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航空业融资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李欣桐[1](2021)在《基于递延收益法和增量成本法下的常旅客计划会计处理及影响探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块。飞机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在航空业产品和服务逐步趋于同质化,航空公司间的竞争模式也不断转变,将战略目标从价格和服务转移到顾客。在这种竞争背景下,迫使航空业为提高客户忠诚度而研发出多种多样的服务优惠政策,因此产生常旅客计划。与中国常旅客计划业务密切相关的常旅客计划会计核算方式始终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财政部在2008年和2018年分别作出了重要的调整。本篇文章通过介绍中国航空业曾使用过的两种会计核算方式-增量成本法与递延收益法,对其基本理论,会计处理方式,适用范围进行介绍,并对比分析两种会计核算方式的优缺点。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常旅客计划“凤凰知音”为例结合最新的统计数据,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析哪种会计核算方式更适用于中国航空业现状并对常旅客计划的会计核算提出完善和改进措施。
李瑞嘉[2](2021)在《组建J货运航空公司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初,受华为转运事件和新冠疫情影响,突显了当前国际航空货运能力是我国国际供应链稳定的瓶颈之一,中国航空货运能力仍无法完全满足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自主可运”亟需破题。因此,2020年上半年以来,国务院、各部委、民航局相继出台各专项政策或成立组织机构对航空货运企业运营给予大力支持,反映出我国现阶段高度重视发展全货机国际货运和提升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为组建发展货运航空企业提供了良好机遇。在此背景下,A公司作为江西省航空产业投融资平台和资源整合平台,B公司作为全国排名前列的综合性跨境物流贸易服务企业,拟共同组建一个依托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为主运营基地,聚焦国际航空货运运输业务,搭建往返五大洲腹地航线网络的J货运航空公司,以抓住此次发展货运航空的良好机遇。本文以货运航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以组建J货运航空公司的项目作为其研究对象,进行了项目的战略分析、市场分析、实施计划和方案的分析和风险评估分析,并通过合理的预测和估算,从财务的角度判断该项目是否可行。最终得出组建J货运航空公司项目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结论,以期为A公司和B公司是否有必要组建J货运航空公司项目提供决策指导和实际借鉴。
屈越[3](2021)在《我国上市航空公司财务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财务风险是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金融领域不乏相关的研究,如资本结构理论、财务困境理论等,随着资本市场注册制的发展,监管机构与投资者也愈发重视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问题。航空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航空公司普遍是重资产的运营模式,财务风险较高,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之后,航空业受到严重冲击,财务风险进一步增加。因此,对航空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与防范愈发重要。为了识别航空公司的财务风险,本文构建了财务风险评价模型,数据来自2019年上市航空公司的年报,采用Z评分模型和因子分析法,研究表明多数航空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主要存在偿债能力较差,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且航空公司之间存在两极分化,财务状况的差异性较大,按照两个模型的分数对航空公司进行排序,结果较为一致,分数最低的海航控股在两年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侧面验证了模型效果。之后为了进一步分析财务风险的具体来源和变动趋势,选取了2016-2019年的财务比率指标,分析航空公司的偿债、营运、盈利、成长和现金流这五个方面的能力。研究表明航空公司普遍存在资产变现能力弱、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等问题。此外,还对航空公司的利率、汇率、航油波动等风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航空公司的经营业绩受到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特别是2017、2018年极大地增加了航空公司的营业成本。为了探究航空公司受到疫情的影响程度,本文结合航空公司披露的经营数据和2020年的半年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航空公司为了应对疫情冲击,普遍扩大了债务融资的规模,表现为货币资金科目的增加,但是不同航空公司的融资方式不同,财务状况良好的航空公司资产变现能力较强,因此普遍采取短期融资方式,如短期借款和发行超短期融资债券;财务状况较差的航空公司既采取短期融资,又增加了长期融资,而长期融资的利息普遍较高,增大了财务负担。接下来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为案例,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法和杜邦分析法对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公司的偿债风险较小,资产周转能力有所上升,但是成本提高导致盈利能力出现下降,此外还分析了公司受到利率、汇率等因素的影响。最后,针对航空公司的主要财务风险问题,分别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提出防范建议,如针对利率、汇率等风险进行合理的套期保值,提前储蓄专用资金以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维持合理的融资结构,发展多渠道融资方式,建立财务风险的监控机制等。
王俊杰[4](2020)在《租赁会计准则变化对航空公司的财务影响探析 ——以国航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内航空公司引入飞机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开展相应的租赁业务,这样不仅能够快速提升航空公司的运力,同时能给航空公司带来巨大的融资效应。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现役飞机约3,700架,其中通过租赁业务方式引进的飞机约占60%。新国际租赁准则IFRS16于2016年正式对外颁布。我国现代租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始终保持国际步伐,2018年财政部也正式颁布新租赁准则CAS21,并确定自2019年1月和2021年1月起分批次实施。针对承租人所有的租赁业务,新租赁准则要求统一采用“使用权模型”进行计量,这对于消除企业利用经营租赁进行表外融资的漏洞十分有效。然而,民航业是典型的重租赁资产行业,航空公司适用新租赁准则必定在会计确认、计量与列报方面受到不小的影响,如何应对相应的财务风险也成为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选取中国国航作为案例分析对象,研究新租赁准则对其所产生的相关影响。第一章主要是梳理并总结了关于旧租赁准则下的会计信息质量、是否应当修订租赁准则以及修订租赁准则所带来的财务影响等国内外文献,进而引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二章在整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新租赁准则的实质性修订内容和对其进行修订的主要原因,并对航空租赁的概念及分类进行了介绍,为后面章节做好铺垫。另外,本章还从经济后果、信息差异和会计理论三个方面介绍了租赁的相关理论。第三章首先介绍了国航的概况和现有经营状况,然后阐述了国航当前租赁资产的基本情况,并从资金流压力、租赁优势特点和国家政策三个角度对国航开展租赁业务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四章则根据2018年国航年度报告中所披露的经营租赁信息,按照新租赁准则的核算要求,在适用当期对经营租赁业务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及列报重述,并对未来租赁期内相关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第五章主要是在前一章节论述的基础上,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分析国航财务指标的主要变化和面临的相应风险;同时,本章节还阐述了国航未来租赁业务决策可能受到的影响。第六章是总结本文案例研究成果和提出相关应对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1)新租赁准则更加强调租赁业务的本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会得到提高。但是,新租赁准则会暴露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使各项财务指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并且加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2)新租赁准则会导致企业租赁业务的相关费用前移,利润呈现出“前低后高”的状态;新租赁准则适用前期导致企业盈利水平下滑,不利于业绩评估。(3)新租赁准则在具体操作过程需要更多的职业判断,会计确认、计量方面更为复杂,对财务人员的专业要求更高。(4)航空公司很可能适量降低现有经营租赁业务的比例,更倾向通过融资租赁业务来引进飞机。总之,无论租赁会计准则怎么变化,通过租赁业务引入飞机都将是航空公司必不可少的途径。航空公司应当加强新租赁准则的研究学习、调整资产管理模式、完善相应的会计信息系统、创新租赁业务筹划等方法来积极应对新租赁准则带来的财务影响;通过金融衍生工具、设定保护性条款等方式来降低利率和汇率所带来的风险。另外,相关部门与企业之间也应该加强沟通,保证新租赁准则的平稳实施。本文的贡献主要为:(1)关于新租赁准则的预期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整体层面的财务影响,鲜有结合国内企业进行具体探究;本文以国航适用新租赁准则为背景,在分析相关财务影响的基础上,对其飞机租赁业务的未来影响进行研究,丰富了相关学术文献。(2)新租赁准则正处于分步实施阶段,本文以国有控股的航空公司为案例对象进行研究,更能反映新租赁准则所带来的影响和问题,可以为即将实施新租赁准则的其他企业提供借鉴经验,也有利于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准则。
张义[5](2020)在《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制度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自上世纪中后期航空器融资商事活动高速发展以来,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型航空器融资方式,航空器权利主体越来越多,航空器权利义务关系也日益复杂。加之航空器具有天然的移动性、国际性,容易导致“权利与占有状态相分离”。为了更好的保护航空器权利人,保障航空器融资商事活动的发展,一套行之有效的航空器权利登记公示系统至关重要。各国也纷纷建立和发展了本国的航空器权利登记制度。我国航空器权利登记制度由1995年《民用航空法》确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航空器权利登记制度已无法适应航空器融资实践,存在航空器权利登记机关不统一、航空器权利登记事项范围狭窄、航空器设备的权利登记无法纳入登记系统、登记对抗范围存在争议等问题。在对国际公约、典型的普通法系、大陆法系民航大国的航空器权利登记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航空器权利登记制度的特点,分析我国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确定民航局为统一航空器权利登记机关、扩大航空器登记事项范围、肯定航空器留置权、完善航空器优先权、落实航空器设备的权利登记、限缩“第三人”范围这几点完善建议。
宋唯宁[6](2020)在《L航空公司资产证券化融资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民航产业在不断地推动中小民营航空企业参与产业的创新与改革,鼓励中小民营航空企业加大投资,实现自身发展。但在“去杠杆、防风险”的经济政策下,寻找新的融资渠道成为中小民营航空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难题。随着10多年来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起步与实践,资产证券化展现其优势,已经也成为企业融资的一个新选择,也成为解决中小民营航空企业的融资需求的新方法。本文将从L航空公司为例,运用资产证券化来给航空企业融资的新思路。本文将清晰阐述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将民航产业政策环境可行性研究与L航空内部资产证券化设计的可行性研究,论证L航空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从资产池构建、SPV组建、信用增级三个模块分析,提出L航空BSP航空票款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方案。再针对L航空BSP航空票款资产证券化项目,合理地分析预测融资的成本,与其余融资方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针对L航空BSP航空票款资产证券化融资成本与发行公司债券相当,融资成本有所降低。资产证券化不仅仅对L航空来说是较好的融资选择。随着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伴随着的困难与风险也在逐步暴露,本文也将L航空在发行资产证券化项目时会遇到的困难与风险说明阐述,并且提出建议。最后研究表明,对于L航空BSP航空票款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新的融资选择。同样,有效地缩短了其融资链条,在防范风险的情况下能支持中小民营航空企业的健康发展。
黄俊雄[7](2020)在《深圳机场航空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航空城以国际化大型枢纽机场为核心,依靠通达全球的航线网络与世界各地相连,汇聚全球各个地区的优势资源要素,成为国家和地区展示经济实力和驱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这些国家和地区均从国家战略层面充分认识到发展临空经济和航空城产业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作为驱动社会经济的新引擎和动力源。目前国内的航空城产业兴起不久,发展成熟的产业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政治和经济发达地区。深圳地处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机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枢纽,大力发展深圳机场航空城对深圳临空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深圳机场应该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重大机遇,完善自身不足,选择一种适合深圳机场航空城发展的战略。本文通过运用文献法、实证法、定量定性等研究方法,重点研究深圳机场航空城业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总结出深圳机场航空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因素,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认为多元化战略与目前的发展情况相契合,并确定了“建设国际一流、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汇集,集航空运输、商业、办公、居住、娱乐体验等功能于一体、区域辐射能力突出,临空产业特色荟萃的现代航空城”的发展定位,提出了以航空保障业务为核心,现代物流、商旅服务、航空城开发、创新业务等业务为支撑的“一核多元”业务体系的发展战略。根据战略总体要求,为保持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出差异化的业务层面战略。最后,从资源配置、组织架构、风险管控等方面,制定了实施多元化成长战略的相关保障措施。
周亚光[8](2020)在《航空公司实质所有与有效控制权自由化的演化、问题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国际航空运输协定与各国国内法均要求:被本国指定从事国际运输的航空公司之实质所有与有效控制权为本国或其国民所有。在国际条约层面,实质所有与有效控制权条款虽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而设计,但在航空大国主张的"天空开放"背景下表现出逐步自由化的趋势。在国内法层面,各法域亦逐渐采取放松限制的立场,但在制度设计方面仍存在重大差异。目前,实质所有与有效控制权条款的自由化路径主要有专门性多边条约、建立多国航空公司、国内法渐进式趋同三种方式。中国应首先完善本国立法,为双边条约的更新与互惠谈判提供国内法支持;同时在"空中丝绸之路"层面建立多国航空公司;在专门性多边条约的发展方面,则宜遵循跟进策略。
赵心怡[9](2020)在《NH公司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航空业进入门槛不断下降,民间资本、外资等资本已经开始进入航空业,试图在航空市场上分得一杯羹。我国航空企业压力持续增长,考虑到目前情况,因为竞争激烈,导致机票价格非常低廉,如果我国的航空企业想依靠建立产业链来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那将花费很多资金,周期也过长。此外,航空业也是一个投资大、风险高、收益却不高的产业。为了提升航空企业的盈利能力,航空企业必须提升现有的成本管理水平,加强竞争力。减少公司的成本就是战略成本管理主要的目的。所以,本文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出发,运用价值链分析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然后根据战略定位找出成本动因,进行成本控制,以培育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起初,本文介绍了战略成本管理的有关理论和背景,并在此基础上,讲述了战略成本管理的现状、特征和主要模式。随后分别介绍了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分析方法,即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以及成本动因分析。然后对NH公司目前的战略成本管理现状和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从价值链的角度对NH公司战略成本管理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再通过战略定位和成本动因分析提出NH公司的战略成本管理措施,以指导NH公司优化现有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进一步增强其竞争优势。就本文而言,NH公司选择内涵式精细化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实施差异化和成本领先相结合的竞争战略,加强员工战略成本管理观念,避免管理层短视行为等措施都能够有效的解决NH公司目前战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极大的减轻公司目前面临的成本压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
武伟丽[10](2019)在《基于一市两场的SC航空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民航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产业。进入新时代我国着力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自“一带一路”推进以来,我国民航业率先行动,航空运输市场获得了迅猛发展。四川省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纽带与核心腹地,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国民航“十三五”规划将成都机场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十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2021年天府国际机场投入运营,成都将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全国第三个“一市两场”的城市,SC航空作为成都“一市两场”主基地航空公司正迎来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如何牢牢抓住此次重大发展机遇,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发展,还需要管理团队运筹帷幄。本论文将SC航空公司做为研究对象,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和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基于“一市两场”背景分析研究了SC航空公司的战略选择。首先,陈述了研究SC航空公司发展战略的背景和意义,列举总结了相关问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中使用的分析工具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运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外部评价(EFE)矩阵、内部评价(IFE)矩阵、SWOT分析矩阵、QSPM矩阵模型等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SC航空的外部宏观环境、行业竞争环境,SC航空外部机会和威胁、内部优势和劣势,得出SC航空可选择的最优发展战略为增长型战略,即:把握“一市两场”机遇,发挥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大力发展国际航线,全力打造两场枢纽,提升品牌价值,以优质的服务推动效益的增加,最后,针对SC航空增长型战略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得出SC航空公司面临的机会远大于挑战,企业内部优势明显,如果制定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将为公司将来的长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SC航空公司以及其他航空公司在“一市两场”运营方面提供一定借鉴。
二、国际航空业融资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航空业融资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递延收益法和增量成本法下的常旅客计划会计处理及影响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常旅客计划会计相关理论概述 |
2.1 常旅客计划会计的相关概念 |
2.1.1 常旅客计划的概念 |
2.1.2 常旅客计划会计的相关概念 |
2.1.3 常旅客计划包含的主要业务 |
2.2 航空公司常旅客计划常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
2.2.1 递延收益法 |
2.2.2 增量成本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航空公司常旅客奖励计划会计处理分析 |
3.1 国外航空公司常旅客计划会计处理 |
3.1.1 国际会计准则的演变 |
3.1.2 国外航空公司常旅客计划会计处理方式 |
3.2 国内航空公司常旅客计划会计处理 |
3.2.1 国内会计准则的演变 |
3.2.2 国内航空公司常旅客计划会计处理方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常旅客计划会计处理分析 |
4.1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常旅客计划简介 |
4.1.1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简介 |
4.1.2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凤凰知音”常旅客计划简介 |
4.1.3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凤凰知音”常旅客计划服务模式 |
4.2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常旅客计划会计处理方式 |
4.2.1 早期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常旅客计划会计处理方式 |
4.2.2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常旅客计划会计处理方式第一次转变 |
4.2.3 中期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财务报告会计信息披露 |
4.2.4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常旅客计划会计处理方式第二次转变 |
4.2.5 新会计准则下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常旅客计划会计处理方式 |
4.3 增量成本法与递延收益法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
4.3.1 两种会计处理方式对有关会计要素的主要影响 |
4.3.2 两种会计核算方式对偿债能力的影响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启示与思考 |
5.1 增量成本法与递延收益法的完善与改进 |
5.1.1 两种会计核算方式的适用范围 |
5.1.2 会计核算方式的选择 |
5.2 常旅客计划会计核算的完善 |
5.2.1 加大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程度 |
5.2.2 会计科目处理方式 |
5.3 加强对航空公司常旅客计划会计核算的重视与监督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组建J货运航空公司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货运航空公司的研究综述 |
1.2.2 关于可行性研究的理论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和结构 |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主要结构 |
第2章 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的概述 |
2.2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1 项目投资战略分析 |
2.2.2 项目市场分析与预测 |
2.2.3 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
2.2.4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
2.2.5 项目风险分析 |
2.3 可行性研究涉及的具体理论概述 |
2.3.1 外部环境PEST分析法 |
2.3.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2.3.3 SWOT分析法 |
2.3.4 市场分析法 |
2.3.5 敏感性分析法 |
2.3.6 财务评价指标分析 |
第3章 J货运航空公司项目概述 |
3.1 项目背景 |
3.2 项目概况 |
3.3 投资方介绍 |
3.3.1 A公司 |
3.3.2 B公司 |
第4章 J货运航空公司的战略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策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行业环境分析 |
4.2.1 行业内竞争分析 |
4.2.2 替代品威胁分析 |
4.2.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分析 |
4.2.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 |
4.2.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分析 |
4.3 SWOT分析 |
4.3.1 项目的内部优势 |
4.3.2 项目的内部劣势 |
4.3.3 项目的外部机会 |
4.3.4 项目的外部威胁 |
4.3.5 SWOT分析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J货运航空公司的市场分析 |
5.1 航空货运市场现状分析 |
5.1.1 全球航空货运市场现状 |
5.1.2 亚太地区航空货运市场现状 |
5.1.3 我国货运航空市场现状 |
5.2 航空货运市场趋势分析 |
5.2.1 业务规模分析 |
5.2.2 货运结构分析 |
5.2.3 国际货量分布分析 |
5.3 市场需求分析 |
5.3.1 我国航空货运市场的需求分析 |
5.3.2 江西省航空货运市场需求分析 |
5.3.3 跨境电子商务催生巨大航空货运需求 |
5.3.4 航空冷链促进航空货运市场需求 |
5.3.5 后疫情时代带来防疫物资等新的航空运输需求 |
5.4 市场选择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J货运航空公司的实施方案分析 |
6.1 公司治理分析 |
6.1.1 股权结构设置分析 |
6.1.2 组织架构 |
6.1.3 委托经营分析 |
6.1.4 资金来源情况分析 |
6.2 项目筹建方案分析 |
6.2.1 方案一:按照民航局规章制度自主筹建 |
6.2.2 方案二:引进客运航空公司成立航空货运分公司 |
6.2.3 方案三:收购AOC资质的航空货运企业 |
6.2.4 筹建路径方案选择结论 |
6.3 商业模式分析 |
6.3.1 货运航空公司主要的商业模式 |
6.3.2 J货运航空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
6.4 航线计划分析 |
6.4.1 航线市场选择原则 |
6.4.2 航线计划方案 |
6.5 机队及机组引进计划分析 |
6.5.1 机型选择分析 |
6.5.2 机队规模分析 |
6.5.3 飞行员引进计划 |
6.6 项目实施推进计划 |
第7章 J货运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分析 |
7.1 财务评价基本判断和财务测算假定 |
7.1.1 航空货运市场经济效益基本判断 |
7.1.2 财务评价说明和财务测算假定 |
7.2 财务测算分析 |
7.2.1 敏感性参数分析 |
7.2.2 基本测算参数 |
7.2.3 总投资预算 |
7.2.4 货运量测算分析 |
7.2.5 营业收入测算 |
7.2.6 成本测算 |
7.2.7 利润测算 |
7.3 财务评价指标分析 |
7.3.1 总成本、总收入和总利润趋势 |
7.3.2 盈利能力分析 |
7.3.3 偿债能力分析 |
7.3.4 财务评价结论 |
7.4 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
第8章 J货运航空公司的风险分析 |
8.1 筹建风险 |
8.2 市场风险 |
8.3 汇率风险 |
8.4 融资风险 |
第9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上市航空公司财务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内容、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二章 航空业财务风险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财务风险的定义、特征、分类 |
第二节 财务风险的主要成因 |
第三节 航空公司发展历程与经营现状 |
一、我国航空公司发展历程与经营现状 |
二、2020 年新冠疫情对航空业的冲击 |
第三章 我国上市航空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第一节 Z评分模型 |
一、Z评分模型概述 |
二、样本选择与计算结果 |
三、Z评分模型结论 |
第二节 因子分析法 |
一、因子分析法概述 |
二、研究样本与财务指标的选取 |
三、因子分析法模型构建 |
第四章 我国上市航空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
第一节 基于财务比率指标的航空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
一、偿债能力分析 |
二、营运能力分析 |
三、盈利能力分析 |
四、成长能力分析 |
五、现金流分析 |
第二节 航空公司其它风险因素分析 |
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分析 |
二、利率风险 |
三、汇率风险 |
四、航油波动风险 |
五、投资风险 |
六、经济周期风险 |
第五章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公司概况与经营数据分析 |
一、公司概况 |
二、经营数据分析 |
第二节 财务报表分析与财务风险识别 |
一、偿债风险 |
二、盈利风险与成长风险 |
三、营运风险与现金流风险 |
四、投资风险与利率、汇率、航油波动风险 |
五、疫情影响 |
第六章 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
第一节 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
一、防范外部因素导致的财务风险 |
二、防范内部因素导致的财务风险 |
第二节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租赁会计准则变化对航空公司的财务影响探析 ——以国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租赁会计准则的信息质量研究 |
1.2.2 关于修订租赁会计准则的研究 |
1.2.3 关于租赁会计准则修订对财务影响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租赁及准则变化的理论概述 |
2.1 航空租赁概述 |
2.1.1 航空租赁定义 |
2.1.2 航空租赁分类 |
2.2 租赁会计准则变化的主要背景 |
2.2.1 分类标准不相匹配,有悖实质重于形式 |
2.2.2 表外融资过多,不利于反映企业真实情况 |
2.2.3 财务处理主观性过强,易于被企业操纵 |
2.3 租赁会计准则变化的主要内容 |
2.3.1 健全租赁认定、拆解及合并等原则 |
2.3.2 承租方租赁业务均采用使用权模型计量 |
2.3.3 完善租赁业务相关信息的列报和披露要求 |
2.3.4 加强售后租回业务与收入准则的联系 |
2.3.5 改进出租方租赁分类及相应会计处理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经济后果理论 |
2.4.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3 租赁会计理论 |
3.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案例介绍 |
3.1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3.1.1 国航公司简介 |
3.1.2 国航经营状况 |
3.2 国航开展租赁业务背景 |
3.2.1 融资渠道受限,缓解资金压力 |
3.2.2 方便机队规模替换,增强风险规避能力 |
3.2.3 政策大力支持,租赁优势更明显 |
3.3 国航租赁业务现状 |
3.3.1 融资性租赁情况 |
3.3.2 经营性租赁情况 |
4.租赁会计准则变化后对国航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分析 |
4.1 租赁会计准则变化后对租赁业务的确认计量分析 |
4.1.1 初始计量,确认使用权资产和负债 |
4.1.2 后续计量,使用权资产折旧与租赁负债摊销 |
4.1.3 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的未来变动影响分析 |
4.2 租赁会计准则变化后对租赁业务的信息披露分析 |
4.2.1 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
4.2.2 对利润表的影响 |
4.2.3 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
4.2.4 对附注披露的影响 |
5.租赁会计准则变化后对国航租赁业务及财务状况影响分析 |
5.1 租赁会计准则变化后对国航租赁业务的影响 |
5.1.1 对融资租赁业务的影响 |
5.1.2 对经营租赁业务的影响 |
5.2 租赁会计准则变化后对国航财务指标的影响 |
5.2.1 偿债能力指标对比分析 |
5.2.2 营运能力指标对比分析 |
5.2.3 盈利能力指标对比分析 |
5.3 租赁会计准则变化后对国航财务风险的影响 |
5.3.1 偿债能力减弱,融资风险上升 |
5.3.2 外币债务增加,汇率风险上升 |
5.3.3 债务融资增加,利率风险上升 |
6.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租赁业务的会计确认与计量更为复杂 |
6.1.2 企业财务指标下滑严重,财务风险更为严峻 |
6.1.3 企业将降低经营租赁比例,更倾向于融资租赁业务 |
6.2 研究建议 |
6.2.1 优化租赁信息系统,加强内部管理学习 |
6.2.2 创新租赁业务筹划,合理降低准则影响 |
6.2.3 调整资产管理模式,加强风险管理措施 |
6.2.4 加强相关部门与企业的联系,保证新准则平稳实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制度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制度概述 |
一、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的内涵 |
二、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的必要性与作用 |
三、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一)国际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二)我国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制度的发展 |
第二章 航空器权利登记机关的比较 |
一、国际公约中的航空器权利登记机关 |
(一)日内瓦公约中的航空器权利登记机关 |
(二)开普敦体系中的航空器权利登记机关 |
二、美国航空器权利登记机关 |
(一)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 |
(二)动产统一担保登记系统 |
三、法国航空器权利登记机关 |
四、加拿大航空器权利登记机关 |
(一)普通法系地区的登记机关 |
(二)魁北克地区的登记机关 |
五、我国航空器权利登记机关 |
(一)中国民用航空局 |
(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
六、小结 |
第三章 航空器权利登记事项的比较 |
一、国际公约中航空器权利登记事项 |
(一)《日内瓦公约》航空器权利登记事项 |
(二)开普敦体系中航空器权利登记事项 |
二、美国航空器权利登记事项 |
三、法国航空器权利登记事项 |
四、加拿大航空器权利登记事项 |
五、我国航空器权利登记事项 |
六、小结 |
第四章 航空器权利登记客体的比较 |
一、国际公约中的航空器权利登记客体 |
(一)《日内瓦公约》的航空器权利登记客体 |
(二)开普敦体系中航空器权利登记客体 |
二、美国航空器权利登记客体 |
三、加拿大航空器权利登记客体 |
四、我国航空器权利登记客体 |
五、小结 |
第五章 航空器权利登记效力的比较 |
一、国际公约中的航空器权利登记效力 |
(一)日内瓦公约中航空器权利登记效力 |
(二)开普敦体系中的航空器权利登记效力 |
二、美国航空器权利登记效力 |
三、法国航空器权利登记效力 |
(一)登记对抗效力 |
(二)优先受偿效力 |
四、加拿大航空器权利登记效力 |
五、我国航空器权利登记效力 |
(一)登记对抗主义 |
(二)第三人范围 |
(三)登记优先性 |
六、小结 |
第六章 我国航空器权利登记制度的不足与完善建议 |
一、我国航空器权利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 |
二、完善我国航空器权利登记制度的建议 |
(一)统一航空器权利登记机关 |
(二)扩大航空器权利登记范围 |
(三)落实航空器设备的权利登记 |
(四)确定登记对抗第三人的范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L航空公司资产证券化融资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航空企业融资现状研究 |
1.3.2 资产证券化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与理论 |
2.1 资产证券化定义 |
2.2 国内资产证券化分类及区别 |
2.3 企业资产证券化组成 |
2.4 资产证券化原理 |
2.4.1 现金流分析原理 |
2.4.2 资产重组理论 |
2.4.3 破产隔离原理 |
2.4.4 信用增级原理 |
2.5 小结 |
第三章 L航空公司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研究 |
3.1 民航产业政策环境可行性研究 |
3.1.1 国际民航业发展现状 |
3.1.2 我国民航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 |
3.1.3 民航行业重大不利影响 |
3.1.4 外部政策环境可行性结论 |
3.2 航空企业融资研究 |
3.2.1 航空企业特点 |
3.2.2 航空企业资金需求分析 |
3.2.3 航空企业融资分析 |
3.3 L航空内部资产证券化设计的可行性研究 |
3.3.1 L航空公司基本情况分析 |
3.3.2 L航空公司融资现状及需求 |
3.3.3 L航空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
3.3.4 L航空内部企业资产证券化设计的可行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L航空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方案设计 |
4.1 建立L航空公司BSP航空票款证券化的资产池 |
4.1.1 L航空公司历史收入情况 |
4.1.2 未来每年客运收入预测方式 |
4.1.3 L航空公司BSP航空票款证券化资金池现金流预测 |
4.2 L航空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SPV的组建 |
4.2.1 特殊目的载体(SPV)特性 |
4.2.2 国内特殊目的载体(SPV)分类 |
4.2.3 L航空企业资产证券化项目SPE设立 |
4.3 L航空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资产信用增级 |
4.3.1 信用增级措施 |
4.3.2 L航空BSP票款企业资产证券化项目信用增级措施 |
4.4 L航空公司BSP航空票款证券化发行方案 |
4.4.1 L航空公司BSP航空票款证券化交易结构 |
4.4.2 L航空公司BSP航空票款证券化发行方案 |
4.5 L航空公司BSP航空票款证券化融资成本预测 |
4.6 L航空公司BSP航空票款证券化方案小结 |
第五章 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存在的困难与风险分析 |
5.1 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存在的困难 |
5.2 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存在的风险分析 |
5.2.1 法律风险 |
5.2.2 销售风险 |
5.2.3 信用风险 |
5.2.4 流动性风险 |
5.2.5 评级风险 |
5.3 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风险对策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深圳机场航空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分析 |
1.3.1 国外研究成果 |
1.3.2 国内研究成果 |
1.3.3 研究成果分析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战略管理与航空城发展相关理论概述 |
2.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2.1.1 战略的定义和类型 |
2.2 战略管理研究方法 |
2.2.1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
2.2.2 SWOT分析法 |
2.2.3 安索夫矩阵 |
2.3 临空经济和航空城产业 |
2.3.1 临空经济 |
2.3.2 航空城产业 |
第三章 深圳机场航空城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国家宏观政策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科技环境分析 |
3.2 行业竞争力分析 |
3.2.1 生产要素 |
3.2.2 国内需求市场 |
3.2.3 相关和支持产业 |
3.2.4 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 |
3.3 深圳机场航空城的优势和劣势 |
3.3.1 优势 |
3.3.2 劣势 |
3.4 深圳机场航空城的机遇和威胁 |
3.4.1 机遇 |
3.4.2 威胁 |
第四章 深圳机场航空城发展战略的制定 |
4.1 SWOT分析 |
4.2 深圳机场航空城发展产业环境 |
4.2.1 深圳市产业发展 |
4.2.2 宝安区产业发展 |
4.3 深圳机场航空城发展战略制定原则 |
4.4 深圳机场航空城发展战略目标 |
4.4.1 发展定位 |
4.4.2 总体目标 |
4.4.3 分阶段目标 |
4.5 深圳机场航空城发展战略选择 |
4.5.1 战略分析组合分析 |
4.5.2 多元化战略是适应目前发展形势需要的选择 |
4.6 深圳机场航空城总体发展战略 |
4.6.1 产业遴选原则 |
4.6.2 产业功能体系 |
4.6.3 多元化发展方向 |
4.7 深圳机场航空城业务层战略 |
4.7.1 产业差异化 |
4.7.2 市场差异化 |
第五章 深圳机场航空城战略措施 |
5.1 明确航空城开发主体 |
5.2 强化航空城产业特色 |
5.3 争取外部政策支持 |
5.4 提供多元化资金保障 |
5.5 完善专业人才体系 |
5.6 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
5.7 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航空公司实质所有与有效控制权自由化的演化、问题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航空公司实质所有与有效控制权条款的历史演化 |
(一)《芝加哥公约》体系 |
(二)百慕大协定模式 |
(三)诸边协定模式 |
二、航空公司实质所有与有效控制权制度的法域差异 |
(一)法律渊源的性质不同 |
(二)执法模式不同 |
(三)实质所有与有效控制权的判定标准不同 |
1. 公司治理结构,主要考察的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
2. 外国股东的股权权利内容: |
3. 企业与外国股东之间的财务联系: |
三、航空公司实质所有与有效控制权自由化的国际方案与中国因应 |
(一)专门性国际条约路径 |
1. 国际航空运输协定国籍条款的弃权规则(waiver)。 |
2. 任择性国内法豁免机制。 |
(二)多国联合经营航空公司路径 |
(三)国际民航组织协调下的国内法渐进式趋同路径 |
四、结语 |
(9)NH公司战略成本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战略成本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2.1 战略成本管理相关概念及主要模式 |
2.1.1 战略成本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特点 |
2.1.2 战略成本管理主要模式 |
2.2 战略成本管理分析方法 |
2.2.1 战略定位分析 |
2.2.2 价值链分析 |
2.2.3 成本动因分析 |
第3章 NH公司战略成本管理的概述和现状 |
3.1 NH公司概况 |
3.2 NH公司战略成本管理目标 |
3.2.1 确定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 |
3.2.2 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
3.2.3 有效管理、控制成本动因 |
3.3 NH公司战略成本管理的现状 |
3.3.1 成本费用构成及特点 |
3.3.2 战略成本管理的现状 |
第4章 从价值链角度分析NH公司战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 行业价值链分析 |
4.2 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 |
4.3 公司内部价值链分析 |
4.4 NH公司战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1 当前战略成本管理模式过于陈旧 |
4.4.2 员工战略成本管理观念不强 |
4.4.3 短视行为严重 |
第5章 完善NH公司战略成本管理的措施 |
5.1 通过战略定位制定NH公司战略计划 |
5.1.1 SWOT分析 |
5.1.2 NH公司战略定位 |
5.2 通过成本动因确立NH公司战略选择 |
5.2.1 NH公司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 |
5.2.2 NH公司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 |
5.3 基于价值链的战略成本管理完善措施 |
5.3.1 强化行业价值链整合 |
5.3.2 强化内部价值链整合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一市两场的SC航空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一市两场的内涵与模式 |
2.1.1 一市两场的内涵 |
2.1.2 一市两场的主要模式 |
2.1.3 一市两场运营对于航空公司的影响 |
2.2 战略管理相关概念综述 |
2.2.1 战略管理的内涵 |
2.2.2 战略管理的意义 |
2.2.3 战略管理的过程 |
2.3 战略管理相关分析工具 |
2.3.1 波特五力竞争模型 |
2.3.2 PEST分析模型 |
2.3.3 EFE矩阵分析法 |
2.3.4 IFE矩阵分析法 |
2.3.5 SWOT分析模型 |
2.3.6 QSPM矩阵分析模型 |
2.3.7 战略转型理论 |
第3章 基于一市两场的SC航空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主要竞争者分析 |
3.2.2 潜在进入者威胁 |
3.2.3 替代品的威胁 |
3.2.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2.5 客户的议价能力 |
3.3 SC航空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 |
3.3.1 关键因素分析 |
3.3.2 关键因素的权重确定 |
3.3.3 EFE矩阵分析 |
第4章 基于一市两场的SC航空内部条件分析 |
4.1 SC航空公司简介 |
4.1.1 SC航空发展历程及经营现状 |
4.2 SC航空成都基地发展概况 |
4.2.1 SC航空成都基地经营现状 |
4.2.2 SC航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SC航空内部环境分析 |
4.3.1 SC航空资源禀赋分析 |
4.3.2 SC航空劣势分析 |
4.3.3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 |
第5章 SC航空发展战略选择分析 |
5.1 基于一市两场的SC航空SWOT分析 |
5.2 基于一市两场的SC航空发展战略选择 |
5.2.1 发展战略选择 |
5.2.2 SC航空公司战略调整和转变 |
第6章 SC航空增长型战略的实施措施 |
6.1 SC航空增长型战略的目标 |
6.1.1 持续扩大生产规模 |
6.1.2 追求高质量发展 |
6.1.3 竞争实力显着增强 |
6.2 SC航空增长型战略的实施措 |
6.2.1 全力打造成都两场枢纽 |
6.2.2 提前布局和优化两场航线网络 |
6.2.3 大力发展国际航线 |
6.2.4 稳步扩张机队规模 |
6.2.5 持续优化现有航线网络结构 |
6.2.6 加快人才资源储备 |
6.2.7 调整竞争策略,全面提升业内竞争实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国际航空业融资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递延收益法和增量成本法下的常旅客计划会计处理及影响探究[D]. 李欣桐.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组建J货运航空公司可行性研究[D]. 李瑞嘉.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我国上市航空公司财务风险研究[D]. 屈越.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2021
- [4]租赁会计准则变化对航空公司的财务影响探析 ——以国航为例[D]. 王俊杰.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5]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制度的比较研究[D]. 张义. 中国民航大学, 2020(01)
- [6]L航空公司资产证券化融资方案研究[D]. 宋唯宁.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深圳机场航空城发展战略研究[D]. 黄俊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8]航空公司实质所有与有效控制权自由化的演化、问题与展望[J]. 周亚光.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20(01)
- [9]NH公司战略成本管理研究[D]. 赵心怡.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10]基于一市两场的SC航空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武伟丽.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