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学学校事故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晔[1](2021)在《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安全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学生的安全与家庭、社会及国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目前学生的安全问题受到家长、教育部门及社会的普遍关注,而中小学生由于年龄限制、自我保护防范意识薄弱、缺乏相关防护知识等,极易受到各种安全问题的侵害,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将其渗透到各科的教学和学生的生活中刻不容缓。日本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发展完善,全面贯彻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安全教育,从最开始的防灾教育内容逐渐拓展到生活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形成了完整的安全教育体系,也为日本国民树立了根深蒂固的安全教育文化意识。本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问题的提出、中日安全教育相关文献的梳理、概念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内容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日本中小学进行学校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背景。因日本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国家特点所导致了自然灾害频发,学生受伤害事件多发且情节严重,同时学校是进行安全教育的最佳场所,这都为日本进行学校安全教育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对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梳理与分析,包括课程体系实施的具体内容、实施路径和保障。在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部分,主要从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进行系统地梳理。实施路径方面则分析日本中小学主要通过以保健体育课为中心将安全教育内容贯穿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在安全活动及活动演练中进行安全教育,并把校外体验性学习和社会合作相结合,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此外日本在安全教育方面出台了多个相关法律政策文件,在安全教育的投入上也相当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丰富的学习资源、政府社会的支持以及拥有一套健全的学校安全管理体系,这都为学校实施安全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第四部分总结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特点,即日本中小学的安全教育内容渗透到各科的教学当中、内容和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以及各层级分工明确社会参与度高。第五部分基于以上对日本学校安全教育的分析,结合我国自身特点总结了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经验对我国进行安全教育的启示,以期能够对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有所帮助。
徐倩文[2](2021)在《职业启蒙视域下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探析 ——以G市LY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案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奠基阶段,也是横向沟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起点,对帮助中小学生了解职业类型、启发职业兴趣、探寻未来生涯职业规划,培养劳动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职业体验研学基地是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平台,建立职业体验研学基地,是落实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抓手,基地优质职业体验研学课程是实现职业启蒙教育的内容载体。但目前研学基地建设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基地类型发展不均衡,存在研学资源不足、协调不力以及目标定位不明等问题,其中职业体验研学基地较为缺乏,依托中职学校的实训设施设备、特色专业课程、“双师型”师资团队等教育资源探索建设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开发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职业体验课程,一方面有利于统筹区域职业教育资源为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提供实践平台,促进职普教育资源融通,落实职业启蒙教育;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增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提升中职教育的吸引力,促进职普教育从资源融通走向理念融通,创新职普融通发展路径。本研究通过焦点团组访谈、调查问卷与教育实习中观察调研,分析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借鉴国内外研学基地建设研究成果,从基地建设定位、组织机构设立、研学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保障措施支持五个方面入手,探析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路径。以G市LY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案例,深入调研分析该学校专业发展现状与特色、教育教学资源与条件、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以“亲近自然·了解文化·创意生活”为主线,开发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山水文化与导游”、“茶艺文化与传承”、“地方美食与烹饪”等职业体验研学课程,从设立研学指导部门,明确岗位管理职责;开发优质研学课程,构建研学课程体系;完善基地硬件设备,优化研学环境设施;建设研学师资队伍,提升导师专业能力;健全组织管理保障,推进基地全面建设五个方面探索旅游类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方案,以期为不同类型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赵育[3](2021)在《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及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中小学生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经过多年的整治,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然而在校园周边地区却依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危及中小学生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这些隐患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其中指出,要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在学校周边探索实行学生安全区域制度。以此为背景,本文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河南省校园周边环境对中小学生安全产生的影响,认真剖析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困境及成因,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路径的角度出发,研究适合河南省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的构建,以期能够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为政府、学校、社会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小学生安全保驾护航。本研究主要围绕四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总述,主要阐明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重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并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主要阐述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明确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的概念界定;并以非传统安全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习近平社会治理观点作为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调查研究,也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对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基本内容展开论述。首先,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调研方法,辅以案例分析法分析了中小学校园周边的安全形势,详细论述交通安全、治安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问题,探讨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困境;其次,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的成因,包括社会因素带来困扰与挑战,学校安全管理缺失,治理主体难以形成合力,未成年人自保能力不足,家庭安全管理不当几个方面;最后,对前文进行分析整合,探讨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路径,提出了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竞争、公共参与四位一体的建立路径,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协同治理,才能使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取得切实的成效。第四部分是结语,对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的建立进行总结,分析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未来的展望。
胡亚静[4](2021)在《乡镇初级中学校园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衡水市桃城区X乡镇初级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校园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前途命运,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安宁和谐,甚至影响着社会稳定大局和国家教育事业全局。当前,校园安全事故频发,校园安全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越来越成为中央和各地教育部门的工作难点。如何区分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因校谋策、如何针对特定师资力量精准施策、如何优化既有管理模式提升效能,持续守护好每一所学校的教学安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本研究旨在从理论上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初级中学校园安全管理现状及其问题的研究,为优化和改进校园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促进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师生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还为研究其他其它类似学校校园安全管理问题、促进实现优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目标提供参考。在本研究中,首先使用文献法来查阅、收集和梳理国内外学者对校园安全问题的研究和成果,研究分析国内外校园安全问题,了解当前的发展趋势。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对衡水市桃城区X乡镇初级中学的校园安全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22.0整理分析调查结果数据,分析校园安全管理的现状,发现:该校教师学生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及能力,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及机制基本完善,学校软硬件环境基本合格。然后,通过访谈的方式,对衡水市桃城区X乡镇初级中学的校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并使用NVivo整理访谈文本,发现该校校园安全管理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学校安全意识及能力有待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及机制有效性有待提升、学校软硬件环境有待改善。具体表现为: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有待加强、安全教育重形式轻实践、师生安全知识及技能欠缺;管理制度及规章制度欠完善以及制度机制监管执行不到位;网络安全监督力度不足、场地设施设备陈旧老化、校外环境对学生有不良影响等方面的不足。最后,对该校校园安全管理提出的对策是:加强师生安全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及机制建设,继续提升学校软硬件环境水平。具体对策是:教师要重点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及能力,学校要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加强安全意识及能力,学校要积极引导帮助家长树立安全意识及能力;对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更新,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和监管力度;要加大网络安全的监管力度,不断改善校园硬件环境,积极创造安全的校外环境。
徐霞[5](2021)在《中小学校园篮球伤害事故的致因、法律责任及对策研究 ——以60份裁判文书为样本》文中研究说明在体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校园篮球伤害事故无疑是此项举措的最大绊脚石,而中小学生又属于一类特殊群体,相比大学生对篮球运动认识不全面,因此发生篮球伤害事故的频率更高,法律讼诉案件也更多。在无讼案例网和中国裁判文书网等权威的法律网站依此搜索关键字检索到关于校园篮球伤害的司法判决书总共有429份,对此进行筛选整理,得到和中小学校园篮球伤害事故最相关的60份裁判文书作为本研究样本。本研究以中小学校园篮球伤害事故的致因、法律责任和防范对策为研究对象,借助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此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小学校园篮球伤害事故的致因可以根据责任主体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校方责任型事故、学生责任型事故和意外事故三类。中小学校园篮球伤害事故司法裁判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以《侵权责任法》为主,在司法裁判中还存在法官对其他部门法的不重视现象。关于归责原则的归纳,在中小学校园篮球伤害事故中法院主要以过错责任为主,以公平责任原则为辅助的归责原则,但在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中还存在一种特殊的形式即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在对致因和法律责任的分析中提炼出中小学篮球伤害案件在司法裁判中存在有公平责任适用不当、法院对校方的安全保障义务要求过高、过错推定原则加重了学校的证明责任以及自甘风险原则缺乏适用四个方面的问题,比如公平责任的适用往往会导致不公平现象的发生,篮球运动的固有风险法官不予排除在校方安全保障义务以外,学校体育伤害缺乏完整自甘风险条款的规定。在过错责任原则的前提下,笔者倾向于自甘风险作为免责事由,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校方的负担,更有利于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做好中小学校园篮球伤害事故的防范治理尤为重要,中小学生自身应该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全方面了解篮球运动,扎实掌握篮球基本技能,体育教师自身要切实履行好职责,学校体育部门管理者做好校园篮球场地器材的维护,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管理,在应对事故的发生,要有一套适合本校的应急处理方案。通过本研究希望可以为中小学校园篮球伤害事故的研究注入新的动力,对不管是中小学体育教师以及体育部门的管理者,还是司法裁判的工作者均可从中汲取有益经验。
董竞荃[6](2021)在《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我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治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得到一定满足的同时,食品种类也不断丰富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学校作为培养未来国家栋梁的公共场所,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成才的使命,也肩负着为学生提供安全的校园环境的期许。中小学学生还处在发育阶段,具有社会和生理的脆弱性,因此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更应该得到高度关注。当前,国内学者对校园食品安全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针对中小学群体的校园食品安全治理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而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分类分析,能为校园食品安全治理中各主体的行为提供扎实的理论解释,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说服力。因此,为了深入研究我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治理问题,本文切入了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借助该理论中米切尔评分法对利益相关者权力性、合法性、紧迫性的属性定义,先对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治理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分析,得出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治理中确定型、期望型、潜在型利益相关者的三维分类结果后,分析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担当。同时以“成都七中校园食品安全事件”为例,先基于案例本身对事情的经过进行简单介绍,再透过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视角深入剖析该事件折射出的我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治理问题,由浅入深地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针对治理过程中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提出优化建议,搭建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多中心治理模式,从而为我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治理方案。
常卓[7](2021)在《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文本量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呈现快速增加趋势。学校体育作为我国“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然而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呈现逐年加重趋势,由此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在预防和应对体育伤害事故的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由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政策文件提出的背景以及出发点不同,因此,结合相关理论和社会现实,以量化分析方式充分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文本构成,剖析其政策在政策工具选择配置中所潜在的过溢或缺失,这不仅对后续相关政策的修订与完善具有实践的指导作用,还对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优化政策的资源配置、促进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历史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全面梳理我国不同时期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文本发文年度、类型与主体情况,并从政策根源入手,采用政策工具量化剖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年—2021年)颁布的48项中小学体育伤害事故政策,并藉此探究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工具选择与使用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和应对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经历了曲折发展时期、初步探索时期、规范建设时期、深化发展时期等四个时期,涉及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文本发布主体的行政级别较高,其发文政策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但政策联合决策的程度稍低。2.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的演进伴随着政策工具数量与结构而演变,其政策中强制性政策工具使用过多,仅仅使用强制性工具已无法满足体育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过程出现的各种难题,过多的强制性政策工具已造成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结构性失衡。3.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的不同层级与政策工具类别存在交叉作用,政策中政府偏向于制定和采用以政府责任层管理学校责任层的政策工具,但责任层级政策工具使用不足,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责任层、学生及家长监护人责任层、社会责任层和无事故责任层政策工具使用较少;责任层级政策工具供给不足,既存在着责任层级上政策工具使用不均衡的直观问题,也存在着政策颁布上的历史时期问题。4.学校因子、学生因子、体育教师因子、家长经费因子、社会因子、意外事故因子等是影响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工具选择与使用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政策建议在于:明确中小学体育伤害事故政策目标,科学选择政策工具;注重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提升多层级政策工具的应用;提高混合型、自愿性政策工具应用,增强政策落地执行力;提升教师、学生或家长监护人责任层的政策工具使用数量;全面分析政策工具的影响因子,优化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赵海军[8](2020)在《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以张家港市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关注,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与全民健康、全面小康高度关联,因此近些年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的体育锻炼。然而,当前社会体育设施供给量与人民群众体育健身实际需求量相差较大,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我国的体育设施中学校体育设施占了很大一部分,配置也比较完善和正规,是开展全民健身亟待需要的,但是向社会的开放率却很低。一方面是社会体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学校体育设施的极大浪费,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势在必行,需要进一步优化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中的政府职能,更好的推动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本论文以政府职能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政府职能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结合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服务市场化理论等公共管理学理论,从政府运行职能的角度指出政府在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中应履行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其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调查研究方法对张家港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现状以及政府职能履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了政府履职中存在的计划职能发挥不充分、组织职能发挥不科学、协调职能发挥不到位、控制职能发挥不完善等问题。然后,针对以上问题运用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从政府职能的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指出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公共服务理念欠缺、市场化程度不高、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督评价机制未建立。最后,本文以优化政府职能为视角,运用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并借鉴了上海普陀区、日本政府等国内外先进地方政府推进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做法,从发挥计划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组织职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加强协调职能,健全公共服务机制;完善控制职能,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等方面为张家港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中政府职能优化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并为其他地方政府有效推进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提供借鉴和参考,以缓解全民健身体育设施供给不足矛盾,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虞文敏[9](2020)在《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的治安防控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导致的城市扩张和农村人口对城市资源需求的提升产生的人口迁移,使得原本泾渭分明的农村和城市的边界模糊甚至消除,产生具有特殊属性的城乡结合部区域,区别于“熟人社会”为主的农村和运行机制成熟的城市。人口流动频繁、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社会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使得城乡结合部成为治安问题频发的重点区域。城乡结合部的中小学校园,也成为财产损失、人身侵害等各类案、事件高发的场所。因此,系统化研究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治安问题的发生规律,对于强化城乡结合部校园治安管理,减少该区域违法犯罪,促进校园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中小学校园的治安防控工作,以城乡结合部的中小学校园为研究主体,根据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理论、防卫空间理论和犯罪机会理论,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以及案例分析法,围绕问题探究、原因分析、域外经验借鉴和对策建议四个层面展开。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的主要治安问题有:校外人员针对教师、学生实施违法犯罪方面;在校学生实施违法犯罪方面;学校教工实施违法犯罪方面。从家庭教育、学校和政府管理以及社会环境等角度进行剖析,产生这些治安问题的原因是: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复杂;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学生生源复杂;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安防配套设施不健全;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治安防控工作不到位等。国外制定校园安全法律;建立专门的校园警察机构;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提供充足的防控经费和科学的防控设施保障;实施全面科学的校园周界安全防范措施等经验做法对我国校园安保的有借鉴意义。为此,加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的治安防控,在政府层面,强化政府、公安机关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在校园治安防控方面的相互分工协作,共同对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和重点因素进行的摸排整顿;在校园管理层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校园安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管理制度;在家庭教育层面,通过教育宣传优化家庭教育,创新教育监护模式,建立预防涉校案、事件的家庭防线。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治安事件的特征和规律并且找到与之对应的防范机制,为有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谢宇[10](2020)在《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以近几年发生的三起事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孩子是整个家庭的希望,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涉及亿万个家庭,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学校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学校紧抓不放的一项管理任务。随着我国体制深层次改革的加速和发展模式的转换,社会转型不断深入,社会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社会矛盾也不断增多,我国已经进入风险社会时期,再加上学生这个群体身份的特殊性和敏感性,而且中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发育不够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应急反应能力弱,自我防御能力低,学校又具有人口密度高、安全隐患大的特点,因此,中小学生的安全受到教师、学校、家长、政府以及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纵观近几年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呈直线上升趋势,这凸显了当前中小学脆弱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本文以上海市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选取近几年的三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通过综合分析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整体治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应急管理理论,提出系统而全面地解决和改进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的方案和对策。文章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技术路线,对国内外研究学者关于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总结形成文献研究综述。第二章对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理论进行逐一论述,主要详细阐述突发事件、中小学突发事件、中小学应急管理的概念和特点,介绍整体治理、危机管理、应急管理理论,为论文的后续论述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对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进行论述。第四章典型案例描述,介绍三种类型的校园突发事件发生背景及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同时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结合相关案例,剖析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章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结出上海市中小学在应对校园突发事件时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通过对国外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的借鉴和汲取,结合理论与实际研究的结果,从构建完善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平台、整合社会力量深化部门协同合作、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加强中小学应急管理能力、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等六个方面,提出系统解决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的切实性对策建议。综上所述,本文希望通过研究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关问题,既能提出实质性的对策有效预防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又能在最大限度上降低突发事件给中小学和社会带来的伤害,使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为构建周密的、系统的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供理论指导依据,完善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乃至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二、中小学学校事故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学学校事故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1.我国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突出 |
2.日本安全教育实施成效显着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 |
2.国内研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安全 |
2.安全教育 |
3.校园安全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五)研究目的和内容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内容 |
(六)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背景 |
(一)自然灾害频发 |
(二)学生伤害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
(三)学校是开展安全教育的主要场所 |
二、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的梳理与分析 |
(一)课程体系的内容 |
1.以基本安全知识讲授为主的小学阶段 |
2.以知识讲授和简单的技能掌握为主的初中阶段 |
3.以掌握实用性技能和树立价值观为主的高中阶段 |
(二)课程体系的实施路径 |
1.以保健体育课为中心的跨学科教学 |
2.安全活动及演练中进行安全教育 |
3.校外体验性学习及社会合作 |
(三)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 |
1.政策支持 |
2.中小学安全教育实施的保障 |
三、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的特点 |
(一)安全教育内容渗透到各科教学当中 |
(二)内容和活动具有较强实践性 |
(三)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教学 |
(四)各层级分工明确,社会参与度高 |
四、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一)重视学校安全教育内容体系化建设 |
1.提高安全意识培养 |
2.全面拓展安全教育内容 |
(二)加强安全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培养 |
(三)创新多样化教学形式,丰富地区性安全教育内容 |
(四)明确责任主体,提高社会参与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小学安全教育指导内容 |
附录B 中学安全教育指导内容 |
附录C 高中安全教育指导内容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职业启蒙视域下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探析 ——以G市LY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国家政策导向: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拓展普通教育新维度 |
2.基地建设需要:开发职业体验课程,打造体验场景新平台 |
3.中职实践探索:依托中职教育资源,构建职普融通新路径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研学基地研究 |
2.职业体验研学基地研究 |
3.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本研究创新之处 |
二、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中等职业学校 |
2.职业启蒙 |
3.职业体验 |
4.研学旅行 |
5.研学基地 |
(二)理论基础 |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2.金兹伯格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3.STEAM教育理论 |
4.大卫·库伯体验学习理论 |
三、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调查研究 |
(一)调研设计 |
1.焦点团组访谈 |
2.问卷调查设计 |
(二)调研结果分析 |
1.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
2.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的可行性 |
四、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路径探析 |
(一)基地建设定位 |
1.基地建设目标 |
2.基地服务对象 |
3.基地建设思路 |
(二)组织机构设立 |
(三)研学课程开发 |
1.课程目标定位 |
2.课程内容设计 |
3.课程实施评价 |
(四)师资队伍建设 |
(五)保障措施支持 |
1.落实政策指导,保障经费来源 |
2.多元主体联动,健全运行机制 |
3.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研学场所 |
4.建立制度体系,落实基地保障 |
五、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方案探索——以G市LY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案例 |
(一)G市LY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基础 |
1.调查研究设计 |
2.调查实施情况 |
3.调查结果分析 |
(二)G市LY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方案探索 |
1.设立研学指导部门,明确岗位管理职责 |
2.开发优质研学课程,构建研学课程体系 |
3.完善基地硬件设备,优化研学环境设施 |
4.建设研学师资队伍,提升导师专业能力 |
5.健全组织管理保障,推进基地全面建设 |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焦点团组访谈大纲 |
附录二 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开展现状调查问卷(中小学教师) |
附录三 G市LY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访谈大纲 |
附录四 《山水文化与导游》研学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
附录五 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方案评价与反馈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3)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学生安全区域制度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学生安全区域制度 |
二、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非传统安全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习近平社会治理观点 |
第三章 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困境 |
第一节 校园周边安全形势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第二节 校园周边安全形势调查结果 |
一、校园周边安全环境 |
二、校园周边安全法律法规关注与实施 |
三、校园周边安全治理主体 |
第三节 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问题分析 |
一、交通安全问题分析 |
二、治安安全问题分析 |
三、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分析 |
四、消防安全问题分析 |
第四章 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的成因 |
第一节 社会因素带来困扰与挑战 |
一、城镇化的影响 |
二、市场化的影响 |
三、网络化的影响 |
四、全球化的影响 |
第二节 学校安全管理缺失 |
一、安全教育观念滞后 |
二、安全教育专业教师匮乏 |
三、承担安全压力过重 |
四、安全管理权力具有局限性 |
第三节 治理主体难以形成合力 |
一、校园周边法治保障不充分 |
二、校园周边安全治理缺乏长效性 |
三、治理主体责任划分不明确 |
四、普通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不高 |
第四节 未成年人自保能力不足 |
一、中小学生安全意识淡薄 |
二、中小学生防范技能匮乏 |
三、青春期叛逆心理波动 |
第五节 家庭安全管理不当 |
一、忽视家庭安全教育 |
二、过度呵护未成年人 |
三、监护职责履行不到位 |
第五章 建立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的路径 |
第一节 政府主导的行政路径 |
一、构建中小学生安全区域治理部门联动机制 |
二、构建中小学生安全区域治理监管机制 |
三、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区域法律保障 |
第二节 学校管理的主体路径 |
一、完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 |
二、做好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
三、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
第三节 企业竞争的市场路径 |
一、推进市场化安保运行机制 |
二、积极鼓励市场筹集资金 |
三、转变学校周边企业经营理念 |
第四节 公共参与的社会路径 |
一、增强社区责任意识 |
二、促进家庭积极参与 |
三、发挥媒体正面效应 |
四、鼓励非营利组织参与其中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治理调查问卷 |
附录 B |
附录 C 河南省3市7所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问题观察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4)乡镇初级中学校园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衡水市桃城区X乡镇初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校园安全是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内容 |
(二)校园安全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 |
(三)校园安全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
(四)案例学校的安全管理在同类学校中具有典型性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内容、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和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本研究相关理论基础、概念界定及案例学校基本概况 |
一、理论基础 |
(一)安全系统理论 |
(二)公共安全管理理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安全的概念界定 |
(二)校园安全的概念界定 |
(三)校园安全管理的概念界定 |
三、案例选取与简介 |
(一)样本案例选取缘由 |
(二)样本案例简介 |
第二章 衡水市桃城区X乡镇初级中学校园安全管理的现状调查 |
一、样本选取与问卷设计 |
(一)样本选取 |
(二)问卷设计与维度 |
(三)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二、校园安全管理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 |
(一)学校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及能力 |
(二)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及机制基本完善 |
(三)学校软硬件环境基本合格 |
第三章 衡水市桃城区X乡镇初级中学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调查 |
一、衡水市桃城区X乡镇初级中学校园安全管理问题的质性分析 |
(一)访谈提纲设计与样本选取 |
(二)资料收集和理论抽样 |
(三)开放编码 |
(四)轴向编码 |
(五)选择性编码 |
二、衡水市桃城区X乡镇初级中学校园安全管理问题的质性研究结果讨论 |
(一)学校安全意识及能力有待加强 |
(二)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及机制有待完善 |
(三)学校软硬件环境有待改善 |
第四章 衡水市桃城区X乡镇初级中学校园安全管理对策 |
一、加强师生及家长安全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
(一)多措并举,增强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及能力 |
(二)改进方法,安全教育形式上要重视实践,内容上要更加系统 |
二、继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及机制建设 |
(一)对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更新 |
(二)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和监管力度 |
三、继续提升学校软硬件环境水平 |
(一)软件环境方面,加大网络监管力度 |
(二)硬件环境方面,不断改善校园硬件环境 |
(三)校外环境方面,积极创造安全的校外环境 |
第五章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中小学校园篮球伤害事故的致因、法律责任及对策研究 ——以60份裁判文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核心概念界定 |
1.4.2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相关研究 |
1.5 综述小结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案例分析法 |
2.2.3 逻辑分析法 |
2.2.4 访谈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中小学校园篮球伤害事故案件概述 |
3.1.1 中小学校园篮球伤害事故案例涉诉法院 |
3.1.2 中小学校园篮球伤害事故案例诉讼当事人 |
3.2 中小学校园篮球伤害事故成因分析 |
3.2.1 校方责任型伤害事故 |
3.2.2 学生责任型伤害事故 |
3.2.3 意外伤害事故 |
3.3 中小学校园篮球伤害事故责任认定 |
3.3.1 中小学校园篮球伤害事故法院判决的法律依据 |
3.3.2 中小学校园篮球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 |
3.4 中小学校园篮球伤害事故司法裁判中存在的问题 |
3.4.1 公平责任原则适用不当 |
3.4.2 法院对校方安全保障义务要求过高 |
3.4.3 过错推定原则加重学校证明责任 |
3.4.4 自甘风险原则缺乏适用 |
3.5 中小学校园篮球伤害事故的防范对策 |
3.5.1 加强篮球场地、器材的管理 |
3.5.2 规范篮球规则和普及篮球运动知识 |
3.5.3 切实履行体育教师职责 |
3.5.4 做好篮球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2.1 关于校方安全保障义务的范围 |
4.2.2 关于公平责任的适用 |
4.2.3 关于自甘风险条款的适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件1 参考裁判文书情况 |
附件2 专家访谈问题提纲 |
(6)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我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二、我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及类型分析 |
(一)利益相关者分类分析逻辑框架 |
(二)识别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 |
(三)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分类 |
(四)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治理中的各类利益相关者责任分析 |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我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案例分析 |
(一)选取案例介绍 |
(二)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治理中各类利益相关者行为存在的问题 |
(三)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治理中各类利益相关者存在问题的原因 |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我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治理对策 |
(一)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加强能力建设 |
(二)期望型利益相关者:规范行为方式 |
(三)潜在型利益相关者:促进功效发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治理中利益相关者分类调查问卷 |
致谢 |
(7)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文本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1.1.2 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研究的迫切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研究设计 |
2.1.1 数据来源 |
2.1.2 研究工具与数据操作 |
2.2 国内外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研究的年度发文量分布 |
2.3 国内外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研究的热点聚焦 |
2.3.1 国内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研究的热点聚焦 |
2.3.2 国际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研究的热点聚焦 |
2.4 国内外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研究热点演进 |
2.4.1 国内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研究热点演进 |
2.4.2 国际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研究热点演进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内容分析法 |
3.2.3 历史研究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预处理与量化框架构建 |
4.1 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数据处理 |
4.1.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4.1.2 类目分析与编码 |
4.1.3 信效度检验 |
4.2 基于政策工具的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分析框架构建 |
4.2.1 X维度:政策工具类别 |
4.2.2 Y维度:事故责任层级 |
4.2.3 Z维度:时间序列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我国不同时期的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 |
5.1.1 曲折发展时期 |
5.1.2 初步探索时期 |
5.1.3 规范建设时期 |
5.1.4 深化发展时期 |
5.2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文本的统计 |
5.2.1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文本年度情况分布 |
5.2.2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文本类型情况分布 |
5.2.3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文本发布主体情况 |
5.3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量化分析 |
5.3.1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单维度量化分析 |
5.3.2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二维量化分析 |
5.3.3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工具选择与使用的历史变迁分析 |
5.4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工具选择与使用的影响因素 |
5.4.1 因子分析模型简介 |
5.4.2 学生因子 |
5.4.3 学校因子 |
5.4.4 体育教师因子 |
5.4.5 家长因子 |
5.4.6 意外事故因子 |
5.4.7 社会因子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明确中小学体育伤害事故政策目标,科学选择政策工具 |
6.2.2 注重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提升多层级政策工具的应用 |
6.2.3 提高混合型、自愿性政策工具应用,增强政策落地执行力 |
6.2.4 提升教师、学生或家长监护人责任层的政策工具使用数量 |
6.2.5 全面分析政策工具的影响因子,优化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录A:政策文本统计表 |
附录B:1949-2021年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文件目录一览表 |
附件C:部分编码内容及其格式一览表 |
附录D:1949-2021年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工具X、Y维度统计表 |
附录E: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以张家港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 |
2.1.2 政府职能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公共服务市场化理论 |
第三章 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中政府履行职能现状 |
3.1 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中的政府职能 |
3.1.1 计划职能 |
3.1.2 组织职能 |
3.1.3 协调职能 |
3.1.4 控制职能 |
3.2 张家港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现状 |
3.3 张家港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中政府履职情况 |
3.3.1 立足公益,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提供服务 |
3.3.2 加强统筹,以财政拨款作为资金保障 |
3.3.3 多方参与,建立各部门分工协作机制 |
3.3.4 因地制宜,形成安全有序的开放模式 |
第四章 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中政府履职存在的问题 |
4.1 .计划职能履行不充分 |
4.1.1 服务意识不够强 |
4.1.2 顶层设计不完善 |
4.1.3 规章制度不健全 |
4.2 组织职能履行不科学 |
4.2.1 资金保障不充足 |
4.2.2 管理力量较薄弱 |
4.2.3 市场作用未发挥 |
4.3 协调职能履行不到位 |
4.3.1 职能部门配合不力 |
4.3.2 学校主体责任缺失 |
4.3.3 社区支持力度不足 |
4.4 控制职能发挥不完善 |
4.4.1 事前控制未建立 |
4.4.2 事中控制未落实 |
4.4.3 事后控制不到位 |
第五章 原因分析及国内外经验借鉴 |
5.1 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政府履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1 公共服务理念欠缺导致计划职能不充分 |
5.1.2 市场化意识不强导致组织职能不科学 |
5.1.3 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协调职能不到位 |
5.1.4 监督评价机制缺失导致控制职能不完善 |
5.2 国内外经验借鉴 |
5.2.1 上海普陀区做法及经验借鉴 |
5.2.2 日本政府做法及经验借鉴 |
第六章 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中政府职能优化对策 |
6.1 发挥计划职能,形成科学开放体系 |
6.1.1 增强服务理念 |
6.1.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6.1.3 健全规章制度 |
6.2 优化组织职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
6.2.1 加大财政投入 |
6.2.2 发挥社会组织力量 |
6.2.3 引入市场化机制 |
6.3 加强协调职能,健全公共管理机制 |
6.3.1 构建沟通协调体系 |
6.3.2 加大对学校支持力度 |
6.3.3 提高社区参与意识 |
6.4 完善控制职能,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
6.4.1 建立事前控制 |
6.4.2 落实事中控制 |
6.4.3 加强事后控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的治安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实地调查法 |
1.3.3 案例分析方法 |
1.4 理论基础 |
1.4.1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理论 |
1.4.2 防卫空间理论 |
1.4.3 犯罪机会理论 |
2 概念界定 |
2.1 城乡结合部 |
2.2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 |
2.3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治安防控 |
3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的主要治安问题 |
3.1 校外人员针对教师、学生实施违法犯罪方面 |
3.1.1 针对出入校园人员的极端暴力事件屡有发生 |
3.1.2 非法侵害校园人员财物案件频发 |
3.2 在校学生实施违法犯罪方面 |
3.2.1 校园欺凌行为明显多于城区 |
3.2.2 侵害学生财物案件占比较高 |
3.3 学校教工实施违法犯罪方面 |
3.3.1 故意伤害学生案件易发 |
3.3.2 猥亵、强奸学生案件时有发生 |
4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治安问题主要原因分析 |
4.1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复杂 |
4.1.1 校园周边征地拆迁导致无业人员剧增 |
4.1.2 校园周边房租低廉吸引大量流动人口集聚 |
4.1.3 校园周边小型不正规娱乐服务场所数量较多 |
4.2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学生生源复杂 |
4.2.1 大量留守儿童集中就读 |
4.2.2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较多 |
4.3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安防配套设施不健全 |
4.3.1 技防设施不到位 |
4.3.2 物防设施不到位 |
4.3.3 人防措施不到位 |
4.4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治安防控工作不到位 |
4.4.1 政府相关部门对校园治安防控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不到位 |
4.4.2 对涉校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不到位 |
4.4.3 对校园周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控不到位 |
4.4.4 基层警力不足,护学岗、校园警务室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
5 国外中小学校园治安防控经验借鉴 |
5.1 制定校园安全法律 |
5.2 建立专门的校园警察机构 |
5.3 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 |
5.4 提供充足的防控经费和科学的防控设施保障 |
5.5 实施全面科学的校园周界安全防范措施 |
6 加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治安防控的具体路径 |
6.1 政府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做好校园及其周边的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
6.1.1 加大对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安全防控的支持力度 |
6.1.2 加大城乡结合部社会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
6.1.3 强化校园周边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的管控 |
6.2 强化公安机关校园安全防控职能 |
6.2.1 强化对校园周边治安乱点的整治 |
6.2.2 加强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重点人员管理 |
6.2.3 加强城乡结合部校园周界的巡逻防控 |
6.2.4 加强对校内安保人员的指导 |
6.2.5 加强校园周边的群防群治工作 |
6.2.6 加大对城乡结合部涉校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
6.3 强化校园安防措施,健全安全管理模式 |
6.3.1 加大资金投入,健全校园安全防范措施 |
6.3.2 制定校园安全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活动 |
6.3.3 完善校园事故追究责任制,提高教职工安全意识 |
6.3.4 加强教师安全防范教育,提升教师队伍建设 |
6.3.5 加强学生法治教育和心理辅导,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
6.4 强化家庭教育,创新教育模式 |
6.4.1 强化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家庭的监护责任 |
6.4.2 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创建社区教育机制 |
6.4.3 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共建共管合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以近几年发生的三起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突发事件及其相关概念 |
第二节 中小学突发事件的概念与特点 |
一、概念 |
二、特点 |
第三节 中小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
一、概念 |
二、特点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整体治理理论 |
二、危机管理理论 |
三、应急管理理论 |
第三章 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
第一节 上海市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情况 |
一、中小学校园安全逐渐受到各方重视 |
二、中小学校园安全隐患排查逐步加强 |
第二节 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
一、应急管理工作逐渐引起重视 |
二、应急预案框架初步形成 |
三、突发事件应急教育逐步加强 |
第四章 典型案例描述与分析 |
案例一:上海光明小学踩踏事件(此处为化名) |
案例二:上海中芯国际学校食品安全事件 |
案例三: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砍人事件 |
第一节 上海中小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部门存在的问题 |
二、学校存在的问题 |
三、家庭、社会缺乏正面监管校园安全的适用方式 |
第二节 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应急管理主体专业素质不够 |
二、应急管理流程存在障碍 |
三、应急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
第五章 解决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政府应采取的对策 |
一、构建完善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
二、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平台 |
三、整合社会力量深化部门协同合作 |
第二节 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学校应采取的对策 |
一、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
二、加强中小学应急管理能力 |
三、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中小学学校事故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 李晔.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职业启蒙视域下中职学校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探析 ——以G市LY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案例[D]. 徐倩文.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3]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及路径研究[D]. 赵育.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4]乡镇初级中学校园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衡水市桃城区X乡镇初级中学为例[D]. 胡亚静.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中小学校园篮球伤害事故的致因、法律责任及对策研究 ——以60份裁判文书为样本[D]. 徐霞. 首都体育学院, 2021(12)
- [6]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我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治理问题研究[D]. 董竞荃. 吉林大学, 2021(01)
- [7]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政策文本量化研究[D]. 常卓.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以张家港市为例[D]. 赵海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4)
- [9]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的治安防控研究[D]. 虞文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1)
- [10]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以近几年发生的三起事件为例[D]. 谢宇.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