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磷 ,洗涤剂和富营养化的控制——欧洲和北美经验(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周茜[1](2021)在《2013-2020年乌梁素海水环境指标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乌梁素海是中国八大湖泊之一,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是河套灌区农业退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汇集区,其水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直接影响着我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构筑北方绿色生态屏障”的发展战略。近10年来,针对乌梁素海存在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在乌梁素海流域实施了一系列保护、修复和治理措施。为了解乌梁素海水质在这一时期的变化情况,本文在团队多年对乌梁素海水环境监测的基础上,基于数理统计分析,采用综合营养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2013-2020年乌梁素海主要水环境指标进行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分析,同时对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进行综合评估,旨在为湖泊水环境保护与修复提供一定理论支撑。主要结果如下:2013-2015年湖泊水环境主要指标TN、TP、Chl.a、SD和COD呈波动减小变化趋势,除COD和SD外,其他指标在2016年最低,显着低于其它年份;由于寒区湖泊冬季冰封期冰冻浓缩作用的驱使,各年份在非冰封期水体水质优于冰封期冰下水体水质,甚至Chl.a浓度也显现出了冰封期高于非冰封期的季节性变化特征。2018-2020年各指标基本处于季节性波动但总体趋于稳定的状态,因2019年生态补水量大于其他年份,2019年湖体水质同比略优于2018和2020年。湖泊主要水源是接收源于河套灌区的农业退水,通过湖区北侧的总排干红圪卜排水站注入湖区,入湖水体主要污染指标均高于湖区水质,受入湖水体和湖泊自净的影响,湖区水质主要指标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北部区域浓度高于南部区域的特征。乌梁素海富营养化程度呈好的发展趋势并趋于波动稳定状态,除了2019年夏季为中-贫营养状态外,2013-2020年富营养化程度处于轻中度富营养化及以上,其中,夏季非冰封期富营养化程度低于冬季冰封期。影响湖区水环境的主要因子为COD、TP和TN。总之,近年来乌梁素海流域的保护、修复和治理等一体化措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湖泊水环境恶化的趋势,而且激发了湖体自身的自净能,虽然已实施的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治理措施还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湖区水环境质量正在逐渐改善,近3年趋于污染物输入与消减的平衡状态。
常妮妮[2](2020)在《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水体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地表水体,以营造城市水环境景观,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亲水空间为主要目的。对于大多数城市水体,特别是城市内湖而言,其基本功能是景观功能。但现有关于城市内湖的评价主要针对水体水质状况和水体富营养化情况,对水体景观功效的评价和保障存在不足,而且景观功效很难用简单切实的指标来评价。因此,本文以城市内湖的景观功效为着眼点,在全国26个省(市)选择189座城市内湖,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现场检测和数据处理,获得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数据解析和模拟计算,研究建立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应用于城市内湖景观功效保障的策略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全国26个省(市)的189座城市内湖的现状调研,研究了主要水环境参数与水体景观功效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对于补水条件差异较大的城市内湖,无论运用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质评价法,还是传统的富营养化状态评价法,都难以得到与调研结果很好吻合的评价结论。鉴于水体的景观功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的视觉性状和公众接受度,运用现场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公众满意度和实测的水体透明度(SD)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说明SD与城市内湖景观功效具有重要的关联性,因此SD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成为研究建立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理论途径。(2)根据SD与水体景观功效的关联性,以制约SD的因素分析为切入点,开展了影响水体景观功效的水环境参数研究。基于SD的理论分析,判明水中无机悬浊质、有机残渣和藻类这三类光散射物质浓度直接影响水的视觉感官,从而成为水体景观功效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三类物质的成因分析,判明水的视觉感官性状与其悬浊状态、有机污染状态、藻类繁殖状态和水力状态密切相关,而直接影响上述状态的独立水环境参数为:悬浮固体(SS)、溶解氧(DO)、有机物(COD)、氨氮(NH4+-N)、硝氮(NO3--N)、总磷(TP)、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水温(T)。因此,可将这8个参数作为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关联水环境因子。(3)建立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常用综合指标形式的比较分析,选择幂指数的表达模式,建立了以8个关联水环境因子为元素的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WLEI=Πi=18qiwi;通过关联因子的无因次化,并运用城市内湖调研的第一手资料,发现了各关联因子的对数正态分布规律,得出了相应的累积频率分布函数,进而确定了因子质量qi(i=1~8);通过因子变量的敏感性分析,发现因子的权重系数wi(i=1~8)受补水来源的影响很大,将水体的水源分为天然水和再生水两类,确立了相应的权重系数;基于城市内湖调研数据的计算分析表明,水体的WLEI计算值与实测的水体透明度SD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R2=0.8948,p<0.05),以SD作为公众接受度的参考指标,提出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分级定量评价方法。(4)结合我国缺水城市再生水用于景观水体补水的实际需求,基于天然水和再生水的水质差异性,运用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进行了再生水补水和天然水补水的案例比较,研究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提升的基本策略。结果表明,虽然再生水中有机物、营养盐等溶解物浓度一般高于天然水,但具有SS浓度低的优势,在8个关联水环境因子中,水体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对WLEI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再生水的有机物浓度(CODMn),因此提供充沛的再生水补给和强化再生水处理的有机物去除是水体景观功效保障的主要策略。与此相比,以天然水为水源的情况下,SS浓度对WLEI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HRT和TP,因此通过适当的预处理(例如混凝和过滤)降低补水的SS和TP浓度,同时提供较充沛的补水量是水体景观功效保障的主要策略。
王雨珊[3](2020)在《中国七大流域人为净磷输入及河流入海磷通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磷(P)是生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但过量的磷输入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进而威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辽河、海河、淮河是中国境内主要的七条外流河,流域总面积达451.19×104 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7%,流域总人口为11.03×108,占全国总人口的79%,且处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流域内人类活动会导致大量磷素从陆地环境进入河流,并由河流携带流向邻近海域,进而影响近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本论文研究了中国七大流域的人为净磷输入量(Net Anthropogenic Phosphorus Inputs,NAPI),包括肥料磷输入(Pfert)和食品、饲料及非食品磷输入(Pim&nf)以及相应河流的总磷(TP)通量,同时,探究了河流TP通量与流域人为净磷输入、河流径流量及流域内湖泊面积占比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相应的响应模型,旨在为中国河流磷污染控制提供依据。珠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1999-2018年期间的人为净磷输入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辽河流域人为净磷输入增长幅度较大;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人为净磷输入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七大流域1999-2018年的平均人为净磷输入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不均匀分布,人口密度大、社会经济发展快的流域,人为净磷输入值更高。其中,淮河流域人为净磷输入最高,达到了3988.28 kg P km-2yr-1,这是由于该流域经济活动和农业生产活动强度均较大造成的。人为净磷输入最低值出现在松花江流域,仅为327.17 kg P km-2 yr-1。人为净磷输入各项磷源输入的不同贡献情况主要归因于各流域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人为净磷输入各营养成分的相对转化量可为流域磷输入控制提供依据,其中,肥料磷到作物磷的转化率和作物磷到畜禽产品磷的转化效率均较低,分别为13%和16%,因此,可通过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调整畜禽养殖饲料的营养成分比例、改进饲养方法等措施减少磷输入。基于人为净磷输入与人口、牲畜和作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基于人口总量、牲畜数量和作物产量的人为净磷输入模型(R2=0.86),大大简化了模型的计算过程,有利于模型的推广应用。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和海河1999-2018年的TP通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辽河和淮河的TP通量增加趋势不明显。1999-2018年,中国七条主要河流的入海TP通量合计为年均98.31×103 t P yr-1,其中长江的TP通量最高(71.13×103 t P yr-1),占七条河流TP通量之和的72.36%,海河的TP通量最低,仅为0.14×103 t P yr-1。总磷通量与径流量、牲畜数量、人口总量和磷肥施用量相关性较强。研究建立了TP通量与人为净磷输入、河流径流量及流域内湖泊面积占比之间的定量关系(R2=0.82),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河流TP通量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可为河流磷污染的有效管理与控制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多角度的治理思路。
罗宗保[4](2020)在《水电站筑坝截流对磷元素滞留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对电能的需求与日俱增,且由于传统的火电等发电模式的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大,水电站的建设在上个世纪后期达到了高潮。水电站的建设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严重干扰了河流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导致磷元素大量的滞留在水库内,进而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水质恶化,最终形成磷污染。因此,研究全球流域的磷元素产量以及水电站筑坝截流对磷元素在水库滞留的影响因素,定量的分析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筑坝截流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角度出发,采用Global NEWS模型、水库磷元素滞留率计算方法、地统计分析法、MEA情景预测法等方法,基于2000流域的多种数据、STN-30p栅格图、GRanD数据库、过去50年全球径流站点数据等数据,模拟计算出了过去到未来的营养元素尤其是磷元素的产量及水库滞留量。通过对磷元素滞留量影响因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总结出了如下结论:(1)磷元素产量较高的流域往往出现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河流众多的地区。(2)磷元素滞留量较大的水库往往具有上游集水面积较大、流域磷元素产量较高、年均径流量较小等特点。(3)径流在对磷元素滞留量的影响上,有类似“稀释”的作用,磷元素的滞留热点往往出现在内陆地区小径流量流域内或地势低洼的沿海地区。水电站的建设是导致磷元素滞留的根本原因。(4)未来50年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导致磷元素尤其是DIP向流域的排放量激增,甚至成为全球的热点。总而言之,利用Global NEWS模型和水库磷元素滞留率计算方法可以有效的模拟估算出全球水库的磷元素滞留,可为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
黄爽[5](2019)在《基于GIS的全球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区域、大陆和全球范围内,与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和氮循环加速有关的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过去的100多年间,化肥的施用明显增加了粮食产量,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氮肥的施用容易引起温室效应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包气带是硝酸盐进入地下水的必经通道,是重要的硝酸盐储存介质,因此研究硝酸盐在包气带的运移和存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预测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可以为政策调整提供有力依据。本文通过改进硝酸盐炸弹(NTB)模型和已发表的数据集,包括20世纪土壤硝酸盐淋溶、包气带厚度、地下水补给和孔隙度,量化了全球不同区域包气带中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和硝酸盐储量。为了判断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在20世纪是否从土壤底部进入包气带,基于全球环境综合评估模型(IMAGE)的模拟结果,获得了1900-2000年全球土壤氮循环的增加和减少量。N增加途径包括N肥施用,动物粪便排放、生物固氮和大气N沉降,各项在1900-2000年均显着增长,是造成自然界氮剩余增加的主要因素。N减少途径包括氮在反硝化作用和淋溶过程中的损失、氮随农作物收割以及放牧过程中草地的移出和NH3挥发,反硝化作用是硝酸盐被还原的主要过程,是N的主要减少途径。氮淋溶损失相对于反硝化作用则随着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中东和北美地区的淋溶率较低,分别占总输入的4.8%和6.1%。气候潮湿的地区淋溶率较高,如南亚和欧洲分别占总输入的17.9%和18.5%。北美氮利用率为58.8%,南美洲为48.2%,中东和非洲均高于60%。南亚地区的氮利用率则为36.5%,明显低于其他地区。较高的氮肥输入量和较低的氮利用率,会增加向地下水中淋溶的硝酸盐。不同国家土壤硝酸盐淋溶量在20世纪增长明显,尤以美国、西欧、印度和中国最为显着。到了2000年,美国的淋溶量保持稳定,西欧相对1980年出现明显下降,而中国和印度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在全球248个国家和地区中有56个国家和地区硝酸盐淋溶峰值还没有进入包气带。其中发达国家占17.9%,发展中国家占82.1%。全球岩性区中,基性火山岩和酸性深成岩的淋溶总量仍然呈现上升趋势,峰值还没有进入包气带。未固结沉积物、硅质碎屑沉积岩、混合沉积岩、碳酸盐沉积岩和蒸发岩中的硝酸盐淋溶峰值已经进入包气带。全球37个主要含水层区中,30个含水层中淋溶峰值已经进入包气带。为了模拟已经进入包气带的硝酸盐峰值将在何时到达潜水位,在硝酸盐炸弹(NTB)模型中引入阻滞因子代表岩层渗透性、孔径大小、扩散、分散、吸附等影响因素。以公开发表的英国白垩纪碳酸盐岩含水层中未被硝酸盐峰值影响的区域为61%为参考,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确定全球范围最佳阻滞因子值。对于已经进入包气带的硝酸盐淋溶峰值,基于改进的NTB模型,模拟了全球包气带硝酸盐的运移速度、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以及储量。引入阻滞因子后的运移速度比原NTB模型计算的速度更接近实测值,提高了包气带中硝酸盐淋溶运移速度和时间模拟的准确性。全球范围内运移速度较快的地区主要位于加拿大东部地区、南美洲北部、非洲中部、挪威以及英国北部地区。分别以国家、岩性、主要大型含水层以及含水层类型为单位,计算了不同区域包气带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不等,且差距较大,距2019年最长可达815年。包气带硝酸盐储量最大的地区是北美、中国和欧洲,这些地区有较厚的包气带和长期广泛的农业活动。在这些地区,硝酸盐在包气带的长时间运移可能会推迟农业措施的改变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以典型纬度带和国家为例,分析了土壤硝酸盐淋溶及其在包气带中运移时间的相关关系及影响因素。在影响土壤硝酸盐淋溶的众多因素中,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大于自然因素。尤其以氮复合肥的施用量影响程度最大。通过氮肥的施用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是氮肥输入的主要驱动因素,过多的氮肥施用以及较低的利用率是硝酸盐淋溶增加的主要原因。其次为人口、城市化率和耕地面积占比。城市化率高的国家有更少的劳动力投入到农业活动中,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经济收入,农业活动的经济压力会相对较小。中国和印度通过农业活动获得经济收入的人口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从而导致从农业活动中获得经济收入的压力增大。通过N肥的施用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是N肥输入的主要驱动因素,从而增加了土壤硝酸盐淋溶量。美国、中国和印度的耕地面积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但是中国耕地面积比例低于美国、法国和印度,这与我国西部地区不适宜耕种有关,我国土壤硝酸盐淋溶的高值区域都集中在耕地面积较大,且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美国、印度和中国随着淋溶量的增加,耕地面积变化不明显。而巴西和其余的发达国家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淋溶量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再次证明了中国和印度地区较高的土壤硝酸盐淋溶是由于过高的N肥输入和较低的N利用率引起的。当硝酸盐峰值进入到包气带之后,其运移时间主要受地下水补给、包气带厚度和孔隙度的影响。地下水补给对运移时间影响程度最大,包气带厚度和孔隙度对运移时间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本文研究表明,包气带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硝酸盐运移通道和储藏区,硝酸盐峰值在包气带中的运移时间决定了其将在什么时候开始影响地下水质。硝酸盐在历史农业发展较广的地区具有显着的储藏量。在这些地区中,有的地区硝酸盐峰值在20世纪并未进入包气带。即使在峰值已经进入的地区,由于包气带的延迟作用,其到达潜水位并开始影响地下水质至少需要几十年之久。所以决策者在规划减轻污染措施时,应考虑包气带中硝酸盐峰值的运移时间和硝酸盐储量。
冯鑫磊[6](2020)在《聚丙烯酸系树脂负载碳酸镧吸附除磷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磷既是自然界生命活动和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又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元素。在磷资源短缺和磷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峻的双重压力下,人类社会对污水中的磷进行深度处理和磷资源回收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碳酸镧是一种高度不溶的稀土金属化合物,其对水中的磷酸根有很强的结合能力。本研究以大孔聚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D213为载体,通过原位沉淀法将纳米碳酸镧颗粒(NLC)负载于树脂孔道中制备杂合吸附剂NLC@213,用于去除污水中的磷酸根。采用ICP-OES,SEM-EDX,FT-IR,TEM,XPS,XRD,Zeta电位和BET等技术手段对NLC@213的理化结构进行表征。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NLC@213能够在较宽的pH范围内有效的去除水溶液中的磷酸根;NLC@213对磷酸根的吸附符合Double-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在30℃时,最大吸附容量达到53.64 mg P/g;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当磷酸根初始浓度为10 mg P/L时,6 h可达到吸附平衡;不同的共存无机阴离子对NLC@213吸附磷酸根的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为SO42->NO3->Cl->Si O32->HCO3-,相比于载体树脂D213,NLC@213的抗无机阴离子干扰能力显着提高;不同的共存有机物对NLC@213吸附磷酸根的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为没食子酸>单宁酸>腐殖酸,相比于传统聚苯乙烯系树脂载体的杂合吸附剂NLC@201,NLC@213拥有更强的抗共存有机物干扰能力。以实际污水厂二级出水作为待处理水样的动态吸附-脱附实验结果表明,NLC@213能将水样中的磷酸根浓度降至0.5 mg P/L以下,满足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单批次处理量可达2400 BV;Na Cl-Na2CO3二元混合溶液可以有效地再生NLC@213,且三次连续的动态吸附-脱附循环使用后处理能力没有明显变化,说明NLC@213在实际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吸附机理研究表明,NLC@213是通过静电吸引和内配位络合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吸附去除水中的磷酸根,且在含有共存无机阴离子和干扰性有机物的实际废水处理中内配位络合方式起主要作用。
徐灿[7](2019)在《健康城市多元应用机制建设中的城市水环境健康修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中国处于城市化、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等诸多领域的关键转型期,引入“健康城市”的研究能够为突破城市建设发展瓶颈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途径。本文旨在有选择性地综述健康城市运动在全球各地区的研究和实践情况,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城市绿地公共空间系统与健康城市互动效果较好、较有代表性的部分国家和地区,主要对比不同阶段中国和美国及欧洲等其他地区健康城市研究和发展的主题和侧重点,“健康城市”可以为中国的“公园城市”建设提供更多元的理论支撑。在总结健康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的同时,研究发现城市水系的健康是评估评价健康城市的重要生态工程和化学工程指标之一,也是全面建立健康城市与公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比较研究健康城市建设背景下的中外生态水处理若干案例,通过工程技术路线、水质净化效果等方面的分析表明,健康的生态水环境可以为城市绿地生态建设带来感观和心理双重良好的健康生态效应。通过比较后可以发现,“公园城市”的核心是为公服务,健康城市更加以人为本、更为关注多方共赢共建的丰富内涵特点,可以极大助力公园城市建设。2030年中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后城市建设将进入相对缓冲期,社区安全与环境建设将成为重中之重,期望健康城市的多元比较研究及其多方深入合作可以为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城市发展及其生态水环境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实践。本文以合肥市蜀峰湾南湖水体生态治理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该项目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参与相关信息收集、实地考察、污染分析水质监测等工作,后期对其治理和建设效果作出总结监测,发现经过生态修复使得南湖水质有所改善后,该地区环境景观风貌明显提升。通过蜀峰湾南湖项目,可以认识到水环境修复及其生态治理是健康城市多元应用的重要环节之一,生态水处理技术在城市水环境健康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陈凯[8](2018)在《区域发展对福建省海湾水质影响的计量模型和多元统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海岸带生态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距海岸线100 km的近岸地区内生活着超过全球60%以上的人口,高度依赖并影响着海岸带提供的各种生态系统服务。长期观测表明,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显着增强,海岸带生态系统受到严重扰动,威胁海岸带环境健康和生态安全。高强度、无节制的人类活动可产生包括海洋酸化富营养化等在内的负面生态影响。快速城市化地区面临生态压力尤为严重,尤其是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差的半封闭性海湾城市,后者多为全球最脆弱的海岸带生态系统。为实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深入了解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影响,管理和协调人类对海岸带资源的开发利用。本研究以福建省海岸带典型海湾和厦门西海域为例开展案例研究,从定量的角度探讨区域发展对海岸带水环境的影响。在方法学研究方面,本研究较系统地构建了海岸带区域发展对典型海湾水环境质量影响的计量模型和多元统计分析体系,具体包括以下4个层次:1)应用结构断点检验法,获得海湾水环境质量变化过程对海岸带管理政策与行动的联系。2)应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开展社会经济指标和海湾环境等指标间的数据筛选与压缩、关系式建立和影响能力识别。3)利用海湾水环境指标的时间序列构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分析海湾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对厦门西海域近30年的水质变化进行Bai-Perron结构断点检验,结果显示1)溶解氧浓度在2008年后显着改善,主要源自环西海域积极的环境治理行动;2)厦门西海域溢油管理相较于酸性物质排放管理更为有效;3)入海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具有潜在相同的来源,其浓度上升伴随着厦门人口的增长。多元统计分析中表明,厦门西海域水质的pH值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响应比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更敏感,也与三者断点的出现顺序相匹配。另一方面,对福建省7个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典型海湾作多元统计分析表明,人为因素的影响强度显着大于自然因素,泉州湾、厦门湾水质较劣,东山湾、湄洲湾水质较优,整体上海湾污染程度与周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度正相关。厦门西海域水质的改进EKC模型,支持了活性磷酸盐浓度与人均可支配收入间存在“倒U型”关系,意味着以磷限制为主的富营养化管控策略,显现一定成效,但仍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海洋营养盐入海管理和恢复自然生境。福建省海岸带水质的面板EKC模型显示,pH、石油类与经济水平间存在“倒U型”关系,该结果一方面肯定了海洋溢油管理取得实质成效,另一方面则支持了营养盐浓度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持续上升,并且富营养化将加剧海水pH值的下降趋势。借助“后发优势”,我国应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将环境响应不确定性的纳入决策考量,避免重大海洋污染事件的重现。由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环境质量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响应通常是非线性的,不存在普适的海岸带管理措施,应根据海域具体条件,辅以可量化的阶段性目标推动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周颖[9](2018)在《丹江口库区流域面源污染输出规律与养分收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源污染是导致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威胁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安全。面源污染的产生,运移和最终的输出与众多因素相关,包括水文状况、地形条件、景观配置等自然环境因素,以及人口分布、人为污染投入等与人类活动相关的要素。对于面源污染的研究常在流域尺度上展开,理解流域面源污染季节性特征对流域水文及环境要素的响应过程,对流域水质预测建模具有重要意义;估算流域养分收支,评估流域人为污染投入对面源污染输出的影响,为流域水质管理和有效防控面源污染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丹江口水库作为饮用水源地,其水质问题备受关注。本文选取丹江口库区胡家山小流域及9个入库支流流域,基于研究区地形、土壤、气候、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数据等资料,结合野外实地调查、流域常规监测,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运用景观格局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养分平衡、人类净氮输入模型、通径分析等多种方法,从多角度开展了面源污染的相关研究,构建了面源污染物输出对流域水文、环境背景特征的响应模型,明确了影响污染物输出季节性差异的主控因子,估算了流域养分收支情况,评估了流域各项污染物来源输入对流域面源输出的贡献情况。本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和成果如下:(1)通过胡家山小流域各支流出口处长期连续的定点监测氮磷等水质指标,探明了丹江口水库流域面源污染特征。2008年至2015年间总氮浓度变化范围为0.38mg/L7.18mg/L,其中2008年总氮浓度最高,平均值5.06mg/L,之后的总氮浓度逐年呈下降趋势。总磷浓度变化范围为0.02mg/L0.53mg/L,2008年总磷平均浓度为峰值(0.27mg/L),之后的5年总磷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2010年总磷平均浓度为最低水平0.03mg/L。胡家山小流域主要水质特点为高氮低磷,自监测以来水体质量逐渐优化。总氮浓度在枯、丰水期有明显差异,而总磷浓度无显着季节性差异。(2)硝态氮是胡家山小流域氮的主要输出形式。2008年至2012年间硝态氮丰水期浓度高于枯水期浓度,丰水期平均值为2.07 mg/L,枯水期平均值为1.79mg/L。运用水文模拟及监测数据估算不同季节的硝态氮通量,所有水样的平均硝态氮通量表现出极显着差异(p<0.001),枯水期硝态氮通量范围为0.05 kg/ha至3.75 kg/ha,丰水期通量较高,平均值为4.23 kg/ha。(3)胡家山小流域不同季节硝态氮输出的主控因子存在差异。提取胡家山小流域内15个嵌套子流域的水文景观特征,构建流域特征因子与不同季节硝态氮浓度及通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定量解释不同季节硝态氮输出对流域环境因子的响应。硝态氮年均浓度和通量的主控因子均包括林地、农地和居民地面积比,其次有径流指数(RC)、坡度(SLOPE)、坡度方差(SGV)、沿水流路径的高程差(FPG),以及最大斑块指数(LPI)和分裂指数(SPLIT),但各因子对于硝态氮浓度或通量的贡献排序并不相同。水文条件类因子的降雨量(RAIN)、径流浮动指数(FI)和基流指数(BFI)仅对硝态氮通量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作用,对枯、丰水期的硝态氮贡献具有显着性差异。(4)作物种植类型、施肥方式影响流域养分收支情况,决定了面源污染的程度。在实地农户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典型小流域氮素输入与输出的多条路径,运用养分平衡模型,估算小流域氮素收支情况。胡家山中部的五龙池小流域上半年和下半年种植的作物类型不同,烟叶、油菜种植区是氮素盈余的最大区域,玉米种植区为氮素亏损的最大区域。耕作方式、施肥情况、种植结构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流域养分盈亏状况。(5)人为污染投入对面源污染的产生具有决定性作用。结合丹江口9个入库支流流域社会经济等统计数据,运用人为净氮输入量模型(NANI)估算各类氮素来源。结果表明每个流域在五年间输入量相对变化不大,但各流域的主要输入源明显不同。整体上,入库支流流域的主要人为来源是化肥施用和食品/饲料净氮投入,在NANI中分别占比42.0%和41.8%,其次是大气沉降和生物固氮,分别占NANI值的11.7%和4.5%。入库支流流域约有14%的氮输入量由河流输出,剩余氮素储存在流域中,或者以气体形式重新进入大气中。NANI四个组分对氮输出的直接作用(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148,0.593,0.358和0.357,此外各组分会通过其他变量表达出对氮输出的间接作用,可用间接通径系数表征。
刘欣[10](2017)在《中国磷循环格局演变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文中指出磷是地球上生命系统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并且具有不可替代性。磷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关乎着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质量。中国人口规模大,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磷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在全球磷矿资源分布极度不均衡的背景下,中国亦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断推动全球磷资源再分配。然而,当前中国的磷循环已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状态,一方面磷矿资源消耗量大,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保障不容乐观;另一方面过量的磷排入地表水环境,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因此,系统把握中国磷循环格局演变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磷循环过程机制,为制定我国磷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提供新思路和决策依据,对保障农业和粮食安全、改善水环境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本研究从磷资源开发利用全生命周期过程的角度出发,统筹考虑磷元素的资源属性和环境属性,将磷资源开发利用与磷废物处理排放归一化考虑,建立了具有拓扑结构的中国磷循环全景分析模型,重建了 1600-2012年中国磷循环格局演变过程;其次,本研究改进了区域涉磷活动的富营养化潜势空间化评估方法,量化了“涉磷活动-磷排放-磷环境归趋-生态系统损害”之间的响应关系,基于磷循环格局刻画了 2012年人类活动向水体磷排放的空间格局和富营养化潜势图谱,识别富营养化潜势的“热点”区域;最后,本研究将国际贸易理论从商品层面延伸到元素层面,构建了全球磷贸易与供需分析模型,解析了 1988-2012年全球及中国磷资源可获得性随供应链贸易再分配的过程。具体结果及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了具有拓扑结构的中国磷循环全景分析模型,包括10类主要人类活动过程和4类环境介质(陆地、海洋、大气、水体),并基于独立核算优先原则构建了 102条主要磷流的核算方法。该模型是迄今为止基于过程质量守恒原理建立的、时间范畴跨度长、涉磷过程涵盖丰富、磷流路径剖析深入的国家层面磷循环分析模型,在全面性、细致性、科学性上具有突出的优势。(2)本研究运用自主研发的中国磷循环全景分析模型,首次重建了中国近四个世纪(1600-2012年)的磷循环格局演变过程,发现中国磷循环已从1600年左右以自然活动为主导的简单稳态模式转变为当今以人为活动为主导的复杂格局,磷贸易格局已经由净进口变成净出口,农田土壤中磷赋存量从“耗竭态”转变为“蓄积态”,农业面源已成为重要的地表水体磷负荷来源。(3)为了验证长时间尺度磷循环测算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对磷流的替代计算方法进行互动式交叉检查,验证了独立型核算磷流活动水平数据和涉磷参数的准确性。磷流核算结果对比前人研究,尽管存在一些不一致性,但总体结论基本一致。蒙特卡罗模拟的结果显示,早期磷流结果的不确定性更大,活动水平数据的不健全是造成大部分磷流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4)2012年中国人类活动向水体磷排放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的东部与中部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尤为明显,其中,最大单位网格磷排放量达到286吨,位于上海。相比于向水体磷排放的实物量,富营养化潜势的空间差异性更加明显,其中,长江中下游区域的富营养化潜势显着。究其原因在于,该区域不仅向水体排磷量大,并且水网密集,水生态系统对总磷浓度的变化也较为敏感。(5)全球磷资源可获得性从1988年的25.8 Tg-P yr-1增长到2012年的30.8 Tg-P yr-1。其中,中国的磷资源可获得性随磷净出口不断下降,但其全球占比上升快速。在磷供应链末端,约62%的磷资源可获得性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美国和巴西。公平性分析结果表明,全球磷资源可获得性空间分配的不公平程度随着时间和国际贸易的发生得到改善。
二、磷 ,洗涤剂和富营养化的控制——欧洲和北美经验(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磷 ,洗涤剂和富营养化的控制——欧洲和北美经验(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2013-2020年乌梁素海水环境指标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措施研究进展 |
1.2.2 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实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自然概况 |
2.1.2 流域地质地貌特征 |
2.1.3 水文气候特征 |
2.1.4 生态治理历程 |
2.2 实验方法 |
2.2.1 监测点布设 |
2.2.2 水质监测指标的选择及测定 |
2.3 室内外实验过程 |
3 典型水质指标时空分布变化特征 |
3.1 典型指标时间变化特征 |
3.1.1 TN时间变化特征 |
3.1.2 TP时间变化特征 |
3.1.3 Chl.a时间变化特征 |
3.1.4 SD时间变化特征 |
3.1.5 COD时间变化特征 |
3.2 典型水质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
3.2.1 TN空间分布特征 |
3.2.2 TP空间分布特征 |
3.2.3 Chl.a空间分布特征 |
3.2.4 SD空间分布特征 |
3.2.5 COD空间分布特征 |
3.3 小结 |
4 乌梁素海湖泊水质评价 |
4.1 评价方法 |
4.1.1 综合营养指数法 |
4.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2 评价结果 |
4.2.1 综合营养指数法 |
4.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3 小结 |
5 乌梁素海水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5.1 湖泊水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
5.1.1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
5.1.2 主成分分析结果 |
5.2 湖泊富营养化影响因素分析 |
5.3 水环境修复与治理措施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水环境概述 |
1.1.2 城市水体的特点及基本功能 |
1.1.3 城市水体污染问题 |
1.2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 |
1.2.1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1.2.2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
1.2.3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1.3 城市水体的补水问题 |
1.3.1 城市水体的类型及补水需求 |
1.3.2 城市水体的补给水源类型 |
1.3.3 再生水用于城市水体补水 |
1.4 城市水体的景观功效保障 |
1.4.1 水体景观的定义和一般要求 |
1.4.2 水体景观功效的评价问题 |
1.4.3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的必要性 |
1.5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2.1 城市内湖调研与分析 |
2.1.1 全国代表性城市内湖选择 |
2.1.2 水体调研方法 |
2.1.3 水体采样与水质分析 |
2.2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方法 |
2.2.1 综合指标形式的选择 |
2.2.2 关联水环境因子的确定 |
2.2.3 水环境状态模拟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1 水质评价 |
2.3.2 敏感性分析 |
2.3.3 统计分析 |
3 全国代表性城市内湖调研分析 |
3.1 调研结果的总体分析 |
3.1.1 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质状况 |
3.1.2 基于富营养化状态的水质状况 |
3.1.3 水质状况的地区差异性 |
3.2 补给条件对城市内湖水质的影响 |
3.2.1 调研水体的补水类型及分布状况 |
3.2.2 补给水源类型对水体水质的影响 |
3.2.3 补水频度对水体水质的影响 |
3.3 公众满意度调研结果分析 |
3.3.1 公众满意度的总体状况 |
3.3.2 公众满意度与地表水水质类别的关联性 |
3.3.3 公众满意度与水体透明度的关联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表征指标分析 |
4.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景观水体适用性 |
4.1.1 地表水体功能与相应水质要求 |
4.1.2 城市内湖水质达标的限制因素 |
4.2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水体景观功效的基本要求 |
4.2.2 影响水体感官性状的主要因素 |
4.2.3 对水体透明度的再认识 |
4.3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表征的新思路 |
4.3.1 水体透明度计算的基本理论 |
4.3.2 水体透明度的关联水环境参数 |
4.3.3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综合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5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建立 |
5.1 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形式选择 |
5.1.1 常用综合指标形式的比较 |
5.1.2 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形式的确立 |
5.2 因子质量的确定 |
5.2.1 因子的无因次化 |
5.2.2 因子质量的计算 |
5.3 因子权重的确定 |
5.3.1 因子变量的敏感性分析 |
5.3.2 权重的确定 |
5.4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提出 |
5.4.1 综合指标表达式 |
5.4.2 综合指标计算方法 |
5.4.3 基于综合指标计算值的城市内湖景观功效评价与分级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综合评价指标计算的城市内湖景观功效提升策略研究 |
6.1 典型案例 |
6.1.1 天然水补给型水体 |
6.1.2 再生水补给型水体 |
6.2 基于WLEI的景观功效评价 |
6.2.1 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 |
6.2.2 基于WLEI的景观功效综合评价 |
6.2.3 基于WLEI景观功效评价的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 |
6.2.4 景观功效主要影响因子识别 |
6.3 景观功效提升策略 |
6.3.1 景观功效提升的决策框架 |
6.3.2 景观功效提升的技术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研城市内湖基本信息表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中国七大流域人为净磷输入及河流入海磷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流域人为磷输入研究进展 |
1.2.1 流域磷输入来源 |
1.2.2 流域磷输入评估方法 |
1.2.3 人为净磷输入模型 |
1.3 河流磷通量研究进展 |
1.4 河流磷通量与流域人为磷输入响应关系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2 研究流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流域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人为净磷输入计算方法 |
2.3.1 磷肥施用 |
2.3.2 食品、非食品及饲料净磷输入 |
2.4 河流磷通量估算方法 |
2.5 分析方法 |
2.5.1 流域人为净磷输入的不确定性分析 |
2.5.2 统计分析 3 中国七大流域人为净磷输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1 七大流域人为净磷输入 |
3.1.1 七大流域人为净磷输入年际变化 |
3.1.2 不确定性结果分析 |
3.2 七大流域人为净磷输入空间变化 |
3.3 七大流域人为净磷输入各组分贡献及影响因素分析 |
3.4 人为净磷输入模型的改进 |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七条主要河流入海磷通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4.1 七条河流入海磷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
4.2 河流磷通量的影响因素 |
4.2.1 河流径流量对河流磷通量的影响 |
4.2.2 河流总磷浓度对河流磷通量的影响 |
4.2.3 社会经济因素对河流磷通量的影响 |
4.3 七条河流磷通量与其它河流磷通量的对比 |
4.4 本章小结 5 河流总磷通量与人为净磷输入响应关系研究 |
5.1 七大流域人为磷输入与河流磷通量的关系 |
5.2 河流总磷通量与人为净磷输入响应模型的建立 |
5.3 河流总磷通量与人为净磷输入响应模型的改进 |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
(4)水电站筑坝截流对磷元素滞留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全球流域营养元素产量与热点分析 |
2.1 模型与方法 |
2.1.1 Global NEWS模型 |
2.1.2 全球河流系统拓补栅格图——STN-30p |
2.1.3 地统计分析方法 |
2.2 全球流域营养元素产量 |
2.3 全球流域营养元素出海口热点 |
2.3.1 流域沿海出口位置点导出 |
2.3.2 流域出海口热点分布图 |
2.4 磷元素输出量的多尺度比较 |
2.4.1 磷元素输出量在各大洲尺度上比较分析 |
2.4.2 营养元素输出量在各大洋尺度上比较分析 |
2.4.3 营养元素输出量在各纬度跨度尺度上比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坝对流域磷元素滞留量的影响分析 |
3.1 数据与方法 |
3.1.1 GRanD数据库 |
3.1.2 磷元素滞留计算 |
3.2 全球大坝磷元素滞留量 |
3.3 全球大坝滞留量热点 |
3.4 磷元素滞留量热点的成因分析 |
3.4.1 热点大坝的磷元素滞留量计算 |
3.4.2 热点大坝的成因分析 |
3.5 磷元素出口量与滞留量多尺度比较 |
3.6 径流量对滞留量的影响 |
3.7 全球流域磷元素滞留量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未来50年全球流域氮磷元素产量预测 |
4.1 MEA预测模型 |
4.2 四种情景下的氮磷元素模型输入计算 |
4.2.1 点源预测 |
4.2.2 面源预测 |
4.3 氮元素产量预测 |
4.4 磷元素产量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5)基于GIS的全球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硝酸盐淋溶研究 |
1.2.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滞研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
第2章 包气带氮转化过程 |
2.1 大气和土壤中的氮转化 |
2.1.1 大气氮转化 |
2.1.2 土壤氮转化 |
2.2 包气带氮转化 |
2.2.1 吸附作用 |
2.2.2 硝化作用 |
2.2.3 反硝化作用 |
2.3 淋溶作用 |
小结 |
第3章 包气带水文地质条件 |
3.1 包气带厚度 |
3.2 地下水补给 |
3.3 全球岩性分类 |
3.4 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 |
小结 |
第4章 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区域性分析 |
4.1 IMAGE模型 |
4.1.1 淋溶因子 |
4.1.2 地表氮剩余 |
4.1.3 地表径流氮流失 |
4.1.4 IMAGE模型土地利用 |
4.2 土壤氮平衡变化 |
4.2.1 地表氮剩余变化 |
4.2.2 氮增加量变化 |
4.2.3 氮减少量变化 |
4.2.4 全球土壤氮平衡分析-以2000 年为例 |
4.3 不同区域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
4.3.1 国家行政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
4.3.2 岩性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
4.3.3 含水层类型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
4.3.4 含水层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
小结 |
第5章 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 |
5.1 硝酸盐炸弹(NTB)模型 |
5.1.1 概念模型 |
5.1.2 数值模型 |
5.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间及储量模拟 |
5.2.1 NTB模型改进 |
5.2.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速度和时间 |
5.2.3 包气带硝酸盐储量 |
5.3 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 |
5.3.1 国家行政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
5.3.2 岩性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
5.3.3 含水层类型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
5.3.4 含水层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
小结 |
第6章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包气带运移时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
6.1 土壤硝酸盐淋溶影响因素分析 |
6.1.1 土壤硝酸盐淋溶时空分布特征 |
6.1.2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氮肥的相关关系 |
6.1.3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NO_2 柱浓度的相关关系 |
6.1.4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其他因素的相关关系 |
6.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基于GIS的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间热点分析 |
6.2.2 包气带运移时间与自然因素相关关系 |
6.3 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及包气带运移时间相关关系 |
6.3.1 典型发展中国家 |
6.3.2 典型发达国家 |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聚丙烯酸系树脂负载碳酸镧吸附除磷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体富营养化 |
1.1.2 水体中磷的来源及存在形态 |
1.1.3 磷资源的短缺现状 |
1.2 现有除磷技术 |
1.2.1 生物法 |
1.2.2 生态法 |
1.2.3 化学沉淀法 |
1.2.4 吸附法 |
1.3 树脂基杂合金属化合物纳米粒子吸附剂研究现状 |
1.3.1 镧元素除磷研究进展 |
1.3.2 影响载体树脂吸附性能的因素与选型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吸附剂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3 实验内容与分析方法 |
2.3.1 材料的合成与优化 |
2.3.2 吸附实验方法 |
2.3.3 磷酸根的分析方法 |
2.3.4 吸附剂的表征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材料的优化结果 |
2.4.2 表征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吸附剂对磷酸根的吸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3 实验内容与分析方法 |
3.3.1 实验内容 |
3.3.2 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pH影响 |
3.4.2 吸附等温线 |
3.4.3 吸附热力学 |
3.4.4 吸附动力学 |
3.4.5 共存无机阴离子竞争实验 |
3.4.6 脱附条件优化 |
3.4.7 共存有机酸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际废水的动态吸脱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3 实验内容与分析方法 |
4.3.1 实验内容 |
4.3.2 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动态柱实验 |
4.4.2 吸附机理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其他学术成果 |
(7)健康城市多元应用机制建设中的城市水环境健康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环境背景 |
1.1.3 政策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健康城市 |
1.2.2 健康城市的多元应用机制建设 |
1.2.3 城市水环境 |
1.3 研究的必要性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 |
1.5.2 调查研究 |
1.5.3 实验研究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健康城市国内外建设与研究进展 |
2.1 健康城市建设 |
2.1.1 中国 |
2.1.2 美国 |
2.1.3 英国 |
2.2 健康城市研究 |
2.2.1 国内 |
2.2.2 国外 |
2.3 小结 |
第三章 城市水环境健康修复研究 |
3.1 研究对象 |
3.2 技术研究 |
3.2.1 传统技术 |
3.2.2 生态技术 |
3.3 案例分析 |
3.3.1 莱茵河 |
3.3.2 美国 Apopka 湖 |
3.3.3 苏州北河泾 |
3.3.4 湄潭县国际广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生态技术的城市水环境治理实际案例研究 |
4.1 基本概况 |
4.1.1 城市概况 |
4.1.2 蜀峰湾南湖概况 |
4.2 研究思路 |
4.3 现场调研 |
4.3.1 地理信息 |
4.3.2 污染源分布 |
4.3.3 水体现状 |
4.4 水质测定方法 |
4.4.1 水质标准 |
4.4.2 水质检测指标 |
4.4.3 水质分析方法 |
4.4.4 采样时间与方法 |
4.5 治理前水质监测数据分析 |
4.5.1 采样点选择 |
4.5.2 2017 年 10 月 10 日测定结果分析 |
4.5.3 讨论 |
4.6 污染情况小结 |
4.7 治理目标 |
4.8 治理方案 |
4.8.1 外源污染处理 |
4.8.2 鸟类栖息地构建 |
4.8.3 滨水景观构建 |
4.9 治理后水质监测及数据分析 |
4.9.1 2018年2月1日测定结果及分析 |
4.9.2 2018年3月12日测定结果及分析 |
4.9.3 讨论 |
4.10 问卷调查 |
4.10.1 基本情况 |
4.10.2 调查结果分析 |
4.10.3 讨论 |
4.11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一 中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架构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区域发展对福建省海湾水质影响的计量模型和多元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海岸带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扰动 |
1.1.1 海岸带是支持社会发展的重要地区 |
1.1.2 人类活动对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 |
1.1.3 国际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计划 |
1.2 认识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环境影响的过程 |
1.2.1 环境监测提供必要的信息 |
1.2.2 评估人类对海岸带的影响 |
1.2.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1.3 加强我国海岸带管理的意义 |
1.3.1 海岸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
1.3.2 解决生态问题维护人类福祉 |
1.4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
1.4.1 研究区域的选择及代表性说明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调研 |
2.1 研究区域概述 |
2.1.1 厦门西海域概述 |
2.1.2 福建省海岸带概述 |
2.2 数据调研和整理 |
2.2.1 厦门西海域 |
2.2.2 福建省海岸带 |
第三章 研究框架与分析方法 |
3.1 研究框架 |
3.1.1 厦门西海域 |
3.1.2 福建省海岸带 |
3.2 数据分析方法 |
3.2.1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
3.2.2 主成分分析 |
3.2.3 聚类分析 |
3.2.4 Bai-Perron内生多重结构突变检验 |
3.2.5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 |
第四章 1980-2012年厦门社会经济发展与近岸水质变化的时间序列分析 |
4.1 厦门社会经济发展轨迹(1980-2012) |
4.1.1 GDP增长和构成 |
4.1.2 在籍人口和人均可支配收入 |
4.1.3 废水、废气排放量 |
4.2 厦门西海域水质变化(1980-2012) |
4.2.1 pH |
4.2.2 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 |
4.2.3 营养盐 |
4.2.4 石油类 |
第五章 区域发展对厦门西海域水质影响的多元统计与计量分析 |
5.1 厦门西海域水质变化的结构断点检验 |
5.1.1 H~+的结构断点检验 |
5.1.2 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的结构断点检验 |
5.1.3 营养盐的结构断点检验 |
5.1.4 石油类的结构断点检验 |
5.2 厦门西海域水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统计分析 |
5.2.1 相关性分析处理 |
5.2.2 主成分分析处理 |
5.2.3 回归分析处理 |
5.3 厦门西海域水质的未来发展——基于EKC的分析 |
5.4 案例小结 |
第六章 2007-2015年福建省典型海湾水质变化分析 |
6.1 典型海湾的水质变化 |
6.1.1 pH |
6.1.2 溶解氧 |
6.1.3 化学需氧量 |
6.1.4 无机氮 |
6.1.5 活性磷酸盐 |
6.1.6 石油类 |
6.2 典型海湾营养盐浓度的历史变化比较 |
第七章 区域发展对福建省典型海湾水质影响的多元统计与计量分析 |
7.1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研究 |
7.1.1 主成分分析 |
7.1.2 聚类分析 |
7.2 基于面板EKC模型的研究 |
7.2.1 化学需氧量和营养盐的未来趋势 |
7.2.2 pH和石油类的未来趋势 |
第八章 典型海湾富营养化问题的管理 |
8.1 高营养盐浓度对海水酸碱值的影响 |
8.2 营养盐入海负荷管理的思考 |
8.2.1 限制性营养盐的管控策略 |
8.2.2 单一营养盐管控策略的不足 |
8.2.3 美国佛罗里达州Tampa湾案例的启示 |
8.3 案例小结 |
第九章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1.1 厦门西海域水质变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
9.1.2 福建省海岸带水质变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附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 |
致谢 |
(9)丹江口库区流域面源污染输出规律与养分收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 2 文献综述 |
2.1 面源污染的现状 |
2.2 面源污染的特点与危害 |
2.2.1 面源污染的特点 |
2.2.2 面源污染的危害 |
2.3 面源污染的来源与影响因素 |
2.3.1 流域中氮素的来源 |
2.3.2 流域中磷素的来源 |
2.3.3 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 |
2.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4.1 国外研究进展 |
2.4.2 国内研究进展 |
2.4.3 当前研究的不足 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目标 |
3.2 总体思路 |
3.3 研究内容 |
3.4 技术路线 4 典型小流域面源污染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自然条件概况 |
4.1.2 社会经济状况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监测点的选择 |
4.2.2 水质监测 |
4.2.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2.4 频数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小流域总氮浓度时空变化规律 |
4.3.2 小流域总磷浓度时空变化规律 |
4.3.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5 典型小流域硝态氮输出过程及主控因子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水质监测 |
5.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2.3 研究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小流域特征 |
5.3.2 小流域硝态氮输出季节性规律 |
5.3.3 小流域特征对硝态氮输出的影响 |
5.3.4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6 典型小流域养分收支研究 |
6.1 研究区概况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养分平衡方法 |
6.2.2 实地调查与数据收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小流域作物种植结构分析 |
6.3.2 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
6.3.3 小流域氮素收支研究 |
6.3.4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7 入库支流养分收支研究 |
7.1 研究区概况 |
7.1.1 自然经济状况 |
7.1.2 社会经济状况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人为净氮输入量 |
7.2.2 资料收集与数据处理 |
7.2.3 通径分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入库支流流域氮输入特征 |
7.3.2 入库支流流域氮输入与支流氮输出的关系 |
7.3.3 入库支流流域氮输出对氮输入情况的响应 |
7.3.4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总结 |
8.1 主要结论 |
8.2 特色与创新 |
8.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与学术研究 致谢 |
(10)中国磷循环格局演变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论文框架及主要章节说明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磷循环格局刻画方法 |
2.2 磷循环的环境效应评估方法 |
2.3 磷循环的资源保障评估方法 |
第3章 中国磷循环格局演变过程重建方法 |
3.1 中国磷循环全景分析框架构建 |
3.2 主要磷流梳理及核算模型构建 |
3.2.1 大气(N_1) |
3.2.2 非耕地(N_2) |
3.2.3 内陆水体(N_3) |
3.2.4 海洋(N_4) |
3.2.5 磷矿采选(N_5) |
3.2.6 磷化工生产(N_6) |
3.2.7 农业种植(N_7) |
3.2.8 畜禽养殖(N_8) |
3.2.9 水产养殖(N_9) |
3.2.10 农产品加工(N_10) |
3.2.11 居民消费(N_11) |
3.2.12 废水处理(N_12) |
3.2.13 固废处置(N_13) |
3.3 中国磷循环测算系统边界与数据来源 |
3.3.1 时空范畴 |
3.3.2 活动水平数据来源 |
3.3.3 涉磷参数来源 |
3.4 中国磷循环全景分析模型的优势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近四个世纪磷循环格局演变分析 |
4.1 中国磷资源开发与利用 |
4.2 中国磷进出口贸易平衡 |
4.3 中国农业-畜禽-人类食物链特征 |
4.4 中国含磷废物及其环境排放 |
4.4.1 土壤磷库存变化 |
4.4.2 向水体磷排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磷循环测算结果的准确性验证 |
5.1 磷流交叉检查 |
5.2 自然磷流对比 |
5.2.1 大气沉降 |
5.2.2 风蚀 |
5.2.3 入海径流 |
5.2.4 海洋飞沫 |
5.3 人为磷流对比 |
5.4 未考虑磷流总结 |
5.4.1 燃烧 |
5.4.2 生物气溶胶颗粒 |
5.4.3 火山爆发 |
5.4.4 磷化氢 |
5.5 不确定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磷循环的富营养化潜势评估 |
6.1 人类活动向水体磷排放的空间格局刻画 |
6.1.1 空间分配方法原理 |
6.1.2 空间分配因子数据来源 |
6.2 富营养化潜势空间化评估方法 |
6.2.1 环境归趋因子 |
6.2.2 生态损害因子 |
6.3 中国2012年向水体磷排放格局 |
6.4 中国2012年富营养化潜势图谱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球背景下的中国磷资源可获得性 |
7.1 全球磷资源贸易与供需分析模型构建 |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2.1 数据来源 |
7.2.2 国家分类 |
7.3 全球背景下的中国磷贸易格局 |
7.4 全球背景下的中国磷资源可获得性格局 |
7.5 磷资源可获得性的公平性评价 |
7.5.1 公平性分析方法简介 |
7.5.2 磷资源可获得性的公平性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磷循环测算的编程代码 |
1.1 基础数据准备过程 |
1.2 底层磷流运算代码 |
1.3 磷流结果整合代码 |
1.4 磷流运算执行命令 |
1.5 蒙特卡罗模拟代码 |
附件2: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磷 ,洗涤剂和富营养化的控制——欧洲和北美经验(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2013-2020年乌梁素海水环境指标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D]. 周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D]. 常妮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中国七大流域人为净磷输入及河流入海磷通量研究[D]. 王雨珊.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4]水电站筑坝截流对磷元素滞留的影响研究[D]. 罗宗保.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5]基于GIS的全球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D]. 黄爽. 吉林大学, 2019(02)
- [6]聚丙烯酸系树脂负载碳酸镧吸附除磷性能研究[D]. 冯鑫磊. 东南大学, 2020(01)
- [7]健康城市多元应用机制建设中的城市水环境健康修复技术研究[D]. 徐灿.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02)
- [8]区域发展对福建省海湾水质影响的计量模型和多元统计分析[D]. 陈凯. 厦门大学, 2018(06)
- [9]丹江口库区流域面源污染输出规律与养分收支研究[D]. 周颖.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10]中国磷循环格局演变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D]. 刘欣. 南京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