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修正分子连接性指数杂原子点价的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丁秋霞[1](2019)在《环丁砜废水处理的工艺设计及过程模拟》文中研究指明有机废水的回收利用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是工业废水处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业上采用多效蒸发工艺处理聚芳醚树脂的聚合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丁砜废水,过程能耗高且处理后的水和环丁砜达不到循环使用的要求。本文提出采用萃取-精馏耦合工艺和萃取-四效蒸发耦合工艺处理环丁砜废水,通过溶剂筛选找到合适的萃取剂,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进行工艺流程模拟研究,优化了工艺参数,并与四效蒸发工艺进行了比较。首先,采用经验分析法从溶解度、毒性、化学稳定性、经济性等方面对低沸点溶剂进行筛选。根据分子连接性指数法计算初步筛选出来的溶剂的极性参数,进行再次筛选。依据单级萃取模拟计算结果,最终选择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其次,采用Aspen plus对萃取-精馏耦合工艺进行模拟,以二氯甲烷为萃取剂,选用NRTL活度系数模型并应用灵敏度分析工具分别对萃取塔和精馏塔进行参数优化,考察了萃取塔操作温度、萃取相比、平衡级数和精馏塔理论板数、回流比、进料位置、塔顶采出率对废水处理过程的影响,并利用优化后的参数进行全流程模拟。结果表明,环丁砜回收率为99.95%,回收得到的环丁砜的质量分数为98.31%,处理后的水的质量分数98.96%,环丁砜的质量浓度为34 mg/L。热负荷约为15228 kW。再次,采用Aspen plus对萃取-四效蒸发耦合工艺进行模拟,萃取条件与萃取-精馏耦合工艺相同,加热蒸汽的使用量为8057 kg/h。全流程模拟结果表明,环丁砜的回收率为95.91%,环丁砜产物中环丁砜的质量分数为96.84%,水相产物中水的质量分数为98.42%。热负荷约为4844 kW。最后,对萃取-精馏耦合工艺、萃取-四效蒸发耦合工艺和四效蒸发工艺进行对比。四效蒸发工艺的热负荷约为24078 kW,水相中环丁砜的质量分数为1.09%,环丁砜产物中环丁砜的质量分数为97.76%,环丁砜的回收率为89.98%。萃取-精馏耦合工艺的热负荷约为15228 kW,比四效蒸发工艺降低了约37%,而且处理后的水和环丁砜都能够达到聚芳醚树脂生产过程循环使用的要求。萃取-四效蒸发耦合工艺热负荷约为4844 kW,比四效蒸发工艺降低了约80%,环丁砜的回收率比四效蒸发工艺高,但纯度较低。优选萃取-精馏耦合工艺。
李婷婷[2](2018)在《含离子液体的复合萃取剂微萃取辛硫磷的分子设计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散液液微萃取(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DLLME)作为一种检测手段在有机磷农药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然而传统DLLME常采用卤代烷烃等有毒的萃取剂,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的环保溶剂具有优越的溶解性能,可以作为良好的萃取剂,但是离子液体分子体积较大,导致其具有较高的粘稠性,这直接降低了它作为萃取剂的萃取性能,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萃取剂—离子液体与分子溶剂组成的复合萃取剂。在离子液体中加入分子溶剂,一方面能够降低离子液体的粘度,另一方面分子溶剂也能够起到相应的萃取剂作用,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萃取剂的萃取性能。然而由于离子液体类别较多,于是选取适合的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十分重要,而选择合适的分子溶剂来提高离子液体的萃取能力也十分重要。因此,本文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分子连接性指数法计算了不同离子液体及辛硫磷的极性指数,利用离子液体与辛硫磷极性指数的接近程度,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出了合适的离子液体萃取剂1-甲基-3-己基六氟磷酸盐,并利用COSMO-SAC模型对所选择的离子液体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2.根据密度,互溶性,萃取性能等因素并结合分子连接性指数法初步选择了四种分子溶剂氯苯、三氯甲烷、乙酸丁酯、乙酸己酯。通过密度泛函数理论,探究了四种分子溶剂对离子液体的影响,研究表明:分子溶剂的加入使离子液体阴阳离子间的氢键键长变长,其作用力的影响顺序为乙酸丁酯≈乙酸己酯>氯苯>三氯甲烷;加入分子溶剂,会导致离子液体阴阳离子间电荷的转移,使阳离子与氟原子间形成的氢键有一定程度的减弱,其影响顺序为乙酸己酯>乙酸丁酯>三氯甲烷>氯苯;计算分析复合体系的相互作用能可知,酯类与离子液体的相互能最大,其对离子液体阴阳离子间作用力影响最大,结合构型与电荷分析可知,两种酯的加入能够使离子液体阴阳离子间得相互作用力降低,进而导致离子液体的粘度降低。由于乙酸丁酯的水溶性大于乙酸己酯,不利于萃取的进行,因此,综合以上分析选择乙酸己酯为离子液体的复合萃取剂。对复合萃取剂的萃取机理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复合萃取剂能够有效提高萃取效果。3.研究了超声辅助复合萃取剂(离子液体-分子溶剂)分散液液微萃取水样中的辛硫磷,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实验证明,少量分子溶剂的加入,可以提高离子液体的萃取效率,并对实验操作进行优化,其条件如下:水样体积8mL,离子液体与分子溶剂体积比为70μL:30μL,超声15min,冰浴25min,离心16min。在此操作条件下,辛硫磷在线性范围为1-500μg/L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为2.9%,检测限为0.18μg/L。该方法操作简单、富集倍数及回收率较高、成本低廉且环保,减小了对环境的危害。
李佳林[3](2011)在《固体溶质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多元体系相平衡的研究》文中认为超临界CO2作为传统溶剂的一种新兴绿色替代溶剂,在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其基础研究仍比较薄弱,制约了其工业化进程,主要表现在相平衡基础数据的匮乏和相平衡理论的不成熟。本文对固体溶质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多元体系的相平衡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建立、完善了一套多功能研究固体溶质与超临界CO2多元体系相平衡的实验测定装置,经过水压试验和实际检测,该装置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调控性能。新建固体溶质混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确立了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取样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的检测分析程序。选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固体有机溶质进行实验,包括:对甲苯磺酰胺、对氨基苯磺酰胺、苯磺酰胺、苯甲酰胺以及对氨基苯磺酸。首次测定了各种单一固体溶质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单一固体溶质+夹带剂、固体溶质混合物、固体溶质混合物+夹带剂体系溶质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所测混合物体系包括:对甲苯磺酰胺+对氨基苯磺酰胺(1:1等摩尔混合),苯磺酰胺+苯甲酰胺(1:1等摩尔混合),对甲苯磺酰胺+对氨基苯磺酰胺(1:1等摩尔混合)+夹带剂,实验温度分别为308 K、3 1 8 K和328 K,压力范围为8.0-21.0 MPa。所考察的夹带剂包括:甲醇、乙醇、乙二醇、乙酸乙酯和丙酮。共实测数据272组,极大地丰富了超临界流体相平衡基础数据,为论文相平衡模型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考察了温度、压力、分子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类型、夹带剂类型与浓度等对固体溶质在超临界CO2中相平衡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分子结构对单一固体溶质溶解度的影响、夹带剂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固体混合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本文实验数据为基础对现有相平衡模型进行考察,主要针对密度型模型Chrastil、K-J和M-T模型等。结果表明,密度型模型基本上能对实验数据进行较好的关联,但计算偏差波动较大,存在计算不稳定的现象。本文分析了超临界体系溶剂与溶质分子间作用特征,在络合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引入溶剂与溶质混合熵经验表达式aTv+b,对Chrastil模型进行改进,获得了良好的计算效果,进而对K-J和M-T进行改进相继建立了M1、M2和M3模型。使用包括实验体系在内的71种溶质在超临界C02中的溶解度共计1603组信息对新改进模型和原模型进行计算对比,新模型的计算精度整体上平均提了高3%-6%,且计算波动减小、稳定性增强。在对纯物质溶解度模型成功改进的基础上,对现有夹带剂体系相平衡模型Chrastil-G和M-T-S模型进行改进,分别构建了M4、M5模型,使用7种固体溶质的219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改进效果良好,新模型计算精度平均提高2%左右。考虑到改进后的密度型模型预测能力不强,且不能体现分子差异。故本文以化学键理论和分子拓扑理论为指导,通过深入的分析,考虑杂原子电负性、原子周围环境电负性和原子不饱和键的影响,定义了一个新的原子点价表达式,进而计算出多种固体溶质的改进分子连接性指数信息;将分子连接性指数信息与改进的密度型模型Ml结合,构建了改进的分子连接性指数模型(RMCIs);使用该模型对30种芳香族化合物的溶解度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得到能反映此类物质在超临界CO2中溶解度的特征规律信息方程,进而对另外5种类似化合物的溶解度进行预测,取得了较满意的应用效果。论文探讨了超临界流体相平衡中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信息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构建效果更好的模型提供了思路。论文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6006)和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的资助。
单俐经[4](2011)在《分子连接性指数计算软件制作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了拓扑指数中的分子连接性指数法作为研究手段,综合运用了化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知识,以高级程序设计语言Delphi及关系数据库Access为平台,成功开发了附带物性估算功能的分子连接性指数计算软件。该类软件国内尚未有文献报道具有界面友好、功能齐全、操作简便、运行稳定、易于扩展等优点。分子连接性指数计算软件具有从参数输入到结果输出的全程智能化的特点。软件采用了全新的图形化分子结构输入方式,即搭建分子结构的过程全程采用鼠标且具有智能化的提示。此外,软件的输入过程中融入了组合基团模块化的理念,实现了环类结构整块输入,从而大大的简化了复杂的分子结构的输入过程。本软件的分子连接性计算机处理原理中采用了全新的图形识别技术,利用邻接链表的相关原理直接将分子构建结果转换为分子对应的邻接矩阵,再通过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把分子的邻接矩阵转换为距离矩阵。软件具有计算0-7阶的各类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基本功能。此外,该软件还能计算多个点价系统的分子连接性指数,而且能搭建并计算聚合物分子、立体结构分子的分子连接性指数及搭建表面活性剂分子、离子液体分子,且具有物性估算功能,对工业应用有良好的指导作用。此外,本文利用分子连接性指数计算软件成功计算了溶剂分子的分子连接性指数,并通过自主开发的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元线性回归计算软件,对溶剂分子的溶解度参数、摩尔体积、内聚能进行了回归,发现各类溶剂分子的摩尔体积与分子连接性指数有很好的相关性,尤其是与°χv的相关性特别好,三参数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达到0.9711。同时,我们也尝试通过对烃类、醚类、酯类分子的内聚能、摩尔体积分别回归,然后再计算分子的溶解度参数,结果显示烃类、醚类、酯类分子的溶解度参数估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分别达到了95%、90%、85%,这个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裴雪梅[5](2009)在《应用分子拓扑理论研究溶质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文中指出超临界流体技术作为新型高效的绿色分离技术之一,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在应用还是基础理论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固体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相平衡研究仍然是超临界流体科学与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有关该方向的研究无论从基础理论研究角度审视还是从实际应用角度考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单质固体溶质及混合固体溶质在含和不含夹带剂的超临界CO2中的相平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在相平衡研究方面,本研究主要继续本实验室的研究,通过研究固体溶质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来考察各个基团如羟基、羧基、酯基等基团对固体溶质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磺酰胺基对固体溶质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的影响。实验研究的单一溶质包括:对甲基苯磺酰胺、对氨基苯磺酰胺、对氨基苯磺酸;固体混合物体系为对甲基苯磺酰胺和对氨基苯磺酰胺(1:1等摩尔混合)。实验温度分别为308.15 K、318.15 K和328.15 K,压力范围为8.0~21.0 MPa,实验所采用的夹带剂包括:甲醇、乙醇、乙二醇、丙酮。测定的溶解度数据共计174组,大大丰富了超临界流体相平衡基础数据。在研究固体纯物质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时,考察了温度、压力对相平衡的影响;在研究夹带剂对固体纯物质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影响时,考察了夹带剂种类、浓度、体系操作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论文中用Chrastil方程、M-T方程、改进的Chrastil方程、K-J方程关联实验数据,得到的AARD最大不超过5.9%。在固体混合物在超临界多元体系的相平衡研究中,实验研究发现混合物中各组分溶解度均与单质固体溶质不同,本文对此实验结果进行了探索性解释,可能是固体混合物中各组分互为对方的“夹带剂”,并考察了超临界CO2对固体混合物的选择性分离;同时,本文还分析比较了夹带剂对固体混合物各组分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提携作用。通过对结构化学和分子拓扑理论的研究,建立了新的原子点价公式和分子连接性指数(RMCIs),这个新的原子点价公式反映了分子的三维立体拓扑结构,将合适的RMCIs植入简单易用的密度——基准模型中,构建了超临界二元体系新模型,运用新模型对芳香族化合物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进行关联,验证了新模型的可靠性,并用RMCIs法关联本论文中三种物质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对于RMCIs法在其他超临界流体中的应用等相关问题,本文做了尝试性的研究,但是由于文献数据有限,此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加强。
寇英卫[6](2009)在《分子片段可变连接性指数及其应用》文中指出定量构效关系(QSAR)是研究和分析物质基本结构特征与其相应的理化性质、毒性及生物活性之间相关规律,推测可能的作用机理,预测未知化合物的相关性质的一种有效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QSAR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迅猛的发展,己成为化学、环境、生命等学科研究中的一个前沿领域。QSAR研究中常用的描述符有理化参数、量化参数和拓扑学参数等。其中,拓扑学参数因其计算简便,易获得较好模型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大部分拓扑学参数对于不同的原子给出的点价却是相同的,不能很好的区分不同的原子。Randi(?)提出的可变分子连接性指数解决了此问题。本论文主要是对可变分子连接性指数进一步改进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由于原子/官能团在化合物不同性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并且原子/官能团的成键环境也是决定化合物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成键环境的原子/官能团对不同性质的影响。本文将处于不同成键环境的原子/官能团定义为分子片段,将其作为拓扑图的顶点,并转化为相应的拓扑矩阵,用分子连接性指数的计算方法得到新的指数——分子片段可变连接性指数(mfVCI)。(2)用一阶分子片段可变连接性指数分别与100个醇分子的沸点、39个有机物的羟基自由基反应速率常数及138个卤代苯和92个苯衍生物对发光菌的毒性建立QSAR模型,并对mfVCI模型进行抽一检验、抽组检验及外部验证等一系列的检验。结果表明,mfVCI建立的模型稳健性高,预测能力好,解释能力强。同时将mfVCI建立的模型与Randi(?)可变分子连接性指数、简单分子连接性指数、价键分子连接性指数、Zagreb指数、改进的Kappa指数、分子弹性指数、J指数等拓扑指数分别建立的QSAR模型通过残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用mfVCI建立的模型优于其它拓扑指数建立的模型。
马珊珊[7](2009)在《液—液萃取分离体系萃取剂的选择》文中提出液-液萃取过程是化学工业中分离液体混合物的一种重要方法,萃取剂的选择是液-液萃取过程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萃取剂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理论预测和实验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分子连接性理论选择萃取剂的方法.根据Kier的分子连接性理论,利用分子连接性指数与官能团贡献参数得到的极性指数来推断溶剂的极性,根据萃取剂极性指数与被分离体系中各组分极性指数的差异来选择萃取剂,即萃取剂的极性指数与被萃取组分的极性指数差异尽可能小而于其他组分的极性指数差异大.计算了常用溶剂的分子连接性指数以及极性指数,利用极性指数选择出了乙二醇单甲醚-水体系和醋酸-水体系的适宜萃取剂.计算了常用离子液体的分子连接性指数以及极性指数,利用极性指数选择出了四氢呋喃-水体系的离子液体萃取剂.测定不同萃取剂在乙二醇单甲醚-水体系和醋酸-水体系中的选择性,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吻合较好.通过实验测定了乙二醇单甲醚-水-二氯甲烷体系,醋酸-水-水杨酸甲酯和四氢呋喃-水-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的三元液-液平衡数据.分别以二氯甲烷和水杨酸甲酯为萃取剂进行了乙二醇单甲醚-水体系和醋酸-水体系的三级错流萃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二氯甲烷和水杨酸甲酯分别是从水溶液中萃取分离乙二醇单甲醚和醋酸的有效萃取剂.
周丐州[8](2009)在《部分芳香类有机污染物的QSAR研究》文中提出有机化合物定量结构活性/性质关系(QSAR)的研究对于有机污染物的生态风险预测与评价、污染控制和防御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所研究的有机污染物是一类带有苯环结构的芳香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染料、农药和制药等工业排放中,许多芳香化合物(如氯酚、硝基苯、苯胺等)为美国EPA优先控制污染物。在QSAR研究中,分子连接性指数(MCI)和量子化学参数计算是获得分子结构参数的重要手段。对于具有苯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分子连接性指数可通过杂原子点价以及各阶指数的值不同,从而确定取代基的个数、取代基的类型,以及取代基的位置。量子化学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化学意义,能够描述分子微观的电子构型和空间形态方面的性质,包括形态、价键特征、电子活性、分子的各个层次级别的结构等。据文献报道,结合这两类参数研究有机污染物的活性胜质可建立更优化的QSAR模型。本论文结合这两类变量参数建立了芳香类有机污染物活性/结构的QSAR模型。线性回归分析是一种的传统QSAR研究方法,主要用于所建立的QSAR模型参数筛选。在本论文第三、四、五章的具体案例研究中,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对建立模型的参数筛选进行了重点讨论。此外,论文还采用BP网络、RBF网络、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化合物的活性/性质建立相关的QSAR模型,并筛选最优QSAR模型,可用于预测同类有机化合物的活性/性质。本论文的第一章主要对定量构效关系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论文第二章对QSAR研究中的结构参数和建模方法进行了概括总结。在结构参数方面,重点描述了分子连接性指数和量子化学参数的理论定义、计算方法、各描述符和特点。在建模方法中,全面的介绍了各种线性回归的方法和原理。并对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方法的原理与应用也进行了陈述。论文第三章介绍了芳香类有机污染物Kow和BCF的QSAR研究。首先,筛选分子连接性指数、量子化学参数以及非色散力因子△X等变量参数,对44种芳香类有机污染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和生物富集因子(BCF)进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从而建立最优QSAR模型,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26、0.914。利用线性回归分析中筛选的参数,建立BP网络和RBF网络模型。其中BP网络建立的模型同样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相关系数r2分别达到为0.925、0.912。论文第四章是关于利用分子连接性指数预测芳香类有机污染物Koc的研究。首先计算了61种芳香类化合物的分子连接性指数,并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芳香类化合物土壤吸附系数(Koc)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的QSAR模型。方程选入1Xv、4Xvpc连接性指数,得到有效的QSAR模型,相关系数r2=0.963。应用支持向量机所建立的Koc模型也有一定的预测能力(r2=0.941),但其效果不如线性回归建立的模型强。论文第五章利用量化参数结合MCI研究了芳香类有机污染物对水生发光菌的毒性。计算了37种芳香类化合物的量子化学描述符,结合分子连接性指数1Xv,应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参数,建立了芳香类化合物对水生发光菌毒性的QSAR模型,建立的模型相关系数r2为0.933。此外,还采用BP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了该毒性模型,结果显示,BP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均能建立芳香类化合物对水生发光菌毒性的预测模型。得到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25,0.937。第六章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该方面可进一步开展的具体研究内容和方向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本论文结合分子连接性指数、量子化学参数,采用BP网络方法、RBF网络方去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了部分芳香类有机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参数:Kow、BCF、Koc及对水生发光菌毒性的QSAR模型,并采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对模型进行优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获得一些成果。所建立的模型对芳香类有机污染物活性/结构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姜赛红[9](2008)在《新的诱导效应参数及QSPR/QSAR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构效关系(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AR)是随着药物化学这门学科的产生而出现的.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Structure-ActivityRelationship,QSAR)以化合物的理化参数或结构参数等为自变量,生物活性为因变量,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起化合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其关键是找到能够反映物质本身而又简单的分子描述符。本文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在电负性均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诱导效应均衡,并推导出一个新型的计算公式。利用该式给出了580个中性基团的诱导效应参数(IG)。计算简单,物理意义明确,可广泛应用于QSPR/QSAR的研究,诸如:反应中键的形成、分裂、活化等的能量变化、酸碱的电离常数、电离能和化学位移等,其合理性优于文献报道的方法。(2)诱导效应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效应之一,将新的诱导效应参数(IG)与极化效应指数(PEI),以及α,β,γ结构参数作为模型参数,提出核磁共振“内屏蔽”和“外屏蔽”的概念及碳谱位移“内屏蔽”和“外屏蔽”模型,由此定量描述了饱和醇类化合物13CNMR化学位移,相关系数R为0.9947,LOO法交互检验系数RCV=0.9927,模型具有优良的预测性和稳定性。(3)利用新的诱导效应参数与原子序数自相关拓扑指数0F,1F,研究了胺、醇、醚类化合物第一电离能(IP)的定量构效关系,结果表明胺、醇、醚类化合物第一电离能可用IE,0F,1F来定量描述,IE为分子中杂原子N、O、S的平衡诱导效应参数。公式物理意义明确,用该式预测了32种胺、醇、醚类化合物的第一电离能,平均绝对误差仅为0.0445ev,预测值与实验值十分吻合,优于文献报道的方法。
周丛艺[10](2007)在《几个新分子拓扑描述符及QSPR/QSAR研究》文中提出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s QSPR),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QSAR),定量结构-保留指数相关(quantitative structure-retention relationships QSRR)的研究已成为化学、环境、生命等学科研究中的一个前沿领域。近些年来发展的拓扑指数通过表征分子拓扑图某种特征而实现分子结构信息的数值化,拓扑指数法能够合理有效的对化合物分子层面进行有效的表征,已成为QSPR/QSAR/QSRR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本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1)为实现对有机化合物细微差异的有效合理表征,根据电负性均衡原理,通过逐级加合均分法计算分子中原子的平衡电负性。用平衡电负性对分子隐氢图着色,结合支化度,在邻接矩阵基础上增加平衡电负性和支化度参数,构建新拓扑指数AI。该指数不仅物理意义明确,而且对含多重键和杂原子的化合物具有唯一性表征。引入路径数P2和P3,研究烷烃的摩尔体积、摩尔折射度、临界体积、偏心因子和固定液为角鲨烷(柱温分别为3(?)、5(?)、7(?))、H-P PONA(柱温6(?))和J&W DB-5(柱温6(?))上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结果表明它们可用同一式子进行定量描述:P=a*AI+b*P2+c*P3+d,各样本数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同时建立烷烃的标准生成焓(△fHmθ)、标准熵(Smθ)、标准生成自由能(△fGmθ)、气化焓变(△Hv)、升华焓变(△Hs)、液态比热容(Cpθ)和不同温度下的Cp(分别为400 K、600K、800 K和1000k)以及气体的范德华常数a和b等热力学性质;沸点(TB);临界温度(TC)、临界压力(PC)和临界体积(VC)等临界性质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模型,模型相关系数介于0.9916和0.9998之间。模型经检验,显示出良好稳健性和预测能力。模型物理意义明确,表明烷烃性质可用分子的大小,平衡电负性,支化度和形状等内在结构信息进行有效表征。模型经Needham公式分析,结果显示指数NI对烷烃性质影响最大。其模型有望在烷烃QSPR和QSRR研究中得到广泛的运用。(2)在传统的距离矩阵基础上,利用平衡电负性和相对化学键长对之进行修正,从而构建能够对有机化合物分子进行有效表征的新半经验拓扑指数Nt。该指数在QSPR/QSAR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在烷烃,烯烃,炔烃,醛酮,硫醇和氯硅烷等化合物中显示良好的应用。模型所有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经留一法检验,交叉检验参数均显示模型的良好稳定性和预测能力。(3)在分子拓扑理论基础上,对分子隐氢图着色,以平衡电负性为电子描述符,结合化合物原子的几何结构特征,对距离矩阵进行扩展,构建新拓扑指数NTI。结果表明,该指数对分子结构中含有双键、叁键和杂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优良的结构选择性,与链烷烃、环烷烃、烯烃、二烯烃、炔烃、醇、酮、醚、脂、卤代烃、卤代苯、烷基苯、卤代酚、对胺基苯甲酸脂和对羟基苯甲酸脂共15个系列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 Kow拥有优良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介于0.9999和0.9900之间,可以用式子log Kow=aNTI+b对有机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进行定量描述,其中a,b为常数。用上述方程计算log Kow,得出的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吻合良好。(4)提出拓扑化学行为概念,把对化合物性质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归纳为拓扑生长力和拓扑阻滞力。根据该原理,利用价电子轨道能量对价电子距离矩阵进行修正。研究表明OET(轨道能量拓扑指数)对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的物化性质具有良好的应用,尤其是对尚未借助QSPR(定量结构性质关系)手段进行研究报道的光谱性质。LOO CV(留一法交叉检验)的结果验证了模型的良好稳定性和预测能力,采用的检验参数有:PRESS/SSY,SEPCV,RCV,SPRESS和PSE,其中PRESS/SSY比值介于0.0006和0.1148。与文献进行比较,本文方法结果与之接近或更好。研究显示正是基于拓扑化学行为才有本文方法良好和较广的应用。
二、一种修正分子连接性指数杂原子点价的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修正分子连接性指数杂原子点价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环丁砜废水处理的工艺设计及过程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工业有机废水的分离方法概述 |
1.1.1 精馏 |
1.1.2 膜分离 |
1.1.3 萃取分离 |
1.1.4 耦合分离技术 |
1.2 溶剂萃取 |
1.2.1 萃取的基本原理 |
1.2.2 溶剂萃取中常用术语 |
1.2.3 溶剂的选择标准 |
1.3 Aspen plus模拟软件 |
1.3.1 Aspen plus模拟软件简介 |
1.3.2 单元操作模块 |
1.3.3 热力学模型 |
1.3.4 Aspen plus在化工流程模拟中的应用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2 溶剂筛选研究 |
2.1 基于经验分析法的溶剂初筛 |
2.1.1 筛选方法 |
2.1.2 溶剂初筛 |
2.2 基于分子连接性指数法的溶剂筛选 |
2.2.1 分子连接性指数法 |
2.2.2 分子连接性指数法的计算方法 |
2.2.3 分子极性的表征 |
2.2.4 溶剂筛选结果 |
2.3 基于单级萃取模拟的溶剂筛选 |
2.3.1 模块及模型选择 |
2.3.2 模拟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 萃取-精馏耦合工艺流程模拟 |
3.1 模块及热力学模型选择 |
3.2 萃取塔模拟 |
3.2.1 萃取操作温度 |
3.2.2 萃取操作压力 |
3.2.3 萃取相比和平衡级数 |
3.2.4 逆流和错流对比 |
3.2.5 萃取塔模拟结果 |
3.3 精馏塔模拟 |
3.3.1 理论板数和回流比 |
3.3.2 最佳进料位置 |
3.3.3 塔顶采出率 |
3.3.4 精馏塔模拟结果 |
3.4 萃取-精馏耦合工艺全流程模拟 |
3.4.1 工艺流程 |
3.4.2 模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萃取-四效蒸发耦合工艺流程模拟 |
4.1 模块及热力学模型选择 |
4.2 萃取塔模拟 |
4.3 四效蒸发模拟 |
4.4 全流程模拟模拟 |
4.4.1 工艺流程 |
4.4.2 模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萃取-精馏耦合工艺、萃取-四效蒸发耦合工艺和四效蒸发工艺比较 |
5.1 四效蒸发工艺流程模拟 |
5.1.1 模块及热力学模型选择 |
5.1.2 流程模拟 |
5.1.3 模拟结果 |
5.2 三种环丁砜废水处理工艺的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含离子液体的复合萃取剂微萃取辛硫磷的分子设计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离子液体概述 |
1.2.1 离子液体的结构及分类 |
1.2.2 离子液体在萃取领域的应用 |
1.2.2.1 单滴液相微萃取 |
1.2.2.2 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 |
1.2.2.3 分散液液微萃取 |
1.3 萃取剂的选择方法 |
1.3.1 分子连接性指数法 |
1.3.2 COSMO-SAC模型溶剂化计算 |
1.4 量化计算 |
1.4.1 量化计算简介 |
1.4.2 分子溶剂对离子液体的影响 |
1.4.3 分子溶剂与离子液体量化计算研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1.5.1 目的 |
1.5.2 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离子液体萃取剂的选择 |
2.1 引言 |
2.2 分子连接性指数法选择离子液体萃取剂 |
2.2.1 萃取剂的选择过程 |
2.2.2 点价的计算 |
2.2.3 分子连接指数项的计算 |
2.2.4 极性指数的计算 |
2.3 COSMO-SAC模型溶剂化计算 |
2.3.1 计算步骤 |
2.3.2 δ-图谱的计算 |
2.3.3 无限稀释活度系数的计算 |
2.3.4 分配系数(K)的计算 |
2.4 计算结果分析 |
2.4.1 分子连接性指数法选择离子液体的结果 |
2.4.1.1 原子点价的计算结果 |
2.4.1.2 分子连接性指数及极性指数的计算结果 |
2.4.2 COSMO-SAC模型溶剂化计算结果 |
2.5 小结 |
第三章 分子溶剂的选择及其与离子液体相互作用分析 |
3.1 引言 |
3.2 分子溶剂的初步选择 |
3.3 研究内容及计算方法 |
3.4 计算结果 |
3.4.1 离子液体与分子溶剂构型研究分析 |
3.4.1.1 单个分子优化 |
3.4.1.2 离子液体与分子溶剂组合优化 |
3.4.2 电荷分析 |
3.4.2.1 原子电量分析 |
3.4.2.2 静电势能分析 |
3.4.3 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 |
3.4.4 离子液体与乙酸己酯的谱图分析 |
3.4.5 离子液体与乙酸己酯粘度分析 |
3.5 复合萃取剂萃取机理 |
3.5.1 复合萃取剂与辛硫磷相互作用分析 |
3.5.2 相互作用能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乙酸己酯协同[HMIM][PF_6]液液微萃取水中有机磷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2.1.2 主要试剂 |
4.2.2 实验操作 |
4.2.2.1 色谱操作条件 |
4.2.2.2 富集倍数(EF)和回收率(ER)的计算 |
4.2.2.3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离子液体萃取剂的验证 |
4.3.2 分子溶剂的验证 |
4.3.3 离子液体与分子溶剂体积比的确定 |
4.3.4 样品体积的优化 |
4.3.5 超声时间的优化 |
4.3.6 冰浴时间的优化 |
4.3.7 离心时间的优化 |
4.3.8 方法参数 |
4.3.9 实际样品分析 |
4.4 离子液体萃取剂的回收 |
4.4.1 回收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固体溶质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多元体系相平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超临界流体技术概况 |
1.1.1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发展 |
1.1.2 超临界流体的特性 |
1.1.3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 |
1.2 超临界流体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
1.2.1 单一固体溶质在超临界CO_2及含夹带剂体系中溶解度的测定 |
1.2.2 固体混合物在超临界CO_2及含夹带剂体系中溶解度的测定 |
1.3 超临界流体相平衡的理论研究 |
1.3.1 压缩气体状态方程法 |
1.3.2 膨胀液体模型 |
1.3.3 半经验和经验型模型 |
1.3.4 QSPR模型 |
1.3.5 超临界流体相平衡模型比较 |
1.4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及目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单一固体溶质与超临界CO_2多元体系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
2.1 实验流程及操作 |
2.1.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2.1.2 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
2.1.3 实验分析方法 |
2.1.4 实验装置的可靠性验证 |
2.1.5 实验物系的选择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对甲苯磺酰胺在含夹带剂的超临界CO_2中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
2.2.2 对氨基苯磺酰胺在含夹带剂的超临界CO_2中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
2.2.3 苯磺酰胺在含夹带剂的超临界CO_2体系中相平衡的研究 |
2.2.4 对氨基苯磺酸在含夹带剂的超临界CO_2中相平衡的研究 |
2.2.5 苯甲酰胺在含夹带剂的超临界CO_2中相平衡的研究 |
2.2.6 结果讨论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固体溶质混合物与超临界CO_2多元体系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流程及操作 |
3.1.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3.1.2 实验物系的选择 |
3.1.3 实验操作 |
3.1.4 实验分析方法 |
3.1.5 实验注意事项 |
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2.1 对甲苯磺酰胺与对氨基苯磺酰胺混合物在超临界CO_2多元体系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
3.2.2 苯磺酰胺与苯甲酰胺混合物在超临界CO_2多元体系中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固体溶质与超临界CO_2多元体系相平衡的模型研究 |
4.1 单一固体溶质在超临界CO_2中的相平衡模型 |
4.1.1 常用密度型模型的关联计算 |
4.1.2 其他模型的关联计算 |
4.2 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的超临界CO_2多元体系中的相平衡模型 |
4.2.1 Chrastil-G模型的关联计算 |
4.2.2 M-T-S模型的关联计算 |
4.3 固体混合物在超临界CO_2多元体系中的相平衡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密度型模型的整体改进 |
5.1 单一固体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相平衡密度型模型的改进 |
5.1.1 Chrastil模型的改进(M1) |
5.1.2 K-J模型的改进(M2) |
5.1.3 M-T模型的改进(M3) |
5.1.4 对M1、M2和M3模型的验证 |
5.2 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的超临界流体中密度型模型的改进 |
5.2.1 对Chrastil-G模型的改进(M4) |
5.2.2 对M-T-S模型的改进(M5) |
5.2.3 对M4和M5模型的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改进分子连接性指数模型的构建 |
6.1 改进分子连接性指数模型的构建 |
6.1.1 新拓扑指数(~mχ_l~r)的构建 |
6.1.2 新拓扑指数型模型的构建(RMCIs模型) |
6.2 改进分子连接性指数模型的验证 |
6.2.1 本文实验数据的RMCIs模型验证 |
6.2.2 文献数据的RMCIs模型验证 |
6.3 改进分子连接性指数模型的应用 |
6.3.1 回归方程的预测计算 |
6.3.2 与密度型模型的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4)分子连接性指数计算软件制作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分子连接性指数的研究背景及其现状 |
1.1 拓扑指数的发展 |
1.2 经典拓扑指数简介 |
1.3 分子连接性指数的简介 |
1.3.1 分子连接性指数的三方面修正 |
1.3.2 分子连接性指数计算方法 |
1.3.3 分子连接性指数的拓扑图 |
1.3.4 分子连接性指数计算举例 |
1.4 分子连接性指数的点价计算系统简介 |
1.4.1 经典的点价计算方法 |
1.4.2 李新华的点价计算方法 |
1.4.3 张玉林的点价计算方法 |
1.4.4 舒元梯的点价计算方法 |
1.4.5 冯长君的点价计算方法 |
1.4.6 其他的点价计算方法 |
1.5 分子连接性指数的计算系统的简介 |
1.6 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应用 |
1.7 分子连接性指数计算的软件化趋势 |
1.8 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分子连接性指数计算软件的编制 |
2.1 软件总体设计思路 |
2.1.1 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 |
2.1.2 分子连接性指数计算软件的内核设计 |
2.1.3 分子连接性指数计算软件的模块功能设计 |
2.1.4 分子连接性指数计算软件的数据库设计 |
2.2 分子连接性指数计算软件的分子构建 |
2.2.1 分子式图形化搭建原理 |
2.2.2 组合基团模块化的依据 |
2.2.3 分子式搭建的智能化提示 |
2.3 分子连接性指数的计算过程 |
2.3.1 构筑邻接矩阵和距离矩阵 |
2.3.2 分子连接性指数的计算 |
2.4 分子连接性指数计算软件介绍 |
2.4.1 主界面介绍 |
2.4.2 项目界面介绍 |
2.5 软件计算结果检验 |
2.5.1 分子连接性指数计算结果检验 |
2.5.2 特殊分子的构建和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溶解度参数及摩尔体积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关联 |
3.1 多元线性回归 |
3.1.1 最小二乘法及最优子集回归法 |
3.1.2 回归软件的介绍 |
3.2 溶剂的溶解度参数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关联 |
3.2.1 芳香烃的溶解度参数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关联 |
3.2.2 烷烃及烯烃的溶解度参数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关联 |
3.2.3 脂肪醚的溶解度参数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关联 |
3.2.4 脂肪酯的溶解度参数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关联 |
3.3 溶剂的摩尔体积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关联 |
3.3.1 烃类化合物的摩尔体积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关联 |
3.3.2 含氧化合物的摩尔体积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关联 |
3.3.3 含氮化合物的摩尔体积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关联 |
3.3.4 卤素化合物的摩尔体积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关联 |
3.3.5 硫磷化合物的摩尔体积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关联 |
3.4 溶剂分子的内聚能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关联 |
3.4.1 烃类化合物的内聚能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关联 |
3.4.2 醚类化合物的内聚能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关联 |
3.4.3 酯类化合物的内聚能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关联 |
3.5 回归总结与讨论 |
3.5.1 溶剂分子的摩尔体积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关系 |
3.5.2 溶剂分子的溶解度参数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应用分子拓扑理论研究溶质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超临界流体技术概况 |
1.1.1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发展 |
1.1.2 超临界流体及特性 |
1.1.3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 |
1.2 超临界流体相平衡的实验研究概况 |
1.2.1 固体物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测定方法 |
1.2.2 固体单质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测定 |
1.2.3 固体混合物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测定 |
1.2.4 夹带剂的选择 |
1.3 超临界体系相平衡的理论研究 |
1.4 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及流程 |
2.1.1 实验流程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2 实验操作过程 |
2.2.1 实验准备 |
2.2.2 实验操作过程 |
2.3 实验参数的控制 |
2.4 检测方法的选择 |
2.5 超临界CO_2流量的确定 |
2.6 溶解度的计算 |
2.7 实验精度验证 |
2.8 注意事项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固体纯物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相平衡研究 |
3.1.1 对甲基苯磺酰胺在超临界流体中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
3.1.2 对氨基苯磺酰胺在超临界流体中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
3.1.3 对氨基苯磺酸在超临界CO_2中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
3.2 固体混合物在超临界流体中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用RMCIs法计算溶质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 |
4.1 改进分子连接性指数法的建立 |
4.1.1 新拓扑指数(~mX_t~(rv))的构建 |
4.1.2 RMCIs法的建立 |
4.2 分子连接性指数的选择 |
4.2.1 单一分子连接性指数与K-J方程的结合 |
4.2.2 两两分子连接性指数与K-J方程的结合 |
4.2.3 三个分子连接性指数与K-J方程的结合 |
4.3 RMCIs法在超临界二氟甲烷中相平衡中的应用 |
4.4 RMCIs法关联固体溶质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6)分子片段可变连接性指数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QSAR概述 |
1.2 可变分子连接性指数的提出和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二章 数据收集及理论方法 |
2.1 前言 |
2.2 数据来源 |
2.3 分子片段可变连接性指数理论 |
2.4 模型的建立 |
2.5 模型的检验 |
第三章 分子片段可变连接性指数的应用 |
3.1 mfVCI应用于醇类沸点预测的研究 |
3.2 mfVCI应用于有机物的羟基自由基反应速率常数预测的研究 |
3.3 mfVCI应用于生物毒性预测的研究 |
3.4 结果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液—液萃取分离体系萃取剂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液-液萃取 |
1.1.1 液-液萃取的基本概念 |
1.1.2 液-液萃取分离的常用术语 |
1.2 液-液萃取的发展背景 |
1.3 液-液萃取分离工艺概述 |
1.3.1 液-液萃取分离过程概述 |
1.3.2 液-液萃取的工业应用 |
1.4 液-液萃取分离中萃取剂的选择 |
1.4.1 萃取剂选择的重要意义 |
1.4.2 萃取剂选择的原则和标准 |
1.4.3 萃取剂选择的主要方法 |
1.4.4 工业生产常用萃取剂 |
1.5 液-液萃取发展前景和应用方向 |
1.6 离子液体萃取 |
1.6.1 离子液体的定义和性质 |
1.6.2 离子液体的分类 |
1.6.3 离子液体萃取分离过程研究 |
第二章 分子连接性指数法选择萃取剂 |
2.1 分子连接性指数法 |
2.1.1 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定义 |
2.1.2 点价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
2.1.3 分子连接性指数项的计算方法 |
2.2 分子极性的表征 |
2.2.1 极性贡献参数 |
2.2.2 极性指数 |
2.3 改进的极性参数与疏水性参数的关联 |
2.4 离子液体的连接性指数法 |
2.5 分子连接性指数选择萃取剂应用举例 |
2.5.1 分子连接性指数法选择乙二醇单甲醚—水体系萃取剂 |
2.5.2 分子连接性指数法选择醋酸—水体系萃取剂 |
2.5.3 应用分子连接性指数法选择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 分析方法 |
3.3 实验方法 |
3.3.1 液-液平衡的测定 |
3.3.2 多级液-液萃取实验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乙二醇单甲醚-水体系 |
3.4.2 醋酸-水体系 |
3.4.3 四氢呋喃-水体系的离子液体萃取 |
第四章 结论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部分芳香类有机污染物的QSAR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QSAR概述和发展历程 |
1.3 QSAR的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QSAR研究方法 |
2.1 分子结构参数 |
2.1.1 Hammett取代基参数 |
2.1.2 分子折射率参数 |
2.1.3 辛醇-水分配系数 |
2.1.4 分子拓扑指数参数 |
2.1.5 量子化学参数 |
2.1.6 三维分子结构描述符 |
2.2 QSAR研究中的建模方法 |
2.2.1 数学方法 |
2.2.2 人工神经网络 |
2.2.3 支持向量机 |
2.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三章 芳香类有机污染物Kow和BCF的QSAR研究 |
3.1 引言 |
3.2 数据采集和研究方法 |
3.2.1 分子结构参数的计算 |
3.2.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线性回归分析的变量选择和模型构建 |
3.3.2 BP网络分析的结果 |
3.3.3 RBF网络分析的结果 |
3.4 结语 |
第四章 利用分子连接性指数预测芳香类有机污染物的Koc |
4.1 引言 |
4.2 数据采集与研究方法 |
4.2.1 数据采集与变量参数的计算 |
4.2.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回归分析中的变量选择和模型构建 |
4.3.2 支持向量机方法分析的结果 |
4.3.3 最佳方程的建立及评价 |
4.4 结论 |
第五章 量化参数结合MCI研究芳香类有机污染物 |
5.1 引言 |
5.2 数据采集与研究方法 |
5.2.1 分子结构参数的计算 |
5.2.2 数据来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回归分析方法的参数选择与模型构建 |
5.3.2 BP网络分析结果 |
5.3.3 支持向量机结果 |
5.4 结语 |
第六章 结论、创新、不足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 |
6.3 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及参加课题 |
(9)新的诱导效应参数及QSPR/QSAR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构效关系研究和分子拓扑指数 |
1.1 物质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拓扑指数 |
1.2.1 Wiener 指数 |
1.2.2 Randi 指数 |
1.2.3 Balaban 指数 |
1.2.4 诱导效应指数 |
1.3 拓扑指数的应用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第2章 预测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
2.1.1 变量的评估 |
2.1.2 模型的回归效果分析 |
2.1.3 模型的合适性检验 |
2.2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
2.3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第3章 中性基团诱导效应参数的计算方法 |
3.1 诱导效应参数的构建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与文献的比较 |
3.2.2 在QSPR/QSAR 方面的应用 |
3.3 结论 |
第4章 一种预测醇化学位移的新方法 |
4.1 模型建立 |
4.2 结果与讨论 |
4.3 模型稳定性和预测能力检验 |
4.4 结论 |
第5章 诱导效应描述符与胺、醇、醚类化合物电离能的关系 |
5.1 模型建立 |
5.2 结果与讨论 |
5.3 模型检验 |
5.4 结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几个新分子拓扑描述符及QSPR/QSAR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物质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概述及其意义 |
1.2 物质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
1.2.1 2D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1.2.1.1 Hansch-Fujita与Free-Wilson方法 |
1.2.1.2 拓扑指数方法 |
1.3.Three-dimensional QSAR建立方法 |
1.3.1 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 |
1.4 Four-dimensional QSAR建立方法 |
1.5 Five-dimensional QSAR建立方法 |
第2章 模型建立的数据统计分析 |
2.1 偏最小二乘法 |
2.2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
2.3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
2.4 支持向量机法 |
2.5 主成分分析 |
第3章 分子和原子的结构信息拓扑指数表征及其构建原理 |
3.1 平衡电负性指数AI的构建 |
3.2 半经验指数Nt的构建 |
3.3 扩展距离矩阵指数NTI的构建 |
3.4 量子拓扑指数OET的构建 |
第4章 物质定量结构性质关系研究 |
4.1 指数AI及路径数对烷烃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应用 |
4.1.1 偏心因子和临界压缩因子的QSPR模型 |
4.1.2 摩尔体积和摩尔折光度的QSPR模型 |
4.1.3 热力学性质的QSPR模型 |
4.1.4 沸点和临界性质的QSPR模型 |
4.1.5 不同指数对解释各物化性质变化规律所起贡献 |
4.2 指数Nt对多样本化合物分子的结构表征及其应用 |
4.2.1 烷烃的表征和PLS关联 |
4.2.2 碳氢化合物烷的表征和PLS关联 |
4.2.3 醛和酮的表征和PLS关联 |
4.2.4 硫醇的表征和PLS关联 |
4.2.5 烷氧基氯硅烷表征和PLS关联 |
4.2.6 模型的LOO交叉检验 |
第5章 物质定量结构色谱保留指数关系研究 |
5.1 参数计算 |
5.2 研究样本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模型建立 |
5.3.1.1 烷烃的QSRR模型 |
5.3.1.2 烷基苯的QSRR模型 |
5.3.1.3 醛酮的QSRR模型 |
5.3.1.4 硫醇的QSRR模型 |
5.3.2 模型检验 |
5.3.3 各指数对色谱保留指数的贡献 |
5.3.4 与量子化学AM1方法的比较 |
第6章 物质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 |
6.1 有机化合物的拓扑指数NTI和logKow的关系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拓扑指数NTI优良的结构选择性和性质相关性 |
6.2.2 结论 |
第7章 量子拓扑指数对镧系及锕系元素的表征和构效关系研究 |
7.1 OET与锕系元素性质的关系 |
7.2 OET与镧系元素性质的关系 |
7.3 模型检验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缩写) |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绩 |
1 发表论文(限第一至第三作者) |
2 参与的导师课题 |
3 获奖的科研作品 |
感谢语 |
四、一种修正分子连接性指数杂原子点价的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环丁砜废水处理的工艺设计及过程模拟[D]. 丁秋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2]含离子液体的复合萃取剂微萃取辛硫磷的分子设计及机理研究[D]. 李婷婷.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3]固体溶质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多元体系相平衡的研究[D]. 李佳林. 北京化工大学, 2011(05)
- [4]分子连接性指数计算软件制作及应用[D]. 单俐经.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8)
- [5]应用分子拓扑理论研究溶质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D]. 裴雪梅. 北京化工大学, 2009(07)
- [6]分子片段可变连接性指数及其应用[D]. 寇英卫. 兰州大学, 2009(01)
- [7]液—液萃取分离体系萃取剂的选择[D]. 马珊珊. 天津大学, 2009(S2)
- [8]部分芳香类有机污染物的QSAR研究[D]. 周丐州. 兰州大学, 2009(12)
- [9]新的诱导效应参数及QSPR/QSAR研究[D]. 姜赛红. 南华大学, 2008(02)
- [10]几个新分子拓扑描述符及QSPR/QSAR研究[D]. 周丛艺. 南华大学, 2007(02)
标签:超临界流体论文; 溶解度参数论文;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论文; 原子结构论文; 分子和原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