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空间格局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砚霞,于兴修,廖雯,刘璇璇[1](2022)在《汉江流域产水量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区,研究其生态系统产水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对实现汉江流域高质量持续调水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多源异构数据以及气象、土壤等资料作为输入,采用InVEST模型产水模块和情景分析法估算和阐明了2001~2019年汉江流域产水量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降水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汉江流域产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1~2019年,汉江流域产水量先增加后减少,不同时期流域产水深度空间格局基本一致,呈中北部低、西南部及东南部高的空间分异特征;全流域产水深度以增加为主,增加区域集中于丹江口以上流域,减少区域主要在唐白河流域。(2)子流域尺度上,丹江口以上流域对全流域产水量的贡献最高,是汉江流域主要产水区,唐白河流域的贡献最低。(3)城镇与建成区、裸地和草地平均产水深度最大;稀疏森林、农田和郁闭森林是流域产水的主要贡献地类,三者提供了汉江流域产水总量的90%;平原区产水深度最高,较低中山区产水深度最低。(4)2001~2019年,降水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94%和6%,表明降水变化对产水量的影响更显着,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汉江流域科学合理推进退耕还林(草)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郝改瑞[2](2021)在《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流域非点源污染形势严峻,而且面临多要素耦合驱动及多时空过程相互影响的问题。本文以汉江流域陕西段为研究区域,通过监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分析流域气象水文要素的变化特征,研究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产生的特征、规律和机理,构建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和未来气候变化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通过流域近48年的气象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情况分析,发现流域降雨量呈下降趋势,降水强度呈小幅上升趋势,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近十年年平均气温比80年代的年均气温升高了近1.0℃,三者均具有一个27 a左右的主周期,且降雨量和降水强度均呈现由北到南增加趋势,气温呈现由西北到东南增大趋势。武侯镇、安康站和丹凤站的径流量在0.05显着水平下呈现不明显的下降趋势,麻街站径流量呈现不显着上升趋势,各水文站年际间径流量无明显变化规律,前3个水文站径流量均有一个20 a左右的主周期,麻街站径流量有7 a左右的周期。武侯镇和安康站泥沙量随时间上升趋势不明显,麻街站和丹凤站泥沙量随时间下降趋势不明显,四个水文站点泥沙量的周期性均不明显。(2)通过汉江流域陕西段径流小区、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三个空间尺度的非点源污染过程研究,表明降雨径流均呈现显着的非线性关系,径流量、泥沙量、产污量之间呈现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各径流小区氮素(TN、NH3-N、NO3-N)和磷素(TP、SRP)的流失强度均值分别为0.12 kg/ha和0.0137 kg/ha,杨柳小流域对应的氮素和磷素的流失强度分别为0.16 kg/ha和0.0165 kg/ha,氮磷素流失强度表现为杨柳小流域>小区。汛期杨柳小流域输沙模数为8.04 t/km2,径流小区平均土壤流失量为1.31 t/km2,发现土壤流失量也表现为杨柳小流域>径流小区。两者氮磷素流失的主要形态是硝态氮和正磷。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不同监测指标2011~2018年的非点源负荷均值超过60%,个别年份贡献占比达到80%以上。(3)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从降雨径流、土壤侵蚀和污染物迁移转化进行了构建,并在不同空间尺度进行了验证。产汇流模块分别选择了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DTVGM)和逆高斯汇流模型。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2020年校准期(6场)和验证期(2场)洪水过程模拟的NSE系数分别达到了 0.68和0.73。2003~2018年汉江支流恒河流域年、月、日尺度流量过程的NSE系数均值分别为0.94、0.93和0.73。2003~2018年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年、月、日尺度流量过程的NSE系数分别为0.95、0.91和0.68。土壤侵蚀模块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年泥沙输移比分别为0.445和0.36,与长江水利委员会研究结果(长江流域的泥沙迁移比大约为0.1~0.4)一致。联合土壤侵蚀产沙过程和产汇流过程,分别建立了颗粒态和溶解态非点源污染模型,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颗粒态氮(PN)和颗粒态磷(PP)的流失量分别为31.36 kg/(hm2-a)和14.66 kg/(hm2·a)。安康断面流域的PN和PP的流失量分别为957.84 kg/(km2·a)和85.62 kg/(km2.a)。通过杨柳小流域不同场次污染物过程模拟,确定TN、NH3-N、NO3-N、TP和SRP污染物的NSE系数均值分别为0.69、0.74、0.79、0.71和0.71。安康断面以上流域NH3-N和TP污染过程模拟的NSE系数分别为0.78和0.83。从而说明模型在研究区适用,模拟结果可信。(4)汉江流域陕西段199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较小,近十年林地增幅较大。流域斑块类型优势地位明显上升,破碎化程度有所缓解,景观类型较原先水平丰富多样。对比2011~2018年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以及SWAT模型模拟结果,发现模拟结果具有一致性,流域偏南区域污染负荷多,其原因是降雨量大。草地面积最大所带来的土壤侵蚀也最严重,它和耕地对流域土壤侵蚀量和颗粒态氮磷负荷贡献均较大。8~15°区域带来的土壤侵蚀量最大,所携带的颗粒态氮磷负荷贡献也最大,5~8°区域的贡献率处于第二位。溶解态氮磷负荷逐年递减,草地贡献最大,林地和耕地次之。0~5°区域的溶解态负荷量最大,8~15°和5~8°的区域次之。颗粒态氮磷负荷与蔓延度指数CONTAG、最大斑块指数LPI和聚集度指数AI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溶解态NH3-N和TP与景观形状指数LSI、LPI和AI表现出正相关性,说明流域景观的多样性、破碎度和聚散型的增加会加大营养物输出的风险。(5)采用天气发生器NCC/GU-WG生成研究区域未来30年(2021~2050)的气候变化情景,历史气象观测资料与预报要素均取得较理想的结果,模拟效果表现为气温>降雨量,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与基准期(1971~2000年)相比,未来情景逐日降雨量变化不大,除石泉站以外站点降雨量均减小,各站点日最高/最低气温均有小幅增加趋势。气候变化情景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响应分析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安康断面以上流域未来30年径流量、NH3-N、TP均有小幅上升的趋势。
佟昕[3](2021)在《陕西省洋县朱鹮栖息地河流生境修复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朱鹮是当今世界最濒危、最珍稀的鸟类之一,在近几十年对朱鹮的大力保护下,朱鹮野生种群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其繁殖地的食物和适宜巢址相对缺乏,尤其是朱鹮栖息地河流生境亟待修复。朱鹮个体逐渐向周边地区扩散,朱鹮分布的区域面积逐渐扩大,使朱鹮的保护工作难度提升,其中对潜在的觅食繁殖地进行保护尤为关键,否则,朱鹮很有可能受到农药污染、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朱鹮在冬季是最危险脆弱的时期,冬季的觅食活动至关重要,在度过寒冬的基础上,还要额外储备春天繁殖所需要的能量。然而受到人类耕种轮更方式的影响,冬季觅食地大量减少,河流觅食地是朱鹮最后的保障。汉江流域是洋县野生朱鹮重要的觅食地之一,受到淘金采石业的影响,其河道结构遭到破坏,水体生境质量下降,水生生物受到严重影响,朱鹮在汉江河道中觅食的频率明显减少,朱鹮河流栖息地亟待修复。但是目前,对朱鹮栖息地,尤其是河流栖息地的选择规律缺乏了解,如何有效的保护修复河流栖息地是研究的重点。针对朱鹮河流栖息地的保护修复需求,基于对生境因子、河流生境、景观格局以及尺度效应等相关理论的研究,运用文献综述、软件分析等方法,结合朱鹮习性以及河流生境的格局研究,对朱鹮栖息地河流生境的典型因子进行判定,由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栖息地景观图解,从而形成多尺度的洋县朱鹮栖息地河流生境修复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具有恢复潜力的朱鹮栖息地河流生境修复规划设计实践中。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判定朱鹮河流栖息地典型生境因子。分别从历年景观格局指数变化、觅食空间景观格局指数对比以及实地调研感观指数三个方面进行判定,并总结其典型的修复生境因子及问题。(2)建立朱鹮河流栖息地适宜性评价体系。通过对洋县朱鹮河流栖息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筛选出各尺度下高适宜度栖息地作为修复目标,基于对朱鹮栖息地河流生境典型修复因子的判定及其相关问题,在风景园林学科视角下,运用相应的修复设计手段,构建洋县朱鹮栖息地河流生境修复方法。(3)构建洋县朱鹮栖息地河流生境修复方法。基于尺度转换原理,将生态学尺度转换为景观规划设计尺度,为朱鹮栖息地河流生境的修复方法研究可操作性。将适宜度高的河流生境图解作为修复目标,从多尺度进行其生境修复方法的构建。(4)实现洋县朱鹮栖息地河流生境修复与景观规划设计实践。通过适宜性评价、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确定具有修复潜力的关键修复地。将前文构建的修复方法运用到修复地的生境修复与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中。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创新点主要为:针对当前朱鹮及其栖息地保护阶段的新需求和生境问题,通过对已有的鸟类生态学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进行研究,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将其转化总结为朱鹮栖息地河流生境修复方法,并应用于越冬期朱鹮河流栖息地修复实践中。研究利用尺度转化和图解景观等理论,将目前对于濒危鸟类的研究转化为风景园林可操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中,为朱鹮栖息地河流生境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修复方法和景观规划设计应用。
韩露露[4](2021)在《陕西省洋县朱鹮栖息地人鸟共生景观空间营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各界对朱鹮保护力度增大,洋县朱鹮数量最新统计已达到4000多只。朱鹮主要活动范围由人口密度小的洋县高海拔区域转为人群活动较多河流平坝处。由于乡村人地作用机制、开发建设等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加剧,致使人类与朱鹮和谐关系趋于不稳定。对人类与朱鹮在洋县乡村景观空间上矛盾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人类与朱鹮共生的空间关系,并从风景园林学科出发提出了人鸟共生景观空间的“营造”方法。本文主要的内容如下:1.在前人对朱鹮栖息地和主要行为习性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朱鹮栖息地洋县范围的现状进行分析,识别出人类主要行为活动与朱鹮栖息地重叠范围,及重叠范围的主要生境类型。建立人鸟共生的适宜性评价体系并对朱鹮的三大行为活动(夜栖、繁殖和觅食)的栖息地空间进行适宜性评价。通过人类活动空间与朱鹮活动空间类型的比对确定人类与朱鹮典型的林地、农田和村庄三大共生空间,对识别出的典型生境空间进一步实地调研和人鸟矛盾点梳理分析。2.构建洋县朱鹮栖息地人鸟共生的景观空间营造方法体系,先提取朱鹮高适宜性的人鸟共生栖息地大、中、小尺度景观格局的平面模式,运用风景园林学科的方法和视角进行景观格局的图解,对典型空间的林地、农田和村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提取出洋县人鸟共生的朱鹮栖息地林地、农田和村庄空间的多尺度最优平面模式,空间格局和设计方法。3.将这一套洋县朱鹮栖息地人鸟共生景观空间营造方法体系运用到实践应用,对适宜性评价较高现状没有朱鹮活动的人鸟共生的潜在栖息地进行营造。本研究的创新点: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探究和调节朱鹮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满足洋县朱鹮种群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需求,适应其栖息地未来发展的趋势。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确定洋县人类与朱鹮在林地、农田和村庄的共生景观空间产生的矛盾及具体问题,建立人鸟共生的洋县栖息地空间适宜性评价体系,并针对性做出朱鹮三大类活动的共生适宜性评价。划分了不同尺度下洋县朱鹮栖息地人鸟共生的景观空间生境体系下的研究重点并提出洋县朱鹮栖息地人鸟共生空间生境营造方法。
曹叶琳[5](2021)在《秦岭水源涵养时空演变及其对气候的响应》文中指出秦岭呈东西走向贯穿我国中部,是重要的天然绿色屏障和多种类型生态功能区,目前有关该研究区的水源涵养生态功能服务的研究还缺乏深入。本文立于水源涵养功能这一研究点,选择陕西省内的秦岭核心区为研究区域,借鉴生态系统理论,选择InVEST模型、修正的Penman-Monteith模型和相关空间分析等方法,综合利用多源数据产品,对1980~2018年秦岭水源涵养生态功能的时空差异特征和动态变化进行探索,初步分析影响因子与水源涵养的联系,并对水源涵养在不同尺度下对气候的响应开展深入探讨,最终通过情景设定对秦岭未来一段时间水源涵养量进行简单的模拟预测,以期为秦岭水资源保护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1980~2018年秦岭区域的年平均气温和年蒸散量均呈上升状态,年降雨量则呈下降状态,变化趋势分别为0.37℃/10a、10.64mm/10a和-17.03mm/10a,且这三要素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2.76℃、875.89mm和840.70mm。空间上整体来看,气温与降水量的分布均是秦岭南麓的值高于北麓,而蒸散量的分布与海拔有一定相关性。(2)1980~2018年耕地总共减少了65.68km2,林地减少了12.38km2,草地增加了38.12km2,水域增加了11.75km2,其他用地则增加了28.16km2。从年代来看,1980s到2010s耕地的变化趋势和林地、草地的变化趋势呈反向变化,耕地面积的增加伴随着林地和草地的下降。(3)1980~2018多年平均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范围、水源涵养深度、水源涵养总量分别为0~1140.69mm、51.84mm、30.12×108m3。近39年,水源涵养整体变化表现为缓慢下降,变化速率为-2.14×108m3/10a,且由于极端降水,水源涵养量分别在1981、1983和1997年出现过三次较大的突变。水源涵养量在空间上表现为整体上除嘉陵江流域以外,以秦岭主脊为核心向四周逐渐降低。从一级流域来看,水源涵养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汉江流域16.40×108m3、渭河流域4.94×108m3、嘉陵江流域4.15×108m3、丹江流域2.93×108m3和洛河流域1.54×108m3。(4)水源涵养量随DEM的升高而增加,变化趋势为16.8mm/km;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变化趋势为坡度每升高1°,水源涵养下降0.72mm;随气温的升高而减少,变化趋势为3.91mm/℃,且气温与水源涵养量的相关性与海拔的高低呈负相关;水源涵养量还随着降水量的升高而增加,降雨量每增加10mm,水源涵养量增加2.67mm;随蒸散量的升高而减少,蒸散量每增加10mm,水源涵养量下降1.96mm;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源涵养量不同,表现为林地(15.09×108m3)>草地(9.43×108m3)>耕地(5.53×108m3)>城乡用地(0.04×108m3)>未利用地(0.01×108m3),其中林地和草地的水源涵养量占总量的81.41%,成为主要贡献力量。(5)在极端降水条件下,水源涵养量变化显着,干旱年份的水源涵养量占多年平均的29.53%,湿润年份是多年平均的2.36倍。极端降水对水源涵养量的影响表现在,湿润年份水源涵养量较正常状态下增加了59.46mm,干旱年份则减少了18.29mm。根据情景模拟证明气候变化对水源涵养量起主导作用,且模拟得到未来十年秦岭平均水源涵养量为31.48×108m3,与近39a的平均水源涵养量相比增加1.36×108m3。
刘洋[6](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径流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进入人类世以来,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呈现加速的趋势,对于全球水循环势必产生重要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水资源科学调配、缓解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危机的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中线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自2014年12月通水以来,由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调水,当前多年平均调水量60亿m3,已累计向华北地区调水361亿m3。在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工程水源地径流变化机理以及未来水资源变化趋势需要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收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上游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耦合大尺度分布式VIC水文模型和Dinamica EGO模型,结合情景反推法设计的不同模拟情景,实现水源地历史径流变化的归因工作。此外,通过利用降尺度后的IPCC5的气候模式的2个气候情景(RCP4.5、RCP8.5)以及不同情境下的未来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研究区未来径流变化的模拟。在此基础上,通过变异范围法探究未来极端径流趋势。主要结果如下:(1)在1979-2018年间研究区“暖干化”趋势的背景下,研究区径流每年下降4.39 m3/s,主要体现在雨季径流的下降。交叉小波分析表明降水、温度和潜在蒸散发对研究区径流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其中降水是径流变化的主要气象影响因素。研究区径流对城镇和建设用地变化的敏感性最高,其次是灌丛、旱地、水田和草地,对林地变化敏感性最低。(2)基于耦合模型框架的归因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分别影响99.7%、108.2%和102.1%的径流变化。此外,气候变化可以加强或减弱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3)经济优先发展情景下,未来(2025-2070年)丹江口入库多年平均径流与历史时期(1979-2018年)相比增加25%-33%。生态优先发展情景下,丹江口入库多年平均径流降低0.38%-6.01%,其中在RCP4.5情景下,2050年之后降低趋势有所缓解。尽管生态优先发展情景增加了区域的植被用地面积,能够滞存更多的水量,但是在未来降雨和温度较大波动的影响下,未来研究区将会面临更大的洪涝灾害威胁。本研究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历史气候和径流规律做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径流变化机理进行了科学的探究,研究结果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及其他类似环境区域的径流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研究区旱涝灾害存在增加的趋势,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针对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进行科学合理的情景配置将能够有效的缓解极端径流风险。
郝小雨[7](2021)在《陕南秦巴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优化研究 ——以安康市汉滨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乡村聚落在特定地理单元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研究地域人地关系,把握聚落的空间结构,促进人地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陕南秦巴山地丘陵沟壑区具有复杂的地形条件、重要的生态价值及鲜明的地域特征,聚落分布极具研究价值。本文以陕南秦巴山区的安康市汉滨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汉滨区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提取乡村聚落斑块,综合应用景观格局指数及Arc Gis10.2的空间分析方法,对安康市汉滨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运用空间聚类方法,对乡村聚落空间类型进行划分;运用缓冲区分析,探测地形、河流等要素对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全域尺度。空间规模密度方面,汉滨区乡村聚落空间规模分异特征突出,在县域中部月河川道地区呈现大规模-高密度的分布特征,在南北部地区呈现小规模-低密度的分布特征,县域内乡村聚落在中西部地区呈现多核心带形密度分布特征。空间形态方面,全域乡村聚落的带形特征突出,在县域中部地区人地活动频繁,聚落斑块形态复杂、破碎度低,以指状、团状聚落为主,县域南北部聚落形态较复杂,聚落破碎度较低,兼具松散团状与间断带形形态,镇域最北侧聚落破碎度高,趋向于散居形态。空间类型划分方面,按照空间聚类分析,将汉滨区乡村聚落划分为高密度指状集聚、丘陵点状镶嵌、高密度点状镶嵌与带状集聚混合及低密度散点分布四种空间类型。(3)镇域尺度。选取四类集聚特征的典型乡镇,发现四类乡镇人口规模均趋向于均衡分布,若镇域内有高等级河流或交通干道通过,镇域空间结构多为轴带依附型,反之一般为星点型空间结构。聚落选址格局方面,按照地形地貌分为中高山地类、低山丘陵类及川道盆地类三种类型。(4)村域尺度。发现汉滨区不同选址格局的聚落内部的山体、林地、建筑、河流等排列方式在空间上存在显着差异。(5)演变影响机制。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机制包含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两方面内容,驱动机制构成因素包括驱动者、受动者及驱动发生的传输机制,驱动过程即“动力产生-动力传输-动力接受-驱动反馈”的过程,影响因素就是在动力传输与动力接受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驱动结果为乡村空间发展或消亡。(6)优化策略。笔者基于汉滨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自然灾害风险评价及上位主体功能区划要求,将汉滨区乡村聚落划分为鼓励发展型、适度发展型、控制扩张型与搬迁撤并四种优化类型,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
贺裔闻[8](2020)在《基于水量调节服务评估的武汉市绿色基础设施空间格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水量调节服务包括城市径流调节服务与水源涵养服务,可反映城市整体水生态系统健康程度。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包括城市内部各类生态用地与河流湖泊等,直接参与影响城市生态系统水量调节服务过程。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城市水生态系统功能受损,以绿色基础设施手段提升城市水量调节服务,是符合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本研究使用蓝水与绿水作为水量调节服务指标,采用SWAT模型模拟得到武汉市2008年与2018年15个子流域上的蓝水量与绿水量。其中蓝水指地表径流、土壤中流与浅层地下水之和,绿水指非饱和土壤水与植物蒸散发。研究选用景观格局指数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空间格局的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法探索水量调节服务指标与绿色基础设施景观格局指数之间关系,并基于结果提出绿色基础设施空间格局优化策略。本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三部分:(1)2008年至2018年武汉市各子流域径流调节服务都有所下降,根据蓝水流失率变化可将各子流域径流调节服务分为下降最快、下降较快与稍有下降3个等级。其中蓝水流失率下降最多区域主要分布在武汉市东北角、西北角与南部区域,其次是主城区以及主城区附近偏东北方区域,相对流失较少的是主城区附近偏西北方的子流域;水源涵养服务变化较复杂,根据绿水量可将各子流域的水源涵养服务分为增长、稳定、一般和下降4个等级。其中绿水量增加较多区域主要位于主城区子流域以及外围四个角的子流域,下降区域主要位于东北部。(2)2008年到2018年武汉市整体绿色基础设施空间格局破碎化程度都有所上升,林草地斑块与农田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呈上升趋势,水域斑块分类要素破碎化程度有所减弱。绿色基础设施斑块在15个子流域上具有明显空间分异特点,北部与南部大部分区域农田斑块占比最高,农田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十年间增加最明显。中部区域水域斑块与农田斑块占比较相近,农田破碎化程度增加明显,而水域斑块的集中程度有所增加。(3)探索绿色基础设施格局指标与水量调节服务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加水域斑块形状复杂度与分散程度,增加林草地斑块与农田斑块破碎度,以及减弱整体绿色基础设施破碎度,都有利于增加绿水量,从而促进水源涵养服务的提升;同时,水域斑块分散度的增加,林草地斑块大小的增加与均匀度的增加,农田均匀度的增加,以及整体绿色基础设施破碎度的降低,都有利于减少蓝水量流失,从而促使径流调节服务的提升。(4)现有规划对提升武汉市的水量调节服务有一定作用。对于武汉市东南部区域的农田以及西北部区域子流域林草地,需更多可有效减少斑块破碎化的保护政策;对于武汉市主城区与周边的水域,需尽量尊重其自然化形态进行营造。
蒋苏彤[9](2020)在《“长寿之乡”湖北钟祥乡村景观空间解析及其特征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是我国城镇空间体系的基本单元之一,也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振兴是建设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研究乡村、保护和发展乡村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来看,有着数千年传承的乡村景观的相关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是学科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时下探讨和研究健康景观极具借鉴意义的资料库和样本单元。从近半个世纪中国百岁老人的数量变化态势来看,全国大部分的百岁老人主要分布在乡村地区。这一现象与空间之间是否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相关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对景观领域开展的系统探索则更少。湖北钟祥市被中国老年学学会首批认证为“中国长寿之乡”,从某种角度说明了钟祥的乡村与其他地区相比可能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以钟祥的乡村景观为样本,系统梳理和解析其景观的结构、要素及特征等,不仅对于钟祥的乡村建设和区域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也会为进一步挖掘和研究健康景观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或素材,在实践和理论探索上都极具价值。本文试图从空间的层面对钟祥乡村景观的特征进行分析与梳理,并初步探寻钟祥乡村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的相关联系,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提供资料。研究当中,我们除了对一般意义上的钟祥乡村景观特征进行调研分析之外,在综合考虑其“长寿之乡”可能蕴含的独特内涵或有关特定问题的层面上,我们立足于空间角度去探讨“区域长寿现象”与景观空间之间关系的可能性研究,与生物学或医学领域“生理长寿”研究的侧重有所不同。论文在厘清乡村景观、区域长寿现象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首先对钟祥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土地利用等进行了实地调研,梳理了钟祥当地乡村的历史演变路径,确定了其乡村长寿现象的空间分布和景观基本构成情况。通过研究发现:以钟祥的长寿水平分布情况可以将钟祥划分为两大区域,分别为长寿水平相对较高的宜居区,和长寿水平相对较低的适居区。以此为基础,本论文按照这两大区域分别将钟祥的乡村景观从外部自然环境空间与乡村内部组织空间两个维度侧重进行了相关比较性分析。首先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指数定量化方法对其乡村景观的外部自然环境空间的进行了研究,分别从CLASS级别(横向、纵向)、LAND级别通过定量分析主要对地貌、水体、林地景观进行了系统解析,并针对外部自然空间对乡村的影响将钟祥乡村景观划分为四大类型,分别为依山临水型、山地陡坡型、远山远水型和远山临水型;在此基础上,对其各自的自然景观的特征进行了总结,进而得出了外部自然环境空间是影响其乡村长寿水平的直接因素这一结论。其次在其乡村内部组织空间中,从宏观尺度对钟祥乡村聚落的分布、规模等进行了定量化解析,总结了钟祥乡村宜居区与适居区乡村聚落在宏观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从微观的视角对内部组织空间中的各类景观单体分别进行了现状剖析与归纳,并总结出了长寿现象下的钟祥乡村内部组织空间的景观特征。之后,论文选取了这两大空间中的水体景观、林地景观及农田景观,将其量化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求长寿现象与景观空间的相关性。通过分析得出了水体景观与区域长寿现象存在显着相关性,同时也明确了乡村景观空间与区域长寿现象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最后在特征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钟祥乡村景观空间存在的现状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钟祥乡村景观空间的优化与保护机制,进一步满足乡村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需要,指导钟祥乡村的景观空间朝着更好、更生态的方向发展。
向远林[10](2020)在《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文中认为传统乡村聚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亦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对象。陕西是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典型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景观基因理论借鉴生物基因表达、遗传、变异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是解释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发展、演变的很好的理论与方法。因此,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具体特征,本研究以陕西11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应用景观基因理论的主要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从陕西省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文化生态区及单个聚落三大尺度,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机制及其修复进行全面、系统性研究。首先,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及景观基因研究进展,发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性是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尚未深入探讨的研究领域,而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又体现出一定的景观基因变异趋势,因此,其变异机制及修复研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接着,在省域尺度(宏观尺度)下,研究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基本特征、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图谱构建等,作为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重要基础。首先梳理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历史的总体环境,探讨其历史演变脉络及基本特征,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研究了它的总体格局。继而,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的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对其景观基因进行了识别、提取,分析了其景观基因基本特征和不同景观特质类型聚落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景观基因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质形成与表达的总体机制;进一步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的图谱体系,并对其图谱进行了系统构建。之后利用图谱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和更新的总体机制,并分析了其遗传、变异的总体趋势。然后,在文化生态区尺度(中观尺度)下,系统研究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变异机制、变异性判定等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若干核心理论问题。首先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景观基因信息链进行了构建。然后,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进行文化生态区划,分析了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并进一步构建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总体变异机制,分析了其总体变异特征,并探讨了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操作流程。最后,进行单个聚落尺度(微观尺度)的研究。首先提出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然后以质性研究等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按照修复理论框架,以陕西四个典型变异聚落为例,探讨了如何对变异聚落进行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主要保护利用模式。本研究采用景观基因理论相关研究方法,在识别提取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并系统构建其景观基因组图谱基础上,对其形成与表达机制、遗传与更新总体机制、总体变异机制、景观基因信息链、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特征、变异机制等关键问题,对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进行了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并探讨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实践应用,为传统乡村聚落保护、振兴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本研究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开展相应研究,将景观基因研究从全国层面推向区域层面,并走向景观基因变异及修复研究的全新领域,对推动景观基因理论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二、汉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空间格局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空间格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汉江流域产水量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产水模型 |
1.3 模型输入与参数确定 |
1.4 情景分析法 |
(1)降水变化情景 |
(2)土地利用变化情景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汉江流域产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
2.2 子流域尺度产水量时空格局 |
2.3 不同土地利用与地形条件下产水深度变化 |
2.4 降水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量的相对贡献程度 |
3 结论与讨论 |
(2)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2.1 文献分析工具 |
1.2.2 国外研究分析 |
1.2.3 国内研究分析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流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自然地理范围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气象 |
2.1.4 土壤植被 |
2.1.5 水文水系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数量 |
2.2.2 社会经济 |
2.2.3 农业产业发展 |
2.3 污染源状况与河库水质现状 |
2.3.1 点源污染 |
2.3.2 非点源污染 |
2.3.3 “河流-水库”水质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3 流域气象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 |
3.1.1 研究数据 |
3.1.2 研究方法 |
3.2 降水变化特征 |
3.2.1 趋势性分析 |
3.2.2 周期性分析 |
3.2.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
3.2.4 空间分布特性 |
3.3 气温变化特征 |
3.3.1 趋势性分析 |
3.3.2 周期性分析 |
3.3.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
3.3.4 空间分布特性 |
3.4 径流变化特征 |
3.4.1 趋势性分析 |
3.4.2 周期性分析 |
3.4.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
3.5 泥沙变化特征 |
3.5.1 趋势性分析 |
3.5.2 周期性分析 |
3.5.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不同空间尺度非点源污染过程研究 |
4.1 不同空间尺度野外监测点布设和数据采集 |
4.2 杨柳小流域及径流小区概况 |
4.3 径流小区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
4.3.1 降雨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
4.3.2 泥沙输移过程 |
4.3.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
4.4 杨柳小流域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
4.4.1 降雨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
4.4.2 泥沙输移过程 |
4.4.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
4.5 汉江干流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
4.5.1 降雨径流过程 |
4.5.2 径流泥沙过程 |
4.5.3 水质水量过程 |
4.6 径流小区、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的对比说明 |
4.7 本章小结 |
5 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及验证 |
5.1 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 |
5.1.1 降雨径流过程 |
5.1.2 土壤侵蚀过程 |
5.1.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
5.2 非点源污染模型的校准与验证 |
5.2.1 数据库建立 |
5.2.2 模型效率评价指标 |
5.2.3 径流的校准与验证 |
5.2.4 泥沙的校准与验证 |
5.2.5 营养物的校准与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6 土地利用变化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
6.1 1995-2020 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
6.2 1995-2020 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 |
6.3 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 |
6.3.1 颗粒态氮磷负荷的空间分布 |
6.3.2 溶解态氮磷负荷的时空分布 |
6.3.3 模型间结果对比 |
6.4 土地利用/地形与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
6.4.1 土地利用/地形与颗粒态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
6.4.2 土地利用/地形与溶解态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
6.4.3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负荷的关系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气候变化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
7.1 气候变化预测 |
7.1.1 NCC/GU-WG模拟结果的验证 |
7.1.2 未来气候情景模拟 |
7.2 气候变化环境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响应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陕西省洋县朱鹮栖息地河流生境修复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朱鹮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新阶段 |
1.1.2 风景园林学科的生态诉求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朱鹮个体及种群研究现状 |
1.2.2 鸟类河流栖息地研究现状 |
1.2.3 课题组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 |
1.4.1 洋县朱鹮 |
1.4.2 洋县朱鹮河流栖息地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写作框架 |
2.理论基础与技术路线 |
2.1 理论基础 |
2.2.1 耐受性定律与限制因子定律 |
2.2.2 洪水脉冲理论与河流生态修复 |
2.2.3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理论 |
2.2.4 自然等级理论与尺度效应 |
2.2 概念解析 |
2.2.1 生境与栖息地修复 |
2.2.2 景观图解与景观图式语言 |
2.3 研究有效性前提 |
2.4 技术路线 |
3.朱鹮栖息地河流生境因子分析 |
3.1 朱鹮习性及其栖息地河流生境 |
3.1.1 朱鹮活动规律及范围 |
3.1.2 朱鹮数量数据获取与分析 |
3.1.3 朱鹮栖息地河流生境景观格局 |
3.2 陕西洋县朱鹮河流栖息地适宜性分析 |
3.2.1 朱鹮河流栖息地适宜性评价指标确定 |
3.2.2 朱鹮三个时期适宜性评价权重赋分 |
3.2.3 朱鹮河流栖息地适宜性分析 |
3.3 朱鹮河流栖息地典型修复生境因子问题判定 |
3.3.1 朱鹮河流栖息地典型生境因子判定方向 |
3.3.2 历年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判定 |
3.3.3 觅食空间景观格局指数对比判定 |
3.3.4 实地调研感观指数判定 |
4 洋县朱鹮栖息地河流生境修复方法构建 |
4.1 洋县朱鹮栖息地河流景观构成尺度转换 |
4.2 洋县朱鹮适宜河流栖息地景观图解 |
4.2.1 河流廊道尺度图解 |
4.2.2 河流河道尺度图解 |
4.2.3 河流河段尺度图解 |
4.3 洋县朱鹮栖息地河流生境修复方法 |
4.3.1 朱鹮栖息地河流廊道尺度修复规划方法 |
4.3.2 朱鹮栖息地河流河道尺度修复规划方法 |
4.3.3 朱鹮栖息地河流河段尺度修复设计方法 |
5 洋县朱鹮栖息地河流生境修复与景观规划设计 |
5.1 越冬期朱鹮河流栖息地修复地点选择 |
5.1.1 修复地选择 |
5.1.2 现状分析及问题 |
5.2 朱鹮栖息地河流生境修复与景观规划设计 |
5.2.1 朱鹮栖息地河流廊道尺度修复与规划 |
5.2.2 朱鹮栖息地河流河道尺度修复与规划 |
5.2.3 朱鹮栖息地河流河段尺度修复与设计 |
5.2.4 生境修复与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总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图表目录 |
致谢 |
(4)陕西省洋县朱鹮栖息地人鸟共生景观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朱鹮对栖息地的新需求 |
1.1.2 朱鹮的独特强亲人性特征 |
1.1.3 乡村共生空间中人鸟矛盾 |
1.1.4 风景园林学科的诉求 |
1.2 文献综述 |
1.2.1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鸟类栖息地的研究现状 |
1.2.2 风景园林学视角下人鸟共生研究现状 |
1.2.3 洋县朱鹮行为习性和栖息地相关研究现状 |
1.2.4 陕西洋县朱鹮栖息地生境营造与景观设计课题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现实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与技术路线 |
2.1 理论基础 |
2.1.1 共生理论 |
2.1.2 景观格局-生态过程理论 |
2.1.3 自然等级理论与尺度效应 |
2.2 概念解析 |
2.2.1 栖息地 |
2.2.2 人鸟共生 |
2.2.3 景观图解与景观图式语言 |
2.3 研究有效性前提 |
2.4 技术路线 |
3 洋县朱鹮栖息地人鸟共生空间分析 |
3.1 人鸟共生的空间体系 |
3.1.1 洋县朱鹮的活动规律与分布范围 |
3.1.2 洋县人群的活动规律与分布范围 |
3.1.3 洋县人鸟共生空间范围划定 |
3.1.4 洋县人鸟共生空间类型特征 |
3.2 人鸟共生空间适宜性分析 |
3.2.1 人鸟共生空间适宜性评价体系 |
3.2.2 人鸟共生夜栖空间适宜性分析 |
3.2.3 人鸟共生繁殖空间适宜性分析 |
3.2.4 人鸟共生觅食空间适宜性分析 |
3.3 现状人鸟共生空间问题判定 |
3.3.1 现状人鸟共生空间类型指认 |
3.3.2 现状人鸟共生空间特征分析 |
3.3.3 现状人鸟共生空间问题确认 |
3.4 本章小结 |
4 洋县朱鹮栖息地人鸟共生空间营造方法构建 |
4.1 人鸟共生空间选取 |
4.2 人鸟共生耦合空间 |
4.2.1 大尺度人鸟共生空间组合 |
4.2.2 中尺度人鸟共生空间格局 |
4.2.3 小尺度人鸟共生空间营造 |
4.3 人鸟共生林地空间营造 |
4.3.1 人鸟共生林地空间的平面模式 |
4.3.2 人鸟共生林地空间的空间格局 |
4.3.3 人鸟共生林地空间的营造策略 |
4.4 人鸟共生农田空间营造 |
4.4.1 人鸟共生农田空间的平面模式 |
4.4.2 人鸟共生农田空间的空间格局 |
4.4.3 人鸟共生农田空间的营造策略 |
4.5 人鸟共生村庄空间营造 |
4.5.1 人鸟共生村庄空间的平面模式 |
4.5.2 人鸟共生村庄空间的空间格局 |
4.5.3 人鸟共生村庄空间的营造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5 洋县朱鹮梨园区域人鸟共生空间营造 |
5.1 人鸟共生空间点位选取 |
5.2 朱鹮梨园区域人鸟共生中尺度空间营造 |
5.2.1 朱鹮梨园中尺度区域人鸟共生现状分析 |
5.2.2 朱鹮梨园区域中尺度人鸟共生平面模式 |
5.2.3 朱鹮梨园区域中尺度人鸟共生空间营造 |
5.3 朱鹮梨园区域人鸟共生小尺度空间营造 |
5.3.1 朱鹮梨园区域小尺度人鸟共生现状分析 |
5.3.2 朱鹮梨园区域小尺度人鸟共生平面模式 |
5.3.3 朱鹮梨园区域小尺度人鸟共生空间营造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图表目录 |
致谢 |
(5)秦岭水源涵养时空演变及其对气候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源涵养研究现状 |
1.2.2 秦岭相关研究现状 |
1.2.3 水源涵养评估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植被类型 |
2.1.4 河流水系 |
2.1.5 社会环境 |
2.2 研究方法 |
2.2.1 InVEST模型 |
2.2.2 Penman-Monteith模型 |
2.2.3 相关性分析法 |
2.2.4 线性回归分析法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1 地形数据 |
2.3.2 气象数据 |
2.3.3 土地利用数据 |
2.3.4 土壤理化参数数据 |
2.3.5 流域和子流域数据 |
第三章 秦岭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1 秦岭气候变化特征 |
3.1.1 秦岭气温变化特征 |
3.1.2 秦岭降水量变化特征 |
3.1.3 秦岭潜在蒸散发变化特征 |
3.2 秦岭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第四章 秦岭水源涵养时空格局变化分析 |
4.1 Zhang系数验证 |
4.2 秦岭水源涵养时间演变规律 |
4.3 秦岭水源涵养功能空间格局 |
4.3.1 秦岭整体水源涵养空间特征 |
4.3.2 不同流域水源涵养空间特征 |
4.3.3 不同海拔水源涵养空间特征 |
4.3.4 不同坡度水源涵养空间特征 |
4.3.5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源涵养空间特征 |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秦岭水源涵养量的响应 |
5.1 气候因子对水源涵养影响分析 |
5.1.1 秦岭年均温对水源涵养影响分析 |
5.1.2 秦岭年降水对水源涵养影响分析 |
5.1.3 秦岭年蒸散对水源涵养影响分析 |
5.2 极端天气对水源涵养影响分析 |
5.2.1 极端降水条件下水源涵养变化分析 |
5.2.2 极端降水对水源涵养的贡献力分析 |
5.3 气候变化下水源涵养模拟预测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讨论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径流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1.2.1 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1.2.2 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
1.2.3 分离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变化影响的方法 |
1.2.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资源动态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况 |
2.1.2 水源地概况 |
2.2 气象要素和径流趋势分析方法 |
2.3 基于Dinamica EGO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
2.3.1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发展 |
2.3.2 Dinamica EGO模型原理及应用 |
2.3.3 研究数据与模型校准 |
2.3.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2.4 基于VIC模型的分布式水文模拟 |
2.4.1 VIC模型原理及应用 |
2.4.2 研究数据与模型校准 |
2.5 基于VIC-Dinamica EGO模型的径流归因分析方法 |
2.5.1 径流对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方法 |
2.5.2 归因分析情景设计 |
第3章 研究区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
3.1 气候要素时间序列分析结果 |
3.2 径流时间序列分析结果 |
第4章 基于VIC-Dinamica EGO耦合模型的研究区径流变化分析 |
4.1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 |
4.1.1 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
4.1.2 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 |
4.1.3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综合影响 |
4.1.4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分离影响 |
第5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未来水资源评估 |
5.1 未来气候情景 |
5.2 未来土地利用情景 |
5.3 未来径流动态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陕南秦巴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优化研究 ——以安康市汉滨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政策导向作用 |
1.1.2 乡村聚落发展问题 |
1.1.3 论文选题来源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主要目的 |
1.3.2 研究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国内外研究进程 |
2.1.1 乡村聚落空间格局与类型划分研究 |
2.1.2 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驱动因素 |
2.1.3 乡村聚落空间格局优化研究动态 |
2.1.4 研究评述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形态类型学理论 |
2.2.4 图底关系理论 |
2.3 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研究内容体系构建 |
2.3.1 县域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研究内容 |
2.3.2 镇域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研究内容 |
2.3.3 村域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研究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汉滨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 乡村聚落的生成环境 |
3.1.1 区位分析 |
3.1.2 自然环境 |
3.1.3 社会经济 |
3.2 乡村聚落发展的沿革 |
3.2.1 陕南乡村聚落发展历史沿革 |
3.2.2 陕南乡村聚落人地关系演变 |
3.3 城乡现状发展特征 |
3.3.1 城镇体系结构 |
3.3.2 乡镇职能结构 |
3.3.3 乡村居民点布局 |
3.3.4 土地利用现状 |
3.3.5 城乡空间发展现状特征 |
3.4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4.1 数据来源 |
3.4.2 数据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汉滨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 |
4.1 全域乡村聚落空间集聚特征 |
4.1.1 全域高值集聚特征鲜明 |
4.1.2 中心城区附近集聚特征突出 |
4.2 全域乡村聚落空间规模密度特征 |
4.2.1 小型聚落数量优势突出 |
4.2.2 人口密度分布的分异特征突出 |
4.2.3 聚落密度分布的多核心带形特征 |
4.3 全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分布特征 |
4.3.1 乡村聚落整体带形特征突出 |
4.3.2 乡村聚落局部形态特征复杂 |
4.4 全域乡村聚落空间类型划分 |
4.4.1 类型指标选取 |
4.4.2 空间聚类分析 |
4.4.3 聚落类型划分 |
4.5 镇域尺度聚落空间结构特征 |
4.5.1 样本案例情况 |
4.5.2 人口规模结构 |
4.5.3 镇域空间结构 |
4.5.4 聚落选址格局 |
4.6 村域尺度的聚落空间格局特征 |
4.6.1 川道盆地类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 |
4.6.2 低山丘陵类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 |
4.6.3 山脚河谷类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 |
4.6.4 山腰坡地类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汉滨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影响机制 |
5.1 自然环境因素 |
5.1.1 低地缓坡的聚落集聚指向突出 |
5.1.2 聚落选址的河流指向性鲜明 |
5.1.3 资源分布影响聚落空间形态转变 |
5.2 地区文化因素 |
5.2.1 宗族及寺庙因素增强聚落的内聚性 |
5.2.2 丰富的安康文化影响聚落的建筑营造 |
5.2.3 择居的风水观念影响聚落的空间选址 |
5.2.4 移民的防御要求增加聚落的封闭性 |
5.3 社会经济因素 |
5.3.1 人口增长促进聚落的空间扩展 |
5.3.2 城镇化带动聚落集约发展 |
5.3.3 产业发展要求推进聚落扩散分布 |
5.3.4 生产方式转变促使聚落空间整合 |
5.4 政府政策因素 |
5.4.1 土地制度变革影响乡村聚落空间发展 |
5.4.2 政府宏观调控直接影响聚落格局演变 |
5.5 区位交通因素 |
5.5.1 城镇引力影响聚落规模壮大 |
5.5.2 域内道路交通影响聚落扩展方向 |
5.6 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的综合影响机制 |
5.6.1 外部性的影响因素 |
5.6.2 内源性的影响因素 |
5.6.3 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汉滨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
6.1 乡村聚落空间格局优化目标 |
6.1.1 聚落空间格局的特征总结 |
6.1.2 聚落空间格局问题提出 |
6.1.3 各层级村庄规划要点 |
6.1.4 村庄格局调控目标 |
6.2 聚落空间格局的优化依据 |
6.2.1 县域尺度下的聚落空间格局优化依据 |
6.2.2 镇域尺度下的聚落空间格局优化依据 |
6.2.3 村域尺度下的聚落空间格局优化依据 |
6.3 不同尺度下聚落空间格局的优化策略 |
6.3.1 县域尺度的聚落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
6.3.2 镇域尺度的聚落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
6.3.3 村域尺度的聚落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创新点 |
3.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水量调节服务评估的武汉市绿色基础设施空间格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水文相关重点概念辨析 |
1.2.1 水量调节服务 |
1.2.2 蓝水与绿水 |
1.2.3 小结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1.3.2 城市水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
1.3.3 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研究进展 |
1.3.4 本章总结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数据来源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武汉市水量调节服务模型构建与率定 |
2.1 SWAT模型构建 |
2.1.1 基于SWAT模型的模拟原理解析 |
2.1.2 模型数据预处理 |
2.1.3 子流域与水文响应单元划分 |
2.2 SWAT模型率定 |
第三章 基于蓝绿水数据的武汉市水量调节服务评估 |
3.1 武汉市水量调节服务数据计算与整理 |
3.1.1 武汉市子流域整理与重命名 |
3.1.2 以SWAT模型蓝绿水数据作为水量调节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 |
3.2 武汉市2008年-2018年气象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简述 |
3.2.1 武汉市2008年-2018年气象变化情况 |
3.2.2 武汉市2008年-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
3.2.3 小结 |
3.3 武汉市多种情景下水量调节服务变化分析 |
3.3.1 基于蓝绿水数据的武汉市水量调节服务情景分析研究框架 |
3.3.2 多种情景下武汉市流域的蓝绿水总量变化概述 |
3.3.3 基于蓝绿水数据的武汉市流域水量调节服务多情景评估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武汉市2008年-2018年绿色基础设施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4.1 基于MSPA的武汉市2008-2018年绿色基础设施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4.1.1 MSPA(Morphological Spiatial Pattern Analysis)方法步骤简述 |
4.1.2 武汉市2008年-2018年MSPA结果分析 |
4.2 武汉市2008-2018年绿色基础设施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4.2.1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
4.2.2 武汉市2008年-2018年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武汉市水量调节服务与绿色基础设施空间格局关联探究 |
5.1 样本选取与分析框架 |
5.2 水量调节指标与绿色基础设施格局指标相关性探索 |
5.3 绿色基础设施格局指标对水量调节指标的影响探究 |
5.3.1 探究绿色基础设施格局指标对水量调节指标影响的回归模型确定 |
5.3.2 探究绿色基础设施格局指标对水量调节指标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 |
5.4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水量调节服务评估的武汉市绿色基础设施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
6.1 整体GI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
6.2 农田优势区域优化策略 |
6.3 林草地优势区优化策略 |
6.4 水域要素优化策略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与创新之处 |
7.1.1 水量调节服务结果分析 |
7.1.2 GI空间格局结果分析 |
7.1.3 水量调节服务与GI空间格局关联结果分析 |
7.1.4 GI空间格局优化策略概要总结 |
7.2 研究创新之处、展望与不足 |
7.2.1 研究创新之处 |
7.2.2 研究展望 |
7.2.3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长寿之乡”湖北钟祥乡村景观空间解析及其特征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政策背景:健康人居环境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指引 |
1.1.2 学科背景:人居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的学科交叉研究方向 |
1.1.3 社会背景:人类健康与乡村人居环境的逐步重视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乡村景观的相关研究 |
1.3.2 区域长寿现象的相关研究 |
1.3.3 景观生态学——景观指数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步骤与方法 |
1.5.1 研究步骤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基本概况 |
2.1 数据来源 |
2.2 钟祥市概况 |
2.2.1 自然环境概况 |
2.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3 历史文化概况 |
2.2.4 土地利用概况 |
2.3 钟祥市乡村的演变 |
2.3.1 整体景观格局的演变 |
2.3.2 乡村长寿现象的衍生发展 |
2.3.3 外来迁入人口与长寿现象 |
2.4 钟祥市乡村长寿现象空间分布 |
2.4.1 问题的发现 |
2.4.2 空间划分依据 |
2.4.3 空间划分结果 |
2.5 钟祥市乡村景观构成 |
3 区域长寿现象下的钟祥市乡村外部自然环境空间解析 |
3.1 景观指数的选择 |
3.2 外部自然环境空间解析 |
3.2.1 气候要素解析 |
3.2.2 CLASS级别纵向解析 |
3.2.3 CLASS级别横向解析 |
3.2.4 LAND级别解析 |
3.3 区域长寿现象下的钟祥市乡村外部自然环境空间的整体特征 |
3.4 乡村外部自然环境空间对乡村内部组织空间的影响 |
3.4.1 地貌景观的影响 |
3.4.2 水体景观的影响 |
3.4.3 林地景观的影响 |
3.4.4 整体自然景观影响下乡村类型的划分 |
3.5 本章小结 |
4 区域长寿现象下的钟祥市乡村内部组织空间解析 |
4.1 宏观视角下乡村内部组织空间解析 |
4.1.1 景观指数的选择 |
4.1.2 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 |
4.1.3 乡村聚落的空间规模 |
4.1.4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
4.2 微观视角下乡村内部组织空间解析 |
4.2.1 农业生产景观解析 |
4.2.2 建筑景观解析 |
4.2.3 道路景观解析 |
4.2.4 公共空间——绿地景观解析 |
4.3 区域长寿现象下的钟祥市乡村内部组织空间景观特征总结 |
4.3.1 钟祥市乡村内部组织空间景观单体特征 |
4.3.2 钟祥市乡村内部组织空间景观总体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钟祥市区域长寿现象与乡村景观空间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5.1 钟祥市乡村景观特征总结 |
5.1.1 各景观要素单元特征 |
5.1.2 整体景观空间特征 |
5.2 区域长寿现象下的钟祥市乡村景观特征评价 |
5.2.1 区域长寿现象下的乡村景观特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2 评价方法 |
5.2.3 评价结果 |
5.3 区域长寿现象与乡村景观空间特征相关性分析 |
5.3.1 乡村居民长寿水平指数研究 |
5.3.2 区域长寿水平指数与景观空间相关性分析 |
5.3.3 显着性指标线性回归分析 |
5.4 钟祥市乡村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5.4.1 地貌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5.4.2 水体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5.4.3 林地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5.4.4 聚落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5.4.5 生产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5.4.6 建筑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5.4.7 绿地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6 钟祥市乡村景观空间健康性保护与优化发展策略 |
6.1 钟祥市乡村景观空间的优化与提升 |
6.1.1 钟祥市乡村景观空间的现状发展问题 |
6.1.2 钟祥市乡村景观优化基本原则 |
6.1.3 钟祥市乡村景观空间优化路径 |
6.2 长寿现象下的钟祥市乡村景观保护与延续 |
6.2.1 钟祥市乡村景观空间保护机制构建 |
6.2.2 钟祥市乡村景观空间保护策略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10)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的创新价值取向 |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主要研究方法 |
1.2.2 主要技术路线和基本框架 |
1.2.3 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
1.3 研究区域、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对象与研究区域 |
1.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解析 |
2.1.1 聚落、传统聚落、传统乡村聚落、传统村落的概念及关系 |
2.1.2 文化景观与传统乡村聚落景观 |
2.1.3 景观基因、景观基因组、景观基因组图谱及其相互关系 |
2.1.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表达、遗传、变异 |
2.1.5 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概念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合评述 |
2.3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景观基因理论体系下的主要研究基础 |
2.3.2 新文化地理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
2.3.3 乡村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
2.3.4 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历史演变与总体特征 |
3.1 陕西主要地理环境要素总体透视 |
3.1.1 自然地理的总体环境 |
3.1.2 人文历史发展的总体环境 |
3.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历史演变 |
3.2.1 远古的呼唤 |
3.2.2 早期的功能和形态 |
3.2.3 主要历史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
3.2.4 近现代以来的嬗变与特征 |
3.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总体特征 |
3.3.1 基本特征 |
3.3.2 时空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图谱构建 |
4.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特征分析 |
4.1.1 景观基因识别流程 |
4.1.2 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结果 |
4.1.3 景观基因的基本特征 |
4.1.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表达与控制机制 |
4.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 |
4.2.1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流程 |
4.2.2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结果及特征解析 |
4.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机制与总体变异趋势综合分析 |
4.3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 |
5.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提取 |
5.1.1 景观意象提取的作用与意义 |
5.1.2 景观意象的构成要件 |
5.1.3 景观意象提取 |
5.2 景观基因信息链及其对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基础作用 |
5.2.1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作用与意义 |
5.2.2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定义与层次结构 |
5.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构建 |
5.2.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性及其修复 |
5.3 文化生态区划及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
5.3.1 文化生态区划的方法、原则与作用 |
5.3.2 文化生态区划方案 |
5.3.3 各文化生态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 |
5.3.4 文化生态区划的影响机制 |
5.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总体变异机制与变异性判定 |
5.4.1 区域识别系统的建立 |
5.4.2 区域识别系统的地域总体特征及其区域差异 |
5.4.3 总体变异机制与总体变异特征 |
5.4.4 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原则与操作流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典型变异聚落的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
6.1 理论框架与样例选取 |
6.1.1 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 |
6.1.2 典型变异聚落样例的选取 |
6.2 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
6.2.1 杨家沟村(景观基因信息链重建) |
6.2.2 漫川关社区(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
6.2.3 老县城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
6.2.4 高杰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
6.3 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主要保护利用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汉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空间格局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汉江流域产水量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J]. 胡砚霞,于兴修,廖雯,刘璇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2
- [2]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D]. 郝改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陕西省洋县朱鹮栖息地河流生境修复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 佟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陕西省洋县朱鹮栖息地人鸟共生景观空间营造研究[D]. 韩露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秦岭水源涵养时空演变及其对气候的响应[D]. 曹叶琳. 西北大学, 2021(12)
- [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径流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D]. 刘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1(01)
- [7]陕南秦巴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优化研究 ——以安康市汉滨区为例[D]. 郝小雨. 长安大学, 2021
- [8]基于水量调节服务评估的武汉市绿色基础设施空间格局优化研究[D]. 贺裔闻.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9]“长寿之乡”湖北钟祥乡村景观空间解析及其特征初探[D]. 蒋苏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D]. 向远林. 西北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