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量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瑞,税伟,郑佳瑜,陶煜,李慧[1](2021)在《基于能值分析的厦门城市代谢可持续性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生态城市建设是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对中国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研究以中国典型的生态城市厦门市为例,基于城市代谢框架结合能值分析法,对厦门市代谢系统进行各项能值流的核算,构建2010—2017年厦门市能值指标评估体系,选用可持续发展指数、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城市健康水平能值指数3项指标综合评价其生态可持续性,选取部分能值指标与珠海市、深圳市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中国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1)2010—2017年,厦门市总能值呈上升趋势,2017年的总能值为2.51×1024 sej,是2010年总能值的1.65倍,货币流能值显着增加,废弃物流能值下降。能值自给率由98.30%逐渐递增至99.20%,能值产出率由8.30%逐渐递增至15.20%,环境承载率小于3,属于环境低负荷状态。(2)厦门市可持续发展指标处于1—10之间,表明其生态经济系统具有活力和发展潜力,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由2010年的3.67增加至2017年的7.76,表明厦门市的可持续发展性能愈来愈好,城市健康水平能值指数由2010年的6.21上升至2017年的25.80,表明厦门市生态系统处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状态。(3)厦门市与珠海市、深圳市的能值指标对比分析表明,厦门市与珠海市均处于富有经济活力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潜力阶段,且厦门市代谢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优于珠海市与深圳市。(4)总体来看,厦门城市代谢系统处于可持续发展阶段,生态城市的建设有利于厦门市实现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对同类型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王铭涛[2](2021)在《鄂托克旗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障碍因子研究》文中提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综合衡量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性,也是衡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性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更是全面了解区域资源环境现状以指导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选取鄂托克旗为研究区,构建了包括资源、环境、社会、经济4个子系统共20个评价指标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综合评价法,分别对鄂托克旗2011-2018年资源环境承载力从时间变化尺度进行评价,对鄂托克旗6个苏木镇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从空间分布角度进行评价。运用障碍因子计算模型,分析影响区域承载力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并探究各子系统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的变化关系,最后依据评价结果提出提升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的建议。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对于缓解鄂托克旗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冲突,促进区域竞争能力的提升,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变化角度上,2011-2018年间鄂托克旗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虽然略有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且2014-2015年上升速度最快,2014年以后,随着全旗经济开始向好发展,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大,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开始提升,2018年已经达到中等偏上水平。(2)空间分布角度上,鄂托克旗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不均衡,中部地区承载力明显高于东西部地区,阿尔巴斯苏木资源禀赋较高,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全旗最高,木凯淖尔镇承载力水平最低,且远低于全旗平均水平,中心城镇棋盘井镇和乌兰镇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中等水平。(3)社会、经济子系统是制约鄂托克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障碍因子为人均草原面积、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城镇化率。鄂托克旗草原资源分布广泛,但草原利用方式不合理,导致草场退化,草场质量降低,草原保护形势不容乐观。区域自然资源本底情况决定了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模式,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情况直接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的高低。(4)提升鄂托克旗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应树立绿色科学发展的理念,加大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其次应着力解决限制鄂托克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障碍问题,持续推进地方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地区经济发展。
孙燕君,王璐,刘振华,文宁,胡月明,谢健文,雷帆,肖莉,唐铁[3](2020)在《耕地资源承载力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与典型评价模型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保障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关注的热点,其核心是耕地资源承载力问题。本文梳理了承载力的概念、起源与发展,系统概述了4种代表性的耕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农业生态区法、生态足迹法、模型指数法以及综合评价法),归纳了承载力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和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的4种方法,对比了4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多出现于大、中尺度耕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之中,且较为容易构建,而在小尺度的研究中,如村域单元等,尚未形成代表性研究成果;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多以主观方法为主,如专家咨询法,缺乏定性方法的选择;而耕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趋向于对综合性研究方法的选择。故今后在研究方法选择上也应优先考虑综合评价模型。
付春燕,董晓峰[4](2020)在《基于背景值修正的灰色模型在土地人口承载潜力中的应用——以河西走廊地区为例》文中指出分析了河西走廊各区县粮食产量和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土地人口现实承载力.利用背景值修正的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各区县2015-2024年粮食产量和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土地人口预期承载力.利用土地承载潜力模型分析了河西走廊各区县的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地区土地生产潜力较大,人口承载力水平普遍较高,生态环境压力和科学技术是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预测结果,到2024年除嘉峪关市和敦煌市还处于人口超载状态外,其他地区土地人口承载力大幅增加,土地人口承载力盈余地区不断扩大.
安方乾[5](2020)在《毕节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土地资源是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重要载体,为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保障。然而,土地资源是一种总量有限且不可替代稀缺资源,在一定时期、一定生产力条件,某一区域的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近年来,随着毕节市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人口数量激增,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耕地资源数量逐年减少,加之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范围广,耕地质量差,人地矛盾突出。因此,为实现毕节市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毕节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探索提高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的对策和建议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毕节市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按照科学性、系统协调性等原则,从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四个方面构建了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通过极差变换法对每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均方差决策法确定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进行计算,对毕节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及其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毕节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的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1)毕节市土地利用特点是:土地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山地比重大,石漠化面积广;农用地面积大,耕地质量差,坡地比重大。目前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为:人地矛盾不断加剧;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资源利用效益较低。(2)总体来看,2012—2017年毕节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逐年提高,评分值由0.3400提高到0.7284。其中,水土资源承载力水平呈现明显波动变化,生态环境承载力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经济承载力逐年增长,且增速较快,社会承载力大幅度的上升。(3)毕节市各县区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最高值为金沙0.7429,最低值为威宁县0.3221,评分值相差0.4208,平均值为0.4971。综合承载力较低的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的支撑作用较高,经济承载力较低;综合承载力中等的区域四个承载子系统的贡献较为均衡,差异较小;综合承载力较高的区域经济承载力的支撑作用较高。(4)可将毕节市划分为三个等级承载区。其中,低承载区包括赫章县和威宁县,中承载区包括大方县、黔西县和织金县,高承载区包括金沙县,纳雍县和七星关区。同等级的承载区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并大致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异特征。(5)根据评价研究结果,从控制人口规模,保护耕地资源等方面提出提高毕节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的对策和建议。
肖鹏南,木合塔尔·艾买提,李若瑄,徐杰[6](2020)在《湖北省耕地资源承载力及粮食用地需求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湖北省人口、耕地资源和粮食产量进行预测,对富裕型粮食消费标准为550 kg/人条件下的耕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估算2017—2025年的粮食和粮食用地需求量。运用机制法对湖北省耕地粮食生产潜力进行评价,以湖北省1990—2016年的户籍总人口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为基础,利用时间序列方法和灰色GM(1,1)模型对湖北省人口发展趋势和耕地需求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湖北省耕地生产潜力为18 397.73 kg/hm2,与实际生产力差距较大,属于高生产潜力区;(2)1990—2016年的人均粮食生产量平均约为407.31 kg/人,以温饱型消费水平为主,富裕型水平下的超载人口越来越多;(3)2025年湖北省人口将达到6 555.56万人,在富裕型粮食消费标准下,耕地资源将面临约有1 959.42万人的人口压力,粮食需求量在3 514.67万~3 605.55万t之间,湖北省需有567.334万hm2的粮食种植面积才能满足粮食需求。虽然湖北省粮食产量潜力较大,但在富裕型社会标准下,耕地资源承载力已超载,粮食问题将更严重,粮食需求量和耕地需求量将更大。
戴雄祖[7](2020)在《村镇建设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以永丰县为例》文中认为从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村镇的建设与发展日益得到重视,人们对村镇的研究也在逐步地深入。在大的区域尺度范围存在着承载力的问题,同样在村镇也有承载力的问题。对村镇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测算,科学把握其承载能力,对于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以地处南方丘陵区的永丰县为例,探讨村镇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方法。研究表明:(1)土地承载能力研究存在三种研究范式,即土地人口承载能力研究、“足迹”承载能力研究和综合承载能力研究。各研究范式的分析框架不同,其适用性也存在差异。(2)整体上来看,永丰县的村镇建设取得较大的成就,但其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在资源环境方面,受地形影响土地分布较为分散,加之其土壤以地带性红壤为主,肥力相对贫瘠,土地易出现板结现象。因而,土地资源成为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主要限制性因素。(3)对三种研究方法进行改进与应用。在进行土地人口承载能力测算时,先从人粮关系来把握整体承载状况,其表明研究区的承载效果良好;接着从农民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层面来开展村镇土地承载能力的测算,结果表明在达到现状收入水平(14722元)的假设条件下,村镇可以承载的总人口数为13.14万人,超载的11.15万人依靠非农业就业获取收入,相应地应将城镇化率提高到70%左右。在进行“足迹”承载能力测算时,通过对整个吉安市域生态足迹的测算,得出其承载力指数为1.37>1,即处于赤字状态,超载总人口为133.02万人;接着通过城镇化率将乡村超载的人口分解到县域村镇,得到永丰县村镇超载人口为6.55万人。在进行综合承载能力测算时,主要是先识别村镇种植业与建设的不适宜区;接着根据永丰县种植业不适宜和村镇建设不适宜区域的评价,将永丰县所有行政村单元按功能类型分为四大类:生态保护重点村、种植业发展重点村、中心集聚重点村和其他村;最后,通过设定两种开发强度情景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当地高开发强度和平均开发强度情景下,全县耕地种植业可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分别为135.38万人和140.10万人。按照人均建设用地100m2、140m2和200m2测算,高开发强度情景下,全县村镇建设用地可承载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4.05万人、60.04万人和42.03万人;平均开发强度情景下可承载的人口规模分别为54.61万人、39.01万人和27.31万人。(4)对三种测算方法的比较分析。总体而言,三种研究方法所需的数据存在差别,具体的测算方法也各不相同。(5)整体上来看,永丰县村镇建设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处于较好的状态。研究发现,农民收入水平偏低是制约土地承载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将成为村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王怡菲[8](2020)在《特大城市土地承载力分空间评价与人口估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以及维持生活的基础,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口激增,城市土地与人口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上海市作为我国经济中心,担负着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职能,研究上海市土地以及人口承载力,优化上海市土地利用,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对上海乃至中国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特大城市上海市为研究对象,首先结合上海市土地利用现状,将上海市划分为城镇空间、农业空间以及生态空间三个子空间;其次,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根据子空间的特点,构建上海市土地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叠加指标权重对上海市各用地子空间土地承载力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同时利用自然间断法将上海市各子空间承载力评价指数划分为五个等级,统计各等级面积;最后通过研究国内外特大城市人口特点并结合上海市区域具体情况,确定各用地子空间单位面积人口承载数量,对上海市人口承载力进行估算。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土地承载力分布总体呈现从中心城区向外逐渐降低的趋势;估算土地人口承载力在2739.073043.41万人之间,其中城镇空间是上海市主要人口承载空间,可承载人口为21652387万人;结合人口估算结果及上海市人口现状数据,表明上海市整体虽仍有一定的人口承载空间,但人口分布严重失衡,中心城区人口承载压力较大,普陀区,杨浦区,静安区人口超载60万人以上;近郊区人口分布较为合理,基本处于可承载人口数量区间内;远郊区人口承载潜力较大,崇明区仍有余力承载200万人口。综合来看,上海市应合理地调配人口分布,加强政策引导,优化上海市发展空间布局,促进上海市人口向郊区转移。论文引入空间划分概念,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分空间分级别计算上海市土地承载力,丰富了特大城市土地承载力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另一方面又分空间分区域估算上海市人口承载力,有利于揭示上海市人口承载力的内部差异,为合理调控上海市城市人口规模增长,优化土地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决策依据。
吴凯凌[9](2020)在《基于CNKI数据库的土地承载力文献计量分析》文中认为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手段对截至2019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共收录的与土地承载力相关的1 069篇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1)梳理了年度发表文献量趋势、涉及的主要研究领域、文献来源、研究机构、资助基金项目、单篇被引频次等情况;(2)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统计和共现频次的分析表明有关土地承载力的研究从早期土地-粮食-人口承载主线开始,经历了21世纪初衍生出基于生态足迹为基础的区域土地承载主线,到现今正朝着城镇、交通、规模养殖等更加广泛方向扩展,表明今后相关研究的系统性更强,研究内容将更加综合性,指标体系和分析手段更加全面多样,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更加广泛。
马刚[10](2020)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社会资源,对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由于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由于土地资源具有总量的有限性以及稀缺性等固有特性,使得土地资源不可能按照人的意愿增长。因此对地方土地资源进行研究,评价其土地承载力,以此来规划地方的土地使用,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这一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区域内的4市47县(市、区)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指标、农业生产数据等,运用Arc GIS等手段,通过综合指标法与生态足迹法,分别对47县(市、区)的建设用地承载力和耕地承载力进行评价。最后通过构建分级标准,对研究区的土地承载力进行了区分与分析,分析结果如下:建设用地承载力。在47县(市、区)中有7个县(市、区)呈现高承载力,从行政角度来看,这些县(市、区)主要集中在临汾市,从地形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山地地区,由于这些地区人口较少、经济欠发达,土地开发程度较低;使得承载力水平较高。有22县(市、区)呈现低承载力,这些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并且基本上位于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土地开发程度较高;使得人地之间的矛盾较大,承载力较低。耕地承载力。耕地承载力的研究结果与建设用地承载力具有一致性,共有7个县(市、区)呈现耕地生态盈余,且基本为山区县。22个县(市、区)呈现生态赤字,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并且经济较为发达。综合土地资源承载力。通过构建分级指标标注,对建设土地承载力以及耕地承载力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区域内的综合土地承载力。共有39县(市、区)呈过载状态,6县(市、区)呈可载状态,另有2县(市、区)呈临界状态。其中渭南市与运城市所有区县都呈现过载状态,三门峡市除卢氏县呈可载状态以外各区县都呈过载状态,临汾市较为特殊,其中5县(市、区)呈现可载状态,2县(市、区)呈过载状态,其余呈现过载状态。从地形与经济角度来看,所有呈现可载状态的县都位于山区地区,且经济较落后;而过载状态的县(市、区)基本上为平原地区,人口稠密、经济较为发达。通过综合研究分析,土地过载现象已经比较普遍,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过载现象比较普遍,在今后的开发中应该对这些地区进行更加优化的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量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能值分析的厦门城市代谢可持续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1.3 研究方法 |
1.3.1 能值分析法 |
1.3.2 城市代谢系统能值分析 |
1.3.3 城市代谢系统能值指标体系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于城市代谢的能值流分析 |
2.2 社会子系统 |
2.3 经济子系统 |
2.4 自然子系统 |
2.5 可持续性指标综合评价 |
2.6 生态城市能值指标比较 |
3 结论 |
(2)鄂托克旗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障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人地协调理论 |
2.2.3 资源稀缺理论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区位条件 |
3.1.2 自然环境条件 |
3.1.3 社会经济条件 |
3.2 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
3.2.1 土地资源 |
3.2.2 水资源 |
3.2.3 矿产资源 |
3.2.4 生态保护 |
第4章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选取指标的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
4.3.1TOPSIS综合评价法基本原理 |
4.3.2 指标权重确定 |
4.3.3 正、负理想解确定 |
4.3.4 贴近度计算 |
4.4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
4.4.1 资源环境承载力时间变化分析 |
4.4.2 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变化分析 |
第5章 资源环境承载力障碍因子分析及对策与建议 |
5.1 资源环境承载力障碍因子计算 |
5.2 资源环境承载力障碍因子结果分析 |
5.2.1 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时间变化的障碍因子分析 |
5.2.2 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差异的障碍因子分析 |
5.3 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 |
5.3.1 树立科学绿色发展理念是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奠基石 |
5.3.2 扎实解决区域障碍问题是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着力点 |
5.3.3 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新引擎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耕地资源承载力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与典型评价模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耕地承载力研究现状 |
1.1 承载力的概念与发展 |
1.2 耕地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 |
1.2.1 土地资源承载力 |
1.2.2 耕地资源承载力 |
2 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2.1 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
2.2 关键影响因素识别方法 |
3 典型评价模型 |
3.1 AEZ(农业生态区)法 |
3.2 生态足迹法 |
3.3 模型指数法 |
3.4 综合评价法 |
4 讨论 |
5 结论 |
(4)基于背景值修正的灰色模型在土地人口承载潜力中的应用——以河西走廊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土地人口承载力模型 |
2.2 背景值修正的灰色预测模型 |
2.3 LPCP |
2.4 数据来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地人口承载力本底评价 |
3.2 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灰色预测 |
3.3 LPCP分析 |
3.3.1 作物生产潜力估算 |
3.3.2 土地承载潜力 |
4 讨论 |
(5)毕节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贵州省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数据来源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及范围 |
2.2 毕节市自然概况 |
2.2.1 地质地貌 |
2.2.2 气候 |
2.2.3 水文 |
2.2.4 土壤 |
2.2.5 植被 |
2.2.6 矿产资源 |
2.3 毕节市社会经济概况 |
2.3.1 人口状况 |
2.3.2 经济发展现状 |
2.4 毕节市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及问题 |
2.4.1 毕节市土地利用现状 |
2.4.2 土地利用特点 |
2.4.3 毕节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3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相关概念 |
3.2 已有评价指标体系 |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 |
3.5.1 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 |
3.5.2 各指标的具体解释 |
3.6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综合指数的计算 |
3.6.1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
3.6.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6.3 综合指数的计算 |
4 毕节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 |
4.1 毕节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动态评价 |
4.1.1 原始数据 |
4.1.2 指标数据标准化 |
4.1.3 权重的确定 |
4.1.4 评价指数计算 |
4.1.5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 |
4.2 毕节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区域差异评价 |
4.2.1 原始数据 |
4.2.2 指标数据标准化 |
4.2.3 权重的确定 |
4.2.4 评价指数计算 |
4.2.5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空间差异分析 |
5 提高毕节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 |
5.1 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 |
5.2 控制人口规模,缓解人地矛盾,提高人口素质 |
5.3 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5.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环境质量 |
5.5 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 |
5.6 针对不同承载区的特点采用差别化的对策与建议 |
5.6.1 低承载区 |
5.6.2 中承载区 |
5.6.3 高承载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湖北省耕地资源承载力及粮食用地需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1.2.1 耕地生产潜力评价 |
1.2.2 耕地承载力评价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粮食生产情况分析 |
2.2 耕地承载力的动态变化 |
2.3 预测结果 |
2.4 耕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
3 结论 |
4 讨论与建议 |
(7)村镇建设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以永丰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 |
1.2.1 村镇与村镇建设 |
1.2.2 承载力与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1.3.4 论文创新点 |
2 研究进展综述 |
2.1 村镇建设 |
2.1.1 村镇建设文献综述 |
2.1.2 城乡规划中的村镇建设研究 |
2.2 资源环境承载力 |
2.2.1 资源环境承载力文献综述 |
2.2.2 县域尺度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
2.3 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
2.3.1 土地资源承载力文献综述 |
2.3.2 土地指标在承载力研究中的运用 |
3 村镇土地承载力评价的理论及范式 |
3.1 理论基础 |
3.1.1 人口承载力理论 |
3.1.2 “足迹”承载力理论 |
3.1.3 综合承载力理论 |
3.2 三种理论范式 |
3.2.1 人口承载能力研究范式 |
3.2.2 足迹承载能力研究范式 |
3.2.3 综合承载能力研究范式 |
4 永丰县村镇建设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测算与评价 |
4.1 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基本概况 |
4.1.1 村镇建设基本概况 |
4.1.2 资源环境基本状况 |
4.2 人口承载能力测算 |
4.2.1 土地(粮食)生产潜力测算方法 |
4.2.2 基于人粮关系的永丰县村镇土地资源承载力测度 |
4.2.3 基于收入视角的永丰县承载力状态测度 |
4.3 足迹承载能力测算 |
4.3.1 改进后的足迹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
4.3.2 吉安市生态足迹计算结果 |
4.3.3 永丰县村镇承载人口合理规模测算 |
4.4 综合承载能力测算 |
4.4.1 评价与测算步骤 |
4.4.2 评价测算结果与分析 |
4.5 三种测算结果比较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特大城市土地承载力分空间评价与人口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土地承载力研究综述 |
2.1 土地承载力研究 |
2.1.1 国内外承载力研究 |
2.1.2 城市土地承载力 |
2.1.3 土地人口承载力 |
2.2 土地承载力研究方法 |
2.2.1 影响因子法 |
2.2.2 系统模型法 |
2.2.3 空间分析法 |
2.2.4 其他方法 |
2.3 研究进展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获取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自然资源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数据获取与处理 |
3.2.1 数据获取 |
3.2.2 数据处理 |
3.3 上海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3.4 土地利用空间划分 |
3.4.1 农业空间划分 |
3.4.2 城镇空间划分 |
3.4.3 生态空间划分 |
3.4.4 上海空间划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地承载力分空间评价 |
4.1 指标选取原则 |
4.2 分空间评价指标选取与计算 |
4.2.1 分空间指标选取 |
4.2.2 指标计算 |
4.3 土地承载力计算方法 |
4.3.1 标准化处理 |
4.3.2 权重确定 |
4.3.3 土地承载力计算 |
4.4 土地承载力分空间评价结果 |
4.5 土地承载力分级评价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上海市土地人口承载量估算 |
5.1 分空间人口承载量估算基本思路 |
5.2 城镇空间人口承载量估算 |
5.3 农业空间人口承载量估算 |
5.4 生态空间人口承载量估算 |
5.5 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 |
5.6 人口承载潜力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CNKI数据库的土地承载力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三、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
(一)年度发表文献数量 |
(二)文献涉及的主要研究领域 |
(三)文献来源分析 |
(四)研究机构分析 |
(五)资助基金项目情况 |
(六)主要高被引文献分析 |
四、文献内容分析 |
(一)研究热点关键词 |
(二)研究演化趋势 |
五、结论 |
(10)“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图 |
1.3 研究综述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3 技术基础 |
3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区位条件 |
3.2 自然环境及经济发展状况 |
3.3 区域土地利用现状 |
3.4 区域单元划分 |
4 研究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4.1 建设用地土地资源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
4.1.1 建设用地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2 建设用地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分析 |
4.2 耕地土地资源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
4.2.1 耕地生态足迹计算 |
4.2.2 耕地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
5 研究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分析与评价 |
5.1 分级标准 |
5.2 研究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分析与评价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量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能值分析的厦门城市代谢可持续性评估[J]. 孙晓瑞,税伟,郑佳瑜,陶煜,李慧. 生态学报, 2021(11)
- [2]鄂托克旗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障碍因子研究[D]. 王铭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耕地资源承载力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与典型评价模型研究进展[J]. 孙燕君,王璐,刘振华,文宁,胡月明,谢健文,雷帆,肖莉,唐铁.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0(06)
- [4]基于背景值修正的灰色模型在土地人口承载潜力中的应用——以河西走廊地区为例[J]. 付春燕,董晓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5]毕节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 安方乾.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1)
- [6]湖北省耕地资源承载力及粮食用地需求分析[J]. 肖鹏南,木合塔尔·艾买提,李若瑄,徐杰. 江苏农业科学, 2020(11)
- [7]村镇建设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以永丰县为例[D]. 戴雄祖.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8]特大城市土地承载力分空间评价与人口估算研究[D]. 王怡菲.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9]基于CNKI数据库的土地承载力文献计量分析[J]. 吴凯凌. 生产力研究, 2020(05)
- [10]“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D]. 马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