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套备自投装置在变电站所用电自动切换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锴[1](2020)在《重要电力用户自备式应急电源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情况通报的通知》国能安全[2014]304号中描述:50%以上的重要用户供电电源配置不满足要求,其中50%以上的重要用户未配置自备应急电源。由此可见对于国家强制要求的重要电力用户,其自备式应急电源配置率均不达到要求,民用普通电力用户则更不能满足配置率的要求。但随着社会经济、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的依靠却越来越高。零停电是人们对电力行业的要求,也是电力行业自身的目标。对于城市区域配电网方面存在着接线不合理,用户受检修连累停电的情况较多的情况,如何从用户端进行低成本与简易性的改造,设计出符合规范要求,性价比高、操作简便、易于维修的自备式应急电源系统显得尤为的必要。本论文以工程实例为依托,为满足不同用户对用电质量的需求提出了以柴油发电机与电力UPS交直流供电系统相结合的不间断供电方案。运用了需要系数法和功率面积法相结合的计算方法对总负荷进行计算,通过计算结果对柴油发电机容量、变压器容量、框式断路器容量进行确定。并根据设计需要和容量大小进行设备选型并确定了进线断路器的保护定值。本论文设计了两进线一柴油发电机备用的三母分段式供电方式和三级配电级数的放射式配电方式。为达到柴油发电机自动投入的目的,自动投入装置选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对两进线一备用供电系统进行自动切换,满足两进线其任意一条进线或两进线均停电时,运行方式能自动切换至备用电源的原则,保证了系统的供电稳定性。该控制系统同时具备带电显示功能,运行、报警、复归、闭锁指示功能和过负荷减载功能等。该自备式应急电源配电系统设计规范,控制装置操作简便、宜维护、可靠性高,对未配备自备式应急电源的中小型电力用户的配电系统改造工程提供了一种设计思路。
杨光雨[2](2020)在《平顶山市某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工厂用电量也迅速增加,其对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变电站作为现代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能节点,具有变换电压,分配电能的不可替代作用。依靠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我国智能变电站也越来越多元化、宽领域、智能化,形成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现代工业建设水平的迅速崛起,使得供电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完善、系统、全面。为了使变电站正常运行,甚至是提前预测调控,应对变电站中电气主接线的形式以及各种电气设备进行合理选择,再配以多功能的系统模块,以实现调度自动化、远方操控等多项智能控制。论文以平顶山市某110kV智能变电站为设计对象。首先根据负荷预测进行了必要性分析,根据地质、水文条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然后按照负荷预测设计电气主接线方式,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主变压器选用三相三绕组自冷式有载调压变压器,中性点设计为直接接地。为保证站用电的可靠性,本站设计两个容量均为100k VA的站用电源,任何一台接地变低压侧站用电源均可承担全站负荷。为保护变电站免受雷击,本站采用2支25m高构架避雷针和2支25m高独立避雷针。本站配置调度数据网设备2套,每套由1台接入层路由器、2台接入层交换机组成,以实现和调度主站的信息共享,通信方式选择更稳定、高效的光纤通信。基于开放式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三层两网”,采用常规互感器加合并单元的配置方案,设计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最后对该110k V智能变电站进行了总结,对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论文设计了“常规互感器+合并单元”数字化采集系统,可实现保护和测量要求。设计了“一次开关设备+智能终端”开关设备智能系统,可进行控制以及信息互动化。设计了“一次设备本体+传感器+智能组件”模式系统,可实现一次设备的状态可视化。二次部分配置交直流一体化电源1套,通信电源通过1套3×20A、48V直流变换器为站内通信设备提供电源。站内监控保护统一建模、统一组网、信息共享,通信规约统一采用DL/T860通信标准。
金星[3](2020)在《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扩建方案设计》文中提出电的发现和使用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网的建设变得越来越先进,变电站是电网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老百姓对于优质电能的需求越来越高,数字变电站发展的越来越快,但是传统的变电站仍然很重要。本文对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的现状进行简要介绍,确定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目前的变压器容量不能够满足周边用电负荷增长需求,有必要增加一台变压器满足额尔格图地区负荷增长需求。本文介绍了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的工程概述、进出线方向、地理网络位置、变电站现状、设计水平年、原则和涉及范围;介绍了地区电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电力的负荷预测、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相关电网规划及储备情况、工程建设方案及计算分析、电气参数选择、电气主接线的方式等相关内容;介绍了系统的继电保护、安全稳定的控制装置、调度的自动化、远方终端、数据通信网、二次安全防护系统等相关的二次设计;介绍了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扩建内容,包括电气的一次部分、二次部分以及土建部分;最后论述了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王曦[4](2019)在《供电企业低压台区无感知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设计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统计,我国城乡电网改造后,配电网系统发生的故障中,主网故障仅占到10%,而分支网和客户端故障占到了 90%。解决配电网运行安全的最佳途径就是安装快切装置,将故障设备快速从系统切除,并将故障回路快速送电,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在建设国际一流配电网的过程中,即在实现配电网广域运行参数时间同步和无线通信保密技术满足配电网远程控制技术前,最大限度减少因切改电源导致的短时停电、电器损伤等情况,亟需在低压配电网进行无感知停电调电技术突破,提升配电网安全可靠供电水平。本文研究了无感知调电技术在400V电压等级层面的应用,针对现在切换电源过程停电时间长的问题,重点对自动切换装置的功能进行提升,整合断路器、灭弧装置,利用单片机编程控制开关,实现切换电源客户无感知的目标,对今后电网中配电检修方式的升级、不同供电线路间配电方式调整打下坚实基础。首先,本文阐述了无感知自动切换装置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结合工作中低压台区故障的统计分析,指出了本论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无感知切换装置需求分析。通过对“先切后合”以及“先合后切”自动切换装置的功能分析,确立采用“先切后合”的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并依次分解功能模块需求,选择符合功能要求的设备,确定功能实现的最佳方案,达到缩短双电源自动投切时间小于60ms的目的。其次,在实际工程应用上,通过理论方法分析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对单稳态永磁机构、真空灭弧室、PIC单片机I/0端口功能进行研究与设计,通过C语言编程完成程序开发。最后,通过调试试验对各电路及控制策略进行校正,并对低压台区无感知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进行现场测试实验,证明其对工业类负荷、办公类负荷均能实现无感知调电,达到了最初的设计目的。2019年初,在山东省第一个10kV智能化配电室—淄博市张店区春江苑配电室400V母线侧安装了低压台区无感知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并在台区设备检修、故障处理等过程进行应用,电源切换过程中工业、居民客户全程无停电感知,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戴洁[5](2019)在《110千伏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及应用》文中提出智能变电站作为直接影响智能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担负着电能传输、分配管理、监测和调控等多重任务。自动化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都推动着智能变电站向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目标迈进。本文以110kV丁岗智能变电站为案例基础,首先对变电站发展三个阶段中二次系统的特点进行了阐述,进而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进行分析,分析研究其功能架构、网络结构、系统配置和设计方案等等。其次,对镇江当地电力系统现状和丁岗智能变电站建设必要性进行分析,通过电气计算,完成110kV丁岗智能变电站电气一、二次设备基本选择,及无功补偿配置优化。然后,分析研究继电保护系统架构、跳闸方式和可靠性分析,完成丁岗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方案设计及应用。最后通过分析研究一体化监控系统和系统网络,阐述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和智能辅助系统优势,完成丁岗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智能辅助系统方案设计及应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SCD配置文件可视化实现方式进行研究,总结SCD配置文件可视化现状及不足并进行方案优化,完成对丁岗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可视化方案设计;并且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与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功能相结合,通过设计顺序控制流程,实现丁岗智能变电站顺序控制可视化功能和自动化系统状态可视化在线巡检功能,进一步推动无人值守模式发展,对运维检修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丰涛[6](2019)在《变电站标准设计及在陆斡变电站工程中应用(电气部分初步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变电工程在整个电网系统中是不可获取的部分,做好变电工程的设计工作十分重要,它对整个工程提供理论依据、控制成本、验证可行性及有效性,具备指导作用。2012年,南方电网公司基建部牵头发布了《南方电网公司110kV~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V1.0应用手册》(以下简称标准设计V1.0),南方电网公司所推出“11OkV~500kV变电站”的标准设计,引入“全覆盖”、“层级化”思路,采用“方案+模块”的组合,达到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平衡,构建新的标准设计体系,指导设计单位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标准设计。标准设计是“标准方案+模块运用”的设计理念,从“量体裁衣”的设计转变为“成衣定制”式的标准化设计方式。即单元模块标准化、外部条件虚拟化、总体布局组合化的方法。标准设计具有统一性、先进性、适应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特点。标准化设计是以往工程的设计总结,标准化设计是从以往500kV、220kV、110kV变电站设计方案中提炼出来,并充分考虑南方电网公司范围内地理特点和建设运行习惯,结合设备、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优化出来的设计方案。本文通过介绍标准设计V1.0的特点、基本形式、体系的整体框架和技术原则及描述11OkV变电站方案及模块应用步骤。针对武鸣11OkV陆斡变电站工程的具体要求,采用标准设计V1.0的模块及应用方法,设计先进、绿色的标准化11OkV变电站。通过变电站标准设计在11OkV陆斡变电站工程电气部分初步设计中的应用,从电气一次设计、电气二次设计、短路电流计算及导体、电气设备选择校验等初步设计工作中总结标准设计V1.0的特点及体现其优越性。标准设计能够广泛适应电力系统条件和地理环境条件,具有的先进性和推广价值,是今后变电工程设计的发展趋势。
周子煜[7](2018)在《浩业乙66kV变电站新建工程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浩业乙供电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速度快,负荷需求量日益增加。为满足该地区生产生活及发展需要,拟建设浩业乙66KV变电站。浩业乙66KV变电站工程站址选于盘锦市盘山县,交通便利,用水方便,且在站址范围内,没有设施和拆迁赔偿情况,安全等级高。整个工程设计已取得全部相关协议,设计过程满足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相关设计规范要求。工程建成后,将解决盘锦市盘山县供电电源布点不足、10KV供电半径过长、供电可靠性低的问题,为该地区实现经济稳定良好发展提供重要电力保障。本文以浩业乙66KV变电站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从系统现况、负荷预测等方面对工程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确定了新电网接入系统的方案,给出了相关电气计算;在考虑变电站站址环境状况、土建等方面问题后,对变电站电气布置、电气二次及远动部分、采暖、消防等系统进行了规划与设计。最后给出了送电线路推荐路径方案。经过研究论证,浩业乙66KV变电站设计方案不仅可以提高电网供电能力,还能优化电网网架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所以此设计是可行的。
管波[8](2018)在《110kV昆明文化宫地下智能变电站设计与建设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城市中心区的用电负荷持续攀升,但可供建设使用的土地资源极其有限,且大型城市综合体大多是在拆迁原址上规划建设。为满足城市核心区域新增用电需求,建设新的变电站就迫在眉睫,但站址的选择确日趋困难,需要我们探索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建设供电设施。因此,110kV文化宫变电站的建设对昆明市东风广场周边的项目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土地资源的紧张促使采用地下变电站建设模式。本文全面分析了地下变、智能变发展情况,通过与常规变电站技术设备的比较,在地下变、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设计规范等的指导下,完成了110kV文化宫变设计。分别提出了布置形式、建设规模、主接线、主设备选型、地下变附属系统设计,设计融入南方电网公司3C绿色电网理念,选用部分智能化一次设备、引入智能监控系统,提升了全站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另外,围绕地下智能变建设和运维难点和风险,提出了预控措施。110kV文化宫地下智能变设计方案已通过云南电网公司专家组评审,该变电站的建设充分体现了“节地、和谐、简约”的设计原则和南网绿色电网理念,将开创云南地下变建设的先河,可为地下变、智能变建设与运行维护提供丰富的经验。
王龙,任思敏[9](2017)在《110kV变电站站用系统故障分析及改进措施》文中指出针对一起110 k V变电站站用系统电源切换主接触器的故障,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发现变电站站用系统存在线路老化,切换不可靠,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通过采用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装置对现有的站用系统进行改造。结果表明: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装置不仅简化了线路,消除了站用系统的安全隐患,而且确保了站用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喻勇斌[10](2016)在《网络重构在企业配电网事故处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随着大型、特大型企业的发展,企业配电网的容量和规模越来越大,而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一部分,超过百分之九十的电力事故是与配电网有关的。企业现有的配电网设备水平比较低,有时不能保障企业用电的稳定性。配电网重构是保障电力持续供电的重要手段,是企业配电网管理控制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重点研究了工业企业中的自动快切装置M4272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并将设备进行了实际运用。结合设备的实际应用,对各种参数进行设置调整,对自动快速切换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了分析。在建模方面,本文建立了以经济损失最小、网络损耗最小以及故障恢复时间最短等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考虑了系统的辐射状约束条件、系统的连续性约束条件、系统的线路容量约束条件。在模型算法求解方面,本文运用了改进的遗传算法对配电网故障恢复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本文详细分析了遗传算法的特点,提出了考虑目标相对重要性的遗传算法模型。本文最终采用了33节点系统和69节点系统对配电网故障恢复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将从节点图推导出的故障恢复最优方案与实际应用中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出了本文建立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模型的可行性,以及该模型对实际运用的帮助。
二、成套备自投装置在变电站所用电自动切换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套备自投装置在变电站所用电自动切换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重要电力用户自备式应急电源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常见自备式应急电源的性能及工程应用 |
1.2.2 工程计算中常用的负荷计算方法 |
1.2.3 电力UPS与柴油发电机装机容量的典型计算方法 |
1.2.4 现行常规工业控制系统的介绍 |
1.3 工程介绍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自备式应急电源供电系统设计 |
2.1 自备式应急电源方案的选定 |
2.2 站用交流配电网系统设计 |
2.3 电力UPS供电系统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负荷计算与短路电流计算 |
3.1 负荷计算与负荷分级 |
3.1.1 变电站电气设备、装置用电负荷计算 |
3.1.2 变电站民用、工业建筑物照明、工作、生活负荷计算 |
3.2 设备选型 |
3.2.1 柴油发电机的设备选型 |
3.2.2 站用变压器的设备选型 |
3.2.3 站用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的设备选型与保护整定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PLC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硬件设计 |
4.1 基于PLC备自投装置的I/0 节点分配 |
4.2 基于PLC备自投装置的输入设计 |
4.2.1 PLC模拟量输入设计 |
4.2.2 PLC开关量输入设计 |
4.3 基于PLC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输出设计 |
4.3.1 PLC开关量输出设计 |
4.3.2 PLC备自投装置的控制面板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PLC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软件设计 |
5.1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程序设计 |
5.1.1 程序中的闭锁与电压电流定值判断 |
5.1.2 备自投运行方式切换的逻辑设计 |
5.1.3 备自投过负荷减载功能的逻辑设计和定值计算 |
5.1.4 备自投报警功能的逻辑设计 |
5.2 基于梯形图的PLC控制程序设计 |
5.2.1 PLC程序模块配置 |
5.2.2 PLC程序结构与子程序设计 |
5.3 基于PLC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程序的仿真验证 |
5.3.1 仿真软件的介绍与创建 |
5.3.2 正常方式转方式一程序仿真测试 |
5.3.3 方式一减载程序仿真测试 |
5.4 基于PLC的备用电源投入装置经济性简述 |
5.5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平顶山市某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智能变电站的定义与优点 |
1.1.1 智能变电站的定义 |
1.1.2 智能变电站的优点 |
1.2 国内外智能变电站的发展 |
1.2.1 变电站的发展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2.4 展望未来 |
1.3 本文主要设计内容和章节安排 |
2 变电站设计概述 |
2.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2.1.1 电力市场环境分析 |
2.1.2 负荷及负荷特性分析 |
2.1.3 电力负荷预测 |
2.1.4 鲁山县现有变电站状况 |
2.2 站址概况 |
2.2.1 站址自然条件 |
2.2.2 进出线走廊条件 |
2.2.3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水文气象条件 |
2.3 建设规模 |
2.3.1 主变压器规模 |
2.3.2 出线规模 |
2.3.3 无功补偿装置 |
2.4 主要电气参数 |
2.4.1 主变型式及参数选择 |
2.4.2 中性点接地方式 |
2.4.3 母线通流容量 |
2.4.4 线路六等分零序电流的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变电站一次设计 |
3.1 电气主接线 |
3.1.1 电气主接线方案 |
3.1.2 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 |
3.2 短路电流计算 |
3.2.1 短路计算条件 |
3.2.2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
3.3 电气设备及导线的选择 |
3.3.1 主变压器 |
3.3.2 110kV设备 |
3.3.3 35kV设备 |
3.3.4 10kV设备 |
3.3.5 导线的选择 |
3.4 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 |
3.4.1 电气总平面布置 |
3.4.2 配电装置 |
3.5 站用电及照明 |
3.5.1 站用电源 |
3.5.2 站用变压器选择 |
3.5.3 全站照明 |
3.6 防雷接地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三层两网”的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 |
4.1 “三层两网”的组成 |
4.1.1 过程层原理及设备 |
4.1.2 站控层的特点及优点 |
4.2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
4.2.1 系统继电保护 |
4.2.2 安全稳定控制装置 |
4.3 系统调度自动化 |
4.3.1 现状 |
4.3.2 远动系统 |
4.3.3 调度数据通信网络接入设备 |
4.3.4 二次系统安全保护 |
4.4 通信系统 |
4.4.1 系统通信方案 |
4.4.2 通道组织 |
4.4.3 网络组织 |
4.4.4 站内通信方案 |
4.5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
4.5.1 管理模式 |
4.5.2 检测、监控范围 |
4.5.3 设备配置 |
4.6 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 |
4.6.1 交流系统 |
4.6.2 直流系统 |
4.6.3 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 |
4.7 本章小结 |
5 预制舱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
5.1 预制舱式变电站的概念 |
5.2 预制舱式变电站的优点 |
5.3 预制舱式变电站的组成模块和本站设计 |
5.3.1 预制舱式变电站的组成模块 |
5.3.2 预制舱式变电站的布置 |
5.4 二次预制舱中的时钟同步系统 |
5.5 预制舱式变电站的发展方向 |
5.6 本章小结 |
6 智能变电站顺控技术 |
6.1 顺控技术的概念及优点 |
6.1.1 远方顺控技术的概念 |
6.1.2 远方顺控技术的优点 |
6.2 顺控技术的技术线路 |
6.2.1 调度顺控模式 |
6.2.2 变电站顺控模式 |
6.2.3 两种技术线路的对比 |
6.3 刀闸的“双确认”技术及在本站的利用 |
6.4 本站顺控操作“五防”逻辑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扩建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变电站设计的趋势分析 |
第2章 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工程概况 |
2.1 工程概述 |
2.2 变电站的进出线方向 |
2.3 变电站地理位置以及网络位置 |
2.4 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现状 |
2.5 设计水平年 |
2.6 主要设计原则 |
2.7 设计范围 |
第3章 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 |
3.1 电力系统概况 |
3.2 电力负荷预测 |
3.3 工程建设必要性 |
3.4 相关电网规划及储备情况 |
3.5 工程建设方案及计算分析 |
3.6 电气参数选择 |
3.7 电气主接线方式 |
3.8 电力系统一次部分结论 |
第4章 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电气二次部分的设计 |
4.1 系统继电保护 |
4.2 安全稳定控制装置 |
4.3 调度自动化 |
4.4 电能计量和远方终端 |
4.5 调度数据通信网络接入设备 |
4.6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
4.7 系统及站内通信 |
第5章 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扩建工程的内容 |
5.1 电气一次部分 |
5.2 电气二次部分 |
5.3 土建部分 |
第6章 可行性分析 |
6.1 节能、环保、抗灾措施 |
6.2 社会稳定分析 |
6.3 投资预算 |
6.4 经济评价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供电企业低压台区无感知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低压台区无感知双电源自动切换功能探讨 |
2.1 引言 |
2.2 低压电网设备及故障分析 |
2.2.1 低压电网设备构成 |
2.2.2 低压台区故障统计分析 |
2.3 备自投的“无感知”功能研究 |
2.3.1 备自投实现“无感知”功能难点 |
2.3.2 “无感知”目标推算分析 |
2.3.3 模拟验证分析 |
2.3.4 无感知停电调电成套设备与技术的设计原则 |
2.4 故障状态下的“无感知”切换 |
2.5 小结 |
第3章 低压台区无感知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功能设计 |
3.1 引言 |
3.2 自动切换装置总体方案 |
3.2.1 “先切后合”无感知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功能特点 |
3.2.2 “先合后切”的无感知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功能特点 |
3.2.3 两类装置数据比对 |
3.3 自动切换装置总体方案 |
3.4 自动切换装置总体方案的分解 |
3.4.1 主体执行单元的选择 |
3.4.2 核心控制单元的选择 |
3.4.3 扩展转接单元的选择 |
3.4.4 低压台区无感知双电源切换装置配置 |
3.5 小结 |
第4章 低压台区无感知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实现及测试 |
4.1 引言 |
4.2 PIC单片机控制及程序编写 |
4.2.1 PIC单片机配置I/O端口功能 |
4.2.2 测试信号控制动作正确率 |
4.2.3 编写录入输出程序 |
4.2.4 测试程序误码率 |
4.2.5 计算全桥整流电气参数 |
4.2.6 测试全桥整流转换效率 |
4.3 设备组装及实验 |
4.3.1 单稳态永磁机构及相关附件组装 |
4.3.2 真空灭弧室选择 |
4.3.3 开关设备选择 |
4.3.4 PCB转接板安装 |
4.3.5 分单元接线、组装 |
4.3.6 装置整体组装 |
4.3.7 装置整体切换时间试验准备 |
4.3.8 装置整体切换时间试验 |
4.4 设备运行及效益分析 |
4.4.1 装置运行检查 |
4.4.2 效益计算 |
4.5 应用实例验证 |
4.5.1 全省首家实现高低压双电源无感知自投 |
4.5.2 全省首家应用一键顺控不停电调电技术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过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110千伏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研究现状及研究必要性分析 |
1.4.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研究与分析 |
2.1.变电站二次系统研究与分析 |
2.2.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分析与设计 |
2.3.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10kV丁岗智能变电站方案设计 |
3.1.110KV丁岗智能变电站设计原则 |
3.2.镇江电网系统概况分析 |
3.3.丁岗智能变电站设计方案分析选择 |
3.4.丁岗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优化 |
3.5.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10kV丁岗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应用 |
4.1.继电保护系统架构分析 |
4.2.继电保护跳闸方式分析选择 |
4.3.丁岗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设计方案 |
4.4.丁岗变继电保护可视化方案设计及应用 |
4.5.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10kV丁岗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智能辅助系统的方案设计及应用 |
5.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 |
5.2.一体化监控系统分析 |
5.3.系统网络设计分析选择 |
5.4.丁岗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备配置 |
5.5.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方案分析选择 |
5.6.智能辅助系统设计 |
5.7.丁岗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优化设计 |
5.8.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图1 丁岗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配置图 |
附图2 丁岗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方案图 |
附件3 丁岗-二次设备室屏位布置图 |
附件4 丁岗配电装置楼平面布置图 |
附图5 丁岗电气主接线图 |
附图6 丁岗GIS室二次设备平面布置图 |
(6)变电站标准设计及在陆斡变电站工程中应用(电气部分初步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变电工程的作用与重要性 |
1.2 变电站初步设计的基本任务 |
1.3 变电站设计的发展状况 |
1.4 标准化设计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2章 变电站标准设计V1.0简介 |
2.1 南方电网公司变电站标准设计体系概况 |
2.2 标准设计(V1.0)的基本形式 |
2.3 标准设计体系的整体整体框架和技术原则 |
2.4 标准设计V1.0的110KV的主要模块 |
2.5 G1层具体模块主接线及平面布置图 |
2.6 G2模块简介 |
2.7 110KV变电站方案及模块应用步骤简介 |
2.8 第2章小结 |
第3章 拟建陆斡变电站的电力系统状况及分析 |
3.1 站址概况 |
3.2 电力系统现状 |
3.3 负荷预测结果 |
3.4 电力电置平衡 |
3.5 110KV陆斡变电站建设形式的要求 |
3.6 建设规模 |
3.7 第3章小结 |
第4章 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
4.1 方案及模块的选择 |
4.2 电气主接线及设备的标准配置图 |
4.3 变电站一次设备的平面布置 |
4.4 110KV出线间隔 |
4.5 主变部分布置设计 |
4.6 35KV配电装置的设计图 |
4.7 10KV配电装置的设计图 |
4.8 站用电部分设计图 |
4.9 防直击雷部分的设计 |
4.10 变电站直流系统设计图 |
4.11 主控室设计图 |
4.12 第4章小结 |
第5章 短路电流计算及导体、主要电气设备选择校验 |
5.1 短路电流计算 |
5.2 主要设备和导体选择 |
5.3 绝缘配合、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
5.4 配电装置 |
5.5 电气部分的总平面布置 |
5.6 站用电及照明 |
5.7 第5章小结 |
第6章 电气二次部分的设置 |
6.1 电气二次技术参数 |
6.2 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
6.3 元件保护 |
6.4 测量与计量 |
6.5 直流系统和交流不间断电源 |
6.6 二次防雷 |
6.7 二次设备的布置 |
6.8 抗干扰措施和二次电缆选择 |
6.9 消防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6.10 二次接地网 |
6.11 第6章小结 |
第7章 设计方案分析 |
7.1 电气专业的节能降耗分析 |
7.2 环境影响的预测分析 |
7.3 变电站污染防治措施 |
7.4 “3C绿色电网”建设项目的评价 |
7.4.1 绿色变电站建设指标 |
7.4.2 评定的说明 |
7.5 第7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变电站标准设计的特点 |
8.2 标准化设计中主要考虑的问题 |
8.3 主要工作即应用标准化设计的效果 |
8.4 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浩业乙66kV变电站新建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背景介绍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程概述 |
2.1 变电站基本情况简介 |
2.2 设计依据 |
2.3 设计水平年 |
2.4 主要设计原则 |
2.5 设计范围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浩业乙66KV变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 |
3.1 电力系统概况 |
3.1.1 系统现况 |
3.1.2 负荷预测 |
3.1.3 电网规划 |
3.2 建设必要性 |
3.2.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3.2.2 接网方案 |
3.3 接入系统方案及相关电气计算 |
3.3.1 接入系统方案 |
3.3.2 主变压器选择 |
3.3.3 线路型式及导线截面选择 |
3.3.4 无功补偿计算 |
3.3.5 短路电流计算 |
3.3.6 电气主接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电站站址选择 |
4.1 站址概述 |
4.2 站址区域概况 |
4.3 出线条件 |
4.4 站址水文气象条件 |
4.4.1 水位 |
4.4.2 气象资料 |
4.4.3 水文地质及水源条件 |
4.5 站址工程地质 |
4.6 土石方情况 |
4.7 进站道路和交通运输 |
4.8 站址环境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变电站新建工程设计方案 |
5.1 建设规模 |
5.2 电气主接线及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5.2.1 电气主接线 |
5.2.2 主要设备选择 |
5.3 电气布置 |
5.3.1 电气总平面布置 |
5.3.2 配电装置 |
5.3.3 防雷接地 |
5.3.4 站用电 |
5.3.5 照明 |
5.4 二次部分 |
5.4.1 系统继电保护 |
5.4.2 变电站电气二次及远动部分 |
5.4.3 远动化范围 |
5.4.4 微机防误操作闭锁系统 |
5.4.5 电能计量及电压监测 |
5.4.6 交直流一体化系统 |
5.4.7 其他二次系统 |
5.4.8 二次设备组柜及布置 |
5.5 系统通信 |
5.5.1 系统现状 |
5.5.2 调度关系 |
5.5.3 需求分析 |
5.5.4 系统通信方案 |
5.5.5 站内通信 |
5.5.6 通信设备的接地、防雷、抗干扰 |
5.6 站区总体规划和总布置 |
5.7 建筑规模及结构 |
5.8 供排水系统 |
5.9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 |
5.10 火灾探测报警与消防系统 |
5.11 变电站节能计算 |
5.11.1 变压器的节能 |
5.11.2 利用电容器提高功率因数节能 |
5.11.3 变电站照明系统节能 |
5.11.4 变电站智能辅助系统,控制通风、采暖节能 |
5.11.5 导线及金具节能 |
5.11.6 建筑节能降耗 |
5.1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送电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计 |
6.1 概况 |
6.2 线路路径方案 |
6.3 工程设计 |
6.3.1 路径方案主要设计气象条件 |
6.3.2 线路导地线型式 |
6.3.3 绝缘配置、防雷和接地 |
6.3.4 线路主要杆塔和基础型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8)110kV昆明文化宫地下智能变电站设计与建设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地下变电站发展现状 |
1.2.1 地下变电站简介 |
1.2.2 地下变电站国际发展现状 |
1.2.3 地下变电站国内发展现状 |
1.3 智能变电站发展现状 |
1.3.1 智能变电站简介 |
1.3.2 智能变电站发展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地下变电站、智能变电站设计技术要点 |
2.1 引言 |
2.2 地下变电站设计技术要点 |
2.2.1 站址选择 |
2.2.2 变电站规模与电气主接线 |
2.2.3 主设备选型 |
2.2.4 总体布置 |
2.2.5 附属系统设计 |
2.3 智能变电站构成及设计要点 |
2.3.1 智能变电站主要技术特点 |
2.3.2 智能变电站的构成 |
2.3.3 智能变电站设计要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10kV文化宫地下变电站设计 |
3.1 引言 |
3.2 工程建设必要性 |
3.2.1 110 kV文化宫变负荷预测 |
3.2.2 110 kV文化宫变建设必要性 |
3.3 建设规模与电气主接线 |
3.3.1 建设规模及系统接入方式 |
3.3.2 电气主接线 |
3.4 110 kV文化宫地下变设计 |
3.4.1 总体布置 |
3.4.2 通风设计 |
3.4.3 消防设计 |
3.4.4 设备运输吊装 |
3.4.5 给排水系统与防洪设计 |
3.4.6 变电站防噪 |
3.4.7 备用电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10kV文化宫变智能化设计 |
4.1 引言 |
4.2 一次设备智能化 |
4.2.1 电子式互感器 |
4.2.2 智能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 |
4.2.3 变电设备在线监测 |
4.3 主设备选型 |
4.3.1 短路电流计算 |
4.3.2 设备选型 |
4.4110 kV文化宫变智能系统设计方案 |
4.4.1 智能监控系统 |
4.4.2 计量系统 |
4.4.3 一体化电源系统 |
4.4.4 环境监控及智能巡检系统 |
4.4.5 状态监测与辅助控制系统 |
4.4.6 二次设备的布置 |
4.4.7 电缆在线监测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10kV文化宫输变电工程建设及运维风险预控 |
5.1 引言 |
5.2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与风险预控 |
5.2.1 文化宫变建设不利因素分析 |
5.2.2 工程技术管理与风险预控措施 |
5.2.3 工程质量管理与风险预控措施 |
5.2.4 工程进度管理与风险预控措施 |
5.3 变电站运维风险与预控 |
5.3.1 文化宫变运维不利因素分析 |
5.3.2 运维风险与预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110kV变电站站用系统故障分析及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提出 |
2 故障原因分析 |
3 解决方案 |
3.1 ATS系统接线 |
3.2 ATS系统工作模式 |
4 效果评价 |
5 结论 |
(10)网络重构在企业配电网事故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配电网重构的背景 |
1.1.2 配电网重构的意义 |
1.2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在企业配电网中的应用 |
1.2.1 现有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运行特点 |
1.2.2 提高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可靠性的措施 |
1.3 配电网故障恢复 |
1.3.1 配电网故障的特点 |
1.3.2 配电网的故障恢复模式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快切及备自投装置的原理与作用 |
2.1 工业企业电源快速切换装置 |
2.1.1 自动快切装置的作用 |
2.1.2 自动快切装置的启动方式 |
2.1.3 自动快切装置的切换方式 |
2.2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
2.2.1 微机型备自投装置 |
2.2.2 变配电站备自投 |
2.2.3 备自投投入条件 |
2.2.4 几种备自投方式的闭锁原则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动快切装置在工业企业的应用 |
3.1 自动快切装置现状 |
3.2 自动快切装置的理论依据 |
3.3 自动快切装置的功能分析 |
3.4 自动快切装置的应用 |
3.5 自动快切装置切换实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业企业中配网重构算法实现与改进 |
4.1 配电网重构模型的建立 |
4.1.1 以负荷均衡分布为目标 |
4.1.2 以停电区域最小,停电时间最短,恢复范围最大为目标 |
4.1.3 以经济损失最小为目标 |
4.1.4 以网络损耗最低为目标 |
4.2 配电网故障恢复的约束条件 |
4.2.1 系统的辐射状约束条件 |
4.2.2 系统的连续性约束条件 |
4.2.3 线路容量限值 |
4.3 本文采用的目标函数及限制条件 |
4.3.1 有功损耗最小 |
4.3.2 故障恢复最优 |
4.4 配电网重构算法中的几种改进算法 |
4.4.1 改进的开关交换算法 |
4.4.2 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相结合 |
4.4.3 改进遗传退火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配电网重构算例分析 |
5.1 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 |
5.2 基于目标相对重要性遗传算法的改进 |
5.2.1 目标相对重要性模型 |
5.2.2 矩阵编码 |
5.2.3 适应度函数 |
5.2.4 基本操作 |
5.3 仿真算例 |
5.3.1 33节点系统重构算例 |
5.3.2 69节点系统重构算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成套备自投装置在变电站所用电自动切换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重要电力用户自备式应急电源系统设计[D]. 孙锴.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平顶山市某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D]. 杨光雨.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3]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扩建方案设计[D]. 金星.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4]供电企业低压台区无感知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设计与开发[D]. 王曦. 山东大学, 2019(02)
- [5]110千伏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及应用[D]. 戴洁. 东南大学, 2019(01)
- [6]变电站标准设计及在陆斡变电站工程中应用(电气部分初步设计)[D]. 丰涛. 广西大学, 2019(06)
- [7]浩业乙66kV变电站新建工程设计[D]. 周子煜.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4)
- [8]110kV昆明文化宫地下智能变电站设计与建设管理研究[D]. 管波.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9]110kV变电站站用系统故障分析及改进措施[J]. 王龙,任思敏. 宁夏电力, 2017(05)
- [10]网络重构在企业配电网事故处理中的应用[D]. 喻勇斌. 上海交通大学, 2016(11)
标签:变电站论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 用电负荷论文; 计算负荷论文; 负荷预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