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产权为纽带重组国有资产——一汽集团轻型车企业并购简析(论文文献综述)
蒋建国[1](2012)在《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9年我国出台的《国家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将推进兼并重组作为我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明确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在此背景下,为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长丰集团与广汽集团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企业自身战略发展要求,双方于2009年5月21日签订了《湖南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长丰集团将持有的长丰汽车股份部分转让给广汽集团,转让的股份数占长丰汽车总股本的29%。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战略管理理论、市场营销理论对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优化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分析范围包括了并购、兼并、收购的概念界定与区别、我国企业股份转让的发展历程及动因,深入分析了长丰汽车股份转让的背景、动力机制、合作方案与模式,并对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的战略效应进行了全面评价,旨在探索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的战略效应优化途径。本文认为长丰集团与广汽集团二者的并购重组,不但有利于湖南汽车产业的做大做强,而且有利于振兴和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当前,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已经初步显现,这些效应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品牌效应逐步提升,自主品牌势力不断得到壮大;二是财务效应已见成效,资产总额与企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三是产业效应日渐显现,生产效能与产品开发均有重大突破;四是市场绩效不断提升;五、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在融合的第一年实现了全面的跨越。在此基础上,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应进一步优化,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拓展营销网络,迅速扩大网络营销终端;二是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实现共同的价值观,实现组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传递共同价值理念;三是充分尊重并考虑员工合理需求,让企业与员工实现共同发展;四是要加强同广汽集团的技术力量重组,充分利用广汽集团强大的技术研发体系,实现技术力量的重组与提升;五是应加快与三菱汽车全面合资合作的步伐,加大从三菱汽车引进新车型的力度,迅速提升公司汽车销量,从而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傅俊[2](2007)在《汽车业外资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及定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汽车工业产能严重过剩,传统市场日趋饱和,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国汽车市场成为各大跨国公司争夺的热点,各大跨国汽车公司纷纷抢滩中国。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企业为了引进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也纷纷与国外投资者合作,汽车业外资并购市场异常火热。外资并购作为一种交易必然要涉及企业价值评估和定价问题。企业的评估价值是定价的依据,而价格是买卖双方谈判的核心问题。交易价格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并购活动的成败,也关系到外资并购我国汽车企业中国家利益的保障。因此对汽车业外资并购中的企业价值评估和定价进行研究极具现实意义。本文以经济学、财务管理学、统计学、跨国并购理论为指导,汲取国内外外资并购、企业价值评估及定价研究的前沿成果,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比较分析及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我国汽车业外资并购中的企业价值评估及定价问题为主线,从分析外资并购入手,介绍了外资并购的基本理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汽车业外资并购中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并购的价值来源——协同效应、影响外资并购定价的因素、拍卖定价方式,并通过分析东风日产这一成功案例得出一些成功启示,最后对汽车业外资并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认为,我国目前汽车企业的竞争力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比差距较大,汽车业外资并购市场仍属于买方市场且国有股“所有者缺位”,这一切都使得我国汽车企业在与外方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双方综合博弈确定的并购价格必然对我方不利。对此,本文认为外资并购定价应引进市场竞价机制,扭转在“一对一”谈判中中方的劣势地位。已发生的东风日产合资并购案例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我国汽车业可以由此获得一些经验启示。
蒋卫平[3](2006)在《我国企业集团对上市子公司业绩影响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5年12月国资委提出,集团整体上市将成为2006年国企改革的趋势和亮点。本文正是从这个资本市场中的现实问题入手,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路径与我国企业集团所处的转型经济环境的基础上,从交易费用理论、信息经济学、新兴市场与转型经济理论角度,提出了“中国企业集团是否应该整体上市?”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我们通过理论分析,认为上市公司母公司的企业集团既是是政府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果,也是政府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战略的工具,在我国25年的市场经济改革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在转型经济时期的国家,企业集团的出现弥补了市场机制的不足,提高了经济效率。同时,作为国有资产三级监管体系的中间环节,企业集团担任了出资人的角色,部分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位”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得出了一些结论:(1)本文首先论证了我国企业集团背景对上市公司业绩和公司价值有着显着的影响;(2)不同性质实际控制人将通过集团背景,对上市子公司的业绩和公司价值将产生显着影响;(3)在不同的改革路径下形成的国有企业集团中,市场对于以国有企业剥离资产实现上市的模式评价显着偏低、市场对实际控制人属于“企业集团背景”或类似集团功能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评价显着由于“政府或国资委”。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国有企业是否应该整体上市?”,必须首先细分为不同类型,其中采用“分拆重组上市模式”的国有企业,通过整体上市能够增加市场价值;而采用“整体重组上市模式”从而形成的“母公司(集团公司)→上市公司”组织结构则有利于增加上市子公司价值,从而使所有国有上市公司的最终所有人——国家能够享受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福利。在回答了哪一类国有企业适于整体上市的问题后,紧接着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如果对“分拆重组上市模式”的国有企业进行整体上市,应该怎样进行会计计量与确认?企业的整体上市不仅涉及的会计业务复杂,更重要的是其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海外上市业务,涉及标的价值庞大,因此符合中国国情特色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以及恰当的会计政策选择将涉及国有资产安全与增值、保值问题。在第二部分的研究中,我们首先将此类国有企业的整体上市定义为“回整上市”模式,并通过规范研究的方法讨论该业务的会计计量属性,针对我们的转型经济特整体,提出“修正的权益结合法”的概念;并且通过TCL集团上市的案例,提出了分析企业合并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的理论框架,期望为正在制定中的我们《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提供了一些建议性的意见。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同类研究主要是以国外市场的制度背景为基础,很少涉及转轨经济下中国企业集团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尤其是结合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本研究紧扣中国企业集团演进的历史过程以及市场变迁的制度背景(比如产权制度的缺失、市场失灵、行政主导下的企业合并、母公司剥离资产上市等),结合新兴市场特点(如国有资产退出相关行业存在障碍、市场垄断和过度竞争并存、管制不利与管制过度等现象),以及我国企业集团独特的成长路经探求我国企业集团的特征、作用以及政策意义。为考察我国企业集团独特的产生、发展以及意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企业集团是否应该整体上市”的现实问题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2、本文首次将控制权性质、企业集团背景、上市公司业绩联系起来,揭示了以往研究文献所忽略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这些研究结论为理解我国上市公司特征、评估公司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3、本文针对我国国企改革遗留问题——“剥离形成的企业集团”不利于上市公司价值和业绩,提出了“回整上市”的解决思路,并讨论了该业务的计量属性,提出了“修正的权益结合法”的概念。这些讨论为那些适合通过企业集团与上市子公司合并、实现整体上市业务所涉及的会计问题提供了思路,也使本文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始有终,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4、有关“企业集团”的定义在国内鲜有统一的认识。本文对其的界定方法既考虑了国情,同时也尽量的与国际主流的定义保持一致,从而使我们的研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具有可比性。本文在考虑了有关“企业集团”的经济学理论定义、国家统计局定义、国家工商总局定义的基础上,首次将“系”的概念融入其中。5、在数据信息方面,由于2004年起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第四章:股本变化及股东情况“新增”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一栏。相对于前人的研究,我们拥有了更多关于上市公司直接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方面的信息,则对于我们研究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以及上市公司之间的公司治理特征提供了更完整的信息。
施中华[4](2006)在《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研究》文中提出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竞争内容,围绕该产业展开的研究在国内外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应用探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聚焦于中国轿车产业1979年至2005年的发展时间段,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方法和框架来研究其演化过程及其原因。沿着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理论解释的研究思路,本文首先运用SCP的分析方法,对二十年多来中国轿车产业变迁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运用博弈论和系统论的基本思路,从内部竞争均衡和外部影响因素两个角度诠释其演变的原因,从而完成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变理论框架的构建。中国轿车产业变迁过程大致将其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产业引入期、首次价格战、密集进入期、井喷增长期和品牌扩散期。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出台之前,中国轿车生产处于引进国外车型、填补各档产品空白时期,即产业引入期。此时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企业之间的竞争以数量竞争为主,生产能力扩张成为企业的主要竞争手段。中央和地方的一些汽车生产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形式争相生产轿车,当这些厂商积累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之后,生产能力逐渐超过了市场需求,价格竞争逐渐替代了产能竞争,轿车产业自然步入价格战期。1996年至1998年期间,即使在轿车价格实行国家指导价的严格管制下,轿车产业经历了几次大的价格战。在生产规模达不到最小经济规模的条件下,面对降价对利润的不断侵蚀,中国轿车生产企业一度试图通过共谋稳定市场,1998年第一个轿车价格联盟协议出现。然而,轿车产业所带来的高利润吸引了众多厂商进入,这种共谋状态并没持续多久。1999年至2001年的三年间,国际品牌通过合资的形式不断进入利润较为丰厚的中高端轿车市场,民营和地方企业通过边缘化进入的方式进入易于拷贝的中低端轿车市场,中国轿车产业步入密集进入期。2001年是中国轿车产业的分水岭,不仅产业政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且厂商竞争呈现新的格局,主要特征是从“弱竞争”走向“强竞争”。轿车价格国家指导、产品目录审批制取消后,企业之间的价格战不断爆发,新车型如雨后春笋般推向市场。需求弹性的经济规律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轿车产业出现连续多年的井喷式增长。井喷增长期过后,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再次呈现,轿车生产企业的库存迅速增加。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出台之后,企业间的竞争逐渐恢复理性,差异化的品牌竞争正逐步取代纯粹的价格竞争,轿车产业步入品牌扩散期。在这一时期,轿车生产企业通过完善产品质量空间,在不同的细分市场开始进行品牌扩散,不同企业逐步在不同产品质量空间上的垄断势力,从而获得高于市场平均回报率的盈利水平。对中国轿车产业组织特征进行了深入考察后,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基本知识,对不同阶段企业竞争及其产业均衡的模式进行了理论研究。在初始的厂商古诺竞争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放松假设条件多次进行扩展,建立了产能约束、产量扩张、市场进入、竞争优势、品牌扩散等多个静态均衡模型,以此来分析企业数量竞争的缘由、产量扩张的动机、不同谈判能力企业不同进入方式的原因、企业市场份额差异的内在因素、企业品牌扩散的绩效影响等等,从而为中国轿车产业组织的内在原因及其演化方式提供了严密的理论解释。然后本文对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的外部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行政壁垒、产权关系、消费环境、技术创新四大外部因素变化对产业竞争均衡条件的影响,以此作为静态均衡理念模式的补充。最后本文对未来竞争格局进行了初步的推测,对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提出了必要的建议。
杨轶[5](2005)在《中国汽车工业外资并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第五次并购浪潮的推动下,伴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中国的外资突破了以合资或独资为主的经营模式,逐步开展并购行为并产生新的研究热点。中国汽车工业在长期合资后已暴露出诸多弊端,如何利用外资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基于目前中国经济及汽车工业的现状,提出了对汽车工业进行外资并购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在总结国内外汽车行业外资并购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针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比较分析了我国利用外资的两种主要形式,指出了外资并购将逐渐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主要方式。第三章,从整体分析、内部结构、并购主体以及并购模式四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外资并购现状,揭示了我国汽车工业外资并购的特性;第四章,主要从中国政府、目标企业和并购方三个角度,分析探讨了我国汽车工业发生外资并购的具体原因。第五章,着重分析了外资并购可能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以此为主要依据,提出了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合理引导外资对汽车业的并购。最后,对全文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汽车行业外资并购是不可逆的潮流,政府要完善法规,通过政策引导外资并购的目标企业和进入领域,避免由并购引起的国有资产流失等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现象,保证汽车工业良性的健康发展。
刘洪德,刘希宋[6](2004)在《我国汽车产业重组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阐述我国汽车产业组织演变的基础上 ,对国内外汽车产业的重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论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产业重组的关系 ,指出进行汽车产业重组动因 ,并提出了中国汽车工业产业重组的思路和对策。
杨洁[7](2004)在《企业并购整合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升级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企业并购规模和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全球的并购活动处于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与世界范围的企业并购浪潮同步,我国企业的并购活动也日益频繁,许多大企业的并购行为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然而,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并购并不是简单的企业合并、联合或拆分,而是一个复杂的、科学的以资本连接为纽带,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并购与并购后整合,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系统运作过程。国内外每年都有大量的并购案例发生,但成功率却不高,与企业并购的战略期望相比,很多企业并购后没有或部分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要求。探究并购失败或付出高昂代价的根本原因,就是并购后的整合不力,使得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在战略、组织、管理、人员和文化等方面的匹配性出了问题。本文就是针对现实中企业并购后在要素整合中存在的问题,着眼于并购后新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提高而展开的研究。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吸收和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有益成分,将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分析了企业并购的形式、特征、动因和发展历程;通过对企业并购成败原因的探析,阐述了并购整合对企业并购成败的重要影响,得出了并购的价值源于后期整合的结论;提出了并购整合的内涵、系统架构和整合模式;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对并购整合的六个支点——战略整合、组织与管理整合、文化整合、人力资源整合、财务资产整合和能力整合的理论演变、整合原则、运做方式和策略选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最后对中国企业<WP=328>的并购整合环境和应关注的要点进行了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外共分八章和附录。第一章,企业并购概述与理论溯源。在界定企业并购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并购的本质和形式。对企业并购整合活动进行了理论剖析,首先以马克思的资本集中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交易费用理论、企业成长理论、企业竞争力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对企业并购整合的理论解释;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率论、市场势力理论、代理理论、企业发展理论和价值低估理论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隐藏在大量并购活动后面的真正动机。分析了国外企业并购的发展阶段和特点,特别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第五次“战略并购”浪潮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我国应从中得到的启示,以此引伸出后面需要讨论的问题。第二章,企业并购后整合探究。从国内外企业并购成败的分析出发,探析了并购失败的原因,提出了企业并购有效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提出了并购后的整合效果是决定并购成败关键的观点。以大量的实例阐明了并购整合的功能和成功进行并购整合应遵循的原则;从系统的视角构建了基于企业核心能力提高的并购后整合的系统层次框架,包括战略性资产层次整合、要素层次整合和职能活动层次整合体系。在综合考虑战略依赖性和组织独立性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吸收式、共生式、保护式和控制式整合模式,并购后的企业可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为使并购后整合成功运做,以实证方法总结出整合操作中应注意的四个因素,即整合应贯穿并购全过程、确定专人和专门机构来实施整合、快速进行组织和人员整合和把握适宜的整合边界。第三章,企业并购的战略整合。战略是企业经营行为的纲领。为此本章从战略内涵及战略与环境的协调分析入手,提出了战略整合是其它各项整合基础的观点。并从战略整合的准备、战略调整与定位、在目标企业推行新战略三个方面阐述了战略整合的运作方式。建立了目标企业选择模型和价值评价方法。同时,对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载体——产品结构的整合提出了可操作的方式。 <WP=329>第四章,企业并购的组织与管理整合。企业战略需要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来保证实施。本章分析了组织整合在战略变化、环境变化和规模及成长阶段变化条件下的必然性,阐述了并购中组织整合的战略意义以及整合中应遵循的原则。为使并购后的企业成为一个高效率运营的组织体,提出了组织整合的实现方式:即确立适应新战略所需要的组织结构要素;建立新组织高效率运行的纵向和横向控制系统;对各组织单元进行授权;确定有效的集权和分权关系。同时,本章对并购后企业生产经营单位的整合原则和具体方式作了研究。最后提出了通过管理制度的兼容和移植实现管理协同效应的途径。第五章,企业并购的文化整合。本章从企业文化的一般理论阐释入手,分析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功能及构成要素。通过对并购中的企业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积极性和消极性、渐进性和反向性等双重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各种文化差异可能产生文化风险,进而导致企业经营理念和方式、价值观念、利益分配、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冲突。以大量实例论证了文化整合对并购成败及效率的重要影响。为探讨文化整合的实际操作,阐述了在并购后企业进行文化整合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初始阶段、撞击阶段、融合阶段和创新阶段的具体整合策略和和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归纳出了可供企业选择的四种文化整合模式:促进式、融合式、注入式和保留式,并对如何选择文化整合模式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企业并?
王习农[8](2004)在《开放经济中企业跨国并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跨国并购浪潮席卷全球,一方面加速经济全球化步伐,另一方面加速其自身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全球经济向自由化、开放化发展,而任何国家在这一国际大趋势下无动于衷都无异于自甘落后。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而加入WTO,又为我国面向全球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给我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跨国并购大潮下,我国企业如何确立新的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如何应对,从而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走向开放,将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正是以开放经济中增强我国企业竞争优势为主线,通过建立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全面研究当前跨国并购大潮下我国企业发展战略和政府行为取向问题。全文共分七个部分。导论:主要是在说明论文选题背景和国内外跨国并购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立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简要说明全文的主体结构和框架构思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明确本论文主要创新之处。 第一章,跨国并购实践及理论: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指出当前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即国际投资以跨国并购投资为主。同时,在总结全球跨国并购实践的基础上,界定开放经济内涵,给出跨国并购概念,分析跨国并购实质,梳理当前国际上关于跨国并购动因的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以国内企业并购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为基础)并进行综合评价,旨在吸收利用并加以创新。本章对跨国并购和跨国新建两种FDI方式加以比较,进而说明在总体上跨国并购优于跨国新建而成为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方式的原因。第二章,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MCCAT):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是在评价利用国际各种跨国并购理论的基础上实现的一个理论创新,目的在于架构解释跨国并购动因的一个相对统一的理论。本章核心观点在于:企业并购的动因是企业试图利用自身竞争优势通过企业并购或跨国并购去获取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以使企业获得长期发展和持久利润。本理论以企业客观存在市场竞争优势为前提,提出市场综合竞争优势概念和函数,分析形成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探讨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构成、作用和选择方法,并以此为指导结合我国实际,确立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时代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战略目标,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为战略重点,以合作性战略、进攻性战略、防御性战略、宏微观环境相协调战略为战略方式。以下四章则以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时代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为指导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外国企业并购中国企业:本章以合作性战略为指导,在归纳我国企业客观存在的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分析外国企业并购我国企业的动因和现状,指出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把国有企业改革放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中重新定位,进而提出我国企业<WP=4>制度和机制创新的构想。同时强调在外资并购大举进攻的挑战下,我国企业必须加快自身并购进程,快速形成规模经济的必然趋势。在知识优势日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前提下,我国企业经营战略必须作相应调整。最后,阐述通过打造我国企业竞争优势构建我国产业竞争力进而塑造国家竞争力的问题。第四章,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本章以进攻性战略为指导,在分析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动因和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指出我国企业如何利用自身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获取更大竞争优势的策略和技术问题,并对如何促进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推进中国企业国际化提出相应对策。第五章,跨国并购与企业外部环境:本章以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相协调战略为指导,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注重从本国实际出发,针对目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宏观层面存在的问题,着力从政府管理、法律、金融和市场等四方面探讨如何为开放经济中我国企业构建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积极参与跨国并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六章,跨国并购与经济安全:本章以防御性战略为指导,重点论述跨国并购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防范、企业跨国并购防御、民族经济安全、国家安全和其他国际风险防范与控制等几方面内容,旨在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树立风险防范和经济安全意识,进一步保护和提高我国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研究表明,在跨国并购大潮下,我国只有适应开放经济的要求,通过主动引进外资并购和走出去并购国外企业,通过重塑宏观环境为企业创造良好外部运行条件,不断增强经济安全意识,从而面向世界、面向开放、面向未来,确立新的企业发展战略并相应调整和改革,积极打造企业、产业和国家竞争力,才能快速赶超世界发达国家。
刘洪德[9](2004)在《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产业是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标志性产业,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跃居世界第四,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21世纪新的国际竞争形势下,中国汽车工业为实现跻身世界汽车产业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用新的思路去思考和探索产业的发展,制定具有前瞻性、合理性的产业政策,实现产业组织的调整和优化,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正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论文回顾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产业成长与产业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的关系,得出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的完善势在必行的结论;通过对我国汽车市场潜在需求及发展态势的分析,并结合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对中国汽车产业规模预测,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愿景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描述。 论文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进入与退出壁垒及生产集中度等角度出发,对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揭示了其特征与成因;并在与发达国家比较的基础上,明确了我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发展趋势。 论文针对中国汽车产业寡占型市场结构特征给出了定价模型,并结合市场定位、定价目标分析,得出中国汽车市场同类、同档次产品倾向于实行通行价格的结论;从体制环境分析出发,揭示了我国汽车产业价格长期维持在“三高”水平的成因及产业价格变化趋势;对价格协调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府、行业协会及企业集团等价格协调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 论文从市场行为的崭新视角对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证了技术创新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历史规律及发展模式,得出中国汽车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应以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的结论;从垄断与竞争角度,论证了大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各有优势;通过对技术创新联合的分析,提出必须走“企业为主,政府协调,组织起来,联合攻关”的技术创新之路;提出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推进二次创新的模式。 论文阐述了产权重组与市场资源配置的辨证关系及委托代理机制,对企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业兼并与合并进行分析,指出产权重组并不是实现市场资源配置的唯一正确选择;同时,从产业价值链优化的角度分析,垂直一体化的分工模式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比较世界汽车产业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结合我国汽车产业现状,得出我国汽车产业企业组织战略的调整方向应是发展产业集群、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中间体制型网络组织,逐步实现基于产业链的组织扁平化、专业化、协作化、弹性化。 论文从产业的市场结构、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进步程度、市场开放程度入手,提炼出评价汽车产业市场绩效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Borda数法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相比,市场绩效差距还在逐步拉大。 论文在对汽车产业组织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汽车产业组织政策的对策建议,主要是:完善市场准入规制;完善价格调控机制;推进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合;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推进特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强化行业整体协调功能等,为我国汽车产业组织优化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借鉴。关键词:汽车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产业组织政策
余红涛[10](2004)在《论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企业并购》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国经济转型为切入点,将企业并购与转型过程中的产权基础、经济结构转型和市场环境转型等重要问题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作者认为,将转型问题与企业并购相结合,这一独特视角将会把理论界对中国企业并购的演进、特性、问题、发展思路等问题的研究引入更为深刻的阶段。 本文主要针对四个问题进行研究:1.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并购。2.企业怎样进行并购。3.为达到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哪些企业,哪些行业应该成为中国并购发展的主流,从而带动中国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4。什么是中国企业并购发展的最优化模式,是照搬国外经验还是建立适应现阶段经济转型的有中国特色的并购模式。 本文在具体的内容上,按研究专题设置,全文分为三篇十章。 第一篇,企业并购的理论和历史演变,作者从三方面分三章进行了阐述。 第一章:首先说明了企业并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含义,并对企业并购的不同类型进行了辨析,回顾了中外企业并购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用经济学的方法,对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的资本集中、分工、股份制、垄断等与企业并购极为相关的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作为构建全文的理论基础。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能够较好的解释企业并购的实质,西方经济学在市场结构和企业组织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第三章:进一步对企业并购动因的分析进行了总结,将之归纳为企业并购的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以说明企业并购的现实动力。通过研究,作者认为,真正驱动企业并购的是企业内在利益驱动和利益主体间的博弈,企业并购的外在动力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 第二篇,中国经济转型与企业并购的关系。这一篇作者将转型分为两个层面,即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市场环境的转型,以六章阐述了中国经济转型与企业并购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第四章:首先研究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基础—产权改革与企业并购的关系。将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展开,结合中国企业产权改革发展演进的过程,作者发现中国的企业并购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紧密联系的一对矛盾。企业并购作为一种方法和工具成为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的突破口之一,随着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股份制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成为推动中国企业并购的动力,这种螺旋式的发展模式有助于中国企业的改革和经济发展。 第五章:企业并购和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关系。作者认为在实现国有经济战摘要略调整两个目标的过程中,企业并购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式,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鼓励企业以并购方式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然而在中国经济转型的现实中,企业并购这种方式的推行仍然存在许多障碍。 第六章:企业并购与市场结构调整的关系。作者分析了中国市场结构的特征和问题,并在比较和分析了美国企业并购对市场结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在非国家垄断的行业,有必要形成寡头垄断、垄断竞争为主的市场结构,而企业并购在这个调整过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七章:开放型经济转型与企业并购的关系。作者在对国内外跨国公司并购的主要模式和案例评价和分析后认为对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来说,经济开放是必然选择,有利于满足我国对技术、资本、管理、人力资源等关键生产要素的需求,改善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并购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并购,可以吸引外商投资,取得对国外企业的控制权,迅速、直接的获得经营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提高国外市场的市场占有率。 第八章:资本市场深化与企业并购的关系。本章研究了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与企业并购的关系。作者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是未来中国企业并购的主要平台,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并购中介,我国应构建以国有大型证券公司和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为主的全能型的投资银行业务体系。既可为企业并购提供战略、财务等咨询服务,也能为企业并购提供融资服务。 第九章:政府行为与企业并购的关系。从法律制度的角度,研究了我国政府、国外政府对企业并购的相关法律和监管制度,分析了我国在并购立法和规范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政府强化对企业并购的制度供给,政府的角色应从企业并购的直接参与者转变为企业并购的有效监督者,提高干预企业并购的效率。 第三篇,企业并购的前景与中国企业并购体系的构建,即本文第十章。 作为全文的总结,在分析了中外企业并购的趋势后,对构建符合中国当前经济转型要求的企业并购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者认为,中国企业并购体系的构建,要突出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长的目标,以充分发挥企业并购的功能为原则;深化产权改革是基础,继续强化资本市场的作用,尽快恢复和规范产权交易市场;以国有经济为主体,民营、外资为重要组成的多元化并购主体:加快中国并购市场体系建设步伐,政府由参与者转变为监督者,尽快制定企业并购的专有法律,建立国有控股的大型全能型投资银行。
二、以产权为纽带重组国有资产——一汽集团轻型车企业并购简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产权为纽带重组国有资产——一汽集团轻型车企业并购简析(论文提纲范文)
(1)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企业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企业股份转让的动机分析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战略效应理论 |
2.3.2 协同效应理论 |
2.3.3 企业竞争力理论 |
2.3.4 企业能力理论 |
2.3.5 规模经济理论 |
第三章 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分析 |
3.1 出让方长丰集团优劣势分析 |
3.1.1 长丰集团简介 |
3.1.2 长丰集团的优势分析 |
3.1.3 长丰集团的劣势分析 |
3.2 受让方广汽集团优劣势分析 |
3.2.1 广汽集团简介 |
3.2.2 广汽集团优势分析 |
3.2.3 广汽集团劣势分析 |
3.3 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前的战略描述及实施效果分析 |
3.3.1 长丰汽车简介 |
3.3.2 长丰汽车股份转让的背景分析 |
3.3.3 长丰汽车股份转让的动力机制分析 |
3.3.4 长丰汽车股份转让的合作方案 |
3.3.5 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前的战略描述及实施效果 |
3.4 股份转让后长丰汽车的SWOT分析 |
3.4.1 优势分析 |
3.4.2 弱势分析 |
3.4.3 机会分析 |
3.4.4 威胁分析 |
3.5 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评价 |
3.5.1 品牌效应逐步提升 |
3.5.2 财务效应已见成效 |
3.5.3 产业效应日渐显现 |
3.5.4 市场绩效不断提升 |
3.5.5 治理结构不断完善 |
3.5.6 不足之处分析 |
第四章 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优化分析 |
4.1 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优化着眼点 |
4.2 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优化途径 |
4.2.1 加大营销模式的创新力度 |
4.2.2 提高企业文化的融合程度 |
4.2.3 加强人力资源整合 |
4.2.4 优化技术力量的重组与提升 |
4.2.5 加快与三菱汽车全面合资合作的步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2)汽车业外资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及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章 外资并购理论概述 |
2.1 外资并购的界定 |
2.1.1 并购的涵义 |
2.1.2 跨国并购的涵义 |
2.1.3 外资并购的界定 |
2.2 外资并购的基本理论 |
2.2.1 垄断优势理论 |
2.2.2 市场内部化理论 |
2.2.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2.4 效率理论 |
第3章 企业价值评估分析 |
3.1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分析与评价 |
3.1.1 现金流量折现法分析与评价 |
3.1.2 市场法分析与评价 |
3.1.3 资产价值评估法分析与评价 |
3.1.4 实物期权估价法分析与评价 |
3.2 并购协同效应 |
3.2.1 协同效应的涵义 |
3.2.2 协同效应的来源 |
3.3 现金流量折现法的应用程序 |
3.3.1 预测未来现金流量产生的期间 |
3.3.2 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 |
3.3.3 折现率的估计 |
3.3.4 估算企业在预测期末的终值 |
第4章 汽车业外资并购定价分析 |
4.1 影响外资并购价格确定的因素 |
4.2 汽车业外资并购双方谈判力量的对比 |
4.3 拍卖定价方式 |
第5章 东风和日产合作案例分析 |
5.1 并购各方的基本情况 |
5.1.1 东风汽车公司 |
5.1.2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5.1.3 雷诺汽车公司 |
5.2 并购各方动因分析 |
5.2.1 日产汽车公司的并购动因 |
5.2.2 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合作的动因 |
5.2.3 雷诺汽车公司的战略需要 |
5.3 并购概况 |
5.4 现金流量折现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
5.4.1 预测销售收入增长率 |
5.4.2 预计损益表 |
5.4.3 预计调整后的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 |
5.4.4 估计自由现金流量 |
5.4.5 估算折现率 |
5.4.6 企业价值的估算 |
5.5 合资企业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 |
5.5.1 合资企业文化冲突 |
5.5.2 合资企业文化整合措施 |
5.6 东风日产合资对我国汽车业外资并购的启示 |
第6章 汽车业外资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6.1 存在的问题 |
6.2 对策建议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表 |
附录B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利润表 |
致谢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3)我国企业集团对上市子公司业绩影响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1.2 基本思路与分析框架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对象、方法与数据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回顾—关于企业集团研究的一个理论框架及经验证据 |
2.1 企业集团的界定 |
2.2 企业集团存在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
2.2-1 企业集团存在原因的一般经济学分析 |
2.2-2 新兴市场背景下的我国企业集团存在原因 |
2.2-3 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 |
2.2-4 一点小结 |
2.3 企业集团背景对附属子公司业绩影响 |
2.3-1 关于企业盈利差异性的一般讨论 |
2.3-2 集团背景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
2.3-3 集团背景影响附属子公司业绩原因的相关解释 |
2.4 制度背景、集团背景与子公司价值的相关性 |
2.4-1 国外的主要研究 |
2.4-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2.4-3 一点说明 |
第3章 制度背景—关于我国企业集团的特征及形成路径分析 |
3.1 我国企业集团形成的历史阶段 |
3.1-1 我国企业集团与其他国家的相似点 |
3.1-2 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历程回顾 |
3.2 我国企业集团产生的动因和制度背景 |
3.2-1 企业集团是国企改革中政府推动的产物—解决“市场失灵” |
3.2-2 企业集团也实现国企改革的有效工具—解决“所有人缺位” |
3.2-3 我国的企业集团与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 |
3.3 我国企业集团的形成路径和结果 |
3.3-1 剥离模式 |
3.3-2 行政干预下的企业重组、并购以及国有控股公司模式 |
3.3-3 由行政部门转化而来的企业集团 |
3.3-4 其他路径:市场主导下的兼并与收购模式与战略联盟 |
3.4 我国带集团背景上市公司形成的制度动因 |
3.4-1 国有企业改革模式 |
3.4-2 我国证券发行的制度安排 |
第4章 实证检验(I)——我国企业集团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研究假设 |
4.3 集团背景与非集团背景的界定 |
4.3-1 其他学者的界定方法 |
4.3-2 我们对集团背景的界定方法 |
4.3-3 带企业集团背景的上市公司逻辑判断过程 |
4.4 研究方法 |
4.4-1上市公司业绩指标的选择 |
4.4-2 数据来源 |
4.4-3 检验模型及变量说明 |
4.4-4 样本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
4.5 实证检验结果及解释 |
4.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4.7 其他相关的实证研究:集团背景对上市公司特征的影响 |
4.7-1 上市公司特征指标的选取 |
4.7-2 上市公司业绩指标和公司价值的指标 |
4.7-3 研究方法与结论 |
附录一:集团背景对 Modified Tobin's Q的影响 |
附录二、我国国内主要“系”控制上市公司比例 |
附录三、国内民营企业控制多家上市公司统计表 |
第5章 实证检验(II)——不同路径下形成国有企业集团对上市子公司业绩影响 |
5.1 问题的提出:国有企业集团是否应该整体上市? |
5.2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5.2-1 对国有企业集团分类的标准 |
5.3 实证检验结果及解释 |
5.3-1 样本特征描述性统计 |
5.3-2 对 ROA的方差分析 |
5.3-3 对 Modified Tobin’s Q的方差分析 |
5.4 实证结论与讨论 |
第6章 我国企业集团与上市子公司合并实现整体上市的会计问题——“回整上市”合并模式模式下会计计量属性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我国企业集团与上市子公司之间“回整上市”模式的界定 |
6.3 企业合并会计计量属性之争 |
6.3-1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选择的会计后果 |
6.3-2 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特背景 |
6.4 还美国“权益结合”概念的历史真面目 |
6.4-1 对权益结合性质的企业合并业务经济内容的探讨 |
6.4-2 为什么与APB Opinion No.16中12个条件发生内容上的矛盾? |
6.4-3 必须考虑中国上市公司的特点 |
6.4-4 一点总结:我国“回整上市模式”的经济性质 |
6.5 合并公司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偏好”分析 |
6.5-1 现实的情况 |
6.5-2 合并公司偏好行为的分析 |
6.6 企业集团整体上市中会计政策选择行为: TCL集团案例分析 |
6.6-1 TCL集团合并业务的经济实质分析 |
6.6-2 TCL集团在合并上市中采用权益结合法可能经济后果 |
6.7 思考与建议 |
第7章 结论、启示及研究局限性 |
7.1 研究结论 |
7.2 几点启示 |
7.2-1 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模式 |
7.2-2 对于民营企业集团控制多家上市公司的问题 |
7.2-3 关于剥离上市的企业集团的处理问题 |
7.3 研究局限性以及后续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提出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1.3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
1.2.1 研究角度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3 创新点和不足 |
1.3.1 创新点 |
1.3.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汽车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回顾 |
2.1 中国轿车产业的基本情况 |
2.1.1 概况 |
2.1.2 市场潜力 |
2.1.3 厂商及品牌 |
2.2 中国汽车产业研究理论回顾 |
2.2.1 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内容 |
2.2.2 研究的理论方法及特点 |
2.3 产业组织演化理论回顾 |
2.3.1 演化思想的起源 |
2.3.2 产业组织演化理论的发展 |
2.3.3 汽车产业组织演化的研究 |
第三章:严格管制下的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 |
3.1 产业的引入 |
3.1.1 产业引入期的背景:市场结构 |
3.1.2 产业引入期的企业竞争行为 |
3.1.3 产业引入后的市场绩效 |
3.2 首次价格战 |
3.2.1 价格战时期的背景:市场结构 |
3.2.2 价格战中企业的主要竞争行为 |
3.2.3 价格战后的市场绩效 |
3.3 密集地进入 |
3.3.1 密集进入期的背景:市场结构 |
3.3.2 密集进入期的企业竞争行为 |
3.3.3 密集进入后的市场绩效 |
第四章:管制放松后的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 |
4.1 井喷式增长 |
4.1.1 井喷增长期的背景:市场结构 |
4.1.2 井喷增长期的企业竞争行为 |
4.1.3 井喷增长后的市场绩效 |
4.2 品牌的扩散 |
4.2.1 品牌扩散期的背景:市场结构 |
4.2.2 品牌扩散期企业的主要竞争行为 |
4.2.3 品牌扩散后的市场绩效 |
第五章: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中的竞争均衡研究 |
5.1 企业竞争和市场均衡 |
5.1.1 企业的竞争行为 |
5.1.2 竞争后的市场均衡 |
5.2 产能约束和产量扩张 |
5.2.1 产能约束下的竞争均衡 |
5.2.2 产量扩张的竞争均衡 |
5.2.3 企业产能扩张的动因 |
5.3 进入选择和竞争优势 |
5.3.1 进入壁垒与企业选择市场的关系 |
5.3.2 成本优势是企业扩张的关键 |
5.3.3 产品差异化的动因 |
5.4 品牌扩散的优势和劣势 |
5.4.1 品牌扩散造成原市场的竞争加剧 |
5.4.2 品牌扩散对高端企业有利 |
第六章: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
6.1 行政壁垒变化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 |
6.1.1 行政壁垒与产业结构 |
6.1.2 项目审批制和产品目录登记制 |
6.1.3 关税和配额 |
6.2 产权关系变化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 |
6.2.1 横向关系 |
6.2.2 纵向关系 |
6.3 消费环境变化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 |
6.3.1 消费政策:从“限小”到“限污” |
6.3.2 市场体系:从“分割”到“融合” |
6.4 技术创新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 |
6.4.1 “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 |
6.4.2 上汽模式和奇瑞模式 |
第七章 结论、趋势及政策建议 |
7.1 结论和趋势 |
7.1.1 主要结论 |
7.1.2 发展趋势 |
7.2 轿车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
7.2.1 竞争手段的多样化 |
7.2.2 合资战略还是自主战略 |
7.2.3 品牌形象的建设 |
7.3 产业政策仍要重视的内容 |
7.3.1 产业管制的方向 |
7.3.2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
7.3.3 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 |
7.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中文 |
英文 |
后记 |
(5)中国汽车工业外资并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实证研究现状 |
1.3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及现状特点分析 |
2.1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
2.1.1 发展模式历程 |
2.1.2 发展规模历程 |
2.2 中国汽车工业现状特点概述 |
2.2.1 总体规模分析 |
2.2.2 中国汽车工业的SWOT分析 |
2.2.3 建立战略联盟 |
2.3 中国汽车工业利用外资分析 |
2.3.1 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 |
2.3.2 合资合作形式分析 |
2.3.3 利用外资的两种形式比较 |
2.4 中国汽车工业外资并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2.4.1 外资并购的必要性分析 |
2.4.2 外资并购的可行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汽车工业外资并购的现状分析 |
3.1 外资并购含义的界定 |
3.1.1 外资含义的界定 |
3.1.2 并购含义的界定 |
3.1.3 外资并购含义的界定 |
3.2 中国汽车工业外资并购现状 |
3.2.1 外资并购现状的整体分析 |
3.2.2 外资并购的内部结构分析 |
3.2.3 外资并购的主体分析 |
3.2.4 外资并购的模式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汽车工业外资并购的原因分析 |
4.1 中方并购的动机分析 |
4.1.1 政府促进并购的动机分析 |
4.1.2 中方目标企业的动机分析 |
4.1.3 本节小结 |
4.2 并购方的动机分析 |
4.3 中外双方并购动机的冲突性分析 |
4.3.1 经济主权冲突 |
4.3.2 价值链冲突 |
4.3.3 市场结构冲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汽车工业外资并购的影响及政策研究 |
5.1 外资并购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
5.1.1 积极层面的影响 |
5.1.2 消极层面的影响 |
5.2 政策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清单 |
(7)企业并购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 论 |
一、 研究动因 |
二、 国内外企业并购整合的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
五、 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企业并购概述与理论溯源 |
第一节 企业并购一般性解释 |
一、 企业并购的概念界定 |
二、 企业并购的本质 |
三、 企业并购的形式 |
第二节 企业并购整合基础理论 |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企业并购有关问题的论述 |
二、 交易费用理论 |
三、 企业成长理论 |
四、 企业竞争力理论 |
五、 企业能力理论 |
第三节 企业并购动因理论 |
一、 效率理论 |
二、 市场势力理论 |
三、 代理理论 |
四、 企业发展理论 |
五、 价值低估理论 |
第四节 国外企业并购的演进及启示 |
一、 国外企业并购的演进 |
二、 全球企业并购的启示 |
第二章 企业并购后整合探究 |
第一节 企业并购成败及原因分析 |
一、 企业并购成败分析 |
二、 并购失败的原因探析 |
三、 企业并购有效性评价 |
第二节 并购整合的内涵和功能 |
一、 并购整合的内涵 |
二、 并购整合的功能分析 |
三、 成功并购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
第三节 并购整合层次框架与模式分析 |
一、 基于核心能力构建的整合层次框架 |
二、 整合系统的层次分析 |
三、 并购整合的模式分析 |
第四节 成功整合实证分析与操作要点 |
一、 整合应贯穿并购全过程 |
二、 确定专人和专门机构实施整合 |
三、 快速进行组织和人员整合 |
四、 把握适宜的整合边界 |
第三章 企业并购的战略整合 |
第一节 战略内涵与动态优化 |
一、 战略的基本内涵与要素 |
二、 企业战略的动态优化 |
第二节 战略整合的效应分析 |
一、 战略整合与效应实现 |
二、 战略整合与内外环境变化的协同性分析 |
第三节 并购中战略整合的实施 |
一、 战略整合的准备 |
二、 战略的调整与重新定位 |
三、 对目标企业的战略实施 |
第四节 目标企业的选优模型和价值评估 |
一、 目标企业的选优评估模型 |
二、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 |
第五节 产品结构整合 |
一、 产品结构整合方式 |
二、 产品结构整合的市场要素 |
第四章 企业并购的组织与管理整合 |
第一节 组织整合的动因与目标 |
一、 组织的内涵 |
二、 组织结构的功能分析 |
三、 并购后组织整合的动因 |
四、 并购后组织整合的目标 |
五、 组织整合的原则分析 |
第二节 组织整合的运作方式 |
一、 确立适应新战略所需要的组织结构要素 |
二、 高效控制系统的建立 |
三、 对各组织单元进行授权 |
四、 并购后目标企业的权利确定 |
第三节 生产经营单位的整合 |
一、 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形式 |
二、 生产经营单位整合的原则 |
三、 生产经营单位的整合方式 |
第四节 管理制度整合 |
一、 管理制度的兼容和移植 |
二、 管理制度整合的内容 |
第五章 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 |
第一节 企业文化一般理论阐释 |
一 、企业文化的内涵 |
二、 企业文化的战略意义 |
三、 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 |
第二节 企业并购中文化的特征、差异与冲突 |
一、 并购中企业文化的双重特征 |
二、 企业文化差异性及并购的文化风险 |
三、 并购中可能产生的文化冲突 |
第三节 文化整合与并购绩效 |
一、 企业文化整合内涵 |
二、 文化整合与并购绩效 |
三、 企业文化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
第四节 企业文化整合的过程与模式 |
一、 企业文化整合的过程 |
二、 企业文化整合的模式 |
三、 文化整合模式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
第六章 企业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 |
第一节 人力资源与企业竞争优势 |
一、 人力资源的内涵 |
二、 人力资源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
三、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 |
四、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
第二节 并购对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
一、 并购对员工的心理影响 |
二、 并购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
第三节 人力资源整合的特点与原则 |
一、 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的新特点 |
二、 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的原则 |
三、 人事匹配的模型 |
第四节 人力资源整合方式 |
一、 努力缓解员工压力 |
二、 全力留住优秀人才 |
三、 选好和用好被并购方企业主管人员 |
四、 妥善安置一般员工 |
五、 加强有效沟通 |
六、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
第七章 企业并购的财务资产整合 |
第一节 财务整合 |
一、 财务管理与财务整合一般性分析 |
二、 财务整合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资产整合 |
一、 资产与资产整合的一般性分析 |
二、 有形资产整合的内容与方式 |
三、 无形资产整合的内容与方式 |
第三节 债务整合 |
一、 债务的形式 |
二、 债务的分类 |
三、 债务整合的方式 |
第八章 企业能力整合 |
第一节 企业能力及理论的一般性阐释 |
一、 企业能力理论产生的背景 |
二、 企业能力理论的核心观点 |
三、 核心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
第二节 企业能力整合的系统思考 |
一、 能力整合与并购价值的创造 |
二、 能力整合应考虑的因素 |
三、 价值链整合 |
第三节 能力的识别、保护、转移和发展 |
一、 能力识别 |
二、 能力保护 |
三、 能力的转移和扩散 |
四、 能力的发展 |
结 论 |
附录:我国企业并购整合的分析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8)开放经济中企业跨国并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 |
二、国内外跨国并购理论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三、论文的实践意义 |
四、论文的主体结构与框架构思 |
五、论文主要创新之处 |
六、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全球跨国并购发展实践及理论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并购 |
一、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
二、 跨国并购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
三、 全球跨国并购的发展及趋势 |
四、 开放经济中的中国与跨国并购 |
第二节 跨国并购的概念 |
一、 企业并购 |
二、 跨国并购 |
三、 跨国并购类型、方式、模式与方法 |
第三节 跨国并购实质分析 |
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二、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发展 |
三、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 |
四、 从企业控制权转换和企业产权角度分析跨国并购实质 |
五、 跨国并购实质概括 |
第四节 跨国并购动因理论 |
一、 跨国并购微观动因理论概括 |
二、 跨国并购宏观动因理论概括 |
三、 跨国并购微观、宏观动因理论简评 |
第五节 以跨国并购与跨国创建之比较分析跨国并购效应 |
一、跨国并购正效应分析 |
二、跨国并购负效应分析 |
三、跨国并购与跨国创建之间的选择 |
第二章 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竞争优势 |
一、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
二、 企业存在竞争优势的客观必然性 |
第二节 市场综合竞争优势概念、函数及作用机理 |
一、市场综合竞争优势概念及函数 |
二、 市场综合竞争优势构成分析 |
三、 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企业竞争优势双向转移 |
第三节 企业核心竞争优势选择 |
一、 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概念 |
二、 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选择 |
三、 由知识要素形成的竞争优势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优势 |
第四节 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评价 |
一、以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对目前跨国并购理论和实践简释 |
二、评论 |
三、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参与跨国并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第五节 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与中国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
一、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途径 |
二、跨国并购时代我国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三、跨国并购时代我国企业发展战略 |
第三章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 |
第一节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动因分析 |
一、 外部因素 |
二、 国内因素 |
三、 中国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
四、 对中国企业存在的竞争优势排序的统计考证 |
第二节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现状 |
一、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 |
二、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方式或类型 |
三、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特点 |
第三节 外资并购与国有企业制度、机制创新 |
一、 外资并购中的“表象并购”问题探析 |
二、 外资并购下的国有企业制度创新 |
三、 外资并购与国有企业运行机制创新 |
四、 规范经营,提高效益 |
第四节 外资并购与中国企业规模经济形成 |
一、 西方国家内部企业间并购的作用及其经验借鉴 |
二、 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现状 |
三、 企业集团合理规模的理论界定与途径选择 |
四、 我国形成企业规模经济的政策取向 |
第五节 知识并购与企业战略调整 |
一、 知识经济时代与知识并购 |
二、 知识并购的含义 |
三、 外资对我国企业的知识转移与知识并购 |
四、 调整企业战略,尤其经营战略,构建以知识优势为核心的竞争优势 |
第六节 外资并购与产业结构优化 |
一、 外资并购中国产业状况 |
二、 调整我国外资并购政策与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
三、 未来外资并购我国产业趋势预测 |
四、 在外资并购中逐步形成我国主导产业并相应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 |
第四章 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 |
第一节 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动因分析 |
一、 推动我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的主导动因 |
二、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的有利环境 |
三、 推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利益驱动机制 |
四、 外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现状 |
一、 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的历史演进与趋势分析 |
二、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 |
三、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挑战 |
第三节 目标公司的寻找及跨国并购操作 |
一、 目标公司所在国宏观经济态势分析 |
二、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对目标企业的审查 |
三、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进入行业选择 |
四、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进入地区选择或区位选择 |
五、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一般程序 |
第四节 促进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推进中国企业国际化 |
一、 发达国家企业跨国成长轨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二、 企业层面上的对策措施 |
三、 政府层面上的对策措施 |
四、 保持清醒头脑,稳步跨国并购 |
第五章 跨国并购与企业外部环境 |
第一节 跨国并购与政府管理 |
一、 国外政府对跨国并购的规制与管理 |
二、 我国对跨国并购的政策现状及问题 |
三、 调整我国宏观规制管理政策应对跨国并购 |
第二节 跨国并购与法律环境 |
一、 发达国家法律与跨国并购 |
二、 我国跨国并购法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三、 构建和完善我国法律环境应对跨国并购 |
第三节 跨国并购与金融环境 |
一、 跨国并购中金融的作用 |
二、 我国金融机构参与企业并购的优势及投资银行功能的重新定位 |
三、 构建与跨国并购相适应的金融环境 |
四、 我国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我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 |
五、 我国金融机构参与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 |
第四节 跨国并购与市场环境 |
一、 积极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 |
二、 推进外资并购的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
三、 培育和完善市场中介服务体系 |
第六章 跨国并购与经济安全 |
第一节 国有资产流失风险与防范 |
一、 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
二、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 |
三、 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 |
四、 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措施 |
第二节 跨国并购与保护民族经济 |
一、 跨国并购下“民族经济”概念重新界定 |
二、 跨国并购中我国民族经济面临的风险 |
三、 “外资有限并购论”或“外资适度并购论” |
第三节 企业跨国并购防御 |
一、 企业跨国并购防御概念 |
二、 企业跨国反并购原因 |
三、 企业跨国反并购技术 |
第四节 企业风险国际化与风险控制及管理 |
一、 企业风险国际化 |
二、 学习风险控制与管理技术 |
三、 按照国际惯例管理海外企业 |
四、 跨国并购国际化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其他操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综述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现状 |
1.2.3 有关汽车产业组织研究的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与研究框架 |
1.3.1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本理论综述 |
2.1 有关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 |
2.1.1 有关产业组织理论体系 |
2.1.2 产业组织研究的理论渊源 |
2.2 有关市场结构基本理论 |
2.2.1 市场结构的概念及特征 |
2.2.2 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
2.3 有关规模经济基本理论 |
2.4 有关企业行为基本理论 |
2.5 有关产品差别化基本理论 |
2.6 有关产业集群基本理论 |
2.6.1 产业集群的概念 |
2.6.2 产业集群的特点 |
2.6.3 产业集群的成因和功能 |
2.7 有关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理论 |
2.7.1 产业组织政策的概念 |
2.7.2 产业组织政策的分类 |
2.7.3 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 |
2.7.4 确定产业组织政策目标的主要依据 |
2.7.5 实现产业组织政策目标的手段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汽车产业组织概况及产业发展愿景 |
3.1 中国汽车产业组织概况 |
3.1.1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
3.1.2 中国汽车产业组织演进及产业发展现状 |
3.2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需求分析 |
3.2.1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
3.2.2 中国汽车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分析 |
3.3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
3.3.1 经济全球化环境下汽车工业发展新趋势 |
3.3.2 中国汽车工业当前发展态势 |
3.4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愿景 |
3.4.1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规模预测 |
3.4.2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愿景目标 |
3.4.3 实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愿景的基本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汽车产业的生产集中与市场结构 |
4.1 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 |
4.1.1 汽车产业规模经济趋势 |
4.1.2 影响汽车厂规模经济的因素 |
4.1.3 轿车厂规模经济 |
4.1.4 轻型车厂规模经济 |
4.2 汽车产业的产品差异化 |
4.2.1 产品差异化内涵及成因 |
4.2.2 汽车产品的物理差异 |
4.2.3 买方需求差异 |
4.2.4 对顾客服务差异 |
4.2.5 中国汽车工业产品差异化特征 |
4.3 汽车产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 |
4.3.1 进入壁垒因素 |
4.3.2 退出壁垒因素 |
4.4 中国汽车产业生产集中度分析 |
4.4.1 中国汽车产业生产集中度发展及现状 |
4.4.2 影响中国汽车产业生产集中度因素分析 |
4.5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及其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
4.5.1 汽车产业寡占型市场结构特征 |
4.5.2 世界汽车市场结构 |
4.5.3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与发达国家比较呈现的特征 |
4.6 世界汽车产业市场结构发展趋势分析 |
4.7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优化的方向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汽车产业定价行为分析 |
5.1 汽车产业寡头垄断定价模型 |
5.2 产品市场定位 |
5.3 定价目标 |
5.4 汽车产业通行价格定价法及其理论诠释 |
5.4.1 通行价格定价原则 |
5.4.2 汽车产业通行价格定价诠释 |
5.5 基于体制与市场环境的中国汽车产业价格变化趋势 |
5.5.1 中国汽车产业的高价位水平及其体制环境 |
5.5.2 买方市场环境下汽车产业价格放开的新走势 |
5.6 中国汽车产业价格协调机制 |
5.6.1 政府 |
5.6.2 行业协会 |
5.6.3 企业集团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行为分析 |
6.1 技术创新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6.1.1 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当代高新技术发展相伴生 |
6.1.2 技术创新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6.2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范式轨迹 |
6.2.1 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
6.2.2 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若干历史规律 |
6.2.3 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模式 |
6.3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垄断与竞争 |
6.3.1 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的一般认识 |
6.3.2 中国汽车产业组织与技术创新的不适应性因素分析 |
6.3.3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优势因素 |
6.4 优化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行为的方向 |
6.4.1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联合 |
6.4.2 引进技术基础上推进二次创新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汽车产业企业组织战略调整 |
7.1 产权重组与市场资源配置 |
7.1.1 我国汽车企业产权重组的动因 |
7.1.2 我国汽车企业产权重组的目的 |
7.1.3 我国汽车企业产权重组障碍 |
7.1.4 我国汽车企业产权重组的推动措施 |
7.2 健全企业治理的委托代理机制 |
7.2.1 汽车企业委托—代理问题 |
7.2.2 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机制 |
7.3 中国汽车产业的合并、兼并与联合经营 |
7.3.1 中国汽车工业的两次合并、兼并与合资经营 |
7.3.2 企业合并、兼并与合资经营中存在的弊端 |
7.3.3 推进企业合并、兼并与合资经营的对策 |
7.4 中国汽车产业链的组织优化 |
7.4.1 汽车产业链组织优化的趋势 |
7.4.2 汽车产业的产业集群 |
7.4.3 汽车产业战略联盟与虚拟企业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绩效评价 |
8.1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8.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8.1.2 评价指标体系框图 |
8.2 汽车产业市场绩效评价模型 |
8.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8.2.2 指标评分标准的选择 |
8.2.3 综合得分的确定 |
8.3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8.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8.3.2 评价标准及得分 |
8.3.3 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 |
8.3.4 综合得分的确定 |
8.3.5 汽车产业市场绩效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优化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的政府规制政策 |
9.1 完善市场准入规制,增强市场竞争活力 |
9.2 完善价格调控机制,维护产业公平竞争 |
9.3 推进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合,提高产业竞争实力 |
9.4 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产业重组 |
9.5 完善中小企业政策,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
9.6 推进特大型企业集团发展,打造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航空母舰” |
9.7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9.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论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企业并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中国企业并购的主要特征 |
二、 国内外现有的研究 |
三、 本文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 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五、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篇 理论篇 |
第一章 企业并购含义和演变 |
第一节 企业并购的含义和主要类型 |
一、 企业并购的含义 |
二、 企业并购的分类 |
第二节 中外企业并购的演变 |
一、 国外企业并购历史简要分析 |
二、 国内企业并购历史简要分析 |
第二章 企业并购的经济学解释 |
第一节 马克思经济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对企业并购的解释 |
一、 横向并购及其经济学基础 |
二、 纵向并购及其经济学基础 |
三、 混合并购及其经济基础 |
四、 西方经济学企业并购研究的发展方向 |
第三章 企业并购的动因 |
第一节 企业并购的内在动因 |
一、 市场控制力驱动 |
二、 效率及协同效应 |
三、 代理问题及管理主义 |
四、 短期利益驱动 |
第二节 企业并购的外部动因 |
一、 科学技术的革命 |
二、 产业结构与经济周期 |
三、 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发展 |
第三节 企业并购的根本动因 |
一、 利益论及利益博弈 |
二、 竞争论 |
第二篇 分析篇 |
第四章 中国经济转型的基础-产权改革与企业并购 |
第一节 现代产权经济学理论回顾 |
第二节 中国经济转型与产权改革 |
一、 我国产权制度的主要问题 |
二、 中国经济转型中产权改革的主要目标 |
第三节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产权改革与企业并购 |
一、 外部推动型国有产权改革-不成功的产权交易市场 |
二、 外部推动型企业监督约束机制的建立 |
第五章 经济结构转型之一: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与企业并购 |
第一节 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含义 |
一、 国有经济的现状 |
二、 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原因 |
三、 国有经济调整的政策演进 |
四、 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目标 |
第二节 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中的企业并购 |
一、 企业并购对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意义 |
二、 中国经济转轨中企业并购的障碍及解决思路 |
第六章 经济结构转型之二:市场结构转型与企业并购 |
第一节 市场结构的一般性理论 |
一、 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分类 |
二、 市场结构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和检验性研究 |
第二节 中国市场结构的问题和转型目标 |
一、 中国市场结构的问题 |
二、 中国经济转型中优化市场结构的目标 |
第三节 垄断竞争性市场结构形成与企业并购 |
一、 并购对美国制造行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二、 并购对中国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的市场结构的影响 |
第七章 经济结构转型之三:开放型经济转型与企业并购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经济转型的外在要求 |
一、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作用及其影响 |
二、 跨国并购-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形式 |
第二节 外生性强制转型-国外企业对我国企业并购分析 |
一、 外资并购中国制造企业的典型案例 |
二、 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方式 |
第三节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历程分析 |
一、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历程 |
二、 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动机 |
三、 中国企业如何成功的实施并购操作 |
四、 整合与跨国管理 |
第八章 市场环境转型之一:资本市场深化与企业并购 |
第一节 资本市场发展与企业并购 |
一、 资本市场与中国经济转型 |
二、 中国证券市场与企业并购 |
第二节 金融中介体系建设与企业并购 |
一、 投资银行的功能 |
二、 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核心内容-交易价格的确定 |
第九章 市场环境转型之二:政府行为与企业并购 |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与企业并购 |
一、 西方国家政府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 |
二、 中国经济转型中政府在企业并购活动中的特殊地位 |
三、 由参与者向监督者转变-企业并购中正确行使政府的职能 |
四、 政府制定并购监管政策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完善制度供给与企业并购 |
一、 美国企业并购的监管政策 |
二、 我国企业并购的法律与监管政策 |
三、 对我国企业并购法律与监管政策的建议 |
第三篇 企业并购与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化 |
第十章 企业并购的前景与中国企业并购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国外企业并购的新特征和趋势 |
一、 全球企业并购形势与特点 |
二、 影响全球企业并购形势变化的主要因素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并购的前景与趋势 |
一、 中企业并购规模将迅速增长 |
二、 非国有经济在并购中的地位继续提高 |
三、 国有控股大型企业加大并购力度 |
四、 外资将加大在中国的并购力度 |
第三节 中国企业并购体系的构建建议 |
一、 体系概览 |
二、 构建中国企业并购体系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中文着作和中文译着: |
英文论着: |
后记: |
四、以产权为纽带重组国有资产——一汽集团轻型车企业并购简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研究[D]. 蒋建国. 中南大学, 2012(03)
- [2]汽车业外资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及定价研究[D]. 傅俊. 江苏大学, 2007(09)
- [3]我国企业集团对上市子公司业绩影响之研究[D]. 蒋卫平. 复旦大学, 2006(02)
- [4]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研究[D]. 施中华. 复旦大学, 2006(02)
- [5]中国汽车工业外资并购研究[D]. 杨轶. 东南大学, 2005(02)
- [6]我国汽车产业重组趋势研究[J]. 刘洪德,刘希宋.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4(06)
- [7]企业并购整合研究[D]. 杨洁. 吉林大学, 2004(04)
- [8]开放经济中企业跨国并购研究[D]. 王习农.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3)
- [9]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系统研究[D]. 刘洪德.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4(01)
- [10]论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企业并购[D]. 余红涛. 复旦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