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纪之交杜甫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谢春平,黄兰钧[1](2018)在《汉语与英语学界中国文学研究互动的媒介与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7世纪以来,随着汉语与英语学界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两者之间的互动不断得到拓展,并且形成了具有常态性的交流互动的媒介方式和路径。从人员流动的角度来看,中英学界互动的媒介和路径主要有两类:一是留学、访学、讲学与旅学交游,二是学术移民或旅居;从研究成果的传播接受与影响层面来看,主要是学术论着译介与反馈性研究,以及国际学术会议与跨国、跨语际学术批评。
王青青[2](2016)在《对河南省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的调查与思考》文中认为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但走到今天,我们只能从出土文物、史料、壁画、雕塑中去想象古人的音乐文化,感受其音乐的历史。聆听古乐的真实音响似乎成为了我们当代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2000年,河南省博物院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成立了以中国古代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开发、展演和教育为一体的华夏古乐团。乐团的主要职能包括音乐文物的研究与复原、乐谱的译配、编创,服饰造型的研究复原以及古乐专题教育研究项目的推广等等。乐团现已研发了史前骨笛和陶乐器、商周编钟、汉魏和唐宋的弦乐器等等;也依据古代乐谱以及音乐总监方可杰老师的作曲理论编译了近百首古代曲目,并在徐家华等专家的指导下,复原了原始社会、商代、两周、汉代、唐代和宋代的服饰、造型,并通过一系列演出和传播、教育活动将影响扩大到了国内外。华夏古乐团的演出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表现,它的每一项成果都带着考古学的背景以及专利性质的研究历程,以独特的视角将我们带入了中原历史的深厚岁月中。本文希望通过对华夏古乐团一系列成果的分析,并结合笔者这三年来对国内现有古乐团的了解,得出华夏古乐团存在的意义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由此得出一些古乐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思考。
彭燕[3](2015)在《杜甫研究一百年》文中提出杜甫研究作为古代文学研究中的个案,因其杜甫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的全局意义和引领作用。通过对杜甫研究百余年的回顾与梳理,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纪杜甫研究的状况与特点,亦有助于我们认识百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轨迹与特点。
王丹[4](2012)在《张溍《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溍《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是清初一部优秀的杜诗注本,但遗憾的是,后人一直缺乏对该本的关注和研究。为弥补学界对《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研究的不足,集中揭示张溍“解杜”的特点和价值,本文首次对该书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六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正文第一章主要从成书背景、所用底本、内容建构及注释体例等方面概述《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的基本情况。第二章分析了张溍“解杜”四个方面的特点,即重视文本细读,以起承转合之法论杜诗,强调组诗的整体性与顺序性以及崇尚“不虚美,不隐恶”的评点精神。第三章主要从该本呈现出的诗学理念、对杜甫文赋的注解以及文献学上的贡献三方面谈其价值。第四章阐述《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的影响与不足,是书不仅在清代对杜诗注本及杜诗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还被译成外文影响至海外。但是,张本在引用底本及字句校刻上存在着一些不足。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张溍注解杜甫诗文的价值和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也肯定了《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在清代杜诗注本中的地位。本论文对杜诗注本研究和杜诗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康[5](2012)在《浦起龙《读杜心解》阐释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将西方阐释学的有关问题融入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的研究中,去考察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土壤的中国古代阐释学的有关问题。以探讨杜甫诗的阐释学问题为视角,而在杜诗的阐释中则集中于浦起龙《读杜心解》的阐释情况。杜甫诗歌的阐释和批评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批评史中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宋代更是出现了“千家注杜”的注解杜诗的风潮。清代出现了许多经学大儒和注杜大家评点和阐释杜诗的情况,这不仅仅是杜诗本身的艺术魅力所致,注杜解杜的学者们更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有效而且科学的方式去解释杜诗、发掘杜诗的艺术精神和人文精神。清代的杜诗学也有自身的鲜明特点。本文从阐释学角度来考察《读杜心解》,通过清代经学阐释学为文化背景和先导,梳理清代杜诗阐释学的特征和方法,考察“史诗互证”在杜诗阐释中的文化原因,进而挖掘中国古代阐释学的文化源头和文化特征,以及中国古典文学和美学对中国古代阐释学的影响。
施品凤[6](2011)在《杜甫陇右诗的“诗史”意义》文中研究表明陇右诗是杜诗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杜甫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到十二月之间创作的诗歌。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杜甫就创作了一百多首诗,可以说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期。但是古代的杜诗研究却并未将之作为完整的研究对象纳入视野,历代诗人学者对陇右诗的研究也没有特别用力;近年的研究成果明显丰富了很多,主要是针对陇右诗的诗歌内容、艺术特色、美学意蕴、思想特征以及地域文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目前尚未见到有人从“诗史”意义的角度对陇右诗进行研究。本文从“诗史”的“史证”、“史外心史”和“补史”对陇右诗分别作社会、作家和作品方向的研究,同时结合读者论的观点对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应该说,陇右独特的地理风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杜甫的创作灵感,而由去华客秦背后的政治生态所产生的焦灼则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了陇右诗的主题。受到政治边缘化的影响,杜甫的时事诗逐渐减少,其忧国忧民之心开始更多地体现在对自己身边相关人、事的仁者关怀之上。同时,杜甫的心态也发生了改变,并逐渐适应“野老”的生活。陇右中后期,杜甫一家的生活日益艰难,杜甫自我归守的倾向也愈加明显。然其忧国忧民的情怀、质直真朴的性情和热爱生活的心态却从未改变。通过“史证”与“史外心史”的探究,“补史”意义也就更加明晰了。可以说,个体视角下的诗歌化历史叙述不仅补足了正史资料的缺失,还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提供了一种诗意的便利。从整部杜诗的“诗史”角度看,陇右诗不是最具社会史意义的部分,也不是最具个人史价值的部分,但却是最具转折和过渡意味的一个部分。因此,探讨陇右诗的“诗史”意义不仅是对陇右诗价值的进一步开掘,也是对杜甫及其诗歌研究的有益探索。
石任之[7](2011)在《由杜甫对六朝文学之认同论杜诗之“变”》文中认为在对六朝文学的认识上,杜甫与同时代主流观点不同,对庾信、鲍照、阴铿等诗人作家的成就予以肯定,在诗歌创作上也深受六朝文学影响,同时又"变化而不失其正"。文章试从杜甫对六朝文学的接受来论证为何明清以来诗评家以"变"来形容杜诗,以及诗之"变"的意义的发展。
刘刚[8](2002)在《杜甫登高诗及其人文底蕴》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登高文学传统及其特定内涵入手,通过对杜甫登高诗中“阅世意识”、“观身意识”和“价值探询”这三个方面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杜甫登高诗继承和超越前人的地方。本文认为,中国古代的登高文学,早自诗、骚起,就已开始逐渐形成一个具有特定内涵和外部特征的文学传统,这个系统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它们共同构成了杜甫登高诗的文学文化渊源,这个渊源对杜甫登高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关注于社会时空及其中自我的“阅世意识”,杜甫登高诗中的“阅世意识”包含一种实现了小大互化的空间感和一种融合了怀古与生命感叹的时间感,贯穿空间感与时间感之中的,是一种将自身经历与天下兴衰相融合的“天下观意识”;第二个方面是关注于生命人生及其中自我的“观身意识”,杜甫登高诗的“观身意识”呈现出一种复杂纠缠的态势——在人生志向的抒发上是一种“壮怀凄凉”中的“壮心不已”,在孤独感的体味上则是一种“寒士幽独”里的“烈十孤高”;第三个方面是结合“阅世意识”和“观身意识”而产生的对存在价值的探询,杜甫对存在价值的探询首先具有一定宿命感,因为其最终确立的两种存在价值其实是自其自幼年便已确立下来的两个人生理想,但对这两种存在价值,杜甫到生命的最后也一直存有疑问和困惑,这种疑惑体现了一种人类本质上的困境,它使杜甫的悲剧人生透露着一种对全人类都有所启迪的思想之光。
孙微[9](2001)在《“世纪之交杜甫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中认为
孙微[10](2001)在《世纪之交杜甫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中研究指明
二、世纪之交杜甫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纪之交杜甫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与英语学界中国文学研究互动的媒介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留学、访学、讲学与旅学交游 |
二、学术移民或旅居 |
三、学术论着译介与反馈性研究 |
四、国际学术会议与跨国学术批评 |
五、结语 |
(2)对河南省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成果 |
1.从礼乐重建角度进行研究 |
2.对华夏古乐团的研究 |
3.对礼乐的研究 |
3.国外的研究 |
三、选题的创新之处以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华夏古乐团的成立及运行 |
第一节 华夏古乐团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华夏古乐团的发展状况 |
一、华夏古乐团的成立 |
二、华夏古乐团的成员 |
三、华夏古乐团的设施 |
四、华夏古乐团的活动 |
第三节 对古乐在现代社会发展模式的探讨 |
一、南华大学雅乐团 |
二、华夏古乐团 |
三、北京天坛神乐署 |
四、比较总结 |
第二章 对华夏古乐团乐器、曲目及古乐复原活动的具体考察 |
第一节 古乐团的乐器 |
一、古乐团复原的乐器 |
二、相关问题的思考 |
第二节 乐团的曲目 |
一、乐团现有曲目及记谱方式 |
二、乐团的音乐创作 |
第三节 华夏古乐团的“舞台化”复原 |
一、“舞台化”的概念 |
二、华夏古乐团的“舞台化”复原 |
三、总结 |
第四节 古乐专题教育项目的推广 |
第三章 对华夏古乐团的一些思考 |
第一节 华夏古乐团存在的意义 |
一、社会功能 |
二、对成员的影响 |
第二节 华夏古乐团存在的一些问题 |
一、宣传与实际之间的出入 |
二、后期缺乏专业的研究人员 |
三、表演的形式稍过单一 |
第三节 华夏古乐团未来的发展 |
第四节 对古乐在当代社会发展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杜甫研究一百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国时期的杜甫研究 |
( 一) 民国前期杜甫研究 |
( 二) 民国后期杜甫研究 |
二、建国三十年的杜甫研究 |
( 一) 建国十七年的杜甫研究 |
( 二) “文革”时期的杜甫研究 |
( 三)“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的三年杜甫研究 |
三、八十年代以后的杜甫研究 |
( 一) 二十世纪末期的杜甫研究 |
1. 八十年代的杜甫研究 |
2. 九十年代的杜甫研究 |
( 二) 新世纪的杜甫研究 |
结语 |
(4)张溍《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的成书、底本及体例 |
第一节 《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的成书背景 |
第二节 《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的底本选择 |
第三节 《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的内容建构和注释体例 |
第二章 《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解杜”的特点 |
第一节 重视文本细读 |
第二节 以起承转合之法论杜诗 |
第三节 强调连章诗的整体性和顺序性 |
第四节 崇奉“不虚美,不隐恶”的评点态度 |
第三章 《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解杜”的价值 |
第一节 诗学价值 |
第二节 注解杜文的价值 |
第三节 文献学价值 |
第四章 《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的影响与不足 |
第一节 《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对后世的影响 |
第二节 《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存在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5)浦起龙《读杜心解》阐释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作为《读杜心解》的阐释学语境的清代经学、诗学阐释学 |
第一节 经学阐释学发展梳理 |
第二节 清代的经学阐释学与文学阐释学 |
第二章 《读杜心解》杜诗阐释学的理论特征 |
第一节 《读杜心解》杜诗阐释的知识考古学特征 |
一、 年谱为纲——历史语境中的本事求证 |
二、 注解相别——阐释对象的正本清源 |
第二节 《读杜心解》的实证主义倾向 |
第三章 《读杜心解》的阐释学方法 |
第一节 作者经验与文本理解的视域融合——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结合 |
第二节 意义与结构分析——八股解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杜甫陇右诗的“诗史”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思路和内容 |
一 "史证"——地理风貌和政治生态的解析 |
(一) "朔风飘胡雁"——地理风貌的解析 |
(二) "罢官亦由人"——去华客秦背后的政治生态解码 |
二 "史外心史"——陇右诗中的杜甫 |
(一) 忧国忧民和卜居自伤 |
1 忧国中的自伤 |
2 "卜居"与忧民 |
3 诗歌意象的老苍 |
(二) 生活的艰难孤寂和质直真朴 |
(三) 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
三 "补史"——诗与史的完美契合 |
(一) 时事诗之"补史"意义——以《留花门》、《即事》为例 |
(二) 描写个人际遇的诗歌之"补史"——以《佳人》为例 |
结语 |
附录:"诗史"说及概念的流变概况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杜甫登高诗及其人文底蕴(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 杜甫登高诗的文学文化渊源及登高文学的特定内涵 |
(一) 杜甫登高诗的文学文化渊源 |
(二) 登高文学的特定内涵 |
二、 杜甫登高诗中的“阅世意识” |
(一) 杜甫登高诗的“天下感”——观天下·天下观 |
(二) 杜甫登高诗中的空间感——小大转化的广阔 |
(三) 杜甫登高诗中的时间感——怀古与生命感叹 |
三、 杜甫登高诗中的“观身意识” |
(一) 三首“望岳”写尽一生 |
(二) 登高言志:“壮怀凄凉”中的“壮心不已” |
(三) 高处寂寞:“寒士幽独”中的“烈士孤高” |
四、 杜甫登高诗对存在价值的探询 |
附 |
一、 1949—2001年关于杜甫登高诗的研究资料 |
二、 主要参考论文及论着目录 |
后记 |
(10)世纪之交杜甫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杜甫思想研究 |
二、杜甫诗艺研究 |
三、杜甫一生行迹及作品考辨 |
四、杜诗学研究 |
四、世纪之交杜甫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与英语学界中国文学研究互动的媒介与路径[J]. 谢春平,黄兰钧. 江西社会科学, 2018(12)
- [2]对河南省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的调查与思考[D]. 王青青. 河南大学, 2016(03)
- [3]杜甫研究一百年[J]. 彭燕. 杜甫研究学刊, 2015(03)
- [4]张溍《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研究[D]. 王丹. 暨南大学, 2012(10)
- [5]浦起龙《读杜心解》阐释学研究[D]. 张康. 黑龙江大学, 2012(10)
- [6]杜甫陇右诗的“诗史”意义[D]. 施品凤. 云南大学, 2011(04)
- [7]由杜甫对六朝文学之认同论杜诗之“变”[J]. 石任之.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8]杜甫登高诗及其人文底蕴[D]. 刘刚.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2(02)
- [9]“世纪之交杜甫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孙微. 文史哲, 2001(01)
- [10]世纪之交杜甫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孙微. 文学评论,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