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大事记(论文文献综述)
杨批额[1](2021)在《袁嘉谷年谱全编》文中提出袁嘉谷(1872-1937年),字树五,别字树圃,晚自号屏山居士,云南石屏人。光绪十九年(1893年)求学于经正书院,得到许印芳、陈荣昌、朱庭珍等滇中名家的教渝,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应“经济特科”试,大魁天下,是为“经济特元”;次年,东游日本考察学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归国,与高步瀛、王国维、缪荃孙等共事于学部图书局,发起抢救敦煌遗书;宣统元年(1909年)出任浙江提学使,推动浙江教育和民风民俗的改良;辛亥革命起,袁嘉谷倡改“中华国”,次年回滇寓居。民国改元,历任清史馆协修、国会议员;民国十二年(1923年)任云南图书馆副馆长,辑刻《滇诗丛录》等,保存一方文献,褒奖先贤;并出任东陆大学教授,培育英才,提携后辈。一生勤于学问,其所着的《滇绎》《云南大事记》《石屏县志》《卧雪堂文集》《卧雪诗话》等,具有丰富的文史价值。云南地处边陲,而为文献名邦,但历经“回纥变兴”、“蒙诏徙民”、“沐英一烬”和“李湖奉诏搜书而藏私室”等书厄,使得云南文献散乱蒙尘,面对这种情况,袁嘉谷与赵藩、秦光玉等文献名家一起整理辑刻了《云南丛书》等云南地方文献,为云南地域文学与文献的保存和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清末民初易代之际的士人,其身份虽经历了清朝官员向民国文人的转变,依然怀有表彰节烈妇女的思想之温情,也肯定女子之才情,支持女性之解放。在清末“西学东渐”的风潮下,面对中西文化的碰撞,作出了自己的抉择,折射出特殊时代士人的际遇和生存状况,其人生与事功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和启示意义。在袁丕元、林景泰、李士厚、佘孟良、张维等多个《袁嘉谷年谱》编撰等基础上,我们汲取了前人研究成果,并参考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中收录的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以及上海图书馆和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所发现的《袁氏家谱》,结合对《天津益世报》《申报》等近代报刊杂志所作的考察,走进具体的文学事件和文学史情境,以谱主的交游、唱酬等文学活动为重点,考订其诗文着述的刊刻和传播情况,完成了《袁嘉谷年谱全编》的编撰,展现其事功、学术与文化贡献。
高世伟[2](2021)在《清代至民国豫北基层社会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层治,则天下安。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保障。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着独特的政治传统,延续性很强,留下了丰富的治理经验。体味历史文化中蕴含的治理思想,对推进我国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国家与豫北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变的具体体现。国家治理首先注重的是治理体系的构建。治理体系具有普遍性,豫北社会具有特殊性,所以,国家治理在豫北社会的实践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双重特征。国家治理的指导方针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有序。就清代民国时期的国家治理而言,清王朝以少数民族身份入主大统,首先要解决的是国家认同问题。清王朝继承儒家传统,构建起了“家国一体”的政治认同,建立了以《圣谕广训》为指导思想的社会治理体系,并以“礼法体系”规范人们的行为。清王朝还通过军事和赋役制度来加强皇权,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渠道提升治理效能。就豫北地区而言,清王朝还关注民生,治理黄河,引导宗教信仰,治理邪教,以此来巩固以“忠孝”为核心的国家价值观。近代以来,在外力的作用下,国家认同面临挑战,加之西方国家的示范效应,豫北地区开始了向近代国家的艰难转型。国家治理的“滞后性”使清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代之而起的是意识形态混乱的北洋军阀,豫北社会动荡不安。南京国民政府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并未涉及到土地改革等民众最关心的核心问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践密不可分。国家非常重视地方官员的铨选,地方政府治理必需要在国家治理体系框架内,但又要因地制宜处理好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清代豫北县官主要来源于科举制度,民国以后,县官群体中受新式教育及留学归国人员者逐渐增多。豫北县官员负责的事务包括水利工程的修建、仓储与灾荒防治、慈善救助与教民生计。还通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贯彻国家主导的价值观。县官还负责征收赋税,清初有田赋、丁徭之征,“摊丁入亩”之后,田赋和丁徭合一。豫北县政府存留款主要用于县级各项行政支出。尽管里甲、保甲并不属于正规的官僚体系,但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里甲负责徭役,保甲负责社会治安、教化。豫北官员通过保甲建立了严密的社会治安体系。地方政府不但贯彻国家意志,还承载着来自基层社会的监督反馈。豫北县官不仅教化百姓,而且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治理基层社会。神的信仰只是一个载体,这种载体承担着国家意志,豫北汤阴为岳飞故里,崇祀岳飞是为了构建民族团结和民族认同的心理认同,倡导家国一体的忠孝价值观,这种观念在地方官员和地方精英的努力下延伸到基层社会,维护了基层社会的稳定。传教士在豫北的发展经历了由排斥到融合的过程。晚清以来,豫北州县官员的频繁更换预示着原有治理体系的崩溃,豫北地区成为军阀混战的战场。民间社会的地方自治,必须融合国家与地方政府。所以,皇权并不止于州县,而是延伸到州县以下。宗族社会以血缘为纽带,豫北地区人口主要是明清山西移民的结果,宗族组织并不发达。士绅对基层社会的治理包括社会救助、修桥补路等公共事务。乡里组织在基层发挥着完粮纳税、维持治安、清查户口的重要作用。保甲作为地方基层组织,负责乡民的教化、户籍、赋税、力役、缉盗、平讼等事宜。豫北地区河流众多,民间多崇祀水神和金龙四大王信仰,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特征。豫北地区民间戏曲、小说等具有娱乐身心,调节情绪,繁荣民族民间艺术,促进商贸,繁荣市场,文化传承,精神依托等作用。晚清以来,豫北社会的自治化倾向越来越强,联庄会、自卫团、会道门林立。民国时期,豫北地区帮派林立,民不聊生,爱国仁人志士深刻揭露旧道德的弊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豫北的传播。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是维持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基层社会治理事关千千万万百姓的切身利益,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和重心。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不仅仅依赖国家层面的设计,民间社会是国家进行审视、改造、批判的对象,清王朝是高度集权的政治社会,帝国权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所以说,清代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主导下的官民合治。豫北地区体现的是传统与现代,封闭与开放的矛盾。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不仅需要精英阶层的思想转变,更需要广大民众的观念转型。
王梦[3](2020)在《“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胞血脉相通,骨肉相连,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甲午战败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并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这给“台独”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二战后,美国对台野心充分暴露,不断插手台湾问题,成为“台独”背后的重要推手。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因素和西方反华势力的纵容、扶持下,“台独”开始滋生,并对两岸关系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九二共识”以来,为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两岸关系特点,审时度势,制定了灵活的政策,开展了大量工作。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这一研究多侧重于时事政治的角度进行考察,而从宏观向度出发,进行历史的、系统地研究较为薄弱。加之,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致使两岸关系愈发紧张。2019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2020年是《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因此,无论是基于学术研究切入点来说,还是从时间节点来看,全面检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总结经验,启示未来,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综上考虑,本文以“台独”作为基本要素和切入点,在承袭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多源搜集和爬梳中国共产党有关此问题的文献、档案馆馆藏档案、代表性党报承载的报道、网络电子图文数据库以及国外的部分史料等,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历史发展为脉络,系统地考察“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逻辑,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今后反“台独”工作的开展提出浅薄建议。具体而言,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理论意义、现实意义。系统地论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的基本方面,扼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是有关“台独”的相关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本研究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从“台独”的产生发展、基本特点及危害三个维度进行了探究。首先,从台湾岛内的社会历史背景、美日为主的早期海外“台独”活动、渐趋猖獗的岛内“台独”活动等方面分析了该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归纳概括了“台独”的基本特点。最后,总结了“台独”对台湾同胞福祉、中国核心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危害。第三章是“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依据和基础。本部分主要分析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主要以什么为依据,在什么基础上进行反“台独”工作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主权的学说以及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台独”的相关论述是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有关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法理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分裂国家法》等国内法律是反“台独”工作的法律依据。从新中国成立至“九二共识”确立这段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实践是本研究的实践基础。第四章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具体而言,该章节较为详细地回顾了“九二共识”的确立以及“汪辜会谈”的进行,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主动打破两岸关系僵局,以进行政治对话和促进两岸经贸人文交流的形式遏制“台独”发展,重点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与以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的斗争。最后,总结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取得的成效。第五章是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具体而言,本章主要回顾和论述了新世纪后,中国共产党面对猖獗的“台独”分裂活动所进行的斗争,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两岸关系形势下,凝聚海内外反“台独”合力进行的反“台独”斗争,总结了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成效及其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意义。第六章是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其与第四章、第五章共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具体而言,本章系统总结和概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新理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以和平发展思想巩固反“台独”成果的具体措施,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遏制台湾当局谋求“国际空间”的“台独”分裂活动,以及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美国政府和美国国会的涉台行为。最后,本章简要总结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第七章是“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经验与启示。本部分是规律性凝练与前瞻性启示。本章首先从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始终坚持反对“台独”不妥协、注重反“台独”工作方式方法、高度重视两岸人民力量作用、充分发挥大陆的主导性作用五个方面总结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尚未彻底解决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保持大陆自身发展进步势头、继续巩固一个中国原则共识、持续深化两岸各项交流合作、政治措施与军事手段相结合、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大势等建议和启示。总而言之,“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风云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各种“台独”分裂图谋和活动,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地斗争,有效地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因此,系统地梳理与研究“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逻辑,深刻总结经验,以期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有所裨益。
魏箭箭[4](2020)在《上海市郊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1951-1956) ——以互助组的兴起与转变为中心》文中提出1951年上海市郊农村完成土地改革之后,市郊农村土地实行了国家土地所有制,加之市郊农村本身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半工半农的社会特征,因此源于传统互助习惯的伴工组和以优待烈、军属为目的的帮工组在此基础之上得以产生。同时,这种在政府主导下的具有伴工优属特色的互助组,由于未能很好的解决组内农民最关心的等价互利问题,使得互助组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困难。记工算账和生产先后矛盾问题的出现使得互助组陷入了困境之中。为了更好的开展互助合作运动挽救困境中的互助组,基层干部与兼业农户针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记工评分、先后矛盾等管理问题采取了措施,即所谓的“土地入股”,试图通过提高互助合作组织的等级来解决所面临的矛盾。市郊农村的这种带有自发性质的土地入股,起初由于发展过急速度过快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但是伴随着全国范围内农业合作化运动政策的调整以及后期的恢复,市郊互助合作运动又走上了正轨。土地入股使得市郊互助组的形式发生了转变,市郊由此进入了由组转社的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好景不长,由于老问题的重新出现,互助合作运动又陷入了困境乃至停滞之中。1954年市郊互助组逐步进入到了初级社发展阶段后,市郊互助合作运动正式开始,先后矛盾、记工评分等问题并未完全消失,反而变得愈加棘手,还出现了领导形式上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了导致互助合作运动陷入困境乃至停滞的重要原因。经过1955年春季市郊工委暂停合作社的发展决定后,市郊互助合作运动得到了恢复和巩固。由于办社条件的不断成熟,市郊工委决定加大互助合作力度,逐步过渡到高级社,完成市郊农业合作化运动。随着互助合作运动高潮的到来,市郊各区纷纷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市郊互助合作运动得到了全面发展。在1956年1月18日,市郊工委宣布上海市郊正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到来,也意味着市郊互助组的正式退场。
高宏[5](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贾龙阳[6](2019)在《法塔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法塔赫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阿拉伯语的英译转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代表巴勒斯坦利益的政治组织。1956年,法塔赫由亚西尔·阿拉法特为首的巴勒斯坦青年在埃及筹建,1959年正式成立于科威特。成立之初,法塔赫坚持组织独立性,主张武装斗争是实现巴勒斯坦建国的唯一方式。1965年,法塔赫正式开始对以武装斗争,这是阿拉伯国家对以斗争陷入低谷时的应激反应,也是国际社会在巴以问题上有失公允的必然结果。在开展对以武装斗争后,法塔赫组织规模迅速增加,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法塔赫于1967年加入并迅速成为第一大政治派别。1968年,法塔赫在卡拉梅战役中以弱胜强,重创入侵的以色列军队,在提振阿拉伯国家对以斗争低迷士气的同时,自身国际地位与政治影响力也不断提高。1969年,法塔赫赢得巴解组织内部选举,阿拉法特成为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自此,法塔赫的方针政策正式成为巴解组织的信仰纲领和行为准则。卡拉梅战役后法塔赫实力的迅速膨胀,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其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在法塔赫影响力不断扩展的背后,隐含的是组织内部矛盾的凸显、政治分歧加剧以及盲目自信等危机,而在这些危机掩盖下频繁干预他国主权的越轨行为,使阿拉伯国家与法塔赫的关系渐行渐远,最终引发与约旦的流血冲突,法塔赫因此遭遇重挫。面对内外压力,法塔赫选择借助恐怖主义手段摆脱困境,相继发动或参与多起针对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和西方国家的恐怖袭击。但是,投入与产出成反比的恐怖主义,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法塔赫在借助恐怖主义手段获得一定关注的同时,阿拉伯国家的猜忌、国际社会的谴责以及以色列更为猛烈的报复接踵而至,法塔赫由此失去的不仅是外界的信任和内部的民心,还有巴勒斯坦解放事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正义性,而这也成为日后法塔赫在巴以问题中合法地位和话语权屡遭质疑的重要原因。在践行恐怖主义的同时,法塔赫并没有吸取与约旦反目成仇的经验教训,非但没有找到一条与阿拉伯国家的和谐相处之道,反而变本加厉地忽视和干涉他国内政,参与和激化地区矛盾,最终引发黎巴嫩内战。黎巴嫩内战导致法塔赫生存环境更加恶劣,阿拉伯国家对其猜疑顾忌之心更重,自身国际形象更因此一落千丈。暴力活动的持续威胁,促使以色列在1982年发动旨在消灭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的黎巴嫩战争,而这场战争也使法塔赫受到毁灭性打击,组织结构濒于崩溃,对以政策被迫转向缓和。1987年,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爆发反抗以色列暴政的第一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这场大起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不仅迫使以色列重新正视巴勒斯坦人的权利诉求,还使陷于困境的法塔赫重获新生。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巴勒斯坦于1988年宣布建国。进入199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这为巴以问题走向政治解决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契机。法塔赫顺应历史潮流,与以色列签署《奥斯陆协议》,使政治解决巴以问题成为双方乃至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准则,使在中东地区盛行多年的恐怖主义一时成为众矢之的,更为以和平方式解决世界其他地区宗教、领土、民族争端提供了最真实的范例和最良好的佐证,从而掀开了巴以和平进程新的篇章。同时,《奥斯陆协议》也推动了法塔赫主导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建立,巴勒斯坦人在建立实体国家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巴以矛盾根深蒂固,巴勒斯坦内部关于对以政策始终存在分歧。伊斯兰激进组织哈马斯的强势崛起,导致法塔赫的内政外交政策缺乏足够的执行力,加之以色列右翼政府的重新上台,进而引发巴以和平进程再度瘫痪。2004年,阿拉法特病故,面对权力真空,法塔赫各派势力迅速展开博弈。这种政治内耗,不仅严重制约了组织本身的发展,还使法塔赫在与哈马斯角逐巴勒斯坦最高权力的议会斗争中频遭失败,巴勒斯坦政治格局也由此受到更多伊斯兰宗教势力的影响。巴勒斯坦的内部分裂,导致法塔赫的国际国内形象严重受损,削弱了法塔赫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国际社会的作用。伴随着外交话语权的丧失,法塔赫在与以色列的外交斗争中更显颓势,加之国际局势的纷繁复杂,法塔赫以及巴勒斯坦的未来更加堪忧。国际社会与法塔赫的历史以及巴以问题的走向息息相关。美国在巴以问题上长期奉行双重标准,巴以问题更是美国在中东地区输出意识形态和美国式价值观的最好媒介,加之国际格局的变迁乃至总统个人好恶,都使美国巴以政策缺乏公平性和稳定性,也严重损害了美国与法塔赫的关系。苏联在法塔赫发展过程中曾扮演同盟者的角色,但苏联对法塔赫的援助往往带有政治附加条件,目的是与美国争夺在中东地区的利益,这种利己主义倾向明显的外交政策成为苏联与法塔赫关系的最大隔阂。中国与法塔赫既有蜜月期,也有冷战期,但总体而言,双方关系整体向前的趋势并未改变,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继续支持法塔赫正义事业的同时,也在巴以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建设性作用。阿拉伯前线国家在历史上曾为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做出贡献,但这些国家为自身利益干涉法塔赫和巴以问题的做法,始终是影响双方关系的主要障碍。联合国在巴以问题上曾扮演冲突“制造者”的角色,但随着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联合国开始扮演巴以冲突“调停者”与和谈“促进者”的角色,不断改善同法塔赫的关系,联合国也由此成为当今巴以问题不可或缺的外部推手,也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巴以问题仲裁核心。欧洲国家曾是美国巴以政策的跟随者,但伴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欧盟巴以政策的独立性不断增强,与法塔赫的关系也持续改善,特别是对巴勒斯坦民生问题的关注,为巴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
邬昶俊[7](2018)在《赵德馨经济史学研究述评》文中认为赵德馨教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经济史学工作者。他在经济史学的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极高的建树。从1956年完成研究生班学习至今,赵德馨教授已出版7部专着,1部专题论文集,1部论文选,3部合着,2部资料汇编,主编书7种,发表论文224篇。1998年退休后,赵德馨教授依然专注于科研工作,至今已完成的或正在进行的国家课题有5个,省级项目5个,自定项目3个。其中,已完成的项目中,主编的着述4部,共计1516万多字。合着的着作1部,30万字。独撰的着作5项,共计284万多字。独编资料集1部,140万字。赵德馨教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的开创者与奠基人,是创建“中国经济发展学”的倡导者与先行者。被同行学者誉为“经济史学界一通才”。赵德馨教授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十分注重经济史学科的教学工作。他先后编写并出版了 5部经济史教材,并首次在国内高校开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和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课程。赵德馨教授60多年如一日的砥砺治史,只为了完成自己在研究生毕业时定下的目标:回答经济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与中国经济是怎样发展过来的。从经济史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以他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与进行的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围绕他对“经济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中国经济是怎样发展过来的”两个问题的解答,追寻他的学术研究路径和对构建经济史学科体系的构想,分别梳理他在经济史学科研究和经济史学科建设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按照以上的思路,从结构安排上,共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论述研究目的与意义。对目前学界关于赵德馨教授的治学特点、对他的研究成果的述评等内容进行学术回顾,并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为第一章,重点分析赵德馨教授对经济史学科结构的界定。以此作为全文的分析框架。第三部分为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按照赵德馨教授对经济史学科结构的层次划分,分别梳理赵德馨教授对经济史学科各分支学科在研究和学科建设两方面取得的成果与进行的实践,进而突出他取得的学术成就。赵德馨教授对经济史实研究的贡献主要以专题研究的时间为序,分别探讨他在中国古代经济史实、中国近代经济史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实三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在中国古代经济史实研究方面。首先,赵德馨教授全面描述了两汉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其次,他从广泛的角度对楚国的货币进行了全面的揭示与研究,对中国古代货币史上诸多谜题,或进行了确切的解答;或提供了解答的思路;或汇集各家观点,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平台。在中国近代经济史实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出版了两部史料汇编:《张之洞全集》和《太平天国财政经济资料汇编》。第二,以经济现代化为主线,对中国近代经济形态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进行了总结。第三,研究了不同群体在中国经济现代发展的经济活动,突出“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实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先后主编了三部多本资料集:《新中国经济文献索引(1949——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资料长编》。其二,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课题组,主编了一部多卷本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运行过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赵德馨教授的经济史实研究是为抽象经济史理论而服务。因此,他在经济史理论研究领域取得的学术贡献,又可以从他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理论、中国近代经济史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理论和贯通中国古今经济史的理论四个方面来探讨。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理论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变化或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进行了新的理论解释,提出“五主经济形态论”。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理论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从经济现代化起步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义了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时间区间。在时间上限上,定在鸦片战争结束后《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1842年,将时间下限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他进一步提出将中国近代经济史与中国现代经济史“合二为一”,突破1949年的界限,将自1842年以来以经济现代化为主线的经济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第二,提出了“经济现代化两层次”学说,对经济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理论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以下四点:其一,中国经济向现代化方向前进,具有内在的基础与动力,基本趋势是发展、进步、上升。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共同发展。其二,最有利于中国经济向现代化发展的经济形态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态。其三,多元互补型经济适合中国的国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其四,“之”字形路径理论,从1949年到2000年,中国经济发展呈现一个明显的“之”字路。赵德馨教授至今的经济史学研究力求达到“通”,希望用中国的经济史理论解释中国的经济历史。具体来说,他在“求通”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五点:其一,对中国对外关系的演变与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过程进行了整体考察,并进行理论解释。其二,分析了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方式,得出了“历史形成的情况不同,自然资源禀赋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不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将走一条与别国不同的路”的理论观点。其三,提出“商兴国兴论”,通过考察中国历史上的商品交换及商业演变的历史趋势与中国历史上各时期经济水平的历史情况,对商业与国家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理论解释。其四,研究了中国历史上的市场关系,分析了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基因,并以此判断中国今天的市场经济是经济运行4000多年的历史之必然。其五,研究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发现中国历史城与市的演变规律为,无城无市——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市比城大,城在市中。并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演变的规律与中国市场关系演变的规律结合起来,进一步强调了市场经济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符合其历史规律。对于经济史学科的建设而言,赵德馨教授通过开设课程、编着教材、培养专业研究人员、召开学术会议等实践工作,为完整且独立的经济史学科的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经济史学科建设方面。赵德馨教授所作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建完整的经济史学科点。该学科点在专题研究的时间范围上囊括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与中国现代经济史等学科;在学科研究的层次上,既有与经济史实相关的成果积累,又有经济史理论的提出,还开展了经济史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为经济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丰赡的档案资料、质量上乘的学术成果,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经济史学工作者。第二,赵德馨教授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的诞生。为此,他主编了一部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着作,最先在高等院校开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课程、编着课程教材并招收研究生,主持召开以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发展为目的的学术会议,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交流平台的创办。第三,赵德馨教授为了使经济史学科成为一门完整的独立学科。他以经济史学科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系列专题研究,先后对经济史学科的研究对象,经济史学研究的分期标准,经济史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经济史学科的功能,经济史学科的研究程序、规范与方法,经济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经济史学”和“怎样研究经济史学”的问题,并开创了经济史学概论这门新学科。第四部分是结语部分。对赵德馨教授在经济史学科建设方面所进行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进行了总体式回顾,梳理了到目前为止他建设经济史学科的历史过程和取得的成就。总体而言,他对经济史学科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为经济史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可资参考的研究成果;第二,为推动经济史学科的发展主编并出版了一系列资料集、工具书和教材;第三,培养了一批经济史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者,为经济史学科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第四,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开创经济史学概论。
丁柏峰[8](2017)在《民国时期青海西藏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海省与西藏自治区两省区的辖境共同构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主体,由于地域相邻、自然环境相似、主体民族相同、文化上的趋同等原因,这两个地区在历史演进过程中联系紧密,互动频繁,对两地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地缘角度来看,对于内地而言,青海是连接西藏的边疆;对于西藏而言,青海又是沟通中原的内地。对青海的治理始终是历代中原王朝控制西藏的的一个重要环节,青海、西藏两地之间的互动一方面受青藏高原区域地理环境及民族分布格局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控制能力及统治政策。民国时期,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基本处于一种不能驻军,不能派驻机构,政令不能畅达的不正常的状态。受这一大的时代背景影响,青海、西藏两地的互动关系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内容,体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论文以民国时期青海、西藏间的重要政治互动为主线,重点探讨了以下问题。首先探讨青藏关系发展的历史地理基础。地理环境是人类历史演进的舞台,任何区域的历史发展都有受制于地理环境的一面。因此,研究青海、西藏两地的历史发展与互动往来,首先必须分析了解青海、西藏所在的青藏高原这一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区位特征。民国时期的青海、西藏关系是古代青藏关系的延续,因此也对民国以前的两地互动关系进行了简单概括。其次,对西姆拉会议前后青藏间的互动、青海建省及青藏战争、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的活动、在青海寻访十三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和九世班禅额尔德尼转世灵童等重大历时事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西姆拉会议上英方代表所提出的“内外藏划分”既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也直接触及青海行政当局的具体权益。甘边宁海镇守使马麒回复北洋政府外交部的“艳电”,是在青海玉树地区被划入内藏,青海行政当局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情况下发出的。但“艳电”全文站在国家与民族利益的高度,有理有据地力争主权,表明了马麒等人对于青藏一体、唇亡齿寒特殊地缘的清醒认识。西姆拉会议以后,在马麒建议及组织下,甘青使团成功入藏,这是民国建立以来第一次派员以政府代表的身份入藏沟通,成功突破了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不正常关系的僵局。朱绣、古浪仓等青海籍人士入藏后与西藏各界进行了有效沟通,在某种程度弥合了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隔阂,密切了双方的关系。1929年青海建省既是青海行政当局多年追求与谋划的结果,也是中央政府实施的重大治藏措施。青海建省以及西康建省,使得西藏与青海、西康等地的行政边界在国家层面得以明确划定,西姆拉会议上以划分内、外藏来分裂中国的图谋得以彻底破产。青海建省是青海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青藏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为青藏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内容。“欲挽回藏局之危亡,当必自青海入手”成为执政者的共识。青海成为国民政府在制定治藏方略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青藏关系也成为当时政治时局的晴雨表。九世班禅返藏受阻后在青海的活动以及十四世达赖喇嘛、十世班禅的寻访与认定等这一时期青藏间政治互动的重大事件均反映出青海对于中央政府治理西藏所发挥的作用。第三,探讨了民国时期青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青海与西藏之间,地域毗连、部落交错杂居,加之宗教上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历来商旅往还,和睦相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青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藏族与其他民族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一个缩影。青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实现了两地间的物资互补,丰富了两地的文化内涵,双方在交流中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推动了各自区域内的发展。
张娣[9](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刘淑虎[10](2016)在《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研究(1978-2002)》文中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分权化与全球化相耦合,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基础和空间配置方式,城市经济-社会-空间处于同轨转型中,在此背景下,西安以3100余年城市发展史和1100余年都城史的特殊背景,进入剧烈转型时期,众多历史遗存的空间布局使其空间发展历经了复杂的演化过程,聚焦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特殊性,直接影响了西安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向,在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以1978-2002年间的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为对象,运用地图还原、系统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以“过程分析”-“特征识别”-“机制解释”为路径,研究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阶段特征和动力机制,判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典型性与特殊性,总结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规律,为西安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同类型城市研究提供实证基础。围绕问题及目标导向,研究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基础与研究论体系构建。以确立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体系为目标,通过国外—国内—西安三个层面相关研究进展的梳理,在此基础上,确立“过程分析”-“特征识别”-“机制解释”的技术路径;同时,构建了契合历史研究范式的“过程分析体系”和“机制解释体系”,为解析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路径。第二部分:西安城市空间发展基础和历史分期研究。首先,阐明西安城市空间发展的地理条件和空间基础;其次,以空间拓展、制度变迁、经济发展、社会演进为分期要素,梳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脉络,理清研究时段的角色和地位;最后,将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确立为两个阶段,并对两个阶段经济-社会的宏观脉络进行总结,为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研究提供时段基础。第三部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解析及特征识别研究。依托本文构建的“特征分析体系”,从“空间格局”和“功能类型”两个层面,分阶段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通过“空间格局”特征和“功能类型”特征的叠加,提炼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对比阶段特征的异同。在此过程中,“空间格局”以功能区位、功能比例、地块尺度、空间强度为对象,阐述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总体过程;“功能类型”以工业、居住、道路、商业、公共空间为对象,阐述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系统过程。第四部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机制解释研究。依托论文构建的“机制解释体系”,分“动力因素”和“社会主体”两个层面,阐述改革开放以来因素演化及其空间响应,理清主体互动下的空间结构响应机制,并通过两个层面的耦合关系分阶段解释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在此过程中,将历史遗址对空间结构转型的影响进行重点解析,以阐明特殊性因素与西安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方式。研究具有三点创新:第一,研究时段:1978-2002年是西安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剧烈时期,聚焦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对于此时段的研究对当前西安城市空间发展具有直接启示作用,同时,弥补了关于此时段系统研究的薄弱点。第二,研究方法:以城市形态学为理论基础,在借鉴其类型研究与多层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空间格局”与“功能类型”为内容,以类型叠加为技术策略的“过程分析体系”,契合了城市空间历史研究的基本逻辑,拓展了城市形态学的应用领域。第三,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制度、经济、文化、技术因素推动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使其呈现工业郊区化、功能圈层分化、空间强度梯度化;同时,大遗址空间布局使城市空间发展呈现避让历史大遗址下的空间拓展、功能布局、强度分异等特征,使西安城市空间演化具有自身特殊轨迹。
二、2002年大事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1)袁嘉谷年谱全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价值 |
二、袁嘉谷对乡邦文献的整理与文史研究的成就 |
(一)云南古籍四厄与袁嘉谷对云南文献整理辑刻的贡献 |
(二)云南学术史之商量与地域文学之研究 |
(三)“时无古今”观念下云南地方文史分期之探讨 |
三、女性解放视域下袁嘉谷传统人伦观的坚守与新女学的萌芽 |
(一)对高、曾祖母守节行为的表彰与温情 |
(二)对太夫人倡天足的书写与对缠足陋习的批判 |
(三)对夫人才情的赞赏与对女性致用的肯定 |
四、袁嘉谷述作的时代意识与时代特点 |
(一) 《钦命四书经义题》与袁嘉谷对于时代命题的回应与思考 |
(二)《日本刀歌》《东游集》与袁嘉谷的认知困境与突围 |
(三)故国与新朝下的身份抉择与袁嘉谷失落与振作 |
(四)《卧雪诗话》的诗史观与袁嘉谷的诗学理想 |
袁嘉谷年谱全编 |
凡例 |
谱前 |
传记资料 |
袁嘉谷《例赠登仕佐郎晋赠文林郎占林公家传祖妣丁氏杜氏附传》 |
袁嘉谷《恩赐肉帛占云公传》 |
袁嘉谷《乡饮宾祖德公传》 |
袁嘉谷《例授登仕佐郎敕赠文林郎凝道公家传》 |
袁嘉谷《先伯兄雪樵公墓碑》 |
袁嘉谷《先四兄维彰公墓碑并铭》 |
陈荣昌《石屏袁封君墓碑》 |
陈荣昌《袁母徐太夫人墓志铭》 |
孙树礼《袁母徐太夫人诔》 |
陈荣昌《张夫人墓志铭》 |
周汝钊《石屏袁广文先生墓志铭》 |
陈荣昌《袁嘉端传》 |
李坤《袁嘉端传》 |
章太炎《袁百举墓志铭》 |
许钟奇《袁百举别传》 |
方树梅《袁丕钧传》 |
卷一 求知问学 |
清同治十一年 壬申 一八七二年 一岁 |
同治十二年 癸酉 一八七三年 二岁 |
同治十三年 甲戌 一八七四年 三岁 |
光绪元年 乙亥 一八七五年 四岁 |
光绪二年 丙子 一八七六年 五岁 |
光绪三年 丁丑 一八七七年 六岁 |
光绪四年 戊寅 一八七八年 七岁 |
光绪五年 己卯 一八七九年 八岁 |
光绪六年 庚辰 一八八○年 九岁 |
光绪七年 辛巳 一八八一年 十岁 |
光绪八年 壬午 一八八二年 十一岁 |
光绪九年 癸未 一八八三年 十二岁 |
光绪十年 甲申 一八八四年 十三岁 |
光绪十一年 乙酉 一八八五年 十四岁 |
光绪十二年 丙戌 一八八六年 十五岁 |
光绪十三年 丁亥 一八八七年 十六岁 |
光绪十四年 戊子 一八八八年 十七岁 |
光绪十五年 己丑 一八八九年 十八岁 |
光绪十六年 庚寅 一八九○年 十九岁 |
光绪十七年 辛卯 一八九一年 二十岁 |
光绪十八年 壬辰 一八九二年 二十一岁 |
光绪十九年 癸巳 一八九三年 二十二岁 |
光绪二十年 甲午 一八九四年 二十三岁 |
光绪二十一年 乙未 一八九五年 二十四岁 |
光绪二十二年 丙申 一八九六年 二十五岁 |
光绪二十三年 丁酉 一八九七年 二十六岁 |
光绪二十四年 戊戌 一八九八年 二十七岁 |
光绪二十五年 己亥 一八九九年 二十八岁 |
光绪二十六年 庚子 一九○○年 二十九岁 |
光绪二十七年 辛丑 一九○一年 三十岁 |
光绪二十八年 壬寅 一九○二年 三十一岁 |
卷二 经济特元 |
光绪二十九年 癸卯 一九○三年 三十二岁 |
卷三 东游日本 |
光绪三十年 甲辰 一九○四年 三十三岁 |
光绪三十一年 乙巳 一九○五年 三十四岁 |
卷四 执掌学部 |
光绪三十二年 丙午 一九○六年 三十五岁 |
光绪三十三年 丁未 一九○七年 三十六岁 |
光绪三十四年 戊申一九○八年 三十七岁 |
卷五 提学浙江 |
宣统元年 己酉 一九○九年 三十八岁 |
宣统二年 庚戌 一九一○年 三十九岁 |
宣统三年 辛亥 一九一一年 四十岁 |
卷六 旧邦新命 |
民国元年 壬子 一九一二年 四十一岁 |
民国二年 癸丑 一九一三年 四十二岁 |
民国三年 甲寅 一九一四年 四十三岁 |
民国四年 乙卯 一九一五年 四十四岁 |
卷七 烟土谤伤 |
民国五年 丙辰 一九一六年 四十五岁 |
卷八 林泉小隐 |
民国六年 丁巳 一九一七年 四十六岁 |
民国七年 戊午 一九一八年 四十七岁 |
民国八年 己未 一九一九年 四十八岁 |
民国九年 庚申 一九二○年 四十九岁 |
民国十年 辛酉 一九二一年 五十岁 |
民国十一年 壬戌 一九二二年 五十一岁 |
卷九 执教东陆 |
民国十二年 癸亥一九二三年 五十二岁 |
民国十三年 甲子一九二四年 五十三岁 |
民国十四年 乙丑一九二五年 五十四岁 |
民国十五年 丙寅一九二六年 五十五岁 |
民国十六年 丁卯一九二七年 五十六岁 |
民国十七年 戊辰一九二八年 五十七岁 |
民国十八年 己巳一九二九年 五十八岁 |
卷十 辑刻着述 |
民国十九年 庚午 一九三〇年 五十九岁 |
民国二十年 辛未 一九三一年 六十岁 |
民国二十一年 壬申 一九三二年 六十一岁 |
民国二十二年 癸酉 一九三三年 六十二岁 |
民国二十三年 甲戌 一九三四年 六十三岁 |
民国二十四年 乙亥 一九三五年 六十四岁 |
民国二十五年 丙子 一九三六年 六十五岁 |
民国二十六年 丁丑 一九三七年 六十六岁 |
附录 |
《袁氏家谱》诰封 |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师承表 |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各科次第 |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会试卷及批语 |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乡试卷批语 |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优贡卷及批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清代至民国豫北基层社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学术史梳理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材料 |
五、理论方法 |
六、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豫北地理与治理关系格局 |
第一节 自然地理 |
第二节 历史地理 |
第三节 经济地理 |
第四节 人文地理 |
小结 |
第二章 协同共治—国家治理视域下的豫北社会治理体系构建 |
第一节 认同培育—现实需求与文化建造 |
一、王朝统治正统性的构建 |
二、《圣谕广训》与清代社会治理思想的构建 |
三、祭祀与国家认同的构建 |
四、祭祀、表彰与伦理道德思想的构建 |
五、国家认同的瓦解与重塑 |
第二节 礼法并重—礼法与社会秩序体系的构建 |
一、“礼法”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 |
二、教育教化引导体系的构建 |
第三节 剿抚兼施—军事功能与治理体系的构建 |
一、威慑镇压的治理策略 |
二、军事信息渠道的构建 |
第四节 保障民生—公共事务治理体系的构建 |
一、税收保障体系的完善与构建 |
二、黄河的治理与民生 |
三、社会救助及民生 |
第五节 信仰引导—宗教信仰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 |
一、宗教信仰的治理功能 |
二、邪教信仰的社会治理 |
三、传教士问题治理思想的演变 |
小结 |
第三章 实践落实—县级政府领导下的豫北基层社会治理 |
第一节 牢筑根基—县级组织机构的基本构成 |
一、县官的铨选及职能 |
二、县级机构的组成及职能 |
第二节 建设格局—社会公共事务治理 |
一、水利治理实践 |
二、仓储制度与灾荒防治 |
三、慈善救助与教民生计 |
第三节 基层组织—社会治安与赋税征收 |
一、保甲制度与权力渗透 |
二、赋税征收与民间社会 |
第四节 崇德重礼—教化体系与治理实践 |
一、学校教化机制 |
二、社会教化机制 |
第五节 敬天为民—官员祭祀与官民关系 |
一、地方官员祭祀 |
二、调解纠纷维护社会治安 |
三、传教士与豫北社会 |
小结 |
第四章 民间自治—豫北民间社会中的自治机制 |
第一节 自治主体—基层社会的自治效能 |
一、士绅权威与基层社会 |
二、宗族制度的功能 |
三、会首的社会治理作用 |
四、乡村乡约自治 |
第二节 以农为本—乡村经济的发展 |
一、粮食生产与社会稳定 |
二、乡村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
第三节 文化惯习—民间教化信仰的社会治理功能 |
一、社会教化机制 |
二、民间信仰活动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台独”问题的相关概述 |
2.1 “台独”的产生及发展 |
2.1.1 “台独”产生的社会历史因素 |
2.1.2 早期“台独”活动的海外萌芽 |
2.1.3 岛内“台独”活动的渐趋猖獗 |
2.2 “台独”的基本特点 |
2.2.1 影响因素多元性 |
2.2.2 “理论”内容荒谬性 |
2.2.3 极具高度敏感性 |
2.3 “台独”的危害 |
2.3.1 危害台湾同胞福祉 |
2.3.2 损害中国核心利益 |
2.3.3 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第三章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依据和基础. |
3.1 理论依据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主权的学说 |
3.1.2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台独”工作的论述 |
3.2 法律依据 |
3.2.1 关于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法依据 |
3.2.2 关于反“台独”工作的国内法依据 |
3.3 实践基础 |
3.3.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3.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3.3.3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3.3.4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第四章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
4.1 推动开展两岸对话谈判 |
4.1.1 确立“九二共识”建立互信基础 |
4.1.2 促成“汪辜会谈”架起沟通桥梁 |
4.1.3 开启政治对话遏制“台独”发展 |
4.2 促进两岸经贸人文交流 |
4.2.1 促进两岸经济贸易关系新发展 |
4.2.2 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 |
4.3 坚决反对一切“台独”分裂活动 |
4.3.1 提出“八项主张”打击“台独” |
4.3.2 反对李登辉“台独”分裂活动 |
4.3.3 反对美台勾结的“台独”分裂活动 |
小结 |
第五章 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
5.1 反对民进党主导的“台独”分裂活动 |
5.1.1 反对陈水扁“台独”分裂活动 |
5.1.2 提出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
5.1.3 制定出台《反分裂国家法》 |
5.2 努力营造反“台独”的域外环境 |
5.2.1 敦促美国信守承诺反对“台独” |
5.2.2 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反对“台独” |
5.3 推进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 |
5.3.1 开创两岸政党交流崭新局面 |
5.3.2 推动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 |
5.3.3 提出“六点意见”促进和平发展 |
小结 |
第六章 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
6.1 提出新理念深化两岸和平发展 |
6.1.1 提出“两岸一家亲”理念 |
6.1.2 携手共建“两岸命运共同体” |
6.1.3 团结台湾同胞共圆中国梦 |
6.2 以两岸和平发展巩固反“台独”成果 |
6.2.1 强调两岸基本原则共识 |
6.2.2 举行两岸高层领导会晤 |
6.2.3 推进两岸走向融合发展 |
6.3 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
6.3.1 强调“台独”分裂行径零容忍立场 |
6.3.2 全面封堵台湾当局所谓“国际空间” |
6.3.3 反对美国政府及国会的涉台行为 |
小结 |
第七章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经验与启示 |
7.1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经验 |
7.1.1 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 |
7.1.2 始终坚持反对“台独”不妥协 |
7.1.3 注重反“台独”工作方式方法 |
7.1.4 高度重视两岸人民力量作用 |
7.1.5 充分发挥大陆的主导性作用 |
7.2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启示 |
7.2.1 保持大陆自身发展进步势头 |
7.2.2 继续巩固一个中国原则共识 |
7.2.3 持续深化两岸各项交流合作 |
7.2.4 政治措施与军事手段相结合 |
7.2.5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成果 |
致谢 |
(4)上海市郊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1951-1956) ——以互助组的兴起与转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学术回顾与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三节 研究地点与材料使用 |
第二章 从“伴工互助”到“土地入股”:互助组的兴起与转变 |
第一节 “伴工优属”:市郊互助组的兴起 |
第二节 “先后矛盾”:互助组的管理之困 |
第三节 “土地入股”:互助组的恢复与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恢复整理”到“走向高潮”:互助组的恢复与退场 |
第一节 “恢复整理”:走向社会主义的互助组 |
第二节 “宿疾难除”:互助合作的困境与停滞 |
第三节 “走向高潮”:合作社与互助组的退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架构 |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
小结 |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
第三节 旅游类型 |
第四节 旅游市场 |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
第六节 旅游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
小结 |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
第一节 资料价值 |
第二节 应用价值 |
第三节 研究价值 |
小结 |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
小结 |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资料收集 |
第二节 篇目设置 |
第三节 内容建构 |
第四节 理论创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地方志 |
三、资料汇编 |
四、着述 |
五、期刊论文 |
六、硕博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6)法塔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特点创新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特点创新 |
第一章 法塔赫的初创与奠基(1959-1967) |
一、法塔赫的建立 |
(一) 法塔赫建立的历史背景 |
(二) 阿拉法特与法塔赫的建立 |
(三) 法塔赫早期核心成员 |
二、法塔赫的早期思想主张与分歧 |
(一) 法塔赫的早期思想主张 |
(二) 法塔赫早期内部分歧 |
三、阿拉伯政治团体对早期法塔赫的影响 |
(一)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对早期法塔赫的影响 |
(二)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对早期法塔赫的影响 |
四、早期法塔赫与巴解组织关系 |
(一) 巴解组织成立的背景 |
(二) 早期法塔赫与巴解组织的对立与竞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法塔赫的崛起与巴勒斯坦恐怖主义的泛滥(1967-1973) |
一、法塔赫坚持对以武装斗争 |
(一) 阿拉伯国家对以斗争受挫与法塔赫坚持武装斗争 |
(二) 法塔赫武装斗争面临巴勒斯坦内部竞争 |
二、卡拉梅战役与法塔赫的崛起 |
(一) 法塔赫的武装斗争引发卡拉梅战役 |
(二) 法塔赫的强势崛起与内外危机 |
三、“黑九月”事件与巴勒斯坦恐怖主义的泛滥 |
(一) 约、巴多重矛盾引发“黑九月”事件 |
(二) 法塔赫遭受重创与实践恐怖主义呼声的高涨 |
(三) 法塔赫“黑九月”组织及其恐怖主义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法塔赫谋求建国与暴力活动的反复(1973-1993) |
一、法塔赫建国战略的调整与内外分歧 |
(一) 法塔赫“渐进式”建国方案的提出 |
(二) 法塔赫内部及巴解组织的分裂 |
二、黎巴嫩内战与法塔赫艰难处境 |
(一) 法塔赫成为黎巴嫩内战的催化剂 |
(二) 黎巴嫩内战导致法塔赫举步维艰 |
三、黎巴嫩战争与法塔赫的衰落 |
(一) 法塔赫暴力活动诱发黎巴嫩战争 |
(二) 黎巴嫩战争导致法塔赫岌岌可危 |
四、第一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与法塔赫重获新生 |
(一) 法塔赫面临内忧外患 |
(二) 第一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对法塔赫的影响 |
五、法塔赫谋求缓和与巴以和平进程的开启 |
(一) 法塔赫面临内外困境 |
(二) 法塔赫参与巴以和平进程与《奥斯陆协议》的签署 |
(三) 《奥斯陆协议》对法塔赫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塔赫执政与暴力冲突再度升级(1993-2018) |
一、法塔赫执政与哈马斯的挑战 |
(一) 法塔赫推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建立 |
(二) 法塔赫与哈马斯的矛盾冲突 |
二、法塔赫内外交困与第二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 |
(一) 巴以和平进程搁浅与法塔赫的执政危机 |
(二) 法塔赫寻求出路与第二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的爆发 |
三、阿拉法特逝世与法塔赫的渐趋式微 |
(一) 巴以冲突再度升级与阿拉法特深陷困境 |
(二) 阿拉法特逝世对法塔赫的影响 |
(三)“后阿拉法特时代”法塔赫的内部危机 |
(四) 法塔赫失去执政地位与巴勒斯坦内战 |
(五)“两国方案”的危机与法塔赫处境的艰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法塔赫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
一、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一) 196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二) 197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三) 198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四) 199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五) 21 世纪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六) 对法塔赫与美国关系的评价 |
二、法塔赫与苏联(俄罗斯)的关系 |
(一) 1960 年代法塔赫与苏联的关系 |
(二) 1970 年代法塔赫与苏联的关系 |
(三) 1980 年代法塔赫与苏联的关系 |
(四) 法塔赫与俄罗斯的关系 |
(五) 对法塔赫与苏联(俄罗斯)关系的评析 |
三、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一) 中国与早期巴勒斯坦问题 |
(二) 1960 年代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三) 1970 年代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四) 改革开放后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五) 对法塔赫与中国关系的评价 |
四、法塔赫与阿拉伯前线国家的关系 |
(一) 法塔赫与埃及的关系 |
(二) 法塔赫与叙利亚的关系 |
(三) 法塔赫与约旦的关系 |
(四) 法塔赫与黎巴嫩的关系 |
(五) 对法塔赫与阿拉伯前线国家关系的评价 |
五、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一) 1967-1987 年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二) 1987-2000 年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三) 2000 年后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四) 对法塔赫与联合国关系的评价 |
六、法塔赫与欧共体(欧盟)的关系 |
(一) 法塔赫与欧共体的关系 |
(二) 法塔赫与欧盟的关系 |
(三) 对法塔赫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评价 |
第六章 法塔赫组织构成的分类研究 |
一、法塔赫的上层组织结构 |
(一) 法塔赫大会 |
(二) 法塔赫革命委员会 |
(三) 法塔赫中央委员会 |
二、法塔赫的地方组织结构 |
三、法塔赫的成员标准 |
四、法塔赫的武装组织 |
(一)“暴风”突击队 |
(二)“坦齐姆”组织 |
(三) 阿克萨烈士旅 |
(四)“第14部队”(Force 14) |
(五)“第17部队”(Force 17)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法塔赫发展历程的解析 |
二、法塔赫与国际社会关系评价 |
三、对法塔赫和巴以问题未来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文献 |
(一) 档案 |
(二) 着作 |
(三) 学位论文 |
(四) 期刊论文 |
(五) 报刊文章 |
(六) 网络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一) 着作 |
(二) 期刊论文 |
(三) 报刊文章 |
(四) 网络文献 |
三、网络资源 |
附录一:相关名词中英文对照 |
附录二:法塔赫大事记 |
在学期间已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7)赵德馨经济史学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科结构的研究 |
第一节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的解释 |
第二节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的构成层次 |
第三节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科理论与着作类型的划分 |
第二章 赵德馨经济史实研究述评 |
第一节 贯通古今,解答“中国经济是怎样演变过来的” |
第二节 赵德馨的中国古代经济史实研究 |
一、论证两汉的商品生产与商业发展以奴隶制为基础 |
二、两汉的社会性质:奴隶制 |
三、生产结构的变化:两汉商品货币关系由盛转衰的根源 |
四、揭示楚国货币的全貌 |
五、论证布币的实体是布匹 |
六、提出破解西汉“黄金热”退潮的新思路 |
第三节 赵德馨的中国近代经济史实研究 |
一、近代中西关系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 |
三、不同群体开展的经济活动对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
第四节 赵德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实研究 |
一、主持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大事记》 |
二、主持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资料长编》 |
三、主编5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赵德馨的经济史理论研究述评 |
第一节 赵德馨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理论研究 |
第二节 赵德馨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理论研究 |
一、第一次突破:打破1919年的界限 |
二、提出以经济现代化为主线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 |
三、第二次突破:提出经济现代化两层次学说,突破1949年的界限 |
第三节 赵德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理论研究 |
第四节 若干贯通中国古今经济史的理论分析 |
一、中国对外关系的演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方式 |
三、商兴国兴论 |
四、中国历史上市场关系发展的三阶段论 |
五、论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科建设的实践 |
第一节 构建经济史学科体系的实践 |
第二节 赵德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创建的实践 |
第三节 创见:开创经济史学概论 |
一、赵德馨对经济史学概论的解释 |
二、经济史学概论的内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8)民国时期青海西藏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二、本论文研究的基本资料 |
三、本论文涉及问题的学术研究概况 |
四、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及主要观点 |
第一章 青海西藏互动关系的历史地理基础 |
第一节 青海西藏互动关系的地理环境基础 |
一、地势高亢,山脉纵横 |
二、河湖众多,谷地宽广 |
三、草原辽阔,牧业基础良好 |
四、气候严酷,气候类型多变 |
第二节 民国以前青海西藏互动关系的发展 |
一、唐代吐蕃帝国在青海地区的扩张 |
二、宋代青海地区的唃厮啰藏族政权 |
三、元代蒙古族进入青海对青藏关系的影响 |
四、清代青海蒙藏分布格局变化对青藏关系的影响 |
本章的几点结论 |
第二章 西姆拉会议前后的青海西藏政治互动 |
第一节 西姆拉会议前后的青海及西藏政局 |
一、清后期的回族反清起义 |
二、马家军阀的崛起及控制青海政权 |
三、马麒对青海藏族部落的武力征服 |
四、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治理 |
五、英国对西藏的觊觎与侵略 |
六、辛亥革命对西藏局势的影响 |
本节的几点结论 |
第二节 西姆拉会议前后青海与西藏的政治互动 |
一、西姆拉会议的召开 |
二、马麒的“艳电”以及青海行政当局的努力 |
三、李仲莲、朱绣等人的进藏沟通及其成效 |
本节的几点结论 |
第三章 青海建省与青藏战争的爆发 |
第一节 青海建省的过程 |
一、清末青海建省建议的提出 |
二、民国时期的青海行政当局的建省努力 |
三、青海建省的实现 |
第二节 青藏战争的爆发 |
一、青藏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
三、青藏战争爆发的原因及过程 |
四、青藏战争的解决及影响 |
五、青藏战争中青军获胜原因分析 |
本节的几点结论 |
第四章 九世班禅在青海的活动及转世灵童寻访 |
第一节 九世班禅在青海的活动 |
一、九世班禅的离藏出走 |
二、九世班禅在内地的活动 |
三、九世班禅就任西陲宣化使后的返藏准备工作 |
四、九世班禅返藏及在青海的活动 |
第二节 九世班禅转世灵童的寻访与认定 |
一、九世班禅转世灵童的寻访过程 |
二、九世班禅转世灵童认定的青、藏之争 |
三、十世班禅在青海塔尔寺坐床 |
本节的几点结论 |
第五章 十三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的寻访与认定 |
第一节 黄慕松入藏致祭十三世达赖喇嘛 |
一、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及黄慕松的入藏准备 |
二、对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册封及致祭 |
三、黄慕松与噶厦政府的磋商及分歧 |
第二节 在青海寻访十三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的过程 |
一、十三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的寻访 |
二、灵童入藏的波折 |
三、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大典 |
本节的几点结论 |
第六章 民国时期青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
第一节 民国时期青藏间的经济交流 |
一、青藏间的交通发展 |
二、湟源的藏商与藏客 |
三、玉树地区的青藏贸易 |
四、马家军阀操控的对藏贸易 |
本节的几点结论 |
第二节 民国时期青藏间的文化艺术交流 |
一、喜饶嘉措对青藏文化交流的贡献 |
二、根敦群培的西藏历史研究 |
三、青海巡礼团的入藏交流 |
四、青海、西藏间的艺术交流 |
本节的几点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上篇 |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
下篇 |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研究(1978-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对象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概念辨析 |
1.1.3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基础与体系构建 |
2.1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历程 |
2.2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3 西安相关研究 |
2.3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启示 |
2.3.1 过程分析启示 |
2.3.2 特征识别启示 |
2.3.3 机制解释启示 |
2.4 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研究体系构建 |
2.4.1 论文研究路径确立 |
2.4.2 过程分析体系构建 |
2.4.3 机制解释体系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城市空间发展基础与阶段划分 |
3.1 自然地理基础 |
3.1.1 区位条件 |
3.1.2 山水格局 |
3.1.3 地形地貌 |
3.2 空间发展基础 |
3.2.1 区域空间演化轨迹 |
3.2.2 历史遗址分布特征 |
3.2.3 内部空间发展基础 |
3.3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历史分期 |
3.3.1 相关研究启示 |
3.3.2 历史分期原则 |
3.3.3 历史分期标准 |
3.3.4 要素演化时段 |
3.3.5 分期节点判识 |
3.4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脉络 |
3.4.1 阶段一演化脉络(1978-1992) |
3.4.2 阶段二演化脉络(1992-2002) |
3.5 本章小结 |
4 1978-1992时期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分析与特征判识 |
4.1 城市“经济-社会”背景 |
4.1.1 经济体制转型 |
4.1.2 价值体系转变 |
4.1.3 发展目标转变 |
4.1.4 城市规划“科学化”转变 |
4.2 “空间格局”演化过程分析 |
4.2.1 功能区位演化 |
4.2.2 功能用地比例演化 |
4.2.3 地块尺度演化 |
4.2.4 空间强度演化 |
4.3 “功能类型”演化过程分析 |
4.3.1 工业空间演化 |
4.3.2 居住空间演化 |
4.3.3 道路结构演化 |
4.3.4 商业空间演化 |
4.3.5 公共空间演化 |
4.4 阶段演化的“特征识别” |
4.4.1 “空间格局”特征 |
4.4.2 “功能类型”特征 |
4.4.3 阶段“特征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5 1992-2002时期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分析与特征判识 |
5.1 城市“经济-社会”背景 |
5.1.1 经济体制转变 |
5.1.2 价值体系转变 |
5.1.3 城市规划“区域化”转变 |
5.2 “空间格局”演化过程分析 |
5.2.1 功能区位演化 |
5.2.2 功能用地比例演化 |
5.2.3 地块尺度演化 |
5.2.4 空间强度演化 |
5.3 “功能类型”演化过程分析 |
5.3.1 工业空间演化 |
5.3.2 居住空间演化 |
5.3.3 道路结构演化 |
5.3.4 商业空间演化 |
5.3.5 公共空间演化 |
5.4 阶段演化的“特征识别” |
5.4.1 “空间格局”特征 |
5.4.2 “功能类型”特征 |
5.4.3 阶段“特征识别” |
5.5 阶段特征的比较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6 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机制解释 |
6.1 动力因素层面 |
6.1.1 空间性因素 |
6.1.2 文化性因素 |
6.1.3 秩序性因素 |
6.1.4 经济性因素 |
6.1.5 技术性因素 |
6.2 社会主体层面 |
6.2.1 政府层面 |
6.2.2 企业层面 |
6.2.3 市民层面 |
6.3 层级耦合下的机制解释 |
6.3.1 1978-1992时期的机制解释 |
6.3.2 1992-2002时期的机制解释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标目录 |
博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四、2002年大事记(论文参考文献)
- [1]袁嘉谷年谱全编[D]. 杨批额.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清代至民国豫北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 高世伟. 河北大学, 2021(09)
- [3]“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D]. 王梦. 吉林大学, 2020(01)
- [4]上海市郊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1951-1956) ——以互助组的兴起与转变为中心[D]. 魏箭箭.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5]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6]法塔赫研究[D]. 贾龙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赵德馨经济史学研究述评[D]. 邬昶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8]民国时期青海西藏互动关系研究[D]. 丁柏峰.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9]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10]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研究(1978-2002)[D]. 刘淑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