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宝国 教授、博士生导师

姜宝国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姜保国 教授·博士导师(论文文献综述)

刘鹤宁[1](2021)在《骨植入用Mg-3Zn-1Ca-0.5Sr(wt%)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骨植入材料为研发目标,制备了 Mg-3Zn-1Ca-0.5Sr(wt%)合金,研究了铸态和挤压态合金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腐蚀性能、腐蚀机制、应力腐蚀和生物相容性,建立了合金在多环境条件下的腐蚀动态模型,评价了合金的生物安全性。首先,通过改变冷却条件,制备了在不同凝固冷却速度下凝固的铸态合金,发现随着凝固冷却速度增大:铸态合金组织更加致密,腐蚀后点蚀坑数量增多,腐蚀微电偶数量增多,腐蚀速率增大;单个点蚀坑的面积减小,表层α-Mg被腐蚀后,剩余结构对深层α-Mg的保护作用增强,腐蚀速率下降,两者交替起主导作用,使得合金腐蚀速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为保证铸态合金的在尽量快的冷却速度下凝固,采用多级冷却制度制备的合金组织由α-Mg、骨骼状Ca2Mg6Zn3相和块状Mg17Sr2相组成,合金组织粗大,强度很低,难以变形。在优化合金均匀化制度后,通过热压缩实验研究了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并确定了合金的合理热变形加工窗口,结果表明:合金中的第二相有促进动态再结晶形核并抑制动态再结晶晶粒长大的作用,合金的合理加工区间为T=330-360℃,ε=0.02-0.03s-1。在加工区间内热挤压变形后,合金的力学性能显着提高,屈服强度达到190MPa,抗拉强度达到250MPa,断后延伸率达到16.5%。根据合金各组织电势差的不同,构筑了三个腐蚀原电池,由α-Mg作为阳极的两个一级腐蚀原电池电势差较大,优先开动,由Mg17Sr2相作为阳极的二级腐蚀原电池电池差较小,只有在附近的一级腐蚀原电池消失后才会开动,合金通过α-Mg的腐蚀释放Mg2+离子,通过Mg17Sr2相的腐蚀释放Sr2+离子,在合金表面生成磷灰石和含Sr的磷灰石。相比铸态合金,由于均匀化热处理的作用,挤压态合金元素偏析减弱,各相间的电势差降低,使得Sr离子的释放时机提前,含Sr磷灰石更早的在合金表面生成。腐蚀沿第二相构成的流线组织深入,形成底部与流线方向一致的腐蚀坑并沿流线剥落,实现了逐层腐蚀。在应力及腐蚀的耦合作用下,裂纹易在被腐蚀位置萌生,裂纹的出现又加速了腐蚀进程,流线组织作为屏障阻碍了裂纹和腐蚀向心部的拓展,形成应力腐蚀台阶。服役应力越低,流线组织对裂纹拓展的阻碍作用越明显,裂纹易沿流线横向拓展;服役应力越高,流线组织对裂纹拓展的阻碍作用越弱,裂纹越易向心部拓展,使得合金快速失效。体外及体内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挤压态合金的体外生物相容性良好,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对大鼠前胚胎成骨细胞表现出长时间的0-1级毒性,且无溶血作用,长时间植入SD大鼠大腿股骨后,没有出现炎症及应急反应,说明合金对SD大鼠无毒副作用,植入材料可以诱导骨组织向破损位置生长且周边骨组织密度高于TC4对照组,有效的缓解了应力遮挡效应,植入2周后,周边骨组织在材料的诱导作用下长入植入位置,实现了合金的降解与骨组织愈合的匹配,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陈怡然[2](2020)在《基于JNK信号通路探讨针刺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神经修复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从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针刺对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机制。分别通过观察神经运动功能和组织形态结构、血清和神经氧化损伤标志物表达、JNK信号通路介导的凋亡相关蛋白和雪旺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表达,探索针刺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神经修复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同时通过观察RSC96细胞系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改变、JNK信号通路介导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进一步探索针刺后血清效应物质对氧化损伤的雪旺细胞的保护效果和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1体内动物实验(论文一至论文三)1.1动物分组与造模SPF级SD大鼠70只,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SNCI)、浅刺组(SEA)、深刺组(DEA)和非穴深刺组(NEA),每组14只。除SHAM组外,其余4组采用经典钳夹法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挤压性损伤模型。1.2干预方法造模1天后各组按照相应干预措施开始针刺治疗。SEA和DEA两组选取造模同侧的“环跳”穴作为治疗部位,SEA组针刺入约0.5cm,深度以触及进针部位下方的肌肉组织为宜;DEA组刺入约1.5cm,深度以触及神经干为宜。NEA组选取造模同侧“环跳”穴与膝关节外侧缘连线上,约损伤处远侧端1cm处作为治疗部位,刺入深度约1.5cm以触及神经干为宜。各组均小幅度提插捻转3次后连接电针仪正极,尾部连接负极。采用疏密波,频率2.0Hz、电流2.0m A,每日1次,每次20min,连续治疗14天。1.3取材和指标检测取材前对所有实验大鼠进行坐骨神经运动功能评价,之后在麻醉状态下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腹主动脉取血用于ELISA法检测血清中SOD、MDA、8-OHd G水平。过量麻醉处死大鼠后,分别取坐骨神经和背根神经节,其中1只大鼠所取的神经组织于2.5%戊二醛中固定,用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组织超微结构;3只大鼠所取的神经组织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用于免疫组化法观察S100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观察p-JNK、p-c-Jun、Bcl-2、Bax、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8蛋白表达;其余大鼠所取的组织-80℃冻存,用于ELISA法检测神经中SOD、MDA、8-OHd G水平;RT-PCR法检测JNK、c-Jun、Bcl-2、Bax、caspase-8、caspase-3 m 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p-ERK、p-p38、p-JNK、TNF-α、p-c-Jun、Bcl-2、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S100蛋白表达。2体外细胞实验(论文四)2.1针刺血清制备与细胞分组15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和治疗组,空白组10只,治疗组5只,空白组大鼠造模方法和干预方法同体内实验SHAM组一致,治疗组大鼠造模方法和干预方法同体内实验深刺组一致,连续治疗14天,末次治疗后0.5h行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灭活滤过制备针刺血清。细胞根据诱导和干预条件不同,分为3组,分别是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H2O-2)和针刺血清组(H2O-2+Acupuncture serum)。2.2细胞培养和干预条件筛选复苏RSC96细胞系,进行常规传代培养,培养至第3代,采用CCK-8法筛选H2O-2诱导细胞凋亡和针刺血清干预细胞的条件。2.3指标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和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S100、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加入JNK抑制剂SP600125后,Westernblot法检测p-JNK、p-c-Jun、Bcl-2、Bax、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一、体内动物实验论文一针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形态修复及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1实验大鼠坐骨神经运动功能评价钳夹法制备挤压损伤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显着下降(P<0.01)。治疗后,与SNCI组比较,SEA、DEA两组SFI存在显着上升(P<0.01),DEA组上升程度高于SEA组(P<0.01)。2实验大鼠坐骨神经电生理检测钳夹法制备挤压损伤大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显着下降(P<0.01)。治疗后,与SNCI组比较,SEA、DEA两组MNCV存在显着上升(P<0.01),DEA组上升程度高于SEA组(P<0.05)。3实验大鼠坐骨神经组织超微结构观察SHAM组神经髓鞘和雪旺细胞结构完整。SNCI组髓鞘结构变形,完整雪旺细胞消失,出现少量无髓神经纤维。SEA组神经髓鞘结构恢复,但是排列松散,存在板层分离;DEA组神经髓鞘结构较为完整,可见髓鞘厚度不均的有髓神经纤维和大量雪旺细胞增生。NEA组神经髓鞘结构恢复较差,几乎未见雪旺细胞。4实验大鼠背根神经节组织超微结构观察各组背根神经节超微结构未见明显异常,髓鞘结构基本完整,髓鞘边缘可见结构完整的雪旺细胞。5针刺“环跳”穴对大鼠血清氧化损伤标志物的影响与SHAM组比较,SNCI组SOD水平显着降低(P<0.01)。与SNCI组比较,SEA、DEA组SOD水平显着升高(P<0.01),DEA组SOD水平高于SEA组(P<0.01)。与SHAM组比较,SNCI组MDA、8-OHd G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SNCI组比较,SEA、DEA组MDA、8-OHd G水平显着降低(P<0.01),DEA组MDA、8-OHd G水平低于SEA组,NEA组MDA、8-OHd G水平低于SNCI组但远高于SEA、DEA组(P<0.01或P<0.05)。6针刺“环跳”穴对大鼠坐骨神经氧化损伤标志物的影响与SHAM组比较,SNCI组SOD水平显着降低(P<0.01)。与SNCI组比较,SEA、DEA组SOD水平显着升高(P<0.01),DEA组SOD水平高于SEA组(P<0.01)。与SHAM组比较,SNCI组MDA、8-OHd G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SNCI组比较,SEA、DEA组MDA、8-OHd G水平显着降低(P<0.01),DEA组MDA、8-OHd G水平低于SEA组(P<0.01),NEA组MDA水平低于SNCI组但远高于SEA、DEA组(P<0.01),NEA组8-OHd G水平低于SNCI组(P<0.01),但高于DEA组(P<0.01)。论文二针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JNK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1针刺“环跳”穴对大鼠坐骨神经和背根神经节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坐骨神经组织中,p-ERK蛋白,DEA组表达低于其余4组(P<0.05),其余4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p38蛋白,与SHAM组比较,SNCI、SEA、NEA组表达升高(P<0.05),DEA组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SNCI、SEA组比较,DEA组表达降低(P<0.05),NEA组蛋白表达升高(P<0.05)。p-JNK蛋白,与SHAM组比较,其余4组表达均升高(P<0.05);与SNCI组比较,DEA组蛋白表达降低(P<0.05)。背根神经节组织中,p-ERK蛋白,与SHAM组比较,DEA、NEA组表达升高(P<0.05)。与DEA组比较,NEA组蛋白表达升高(P<0.05)。p-p38蛋白,与SHAM组比较,其余4组表达均升高(P<0.05);与SNCI组比较,SEA组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SEA、DEA组比较,NEA组蛋白表达升高(P<0.05)。p-JNK蛋白,与SHAM组比较,SNCI、SEA、NEA组表达升高(P<0.05);与SNCI、SEA组比较,DEA组蛋白表达降低(P<0.05)、NEA组蛋白表达升高(P<0.05)。2针刺“环跳”穴干预大鼠坐骨神经和背根神经节JNK信号通路对凋亡的影响2.1 RT-PCR法检测大鼠坐骨神经和背根神经节中JNK、c-Jun、Bcl-2、Bax、caspase-8、caspase-3m RNA表达的影响坐骨神经组织中,JNK1 m RNA,与SHAM组比较,SNCI、SEA、NEA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SNCI组比较,DEA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JNK2 m RNA各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JNK3 m RNA,与SHAM组比较,其余4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各组之间表达无统计学差异。c-Jun m RNA,与SHAM组比较,其余4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SNCI组比较,DEA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SNCI、SEA、NEA之间表达无统计学差异。Bcl-2/Bax m RNA,与SHAM组比较,SNCI、SEA、NEA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SNCI组比较,DEA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NEA组表达显着低于SNCI组(P<0.05)。Caspase-3 m RNA,各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Caspase-8 m RNA,与SHAM组比较,其余4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SNCI组比较,其余3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其中SEA和NEA无显着差异,DEA组表达低于NEA组(P<0.05)。背根神经节组织中,JNK1 m RNA,与SHAM组比较,SNCI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SNCI组比较,SEA、DEA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JNK2 m RNA,与SHAM组比较,SNCI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SNCI组比较,其余3组表达显着降低。JNK3 m RNA,与SHAM组比较,SNCI、SEA、DEA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SNCI组比较,SEA、DEA、NEA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SEA、DEA组比较,NEA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c-Jun m RNA,与SHAM组比较,SNCI、SEA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SNCI组比较,SEA、DEA、NEA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SEA和NEA组表达无显着差异,DEA组表达低于上述2组(P<0.05)。Bcl-2/Bax m RNA,与SHAM组比较,SNCI、SEA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SNCI组比较,SEA、DEA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DEA组表达高于SEA组高于NEA组(P<0.05)。Caspase-3 m RNA,与SHAM组比较,其余四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SNCI组比较,SEA、DEA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DEA组表达低于NEA组(P<0.05)。Caspase-8 m RNA,与SHAM组比较,SNCI、SEA、NEA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SNCI组比较,DEA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SEA、NEA组与之表达无统计学差异。2.2免疫荧光法检测针刺“环跳”穴对大鼠坐骨神经和背根神经节中p-JNK、p-c-Jun、Bcl-2、Bax、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8蛋白表达的影响坐骨神经组织中,p-JNK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均较低,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c-Jun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均较低,与SHAM组比较,SNCI、NEA组强度明显增加;与SNCI组比较,SEA、DEA组强度明显减少,NEA组强度轻微减少。Bcl-2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均较低,组间未见明显差异。Bax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均较高,与SHAM组比较,SNCI、SEA、NEA组强度明显增加;与SNCI组比较,DEA组强度明显减少。Cleaved-caspase-3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差异较大,SHAM组和DEA组强度较低,SEA和NEA组强度较高,SNCI组强度最高。Cleaved-caspase-8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差异较大,SNCI组强度很高,其余4组强度较低。背根神经节组织中,p-JNK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均较低,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c-Jun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均较低,SNCI组强度相对较高,其余4组强度较低。Bcl-2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均较低,组间未见明显差异。Bax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均较高,与SHAM组比较,SNCI、NEA组强度明显增加;与SNCI组比较,SEA、DEA组强度明显减少。Cleaved-caspase-3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差异较大,SHAM组和DEA组强度较低,SEA和NEA组强度较高,SNCI组强度最高。Cleaved-caspase-8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均较低,组间未见明显差异。2.3 Western Blot法检测针刺“环跳”穴对大鼠坐骨神经和背根神经节中TNF-α、p-c-Jun、Bcl-2、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蛋白表达的影响坐骨神经组织中,TNF-α蛋白,SHAM组表达较低,SNCI组表达增加(P<0.05),DEA组较SNCI组表达减少(P<0.05)。Bcl-2/Bax蛋白比值,与SHAM组比较,SNCI组能显着降低(P<0.05),SEA和DEA显着增加(P<0.05),DEA组优于SEA组(P<0.05)。p-c-Jun蛋白,SHAM、SNCI、SEA和NEA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DEA组表达减少(P<0.05)。Cleaved Caspase-3蛋白,与SHAM组比较,SNCI和NEA组显着增加(P<0.05),SEA和DEA显着减少(P<0.05),DEA组优于SEA组(P<0.05)。Cleaved Caspase-8蛋白,与SHAM组比较,SNCI组显着增加(P<0.05),SEA和DEA组显着减少(P<0.05)。背根神经节组织中,TNF-α蛋白,SHAM组表达较低,SNCI组表达增加(P<0.05),DEA组较SNCI组表达减少(P<0.05)。Bcl-2/Bax蛋白比值,与SHAM组比较,SNCI组显着降低(P<0.05),SEA和DEA显着增加(P<0.05),DEA组优于SEA组(P<0.05)。p-c-Jun蛋白,与SHAM组比较,SNCI组显着增加(P<0.05),DEA显着减少(P<0.05)。Cleaved Caspase-3蛋白,与SHAM组比较,SNCI组显着增加(P<0.05),SEA和DEA显着减少(P<0.0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Cleaved Caspase-8蛋白,SHAM、SNCI、SEA和NEA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DEA组显着降低(P<0.05)。论文三针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雪旺细胞S100蛋白的影响1针刺对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S100蛋白表达的影响与SHAM组比较,SNCI组S100表达减少(P<0.05)。与SNCI组比较,SEA、DEA组表达升高(P<0.05),DEA组表达高于SEA组(P<0.05)。二、体外细胞实验论文四针刺血清调控JNK信号通路干预H2O-2诱导的RSC96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1针刺血清对H2O-2诱导的RSC96细胞活力的影响不同浓度H2O-2干预细胞6h后,0-50μM组细胞活力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50-200μM组细胞活力未见明显变化;200-800μM组细胞活力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50μM H2O-2干预细胞6h后,细胞增殖抑制效率较大,增殖抑制率约为80%,因此选择H2O-2终浓度为50μmol/L,干预时间6h作为H2O-2诱导RSC96细胞损伤的实验条件。不同浓度针刺血清干预细胞24、48、72h后,细胞活力随着血清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10%浓度针刺血清孵育RSC96细胞各个时间的细胞活力差异性较小,且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较低,分别是16%、22%、14%,因此选择针刺血清浓度为10%作为针刺血清孵育RSC96细胞的实验条件。Control组细胞活力较高,培养24、48、72h后细胞存活率均为90%以上。H2O-2组细胞活力较低,培养24、48、72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约为23%、20%、18%。H2O-2+Acupuncture serum组细胞活力相差较大,培养24、48、72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约为40%、84%、66%。因此选择针刺血清干预时间为48h作为针刺血清孵育RSC96细胞的实验条件,此时细胞存活率提高最为显着。2针刺血清对H2O-2诱导的RSC96细胞周期的影响与Control组细胞(GO/G1期:37.87%;S期:41.13%;G2/M期:13.60%)比较,H2O-2组GO/G1期下降为25.50%(P<0.05),S期上升为50.87%(P<0.05)。与H2O-2组细胞比较,H2O-2+Acupuncture serum组S期下降为32.33%(P<0.05),G2/M期上升为18.30%(P<0.05),说明H2O-2使细胞周期被阻滞在S期,针刺血清能有效解除H2O-2引起的S期阻滞。3针刺血清对H2O-2诱导的RSC96细胞凋亡的影响Control组正常细胞占绝大多数,早期凋亡细胞和晚期凋亡细胞均较少。与Control组比较,H2O-2组早期凋亡细胞和晚期凋亡细胞均显着增多(P<0.05)。与H2O-2组比较,H2O-2+Acupuncture serum组早期凋亡细胞和晚期凋亡细胞均显着减少(P<0.05),但仍多于Control组(P<0.05)。4针刺血清对RSC96细胞上清液中TNF-α水平的影响Control组TNF-α水平未发生显着改变。H2O-2诱导使细胞上清液中TNF-α水平升高(P<0.05),24h时达到峰值。Acupuncture serum干预下24h时开始下降,36h时水平更低(P<0.05)。5针刺血清干预RSC96细胞JNK信号通路对凋亡的影响5.1免疫荧光法检测针刺血清对RSC96细胞S100、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定位S100蛋白荧光强度各组均较高,组间未见明显差异。Cleaved caspase-3蛋白,Control组和H2O-2+Acupuncture serum组荧光强度较低,H2O-2组强度较高。5.2 Western Blot法检测针刺血清对RSC96细胞p-JNK、p-c-Jun、Bcl-2、Bax、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p-JNK蛋白,与Control组比较,H2O-2组表达显着增加(P<0.05);加入SP600125后表达减少(P<0.05)。p-c-Jun蛋白,与Control组比较,H2O-2组表达显着增加(P<0.05);加入SP600125后表达减少(P<0.05)。Bcl-2/Bax蛋白比值,与Control组比较,H2O-2组显着减少(P<0.05);与H2O-2组比较,H2O-2+Acupuncture serum组显着升高(P<0.05);加入SP600125后显着升高(P<0.05)。Cleaved Caspase-3蛋白,与Control组比较,H2O-2组表达显着增加(P<0.05);与H2O-2组比较,H2O-2+Acupuncture serum组和H2O-2+Acupuncture serum+SP600125组表达减少(P<0.05)。Cleaved Caspase-8蛋白,与Control组比较,H2O-2组表达显着增加(P<0.05);与H2O-2组比较,H2O-2+Acupuncture serum组表达减少(P<0.05);加入SP600125后表达减少(P<0.05)。结论:1.浅刺和深刺“环跳”穴能改善神经运动功能、传导功能,加快神经结构恢复,深刺效果优于浅刺。说明针刺具有改善神经运动功能和传导功能,修复组织形态结构的功能;针刺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损伤的功能,且深刺效果更为显着。2.针刺可调节JNK信号通路,抑制c-Jun磷酸化,使Bcl-2/Bax基因和蛋白的比值增高,Caspase-8和Caspase-3基因和活化蛋白表达减少,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深刺效果更佳。说明针刺具有通过调控JNK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功能。3.坐骨神经损伤局部组织的S100表达减少,针刺使损伤局部组织的S100表达增加。说明针刺具有促进雪旺细胞增殖和成熟的功能。4.针刺血清具有促进氧化损伤的RSC96细胞增殖的功能;针刺血清和JNK抑制剂均能够通过调控JNK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针刺血清抑制氧化损伤的RSC96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通过调控JNK信号通路实现。

刘峰[3](2020)在《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检索、临床观察及头脑风暴,整合、归纳现有的严重腹部创伤护理实践的最佳证据,经2轮德尔菲函询后,制定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2.通过该方案的制定,为护理实践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有利于强化护理人员实施损伤控制复苏的观念意识,促进对创伤新理念新技术的规范落实,从而提升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救护质量。方法:1.文献回顾研究者按照制定的检索策略,全面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OVID、CINAHL、Cochr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网等数据库,查阅严重腹部创伤救护相关文献,整合归纳有关证据条目。2.临床观察以南京某三甲医院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连续追踪其在急救、ICU复苏不同阶段的DCR救护措施,采用现场笔记及日记的方式,记录护理人员对该类患者的护理行为,并进行相应的整理与分析,以获取临床中严重腹部创伤DCR的护理措施,补充已有文献证据条目。3.头脑风暴针对前期构建的咨询条目征求专家意见,对其结构框架和内容进行反复讨论和修改,评议损伤控制复苏中不同阶段下护理措施及活动条目的匹配性,并对条目内容、语义措辞及文化适用背景结合临床实际提出必要的增删和修改意见及原因,根据专家意见调整修改咨询条目形成最终专家函询问卷。4.专家完善由4位具备高级职称的临床专家现场评阅,评议损伤控制复苏中不同阶段护理措施及活动条目的匹配性,根据我国国情及临床实际,调整条目内容、语义表达及文化适用等,拟订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初稿。5.德尔菲函询通过纸质问卷和电子邮件方式发送问卷,每位专家根据Likert 5级评分法对指标重要性及可操作性等进行评分,并提出意见或建议。6.统计分析运用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等指标对问卷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1.在文献研究、头脑风暴、临床观察的基础上,经过专家完善,初步构建了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基本框架及内容,包含“创伤急诊抢救护理”、“创伤监护复苏护理”2项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4个三级指标。2.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最终确定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共包含2项一级条目,15项二级条目,49项三级条目。经统计,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89%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3。两轮函询后,条目重要性和可操作性变异系数分别为00.20、0.050.20,协调系数分别为0.293、0.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以损伤控制复苏为理论指导,聚焦不同阶段核心护理问题,初步构建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最终形成的方案共包含2项一级条目,15项二级条目,49项三级条目,专家意见集中,权威系数较高,结果科学可靠,具有一定实用性。

王佑汉[4](2020)在《基于遥感的四川省撂荒耕地多尺度空间格局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之路取得了极大成效,但部分乡村空心化的现象也随之出现,直接导致大量耕地撂荒,对粮食安全及产业发展形成一定阻碍。四川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优质耕地保护区,也是劳务输出大省,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又以丘陵和盆周山区为最。区域耕地撂荒问题已不容忽视,尤其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农户精准脱贫、区域耕地轮休制度建立、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实施藏粮于地的战略决策。但还有诸多问题亟待探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或方式可以有效查清四川省的耕地撂荒数据?四川省耕地撂荒是否存在地域分异规律?地理学的不同研究尺度问题是否在耕地撂荒中存在?耕地撂荒的内在动因和机制是什么?撂荒耕地的动态监测如何开展?遏制耕地撂荒的最有效方法和途径有哪些?以上问题的解决,可以我国类似地区耕地撂荒普查(调查)提供技术支撑,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数据参考和佐证,为类似地区开展耕地撂荒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为四川省和类似地区的耕地轮休提供空间格局的指导,为分区域开展耕地保护研究和制定耕地保护措施、策略提供启示。四川盆地、西南丘陵山区受云雾、光照等条件影响,传统遥感影像获取的地表信息量和遥感产品的合格率均较低。同时,受地形影响,四川盆周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地块细碎和零散程度高,低分辨率遥感调查难以识别撂荒耕地。论文在对比分析分辨率为5.8m、2m的卫星遥感影像和分辨率为12cm的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基础上,发现5.8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目视解译完全无法区分耕地撂荒与否,2m和12cm分辨率的影像可以在图斑和地块尺度区分土地利用类型和耕地撂荒与否。但是,耕地撂荒后受到植物生长期、地表下垫面含水量的影响,仍然有部分地块无法通过目视解译正确判读。故,在省域尺度的耕地撂荒研究中,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外业实地调查法获取撂荒地块的空间信息。首先,选定南充市顺庆区坦山铺村作为实验村,基于无人机影像面向对象进行撂荒耕地地块信息提取,并开展撂荒耕地和未撂荒耕地图斑信息采集,共获得1379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569个、旱地810)、770个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302个、旱地468个),为后续研究积累经验。然后,在四川省省域范围内随机选择501个调查样本区(1km2/个),开展撂荒耕地图斑及影响因素的地类调查,共获得9895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3880个、旱地6015个)、15276个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6104个、旱地9172个)信息,构建省域尺度耕地撂荒图斑数据库。接着,选择典型案例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乡镇尺度的村域撂荒图斑调查,分别在金源乡、保平镇获得537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264个、旱地273个)、730个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161个、旱地569个)、1044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413个、旱地631个)、860个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224个、旱地636个),并构建乡镇撂荒耕地图斑地理信息数据库。接着选取2个典型案例村开展撂荒地块和农户信息采集,在位于盆周山区的广元市剑阁县江石乡天堂村获得了398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149个、旱地249个)、2390个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733个、旱地1657个)信息,在位于盆中丘陵的南充市营山县朗池镇凤凰村获得930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212个、旱地718个)、1651个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714个、旱地937个),并构建村域农户承包地块尺度的耕地撂荒地块数据库。最后,基于上述地理空间数据和DEM数据,选用空间探索分析、冷热点探测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分形计算、地理集中度、核密度分析,分别在省域、县域、乡镇(村域)、地块四个尺度上,进行不同尺度的撂荒耕地空间异质性研究,并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判断县域、村域、农户及地块尺度耕地撂荒的影响机理。论文主要创新成果:(1)探索出适合不同地理尺度研究耕地撂荒空间格局的方法。在省域尺度基于数据的不可获得性,应该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依据样本计算撂荒率,进而基于变异函数、空间探索分析、冷热点测算分析省域耕地撂荒的空间格局。在县域尺度,可以依据随机样本的撂荒率进行地理空间插值,选用空间自相关分析评价耕地撂荒的空间差异。乡镇和村域尺度在研究内容上更为详细,地块尺度更适合选用地理集中度和核密度探测,找到耕地撂荒的集中区域;地块或图斑尺度更适合基于分形理论和统计计算,基于空间干扰要素的集中程度的对比分析,找到地块和图斑撂荒的空间异质性。(2)开展省域尺度的撂荒耕地空间格局研究,补充和完善国内省域尺度耕地撂荒研究的不足。在撂荒耕地研究中,学者主要以地貌类型区、国家、县、乡镇、村为研究尺度。当前研究中,国内外学者无人开展过省域尺度和平原地区的撂荒耕地研究。四川省具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平行岭谷区5中地貌类型,同时又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在四川省开展耕地撂荒研究,弥补了我国撂荒地研究中缺省域尺度和平原地貌类型区的研究不足。同时,也有助于完善和总结不同地貌类型区耕地撂荒的空间特征:四川省东部的盆中丘陵耕地撂荒严重,其次是盆周山区,成都平原和川西南山区耕地撂荒相对较低,川西高原耕地撂荒的随机性较大。水田和旱地的撂荒程度在地貌单元间略有差异。(3)基于省域、县域、乡镇(村域)、农户及地块尺度的耕地撂荒空间异质性和形成机理研究,是在系统论的指导下对地理信息科学多尺度研究的一次新尝试。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开展撂荒地块实地调查,获得撂荒耕地的大样本数据,以此开展不同尺度的撂荒耕地空间异质性研究,并讨论其形成机理,这是在地理信息技术支撑下,开展不同地理尺度的耕地撂荒研究的新尝试,同时也完善了耕地撂荒的地域单元和研究体系。受研究尺度的影响,耕地撂荒在不同研究尺度表现出的空间格局特征和驱动机理有所差异:在省域尺度上,四川省耕地撂荒同地貌分区一样存在地域空间分异;在县域尺度上,水田、旱地和耕地综合撂荒的县域集聚特征比省域尺度解答得更详实,且与省域尺度撂荒率的冷热点分异略有差异;在乡镇及村域尺度上,耕地撂荒具有村域间的空间差异;在地块尺度上,耕地撂荒受到自身地形、灌溉、通勤距离和其他家庭经济因素的干扰,表现出一定空间分异特征。(4)多尺度、系统总结撂荒地块的空间格局特征,弥补当前国内缺乏耕地撂荒空间格局定量分析的不足。论文通过对撂荒地的地形要素(海拔、坡度、坡向)和空间干扰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四川省撂荒耕地图斑受自身地形条件和周边地类影响,表现出:耕地撂荒率随地形坡度增加而逐渐加大;撂荒率自阳坡、半阳坡、阴坡半阴坡依次递增;在邻近道路200m地域范围内,撂荒率随距道路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距离水系0-600m的范围内,旱地撂荒率大于水田撂荒率;在距离居民点0-250m的地域范围内,耕地撂荒随着距居民点距离的增加逐渐加大;水田和旱地均表现出离林地越近撂荒率越高的空间格局特征。

王颖[5](2019)在《基于生物力学特性的股骨颈骨折治疗及术后复位质量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对股骨颈骨折术前内固定的选择以及术后复位质量的影响展开相关研究,探究股骨颈骨折治疗时不同内固定对股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以及股骨颈骨折术后不同动作时股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变化,为股骨颈骨折治疗及并发症预防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五种不同内固定进行股骨颈骨折治疗仿真分析。同时纳入临床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股骨颈骨折术后复位质量评价良好的病例255例,采用三维重建、匹配的方法测量健侧和患侧股骨头的小凹最深点距离、股骨头中心距离以及股骨头空间偏转角度。另外在纳入的255例病例中随机抽取30例,利用AnyBody仿真及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站立、步行、起立和下蹲四种动作下股骨的受力情况进行模拟。同时利用机械性能测试的方法对人工造模的股骨颈骨折不同残留移位股骨模型进行力学实验加载。最后结合电话咨询及临床复查方式,随访记录所有纳入病例股骨头坏死发生的情况,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时股骨整体受力均一且位移最小,但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时股骨受到的应力最大;空心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时骨折线处应力最小,但位移最大;髓内钉固定和动力髋螺钉固定在股骨及内固定的应力和位移表现上较为相似,但动力髋螺钉应力分布相对集中而髓内钉受力较为分散均匀,同时动力髋螺钉固定时骨折线附近应力值最大。股骨颈骨折病例术后股骨头小凹最深点的平均位移为9.28±4.28mm,股骨头中心的平均距离5.78土3.37mm,股骨头平均空间偏转角度为16.15±9.32°;Garden Ⅰ型股骨颈骨折病例术前股骨头小凹最深点的平均位移为15.81±8.42mm,股骨头中心的平均位移9.68±5.86mm,股骨头平均空间偏转角度为25.06±12.31°;Garden Ⅱ型股骨颈骨折病例术前股骨头小凹最深点的平均位移为15.48±5.84mm,股骨头中心的平均位移9.13±3.92mm,股骨头平均空间偏转角度为24.08±8.83°。站立时股骨应力峰值为18.97±7.8Mpa,步行时股骨应力峰值为66.85±36.18 Mpa,起立时股骨应力峰值为61.74±114.38 Mpa,下蹲时股骨应力峰值为1607.04±869.58 Mpa。股骨模型力学加载实验中,股骨头产生相同位移条件下,模型0的平均载荷最大,模型2平均载荷最小,P<0.05。255例患者中有28例发生股骨头坏死,坏死概率为10.98%,坏死时间为术后1.4±0.7年。坏死病例空间残留移位与非坏死病例残留移位均具有显着相关性。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在固定股骨颈骨折时稳定性最高,但股骨和内固定承受更大的压力和剪切力;动力髋螺钉固定短期内促进骨折愈合较有优势,但长期固定时髓内钉固定更佳。临床上经X线评价良好的骨折复位,在三维空间上依然存在较大的股骨头移位与偏转,且临床诊断为无移位型的股骨颈骨折,在三维空间上存在较大的股骨头移位与偏转。站立时股骨颈受力最小,其次是起立、步行,下蹲时股骨颈受力最大,随着空间成角和移位程度的增加股骨颈承受的应力均呈升高趋势,且股骨受力能力越弱,股骨头坏死发生概率越高。

顾立强[6](2018)在《周围神经学组建设与学术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周围神经学组成立于1995年,在老一辈专家带领下,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再生、重建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1986年顾玉东教授首创了健侧C7神经移位术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目前该术式临床应用已三十余年,安全、有效,近十年来也获得了改良、发展。除此以外,健侧C7移位治疗上肢痉挛瘫、健侧C7椎体前移位修复全臂丛根性撕脱伤、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材料的研制与开发、小间隙套接缝合技术、股薄肌功能性移植重建、健侧S1神经根移位术,均已在临床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疗效。随着周围神经修复材料的生物制造、臂丛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的重塑规律研究取得进展,神经科学的研究范围也得到进一步拓展。坚持周围神经显微修复、重建技术的普及与提高,努力使周围神经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提高我国周围神经外科的学术水平,仍是周围神经外科医生与学者的艰巨任务。

李永耀[7](2018)在《夹板对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尺侧柱干预的临床研究及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夹板弹性固定技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简便廉,是中医学的闪光部分,用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满意,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它一直停留在“经验”状,缺乏科学的发掘和整理,其特色和优势也没有得到系统的诠释和阐明。目前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比例逐年增高,其过度的使用会增加了患者的身体创伤、经济和精神负担,同时夹板使用比例急剧压缩,不知不觉中有被淹没及失传的趋势。基于以上现状,我们急需用现代手段整理、挖掘和提高这一传统技术,并予以继承和创新,这是广大中医骨伤医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文献中报道约有50%-70%的桡骨远端骨折伴有尺骨茎突骨折,1967年Frykman提出桡骨远端Frykman分型,其中FrykmanⅧ型骨折特点是骨折波及桡腕关节和下尺桡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同时合并尺骨茎突骨折,该型骨折的发生比例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由于尺骨茎突骨折骨块较小固定困难,而且是否需要手术干预目前也存在争议,临床医生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FrykmanⅧ型骨折时多仅行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尺骨茎突骨折不予固定,术后依然按照AO指导原则鼓励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这会导致尺侧柱的损伤在恢复过程中既没有得到保护,在做功能锻炼时还有可能造成损伤程度的加重。相关文献也报道,有、无尺侧结构损伤的同型桡骨远端骨折在仅行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有明显差异,前者腕关节功能较差,且出现尺侧柱并发症机率较大。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非关节内粉碎骨折的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与该型骨折仅行桡骨远端内固定手术相比,腕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尺侧柱出现并发症的比例更小。我们认为这可能与夹板作为弹性固定在治疗周期中视腕关节为一个整体,能够提供DRUJ和腕部尺侧结构的相对稳定性有关,并认为有必要设计相关临床对照研究进行分析。另外,我们拟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从生物力学角度对以上假说做进一步验证。有限元分析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微机建立相应关节的仿真模型,在设定的特殊工况下进行模拟分析,能得到客观实体实验难以得到的研究结果。桡骨远端FrykmanVⅧ型骨折的特点之一是伴有尺骨茎突骨折,附着在尺骨茎突上的韧带和结构对维持DRUJ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尺骨茎突发生骨折后这些韧带结构的正常张力将受到影响,且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时受累的韧带结构更多。考虑到以上原因,我们将建立并验证正常的腕关节有限元模型,并延伸建立出有、无夹板固定的尺骨茎突Ⅰ型和Ⅱ型骨折模型,分析夹板固定对尺骨茎突骨折后DRUJ和腕部尺侧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相关有限元分析目前暂无报道。传统夹板尺侧板的放置方法是远端平腕关节,在有限元研究中除依据传统夹板位置装配模型外,我们拟使用有限元软件将尺侧夹板远端延长至第五掌骨基底部,分析与传统夹板相比,尺侧板延长后能否给DRUJ提供更大的稳定性,以期给临床中治疗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传统夹板的改良提供参考。目的1、针对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非关节内粉碎骨折的患者群设计临床非随机对照研究,对比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与仅行桡骨远端内固定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尺侧柱并发症情况,探讨夹板固定治疗对该类骨折尺侧柱损伤的恢复有无积极作用。2、通过有限元分析法,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夹板固定对尺骨茎突骨折后尺侧柱干预的作用机理,验证夹板作为弹性固定能够提供DRUJ和腕部尺侧结构的相对稳定性的假说。3、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分析延长尺侧夹板远端长度后能否给DRUJ提供更大的稳定性,给临床治疗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夹板的改良提供参考。方法1、夹板对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尺侧柱干预的临床研究采用非随机对照设计临床研究,选择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非关节内粉碎骨折患者为试验对象,经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后的纳入试验组,经仅行桡骨远端钢板固定治疗后的纳入对照组,进行1:1匹配,匹配要求:性别相同、年龄相近、尺骨茎突骨折类型、治疗后首次复查X线片格骨远端的解剖学评分等级一致,根据样本量测算公式结果,共完成匹配及随访观察34对(68例),其中合并尺骨茎突Ⅰ型骨折18对,Ⅱ型骨折16对。随访至12周,记录尺侧柱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Bunger提出的桡骨远端骨折复位解剖学评分标准进行影像学评估,通过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系统、测定腕关节主动活动度、测定手握力及捏力评价腕关节功能,比较两组间差异。2、夹板对尺骨茎突骨折干预的有限元研究基于一健康志愿者的前臂及手部CT图像建立正常腕关节三维有限元基础模型,调试后通过轴向加载100N应力得出桡骨远端的应力分布云图,与文献中尸体实验数据对比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以此为基础延伸建立出有、无夹板固定的尺骨茎突Ⅰ型和Ⅱ型骨折的四种腕关节有限元模型,分析各模型在轴向压缩、横向拉伸、旋前和旋后四种工况下,DRUJ的应力分布及相对位移变化、尺骨茎突骨折端位移变化情况。通过有限元软件将有夹板固定骨折模型中的尺侧板延长至第五掌骨基底水平,分析是否可以给DRUJ提供更大的稳定性。结果1、夹板对桡骨远端FrykmanVⅧ型骨折尺侧柱干预的临床研究随访周期至治疗后12周,所有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均愈合良好。试验组出现尺骨茎突不愈合、DRUJ脱位、旋转时DRUJ弹响、腕关节旋转及尺偏时尺骨茎突区域疼痛等尺侧柱并发症患者(同一患者多种计为1例)9例(26.5%),对照组24例(70.6%),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0)。末次随访时通过Bunger提出的桡骨远端骨折复位解剖学评分标准进行评估,试验组优3例,良24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79.4%;对照组优7例,良26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54,P=0.019)。末次随访时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试验组优12例,良1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2%;对照组优7例,良15例,可9例,差3例,优良率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30,P=0.020)。试验组腕关节屈伸活动度占健侧百分比:81.7%±7.5%,对照组:83.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3);试验组腕关节桡尺偏活动度、旋前及旋后活动度分别为健侧的81.4%±6.8%、80.3%±10.2%,对照组分别为76.8%±8.0%、71.4%±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00)。试验组手握力为健侧的73.5%±7.1%,对照组为72.0%±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0);试验组手捏力为健侧的73.1%±6.5%,对照组为69.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2、夹板对尺骨茎突骨折干预的有限元研究建立并验证了正常腕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此为基础延伸建立出实验所需另外四种模型。本研究显示在横向拉伸、旋前及旋后工况下,夹板干预后I型骨折模型尺月韧带、尺三角韧带、掌背侧尺桡韧带应力值均变小。在旋前及旋后工况中,尺骨茎突Ⅰ型及Ⅱ型骨折模型DRUJ的相对位移值均大于正常腕关节模型,其中Ⅰ型骨折模型小于Ⅱ型骨折模型,夹板干预后两种骨折模型位移值均明显减小。在横向拉伸、旋前及旋后工况中,尺骨茎突Ⅰ型模型尺骨茎突骨折端位移值小于Ⅱ型骨折模型,夹板干预后两种骨折模型位移值均明显减小。余工况下以上相应数值差异不显着或无实际临床意义。我们使用软件处理将尺骨茎突Ⅰ型和Ⅱ型骨折夹板固定模型中尺侧板远端分别延长至第五掌骨基底部后,DRUJ在旋转工况下相对位移变化值均进一步减小。结论1、临床研究对于烧骨远端FrykmanⅧ型非关节内粉碎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在烧骨远端解剖学评分方面虽不及单纯桡骨远端内固定,但在治疗12周时获得了更满意的腕关节功能,尤其是腕关节桡尺偏活动度、旋前及旋后活动度范围优于后者,且因尺侧柱损伤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者。2、有限元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显示,尺骨茎突骨折后DRUJ稳定性变差,其中发生Ⅱ型骨折时更为明显,夹板对尺骨茎突骨折的腕关节有限元模型干预后,能够增加DRUJ和腕部尺侧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与传统夹板相比,尺侧板延长后能给下尺桡关节提供更大的稳定性,这可以给临床中治疗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夹板的改良提供参考。

马明霞[8](2017)在《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博士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衡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达程度的一个基本因素是这个国家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迅速的时期始于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世界范围内,科研机构在研究生培养上基本是不具有学位授予权的,作为我国主要科研机构之一的中国科学院,打破了这一惯例,在我国的大学系统之外,率先建立了独立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学位的研究生教育体系。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和学位制度在中国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探索者、开拓者、推动者,中国科学院(其简称是:中科院)历经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的努力,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形成了与高水平科研创新密切结合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在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研究旨在从“培养模式”入手,重点研究“中国科学院是如何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和“中国科学院在培养博士研究生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特色?”两个基本问题,从而全面深入地展示中国科学院在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方面做出的改革尝试以及取得的成就,总结梳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模式,为大众了解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的全貌提供一手素材,对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型高端人才培养模式中几个关键问题引发思考。通过梳理分析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管理干部、博士生三类群体的问卷调研结果,可以发现:中国科学院在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方面做出了大量改革性的尝试,并取得的较好的成效,形成了具有科学院特色的博士生培养经验。(一)招生录取环节中,优质生源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但是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学术氛围、导师指导和科研条件。(二)导师指导环节中,博士研究生教育还是需要遵循“精英教育”的培养理念,合理的师生比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障导师指导效果和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三)科学研究环节中,“以科研项目带动人才培养”、“围绕科研实践进行论文创作”是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模式。(四)课程设置环节中,针对博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构应在注重系统性的同时,更加强调课程的前沿性与实用性。(五)经费保障环节中,充足的培养经费、优越的奖助体系是保证博士研究生全心投入科研学习的必要条件。(六)培养环境环节中,为博士生营造可以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平台和机会是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加细致的研究理工科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博士生培养特色,本研究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选择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四个研究所作为重点调研对象,重点考察了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特色在基础学科领域、生命科学领域、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高技术与工程领域方面的体现。为了总结培养高质量博士生的实践逻辑,本研究还将研究视野聚焦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层面上,通过抽样选取1999—2009年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地质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成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10位曾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的博士生作为访谈对象,重点关注他们对博士阶段的回溯性评价,从考察招生录取、导师指导、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经费保障、学位论文、培养环境等与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探究高质量博士生培养的共同点和实践逻辑,为总结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对10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质性访谈,再现了高质量博士生的培养全过程,所在学科领域的成熟程度、个人教育背景与研究方向的契合度、师生相处过程中的匹配度三个因素直接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正视起点、注重过程、因材施教”的培养路径是高质量博士生过程中需要共同遵循的实践逻辑。通过比较中国科学院大学同国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博士生培养方面的实践可以得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和机制都有与国际顶尖高校或科研机构接轨的趋势,思路和方向都是正确的,对于人才培养的设计也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如何将先进的理念完整地落实到博士生培养的过程中,怎样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现有的培养模式,我们还需要借鉴国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经验,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提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具体做法包括:(一)坚守“科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战略,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二)秉承“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打造“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格局,建立培育高素质人才的科教一体化新模式。(四)规划“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链条,在“三位一体”理念的指导下实现科技创新、思想库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国内外着名高校博士生培养的成功经验是值得中国科学院参考和借鉴的,但如果想从根本上实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传承与创新,我们必须避免只将目光聚焦在研究生教育改革方面,必须要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放置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宏观社会背景,结合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规划中国科学院特有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为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一些新概念、新理论的引进和讨论上,在培养模式上要抓住几个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一)基础学科领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打造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型国立科研机构”模式。(二)生物学科领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大科学”理念下的项目引导型培养模式。(三)资源与环境学科领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优化和改造“两段式”教育模式,打造“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博士生”的动态培养模式。(四)高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分类培养、多元互补的模式。

余益民[9](2017)在《深圳市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与急救结局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分析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科学的创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2、探讨影响严重道路交通伤院前急救效果的危险因素,为完善创伤院前救治体系提供依据;3、通过对院前、急诊、院内创伤死亡病例综合分析,探寻每个急救阶段所存在的缺陷,为改善创伤整体救治体系和优化流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收集深圳市急救中心2011—2015年所有创伤患者调度出车及院前电子病历数据,导入SPSS 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2、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深圳市严重道路交通伤患者120调度出车及院前急救病历数据共488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可导致严重道路交通伤患者院前急救无效的影响因素;3、通过急救死亡病例调查收集整理2014年深圳市急救网络医院创伤患者急救3天内死亡患者资料,综合运用与2004年数据纵向比较、可预防性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专家评价分析等方法寻找院前、急诊、院内病房各个阶段存在的主要缺陷。结果:1、5年间院前创伤患者逐年增加,在纳入的79 480例创伤患者中,20~49岁青壮年占76.5%。一年中,以10—12月份创伤患者较多,二月份最少;一天中,以夜间20:00-22:00点较多,凌晨4:00-6:00点较少。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中位数为9.12 min,救护车到达医院时间中位数为23.31 min,各区急救反应时间不均衡。致伤原因前3位为交通伤、斗殴伤、跌倒伤,交通伤占42.74%,55岁之前的致伤原因前3位均为交通伤、斗殴伤、跌倒,56岁之后顺位改变为跌倒、交通伤和斗殴伤,跌倒居首位,占39.51%;下肢和脊柱受伤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重伤原因以交通伤、高处坠落伤、刀砍刺伤、斗殴伤、酗酒致伤为主。2、488例严重道路交通伤患者中,院前急救无效347例(7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受伤部位、昏迷、PHI、救援到达时间长、院前急救非规范化措施是决定院前急救无效的危险因素。3、2014年创伤患者中院前死亡构成比73.44%,2014年到达现场致死率92.71%;急诊死亡患者中,2014年会诊医师30分钟到场率58.62%;院内病房死亡病例中,会诊医师30分钟到场率、30分钟开始输血率及手术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均在30%以下。创伤可预防性致死率达27.7%,可预防性相关影响因素有受伤地点、受伤机制、是否转院、死亡地点、死亡原因,不包括医院等级。急救死亡病例专家评价中,急诊死亡病例问题出现率最高,50.37%,流程问题占95.59%;系统问题在院内病房病例最多见,占50%。结论:1、深圳院前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其移民城市的性质密切相关,深圳市急救资源的配置仍然不均衡,老龄人创伤的流行病学分布不同于其他人群,值得重视。2、严重道路伤患者的受伤部位、PHI和是否发生昏迷,是院前急救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缩短救援到达时间、规范院前急救措施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有效率,从而改善严重创伤的预后。3、院前死亡构成比、到达现场致死率均较高,应重视现场自救互救。可预防性死亡发生率高于发达国家,创伤院前急救--急诊--院内病房急救服务绿色通道实施仍未到位,急救措施缺乏标准化。总之,深圳创伤救治体系需要重新规划。

管东辉[10](2015)在《董建文教授手法复位末端折弯型竹夹板外固定规范化系统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经验的总结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比手法复位末端折弯型竹夹板固定系统治疗、切开复位掌侧接骨板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三种不同治疗方式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探讨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最佳方式。总结老师手法复位末端折弯型竹夹板固定系统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本课题病例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自2013年08月至2014年08月急诊及门诊应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系统治疗的40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老年患者;以及两个医院收治的该类型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组20例,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组20例,共80例。男29例,女51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90岁,平均71.2±6.754岁。均在骨折后8h内就诊,均为闭合性骨折。损伤原因:摔伤58例,交通车祸伤16例,重物击伤6例。均为单侧损伤,其中左侧28例,右侧52例,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4例,股骨颈骨折3例,髌骨骨折1例,掌骨骨折1例。分型:C1型39例,C2型28例,C3型13例。三组在男女比例、损伤原因、合并症、骨折类型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三组80例患者均通过门诊复查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5个月。患者分别于术后当日、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及拍摄正侧位X线片观察骨折复位和愈合情况,手法整复末端折弯型夹板外固定组因为调整外固定的需要,还需固定后3天、1周、2周、4周时复查X片。复查记录骨折的影像学表现,检查软组织肿胀情况,检查腕关节功能活动情况,术后第3、12个月进行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调查。对比三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2个月影像学表现,术后3个月及12个月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以及三组并发症情况。对比三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2个月影像学表现、术后3个月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术后12个月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各自的并发症。结果: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系统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10.97±0.715周,切开复位掌侧解剖锁定钢板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12.06±0.227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11.09±0.461周,三组愈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手法复位组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组愈合时间较切开复位组短。三组术后12个月影像学表现对比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系统治疗组掌倾角8.4±2.0°,尺偏角19.9±4.6°,桡骨长度8.3±1.3 mm;切开复位掌侧解剖锁定钢板固定组掌倾角10.6±2.7°,尺偏角21.8±2.3°,桡骨长度10.4±1.4mm;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组掌倾角7.8±2.3°,尺偏角17.7±3.9°,桡骨长度10.1±1.1m;三组在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X线测量掌倾角和尺偏角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优于闭合复位的两组,桡骨长度切开复位组和外固定架组优于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组。三组术后3个月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系统治疗组总优良率27.5%,切开复位掌侧解剖锁定钢板固定组总优良率60%,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组总优良率20%,三组术后3个月Coone y腕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术后3个月腕关节功能要优于其他两组(P<0.05),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系统治疗组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术后12个月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系统治疗组总优良率82.5%,切开复位掌侧解剖锁定钢板固定组总优良率80%,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组总优良率75%,三组术后12个月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远期疗效在腕关节功能方面并无差异。三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其并发症不尽相同,但是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三组并无差异。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切开复位掌侧解剖接骨板内固定及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均可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确切。闭合复位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切开复位掌侧解剖接骨板内固定能获得更好的影像学表现,能够更早的恢复腕关节功能。三种不同治疗方式均有相应的并发症发生率。不同治疗方式均可获得满意的远期腕关节功能。手法复位末端折弯型竹夹板外固定规范化系统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必须注重治疗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医正骨手法的规范化使用,首次复位的准确性,末端折弯型竹夹板中立位固定是保证疗效的前提;密切观察病情、按时复查及时调整才能避免并发症,维持更好的断端复位;腕关节及手部功能锻炼是恢复关节功能的关键;严格三期用药是消除肿胀、恢复功能的主要辅助治疗。腕关节的功能恢复是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最终治疗目的。将“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四大原则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注重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才,综合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方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手法复位末端折弯型竹夹板外固定规范化系统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确定,在腕关节功能恢复、影像学表现和并发症方面,术后12个月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组并无显着差异。该方法无需住院治疗,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治疗费用低,更容易被患者接受,是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首选。三种治疗方式各有自己的优势,需要对老年桡骨远端C型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对于就诊时局部肿胀明显,合并有内科疾病不适合门诊整复,手法复位困难达不到闭合复位标准,夹板固定后期再移位以及对腕关节功能要求较高的该类型骨折的老年患者,应选择手术治疗。

二、姜保国 教授·博士导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姜保国 教授·博士导师(论文提纲范文)

(1)骨植入用Mg-3Zn-1Ca-0.5Sr(wt%)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镁及镁合金作为骨植入用材料的优势和不足
        1.1.1 镁及镁合金作为骨植入用材料的优势
        1.1.2 镁及镁合金作为骨植入用材料的不足
    1.2 骨植入用镁合金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1.3 骨植入用镁合金的合金化
        1.3.1 Zn、Ca元素
        1.3.2 骨植入用Mg-Zn-Ca合金的研究进展
        1.3.3 Sr元素
    1.4 骨植入用镁合金的组织调控
        1.4.1 骨植入用镁合金的热处理研究进展
        1.4.2 骨植入用镁合金的热变形研究进展
    1.5 骨植入镁合金的应用环境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论文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合金熔炼
    2.3 实验方法
        2.3.1 均匀化热处理
        2.3.2 热压缩实验
        2.3.3 挤压
    2.4 组织观察
        2.4.1 组织制备
        2.4.2 金相组织观察
        2.4.3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2.5 性能测试
        2.5.1 硬度测试
        2.5.2 室温拉伸实验
        2.5.3 电化学实验
        2.5.4 应力腐蚀实验
        2.5.5 表面电势扫描实验
    2.6 体外降解实验
        2.6.1 腐蚀环境
        2.6.2 腐蚀形貌样品制备
        2.6.3 析氢实验
        2.6.4 失重实验
    2.7 生物学评价实验
        2.7.1 制备浸提液
        2.7.2 细胞存活率分析
        2.7.3 活死染色实验
        2.7.4 碱性磷酸酶酶活力测定实验
        2.7.5 溶血实验
        2.7.6 动物体内植入实验
    2.8 本章小结
3 铸态ZXJ310合金的组织调控
    3.1 冷却速率对合金组织及耐蚀性影响
        3.1.1 冷却速率对合金组织影响
        3.1.2 冷却速率对的合金腐蚀性能影响
    3.2 铸态ZXJ310合金组织与性能
        3.2.1 铸态ZXJ310合金组织
        3.2.2 铸态ZXJ310合金力学性能分析
    3.3 铸态ZXJ310合金的均匀化制度优化
        3.3.1 铸态ZXJ310合金DSC曲线分析
        3.3.2 均匀化热处理工艺与组织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ZXJ310合金热变形行为研究
    4.1 均匀化态ZXJ310合金热变形行为研究
        4.1.1 均匀化态ZXJ310合金流变应力应变曲线
        4.1.2 本构方程
        4.1.3 变形条件对显微组织和织构强度的影响
        4.1.4 均匀化态合金的热加工图
    4.2 挤压态ZXJ310合金组织与性能
        4.2.1 挤压态ZXJ310合金组织
        4.2.2 挤压态ZXJ310合金力学性能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ZXJ310合金在SBF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5.1 铸态ZXJ310合金在SBF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5.1.1 铸态ZXJ310合金的基本腐蚀特性
        5.1.2 铸态ZXJ310合金的腐蚀进程
        5.1.3 H2对腐蚀过程的影响
        5.1.4 铸态ZXJ310合金腐蚀动态模型
    5.2 挤压态ZXJ310合金腐蚀行为研究
        5.2.1 挤压态ZXJ310合金的基本腐蚀特性
        5.2.2 挤压态ZXJ310合金的腐蚀进程
        5.2.3 挤压态ZXJ310合金腐蚀坑形成机理
        5.2.4 挤压态ZXJ310合金腐蚀动态模型
        5.2.5 Sr~(2+)离子的阳极释放
    5.3 挤压态ZXJ310合金的应力腐蚀行为研究
        5.3.1 腐蚀过程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5.3.2 应力与腐蚀的耦合作用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5.3.3 挤压态ZXJ310合金的断裂行为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挤压态ZXJ310合金生物安全性评价
    6.1 挤压态ZXJ310合金的体外生物实验
        6.1.1 挤压态ZXJ310合金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6.1.2 挤压态ZXJ310合金浸提液对ALP和蛋白质的影响
        6.1.3 挤压态ZXJ310合金的溶血实验
    6.2 挤压态ZXJ310合金的动物体植入实验
        6.2.1 植入后骨钉及新生骨状态分析
        6.2.2 植入后骨钉周边组织及大鼠血清中离子浓度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JNK信号通路探讨针刺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神经修复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针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形态修复及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针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JNK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针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雪旺细胞S100蛋白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四针刺血清调控JNK信号通路干预H2O2 诱导的RSC96 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坐骨神经损伤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3)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依据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成立课题组
    2.2 初拟函询问卷
    2.3 .德尔菲专家函询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初步拟定严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
    3.2 确定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
第四章 讨论
    4.1 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的科学性分析
    4.2 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的可靠性分析
    4.3 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的适用性分析
    4.4 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的条目分析
第五章 总结
    5.1 结论
    5.2 创新性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第八章 附录
    附录 A 德尔菲专家函询问卷(第一轮)
    附录 B 德尔菲专家函询问卷(第二轮)
    附录 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附录 D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4)基于遥感的四川省撂荒耕地多尺度空间格局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撂荒地国外研究综述
        1.2.2 撂荒地国内研究综述
        1.2.3 撂荒地的内涵
    1.3 基础理论
        1.3.1 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尺度(尺度科学)
        1.3.2 系统论
        1.3.3 土地集约节约理论
        1.3.4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1 数据源选择与撂荒地块信息提取实验
        2.1.2 前期实验村撂荒地块信息调查
        2.1.3 地貌典型村地块调查和农户信息采集
        2.1.4 两个典型乡镇撂荒地调查
        2.1.5 撂荒地样本调查
        2.1.6 撂荒地数据库构建
        2.1.7 DEM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耕地撂荒率计算
        2.2.2 探索性数据分析
        2.2.3 空间插值分析方法
        2.2.4 样本点冷热点分析
        2.2.5 分形维数计算与无标度区确定
        2.2.6 空间自相关分析
        2.2.7 地理集中度
        2.2.8 核密度分析
        2.2.9 回归分析
    2.3 软件工具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四川省概况
    3.2 乡镇尺度典型区概况
        3.2.1 西充县金源乡概况
        3.2.2 仪陇县保平镇概况
    3.3 村域尺度典型区概况
        3.3.1 南充市顺庆区坦山铺村概况
        3.3.2 广元市剑阁县江石乡天堂村概况
        3.3.3 南充市营山县朗池镇凤凰村概况
第4章 四川省耕地撂荒的地域分异
    4.1 省域耕地撂荒的空间分异
        4.1.1 样本区水田、旱地和综合撂荒频率统计
        4.1.2 样本区撂荒率空间趋势分析
        4.1.3 样本区撂荒率半变异函数分析
        4.1.4 不同地貌类型区撂荒率空间差异
        4.1.5 样本区撂荒率空间冷热点分析
        4.1.6 撂荒耕地图斑的地域空间分异及空间干扰
        4.1.7 省域耕地撂荒的空间差异小结
    4.2 撂荒耕地县域空间分异
        4.2.1 县域耕地撂荒率的测算
        4.2.2 县域耕地撂荒的空间差异分析
        4.2.3 县域耕地撂荒空间分异小结
    4.3 典型乡镇耕地撂荒的空间分异
        4.3.1 典型乡镇耕地撂荒地理集中度分析
        4.3.2 典型乡镇耕地撂荒核密度分析
        4.3.3 典型乡镇村域耕地撂荒空间分异小结
    4.4 典型村耕地撂荒地块的空间分异
        4.4.1 典型村撂荒耕地地块计盒维数
        4.4.2 典型村撂荒耕地地块信息维数
        4.4.3 典型村撂荒耕地关联维数
        4.4.4 典型村撂荒耕地半径维数
        4.4.5 典型村撂荒耕地周长-面积维数
        4.4.6 典型村耕地撂荒的空间差异小结
第5章 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
    5.1 县域尺度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理
        5.1.1 县域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分析
        5.1.2 县域耕地撂荒驱动机制分析
        5.1.3 县域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及驱动机理小结
    5.2 村域尺度影响因素及驱动机理
        5.2.1 村域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分析
        5.2.2 村域耕地撂荒的驱动机制分析
        5.2.3 村域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小结
    5.3 地块及农户尺度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
        5.3.1 地块农户尺度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分析
        5.3.2 地块农户尺度耕地撂荒驱动机制分析
        5.3.3 地块农户尺度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附件A 前期实验村撂荒地地块调查表
    附件B 两个地貌典型村撂荒地现状调查表
    附件C 两个地貌典型村撂荒地成因入户调查表

(5)基于生物力学特性的股骨颈骨折治疗及术后复位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股骨颈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1.2.1 股骨颈骨折的发病机制
        1.2.2 股骨颈骨折的分型
        1.2.3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1.2.4 股骨颈骨折的并发症
    1.3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目标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文的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股骨生物力学
    2.1 生物力学
        2.1.1 骨科生物力学
        2.1.2 生物力学评价指标及相互关系
    2.2 骨科生物力学测试方法
        2.2.1 机械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
        2.2.2 接触式力学测量方法
        2.2.3 非接触式力学测量方法
        2.2.4 有限元分析方法
        2.2.5 分子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2.2.6 三维运动捕捉和步态分析方法
    2.3 股骨生物力学
        2.3.1 股骨形态力学与结构力学
        2.3.2 股骨头坏死的生物力学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不同内固定生物力学仿真分析
    3.1 研究背景与目的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股骨颈骨折复位质量的三维定量评估
    4.1 研究背景与目的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股骨颈骨折术后生物力学特性研究
    5.1 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生物力学特性仿真分析
        5.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5.1.2 方法
        5.1.3 结果
        5.1.4 讨论
    5.2 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的生物力学效应研究
        5.2.1 研究背景与目的
        5.2.2 方法
        5.2.3 结果
        5.2.4 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股骨颈骨折术后临床随访验证分析
    6.1 研究背景与目的
    6.2 方法
    6.3 结果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本文的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研究生期间申请的专利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7)夹板对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尺侧柱干预的临床研究及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的研究进展
        1 夹板固定治疗骨折技术的起源及发展
        1.1 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的起源
        1.2 近代夹板固定技术的运用和理论发展
        1.3 西医手术技术对传统夹板使用的冲击
        1.4 近年夹板固定技术的发展
        2 夹板治疗骨折的力学原理和特点
        2.1 夹板治疗骨折的力学原理
        2.2 夹板治疗骨折能体现“筋骨并重”
        2.3 夹板治疗骨折能体现“动静结合”
        2.4 夹板固定相对于其它固定方式的优势
        3 夹板治疗骨折的相关力学研究报道
        4 研究夹板治疗骨折力学机理的新途径—有限元分析
        4.1 有限元分析法的特点
        4.2 有限元分析法在骨科研究中的应用
        4.3 夹板治疗骨折的有限元研究进展
        4.4 夹板治疗骨折有限元研究中有关软组织的问题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对桡骨远端骨折合并的尺骨茎突骨折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1 尺骨茎突部位的解剖结构分析
        1.1 尺骨茎突的解剖学特点
        1.2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特点与功能
        2 尺骨茎突骨折的分型及发生机制
        3 西医对尺骨茎突骨折的治疗
        3.1 认为尺骨茎突骨折不需要手术处理的观点
        3.2 主张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需要手术固定的观点
        3.3 有关尺骨茎突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方法
        3.4 尺骨茎突骨折是否需要固定取决年龄因素
        4 中医对尺骨茎突骨折的治疗
        5 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6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
    前言
    研究方案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设计
        1.1.1 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
        1.1.2 两组匹配条件
        1.2 样本量计算
        1.3 病例选择标准
        1.3.1 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标准
        1.3.2 桡骨远端骨折的Frykman分型标准
        1.3.3 桡骨远端骨折的影像学复位标准
        1.3.4 纳入标准
        1.3.5 排除标准
        1.3.6 剔除标准
        1.4 病例来源
        2 治疗方法
        2.1 试验组治疗方法
        2.2 对照组治疗方法
        2.3 治疗后康复锻炼方法
        3 疗效评价指标与方法
        3.1 影像学评定及测量方法
        3.1.1 评定指标
        3.1.2 测量方法
        3.2 功能评定方法
        3.2.1 Gartland-Werley评分
        3.2.2 腕关节主动活动度测定
        3.2.3 手握力测定
        3.2.4 手捏力测定
        3.3 尺侧柱并发症发生的统计
        4 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影像学评定结果
        3 功能评定结果
        3.1 Gartland-Werley评分结果
        3.2 关节活动度及握、捏力测定结果
        4 尺侧柱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结果
    讨论
        1 夹板的应用现状和本研究的出发点
        2 夹板的“弹性固定”理念
        3 夹板具有对腕关节整体固定的特点
        4 结合腕关节“三柱理论”对研究结果的分析
        5 本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有限元研究
    前言
    夹板对尺骨茎突骨折干预的有限元研究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资料的获取与保存
        3 实验所需软、硬件环境
        3.1 软件环境
        3.2 硬件环境
        4 模型建立前的处理步骤
        4.1 Mimics对CT图像的处理
        4.1.1 导入DICOM文件
        4.1.2 确定阈值
        4.1.3 图像的分离填充
        4.1.4 表面光滑处理
        4.1.5 导出3D模型数据
        4.2 逆向处理
        4.3 模型分网
        5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5.1 正常腕关节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1.1 关节软骨及接触的建立
        5.1.2 韧带等结构的装配
        5.1.3 添加材料属性
        5.1.4 载荷添加位置的选择
        5.1.5 模型的固定约束
        5.1.6 正常腕关节模型建立小结与验证
        5.2 尺骨茎突骨折模型的建立
        5.3 有限元模型中夹板的装配与质量控制
        5.3.1 夹板在模型中的装配
        5.3.2 夹板组装后模型的质量控制
        6 工况的设定与实验操作方法
        7 观察指标的选择与提取方法
        7.1 DRUJ的应力分布的变化
        7.1.1 维持DRUJ稳定的主要韧带在夹板干预后的应力变化
        7.1.2 旋转工况下桡骨远段尺侧面应力分布云图变化
        7.2 DRUJ相对位移的变化
        7.3 骨折模型中尺骨茎突骨折端位移的变化
        7.4 延长尺侧夹板后对DRUJ稳定性影响初探
        典型实验结果
        1 DRUJ应力分布的变化一
        1.1 Ⅰ型骨折模型维持DRUJ稳定的主要韧带在夹板干预后应力变化
        1.1.1 垂直压缩工况下韧带结构应力变化
        1.1.2 横向拉伸工况下韧带结构应力变化
        1.1.3 旋前工况下韧带结构应力变化
        1.1.4 旋后工况下韧带结构应力变化
        1.1.5 夹板干预对韧带结构应力变化影响小结
        1.2 旋转工况下桡骨远段尺侧面的应力分布变化
        1.2.1 旋前工况下的云图变化
        1.2.2 旋后工况下的云图变化
        1.2.3 夹板干预对桡骨远段尺侧面的应力分布影响小结
        2 DRUJ在旋转工况下相对位移的变化
        3 夹板干预前后尺骨茎突骨折端相对位移的变化
        4 延长尺侧夹板后骨折模型中DRUJ在旋转工况下相对位移的变化
        讨论
        1 有限元分析法在骨科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2 夹板对尺骨茎突骨折后DRUJ及尺侧柱稳定性的干预
        3 本研究有别于既往夹板治疗骨折的有限元研究的特点
        4 有限元分析法在骨科研究中的局限性
        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 本研究的重要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8)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6 研究内容
2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演变历程
    2.1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的发展阶段
    2.2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的社会成就
3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现状
    3.1 研究设计
    3.2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的问卷调研
    3.3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多案例分析
    3.4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3.5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的实践逻辑
4 发达国家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经验
    4.1 发达国家博士生培养的实践
    4.2 发达国家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5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
    5.1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5.2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6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创新与不足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二 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课题调查问卷
附录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模式课题调查问卷
附录四 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课题调查问卷

(9)深圳市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与急救结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案 参考文献 第2章
    深圳市创伤2011-2015年79480例患者院前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1
    引言 2.2
    资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深圳市严重道路交通伤院前急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3.1
    引言 3.2
    资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深圳市创伤急救死亡病例分析 4.1
    引言 4.2
    资料 4.3
    方法 4.4
    结果 4.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总结 5.2
    政策建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附录 致谢

(10)董建文教授手法复位末端折弯型竹夹板外固定规范化系统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经验的总结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综述
    一、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特点
    二、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存在争议
    三、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常用治疗方式
        (一) 非手术治疗
        (二) 手术治疗
    四、董建文教授手法复位末端折弯型竹夹板规范化系统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思想渊源及各流派、医家观点
        (一) 思想渊源
        (二) 各流派、医家观点
    五、董建文教授手法复位末端折弯型竹夹板规范化系统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治疗方式的特色
        (一) 强调首次复位的准确性,强调中医正骨手法的规范化使用
        (二) 末端折弯型竹夹板中立位固定,强调密切观察病情、按时复查及时调整
        (三) 强调腕关节及手部功能锻炼
        (四) 强调三期用药
    六、传承经典,发挥中医药优势;实事求是,提倡个性化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董建文教授手法复位末端折弯型竹夹板外固定规范化系统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一、强调首次复位的准确性,强调中医正骨手法的规范化使用
        (一) 手法复位末端折弯型竹夹板外固定规范化系统治疗治疗老年人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分析
        (二) 老师手法复位老年人C型桡骨远端骨折经验总整理与研究
    二、末端折弯型竹夹板中立位固定,强调密切观察病情、按时复查及时调整
        (一) 老师夹板固定老年人C型桡骨远端骨折经验整理与研究
        (二) 老师强调密切观察病情、按时复查及时调整经验整理与研究
    三、强调腕关节及手部功能锻炼
    四、强调三期用药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一、病例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诊断标准
        (三) 临床分型标准
        (四) 纳入标准
        (五) 排除标准
        (六) 剔除标准
        (七) 一般资料
    二、治疗方法
        (一) 手法复位末端折弯型竹夹板外固定治疗
        (二) 切开复位掌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三)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
    三、术后随访
    四、疗效评价
        (一) 复位标准
        (二) 骨折临床愈合及骨性愈合标准
        (三) 并发症出现情况
        (四) 术后腕关节功能评估标准
    五、统计方法
    六、研究结果
    七、讨论
        (一) 桡骨远端的局部解剖特点
        (二) 桡骨远端骨折的特点
        (三) 桡骨远端骨折的常用治疗方式
        (四) 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五) 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姜保国 教授·博士导师(论文参考文献)

  • [1]骨植入用Mg-3Zn-1Ca-0.5Sr(wt%)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D]. 刘鹤宁.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2]基于JNK信号通路探讨针刺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神经修复的机制研究[D]. 陈怡然.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的构建[D]. 刘峰.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4]基于遥感的四川省撂荒耕地多尺度空间格局及机制研究[D]. 王佑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基于生物力学特性的股骨颈骨折治疗及术后复位质量研究[D]. 王颖.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6]周围神经学组建设与学术进展[J]. 顾立强.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8(07)
  • [7]夹板对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尺侧柱干预的临床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 李永耀.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 [8]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 马明霞.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9]深圳市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与急救结局研究[D]. 余益民. 南方医科大学, 2017(11)
  • [10]董建文教授手法复位末端折弯型竹夹板外固定规范化系统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经验的总结与研究[D]. 管东辉.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姜宝国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