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煤炭仍是主要能源(论文文献综述)
滕吉文,王玉辰,司芗,刘少华,王祎然[1](2021)在《煤炭、煤层气多元转型是中国化石能源勘探开发与供需之本》文中研究指明化石能源的勘探与开发对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经济腾飞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面临着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此不同类型新能源广为提出与试验非常重要。中国能源发展与研究现状表明:(1)中国能源结构为少油、缺气、富煤。而煤乃是未来清洁化石能源开发的源地;(2)煤层气在天然气能源开发与供给中的潜力巨大;(3)煤炭多元转化型能(煤转型能)和煤炭高效利用的轨迹研究说明,21世纪煤层气和煤炭多元转型能必是中国能源匹配中开发供给的主力。
李清亮,柳妮[2](2021)在《双碳背景下煤炭企业转型路径与发展方向》文中认为针对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煤炭企业的转型发展问题,阐述了煤炭企业面临的挑战:节能减排将直接削减煤炭消耗量,新能源价格竞争力增强、将逐步替代火电,社会对煤炭环保认可度较低、制约煤企发展。分析指出,未来数十年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路径取决于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关系。研究认为,从短期来看,煤炭仍将是支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从中期来看,我国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能源结构,煤炭还将是兜底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从长期来看,煤炭在我国资源结构中还将有一席之地,煤炭企业仍然可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议煤炭企业在经济竞争力、产业布局、物流供应、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好提升工作,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朱明亮[3](2021)在《中国电力能源替代经济性及路径研究》文中认为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带来供应短缺、运力紧张、价格上涨、雾霾频发等严峻挑战,凸显出能源需求过快增长与供应能力不足、环境污染加剧之间的矛盾,能源持续健康发展面临困境。为解决当前能源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必须走清洁发展的道路。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能源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电力能源作为重要的二次能源在中国能源革命转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电力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替代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构建中国新能源体系的进程。因此,研究中国电力能源替代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电力能源替代包括电力能源在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替代,具体表示在终端用能环节用电力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在电力生产环节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发电替代化石能源发电。本文通过对中国能源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引出了电力能源替代的概念,综合运用均衡理论、博弈论、弹性理论等经济学理论,构建了成本模型、弹性模型、投资模型、博弈模型等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敏感性分析等分析方法对电力能源替代的经济性及路径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1)建立了基于消费者角度的电能消费替代“成本-效用”模型,从用户使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效用”的概念,考虑了排污费用和煤电价格联动的场景,分析求解了替代的均衡条件并通过算例分析了影响因素,为研判电能消费替代的趋势及制定政策提供了支撑。(2)改进了清洁发电替代的平准化(LCOE)能源成本模型,加入了清洁发电的并网及输电成本,通过对风电、光伏发电的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与火电进行了比较,求解了均衡条件并分析了影响因素。(3)运用超对数成本函数与AES替代弹性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估算出2000年-201 8年电能(电力与煤炭、电力与石油)的替代弹性、交叉价格弹性、自价格弹性并进行路径分析;运用二次效用函数和不变替代弹性函数,探讨、计算了清洁能源发电对传统火电的替代弹性,并对影响弹性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4)构建了清洁发电替代的投资模型和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电力市场规模以及电价与负荷联动的场景,从短期和长期进行了博弈分析,计算了投资均衡与博弈均衡解,分析了影响均衡的因素,从投资者的角度探索了清洁发电替代的路径。(5)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并分别在GDP高增长和低增长情形下的4个场景分别预测了未来中国能源消费的总量,得到了能源消费达峰的时间,论述了不同场景下能源消费的走势和影响因素,讨论了碳排放和能源消费、以及电力能源替代之间的关系。
季艺[4](2020)在《平煤集团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逐渐转变,过去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式发展已经由高质量发展取代。在我国追求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煤炭行业是我国的基础行业,为多数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电力保障。但由于煤炭在生产以及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对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了一定的要求和限制,这也使得整个煤炭行业的发展进入低迷期。为满足国家相关环保规定,煤炭行业开始了转型发展,将生产重点放在绿色环保产品上面。在行业的转型发展过程中,面对不利的外部环境,煤炭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由于行业内部存在产能过剩,内部竞争也非常激烈。因此,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制定科学的竞争战略十分必要。国内外学者在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平煤集团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并使用PEST、SWOT、QSPM等分析工具对其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平煤集团的主要优势为规模庞大、市场判断力较强等,主要劣势为企业负担较为沉重、非煤产业升级任务艰难、人才匮乏、管理体制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要,以及国际化发展规划不足等,目前面临的主要威胁为行业竞争激烈、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复杂等,而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机会为经济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煤炭仍是我国长期发展的主要能源、能源化工业出现新的发展机遇、国企的改革加快将推动企业发展、我国对于能源政策大力支持等。结合平煤集团的发展愿景,最终确定差异化战略为平煤集团的未来竞争战略。同时指出,平煤集团差异化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加强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组织领导、优化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落实战略实施过程中的资金保障、提升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水平与研发能力、注重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企业文化建设等措施。
苏梦颖[5](2020)在《中国煤炭能源国际定价权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主导地位。尽管中国的煤炭储量总量很大,但随着改革开放40年,经济快速增长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已经导致煤炭资源供给压力增大,资源枯竭趋势正在快速显现。目前中国煤炭的储产比仅为38年,远低于世界132年的平均水平。虽然近年来中国加强了能源结构调整的力度,提高清洁能源消费的比例,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非化石能源还不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煤炭能源的消耗仍将维持较高的比例,煤炭作为中国的长期主要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能源的加速消耗以及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导致中国从2009年开始成为煤炭净进口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煤炭进口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中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缺失已成为众所周知的现象,无论作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国还是出口国,中国在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中始终均缺乏国际定价影响力,常常是国际交易价格的被动接受者,长期被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体系边缘化,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在未来仍存在持续性的煤炭需求,我们应当以史为鉴,未雨绸缪,积极争取煤炭国际定价权,避免中国陷入国际能源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当中。因此探讨如何取得中国煤炭能源的国际定价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取得中国煤炭国际定价权。分析核心问题,首先必须了解定价权的形成机理以及作用机制,因此核心问题分为三个子问题,子问题1,从影响因素视角分析定价权形成机理。子问题2,中国煤炭的国际地位和定价权现状。子问题3,从现货和期货市场视角研究影响定价权的传导机制。在解决以上问题之前,我们考虑到中国在未来是否仍存在持续性的煤炭需求和进口是争取定价权的逻辑前提,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煤炭需求和进口趋势进行讨论。遵循问题导向,本文的研究思路为:首先对煤炭定价权的产生、煤炭定价权与市场势力的关系、煤定价权与煤炭期货市场的关系,煤炭现货市场与煤炭期货市场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其影响机制;其次,对中国煤炭未来趋势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本文对于中国煤炭定价权研究的必要性;再次,采用面板数据,从市场势力视角研究中国煤炭在全球煤炭贸易市场的定价权现状;然后,对中国煤炭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价格的短期和长期动态关系进行研究,探究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关系;接着,从时间序列实证研究角度,分析中国煤炭在全球期货市场上的定价影响力,以综合考察中国是否同时具有期货市场上的定价权;最后,根据分析所得结论,为加强中国煤炭国际定价权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共有9章内容,首先进行理论基础的梳理,然后按照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思路撰写实证章节。第一,从供求定价理论开始,从理论上对定价权、市场势力、期货市场产生的脉络及研究必要进行了理论分析。第二,接下来是四章主体实证,中国争取煤炭定价权的必要性的实证分析、中国在全球煤炭现货市场上的定价权研究、中国煤炭市场和期货市场动态关系研究、中国在全球煤炭期货市场上的定价影响力研究。最后为结论总结和政策建议。按照这个思路,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到第4章的内容。第1章是绪论,主要内容为背景、章节安排和创新点等,第2章是理论梳理和文献综述,对本文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找出优点与不足,并针对不足之处,展开研究。第3章是对全球及中国煤炭市场现状的研究。第4章根据前述章节的研究论述了中国煤炭定价权的形成及构建,对中国煤炭定价权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做了分析,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为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主体部分。包含第5章至第8章内容。第5章,首先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并将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纳入进来,重新预测煤炭需求峰值,考察中国树立和争取煤炭能源定价权的现实需要。本章运用煤炭消费EKC曲线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煤炭需求拐点测算。同时,构建了ARMA模型,对中国煤炭进口总量进行回归分析,以此对未来中国煤炭进口量的走势做出合理预测。本章对中国未来煤炭需求趋势做出了两个判断:第一,2013年并非煤炭需求下降拐点,若按6.5%的年均GDP增长率,在2037年才会达到煤炭需求拐点。第二,未来几年,中国煤炭进口量会处于上升状态。既然中国未来一定时期内处于煤炭需求上升期、煤炭进口增长期,煤炭价格的巨幅波动将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国家能源供给,因此,积极研究中国煤炭市场的国际定价权现状已刻不容缓。第6章,从市场势力的视角,分析全球主要煤炭进出口国贸易情况以及中国主要煤炭进出口国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关系。以煤炭价格为例采用面板数据,利用PTM模型估算了全球主要进出口大国的市场势力,并基于PTM的结果选择进一步对中国煤炭进出口的市场势力建立了基于剩余需求弹性模型的SMR模型。结果表明,在PTM模型框架下,澳大利亚、印尼、俄罗斯、中国均在煤炭出口市场中市场势力显着,具有煤炭出口定价权。煤炭进口市场中,仅中国拥有较弱的煤炭定价权,印度、韩国、日本均没有煤炭定价权。煤炭国际贸易在主要煤炭出口市场均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属于卖方市场。煤炭出口贸易中,优势出口国可以通过汇率的传导在目标市场进行差别化定价,进而表现为在目标出口国拥有市场势力。煤炭进口贸易中,日本和韩国不存在市场势力与其煤炭完全依赖进口有密切关系。印度不存在市场势力,印度国内煤炭价格的上涨会导致进口价格的上涨,进而使得印度进口商的收益减少。以上结论反映了进口国在煤炭贸易上的弱势地位,同时也反应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煤炭能源产业落后的事实。由于本文主要侧重研究中国的市场定价权,第6章在通过进口商的PTM模型测度得到中国具有国际煤炭影响力后,选择了进一步构建基于Lerner指数理论的修正后的剩余需求弹性模型SMR,通过纳入更多变量对中国的进口定价权进行补充实证。结合PTM模型及SMR模型的实证结果,对中国煤炭的国际定价权的整体评估如下:第一,中国对印尼煤炭进口有市场势力,对澳大利亚的煤炭进口没有绝对市场势力。第二,在市场势力PTM及SMR模型下,影响煤炭进出口价格的主要因素是美元汇率、煤炭替代品如天然气等能源的价格、双方国家的GDP增长率、运输距离和进口国的需求弹性因素等。第三,在整个煤炭国际贸易市场中,中国具有一定的卖方市场势力,但中国煤炭出口量很少,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在中国煤炭出口的十一个主要目标市场上,除印尼外,均存在市场势力,由于目标出口国仅是亚洲国家,且出口量较小,可以认为,中国拥有亚洲范围内的煤炭出口定价权。可以成为全球煤炭能源定价的重要力量。第7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煤炭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影响机制,通过建立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煤炭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的动态关系,考察煤炭期货市场的价格是否能够引导现货市场价格。本章运用2013-2019年的1521组日度时间序列数据,将中国郑州动力煤市场价格对秦皇岛动力煤现货价格先后进行了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回归、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等,发现中国动力煤期货和中国动力煤现货的变动具有联动效应,他们在短期和长期内都存在稳定的动态联系。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价格有引导作用。说明中国动力煤现货价格和动力煤期货价格互为影响,中国煤炭期货市场已经具备价格发现功能。这为进一步研究中国煤炭期货市场的国际定价影响力提供了重要基础。第8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期货市场与定价权之间的互动机制,然后通过理论分析构建了一个金融市场视角下的价格传递理论模型,并对期货价格的传递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对中国煤炭期货市场的定价影响力与欧洲ICE理查德湾煤炭期货市场及ICE鹿特丹煤炭期货市场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本章选取ICE南非理查德湾煤炭期货、ICE荷兰鹿特丹煤炭期货、中国郑州动力煤期货三个品种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广义谱分析方法对2013年-2019年间共1940组期货价格日度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显示中国郑州动力煤期货市场与ICE南非理查德湾煤炭期货市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单向的价格引导关系,ICE南非理查德湾煤炭期货市场对中国郑州动力煤期货市场的影响更大。中国郑州动力煤期货市场与ICE荷兰鹿特丹煤炭期货市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单向的价格引导关系,但中国郑州动力煤期货市场对ICE荷兰鹿特丹煤炭期货市场的影响非常微小。研究表明,中国缺乏与第一大进口国地位相匹配的定价权优势。最后一部分为第9章,为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前面每章的研究进行了总体总结,针对总结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针对本文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基于上述研究工作,本文针对性地提出四点政策建议。第一,整合与完善中国煤炭产业链,规范煤炭现货市场;第二,实施企业联盟,争取国际价格谈判优势;第三,提高煤炭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信息有效性;第四,健全中国煤炭期货市场,参与国际煤炭定价,形成权威的国际煤炭基准价,积极打造国际煤炭定价中心。经过深入思考和总结后,笔者认为本文存在如下三个创新点:1.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本文较合理地将包含三次项的EKC曲线纳入空间计量模型,并以此预测煤炭需求峰值(拐点)。使用逻辑及高斯曲线的研究中,大多忽略了空间因素。经济增长对煤炭需求的影响同样缺乏细致讨论,本文试图引入EKC这一经验假说并对其验证。结合EKC与空间计量的研究中,或不直接涉及煤炭消费需求,或将EKC中经济增长对因变量的倒N型关系以简单的倒U型关系取代,本文将三次项纳入模型可以得到更为稳健的估计与预测。2.研究视角上的创新。从现货及期货市场两个视角测度中国煤炭国际定价权。相关研究通常只关注现货市场或期货市场中单个市场的定价权,而忽略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基于市场势力相关理论与计量经济学方法,不仅对中国在煤炭现货市场是否具有市场势力进行了检验,还对中国煤炭期货市场对全球其它主要期货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煤炭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间的动态关系,从而能够更全面地测度中国煤炭能源国际定价权。3.研究内容上的创新。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替代品,或者拥有交易中心左右煤炭相关金融产品价格,对于煤炭定价权研究相对较少。中国学者则多侧重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领域。本文展开对中国煤炭定价权的直接研究,是对能源定价权相关文献的有益补充,也能为解决中国能源结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
林健,李莉,吴念远,赵英汝[6](2019)在《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以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本文通过整理相关统计部门和权威机构发布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国际能源发展形势,系统梳理了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能源发展情况;重点分析了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最新进展,梳理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国际发展趋势;并且对欧盟、印度、澳大利亚、巴西和美国五大经济体的"能源转型"实践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国际能源发展经验,提出了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启示,为我国能源的发展规划与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甄恩泽[7](2020)在《金凤矿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围岩结构特征及矿压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煤炭消费大国,煤炭作为主要能源供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占比仍居首位,且预计在未来数十年,煤炭仍是我国能源需求的主要供体。随着煤炭资源不断开采,储量日趋减少,传统留设煤柱开采方式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亟需解决,无煤柱开采成为未来煤炭资源开采的发展方向,切顶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作为新兴的高效、安全的新型无煤柱开采方法,应用越来越为广泛。且随着浅埋煤炭资源的消耗,部分矿区已经进入深部或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层开采,其中倾斜煤层资源占据较大比重,在倾斜煤层中运用切顶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既符合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方向,同时也可解决倾斜煤层开采中的动力灾害等系列问题,为探究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无煤柱开采时,切顶成巷围结构特征、采场应力演化及矿压显现规律,同时为类似地质条件矿井提供借鉴。本文以宁夏银川金凤煤矿切顶成巷为工程背景,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结合室内岩石力学实验、现场试验等多种手段,对金凤煤矿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围岩结构特征、采场覆岩应力演化、切顶成巷关键参数及现场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对切顶成巷技术原理及关键技术做出了详细介绍,并对恒阻大变形锚索支护及双向聚能定向爆破技术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多种切顶成巷围岩控制技术进行了归纳,提出了适用于保证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围岩稳定的多方位控制体系。(2)针对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围岩结构特征及稳定性进行了力学分析,得出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无煤柱采场基本顶初次破断时,其内部挠曲呈现非对称分布现象,挠曲最大位置处于采场中上部,基本顶首次拉伸式断裂位置处于沿倾向方向的前方煤壁及开切眼后方煤壁中上部;倾斜厚煤层切顶卸压无煤柱采场基本顶在工作面下部及中上部断裂跨距不同,基本顶断裂形式,出现下部开口较大,上部开口较小的非规则“o-x”形周期破断。(3)建立了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围岩结构力学模型,提出了切顶成巷顶板三种失稳模式,并给出对应的失稳条件,并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切顶成巷实体煤侧塑性区煤岩层层间界面应力表达式、塑性区宽度及实体煤帮的变形量,求得了采场下部采空区矸石垫层长度,并依据动量定理可知,得出切顶成巷的侧向支护体系的冲击力,通过对切顶成巷围岩环境做出系统详细的分析,为关键参数的选取提供理论支撑。(4)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无煤柱采场覆岩应力场演化规律及垮落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无煤柱开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沿工作面走向方向上,形成以工作面前后方煤壁为拱脚,以推进距离中部为最高点的应力拱。沿工作面倾向方向形成拱脚在工作面两侧煤壁,拱顶位于工作面中上部的非对称应力拱。(5)通过模拟不同煤层倾角切顶成巷无煤柱开采,分析了倾角变化对采场应力场分布的影响,得出三种煤层倾角工作面中及上部的超前工作面应力集中系数呈现出煤层倾角越小,应力集中系数越小的规律,工作面下部呈现煤层倾角最大时应力集中系数最小的现象;三种煤层倾角切顶成巷无煤柱开采在工作面前方应力集中系数与煤层倾角的大小成反比,且呈现出煤层倾角越大,应力集中位置距离切顶成巷越远的分布特征。三种煤层倾角工作面后方侧向压力应力集中系数大小为:煤层倾角15°>煤层倾角30°>煤层倾角45°,且采场顶板岩层中的应力释放区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并且倾角越大,非对称性表现越明显;倾斜煤层切顶成巷无煤柱开采采场覆岩冒落拱呈非对称状态,拱顶最高位置位于工作面中上部,冒落拱上部为裂隙发育带;水平煤层切顶成巷无煤柱开采采场冒落拱发育完成后,拱顶最高位置位于工作面中部,呈现出左右对称状态。(6)通过岩石力学参数试验,测试得出金凤煤矿011810工作面运输巷顶板岩石力学参数,依据现场地质钻孔及巷道岩性探测孔对顶板岩性进行了详细探查并依据结果进行了设计分区;随后依据岩石力学参数,运用理论计算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不同分区的顶板切缝高度及深度的确定;通过理论计算对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顶板恒阻锚索支护参数进行了确定,最后科学给出了切顶成巷围岩维护各项支护参数。(7)通过对现场实测矿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实施过程中采场矿压显现特征及切顶成巷围岩变形及应力变化规律,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无煤柱开采采场矿压呈现非对称来压现象,工作面中上部区域>工作面中部>工作面上部>工作面下部。工作面两端头位置相比于工作面中部区域,其来压强度及周期来压步距都有变化,工作面中部区域整体来压强度最大,且来压步距偏小,两端头位置周期来压步距偏大;倾斜煤层切顶成巷顶底板变形呈现非对称变形,实体煤侧顶板下沉量小于碎石帮侧顶板下沉量;恒阻大变形锚索受力变化分为三个区域,不同区域内的应力增幅有所不同;切顶成巷临时支护区内液压单体压力变化规律及侧向压力变化趋势与成巷受动压影响距离密切相关。
兰君[8](2019)在《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煤炭是中国能源的基石,未来中国能源以煤为主的消费结构不会改变。然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传统的煤炭产业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需求,亟需探寻转型升级路径,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在优化能源供给结构的同时,兼顾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建设清洁低碳和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能源消费结构不同,环境承载力不同,因此,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空间优化问题。《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将产业升级和优化布局相结合。本论文在探讨煤炭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和典型国家煤炭转型升级案例的基础上,在分析中国煤炭产业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技术经济和生态效率两个维度建立评价模型,综合考虑煤炭产业经济性和环境兼容性的基础上,寻找出与各省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容量相匹配的煤炭产业,将传统煤炭、高效燃煤发电、煤制油气和现代煤化工在各省进行布局,最后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提出中国煤炭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优化策略。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发达国家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往往出现在工业化中后期。转型的方式主要是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除了主观性的限制煤炭消费量外,通过高效燃煤发电节约用煤,并发展煤化工等将产业链延长,从传统的燃料利用向燃料和原料并重的方式转变。(2)沿海省区的煤炭生态利用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大省的煤炭生态利用效率高于煤炭资源禀赋大省。(3)新兴煤炭产业中,煤制气和煤制油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超过4成,与资本投入一同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4)短期内煤制油、煤制气产业增量无法实现对冲传统煤炭产业因产能过剩、能源结构调整等原因而导致的发展动能减弱,高效燃煤发电是短期内提升煤炭产业发展动能、加速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的最有效补充。(5)未来全国各主要区域的煤炭产业布局可划分为三类:(1)重点发展类:内蒙古、陕西、山西、新疆、山东、河北、安徽、贵州;(2)逐步调整类:辽宁、湖南、浙江、河南、青海、宁夏、甘肃、黑龙江、四川、云南;(3)逐步退出类:广东、福建、江苏、湖北、海南、天津、上海、重庆、北京、广西、江西、吉林、浙江、西藏。(6)到2035年中国煤炭产业中煤化工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煤电需求基本维持现有规模,而建材行业、冶金行业由于生态保护的压力和行业下行的变化需求不断下降,现代煤化工和其他行业需求则快速增长。
周益波[9](2019)在《中国农业能源效率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能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农业能源投入与消耗的不断增加,并由此引发出来的以碳排放为核心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国家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的背景下,以低碳节能为导向,推动农业资源集约型利用,成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农业部门中能源的消耗量少于工业部门,但农业部门的能耗效率较低,节能减排潜力较大。因此有必要从碳排放约束角度考虑中国农业部门能源效率。那么就需要厘清以下几个问题:中国现阶段的农业能源利用现状以及碳排放情况如何?农业能源效率处于何种水平?其时序变化规律如何?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趋势?省域间的农业能源效率分布特征如何?影响农业能源效率水平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哪些?基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本文从全要素能源效率和空间计量角度出发,逐一对此进行解答。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中国农业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呈现阶段性特征,结构差异较大,且省域以及区域间的异质性特征明显。中国农业能源消耗总量波动的趋势呈现“平稳上升-波动上升-波动下降-快速上升”的四个阶段,内部结构中,煤炭、柴油占比最大,电力占比增幅最大。农业能源消耗排在前八位的省份农业能源消耗总量占全国总量的45.76%,后八位的仅占8.34%。优先发展区的农业能源消耗增量最大,保护发展区的增速最快。中国农业能源源碳排放总量呈现“波动上升-剧烈震荡-稳定上升”的增长轨迹。碳排放内部结构中,电力所引致的碳排放量最多,汽油所引致的碳排放量最小。农业能源源碳排放量排序排在前八位的省份农业能源源碳排放总量占全国总量的47.65%,排在后八位的仅占全国总量的8.68%。适度发展区的农业能源源碳排放量最大,而保护发展区的增速最快。(2)农业能源效率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且存在地区的非均衡性,异质性特征明显。其一,中国农业静态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演变轨迹呈现“平稳-下降上升”的演进态势,优先发展区的静态效率值大于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中国农业动态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GML指数)处于下降态势,年均变化率为-0.15%。优先发展区农业能源的GML指数最高,保护发展区次之,适度发展区最低。从GML指数分解来看,中国农业能源规模效率水平处于上升态势,技术进步、技术规模、纯技术效率均处于下降趋势。其二,四大区域农业能源效率的总体区域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其中区域间差距逐渐扩大,并逐渐超过区域间差距,成为影响总体差距的主因。四大区域的区域内差距分别处于不同水平,并呈现差异化的演变趋势,且西部省域之间的差距最大,中部的最小,其余区域位于中等水平。其三,农业能源效率出现由两极分布向单极分布的形势转变,农业能源效率的绝对差距扩大,各省份农业能源效率趋异,中国农业能源效率处于下降状态。优先发展区和适度发展区均出现极化现象。其四,中国农业能源效率状态有向上转移的趋势,具有维持原有状态的稳定性,农业能源效率较难实现跨越式的转移,且农业能源效率状态的转移大多在对角线两侧完成。其五,中国农业能源效率存在空间相关性,且空间相关性较强。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在高-高集聚区域,其次为低-低集聚区域。(3)中国农业能源效率存在空间效应,地理因素是影响农业能源效率的重要因素,且各地区影响因素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其一,空间地理因素对中国农业能源效率影响显着。城镇化水平、种植业内部结构以及农业产业集聚均对本省农业能源效率提升产生显着正向影响。收入水平、畜牧业结构、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财政支农政策、农业价格政策以及极端气候灾害农均对农业能源效率提升没有显着影响。其二,城镇化水平、农业价格政策有利于提升邻近省份农业能源效率,收入水平、种植业内部结构以及畜牧业结构均不利于改善邻近省份农业能源效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财政支农政策农业产业集聚以及极端气候变化则对邻近省份农业能源效率没有显着影响。其三,优先发展区和适度发展区之间各驱动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大小各异。基于本文分析结论,对于提高农业能源效率,发展绿色低碳农业有如下政策启示:其一,合理控制农业能源消费总量,逐步转变农业能源利用结构;其二,开发和推广农业高效节能减排技术;其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适当扩大农业产业集聚程度;其四,分而治之,实行区域差异化农业节能减排策略。
曹峰毓[10](2019)在《国际能源革命与中国的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国际能源形势发生了重大和深刻变化。一方面,通过不懈的政策引导与技术进步,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现代可再生能源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格局也在经历着剧烈的变化。可以说,随着可再生能源和非常规油气产业的加速发展,国际能源新体系的雏形正在形成,国际能源革命的大幕已经悄然拉开。对于中国而言,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意义重大。一方面,中国能源革命面临的形势复杂,挑战巨大。另一方面,此轮能源革命也为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创造了条件。新时期下中国能源体系的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的“能源革命”,为中国的能源改革指明了方向。201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首个国家能源革命战略。中国的新一轮能源革命已经箭在弦上。在这种情况下,对国际能源革命与中国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已经成为了时代赋予能源政治研究的重大使命。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如下:首先,通过研究人类社会历次能源革命的发展过程与影响,对能源革命与人类社会发展间的联系进行探讨。其次,通过对历次能源革命特征的总结,提出能源革命的概念;并根据是否发生体系性变革将能源革命细分为纵向与横向能源革命。同时,对能源革命的爆发条件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再次,通过对能源领域重大技术突破的研究,判定当代国际能源革命的内容、现状、发展趋势与未来影响。最后,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并将中国与欧盟、美国的能源革命态势进行比较,判断中国能源革命的总体发展情况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中国能源革命建设的不足与能源体系的发展特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在对能源革命发展历程与现状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能源革命是由重大技术突破引发,以提升能源服务质量为目的,并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影响的全局性能源变革。第二,能源革命爆发的关键条件在于技术进步。新技术只有在突破原有技术理论极限且拥有合适资源支撑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引发能源革命。目前非常规油气革命与现代可再生能源革命爆发的条件已经成熟。其中,前者极大地扩展了可采油气资源的范围,后者则打破了化石燃料体系在资源储量、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对人类社会发展限制。第三,与美欧地区相比,中国在能源革命建设中仍较世界先进水平有着明显差距,相对不利的政策环境成为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第四,通过对中国能源体系发展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中国的能源革命建设的总体方向应为以低代价确保能源安全、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对于非常规油气产业来说,该领域的变革应主要集中在油气产业的上游与中游,主题应以公平和开放为主。对于现代可再生能源产业来说,该领域的变革应主要集中在补贴和电力市场两个领域。
二、21世纪煤炭仍是主要能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煤炭仍是主要能源(论文提纲范文)
(1)煤炭、煤层气多元转型是中国化石能源勘探开发与供需之本(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煤炭的聚集与潜力巨大 |
1.1 中国煤炭存储、产能与消耗 |
1.2 中国的煤炭产量,产能与需求 |
1.2.1 全球视野的产区分布特征 |
1.2.2 中国煤炭产地的分布特征 |
1.2.3 中国煤炭能源的未来需求 |
1)煤炭在中国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不会改变 |
2)未来20年的煤炭需求 |
3)煤炭能源潜力巨大,向第二深度空间(800~3 000 m)要煤 |
4)中国能源中煤炭能源“永葆青春” |
5)煤炭多元转换对煤炭能源的未来设想 |
2 煤层气及化石能源存储、开发和利用 |
2.1 煤层气的存储、产气量与分布 |
2.1.1 世界煤层气大国 |
2.1.2 中国的煤层气 |
2.2 中国煤层气的潜能和反应 |
2.2.1 中国华北克拉通西部的大气田——苏里格大气田 |
2.2.2 中国80个含天然气沉积盆地的天然气类型 |
2.2.3 全球各国煤层气的存储,开采和潜力 |
3 煤炭绿色、清洁、高效与能型转换 |
3.1 发展洁净煤利用技术的重要性 |
3.1.1 发展洁净煤技术是煤炭业创新的必然途径 |
3.1.2 煤炭多联产技术是煤炭高效、洁净利用的主要发展趋势 |
3.1.3 国内外发展概况 |
1)世界煤制油概况 |
2)中国煤制油的概况[70-75] |
3)近年发展快速 |
4)到2020年煤基替代能源路线 |
5)煤炭高效燃烧是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途径 |
6)煤热解技术 |
7)地面煤炭煤气化 |
3.2 煤炭液化与其在能源发展中的路线之一 |
3.2.1 煤炭直接液化技术 |
3.2.2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 |
3.2.3 中国科学院在煤炭清洁高效能源转化研究中的进展 |
3.3 煤炭地下气化、发电与其在能源发展中路线之二 |
3.3.1 煤炭地下燃烧气化在中国能源发展中乃必然选择 |
3.3.2 可行性与基础-资源保障 |
3.3.3 煤炭气化技术的发展概况 |
3.3.4 已有研究成效和工程与工艺的可行性 |
3.3.5 中国实施煤炭地下气化的边界条件 |
1)资源背景 |
2)潜力分析 |
3)技术要求 |
4)地下煤田区 |
5)地下煤炭燃烧气化产出与热能与发电并举 |
6)中国地下煤炭燃烧气化与发电 |
3.4 煤系资源在发展过程中的思考 |
3.4.1 全球煤层气的资源量估计 |
3.4.2 中国煤层气分布特征 |
1)不同成煤时期的煤层气技术可采储量各异 |
2)煤炭资源分布与煤层气资源分布 |
3)可采资源量 |
4)发展态势 |
3.4.3 产能强化研究的几个方面 |
4 结论 |
4.1 煤层气作为未来主体能源,潜力巨大 |
4.2 煤炭、煤层气与其转型在中国能源配置的主力地位不会改变 |
(1)中国煤业必须“革命”方可崛起。 |
(2)创立新型煤炭资源高效利用新“链条”。 |
(2)双碳背景下煤炭企业转型路径与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煤炭企业面临的挑战 |
2煤炭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转型发展路径 |
2.1短期情形 |
2.2中期情形 |
2.3长期情形 |
3双碳背景下煤炭企业发展方向及策略建议 |
3.1坚持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提升企业价值链 |
3.2坚持多元化发展布局,不断建强企业产业链 |
3.3坚持现代化发展方向,不断优化企业供应链 |
3.4坚持绿色和谐理念,不断拓展企业生态链 |
3.5坚持科技第一生产力,不断做实企业创新链 |
(3)中国电力能源替代经济性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能源转型研究 |
1.2.2 能源替代研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中国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
2.1 能源概况 |
2.1.1 基本情况 |
2.1.2 化石能源 |
2.1.3 清洁能源 |
2.2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2.3 中国未来能源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能消费替代经济性分析 |
3.1 电能消费替代模型 |
3.1.1 能源消费者分析 |
3.1.2 成本-效益模型 |
3.1.3 计算资金时间价值 |
3.2 算例分析 |
3.2.1 均衡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3.2.2 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分析 |
3.3 煤价与电价的联动 |
3.4 政策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清洁发电替代经济性分析 |
4.1 清洁发电LCOE模型 |
4.2 风电经济性分析 |
4.2.1 风电算例分析 |
4.2.3 风电敏感性分析 |
4.3 光伏发电经济性分析 |
4.3.1 光伏发电算例分析 |
4.3.2 敏感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能消费替代路径研究 |
5.1 电能消费替代弹性分析 |
5.1.1 模型的选择 |
5.1.2 数据处理 |
5.1.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 电能消费替代路径分析 |
5.2.1 电能消费替代分析 |
5.2.2 电能消费替代路径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清洁发电替代路径研究 |
6.1 清洁发电替代弹性分析 |
6.1.1 二次效用函数 |
6.1.2 不变替代弹性效用函数 |
6.2 清洁发电替代的投资分析 |
6.2.1 清洁发电替代投资模型 |
6.2.2 清洁发电与火电投资替代分析 |
6.2.3 算例分析 |
6.3 清洁发电企业与传统火电企业博弈分析 |
6.3.1 博弈模型 |
6.3.2 博弈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碳排放与电能替代 |
7.1 碳达峰与能源消费达峰 |
7.1.1 碳达峰目标及意义 |
7.1.2 能源消费达峰预测 |
7.2 电力能源替代与碳排放 |
7.2.1 碳排放约束与预算约束 |
7.2.2 碳约束下的电力能源替代 |
7.3 政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平煤集团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框架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企业战略的内涵 |
2.1.1 企业战略定义 |
2.1.2 企业战略管理内容 |
2.2 竞争战略理论 |
2.2.1 .竞争战略理论 |
2.2.2 企业竞争战略的类型 |
2.3 竞争战略分析工具 |
2.3.1 PEST分析 |
2.3.2 五力模型分析工具 |
2.3.3 SWOT分析工具 |
第3章 平煤集团竞争战略外部环境分析 |
3.1 平煤集团简介 |
3.2 平煤集团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3.2.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环境分析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3.3 平煤集团行业环境分析(五力模型分析) |
3.3.1 现有竞争者的分析 |
3.3.2 潜在进入者威胁 |
3.3.3 替代品威胁 |
3.3.4 供应商议价能力 |
3.3.5 客户议价能力 |
3.4 外部环境定量评价 |
第4章 平煤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
4.1 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 |
4.2 生产运营状况 |
4.3 客户开发及保持状况 |
4.4 人力资源管理状况 |
4.5 财务状况 |
4.6 企业文化建设 |
4.7 内部环境定量评价 |
第5章 平煤集团竞争战略选择 |
5.1 平煤集团SWOT分析 |
5.1.1 优势 |
5.1.2 劣势 |
5.1.3 机会 |
5.1.4 威胁 |
5.2 竞争战略的选择 |
5.2.1 三大竞争战略比较 |
5.2.2 平煤集团竞争战略定量战略评价矩阵(QSPM) |
5.2.3 实行差异化战略的必要性 |
第6章 平煤集团实施企业战略的保障措施 |
6.1 加强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组织领导 |
6.2 坚持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企业政策引导 |
6.3 优化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
6.4 落实战略实施过程中的资金保障 |
6.5 提升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水平与研发能力 |
6.6 注重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企业文化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煤炭能源国际定价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国际定价权与国际定价影响力 |
1.5.2 国际定价中心与期货交易所 |
1.5.3 价格发现 |
1.6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供求规律与价格理论 |
2.1.2 市场势力相关理论 |
2.1.3 期货市场相关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定价权的形成 |
2.2.2 能源需求相关研究 |
2.2.3 关于国际市场势力与国际定价权的相关研究 |
2.2.4 关于期货市场与国际定价权的相关研究 |
2.2.5 简要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3 全球及中国煤炭能源市场发展现状研究 |
3.1 煤炭能源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
3.1.1 全球煤炭能源市场总体供需形势分析 |
3.1.2 中国煤炭能源市场总体供需形势分析 |
3.2 煤炭能源市场贸易现状研究 |
3.2.1 全球煤炭贸易形势 |
3.2.2 中国煤炭贸易形势 |
3.3 煤炭定价方式分析 |
3.3.1 全球煤炭能源主要定价方式 |
3.3.2 中国煤炭能源定价历史变迁 |
3.4 中外煤炭期货市场发展状况 |
3.4.1 国际煤炭期货市场发展状况 |
3.4.2 中国煤炭期货市场发展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煤炭定价权的形成及构建 |
4.1 煤炭定价权的形成 |
4.1.1 煤炭能源定价权的形成 |
4.1.2 煤炭期货市场在定价中的作用 |
4.2 影响煤炭定价权的主要因素 |
4.2.1 现货市场因素 |
4.2.2 期货市场因素 |
4.3 中国煤炭定价权缺失的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 |
4.3.1 中国煤炭定价权缺失的影响因素 |
4.3.2 煤炭定价权缺失对中国现货及期货市场的传导路径 |
4.4 中国构建煤炭定价中心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4.4.1 中国构建国际定价中心的意义 |
4.4.2 中国构建煤炭定价中心可行性分析 |
4.5 实现煤炭定价权的路径规划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中国煤炭需求拐点预测及进口量研究 |
5.1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中国煤炭需求拐点预测 |
5.1.1 煤炭需求拐点理论假设 |
5.1.2 煤炭需求拐点模型 |
5.1.3 煤炭消费EKC曲线空间计量实证研究 |
5.2 基于ARMA模型的中国煤炭进口量预测 |
5.2.1 变量与数据 |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3 实证过程 |
5.2.4 实证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市场势力视角的中国煤炭能源定价权研究 |
6.1 市场势力与定价权的互动机理 |
6.1.1 定价权的经济学机理 |
6.1.2 市场势力的测度方法 |
6.1.3 市场势力与定价权的关系 |
6.2 基于PTM模型的全球主要煤炭贸易国市场势力研究 |
6.2.1 模型的选择与推导 |
6.2.2 变量与数据来源 |
6.2.3 全球主要煤炭出口国市场势力实证检验 |
6.2.4 全球主要煤炭进口国市场势力实证检验 |
6.3 中国煤炭能源进出口市场势力研究 |
6.3.1 基于PTM模型的中国煤炭进出口市场势力研究 |
6.3.2 基于SMR模型的中国煤炭进口市场势力研究 |
6.3.3 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煤炭能源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动态关系研究 |
7.1 煤炭期货市场对取得煤炭定价权的意义 |
7.1.1 大宗商品期货定价机制的产生 |
7.1.2 煤炭期货市场对取得煤炭定价权的意义 |
7.2 中国煤炭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相互作用机理 |
7.2.1 煤炭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价格的作用机理 |
7.2.2 煤炭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价格的作用机理 |
7.3 煤炭期现货市场的动态关系分析方法与理论模型 |
7.3.1 分析方法 |
7.3.2 理论模型 |
7.3.3 变量与数据来源 |
7.4 煤炭期货与煤炭现货长期与短期关系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基于期货市场的中国煤炭能源定价权研究 |
8.1 国际煤炭价格对中国煤炭价格的期货传导路径 |
8.1.1 国际煤炭价格对中国煤炭价格的期货传导路径 |
8.1.2 中国与ICE期货市场联动现实基础 |
8.2 期货定价机制下国际定价权的测度方法 |
8.2.1 期货定价机制下国际定价权的测度方法 |
8.2.2 不同期货市场联动过程中的表现 |
8.3 研究方法与数据选取 |
8.3.1 研究方法 |
8.3.2 数据选取 |
8.4 中国煤炭期货价格与ICE 理查德湾煤炭期货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 |
8.5 中国煤炭期货价格与ICE鹿特丹港煤炭期货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 |
8.6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一览 |
(7)金凤矿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围岩结构特征及矿压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倾斜煤层开采覆岩结构特征研究现状 |
1.2.3 切顶成巷开采覆岩运动及矿压规律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切顶成巷关键技术及试验矿井地质概况 |
2.1 倾斜厚煤层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技术原理 |
2.1.1 技术原理 |
2.1.2 工艺流程 |
2.2 恒阻大变形锚索支护技术 |
2.3 双向聚能定向爆破技术 |
2.3.1 双向聚能定向爆破机理 |
2.3.2 双向聚能定向爆破技术优势 |
2.4 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围岩控制技术 |
2.4.1 切顶成巷碎石帮挡矸支护技术 |
2.4.2 组合承载临时支护技术 |
2.4.3 采场多方位切顶应力优化技术 |
2.5 试验矿井概况 |
2.5.1 工作面概况 |
2.5.2 切顶成巷区域概况 |
2.6 小结 |
3 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围岩结构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
3.1 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无煤柱开采采场覆岩破断机理 |
3.1.1 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无煤柱开采采场基本顶挠度方程计算 |
3.1.2 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无煤柱开采采场基本顶初次破断应力分析 |
3.2 倾斜厚煤层切顶卸压无煤柱开采采场覆岩垮落特征 |
3.2.1 工作面走向覆岩垮落结构 |
3.2.2 工作面倾向覆岩垮落结构 |
3.3 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顶板稳定性 |
3.3.1 切顶成巷围岩结构特征 |
3.3.2 切顶成巷顶板稳定性力学分析 |
3.4 实体煤应力集中区域稳定性分析 |
3.4.1 切顶成巷实体煤帮部变形 |
3.4.2 切顶成巷实体煤帮稳定性 |
3.5 碎石帮稳定性分析 |
3.5.1 采空区矸石垫层区域长度 |
3.5.2 碎石帮矸石冲击影响分析 |
3.6 小结 |
4 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无煤柱开采应力场分布规律 |
4.1 倾斜厚煤层切顶卸压无煤柱开采应力分布及演化规律 |
4.1.1 数值模拟软件 |
4.1.2 模型建立及参数确定 |
4.1.3 工作面推进方向支承压力分布及演化规律 |
4.1.4 工作面倾斜方向支承压力分布及演化规律 |
4.2 煤层倾角对切顶成巷无煤柱采场应力分布的影响 |
4.2.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2.2 煤层倾角对工作面推进方向支承压力的影响 |
4.2.3 煤层倾角对工作面倾斜方向支承压力的影响 |
4.3 倾斜煤层采场覆岩运动规律对比分析 |
4.4 小结 |
5 倾斜厚煤层切顶卸压自成巷关键参数研究 |
5.1 切顶成巷围岩力学参数及地质条件分析 |
5.1.1 岩石力学参数测试 |
5.1.2 煤层分布特征 |
5.1.3 顶板岩性条件分析 |
5.1.4 切顶成巷设计区域划分 |
5.2 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顶板切缝参数确定 |
5.2.1 切顶成巷顶板切缝高度 |
5.2.2 切顶成巷顶板切缝角度 |
5.2.3 切缝参数数值模拟分析 |
5.2.4 切顶成巷爆破参数 |
5.3 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支护参数确定 |
5.3.1 恒阻大变形锚索支护参数 |
5.3.2 临时支护参数 |
5.3.3 挡矸支护参数 |
5.4 小结 |
6 现场实测矿压规律研究 |
6.1 倾斜厚煤层切顶卸压自动成巷采场矿压显现规律 |
6.1.1 矿压监测测站布置 |
6.1.2 采场矿压显现规律 |
6.1.3 采场矿压显现特征分析 |
6.2 倾斜厚煤层切顶卸压自动成巷围岩变形及受力分析 |
6.2.1 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围岩变形规律 |
6.2.2 切顶成巷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
6.2.3 切顶成巷围岩受力分析 |
6.3 现场应用效果 |
6.3.1 恒阻大变形锚索支护 |
6.3.2 顶板定向预裂切缝爆破 |
6.3.3 挡矸支护及巷道成型效果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煤炭消费规律与需求预测研究 |
1.3.2 煤炭资源生态利用效率研究 |
1.3.3 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
1.3.4 煤炭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
1.3.5 文献总结及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工作量说明 |
1.7 创新点 |
2 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发展理论 |
2.1.2 技术创新理论 |
2.1.3 空间布局优化理论 |
2.2 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典型案例 |
2.2.1 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2.2.2 国外煤炭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1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
3.1.1 中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演变趋势 |
3.1.2 中国煤炭部门消费结构演变趋势 |
3.2 煤炭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分析 |
3.2.1 煤炭部门需求分析 |
3.2.2 未来各省煤炭需求分析 |
3.3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3.3.1 中国煤炭产业结构问题分析 |
3.3.2 中国煤炭产业空间布局存在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煤炭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评价 |
4.1 中国煤炭生态利用效率分析 |
4.1.1 煤炭生态利用效率评价指标选取 |
4.1.2 煤炭生态利用效率模型构建 |
4.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4 煤炭生态利用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
4.2 基于TOBIT模型的中国煤炭生态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基于面板的Tobit模型 |
4.2.2 驱动因素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3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煤炭产业技术经济评价 |
5.1 传统煤炭产业技术经济评价 |
5.1.1 传统煤电经济性评价 |
5.1.2 冶金经济性评价 |
5.2 新兴煤炭产业技术经济评价 |
5.2.1 煤制油气技术经济评价 |
5.2.2 高效燃煤发电技术经济性评价 |
5.2.3 新型煤化工技术经济性评价 |
5.3 煤炭产业技术经济对比及优选方向 |
5.4 中国煤炭产业生产要素贡献率及产出弹性分析 |
5.4.1 模型构建内涵 |
5.4.2 指标选取及处理 |
5.4.3 投入要素产出弹性的确定 |
5.4.4 模型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煤炭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 |
6.1 煤炭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 |
6.1.1 指标体系的功能与构成 |
6.1.2 构建指标体系的共性原则 |
6.1.3 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的个性原则 |
6.2 煤炭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的确立 |
6.2.1 指标选择的依据 |
6.2.2 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指标内涵 |
6.3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过程 |
6.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炭产业布局优化评价 |
6.3.3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煤炭产业布局优化评价 |
6.4 煤炭产业布局优化评价结果分析 |
6.5 中国煤炭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
6.5.1 煤炭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体系 |
6.5.2 全国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6.5.3 重点区域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6.5.4 重点区域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评价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个人简历 |
(9)中国农业能源效率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1.3.1 关于能源效率测度的研究 |
1.3.2 关于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3 关于能源效率空间效应的研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的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的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 |
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能源 |
2.1.2 农业能源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经济增长理论 |
2.2.3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2.2.4 空间经济学理论 |
2.3 农业能源效率的空间分异机制 |
2.3.1 农业能源效率空间效应的作用机理 |
2.3.2 农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农业能源利用现状及效率测算 |
3.1 中国农业能源利用现状 |
3.1.1 中国农业能源消耗总量的时序演变特征 |
3.1.2 中国分类别农业能源消耗变动的时序演变特征 |
3.1.3 中国农业能源消耗空间分布的异质性特征 |
3.2 中国农业能源消费的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
3.2.1 农业能源碳排放测算 |
3.2.2 中国农业能源源碳排放量的时序演变特征 |
3.2.3 中国农业能源源碳排放结构的时序演变特征 |
3.2.4 中国农业能源源碳排放空间分布的异质性特征 |
3.3 农业能源效率测度及其要素分解 |
3.3.1 研究方法 |
3.3.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3.3.3 农业能源效率测算结果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农业能源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 |
4.1 农业能源效率的时序演变特征 |
4.1.1 静态效率 |
4.1.2 动态效率 |
4.2 农业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 |
4.2.1 研究方法 |
4.2.2 农业能源效率地区差异结果分析 |
4.3 农业能源效率分布的动态演进规律 |
4.3.1 研究方法 |
4.3.2 核密度函数估计结果分析 |
4.3.3 马尔科夫链结果分析 |
4.4 农业能源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 |
4.4.1 研究方法 |
4.4.2 全域自相关检验 |
4.4.3 局域自相关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农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
5.1 模型设定 |
5.2 变量选取 |
5.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中国农业能源效率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5.4.2 分区域农业能源效率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国际能源革命与中国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对于国内外研究态势的整体分析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外研究现状 |
(四)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 |
(一) 写作思路 |
(二) 框架结构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点 |
第一章 能源革命与人类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主动用火革命的爆发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主动用火技术诞生的背景与主要表现 |
二、主动用火技术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
第二节 蒸汽机革命的爆发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蒸汽机技术诞生的背景 |
二、蒸汽机技术的诞生与普及 |
三、蒸汽机技术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
第三节 电力与内燃机革命的爆发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电力和内燃机技术诞生与实用化的背景 |
二、电力和内燃机技术的诞生与普及 |
三、电力与内燃机技术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
第四节 对能源革命历史地位的再思考 |
一、能源革命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必然性与关键变量 |
二、能源革命影响历史进程的一般路径 |
第二章 能源革命的相关理论及其建构 |
第一节 能源革命的基本特征 |
一、能源革命的共性特征 |
二、能源革命的差异性特征 |
第二节 能源革命的概念建构 |
一、能源革命的整体概念 |
二、能源革命二维概念框架的建立 |
三、与“能源转型”的概念辨析 |
第三节 能源革命的爆发条件与发展模式 |
一、能源革命爆发的基本条件 |
二、能源革命的发展模式 |
第三章 当代国际能源革命的爆发条件 |
第一节 非常规油气革命的爆发条件 |
一、非常规油气技术的日益成熟 |
二、非常规油气技术对常规油气技术的突破与发展潜力 |
三、有利市场条件对非常规油气产业发展的促进 |
第二节 现代可再生能源革命的爆发条件 |
一、现代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日益成熟 |
二、现代可再生能源技术对化石能源技术的突破与发展潜力 |
三、有利政策环境对现代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促进 |
第四章 当代国际能源革命的现状、趋势与可能影响 |
第一节 当代国际能源革命的现状 |
一、非常规油气革命的现状 |
二、现代可再生能源革命的现状 |
第二节 当代国际能源革命的发展趋势 |
一、当代国际能源革命发展方向的差异性 |
二、纵向与横向能源革命的互动 |
三、双重革命下至21世纪中叶世界能源市场的变化趋势 |
第三节 当代国际能源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影响 |
一、环境问题的改善 |
二、对经济增长的推动 |
三、对能源政治的重塑 |
第五章 对中国能源革命的现状分析、态势评估与政策思考 |
第一节 中国能源革命的发展现状 |
一、中国非常规油气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中国现代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对中国能源革命的态势评估 |
一、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二、对中国能源革命的条件评估 |
三、对中国能源革命的进度评估 |
四、对中国能源革命的整体评估 |
第三节 对中国能源革命的政策思考 |
一、中国能源体系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 |
二、对中国能源革命的宏观政策建议 |
三、对中国能源革命的微观政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21世纪煤炭仍是主要能源(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炭、煤层气多元转型是中国化石能源勘探开发与供需之本[J]. 滕吉文,王玉辰,司芗,刘少华,王祎然.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22)
- [2]双碳背景下煤炭企业转型路径与发展方向[J]. 李清亮,柳妮. 煤炭经济研究, 2021(07)
- [3]中国电力能源替代经济性及路径研究[D]. 朱明亮.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平煤集团竞争战略研究[D]. 季艺.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3)
- [5]中国煤炭能源国际定价权研究[D]. 苏梦颖.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6]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展望[A]. 林健,李莉,吴念远,赵英汝. 国际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报告(2019), 2019
- [7]金凤矿倾斜厚煤层切顶成巷围岩结构特征及矿压规律研究[D]. 甄恩泽.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4)
- [8]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兰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中国农业能源效率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周益波.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10]国际能源革命与中国的对策[D]. 曹峰毓. 云南大学, 2019(09)
标签:煤炭论文; 期货市场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能源结构论文; 能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