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利率政策研究

住房公积金利率政策研究

一、住房公积金利率政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燕燕[1](2020)在《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特征及对居民居住选择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90年代住房制度改革之后,我国的住房价格水平不断攀升,而城镇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也在不断优化。随着住房商品化和私有化进程的推进,住房价格的上涨幅度甚至高于收入增长的水平,而不同收入人群的住房支付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住房价格和住房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与此同时,我国居民的住房融资渠道较少,商业住房抵押贷款存在严格限制,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贷款需求。在这个时期,以1991年在上海试点并逐步发展到全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我国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代表的建立和发展,补充和支持了我国的住房融资市场,尤其是满足了我国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购买需求。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在住房制度改革之初,住房市场从福利分配制向住房市场的商品化和货币化转型之时产生的。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产生的初期,其作用主要是缓解和减轻当时住房供给所带来的财政压力为主要目的。而在住房制度改革的后期,住房分配制度由实物转向货币分配的过渡阶段时,住房公积金政策目的逐步转变为职工家庭提供了直接的资金积累用于住房消费。住房公积金的建立对中国的住房建设和支持居民的长期住房储蓄习惯和住房消费起到了支撑和保障作用。当前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在经历了近30年左右的发展,已经具有了相当充足的体量和规模,住房公积金不仅是中国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的中流砥柱,也成为居民购房时的重要选择和考虑因素之一。因此,探讨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城镇居民的住房保障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理论价值上,住房公积金作为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在居民的居住选择行为上影响研究尚不丰富。研究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城镇居民的住房居住选择影响变化,丰富和发展了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的微观机理。在现实意义上来说,首先,发展住房公积金无论从国家层面,职工个人层面和行业发展层面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从住房公积金的一般原理出发,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法,对住房公积金的运行特征和对居民的居住选择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在对住房公积金的内涵、特征及其经济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主要使用了住建部公开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从住房公积金运行的有效性、住房公积金对居民的租买选择、住房居住区位选择、租房选择、多套房行为选择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首先就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成立的制度背景和功能定位做了简要的阐释,说明了论文撰写的理由。接着从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方面论证了研究的必要性,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结构和主要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其次,本文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模式和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模式和运行特征进行了评述。在对住房公积金总体的运行特征和评价的基础上,从实证分析入手,侧重研究了在住房公积金对于居民的住房选择,尤其是在居民购房时公积金对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影响效应。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家庭的多套房行为和租房行为的影响效应。本文对相关文献作出了如下的创新和贡献:首先,本文创新性的分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政策性金融制度对居民购房时居住区位选择的分析。城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研究在资源稀缺背景下家庭对于住房选择的最优化决策。而住房公积金对于居民住房选择的研究,多聚焦于居民的住房的购租选择。目前尚未有文献探讨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特别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居民在购房时住房区位选择的影响效应。而住房公积金作为住房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在居民购房的选择中影响到居民的居住区位的选择。本章首次实证检验了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城镇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作用,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解决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内生性问题,采用了联立方程模型来建立距离和面积的内生模型。研究结果发现,对于既定预算约束的家庭来说,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改变家庭的预算约束,进而促使家庭选择距离市中心较近的住房。但选择优质区位的住房会牺牲一定的住房面积,即家庭会选择距离市中心较近但居住面积相对较小的房屋。对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城镇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效应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更加显着。本文进一步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低收入家庭,普通雇员和中青年人群购房时居住区位的影响更加显着。其次,本文首次从中介调节效应角度分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的影响效应。本文研究表明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显着促进城镇居民的租买选择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中低收入、普通雇员、老年家庭和本地居民的租买选择的影响更加显着。扩展研究首次通过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通过中介变量持久收入影响城镇居民的租买选择,而教育程度和住房价格水平会调节公积金制度对于城镇居民租买选择的中介效应。再次,本文创新性的研究了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城镇居民租房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促进城镇居民的租房消费。研究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促进居民在租房时选择较高的房租。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能够改善居民的租房状况。本文同样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消除了自选择偏误,并对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的租房消费的异质性进行了分析。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高收入、普通雇员、老年家庭和本地居民的租房消费的影响效应更加显着。本文同时讨论了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居民租金收入比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显着降低居民的租金收入比,提高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最后,本文在讨论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多套房选择的影响效应中,首次对改善型和投资型多套房购买进行了区分,并发现住房公积金促进了城镇居民的改善型多套房选择。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于购买多套房的意愿不断加强,住房公积金作为政策性金融制度,在政策导向上倾向于阻碍居民购买多套房。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住房公积金缴存额即公积金约束对多套房决策有促进作用。通过异质性分析,本文发现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决策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低收入、有职位和中青年家庭的多套房决策上。这体现了住房公积金向购房能力较弱的家庭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通过对不同住房的差异性分析,本文发现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家庭的支持多为支持其改善型需求而非投资性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住房公积金对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的政策导向作用。由于住房公积金正式在全国实施是在1999年全国住房制度改革之后,而很多家庭多以从单位低价购买房改公房作为首套房的获得方式,本文因此区分了首套房是房改房和首套房非房改房的家庭,结果发现对于首套房非房改房的家庭,住房公积金对其多套房决策有显着地正向影响,而对于首套房是房改房的家庭,住房公积金对其多套房决策影响不显着。最后本文发现,有住房公积金账户能够显着提高有房家庭购置多套住宅的购房意愿。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就住房公积金如何积极保障和引导住房,使住房公积金作为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能够在保障城镇居民“住有所居”,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继续扩大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和覆盖面,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合理使用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其次,发挥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应有之意,将其服务对象侧重于中低收入群体,实行差异化缴存和“高存低贷”的利率政策。最后,逐步建立完善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体系,推进现有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逐步转型,建立以住房公积金为中心的政策性住房银行。

李涛[2](2019)在《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我国住房公积金的基本属性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定性与定量研究,对我国住房公积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提出了改革路径。首先,本文就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从基金理论来看,基金理论是住房公积金管理运作的基础,《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管理原则和基金管理模式基本一致,现有住房公积金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开放式、契约型基金;从互助理论来看,通过住房公积金缴存人之间的互助提高缴存人购房能力;从强制储蓄理论来看,通过强制缴存实现缴存人之间的互助,单一的强制储蓄政策导致不能与参与主体的收入水平进行挂钩,受损严重的群体无法得到更高的损失补偿;从委托代理理论来看,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住房公积金缴存者委托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来支配管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又作为委托人将部分住房公积金资金业务委托给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与委托人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从公平效率理论来看,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因素缺乏,低收入群体基本住房得不到保障,中高收入群体则通过多缴的方式来避税,而且长期以来基金投资渠道狭窄;从公共决策理论来看,住房公积金的目标是降低缴存者的购房压力,缩小收入差距导致的购买力差距;从新公共管理理论来看,要将市场激励模式和企业化管理运用到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当中。因此,需要对现有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骨子上的改革,我国在探索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改革路径时应当从分权和权力下放、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以及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等角度入手。第二章梳理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史沿革以及现状,就该制度的作用进行分析。认为伴随着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也得到了建立和推广。经过20多年的完善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步演变为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的基本制度安排。它在促进住房建设和消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加快机构职能调整,深化体制改革,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的应有之义。近三十年来,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浪潮而不断推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深入而逐步展开,通过自下而上的探索和自上而下的改进紧密结合,逐步调整制度本身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部分,渐趋完善和成熟,然而,制度运行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作用主要在于推动住房从福利分配向货币分配的转变,推进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促进房地产金融体系发展,发挥住房保障功能,促进住房保障和社会公平,促进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第三章基于北京市新市民住房问题的调研结果,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将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具有代表性和实际意义的住房公积金制度问题分析的研究假设,为研究住房公积金制度问题建立了分析模型。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住房公积金运作流程存在如下漏洞,即事业单位承担不必要的责任风险,增值收益使用途径存在法律质疑,低存低贷的利率规定致使效率低下;住房公积金决策和管理机构定位不清、性质不当,法定职能不能有效履行,即住房公积金决策机构定位不清,导致其权责失衡、职能虚化,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性质不当,导致其功能错位、效率低下;住房公积金监督体系主体难以很好履行监督职责,难以形成有效合力,包括住房公积金监督体系的主体受其部门职能的限制,难以很好承担监督责任,住房公积金的多头监督体制使得监督力量分散,协调配合不足;住房公积金资金配置效率低下,抗系统风险能力差,包括不同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差异较大,统一协调困难,资金配置效率低下,住房公积金以城市为单位,系统风险抵抗能力弱;住房公积金覆盖面较窄,限制其住房保障功能的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低下,投资渠道较少,资金闲置严重,住房公积金管理方式及其增值利益分配方式不合理,损害制度的公平性。第四章结合英国建房合作社制度、德国住房储蓄银行制度、日本住房金融公库与住宅金融支援机构、美国一级二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等发达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以及巴西、墨西哥、马来西亚、印度、韩国等发展中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厘清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的实践以及各国住房政策。本文认为,各国住房发展政策普遍致力于满足中低收入家庭合理的住房需求,通过各种政策干预手段,使得中低收入家庭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来实现住房需要。政策性住房金融政策和机构的发展,与住房市场和商业住房金融的发展相耦合,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政策特点。在商业住房金融欠发达时期,住房金融政策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推进住房金融市场的发展,以使得居民住房融资的可得性能够得到提高。在发展中国家,政府通常选择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直接介入住房贷款市场;在传统发达国家,政府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或补贴促进住房合同储蓄、建房合作社等互助金融机构的发展,如德国的住房储蓄银行和英国的建房合作社。在商业住房金融发达的阶段,商业机构能够满足部分居民的住房融资需求,但是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只有商业机构融资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很难或难以承担商业机构的融资支持,因此对住房发展政策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提出新的要求,即其干预方式需要从直接提供贷款,转变为综合使用政策性保险、利率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中低收入人群融资成本。第五章总结了我国住房公积金的性质和定位存在工资说、社会福利说、员工福利说等,从实然的角度来看,我国现有住房公积金应该属于员工福利,但从应然的角度其应该定位为住房保障措施。否定目前存在的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合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改革方案后,按照渐进式改革原则列举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可选择模式,并对于新时代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环境展开分析,总结并得出适合当下的最优模式。本文认为,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模式,可以选择组建法定机构、筹建信托机构和组建国家住房发展银行。本文认为应当建立更加规范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具有适应新机制的金融职能,搭建组织架构。以更加规范的金融管理体系来管理住房公积金,加快完善金融监管机制,也将有助于增强资金的安全性。随后综合考虑了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对机构改革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路径展开研究分析,研究讨论总体路径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基本内容以及基本步骤,并就如何完善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出建议。本文认为如成立法定机构模式,但需要政府大规模集中的财政拨款,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较大的权力之下所要求的监督与问责机制也要相应完善,因此需要较长时期的逐步变革过程。又如筹建信托机构模式,不仅使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职责更加全面,而且对其防范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对银行与信托机构仍采取的是“分业管理”的方法,虽然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在不断增强,但能否维持和保障这一相对较为复杂的信托管理体系长期平稳和高效的运行,仍然需要进一步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考虑到住房公积金保留强制性储蓄特点,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保留行政职能的需要,要求地方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直接转变成国家住房银行不具有可行性。因此,在综合考虑时间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实施可行性的基础上,赋予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金融职能,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转变为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成为当前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最优路径和模式。

王语奇[3](2018)在《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模式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住房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对个人及其家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满足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是我国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已经进行多年,在住房保障方面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效果。随着城镇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不断增加,住房保障制度供给的不足愈发显现。为了更好的满足城镇居民改善自身居住环境的要求,保证城镇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住房需求,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在学习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是以各设区城市为单位,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历史条件各不相同,因此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渐形成目前这种多种制度安排并存的局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以北京为代表的由公积金中心负责全部业务的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以上海为代表的委托银行完成全部业务的银行主导模式和以南京为代表的由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完成业务的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通过对这三种制度安排的发展历史和运行特点的梳理和总结可以发现,三种制度安排间既有相同点又存在着差异性。由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可知,制度的运行是有成本的,只有能够实现成本收益最大化的制度模式才是最优选择。通过对公积金中心、受委托商业银行和普通缴存个人三个利益集团建立博弈模型,求解得到住房公积金制度博弈模型的均衡解,进而分析得到三者实现利益均衡时各自的成本收益情况。由于人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和资产专用性等因素增加了交易活动的复杂性,进而会对制度交易成本的大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的最优选择应当既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影响因素引起的交易成本的增加,又能够实现公积金制度收益的最大化。对于住房公积金制度来说,其福利属性要求公积金制度的收益是实现住房保障目标,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住房保障目标的制度安排的收益是最大的。公积金制度的成本则是指为保证公积金制度顺利运行所要付出的建立成本、运营成本等的总和,制度设计的越合理,公积金制度的成本越小。在这个评价标准下,通过分析人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和资产专用性三个因素对住房公积金制度模式选择的影响以及不同制度模式中公积金中心、受托银行和缴存个人三个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情况,得出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银行主导模式和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的成本收益情况,进而找出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最优选择应当是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的制度模式。通过学习和借鉴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德国封闭式住房储蓄制度、日本住宅金融公库制度和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制度的经验,找出我国现有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和银行主导模式在交易成本控制上的问题,分析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中如何实现交易成本控制和收益最大化。进而得出外部环境的限制、各地方制定政策时背离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保障目标以及公积金资金管理和风险防控不到位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的制度模式始终未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因此,在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下,只有重新对公积金中心和银行两个参与主体的职能进行明确和区分,才可能实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制度模式的目的。由于制度变迁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的实现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在短期内,通过严格审核公积金制度的参与对象、坚持差异化公积金政策和合理利用公积金增值收益对现有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进行改进。在长期内,通过建立独立的政策性住房金融银行、建立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健全政策性住房金融法律制度和协调商业性住房金融体系逐步实现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在全国的推广。

许敏珍[4](2018)在《江苏省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

李璇[5](2017)在《住房公积金政策对我国住房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住房问题越来越严峻,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房地产价格水平的大幅度增长,导致居民购房难度逐步加大,住房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重要的住房资金融通渠道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手段,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且调控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因此,厘清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对房价的影响,促进住房公积金更好的发挥政策工具作用,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首先,通过梳理公积金和房价的相关理论,明晰了住房公积金的定义、性质及运行机制,同时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最后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了住房公积金政策影响房价的机理。其次,概述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和运行现状,并指出现行公积金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住房公积金政策对住房价格的传导作用和调控作用两方面,阐述公积金政策对住房价格的现实影响。再次,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就住房公积金政策对住房价格的影响进行分析,并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析,进一步探究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贷款发放额、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人均GDP等各变量对住房价格的动态影响,以此测算住房公积金政策对住房价格的影响的显着性和程度。最后,基于全文的研究分析,从优化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机制、使用机制及对房价的传导机制三方面,提出了完善公积金制度并强化其对住房价格影响作用的政策建议。

汪婷[6](2015)在《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对职工的购房保障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买房问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里,由于住房价格连年上涨,致使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群没有购买住房的能力,出现购房困境。上海市是中国最早建立和实施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城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制度已日渐完善。然而,不断攀升的高房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的购房保障功能。如何更好地发挥住房公积金购房保障功能,实现全民“居有所保”的目标是当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对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购房保障功能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结合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对基本住房公积金的特征与性质、意义与功能进行详细阐释,理清基本住房公积金及其购房保障功能的概念内涵。第二,梳理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脉络。在理清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各阶段运行特点与特征的基础上,从基本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总额、公积金个人贷款总额及支持购房面积等方面介绍了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施行情况。第三,根据文献资料及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施行现状,确定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购房保障功能的评价指标,构建3个层次12个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同时,利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第四,对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对职工的购房保障功能水平进行实证分析,一方面,选取部分指标对不同收入群体做横向比较分析;另一方面依据上海市历年相关数据对基本住房公积金购房保障功能水平做纵向比较分析。认为目前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的保障功能水平较低,且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较弱。第五,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覆盖面较窄、缴存比例单一且偏低、资金利用率低、利率优势不明显、不同收入群体间存在不公平等。同时结合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相关政策等对形成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在结合上海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建议与对策,切实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受益面,使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政策向中低收入人群倾斜,保护该群体住房保障权益,充分体现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设计初衷。

李飞[7](2015)在《浅谈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住房公积金利率体系改革》文中研究指明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改革的核心,其目的就是形成由市场供求来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住房公积金利率体系的相关改革也迫在眉睫。一、现行住房公积金利率体系的主要特点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实行"低存低贷"的利率政策。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的依据是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银发〔1999〕77号)第十四条的规定:"职工住房公积金存款,当年归集的按结息日挂牌公告的活期

张迎[8](2013)在《浅谈住房公积金利率政策》文中提出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其实现制度目标的一项重要工具就是住房公积金利率,因此,为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利率的优势,发挥住房公积金对房地产市场的调节作用,要积极完善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政策,不断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其根本目的是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尤其是中低收入职工住房难题,从而不断提高广大职工居住水平,改善居住条件,实现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用最大化。

田晓婧[9](2013)在《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住房公积金制度是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住房金融保障制度,其根本目的是以市场化手段解决居民的住房需求,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权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推动住房金融专业化、促进住房保障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治久安。自1991年建立以来,住房公积金制度通过职工和单位共同缴存公积金,形成使低息、长期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成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有效途径,改变了职工长期以来依靠国家、单位实物分房住房福利制度;同时,归集的沉淀资金,为保障房的兴建提供了资金支持,解决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但现有住房公积金制度仍面临很多问题,也常被人诟病,政府决策者时时处于两难困境。本文运用定性分析、比较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和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新加坡、德国、英国的住房保障制度进行介绍并提炼出值得借鉴的内容;进而分析了我国目前住房公积金制度在管理制度与运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及建议。

朱婷[10](2011)在《住房公积金问题研究 ——基于境外住房资金积累和住房融资经验》文中认为自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以来,住房公积金的制度建设与基金运用都得到了较大发展,但目前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基金的性质和目标不明确、基金功能发展不协调、贷款管理不够科学、管理体系结构不完善、外部环境配合不佳等。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现代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借鉴境外有关国家和地区住房基金积累和住房融资实践的经验教训,对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及其外部发展环境的一系列对策与措施。在基金的目标和性质方面,鉴于住房的财富功能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我国应建立“居者有其屋”住房发展总目标和“住有所居”住房发展阶段性目标。为了让住房公积金制度能更好地贯彻公平原则,我们应明确住房公积金的自助和互助双重性质,对住房公积金互助程度即住房公积金贷款实行合理限制,并对住房公积金互助享受不足者实行补偿制度。在基金的功能方面,可根据养老保障与住房保障具有互补性这一特点,对养老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进行统筹管理,提高基金效率。其次,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便能取消利息补贴、低保提取等不合理的住房公积金衍生功能,保证住房公积金专款专用。同时,可在统一全国住房公积金缴费率并明确认定住房公积金工资性质的基础上,增强住房公积金在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功能。在基金运营管理方面,我们应根据权责对等、普遍贷款和住房公积金充分利用等原则建立一个住房公积金贷款标准,让住房公积金贷款标准走向稳定、科学,以便能解决我国各地贷款标准不一和随意调整对成员带来的不公。同时,可通过由地方政府提供财政资金或发行专项免税债券及建立住房公积金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等方式拓展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资金来源,解决住房公积金贷款额不充足问题。在基金的管理体系方面,我们应适当压缩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的规模,并适当增加专业人士代表,让住房公积金决策更民主更科学。其次,我们可增设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常务机构和内部审计机构,增强委员会的日常监管职能。同时,我们应明确中央、省和(设区)市三级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制订和监管方面的权责,改变以往住房公积金政策制订迟滞和重复监管、监管漏洞等问题。在外部环境方面,我们应回到1998年制定的以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为主的住房政策上来,应加速财权与事权在各级政权间更合理地分配,成立保障性住房建设专项基金并进行科学的转移支付,优化房地产税制,进一步完善民生导向的官员政绩评价机制,以促进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抑和稳定房价,让更多的人买得起住房并用得上住房公积金。同时我们应加强金融和社会环境建设,让住房公积金运营更为便利和安全。

二、住房公积金利率政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房公积金利率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特征及对居民居住选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技术路线、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技术路线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住房金融与住房公积金相关理论
        一、住房金融相关理论
        二、住房公积金相关理论
        三、居住选择相关理论
        四、政策性金融制度对住房消费的影响的相关理论回顾
    第二节 相关文献回顾
        一、住房公积金的一般性文献
        二、居住选择的一般性文献
    第三节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制度背景与特征事实
    第一节 制度背景
        一、试点阶段(1991年-1994年)
        二、推广阶段(1994年-1998年)
        三、制度确立阶段(1998年-2002年)
        四、制度完善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的宏观运行特征概况
        一、历年来住房公积金缴存及增速
        二、历年住房公积金提取状况
        三、历年住房公积金贷款状况
        四、住房公积金机构管理概况和业务运行情况
        五、住房公积金的收益分析
    第三节 住房公积金运行的基本分析
        一、住房公积金缴存的特征分析
        二、住房公积金提取的差异
        三、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住房公积金运行特征评价
        一、住房公积金运行特征总体评价
        二、住房公积金制度出现的问题
第四章 住房公积金对居民租买选择的影响效应
    第一节 住房公积金对居民租买选择影响的特征事实
        一、城镇居民住房公积金影响住房所有率的特征事实
        二、城镇居民参与住房公积金的收入差异
        三、城镇居民住房公积金影响的房价水平
        四、城镇居民住房公积金影响的年龄差异
        五、住房公积金影响城镇居民的教育程度和职位身份差异
    第二节 研究假说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描述与变量选择
        二、计量模型设定
        三、工具变量选择
    第四节 基准结果与讨论
        一、持久收入模型估计
        二、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影响的基本模型估计
        三、住房公积金对家庭租买选择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的调节和中介效应
        一、教育程度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影响机制的探讨
        二、住房价格水平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影响机制的探讨
        三、收入水平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影响机制的探讨
    第七节 本章结论与总结
第五章 住房公积金对住房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中国城镇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特征事实
        一、中国城镇居民居住区位的历史变迁
        二、参与住房公积金和非参与住房公积金的住房特征
        三、影响居民居住区位的收入特征
        四、影响居民居住区位的年龄差异
        五、影响给居民居住区位的职位身份差异
    第二节 研究假说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选择
        三、计量模型构建
    第四节 、基准结果与讨论
        一、基本回归结果分析
        二、住房公积金对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PSM方法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与扩展
        一、稳健性检验
        二、异质性分析
        三、住房公积金影响城镇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扩展分析
    第六节 本章结论与总结
第六章 住房公积金对居民租房消费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租房消费的特征事实
        一、商品性住房租赁市场的现状
        二、是否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城镇居民的租房状况的差异
        三、不同收入家庭是否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租房消费差异
        四、不同年龄家庭是否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租房消费差异
        五、不同就业身份家庭是否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租房消费差异
    第二节 研究假说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选择
        三、计量模型构建
    第四节 基准结果与讨论
        一、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二、住房公积金对租房消费的影响:PSM方法
        三、异质性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与扩展
        一、稳健性检验
        二、住房公积金影响城镇居民租房消费选择的扩展分析
    第六节 研究结论
第七章 住房公积金对居民多套房选择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城镇居民拥有多套住房的事实特征
        一、住房制度改革后居民多套房的发展
        二、城镇居民拥有多套房所有率的特征事实
        三、住房改革制度前后家庭拥有多套房状况
        四、城镇居民拥有多套房的收入差异
        五、城镇居民拥有多套房的年龄和职位身份差异
    第二节 研究假说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描述与变量选择
        二、计量模型设定
        三、工具变量选择
    第四节 基准结果与讨论
        一、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选择影响的基本模型估计
        二、住房公积金对家庭多套房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三、不同类型住房下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决策的影响。
    第五节 稳健检验与扩展
        一、稳健性检验
        二、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购房意愿的影响
    第六节 本章结论与总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研究结果和基本结论
        一、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的居住选择有积极影响
        二、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其居民的居住选择的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第二节、政策建议
        一、扩大住房公积金缴存,放宽公积金提取,合理使用公积金增值收益
        二、发挥政策性住房金融应有之意,将其服务对象侧重于中低收入群体,实行差异缴存,实行“高存低贷”的利率政策
        三、建立完善地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体系,对现有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逐步转型,建立以住房公积金为中心的政策性住房银行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相关术语界定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目标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六节 论文结构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理论研究总结
第二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第一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作用
第三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基于北京市新市民住房问题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调研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数据统计
    第三节 当前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问题
第四章 典型国家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改革实践研究
    第一节 发达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沿革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改革实践
    第三节 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实践研究总结
第五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模式选择
    第一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的性质和定位
    第二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可选择模式
    第三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路径
参考文献
致谢

(3)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模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3 文献的回顾与评论
        1.3.1 国外文献的回顾与评论
        1.3.2 国内文献的回顾与评论
    1.4 本文的结构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
        1.5.1 研究方法
        1.5.2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基本理论
    2.1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概念与特点
        2.1.1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概念
        2.1.2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特点
    2.2 住房公积金制度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交易成本理论
        2.2.2 委托代理关系理论
        2.2.3 制度变迁理论
        2.2.4 博弈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三种制度安排
    3.1 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概述
        3.1.1 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的运行概况
        3.1.2 住房公积金的资金风险与抵押担保
        3.1.3 住房公积金资金的保值增值
    3.2 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以北京为例
        3.2.1 北京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史
        3.2.2 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的归集业务
        3.2.3 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的贷款业务
        3.2.4 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的会计核算体系
    3.3 银行主导模式——以上海为例
        3.3.1 上海住房公积金的发展历史
        3.3.2 银行主导模式的归集业务
        3.3.3 银行主导模式的贷款业务
        3.3.4 银行主导模式的会计核算体系
    3.4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以南京为例
        3.4.1 南京住房公积金的发展历史
        3.4.2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的公积金归集业务
        3.4.3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的公积金贷款业务
        3.4.4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下的会计核算体系
    3.5 住房公积金制度中的资金监管与资产管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4.1 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的参与主体
        4.1.1 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的评价标准
        4.1.2 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的参与主体
    4.2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博弈模型
        4.2.1 住房公积金制度博弈模型的要素确定
        4.2.2 公积金中心与商业银行间的利益博弈模型
        4.2.3 公积金中心与缴存个人间的利益博弈模型
        4.2.4 商业银行与缴存个人间的利益博弈模型
    4.3 住房公积金制度博弈模型的均衡解
        4.3.1 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解
        4.3.2 利益博弈的均衡分析
    4.4 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
        4.4.1 人的有限理性对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选择的影响
        4.4.2 机会主义行为对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选择的影响
        4.4.3 资产专用性对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选择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的成本收益分析
    5.1 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的成本收益分析
        5.1.1 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中中心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5.1.2 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中银行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5.1.3 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中个人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5.2 银行主导模式的成本收益分析
        5.2.1 银行主导模式中中心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5.2.2 银行主导模式中银行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5.2.3 银行主导模式中个人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5.3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的成本收益分析
        5.3.1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中中心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5.3.2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中银行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5.3.3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中个人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5.4 三种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的成本收益比较
        5.4.1 三种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的成本比较
        5.4.2 三种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的收益比较
    5.5 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和银行主导模式的缺陷
    5.6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推广面临的阻碍
        5.6.1 住房公积金制度外部环境差异巨大
        5.6.2 住房公积金制度目标定位模糊
        5.6.3 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和风险防控不到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外住房保障金融制度的借鉴
    6.1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
        6.1.1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
        6.1.2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特点和主要功用
    6.2 德国封闭式住房储蓄制度
        6.2.1 德国住房储蓄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6.2.2 德国住房储蓄制度的特点
    6.3 日本住宅金融公库制度
        6.3.1 日本住房金融公库制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
        6.3.2 日本住房保障制度的特色
    6.4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制度
        6.4.1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模式
        6.4.2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制度的特点
    6.5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的借鉴
        6.5.1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经验
        6.5.2 德国住房储蓄制度的启示
        6.5.3 日本住宅金融公库制度的借鉴意义
        6.5.4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制度的借鉴意义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的选择
    7.1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的实现思路
        7.1.1 实现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制度安排的前提条件
        7.1.2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中不同主体的职能划分
    7.2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中中心行政管理职能的实现
        7.2.1 公积金中心行政管理职能的目标
        7.2.2 公积金中心行政管理职能的主要内容
        7.2.3 公积金中心行政管理职能的法律监督机制
    7.3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中银行金融性职能的实现
        7.3.1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中银行金融性职能的分类
        7.3.2 短期内现有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的改进
        7.3.3 长期内开放型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的发展方向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住房公积金政策对我国住房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住房公积金和住房价格相关理论概述
    2.1 住房公积金理论概述
        2.1.1 住房公积金概念
        2.1.2 住房公积金性质
        2.1.3 住房公积金运行机制
    2.2 住房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
        2.2.1 政策因素
        2.2.2 供给角度
        2.2.3 需求角度
    2.3 住房公积金对住房价格的影响
        2.3.1 住房公积金对住房供给的影响
        2.3.2 住房公积金对住房需求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住房公积金的发展与住房价格的关联性分析
    3.1 住房公积金的发展历程
        3.1.1 试点阶段(1991 年-1994 年)
        3.1.2 推广阶段(1994 年-1998 年)
        3.1.3 法制规范阶段(1999 年-2002 年)
        3.1.4 完善创新阶段(2002 年至今)
    3.2 住房公积金的发展现状
        3.2.1 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现状
        3.2.2 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情况
        3.2.3 住房公积金利率变动状况
    3.3 住房公积金与住房价格的关联性分析
        3.3.1 住房公积金对住房市场量价的影响
        3.3.2 住房公积金对住房市场的调控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住房公积金对住房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住房价格影响因素的确定
        4.1.1 被解释变量的确定
        4.1.2 解释变量的确定
    4.2 住房公积金对住房价格影响的模型构建
        4.2.1 向量自回归模型介绍
        4.2.2 住房公积金对住房价格影响的VAR模型
    4.3 数据的处理
    4.4 平稳性分析
    4.5 协整关系分析
    4.6 因果关系检验
    4.7 脉冲响应分析
        4.7.1 房价对自身变动的脉冲响应
        4.7.2 房价对各解释变量变动的脉冲响应
    4.8 方差分解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优化住房公积金设计机制的对策建议
    5.1 优化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机制
        5.1.1 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范围
        5.1.2 建立缴存比例和收入水平的联动机制
    5.2 优化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机制
        5.2.1 提高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
        5.2.2 建立科学的住房公积金利率体系
        5.2.3 实现住房公积金的跨区域借贷
    5.3 优化住房公积金对住房市场的传导机制
        5.3.1 积极推进住房公积金用于保障房建设
        5.3.2 建立住房公积金政策与房价的动态平衡机制
        5.3.3 加强住房公积金与其他政策的协作配合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6)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对职工的购房保障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 研究评析
    三、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内容
        (二)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方法
        (二) 技术路线
        (三) 可行性分析
    五、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 特色
        (二)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 基本住房公积金
        (二) 基本住房公积金购房保障功能
        (三) 住房公积金贡献度
    二、理论基础
        (一) 强制储蓄理论
        (二) 消费理论
        (三) 社会比较理论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一、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 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背景
        (二) 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回顾
    二、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实施现状
        (一) 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管理运行机制
        (二) 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政策规定
        (三) 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特点
        (四) 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主要成就
    三、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面临的挑战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购房保障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设计原则
    二、基本住房公积金购房保障功能评价指标
        (一) 指标选取依据
        (二) 政策执行力度
        (三) 资金运作效率
        (四) 购房贡献度
    三、基本住房公积金购房保障功能综合指标的构建
        (一) 综合指标的测算
        (二) 指标权重设置
        (三) 特殊计算说明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购房保障功能实证分析研究
    一、数据来源
    二、具体指标测算结果
    三、1999-2013年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购房保障功能分析
        (一) 基本住房公积金政策执行力度层面测算与分析
        (二) 基本住房公积金资金运作效率层面测算与分析
        (三) 基本住房公积金购房贡献度层面测算与分析
        (四) 基本住房公积金综合指标值的测算与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购房保障功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购房保障功能存在的问题
        (一) 基本住房公积金政策制度层面
        (二) 基本住房公积金资金运作层面
        (三) 基本住房公积金使用提取层面
    二、影响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购房保障功能的原因分析
        (一) 基本住房公积金政策制度层面原因
        (二) 基本住房公积金资金运作层面原因
        (三) 基本住房公积金使用提取层面原因
    三、本章小结
第七章 提高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购房保障功能的对策建议
    一、基本住房公积金缴存政策改进建议
        (一) 扩大覆盖范围
        (二) 加强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执法力度
        (三) 建立缴存额的动态调整机制
        (四) 适度提高缴存比例
    二、基本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改进建议
        (一) 优化提取流程,扩大提取范围
        (二) 合理使用增值收益
    三、基本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改进建议
        (一) 建立差别利率制度
        (二) 优化基本住房公积金利率管理体系
        (三) 调整公积金贷款上限
    四、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局限性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购房保障功能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7)浅谈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住房公积金利率体系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行住房公积金利率体系的主要特点
二、住房公积金利率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低存低贷”的利率政策欠缺公平
    (二) 利率政策较为单一, 缺乏弹性
    (三) 利率调整较为僵化, 缺乏灵活性
    (四) 利率定价与制度贯彻有所脱离
    (五) 各项利率管理机制尚未建立
三、改革住房公积金利率体系的思考和建议
    (一) 加快《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修订工作, 推进住房公积金利率体系改革
    (二) 制定住房公积金利率管理规范性文件, 建立住房公积金利率管理委员会
    (三) 全面考量利率政策的设计原则
        1. 兼顾政策性和效益性。
        2. 存款利率设计要保障缴存人储金保值。
        3. 贷款利率设计要体现制度优越性。
        4. 存贷利差要考虑全面成本和风险覆盖。
    (四) 建立科学、多元化的住房公积金利率体系
        1. 建立差别化的存贷款利率体系。
        2. 要建立多元化的贷款利率体系。
        3. 实行科学灵活的利率调整机制。
    (五) 探寻符合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的利率定价机制
    (六) 全面提升住房公积金利率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
        1. 建立科学的利率风险管理流程和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决策系统。
        2. 建立高素质的利率管理人才队伍。
        3. 熟悉和运用各种风险抵御工具。
        4. 加强住房公积金金融监管。
四、结语

(8)浅谈住房公积金利率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利率政策特点
二、现行住房公积金利率政策的利弊
三、完善住房公积金利率政策建议
    (一) 完善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政策
    (二) 完善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政策的几点建议
    (三) 实行住房公积金利率市场化

(9)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
    2.1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概念
    2.2 住房公积金制度设立的背景
        2.2.1 住房公积金建立的背景
        2.2.2 公积金制度设立目的
        2.2.3 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的必然性
    2.3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与历史作用
        2.3.1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阶段
        2.3.2 各时期住房公积金政策法规的归纳总结
        2.3.3 住房公积金的作用
    2.4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形势分析
        2.4.1 政治法律方面
        2.4.2 经济方面
        2.4.3 技术方面
        2.4.4 社会方面
第三章 国内外住房保障制度的比较借鉴
    3.1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
    3.2 德国的住房储蓄制度
    3.3 英国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
    3.4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经验借鉴
第四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问题分析
    4.1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现状
        4.1.1 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
        4.1.2 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状况
        4.1.3 住房公积金制度监管体系
    4.2 住房公积金制度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4.3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4.3.1 住房公积金制度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4.3.2 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营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对策建议
    5.1 公积金管理制度的改进对策
        5.1.1 明确住房保障机构的定位
        5.1.2 建立独立有效的决策机构
        5.1.3 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法律体系
        5.1.4 完善住房公积金的监管体系
    5.2 住房公积金运营制度的改进对策
        5.2.1 扩大住房公积金缴存的覆盖面
        5.2.2 加强对缴存单位的行政执法职能
        5.2.3 提高住房公积金资金使用率
        5.2.4 调整住房公积金利率管理政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住房公积金问题研究 ——基于境外住房资金积累和住房融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住房公积金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关思想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概述
    第一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第二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的管理体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性质、目标不明确及产权残缺
    第二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功能发展不协调
    第三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存在问题
    第四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体系不完善
    第五节 住房公积金制度中的问题对效率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性质、目标的明确
    第一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性质的明确与产权的完善
    第二节 我国公积金住房保障目标的明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功能的优化
    第一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功能的外部统筹优化
    第二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功能的内部自我优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运营管理的加强
    第一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的加强
    第二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标准的完善
    第三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运用率的提高
    第四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资金来源的适度拓展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体系的完善
    第一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内部决策执行体系的完善
    第二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外部监管体系的完善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改善影响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外部环境
    第一节 影响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外部环境
    第二节 住房供应环境的改善
    第三节 财税与人事环境的改善
    第四节 金融与社会环境的改善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住房公积金利率政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特征及对居民居住选择的影响研究[D]. 张燕燕.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2]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路径研究[D]. 李涛.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模式的比较研究[D]. 王语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4]江苏省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研究[D]. 许敏珍. 南京大学, 2018
  • [5]住房公积金政策对我国住房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D]. 李璇. 燕山大学, 2017(05)
  • [6]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对职工的购房保障功能研究[D]. 汪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1)
  • [7]浅谈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住房公积金利率体系改革[J]. 李飞. 上海房地, 2015(03)
  • [8]浅谈住房公积金利率政策[J]. 张迎. 财经界, 2013(17)
  • [9]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及其对策研究[D]. 田晓婧. 天津大学, 2013(01)
  • [10]住房公积金问题研究 ——基于境外住房资金积累和住房融资经验[D]. 朱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住房公积金利率政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