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喝奶要讲科学(论文文献综述)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1](2021)在《白水台》文中研究说明一场不寻常的纠纷引出一个温暖的话题:谁来赡养正在随古老牧歌老去的一代人?谁又来以新的方式延续这歌声,让传统的草原生活和草原精神得以发展?白水台村的老牧民尤莱·叶森将他大哥的遗孤叶瑞克抚养成人,视如己出,却被叶瑞克以侵占草原使用权为由告到了乡司法所。年轻的包户干部,汉族姑娘"孟"为解决这场纠纷,倾听每一个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由此引出这个家族关于一匹马的一段不平凡的往事……
俞峰[2](2021)在《代际学习视角下祖辈与父辈合作育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工作的高节奏给年轻人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孩子的教养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城市青年普遍面临的困境,祖辈与父辈合作教养已经成为家庭育儿结构的新常态。根据米德的代沟理论,由于两代家长所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根本不同,两代家长的分歧集中表现为祖辈的“经验育孙观“和父辈的“现代育儿观”的排斥对立,双方的矛盾分歧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合作育儿的效果。代际学习作为终身教育领域的学习方式,为不同世代人群产生交互连接搭建了桥梁,在促进积极老龄化、改进代际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因此在提升家庭祖辈与父辈的合作育儿成效,建设学习型家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上海5户家庭中正在参与带孙的祖辈和父辈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代际学习视角下的转化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围绕探究“代际学习在祖辈与父辈合作育儿中的应用方式及其作用”这一目标核心,剖析祖辈与父辈在合作育儿中的角色定位,探讨祖辈与父辈在合作育儿情境中从分歧转化为合作的内容维度,分析转化学习和社会学习在上述内容维度中的具体应用,并基于上述研究最终旨在为提高家庭合作育儿成效提供全方位建议。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概述了家庭个案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祖辈在家庭合作育儿中的角色定位。第三章作为本文的核心章节,以代际双方的学习个案为依托,以对比为方法,重点分析了转化学习理论在“养育融合”、“合作观念”、“城市融入”三个维度的应用方式和相应特征,并在“养育融合”部分穿插了社会学习理论的作用。第四章是结论和反思章节,5户家庭的合作育儿实践表明:(1)代际学习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合作育儿家庭类型;(2)祖辈和父辈的角色定位是在代际学习中动态调整的;(3)祖辈与父辈主要通过代际学习中的转化学习实现从育儿技能到观念的全面合作;(4)代际学习中的社会学习是祖辈与父辈形成优势互补的辅助渠道。最后,笔者基于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以促进家庭合作育儿成效,搭建合作育儿家庭支持体系为目标,分主体为家庭代际双方、成人教育工作者、政府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意见建议,并对在本研究中取得的收获与反思进行了回顾总结。
陈栋[3](2020)在《土家族盘歌的文化阐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家族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土家族民歌堪称一座独特而富饶的民族文化宝库,土家族盘歌更是这所宝库中的奇葩。土家族盘歌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第一章论述土家族盘歌的文化生境、特征和类型。土家族盘歌生成于武陵山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语境中,具有仪式性、生活性、知识性、娱乐性的特征,主要有仪式盘歌和生活盘歌两种基本类型。第二章分析土家族仪式盘歌的文化内涵。土家族仪式盘歌主要分为祭祀仪式盘歌、婚俗仪式盘歌、丧葬仪式盘歌。祭祀仪式盘歌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为土家族万物有灵的世界观、祈福禳灾的心理意识、祈神赐子的原始生育观;婚俗仪式盘歌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为土家族向往自由平等的爱情婚姻观、多子多福的家庭生活观、孝亲敬长的家庭伦理观;丧葬仪式盘歌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为土家族豁达的生命观和着眼现实的人生观。第三章分析土家族生活盘歌的文化内涵。土家族生活盘歌主要分为劳动生活盘歌、爱情生活盘歌和其它生活盘歌。劳动生活盘歌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为土家族重视传授劳动经验与知识、以劳动为美的实用价值观;爱情生活盘歌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为土家青年男女以两情相悦、勤劳务实为择偶标准,向往美好爱情、反对专制婚姻制度的恋爱婚姻观;其它生活盘歌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为弘扬乐观精神、表现生活智慧、传授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第四章探讨土家族盘歌的文化功能及其保护与发展。土家族盘歌主要有承载集体记忆、促进文化认同、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教育、娱乐等基本功能;应加强对土家族盘歌的科学保护,促进其发展。
方诗琪[4](2020)在《同胞竞争困扰儿童艺术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全面二孩”政策下,不少头胎儿童在面对家庭结构变化时出现不适应症状。本研究通过对一名5岁半的同胞竞争困扰儿童实施艺术教育干预活动,帮助其消除困扰。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范式,呈现了探索艺术教育干预方案的真实情景。在行动中,研究者不断体验个案处境,不断考察个案产生困扰的本质原因,不断总结出艺术教育干预活动的有效策略,最终根据个案的改善情况证明艺术教育干预对于儿童同胞竞争困扰的适用性。根据个案的困扰表现,研究者制定并实施了17次艺术教育干预活动,分为自我探索、情绪管理、家庭动力系统重构三个阶段。研究者参考“Pre BERS”量表和“PEPC-SRQ”量表编制了父母评价量表、教师评价量表和活动记录观察表,拟列了幼儿、教师、家长访谈提纲,选定了“OH卡游戏”、“自画像”、“家庭画”等心理投射任务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工具,及时追踪个案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多角度评估活动效果,为方案的制定与修改提供依据。最终,研究发现,个案产生困扰有来自自我、家庭、外界等多方面的原因:在自我系统方面,个案自身的性格特点使其对环境的变化敏感,在遇到新情境时容易出现适应困难。而她认知发展的局限性又使其在理解家庭结构变动的过程中产生偏差,出现退行表现。在家庭系统方面,怀孕导致妈妈身体不便,二胎晚产导致妈妈临时住院均为最初的竞争埋下种子;父亲教养的缺席让个案的性格缺少了一些阳刚坚韧之气,也让家中同胞关系的发展失去了一份父性支持的力量;她与妹妹年龄间隔小且同性别的同胞关系更易引起竞争和冲突;隔代长辈不自觉的溺爱、偏爱以及老旧的传统思想,诱发困扰不断显现。在外部系统方面,幼儿园的环境暂时消解了个案的竞争困扰,但班级的文化氛围加剧了个案对年龄的误解。同时,他人随意的评价进一步激化了个案内心的矛盾。此外,我国常年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家长和教师在调节同胞关系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且二孩政策实施时间较短,对头胎儿童的支持举措还有待提高。对此,研究者实施了有针对性的艺术教育干预活动,一方面通过艺术创造活动从内激发儿童的自我功能运转,提高个案思想的独立性和弹性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另一方面借助艺术等多种形式从外促进儿童生态系统和谐以不断贴近个案的个性化需求,并从艺术教育干预活动和生态系统调整两个方面总结了有效策略。活动结束时,个案的情绪行为表现和同胞关系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具体表现为:情绪行为从“期待完美”到“正视不足”,从“固执强势”到“明理通达”,从“不想长大”到“期待长大”;同胞关系从“我是妹妹”到“我是姐姐”,从“我的弟弟是依依”、“我的妹妹是玲玲”到“我的妹妹是依依”,从“依依是和我抢东西的人”到“依依是我的亲人,也是我的朋友”。情绪行为评价和同胞关系评价的前后测得分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证明了艺术教育干预活动适用于改善儿童的同胞竞争困扰。
陈晓真[5](2020)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育支持质量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如今我国学前教育已进入内涵式发展与质量提升的新阶段,而幼儿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儿童的教育支持是最能预测儿童未来学业成就的质量要素,是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已有研究对教师的教育支持质量的评估主要是基于CLASS的原始评分,无法深入细致地反映教师的教育支持质量现状。同时,针对我国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支持质量现状单独展开讨论的研究非常少,聚焦语言教学活动的相关研究则更加稀少。本研究聚焦我国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深入细致分析教师使用教育支持策略的数量和有效性。采用量化与质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量化研究部分,以CLASS中教育支持领域的13个行为指标作为教育支持策略编码,同时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认知领域目标的划分方法为依据,自定义儿童对教师使用的认知发展维度策略的认知反应编码,对教师的语言教学活动视频的转录文本进行统计分析。并进一步通过对教师的语言教学活动视频的质化分析,验证和解释量化研究的结果,揭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育支持质量的具体状况。研究发现:第一,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经常错过使用教育支持策略的契机以及部分策略使用的有效性低。教师对语言领域教学知识掌握不到位直接影响了教师使用教育支持策略的数量和有效性。第二,教师对部分教育支持策略陌生。教师使用“分析推理”和“高级语言”策略的方式单一,几乎没有使用“整合”以及“自我描述/平行描述”策略。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从加强教师对语言领域教学知识的学习、增强教师运用各种教育支持策略的意识以及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关注教育支持质量这一过程性质量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本刊编辑部,吴颖,覃静,高婷[6](2020)在《她和他们“第一次”的故事》文中提出创刊40周年特别策划1980年,《父母必读》杂志创刊,2020年,她40岁了。一路走来,我们曾与许多父母、家庭同行,曾陪伴无数孩子成长。不少当年被父母看着《父母必读》杂志养大的"80后""90后",又成了我们今天的读者。40年前,这本杂志是随着许多个"第一次"的故事创刊的,到今天,这些往事还珍藏在创办者与见证者们的心中。
洪浩才[7](2019)在《0-3岁儿童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0-3岁儿童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有哪些类型,发生过程是怎样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本研究使用质性研究的个案研究法,通过参与式观察、半结构深度访谈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研究后期还使用录像分析法对建构的理论进行验证与丰富。研究介绍如下:研究目的是探索0-3岁儿童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的发生类型、过程及背后的原因,研究对象是四位母亲与两位幼儿园教师,研究方法是质性研究的个案研究法,具体资料收集是通过参与式观察、半结构深度访谈、录像分析等方法进行。抽样使用非概率抽样中的目的性抽样,其中使用典型抽样抽取母亲A,使用最大差异抽样抽取BCD三位0-3岁儿童母亲,根据效标抽样及外部抽样抽取EF两位教师。具体的研究过程是先对母亲A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参与式观察、非结构深度访谈,使用扎根理论层层编码最终归纳出核心概念故事线并构建模型,接着通过非结构深度访谈另外三位母亲对研究发现进行丰富与验证,最后通过分析两位教师的录像,进一步丰富与验证。研究发现:1、0-3岁儿童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有崇拜、促进、传播三大类型58种行为,其行为的发生过程分别有崇拜-促进-传播、崇拜-传播、崇拜-促进、崇拜等四种模式,理想的激励性评价行为以崇拜者及崇拜行为为起点或第一步,以促进者为促进行为关键点或第二步,以传播者及传播行为为终点或第三步。可以通过三层金字塔模型来说明,由下至上分别是奠基层、发生层、传播层,每层由一个角色(依次为崇拜者、促进者、传播者)统领相应行为。2、对于0-3岁儿童来说,他们接受到的来自母亲的激励性评价行为、来自其他重要他人的影响行为一起,构成了一个广义的激励性评价-激励性评价的连续体,其中,重要他人(如母亲)的直接教授、重要他人(如母亲或哥哥)的示范构成了前激励性评价行为-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的准备阶段,来自母亲的激励性评价行为作为狭义的激励性评价行为,因狭义的激励性评价行为引发的0-3岁儿童的其他重要他人(如父亲、同伴)等对其实施的二次激励性评价行为、多重激励性评价行为构成了后激励性评价行为。这个连续体就如钻石,其中,钻石的冠部是前激励性评价,钻石的亭部是倒立的金字塔-狭义激励性评价,钻石遇光之后折射出的光芒是后激励性评价。以母亲为主的幼儿的重要他人对幼儿的每一次广义激励性评价就如一小颗钻石,在幼儿0-3岁的成长路上,布满了一颗颗钻石,它们照耀着幼儿的成长之路,在幼儿成年之后又成为可以不断挖掘的珍宝。3、0-3岁儿童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发生原因是“期待改进版新人”的长成。改进版新人在以母亲激励性评价为中心的广义激励性评价、新人自己的努力(认知与行为)、环境(包括偶然事件)三方共同作用下最终长成。本研究丰富激励性评价理论,对类似情况的0-3岁儿童母亲引导幼儿的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钱红娟[8](2019)在《全脂牛奶被“妖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前,英国《柳叶刀》杂志刊载的一篇研究论文在国内营养界引起了关注。这项研究分析了21个国家和地区13万人9年随访的数据后得出结论:每天摄入3份全脂牛奶制品或有助心脏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早逝风险。结果还显示,全脂牛奶制品和低脂牛奶制品区别不大,都有益于身体健康。
平燕婷,南亚华[9](2015)在《Knfamil康婴健 0~1岁宝宝成长记录册》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成长孕妈咪:想提前获知宝宝出生后第一年的变化吗?01岁:想找到周岁内宝宝普遍问题的解决之道吗?13岁:想回顾生儿育女过程中最难忘的第一年吗?全都看过来!伴随成长,共同成长!4000元爱心礼盒八件套八款婴儿洗浴护肤用品,四维营汽、性质温和,细致呵护宝宝娇嫩的皮肤。梦幻丽人套装五款妈眯护肤产品,采用食品级原料及天然植物提取精华,提供更安全的呵护。
洪雪[10](2014)在《孙敬修儿童故事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孙敬修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着名的儿童教育家、讲故事专家,也是儿童文学语言大师,他一生悉心钻研儿童心理、儿童语言及儿童教育,用讲故事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孩子们在获得人生与社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养成良好的品德、丰富的情感,正确地认识这个世界。在今天,孙敬修这个名字已经不再被人们经常提起,但他讲的故事已经存入了今天成年人遥远的童年记忆中。本研究通过对孙敬修六十多年从事故事教育工作所留下的文字资料、声音资料,以及后人对其教育思想研究的深入细致分析,以期概括其故事教育思想的精髓,并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以启发和借鉴。论文共分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明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价值、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对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第二部分通过对孙敬修童年生活经历及其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经历的分析,阐述孙敬修儿童故事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第三部分通过对孙敬修所讲故事的文本及声音资料论述其故事教育的类型,即:科学故事;民间故事与历史故事;革命传统故事;中外童话故事;神话故事与名着故事;儿童生活故事。第四部分论述孙敬修选编故事的原则,包括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统一的原则;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原则;结合实际场合环境需要的原则。第五部分从孙敬修的故事语言、讲故事前的准备和实际讲故事的要求三个方面系统并举例阐述孙敬修儿童故事教育的方法。第六部分论述孙敬修儿童故事教育思想对当今中国儿童教育的启示,即亲子共读去功利化、加强学校故事教育、重视故事教育的理论研究。
二、儿童喝奶要讲科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喝奶要讲科学(论文提纲范文)
(1)白水台(论文提纲范文)
一牛 |
二旧文件 |
三孟 |
四卡米拉 |
五叶瑞克 |
六威成·叶森 |
七红 |
(2)代际学习视角下祖辈与父辈合作育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1.2.1 合作育儿 |
1.2.2 代际学习 |
1.2.3 转化学习 |
1.2.4 社会学习 |
1.3 研究的现状与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代际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
1.3.2 关于祖辈与父辈合作育儿的研究 |
1.3.3 文献综述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问题 |
1.4.4 研究方法 |
1.4.5 研究过程 |
1.4.6 分析框架 |
第二章 合作育儿家庭个案初探 |
2.1 调查样本基本资料分析 |
2.2 基于合作育儿家庭个案的画像 |
2.2.1 F1-1 号家庭 |
2.2.2 F2-2 号家庭 |
2.2.3 F3-3 号家庭 |
2.2.4 F4-4 号家庭 |
2.2.5 F5-5 号家庭 |
2.3 合作育儿家庭中祖辈的角色定位 |
2.3.1 “二次上岗”——祖辈承担儿童生活照料的重担 |
2.3.2 “殊途同归”——祖辈皆认可教育的主体是父母 |
2.3.3 “莫衷一是”——父辈对祖辈发挥的价值性看法不一 |
第三章 基于代际学习视角的合作育儿案例分析 |
3.1 养育融合的艺术 |
3.1.1 大彻大悟的开心奶奶——惊讶孩子由妈妈带的改变 |
3.1.2 关心则乱的嘟嘟奶奶——医生告诫乱用药的危害 |
3.1.3 敢于破案的嘟嘟妈妈——与祖辈追溯孩子打架原因 |
3.1.4 自信固执的悠悠外公——按书本上做养不好孩子 |
3.1.5 相互欣赏的两代人——发现家庭中榜样的力量 |
3.2 合作观念的智慧 |
3.2.1 祖辈的角色之情 |
3.2.2 父辈的同理之心 |
3.3 城市融入的心路 |
3.3.1 社会规范的要求 |
3.3.2 社区居民的影响 |
3.3.3 育孙晚年的思考 |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 |
4.1 代际学习视角下家庭合作育儿研究的主要结论 |
4.1.1 代际学习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合作育儿家庭类型 |
4.1.2 祖辈和父辈的角色定位是在代际学习中动态调整的 |
4.1.3 祖辈与父辈主要通过代际学习中的转化学习实现从育儿技能到观念的全面合作 |
4.1.4 代际学习中的社会学习是祖辈与父辈形成优势互补的辅助渠道 |
4.2 对家庭代际双方的反思 |
4.2.1 带孙祖辈——反思祖辈“经验劣势”,向科学育儿学习 |
4.2.2 父辈家长——学习祖辈“经验优势”,激发祖辈学习潜能 |
4.3 对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
4.3.1 研究导向——聚焦两代人合作育儿潜能的提升 |
4.3.2 支持方案——制定特色化和多样化的解决策略 |
4.4 对政府政策制定者的反思 |
4.4.1 顶层设计——强化问题需求导向 |
4.4.2 牵线搭桥——打造协同育人机制 |
4.5 对研究过程的反思 |
4.5.1 研究中的收获 |
4.5.2 研究中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面向合作育儿家庭中祖辈的访谈设计 |
附录 B 面向合作育儿家庭中父辈的访谈设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土家族盘歌的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土家族盘歌概述 |
第一节 土家族盘歌的文化生境 |
一、自然地理环境 |
二、社会文化语境 |
第二节 土家族盘歌的特征 |
一、仪式性 |
二、生活性 |
三、知识性 |
四、娱乐性 |
第三节 土家族盘歌的主要类型及内容 |
一、土家族仪式盘歌 |
二、土家族生活盘歌 |
第二章 土家族仪式盘歌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土家族祭祀仪式盘歌的文化内涵 |
一、万物有灵的世界观 |
二、祈福禳灾的心理意识 |
三、祈神赐子的原始生育观 |
第二节 土家族婚俗仪式盘歌的文化内涵 |
一、向往自由平等的爱情婚姻观 |
二、多子多福的家庭生活观 |
三、孝亲敬长的家庭伦理观 |
第三节 土家族丧葬仪式盘歌的文化内涵 |
一、豁达的生命观 |
二、着眼现实的人生观 |
第三章 土家族生活盘歌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土家族劳动生活盘歌的文化内涵 |
一、传授劳动经验与知识 |
二、以劳动为美的实用价值观 |
第二节 土家族爱情生活盘歌的文化内涵 |
一、以两情相悦、勤劳务实为择偶标准 |
二、向往美好爱情,反对专制婚姻制度 |
第三节 土家族其他生活盘歌的文化内涵 |
一、弘扬乐观精神、表现生活智慧 |
二、传授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 |
第四章 土家族盘歌的文化功能与当代发展 |
第一节 土家族盘歌的文化功能 |
一、承载集体记忆 |
二、促进文化认同 |
三、构建和谐社会 |
四、其他功能 |
第二节 土家族盘歌的生存现状及当代发展 |
一、土家族盘歌的生存现状 |
二、土家族盘歌的发展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附录 |
致谢 |
(4)同胞竞争困扰儿童艺术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一、全面二孩政策下同胞关系引人关注 |
二、艺术对于困扰儿童的独特价值 |
三、研究者的个人兴趣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艺术教育干预 |
二、同胞竞争困扰儿童 |
第四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儿童早期同胞关系 |
二、艺术教育干预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及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三节 研究工具的制定 |
一、研究者的个人背景 |
二、相关量表的制定 |
三、访谈提纲的设计 |
四、心理投射工具的选定 |
第四节 研究程序 |
一、研究准备阶段 |
二、研究实施阶段 |
三、研究总结阶段 |
第五节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一、资料的整理 |
二、资料的分析 |
第三章 艺术教育干预活动的准备工作 |
第一节 艺术教育干预活动个案的确立 |
一、研究对象的背景资料 |
二、对象困扰的初步诊断 |
第二节 艺术教育干预活动的总体思路 |
第三节 艺术教育干预活动条件的准备 |
一、环境的准备:安全舒适的艺术教育干预环境 |
二、材料的准备:丰富的艺术形式和适宜的绘本 |
三、关系的准备:设身处地地体验儿童的困扰 |
四、观念的准备:注重活动过程而不是作品结果 |
第四节 艺术教育干预活动的实施流程 |
第四章 艺术教育干预的自我探索阶段 |
第一节 自我探索阶段的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自我探索阶段的结果与分析 |
一、儿童活动表现 |
二、儿童心理投射表现 |
三、父母及教师评价反馈 |
第三节 自我探索阶段的总结与反思 |
一、自我探索阶段的总结 |
二、自我探索阶段的反思 |
第五章 艺术教育干预的情绪管理阶段 |
第一节 情绪管理阶段的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自我管理阶段的结果与分析 |
一、儿童活动表现 |
二、儿童心理投射表现 |
三、父母及教师评价反馈 |
第三节 情绪管理阶段的总结与反思 |
一、情绪管理阶段的总结 |
二、情绪管理阶段的反思 |
第六章 艺术教育干预的家庭动力系统重构阶段 |
第一节 家庭动力系统重构阶段的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家庭动力系统重构阶段的结果与分析 |
一、儿童活动表现 |
二、儿童心理投射表现 |
第三节 家庭动力系统重构阶段的总结与反思 |
一、家庭动力系统重构阶段的总结 |
二、家庭动力系统重构阶段的反思 |
第七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一节 同胞竞争困扰的成因探讨 |
一、自我系统 |
二、家庭系统 |
三、幼儿园等其他系统 |
第二节 艺术教育干预的有效策略 |
一、艺术教育干预活动的有效策略 |
二、生态系统调整的有效策略 |
第三节 个案同胞竞争困扰的改善情况 |
一、情绪行为的变化 |
二、同胞关系的变化 |
第八章 教育建议与反思 |
第一节 教育建议 |
一、家庭方面 |
二、幼儿园方面 |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反思 |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育支持质量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主要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 |
2.1.2 教育支持 |
2.2 教育支持质量的现状 |
2.2.1 教育支持质量的整体状况 |
2.2.2 不同活动形式或类型中的教育支持质量比较 |
2.2.3 不同学习活动中的教育支持质量比较 |
2.3 教育支持与儿童发展 |
2.3.1 教育支持与儿童认知发展 |
2.3.2 教育支持与儿童语言发展 |
2.3.3 教育支持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
2.3.4 教育支持与高风险儿童 |
2.4 教育支持质量的影响因素 |
2.4.1 幼儿自身因素 |
2.4.2 教师自身因素 |
2.4.3 客观环境因素 |
2.5 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数据的收集与转换 |
3.4 量化研究工具及方法 |
3.4.1 编码系统 |
3.4.2 编码过程 |
3.5 质化研究方法 |
4 教师的教育支持质量现状的量化分析 |
4.1 教师使用教育支持策略的状况 |
4.1.1 教师使用教育支持策略的数量 |
4.1.2 教师使用教育支持策略的有效性 |
4.2 教师使用教育支持策略数量的比较 |
4.2.1 不同教龄的教师使用策略数量的比较 |
4.2.2 不同职称的教师使用策略数量的比较 |
4.2.3 不同学历的教师使用策略数量的比较 |
5 教师的教育支持质量现状的质化分析 |
5.1 教师使用教育支持策略的有效性 |
5.1.1 认知发展维度 |
5.1.2 反馈质量维度 |
5.1.3 语言示范维度 |
5.2 教师使用教育支持策略的数量 |
5.2.1 认知发展维度 |
5.2.2 反馈质量维度 |
5.2.3 语言示范维度 |
6 结论与建议 |
6.1 教师经常错过策略使用契机、部分策略有效性不足 |
6.2 教师对部分教育支持策略陌生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6.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她和他们“第一次”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个故事 |
徐惟诚:一次有冒险色彩的创刊经历 |
Q请您给我们讲讲《父母必读》杂志创刊的故事吧! |
Q您为什么笃定地认为这本杂志会办成功呢? |
Q那您对今天的《父母必读》杂志的期待是什么呢? |
让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更有把握 |
家庭教育要依靠良好的家风 |
第二个故事 |
甄砚:见证者、合作者、受益者 |
Q您还记得与《父母必读》杂志“第一次”的故事吗? |
Q您当时看《父母必读》杂志的感受是什么? |
Q您觉得新时代家长应该如何智慧育儿? |
第三个故事 |
黄醒华:孕育优质的生命,大家都要努力 |
Q您还记得和《父母必读》杂志“第一次”的故事吗? |
Q您看到现在的孕妈妈们最常见的问题是什么?您想和她们说些什么? |
Q您怎样理解妇产科医生这个职业? |
Q您对《父母必读》杂志的期望是什么? |
第四个故事 |
邓辉:牙齿健康远比你知道的更重要! |
Q您还记得和《父母必读》杂志“第一次”的故事吗? |
Q在与《父母必读》杂志一起做科普的几十年中,您有什么特别想说的? |
Q儿童口腔健康的情况这些年都有哪些变化? |
Q在保护口腔健康方面,这些年有哪些重要的举措和倡议? |
Q做儿童科普这么多年,您想给家长们哪些建议? |
第五个故事 |
崔玉涛:医生的工作里就应该有科普 |
Q您还记得和《父母必读》杂志“第一次”的故事吗? |
Q您坚持19年写科普专栏的动力是什么? |
Q您认为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父母喜欢接受什么形式的养育知识? |
Q作为一位医生,同时又坚持做科普20多年,您认为应该如何与不同时代的父母交流?您希望和小患者父母的关系是怎样的? |
Q如果想赢得未来的话,您觉得孩子应该有哪些素养? |
第六个故事 |
周海宏:让教育成为人生幸福的组成部分 |
Q您还记得和《父母必读》杂志“第一次”的故事吗? |
Q那您认为孩子应该学琴吗? |
Q您觉得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
Q您观察到20多年前您写《琴凳上下》专栏时遇到的父母,与现在的父母有什么不同吗? |
Q在教育上,您最想提醒父母注意的是什么? |
Q您多年来做音乐教育普及工作的动力是什么?反反复复去解答父母提出的很多相似的问题,您如何始终保持热情吗? |
创刊40周年特别策划 |
特别提醒: |
(7)0-3岁儿童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家庭及母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
(二)0-3岁阶段对人的一生的重要性 |
(三)个人原因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评价与幼儿教师日常评价 |
(二)激励 |
(三)激励性评价 |
(四)本研究对激励性评价的定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评价发生过程或机制相关研究 |
(二)激励过程的相关研究 |
(三)激励性评价激励效果或影响的相关研究 |
(四)激励性评价类型的相关研究 |
(五)激励性评价研究方法的综述 |
(六)当前激励性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综述 |
四、研究问题与目的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 |
五、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一)个案研究法 |
(二)参与式观察法 |
(三)半结构深度访谈法 |
(四)录像分析法 |
四、抽样 |
五、研究过程 |
(一)资料收集 |
(二)核心概念提取及理论建构 |
六、效度、推论、工具与伦理问题 |
(一)效度问题 |
(二)推论问题 |
(三)研究工具 |
(四)研究伦理问题 |
第三章 激励者母亲的一天-激励性评价行为发生的自然情景 |
第四章 激励性评价行为的起点-崇拜行为 |
一、崇拜的定义 |
二、崇拜行为的类型 |
(一)基石层行为 |
(二)交流层行为 |
(三)行动层行为 |
三、讨论 |
(一)崇拜行为的积极影响 |
(二)非崇拜行为的消极影响 |
(三)基石层行为的重要性 |
第五章 激励性评价行为的关键点-促进行为 |
一、促进的定义 |
二、促进行为的类型 |
(一)幼儿上位行为 |
(二)幼儿下位行为 |
三、讨论 |
(一)母亲的促进行为的必要性 |
(二)第二顺序发生的促进行为 |
第六章 激励性评价行为的终点-传播行为 |
一、传播的定义 |
二、传播行为的类型 |
(一)记录行为-对物的维度 |
(二)宣扬行为-对人的维度 |
三、讨论 |
(一)传播与表扬的区别 |
(二)记录的作用 |
(三)传播效果 |
(四)传播效果影响因素 |
(五)传播过程中的副产品 |
第七章 激励性评价行为发生过程 |
一、发生过程四种模式或路径 |
(一)“崇拜-促进-传播”模式 |
(二)“崇拜-促进”模式 |
(三)“崇拜-传播”模式 |
(四)“崇拜”模式 |
二、激励性评价行为的准备阶段-前激励性评价 |
(一)榜样幼儿与学习幼儿 |
(二)前激励性评价定义 |
(三)前激励性评价行为发生模式 |
三、激励性评价行为的后续作用-后激励性评价 |
四、激励性评价行为的连续体-广义激励性评价 |
第八章 讨论与建议 |
一、母亲期待下的改进版新人的成长 |
(一)不同阶层母亲的话语的不同影响 |
(二)不同父母性格影响下母亲对幼儿的不同促进 |
(三)改进版新人的发展模型 |
二、激励性评价行为类型与过程的金字塔结构模型 |
三、激励性评价连续体的钻石理论 |
(一)圣诞帽模型 |
(二)钻石理论 |
四、建议 |
(一)给予母亲的支持 |
(二)母亲的角色重构 |
(三)其他建议 |
五、研究贡献 |
六、研究不足 |
附录1 :激励性事件一二三级编码汇总 |
附录2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问题 |
附录3 :研究者平常的一天 |
附录4 :观察记录初期模式 |
附录5 :自编实地观察记录表 |
附录6 :手机便笺现场速记实例 |
附录7 :图文记录实例 |
附录8 :0-6 岁学前儿童家庭观察记录表 |
附录9 :(幼儿园教师)激励性评价事件分析框架表 |
附录10 :母亲A住所布局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孙敬修儿童故事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价值 |
(五) 研究方法 |
一、 孙敬修儿童故事教育思想的形成 |
(一)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萌发 |
(二) 在师范学校和小学老师的实践中产生 |
(三) 在广播电台讲故事的实践中提高和完善 |
(四) 在晚年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升华 |
二、 孙敬修儿童故事教育的类型 |
(一) 科学故事 |
(二) 民间故事与历史故事 |
(三) 革命传统故事 |
(四) 中外童话故事 |
(五) 神话故事与名着故事 |
(六) 儿童生活故事 |
三、 孙敬修选编故事的原则 |
(一) 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相统一原则 |
(二) 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原则 |
(三) 结合实际场合环境需要的原则 |
四、 孙敬修儿童故事教育的方法 |
(一) 孙敬修的故事语言 |
1. 故事语言的口语化 |
2. 故事语言的合理化 |
3. 故事语言的儿童化 |
4. 故事语言的形象化 |
5. 故事语言的启发性 |
6. 故事语言的民族化 |
(二) 讲故事前的准备 |
1. 分析故事的主题、层次、情节 |
2. 设计故事的基调、高潮和低潮 |
3. 熟记 |
4. 试讲 |
(三) 实际讲故事的要求 |
1. 亲切自然的神态 |
2. 爱憎分明的情感 |
3. 讲故事的发音、语速、声调和重音 |
4. 要有对象感 |
5. 掌握会场环境,处理突发情况 |
6. 要有好的结尾 |
五、 孙敬修儿童故事教育的现实启示 |
(一) 亲子共读去功利化 |
(二) 加强学校故事教育 |
(三) 重视故事教育的理论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儿童喝奶要讲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 [1]白水台[J].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 民族文学, 2021(06)
- [2]代际学习视角下祖辈与父辈合作育儿研究[D]. 俞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土家族盘歌的文化阐释[D]. 陈栋.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4]同胞竞争困扰儿童艺术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D]. 方诗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5]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育支持质量现状研究[D]. 陈晓真.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6]她和他们“第一次”的故事[J]. 本刊编辑部,吴颖,覃静,高婷. 父母必读, 2020(Z1)
- [7]0-3岁儿童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个案研究[D]. 洪浩才. 广州大学, 2019(01)
- [8]全脂牛奶被“妖魔化”[J]. 钱红娟. 食品界, 2019(01)
- [9]Knfamil康婴健 0~1岁宝宝成长记录册[J]. 平燕婷,南亚华. 时尚育儿, 2015(01)
- [10]孙敬修儿童故事教育研究[D]. 洪雪.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