了木锚杆群锚拉拔的模型试验,研发夯筑土遗址群锚拉拔试验系统,实现了多根锚杆整体拉拔,并解决锚杆之间抗拔力差异导致应力不均匀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夯筑土在2锚、3锚和4锚下,不同间距、边距和埋置深度条件下的群锚效应,得到包括群锚破坏模式、极限抗拔力、群锚完整荷载-位移关系、各基体的破坏特征和锚杆界面剪应变分布与传递特征等。通过正交分析得到了各因素对群锚效应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埋置深度、锚杆间距及锚杆数量,阐明夯筑土遗址群锚状态下的受力机制及影响因子。最终结合夯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确定影响群锚破坏顺序的原因。(3)基于有限差分FLAC 3D(6.00)仿真计算软件中“接触面”单元,建立了考虑锚杆数量、锚杆间距、边距、埋置深度及夯土体层状性质等因子下的木锚杆群锚系统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锚固系统各界面及夯土体内部应力分布与传递规律,补充并扩展了模型试验结果,评价多变量模型下各因素锚固能力。(4)为获得应用于实际夯筑土遗址墙体群锚系统的拉拔检测,修建大比例尺的试验模拟墙体,模拟墙的建立实现了传统夯筑工艺下的建造模式。基于室内群锚试验拉拔系统,改进成为适用于遗址墙体的群锚拉拔装置,结果与室内模型试验相互验证,明确了群锚系统的破坏模式及锚杆界面应变分布与传递特征,优化了全长粘结型木锚杆剪切-滑移模型,提升了现有研究的理论水平。本论文研究成果为土遗址群锚锚固设计与效果检测提供技术支撑,揭示了木锚杆群锚的破坏机制,为土遗址锚固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提供理论基础,拓展了夯筑土遗址稳定性评价和锚固加固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而丰富了土遗址保护学的深度及内涵,实现土遗址保护学科的科学性及系统性。
张路祥[5](2020)在《可回收钢管锚杆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的发展,工程项目中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支护技术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钢管锚杆为支护结构中锚杆的一种类型,应用于建筑工程边坡支护,道路、隧道工程的支护以及煤矿巷道的支护等。钢管锚杆支护性能好,可适用于多种土质的边坡及围岩支护中,但由于钢管锚杆在支护中进行注浆锚固支护,支护完成后难以回收。近年来建筑工程基坑支护中,更加注重用地红线及城市地下空间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回收锚杆的开发与应用尤为重要。双酚A型环氧树脂E20作为一种热塑性树脂,具有低挥发、力学强度高、耐腐蚀、与金属粘结强度高等特点,其熔融温度在64-76℃。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E20作为减模剂与钢管锚杆结合使用,提出一种新型的可回收钢管锚杆。回收时通过将减模剂熔融将钢管拔出,达到回收的目的,既能够达到地下空间的绿色发展,又可以实现材料的循环利用。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涂敷减模剂前后钢管锚杆的黏结性能及可回收性能。通过比较涂敷减模剂钢管和未涂敷减模剂钢管在压力试验下与砂浆的黏结强度,得出常态下涂敷减模剂后的黏结强度高于未涂敷减模剂钢管的黏结强度,进一步分析提出了黏结强度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对涂敷减模剂后的钢管进行加热拔出试验,结果表明其黏结强度在减模剂熔融状态下大幅度降低,可进行钢管的回收。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及现象,提出了可回收钢管锚杆支护结构及回收的设计计算方法。结合工程实际,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可回收钢管锚杆支护下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基坑的竖向位移变化,研究表明可回收钢管锚杆具有良好的支护性能。依据实际工程进一步对可回收钢管锚杆进行回收分析,得出其回收可较好的满足基坑稳定性的要求。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采用减模济涂敷钢管锚杆,回收时通过加热减模剂使钢管回收的新型可回收钢管锚杆,并通过试验和实际工程分析证明了可回收钢管锚杆支护的可靠性及回收的可行性。较好的促进了城市地下空间的绿色发展,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陈秋宇[6](2020)在《混杂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的性能优势正逐渐替代高重量的传统材料,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风力发电等领域均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各领域的应用中,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受拉伸、剪切载荷等,其拉伸强度设计余量充足,而剪切、压缩强度成为设计及应用瓶颈。在充分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设计余量的基础上,为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韧性指标并且降低其生产成本,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将碳纤维(CF)与玻璃纤维(GF)混杂进而增强复合材料即制备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HFRCs)。本文以GF、CF作为混杂纤维增强体,聚氨酯为基体树脂,采用拉-挤成型技术制备了一系列的棒状HFRCs。系统地研究了混杂结构、界面性能对HFRCs力学性能和破坏方式的影响机制。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非等温DSC法确定了聚氨酯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从热力学的角度确定了聚氨酯的最佳固化温度为70.50℃,固化反应时间为126min。此外,系统研究了不同固化温度(25℃、50℃、75℃、100℃、125℃)对聚氨酯力学性能的影响。2.采用拉-挤成型技术制备了三种混杂类型(同心混杂、层内混杂、层间混杂)的混杂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混杂结构与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剪切性能的相关性,并分析阐述了混杂结构对复合材料破坏过程及其破坏方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三种混杂类型HFRCs的拉伸强度处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之间;但其层间剪切强度均高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表现出明显的正向混杂效应。不同混杂结构的HFRCs表现出不同的力学特性,具有最高拉伸强度的为同心混杂结构的HFRCs,其次为层内混杂结构的HFRCs;层间混杂结构的HFRCs在层间剪切强度方面具有最为显着的正向混杂效应,其次为层内混杂结构的HFRCs。3.采用浸涂法制备了PVA改性纤维和PVA/GO/OCNTs改性混杂纤维,探究了PVA以及GO/OCNTs含量对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当PVA含量为1.5wt%、GO/OCNTs含量为1wt%时,HF表面的杂化涂层均匀致密。HF表面性能分析结果表明,PVA/GO/OCNTs杂化涂层大大增加了纤维的表面积以及纤维与基体树脂间的机械铆合力、化学键合力,这将有利于改善纤维与树脂间的界面性能。4.通过采用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氧化碳纳米管(PVA/GO/OCNTs)杂化涂层改性混杂纤维(GF/CF)制备了一种有效的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氧化碳纳米管/混杂纤维(PVA/GO/OCNTs-HF)多尺度增强体。系统地研究了混杂纤维表面改性和混杂结构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相比,PVA/GO/OCNTs-CF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提升了34.55%和20.17%,PVA/GO/OCNTs-HF使具有同心混杂结构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提升了27.98%和55.23%。强界面性能和混杂结构的协同增强作用使PVA/GO/OCNTs-H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着增强。
冯利军[7](2020)在《纤维增韧地聚合物支护结构承载特性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喷射普通混凝土材料无法满足深部巷道支护的要求,亟需寻找一种抗大变形、应变率高的柔性新型混凝土支护材料进行协同支护,以达到支护结构与围岩共同支护作用。本研究采用粉煤灰、矿渣、水泥及国产PVA纤维配置不同配比情况下的纤维混凝土复合材料,通过弯曲延展等基本力学性能分析,获得了合理的纤维体积比及基质体组分最佳配合比;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不同EGC支护结构厚度、不同支护结构的变形破坏特征分析,获得了纤维增韧地聚合物和工程水泥基材料作为抗大变形支护结构的承载特性和演化规律。(1)制备了不同配比的工程水泥基材料(ECC)和纤维增韧地聚合物(EGC),对比分析了不同纤维增韧支护材料和结构弯曲、开裂行为特征。结果表明,在纤维混凝土复合材料中,随着添加胶凝材料终粉煤灰掺量的提高以及EGC中砂率的增加,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基本不断减小,微裂缝条数变多,弯曲应变和应变硬化能力增强,裂缝宽度集中在50-80μm;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与纤维掺入量成正比关系;此外,EGC抗压强度普遍优于ECC,拉伸应变比ECC变化更加稳定,纤维增韧地聚合物的可弯曲、抗大变形能力更强。(2)为了降低支护成本、优化支护结构,分析研究了纤维增韧混凝土功能梯度材料在不同工况下的力学行为及变形破坏特征。当采用纤维增韧地聚合物厚度(外层抗弯部分)为总厚度一半时,当纤维掺量为1.4%时,弯曲应变硬化能力和拉伸应变率最大;由于纤维的作用,随着支护结构中纤维增韧地聚合物厚度的增加,弯曲性能和拉伸应变不断增加,当厚度(外层抗弯部分)为0.67h时,性价比最高。(3)利用大尺度模拟试验台,模拟了不同形状、不同厚度支护结构的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深部地下支护地聚合物结构与围岩共同作用下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为了达到支护结构增韧多裂缝破坏效果,在本次物理试验条件下作为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的厚度设计在1cm最为有利。圆形支护结构变形破坏相较于半圆拱更加规律,主要在顶底板和两帮部位,半圆拱破坏最严重的部位发生在底板处。(4)利用CMOSOL软件,利用支护结构的应变强化模型和围岩的应变软化模型相结合,模拟分析了不同纤维地聚合物喷层厚度、不同功能梯度材料与围岩共同作用的变形破坏和演化规律。对比分析纤维增韧支护结构与普通支护结构的差别,不同喷射支护材料的承载特性结果从好到差依次为EGC、ECC、普通混凝土;当喷层厚度在15-20cm时喷射支护材料的承载特性较好,纤维增韧支护结构体现出较强的延性和大变形能力;同时纤维增韧支护结构内部应力分布更为均匀,无明显应力集中等,能较好地限制周边围岩的变形和改善围岩应力效果。该论文有图94幅,表24个,参考文献102篇。
张恩华[8](2020)在《胶轮牵引两臂锚索机动力特性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锚杆-锚索支护是一种快速、安全、经济的煤矿巷道支护型式,将顶板较松软的煤岩悬吊于上部稳固的岩体上,从而提高巷道顶板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锚杆钻车是煤矿井下用于对巷道顶板和侧帮打孔、以及安装锚杆的支护配套设备,技术比较成熟,极大地提高了锚杆支护速度。然而,目前国内煤巷锚索钻孔眼施工一直沿用的设备为单体式锚杆钻机,这种锚索钻孔眼方式需要工人近距离操作,有很大的制约性及安全隐患。部分矿区尝试采用锚杆钻车兼顾实施锚索钻眼,但效果不太理想,普通的锚杆钻机难以满足钻装锚索的要求。因此,研究安全快捷的车载锚索支护设备,提高锚索成孔速度成为当前井下巷道支护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综合考虑CMM系列锚杆钻车和顺槽用胶轮运输车的特点,分析计算了锚索机的扭矩、转速、推力等钻削动力特性,确定了胶轮牵引液压锚索机的总体技术方案,设计了锚索机的结构及液压系统,并采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了锚索机三维模型。锚索机井下工作条件恶劣,承受载荷复杂多变,其工作可靠性直接关系到锚索机的使用性能。本文应用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及ADAMS软件,建立了锚索机实体模型及拓扑关系,考虑空载状态和虚拟加载的不同工况,研究锚索机全行程工作循环过程中主要运动部件的受力变化分布,求解得到近似真实的锚索机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性能参数。结果表明,平台最低位置为受力状态最恶劣工况,左右举升油缸力最大可达1.29e5N,前后连杆受力也较大,为分析整车零部件的强度、耐久性以及液压系统的初始设定提供数据支持。钻头钻杆在钻削煤岩过程中,锚钻系统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振动问题,影响钻架的使用寿命。本文应用模态分析理论对单钻架约束模态、两钻架同时打顶约束模态、两钻架分别打帮打顶约束模态进行了固有频率及模态振型分析,阐明钻头与煤岩层相互作用使钻架产生的激励振动、以及钻机马达的旋转运动对锚钻系统工作过程成孔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将钻箱转速控制在450-500rpm之间可以避免锚索机发生共振。在研究锚索机的力学性能时,有限元方法有助于给出有效地方向性预测评估。以锚索机多体动力学分析的结构件所受载荷和调研获取的煤巷实际工况参数及载荷为基础,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推进架、钻架座、链传动装置、滑轨机构等锚索机关键元部件进行复杂工况下的静强度校核分析,有针对性的修改和优化结构,提高锚索机在各种极限状态下工作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另外,本文针对滚子链条进行了极限拉伸载荷试验,得出了具有实际工程应用的定量结论。为了研究实际工况下系统压力、流量、转速等随负载的分布状态和变化规律,本文分别展开外场空载液压系统工作性能试验和钻进假煤岩壁面性能试验,构建了锚索机外场测试系统。试验表明,锚索钻孔眼时要根据不同岩石普氏系数及时调整锚索机动力参数,测试数据与仿真曲线的数量级基本一致。本文的研究工作和结论,可以为锚索机的选型计算、动力响应特性分析及定型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王?[9](2020)在《超长工作面过大断面平行空巷充填支柱支护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综采工作面经常存在探巷、绕巷、中切眼以及切眼改造工程,导致工作面内出现一些空巷。当工作面通过这些空巷期间,均无法避免工作面的采动及超前支承压力的叠加影响,致使空巷围岩变形剧烈。极容易引发空巷内冒顶,以及工作面煤壁的片帮等严重的事故。近年来,煤矿井下鲜有超长工作面需要直接通过大断面平行空巷的复杂实际工程需求,因此治理空巷的措施也很少有新的尝试。充填支柱工艺从美国引进的,具备施工速度快、采煤机可直接切割、支撑强度大、环保等特点,对工作面快速安全通过大断面平行空巷具有突出优势。本文以成庄矿5314超长工作面采用充填支柱工艺通过大断面平行空巷作为实际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物理模型分析以及室内试验等方式进行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对优化改进,进而得出以下结论:(1)充填支柱工艺施工简单、采煤机可直接切割等优势适用于综采工作面快速通过大断面的平行空巷的特殊地质条件;(2)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建立了超长工作面推进至临近空巷时基本顶超期破断的物理模型,根据实际地质条件计算得临界煤柱宽度约6.34 m,通过“固支梁”简化模型分析可知,切眼空巷每平方米需要的支护强度约为4380 k N;(3)根据充填支柱性能需求,室内试验分析了实际工程中充填支柱承载层以及让压层的材料水灰比。通过不同高径比充填支柱单轴压缩试验,得出试样强度随着H/D(高径比)增大而减小,当大于4:1时,强度基本不变的特征。同时根据不同承-让比例充填支柱试样的单轴压缩以及声发射试验确定实际工程中选用比例应大于9:1。为提高充填支柱的残余强度而设计的恒阻大变形膜袋可以使试样在达到峰值破坏后,承载能力呈现阶梯形下降,残余强度最高能到达峰值强度的86.69%;(4)根据实际工程条件,设计了充填支柱的布置方式,并采用煤柱注浆加固的联合治理的方式。最终观测可知,空巷中部最大顶板下沉量为130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610 mm,煤壁未出现大面积片帮,工作面顺利通过切眼空巷。
龙诚璧[10](2019)在《螺旋锚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工艺与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深基坑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工程条件日益复杂、变形控制相比以往更加严格。螺旋锚具有承载力发挥快、可靠性高、施工简便、环保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在边坡及堤坝的防治、电力与通信塔基础、管道及建筑物基础、巷道支护等领域得到推广应用,但将其作为一种锚固技术应用于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研究还很少。在目前工程环境下,对螺旋锚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展开分析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根据基坑支护工程特点改进了传统螺旋锚,开发可施加预应力的锚索螺旋锚装置,建立了锚索螺旋锚深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工艺工法。在深入分析竖向矩形锚板水平拉拔的破坏机制基础上,以板前三棱柱土核在垂直于板平面的竖直面和水平面投影三角形的形状演化来分别反映竖向和水平向破坏机制随土性、埋深比等因素变化的对称性,构建了竖向矩形锚板水平拉拔承载力三维统一理论模型;结合面积等效方法建立了可统一不同埋深的竖向圆形锚板的水平拉拔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采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对不同埋置深度下螺旋锚轴向拉拔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倾斜角度对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螺旋锚深埋时,土体破坏模式表现为局部剪切破坏,在相同埋深下变换倾斜角度不会改变拔出过程中的土体滑裂面、剪切带以及塑性区的形态,倾斜角度对极限承载力无明显影响,深埋时倾斜螺旋锚极限承载力可直接按相同埋深下的水平承载力公式进行计算。基于本文推导的统一承载力公式,建立了锚索螺旋锚基坑支护技术的设计方法;结合基坑支护工程实例开展锚索螺旋锚支护方案的设计,并与现有其他基坑支护技术进行工程对比,结果表明:锚索螺旋锚支护相较于桩锚支护可节省约36%造价;锚索螺旋锚支护造价略优于土钉墙支护,但锚索螺旋锚支护对基坑开挖过程中的位移及沉降控制明显强于土钉墙;对于施工环境较复杂,土钉墙支护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桩锚支护又成本过高的基坑工程,锚索螺旋锚支护相比微型管桩支护在保证支护结构可靠性的同时可降低30%工程造价,锚索螺旋锚支护技术在基坑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韧性锚索结构设计和性能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韧性锚索结构设计和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钢板连接及接驳器连接的支撑-腰梁-地下连续墙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方案 |
1.1 试件尺寸及配筋 |
1.2 加载方案 |
1.3 加载制度 |
2 试验过程及现象 |
2.1 钢板连接P1试件静载试验 |
2.2 接驳器连接C1试件静载试验 |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 荷载-位移曲线 |
3.2 钢筋应变 |
3.2.1 钢板连接P1试件 |
(1)支撑纵筋及箍筋 |
(2)上水平钢板及钢筋 |
3.2.2 接驳器连接C1试件 |
(1)支撑纵筋及箍筋 |
(2)腰梁连接筋 |
4 结论 |
(2)钢纤维透水混凝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透水混凝土概况 |
1.1 结构特征 |
1.2 优缺点 |
2 透水混凝土试验 |
2.1 配合比及钢纤维掺量设计 |
1)水泥 |
2)粗集料 |
3)钢纤维 |
2.2 透水混凝土制备工艺 |
2.3 试验数据记录 |
3 试验结果分析 |
4 结语 |
4.1 结论 |
4.2 展望 |
(3)GFRP筋锚杆锚固体新型浆液研发及破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现存问题 |
1.2.1 注浆材料研究现状 |
1.2.2 锚固机理研究现状 |
1.2.3 锚杆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新型浆液研发试验 |
2.1 概述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材料选择 |
2.2.3 试验配比及测试参数 |
2.3 试验过程及结果 |
2.3.1 流动度试验 |
2.3.2 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试验 |
2.3.3 膨胀率试验 |
2.3.4 泌水率试验 |
2.3.5 试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锚固体破坏机理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验设计及过程 |
3.2.1 试验目的 |
3.2.2 主要试验材料 |
3.2.3 试件设计 |
3.2.4 加载及量测方案 |
3.2.5 试验过程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式 |
3.3.2 荷载-位移关系分析 |
3.3.3 粘结应力分布 |
3.3.4 筋材对锚固性能的影响 |
3.3.5 注浆材料对锚固性能的影响 |
3.4 锚固体破坏机理分析 |
3.5 GFRP筋锚杆锚固体设计相关参数 |
3.5.1 抗拔安全系数 |
3.5.2 锚固段长度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GFRP筋锚杆基本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
4.1 概述 |
4.2 GFRP筋锚杆基本试验研究 |
4.2.1 试验设计 |
4.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GFRP筋锚杆数值模拟研究 |
4.3.1 建立数值模型 |
4.3.2 锚杆破坏过程 |
4.3.3 破坏过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夯筑土遗址木锚杆群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土遗址概况 |
1.1.2 土遗址锚固特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土锚固机理研究 |
1.2.2 群锚效应研究 |
1.2.3 土遗址锚固研究 |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1.5.1 关键问题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土遗址锚固材料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烧料礓石锚固浆液配比优化试验 |
2.2.1 试验方案 |
2.2.2 试验结果 |
2.2.3 锚固浆液固化过程及机制 |
2.2.4 养护条件影响分析 |
2.2.5 环境协调性分析 |
2.3 白蜡木锚杆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
2.3.1 试验方案 |
2.3.2 白蜡木杆膨胀及收缩性能测试 |
2.3.3 白蜡木锚杆力学性能测试 |
2.3.4 白蜡木微观结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夯筑土木锚杆群锚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3.1 概况 |
3.2 试验设计 |
3.2.1 正交试验 |
3.2.2 夯筑土遗址群锚拉拔试验系统 |
3.3 模型试验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
3.3.1 基本物理指标测试结果 |
3.3.2 力学性质测试结果 |
3.4 模型试验方案 |
3.4.1 试验材料 |
3.4.2 模型试样制备 |
3.4.3 试样养护 |
3.4.4 试验方法 |
3.4.5 试验设备 |
3.5 模型试验结果 |
3.5.1 破坏模式 |
3.5.2 极限抗拔力 |
3.5.3 荷载-位移关系 |
3.5.4 杆体界面应变分布特征 |
3.6 模型试验群锚抗拔力影响条件分析 |
3.7 正交分析 |
3.7.1 因素主次顺序 |
3.7.2 方案比选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夯筑土木锚杆群锚数值模拟分析 |
4.1 概况 |
4.2 夯筑土木锚杆群锚数值模型 |
4.2.1 模型建立 |
4.2.2 边界条件及参数确定 |
4.2.3 数值模型验证 |
4.3 数值模型荷载响应分析 |
4.3.1 锚固系统应力分布 |
4.3.2 夯土体应力传递 |
4.4 群锚锚固参数扩展分析 |
4.5 群锚因素锚固能力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夯筑模拟墙群锚现场拉拔试验研究 |
5.1 概况 |
5.2 模拟墙试验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
5.2.1 基本物理指标测试结果 |
5.2.2 力学性质测试结果 |
5.3 试验方案 |
5.3.1 模拟墙夯筑 |
5.3.2 试验材料 |
5.3.3 锚杆设计 |
5.3.4 试样养护 |
5.3.5 试验方法 |
5.4 试验结果 |
5.4.1 破坏模式 |
5.4.2 极限抗拔力 |
5.4.3 荷载-位移关系 |
5.4.4 杆体界面应变分布特征 |
5.4.5 锚固系统应力传递规律分析 |
5.5 模拟墙群锚抗拔力影响条件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可回收钢管锚杆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锚固技术的发展 |
1.2.2 可回收锚杆的发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1.4 行文技术路线 |
2 可回收钢管锚杆 |
2.1 桩锚支护结构形式 |
2.2 锚杆的分类 |
2.2.1 传统锚杆的分类 |
2.2.2 可回收锚杆的分类 |
2.3 可回收钢管锚杆 |
2.3.1 钢管锚杆 |
2.3.2 减模剂的选择 |
2.3.3 可回收钢管锚杆锚固机理 |
2.4 可回收钢管锚杆支护及回收方法 |
2.4.1 锚杆施工 |
2.4.2 回收方法 |
本章小结 |
3 钢管锚杆回收技术及性能试验研究 |
3.1 试验简介 |
3.2 试验步骤及试验方法 |
3.2.1 试件制作 |
3.2.2 加载方式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试件破坏形态 |
3.3.2 侧阻力与砂浆强度 |
3.4 粘结—滑移机理 |
本章小结 |
4 可回收钢管锚杆基本理论 |
4.1 可回收钢管锚杆支护结构介绍 |
4.2 可回收钢管锚杆支护基坑的破坏形式 |
4.3 围护结构的设计 |
4.3.1 桩的选型与成桩工艺 |
4.3.2 平面设计 |
4.3.3 竖向设计 |
4.3.4 截面承载力计算 |
4.4 钢管锚杆的设计 |
4.4.1 锚杆的布置 |
4.4.2 锚杆长度 |
4.4.3 锚固段长度 |
4.4.4 锚杆杆体设计 |
4.4.5 腰梁设计 |
4.4.6 张拉锁定、注浆及锚具 |
4.5 钢管锚杆的回收计算 |
本章小结 |
5 工程应用 |
5.1 工程背景 |
5.2 周边环境及工程地质情况 |
5.2.1 周边环境 |
5.2.2 工程地质情况 |
5.2.3 支护方案设计 |
5.3 软件简介 |
5.4 模型建立 |
5.4.1 基本假定 |
5.4.2 计算范围 |
5.4.3 边界约束条件 |
5.4.4 材料属性 |
5.5 有限元数值分析 |
5.5.1 工况分析 |
5.5.2 初始地应力的平衡 |
5.6 开挖过程结果分析 |
5.6.1 应力状态数值分析 |
5.6.2 水平位移数值分析 |
5.6.3 竖向位移数值分析 |
5.7 回收过程结果分析 |
5.7.1 回收在数值分析中的实现 |
5.7.2 支护桩水平位移 |
5.7.3 基坑竖向位移 |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混杂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
1.1.1 原材料 |
1.1.2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
1.1.3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
1.1.4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 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
1.2.1 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概述 |
1.2.2 混杂效应的影响因素 |
1.2.3 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 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
1.3.1 主要界面理论 |
1.3.2 研究进展 |
1.4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1.4.2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2章 浇注-拉挤用聚氨酯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1.2 聚氨酯试样的制备 |
2.2 测试与表征 |
2.2.1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2.2.2 力学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氨酯固化反应的热行为 |
2.3.2 聚氨酯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
2.3.3 Kissinger微分法处理 |
2.3.4 Flynn-Wall-Ozawa积分法处理 |
2.3.5 Grane方程计算反应级数n |
2.3.6 固化温度的优化 |
2.3.7 力学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杂纤维增强聚氨酯基复合材料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1.2 混杂纤维增强聚氨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 测试与表征 |
3.2.1 拉伸性能测试 |
3.2.2 层间剪切性能测试 |
3.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同心混杂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3.2 层内混杂纤维增强聚氨酯基复合材料 |
3.3.3 层间混杂纤维增强聚氨酯基复合材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杂纤维表面改性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4.1.2 聚乙烯醇改性混杂纤维的制备 |
4.1.3 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氧化碳纳米管混合液的制备 |
4.1.4 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氧化碳纳米管改性混杂纤维的制备 |
4.2 测试与表征 |
4.2.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4.2.2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
4.2.3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乙烯醇改性混杂纤维的表面形貌分析 |
4.3.2 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氧化碳纳米管改性混杂纤维的表面形貌 |
4.3.3 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氧化碳纳米管改性混杂纤维表面化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氧化碳纳米管改性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5.1 实验部分 |
5.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5.1.2 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氧化碳纳米管改性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 测试与表征 |
5.2.1 拉伸性能测试 |
5.2.2 层间剪切测试 |
5.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拉伸性能 |
5.3.2 层间剪切强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基锚索研究 |
6.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6.1.1 原料 |
6.1.2 设备 |
6.2 工艺流程 |
6.2.1 配胶 |
6.2.2 放纱 |
6.2.3 纤维烘干 |
6.2.4 浸胶 |
6.2.5 缠绕聚酯薄膜和钢带 |
6.2.6 加热固化 |
6.2.7 冷却 |
6.2.8 样品 |
6.3 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
6.3.1 聚氨酯浇铸原料的性能 |
6.3.2 纤维增强树脂基锚索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论文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纤维增韧地聚合物支护结构承载特性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纤维混凝土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2.1 纤维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设计 |
2.2 试验制作与力学性能测试系统 |
2.3 单轴压缩性能研究 |
2.4 四点弯曲性能研究 |
2.5 裂缝测宽和变形破坏研究 |
2.6 EGC-混凝土功能梯度材料试验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3 深部巷道纤维混凝土薄喷支护结构物理模型试验 |
3.1 工程背景和试验准备 |
3.2 物理模型试验设计 |
3.3 不同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变形破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深部巷道不同工况纤维混凝土薄喷支护数值模拟研究 |
4.1 数值模拟软件的选取、数值计算模型及方案 |
4.2 不同支护材料承载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
4.3 支护结构不同厚度承载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胶轮牵引两臂锚索机动力特性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井工巷道锚杆锚索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锚杆支护设备的发展概况 |
1.2.2 国内锚杆锚索机支护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二章 胶轮牵引两臂液压锚索机设计方法研究 |
2.1 胶轮锚索钻车工作特点 |
2.2 锚索机钻削动力特性及工作参数确定 |
2.2.1 锚索机工作原理 |
2.2.2 锚索钻头锚固孔钻进动力特征 |
2.2.3 锚索机关键技术参数确定 |
2.3 胶轮牵引锚索机结构设计及技术特征 |
2.3.1 结构设计和连接方式 |
2.3.2 巷道适用范围及主要技术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锚索机多体动力学建模仿真与模态特性分析 |
3.1 锚索机运动过程 |
3.2 锚索机施工过程动力学仿真技术研究 |
3.2.1 多刚体动力学建模理论与ADAMS |
3.2.2 实体模型及拓扑关系的建立 |
3.2.3 锚索机空载状态铰接销轴和油缸受力分析 |
3.2.4 虚拟加载运动承载特性分析 |
3.3 锚索机模态特性与成孔精度研究 |
3.3.1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与方法 |
3.3.2 锚钻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
3.3.3 模态分析在锚钻系统动力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有限元的锚索机力学特性分析与链条抗拉载荷试验 |
4.1 关于有限元法及ANSYS Workbench |
4.2 滚子链条力学特性研究 |
4.2.1 滚子链传动受力分析 |
4.2.2 链传动装置结构组成及特征参数确定 |
4.2.3 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分析设置 |
4.2.4 仿真结果分析讨论 |
4.3 基于有限元法的推进架力学特性分析 |
4.3.1 输入模型及边界条件设定 |
4.3.2 应力位移变形计算结果 |
4.4 钻架座静力学特性研究 |
4.4.1 钻架座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4.4.2 钻架座计算结果与分析 |
4.5 滑轨机构静力学特性分析 |
4.5.1 有限元模型建立及载荷施加 |
4.5.2 仿真模拟分析 |
4.6 滚子链条极限拉伸载荷试验 |
4.6.1 滚子链条测试系统 |
4.6.2 拉伸测试数据处理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锚索机地面外场试验研究 |
5.1 锚索机测试系统 |
5.2 外场运行调试及空载液压系统工作性能试验 |
5.2.1 空载测试数据采集处理 |
5.2.2 空载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 锚索机钻进假煤岩壁面性能试验 |
5.3.1 钻进测试数据采集处理 |
5.3.2 钻进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工作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超长工作面过大断面平行空巷充填支柱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工作面过空巷的研究现状 |
1.2.1 传统过空巷工艺介绍及应用现状 |
1.2.2 充填支柱工艺介绍及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超长工作面过大断面平行空巷的工程背景 |
2.1 超长工作面地质条件及空巷的分布特征 |
2.2 大断面平行空巷的特征及治理手段分析 |
2.2.1 大断面平行空巷的矿压显现特征 |
2.2.2 传统空巷工艺支护大断面平行空巷的不足 |
2.2.3 充填支柱支护大断面平行空巷的关键参数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充填支柱支护大断面平行空巷的合理强度分析 |
3.1 超长工作面过大断面平行空巷顶板应力演化特征 |
3.1.1 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及模拟方案 |
3.1.2 空巷顶板应力演化特征分析 |
3.2 超长工作面过大断面平行空巷顶板的活动规律 |
3.2.1 煤柱变形判据及空巷顶板活动特征分析 |
3.2.2 临界煤柱基本顶破断位置分析 |
3.3 充填支柱支护大断面平行空巷物理模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充填支柱承载性能测试及优化试验 |
4.1 充填支柱材料基本性能试验 |
4.1.1 承载层材料强度及应变特征 |
4.1.2 让压层材料强度及应变特征 |
4.1.3 改性试样SEM微观对照分析 |
4.2 充填支柱尺寸效应特征分析 |
4.2.1 尺寸效应试验方案及结果 |
4.2.2 不同高径比试样的强度特征 |
4.2.3 不同高径比试样的变形特征 |
4.2.4 不同高径比试样破坏过程分析 |
4.2.5 不同高径比试样破坏形貌分析 |
4.3 不同承-让组合充填支柱试样承载性能试验 |
4.3.1 不同承-让比试样承载性能试验方案 |
4.3.2 不同承-让比例充填支柱试样承载性能分析 |
4.3.3 不同承-让比例充填支柱试样破坏特征分析 |
4.3.4 不同承-让比例充填支柱试样声发射特征分析 |
4.4 充填支柱膜袋优化设计及试验 |
4.4.1 传统膜袋充填支柱承载性能试验 |
4.4.2 恒阻大变形膜袋优化设计及试验 |
4.4.3 恒阻大变形充填支柱承载性能试验 |
4.5 波纹管充填支柱承载性能试验 |
4.5.1 波纹管充填支柱试验方案 |
4.5.2 波纹管充填支柱试验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现场实施及效果考察 |
5.1 切眼空巷充填支柱施工工艺及方案设计 |
5.1.1 充填支柱的结构设计及数量计算 |
5.1.2 充填支柱的布置方案 |
5.1.3 充填支柱的制浆系统及充填工艺介绍 |
5.2 煤柱及待采煤区注浆联合加固设计 |
5.2.1 注浆加固位置及材料选择 |
5.2.2 注浆加固方案设计 |
5.3 横川及垂直空巷处理方案及工艺 |
5.3.1 横川完全充填方案及工艺 |
5.3.2 空巷内锚网索加固方案 |
5.4 效果考察分析 |
5.4.1 监测方案设计 |
5.4.2 充填支柱受力结果分析 |
5.4.3 对接切眼巷道变形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螺旋锚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工艺与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单叶片螺旋锚(水平锚板)竖向抗拔研究 |
1.2.2 单叶片螺旋锚(竖向锚板)水平抗拔研究 |
1.2.3 单叶片螺旋锚斜向抗拔研究 |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螺旋锚施工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锚索螺旋锚装置 |
2.3 锚索螺旋锚施工工艺流程 |
2.4 锚索螺旋锚技术优点 |
2.5 小结 |
第三章 竖向矩形锚板水平抗拔承载力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水平破坏机制及三维力学模型 |
3.3 极限承载力统一理论解推导 |
3.3.1 Q1σ推导 |
3.3.2 Q2σ推导 |
3.3.3 Q3推导 |
3.3.4 极限平衡条件 |
3.4 极限承载统一理论解对比验证 |
3.5 小结 |
第四章 螺旋锚轴向拉拔承载力计算 |
4.1 引言 |
4.2 螺旋锚水平拉拔承载力计算 |
4.3 倾斜螺旋锚轴向拉拔承载力计算 |
4.3.1 已有计算方法 |
4.3.2 数值计算模型 |
4.3.3 极限承载力随埋深比的变化规律 |
4.3.4 极限承载力随荷载角度的变化规律 |
4.3.5 埋深比对锚周土体位移变形的影响 |
4.3.6 倾斜角度对锚周土体位移变形的影响 |
4.3.7 倾斜螺旋锚承载力计算 |
4.4 小结 |
第五章 锚索螺旋锚支护设计对比 |
5.1 引言 |
5.2 设计计算方法 |
5.2.1 锚索螺旋锚设计计算 |
5.2.2 基坑稳定性分析验算 |
5.3 工程设计 |
5.3.1 案例一:南宁大唐臻观项目 |
5.3.2 案例二:南宁澜湾九里项目8-8段 |
5.3.3 案例三:南宁澜湾九里项目3-3段 |
5.3.4 案例四:南宁华润西园一期项目 |
5.4 工程经济性对比 |
5.5 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韧性锚索结构设计和性能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钢板连接及接驳器连接的支撑-腰梁-地下连续墙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 麦家儿,卢晓智,何冠鸿,裴行凯. 建筑结构, 2021(24)
- [2]钢纤维透水混凝土性能研究[J]. 王博,刘飞,王飞宇,梁辉,姚文山.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1(24)
- [3]GFRP筋锚杆锚固体新型浆液研发及破坏机理研究[D]. 陈达.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4]夯筑土遗址木锚杆群锚效应研究[D]. 王南. 兰州大学, 2020(04)
- [5]可回收钢管锚杆性能研究[D]. 张路祥. 河南大学, 2020(02)
- [6]混杂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D]. 陈秋宇. 河南科技大学, 2020(06)
- [7]纤维增韧地聚合物支护结构承载特性及工程应用研究[D]. 冯利军.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胶轮牵引两臂锚索机动力特性与试验研究[D]. 张恩华.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9]超长工作面过大断面平行空巷充填支柱支护技术研究[D]. 王?.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10]螺旋锚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工艺与计算方法研究[D]. 龙诚璧.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