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自动供电系统单片机控制设计和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徐辅财[1](2020)在《基于CAN总线的全自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仪器设计》文中指出就目前看来,由于缺乏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快速有效的检测办法,结核病(Tuberculosis,TB)仍然是世界上高死亡率的疾病之一。当前的检测技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耗时耗力耗财的缺点,如何寻找到新的检测办法去解决这些存在的缺点问题是目前的突破创新点。同时由于人工操作存在的弊端,在寻找新技术的同时以自动化技术实现相关操作也是非常必要的。论文阐述了当前结核分枝杆菌的主要检测方法,分析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劣,并以此引出本文的关键核心技术——ARP(Autoluminescent Rporter Phase)检测法。在对当前生化分析仪的发展趋势做过调查研究,并对比了当前的几种通讯总线优缺点之后,确立了以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为通信总线、ARP检测技术为基础的全自动结合分枝杆菌检测仪器的设计任务。之后论文分析了ARP检测平台的相关关键原理,包括实验室操作流程、CAN总线通信原理、温度控制原理以及页面探测原理。基于上述原理设计了ARP检测平台的硬件系统,使用STM32F103C8T6作为主控制器设计控制电路板,分别控制供电系统、液路系统、取样针系统、温控系统、摆渡系统、检测系统和样本架状态显示系统。电路板原理图和PCB设计均采用Altium Designer 10软件,充分考虑性能要求和信号的完备性。与硬件系统相配套的软件程序系统也需要精心设计。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以Keil uVision5为调试软件来完成相应工作:本论文在对CANopen协议进行了解之后,对各模块动作和参数进行分解并编码。在编写主控芯片和硬件驱动时,辅之以必要的算法控制。最后将完整程序烧录入相应电路板的微控制器中进行程序调试和仪器测试工作。
吕东明[2](2020)在《高精度全自动光纤绕线机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绕线机器,光纤绕线机在工业化生产中被大量应用。但是,现有的光纤绕线机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的某些特殊要求,如将不同型号的光纤绕制在非圆形光纤盘或者其他特殊的工件上。通过本论文的工作,我们希望研制一款性能稳定、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光纤绕线机,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主要进行以下三方面的研究:光纤绕线机的机械结构设计、光纤绕线机的电路系统设计、光纤绕线机的人机交互设计。在机械设计方面,我们根据光纤绕线机的使用场景及用户需求,对光纤绕线机的结构、工作原理、运行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形式、各个零件的形状尺寸、材料及相互配合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绘图以作为制造依据,最终设计出光纤绕线机的整机机械方案并进行搭建。在分析了光纤绕线机的性能需求、指标参数后,我们设计了基于RS-485/Modbus的光纤绕线机通信系统,完成了基于STM32微处理器的自动绕线排线、张力检测及调控和光纤长度精准控制三大子系统,然后编写出了基于组态触摸屏的光纤绕线机的上位机操控软件。通过光纤绕线机屏幕,我们可以对该机器进行设备操作与工作监控。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极大地推进了智能工业控制的进程。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目的、以硬件为基础的专用计算机系统。所设计的光纤绕线机的控制核心是嵌入式硬件系统,总体设计思路是以软件驱动电路系统,以电路控制系统驱动机械部件,最终成功地搭建了光纤绕线机一代样机并进行了反复调试。通过大量的光纤绕制、损耗测试及分析,利用样机得到的性能数据满足指标要求。该光纤绕线机综合使用了机械传动、电子测控、自动控制等技术,具备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等优点,并且可以在非圆形光纤盘或其他工件上绕制各种型号的光纤及其他线材。
魏翱翔[3](2020)在《全自动移液工作站移液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2003年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以及2019年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等疾病的不断发生,大量疑似感染者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确诊,以便对疫情进行准确的把控,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最为有效的办法是利用更加快速、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的高通量核酸检测技术,通过检测病人样本中病原体的核酸序列完成快速确诊,实现更短的检测窗口期。由于传统手段多采用人工处理,时间、人工成本高,而且在试剂样本处理过程中,人工操作容易诱发样本污染,导致数据不可靠。因此,液体处理的自动化操作代替繁琐的人工劳动,已成为生物、医疗领域高通量样本处理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微量移液技术的研究和目前移液相关领域对移液处理工作的需求,设计了一套全自动移液工作站移液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的功能设计理念,运用空气置换移液技术和气压型液面检测技术实现对生物试剂样本的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处理要求。本文首先对移液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进行设计,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下位机硬件控制器完成对各个电机、传感器和微量移液泵的控制,通过MODBUS协议建立RS485通讯完成与上位机PC端通讯;将伺服电机作为X轴驱动原件,Y轴/Z轴/移液泵驱动轴选用步进电机,选用神武(SUENW)NPN-U型光电传感器实现移液过程中各机械轴的定位;为了提高全自动移液工作站移液精度,选用霍尼韦尔(Honeywell)40PC100G2A气压传感器设计了气压型液面检测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实验方式证实该系统在实现液面检测的同时,还可以完成移液过程中气压的实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移液过程中出现的气泡、吸头堵塞等异常情况,极大程度提高移液效率;同时对该控制系统软硬件进行设计,硬件部分主要完成了移液控制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电路图的设计及PCB电路板绘制,软件部分完成了PC端上位机控制系统流程框图搭建和用户操作界面个性化设计,以及基于Lab View开发环境的气压数据采集系统程序框图设计,并搭建了基于时序耦合的半闭环多轴运动控制算法;运用质量法对该控制系统移液精度进行实验验证,移液数据容量允许误差和重复性偏差均符合国家移液器计量检测规程JJG646-2006要求。
徐旭升[4](2020)在《山地水肥一体化的灌溉系统优化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农业灌溉施肥技术的短板逐渐显现出来,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农业现代化已然成为当代乃至未来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现代农业技术和先进的农业设备成为促进农业生产力和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本文在研究了中国山地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的基础上,以智能减耗为目的,设计了一套山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针对山区供电系统不稳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太阳能电板的自动化供电系统。利用单片机实现对各子系统的电能传输。同时采用双电池的蓄电装置,达到充电与放电的分离,不仅延长电池寿命,更增加供电电流的平稳性,使供电系统更加的高效化、智能化。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主要由数据信息传输子系统、自动灌溉子系统和太阳能电源子系统与PLC控制器组成。数据信息传输子系统是整个灌溉系统的神经网络,串联整个系统协调运作。自动灌溉子系统负责对控制中心传输的信息作出反应。系统分为灌溉与施肥部分,既可协同工作,又可单独运作。本文中设计了一款肥料搅拌装置,将固态化肥进行充分搅拌均匀。太阳能电源系统以太阳能供电为主,市电为次。最后以茶树为例,进行试验。试验的结果显示,本文设计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具有运行高效、反应迅速等特点,灌溉施肥过程能准确将水分和养料提供到作物的根部,确定了山地自动化灌溉与施肥的可行性。同时对施肥量进行精准控制,在提高农作物产量、节约资源等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陈雪莲[6](2019)在《全自动理管机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纺织产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是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筒管的颜色分拣和方向理顺是纱线生产流水线中重要的一环,实现高效准确的自动理管,不仅能减少企业用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对提高行业的自动化程度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实际需求出发,研制全自动理管机,针对其机械结构、控制系统和图像处理三部分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针对缠纱问题,创新设计滚筒剔除机构,优先剔除残纱量大的带纱筒管,有效解决纱线缠绕筒管的问题,提高设备自动上料的可靠性;选择料仓式自动上料装置,改进上料皮带设计,确保筒管单个上料;通过改进现有的换向机构,简化机械结构,去除翻管装置,降低设备成本。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像处理模块、落料模块和底部输送模块的机械结构设计,完成理管机整机机械结构设计。根据筒管的颜色特征,搭建图像处理系统;基于L*a*b*颜色空间提取筒管的颜色直方图,选取该空间各颜色分量的均值作为特征参数简化纱线识别的判断过程;采用Chi-Square比较衡量标准进行颜色直方图匹配,提高筒管颜色分类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针对黑色带纱筒管改进图像有效性判断算法,针对浅色带纱筒管改进纱线识别算法,进一步提高颜色分类算法的普适性和准确性。进行相近颜色空筒管识别实验和带纱筒管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图像处理系统能够实时准确的识别筒管和纱线。基于PLC设计全自动理管机的控制系统,完成设备控制部分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另外,考虑纺纱车间恶劣环境,从硬件和软件角度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牛夏[7](2018)在《水文缆道超声波测深系统设计》文中认为水文信息是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等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自动水文缆道系统是水文信息测报的主要过河设备。目前,我国自动水文缆道系统的采集、传输、成像等技术相对落后,测流精度和效率均较低。本文研究设计了一套新型全自动化水文缆道超声波测深系统。通过分析国内外水文自动测报技术的优缺点,对水文缆道超声波测深系统的总体结构、核心技术、硬件电路和系统软件进行了设计,将设计方案研发为相应的设备,并通过了实验室、池塘和水文站的测试,主要设计内容如下:(1)本文将测深系统分为室外测深仪、室内无线数传终端和客户端软件系统。设计了测深系统的关键技术:温度传感器采用了实时自动温度补偿装备,实现了对超声波速度的实时温度补偿;测深传感器采用压力式传感器,实现铅鱼入水深度的自动测量;采用蓝牙和无线电台进行数据传输,实现无线远程传输控制;将打印在记录纸上的模拟信号用数字化图像的方法显示出来,并可以存贮,实现回波信号的显示与储存。(2)硬件电路设计是超声波测深系统的核心,分别对供电系统、人机交互硬件电路、水声信号处理电路、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进行设计。供电系统使用HTC4006-4充电管理,通过CHG引脚输出充电状态,放电回路分别给数字电源和模拟电源提供输入。人机交互硬件电路采用MSP430F5438A作为主控中心。水声信号处理电路采用TMS320F2812的测控应用的定点dsp芯片作为处理核心板。发射电路是用光耦合器做隔离,OC门推TTL,后推挽放大。接收电路主要包括前级放大、可控增益放大、网络滤波、检波电路和输出级电路;其接收电路模块为HD-MAX双频测深仪高频接收板,设计最大总增益为120dB,增益控制区间为56dB120dB,最小检测信号幅度为5mV。(3)设计了测深系统软件。水底反射信号的识别软件设计采用水底跟踪技术,假设次级深度差为±10%,时间门在最后一次准确回波之前以10%×T的时间门打开,并且时间门内的回波是正确的回波。本文对整套水文缆道超声波测深系统进行全面设计,并进行实地测试,实现了实时测量水温、实时对超声波声速进行修正,无线传输迅速,信号宽度稳定,效率高,成像技术能精确识别水道断面的全程自动化,为后期全自动水文缆道超声波测深系统产品化及应用提供了依据。
楚孔纪[8](2018)在《全自动土壤风蚀沙化检测集沙仪监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集沙仪作为研究土壤风蚀的重要仪器,大部分需要人工参与采集测量计算,其自动化水平不高,因此课题组以土壤风蚀沙化检测集沙仪机械结构为依托,设计开发出全自动集沙仪监测系统。整个集沙仪监测系统由一个主控制器节点以及多个副集沙仪节点组成;系统采用ZigBee无线自组网络传输各传感器数据,数据最后汇聚到主传感器中,经打包编码存储并发送到服务器端。集沙仪节点选用两只高线性度、额定负荷为600g的称重传感器作为质量转换器件,系统中模数转换器采用亚德诺半导体公司的高分辨率(24bit)、高精度(±30ppm)低噪声(8nV)的AD7192,为集沙仪监测系统的沙尘质量数据精度提供了保障;监测系统还集成多种环境传感器(温湿度、气压、光照、风向等),以便为后续深入研究土壤风蚀提供数据支持,集成步进电机驱动器件,可实现集沙筒质量溢出自动倾倒沙尘。主传感器节点软件内建文件系统,根据时间日期自动更改文件存放位置,可实现将每个集沙仪节点数据按MAC地址存储在本机SD卡中;系统可统计并上传集沙仪节点在线数量以及对应集沙仪的MAC地址。监测系统测试实验中模数转换器硬件噪声测得零差分输入时计算偏移电压分别为221.9nV、321.6nV;系统接入称重传感器时,数据稳定无明显异常波动,连续测得数据方差分别是0.36、0.24;在称重传感器的质量标定实验中,获得了质量与模数转换器输出值的拟合函数,线性度理想。
王亚男[9](2013)在《田间信息的远程获取与无线传输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细农业”的中心思想是根据田间农作物各要素的实际需求信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和生态收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信息获取与传输技术是整个“精细农业”体系中研究较少的领域,然而通过传感器和单片机进行数据测量与存储在国防、工业、农业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发展;GPRS的发展给数据采集系统传输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基础之上,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与管理中信息获取技术相对落后以及数据采集效率较低的现实情况,充分利用了GPRS成熟的无线通讯技术,设计研究了一种能够对田间的多种属性信息进行采集、实现多种数据的融合、并对获取信息进行无线传输和处理的田间信息的远程获取与无线传输系统。本文提出一种田间信息的远程获取与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现代传感技术、单片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的集成,研究开发了一种农田的无线远程监控系统。本系统是集现代多种先进技术于一体的多功能的远距离无线农田数据监控系统,可满足农田各项信息远距离监测的需要。该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主要包括土壤墒情采集模块,自动气象站模块、GPRS无线模块以及计算机监控中心模块四部分。本系统实现了对农田现场的各类影响因子(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环境温湿度等)进行全天候的实时不间断的监测,同时能将这些数据进行无线传输到计算机监控中心进行存储、分析等功能。本系统的设计研究为农业工作人员进行准确的农田管理和进行正确的农田决策提供了数据的支持,推动了“精细农业”的发展。该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的相关理论,为农田信息的预测预报奠定了基础,对我国农业的生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系统在数据采集系统领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1)本文在构建无线远程农田数据监控系统时,考虑将土壤墒情信息和农田环境气象信息同时采集,并将两部分信息分别使用土壤墒情信息采集模块和气象站模块进行采集存储,最后统一使用数据采集器经无线模块传输到GPRS网络。(2)该系统将GPRS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农田信息的传输领域。GPRS网络与Internet的无缝连接,实现了办公室工作人员不用到现场就可以获取到田间信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农田管理决策能力。(3)本系统是在农田中运行的,因此在供电方式上选用“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的形式。若系统处于阳光较为充足时,太阳能电池板转换太阳能支持负载运行并存储电能;若系统处于晚上或阴雨天时,蓄电池供电支持负载运行。该种组合式供电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余兴国[10](2012)在《自动气象站风光互补供电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气象站在气象领域迅速普及,但其独有的供电要求也制约着它的发展。为解决传统自动气象站野外观测和突发事件气象观测供电困难的问题,提高自动气象站自供电的可靠性、适用性和配置的灵活性,研制适合于自动气象站供电需求的风、光与蓄电池能量互补供电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根据自动气象站供电需求与特点,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互补性,提出了自动气象站的风光互补供电方式,分析了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运行特性,设计了整个自动气象站供电系统。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研究了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控制策略,结合本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恒压控制法与滞环比较法相结合的新型控制策略来对光伏发电进行控制,同时,采用新型的磷酸铁钒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装置,并加入了太阳能电池板跟踪系统。在自动气象站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的硬件设计上,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研究了各部分功能电路实现方法,设计了一个以ATMega16L单片机和BQ24610芯片为控制核心,包括风力发电支电路、光伏发电支电路、蓄电池充放电主电路、电压电流采样电路、PWM控制电路以及一系列的外围辅助电路的风光互补控制器。在软件方面,研究了合理准确的能量管理策略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采用模块化结构,编写了主程序、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控制子程序、蓄电池充放电子程序等一系列程序。经过对整个供电系统实验调试以及实际运行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完全能够满足自动气象站供电需求,达到了系统预期的设计目的,验证了系统设计以及软硬件设计的可行性。
二、全自动供电系统单片机控制设计和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自动供电系统单片机控制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AN总线的全自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仪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结核杆菌检测方法 |
1.2.2 ARP前处理技术 |
1.2.3 生化分析仪的发展现状与构建基础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2 ARP检测平台关键原理与设计目标 |
2.1 ARP检测技术原理 |
2.1.1 噬菌体检测法 |
2.1.2 实验室手动操作流程 |
2.2 CAN总线原理 |
2.2.1 CAN总线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 |
2.2.2 CAN总线的技术特点 |
2.2.3 CAN总线的报文传输 |
2.2.4 CAN总线的布线形式 |
2.2.5 CAN总线的节点电路 |
2.2.6 CAN总线的收发过程 |
2.3 温度控制原理 |
2.3.1 帕尔帖效应 |
2.3.2 PID算法 |
2.4 液位探测原理 |
2.5 ARP检测仪器设计目标 |
2.6 本章小结 |
3 ARP检测平台硬件系统设计 |
3.1 整体框架方案设计 |
3.2 硬件需求分析 |
3.3 总体电路分析设计 |
3.3.1 主控制器 |
3.3.2 主控制器通讯接口 |
3.4 硬件子系统设计 |
3.4.1 电源供电模块 |
3.4.2 泵阀控制模块 |
3.4.3 取样针模块 |
3.4.4 温度控制模块 |
3.4.5 样本架状态指示模块 |
3.4.6 通用电机模块 |
3.4.7 摆渡小车模块 |
3.5 本章小结 |
4 ARP检测平台程序设计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4.1.1 MDK-ARM开发工具 |
4.1.2 Keil uVision调试器 |
4.2 CANopen协议规范 |
4.3 程序整体设计 |
4.4 子程序设计 |
4.4.1 摆渡车X单元子程序 |
4.4.2 摆渡车Y单元子程序 |
4.4.3 加样小车子程序 |
4.4.4 针1 单元子程序 |
4.4.5 泵阀单元子程序 |
4.4.6 光学检测单元子程序 |
4.4.7 振动单元子程序 |
4.4.8 温控单元子程序 |
4.4.9 LED状态指示单元子程序 |
4.5 电机加减速算法 |
4.5.1 电机加减速控制算法介绍 |
4.5.2 S型电机加减速控制算法实现 |
4.6 PID温控算法 |
4.7 本章小结 |
5 ARP检测平台调试 |
5.1 调试界面和选项 |
5.1.1 摆渡小车模块调试界面和选项 |
5.1.2 测试单元调试界面和选项 |
5.1.3 温育仓调试界面和选项 |
5.1.4 系统调试界面和选项 |
5.1.5 检测模块调试界面和选项 |
5.2 调试过程中电路的错误查找与优化 |
5.2.1 PCB电路板查错流程 |
5.2.2 PCB电路板的优化工作 |
5.3 本章小结 |
6 ARP检测平台性能检验 |
6.1 温育模块性能检验 |
6.1.1 性能检验方法及步骤 |
6.1.2 检测结果 |
6.2 取样针模块性能检验 |
6.2.1 性能检验方法及步骤 |
6.2.2 检测结果 |
6.3 本章总结 |
7 总结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高精度全自动光纤绕线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光纤绕线机的发展历程 |
1.1.2 嵌入式系统与智能工业控制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高精度全自动光纤绕线机整机设计方案 |
2.1 光纤绕线机机械结构设计 |
2.2 光纤绕线机通信方式的选择 |
2.3 光纤绕线机电路结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精度全自动光纤绕线机的子系统设计 |
3.1 自动绕线排线系统的设计 |
3.1.1 电源电路的设计及RS-485 通信电路的设计 |
3.1.2 步进电机控制和驱动电路设计 |
3.1.3 绕线电机、排线电机协作系统设计 |
3.2 张力检测及调控系统的设计 |
3.2.1 张力检测系统设计 |
3.2.2 张力调控系统设计 |
3.3 光纤长度精准控制系统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精度全自动光纤绕线机的上位机系统设计 |
4.1 光纤绕线机上位机的硬件选型及软件结构 |
4.1.1 光纤绕线机的上位机硬件选型 |
4.1.2 光纤绕线机的上位机软件架构 |
4.2 光纤绕线机上位机工作界面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精度全自动光纤绕线机整机机械结构及操作方法 |
5.1 光纤绕线机整机机械结构设计 |
5.2 光纤绕线机的操作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精度全自动光纤绕线机系统测试、结论与展望 |
6.1 光纤绕线机整机系统测试及分析 |
6.2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全自动移液工作站移液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量移液技术综述 |
2.1 微量移液技术的发展 |
2.2 液面检测技术的发展与研究 |
2.2.1 电容型液面检测技术研究 |
2.2.2 气压型液面检测技术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液工作站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3.2 重点模块方案设计 |
3.2.1 MCU模块 |
3.2.2 电机模块 |
3.2.3 传感器模块 |
3.2.4 液面检测模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 移液运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1 X轴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电路设计 |
4.1.2 Y轴/Z轴/微量移液泵步进电机运动控制电路设计 |
4.2 液面检测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3 PCB电路板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主控PC端上位机软件设计 |
5.2 气压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
5.3 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移液控制系统实验研究 |
6.1 控制系统移液精度实验验证 |
6.1.1 移液实验流程 |
6.1.2 移液相对误差和重复性验证 |
6.2 气压型液面检测实时监控系统实验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
(4)山地水肥一体化的灌溉系统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山地水肥一体化系统相关技术研究 |
2.1 水肥一体化系统的整体架构 |
2.2 数据信息传输子系统 |
2.2.1 移动网络技术的选择 |
2.2.2 无线通讯技术对比 |
2.2.3 LoRa扩频传输技术 |
2.2.4 土壤信息感知技术 |
2.3 自动滴灌子系统 |
2.3.1 滴灌类型的确定 |
2.3.2 自动滴灌的系统整体设计 |
2.4 太阳能电源子系统设计 |
2.4.1 太阳能电池板选型 |
2.4.2 太阳能电池板阵列设计与布置方案 |
2.4.3 太阳能光伏蓄电池选型 |
2.4.4 太阳能控制器选型 |
2.4.5 太阳能充电装置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施肥系统结构设计与软件控制 |
3.1 施肥系统结构设计 |
3.1.1 施肥部分结构概述 |
3.1.2 灌溉系统工作原理 |
3.2 施肥系统的硬件设计 |
3.2.1 过滤装置模块的选型 |
3.2.2 控制设备模块选型 |
3.2.3 土壤EC和PH值感应器模块选型 |
3.2.4 驱动电机装置选型 |
3.2.5 电磁换向阀装置选型 |
3.3 施肥系统多任务程序设计 |
3.4 整套全自动施肥系统的实现 |
3.4.1 整套全自动施肥系统组件连接 |
3.4.2 自动化施肥系统控制中心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灌溉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与软件研发 |
4.1 系统灌溉参数设计与校核 |
4.1.1 土壤含水率检测设计 |
4.1.2 滴灌的压力分布计算与分析 |
4.1.3 系统灌水量参数设计 |
4.2 基于PLC控制的灌溉系统硬件设计 |
4.2.1 自动滴灌模块硬件设计 |
4.2.2 太阳能电源稳压模块设计 |
4.2.3 灌溉系统电磁阀模块控制设计 |
4.3 基于PLC控制的灌溉系统软件设计 |
4.3.1 系统主程序设计 |
4.3.2 数据信息传输程序设计 |
4.3.3 基于LoRa无线传感的太阳能电源充电软件设计 |
4.3.4 土壤含水率检测程序设计 |
4.3.5 天气预报嵌入Lab VIEW的设计方法 |
4.4 灌溉系统程序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肥一体化在山地茶树灌溉中的应用 |
5.1 茶树灌溉系统的研究 |
5.2 茶树灌溉水肥一体化结构设计 |
5.2.1 试验设计与安排 |
5.2.2 茶树水肥一体化系统设计 |
5.2.3 应用测试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6)全自动理管机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理管机的研究现状 |
1.2.2 理管机颜色识别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管机功能分析和总体方案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2 系统功能划分 |
2.3 总体方案设计 |
2.3.1 机械结构总体方案 |
2.3.2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
2.3.3 颜色识别系统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械结构的设计与研究 |
3.1 断纱剔除模块 |
3.1.1 方案设计 |
3.1.2 结构设计与分析 |
3.1.3 滚筒剔除机构模态分析 |
3.2 自动上料模块 |
3.2.1 方案设计 |
3.2.2 结构设计与分析 |
3.3 图像处理模块 |
3.4 换向落料模块 |
3.5 底部输送模块 |
3.6 整机结构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自动理管机控制系统设计 |
4.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1 控制系统主要部件选型 |
4.1.2 PLC的 I/O口分配 |
4.1.3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 |
4.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3 人机界面设计 |
4.4 控制系统可靠性设计 |
4.4.1 隔离屏蔽干扰源 |
4.4.2 硬件增强抗干扰能力 |
4.4.3 软件增强抗干扰能力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颜色识别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5.1 图像去噪 |
5.2 颜色特征提取 |
5.2.1 颜色空间 |
5.2.2 筒管颜色特征提取 |
5.3 颜色分类算法研究 |
5.3.1 分色算法总体设计 |
5.3.2 样本颜色的采集与存储 |
5.3.3 图像有效判断 |
5.3.4 纱线识别算法 |
5.3.5 空筒管颜色匹配算法 |
5.4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
5.4.1 测试平台 |
5.4.2 测试方法 |
5.4.3 相近颜色筒管直方图采集 |
5.4.4 试验结果及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水文缆道超声波测深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自动水文缆道系统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2 水文缆道超声波测深系统设计 |
2.1 系统总体设计基本思路 |
2.2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
2.3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水文缆道超声波测深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供电系统设计 |
3.1.1 充电管理描述 |
3.1.2 数字电源 |
3.1.3 模拟电源 |
3.2 人机交互电路设计 |
3.2.1 复位电路 |
3.2.2 振荡电路 |
3.2.3 JTAG电路 |
3.2.4 E2PROM电路 |
3.2.5 液晶驱动电路 |
3.2.6 电平转换电路 |
3.2.7 蓝牙驱动模块 |
3.2.8 无线电台模块 |
3.3 水声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3.3.1 复位电路 |
3.3.2 振荡电路 |
3.3.3 供电方案 |
3.3.4 网络输出电路 |
3.3.5 输出接口 |
3.4 发射电路设计 |
3.4.1 光耦合器 |
3.4.2 功率放大电路 |
3.4.3 功率控制电路 |
3.5 接收电路设计 |
3.5.1 前级放大 |
3.5.2 可控增益放大 |
3.5.3 网络滤波 |
3.5.4 检波电路 |
3.5.5 输出级电路 |
3.5.6 接收电路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4 水文缆道超声波测深系统软件设计 |
4.1 基本功能 |
4.2 水底反射信号的识别 |
4.2.1 脉宽宽度选择 |
4.2.2 门槛和信号 |
4.2.3 自动利润(增益)控制 |
4.2.4 时间增益控制(TVG) |
4.3 超声波深度处理声速 |
4.4 本章小结 |
5 水文缆道超声波测深系统的测试分析 |
5.1 实验室测试情况 |
5.2 池塘测试情况 |
5.3 水文站测试情况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全自动土壤风蚀沙化检测集沙仪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和实现 |
2.1 设计要求 |
2.2 设计原理 |
2.3 总体方案 |
2.4 系统架构 |
2.5 本章小结 |
3 全自动土壤风蚀沙化检测集沙仪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3.1 硬件系统 |
3.1.1 硬件组成 |
3.2 测量模块设计 |
3.2.1 压力传感器 |
3.2.2 模数转换器 |
3.2.3 步进电机驱动 |
3.2.4 姿态检测 |
3.2.5 温湿度检测 |
3.2.6 气压检测 |
3.2.7 光强度检测 |
3.2.8 时钟系统 |
3.2.9 电压、电流检测 |
3.3 单片机处理模块设计 |
3.4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3.5 数据上传模块设计 |
3.6 供电电源模块设计 |
3.7 整体硬件结构 |
3.7.1 整体硬件实物图 |
3.7.2 整体硬件系统特点 |
3.7.3 整体硬件描述 |
3.8 本章小结 |
4 全自动土壤风蚀沙化检测集沙仪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4.1 自组网ZIGBEE协议 |
4.2 系统框架 |
4.2.1 主传感器系统框架 |
4.2.2 副传感器系统框架 |
4.3 数据通信协议 |
4.4 上位机测试软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运行及结果分析 |
5.1 监测系统噪声测试 |
5.2 控制系统空载实验 |
5.3 称重传感器温度补偿实验 |
5.4 称重传感器标定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田间信息的远程获取与无线传输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1.4 论文章节的安排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技术 |
2.1 系统的基本原理 |
2.2 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
2.2.1 系统功能需求 |
2.2.2 系统性能要求 |
2.3 与系统相关的支持技术 |
2.3.1 传感器简介 |
2.3.2 单片机的简介 |
2.3.3 GPRS 技术的介绍 |
2.3.4 自动气象站概述 |
3 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 系统的具体设计要求 |
3.2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3.2.1 系统整体架构方案 |
3.2.2 无线传输方案 |
3.2.3 太阳能供电系统方案 |
3.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 |
4 系统硬件的设计 |
4.1 土壤墒情采集模块的设计 |
4.1.1 土壤温湿度传感器 |
4.1.2 单片机的选型 |
4.1.3 无线收发模块的设计 |
4.2 自动气象站模块的设计 |
4.2.1 自动气象站传感器确定 |
4.2.2 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器确定 |
4.3 GPRS 数据传输单元模块的设计 |
4.3.1 GPRS 数据传输单元的选择原则 |
4.3.2 GPRS 数据传输单元的功能 |
4.3.3 GPRS 数据传输单元确定 |
4.3.4 AT 命令 |
4.4 独立太阳能供电系统的研究 |
5 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系统软件设计的原则 |
5.2 系统的工作流程 |
5.3 数据采集及无线传输设计 |
5.4 监控中心的设计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自动气象站风光互补供电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自动气象站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的构成 |
2.1 自动气象站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的总体结构 |
2.2 风力发电支路的要求与选择 |
2.3 光伏发电支路的要求与选择 |
2.4 蓄电池组的要求与选择 |
2.5 负载(自动气象站)的需求 |
2.6 控制器的设计要求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动气象站风光互补控制器控制策略 |
3.1 风力发电支路控制策略 |
3.2 光伏发电支路控制策略 |
3.3 蓄电池充放电管理策略 |
3.4 总体控制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动气象站风光互补控制器设计 |
4.1 自动气象站风光互补控制器的总体结构图 |
4.2 风力发电部分 |
4.2.1 整流滤波电路 |
4.2.2 DC-DC转换器 |
4.2.3 防反充电路 |
4.2.4 开关管驱动电路 |
4.2.5 关键元器件的选用 |
4.3 光伏发电部分 |
4.3.1 TL494控制器 |
4.3.2 电压采样电路 |
4.3.3 电流采样电路 |
4.3.4 控制芯片选型 |
4.4 智能控制部分 |
4.4.1 蓄电池充放电电路 |
4.4.2 辅助电源电路 |
4.4.3 -12V转换电路 |
4.4.4 卸荷电路 |
4.5 控制器软件设计 |
4.5.1 主程序流程图 |
4.5.2 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子程序 |
4.5.3 太阳能发电控制子程序 |
4.5.4 风力发电控制子程序 |
4.5.5 扰动观察法子程序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配置与结果 |
5.1 系统各部分配置 |
5.2 实验测试 |
5.3 实际运行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
四、全自动供电系统单片机控制设计和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AN总线的全自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仪器设计[D]. 徐辅财.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2]高精度全自动光纤绕线机的研制[D]. 吕东明. 吉林大学, 2020(08)
- [3]全自动移液工作站移液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D]. 魏翱翔.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4]山地水肥一体化的灌溉系统优化设计[D]. 徐旭升.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全自动理管机的关键技术研究[D]. 陈雪莲. 东南大学, 2019(06)
- [7]水文缆道超声波测深系统设计[D]. 牛夏.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4)
- [8]全自动土壤风蚀沙化检测集沙仪监测系统设计[D]. 楚孔纪.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田间信息的远程获取与无线传输系统的研究[D]. 王亚男.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10]自动气象站风光互补供电系统[D]. 余兴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09)
标签:绕线机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光纤损耗论文; 传感器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