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兰东国际金融广场结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李政道[1](2019)在《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人类绝大部分生产活动和行为都是在陆域上开展的,但随着陆域资源日渐枯竭,人口不断向沿海地区密集,人们开始将发展的目光转向了海洋。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与陆域之间的互动关联,海陆统筹才能发挥出二者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海陆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但由于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提出较晚,学术界对其研究一直都不够深入,目前的研究着重分析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内涵和研究范畴等,对于建立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测度体系等方面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许多沿海地方政府从自身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提出了一些海陆产业联动发展的具体措施,但是主要局限于强调发展的理念,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因此,研究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内涵以及测度体系,对于海陆经济一体化理论发展、海洋政策的制定和海陆经济的实践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粤港澳三地政府首次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粤港澳大湾区是由珠江三角洲及两个特别行政区构成,地处我国的南大门,在提高我国对外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研究的主题为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因此如何顺利、有效地推进该地区海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成为了问题的核心。本文主要按照六个方面内容展开:第一,对世界三大湾区的发展历程及经验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研究进展与评述,理清了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第二,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分别是海陆产业的基本概念、海陆经济一体化内涵和相关理论。首先,文章分别分析了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定义,接着列举了海陆产业的具体分类。其次,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以及内涵,并给定了研究的空间边界;最后,基于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基础,构建起海陆经济一体化系统,它包含两个子系统,分别是海洋经济系统和陆域经济系统,并根据产业关联理论、耗散结构理论以及协同论对其进行分析。第三,阐述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本节首先分析海陆产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接着阐述了由海向陆和由陆向海的能量梯度,研究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动力,并基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模型,是对上一章中理论基础研究的加深。第四,通过广泛调研、阅读文献,详细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对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进行现状分析,并基于模糊QSPM矩阵模型的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必要性分析。利用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矩阵)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策略、粤港澳大湾区陆域经济发展策略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等三个策略进行评价,从而得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第五,建立起基于系统耦合和全要素耦合的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模型,从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时序变化分析,从海陆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建立起测度体系,实证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速度缓慢,海陆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微弱,海陆经济一体化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第六,对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首先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从空间布局、产业体系、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和公共服务五个方面阐释政策建议,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实施措施。
周晓寒[2](2017)在《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PPP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蓬勃兴起,具有节能、快捷便利、客运量大等优势的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有造价高、投资需求量大、建设周期长、投资资金回收慢等特点,仅靠政府财政单方面负担轨道交通建设所需资金会给政府造成巨大财政压力,甚至会由于建设资金的短缺而制约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目前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处于快速发展期,多条线路同期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为解决资金问题,青岛市已在多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对PPP进行了应用,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PPP的应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短缺和政府财政压力,但是在PPP应用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对PPP应用的顺利实施造成了一些影响,为增强PPP应用的可实施性,对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PPP应用的研究十分有必要。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分析城市轨道交通PPP的现实背景和基础理论出发,结合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PPP应用的实际情况,分析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PPP应用的现状,找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从的设计合理的运作方式、运用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法、建立有效的监管架构和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PPP应用的改进对策。并提出了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形成成熟的制度保障、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商业化经营能力四个关于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PPP应用的保障措施,为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PPP应用的合理化实施提供了些许借鉴。
李朔[3](2016)在《中英工业设计发展历程轨迹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工业设计根植于工业化的土壤,其发展的趋势总是与工业化进程同步。中国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跨越式发展,逐步追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步伐,使我国工业化中后期与其信息化阶段达到历史交汇。在这样的境遇下,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重叠,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同时进行与融合发展。但不容乐观的是工业设计赖以生存的工业化土壤并未完全成熟,前一阶段的急促生长导致中国基础产业发展存在断层,工业设计缺乏一个充分展开的时间而仓促进入下一阶段,基础相当薄弱,仍然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没有形成完整的社会型产业链,存在着填补空缺、引进、模仿、制造、低价格、同质化的加工型现象。在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时,无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仍然是发展的屏障,工业文化意识并没有在整个社会运行机制中积淀和成熟。然而,进入21世纪后,西方国家的经济重心明显开始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从传统型到创新型、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发展转移,以技术、设计创新、文化软实力等为特征的智慧与创新资源逐步取代物质资源在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此时,中国赖以制胜的成本优势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长期形成的出口导向和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这给我国制造业和工业设计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制造到“智造”该如何发展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如今,工业设计成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利器和企业创新的重要智力资源已成为普遍共识。西方很多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现代设计产业尤其是工业设计的发展与创新,并将此课题提升至国家发展策略和战略目标的高度。而今天的中国已不能简单地复制历史,工业设计需要探索出契合我国当代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存在价值和生存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设计产业的成功经验,吸取其教训,分析我们之间的差异,找到我国工业设计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尤其重要。并且,要对其发展历程中存的诸多问题和各种弊端,以及更深层次的根源进行探讨和分析,更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其优势和劣势,就需要一个可资比较的参照系。中英两国的现代工业设计均经历了一条坎坷不平的发展道路,然而结果却截然不同。同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起步阶段,英国对中国工业化的萌发有着无法替代的影响力。除此之外,相似的近代社会结构,对手工艺的重视,对传统的尊重与延续、对古老历史的认同,以及中英文化思想的保守主义倾向,构成了两国比较的基础和研究思路的起点。目前,国内外关于工业设计发展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实践、产品战略及其理论上。相比国外的研究文献而言,国内关于工业设计的文献比较缺乏,研究多以欧美等国家工业设计史的全面论述为主,或是很少一部分关于中国近现代工业设计的学术文献散见于工艺美术史、艺术设计史、“断代类”的近现代设计史中。从国内检索出该领域文献的数量和质量、专题研究的深入程度等状况可以看出,学界关于近现代工业设计发展历史的研究存在不足,没有形成体系。对于中国工业设计发展历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尚未提出明确的论述和全面的解析。并且,在过去的很多设计研究中,偏重于对中国或西方两个独立的对象进行考察,较少对不同社会进行比较研究,仅有以中西比较为主的比较美术史、设计史并不主要涉及某个具体的对象,对中西的研究也显得过于笼统,缺乏深入具体的探讨。这样不仅无助于研究视角的拓展,还可能减少立论和论证的说服力。因此,本文选取工业设计发展具有典型性的英国和中国作为两个具体明确的对象,并借鉴“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式,采用平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英国和中国两个不同社会的工业设计发展历程轨迹,进行客观地互照、互对、互比、互识,察同辨异和分析论证,从而使比较研究的结果更为准确。具体来说,本文以“启”(启始阶段的萌发)、“承”(文化的承继)、“转”(经济的转型)、“合”(适合性的发展)为出发点,并对本文研究的时间进行界定,参照工业革命发展轨迹与工业4.0的概念划分,将工业社会按照技术演进概括为肇始、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四个递进发展的阶段。通过对中英两国工业设计发展历程轨迹的通览,比较工业设计处在四个历史阶段下,不同的社会背景、经济形态、文化思想的生存土壤中,其发展所呈现的共性与异质特征,分析各自设计现象背后的内在逻辑、特殊性和缘由,进而总结出所存差异和问题。重点就起始阶段的自觉性差异问题,机械化进程中对待工业文化的态度差异问题,电气化阶段“质”变与“量”变的差异问题,信息化阶段工业设计观念高低的差异问题进行分析论证。首先,中英工业设计初始阶段存在着自发和触发的巨大差异。正是这种自觉性的缺失,使中国工业设计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进而在后来的工业化进程中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这种情况直到今天也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其次,机械化进程阶段中英对待工业文化的态度存在着不同的视角,英国“修正性”的人文思想与中国“防御性”的民族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这种反思精神暂时阻碍和延缓了英国工业设计发展的进程,但却使其设计始终受到以道德关怀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理念的影响。而由于反思和反省精神的缺乏,中国对外来工业文明采取一种逆来顺受的态度,这种麻木却从根本上阻碍了工业设计的进程;再次,电气化阶段中英工业设计发展出现“质”变与“量”变的差异问题。此阶段中国的后发优势逐渐显现,相比之前工业设计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瞬间由机械化设计过渡到电气化设计的阶段,高技术风格一下风靡开来。而英国工业设计在某种意义上是机械化到电气化的延伸和扩展,更多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量变过程;最后,从前文的差异比较可以看出,发展到信息化阶段的英国设计观念已经相当成熟,而中国还是一个处在发展中的观念,设计产业还比较年轻。前一阶段的急促生长导致中国基础产业发展存在断层,同时工业设计缺乏充分展开的时间,基础相当薄弱,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本文力图通过对比研究各阶段两国差异背后所体现出的优势和劣势,找到英国对于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影响和启示,以及有价值的参考,尽量避免在今后的探索中走弯路,并以此启发当代中国工业设计创新发展的思路。另一方面重新梳理中英两国近现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历程,对中国工业设计“断代史”理论研究作补充和完善。同时以论带史,关于两国工业设计发展历程轨迹的比较分析研究,是在新的视角下对中国近现代工业设计发展历史的重新阐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王俊峰[4](2015)在《呼和浩特房地产融资渠道分析及对策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房地产企业属于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而且房地产行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房地产市场是资金高度密集的运作体,而充足的资金链在房地产企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资金链就像房地产企业的血脉一样重要。开发投资规模大、房地产价值高昂、资金回本周期较长等特点使得房地产行业的投资与开发需要巨额的资金来支持,又由于我国房地产业亟需扩大再生产,所以,资金的筹集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房地产开发商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不断变化,我国房地产投融资体制也日新月异,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逐渐吃紧,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然而对于呼和浩特地区,因为房地产融资金融产品较少,目前只有房地产抵押贷款、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房地产开发流动资金贷款这三种主要的产品,行业形势严峻贷款产品产品较少严重限制了呼和浩特房地产业的发展。所以,如何突破呼和浩特房地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已是每个房地产企业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于是诸如房地产投资信托、房地产基金以及其他类似金融创新应运而生。由专业的房地产运作机构发起创立并管理的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不仅能有效地使地产投资者规避潜在的投资风险,还能够明显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这可以为社会上很多闲散资金积极寻找途径参与房地产开发,而且这还是其他的投资方式所没有办法做到的,因此,它可以有力的缓解房地产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所以,本文作者认为,发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不失为解决呼和浩特地区乃至中国房地产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论文从我国当前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现状出发,通过运用一般基础原理分析与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揭示了房地产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而且通过分析并比较各种主要的融资方式所具有的优点和缺点、国家的相关政策的约束以及融资方式本身所产生的成本费用,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房地产企业应该而且必须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并且要根据房地产产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房地产企业的规模与项目的不同类型来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融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文章首先对我国房地产融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当前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主要还是依靠银行贷款,金融风险过高;主要依靠的是债权融资,企业形成了高负债经营;融资方式有限,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其次,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公司蒙苑集团的融资方式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对2010-2013年蒙苑集团调查了解后形成基础资料,通过对蒙苑集团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该集团化房地产公司存在房地产公司普遍存在的通病,即公司价值低,资本成本高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则需要依靠资本结构不断优化。蒙苑集团这一现象是呼和浩特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的一个缩影,非常具有代表性。最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这一融资手段可以有效的解决与蒙苑集团相类似的房地产公司目前所面临的资金链的问题。分析得出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具有资本成本低,融资渠道广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价值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在对呼和浩特房地产市场问融资题进行论证的基础上,对呼和浩特地区房地产证券化的运行模式以及政府发展房地产证券化的对策进行探索。
宣国荣[5](2015)在《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措施及计算》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物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由于人们对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物沿着高度方向的使用功能差异越来越大。在建筑物的下部楼层,为了获得较大的活动空间往往需要设置较少的墙体和柱网;在建筑物的中部楼层,为了获得适宜的活动空间往往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墙体和柱网;在建筑物的上部楼层,为了获得小的生活空问需要布置很多的剪力墙。这时,为了满足结构的功能要求,就需要利用转换层进行结构转换,使结构的使用功能和受力形式能够协调统一本文结合一座实际的高层建筑结构,研究了在高层建筑的转换层施工过程中,该如何根据建筑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转换层施工方法。根据本文中工程项目的特点,重点讨论了荷载传递法在这个项目中的应用。对于荷载传递法的施工方案,研究了转换层的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架设方法,讨论了施工时应该采取的措施。同时,对转换层的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进行了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方面的验算,结果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方案也在实际中被采用,施工过程中没有出现问题,从侧面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陈强红[6](2012)在《中心城区楼宇经济转型发展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宁波市江东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楼宇经济越来越受到城市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城市把培育、发展楼宇经济作为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和加速优化产业结构的新举措。面临“十二五”转型发展的宏观背景,加快发展楼宇经济已经成为中心城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建立现代都市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是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本文以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楼宇经济研究文献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系统化编辑,最后用实证的方法得出自己的观点。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楼宇经济的研究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相关研究状况和相应的理论基础;然后对中心城区楼宇经济转型发展的现状进行梳理,并寻找出楼宇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如要素供给问题、市场需求问题,并对楼宇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第三,以宁波市江东区为例,对中心城区楼宇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对江东区的楼宇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测评和分析,最终得出江东区在发展楼宇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原因,其中对于楼宇经济扶持效果的评价体系设计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最后,通过中心城区楼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江东的实证结果,提出建立合理机制、强化主体管理、创新管理方式三个方面的对策,希望能对中心城区楼宇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参考对策。
刘伟强[7](2012)在《珠江新城J1-2、J1-5地块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探讨》文中指出超高层建筑是现代科技进步的产物,特别是在近十年间如雨后春笋,迅速地出现在中国各大城市。其出现有效解决城市人口剧增、用地紧张之间的矛盾;对树立城市形象,城市标志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超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同时带动了建筑产业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各种新技术随之产生。但与此同时,近年来超高层建筑火灾事件频频发生,由于高层建筑本身的特点,其发生火灾必然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对超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提出新的难题,对现行的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建筑的消防设计提出了更多新挑战。我国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适用于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但是没有针对超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要求,尤其是建筑高度超过250m的只能交由国家消防专家做专题研究、论证。本文以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的若干重点环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珠江新城J1-2、J1-5地块超高层综合体为主要案例分析。本文对超高层建筑常用的几种消防灭火系统作了分析总结,并针对J1-2、J1-5地块超高层综合体消防系统,给出解决的措施,同时对超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可靠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还有消防分区、安全疏散、避难层设计、幕墙防火、钢结构防火等一些问题,通过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探求合理解决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同时,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总结和归纳出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及理论,为以后国内同类型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提供一种思路和有益的参考。总之,对于超高层建筑,根据其火灾因素和特点、项目的具体特点,我们应该设计出稳定的安全的可靠的万无一失的消防系统。
王河[8](2011)在《岭南建筑学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岭南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它最少保守,最富有进取精神。岭南建筑学派研究是岭南现代建筑的十分重要的课题,研究岭南建筑文化和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可以为当代岭南建筑和中国建筑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助于我们对岭南建筑及中国建筑的发展进行理性的思考。第一章主要阐释了岭南建筑的发展概况和岭南建筑学派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方法。第二章主要研究了清朝初期西方文化开始对岭南建筑进行影响,并指出广州十三行商馆建筑是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首先交汇之处,岭南建筑学派开放、吸收的特性开始最初的显现。和研究了岭南城市和乡村的近代化进程,指出西方建筑文化不仅影响了岭南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同时也渗透进了岭南乡村建筑景观里面。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指出西洋式建筑的强势进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固守,以及时代进程中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思想革新的过程中,中西两种建筑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及融合,促使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第四章主要研究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出现和确立。192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在岭南的出现和现代建筑思想在岭南的传播则是岭南建筑学派的萌芽,林克明等建筑师对于现代建筑思想的早期传播和现代建筑的早期实践则可认为是岭南建筑学派的奠基,聚集了一批第一代岭南建筑师的勷勤大学成为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发祥地和成长的摇篮。解放后岭南建筑师较好地继承了勷勤大学时期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囿于政治环境的情况下,仍然在自己的创作道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夏昌世提出岭南建筑应强调通风、遮阳、隔热的岭南建筑创作观,开启了现代岭南派建筑探索的道路,夏昌世的建筑创作观、建筑理论观和建筑教育观,成为当代岭南建筑学派丰富的思想源泉。夏昌世可被视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先驱。至上世纪80年代末期,经过以佘畯南、莫伯治为首的岭南建筑师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岭南派建筑成为全国建筑创作的典范。特别是以莫伯治为主的酒家园林的创作,可以被视为岭南派建筑的开创之风。到白天鹅宾馆的创作成功,一大批岭南派建筑岭成为中国建筑创作时代新风,南建筑创作从思想、实践、风格、理论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突破,岭南建筑也从一个流派发展到了一个学派的新水平。建筑学界已经开始认同岭南建筑学派的形成和成就。第五章主要研究了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岭南建筑学派不断发展和成熟,特别是最近十年,岭南建筑学派成果丰富,其创作理论亦从侧重于风格和形式发展到一个思想体系,岭南建筑学派已经用一个思想体系去指导自己的创作,作品遍布全国,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逐渐成为了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的主阵地。第六章主要通过笔者二十多年来对岭南建筑学派的理论学习、探索和建筑创作实践的7个代表性案例,其中从珠岛宾馆到松园宾馆的设计在中国自己传统的格局中追求中国岭南的现代建筑新的形式,其目的是探索一条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和地方性的创作道路;而帽峰沁苑就强调岭南建筑空间的“厅”“亭”结合的禅宗之美;海南热带三亚南田温泉度假中心酒店的设计,则讲求运用岭南建筑活态空间的创作思想在异地的运用,表明岭南活态空间手法的创作是一种思想的表达,而不局限于狭窄的地域主义;亚运建设与城市战略则以时代的高度,把握机遇,通过大型的国际赛事的契机,挖掘岭南传统工艺美术与建筑空间的三庭叠翠的活态空间的美感,以及岭南传统吃市街道的平民市井生活氛围,展示岭南民俗民情的一面。这些项目的获奖说明已经获得政府和专家一定程度的肯定,亦是笔者继续探索岭南建筑学派理论与实践的动力。通过对岭南地域建筑历史及地理、人文环境的溯源,以及对岭南派建筑产生的条件和背景的梳理,阐释了岭南建筑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在21世纪的新发展,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和广州亚运场馆的建设,昭示岭南建筑学派已经走向成熟和取得了新的发展高度,并完成了从无派有派无派的超越,其创作理论和思想体系今后应继续充实、提高和成熟、完善。
刘闯[9](2010)在《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思考与前瞻》文中指出城市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建筑设计形式的不断复制以及对结构技术的不断挑战,放眼国内大规模的建设浪潮,建筑的生成大多是处于一种流水性的作业阶段,而不是从社会、从人以及从建筑学的发展角度来提供一种为社会、为人的包括物质的实体空间和精神空间的建筑行为,更别说是更进一步的研究中国当代建筑的走向性问题。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科院的权威资料已经表明,如果将整个工业化进程按照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划分,并将每个时期划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那么中国整体上已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这就意味着中国将面临着大量的工业厂房的闲置以及更新和换代。在面对地价的升值以及相关建筑法规的漏洞时,优秀的废旧工业厂房可能面临着被拆除的危险;同时由于它不同价值并存的特点,它可以为建筑的当代性走向提供一种研究的载体。另一方面,中国的当代建筑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比较大,很多建筑师在商业大潮的环境下也处于一种浮躁的状态,在经济价值较高的新建筑范畴内不能够平心静气研究中国当代建筑的走向性问题。相比新建筑而言,具有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它的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都呈现出一种建筑的当代性表征。本文通过对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研究来探讨中国当代建筑的走向。相比于先前时期旧建筑再利用的理论和实践,大多关注的是旧建筑再利用实际的工程性问题,而没有上升到建筑学的当代性走向领域。本文借鉴前人在这些领域内研究经验和结论,但不拘于实际的工程学研究。研究借助于废旧工业厂房这一实体,使其与建筑的当代性走向结合,将多种模式的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案例作为切入点。首先从概念上理清建筑的当代性思维,其次分析影响这种当代性的因素,接着以案例的形式剖析其当代性的思维,从而得出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在建筑学本体上的当代性思维以及当代性策略,并以一个概念性的方案来验证这种策略,使得研究的过程完善而饱满。通过对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一系列完整的探讨,使得其当代性的特征得到理论到实践上的论证,也使得废旧工业厂房的再利用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建筑改造的领域,由于废旧工业厂房本体的建筑特征和再利用后的新旧之间的多种转换关系,使其具有了建筑的当代性。
吕锡胜[10](2010)在《甘肃金轮投资管理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铁路运输业正处于大调整、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铁路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铁路基本建设掀起新一轮高潮,铁路自主技术创新已经走在世界前列,铁路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铁路经营管理水平大幅提升,铁路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位越来越突出。铁路多元经营企业作为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开拓外部市场、安置主业分流人员、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创造经济效益的重任。甘肃金轮投资管理集团公司作为兰州铁路局控股的多元经营企业,在甘肃、宁夏两省区乃至西北经济区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职责就是在服从和服务于运输业安全生产的同时,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本文以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竞争战略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等为支撑,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查阅法、历史对比法、图表分析法、定性定量法等研究方法,比较详细地回顾了铁路多元经营企业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甘肃金轮投资管理集团公司的基本现状,借助PEST分析、波特五力分析、EFE分析方法和SWOT矩阵分析、IFE分析方法,分别对集团公司面对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集团公司的使命、愿景和战略目标。同时,利用QSPM分析工具确定了集团公司今后几年采取的组合战略,即以增长型战略为主,以稳定型战略为辅。为保证战略顺利实施,明确了战略实施步骤、实施重点和保障措施,继而就战略控制的过程和方式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本文基于对甘肃金轮投资管理集团公司的深入分析得出的战略方案,不但对于实现本公司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铁路多元经营企业改革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兰东国际金融广场结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东国际金融广场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1.1 国外海陆经济一体化研究 |
2.1.2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
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内海陆经济一体化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
第3章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3.1 海陆产业的基本概念 |
3.1.1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定义 |
3.1.2 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定义 |
3.1.3 海陆产业的分类 |
3.2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
3.2.1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内涵 |
3.2.2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空间边界 |
3.3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
3.3.1 系统论 |
3.3.2 产业关联理论 |
3.3.3 耗散结构理论 |
3.3.4 协同论 |
3.4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
3.4.1 海陆产业系统生产要素的流动性 |
3.4.2 海陆产业系统的相互依存性 |
3.4.3 海陆产业的相互关联性 |
3.4.4 由海向陆的能量梯度 |
3.4.5 由陆向海的能量梯度 |
第4章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4.1 世界三大湾区发展历程及启示 |
4.1.1 三大湾区基本情况 |
4.1.2 三大湾区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
4.1.3 三大湾区的特色优势 |
4.1.4 三大湾区综合比较及启示 |
4.2 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简述 |
4.2.1 广东9市海洋经济发展 |
4.2.2 香港海洋经济发展 |
4.2.3 澳门海洋经济发展 |
4.3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4.3.1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
4.3.2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劣势分析 |
4.3.3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
4.3.4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威胁 |
第5章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 |
5.1 基于qspm矩阵的海陆一体化策略选择 |
5.1.1 qspm矩阵的简介 |
5.1.2 建立qspm矩阵的步骤 |
5.1.3 权重的确定 |
5.1.4 基于qspm矩阵的海陆一体化策略选择体系的构造 |
5.2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第6章 基于系统耦合的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 |
6.1 模型方法的选择 |
6.2 海陆产业系统耦合模型构建 |
6.2.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6.2.2 确定指标权重 |
6.2.3 耦合度模型 |
6.2.4 耦合协调度模型 |
6.3 海陆产业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
6.4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产业系统耦合实证研究 |
6.4.1 数据来源及获取 |
6.4.2 时序变化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全要素耦合的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 |
7.1 海陆产业系统中生产要素的流动 |
7.1.1 自然资源 |
7.1.2 资金 |
7.1.3 技术 |
7.1.4 劳动力 |
7.2 海陆产业全要素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
7.2.1 海洋资源生产要素 |
7.2.2 陆域资本要素 |
7.2.3 陆域技术要素 |
7.2.4 陆域劳动力要素 |
7.3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产业要素耦合的实证研究 |
7.3.1 数据来源及获取 |
7.3.2 时序变化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 |
8.1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8.1.1 指导思想 |
8.1.2 基本原则 |
8.2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的构成 |
8.2.1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空间布局策略 |
8.2.2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产业体系策略 |
8.2.3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创新驱动策略 |
8.2.4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生态文明策略 |
8.2.5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公共服务策略 |
8.3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一体化经济发展的实施措施 |
8.3.1 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 |
8.3.2 促进生产要素海陆自由流动 |
8.3.3 加强海陆资源开发的统一规划 |
第9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9.2.1 研究存在的不足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PPP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概念及经济特性 |
2.1.1 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概念 |
2.1.2 城市轨道交通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
2.1.3 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特征 |
2.1.4 城市轨道交通的经营特性 |
2.2 PPP概述 |
2.2.1 PPP的基本概念 |
2.2.2 PPP参与方 |
2.2.3 PPP资金来源 |
2.2.4 PPP的特征 |
2.3 风险管理概述 |
2.3.1 风险识别 |
2.3.2 风险分配 |
2.3.3 风险规避 |
2.4 项目评价概述 |
第3章 青岛城市轨道交通PPP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 |
3.1.1 规划情况 |
3.1.2 发展建设情况 |
3.2 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PPP应用现状 |
3.2.1 运作方式 |
3.2.2 参与主体 |
3.2.3 管理结构 |
3.2.4 管理制度 |
3.2.5 人员配备 |
3.3 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PPP应用存在的问题 |
3.3.1 运作方式较为单一 |
3.3.2 风险管理较为粗放 |
3.3.3 监管架构尚不完善 |
3.3.4 评价方法科学性较差 |
3.4 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PPP应用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运作理念较为落后 |
3.4.2 管理制度不完善 |
3.4.3 人员配备不足 |
3.4.4 社会资本竞争不充分 |
3.4.5 没有充分发挥咨询公司的作用 |
第4章 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PPP应用改进对策 |
4.1 设计合理的运作方式 |
4.1.1 政府补贴运作方式 |
4.1.2 土地综合开发运作方式 |
4.2 运用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法 |
4.2.1 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 |
4.2.2 实现合理的风险分担 |
4.2.3 制定有效的规避措施 |
4.3 建立有效的监管架构 |
4.3.1 构建合理的监管结构 |
4.3.2 确定清晰的授权关系 |
4.3.3 实施有效的监管方式 |
4.4 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 |
4.4.1 专家参与定性评价 |
4.4.2 物有所值定量评价 |
第5章 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PPP应用的保障措施 |
5.1 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 |
5.2 形成成熟的制度保障 |
5.3 提高管理水平 |
5.4 增强商业化经营能力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中英工业设计发展历程轨迹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中英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的“相似”之处 |
1.1.2 英国工业设计对中国的影响 |
1.1.3 中国和英国在文化思想方面都具有保守主义倾向 |
1.1.4 中国和英国均注重手工艺传统 |
1.1.5 近代英国和中国具有相似的社会结构 |
1.2“平行比较”研究方法选择的依据 |
1.3 研究的背景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相关研究范畴的界定 |
1.5.1 工业设计概念的发展演变 |
1.5.2 中英两国工业设计相关时间段界定 |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6.1 相关工业设计研究的文献 |
1.6.2 相关工业化研究的文献 |
1.6.3 相关社会文化研究的文献 |
1.7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的创新点 |
1.9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2章 肇始阶段中英工业设计的自觉性差异 |
2.1 英国工业设计的“内生化”过程 |
2.1.1 英国工业设计诞生的社会背景 |
2.1.2 肇始阶段英国工业设计的特点 |
2.2 中国工业设计的“外源化”发展 |
2.2.1 中国工业设计萌芽与初生的社会背景 |
2.2.2 肇始阶段中国工业设计的特点 |
2.3 起始阶段中英工业设计肇始方式的差距问题 |
2.3.1 英国工业设计的“自发型”发生 |
2.3.2 中国工业设计的“触发型”发生 |
2.4 本章小结:自觉性差异对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启示 |
第3章 机械化进程阶段中英对待工业文化的态度差异 |
3.1 英国机械化进程中本土文化对工业文化的态度 |
3.1.1 英国工业设计进一步展开的社会背景 |
3.1.2 英国反对工业文化的人文思想视角 |
3.2 中国机械化进程中本土文化对工业文化的态度 |
3.2.1 中国工业设计进一步展开的社会背景 |
3.2.2 中国反对工业文化的民族主义视角 |
3.3 机械化进程阶段中英对待工业文化的态度差异问题 |
3.3.1 英国“修正性”的人文思想 |
3.3.2 中国“防御性”的民族主义 |
3.4 本章小结:中英对待工业文化的态度差异对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启示 |
第4章 电气化阶段中英工业设计“质”变与“量”变的差异 |
4.1 电气化阶段英国工业设计的扩展和延伸 |
4.1.1 电气化阶段英国工业设计发展的社会背景 |
4.1.2 英国工业设计发展的“量”变过程 |
4.2 电气化阶段中国工业设计的突破和飞跃 |
4.2.1 电气化阶段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社会背景 |
4.2.2 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质”变过程 |
4.3 电气化阶段中英工业设计发展“量”变与“质”变的差异问题 |
4.3.1 英国工业设计发展的“量”变 |
4.3.2 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质”变 |
4.4 本章小结:“质”与“量”的发展差异反映出的中国工业设计问题 |
第5章 信息化阶段中英工业设计观念高低的差异 |
5.1 信息化阶段英国工业设计的产业“转移” |
5.1.1 信息化阶段英国工业设计的社会背景 |
5.1.2 英国当代工业设计发展模式 |
5.2 信息化阶段中国工业设计的产业“转型” |
5.2.1 信息化阶段中国工业设计的社会背景 |
5.2.2 中国当代工业设计发展模式 |
5.3 信息化阶段中英工业设计观念高低的差异问题 |
5.3.1 英国自觉的设计创意产业发展 |
5.3.2 中国工业设计价值链的慢速生存 |
5.4 本章小结:中英工业设计观念高低的差异反映出的中国工业设计问题 |
第6章 结论 |
6.1 基本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的不足 |
6.2.2 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附录A 参考文献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附录C 相关图表 |
(4)呼和浩特房地产融资渠道分析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房地产融资基本理论概述 |
1.1 房地产融资的概念及特征 |
1.1.1 房地产融资的概念 |
1.1.2 房地产融资的特征 |
1.2 房地产融资方式比较 |
1.2.1 房地产融资的现状 |
1.2.2 房地产业融资的主要方式 |
1.3 房地产融资效应的评价标准及评估方法 |
1.3.1 货币时间价值 |
1.3.2 资本成本 |
1.3.3 最优资本结构理论 |
第二章 呼和浩特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呼和浩特房地产市场现状 |
2.1.1 城市GDP |
2.1.2 房地产市场交易情况 |
2.1.3 土地成交情况情况 |
2.2 呼和浩特房地产企业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房地产企业融资结构单一且存在一定风险 |
2.2.2 房地产金融市场尚不完善、金融体系不健全 |
2.2.3 相对落后的法律法规制约着房地产企业融资发展 |
2.2.4 宏观调控信贷政策的影响 |
第三章 房地产企业融资效应的实证分析——蒙苑集团 |
3.1 蒙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基本情况 |
3.2 蒙苑集团基本财务情况 |
3.3 蒙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结构状况分析 |
3.4 蒙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融资能力分析 |
3.5 小结——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选择的原则 |
3.5.1 控制融资成本最低原则 |
3.5.2 融资不影响公司控制权的原则 |
3.5.3 选择最佳的融资时机的原则 |
3.5.4 收益与风险相匹配原则 |
第四章 拓展新的融资方式——房地产证券化 |
4.1 房地产证券化概念及相关背景介绍 |
4.1.1 房地产证券化的含义 |
4.1.2 房地产证券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
4.1.3 房地产证券化的作用 |
4.2 房地产证券化主要品种 |
4.2.1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
4.2.2 土地证券化 |
4.2.3 单项房地产证券化 |
4.3 实证检验 |
4.3.1 信达新兴资产蒙苑商业广场专项计划一期 |
4.3.2 新信“亿利傲东国际”房地产开发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
第五章 呼和浩特房地产证券化的基本框架设计及政策建议 |
5.1 呼和浩特房地产证券化的微观环境 |
5.1.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基本成熟 |
5.1.2 庞大的房地产证券化投资需求群体 |
5.2 呼和浩特房地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分析 |
5.2.1 有利于内蒙古房地产市场的长远发展 |
5.2.2 有利于商业银行转移金融风险 |
5.2.3 有利于国内资本市场良性发展 |
5.3 呼和浩特房地产证券化模式探索——房地产投资信托 |
5.3.1 从组织结构的角度选择 |
5.3.2 资金投向的角度选择 |
5.3.3 从募集方式的角度选择 |
5.4 呼和浩特房地产投资信托的推进构想 |
5.4.1 政府介入,指定房地产证券化相关法律保障及建立交易市场 |
5.4.2 建立房地产证券化体系,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
5.4.3 政府协调相关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模式 |
5.4.4 普及相关金融知识,加快房地产证券化在内蒙古地区的实施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5)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措施及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转换层的起源和建筑功能 |
1.1.1 转换层的起源 |
1.1.2 建筑功能 |
1.2 转换层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转换层的应用现状 |
1.2.2 转换层结构的发展趋势 |
1.3 论文背景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理论 |
2.1 转换结构的主要类型 |
2.1.1 从转换范围划分 |
2.1.2 从受力上划分 |
2.1.3 从工程实际出发划分 |
2.2 转换结构的力学性能 |
2.3 带转换层结构的布置原则 |
2.3.1 转换层结构在高度方向的布置 |
2.3.2 转换层结构在平面的布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转换层施工措施 |
3.1 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案 |
3.1.1 荷载传递法 |
3.1.2 叠合法 |
3.1.3 吊模法 |
3.2 施工措施 |
3.2.1 工程概况 |
3.2.2 转换构件模板支撑方案 |
3.2.3 混凝土水化热的控制 |
3.3 转换层施工的其它注意事项 |
第4章 主要转换构件模板系统的计算 |
4.1 计算参数的取值 |
4.2 转换梁侧面模板及支撑计算 |
4.2.1 转换梁侧面模板的计算 |
4.2.2 转换梁侧面模板支撑杆件的计算 |
4.3 转换梁底部模板及支撑计算 |
4.3.1 转换梁底部模板的计算 |
4.3.2 转换梁底部模板支撑杆件的计算 |
4.4 受压杆的稳定性验算 |
4.4.1 转换梁中间部位钢管撑杆的计算 |
4.4.2 转换梁边缘钢管撑杆的计算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中心城区楼宇经济转型发展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宁波市江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 |
1.5 楼宇经济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1.5.1 楼宇经济文献综述 |
1.5.2 楼宇经济的基础理论 |
2 中心城区楼宇经济转型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中心城区发展楼宇经济现状分析 |
2.1.1 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楼宇经济发展 |
2.1.2 交通日益发达,促进楼宇经济发展 |
2.1.3 城市定位提升,强化楼宇经济发展 |
2.1.4 发展模式创新,带动楼宇经济发展 |
2.2 中心城区楼宇经济转型发展问题分析 |
2.2.1 发展楼宇经济要素供给问题分析 |
2.2.2 发展楼宇经济市场需求问题分析 |
2.2.3 其他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
3 中心城区楼宇经济发展实证研究—以宁波市江东区为例 |
3.1 宁波市江东区楼宇经济发展指数评价体系 |
3.1.1 构建楼宇经济发展指数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
3.1.2 楼宇经济发展指数评价体系的构成 |
3.1.3 宁波市江东区楼宇经济发展指数的实施与监测 |
3.2 宁波市江东区楼宇经济发展指数测评结果综合分析 |
3.3 宁波市江东区楼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 中心城区楼宇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 |
4.1 强化监管,构建楼宇经济转型发展的合理机制 |
4.1.1 健全中心城区楼宇经济转型发展的招商机制 |
4.1.2 强化中心城区楼宇经济转型发展的盘活机制 |
4.1.3 完善中心城区楼宇经济转型发展的管理机制 |
4.2 加强引导,规范三大主体管理 |
4.2.1 强化企业管理,促进转型发展 |
4.2.2 强化业主管理,促进转型发展 |
4.2.3 强化组织管理,促进转型发展 |
4.3 加快创新,提升江东区楼宇经济发展水平 |
4.3.1 重视高端化楼宇建设 |
4.3.2 强化楼宇改造升级 |
4.3.3 打造特色楼宇,完善楼宇功能 |
4.3.4 加强运营管理,提升产出效率 |
4.3.5 重视贸易带动,强化招商联动 |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珠江新城J1-2、J1-5地块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本定义 |
1.2 国内外超高层建筑建设历史与现状 |
1.2.1 国外超高层建筑历史与现状 |
1.2.2 我国超高层建筑的历史与现状 |
1.3 超高层建筑火灾因素及特点 |
1.3.1 超高层建筑的火灾因素 |
1.3.2 超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
1.4 研究内容 |
1.5 项目简介 |
第二章 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 |
2.1 我国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依据 |
2.2 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主要原则 |
2.3 防火与安全疏散分析 |
2.3.1 消防平台 |
2.3.2 防火分区的划分 |
2.3.3 安全疏散设计 |
2.3.4 避难层设计 |
2.3.5 幕墙防火分隔 |
2.3.6 钢结构防火性能 |
2.4 具体节点处理分析 |
2.4.1 电梯的防火封堵设计 |
2.4.2 避难层与设备层关系 |
2.5 关于专家论证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消防给水灭火系统设计 |
3.1 设计探讨 |
3.2 系统的选择 |
3.3 系统的分区与减压 |
3.4 中间转输水箱的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体灭火系统 |
4.1 气体灭火系统介绍 |
4.2 主要设计原则 |
4.3 系统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灭火系统设计 |
5.1 系统原理 |
5.2 主要设计原则 |
5.3 系统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油库区、屋面停机坪的消防设计 |
6.1 灭火机理 |
6.2 主要设计原则 |
6.3 系统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大空间场所的消防设计 |
7.1 与其他喷水灭火系统比较 |
7.2 系统动作原理 |
7.3 项目系统情况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岭南建筑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1.1 从《雅典宪章》到《北京宪章》半个多世纪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 |
1.1.2 岭南建筑文化的发展脉络:地域建筑建筑流派建筑学派 |
1.2 研究对象 |
1.2.1 岭南建筑环境综述 |
1.2.2 岭南地域建筑 |
1.2.3 岭南派建筑的界定 |
1.2.4 岭南建筑学派 |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岭南城市和乡村的近代化进程 |
2.1 西风渐进与行商建筑初变 |
2.1.1 海外贸易下的广州十三行 |
2.1.2 贸易制度的产物广州十三行 |
2.1.3 西洋式建筑初现十三行 |
2.2 广州行商庭园(18 世纪中期至19 世纪中期) |
2.2.1 潘家花园 |
2.2.2 潘长耀花园 |
2.2.3 伍家花园 |
2.2.4 海山仙馆 |
2.3 近代岭南城市化进程 |
2.3.1 条约口岸城市的进化 |
2.3.2 张之洞与岭南城市的晚清革新 |
2.3.3 民国初期的市政建设 |
2.4 岭南乡村进化的中西合璧风尚 |
2.4.1 广府祠堂传统形制下的西式风格运用 |
2.4.2 梅州侨乡客家民居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 |
2.4.3 开平碉楼 |
2.4.4 潮汕民居进化典型古今相糅、西式致用的陈慈簧宅第 |
2.5 小结 |
第三章 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 |
3.1 外廊式建筑与骑楼建筑的兴盛 |
3.1.1 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在岭南的发展 |
3.1.2 中西文化交融的代表作——骑楼 |
3.2 岭南古典主义与岭南教会建筑的演变 |
3.2.1 西方古典主义与中国传统形式古典复兴 |
3.2.2 岭南教会建筑的中国式演变 |
3.3 岭南民族主义建筑的复兴 |
3.3.1 民族主义建筑的尝试——中山纪念堂 |
3.3.2 岭南民族主义建筑的革新 |
3.4 小结 |
第四章 岭南建筑学派的出现和确立 |
4.1 现代主义建筑的传播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萌芽 |
4.1.1 岭南新建筑产生之初所表现的进取性、务实性、开放性和时代性 |
4.1.2 林克明对现代主义的传播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奠基人 |
4.1.3 勷勤大学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发祥地 |
4.1.4 第一代建筑师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现代主义的自觉实践者 |
4.2 岭南建筑学派的先驱——夏昌世 |
4.2.1 岭南新建筑的地域性展现与夏昌世建筑思想的渊源 |
4.2.2 夏昌世的三个岭南新建筑思想观 |
4.3 岭南建筑学派的确立 |
4.3.1 “酒家园林”对岭南派建筑的开创意义 |
4.3.2 岭南派建筑形成的有利条件 |
4.3.3 佘畯南与莫伯治的创作将岭南建筑推入学派高峰 |
4.3.4 岭南派建筑的“活态空间”形态特色探析 |
4.3.5 岭南建筑学派的学理确立和主流地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发展 |
5.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对岭南建筑学派的贡献 |
5.1.1 岭南建筑学派现代建筑教育的第一次探索时期(1932-1945) |
5.1.2 岭南建筑学派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完善期及华工院的初创期 (1945-1977) |
5.1.3 岭南建筑学派教育体系的成熟期和华工院的建设期(1977-1999) |
5.1.4 岭南建筑学派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新发展时期(1999 年以来 |
5.2 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理论的新发展两观三性创作理论 |
5.2.1 改革开放以来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特征 |
5.2.2 两观三性建筑创作理念的提炼 |
5.2.3 从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大奖看岭南建筑学派的新成绩 |
5.3 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的新成就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
5.3.1 中国馆:传统韵味的现代演绎 |
5.3.2 从中国器到东方之冠 |
5.3.3 中国馆对于岭南建筑学派创作价值的思考 |
5.4 从广州亚运建筑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 |
5.4.1 重大节事对建筑创作的契机 |
5.4.2 从广州亚运建筑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全面提升 |
5.5 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力量 |
5.5.1 华南理工大学的主流设计力量 |
5.5.2 岭南建筑学派的重要辅助力量 |
5.6 小结 |
第六章 笔者对岭南建筑“活态空间”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
6.1 笔者作为岭南建筑学派中青年建筑师的成长过程 |
6.2 和而不同、敢为人先的大屋顶设计——珠岛宾馆东一号工程 |
6.3 道法自然、古典意象和岭南建筑相融合——松园宾馆西一号工程 |
6.4 岭南建筑空间“厅”、“亭”结合的禅宗之美——帽峰沁苑 |
6.5 岭南休闲文化与海南“岛”派风格设计——三亚南田温泉度假中心 |
6.6 岭南季候风下的现代传染医院设计——广州市第八医院(新院) |
6.7 “亚运建设”与“城市战略” |
6.8 “三庭叠翠”与岭南传统工艺魅力——广州亚运城村长院 |
6.9 岭南传统食街与现代市井风情——广州美食园 |
6.10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思考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的提出及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研究结构 |
2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现状 |
2.1 国内外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主要实践 |
2.1.1 北京798 |
2.1.2 上海苏州河 |
2.1.3 重庆坦克库和501 艺术基地 |
2.1.4 杭州LOFT49 |
2.1.5 美国部分 |
2.1.6 欧洲部分 |
2.2 国内外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形式和异同 |
2.2.1 再利用的形式 |
2.2.2 国内外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差别 |
2.2.3 国内外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相同点 |
2.3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价值分析 |
2.3.1 实验性和先锋性价值 |
2.3.2 实体利用价值 |
2.3.3 城市记忆价值 |
2.3.4 经济价值 |
2.3.5 社会综合价值 |
2.4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当代性特征 |
2.4.1 从新建工业建筑看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 |
2.4.2 从当代艺术和实验展看废旧工业厂房的再利用 |
2.4.3 从形式特征看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 |
2.4.4 从场所环境特征看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 |
2.4.5 从“建构性”看废旧工业厂房的再利用 |
2.5 小结 |
3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影响因素 |
3.1 创意产业因素 |
3.1.1 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分类 |
3.1.2 创意产业影响废旧工业厂房的再利用 |
3.2 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发展状况 |
3.2.1 文化因素 |
3.2.2 经济因素 |
3.2.3 城市发展状况影响 |
3.3 艺术美学因素 |
3.3.1 嘻哈、涂鸦 |
3.3.2 前卫性 |
3.3.3 抽象性 |
3.3.4 极简性 |
3.4 建筑学因素 |
3.4.1 形式因素 |
3.4.2 功能布局因素 |
3.4.3 当代建筑思潮的因素 |
3.4.4 相关建筑师新建建筑的因素 |
3.4.5 结构技术因素影响下的前期和后期 |
3.5 小结 |
4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形体和空间 |
4.1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形体和空间策略概述 |
4.1.1 概况 |
4.1.2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形体和空间策略分类 |
4.2 建造的真实性和逻辑性 |
4.3 再利用的批判性 |
4.4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形体策略 |
4.4.1 形体的逻辑协调策略 |
4.4.2 形体交接的对比冲突策略 |
4.4.3 形体交接策略的“部分形体” |
4.4.4 形体交接的变异策略 |
4.5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空间策略 |
4.5.1 空间模式可行性分析 |
4.5.2 LOFT—居住&工作模式 |
4.5.3 展览模式 |
4.5.4 办公或教学为主的模式 |
4.5.5 餐饮休闲类模式 |
4.5.6 综合模式 |
4.5.7 小结 |
4.6 形体和空间策略综合 |
4.7 坦克库再利用概念方案分析 |
4.7.1 项目相关 |
4.7.2 周边环境调研及厂房资料测绘整理 |
4.7.3 方案设计理念 |
4.7.4 形体和空间 |
4.8 小结 |
5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材料和构造 |
5.1 材料在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中的作用 |
5.1.1 概述 |
5.1.2 对比突出的作用 |
5.1.3 衔接协调的作用 |
5.2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色彩 |
5.2.1 色彩的“高调” |
5.2.2 色彩的“低调” |
5.3 材料在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中的表达及其表皮策略 |
5.3.1 材料的表达 |
5.3.2 表皮策略解读 |
5.3.3 表皮策略——木材表皮 |
5.3.4 表皮策略——玻璃表皮 |
5.3.5 表皮策略——金属表皮 |
5.4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中常见材料的构造策略 |
5.4.1 清水混凝土构造策略 |
5.4.2 清水砖构造策略 |
5.4.3 钢结构构造策略 |
5.5 材料的交接 |
5.6 坦克库再利用概念方案分析 |
5.7 小结 |
6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景观及其相关 |
6.1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景观策略 |
6.1.1 景观性策略的原因 |
6.1.2 景观性策略 |
6.1.3 小结 |
6.2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视觉艺术策略 |
6.2.1 雕塑 |
6.2.2 VI |
6.2.3 涂鸦 |
6.3 坦克库再利用概念方案分析 |
6.4 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10)甘肃金轮投资管理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相关理论综述 |
一、铁路多元经营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甘肃金轮投资管理集团公司的现状分析 |
(一) 铁路多元经营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地位作用 |
(二) 甘肃金轮投资管理集团公司现状分析 |
二、甘肃金轮投资管理集团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
(一)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二)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三、甘肃金轮投资管理集团公司战略选择 |
(一) 制定战略的基本准则 |
(二) 公司战略目标体系 |
(三) 公司战略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
四、甘肃金轮投资管理集团公司战略实施与控制 |
(一) 战略实施步骤 |
(二) 战略实施重点 |
(三) 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四) 战略控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兰东国际金融广场结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 李政道. 辽宁大学, 2019(05)
- [2]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PPP应用研究[D]. 周晓寒.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3]中英工业设计发展历程轨迹比较研究[D]. 李朔.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4]呼和浩特房地产融资渠道分析及对策建议[D]. 王俊峰.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5(06)
- [5]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措施及计算[D]. 宣国荣.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2)
- [6]中心城区楼宇经济转型发展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宁波市江东区为例[D]. 陈强红. 宁波大学, 2012(08)
- [7]珠江新城J1-2、J1-5地块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探讨[D]. 刘伟强. 广州大学, 2012(03)
- [8]岭南建筑学派研究[D]. 王河.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9]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思考与前瞻[D]. 刘闯. 重庆大学, 2010(03)
- [10]甘肃金轮投资管理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吕锡胜. 兰州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