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沿海的赤潮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善发,王茜,关淳雅,沈小雪,李瑞利[1](2020)在《2001—2017年中国近海水域赤潮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指出通过收集整理2001—2017年相关数据,对我国近海海域赤潮爆发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我国近海海域赤潮发生规律呈先增后减趋势,2001—2005年,近海赤潮面积和频次大幅度增加,2006—2017年则明显减少。2008—2017年,我国发生赤潮608次,引发赤潮的第一优势物种有65种。其中,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是引发赤潮次数最多的生物,共计106次。各海区赤潮的影响因素有差异:渤海区赤潮面积变化主要受营养盐和总氮影响,东海区赤潮面积和次数变化与营养盐、总氮、总磷和亚硝态氮显着相关,南海区赤潮面积变化与污染物入海量和CODcr显着正相关(P<0.05)。为进一步减少赤潮爆发,提出我国近海海域赤潮防治建议:建设在线监测站点,采取因区制宜的管控措施,加强源头排污管理,完善应急响应体系,进行海洋生态修复。
于仁成,吕颂辉,齐雨藻,周名江[2](2020)在《中国近海有害藻华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洋或淡水环境中的一些藻类生物量暴发性增长会形成有害藻华(harmfulalgalblooms,HAB),对人类健康、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威胁。近50年来,近海有害藻华问题不断加剧,已经成为一类全球性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在"全球有害藻华生态学与海洋学研究计划(GEOHAB)"和"全球变化下有害藻华研究计划(GlobalHAB)"支持下,有害藻华研究不断深入,在"有害藻华原因种多样性、生物地理分布特征与适应策略"、"典型有害藻华的生态学与海洋学研究"、"富营养化和气候变化对有害藻华的影响"、"藻毒素与人类健康"、"有害藻华的监测、预警和防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有害藻华是我国近海最突出的生态灾害之一,自2000年以来,我国近海大规模有害藻华不断出现,藻华原因种表现出多样化、小型化和有害化的演变趋势,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针对我国近海的有害藻华,本文从有害藻华原因种基础生物学研究、有害藻华生态学与海洋学研究、近海有毒藻和藻毒素研究、有害藻华监测与治理研究等四个方面对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综合国内外有害藻华现状和相关研究进展,建议进一步深化对我国近海有害藻华形成及演变机理的研究,高度关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我国近海有害藻华的影响,推动有害藻华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持续提高对藻华灾害的防控能力,积极参与有害藻华领域国际合作,更好地应对有害藻华问题。
郭靖[3](2020)在《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营养盐沉积记录》文中研究表明河口近岸区域作为连接陆地和海洋的重要过渡地带,承受着沿海城市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巨大压力,更容易发生各类环境问题,如富营养化及赤潮爆发已经对沿岸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了解营养盐的迁移转化和沉积历史对于缓解和防治近岸富营养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选取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营养盐的收支平衡、氮的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营养盐的沉积记录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研究了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表层水、上覆水和沉积物孔隙水中的营养盐浓度,发现营养盐的高值区都位于受河流输入和人类活动显着影响的区域,整体上营养盐都有着从河口向外湾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了陆源输入是营养盐的一个主要来源。而夏季的营养盐浓度基本都显着高于冬季,这也与丰水期陆源的输入量大大高于枯水期密切相关。另外,本文运用Fick第一扩散定律估算了沉积物-水界面的营养盐扩散通量,发现所有营养盐的扩散通量均为正值,表明营养盐是从沉积物扩散到上覆水体中的,是水体营养盐的一个内源。低氧和高温可以促进沉积物-水界面的营养盐扩散过程。(2)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LOICZ箱式模型,估算了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氮、磷、硅的收支情况。在季节尺度内,由于水通量和营养盐浓度的差异,营养盐通量的季节变化很大,丰水期的通量明显大于枯水期。综合所有河口的收支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是所有营养盐的汇。海底地下水排放是最大的营养盐来源,其次为河流输入;外海交换是主要的营养盐输出途径。(3)本文研究了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固氮作用的时空分布规律,运用乙炔还原法测定了研究区域表层水体的固氮速率。固氮作用在夏季和冬季的平均速率分别为0.33±0.17 nmol N/L/h和0.23±0.11 nmol N/L/h,主要发生在高温、低硝酸盐、低氮磷比(N/P<16)的环境中。单细胞固氮生物对固氮的贡献明显高于丝状固氮生物,占比约为69.76±7.93%,而胞内植生藻是丝状固氮生物的优势种,其分布与Si/N和硅藻群落种类和丰度有关。固氮作用对近岸区域的初级生产力的贡献很小。(4)本文研究了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作用的时空分布规律,运用同位素配对法测定了研究区域内沉积物中的反硝化及厌氧氨氧化速率。反硝化作用在夏季和冬季的平均速率分别为3.19±1.11nmol N/m L/h和2.24±1.43 nmol N/m L/h,其分布与温度、盐度、溶解氧、孔隙水中NO3-浓度、沉积物中有机碳有关;而厌氧氨氧化作用在夏季和冬季的平均速率分别为0.81±0.19 nmol N/m L/h和0.53±0.23 nmol N/m L/h,其分布受孔隙水中NOx-浓度、温度、盐度、溶解氧的控制。总体来看,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作用的年脱氮量明显大于固氮产氮量。(5)本文对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中碳、氮、磷、硅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河口到近岸海域的所有营养盐均呈普遍下降的趋势,这与陆源输入密切相关。此外,形态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氮和磷的比例分别占总氮和总磷的12.89%和43.01%,说明在一定条件下,表层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的营养盐可能重新进入水体被利用。沉积物有机质溯源分析表明河流及河口区域的有机质主要来自陆源植物和河流浮游植物,河口到外湾区域的有机质主要来自陆源植物和海源浮游植物。(6)本文基于210Pb和137Cs的定年年法对柱状沉积物进行了年代框架构建,并分析了营养盐的历史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80年以后,TOC、TN、TP和BSi的营养负荷开始逐渐增加,在2010年后的增速加快,并在2017年达到峰值,这与广西沿海地区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营养盐的埋藏率在1980年之后也发生了显着增加,这与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引起的沉积速率的增加有直接关系。沉积物有机质溯源分析的结果表明,在1960-2010年之间,近岸区域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源输入,而在近年来沉积物有机质则来源于陆源植物和海洋浮游植物的结合。TOC含量的历史变化与各城市区域GDP和人口密度的正相关,再次证明了人类活动对于近岸有机质输入的影响。
俞志明,陈楠生[4](2019)在《国内外赤潮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最近10多年的赤潮典型事件、研究进展为主要依据,综合论述了国内外赤潮发生的新特点。分别从组学技术、食品安全与公共健康、赤潮生物学、赤潮监测与预测预报、赤潮应急处置等几方面,介绍了目前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还回顾了我国赤潮研究的主要发展历程,结合科技部2017年启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我国近海致灾赤潮形成机理、监测预测及评估防治技术"项目,展望了我国赤潮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陈新平,曾银东,李雪丁,陈金瑞,郑祥靖,李星[5](2019)在《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研究——以连江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为例》文中指出应急管理是海洋灾害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应急管理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需要各组成部门的协调一致。文章以连江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为例,详细分析了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总体构成以及完善海洋综合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作用。通过连江海域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建设,进一步规范风暴潮和海浪灾害以及赤潮灾害应急处置流程,提升各级海洋综合减灾能力,为其他沿海地区开展海洋灾害综合示范区建设和海洋综合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经验和参考。
富砚昭[6](2019)在《水体叶绿素α卫星遥感数据重构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辟倡导,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水体富营养化防治作为“绿水青山类课题”更是学界义不容辞的科研任务。叶绿素a是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的重要指标,它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最主要的色素,也是衡量其生物量的重要参数。以卫星遥感技术对叶绿素a浓度进行反演估算具有范围广、时效性高、连续性强与经济成本低等优势,目前在水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长时序连续同步观测的卫星遥感资料为叶绿素a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与其对物理环境多尺度动态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来源。然而,受到天气条件、卫星传感器运行故障等因素的影响,卫星遥感叶绿素a浓度数据存在大量、无规律的缺失。另外,常见的时间分辨率较高的卫星遥感叶绿素a浓度数据空间分辨率普遍偏低,无法提供小尺度区域具体信息,难以在区域尺度进行应用。这两个问题严重制约了卫星遥感叶绿素a浓度资料的应用,限制了水生态环境的遥感监测技术的推广。因此,建立合理的数据重构与降尺度方法,获得高空间分辨率、完整的叶绿素a浓度数据集对扩展遥感数据应用广度,提高遥感数据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对传统卫星遥感数据的重构算法经验正交分解数据重构(DINEOF)进行改进,提出了可变模糊聚类DINEOF重构算法(VF-DINEOF)。随后,为实现小尺度水域遥感监测,提出了基于降尺度的遥感数据融合方法,有效提高了高时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叶绿素a产品的空间分辨率。最后,利用上述方法,获得了完整的叶绿素a浓度与相关环境因子遥感数据集,对渤海海域多年叶绿素a浓度时空变化特征与驱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全文主要内容与成果如下:(1)基于传统DINEOF算法对渤海海域2003~2014年MODIS卫星遥感叶绿素a浓度日均值数据集进行重构,并对重构精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原算法缺陷,将可变模糊集思想引入重构过程。通过可变模糊聚类迭代模型对海域进行深度分区,提出了 VF-DINEOF重构算法。改进算法结果与原数据的相关系数提高了 10%,误差降低了 50%,且改进算法比原算法收敛快40%,方差贡献率高6%,有效提高了重构算法精度与模型运行效率。(2)提出了基于降尺度的遥感数据融合方法,将分辨率4km的MODIS卫星遥感叶绿素a浓度与分辨率30 m的Landsat 8 OLI波段反射率数据相融合,实现了研究区范围内2013~2014年春夏季叶绿素a浓度降尺度,并最终得到30 m分辨率的叶绿素a浓度的空间分布图谱。利用海上现场采样数据对数据融合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数据融合结果与实测数据具有显着线性相关关系,且误差满足35%精度要求,具有一定的可信度。降尺度数据融合结果能够较好的反映研究区叶绿素a浓度空间分布,将MODIS L3叶绿素a浓度数据空间分辨率有效地提高至30m,更好的反映了研究区富营养化基本情况。(3)应用VF-DINEOF对遥感反演叶绿素a浓度与相关环境因子数据进行重构,获得时空全覆盖、全系列的渤海海域全时空精细化卫星遥感数据集,并对重构叶绿素a数据时空动态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法,探明了其时空变化最主要的特征,在空间分布上,渤海表层叶绿素a浓度空间差异显着,在靠近陆域、赤潮频发的浅层水域浓度偏高。在季节变化上,叶绿素a浓度有明显季节变化特征,渤海湾、莱州湾与辽东湾三个海湾均呈春、夏季双峰分布,冬季量值最低。利用Mann-Kindle非参数检验与Hurst指数综合分析方法探求了叶绿素a年际长期变化趋势与未来发展态势。渤海叶绿素a浓度演化的主要流动轨迹具体表现为70%以上海域春、夏、冬季叶绿素a浓度呈持续增长趋势,60%以上海域在秋季呈持续降低趋势。叶绿素a在春、夏季与海表温度正相关,秋、冬季负相关;春、夏、秋季与光合有效辐射负相关;秋、冬季节与风速负相关。另外,水动力条件、径流输入、沿岸人类活动、悬浮物浓度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叶绿素a浓度。近岸海域叶绿素a浓度偏高的特征反映了其富营养化和赤潮问题发生风险较高,更加值得学界关注。
张青田[7](2013)在《中国海域赤潮发生趋势的年际变化》文中研究指明回顾了中国海域的赤潮发生频次等数据的年际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的赤潮发生趋势,以期为赤潮灾害分析和防治提供帮助。数据表明,赤潮问题已不容忽视。总体上,赤潮发生的频次和累计面积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21世纪前10年的赤潮发生频次和规模是20世纪后50年的2倍多。与20世纪不同,东海的赤潮问题最严重,远远超过了南海;而渤海的赤潮规模也明显增加,此2海区成为赤潮的重灾区。赤潮多发生在5、6月份,但有延长的态势,对赤潮监测和预防提出了新的要求。赤潮生物,特别是有毒藻类不断增加,对渔业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同时也看到,赤潮的发生并非持续上涨,赤潮是可以防治的。
郭春锋[8](2011)在《中国海常见有害赤潮藻显微图像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沿海赤潮持续高频次发生,已严重影响到居民的饮水安全、水产养殖、水体景观价值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对有害赤潮进行快速监测、早期预警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此情形下,建设一个数字化和标准化的、具有“有害赤潮综合信息检索、藻种和藻毒素标准品供应、鉴定与检测标准技术提供、远程诊断服务”等功能的有害赤潮诊断标准技术平台,就成为国家的迫切需求。国际上虽已有类似设想,但尚未建成如此完整而独具特色的技术支持平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沿海有害赤潮发生情况,给出常见有害赤潮藻名录,采集藻种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地理株系、不同角度的生物形态学信息及多视点图像,得出生物形态学分类判据,并汇集藻种分子生物学、色素和光谱信息,建立中国海常见有害赤潮藻综合数据库;同时,集成各种赤潮藻分析方法的鉴定与检测标准技术体系和处理方法,构建一个基于Web的有害赤潮生物诊断技术平台;以传统的生物形态学分类为依据,深入分析藻种细节特征和形状特征的明显差异,基于图像分析、统计学习和模式识别技术,构建赤潮藻显微图像自动诊断识别系统。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如下:1、中国海常见赤潮藻的海洋生物学信息和分类研究结合中国沿海近年来赤潮发生的情况,给出了本课题涉及的41种藻种名录,研究了这41种赤潮藻的生物形态学特征,初步阐述了赤潮藻生物形态分类思想,从而为有害赤潮藻数据库设计和显微图像识别系统的研究奠定基础。2、中国海常见有害赤潮藻数据库设计与实现采集藻种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地理分布的海洋生物学信息及不同角度的多视点图像,汇集本项目研究获得的赤潮藻形态学、分子生物学、色素与光谱数据,形成“有害赤潮藻综合信息库”。同时,汇集适用于不同时空尺度与精度的赤潮藻检测技术,建立赤潮藻鉴定与定量检测技术体系库。结合有害赤潮生物诊断技术平台的应用需求,设计了用于诊断识别的处理方法库和识别数据库,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有害赤潮藻综合数据库。3、“有害赤潮生物诊断技术平台”建设依托中国海常见有害赤潮藻综合数据库,搭建“有害赤潮生物诊断技术平台”,主要包括赤潮藻综合信息库、赤潮藻鉴定与定量检测技术体系、在线诊断系统和有害赤潮研究与监测材料供应虚拟中心四部分。可满足数据库输入与查询的前端交互、赤潮研究相关资料的动态发布、诊断鉴定技术接口、用户管理等需要。“赤潮在线诊断”集成了项目开发的多项功能模块,包括人机互动检索、显微图像识别、化学分类、三维荧光光谱识别,可通过Internet提供在线远程服务。平台采用J2EE体系架构,融合了当前主流的Struts、Spring、Hibernate等Web应用框架,实现了适用于本项目需求的系统框架。系统设计采用MVC模式,将表现逻辑、业务逻辑、数据库调用逻辑分开,具有很好的独立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4、赤潮藻显微图像自动识别技术研究通过对有害赤潮藻类细胞生物形态学细节特征和形状特征的分析,建立了赤潮藻显微图像自动分类体系。分别对藻类细胞三种细节特征(有无角毛、横纵沟、尖顶刺)进行有效的自动提取,作为显微图像自动分类的重要判据,进而设计三级两类分类器,建立树状判别体系,将大样本集有效划分为小样本集,并针对不同的小样本集进行相应的自动分类,然后进一步提取全局形状特征,从而得出识别结果,多级分类器的设计思想同时也提高了识别准确率。分类器Ⅰ,根据细胞有无角毛,对上传图像进行第一级分类。对于赤潮藻显微图像,首先采用基于灰度方向角模型的细胞目标提取算法;针对角毛藻细胞分叉较多,进行基于形态学细化的骨架提取,得到藻种细胞骨架的细节特征,将骨架的节点和端点数目多少作为是否为角毛藻的判据。对角毛藻类进行分类识别,得到诊断结果;对无角毛类藻使用分类器Ⅱ继续判别。分类器Ⅱ,针对无角毛类藻,根据有无横纵沟进行第二级分类。对于无角毛类藻种,首先采用基于自动化阈值的最大轮廓细胞目标提取算法;针对显微图像中横纵沟区域与细胞主体景深不同,用基于约束标记分水岭变换进行横纵沟提取,获得藻种细胞的横纵沟细节描述,计算所提取横纵沟与细胞的面积之比和横纵沟区域质心到细胞质心距离与细胞最小外接矩形的长之比,将这两个比值的大小作为藻种有无横纵沟的判据。对无角毛有横纵沟类藻种进行分类识别,得到诊断结果;对无角毛无横纵沟类藻种使用分类器Ⅲ继续判别。分类器Ⅲ,针对无角毛无横纵沟类藻,根据有无尖顶刺进行第三级分类。针对显微图像中尖顶刺较小并与细胞主体边缘凸出相连,采用基于最佳结构元的尖顶刺提取方法,获得藻种细胞的尖顶刺细节描述,根据有无尖顶刺分为两类。然后分别进行分类识别,得到诊断结果。分类识别方面,主要结合不同赤潮藻的生物形态学特征,在细胞目标提取的基础上进行不变矩和形状因子特征的提取和描述,形成特征样本集;采用支持向量机对特征样本集进行训练,得到识别模型库;将待识别样本特征数据与相应类别识别模型库进行模式识别,得到最终诊断结果。采用上述分类器思想对41种赤潮藻种、共3600幅显微图像(其中训练样本2600幅,测试样本1000幅)进行识别测试,平均识别率为83.27%,去掉三级分类器的识别误差,实际识别率平均值为82.05%,达到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庞景贵,周军,康辰香,曹杰英[9](2011)在《赤潮历史记载及其成因与危害》文中研究说明阐述我国对赤潮研究的历史记载与过程、赤潮种类、成因及其对我国及河北省渔业带来的危害,以引起各级部门的重视,促进赤潮研究的发展。
李冰[10](2010)在《中国古代赤潮记录的发现与辨析》文中提出赤潮灾害,是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经常发生的,可以造成巨大损失的海洋灾害之一。在现代的海洋自然科学论着中,征引历史上赤潮的史料十分有限,而且对已知史料的分析,常与淡水中的"水华"现象混为一谈。本文结合历史文献记载,通过对自然科学论着中常用的中国古代赤潮记录进行分析,探讨中国古代赤潮灾害爆发的历史现象,并试分析其产生原因。
二、中国沿海的赤潮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沿海的赤潮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2001—2017年中国近海水域赤潮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近海海域赤潮的时空分布特征 |
2.2 近海海域引发赤潮的种类分析 |
2.3 赤潮爆发的影响因素 |
2.3.1 海水富营养化 |
2.3.2 入海污染物 |
2.3.3 相关性分析 |
3 赤潮管理对策与建议 |
4 结论 |
(2)中国近海有害藻华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全球有害藻华研究概况 |
1.1 全球有害藻华现象一览 |
1.2 国际有害藻华研究计划与主要进展 |
1.2.1 有害藻华原因种多样性、生物地理分布特征与适应策略 |
1.2.2 典型有害藻华的生态学与海洋学研究 |
1.2.3 富营养化和气候变化对有害藻华的影响 |
1.2.4 藻毒素与人类健康 |
1.2.5 有害藻华的观测、预警和防控 |
2 中国近海有害藻华研究现状与进展 |
2.1 中国近海有害藻华发生状况 |
2.2 中国近海有害藻华研究历程 |
2.3 中国近海有害藻华研究进展 |
2.3.1 有害藻华原因种基础生物学研究 |
2.3.2 有害藻华生态学与海洋学研究 |
2.3.3有毒藻和藻毒素研究 |
2.3.4 有害藻华监测与治理研究 |
3 中国近海有害藻华研究展望 |
(3)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营养盐沉积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近岸海域的营养盐收支平衡 |
1.2.1 营养盐的主要源汇过程 |
1.2.2 营养盐收支模型 |
1.3 氮的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
1.3.1 固氮作用 |
1.3.2 反硝化作用 |
1.3.3 厌氧氨氧化作用 |
1.4 营养盐的沉积记录 |
1.4.1 柱状沉积物的定年简介 |
1.4.2 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形态分布 |
1.4.3 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历史变化 |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6 论文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
2.1 采样区域概况 |
2.1.1 气候特征 |
2.1.2 沿海主要城市 |
2.1.3 沿海主要港湾 |
2.1.4 沿海主要河流 |
2.2 样品采集及前处理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水体中营养盐的测定 |
2.3.2 固氮速率及固氮生物的测定 |
2.3.3 反硝化速率和厌氧氨氧化速率的测定 |
2.3.4 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及形态的测定 |
2.3.5 ~(210)Pb定年方法及模型 |
2.3.6 沉积物中碳氮同位素的测定 |
2.4 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扩散通量的估算方法 |
2.5 LOICZ箱式模型 |
第三章 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营养盐收支状况 |
3.1 基本水质参数状况 |
3.2 入海河流水体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
3.3 河口海湾表层水体中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
3.4 上覆水和孔隙水中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
3.5 沉积物-水界面的营养盐通量 |
3.6 基于LOICZ模型的营养盐收支情况 |
3.6.1 源汇过程的水通量估算 |
3.6.2 海底地下水排放的营养盐通量 |
3.6.3 河流输入的营养盐通量 |
3.6.4 余流和外海交换流的营养盐通量 |
3.6.5 排污口及养殖废水排放的营养盐通量 |
3.6.6 营养盐源汇收支汇总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氮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
4.1 固氮作用的分布特征 |
4.1.1 固氮速率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
4.1.2 丝状固氮生物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
4.2 反硝化及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分布特征 |
4.2.1 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速率的时空分布 |
4.2.2 培养实验站位孔隙水中无机氮及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 |
4.2.3 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
4.3 氮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初级生产力和氮通量的贡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营养盐的沉积记录 |
5.1 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含量与形态 |
5.2 柱状沉积物的定年分析 |
5.2.1 放射性同位素的垂直分布 |
5.2.2 沉积柱的沉积速率及年代学研究 |
5.2.3 沉积物粒径的历史变化 |
5.3 营养盐的历史沉积记录 |
5.4 沉积物有机质的来源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国内外赤潮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赤潮发生的新特点 |
1.1 暴发规模加大 |
1.2 持续时间更长 |
1.3 致灾效应加重 |
1.4 全球扩张明显 |
2 国际赤潮研究主要计划与研究热点 |
2.1 国际赤潮研究主要计划 |
2.2 目前国内外赤潮研究的主要热点 |
2.2.1 组学技术 (Omics) 在赤潮研究中的应用 |
2.2.2 食品安全与公共健康 |
2.2.3 赤潮生物分类、生活史等基础生物学 |
2.2.4 赤潮监测、预测预报与模型研究 |
2.2.5 赤潮应急处置技术与方法 |
3 国内赤潮研究的主要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 |
3.1 国内赤潮研究的主要发展过程 |
3.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我国近海致灾赤潮形成机理、监测预测及评估防治技术” |
(5)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研究——以连江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总体构成 |
2 完善海洋综合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体系 |
2.1 风暴潮和海浪灾害应急处置流程 |
2.2 赤潮灾害应急处置流程 |
3 海洋灾害调查和应急处理 |
4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警戒潮位核定 |
5 海洋综合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体系 |
6 海洋灾害应急服务队伍 |
7 结论与建议 |
(6)水体叶绿素α卫星遥感数据重构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海洋叶绿素a卫星遥感 |
1.2.2 水色卫星遥感数据重构 |
1.2.3 水色卫星遥感数据融合 |
1.2.4 叶绿素a浓度变化与近岸海域藻华发生机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2 研究区域水环境特点与资料采集 |
2.1 引言 |
2.2 渤海水环境特点 |
2.2.1 自然地理特征 |
2.2.2 海洋动力特征 |
2.2.3 水文气象特征 |
2.2.4 富营养化现状 |
2.3 莱州市近岸海域水环境特点 |
2.3.1. 自然地理特征 |
2.3.2. 海洋动力特征 |
2.3.3. 水文气象特征 |
2.3.4. 潜在污染源来源 |
2.4 数据资料采集与分析 |
2.4.1. 遥感数据获取与分析 |
2.4.2. 现场调查与采样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可变模糊聚类的改进DINEOF数据重构方法 |
3.1 引言 |
3.2 叶绿素a产品缺失数据的DINEOF方法重构 |
3.2.1 DINEOF方法的基本原理 |
3.2.2 结果验证方法 |
3.2.3 DINEOF法重构结果 |
3.3 可变模糊聚类理论对DINEOF重构方法的改进 |
3.3.1 可变模糊深度分区依据 |
3.3.2 可变模糊聚类方法与聚类效果验证方法 |
3.3.3 聚类结果及其有效性验证 |
3.3.4 改进后重构方法结果与精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近岸海域叶绿素a多源遥感数据降尺度融合方法 |
4.1 引言 |
4.2 降尺度数据融合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降尺度数据融合原理 |
4.2.3. 结果验证方法 |
4.2.4. 不确定性分析 |
4.3 降尺度融合模型结果与讨论 |
4.3.1. MODIS与VIIRS重构数据有效性检验 |
4.3.2. 叶绿素a降尺度数据融合模型及结果检验 |
4.3.3. 叶绿素a降尺度数据融合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渤海全时空精细化卫星遥感数据集创建 |
5.1 引言 |
5.2 数据准备与缺失值重构 |
5.2.1. 重构结果数值统计分析 |
5.2.2. 重构数据合理性判定 |
5.3 全时空精细化卫星遥感数据集创建 |
5.4 本章小结 |
6 渤海叶绿素a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
6.1 引言 |
6.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6.2.1.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
6.2.2. Mann-Kendall检验 |
6.2.3. Hurst指数 |
6.2.4. 综合指标体系 |
6.3 渤海表层叶绿素a时空演化特征 |
6.3.1. 叶绿素a时空变化结构 |
6.3.2. 叶绿素a季节演化态势 |
6.4 叶绿素a浓度演化影响因子与主要误差来源分析 |
6.4.1. 叶绿素a浓度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
6.4.2. 遥感反演叶绿素数据主要误差分析 |
6.5 近岸海域赤潮的控制途径 |
6.5.1 外源营养物管控 |
6.5.2 内源污染控制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中国海域赤潮发生趋势的年际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赤潮发生的总趋势 |
2 各海区赤潮统计 |
2.1 各海区赤潮发生次数比较 |
2.2 各海区赤潮累计面积比较 |
3 赤潮发生的逐月比较 |
4 赤潮生物优势类群 |
5 结论 |
(8)中国海常见有害赤潮藻显微图像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赤潮生物分类学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4 主要工作与论文安排 |
2 赤潮藻海洋生物学信息与分类研究 |
2.1 有害赤潮藻 |
2.1.1 赤潮 |
2.1.2 赤潮藻 |
2.1.3 赤潮危害 |
2.2 有害赤潮藻海洋生物学信息 |
2.2.1 目标藻种目录 |
2.2.2 目标藻种海洋生物学信息 |
2.2.2.1 甲藻门 |
2.2.2.2 硅藻门 |
2.2.2.3 针胞藻纲 |
2.2.2.4 定鞭藻纲 |
2.3 有害赤潮藻生物学分类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海常见有害赤潮藻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
3.1 国内外藻种库建设现状 |
3.2 有害赤潮藻数据库设计思想 |
3.2.1 赤潮藻鉴定与检测研究视角与方法 |
3.2.2 赤潮藻鉴定与定量检测标准技术体系 |
3.3 有害赤潮藻数据库设计 |
3.3.1 有害赤潮藻综合信息库 |
3.3.2 鉴定与定量检测标准技术体系库 |
3.3.3 处理方法库 |
3.3.4 识别数据库 |
3.4 数据库业务实体设计 |
3.5 有害赤潮藻数据库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4 有害赤潮生物诊断技术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
4.1 务需求分析 |
4.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3 系统功能设计 |
4.3.1 信息查询与数据维护 |
4.3.2 赤潮在线诊断 |
4.4 系统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物形态学的有害赤潮显微图像识别 |
5.1 分类器Ⅰ(角毛) |
5.1.1 判据分析 |
5.1.2 设计实现 |
5.1.2.1 基于灰度方向角模型细胞目标提取 |
5.1.2.2 基于形态学细化的骨架提取 |
5.1.3 实验结果 |
5.2 分类器Ⅱ(横纵沟) |
5.2.1 判据分析 |
5.2.2 设计实现 |
5.2.2.1 基于自动化阈值的最大轮廓细胞目标提取 |
5.2.2.2 基于约束标记的分水岭变换横纵沟提取 |
5.2.3 实验结果 |
5.3 分类器Ⅲ(尖顶刺) |
5.3.1 判据分析 |
5.3.2 设计实现 |
5.3.2.1 基于最佳结构元的尖顶刺提取 |
5.3.3 实验结果 |
5.4 分类识别 |
5.4.1 特征提取 |
5.4.2 模式识别 |
5.4.3 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 |
(9)赤潮历史记载及其成因与危害(论文提纲范文)
1 赤潮研究历史记载 |
1.1 初始阶段 (1952年—1976年) |
1.2 起步阶段 (1977—1989) |
1.3 发展阶段 (1990—2000) |
2 赤潮生物种类及其生物多样性 |
3 赤潮的成因 |
3.1.1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 |
3.1.2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 |
3.1.3发展海水养殖的污染是诱发赤潮的因素 |
4 赤潮给我国及河北省带来的危害 |
(10)中国古代赤潮记录的发现与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第一, 开始阶段。 |
第二, 形成阶段。 |
第三, 维持阶段。 |
第四, 消亡阶段。 |
三 |
四 |
四、中国沿海的赤潮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2001—2017年中国近海水域赤潮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J]. 张善发,王茜,关淳雅,沈小雪,李瑞利.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6)
- [2]中国近海有害藻华研究现状与展望[J]. 于仁成,吕颂辉,齐雨藻,周名江. 海洋与湖沼, 2020(04)
- [3]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营养盐沉积记录[D]. 郭靖. 广西大学, 2020(02)
- [4]国内外赤潮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J]. 俞志明,陈楠生. 海洋与湖沼, 2019(03)
- [5]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研究——以连江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为例[J]. 陈新平,曾银东,李雪丁,陈金瑞,郑祥靖,李星.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9(03)
- [6]水体叶绿素α卫星遥感数据重构及其应用研究[D]. 富砚昭.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7]中国海域赤潮发生趋势的年际变化[J]. 张青田. 中国环境监测, 2013(05)
- [8]中国海常见有害赤潮藻显微图像识别研究[D]. 郭春锋.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8)
- [9]赤潮历史记载及其成因与危害[J]. 庞景贵,周军,康辰香,曹杰英. 海洋信息, 2011(04)
- [10]中国古代赤潮记录的发现与辨析[J]. 李冰.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