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北平原局部重力高与地震关系的统计结果(论文文献综述)
张晗,卢玮,黄烜,白晨,申云飞[1](2021)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范县地热勘查中对比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热资源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以测量地球物理属性为手段,来表征地热系统。以河南范县为例,并针对该区断裂发育,地层横向变化大,地质条件复杂的难点,作者选取了6种常用的地热勘查物探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探索最适宜中深层地热资源勘查的物探综合方法,为今后复杂地质条件的地热勘探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价值和重要的借鉴意义。
张敏[2](2021)在《重力测量的环境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对地球重力加速度的高精度绝对测量,可以用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动力学和地震监测等相关地球物理科学问题,也可以用来获悉地球矿产资源分布和对飞行器进行导航与制导等。基于激光干涉原理的绝对重力测量过程中多种因素影响着最终的测量结果,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固体潮汐、海洋潮汐、大气、水文、电磁场、温度等。为了保证绝对重力测量的精度,必须要充分的考虑背景环境的影响,并对背景环境进行科学分析。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潮汐、大气、水文、地球自转、电磁场、温度、重力垂直梯度等环境因素对重力测量的影响机理,采用理论模型、数字仿真和实际测量检验等方法对各种环境因素影响进行定量化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采用格林函数法计算大气对重力测量的影响。计算了大气重力格林函数,分析了不同温度模型、地面温度、干湿度、台站高程、周边地形对重力的影响,并首次讨论了台站湿度对比气体常数取值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湿度条件(40%-80%)造成的重力变化约0.1μGal左右,认为比气体常数的取值对结果没有影响。本文构建基于台站实际的格林函数求解式,通过格林函数法计算台站0.5°范围内大气变化对重力测量的影响在10μGal以内。气压变化与大气对重力的影响呈负相关,由大气和大气重力影响经线性回归计算出的大气重力导纳值为-0.3826μGal/h Pa,与采用时间域、频率域导纳值方法得出的导纳值均值-0.3μGal/h Pa相差0.08μGal/h Pa,台站气压变化不超过10 h Pa时,由此造成的大气影响误差在1μGal以内,基本满足绝对重力测量精度需求。整个水文系统包含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前人只对地下水或土壤等单个水文因素对重力测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首次就整个水文系统对重力测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定量计算。利用武汉地区超导重力仪2013年至2015年重力残差数据检验模拟计算结果。模拟计算整个水文系统的影响与实测重力残差长期变化存在1μGal的差别,证明了模拟计算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对重力测量影响较大的潜水和土壤水,在利用各期绝对重力测量值进行地球动力学等研究时需要扣除它们的影响。地球自转对重力测量的影响包含极移、日长变化和科里奥利力。关于它们对重力测量的影响根据相应公式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极移对绝对重力测量的影响需要考虑,日长变化和科里奥利力的影响可以忽略。通过误差传递的角度考虑了极移改正公式中潮汐因子、台站经纬度、地球半径、自转速率的参数取值误差对极移的影响,结果发现潮汐因子取1.16或1.18时重力影响存在0.1μGal的误差,台站经纬度1°的误差时重力影响存在0.01μGal的误差,地球半径存在8 km的误差时重力影响存在0.01μGal的误差,自转速率存在10-8rad/s的误差时重力影响存在0.1μGal误差,存在上述参数取值误差时极移改正也基本满足绝对重力测量精度需求。讨论了变化磁场和静电场对重力测量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给出了变化磁场对重力测量的影响机理和影响量级,磁场变化时会对重力测量产生影响,而静电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讨论了实际环境中(高压输电线路下)存在变化磁场时对重力测量的影响,对我国220-1000 k V超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区域磁场变化数据进行统计,输电线路下的磁场梯度最大约0.5μT/m,变电站磁场梯度若为5 0μT/m,计算结果表明它们对绝对重力测量的影响不超过0.2μGal。考虑了温度变化对重力测量的影响,给出了温度变化对激光波长、温度变化对真空度,进而对重力测量的影响理论计算方法。通过在北京白家疃实验室进行了温度变化对激光波长、温度变化对真空度的实验,得到了以下新的认识:温度从20℃升至30℃时,因激光波长变化使重力观测值增加6.2μGal,比理论计算结果(2.8μGal)偏大,温度变化与重力变化呈线性趋势;温度从25升至35℃即增高10℃时,因真空度变化使重力值减小10μGal;比理论计算10℃的温度变化产生3μGal重力变化偏大,且重力变化与温度变化基本呈线性变化。针对利用重力垂直梯度值进行不同类型绝对重力仪高度改正的精度问题,本文开展了不同点位、不同高度实际测量重力梯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需要利用实际重力垂直梯度值进行高度改正。除此之外,测量结果表明不同高度梯度结果有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别,造成50 cm高差的归算差值最大约2.5μGal,影响绝对重力高度改正精度,在重力观测中需要测量不同高度处的重力垂直梯度值进行高度归算。通过对白家疃实验室不同点位垂直梯度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地形复杂的地区还需要考虑重力水平梯度的影响。
邢锦程[3](2021)在《黄骅地区重力场及构造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骅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东部,地理范围在116°~120°E,36.4°~39.7°N之间,总面积约为8.93×104km2。勘探实践及前人研究成果表明,黄骅地区构造复杂且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华北地区地质构造研究和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之一。黄骅地区经过50余年的勘探实践,积累了大量的油气地质及构造研究资料。虽然黄骅地区有较多的相关研究成果,但该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地球物理及地质工作程度高低不一,坳陷部分研究程度较高,隆起区域内研究程度较低,缺乏应用重力资料从面上对整个黄骅地区的整体研究。因此,为了全面研究整个黄骅地区的构造特征,本文结合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基于重力资料对黄骅地区断裂系统、地层发育特征、基底深度、构造单元等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可为黄骅地区构造研究及进一步油气勘探等提供地球物理依据。本文应用解析延拓、滑动平均、正则化滤波、趋势分析、垂向二阶导数、斜导数、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等先进处理方法对黄骅地区重力资料进行了处理,结合钻井、地震和区域地质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该区重力异常特征及成因,推断了研究区断裂构造,探讨了地层展布特征,反演了基底深度,划分了构造单元。论文取得如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研究区内的沧县隆起、埕宁隆起的局部重力异常高是由基底隆升引起,而上述隆起内的局部重力低则是由基底上覆的中、新生界地层局部增厚引起;其余区域为数个坳陷区,坳陷内的局部重力低是由于古近系增厚引起,引起坳陷中的局部重力高的原因则是相对坳陷区域内基底深度较大的背景下,局部地区基底相对隆起引起。(2)由于研究区受到多次构造运动的改造,构造变形较为强烈,断裂发育,形态复杂。研究区内主要发育NE(NNE)、NW及近EW向三组断裂,这些断裂控制了研究区的地层展布,构成了研究区内次一级构造单元的边界。(3)剖面定量拟合与基底深度反演结果表明,沧县隆起和埕宁隆起内,中生界大面积缺失,新生界厚度较薄,两隆起区基底平均深度分别为3,106m和2,607m;在坳陷区域基底之上沉积层厚度较大,虽然局部同样存在地层缺失(如白垩系),但地层发育相对完整,全部坳陷的平均基底深度均大于3,500m。
方菲[4](2020)在《根据重磁资料解释河北断裂体系与地震地质构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北省是我国主要的强震发生区,研究区内的地震地质构造对认识地震灾害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1∶20万区域重力、1∶20万~1∶5万航磁资料,采用小波多尺度断裂分析方法,研究河北断裂体系,并应用于地震地质构造分析。重点分析了1966年邢台7.2级、1976年唐山7.8级及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的发震断裂特征,发现新河断裂、唐山断裂与夏垫断裂,其浅部断裂与深部断裂关系密切,邢台7.2级地震的浅部断裂与深部断裂平面位置重叠,邢台7.2级地震是下部深断裂与浅部信合断裂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次研究指出,重力航磁资料处理解释是研究地震地质构造的一种有效、快捷及经济的方法,它能够为地震地质构造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张明辉[5](2020)在《震源区重力三维反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球内部物质密度分布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岩石圈的三维密度结构对研究地球深部的构造,地壳运动以及地幔柱等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地壳深浅密度异常分布是地壳构造环境及其动力演化研究的重要线索,亦可作为油气、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依据。震源区地下三维密度结构或震前密度扰动演化的研究是地震预测研究的基础与前沿热点之一,可为震源孕育发生机理研究提供重要参考。研究地球内部密度结构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其一为间接法,利用地震资料获得地球内部的速度结构,通过密度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可将速度结构转化为密度结构,但是,就目前而言,速度与密度之间的关系只有经验公式;其二为直接法,利用重力异常资料,直接反演地球内部的密度分布,可以得到研究区内密度分布的横向不均匀性。前者往往为后者提供反演约束。震源区密度结构反演研究主要包括静态密度结构和震前密度扰动演化过程研究,前者探索震源孕育的构造条件,后者探索震源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通过震源区重力勘探普查,可获取高精度布格重力异常;通过震源区重力的重复测量(流动重力),可获得震源演化相关的重力场动态变化,这两者均是震源区密度结构及其变化反演的基本信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首先分析了基于块体生长模式的重力三维反演方法,通过模拟试算验证了基于块体生长模式反演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随后通过两个反演研究实例进行了实用性论证,通过区域重力场趋势的消除,使该方法对震源区局域反演具有一定的优势,为地震构造环境及其变化研究提供了较好的途径。2、采用块体生长模式的重力三维反演方法,利用三河-平谷地震区较精细的布格重力异常数据(毫伽级),反演研究了该区域浅部(012km)三维密度结构分布特征。三河-平谷地震区布格重力异常显示M8.0级地震位于通县-燕郊重力局部高、三河-马坊重力局部高与大厂重力低之间交汇过渡低值部位;研究区浅层三维密度结构结果表明,北东向夏垫断裂两侧密度明显差异,可能说明三河-平谷M8.0级地震的发震断裂为夏垫断裂,该断裂的切割深度至少达到10km。3、尝试将块体生长模式的重力三维反演方法应用到典型震前动态重力变化的反演。利用九寨沟M7.0级地震前两幅典型重力动态变化数据(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和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分别进行相应三维密度变化反演(微伽级)。反演结果表明震中东侧存在北西-近南北向的正密度变化带,可能与东(华北块体)、西(青藏块体)部之间的作用有关。震中附近存在局部负密度变化区(贯通深部),显示物质膨胀、扩容状态,发震部位处于虎牙断裂北端、局部扩容区顶部边缘,其可能与深部热作用有关。
商世杰[6](2020)在《雄安新区及邻区主要隐伏断裂第四纪活动性与地层矿物组成研究》文中提出雄安新区是由党中央和国务院2017年决定设立的国家级建设新区。为了更好的规划大量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计划建设的六条铁路、四个火车站,完善六条高速公路,以及其他配套城市基础设施。对雄安新区及邻区开展详细的隐伏断裂活动性调查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在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主要隐伏断裂进行了具体位置和基本形态野外调查,并采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了隐伏断裂的数量、位置、状态、延深情况和上断点埋深等。此外,基于综合地球物理解译结果布置一系列钻孔进行断裂精确探测,并通过钻孔岩芯编录,建立钻孔联合剖面,研究了断裂的具体活动时代,同时对不同层位地层进行了以XRD粉晶衍射物相分析为主的矿物组成研究。取得主要认识如下:(1)查明了保定-石家庄断裂(F1)的产状为:走向NE-SW,倾向SE,倾角45°75°,形状为上陡下缓的铲状,上断点埋藏深度为350m。另外还发现,F1的次级断裂F1-1,其产状为:走向NE-SW,倾向SE,倾角45°75°,同样为上陡下缓的铲状,上断点埋藏深度为360m。(2)查明了徐水-大城断裂(F2)的产状为:走向NWW-SEE,倾向S,倾角70°,形状为上陡下缓的铲状,上断点埋藏深度为240m。其次级断裂F2-1的产状为:走向NE-SW,倾向N,倾角70°,形状为上陡下缓的铲状。(3)查明了容城断裂(F3)的产状为:走向NE-SW,倾向SE,上断点埋藏深度为370-685m之间。(4)钻孔探测结果显示:研究区台上村附近新近纪地层厚度为410-530m,其中F1断裂下盘410m、F1断裂与F1-1断裂之间440m、F1-1断裂上盘530m;崔庄镇附近新近纪地层厚度为710-760m,其中F2断裂下盘710m、F2断裂上盘760m;容城附近新近纪地层厚度为680-720m,其中F3断裂下盘680m、F3断裂上盘720m。(5)断裂活动性研究结果显示,保定-石家庄断裂(F1)第四纪无活动,最新活动时期为新近纪,其滑动速率为0.02mm/a;徐水-大城断裂(F2)第四纪早-中更新世均有活动,早更新世的滑动速率为0.02mm/a,中更新世的滑动速率为0.01mm/a;容城断裂(F3)第四纪无活动,最新活动时代为新近纪,其滑动速率为0.016mm/a。(6)第四纪地层界面附近矿物组成主要分为碎屑矿物和粘土矿物,粘土矿物平均含量为58.76%,以蒙脱石、伊利石为主,平均含量为53.41%,高岭石、绿泥石含量较少,平均含量为5.35%;碎屑矿物以石英为主,平均含量为26.23%,其他碎屑矿物含量较少,分别为钾长石(5.32%)、斜长石(3.57%)、方解石(2.05%)、白云石(4.06%)。(7)通过在不同钻孔中第四系全新统底部地层界面、上更新统底部地层界面、中更新统底部地层界面、下更新统底部地层界面附近取样,对样品的矿物组成和百分比含量进行研究,发现在地层界面附近的矿物组成和百分比含量无较大变化,验证了地层划分的准确性。除此之外,钻孔联合剖面中显示出地层界面深度也无较大差异,由此判断保定-石家庄断裂(F1)未引起第四纪地层错段,F1断裂第四纪以来不活动。
何付兵[7](2019)在《南口—孙河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与地裂缝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南口-孙河断裂是北西向张家口-蓬莱地震构造带(又称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中一条重要隐伏发震断层,对北京平原区地裂缝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长期以来,限于地质、地球物理勘探、钻探等资料及其精度的原因,该断裂南东段研究极为薄弱,与地裂缝灾害关系也未有开展深入研究。开展南口-孙河断裂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研究,探讨该断裂第四纪以来对大兴凸起沉积控制作用,分析其与北京平原区地裂缝关系,不仅为断裂的发震危险性判断提供基础资料,进而为城市防灾减灾服务,还可深化理解北西向断层对大兴凸起、北京凹陷解体的控制作用,为区域新构造运动研究提供地质基础。本文以南口-孙河断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该断裂南东段所在的大兴凸起区为重点研究区,利用针对此断裂开展的二维地震、高精度重力、可控源音频电磁大地测深等综合物探和钻探资料,并结合区域重力、关键构造部位的三维地震勘探等成果,系统分析了南口-孙河断裂的几何学特征,建立了该断裂的几何结构模型。从地球物理证据和断裂活动制约证据证实了南口-孙河断裂对北东向黄庄-高丽营断裂、顺义-前门-良乡断裂切割关系,提出其还切割北东向南苑-通县断裂新的认识。利用二维地震勘探剖面和断裂两盘深浅联合钻探成果,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和古地磁、沉积物色度、碳十四等测试结果,重点研究了南口-孙河断裂南东段第四纪以来的垂向运动学特征,探讨了南口-孙河断裂在大兴凸起上的沉积控制作用,恢复了大兴凸起新生代演化过程。另外,将通州地区发育的地裂缝按照历史地裂缝和现代地裂缝分类开展研究,重点分析了地裂缝发育的地质要素,建立了通州两类地裂缝成因概念模型,探讨了地裂缝发育与南口-孙河断裂之间的关系。南口-孙河断裂在空间上分为北西段、中段和南东段三段落,呈NW向右阶斜列展布,形成两个阶区。三段落垂向断距差异较大,北西段最大,南东段最小,且单段内断距和倾角也有所差异,表现出中部断距、倾角大两端断距、倾角小的空间分布特征。南口-孙河断裂南东段早更新世时期断裂活动总体较弱,断裂活动速率在0mm/a0.202mm/a,平均活动速率为0.075mm/a。中更新世时期断裂活动总体较强,断裂活动速率在0mm/a0.789mm/a,平均活动速率0.74mm/a。晚更新世以来活动再次转弱,平均活动速率为0.069mm/a。第四纪以来断裂活动表现出明显震荡活动特性,共计发育4次相对较强的构造运动幕,分别发生于约2.5Ma±、1.35Ma±、0.79Ma0.55 Ma和0.15Ma0.25 Ma,其可同北西段构造运动幕次一一对比。南口-孙河断裂三段最新活动年代略有所差异,北西段最新活动年代为全新世,中段最新活动年代为晚更新世中期-晚期,南东段最新活动年代为晚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晚期。南口-孙河断裂对北东向断裂活动强度和最新活动时代具有明显制约作用,其北东盘发育断裂第四纪活动强度大、活动年代新,南西盘则反之。统计基岩深度(新生代)南口-孙河断裂切割北东向黄庄-高丽营断裂、顺义-前门-良乡断裂、南苑-通县断裂的水平位移量表明,南口-孙河断裂左旋走滑运动中段最大,向北西和南东两端急骤减小,左旋走滑量0.97km3.1km,平均为1.61km,其位移量远高于其垂向位移量0.1km0.5km。断裂运动学特征揭示南口-孙河断裂可能以左旋走滑为主或其在前新生代就发育一定左旋走滑量。南口-孙河断裂与北东向南苑-通县断裂一起对大兴凸起的沉积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新近纪-早更新世,南口-孙河断裂的“活化”解体了北京平原区“两隆两凹”构造格局,断裂南西盘大兴凸起区主体仍发育为凸起剥蚀区,并为其北东盘新发育形成沉积区提供部分沉积物源。中更新世,南口-孙河断裂强烈活动并制约控制北东向断裂活动,使得南口-孙河断裂两盘沉积厚度差异明显。晚更新世以来,南口-孙河断裂活动强度转弱,对大兴凸起沉积控制影响转弱,但其微弱的活动仍影响了河流水系发育演化,沿南口-孙河断裂下降盘发育为低洼地形,成为重要的“汇水方向”和“过水通道”。通州地区广泛发育历史地裂缝和现代地裂缝。历史地裂缝广泛同震动液化有关,现今绝大多数已经愈合。现代地裂缝为复合成因地裂缝,又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以庙上地裂缝为代表,其先期是在现今地应力场作用下,沿断裂面形成应力集中或沿断裂周边地区形成近南北向的张应力或北东、北西两组剪切应力集中,在地震发生时形成具有定向特征的液化型地裂缝愈合后,在后期降水或灌溉淋滤作用下再次复活发育形成的复合成因地裂缝。由于该类地裂缝是地震力作用下的地表破裂,不是隐伏断裂直接活动所致。因此,复活后的地裂缝由于其先期产生地表破裂有限,地裂缝破坏性并不强,只是作为一种地质不连续面对人类工程活动产生影响,地表表现为线性特征小幅度地面塌陷。另一类以双埠头地裂缝为代表,是在当前NNW向拉张应力作用下,南苑-通县断裂长期持续蠕滑引起沿断裂带附近土层应力、应变持续积累,在地下水超采诱发下造成土层破裂形成的以拉张为主复合成因地裂缝。该类地裂缝记录了南苑-通县断裂蠕滑活动量。因此,地裂缝发育规模大,危害也强。南苑-通县断裂同黄庄-高丽营断裂、顺义-前门-良乡断裂相比,其产状较缓、上断点埋深较深,使得沿线地裂缝发育宽度比黄庄-高丽营断裂和顺义-前门-良乡断裂沿线大。南口-孙河断裂对现今北京平原区地裂缝重要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现今河流沉积控制影响和对活动地块控制影响两个方面。南口-孙河断裂北东盘相对较强的活动地块,尤其是沿此断裂发育的低洼河道地区是现代地裂缝发育的主要地区。
强洋洋[8](2015)在《天津幅地区重力场与构造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天津幅地区1:100万比例尺图幅包括天津幅的整个地区,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6°40°、东经114°120°之间。天津幅地区西起太行山,东到渤海和山东莱州,北依燕山,南至泰安市,总面积约23.4×104km2。由于天津幅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与沉积演化,导致其周边隆起区与渤海湾盆地的沉积地层具有不同特征。天津幅地区的地球物理及地质工作程度高低不一,渤海湾盆地的研究程度相对较高,而在其他地区的研究程度则较低。目前为止,还没有系统利用天津幅已完成的重力资料对天津幅地区构造等进行系统研究。因此本文以重力资料为主,结合地质、地球物理等研究成果对天津幅的构造体系、沉积地层发育特征等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天津幅地区重力资料的系统收集、整理及处理得到了布格重力异常资料,利用RGIS软件对布格重力异常进行了趋势分析、解析延拓、滑动平均滤波、水平一阶导数、垂向二阶导数等处理,同时结合研究区的构造地质、区域地质、地震测量、钻井勘探等研究成果对重力异常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对研究区的局部重力异常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研究区内太行山隆起、燕山褶皱带、鲁西南隆起以及鲁东隆起带内的局部重力高是由基底隆起引起,而局部重力低则是由中、新生界局部增厚引起;渤海湾盆地内的局部重力高一般是由基底局部隆起(断隆)引起,局部重力低则是由中、新生界凹陷(断凹)引起。本文根据重力场特征并结合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推测出了天津幅地区断裂体系。天津幅地区主要发育NE(NNE)、NW及近EW向三组断裂,不同走向的断裂平面上交织成网格状。根据布格重力异常特征对天津幅地区进行了构造单元划分,可划分为太行山隆起、燕山褶皱带、渤海湾盆地、鲁西南隆起、鲁东隆起这5大一级构造单元,其中渤海湾盆地又进一步划分为2个隆起区、5个坳陷区共7个二级构造单元。同时,本文利用地震、钻井等研究成果,选择了能大体控制渤海湾盆地主要构造格局的6条重力剖面进行了拟合反演,通过定性与定量的解释,采用线性回归法计算获得了研究区内新生界底界埋深。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凸起区内新生界厚度较薄,主要为新近系和第四系,其最小沉积厚度约500m左右,最大厚度不到3000m;在凹陷区内新生界较厚,主要为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平均沉积厚度超过3000m,在沉降中心处其厚度达8000m以上。
白勇[9](2012)在《鄂尔多斯西南缘中新生代构造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鄂尔多斯西南缘跨越了西缘冲断带、天环坳陷、北祁连-北秦岭逆冲推覆构造系、渭北隆起、汾渭地堑、小秦岭构造带等多个构造单元。不同构造体系在不同构造阶段的复合叠加及不同构造体系在同一构造阶段的联合叠加,使得该区现今地质构造及其演化特征极为复杂。燕山期既是奠定研究区现今基本构造格局的关键阶段,也是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主要时期,喜山运动则对该构造格局进行了改造,这使得对鄂尔多斯西南缘中、新生代构造特征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板块构造学、构造地质学和盆山耦合理论为指导,以野外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处理和综合解释为手段,以历史的演化的观点研究鄂尔多斯西南缘现今基底结构、盖层的构造模式、不同构造层次、不同构造区段构造变形特点,建立现今研究区三维结构模型。通过对重、磁资料进行处理、解释、对部分已有的地震剖面、CEMP剖面重新解释,并以横穿鄂尔多斯西缘和南缘的5条主干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剖面、相关的辅助剖面及重点构造区段解剖作为研究重点,进行精细的构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北祁连—北秦岭逆冲推覆构造带的结晶基底与华北地块结晶基底有较大差异,研究区华北地块的结晶基底由2个北东向基底隆起和2个北东向基底断陷组成;研究区存在深层构造与浅层构造的不谐调即立交桥式构造;海原—洛南断裂从铁炉子沿王曲—哑柏断裂向西延伸,向西与八渡—虢镇断裂相连;圣人桥—三门峡—淮南断裂是鄂尔多斯南缘东西向构造带的北界,从富平向西延伸至千阳附近隐入盆地,推测该断裂在研究区内可能向东延伸至三门峡;渭北隆起北缘断裂是鄂尔多斯稳定地块与南缘燕山期构造带的界线;燕山期鄂尔多斯南缘为大型的复背斜,其核部在渭河盆地,渭北隆起为其北翼,小秦岭构造带及洛南地区为与之配套的向斜,渭河盆地很可能不存在上古生界与中生界;在鄂尔多斯西缘冲断构造带,陡立的奥陶系、寒武系、蓟县系主要分布在青龙山—平凉断裂上盘靠近断裂的部位及甜水堡—四十里铺低凸起带上,其主要构造样式为高角度逆冲构造,不存在逆掩推覆构造。
姜文亮,张景发[10](2012)在《首都圈地区精细地壳结构——基于重力场的反演》文中提出本文以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作为约束条件,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首都圈地区重力场进行了有效分离,应用Parker位场界面反演法及变密度模型对莫霍界面进行了反演分析,并构建了两条地壳密度结构剖面模型,对该区精细地壳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首都圈地区受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形成坳、隆相邻,盆、山相间,密度非均匀性,壳内结构与莫霍面埋深相差比较大的地壳分块构造格局.受华北克拉通岩石圈伸展、减薄以及岩浆的上涌底侵作用,首都圈地区莫霍面起伏比较大,莫霍面区域构造方向呈NE—NNE方向,在盆地向太行山、燕山过渡地带形成了莫霍面陡变带;盆地内部莫霍面形成东西向排列、高低起伏的框架,最大起伏约5km,但平均地壳厚度比较小,北京、唐山地区地壳厚度最小约29km,武清凹陷地壳厚度最大约34km.在重力均衡调整作用下,西部太行山区地壳厚度较大,但地壳密度小于华北裂谷盆地内部;中上地壳重力场特征与地表地形及地貌特征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受新生代裂谷作用影响,首都圈中上地壳结构非常复杂,形成了NNE方向为主体的构造单元,断层多下延至中地壳;下地壳发生明显的褶曲构造,表现出高低密度异常相间排列的典型特征;首都圈地区地壳密度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研究认为首都圈地区地震的发生与上地幔顶部及软流层物质的上涌有一定关系.
二、华北平原局部重力高与地震关系的统计结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北平原局部重力高与地震关系的统计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范县地热勘查中对比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 |
1.1 地质特征 |
1.1.1 构造特征 |
1.1.2 地层特征 |
1.2 地球物理特征 |
1.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1.2.2 区域磁场特征 |
1.2.3 电性特征 |
2 方法技术 |
3 数据分析 |
3.1 高精度重力成果 |
3.2 电(磁)法勘探成果 |
3.3 微动探测成果 |
3.4 地震波频率谐振勘探成果 |
3.4.1 地层分布特征 |
3.4.2 断裂分布特征 |
3.5 汞气与氡气测量成果 |
4 物探方法综合分析 |
5 结论 |
(2)重力测量的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3 研究思路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重力测量环境影响研究发展动态 |
2.1 潮汐影响 |
2.2 气压影响 |
2.3 水文影响 |
2.4 地球自转影响 |
2.5 电磁场影响 |
2.6 温度影响 |
2.7 重力垂直梯度影响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气压影响 |
3.1 大气对重力影响计算方法 |
3.1.1 大气负荷弹性项格林函数的计算 |
3.1.2 大气直接吸引项格林函数的计算 |
3.1.3 大气对重力影响计算模型 |
3.2 大气对重力的影响因素 |
3.2.1 不同温度垂直分布模型的影响 |
3.2.2 不同地面温度的影响 |
3.2.3 湿度的影响 |
3.2.4 台站高程的影响 |
3.2.5 台站周围地形高的影响 |
3.3 大气对重力测量的影响实际计算 |
3.3.1 积分区间的选择 |
3.3.2 离散化网格取值 |
3.3.3 气象资料的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文影响 |
4.1 台站数据介绍 |
4.1.1 研究区域仪器介绍 |
4.1.2 超导重力仪数据 |
4.1.3 绝对重力观测结果 |
4.2 地壳垂直形变与重力变化的关系 |
4.3 水文对重力测量影响模拟计算 |
4.3.1 地表水影响 |
4.3.2 不饱和含水层水(土壤水)影响 |
4.3.3 饱和含水层水影响 |
4.3.4 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重力残差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球自转影响 |
5.1 极移影响 |
5.2 日长变化影响 |
5.3 科里奥利力影响 |
5.4 参数取值误差的影响 |
5.4.1 潮汐因子误差的影响 |
5.4.2 台站经纬度误差的影响 |
5.4.3 地球半径误差的影响 |
5.4.4 自转速率误差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磁场影响 |
6.1 变化磁场影响 |
6.1.1 定量计算模型 |
6.1.2 实验验证 |
6.1.3 实际环境中的验证 |
6.2 静电场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温度影响 |
7.1 温度影响机理分析 |
7.2 定量计算 |
7.2.1 温度变化对激光波长的影响定量计算 |
7.2.2 温度变化对真空度的影响定量计算 |
7.3 温度变化对重力测量的影响实验 |
7.3.1 温度变化对激光波长的影响实验 |
7.3.2 温度变化对真空度的影响实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重力垂直梯度影响 |
8.1 重力垂直梯度理论计算 |
8.2 重力垂直梯度实际测量结果 |
8.3 水平梯度影响分析 |
8.3.1 测量方案 |
8.3.2 测量结果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和展望 |
9.1 研究成果总结 |
9.2 工作展望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3)黄骅地区重力场及构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界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密度界面反演方法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油气勘探及地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1.4.1 完成的工作量 |
1.4.2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质背景 |
2.2.1 构造演化 |
2.2.2 地层特征 |
2.3 地球物理特征 |
第三章 重力资料处理解释方法技术 |
3.1 重力资料预处理 |
3.2 位场分离 |
第四章 重力场特征 |
4.1 区域重力异常 |
4.2 局部重力异常 |
第五章 断裂构造推断 |
5.1 断裂构造信息识别 |
5.1.1 断裂在重力图件上的识别标志 |
5.1.2 断裂产状要素的确定方法 |
5.2 断裂构造推测与解释 |
第六章 综合解释与研究 |
6.1 剖面定量拟合 |
6.2 密度界面反演 |
6.3 构造单元划分 |
第七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根据重磁资料解释河北断裂体系与地震地质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河北重磁场特征 |
1.1 重力场特征 |
1.2 航磁异常特征 |
2 重磁场小波断裂分析 |
3 河北地区断裂体系 |
3.1 重磁异常小波断裂分析 |
1) 岩石圈断裂 : |
2) 地壳断裂: |
3) 基底断裂: |
4) 盖层断裂: |
3.2 一级构造断裂 |
3.2.1 怀柔—涞水—保定—石家庄深断裂F1(太行山山前断裂)[1,24-27] |
3.2.2 紫荆关—灵山深断裂F2 |
3.2.3 蔚县—丰宁深断裂F3(张亚东(2011)称乌龙沟—上黄旗深断裂) |
3.2.4 张家口—赤城—滦平—承德深断裂F4 |
3.2.5 石家庄—邢台—磁县深断裂F5 |
3.2.6 赞皇—武安深断裂F6 |
3.2.7 宁河—沧州—大名深断裂F7(沧东断裂) |
3.2.8 康保—围场深断裂F8 |
3.3 二级构造断裂 |
3.3.1 涉县—磁县—大名大断裂f1 |
3.3.2 衡水—无极—阜平大断裂f2 |
3.3.3 宝坻—滦南—秦皇岛大断裂f3 |
3.3.4 青龙—昌平—灵山北大断裂f4 |
3.3.5 玉田—武清—河间—衡水大断裂f5 |
3.3.6 海兴—宁津断裂f6 |
3.3.7 新河断裂f7 |
3.3.8 夏垫断裂f8 |
3.3.9 唐山断裂f9 |
4 邢台、唐山及三河地震地质构造分析 |
4.1 邢台7.2级地震 |
4.2 唐山7.8级地震 |
4.3 三河—平谷8级地震 |
5 结论 |
(5)震源区重力三维反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二章 反演算法与理论模型计算 |
2.1 引言 |
2.2 基于块体生长模式的重力三维反演算法 |
2.2.1 正演模型的建立 |
2.2.2 反演算法 |
2.3 理论模型反演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河—平谷地区三维密度结构反演 |
3.1 区域地震地质构造背景 |
3.2 研究区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
3.3 区域浅层三维反演计算 |
3.4 区域浅层三维最优反演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九寨沟地震前典型密度变化反演 |
4.1 九寨沟地震有关背景 |
4.2 震前典型重力变化特征 |
4.3 典型密度变化反演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雄安新区及邻区主要隐伏断裂第四纪活动性与地层矿物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隐伏断裂活动性探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和区域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环境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地层概述 |
2.2.2 区域岩浆活动特征 |
2.2.3 构造单元及基本特征 |
2.2.4 区域主要断裂 |
2.2.5 区域地震活动性 |
2.3 深部构造背景 |
2.3.1 区域重力、航磁异常特征 |
2.3.2 地层物理性质 |
2.3.3 断裂深部特征 |
2.4 区域构造演化序列 |
第三章:隐伏断裂综合地球物理探测 |
3.1 探测方法 |
3.1.1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
3.1.2 浅层地震勘探 |
3.1.3 高密度电阻率法 |
3.2 测线布置 |
3.2.1 保定-石家庄断裂地球物理探测测线布置 |
3.2.2 徐水-大城断裂地球物理探测测线布置 |
3.2.3 容城断裂地球物理探测测线布置 |
3.3 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处理 |
3.4 保定-石家庄断裂地球物理探测结果 |
3.5 徐水-大城断裂地球物理探测结果 |
3.6 容城断裂地球物理探测结果 |
第四章:钻探及钻孔联合剖面 |
4.1 钻孔布设位置 |
4.2 区域地层对比 |
4.3 保定-石家庄断裂钻孔及联合剖面 |
4.3.1 XSZK01 钻孔岩性描述 |
4.3.2 XSZK02 钻孔岩性描述 |
4.3.3 XSZK10 钻孔岩性描述 |
4.3.4 XSZK11 钻孔岩性描述 |
4.3.5 XSZK03 钻孔岩性描述 |
4.3.6 保定-石家庄断裂钻孔联合剖面 |
4.4 徐水-大城断裂钻孔及联合剖面 |
4.4.1 XSZK09 钻孔岩性描述 |
4.4.2 AXZK06 钻孔岩性描述 |
4.4.3 AXZK07 钻孔岩性描述 |
4.4.4 AXZK04 钻孔岩性描述 |
4.4.5 徐水-大城断裂钻孔联合剖面 |
4.5 容城断裂钻孔及联合剖面 |
第五章:第四纪地层矿物组成 |
5.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5.2 实验数据处理 |
5.3 实验结果 |
5.4 结果分析 |
第六章:讨论 |
6.1 保定-石家庄断裂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 |
6.2 徐水-大城断裂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 |
6.3 容城断裂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 |
第七章:结论与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7.2.1 存在的问题 |
7.2.2 未来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南口—孙河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与地裂缝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 主要完成研究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与深部构造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发育概况 |
2.3 新构造活动基本特征 |
2.4 区域构造演化 |
2.5 地球物理场特征 |
2.6 深部构造构造特征 |
2.7 小结 |
3 南口-孙河断裂几何学结构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2 剖面几何学特征 |
3.3 平面形态与几何结构模型 |
3.4 小结 |
4 与北东向断裂交切关系—地球物理与活动时代约束 |
4.1 地球物理证据 |
4.2 断裂活动制约证据 |
4.3 南口-孙河断裂对NE向断裂活动制约作用 |
4.4 小结 |
5 南口-孙河断裂南东段运动学特征 |
5.1 研究方法 |
5.2 层序地层研究 |
5.3 地层时代划分 |
5.4 南东段第四纪活动特征 |
5.5 讨论 |
5.6 小结 |
6 通州地裂缝及其成因机制研究 |
6.1 北京平原区地裂缝分布特征 |
6.2 通州典型地裂缝特征 |
6.3 现代地裂缝成因分析 |
6.4 南口-孙河断裂对北京平原区地裂缝分布制约作用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与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天津幅地区重力场与构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2.4 地球物理特征 |
第三章 重力资料处理解释方法技术 |
3.1 重力基础资料预处理 |
3.2 重力资料的处理与转换 |
3.3 重力场的地质解释 |
第四章 重力异常特征 |
4.1 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
4.2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 |
4.3 局部重力异常特征 |
第五章 断裂构造体系 |
5.1 断裂构造划分 |
5.2 断裂构造推断结果 |
5.3 主要断裂特征及解释 |
5.4 断裂发育规律 |
第六章 综合解释 |
6.1 重力异常剖面拟合 |
6.2 构造单元划分 |
6.3 密度界面特征 |
第七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研究工作 |
(9)鄂尔多斯西南缘中新生代构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与勘探现状 |
1.2.1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2 勘探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工作量 |
1.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4.2 野外地质调查 |
1.4.3 数据处理及成果图件编制 |
第二章 研究区及邻区区域构造系统 |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
2.2 研究区地形特征 |
2.3 研究区及邻区区域构造系统基本组成及其演化特点 |
2.3.1 鄂尔多斯地块的基本地质组成及其演化特点 |
2.3.2 鄂尔多斯西缘冲断构造系的基本地质组成及其演化特点 |
2.3.3 走廊冲断构造系的基本地质组成及其演化特点 |
2.3.4 华北板块南缘对冲构造系的基本地质组成及其演化特点 |
2.3.5 北祁连—北秦岭逆冲推覆构造系的基本地质组成及其演化特点 |
2.3.6 秦岭古板块的基本地质组成及其演化特点 |
2.4 鄂尔多斯及邻区区域构造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背景 |
2.4.1 关于中、新生代环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 |
2.4.2 关于特提斯构造动力体系 |
2.4.3 关于贺兰—川滇南北构造系 |
2.4.4 关于祁连—秦岭—大别东西构造系 |
2.5 构造旋回与构造层 |
2.6 构造层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
2.7 研究区主体构造层的划分 |
2.7.1 晋宁旋回构造层(Ts_1) |
2.7.2 加里东旋回构造层(Ts_2) |
2.7.3 华力西旋回构造层(Ts_3) |
2.7.4 印支旋回构造层(Ts_4) |
2.7.5 燕山旋回构造层(Ts_5) |
2.7.6 喜马拉雅旋回构造层(Ts_6) |
2.7.7 中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及其在鄂尔多斯西南缘的响应特征 |
第三章 地球物理资料的处理与解释 |
3.1 区域重力资料的处理及解释 |
3.1.1 岩石、地层的密度特征 |
3.1.2 重力资料的处理方法 |
3.1.3 布格重力异常特征及其分区 |
3.1.4 重力小波分析异常特征 |
3.1.5 重力水平总梯度异常特征与断裂 |
3.2 大地水准面异常与立交桥式结构 |
3.2.1 大地水准面异常 |
3.2.2 浅部构造与深部构造不协调的“立交桥式结构” |
3.3 航磁资料的处理及解释 |
3.3.1 岩石、地层的磁性特征 |
3.3.2 航磁资料的处理方法 |
3.3.3 航磁△T化极异常及其上延异常特征 |
3.3.4 磁场资料与其他资料的对比分析 |
3.3.5 利用磁力资料推断基底断裂 |
第四章 断裂系统 |
4.1 鄂尔多斯西南缘及邻区断裂系统和构造单元划分 |
4.2 鄂尔多斯西南缘及邻区的主干断裂 |
4.2.1 商丹断裂带及其逆冲推覆构造系 |
4.2.2 海原—洛南断裂带 |
4.2.3 固原—青铜峡断裂带 |
4.2.4 圣人桥—三门峡—淮南断裂带 |
4.2.5 沙井子—摆宴井断裂 |
4.3 鄂尔多斯南缘中、新生代断裂系统 |
4.3.1 鄂尔多斯南缘主干断裂 |
4.3.2 汾渭地堑主干断裂系统 |
4.3.3 渭北隆起上的断裂系统 |
4.3.4 小秦岭构造带断裂系统 |
第五章 鄂尔多斯西南缘重点地段构造特征研究 |
5.1 鄂尔多斯西缘沙井子—平凉地区构造特征 |
5.1.1 关于沙井子—平凉地区现今的基本构造模式的认识 |
5.1.2 对沙井子—平凉地区逆冲推覆构造模式的挑战及其解释 |
5.1.3 主要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剖面特征描述 |
5.1.4 沙井子地区重力场特征及其地质构造解释 |
5.1.5 沙井子地区CEMP资料解释 |
5.1.6 小结 |
5.2 渭河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构造特征 |
5.2.1 陇县—千阳构造带的构造特征 |
5.2.2 渭北隆起的构造特征 |
5.2.3 汾渭地堑构造特征 |
5.2.4 小秦岭构造带构造特征 |
5.2.5 主要地质构造剖面特征 |
5.2.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华北平原局部重力高与地震关系的统计结果(论文参考文献)
- [1]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范县地热勘查中对比试验研究[J]. 张晗,卢玮,黄烜,白晨,申云飞. 地质装备, 2021(04)
- [2]重力测量的环境影响研究[D]. 张敏.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1
- [3]黄骅地区重力场及构造特征研究[D]. 邢锦程.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4]根据重磁资料解释河北断裂体系与地震地质构造[J]. 方菲. 物探与化探, 2020(03)
- [5]震源区重力三维反演研究[D]. 张明辉.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20(01)
- [6]雄安新区及邻区主要隐伏断裂第四纪活动性与地层矿物组成研究[D]. 商世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7]南口—孙河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与地裂缝关系研究[D]. 何付兵.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
- [8]天津幅地区重力场与构造特征研究[D]. 强洋洋. 西安石油大学, 2015(12)
- [9]鄂尔多斯西南缘中新生代构造特征研究[D]. 白勇. 西北大学, 2012(02)
- [10]首都圈地区精细地壳结构——基于重力场的反演[J]. 姜文亮,张景发. 地球物理学报,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