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生素C对酪氨酸酶催化反应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佟喜旺[1](2021)在《榛蘑皂苷提取纯化及其应用评价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榛蘑为研究对象,围绕着榛蘑皂苷的提取、纯化、抗氧化活性、抑制酶活性、体外细胞生物活性和建立液相色谱-质谱(UPLC/Q-TOF-MS)对榛蘑皂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等工作展开了具体的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榛蘑和相关副产品打下基础。榛蘑皂苷提取过程中,采用菝葜皂苷元作为分析榛蘑皂苷含量的标准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对回流法、超声波法、微波法提取榛蘑皂苷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回流法提取榛蘑皂苷最优条件为:乙醇浓度75.05%,料液比1:28.25 g/m L,提取时间78.04 min,理论提取率为34.48%,实际提取率为34.52%。超声波法提取榛蘑皂苷的最优条件为:乙醇浓度84.62%,料液比1:27.22g/m L,提取时间13.06 min,理论提取率为22.90%,实际提取率为22.91%。微波法提取榛蘑皂苷的最优条件为:乙醇浓度57.52%,料液比25 g/m L,提取时间20.00 min,提取功率369.75 W,理论提取率为34.29%,实际提取率为34.61%。三种提取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以提取率为指标下,回流法提取率高于微波法提取率和超声波法提取率。同时回流提取法在工业化生产中,操作简单,设备简易,更适合大量生产。在榛蘑皂苷纯化的研究中,采用大孔树脂对榛蘑进行纯化,以榛蘑皂苷的回收率和纯度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纯化工艺进行优化,纯化工艺最优条件为:解析液体积55.85 m L,吸附液浓度为5.46 mg/m L,吸附液体积为30 m L,回收率为56.37%。皂苷的纯度也由34.51%提高到了63.50%。通过测定榛蘑皂苷的抗氧化活性发现,在维生素C作为对照下,当浓度达到1.25 mg/m L时,·O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了40.13%、33.51%、29.09%。当浓度达到5 mg/m L时,总抗氧化能力分别达到了0.577、0.494、0.555。当浓度达到10 mg/m L时,还原力分别达到了0.460、0.381、0.304。当浓度达到25mg/m L时,DPPH清除率分别达到了93.51%、95.35%、93.27%。通过对纯化后的榛蘑皂苷进行抑制酶活性的测定发现,分别以阿卡波糖和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测试结果为:当榛蘑皂苷浓度达到25 mg/m L时,榛蘑皂苷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分别为38.73%、36.38%、35.45%。对淀粉酶的抑制率分别为52.58%、63.10%、65.08%。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分别为55.14%、57.48%、66.82%。对脂肪酶的抑制率分别为96.33%、84.49%、88.96%。对纯化后的榛蘑皂苷进行细胞毒性(MTT)试验和细胞凋亡试验,选用肺癌细胞A549和肉骨瘤细胞MG63为受体细胞。试验结果表明:当榛蘑浓度达到400μg/m L时,回流法提取的榛蘑皂苷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93.26%、88.88%。超声法提取的榛蘑皂苷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91.53%、84.31%。微波法提取的榛蘑皂苷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92.01%、83.29%。当榛蘑浓度达到200μg/m L时,回流法提取的榛蘑皂苷诱导人肺癌细胞A549和肉骨瘤MG63凋亡率分别为70.00%、61.10%。超声法提取的榛蘑皂苷诱导人肺癌细胞A549和肉骨瘤MG63凋亡率分别为68.80%、58.00%。微波法提取的榛蘑皂苷诱导人肺癌细胞A549和肉骨瘤MG63凋亡率分别为61.60%,61.80%。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Q-TOF-MS)对纯化后的榛蘑皂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初步从回流法提取的榛蘑皂苷中鉴定出18种化学成分,其中包括倍半萜类化合物12种,腺苷类化合物1种,甾醇类化合物4种,嘌呤类化合物1种。从超声法提取的榛蘑皂苷中鉴定出22种化学成分,其中包括倍半萜类化合物14种,腺苷类化合物3种,甾醇类化合物3种,嘌呤类化合物1种,二萜三萜类化合物1种。从微波法提取的榛蘑皂苷中鉴定出21种化学成分,其中包括倍半萜类化合物14种,腺苷类化合物1种,甾醇类化合物3种,嘌呤类化合物1种,二萜和三萜类化合物2种。
韩卓[2](2021)在《维生素C转运蛋白SVCT2受体功能的发现及其介导的JAK2信号传递途径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维生素C(Vitamin C,VitC)是人和动物必需的营养物质。科学界对于VitC功能几乎所有的认识都基于它作为电子供体,即作为天然还原剂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在VitC能够清除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保护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免于氧化损伤,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对VitC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在于发现VitC是亚铁离子(ferrous ion,Fe2+)和2-氧戊二酸盐(2-oxoglutarate)依赖型双加氧酶(Fe2+-and 2-oxoglutarate-dependent dioxygenases,Fe2+/2OGDDs)家族关键的“辅因子”,维持Fe2+/2OGDDs在细胞内的活性。进一步研究揭示,VitC能作为辅因子调节Fe2+/2OGDDs家族中与表观修饰有关的酶的催化活性,其中包括DNA羟化酶TET(ten-eleven translocation(TET)family of DNA hydroxylases)和具有Jumonji-C结构域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umonji-C domain-containing histone demethylases)。这一发现直接加速了VitC在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VitC能够通过调控表观修饰酶的活性来提升细胞重编程的效率和质量,也能参与调节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有研究曾提出,VitC作为辅因子的生物学功能,本质上依然以VitC固有的还原性为基础,但VitC对表观修饰酶功能调控的特殊性却暗示VitC很可能还存在其他的作用机制,说明我们目前对VitC功能的认识很可能还存在很大空白,大大限制了VitC的应用价值。2014年,本课题组研究发现,VitC通过激活Janus kinase(JAK)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2信号途径,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诱导Nanog基因的表达。我们曾初步证实,钠离子依赖型VitC转运蛋白2(sodium-dependent vitamin C transporter 2,SVCT2)能够介导VitC对JAK2和STAT2的信号激活,并参与对下游基因的调控,提示VitC与细胞信号转导有关联。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小鼠F9畸胎瘤干细胞系为主要研究对象,首次证明VitC具有“生物信号分子”的作用,完善了对VitC生物学功能的认知。研究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揭示VitC转运蛋白SVCT2具有JAK2偶联受体的功能;第二阶段研究VitC激活的JAK2信号传递途径具有的调控作用及其对VitC生物学功能的补充。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列举如下:1.发现和探究VitC转运蛋白SVCT2的受体功能。首先,通过蛋白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和免疫印迹,我们证明SVCT2特异性结合JAK2而不结合JAK1、JAK3和TYK2。然后,通过基序预测和突变体策略,研究SVCT2蛋白序列中介导JAK2结合和激活的关键结构基序。结果显示,位于SVCT2羧基末端的618-621位氨基酸序列以及连接第8~9号跨膜螺旋的胞质侧肽段中的418-422位氨基酸序列是负责结合JAK2的关键基序,介导VitC对JAK2的激活。通过磷酸化位点预测和突变体策略,研究JAK2对SVCT2潜在的磷酸化作用及其对招募STAT2的影响。结果显示,VitC激活的JAK2催化SVCT2羧基端Tyr626发生磷酸化,介导SVCT2对STAT2的招募,进一步诱导JAK2和STAT2的磷酸化。之后,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Dual Luciferase Reporter)实验,我们还证明SVCT2响应VitC处理增强STAT2的转录因子活性,且依赖JAK2的激活。综上,本研究证实SVCT2是VitC的“受体样转运蛋白”,具有JAK2偶联受体的典型特征。此外,本研究还证明VitC对JAK2的激活与VitC在细胞内的积累无关。2.研究SVCT2介导的VitC运输和JAK2信号激活之间的关联。通过co-IP和免疫印迹,研究SVCT2介导的VitC运输对JAK2激活的影响。结果显示,抑制SVCT2对VitC的运输作用会抑制SVCT2对JAK2的磷酸化激活。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实验,研究SVCT2对JAK2的激活是否反过来影响SVCT2对VitC的运输。结果显示,抑制JAK2的激活也会削弱SVCT2对VitC的运输能力。这部分研究证明,SVCT2介导的VitC运输和JAK2信号激活之间紧密偶联、不可分割,是一个完整的生物学事件。3.研究VitC激活JAK2与清除ROS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和免疫印迹,研究VitC抑制ROS的作用对激活JAK2的影响。结果显示,VitC对JAK2的激活并不依赖对ROS的抑制。接下来,我们研究VitC激活的JAK2是否反过来影响VitC对ROS水平的调控。结果显示,VitC抑制细胞内ROS的水平且部分依赖JAK2的活性。随后的研究进一步证明,VitC激活的JAK2催化其固有底物脯氨酸脱氢酶激酶1(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PDHK1)发生磷酸化,活化的PDHK1又催化脯氨酸脱氢酶E1α亚基(E1 alpha subunit of pyruvate dehydrogenase,PDHA1)Ser232发生磷酸化,抑制PDHA1的活性,降低细胞氧化代谢效率,进而抑制ROS的产生。4.研究JAK2的激活对VitC表观调控功能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点杂交和免疫印迹,研究VitC激活的JAK2对5hm C水平的调控。结果显示,抑制JAK2的激活会抑制VitC对5hm C水平的促进。通过磷酸化位点预测和突变体策略,我们首次证明TET3是JAK2的激酶底物。VitC和SVCT2激活的JAK2直接催化TET3 Tyr1375发生磷酸化。后续研究证实Tyr1375的磷酸化增强了TET3的酶活性并影响其对靶基因的选择,表明VitC不仅仅以辅因子身份调控TET酶的功能。另外,VitC激活的JAK2催化其固有底物组蛋白H3第41位酪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而后者有利于开放染色质状态的建立。通过微球菌核酸酶消化实验,我们证明VitC确实能够提高基因组DNA的可接近性,且依赖于JAK2的激活。5.研究JAK2的激活对VitC在细胞多能性和分化调控中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表达谱m RNA测序和实时定量PCR,研究VitC激活的JAK2对F9细胞的多能性,以及对多能性和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在F9细胞中,VitC对细胞多能性没有明显影响,但倾向于促进分化发育相关基因(特别是与神经成熟相关基因)的表达,且依赖于JAK2的激活;只有在JAK2活性被抑制的条件下,VitC更倾向于促进细胞的多能性,并诱导一系列多能性相关基因(但不包括Nanog)的表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VitC激活的JAK2实际上通过两条作用相反的途径分别调控两类下游基因的表达,即通过依赖STAT2的途径调控少数特定多能性相关基因(比如Nanog)的表达;通过不依赖STAT2的途径调控与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综上,本研究发现VitC转运蛋白SVCT2具有JAK2偶联受体的功能,并证明激活JAK2是VitC发挥调控作用的重要途径。这是对VitC生物学作用突破性的发现,为其生理和药理功能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考,对VitC在疾病治疗和再生医学等众多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马馨桐[3](2021)在《桔梗美白活性物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收录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最早记载可追溯《神农本草经》。桔梗作为药食同源中药材,具有镇咳祛痰、抗炎抑菌、抗肿瘤、抗氧化、美白护肤、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近年来,作为食品、药品、化妆品原料使用广泛。目的:本论文以桔梗为研究主体,采用中药现代化提取分离技术结合药效跟踪法,在分子水平上筛选寻找其具有美白作用的活性部位;对该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及指纹图谱研究;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美白活性作用机制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中药桔梗资源奠定基础,为开发天然美白化妆品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美白活性部位的提取与分离:以氧自由基、酪氨酸酶、透明质酸酶为靶点,以抗氧化和酶抑制活性为考察指标,采用药效跟踪法,对结合文献报道具有美白作用的不同提取物进行活性筛选,获得美白活性提取物,采用单因素考察和响应面设计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应用溶剂萃取分离技术和柱层析纯化技术,对最佳活性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依据抗氧化和酶抑制活性筛选结果,从中获得桔梗最佳美白活性部位(PGE-ACT-WT)。2、美白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分析:采用Q-Orbitrap高分辨液相-质谱联用技术等现代化学成分分析技术对PGE-ACT-WT中的有效组分及化学成分进行全面鉴定与分析。3、美白活性部位的指纹图谱研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和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依据所获得的有效成分,建立其高效液相指纹色谱图,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PGE-ACT-WT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4、美白活性部位的作用机制研究:以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细胞、Hep G2人肝癌细胞、264.7巨噬细胞为对象,以酪氨酸酶、黑色素、氧化指标、炎症因子为靶点,在细胞水平上研究PGE-ACT-WT的酶抑制、黑色素生成抑制、抗氧化、抗炎活性,综合探讨PGE-ACT-WT的美白作用机制。结果:1、美白活性部位的提取与分离研究:采用药效跟踪法,以抗氧化活性、酪氨酸酶抑制活性、透明质酸酶抑制活性为考察指标,针对设计的3条提取工艺所得到的11种提取物进行筛选,最终得到提取物11(95%醇提取物PGE-E5)为桔梗美白活性提取物。采用单因素考察和响应面设计实验,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选,获得桔梗最佳美白活性提取物(PGE-ME5),提取工艺优化结果为: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1h,溶媒量8倍。运用传统中药分离纯化方法分离得到3个分离部位,通过活性筛选获得桔梗最佳美白活性分离物3(70%乙醇溶液洗脱物PGE-S3)。通过上述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最终成功地获得了桔梗最佳美白活性部位(PGE-ACT-WT)。2、美白活性部位的的化学成分分析:应用Q-Orbitrap高分辨液相-质谱联用技术从PGE-ACT-WT中鉴定得到了45个化合物,主要为皂苷类:桔梗皂苷D、桔梗皂苷D3、桔梗皂苷E,酚酸类:熊果苷、绿原酸、烟酸、α-酮酸,黄酮类:槲皮素、木犀草素、大豆苷元、黄芩苷,苯丙醇苷类:紫丁香苷。此外还鉴定出了大量的皂苷类、酚酸类以及黄酮类化合物。查阅文献结果表明上述所鉴定得到45个化合物中的大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潜在美白活性。3、美白活性部位的指纹图谱研究:在化学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利用多点校正法建立了PGE-ACT-WT指纹图谱,根据生成的19个共有峰指纹图谱模式图,使用对照品比对法,通过保留时间和色谱行为的比对,共指认8个色谱峰,分别为熊果苷、紫丁香苷、绿原酸、桔梗皂苷E、桔梗皂苷D3、黄芩苷、桔梗皂苷D、木犀草素。且文献研究表明上述所指认的8个成分均具有较好的美白活性。4、美白活性部位的作用机制研究:4.1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生成实验结果表明:PGE-ACT-WT各剂量组均能抑制B16F10细胞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和黑色素的生成,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GE-ACT-WT高剂量组的细胞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明显高于熊果苷和桔梗皂苷D阳性对照组。给药48小时,PGE-ACT-WT显示最强的细胞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和黑色素生成抑制活性,当给药时间增加到72小时,活性反而降低,说明PGE的最佳给药时间为48小时。4.2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PGE-ACT-WT各剂量组对Hep G2细胞上清液MDA含量成剂量依赖性下降,T-AOC能力成剂量依赖性增加,PGE-ACT-WT高剂量组的MDA含量明显低于Vc阳性对照组,PGE-ACT-WT各剂量组T-AOC能力明显高于Vc阳性对照组,显示了较强的抗氧化能力。4.3抗炎实验结果表明:PGE-ACT-WT各剂量组呈剂量依赖性的下调LPS刺激的RAW264.7巨噬细胞中的TNF-α和IL-6促炎因子水平,显示了较强的抗炎活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PGE-ACT-WT发挥美白活性主要是通过良好的抑制细胞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细胞黑色素生成活性、抗氧化活性和抗炎活性共同发挥作用,达到皮肤美白作用。结论:本实验采用现代中药提取分离技术结合药效跟踪法得到PGE-ACT-WT,针对所得到PGE-ACT-WT,采用Q-Orbitrap高分辨液相-质谱联用技术明确PGE-ACT-WT的药效物质组成;采用HPLC-ELSD技术结合现代分析方法建立PGE-ACT-WT的指纹图谱;采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在细胞水平上探讨PGE-ACT-WT的美白活性作用机制,为桔梗美白产品的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刘璐[4](2020)在《重离子束辐照恩拉霉素菌株的选育研究》文中认为恩拉霉素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抗菌剂,由于其具有热稳定、不易产生交叉耐药性、低残留、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的强大杀菌作用以及促进动物生长等独特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畜禽养殖业中。目前恩拉霉素主要由杀真菌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fungicidicus)进行液体有氧发酵生产,然而仍存在恩拉霉素菌株生产水平低、发酵成本高、恩拉霉素生物合成途径和代谢调节机制了解不充分等问题。因此,本论文首次以重离子束辐照作为微生物诱变手段获得大量S.fungicidicus突变体,通过多重筛选得到恩拉霉素高产菌株,并进一步对发酵工艺优化和发酵过程调控方面进行了研究。此外,利用基因组学手段分析了突变菌株的变异位点及相关高产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选择能量为80MeV/u,LET为40keV/μm的重离子束对恩拉霉素产生菌SG-01进行不同剂量的辐照处理。通过平板计数法统计菌株的致死率,确定菌株致死率与辐照剂量两者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琼脂块筛选和摇瓶筛选得到了三株高产恩拉霉素菌株M13、M30和M34,并且三株突变菌株连续5代产恩拉霉素能力比较稳定。M13、M30和M34具有显着增强的恩拉霉素合成能力,其中M30发酵至第10天时恩拉霉素产量达到0.69g/L,恩拉霉素的最大比生产率为0.004g/L/d,比原始菌株高2.48倍。同时,通过平板培养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突变菌株的产孢能力增强,孢子量比较丰富,这有利于恩拉霉素合成。RAPD分析从分子水平表明重离子束辐照增加了恩拉霉素产生菌的基因组多态性,从而引起基因功能、结构及表达的变化。(2)以M30为研究对象,对发酵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淀粉、玉米浆、KH2PO4和精氨酸的浓度,发酵条件中的初始pH、转速和接种量开展单因素优化实验研究。优化后的发酵培养配方为:葡萄糖4%,玉米浆2%,可溶性淀粉4%,玉米蛋白粉3%,NaCl 1.5%,NH4Cl 0.5%,CaCO3 1.5%,KH2PO4 0.02%,精氨酸0.1%。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8.0,接种量为4%,转速为220r/min。根据单因素优化结果进行最优条件下的M30摇瓶发酵实验,M30在发酵至第10天时,恩拉霉素产量为0.94g/L,与初始发酵条件相比产量提高了36%。(3)采用除杂甜高粱汁代替葡萄糖发酵生产恩拉霉素。首先,比较了葡萄糖和未除杂甜高粱汁对M30生长和恩拉霉素合成的影响,发现以未除杂甜高粱汁为原料发酵至10天时恩拉霉素产量为0.77g/L。之后考察甜高粱汁中的杂质成分对M30发酵产恩拉霉素的影响,经过除杂处理后的甜高粱汁发酵生产恩拉霉素,其产量在第10天达到0.87g/L,这与葡萄糖结果相接近。以初始浓度为40g/L的除杂甜高粱汁为原料进行摇瓶分批补料发酵实验,M30在第11天时可以发酵产生1.01g/L的恩拉霉素,生产率为0.09g/L/d。最后,添加0.04g/L的尼泊金甲酯不仅可以延长甜高粱汁的贮藏期,而且对M30的生长和恩拉霉素的合成不会产生显着的抑制作用。(4)研究维生素C的添加对M30发酵过程的影响,确定维生素C的添加浓度和添加时间分别为90mmol/L和4天时可以显着提高恩拉霉素的产量。当发酵至第8天时,恩拉霉素产量达到0.82g/L并提高了17%。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添加维生素C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发酵6天后恩拉霉素合成速率提高。添加维生素C可以显着提高M30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改善了细胞的总抗氧化能力,减轻了活性氧(ROS)对细胞膜及生物大分子的损伤。最后,建立了含尼泊金甲酯的除杂甜高粱汁结合维生素C的摇瓶分批补料发酵策略,恩拉霉素的产量在第11天时达到1.14g/L。(5)利用三代与二代基因组测序相结合的方式,对原始菌株SG-01和突变菌株M13、M30和M34进行基因组信息分析和变异位点的挖掘。结果显示,SG-01、M13、M30和M34的基因组大小在7.62-7.74Mb之间,GC含量为72%左右。以原始菌株SG-01的基因组为参考基因组,在M13、M30和M34的基因组中共检测到24个SNP、34个小片段Indels和58个SV。恩拉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EndB),糖原合成代谢通路中1,4-α-葡聚糖分支酶(GBE)和PucR家族转录调控因子的基因在M13、M30、M34中均发生了变异。这些信息可作为新颖的分子标记用于恩拉霉素产生菌或其他微生物的相关代谢机理和育种的辅助研究中。
门乘百[5](2020)在《乌拉草保湿美白产品配方筛选及功能性评价》文中提出乌拉草属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部,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通经活络、改善血液微循环、提高免疫力、抗菌等特征,是珍贵的药用植物资源,在医药、保健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乌拉草提取物为原料,配制了乌拉草保湿美白化妆品,并对其进行质量和功能性评价。本研究以乌拉草纯露为溶剂,添加保湿剂、缓冲剂等辅料制备不同剂型的乌拉草化妆品,在常见的液体制剂和乳剂基础上还制备了凝胶剂,凝胶剂较前两种剂型比较,具有弹性和散热等功能,能够缓冲和分散压力,不会挤压皮肤,目前在美容和生活用品上有较多应用。对所制备的化妆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产品的pH值、粘度、稳定性和安全性均符合规定。运用体内和体外多种功效评价方法进行功能性评价,其中人体感官评价的结果证明乌拉草保湿化妆品具有良好的铺展性、滋润性和渗透性,基本没有秥起感和油腻感,对皮肤无刺激性可直接使用,且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称重法测得乌拉草保湿化妆品具有很高的保湿率和吸湿率,保湿率可达到80%左右;仪器评价法测得乌拉草保湿化妆品具有很好的保湿效果,人体涂抹之后皮肤状态变好,保湿效果可持续3 h,证明乌拉草具有很好的保湿效果,结果表明乌拉草保湿化妆品是一种天然无刺激且具有保湿效果的护肤品。由于霜剂对皮肤的渗透性和通透性较好,本研究以凝胶为基质、乌拉草纯露为溶剂制备美白保湿霜,并对美白保湿霜进行稳定性和功能性评价,稳定性实验表明美白保湿霜的储存方式为低温避光。乌拉草纯露的酪氨酸酶抑制率为29.85%,乌拉草成分的加入提高了产品的美白效果,维生素C的酪氨酸酶抑制率为46.68%,水杨酸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为11.33%;配制的溶液(维C和水杨酸溶于纯露)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为88.26%,进一步确定美白保湿霜具有美白效果。通过仪器测试对美白保湿霜进行功能性评价,结果可以初步确定美白保湿霜的美白保湿效果良好。
邓叶俊[6](2020)在《皱皮木瓜籽活性物的分离、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皱皮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Sweet)Nakai.)果实富含多酚、多糖、有机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皂苷等营养活性成分,其药用、保健价值不断被发掘。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加,皱皮木瓜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皱皮木瓜籽作为皱皮木瓜主要加工剩余物,含有丰富的油脂、多糖和蛋白等营养成分,但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本文以皱皮木瓜籽为原料,研究了皱皮木瓜籽油的品质和营养组成。利用喷雾干燥法将皱皮木瓜籽油微胶囊化,研究了油脂微胶囊的理化性质及其对油脂贮藏稳定性的影响。从脱脂皱皮木瓜籽粕中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多糖组分,鉴定了结构特征,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评价。从脱壳皱皮木瓜籽中分别制备得到分离蛋白和主要的分级蛋白,测定了各蛋白组分的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利用木瓜蛋白酶水解皱皮木瓜籽分离蛋白,得到具有高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多肽,测定了多肽的序列,评价了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及金属离子螯合性能,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多肽与酪氨酸酶可能的对接模型。这些工作为皱皮木瓜籽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皱皮木瓜籽油脂含量高,可作为特种木本油料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以石油醚提取皱皮木瓜籽油较优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g:m 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50 min。在该条件下皱皮木瓜籽油的得率达28.5%。皱皮木瓜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等指标达到食用油脂的标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出皱皮木瓜籽油含12种脂肪酸,主要组成为油酸(42.7%)、亚油酸(32.5%)、棕榈酸(12.9%)、硬脂酸(4.8%)和花生酸(3.3%),不饱和脂肪酸达77.6%。此外皱皮木瓜籽油含有丰富的多酚和维生素E,具有较高营养价值。通过测定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来评价皱皮木瓜籽油的抗氧化活性,木瓜籽油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8.51、0.396 g/L。皱皮木瓜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及多酚等易氧化活性成分,为减少油脂营养流失,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皱皮木瓜籽油微胶囊。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喷雾干燥法制备皱皮木瓜籽油微胶囊的较优工艺为:均质压力30 MPa,进风温度190℃,进料速率16 m L/min。在该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微胶囊产品包埋率达83.59%,水分为2.51%,密度为0.63 g/cm3,吸水性为9.19%,粒径为39.44μm。微胶囊产品的SEM电镜结果显示,微胶囊产品呈球形,表面完整光滑,微胶囊结构致密。在贮藏稳定性试验中,室温贮藏下第18个月时,微胶囊包埋的皱皮木瓜籽油过氧化值仅为5.7 mmol/kg,散装油脂的过氧化值达40.2 mmol/kg。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微胶囊产品性能优异,大大延长了皱皮木瓜籽油的货架期。脱脂后的皱皮木瓜籽粕多糖含量高,为了更好利用这一自然资源,研究了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及纯化后多糖的理化性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水提醇沉法制备皱皮木瓜籽多糖的较优工艺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 h,料液比为1:40(g:m L),在该条件下粗多糖得率可达到7.46%。依次使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和Toyopearl HW-65F凝胶柱层析法对粗多糖进行纯化,得到高纯度多糖F3组分。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FT-IR)测定了F3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F3是一种均一的杂多糖,分子质量为8.65×106 u,由鼠李糖(6.34%)、葡萄糖醛酸(5.73%)、半乳糖(47.14%)和阿拉伯糖(40.13%)组成。测定了皱皮木瓜籽多糖F3组分的一级结构,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评价。通过核磁共振(NMR)、甲基化分析、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分析、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刚果红分析法鉴定了F3的结构。F3的主链由→3,6)-Galp-(1→组成,侧链由Araf-(1→,→4)-Glcp A-(1→,→4)-Galp-(1→和→3)-Rhap-(1→组成,F3的一级重复单元得到鉴定。抗氧化活性评估试验结果表明,皱皮木瓜籽多糖F3组分具有DPPH、羟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金属离子螯合性能,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此外,F3还具有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6.24和4.59 g/L。皱皮木瓜籽富含蛋白,可作为优质的植物蛋白资源利用。分别使用碱溶解酸沉淀法制备分离蛋白,使用Osborne分级法对木瓜籽中蛋白进行分级制备。研究了分离蛋白和主要分级蛋白(白蛋白及谷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这几种蛋白的必需氨基酸组成合理,基本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粮食及农业组织(WHO/FAO)对成年人必需氨基酸的推荐摄入量。3种蛋白样品中,谷蛋白的变性温度最高(Td 108.36℃),且具有最好的热凝固性(25.39%)。白蛋白的溶解性总体高于分离蛋白和谷蛋白,且白蛋白具有更好的乳化性能和起泡性能。分离蛋白具有最高的持油力(10.77 g/g),谷蛋白的持水力(5.44 g/g)最强。黏度测定结果表明,3种蛋白溶液均为假塑性流体,呈现典型剪切变稀特征。为进一步提高皱皮木瓜籽分离蛋白的利用价值,使用木瓜蛋白酶对木瓜籽分离蛋白进行水解。以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为指标,通过超滤、凝胶柱层析和反相碳十八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得到两组具有较高活性的肽段。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测定了这两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两组多肽分别为Asparagine-Tyrosine-Arginine-Arginine-Glutamic acid(NYRRE,737.059 u)和Arginine-Histidine-Alanine-Lysine-Phenylalanine(RHAKF,658.010 u)。在抗氧化活性评估试验中,RHAKF的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油脂过氧化抑制活性更强。此外RHAKF铜离子螯合性能优于NYRRE,它们对铜离子螯合的IC50值分别为0.93 g/L和2.11 g/L。同时RHAKF具有优异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其IC50值仅为1.15 g/L,抑制活性显着优于柠檬酸(IC509.77 g/L)。使用分子对接模拟研究了两组活性肽与酪氨酸酶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RHAKF与酪氨酸酶间存在更多的对接位点。
吴夏青[7](2019)在《儿茶素对糖苷酶和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Ⅱ型糖尿病是一种非胰岛素依赖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通常表现为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大于140 mg/d L或7.8 mmol/L。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是餐后碳水化合物消化的两种关键性糖苷酶,抑制其活性可有效延缓餐后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与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另一方面,高血糖会加速机体内敏感性蛋白质(如血红蛋白、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晶状体蛋白等)发生非酶糖基化反应,引起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基团损伤,最终形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茶是世界着名的三大饮料之一,享有“健康之液,灵魂之饮”的美名,在我国被誉为“国饮”。儿茶素是茶叶中的主要多酚类化合物,也是茶叶的主要功能性成份,具有抗氧化、降血糖、抗炎、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理活性,但儿茶素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探讨儿茶素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有助于诠释儿茶素独特的营养价值用于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将为儿茶素作为食品功能因子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膳食营养提供科学指导和实验依据,这对于促进儿茶素作为食源性抑制剂应用于食品工业、助力茶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儿茶素中3种主要组分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上述3种儿茶素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作用、抑制动力学、结合性质及其对酶结构的影响,研究了儿茶素组分两两之间以及与阿卡波糖联合使用对酶活性的抑制效应。以牛血清白蛋白(BSA)–果糖、BSA–甲基乙二醛(MGO)为模型,研究了儿茶素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及抑制机制,并探讨了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ECG、EGCG和GCG对α-淀粉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5.30±0.22)、(137.15±0.13)和(30.02?±?0.23)μg/mL,抑制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GCG>ECG>EGCG,IC50均比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27.76±0.19μg/mL)大,3种儿茶素对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均为混合抑制类型。当抑制α-葡萄糖苷酶时,ECG、EGCG和GCG的抑制类型分别为混合型、混合型和非竞争型,其IC50值分别为(4.03±0.01)、(1.05±0.02)和(1.15?±?0.32)μg/mL,抑制能力为EGCG≥GCG≥ECG,均显着强于阿卡波糖(IC50=79.41±0.19μg/mL)。两种儿茶素或它们与阿卡波糖联合使用对α-淀粉酶的抑制主要为拮抗作用,但两种儿茶素联用能协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而与阿卡波糖联用显示出相加效应。(2)ECG、EGCG与α-淀粉酶酶/α-葡萄糖苷酶作用时,只有一个结合位点,且氢键和疏水作用为主要作用力,GCG与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力与之相同,而范德华力和氢键驱动了GCG与α-淀粉酶的结合,这促使了ECG、EGCG和GCG与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结合形成基态复合物而猝灭酶的内源性荧光。25℃下,3种儿茶素与α-淀粉酶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1.39±0.21)×105 L/mol、(5.49±0.21)×105 L/mol和(4.47±0.03)×104 L/mol,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的Ka分别为(3.46±0.20)×104 L/mol、(2.49±0.16)×105 L/mol和(7.31±0.05)×104 L/mol,EGCG与两种酶的亲和力均比ECG和GCG强。同步荧光和圆二色光谱显示ECG、EGCG和GCG引起了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中色氨酸与酪氨酸微环境及酶二级结构发生变化。分子模拟表明ECG、EGCG结合在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中心,占据了酶的活性位点,阻止了底物的结合,从而抑制了酶活性,而GCG结合在α-葡萄糖苷酶活性活性中心附近,引起酶构象发生改变,占据了底物进入活性中心的通道而阻碍了底物与酶的作用,使得酶的催化活性下降。(3)以BSA–果糖为模型,研究了ECG、EGCG和GCG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初、中、末期3个阶段产物(果糖胺、二羰基化合物和荧光AGEs)、蛋白质功能基团(羰基化、自由巯基)、蛋白质氧化产物(AOPP)、蛋白质交联结构以及蛋白质构象和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CG、EGCG和GCG均能抑制阶段性产物形成,且抑制果糖胺和荧光AGEs的活性比二羰基化合物高;它们可降低蛋白质羰基含量,但阻止巯基含量降低的效果不够明显;ECG、EGCG和GCG均可抑制AOPP和淀粉样β-交联结构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果糖引发的BSA二级结构的变化及蛋白质疏水性的降低。(4)研究了ECG、EGCG和GCG清除自由基、捕获MGO、螯合Fe2+、还原Fe3+以及结合BSA的能力,分析了它们对BSA–MGO体系产生AGEs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ECG、EGCG和GCG对O2.-均具有较强的清除活性(92.9%、50.2%和85.3%),且螯合Fe2+和还原Fe3+能力较强,这可能阻止了体系中的氧化过程;儿茶素能够有效地捕获AGEs前体物MGO,且ECG捕获MGO(摩尔浓度比为1:3和1:10)形成了ECG–MGO-单加合物和ECG–MGO-双加合物,GCG捕获MGO(摩尔浓度比为3:1和6:1)形成了两种GCG–MGO-单加合物;ECG、EGCG和GCG均能够结合BSA,结合常数(Ka)在104数量级,且ECG与BSA结合的Ka值较大;3种儿茶素对BSA–MGO体系中AGEs的抑制率为98.1%、97.3%和96.7%。儿茶素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减少AGEs形成的机制可能与其对体系中氧化过程的阻止、捕获MGO以及结合BSA的活性相关。(5)研究了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捕获MGO、抑制蛋白质羰基化和AGEs形成、清除O2.-以及结合BSA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维生素C/苹果酸浓度为1.7–35.2μg/mL时,维生素C可促进EGCG对MGO的捕获,而苹果酸仅仅能够明显促进8.9μg/mL EGCG对MGO的捕获。维生素C能够增强EGCG对蛋白质羰基化和AGEs的抑制,而苹果酸的增强作用不明显。17.6μg/mL维生素C/苹果酸最能促进浓度为8.9和35.4μg/mL EGCG对O2.-的清除。维生素C、苹果酸均能加强EGCG与BSA的结合作用,其Ka值分别由(6.86±0.19)×104 L/mol增加到(7.42±0.13)×104 L/mol和(7.76±0.18)×104 L/mol。与苹果酸相比,维生素C增强EGCG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活性可能源于它提高了EGCG捕获MGO、清除O2.-以及结合BSA的能力。
陈元元[8](2019)在《铜离子及维生素C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抑杀作用研究》文中提出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频繁暴发是当前国内外迫切关注的生态问题,蓝藻水华及其次级代谢物对水生动物和人类健康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蓝藻水华的防控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铜制剂是一种经典的除藻剂,然而关于其杀藻机理及蓝藻在铜离子胁迫条件下的响应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尽管铜制剂具有除藻效率高、价格便宜等特点,但是铜离子在除藻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寻找高效环保的除藻剂以控制蓝藻水华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蓝藻水华中最为常见的产毒藻株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M.aeruginosa)PCC 7806和M.aeruginosa FACHB 905为研究对象,研究铜离子抑杀M.aeruginosa PCC 7806作用机制,并研究铜离子胁迫条件对M.aeruginosa PCC 7806产毒机能的影响;还尝试寻找更为安全高效的除藻方法,开展了维生素C对M.aeruginosa FACHB 905的抑杀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使用不同浓度的铜离子暴露M.aeruginosa PCC 7806确定最小抑制浓度为0.5μM,铜离子对M.aeruginosa的96 h的半最大效应浓度(Concentration for 50%of maximal effect,EC50)为3μM。转录组学技术比较0.5μM和3μM铜离子处理组的样品中差异表达基因,3μM铜离子处理组相对于0.5μM铜离子处理组具有更多的差异基因,在3μM铜离子处理组中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有1306个,而在0.5μM铜离子处理组中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有52个。在两个铜离子处理组中金属转运体相关基因、铁硫簇相关基因、热休克蛋白(HSPs)基因以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都差异表达。通过Gene Ontology consortium(GO)和KEGG对差异基因进行注释,在3μM铜离子处理组GO聚类分析中,差异基因富集于大分子复合物、膜蛋白复合物、光合作用、类囊体、氮化合物代谢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糖酵解及糖异生、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非核糖体肽合成、硫代谢、丙酸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和代谢、光合生物碳固定、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等途径在两个铜离子处理组中均差异显着。差异表达基因的获得为深入研究铜离子抑杀铜绿微囊藻的机理奠定了基础。2.使用0.5μM和3μM铜离子暴露M.aeruginosa PCC 7806,研究了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水平与铜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0.5μM和3μM铜离子处理M.aeruginosa细胞内MCs含量都显着增加。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测定了不同处理组M.aeruginosa细胞内的铜离子和铁离子含量。在0.5μM和3μM铜离子处理组中每个时间点M.aeruginosa细胞内的铜离子和铁离子含量都显着性上升。转录组数据显示在3μM铜离子处理组中的M.aeruginosa的转运铁离子和硫离子的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均受到显着性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数据显示,在0.5μM铜离子处理组和3μM铜离子处理组中,不同暴露时间点的样品与对照组样品相比fur A基因、MCs合成酶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生显着变化。通过凝胶迁移实验,发现调控铁离子吸收的Fur A通过与MCs合成酶基因mcy D的启动子区域结合,从而调控MCs的合成。因此,本研究认为过量的铜离子进入藻体细胞造成的铁硫簇失衡进而导致Fur A含量的变化,而Fur A通过与MCs合成酶基因mcy D的启动子区域结合,从而调控MCs的合成。3.以M.aeruginosa FACHB 905为研究对象,使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0,0.12,0.6,3和6 mM)处理,发现随着维生素C浓度的升高,M.aeruginosa细胞的生物量逐渐减少,并且维生素C对M.aeruginosa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6 mM。0.6 mM的维生素C处理M.aeruginosa并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藻细胞内的维生素C的含量,发现溶液中大量的维生素C进入藻细胞。ICP测定了上述样品中铁离子的含量,发现随着维生素C对M.aeruginosa处理时间的延长,藻细胞内的铁离子含量逐渐增加。同样检测了0.6 mM的维生素C处理M.aeruginosa的不同时间点的藻细胞内的亚铁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M.aeruginosa样品细胞内的亚铁离子含量变化也显着地从0.8倍增加至4倍。0.6 mM维生素C处理的M.aeruginosa细胞在6,12和24 h样品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浓度分别显着性增加了1.43,3.62和3.15倍。这表明,维生素C进入藻细胞内催化M.aeruginosa细胞内Fenton反应发生,产生了大量的ROS。0.6 mM维生素C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M.aeruginosa细胞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caspase-3蛋白活性等都显着升高,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结果显示随着暴露时间的增长M.aeruginosa细胞形态破碎严重。以上结果表明,过量的ROS诱导了M.aeruginosa细胞的caspase-3蛋白活性增强,脂质过氧化和膜变形从而导致M.aeruginosa的死亡。0.6 mM维生素C处理组M.aeruginosa细胞内、外的MCs含量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这表明维生素C催化M.aeruginosa细胞内Fenton反应的发生产生的大量ROS,并不会使藻体产生以及释放更多的MCs。
王梦丽[9](2019)在《植物多酚结构、生物学活性研究及其保鲜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植物多酚,又称为植物单宁,是植物为抵御外界环境变化和动物昆虫摄食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除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之外的第四大类物质。近年来,植物多酚在化妆品、保健品、食品等领域广泛应用。红树植物富含植物多酚而得名,是开发植物多酚的绝佳材料。本论文通过测定总酚及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筛选出红海榄、海莲、无瓣海桑三种红树植物。其叶片总酚含量依次为:288.23±2.41、325.90±1.37、408.13±2.35 mg/g(DW);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依次为173.80±6.12、268.58±5.60、244.75±3.68 mg/g(DW)。在此基础上,采用RP-HPLC分析、13C NMR两种方法对其叶片可溶性缩合单宁的结构进行检测。发现红海榄、无瓣海桑叶片缩合单宁构成单元相似,均含有儿茶素/表儿茶素、棓儿茶素/表棓儿茶素、阿福豆素/表阿福豆素,其中儿茶素/表儿茶素含量最高。海莲叶缩合单宁不含阿福豆素/表阿福豆素。接着对三种红树植物叶片多酚的生物学活性进行探究。以DPPH、ABTS及FRAP、铁氰化钾还原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相同浓度梯度下,三种植物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均高于维生素C。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四种常见细菌来检测三种多酚的抑菌作用,均有显着效果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以蘑菇酪氨酸酶二酚酶催化多巴的反应测定三种多酚的抗酪氨酸酶活性,计算出红海榄、海莲、无瓣海桑叶片多酚抑制酪氨酸酶二酚酶的IC50值依次为0.623,0.310,2.042 μg/ml,远低于已报道普通植物多酚提取物。进一步探究发现,三种植物多酚对于二酚酶的抑制类型及机理均为可逆混合型抑制。龙眼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龙眼壳及龙眼核下脚料,有文献报道其中富含植物多酚,但并未得到有效利用。本论文测得食品加工下脚料龙眼壳及龙眼核中总酚含量依次为39.58±3.54、69.53±1.99 mg/g(DW),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依次为19.25±6.71、44.59±2.05 mg/g(DW),占新鲜样品的60~70%,说明下脚料中的多酚得到有效保留。DPPH法及FRAP法检测的抗氧化能力在新鲜样品的60%以上,具备良好的再应用价值。进一步探索发现,下脚料龙眼壳、龙眼核多酚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四种常见细菌有显着抑制作用,龙眼壳多酚对四种细菌的MIC值均为3 mg/ml,龙眼核多酚对沙门氏菌的MIC值为3 mg/ml,对其他三种细菌的MIC值均为1.5 mg/ml。鉴于龙眼壳、龙眼核良好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将其针对性的应用到鲜切莲藕保鲜中,当龙眼壳、龙眼核多酚浓度分别为2 mg/ml,1 mg/ml时,与双蒸水对比,两种植物多酚具有明显的保鲜效果。经多酚处理后的莲藕,褐变度降低,更好的保持色泽;呼吸作用受抑制,营养物质损失降低;细菌繁殖受抑制,细胞衰老减缓,有效的延长了货架期。综上所述,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对于红海榄、海莲、无瓣海桑叶片多酚的结构及其生物学活性有了初步认识;对于食品加工下脚料龙眼壳、龙眼核的生理学活性及其在保鲜上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为开发植物多酚资源和植物多酚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杨佩[10](2019)在《包裹维生素C的W/O/W多重乳液的制备及其在美白化妆品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维生素C是一种在美白化妆品中常用的美白活性物质,具有美白、抗氧化和抗皱等功效,但是由于维生素C本身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氧化反应而失去活性。多重乳液作为一种新型载体,不仅对包裹的活性物质具有保护的作用,还能延缓活性物释放速度和延长活性物作用时间的效果。本论文采用两步乳化法制备包裹维生素C的W/O/W多重乳液,对其进行光照稳定性测试、体外缓释效果测试和美白抗氧化效果测试,最后用于美白乳产品配方当中。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两步乳化法制备W/O/W多重乳液,通过正交试验探索了第一步乳化的亲油性乳化剂Span80的用量、第二步乳化的亲水性乳化剂Tween80的用量、W/O初乳的油水比、W/O/W复乳的乳水比和外水相的黄原胶添加量五大因素对乳液的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稳定性最佳的W/O/W多重乳液的配方条件为:初乳油水比为7:4,复乳乳水比为3:2,Span80浓度为6%,Tween80的浓度为3%,黄原胶的浓度为1.5%。2、通过对比维生素C在水溶液、W/O简单乳液和W/O/W多重乳液三种不同的剂型中的紫外线光照稳定性,得到经过21天紫外线光照处理后维生素C的含量分别为0%,37.2%和71.7%。3、通过药物透皮扩散实验测得水溶液在18小时内已经达到94.7%的最大释放程度,W/O简单乳液在24小时达到最大88.3%的释放效率,W/O/W多重乳液在48小时内都能保持缓慢持续释放,释放效率为64.1%。4、通过DPPH自由基抗氧化模型和酪氨酸酶抑制率实验,测得在高温加速维生素C氧化的条件下,3周后W/O/W多重乳液仍然保持68.7%的DPPH消除率和68.8%的酪氨酸酶抑制率,远高于W/O简单乳液36.7%的DPPH消除率和54.7%的酪氨酸酶抑制率。5、将维生素C包裹于内相中制备了W/O/W多重乳液美白乳产品配方,离心测试、耐热测试、耐寒测试、冻融测试和静置测试证明产品稳定性良好,且对皮肤没有刺激性和过敏反应。
二、维生素C对酪氨酸酶催化反应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维生素C对酪氨酸酶催化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榛蘑皂苷提取纯化及其应用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榛蘑的研究进展 |
1.2.1 榛蘑的分布 |
1.2.2 榛蘑的形态学特征 |
1.2.3 榛蘑的化学成分 |
1.2.4 榛蘑的生物活性 |
1.3 皂苷的研究进展 |
1.3.1 皂苷的理化性质 |
1.3.2 皂苷的生物活性 |
1.3.3 皂苷的提取方法与工艺 |
1.3.4 皂苷的分离纯化方法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榛蘑皂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榛蘑预处理 |
2.3 菝葜皂苷元标准曲线绘制 |
2.3.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2.3.2 检测波长的确定 |
2.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 榛蘑皂苷提取率计算 |
2.5 回流法提取榛蘑皂苷的工艺优化 |
2.5.1 实验方法 |
2.6 微波法提取榛蘑皂苷的工艺优化 |
2.6.1 实验方法 |
2.7 超声法提取榛蘑皂苷的工艺优化 |
2.7.1 实验方法 |
2.8 结果与分析 |
2.8.1 回流法提取榛蘑皂苷单因素实验 |
2.8.2 微波法提取榛蘑皂苷单因素实验 |
2.8.3 超声法提取榛蘑皂苷单因素实验 |
2.8.4 回流法提取榛蘑皂苷响应面结果分析 |
2.8.5 微波法提取榛蘑皂苷响应面结果分析 |
2.8.6 超声法提取榛蘑皂苷响应面结果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榛蘑皂苷纯化工艺研究 |
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药品 |
3.2 实验方法 |
3.2.1 榛蘑的预处理 |
3.2.2 供试品溶液制备 |
3.2.3 对照品溶液配制 |
3.2.4 检测波长的确定 |
3.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6 大孔树脂预处理 |
3.2.7 最佳大孔吸附树脂筛选 |
3.2.8 静态吸附-解析单因素试验 |
3.2.9 静态吸附-解析曲面响应试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最佳大孔吸附树脂筛选 |
3.3.2 不同解析液体积对榛蘑皂苷吸附-解析率的影响 |
3.3.3 不同吸附液浓度对榛蘑皂苷吸附-解析率的影响 |
3.3.4 不同吸附液体积对榛蘑皂苷吸附-解析率的影响 |
3.3.5 大孔树脂吸附-解析榛蘑皂苷曲面响应数据结果分析 |
3.3.6 大孔树脂吸附-解析榛蘑皂苷曲面响应谱图分析 |
3.3.7 大孔树脂吸附-解析榛蘑皂苷预测模型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榛蘑皂苷的应用评价研究 |
4.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药品 |
4.1.3 实验仪器 |
4.2 榛蘑皂苷的抗氧化和抑制酶活性研究 |
4.2.1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2.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2.3 还原力的测定 |
4.2.4 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4.2.5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试验 |
4.2.6 α-淀粉酶活性抑制试验 |
4.2.7 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试验 |
4.2.8 脂肪酶活性抑制试验 |
4.3 榛蘑皂苷的抗癌活性研究 |
4.3.1 细胞复苏 |
4.3.2 细胞传代 |
4.3.3 细胞冻存 |
4.3.4 MTT法检测榛蘑皂苷对A549、MG63 增殖的影响 |
4.4 结果分析 |
4.4.1 ·O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 |
4.4.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 |
4.4.3 还原力测定结果 |
4.4.4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 |
4.4.5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试验结果 |
4.4.6 α-淀粉酶活性抑制试验结果 |
4.4.7 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试验结果 |
4.4.8 脂肪酶活性抑制试验结果 |
4.4.9 榛蘑皂苷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4.4.10 榛蘑皂苷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榛蘑皂苷化学成分分析 |
5.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5.1.1 实验仪器 |
5.1.2 实验药品 |
5.2 实验方法 |
5.2.1 供试品溶液制备 |
5.2.2 色谱条件 |
5.2.3 质谱条件 |
5.2.4 液质分析测定法 |
5.2.5 液质数据处理 |
5.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维生素C转运蛋白SVCT2受体功能的发现及其介导的JAK2信号传递途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维生素C性质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
1.1.1 维生素C的发现、生物合成及利用 |
1.1.2 维生素C的运输及机体稳态调节 |
1.1.3 维生素C的抗氧化性 |
1.1.4 维生素C是二价铁离子和α-氧戊二酸盐依赖性双加氧酶家族蛋白的关键辅因子 |
1.1.5 维生素C促进细胞重编程 |
1.1.6 维生素C是一个低甲基化诱导因子 |
1.1.7 维生素C的潜在抗癌机制 |
1.1.8 维生素C与其他疾病的关系及潜在治疗作用 |
1.1.9 维生素C在调控细胞信号通路方面的初探索 |
1.1.10 维生素C已知的生物学功能具有两面性 |
1.2 钠离子依赖型维生素C转运蛋白SVCTs的研究进展 |
1.2.1 SVCTs的结构、定位和运输作用 |
1.2.2 SVCT1和SVCT2 表达和功能的调控 |
1.2.3 SVCT2 在调控细胞分化和细胞功能成熟中的作用 |
1.3 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JAK2 的研究进展 |
1.3.1 JAK激酶家族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简介 |
1.3.2 JAK2 激酶活性的调控 |
1.3.3 非经典细胞核内JAK2 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维生素C转运蛋白SVCT2 受体功能的探究 |
2.1 材料、试剂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与耗材 |
2.1.4 主要试剂配方 |
2.1.5 主要分析软件和数据库 |
2.1.6 细胞培养 |
2.1.7 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
2.1.8 细胞转染 |
2.1.9 免疫印迹 |
2.1.10 蛋白质免疫(共)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 (IP)/co-Immunoprecipitation (co-IP)) |
2.1.11 总RNA提取、反转录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 PCR) |
2.1.12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Dual 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DLR) |
2.1.13 细胞内VitC含量测定 |
2.2 结果 |
2.2.1 SVCT2 响应VitC处理特异性激活JAK2和STAT2 |
2.2.2 SVCT2 羧基端和连接第 8~9 号跨膜螺旋间的胞质侧肽段介导与JAK2 的互作 |
2.2.3 SVCT2 羧基端和连接第 8~9 号跨膜螺旋间的胞质侧肽段介导对JAK2 的磷酸化激活 |
2.2.4 VitC对 JAK2 的激活与VitC的胞内积累无关且呈现振荡性 |
2.2.5 VitC诱导SVCT2 Tyr~(626)发生磷酸化且依赖JAK2 的激活 |
2.2.6 SVCT2 Tyr626的磷酸化介导对 STAT2 的招募 |
2.2.7 SVCT2 响应VitC处理增强STAT2 的转录因子活性 |
2.2.8 SVCT2对JAK2 的激活依赖对VitC的运输 |
2.2.9 SVCT2对VitC的充分运输依赖JAK2 的激活 |
2.2.10 DHA和 GLUT1/3 不能激活JAK2/STAT2 信号通路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VitC激活的JAK2 信号途径调节细胞内ROS的水平 |
3.1 材料、试剂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与耗材 |
3.1.4 主要试剂配方 |
3.1.5 主要分析软件和数据库 |
3.1.6 细胞培养 |
3.1.7 细胞转染 |
3.1.8 免疫印迹 |
3.1.9 细胞内ROS含量测定 |
3.2 结果 |
3.2.1 VitC对 JAK2 的激活与对 ROS的抑制无关 |
3.2.2 VitC抑制ROS的水平且部分依赖JAK2 的激活 |
3.2.3 激活JAK2 有助于SVCT2对ROS的抑制 |
3.2.4 VitC诱导PDHK1和PDHA1 的磷酸化且依赖JAK2 的活性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VitC激活的JAK2 信号途径参与细胞表观调控 |
4.1 材料、试剂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与耗材 |
4.1.4 主要试剂配方 |
4.1.5 主要分析软件和数据库 |
4.1.6 细胞培养 |
4.1.7 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
4.1.8 细胞转染 |
4.1.9 免疫印迹 |
4.1.10 IP/co-IP |
4.1.11 5mC和5hmC免疫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ce,IF)实验 |
4.1.12 点杂交(dot blot,DB)实验 |
4.1.13 微球菌核酸酶消化实验 |
4.2 结果 |
4.2.1 VitC诱导F9 细胞基因组5hm C的积累且部分依赖JAK2 的激活 |
4.2.2 VitC激活的JAK2 催化 TET3 Tyr~(1375)发生磷酸化 |
4.2.3 Tyr~(1375)的磷酸化提高TET3 的酶活性 |
4.2.4 VitC诱导组蛋白H3 Tyr~(41)的磷酸化且依赖JAK2 的激活 |
4.2.5 VitC提高F9 细胞DNA的可接近性且依赖JAK2 的激活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VitC激活的JAK2 信号途径参与细胞多能性和分化调控 |
5.1 材料、试剂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主要仪器与耗材 |
5.1.4 主要试剂配方 |
5.1.5 主要分析软件和数据库 |
5.1.6 细胞培养 |
5.1.7 细胞转染 |
5.1.8 免疫印迹 |
5.1.9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染色实验 |
5.1.10 总RNA提取、反转录和RT-q PCR |
5.1.11 表达谱m RNA测序及数据分析 |
5.2 结果 |
5.2.1 VitC和 JAK2 抑制剂处理下F9 细胞表达谱m RNA测序分析 |
5.2.2 VitC在 JAK2 活性抑制的条件下促进F9 细胞的多能性 |
5.2.3 激活JAK2 不利于VitC促进F9 细胞的多能性 |
5.2.4 VitC诱导多能性相关基因Nanog、Esrrb、Prdm14和Prdm16 的表达且依赖JAK2 的激活 |
5.2.5 VitC诱导神经成熟相关基因的表达且严格依赖JAK2 的激活 |
5.2.6 VitC激活的JAK2 分别通过依赖 STAT2 和不依赖 STAT2 的途径诱导多能性相关基因和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 |
5.3 讨论 |
5.4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有待改进之处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桔梗美白活性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桔梗概述 |
1.1 桔梗简介 |
1.2 桔梗的化学成分研究 |
1.2.1 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
1.2.2 黄酮类化合物 |
1.2.3 酚酸类化合物 |
1.2.4 聚乙炔类化合物 |
1.2.5 甾醇类化合物 |
1.2.6 多糖类化合物 |
1.2.7 其他类化合物 |
1.3 桔梗的药理活性研究 |
2 美白作用机制研究 |
2.1 皮肤黑色素形成原因 |
2.2 美白机制 |
3 美白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
3.1 常见美白化妆品有效成分 |
3.2 天然植物(中草药)美白活性成分 |
3.3 桔梗美白成分研究进展 |
4 美白功效的评价策略 |
4.1 体外实验法 |
4.2 动物实验法 |
4.3 人体实验法 |
5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桔梗美白活性部位筛选 |
1 仪器与材料 |
1.1 药材与试剂 |
1.2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基于2020 版《中国药典》的桔梗药材质量检测 |
2.2 桔梗美白活性不同提取物的筛选 |
2.2.1 提取工艺的设计 |
2.2.2 桔梗不同提取工艺美白活性的药效学筛选 |
2.2.3 提取工艺参数的优选 |
2.2.4 最优提取工艺的验证试验 |
2.3 桔梗美白活性部位的筛选 |
2.3.1 分离纯化 |
2.3.2 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
2.3.3 分离部位活性筛选 |
3 实验结果 |
3.1 桔梗药材基于2020 版《中国药典》的检测结果 |
3.2 桔梗不同提取工艺美白活性的药效学筛选结果 |
3.3 提取工艺参数的优选 |
3.3.1 单因素考察结果 |
3.3.2 响应面设计实验 |
3.4 最优提取工艺的验证实验结果 |
3.4.1 指标成分含量验证实验结果 |
3.4.2 最优工艺提取物活性验证实验结果 |
3.5 桔梗美白活性部位的筛选结果 |
3.5.1 分离部位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
3.5.2 分离部位活性筛选试验结果 |
3.6 讨论与小结 |
第二章 桔梗美白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试剂 |
1.2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处理 |
2.2 色谱条件 |
2.3 质谱条件 |
2.4 数据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PGE-ACT-WT化学成分分析 |
3.2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桔梗美白活性部位指纹图谱的建立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溶液的制备 |
2.1.1 对照品的制备 |
2.1.2 样品溶液制备 |
2.2 色谱条件 |
2.3 数据处理 |
2.4 方法学验证 |
2.4.1 精密度实验 |
2.4.2 重复性试验 |
2.4.3 稳定性试验 |
2.5 化学模式识别分析 |
2.5.1 聚类分析 |
2.5.2 主成分分析 |
2.5.3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图谱采集 |
3.2 共有峰的确定 |
3.3 指纹图谱共有峰的指认 |
3.4 参照物的选择 |
3.5 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 |
3.6 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结果 |
3.6.1 聚类分析结果 |
3.6.2 主成分分析结果 |
3.6.3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 |
3.7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桔梗美白活性部位作用机制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药品 |
1.3 细胞 |
2 试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细胞活力测定 |
2.3 细胞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
2.4 细胞黑色素生成抑制活性 |
2.5 抗氧化活性 |
2.6 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的抗炎活性 |
3 实验结果 |
3.1 PGE-ACT-WT对 B16F10 细胞、264.7 细胞、HepG2 细胞活力的影响 |
3.2 PGE-ACT-WT对细胞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 |
3.3 PGE-ACT-WT对细胞黑色素生成的抑制活性 |
3.4 PGE-ACT-WT的抗氧化能力 |
3.5 PGE-ACT-WT对 LPS刺激的RAW264.7 巨噬细胞的抗炎能力 |
3.6 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4)重离子束辐照恩拉霉素菌株的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恩拉霉素 |
1.1.1 恩拉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
1.1.2 恩拉霉素的功能与作用机制 |
1.1.3 恩拉霉素检测方法 |
1.1.4 恩拉霉素的用途及市场前景 |
1.2 恩拉霉素生物合成途径 |
1.2.1 恩拉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 |
1.2.2 恩拉霉素生物合成方式 |
1.3 恩拉霉素菌株选育与发酵调控 |
1.3.1 恩拉霉素生产菌株 |
1.3.2 恩拉霉素菌株改良筛选 |
1.3.3 恩拉霉素发酵优化及过程调控 |
1.4 重离子辐照育种技术 |
1.5 廉价生物原料 |
1.6 DNA分子标记技术 |
1.6.1 分子标记技术简介 |
1.6.2 分子标记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1.7 基因组测序 |
1.7.1 测序技术的发展 |
1.7.2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突变菌株高产机制研究 |
1.8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重离子束辐照选育恩拉霉素高产菌株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菌株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1.3 主要实验试剂 |
2.1.4 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培养及保存 |
2.2.2 重离子辐照处理 |
2.2.3 菌株存活测定 |
2.2.4 恩拉霉素高产菌株的筛选 |
2.2.5 遗传稳定性实验 |
2.2.6 扫描电镜观察孢子形态 |
2.2.7 发酵参数的比较 |
2.2.8 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分析 |
2.2.9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重离子束辐照SG-01的致死率曲线 |
2.3.2 恩拉霉素高产菌株的筛选 |
2.3.3 恩拉霉素高产菌株遗传稳定性研究 |
2.3.4 突变菌株生理形态变化 |
2.3.5 原始菌株和突变菌株发酵参数比较 |
2.3.6 重离子束诱变对恩拉霉素产生菌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恩拉霉素高产突变菌M30的发酵优化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菌株 |
3.1.2 主要实验仪器 |
3.1.3 主要实验试剂 |
3.1.4 培养基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菌株培养 |
3.2.2 恩拉霉素发酵单因素优化实验 |
3.2.3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葡萄糖浓度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
3.3.2 可溶性淀粉浓度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
3.3.3 玉米浆浓度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
3.3.4 不同浓度KH2PO4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
3.3.5 不同浓度精氨酸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
3.3.6 接种量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
3.3.7 初始pH值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
3.3.8 摇床转速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
3.3.9 S.fungicidicus M30 摇瓶发酵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甜高粱汁发酵生产恩拉霉素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菌株 |
4.1.2 主要实验仪器 |
4.1.3 主要实验试剂 |
4.1.4 培养基 |
4.2 实验方法 |
4.2.1 菌株培养 |
4.2.2 甜高粱汁的来源和除杂处理 |
4.2.3 不同浓度除杂甜高粱汁对M30发酵的影响 |
4.2.4 除杂甜高粱汁分批补料发酵生产恩拉霉素 |
4.2.5 尼泊金甲酯对M30发酵的影响 |
4.2.6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比较葡萄糖和未除杂甜高粱汁对M30发酵的影响 |
4.3.2 甜高粱汁中的杂质对M30发酵的影响 |
4.3.3 未除杂和除杂甜高粱汁主要成分差异 |
4.3.4 不同浓度的除杂甜高粱汁对M30发酵的影响 |
4.3.5 除杂甜高粱汁分批补料发酵生产恩拉霉素 |
4.3.6 尼泊金甲酯对M30发酵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外源添加维生素C对恩拉霉素发酵过程的调控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菌株 |
5.1.2 主要实验仪器 |
5.1.3 主要实验试剂 |
5.1.4 培养基 |
5.2 实验方法 |
5.2.1 菌株培养 |
5.2.2 添加维生素C对M30发酵的影响 |
5.2.3 抗氧化酶类活性测定 |
5.2.4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
5.2.5 丙二醛测定 |
5.2.6 分批补料发酵实验 |
5.2.7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维生素C对M30生长和恩拉霉素合成的影响 |
5.3.2 维生素C对M30抗氧化胁迫能力的影响 |
5.3.3 维生素C对细胞膜氧化损伤的影响 |
5.3.4 添加维生素C对分批补料发酵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恩拉霉素高产菌株全基因组变异研究 |
6.1 实验材料 |
6.1.1 实验菌株 |
6.1.2 培养基 |
6.2 实验方法 |
6.2.1 样品收集和制备 |
6.2.2 三代全基因组测序与组装 |
6.2.3 全基因组重测序及信息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样品DNA提取与检测 |
6.3.2 三代全基因组测序结果 |
6.3.3 变异检测与分析 |
6.3.4 恩拉霉素合成相关基因变异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乌拉草保湿美白产品配方筛选及功能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乌拉草简介 |
1.2 保湿化妆品研究现状 |
1.2.1 原料的研究现状 |
1.2.2 保湿化妆品剂型的研究现状 |
1.2.3 保湿化妆品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 |
1.2.4 保湿化妆品功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
1.3 美白化妆品研究现状 |
1.3.1 美白化妆品的美白机制 |
1.3.2 原料的研究现状 |
1.3.3 美白化妆品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 |
1.3.4 美白化妆品功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乌拉草保湿化妆品的配方设计及评价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乌拉草纯露的制备及保湿活性的测试 |
2.2.2 保湿化妆水配方设计 |
2.2.3 保湿凝胶配方设计 |
2.2.4 保湿乳液配方设计 |
2.2.5 质量评定 |
2.2.6 功能性评价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乌拉草保湿活性测定结果 |
2.3.2 乌拉草保湿化妆水的配方 |
2.3.3 乌拉草保湿凝胶的配方 |
2.3.4 乌拉草保湿乳液的配方 |
2.3.5 质量评定结果 |
2.3.6 功能性评价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乌拉草美白保湿霜的配方设计及评价 |
3.1 仪器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美白保湿霜配方设计 |
3.2.2 美白保湿霜质量评定 |
3.2.3 美白保湿霜功能性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乌拉草美白保湿霜的最佳配方 |
3.3.2 质量评定结果 |
3.3.3 功能性评价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皱皮木瓜籽活性物的分离、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种子源功能性油脂 |
1.2.2 种子源多糖及其活性 |
1.2.3 种子源蛋白的制备及功能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1.6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
2 皱皮木瓜籽油的提取技术及油脂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皱皮木瓜籽主要组成 |
2.3.2 提取单因素试验 |
2.3.3 提取工艺优化 |
2.3.4 木瓜籽油的理化性质 |
2.3.5 皱皮木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
2.3.6 皱皮木瓜籽油的活性成分分析 |
2.3.7 皱皮木瓜籽油的抗氧化活性 |
2.4 本章小结 |
3 喷雾干燥法制备皱皮木瓜籽油微胶囊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喷雾干燥法制备皱皮木瓜籽油微胶囊单因素试验 |
3.3.2 微胶囊制备的工艺条件优化 |
3.3.3 皱皮木瓜籽油微胶囊的性能 |
3.3.4 皱皮木瓜籽油的贮藏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4 皱皮木瓜籽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粗多糖提取单因素试验 |
4.3.2 粗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
4.3.3 粗多糖的分离纯化 |
4.3.4 多糖F3的主要组成 |
4.3.5 多糖F3组分的紫外光谱 |
4.3.6 多糖F3组分的红外光谱 |
4.3.7 多糖F3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 |
4.3.8 多糖F3的单糖组成 |
4.4 本章小结 |
5 皱皮木瓜籽多糖的结构解析与活性评价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多糖F3组分的甲基化分析 |
5.3.2 多糖F3组分的高碘酸氧化及Smith降解分析 |
5.3.3 多糖F3组分的核磁分析 |
5.3.4 多糖F3组分的超微观结构 |
5.3.5 多糖F3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5.3.6 多糖F3组分的降糖活性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皱皮木瓜籽蛋白的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主要仪器 |
6.2.3 实验方法 |
6.2.4 数据统计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分离蛋白的电势 |
6.3.2 理化性质 |
6.3.3 疏水性指数、巯基和二硫键含量 |
6.3.4 氨基酸组成 |
6.3.5 SDS-PAGE电泳分析 |
6.3.6 热力学性能 |
6.3.7 溶解度 |
6.3.8 持水力和持油力 |
6.3.9 乳化性能及乳化稳定性 |
6.3.10 起泡性能及泡沫稳定性 |
6.3.11 热凝固性 |
6.3.12 黏度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皱皮木瓜籽蛋白源酪氨酸酶抑制肽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材料与试剂 |
7.2.2 主要仪器 |
7.2.3 实验方法 |
7.2.4 数据统计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多肽的制备 |
7.3.2 多肽的分离纯化 |
7.3.3 多肽的氨基酸序列 |
7.3.4 多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7.3.5 多肽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7.3.6 多肽的脂质过氧化抑制活性 |
7.3.7 多肽的铜螯合性能 |
7.3.8 多肽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
7.3.9 分子对接模拟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儿茶素对糖苷酶和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概述 |
1.2.1 糖尿病定义与分类 |
1.2.2 II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 |
1.2.3 餐后血糖水平控制的重要性 |
1.2.4 高血糖与糖尿病并发症 |
1.3 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
1.3.1 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简介 |
1.3.2 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与II型糖尿病的关联性 |
1.3.3 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其作用机理 |
1.4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及其相关重要产物 |
1.4.1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过程 |
1.4.2 活性自由基物种 |
1.4.3 活性羰基化合物 |
1.4.4 晚期糖基化终末端产物(AGEs) |
1.5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
1.5.1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产物分析技术 |
1.5.2 干预AGEs形成的策略 |
1.5.3 抗糖基化试剂的分类 |
1.6 儿茶素概述 |
1.6.1 儿茶素类化合物 |
1.6.2 儿茶素对II型糖尿病的干预 |
1.6.3 儿茶素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影响 |
1.7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儿茶素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及酶促动力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儿茶素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活性测定 |
2.3.2 儿茶素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动力学测定 |
2.3.3 儿茶素之间及其与阿卡波糖联用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应研究 |
2.3.4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儿茶素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能力 |
2.4.2 儿茶素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动力学分析 |
2.4.3 儿茶素联合使用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
2.4.4 儿茶素与阿卡波糖联用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儿茶素与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及其对酶结构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测定儿茶素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荧光猝灭光谱 |
3.3.2 儿茶素与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性质 |
3.3.3 测定儿茶素与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作用的同步荧光光谱 |
3.3.4 测定儿茶素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二级结构的影响 |
3.3.5 分子模拟研究儿茶素与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作用 |
3.3.6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儿茶素与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性质 |
3.4.2 儿茶素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构象的影响 |
3.4.3 儿茶素与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位点及抑制机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儿茶素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产物形成、蛋白质功能基团及结构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牛血清白蛋白(BSA)–果糖模型的制备 |
4.3.2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阶段性产物的测定 |
4.3.3 蛋白质羰基化和巯基含量测定 |
4.3.4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测定 |
4.3.5 蛋白质疏水性分析 |
4.3.6 蛋白质氧化产物的测定 |
4.3.7 蛋白质交联结构分析 |
4.3.8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儿茶素对果糖胺形成的影响 |
4.4.2 儿茶素对二羰基化合物形成的影响 |
4.4.3 儿茶素对荧光性AGEs形成的抑制 |
4.4.4 儿茶素对蛋白质羰基化的抑制作用 |
4.4.5 儿茶素对糖化蛋白质巯基的影响 |
4.4.6 儿茶素对糖化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
4.4.7 儿茶素对蛋白质氧化产物的抑制能力 |
4.4.8 儿茶素抑制蛋白质交联结构的形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儿茶素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主要试剂 |
5.2.2 主要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BSA–甲基乙二醛(MGO)模型的制备 |
5.3.2 赖氨酸?MGO模型体系中自由基的测定 |
5.3.3 儿茶素对Fe~(2+)的螯合和还原Fe~(3+)的能力测定 |
5.3.4 儿茶素捕获MGO的能力测定 |
5.3.5 儿茶素与BS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测定 |
5.3.6 淀粉样聚集体分析 |
5.3.7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儿茶素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5.4.2 儿茶素对Fe~(2+)的螯合作用和还原Fe~(3+)的能力 |
5.4.3 儿茶素对MGO的捕获能力及其加合物分析 |
5.4.4 儿茶素对模型体系中荧光性AGEs形成的抑制 |
5.4.5 儿茶素与BSA的结合作用 |
5.4.6 糖化BSA的淀粉样聚集体分析 |
5.4.7 抑制机制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主要试剂 |
6.2.2 主要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测定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捕获MGO的影响 |
6.3.2 测定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抑制蛋白质羰基化的影响 |
6.3.3 分析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抑制AGEs形成的影响 |
6.3.4 测定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清除氧自由基的影响 |
6.3.5 分析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BSA结合亲和力的影响 |
6.3.6 数据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捕获MGO的影响 |
6.4.2 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抑制蛋白质羰基化的影响 |
6.4.3 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干预AGEs形成的影响 |
6.4.4 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影响 |
6.4.5 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与 BSA结合亲和力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成果 |
(8)铜离子及维生素C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抑杀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体富营养化 |
1.2 蓝藻水华及其危害 |
1.2.1 蓝藻 |
1.2.2 蓝藻水华形成的影响因素 |
1.2.3 蓝藻水华的危害 |
1.3 藻毒素产生的影响因素 |
1.3.1 光 |
1.3.2 温度 |
1.3.3 营养成分 |
1.3.4 金属离子和微量元素 |
1.3.5 新型污染物对MCs的产生的影响 |
1.3.6 水生生物对MCs的产生的影响 |
1.4 蓝藻水华的治理 |
1.4.1 生物方法 |
1.4.2 物理方法 |
1.4.3 化学方法 |
1.5 铜离子抑杀蓝藻的作用机制 |
1.5.1 铜制剂除藻剂 |
1.5.2 铜制剂的使用浓度 |
1.5.3 铜离子在细胞内的的稳态平衡 |
1.5.4 蓝藻对铜离子的抗性机制 |
1.5.5 铜离子的致毒机理 |
1.6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1 论文研究内容 |
1.6.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铜离子对M.aeruginosa抑杀作用的转录组学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藻株及培养基 |
2.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铜离子对M.aeruginosa EC50的测定 |
2.3.2 总RNA提取 |
2.3.2 mRNA的富集和打断 |
2.3.4 双链cDNA的合成和纯化 |
2.3.5 末端修复 |
2.3.6 末端腺苷酸化 |
2.3.7 连接接头(Adapters)、富集DNA片段 |
2.3.8 检测数据库和上机测序 |
2.3.9 测序质量评估 |
2.3.10 GO和KEGG富集分析差异表达基因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铜离子对M.aeruginosa的EC_(50) |
2.4.2 测序质量评估 |
2.4.3 RNA-seq整体质量评估 |
2.4.4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2.4.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聚类分析 |
2.4.6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2.5 讨论 |
第三章 M.aeruginosa在铜胁迫下的产毒机制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藻株及培养基 |
3.2.2 实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RNA提取和逆转录 |
3.3.2 定量实时PCR |
3.3.3 M.aeruginosa细胞内的铜离子和铁离子的浓度测定 |
3.3.4 凝胶迁移变动分析 |
3.3.5 MCs的测定 |
3.3.6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铜离子对铁硫蛋白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3.4.2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4.3 铜离子和铁离子的含量测定 |
3.4.4 FurA调控mcyD基因的表达 |
3.4.5 MCs的测定 |
3.5 讨论 |
第四章 维生素C对M.aeruginosa的抑杀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藻株及培养基 |
4.2.2 实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
4.3.2 藻细胞内维生素C的定量检测 |
4.3.3 铁离子浓度的测定 |
4.3.4 使用流式细胞仪测量细胞内ROS的含量和细胞的凋亡 |
4.3.5 Caspase-3蛋白活性 |
4.3.6 脂质过氧化分析 |
4.3.7 藻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
4.3.8 微囊藻毒素的测定 |
4.3.9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最低抑菌浓度 |
4.4.2 细胞内维生素C的定量检测 |
4.4.3 M.aeruginosa细胞中的铁含量变化 |
4.4.4 M.aeruginosa细胞的活性氧水平和细胞凋亡水平 |
4.4.5 Caspase-3蛋白活性 |
4.4.6 维生素C处理的M.aeruginosa细胞的脂质过氧化分析 |
4.4.7 维生素C对细胞结构的影响 |
4.4.8 细胞内和细胞外微囊藻毒素的含量 |
4.5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1.1 铜离子抑杀M.aeruginosa机理的研究 |
5.1.2 M.aeruginosa在铜胁迫下的产毒机制的研究 |
5.1.3 维生素C对M.aeruginosa的抑杀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植物多酚结构、生物学活性研究及其保鲜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对象概述 |
1.1.1 红树植物简介 |
1.1.2 龙眼简介 |
1.2 植物多酚简介 |
1.2.1 植物多酚发展史 |
1.2.2 植物多酚分类及组成 |
1.3 天然植物多酚的获取 |
1.3.1 植物样品准备 |
1.3.2 植物多酚提取方法 |
1.3.3 植物多酚的分离、纯化 |
1.4 植物多酚定量分析 |
1.4.1 总酚测定方法 |
1.4.2 可溶性缩合单宁测定方法 |
1.5 植物多酚结构分析 |
1.5.1 核磁共振碳谱技术分析 |
1.5.2 基于色谱分离技术的分析 |
1.5.3 MALDI-TOF-MS |
1.6 植物多酚生物学活性 |
1.6.1 抗氧化活性 |
1.6.2 抗酪氨酸酶活性 |
1.6.3 抑菌活性 |
1.7 植物多酚与果蔬保鲜 |
1.7.1 果蔬保鲜研究现状 |
1.7.2 果蔬保鲜中生理活性变化 |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实验试剂与器材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样品准备 |
3.2 可溶性缩合单宁的提取与纯化 |
3.3 总酚含量测定 |
3.4 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测定 |
3.5 可溶性缩合单宁结构分析 |
3.5.1 RP-HPLC分析 |
3.5.2 ~(13)C NMR分析 |
3.6 抗氧化活性分析 |
3.6.1 DPPH法测定自由基清除率 |
3.6.2 ABTS法测定自由基清除率 |
3.6.3 FRAP法测定抗氧化能力 |
3.6.4 铁氰化钾还原法测总还原能力 |
3.7 抑菌活性分析 |
3.7.1 细菌活化及培养 |
3.7.2 抑菌活性及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
3.8 抑制酪氨酸酶二酚酶活性分析 |
3.8.1 抑制效果分析 |
3.8.2 抑制机理分析 |
3.8.3 抑制类型分析 |
3.9 植物多酚在鲜切莲藕保鲜上的应用 |
3.9.1 鲜切莲藕预处理 |
3.9.2 表观变化 |
3.9.3 颜色变化及褐变指数测定 |
3.9.4 总酚含量及可溶性醌测定 |
3.9.5 失重率测定 |
3.9.6 丙二醛含量测定 |
3.9.7 CO_2呼吸率测定 |
3.9.8 菌落总数测定 |
3.9.9 统计学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红海榄、海莲、无瓣海桑多酚分析 |
4.1.1 总酚及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 |
4.1.2 可溶性缩合单宁结构分析 |
4.1.3 植物多酚抗氧化能力分析 |
4.1.4 植物多酚抑菌能力分析 |
4.1.5 植物多酚抗酪氨酸酶能力分析 |
4.2 龙眼壳、龙眼核多酚分析 |
4.2.1 总酚及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 |
4.2.2 抗氧化活性分析 |
4.2.3 抑菌能力分析 |
4.2.4 对鲜切莲藕的保鲜效果分析 |
5. 讨论 |
5.1 植物多酚抗氧化活性 |
5.2 植物多酚抗酪氨酸酶活性 |
5.3 植物多酚抑菌活性 |
5.4 植物多酚保鲜应用效果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包裹维生素C的W/O/W多重乳液的制备及其在美白化妆品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美白化妆品的概述 |
1.2 维生素C的概述 |
1.2.1 维生素C的结构及性质 |
1.2.2 维生素C在化妆品中的功效 |
1.2.3 维生素C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 多重乳液的概述 |
1.3.1 多重乳液的结构及性能 |
1.3.2 多重乳液的制备方法 |
1.3.3 多重乳液的稳定性 |
1.3.4 多重乳液的应用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目的和意义 |
1.4.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W/O/W多重乳液的制备配方优化 |
2.1 前言 |
2.2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W/O/W多重乳液的制备 |
2.3.2 W/O/W多重乳液的稳定性分析实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直观观察分析结果 |
2.4.2 激光粒度仪分析结果 |
2.4.3 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 |
2.4.4 正交实验结果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O/W多重乳液对维生素C的光稳定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W/O/W多重乳液的制备 |
3.3.2 W/O简单乳液的制备 |
3.3.3 维生素C水溶液的制备 |
3.3.4 空白对照组样品的制备 |
3.3.5 维生素C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6 维生素C光稳定性实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维生素C标准曲线绘制 |
3.4.2 空白对照组样品测试结果 |
3.4.3 维生素C在不同剂型中的紫外线光稳定性测试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O/W多重乳液对维生素C的体外缓释作用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维生素C体外透皮释放实验结果 |
4.4.2 乳液释放活性物结构变化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O/W多重乳液对维生素C的美白抗氧化性能研究及应用 |
5.1 前言 |
5.2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DPPH活性自由基抗氧化实验 |
5.3.2 体外酪氨酸酶抑制实验 |
5.3.3 W/O/W多重乳液美白乳产品的制备 |
5.3.4 美白乳产品物理稳定性研究 |
5.3.5 美白乳产品皮肤刺激性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DPPH活性自由基抗氧化实验结果 |
5.4.2 体外酪氨酸酶抑制实验结果 |
5.4.3 W/O/W多重乳液美白乳产品的制备 |
5.4.4 美白乳产品的物理稳定性结果 |
5.4.5 美白乳产品皮肤刺激性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维生素C对酪氨酸酶催化反应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榛蘑皂苷提取纯化及其应用评价的研究[D]. 佟喜旺. 吉林化工学院, 2021(01)
- [2]维生素C转运蛋白SVCT2受体功能的发现及其介导的JAK2信号传递途径的研究[D]. 韩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桔梗美白活性物质研究[D]. 马馨桐.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重离子束辐照恩拉霉素菌株的选育研究[D]. 刘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0(01)
- [5]乌拉草保湿美白产品配方筛选及功能性评价[D]. 门乘百. 吉林化工学院, 2020(10)
- [6]皱皮木瓜籽活性物的分离、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D]. 邓叶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7]儿茶素对糖苷酶和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D]. 吴夏青. 南昌大学, 2019(01)
- [8]铜离子及维生素C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抑杀作用研究[D]. 陈元元.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9]植物多酚结构、生物学活性研究及其保鲜应用[D]. 王梦丽. 厦门大学, 2019(09)
- [10]包裹维生素C的W/O/W多重乳液的制备及其在美白化妆品的应用[D]. 杨佩.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