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吕叔湘着〈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助读》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1](2020)在《《盐铁论》形容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盐铁论》是西汉中期具有代表性的政论散文,其口语色彩强烈,用词宏富,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该时期汉语的真实面貌,是后人了解、研究上古汉语的宝贵材料,具有重要的语言学价值。《盐铁论》形容词的研究结合了前人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正文通过穷尽式统计与词频分析,对《盐铁论》形容词的构词特点、结构类型与句法功能等方面作了比较细致的考察。第一部分集中介绍了《盐铁论》一书的成书年代、主题内容与版本渊源,简明扼要的概述了涉及《盐铁论》语言学研究的专着和论文成果,明确了将《盐铁论》形容词作为语料对象进行研究的价值所在;其次,点明了古代汉语专书形容词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最后,阐述了对《盐铁论》形容词进行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确定了《盐铁论》形容词的判定标准,再通过词频统计,在语音层面对其进行了单、复音节的简要分类,概括出了《盐铁论》单音节形容词能产性与不平衡性的构词特点,逐层剖析了《盐铁论》复音节形容词的结构类型,总结出了其词义单一化、词形多样化与结构不对称的构词特征;其次,从语法方面分析了《盐铁论》形容词,在语义层面对《盐铁论》形容词实行了性质和状态的二元分类,并通过独特的判定句式与区分标准,对性质与状态进行了细致描写;然后,结合例句举例阐明了《盐铁论》形容词的六种句法功能分布情况;最后,对《盐铁论》形容词进行了人物使用频率比较分析,比较清晰地判辨了数量比例与单、复音节占比这两层面的统计数据;再就是与先秦典籍《尚书》、《诗经》、《战国策》、《史记》等和中古典籍《世说新语》的形容词部分进行了多重比较,用详实的数据对比进一步佐证了汉语形容词的词汇复音化和句法功能复杂化。第三部分总结了在《盐铁论》形容词研究中得到的诸多结论与收获。最后,指出了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与未及之处。
朱玉莹[2](2020)在《义务教育阶段多音字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识字教学具有基础性、常用性以及持续性。多音字作为汉字的一种特殊现象,其来源分类复杂多样,学生难以辨析,“识字回生”现象普遍。对于多音字教学,从小学的等闲视之到初中的形同虚设,没有很好地落实识字教学的基本任务。多音字误读会直接影到今后语文学习中文言古诗、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和朗读、听力理解、日常口语交际表达的规范等。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多音字教学的研究,首先运用统计法对课程标准中多音字的收字情况进行考察。针对学生采用多音字认读问卷调查和作业情况分析,针对教师用多音字教学问卷和课例分析,从而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多音字认读和教授的现状。学生多音字误读现象严重,教师在多音字的教学上没有做到知行合一;课堂识字教学草率或教学方法长期单一、僵化,多音字教学更是无一席之地;学生识字兴趣普遍不佳,教学效果不理想等。基于此,我们需要探寻义务教育阶段多音字教学的着力点和优化策略,从而降低多音字的误读率。在多音字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阶段性认知心理的转变,力求挖掘学生的潜力。一方面,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提出设置多音字板块。另一方面,从教与学的角度依据多音字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辨音方法,以及多音字趣味教学活动设计等。探究并运用多视角、多维度的教学方法,以优化教师教学,增强学生的识字效能感。
王灿龙[3](2019)在《新中国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算起,现代汉语语法学已走过了七十年的光辉历程。总体上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成果卓着,人才辈出;学术活动丰富,学术影响深远。本文主要对七十年来的现代汉语语法学发展成就作扼要回顾:既对若干标志性的重要成果与重大学术活动、事件予以述评,也通过对以年代为单位划分的学者群的总体概述和重点介绍展示人才成长及研究工作等方面的情况。
郑懿德[4](2019)在《国际学生汉语语法教学之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探讨国际学生汉语语法教学,尤其对从零起点、基础汉语阶段之后的国际学生汉语专业高年级语法课"组装"规则教学策略及其教材编写问题。分四个方面论述:一、国际学生汉语语法"组装"规则之教学策略;二、以三部不同时期教材为例,看教材编写目的、编写原则;三、中国境内(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境外(美国、泰国、日本)汉语语法教学之管见,看编写国际学生汉语语法难点用法教材的必要性;四、编写注重"组装"规则之策略的汉语语法难点用法教材的有利条件、成书形式等的建议。
李琳[5](2018)在《现状与前瞻: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文中提出随着汉语语法学的建立、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入发展,"汉语语法学史"作为汉语语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迅速发展起来。文章讨论和分析汉语语法学史的研究现状、汉语语法学史研究中的相关问题、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等问题,认为必须在"全球史观"的观照下,以一定的语法学思想为指导,以客观、公正、全面为评价尺度,充分挖掘语法研究史料,深入研究名家名作,全面总结专题研究进展,准确把握理论方法的嬗变,做到史实与评论相结合,回顾与展望相结合,才能编写出一部好的汉语语法学史着作。
李丹宁[6](2018)在《“了”的句法分布研究 ——兼与俄语时体范畴比较》文中研究指明文章通过考察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语料中的分布与用法。考察选取书面语语料:《人民日报》,口语语料:《编辑部的故事》、1982年北京口语调查和综合类语料:现当代小说、戏剧、《新结婚时代》和百家讲坛。较为全面,有代表性。分析研究“了”的分布特点:主要是“了”与动词性成分连用的句子最多,其中动宾之间结构在各类语料中都是最多的。书面语料中的句中“了”分布多于句尾“了”,口语语料中的句尾“了”分布多于句中“了”。对动词性成分后和非动词性成分后的“了”进行语义语用分析及用法辨析。按“了”表示的“完成体”把语义分为动作行为结束、开始持续、状态变化实现三项。并据此语法意义分析发现,大多数句子及句子类型都具有动作行为结束义,较少数句子具有开始持续义。对难以判断的语义根据实际确定了依据条件,其中有变化实现语义的三个条件。对句尾语气词的认定确定了判别条件等。考察分析“了”在非动词性成分后的结构在各类语料中的占比情况,其中形容词后最多,名词、代词、数量词较少。主要语法意义表示变化实现,开始持续。还有表示和缓口气的语气词。对特殊结构中的“了”进行了分析,发现并解释了与现有教材及研究的差异。对“了”的语用功能作了分析描写,认为“了”有和缓口气、强调突出、提醒注意和成句作用,在意义上可以代替省略的句法成分。按照四大句类考察所有语料中的例句,发现祈使句中“了”的语气词用法多些,其它句类疑问句、感叹句、陈述句中的语气词用法较少。与俄语完成体进行了对比,对《围城》中880个带“了”的例句进行整理,分出十一类结构。分析对译情况发现,俄汉两种完成体的意义有同有异,可以借鉴共通的理论进行研究。可以利用共性特点进行教学。因为一切理论研究最终要为实践服务。
宋东明[7](2017)在《现代汉语同动式的形式语义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借鉴原型理论的思想,以连动式和兼语式为参照,对现代汉语同动式的语义内涵进行考察;并运用谓词逻辑法和组合范畴语法等逻辑工具,对现代汉语同动式进行语义分析。全文共七章。第一章为文献综述,主要是对现代汉语复谓结构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确立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现代汉语同动式,目的是准确地描述同动式的语义内涵。在第二章至第四章,对同动式进行本体研究,明确同动式的语法地位,考察同动式句法语义特征,为后面进行形式语义分析作必要的铺垫。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从外部着手,旨在厘清同动式与连动式、兼语式之间的关系;而第四章将视角转到同动式内部,给同动式进行分类。各章内容简述如下。第二章探讨同动式的特征和语法地位,为同动式正名。指出“共同施动”是同动式最为突出的语义内涵,不同于连动式“连续施动”和兼语式“致使施动”的语义内涵;认为应该将同动式看作一个独立句omsky提出的控制理论,但并不囿于其既有的理论框架。认为同动式中空范畴的准确解释应该是N0&N1(记作PROi&j)。虽然这样的处理与Chomsky控制理论的式,并论证该处理方案的理论价值和实际益处。第三章旨在解释同动式中空范畴。虽借鉴了Ch相关准则相左,但却更符合汉语的语言事实。第四章将视角转到同动式内部,主要处理同动式的分类问题。首先指出现有分类的不足之处,然后根据新的标准来给同动式重新分类。最后,从原型理论的角度来描述和解释各个类型、乃至各个句式在语义上连绵渐进的关系。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核心,是在本体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数理逻辑的方法对同动式进行的形式语义分析。第五章主要运用谓词逻辑法来刻画同动式的语义内涵,得出相应的语义表达式。而第六章,首先比较了控制理论、构式语法和CCG三种语法理论的处理方案,并最终选定具有优势的CCG方案。然后对添加了照应算子的CCG│稍加改造,使之能够对同动式进行有效的句法-语义对应推演。第七章为本文的结论。首先陈述本文得到的结论,然后指出与研究对象相关,但在本文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认知和逻辑两个方面来分析同动式,将同动式看作一个独立的句式范畴,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的考察、分析,有助于从语义内涵上厘清同动式与连动式、兼语式之间的关系;也能为对外汉语教学、翻译以及中文信息处理等领域提供理论参考,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苏怡莲[8](2017)在《现代汉语因果关系表达研究》文中认为因果关系是指"原因"和"结果"之间相互联系,也是一种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重要表达形式。因果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一般是先说原因,再说结果,即"前因后果"式。有时则反过来,原因不一定在前,结果也不一定在后,即"前果后因"式。本文从语义范畴的角度对因果关系(包括说明性因果关系、推论性因果关系、醒悟类因果关系、汉语因果关系表达的无标记形式、因果关系表达的层次与主观性问题以及汉语与泰语因果关系表达对比)其方面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章是绪论,对本文的相关内容进行说明,阐述本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和方法、因果关系研究现状,说明本文拟采用的理论和方法、语料来源,以及对本文的结构安排。第二章是因果关系的界定及其构成形式,并将因果关系与相关语义关系、目的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和连贯关系等进行比较,提出因果关系与其他相关语义关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此外,对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在词类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第三章具体讨论说明性因果关系,本章以"因为p,所以q"为典型表达形式,"从而、以致"为特殊表达形式来讨论。此外,将同义说明性因果关系表达形式从语法意义、句法结构和语用意义方面进行辨析。第四章具体讨论推论性因果关系,本章以"既然p,就q"为典型表达形式,"可见"为特殊表达形式来讨论。此外,将"既然p,就q"与"因为p,所以Q"表达形式加以比较,从语法意义、句法结构和语用意义方面进行辨析。第五章讨论醒悟类因果关系,以"难怪"作为醒悟类因果关系的标志,主要讨论"难怪"在因果句中的结构类型、"难怪"的语义特征以及"难怪"的语用特征等三个方面。第六章讨论汉语因果关系表达的无标记形式,具体体现为述补结构、连动结构、兼语结构、紧缩句和因果标记的省略等,同时对其相关研究、类型以及语义联系进行分析。第七章讨论因果关系表达的层次与主观性问题,具体讨论因果关系的层次性,包括一层因果关系和多层因果关系等两类。将因果关系小句的排序分别为"由因到果"句和"由果溯因"句。同时探讨主观性强弱表达的问题。第八章是汉语与泰语因果关系表达对比。本章讨论泰语因果关系概述、因果关系的相关研究以及因果关系的具体表达形式,探讨汉泰语因果关系的标记模式,揭示两种语言的异同表现。第九章是结语,总结全文内容,并说明本文的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赵楠楠[9](2017)在《吕叔湘和朱德熙对于同一语法问题的分歧》文中提出吕叔湘和朱德熙是二十世纪两位着名的语法大家,他们对现代汉语语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语法界产生了深刻影响。通过对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和朱德熙的《语法讲义》《语法答问》的研读和比较,从词缀(语缀)、词类问题、倒装、主宾语的纠纷、句子结构类型以及析句方法六个方面,论述了二人对于同一语法问题的不同看法。
朱庆祥,方梅[10](2016)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的重要性与《助读》《读解》》文中指出《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在汉语语法研究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指导意义,影响深远。围绕着《汉语语法分析问题》,2000年出版了《吕叔湘着〈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助读》,2015年出版了《吕叔湘着〈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读解》。《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的重要性和两本辅助材料的特色值得研究。
二、《吕叔湘着〈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助读》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吕叔湘着〈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助读》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盐铁论》形容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盐铁论》研究概况 |
一、《盐铁论》文献学研究 |
二、《盐铁论》语言学研究 |
第二节 上古汉语形容词研究概况 |
一、上古汉语的范围问题 |
二、上古汉语形容词的研究成果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盐铁论》形容词判定与分类 |
第一节 《盐铁论》形容词的判定 |
一、形态标准 |
二、意义标准 |
三、功能标准 |
四、频率标准 |
五、形式标记 |
第二节 《盐铁论》形容词统计及特征分析 |
一、单音节形容词分类统计 |
二、《盐铁论》单音节形容词的构词特点 |
三、复音节形容词分类统计 |
四、《盐铁论》复音节形容词的结构类型及其特征 |
第二章 《盐铁论》形容词语法分析 |
第一节 《盐铁论》形容词语义分类统计 |
一、《盐铁论》性质形容词 |
二、《盐铁论》状态形容词 |
第二节 《盐铁论》形容词句法分布分析 |
一、《盐铁论》形容词作主语和宾语 |
二、《盐铁论》形容词作谓语 |
三、《盐铁论》形容词作定语 |
四、《盐铁论》形容词作状语和补语 |
第三章 《盐铁论》形容词比较分析 |
第一节 《盐铁论》内部形容词使用比较 |
第二节 《盐铁论》形容词历时比较 |
一、《盐铁论》形容词结构特点历时比较 |
二、《盐铁论》形容词句法功能历时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义务教育阶段多音字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文献述评 |
(一)相关研究记录 |
(二)研究述评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多音字考察 |
第一节 课程标准中多音字汇总 |
一、课程标准中多音字总量统计及特点分析 |
二、课程标准中多音字的总量分布状况 |
第二节 课程标准中多音字分类 |
一、按声韵调的异同分类 |
二、按多音字的音项数量分类 |
三、按多音字的来源分类 |
小结 |
第二章 义务教育阶段多音字的认读现状 |
第一节 多音字认读检测分析 |
一、多音字误辨比率普遍偏高 |
二、多音字不同音项误读比率差距大 |
第二节 多音字作业情况分析 |
一、作业缺乏层次性 |
二、作业题型多样,考查方式机械 |
小结 |
第三章 义务教育阶段多音字的教授现状 |
第一节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一、教学态度:知行不合一 |
二、教师的相关专业知识匮乏 |
三、多音字教学方法循规蹈矩有余,创新不足 |
四、教师认同教材增设多音字板块的建议 |
第二节 多音字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不清晰 |
二、课堂教学简化,学生怠惰因循 |
三、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中对字典依赖性较强 |
第四章 义务教育阶段多音字教学策略 |
第一节 教材编写应设置多音字板块,凸显教学内容 |
一、优化多音字的注释,增强教材的“学本”功能 |
二、创新多音字练习设计,挖掘学生潜力 |
三、增设多音字“知识补白”,辅助教与学 |
第二节 依据多音字不同类型,采用相宜的辨音方法 |
一、根据词性的不同,区别多音字读音 |
二、根据意义的不同,辨析多音字读音 |
三、从文白异读区别多音字 |
四、拓展课堂资源,区别多音字专名特殊音 |
第三节 探索多音字的学习规律和技巧 |
一、利用故事、笑话巧记多音字 |
二、创意编写多音字顺口溜、打油诗和绕口令 |
三、利用游戏方式识别多音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新中国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呼应时代需要, 担当社会责任 开展百家争鸣, 创建学科体系 (1949-1965) |
2.1 概述 |
2.2 《语法修辞讲话》 |
2.3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
2.4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
2.5 三次大的语法问题的讨论 |
3. 迎来科学春天, 迸发工作热情 深化基础研究, 结出丰硕成果 (1977-1989) |
3.1 概述 |
3.2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
3.3 《语法讲义》和《语法答问》 |
3.4 《现代汉语八百词》 |
3.5 句子分析方法的讨论 |
3.6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学术讨论会 |
4. 关注世界前沿, 开拓研究视野 立足本土实际, 贡献中国智慧 (1990- ) |
4.1 概述 |
4.2 国外语言学理论的介绍与借鉴 |
4.3 中坚语法研究力量全面发力 |
4.4 青年语法学者迅速崛起 |
4.5 新生代语法研究人才崭露头角 |
5. 小结与展望 |
(4)国际学生汉语语法教学之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学生汉语语法“组装”规则之教学策略 |
二、以三部不同时期的汉语教学界专家推介的广义教材(materials)为例,看教材编写目的、编写原则的重要性 |
(一)《实用现代汉语语法》 |
(二)《汉语语法难点释疑》 |
(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疑难解析》为此书作《序》的两位先生介绍 |
三、中国境内、境外汉语语法教学之管见,看编写国际学生汉语语法难点用法教材的必要性 |
(一)中国境内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材的选择、课时的安排,受全系课程总体设计制约 |
(二)境外汉语教学 |
(三)从境内、境外汉语教学之管见,看编写供国际学生语法难点用法教材的必要性 |
四、编写供国际学生使用的重在“组装”策略教学理念的语法难点用法教材的有利条件、成书形式等之建议 |
(一)30多年来,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事汉语语法本体研究的专家和对外汉语讲台上的教员的认识都在变化 |
(二)编写国际学生汉语专业高年级语法课“组装”教学理念之教材的有利条件 |
1.师资队伍今非昔比 |
2.可利用的前贤的研究成果多了 |
(三)近40年来学界对出现频率高、国际学生误用率高的语言点,已见专文探讨的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是编写国际学生语法用法教材的必读材料 |
(5)现状与前瞻: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现状 |
二、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相关问题 |
1. 关于汉语语法学史分期问题 |
2. 关于汉语语法学史性质和任务等问题 |
3. 关于语法学家及其语法学思想、着作的研究 |
4. 语法专题研究评述 |
5. 关于语法学词典、参考资料、论着索引、大事记等的编写 |
三、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特点、不足与展望 |
1. 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特点 |
2. 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6)“了”的句法分布研究 ——兼与俄语时体范畴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缘起和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一、同类课题研究回顾 |
二、同类课题研究评述 |
第三节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句法和分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二、时态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三、体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四节 语料考察、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语料考察 |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第一节 报刊语料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一、《人民日报》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 |
二、《人民日报》中“了”的句法分布分析 |
第二节 口语语料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一、《编辑部的故事》剧本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二、1982年北京口语调查语料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第三节 综合类语料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一、现当代小说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二、老舍戏剧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三、《新结婚时代》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四、百家讲坛语料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动词性成分后“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第一节 句中“了”的语义语用分析及各语料中语义对比 |
一、动宾之间“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二、动补之间“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三、各类结构语法意义占比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句尾“了”的句法分布对比与语义语用分析 |
一、句尾“了”的句法分布情况对比分析 |
二、句尾“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动词性成分后及其他用法中“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第一节 “了”的占比情况与语义语用分析 |
一、“了”在动词性成分与非动词性成分后的占比分析 |
二、非动词性成分后的“了”在各语料类型中的占比情况 |
三、非动词性成分后“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第二节 其他用法中“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一、双“了”句中“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二、其他结构中“了”的用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句尾“了”语气词的分布与辨析 |
第一节 汉语语气和语气词 |
一、汉语语气的概念 |
二、汉语语气词的概念及特点 |
第二节 句尾“了”语气词用法辨析 |
一、句尾“了”在各句类中分布的情况分析 |
二、疑问句句尾“了”辨析 |
三、感叹句句尾“了”辨析 |
四、祈使句句尾“了”辨析 |
五、陈述句句尾“了”辨析 |
六、句尾“了”兼类情况分析 |
第三节 句尾“了”具体语义分类和使用条件分析 |
一、句尾“了”具体语义分析分类 |
二、句尾“了”的使用条件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态助词“了”与俄语时体范畴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俄汉对比的意义和内容 |
一、俄汉对比的意义 |
二、俄汉对比的内容 |
第二节 调查问题、语料选取与研究方法 |
一、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
二、本章语料的选取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从概念和语法意义上看俄汉时体的异同 |
一、俄语语料翻译结果统计分析 |
二、时体概念及俄汉时体对比 |
三、俄汉“体”的语法意义对比 |
第四节 从具体翻译中看俄汉时体的异同 |
一、“动+了+宾”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
二、“动+了+补”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
三、“动+了”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
四、“动+宾+了”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
五、“动+补+了”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
六、“形+了”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
七、其他结构中“了”的翻译情况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现代汉语同动式的形式语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现代汉语连动式、兼语式的存废问题 |
1.1.2 现代汉语同动式的研究现状 |
1.1.3 歧义性复谓结构的研究现状 |
1.1.4 逻辑语义学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 |
1.2 研究意义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3.1 控制理论和原型理论 |
1.3.2 谓词逻辑法和组合范畴语法 |
1.4 语料来源 |
1.5 资助 |
2 同动式的特征和语法地位 |
2.1 同动式的特征 |
2.2 将同动式作为一个独立的句式 |
2.2.1 理论意义 |
2.2.2 实际意义 |
2.3 小结 |
3 同动式中的空范畴与控制理论 |
3.1 控制理论 |
3.2 控制理论在汉语中的运用和局限 |
3.3 控制理论在同动式中的运用 |
3.4 小结 |
4 同动式的分类及其理论基础 |
4.1 前人对同动式的分类 |
4.1.1 分类标准 |
4.1.2 不足之处 |
4.2 本文对同动式的分类 |
4.2.1 分类标准 |
4.2.2 同动式的类型 |
4.3 同动式分类的原型理论解释 |
4.3.1 原型理论 |
4.3.2 原型理论视野下的同动式 |
4.4 补议:同动式中的“V_1”位置 |
4.4.1 V_1动词的分类 |
4.4.2 浅析“VP_1=”类动词稀缺的现象 |
4.4.3“V_1”位置上也可以是连-介词 |
4.5 小结 |
5 同动式语义内涵的形式化表达 |
5.1 句式基本语义内涵的形式化 |
5.1.1 抽象的语义表达式F |
5.1.2 用自然语言来验证F |
5.2 同动式内部各类型的语义特征 |
5.3 小结 |
6 同动式句法和语义的对应推演 |
6.1 控制理论的观点及其处理方式 |
6.2 构式语法的观点及其处理方式 |
6.3 组合范畴语法的观点及其处理方式 |
6.3.1 原生态的组合范畴语法 |
6.3.2 包含照应算子的组合范畴语法 |
6.4 扩充后的CCG│对同动式的处理 |
6.5 小结 |
7 结论 |
7.1 本文所得的结论 |
7.2 尚未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符号和缩写 |
后记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8)现代汉语因果关系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因果关系研究现状 |
1.3.1 "汉语因果关系"的研究现状 |
1.3.2 因果句的研究现状 |
1.3.3 因果标记的研究现状 |
1.3.4 无因果标记的研究现状 |
1.3.5 因果关系其他方面的研究现状 |
1.4 拟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
1.4.1 认知语法理论 |
1.4.2 语言类型学 |
1.4.3 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 |
1.5 语料来源 |
1.6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因果关系的界定及其构成形式 |
2.1 因果关系的界定 |
2.1.1 说明性因果关系 |
2.1.2 推论性因果关系 |
2.1.3 醒悟类因果关系 |
2.2 因果关系与相关语义关系的比较 |
2.2.1 因果关系与目的关系的比较 |
2.2.2 因果关系与假设关系的比较 |
2.2.3 因果关系与条件关系的比较 |
2.2.4 因果关系与转折关系的比较 |
2.2.5 因果关系与连贯关系的比较 |
2.3 表达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 |
2.3.1 因果关联词语的类型 |
2.3.2 因果关系关联词语的语义分类 |
2.4 小结 |
第三章 说明性因果关系 |
3.1 说明性因果关系的概述 |
3.2 说明性因果关系的语义分类 |
3.2.1 据实性 |
3.2.2 因果性 |
3.3 说明性因果关系的代表形式 |
3.3.1 以"因为p,所以q"为典型表达形式 |
3.3.2 以"从而"和"以致"为特殊表达形式 |
3.4 同义说明性因果关系的比较 |
3.4.1 "因为p,所以q"与"由于p,因此q" |
3.4.2 "从而"与"因此、因而、于是" |
3.5 小结 |
第四章 推论性因果关系 |
4.1 推论性因果关系的概述 |
4.2 推论性因果关系的语义分类 |
4.2.1 据实性 |
4.2.2 因果性 |
4.2.3 推论性 |
4.3 推论性因果关系的代表形式 |
4.3.1 以"既然p,就q"为典型表达形式 |
4.3.2 以"可见"为特殊表达形式 |
4.4 同义因果关系的比较 |
4.4.1 "既然p,就q"与"因为p,所以q" |
4.5 小结 |
第五章 醒悟类因果关系 |
5.1 "难怪"因果关系的结构类型 |
5.1.1 独用形式 |
5.1.2 合用形式 |
5.1.3 复用形式 |
5.1.4 全用形式 |
5.2 "难怪"的语义特征 |
5.2.1 醒悟性 |
5.2.2 主观性 |
5.3 "难怪"的语用特征 |
5.3.1 单用 |
5.3.2 对用 |
5.3.3 连用 |
5.3.4 套用 |
5.4 小结 |
第六章 汉语因果关系表达的无标记形式 |
6.1 表因果关系的述补结构 |
6.1.1 表因果关系的述补结构的相关研究 |
6.1.2 粘合式述补和组合式述补的因果关系 |
6.2 表因果关系的连动结构 |
6.2.1 表因果关系的连动结构的相关研究 |
6.2.2 连动结构中vp_1和vp_2之间的语义联系 |
6.3 表因果关系的兼语结构 |
6.3.1 表因果关系的兼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
6.3.2 表因果关系的兼语结构的类型 |
6.3.3 表因果关系的兼语结构的语法特征 |
6.4 表因果关系的紧缩句 |
6.4.1 表因果关系的紧缩句的相关研究 |
6.4.2 表因果关系的紧缩句的类型 |
6.5 因果标记的省略问题 |
6.5.1 因果标记的省略相关研究 |
6.5.2 因果标记的省略特点 |
6.6 小结 |
第七章 因果关系表达的层次与主观性问题 |
7.1 因果关系的层次性 |
7.1.1 一层因果关系 |
7.1.2 多层因果关系 |
7.2 因果关系小句的排序 |
7.2.1 "由因到果"句 |
7.2.2 "由果溯因"句 |
7.3 因果关系的主观表达式 |
7.3.1 推论性因果关系的主观表达式 |
7.3.2 "难怪"因果关系的主观表达式 |
7.4 小结 |
第八章 汉语与泰语因果关系表达对比 |
8.1 泰语因果关系的基本情况 |
8.2 泰语因果关系的相关研究 |
8.3 泰语因果关系的表达形式 |
8.3.1 因果关系的有标记形式 |
8.3.2 因果关系的无标记形式 |
8.4 汉泰语因果关系的标记模式异同 |
8.4.1 汉泰语因果标记对比 |
8.4.2 汉泰语无因果标记对比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吕叔湘和朱德熙对于同一语法问题的分歧(论文提纲范文)
一、词缀和语缀 |
二、词类问题 |
(一) 词的划界问题 |
(二) 词类划分 |
(三) 词类转变 |
三、倒装 |
四、主宾语的纠纷 |
五、句子结构类型 |
(一) 主谓谓语句 |
(二) 兼语式和连动式 |
六、析句方法 |
(10)《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的重要性与《助读》《读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的重要性 |
(一) 几乎凝聚了吕先生一生探索汉语语法重要问题的系统性思考, 涵盖了汉语语法的所有重要方面 |
(二) 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 迄今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
(三) 重要观点奠定了汉语词类和句法的基本观点 |
1. 汉语特征的定位, 范畴的典型性、中间状态、连续统的观点 |
2. 词类划分的原则, 主要依靠句法功能, 多标准的主次性 |
3. 汉语主宾间的矛盾与化解 |
4. 汉语补语的复杂性及其处理方法 |
5. 汉语小句重要, 是沟通上下的基本单位 |
二、《吕叔湘着〈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助读》的特色 |
三、《吕叔湘着〈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读解》的特色 |
四、小结 |
四、《吕叔湘着〈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助读》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盐铁论》形容词研究[D]. 张建. 安徽大学, 2020(07)
- [2]义务教育阶段多音字教学研究[D]. 朱玉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3]新中国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J]. 王灿龙. 中国语文, 2019(04)
- [4]国际学生汉语语法教学之策略[J]. 郑懿德. 中美人文学刊, 2019(01)
- [5]现状与前瞻: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 李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 [6]“了”的句法分布研究 ——兼与俄语时体范畴比较[D]. 李丹宁. 黑龙江大学, 2018(07)
- [7]现代汉语同动式的形式语义分析[D]. 宋东明.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8]现代汉语因果关系表达研究[D]. 苏怡莲.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9)
- [9]吕叔湘和朱德熙对于同一语法问题的分歧[J]. 赵楠楠. 安康学院学报, 2017(02)
- [10]《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的重要性与《助读》《读解》[J]. 朱庆祥,方梅. 语言研究集刊,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