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领农民”打造理想生态——难忘的齐塞皮克农场(论文文献综述)
郑丽莹[1](2018)在《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的城市空间正义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城市空间正义”是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的核心论题和理论旨归。本研究以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的城市空间正义思想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理论出场、不正义批判、理论想象、总体方案、理论评鉴和中国启示六个部分的论述对其给予全景式分析。首先,本文从现实诉求、理论批判和话语转向三个方面呈现了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城市空间正义思想的出场逻辑。其次,本文从动力机制、基本表现和现代性后果三个层次考察了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对资本主义城市空间不正义的批判。再次,本文阐释了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者关于未来城市空间正义的理论想象。从诸位学者的思想中凝练出城市空间正义的五大价值旨趣,即社会主义的城市空间生产、开放共享的城市空间资源、异质均衡的城市空间布局、多元共治的城市空间治理和生态和谐的城市空间规划;通过对亨利·列斐伏尔的差异空间、大卫·哈维的希望空间和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之内涵的归纳展现了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关于城市空间正义的理想图绘。最后,本文从知识策略、变革力量和斗争形式三个层面梳理了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寻求城市间正义的总体方案。在理论评鉴部分,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评判标尺,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文本考察分析了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城市空间正义思想的理论品质、理论贡献和理论局限。在中国启示部分,本文立足于中国城镇化的建设实际,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城市空间正义的积极探索梳理了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城市空间正义思想的重要启示。最终得出结论: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的城市空间正义思想有益于我们更加关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空间正义问题,也有益于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城市化的制度缺陷,从而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制度自信。但是,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有国情的特殊性,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城市理论来解释中国的城市问题,在对城市空间正义的探索中要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而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可以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城市空间正义理论提供思想资源和理论借鉴。
李晅[2](2017)在《基于德勒兹哲学的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现象研究》文中提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大陆建筑市场第一次真正向西方世界打开。西方建筑学跟随西方社会的发展,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完成了从一元走向多元的演进过程,因而中国大陆建筑学迎进来的是一个前所未见的、碎片的、激变的多元全球现实。随着建筑认知与西方全盘接轨,中国本土建筑创作似乎“一切皆有可能!”,却常追问“一切从何谈起?”。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该如何把握?本文从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新现象切入——当代中国建筑师连续获得国际奖。国际建筑奖,即通过对建筑师和作品的表彰,推动全球建筑学前沿价值的思考和共同见解的形成,以应对各自社会土壤上不同的现实问题。中国获奖建筑师作为其中一员,思考与实践与西方有相通之处,因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群体——被国际关注的中国建筑师。这也形成了本研究的核心问题:他们因何而被关注?本文首先通过“前期研究构建”勾勒群像、锁定工具。从11个国际建筑奖中梳理出16组获奖者,组成获国际奖中国建筑师群像。定义“群像”的话语层面为研究视角,放入国际建筑奖所代表的外部语境,以发达国家为背景、西方哲学为工具,探求当前西方和中国对于建筑价值与本质理解上的相通点,以思考“群像”因何被国际关注。建构外部“镜像”的研究路径,引入哲学视野并通过大量文献检索和分析验证,锁定了以极具建筑学亲缘的后现代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 Delezue)的理论为分析工具。本文随后通过“理论体系认知”和“建筑师群像解读”串联概念,层层解读。先梳理德勒兹的生命哲学线索,从其创造的哲学概念中提取“高原”、“游牧”、“根茎”、“生成”四个关键概念对其哲学做体系化认知。后从认识论、价值观、方法论三个层面将四个概念运用于建筑学,形成“群像”的建筑认知基础、建筑价值观:思考原则与思维图像、建筑创作逻辑四个层层递进的解读主题。本研究将获奖建筑师作为一个整体勾勒,形成“群像”,从中国大陆外部的国际视野剖析“群像”共同内涵,用德勒兹的方式提出了“碎镜”(Comminuted Mirror)的实践状态为结论。本文“见微知着”,透过国际建筑奖,呈现西方与中国前沿建筑价值的同构与共思,为当下多元而复杂的中国本土建筑学格局的总体把握提供一个由外及内的新视角,对研究未来中国建筑学如何在国际视野中形成自己的语境有一定借鉴价值。
孔辉湘[3](2017)在《作为文化资本的艺术创意研究》文中指出本项研究将文化资本作为概念工具,采用艺术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创意产业语境下艺术创意的经济功能与文化功能。艺术创意是在创意产业语境下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强调对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包括传统的艺术生产,还包括通过“艺术渗透”提升其它生产活动价值创造的方式。艺术创意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属性,这是由艺术的生产在创意产业语境下已转变为文化资本运动的现实所决定的。文化资本是一种同时拥有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特殊资本,其资本性主要表现为增殖性、运动性、积累性等资本的一般性质,其文化性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性、创新性、可共享性等特殊性质,艺术创意具备了文化资本的双重属性,也因此拥有了资本价值创造与资源配置的功能,以及文化意义生产与传播的功能。艺术创意成为文化资本具有一定的历史语境,建立在媒介技术进步、符号消费兴起与产权保护制度逐渐完善的基础上,是社会经济形态、主导资本形态与艺术生产方式历史演变的交汇。艺术创意作为文化资本,在创意产业中的运动过程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经济价值创造的过程,即作为生产要素,经过生产、流通与消费实现价值的增殖;二是文化的传播过程,即作为文化意义,经过创造、流动与接受完成意义的建构。两个过程耦合关联,构成文化经济的深层结构。艺术创意的经济价值创造功能主要体现为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产业的关联效应推动经济增长。艺术创意借助于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作用推动产业融合,渗透到三次产业,形成艺术农业、工业设计、审美体验经济等新的产业与经济形态。价值链、价值网络与价值星系是实现艺术创意价值创造的基本生产组织模式。艺术创意的文化传播功能主要体现在艺术的生产与传播中。艺术创意以产品为媒介,通过产品的创意设计化、对三次产业的渗透融合化、价值实现模式的多样化,造就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景观。艺术创意通过将日常生活转变成美育的社会课堂、大众与分众传播对艺术创意产品进行审美意义的诠释与批评和趣味群体的塑造、艺术创意群体对趣味的生产与示范等各个不同方面影响着社会审美趣味的建构。
周婧[4](2017)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文中认为青春电影作为中国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不断演进,青春电影也逐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自省发展为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情怀,杂糅进爱情、都市、浪漫、喜剧、犯罪等元素的多元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并透过私人化的“青春”这一历时性过程透视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微缩于个人记忆中,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电影。本文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并进而从美学、文化角度解读青春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研究者对其类型形成的探索。青春电影主要指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精神困惑、生理及心理变化,以及青春主体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经历,围绕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世界青春电影自电影产生之初发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类型特征:从青春影像的崛起到冷遇沉寂后的勃发,从个人化的经验投射到多元化的创作转向,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电影类型。华语青春电影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经历了理想主义青春时代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向成熟,并在二十一世纪后出现类型的转向,逐渐由小众化、自传式的青春记录走向大众化、商业娱乐化的青春狂欢。虽然青春元素在华语电影中早已有之,但以青春题材和故事作为主体叙事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类型叙事上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在叙事母题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中以青春主体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其在成长时期对爱与性的困惑;同时,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与逃避使青春主体形成了既渴望成长获得成人资格又拒绝成长惧怕长大的内心迷茫;青春电影中也通过暴力与死亡展现青春世界的残酷与无序,在母题表达上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以青春主体、长者形象、“过客”形象三个群体构设人物图谱,青春主体的叛逆、迷茫与边缘化往往由“不在场”的母亲与“不称职”的父亲造成,家庭的破碎造成成长的歧路。教练、明星甚至偶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青春主体的精神导师,引领青春主体走向成长。在影像叙事方面,以现实记录影像、残酷青春影像、浪漫怀旧影像、清新明丽影像演绎不同风格的青春电影,将青春世界以多重视角呈现于观众;在叙事结构方面,华语青春电影往往一反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运用反经典叙事、旅程式叙事、散文式叙事和回忆叙事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以呈现出青春里复杂而敏感的情感维度。华语青春电影通过空间生产建构地域文化身份,青春主体的家庭空间是破碎与复杂的,家庭的残缺与破败、父母亲人的缺席与出走透视出独特的时代症候;而校园空间往往意味着规则与束缚,成为青春主体企图逃离与越轨的场域;相对而言,公共空间恰成为其活动与生活的主场,尽管放纵与游荡其中的青春主体仍感到迷茫,无法得到最终的救赎;村镇与都市是青春主体主要的生存空间,逐渐世俗化的乡村已不再具有曾经的诗意,落后与破败成为青春主体的禁锢空间,都市与城镇的现代化使青春主体迷失其中,成为堕落与放纵的乐园。除此之外,火车、游轮、高楼、四合院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符码,以青春世界的镜中之像管窥自我的地域文化身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青春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以青春为入口透视现实图景,以现实主义立场运用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书写青春,青春故事背后演绎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同时,以青春为镜像通过青春主体的漂泊与“异化”表现出现代主义中对存在与价值的强烈追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同样以青春的名义阐释了新时代青春消费主义的特征,并在影片中呈现出拼贴、碎片化、复制性以及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青春”不仅仅是人生中独特的成长阶段,同时,以青春为契机,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叩问。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春电影演绎出不同的美学色彩与思想内涵。作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电影必然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然而,华语青春电影为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本土化的表达路径,青春电影本身成为表达越轨者思想的有力武器,成为青年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阵地,尽管结果无可避免地被强大的消费文化收编,但以影像维度表达青年文化的表征,仍将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拉入到大众视野,完成了对青年文化的本土化表述。同时,女性亚文化也在青春电影中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关注青春时期女性自我的发现与建构,阐释青春女性在情感的坚守中完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蜕变。华语青春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文化属性与电影类型特征,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中,如何保持受众对其的新鲜度与认同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如何在情感维度上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将成为华语青春电影未来将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电影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解读了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青春世界的绚烂与丰富,青春在每个人成长中的独特性决定了青春电影必将作为华语地区重要的电影类型持续发展下去,继续讲述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
张杰[5](2014)在《1900-1929年美国汽车生产与消费的大众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00-1929年,在短短的三十年的时间里,美国汽车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经历了从汽车起步到汽车消费大众化的过程。从总体上讲,美国汽车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08年以前,这一时期的汽车价格昂贵,汽车市场完全属于上层社会;第二阶段是1908年到20年代中期,大众市场是其主要特点,福特低价位的汽车占据了主导地位;20年代中期之后是第三阶段,美国社会出现了各种各样新功能和高质量的汽车,这也是汽车多样化市场到来的标志。美国汽车消费的大众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艰辛的过程。首先,汽车消费的大众化离不开汽车的大规模生产。生产方面贡献最大的是亨利·福特亨利和他的福特汽车公司,T型车的发明和装配流水线技术的应用为汽车消费的大众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汽车营销是汽车实现消费大众化的媒介。把大规模生产的汽车销售给消费者需要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在这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是阿尔弗雷德·斯隆和通用汽车公司,他们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打破了“福特主义”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从而把汽车带进了第三发展阶段。最后,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社会的繁荣最终导致汽车消费大众化的实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刺激了汽车消费,汽车消费的大众化在20年代末最终得到实现,并对美国的城乡格局、道路建设、家庭生活等造成了巨大影响。
余承法[6](2013)在《全译求化机制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译求化机制论,以考察全译及其属性为起点,以解读钱钟书的“化(境)”为切入点,以小句中枢说和小句中枢全译说为理论基点,以汉英对比为参照点,以几个大型语料库和自建的全译语料库中为支撑点,尝试建立完整、客观、可操作、能验证的全译求化机制体系。全文遵循“三个充分”(观察充分、描述充分、解释充分)的研究要求,按照两个三角(“表—里—值”小三角和“语—思—文”大三角)的研究思路,通过论证全译的本质——化,揭示全译的核心——求化,探究全译求化的关键——求化机制,着重阐述7种单一机制的内涵、外延、理据、类型及其组合能力和概率,挖掘57种组合机制在实际运用中的倾向性规律。全译求化机制体系的建立,将丰富钱钟书的“化境”翻译思想,推动全译理论的深入研究,深化翻译共性问题的探讨,指导译学方法论建设,为全译实践、全译教学(包括外语专业的汉外互译教学和对外汉语专业的翻译教学)、译文评估、机器翻译提供理论帮助和语料支撑。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至四章为正文,第二章为第三、四章作铺垫,第三章为全文的核心,第四章为次重点,第五章为结论。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对国内“化(境)”研究、国内外全译转换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意义,并对整个研究框架作出说明。第二章阐述全译的本质及核心。先从全译的定义入手,在阐明全译活动的主体、客体、工具、目的和属性之后,指出全译求似律决定全译行为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即:语用价值第一、语里意义第二、语表形式第三。然后考察全译微观活动的三个阶段,即:原语理解、语际转化、译语表达,提出全译活动操作于以小句为中轴,语素、词、短语、复句、句群和语篇为脉络的全译单位体系。通过“化”的文字学原解、哲学通解、美学专解和钱钟书自解,赋予译学新解,详论“化”体现为全译本质的五大特征,进而指出全译的核心是求化,求化的关键是建立求化机制体系。第三章考察全译求化7种单一机制。全译求化单一机制的建立和运用必须遵循全译的三大原则,以完整再现原文的语用价值和准确传达其语里意义为目的,力图改变或保留原文的语表形式。全章七节在逐一考察7种求化单一机制的内涵、外延、理据之后,以语料库中的全译事实为依据,着重阐述每种机制及其次类的操作过程和方式。等化机制的运用理据主要是:原语和译语具有极强的文化互文性和兼容性,原语和译语具有相同或近似的思维方式,原语和译语的表达顺序与思维顺序同构,符合语言表达中的像似性规律。其操作原则是对形等义同值,多操作于小句及以下语言单位,主要包括五种类型:词等化、短语等化、小句等化、复句等化和句群等化。繁化机制的理据在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英语言文字系统的差异,后者又体现在:运用语言形式的差异,传达语里意义的差异,反映语用价值的差异。等化机制的操作原则是繁形不添义不增值,主要操作手段是增添,倾向多用于汉译英,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语素繁化、词繁化、短语繁化和小句繁化。简化机制的理据跟繁化机制相同,但操作方式相反,其操作原则是简形不损义不贬值,主要操作手段是删减,倾向多用于英译汉,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语素简化、词简化、短语简化和小句简化。移化机制是因译语结构和表达规范之需而对原语单位进行位置移动,其操作原则是移形不易意不变值,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原形移化即零翻译,主要是指原语中词和缩略语的移化;有形移化即移位,其理据是中西不同的思维认知方式导致两种语言在语序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包括语素移位、词移位、成分移位、复句的分句移位四个次类;无形移化即引中,运用理据在于:人类思维的相通,人类语言的共性,原语和译语的词语处于相同或近似的语言环境,译语的表达习惯和规范,包括四个次类:专业化引申、普通化引申、具体化引申和抽象化引中。换化机制是应语值再现和语里传达之需而进行的双语语表形式的互相交换,操作原则是换形不改意不动值,按照双语单位互换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可分为六种类型:词类换化、成分换化、句类换化、动静换化、正反换化和主被换化。每种换化类型的内涵、外延和理据不同,在次级类型上有所不同,有时存在交叉或重叠,如词类换化和成分换化、动静换化和主被换化。分化机制的理据在于:汉英两种语言类型的差异及其体现在句法结构上的区别、汉民族与英美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转换的规律,其操作原则是分形不断义不损值,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段和拆分的策略,倾向多用于英译汉,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词分化、短语分化、小句分化和复句分化。合化机制的理据与分化机制相同,但操作手段相反,原则是合形不漏义不变值,采取化零为整的手段和融合的策略,倾向多用于汉译英,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短语合化、小句合化、复句合化和句群合化。第四章考察全译求化组合机制。采用个案研究的形式,通过对四篇公共演讲稿口译实例的调查和统计,逐一阐述57种组合机制的具体操作。通过统计与分析发现:1)五类组合机制按照类型数量依次排序为:三合机制(20种)>二合机制=四合机制(15种)>五合机制(6种)>六合机制(1种),按照运用频率依次排序为:三合机制(148例)>四合机制(122例)>二合机制(73例)>五合机制(53例)>六合机制(18例)。可见,机制组合的数量越多,要求越高,难度越大,频率就低;2)由于每种单一机制的运用频率和组合能力不同,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有别,各种组合机制在相应类别中的运用频率呈现不平衡性。第五章为结论,总结全文的五个基本观点,指出现存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
李艳英[7](2013)在《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画的喜剧性表达已经超出了一般的创作手法,形成了动画艺术特有的语汇和表情,形成了动画所独有的喜剧性症候。这种状况与动画艺术的基本形态有关,也与创作者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受众长期积累的观赏经验有关。论文主要包括六部分,其中第二、三、四、五章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在导论中提出了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重要的研究概念进行了界定,制定出本论文的研究方案,主要包括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内容以及创新之处等。第一章的内容主要包括考察动画本质的独异性和分析影视语言系统和动画语言系统中的喜剧性表现手段。在第二章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人物的考察中,论文首先回顾了喜剧理论中存在的三种喜剧性形象,以此为理论基础考察了我国动画系列片中喜剧性人物的状貌,对三种类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解读;其次,借鉴福斯特小说中有关人物性格“圆形和扁平”的划分,发现我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人物中圆形人物偏弱,扁平人物较多且又可细分成“老顽童”“小跟班儿”和“傻瓜二人组”等类型,至于哪种性格方式更适合于塑造喜剧性人物形象,论文也做了探讨;第三,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人物的造型,笔者认为主要包括“拟容取心”的民族化造型和“圆球”形态的喜感造型,审美取向上趋向于“视觉系”风格,总体呈现出“混搭”的美学特征。第三章是中国动画系列片的喜剧性语言分析,主要包括普通喜剧性语言和特殊喜剧性语言。以经典动画系列片《阿凡提的故事》为例探讨了中国动画系列片中常用的几种喜剧性语言技巧,认为当下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语言追求“无厘头”的风格,形成松弛卑微、荒诞不经和泼辣警辟的美学特征。第四章是有关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的叙事分析,从系列叙事和影像动画叙事两个角度构建出本章研究的理论基础。本论文首先解决的是“谁”在讲的问题,研究发现在场的喜剧性叙述者主要有三类,主要包括旁白叙述人(有声音的讲述者和无声音的讲述者)、角色叙述人和歌唱者;不在场的非人称叙述人从画外蒙太奇和画内蒙太奇的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发现这种高超的喜剧性讲述方式,在中国早期的动画系列片中运用的相当出色;其次是研究讲“什么”,即喜剧性内容呈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的喜剧性世界,二是物种乾坤大挪移后所产生的新的喜剧性冲突。第五章是对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情境营造的探讨,一定意义上也涵盖着“怎样讲”的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动画系列片的喜剧性情境,本质上是创作者为了制造喜剧性笑而有意设置的一种“情势”,只有层层铺垫充分“造势”,才能有助于喜剧性的实现,而“误会·假想的困境”“角色转换”和“狂欢化”是很好的营造技巧,论文认为“碎片化”成为后现代意义上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情境的重要美学特征。第六章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我国喜剧精神的特征进行了总体梳理,发现矜持和淡泊的喜剧精神影响着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的生成;二是探讨了拘谨的民族性格对创作者的影响,论述了儿童思维的重要性,并对想象化的儿童定位进行了批判;三是从政策和市场两个方面探讨了客观环境对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所可能产生的影响。结语部分对中国动画系列片的喜剧性表达进行了回顾,并提出对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表达的期望。
马静[8](2011)在《台湾《醒报》词汇考察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与大陆同用汉语,但是由于历史和政治上的影响,两岸的一部分词语出现了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岸人民的交流。本文以台湾《醒报》新闻网“今日必读”栏目的新闻稿作为语料进行词汇考察与研究,对这部分语料进行分析梳理和观察,形成了《醒报》词表,并与大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作对比。根据所选语料和词表,从词形的角度进行考察。在两岸用词有差别的部分中,大陆和台湾的词汇在词形上存在四个方面的不同,即,词形完全相同所指不同、所指相同而词形有异、台湾特有词、台湾保存下来的旧词。本文从这三个方面,结合具体词,分析产生差异的类别,并结合具体例子,得出了结论,产生差异的词主要存在于外来词和新兴事物造词方面;在两岸用词相同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历史传承词和行业词,以及部分词形一致的外来词上。根据所选语料,并对照词表,在对比台湾与大陆词汇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后,结合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知识,探究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历史的影响和台湾与大陆社会生活的不同。再结合语言的发展规律,认为一部分词汇会在两岸交流密切的领域得到融合,消除两岸交流的障碍。
李涛[9](2007)在《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综合运用历史观点和美学观点有机统一的研究方法、符号学的研究方法,从符号特征和文化内涵的角度切入研究,分析了226个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经典商业动画形象。通过考察中国动画产业的困境现状,本研究揭示了中国原创动画在政策倾斜和巨大的市场需要面前,裹足不前的真正症结;剖析了当前动画业界和理论界抱持的错误观念。文章借鉴世界动画产业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成功经验和运作手法,明确指出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瓶颈在于忽视动画形象的创意、制作和开发,并由此发现了两个重要规律:其一,动漫产业的本质是形象产业,动画形象的号召力是直接决定动漫产业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动画形象之于商业动画片,类似“商业电影中的电影明星”,尤如“商业广告中的明星代言人”,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其二,中国“萌产业”实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开发拥有版权归属的动画形象的产业符号。为了说明动画形象之于商业动画片和动画产业的重要性,本研究遵循历史研究的方法,用史学的方法科学地建构世界商业动画形象群像图。本文从历史的尘埃中挖掘出古文明时代有图像记载的最早的原始动画形象,从两万五千年前的石器时代人类试图用笔(或石块)捕捉凝结动作的滥觞到中国马家窑文化时期原始的人物动画形象再到埃及的法老时代神庙的“神”虚拟动画形象,捕获到原始动画形象的现世和发展踪迹。19世纪末20世纪初,动画技术基本成形,动画形象得以摆脱原始形态步入现代行列。溯源现代动画形象的诞生,考证动画形象史上的诸多“第一”,其目的是试图通过从原始动画形象到现代动画形象的源起特点和发展趋势规律的寻踪,拂开动画形象技术创造和艺术装饰的面纱,探查动画形象的精神本质和文化内涵的真实面相。本研究一方面广泛清理国内、国外动画形象史学和动画形象理论成果,从中探寻关涉动画形象内容介绍和文化分析的素材。另一方面,利用交叉分析得到大量收视数据,重点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武汉、兰州、西安、沈阳、长沙10个具有收视代表性的城市做了动画片收视受众的细分数据样本研究,以此获得的第一手动画形象库为基础,通过长期的大量的资料搜集和样本甄选工作,提取了美国和日本自本国商业动画片诞生以来,在动画片史上有深远影响的动画形象、获得世界重要奖项的动画片中的动画形象、高票房动画片中的动画形象和浙江大学数字娱乐研究中心于2005年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和成都5个城市进行的受众“最喜欢的动漫形象”的调查和2006年进行的第二次补充调查的资料为蓝本,几者结合,交叉分析,遴选出美国和日本商业动画片中的经典动画形象的样本。世界商业动画片市场长期由美国和日本占居绝对主导地位,美国和日本的动画形象造成中国动画消费市场直接的经济流失,更至关重要的是中国青少年深受美国和日本动画形象的文化熏陶,形成与中国民族文化的竞争之势。知已知彼才能扬长避短,本研究对动画片诞生百年来的美国和日本商业动画片中的经典动画形象进行了大型的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意在通过对世界动画产业最发达的美国和日本动画形象的本质特点和文化内涵的深层分析,以期接通中国与世界动画产业发展前沿的路径,力图为中国动画产业的良性循环提供一条新路,同时也为当前动画理论研究开一个生面。针对样本中的每个动画形象,本研究以美学特征、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为基点结合分析,运用历史观点和美学观点有机统一的研究方法,力图剖析成功的商业动画形象的内涵。本文认为:动画形象是典型的符号文本,动漫产业是符号生产。美国和日本将动画形象符号既作为内容也作为工具娴熟地进行商业运作,是其动漫产业成功的秘诀。本研究在动画形象的符号学分析中,提出了文化符号改写的观点,分析了商业动画片中动画形象的衍生产品的市场化运作是文化符号向产业符号的转换。鉴于美国迪斯尼商业动画遮蔽式的耀眼光芒,本文将美国商业动画形象史分为“前迪斯尼时代”、“迪斯尼时代”和“后迪斯尼时代”三个时期,挖掘清理出前迪斯尼时代渐渐沉沙在历史的长河中的动画形象,以文化尊重和美国动画形象完整研究需要的虔诚态度将之记载于世界动画形象史上。在日本经典商业动画形象的研究中,本文导入了“物哀”等日本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内涵和符号建构的对比分析,重点对手塚治虫和吉卜力的作品,尤其是宫崎骏创作的动画形象进行了符号分析和社会反思。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提出了动画形象的研究命题,简要论述了研究动画形象的文化意义和经济意义,界定了商业动画片、动画形象、原始动画形象的基本概念,阐述了研究对象、研究途径和研究的方法。第二章是国内、国外相关研究的综述。国内研究综述从动画史研究、动画形象品评、动画教材中的动画形象创作、建构动画形象研究的基础理论及动画辞典中的动画形象档案五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动画形象研究的状况和发展的趋势;国外研究综述从动画文化的角度对世界动画历史和动画基础理论涉及动画形象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概括,评述了亚太动画研究中的东方动画形象和世界动画形象新语境研究中的动画学术转向,重点评价了迪斯尼动画文化研究的文化价值。第三章从动画片的起源厘清了原始动画形象和现代动画形象的诞生和发展历史,鉴定和明确了动画形象史上的多个“第一”。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研究的重点,分别从美国和日本动画形象诞生始,对美国和日本商业动画片中的经典动画形象进行了全面梳理,对样本中的每一个动画形象进行了文化内涵和符号特征分析,结合历史时代特征剖析了动画形象的美学特点。介绍了旗帜式的动画大师的生平,分析其创作动画形象的时代社会政治背景、经济生活和思想文化思潮特点,以期通过这种综合研究,增添其创作经典动画形象的背景文化认知,揭示更深刻的内涵。第六章综合分析了动画形象的符号意义,例举说明动画形象是符号的生产和传播,典型动画形象正是典型的符号文本。动画形象的文化价值是文化符号的写作,动画形象的产业价值是产业符号的建立,动画形象是符号的存在。最后的结语将全文几个部分贯穿起来,归纳了受众喜爱的动画形象的四个共性特点,进一步总结了经典商业动画形象的一些普遍规律。本研究基本厘清了世界动画产业前沿的美国和日本的经典商业动画形象系列及其特征,分析了成功商业动画形象的符号特点和文化内涵,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动画产业不能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达到了本研究预设的目标。
刘彩虹[10](2005)在《整合与分散 ——美国大都市区治理体制研究》文中提出美国大都市区的一个显着特征就是政治分散化。为消除这种政治分散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自19世纪末起大都市区一直在进行不断改革。本文以这一过程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宏观上把握美国大都市区治理机制的演变轨迹和规律。全文结构如下: 第一章“美国大都市区概况”:本章对美国大都市区的政治分散化情况和地方政府体制作了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这种分散化格局形成的原因,指出美国社会中根深蒂固的殊分主义、获取公共服务的需求、商业利益驱动、政治文化影响、以及许可性的建制法共同造成了美国大都市区的政治分散化。 第二章“中心城市的兼并”:美国先后经历了两次兼并浪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面临服务短缺的郊区为了获得更好的市政服务,选择了被中心城市兼并。但是到1920年代和1930年代,由于郊区居民获取服务的途径多样化,他们开始对兼并进行抵制,于是兼并活动基本停滞,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部和西部各州才重新发起大规模的兼并活动。 第三章“联邦式大都市政府”:由于中心城市的兼并遭到郊区抵制,改革者为赢得郊区选民的支持开始采取一种折衷方式,主张建立一种双层制的联邦式大都市政府.在这种体制下,一个大都市政府负责向居民提供区域性服务,而各地方政府则保留自己的身份,对那些属于地方性的事务进行管辖。本章对这种改革实践进行了介绍,重点剖析了迈阿密地区大戴德县都市政府的联邦式特征。 第四章“市县合并”:市县合并是将中心城市与其所在的县合并为一个单一的大都市政府,这一整合方式在19世纪末就已出现,但真正得到广泛运用并获得成功却是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本章选取了三个案例对市县合并作了简要介绍,并对这种整合方式的效果和影响因素作了分析。 第五章“多中心大都市治理”:由于大规模的结构性改革很少获得成功,所以多数大都市区仍处于高度的政治分散化,但是这些地区通过特区、政府间合作、城市县等方式也实现了良好的治理。本章对这些治理方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对支持大都市区分散化的多中心治理理论进行了阐述。 第六章“区域委员会”:作为一种由县、自治体以及特区等组成的自愿性合作组织,区域委员会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协调。本章主要结合案例对区域委员会的发展背景、结构和功能进行了介绍。 结语“美国大都市区治理体制图景”:美国大都市区内的各种变量综合作用决定了特定大都市区的治理体制走向整合或分散。
二、“白领农民”打造理想生态——难忘的齐塞皮克农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领农民”打造理想生态——难忘的齐塞皮克农场(论文提纲范文)
(1)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的城市空间正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该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城市空间正义思想的理论出场 |
第一节 现实诉求:20世纪6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城市问题凸显 |
一、城市发展出现新变化 |
二、城市危机普遍发生 |
三、城市社会运动频繁爆发 |
第二节 理论批判:芝加哥学派城市理论无法回应时代问题 |
一、芝加哥学派城市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者对芝加哥学派城市理论的批判 |
第三节 话语转向:以马克思主义重构城市空间正义理论 |
一、复兴马克思主义叙事中的空间维度 |
二、借助马克思主义探究城市空间正义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对资本主义城市空间不正义的批判 |
第一节 资本主义城市空间不正义的动力机制 |
一、“空间生产”与“集体消费”:解释城市空间动力机制的双重维度 |
二、“资本”与“权力”的联盟:分析城市空间动力机制的逻辑主线 |
三、“资本积累”和“阶级斗争”:驱动城市空间生成的关键因素 |
第二节 资本主义城市空间不正义的基本表现 |
一、城市空间分异 |
二、城市空间剥夺 |
第三节 资本主义城市空间不正义的现代性后果 |
一、造成“中心——边缘”的两极空间格局 |
二、城市空间形态同质性问题严重 |
三、资本主义城市空间加剧了人的异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对未来城市空间正义的理论想象 |
第一节 未来城市空间正义的价值旨趣 |
一、社会主义的城市空间生产 |
二、开放共享的城市空间资源 |
三、异质均衡的城市空间布局 |
四、多元共治的城市空间治理 |
五、生态和谐的城市空间规划 |
第二节 关于城市空间正义的理想图绘 |
一、亨利·列斐伏尔的差异空间 |
二、大卫·哈维的希望空间 |
三、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寻求城市空间正义的总体方案 |
第一节 迈向城市空间正义的知识策略 |
一、以都市现象学启蒙都市革命 |
二、以“革命理论”指导政治实践 |
三、以新空间思维激发集体行动 |
第二节 推动城市空间正义的变革力量 |
一、城市工人阶级 |
二、五种革命力量 |
三、边缘群体联盟 |
第三节 寻求城市空间正义的斗争形式 |
一、以日常生活为导向的都市革命 |
二、基于广泛联合的城市社会运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城市空间正义思想的理论评鉴 |
第一节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城市空间正义思想的理论品质 |
一、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运用 |
二、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与曲解 |
第二节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城市空间正义思想的理论贡献 |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的内涵 |
二、开辟了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新视角 |
第三节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城市空间正义思想的理论局限 |
一、对马克思“历史”概念的理解过于狭隘 |
二、改良主义的解决方案带有乌托邦色彩 |
三、对中国城镇化的考察与评价有失偏颇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城市空间正义思想的中国启示 |
第一节 城市空间正义是中国城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
一、中国城镇化实践对城市空间正义的积极探索和成就 |
二、中国城市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 |
第二节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制度自信 |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城市化无法实现城市空间正义 |
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城市空间正义 |
第三节 构建面向“中国问题”的城市空间正义理论 |
一、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市空间正义的美好设想 |
二、吸收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城市空间正义思想的有益成分 |
三、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的新理念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德勒兹哲学的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WTO时代的起飞: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陆的建筑创作 |
1.1.2 建筑学的发展趋势: 从一元秩序走向多元现实 |
1.1.3 建筑理论的哲学趋向: 探求多元的本源 |
1.2 研究缘起: 中国建筑师开始受国际关注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视阈: 外部语境 |
1.3.2 研究工具: 哲学借用 |
1.3.3 研究策略: 以微知着 |
1.4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际获奖中国建筑师解读 |
1.5.2 德勒兹哲学的建筑学应用 |
1.6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6.1 研究范围 |
1.6.2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结构框架 |
本章参考文献 |
2 走出去——当代国际获奖中国建筑师群像 |
2.1 现象锁定: 当代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 |
2.1.1 研究对象界定 |
2.1.2 获奖线索与人物 |
2.2 国际奖呈现 |
2.2.1 奖项总览 |
2.2.2 奖项简介 |
2.2.3 主要奖项解读 |
2.3 获奖建筑师呈现 |
2.3.1 评审辞 |
2.3.2 大事记 |
2.3.3 统计表 |
2.4 “群像”作为一种研究视角 |
2.4.1 隐含趋势: 从“个案”到“群体” |
2.4.2 学术价值: 作为建筑话语的建筑师“群像” |
2.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看回来——哲学工具 |
3.1 研究路线与理论工具 |
3.1.1 研究路线构建 |
3.1.2 哲学工具引入 |
3.1.3 哲学工具验证 |
3.2 德勒兹哲学的思想特征 |
3.2.1 德勒兹简介 |
3.2.2 概念的王者 |
3.3 德勒兹哲学的建筑学潜行 |
3.3.1 建筑学的“多元”时期——德勒兹反对理性 |
3.3.2 建筑学的“奇观”时期——德勒兹抵抗虚无 |
3.3.3 建筑学的“纷繁”当下——德勒兹的生命哲学 |
3.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4 德勒兹哲学的体系化认知 |
4.1 德勒兹的生命哲学线索简述 |
4.2 “高原”(Plateaux) —在地的认识论 |
4.2.1 超线性的时间观 |
4.2.2 地质学的历史观 |
4.2.3 潜在问题与解决之道 |
4.3 “游牧”(Nomadic)——此时此地,打开压抑的生命 |
4.3.1 游牧思想 |
4.3.2 游牧的内心价值 |
4.3.3 无意识与“解域”( De-territorialization)——欲望生产的动力 |
4.4 “根茎”(Rhizome)——此时此地,关联自由的世界 |
4.4.1 根茎思维 |
4.4.2 生产力与“抽象机器”(Abstract Machine)——欲望生产的导管 |
4.5 “生成”(Becoming)——介入的行动论 |
4.5.1 生成—他者 |
4.5.2 生成的概念工具箱 |
4.6 本章小结: 一切皆是此刻——从“潜在”到“现实” |
4.6.1 打碎: 欲望与离散性 |
4.6.2 重塑: 生命与传承性 |
本章参考文献 |
5 “群像”的建筑认知基础—“商原”(Plateaux) |
5.1 建筑的时间存在——实体的历史 |
5.1.1 重建非线性的建筑史观 |
5.1.2 建筑是具有多重时空的整体 |
5.2 建筑的地域存在——时间的地层 |
5.2.1 建筑的地域性: 三个时间地层 |
5.2.2 建筑学的横断面: 地域主义 |
5.3 高原的文脉——潜在之域的现实化线索 |
5.3.1 刘家琨的《高地》与德勒兹的“高原” |
5.3.2 建筑学: 潜在问题的现实化解决之道 |
5.3.3 文脉: 连续的现实化线索 |
5.4 本章小结:“群像“断面 |
本章参考文献 |
6 “群像”的建筑价值观之一: 思考原则——“游牧”(Nomadic) |
6.1 思想转向: 从“本质之思”到“问题之思” |
6.1.1 永恒的建筑: 追寻本质 |
6.1.2 当前的建筑: 直面问题 |
6.2 建筑学的游牧精神 |
6.2.1 “游牧精神”: 与国家形态建筑体系的对话和反叛 |
6.2.2 “游牧民族”: 建筑师的独立与抵抗 |
6.2.3 “游牧行动”: 建造的特殊与具体 |
6.3 将无意识写入建筑——“解域” |
6.3.1 建筑解域: 满足人类潜在诉求的创造 |
6.3.2 解域无意识: 个体—事件 |
6.3.3 碎片的建筑: 事件—空间 |
6.4 本章小结: “群像”断面 |
本章参考文献 |
7 “群像”的建筑价值观之二: 思维图像——“根茎”(Rhizome) |
7.1 思维转向:由“纵向思维”到“横向思维” |
7.1.1 纵向思维: 风格之树 |
7.1.2 横向思维: 对象之网 |
7.2 “建筑—世界”: 根茎式的认知框架 |
7.2.1 网络化进程与根茎思维 |
7.2.2 建筑的关系属性 |
7.2.3 建筑: 人类的生活世界 |
7.3 自组织的建筑——“机器” |
7.3.1 建筑机器: 引发事物潜在联系的机制 |
7.3.2 自组织机器: 差异—连接 |
7.3.3 在场的建筑: 连接—建构 |
7.4 本章小结: “群像”断面 |
本章参考文献 |
8 “群像”的建筑创作逻辑——“生成”(Becoming) |
8.1 建筑的生成 |
8.1.1 追寻建筑本体 |
8.1.2 建筑师的黑匣子 |
8.2 介入对象——“图解”(Diagrams) |
8.2.1 内容投射——建筑共同体的形成 |
8.2.2 案例透视: 贝森·西村大院——自主共享的共同体 |
8.3 介入时间——“不合时宜”(Timeless) |
8.3.1 时空抽离——建筑旅程的开启 |
8.3.2 案例透视: 南戴河海边图书馆——不合时宜的戏剧 |
8.4 介入空间——“褶子”(Fold) |
8.4.1 身心折叠——建筑物态的超越 |
8.4.2 案例透视:哈尔滨大剧院——身与心的折叠 |
8.5 本章小结: “群像”断面 |
本章参考文献 |
9 结语 |
9.1 “碎镜”(Comminuted Mirror) |
9.2 小结 |
9.3 主要创新点 |
9.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1: 十六位获奖建筑师事务所的理论与实践概览 |
附录2: 获奖中国建筑师评审辞 |
作者简历 |
(3)作为文化资本的艺术创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主要参考文献评述 |
三、文章结构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文化资本与艺术创意 |
第一节 文化资本 |
一、文化资本的概念 |
二、文化资本的特性 |
三、文化资本的功能 |
第二节 艺术创意 |
一、艺术创意概念提出的背景 |
二、艺术创意的含义 |
三、艺术创意的特性 |
第二章 艺术创意成为文化资本 |
第一节 艺术与资本邂逅:一个历史语境 |
一、经济形态、资本形态、艺术生产方式的演变 |
二、媒介革命与技术内嵌 |
三、消费社会与符号价值 |
四、制度准备与知识产权保护 |
第二节 艺术与资本整合:文化与经济共舞 |
一、艺术创意的文化意义建构路径 |
二、艺术创意的经济价值增殖路径 |
三、文化意义流动与经济价值创造的耦合与关联 |
第三章 艺术创意与经济价值创造 |
第一节 艺术创意与产业结构 |
一、资本运动与产业结构调整 |
二、艺术创意与产业结构优化 |
三、艺术创意与产业结构效应 |
第二节 艺术创意与产业融合 |
一、艺术创意推动产业融合 |
二、艺术创意与三次产业的融合 |
第三节 实现艺术创意价值创造的生产组织模式 |
一、艺术生产的组织形式 |
二、价值链线性模式 |
三、价值网络模式 |
四、价值星系模式 |
第四章 艺术创意与文化传播 |
第一节 艺术创意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含义 |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动力分析 |
第二节 艺术创意与审美趣味的建构 |
一、审美趣味及其特性 |
二、审美趣味的建构 |
三、艺术创意提升社会审美趣味的路径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4)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1、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的青春电影 |
2、青春电影与青年电影 |
3、青春电影与励志电影 |
4、青春电影与成长电影 |
5、青春电影概念辨析 |
第一章 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世界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
一、青春电影的发轫:青春影像的崛起(1900——1933) |
二、青春电影的回归:冷遇沉寂后的勃发(1934——1970) |
三、青春电影的发展:个人化经验的投射(1971-1990) |
四、青春电影的成熟:多元表述的转向(1990至今)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生产 |
一、类型萌芽:历史洪流下的青春表述(1930年代——1940年代) |
二、类型发展:理想主义青春时代(1950年代——1980年代) |
三、类型成熟(1990年代):困惑与反抗 |
四、类型转向(21世纪后):怀旧与狂欢 |
第二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 |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叙事母题 |
一、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 |
二、渴求成长与拒绝成长 |
三、青春暴力与死亡仪式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
一、青春成长中的主体形象 |
二、青春世界中的长者形象 |
三、青春成长路上的“过客”群像 |
第三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影像叙事 |
一、青春中的现实记录式影像 |
二、暴力下的残酷青春影像 |
三、创伤里的浪漫怀旧影像 |
四、青葱岁月里的“小清新” |
第四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模式 |
一、华语青春的反经典叙事模式 |
二、成长中的旅程式叙事模式 |
三、淡化离合的散文式叙事 |
四、多视角下的回忆叙事 |
第三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及地域文化身份 |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 |
一、家庭空间——残缺与出走 |
二、校园空间——压抑与越轨 |
三、公共空间——游荡与流浪 |
四、生存空间——村镇与都市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地域文化身份建构 |
一、个人化青春记忆的景观意象 |
二、群体性青春怀旧的镜中之像 |
第四章 时代青春的美学追求及自我价值追寻 |
第一节 以青春为入口的现实主义观照 |
一、青春背后的现实图景 |
二、写实主义美学观念的青春书写 |
第二节 以青春为镜像的现代主义追求 |
一、青春的漂泊与“异化” |
二、对存在与价值的追寻 |
第三节 以青春为名义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
一、新时代的青春消费主义 |
二、记忆拼贴与碎片化解构 |
三、复制青春与青春复制 |
四、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 |
第五章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亚文化表达 |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的本土化视野 |
一、华语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 |
二、讲述的权力背后——越轨者的思想 |
三、影像维度的背后——抵抗仪式与“自恋式”表演 |
第二节 女性文化的青春再现 |
一、多元化的青春女性影像 |
二、青春里女性的自我发现与建构 |
三、成长中女性情感的坚守与蜕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5)1900-1929年美国汽车生产与消费的大众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汽车的生产 |
一 早期汽车 |
二 大众型汽车的探索 |
三 规模化生产 |
(一) 高地公园建厂 |
(二) 装配流水线生产 |
(三) 日薪五美元 |
四 多样化生产 |
(一) 通用汽车公司不同的理念 |
(二) 灵活性规模生产 |
第二章 汽车的营销 |
一 汽车市场转型之前的营销 |
(一) 早期汽车营销 |
(二) 经销商的发展 |
(三) 营销开支 |
(四) 固定车型销售 |
二 汽车市场转型时期的营销 |
(一) 二手车市场 |
(二) 福特主义的衰落 |
三 汽车市场转型后通用汽车的营销 |
(一) 产品政策方面 |
(二) 产品价格方面 |
(三) 产品宣传方面 |
(四) 分销方面 |
第三章 汽车的消费 |
一 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一) 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
(二) 消费能力的提高 |
(三) 购买方式的改变 |
(四) 消费文化的形成 |
二 汽车的拥有 |
三 汽车大众化的社会影响 |
(一) 对城乡格局的影响 |
(二) 对道路建设的影响 |
(三) 对石油工业的影响 |
(四) 对人身安全的影响 |
(五) 对家庭生活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6)全译求化机制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主要内容 |
二、重点难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第五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全译本质“化”论 |
第一节 全译的概述 |
一、全译定义 |
二、全译原则 |
三、全译过程 |
四、全译单位 |
第二节 全译的本质 |
一、“化”之文字学原解 |
二、“化”之哲学通解 |
三、“化”之美学专解 |
四、“化”之钱钟书自解 |
五、“化”之译学新解 |
第三节 全译的核心 |
一、全译核心之“化” |
二、求化关键之机制体系 |
第三章 全译求化单一机制论 |
第一节 等化机制 |
一、等化机制的界定 |
二、等化机制的理据 |
三、等化机制的限制 |
四、等化机制的类型 |
五、等化机制的价值 |
第二节 繁化机制 |
一、繁化机制的界定 |
二、繁化机制的理据 |
三、繁化机制的类型 |
第三节 简化机制 |
一、简化机制的界定 |
二、简化机制的理据 |
三、简化机制的类型 |
第四节 移化机制 |
一、移化机制的界定 |
二、移化机制的理据 |
三、移化机制的类型 |
第五节 换化机制 |
一、换化机制的界定 |
二、换化机制的理据 |
三、换化机制的类型 |
第六节 分化机制 |
一、分化机制的界定 |
二、分化机制的理据 |
三、分化机制的类型 |
第七节 合化机制 |
一、合化机制的界定 |
二、合化机制的理据 |
三、合化机制的类型 |
第四章 全译求化组合机制论 |
第一节 机制的间性关系 |
一、两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
二、多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二合机制 |
一、繁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二、简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三、移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四、换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五、分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第三节 多合机制 |
一、三合机制 |
二、四合机制 |
三、五合机制 |
四、六合机制 |
第五章 结论与前瞻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全译的本质是化 |
二、全译的核心问题是建立求化机制 |
三、单一机制的运用具有倾向性 |
四、组合机制的运用存在失衡性 |
五、全译求化机制是一个完整体系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领域有待开拓 |
二、研究方法仍需创新 |
三、研究对象还可细化 |
四、研究语料仍可扩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案 |
第一章 动画本质的独异性和语言系统中的喜剧性手段 |
第一节 动画本质的独异性 |
一、与众不同的动画“语言” |
二、兼有两套语言系统 |
三、设计原理的独异性 |
第二节 影视语言系统中的喜剧性手段 |
一、蒙太奇之于喜剧性 |
二、影像的喜剧性手段 |
三、声音的喜剧性手段 |
四、剪辑创造喜剧性 |
第三节 动画语言系统中的喜剧性手段 |
一、动画喜剧性“表演” |
二、动画喜剧性“修辞” |
三、挖剪:动画喜剧性剪辑 |
第二章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人物考察 |
第一节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人物状貌分析 |
一、喜剧理论视野中的喜剧性人物类型 |
二、过渡性喜剧性人物形象分析 |
三、肯定性喜剧性人物的类型分析 |
四、否定性喜剧人物形象分析 |
第二节 扁平还是圆形?—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人物性格塑造 |
一、“老顽童”“小跟班”“傻瓜二人组” |
二、薄弱的圆形人物 |
三、圆形还是扁平? |
第三节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人物的造型及美学风格 |
一、“拟容取心”的民族化造型 |
二、“圆球”形态的喜感造型 |
三、“视觉系”的审美取向 |
四、“混搭”风格的美学追求 |
第三章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语言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语言的种类 |
一、普通喜剧性语言 |
二、特殊喜剧性语言 |
第二节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语言创作技巧分析 |
第三节 无厘头:当代喜剧性语言的美学追求 |
一、松弛卑微 |
二、荒诞不经 |
三、泼辣警辟 |
第四章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叙事分析 |
第一节 系列叙事与影像动画叙事 |
第二节 “谁”在讲?—在场或缺席的喜剧性叙述者 |
一、三种人称叙述者 |
二、不在场的非人称叙述人 |
第三节 讲“什么”?—喜剧性叙事内容的呈现 |
一、“人”的喜剧性世界 |
二、物种乾坤大挪移 |
第五章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情境的营造 |
第一节 何谓喜剧情境? |
第二节 营造喜剧性情境的技巧表现 |
一、误会·假想的困境 |
二、角色转换 |
三、狂欢化 |
第三节 “碎片化”:后现代意义上喜剧情境的营造 |
第六章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生成的喜剧精神及主客观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矜持与淡泊:民族进程中的喜剧精神 |
一、历史起点的非喜剧化 |
二、克制与放达:古代之喜剧精神 |
三、从拘谨到狂欢:现当代之喜剧精神 |
第二节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生成的主观因素分析 |
一、矜持的民族性格 |
二、儿童化的思维 |
三、想象的儿童 |
第三节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生成的客观因素分析 |
一、政策那只手 |
二、市场这只手 |
结语:回归与超越 |
附录 |
附录一 中国动画系列片(1980-1999) |
附录二 中国动画系列片(2000-2012) |
附录三 国外知名动画系列片片目 |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台湾《醒报》词汇考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1.1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语料来源、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语料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第2章 《醒报》词汇统计与分析 |
2.1 《醒报》词表 |
2.1.1 《醒报》词表的获取 |
2.1.2 《醒报》词表分析 |
2.2 《醒报》词表与大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对比分析 |
2.2.1 《醒报》词表与《现代汉语常用词表》存在差异的部分 |
2.2.2 《醒报》词表与《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相同的部分 |
第3章 《醒报》与大陆存有差异的词汇的分析 |
3.1 词形完全相同所指不同 |
3.1.1 使用范围有大小之别 |
3.1.2 所指对象有别 |
3.1.3 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
3.1.4 由缩略语产生的词形相同的词 |
3.2 所指相同而词形有异的词语 |
3.2.1 外来词的差异 |
3.2.2 词序相反 |
3.2.3 语素相近 |
3.2.4 新兴事物命名不同造成词形不同 |
3.2.5 由于缩略造成的词形略有不同 |
3.3 台湾特有词 |
3.3.1 社会制度的不同产生的特有词 |
3.3.2 具有特色的社会生活产生的特有词 |
3.4 台湾保留下来的旧词语 |
第4章 《醒报》新闻用词中与大陆普通话用词的相同部分 |
4.1 历史传承词 |
4.2 使用一致的外来词 |
4.2.1 来源于英语的外来词 |
4.2.2 来源于日语的词 |
4.3 行业词采用一致的用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动画业突围的真正症结 |
二、动画形象撬动“萌产业” |
三、有关动画形象的提问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一、研究动画形象至关未来 |
二、动画形象专题开动画理论研究生面 |
三、建立动画形象的系统分析资料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
一、研究对象和途径 |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统一的研究方法 |
二、符号学的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全文结构及创新点 |
一、全文架构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内研究综述 |
一、动画史:涉及动画形象 |
二、动画品评:动画形象文化肇始 |
三、动画教材:动画形象的创作 |
四、基础理论:建构动画形象研究 |
五、动画辞典:动画形象档案 |
第二节 国外研究综述 |
一、动画历史:动画形象分析之门 |
二、迪斯尼动画:文化中的动画形象 |
三、亚太动画研究:东方动画形象 |
四、动画学术转向:动画形象的新语境 |
第三章 动画形象的诞生历史 |
第一节 动画片起源时期的原始动画形象 |
一、图画之初的平面动态:原始动画形象的鼻祖们 |
二、中国古文明的贡献:活动起来的原始动画形象 |
三、魔术幻灯的光影:故事中的原始动画形象 |
四、动画技术的演进:催化动画形象的诞生 |
第二节 现代动画形象的诞生 |
一、麦卡锡:动画形象的“教父” |
二、“滑稽面孔”:动画形象的雏形 |
三、“小尼摩”:第一个由漫画角色改编成的动画形象 |
四、“蚊子斯蒂夫”:第一个原创动画形象 |
五、“恐龙格蒂”:第一个获版权保护的商业动画形象 |
六、动画纪录片:第一次用动画形象出演新闻人物 |
第四章 美国商业动画片中的经典动画形象 |
第一节 前迪斯尼时代:熠熠生辉的商业动画形象开宗立派 |
一、麦卡锡早期的商业动画形象:从“小尼摩”到“格蒂” |
二、苏利文和曼斯麦的合作经典:菲利克斯那只猫 |
三、弗莱舍兄弟开创的经典:人物动画形象 |
四、特纳的文化经典:时代的农夫与伊索寓言 |
第二节 迪斯尼时代:空前繁荣的商业动画形象建碑立传 |
一、商业动画界奇人:沃尔特·伊莱亚斯·迪斯尼 |
二、迪斯尼的早期经典:永不衰落的动画形象 |
三、迪斯尼的长片时代:辉煌夺目的动画形象 |
第三节 后迪斯尼时代:群雄逐鹿的商业动画形象新梦延续 |
一、迪斯尼与皮克斯的世纪合作:动画玩具总动员 |
二、梦工场的经典动画形象:绝对动物世界 |
三、影业巨人哥伦比亚的精细之作:精灵鼠小弟 |
四、派拉蒙公司的青春经典:男孩天空 |
五、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真实:精致的动物 |
六、工匠娱乐公司的经典出品:蔬菜宝贝 |
七、美国与日本的跨国合作:变形金刚 |
第五章 日本商业动画片中的经典动画形象 |
第一节 日本早期的动画片和动画形象 |
一、日本动画片的诞生 |
二、早期的政治动画形象“桃太郎” |
第二节 动画大师手塚治虫:日本商业动画形象之父 |
一、“日本漫画之神”——手塚治虫 |
二、手塚治虫创作的经典动画形象:永恒的生命尊严 |
第三节 诗人艺术家宫崎骏:商业动画形象的黄金标签 |
一、“日本的沃尔特·迪斯尼”——宫崎骏 |
二、宫崎骏创作的经典动画形象:御风的动画少女 |
三、“宫式”动画形象的符号分析:迷路的森林 |
第四节 吉卜力的功臣高田勋:萤火虫光照的动画形象 |
一、“日本动画的领军人物”——高田勋 |
二、高田勋创作的经典动画形象:平淡中的感动 |
第五节 日本经典商业动画形象群英会 |
一、走进推理的世界:柯南与金田一 |
二、超级另类儿童:小新 |
三、美丽的七色花:花仙子 |
四、忍者的天空:漩涡鸣人和宇智波佐助 |
五、迷糊的邻家女孩:樱桃小丸子 |
六、神奇百宝袋:哆啦A梦 |
七、聪明正直:一休哥 |
八、保卫雅典娜的少年:圣斗士 |
九、月亮的代表:美少女战士 |
十、外太空的机动战士:高达 |
十一、神秘的浪客:剑心 |
十二、穿越食骨井的奇遇:犬夜叉与日暮戈薇 |
十三、灌篮高手:樱木花道和流川枫 |
十四、千年女优:千代子 |
十五、神魔的监视者:美夕 |
十六、人界的护卫:幽助四人组 |
第六章 动画形象的符号意义 |
第一节 动画形象的符号生产和传播 |
一、动画形象的诞生:符号传播 |
二、原创动画形象:符号生产与传播的典范 |
三、典型动画形象:符号的文本 |
第二节 动画形象的文化符号与产业符号 |
一、动画形象文化符号的改写 |
二、动画形象产业符号的新价值 |
第三节 动画形象:符号的存在 |
结语 |
一、虚构的真实 |
二、非童稚形象 |
三、题材套路 |
四、契合时代的审美变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后记 |
(10)整合与分散 ——美国大都市区治理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分散化的美国大都市区 |
一 马赛克式的美国大都市区 |
二 大都市区政治分散化的成因 |
三 大都市区政治分散化造成的影响 |
四 大都市政府改革理论 |
第二章 中心城市的兼并 |
一 第一波:1850-1910的兼并 |
二 兼并程序 |
三 兼并的没落 |
四 第二波:二战后兼并的复兴 |
第三章 联邦式大都市政府 |
一 联邦式大都市政府的起源 |
二 1920-1930年代的联邦式大都市改革实践 |
三 1950年代联邦式大都市政府的复兴:大戴德县都市政府 |
四 1960年代以来联邦式大都市政府的理论发展 |
第四章 市县合并 |
一 市县合并案例 |
二 市县合并的效果 |
三 市县合并的影响因素 |
第五章 多中心大都市治理 |
一 特区 |
二 政府间合作 |
三 城市县 |
四 多中心主义理论 |
第六章 区域委员会 |
一 区域委员会概况 |
二 双子城大都市委员会 |
三 波特兰大都市政府 |
结语美国大都市区治理体制图景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四、“白领农民”打造理想生态——难忘的齐塞皮克农场(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的城市空间正义思想研究[D]. 郑丽莹.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2]基于德勒兹哲学的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现象研究[D]. 李晅. 浙江大学, 2017(12)
- [3]作为文化资本的艺术创意研究[D]. 孔辉湘. 东南大学, 2017(02)
- [4]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D]. 周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5]1900-1929年美国汽车生产与消费的大众化[D]. 张杰. 河南大学, 2014(04)
- [6]全译求化机制论[D]. 余承法.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7]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研究[D]. 李艳英.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 [8]台湾《醒报》词汇考察与分析[D]. 马静. 河北大学, 2011(11)
- [9]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D]. 李涛. 四川大学, 2007(06)
- [10]整合与分散 ——美国大都市区治理体制研究[D]. 刘彩虹. 复旦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