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因产业:21世纪的滚滚财源(论文文献综述)
左敬[1](2021)在《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聚落形态解析和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西省平定县土岭头传统村落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目之所及的中国传统村落都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鼎盛期——衰落期——再生期”五个阶段,无一不是经过成百上千年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交融积淀而生成的,这是长期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伟大成果,也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现存优质标本。土岭头村形成至今近千年,历史演变轨迹清晰,古村独特的“鼎”字形街巷格局至今保存较完整,反映出明清时期村落发展鼎盛的模样,村内还留存了一批明清时期的传统建筑,这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智慧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研究价值。本文以土岭头村为分析对象,以空间句法为主要理论基础,研究过程中涉及到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等多种学科,借助AUTOcad、Depthmap、Arc GIS、Excel等软件,通过多维量化分析解读聚落空间,计算得到的量化数据可以更准确地揭示埋藏在表面物质空间下的深层次人文现象,使我们可以更理性、更客观、更科学地认识村落形态。基于此结合土岭头村自身价值特性得到的保护发展策略的可操作性更强、说服力更高,可以避免制定“千村一面”的保护发展规划,也可以充实山西省晋中地区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丰富中国传统村落活化保护的相关理论。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五个章节组成。第一部分是研究基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节的内容。第一章明确了研究的缘起、背景、对象、目的、意义、综述、内容、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从详尽的实地调研资料中分析、整理和归纳出土岭头村的生成背景,重点分析阐述了聚落的区位条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第二部分是研究核心部分,包含第三、四章节的内容。第三章首先对空间句法理论进行了概念解析、研究方法和参数介绍,另外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土岭头村的整体形态、街巷空间和公共空间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定量分析,从而揭示深层社会空间与表面聚落空间之间的联系。第四章同样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对土岭头村的院落构成、单体建筑和装饰构件展开了较为全面的举例、统计、归纳和总结,其次对村中两处重点民居院落进行深入的空间句法定量分析,进而得到传统建筑院落的空间组构关系。第三部分是研究实践部分,包含第五章节的内容。首先基于论文前两部分凝练出土岭头村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价值,同时梳理出村落现存的主要问题。其次以实际情况出发,从保护原则、内容、层次及措施角度探讨土岭头村的保护研究。最后以村落的上位规划为前提,进行村落的发展研究,制定出一套有针对性、地域性的发展定位、途径和规划。
池莉[2](2019)在《大树小虫》文中提出第一章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1.俞思语俞思语足月出生。分娩之前医院找了熟人,不料还是呛到羊水吸入胎粪,出生时没了呼吸,窒息十分钟,住进重症监护室。都以为她不行了,傍晚她却有了自主呼吸。次日又发烧、呕吐、四肢僵硬、哭声拉直,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从那时起直至今天,俞思语支气管与肺,都相当脆弱,只要伤风感冒,必久咳不愈,有时还会咯血,粉红色带泡沫痰那种,多年查无因,中西医皆难治愈,对空气要求高,易气短,常需深呼吸。
宋宇宁[3](2019)在《日本法治化进程中的地方自治研究》文中认为近代化的地方自治制度对于日本而言,虽然是一项自普鲁士移植而来的“舶来品”,但却在近现代日本的法治化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法治化与地方自治的相互关系来看,两者可谓“同呼吸、共命运”。当日本法治建设处于良性的发展状态时,日本的地方自治制度也能够得以顺利运行,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当日本的法治建设处于倒退甚至彻底毁灭的状态下,那么其地方自治制度也伴随着法治化的挫折而形同虚设。20世纪30年代后日本进入“法西斯主义”的历史事件也恰好印证了这个事实。反过来,地方自治制度对于法治建设而言也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地方自治制度中所包含的“权力制衡”、“权利保障”、“依法行政”等理念,契合了“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制度的形式加以确立,为积极促进法治建设大有裨益。从更为宏观的层面看,这也更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近现代以来日本法治化何以建成。在日本法治化进程的各个时期,我们都可以明显地看到地方自治制度与法治化之间的这种紧密关系。在近代史上日本面临第一次重大转型的“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法治建设为地方自治制度的最终建立奠定了制度基础。这主要体现在:明治政府在政治改革中采取了“废藩置县”的措施,将权力收归中央,建立了近代化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使得新政府的改革意志得以推行,从而打破原有的“幕藩”体制,建立起近代化的地方自治制度;其次,“明治维新”还颁布了日本历史上第一步近代化的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仿照普鲁士建立了近代化的“宪制”体制。这对于日本地方自治的建立至关重要;此外,明治政府还制定了相关的立法规范为地方自治的设立奠定了法律基础,使得地方自治在法治框架下得以真正建立。从这一时期日本的地方自治的发展而言,在法治化的框架下也取得了杰出的成果。其中最为典型的在于《町村制市制》及《府县制郡制》两部地方自治法典的颁布实施。地方自治制度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展现在了世人眼前,成为了法治化的重要成果。从两部自治法典的主要内容来看,从机构设置到地方住民的权利义务以及对相关权力的监督及司法救济,堪称地方自治领域的“小宪法”。明治时期在地方自治上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仅在于建立了一项全新的制度,而是为法治建设增添了更大的成果。从明治时期地方自治与法治化的互动来看,双方呈现出良性发展的趋势。地方自治制度在推进“权力制约”、培养“法治公民”以及促进“依法行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明治时期日本法治化的推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探究“明治维新”使日本成功走上法治化的原因,地方自治成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被学界广泛称赞的“大正民主”时期,地方自治与法治化之间依然有着无法割裂的纽带。从地方自治角度分析这一时期日本法治化的进展,“大正民主”时代的“政党政治”不失为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法治化所取得的一大历史性成果。对于地方自治而言,由于与法治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使得大正时代的“政党政治”也对当时的地方自治的新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对于社会民生建设的重视使得各个地方自治在居民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上有了更多的扩充;普选制的建立也对明治时期以财产决定选民资格的地方选举制度产生了革新等。大正时期“政党政治”的兴起为这一时期日本地方自治的诸多新变化奠定了改革的制度基础,使得日本地方自治在民主政治的洗礼下迈向了新的篇章。而“大正民主”时期的地方自治制度也在法治化的高速发展之下涌现出了更多的成果:首先,在“宪制”体制稳固的基础之下关于“地方分权”的问题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的改革浪潮。以安井英二为代表的新内务官僚们提出了诸多的改革主张;其次,在地方自治的重要法律规范中,市町村制度迎来了重要的修订。在有关公民权利的扩张上取得了相比明治更大的进步;此外,町村自治的强化以及地方自治体在“公营事业”上的发展也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亮点。前者进一步迎合“地方分权”改革的需要,而后者则在保障地方住民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上取得了进步。从这一时期地方自治与法治化之间的互动来看,大正时期的地方自治由于在“地方分权”改革上的浪潮使得在法治建设上有了更大的动力;此外,无论是町村自治的强化还是地方自治体通过自主经营“公营事业”取得经济上的自主性,都使得地方自治体相对中央政府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利,为“分权制衡”奠定了重要基础。当然,近代史上日本的法治化进程绝非一帆风顺,它也遭遇过惨痛的历史教训。而地方自治与法治化天然的紧密联系也使自身深受其害。在全面进入“法西斯化”的30至40年代,日本的法治建设遭遇全面破坏,公民权利荡然无存。国家的所有制度建设都围绕“军国主义”扩张而展开。作为法治建设的成果之一,这一时期日本的地方自治也形同虚设,完全沦为了侵略扩张的工具。由此可见,法治化与地方自治之间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失去了法治的基础,地方自治不复存在。而当地方自治无法发挥作用时,法治建设也会失去向前的推动力。“二战”结束后,伴随着“军国主义”势力被肃清、日本法治走向重建,其地方自治制度也重新开始焕发活力。从有利于建设地方自治的角度看,日本战后的法治建设在“宪制”的重塑以及地方自治立法上为地方自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战后的日本地方自治制度中,我们也看到了其在法治化框架下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并不断贯穿战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包括战后重建期、高速增长期、泡沫时期、低迷时期直至21世纪后的今天。战后日本在地方自治领域所取得的诸多新成果也继续推动着战后日本的法治化进程,并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战后日本法治化又何以成功?作为学界始终长久不衰的经典话题,或许地方自治的建立和发展也能够为此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答案。以法治化进程为视角来研究地方自治,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值得思考的启示:首先,从法治化与地方自治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法治化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的诸多成果中必然包含地方自治。而对于地方自治制度而言,它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两者的羁绊始终不可分割;其次,地方自治也是法治建设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它是促进法治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此外,对于日本而言,地方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外来文明,在日本的成功使得其具有十足的“日本特色”,无论与日本近代化最初的“老师”德国相比存在着差异,而且与以联邦制为代表的美国更是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但同时也不可否认,德国与美国对于日本从战前到战后的地方自治发展影响最为深远。日本也大量借鉴了德国和美国的经验;最后但也是最为重要的在于:研究外国制度归根到底是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借鉴,日本与中国同为法治后发国家,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如何吸收、避免始终是研究日本地方自治时永远需要思考的课题。
孙丰蕊[4](2019)在《广西壮族师公戏的考察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壮族师公戏是仪式剧,亦属于傩戏之一种。本文以广西壮族师公戏为研究对象,对孕育它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起源与形成过程、特殊的演出场域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并以四个仪式个案为例,描述了壮族师公戏的展演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壮族师公戏的构成诸要素作了分析,进而概括出壮族师公戏的艺术特征。最后讨论了壮族师公戏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传承和转化问题。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论、附录四大部分。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之处等作了介绍,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学术史梳理。壮族师公戏的形成与传承,离不开广西特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滋养。传统社会广西恶劣的自然环境是壮族民间信仰滋生的前提;壮族多样的人生仪礼和节日民俗为师公戏展演准备了广阔的时空;广西深厚的民间口头传统为师公戏提供了艺术的滋养。壮族师公戏的文化源头是上古的巫傩文化。师公戏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萌芽期是师公戏的最初阶段,师公以舞娱神,以歌唱神,富有神秘感;发展期的壮族师公戏叙事内容进一步丰富,有了初步的角色扮演;成熟期的师公戏出现了角色的分化,形成了固定的演出程式,有比较丰富的唱腔。壮族师公戏有其特殊的演出场域。师公戏的演出场域是一种“文化时空”,有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壮族师公戏的展演契机集中在民族节庆、神灵诞期、人生仪礼等节点;其展演空间散布于庙宇祠堂、村屯家屋、广场地坪、岭头山地、水塘溪边、墓地灵前等所在,演出舞台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壮族师公戏演出场域的确立,与其娱神的本质属性相关联,昭示着师公演剧的神圣性特点。壮族师公戏的展演穿插于安花架桥仪式、丧场法事、打斋仪式和庙诞神诞祭祀仪式等各类仪式中。仪式性是壮族师公戏的本质特征。壮族师公戏是综合艺术,集剧本、音乐、舞蹈、美术等要素于一体。壮族师公戏诸艺术元素都是服务于仪式叙事的需要,由于仪式叙事关联着民众生活诉求的实现,所以民间对仪式叙事的重视远超对艺术审美的追求。壮族师公戏属于仪式剧、民族戏剧和民间小戏。其演剧过程与仪式叙事相黏连,是仪式过程中的戏剧展演,壮族民间信仰是其产生和传承的社会基础;它主要采用本民族的语言,剧目往往取材于壮族的神话、传说和民俗生活,艺术表现形式大量吸收了民族文化元素;演员有多重身份,角色少线索单一,观众和演员的界限有时模糊化,表演上总体呈现出稚拙的特点。壮族师公戏形成之后,在其传播过程中不断为广西其他民族吸收、借鉴、移植,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师公戏;壮族师公戏的传承势头良好,但由于社会转型的影响和现代化的冲击其前景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有些地方的师公戏出现了转化的情况。壮族师公戏是壮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植根于民间信仰的沃土,至今仍在壮族聚居区各地频繁上演。当前,国际社会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倡导保护文化多样性,壮族师公戏作为戏剧“活化石”正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生动显现。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立足于田野调查,所有的观点和结论都建立于田野调查的工作之上,在田野方法上一是参与观察、二是深度访谈;同时结合“田野之后的文献阅读”,让文献“活”起来;在对壮族师公戏的探讨中,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将其与一般戏剧、汉族戏剧、地方大戏的比较,归纳总结出壮族师公戏的艺术特征。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首先对各章内容进行了简要概括,之后就本文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给出了回答:师公展演中的“科仪”部分不是戏,是纯粹的仪式,壮族师公戏仍然是初成阶段的戏剧形态,没有发展为成熟戏剧,它的“成熟阶段”只是作为仪式剧的成熟;壮族师公戏根植于民间信仰,不会发展成为脱离仪式的纯粹戏剧,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脱离了仪式的壮族师公戏已经转化,本人认为它不再属于传统的壮族师公戏范畴;只要民间信仰的根基还在,壮族师公戏的仪式演剧传统就将长期保留下去。
梁怀月[5](2018)在《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华市金东区位于我国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东段,自古以来是浙江北部、东部、西南部以及安徽、江西、福建等地文化交融之地。此地充沛的土地及林木资源、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四方汇聚的贸易交流、延续至今的传统民俗活动共同造就了当地传统聚落及公共空间的特殊性。本研究以金东区当地传统生活为切入点,探讨基于特殊区位地理环境与历史人文背景而形成的金东区传统聚落形态与公共空间的特征和规律。以金华市金东区区划范围内的传统聚落历史形态为研究对象,针对整个金东区范围内传统聚落公共空间进行全面研究。本研究是江南区域性传统聚落研究的重要一环,有利于金华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对于当代金东区传统聚落的保护更新及区域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具有指导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解决的子命题包括:(一)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形成演化规律;(二)金东区传统聚落总体形态特征及学术地位:(三)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的构成及具体特征;(四)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呈现的思想文化内涵;(五)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形态与周边地区的异同;(六)当代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保护与发展的方向。为此论文共分为三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形成与演化。通过对金华地区历史古籍史料的考证,研究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产生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社会人文背景,梳理金东区传统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演化进程,解析两种基本金东区传统聚落类型,即居住型聚落与贸易型聚落,形成与演化的基本特点。第二部分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系统研究。通过对三例金东区传统聚落典型案例的分析,呈现金东区传统聚落形态、传统生活与公共空间的具体样貌。在个案分析和数据整合的基础上,总结归纳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的选址与总体形态特征,揭示金东区居住型聚落与贸易型聚落在选址与布局形态方面存在的共性与差异,以及两类聚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路径、边界、节点、标志物和区域五方面整体解读金东区传统聚落整体意象特征。从地区传统生活方式为着眼点,分析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类型与层级,解析公共空间组成各部分的具体空间形态特征。在此将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分为交通空间、生活空间、贸易空间、仪式空间、娱乐空间五类,以传统聚落居住宅地为中心,将聚落公共活动空间划分为邻里、宗族、近郊、远郊四个层级。其中交通空间所包括的巷弄、车马道、出入口。生活空间包括的滨水空间和生活广场。贸易空间包括的街市和市基。仪式空间包括的宗祠、庙宇、祖坟、风水树、水口。娱乐空间包括的郊野山林、斗牛场、戏台。并从微观视角,整理总结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界面与构筑物的特点。深入挖掘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文化渊源和传统审美价值。从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与周边区域传统聚落的渊源与联系入手,分析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与其它地区的区域共性和独特之处。第三部分在分析金东区传统聚落的现状优势与困境的基础上,对于金东区金华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改善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一)这是首次针对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的系统研究,明确了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学术地位,弥补了江南传统聚落研究空白;(二)研究从金东区安土重迁传统社会生活作为切入点,挖掘公共空间形成和演化的根本原因,准确把握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和规律;(三)突破既往研究通常仅针对乡村或市镇的单类型聚落进行分析的方式,本研究以金东区范围内所有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金东区各类型传统聚落的梳理比对,构建金东区范围内的完整区域公共空间体系;(四)本研究运用实地广角相机取景拼合街景图像的技术手段,呈现传统聚落狭窄街巷中本无法看清的公共空间立面全貌,完善了既往建筑学界研究仅通过绘制立面显现传统街巷空间界面的单一性。
孙腾辉[6](2017)在《特色小镇建设背景下旅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政策的应运而生促进了镇域内旅游资源的整合,加速了旅游设施的建设;这个过程既推动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同时也对镇域内旅游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产生了较大影响。传统村落作为长期传承中国农耕文明的载体,拥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顺势成为了旅游行业的热点;然而,作为一种特殊的、不可再生的人文旅游资源的传统村落,其空间形态在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政治政策和经济发展等深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其空间形态和历史风貌均发生了改变;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许多具有丰富资源的村落出现了“空心化”现象,“撤村并点”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加剧了这些传统村落的破坏与消失。故而,本研究立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背景,提取目前备受关注的旅游型传统村落,以其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空间形态的形成与变化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旨在从不同的视角对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进行探究,同时有助于探索特色小镇建设背景下人居环境的永续发展,并深化传统村落的理论研究。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定性定量分析与比对分析相结合、类型分析和归纳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从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对旅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进行解构,综合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对旅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进行类型划分,对不同类型空间形态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并通过典型个例进行比对研究,检验理论研究的科学性。第二,从战略发展、旅游资源的物质和非物质三个层面,深入挖掘影响旅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形成与变化的动力机制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以及地域文化因素,并阐明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最后,用实际项目案例进行论证,首先对项目的自然环境、历史风貌、空间形态进行分析,验证自然环境、地域文化与村落空间形态的内在联系。在分析的基础上,借助特色小镇建设中特色产业支撑,遵从特色保护和永续发展的研究理路,提出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对应策略。
吴兴杰[7](2015)在《产业5.0时代:工商农科文一体化——阿里巴巴与苏宁“联姻”背后的哲学反思》文中认为核心内容:阿里巴巴与苏宁的"联姻"引发一场九级"商业地震",一个是电商平台的风云企业,一个是连锁经营的标杆企业,看似死对头,其实暗送秋波,成功"联姻",对中国商界的影响之大,实属罕见。从这一经典案例可以反思:时代正在飞跃,凡是与时代脱节的企业均会惨遭淘汰。阿里巴巴与苏宁的"联姻"正是电商环境下的一次自我革命,
吕朝辉[8](2015)在《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中国陆地边疆①的历史负荷、现实问题和政治环境体现出深层、复杂、特殊的特征。本文从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既注重对当前陆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又注意对“碎片化”的陆疆治理现有成果展开“化零为整”的系统性研究,既强调把研究重心确定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启动以来的当代陆疆治理,又注重从过往陆疆治理的“浩瀚汪洋”中挖掘智慧和汲取教训,既顺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又落脚于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这个具体研究点上。因此,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均十分突出。本文立足于陆疆特殊的政治与社会生态,以现代公共治理为指导,综合运用古典管理、行为科学、文化软治理、公共治理等相关理论,初步总结和探索出规制型、情感型、文化型、合作型等四种陆疆治理方式,四种方式的有机统一即构成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全部内涵。全文在参考边疆治理相关文献和进行一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主要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按照“为什么要创新?”和“怎么样创新?”的研究思路,分成两部分回答了“当代中国陆疆治理创新研究”这个中心主题。全文共分八章,前四章陆续从基本理论阐述、历史渊源追溯、特殊问题归纳和政治环境分析等四个方面,回答了“为什么要创新?”;后四章通过四种陆疆治理方式的创新构建,回答了“怎么样创新?”,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结构。导论部分主要对本课题研究做出一些前置性说明。该部分首先交代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接着做了相关的研究综述,最后介绍了本课题的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首先对边疆与陆地边疆、治理与陆疆治理、治理模式与陆疆治理模式等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三组核心概念进行辨析和界定,接着重点考察了当前陆疆的基本概况,然后对当代中国陆疆治理内涵、目标和任务,以及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概述。第二章运用历史追溯的方法,回顾并全面分析了1840年以前古代中国、1840—1949年近代中国、1949—195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1957年—1977年政治动荡期、1978年—1991年改革开放初期等各个不同时期我国陆疆治理模式的具体特征及其成败得失。第三章从历史回归到现实,首先从历史、现实、主观和客观等方面深入全面地分析了当前陆疆特殊性问题的形成原因,然后从陆疆发展问题、安全问题、民族与宗教问题、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问题等当前陆疆地区面临的四大类最为基本的特殊性问题予以具体阐述;第四章则从陆疆内部特殊问题的创新动因,过渡到了陆疆内外部的政治环境挑战。该章首先总结了当代中国陆疆在国家政治地理空间单元中的特殊地位及意义,接着分析了我国陆疆面临的复杂国际政治安全环境,最后考察了全球化和市场化浪潮对陆疆社会内部造成的巨大张力。第五章至第七章主要从推进陆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层面,具体从理论依据、基本内涵、主要特征、现实动力、运用维度、适用范畴、基本要求等方面,对规制型、情感型、文化型等三种陆疆治理方式分别予以创新构建。此外,第五章还探讨了理性规制和非理性规制的标准区分问题,考察了理性的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构建路径;第七章还考察了中央、地方、社会、民众在陆疆文化性治理过程中的任务分解问题。第八章主要从推进陆疆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层面,提出了中央政府、发达地区、陆疆地方政府、陆疆社会和各族群众在陆疆合作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功能与责任,考察了政府与政府的协同、政府与社会的共治、政府与市场的互补、政府与公众的互信等四种陆疆合作治理形态,并从基本理论、现实动力、主要特征、现实动力、基本要求等方面对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进行创新构建。结论部分重点分析了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着力点——陆疆规制型、情感型、文化型、合作型四种治理方式的有机统一,尝试地回答了四种方式的划分标准、区别和联系、优缺点、有机统一的实现路径等理论问题。
崔潮[9](2011)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文中指出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流。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包括市场化与工业化,市场化是动力机制,工业化是外在表现;政治现代化表现为宪政化,通过民主与法治的成长建立有限与有效政府,保护个人的创造与基本人权。财政是政治与经济的枢纽,通过政治过程解决经济问题。财政制度变迁既反映了现代化的成果,又是推动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史。在列强割地赔款的勒索与潮涌般的工业品冲击下,中国传统经济解体衍生出极度的贫困与社会不公,帝国体制瓦解散落出残渣余孽般的军阀政治。外患内乱下的中国迫切地向外寻找富强之道,从军事救国到实业救国,从维新立宪到一次次革命,直到新中国建立才走上了快速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但在经济现代化道路上一度重视工业化摒弃市场化,在政治现代化道路上曾经重视民主化摒弃法治化,结果无以为继。改革开放后拨乱反正,大胆学习一切发达的文明成果,中华民族重新走上复兴之路。中国100多年来一直处于快速变化的过程中,风向多变,时好时坏,旧政权的腐朽成就了新政权的崛起,“大革命”、“大跨越”多次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强烈追求;几千年的老路是明白无误走不通了,极力要走新路却难摆脱对过去的路径依赖;时而醉心于源远流长的古老文明,时而要自力更生废旧立新,却终究要走开放式的学习创新之路。在延续2000多年的帝制崩溃100年之即,中国已走上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市场化、工业化、民主化、法治化……各个方面均可圈可点。在这一背景下,全面总结中国现代化进程与财政制度变迁的良性互动之道,正当其时。本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经济学原理,从理论与历史角度分析了发达国家现代化与财政制度变迁的互动关系,检视在西方冲击下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过程,梳理我国财政现代化的成长轨迹,努力从别人和我们自己走过的历史中发现继续前进的路标。本论文第一部分是缘起与准备(第一、二章),对选题原由、现代化理论、财政制度变迁理论等进行回顾性综述,为论文分析提供文献性基础。第二部分理论分析即第三章,提出了财政主体结构理论、财政类型理论、财政过程产权转化假说、财政制度变迁过程理论,作为分析中外财政制度演进规律的理论基石。第三部分是理论应用比较分析,由第四章至第八章组成,首先对曾经深刻影响我国历史进程的现代化国家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苏联)发展进程中财政制度变迁的历程、作用及得失进行剖析,为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提供一个历史比较的参照系,然后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进行历史分析。第四部分是结论,即第九章,对中国现代化及财政制度变迁过程的特点与趋向进行概括,提出财政过程宪政化是中国财政现代化的正确方向。论文从财政主体、财政类型、财政过程产权转化假说、财政制度变迁过程四个方面对财政制度变迁理论进行阐述,为进行历史制度分析提供理论框架。财政主体分为不同层次,从本质层次看,财政的主体是公共权力中心,在国家存续期间表现为国家;从运行层次看,政府是财政主体的代表,不同的社会力量一起构成财政主体结构,对政府施加影响,左右着财政决策与执行的方向和效果。在不同时空下,由于社会力量结构存在差异,政府内部的组织结构不同,财政主体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成为不同国度和时期财政制度差异的决定性原因。“财政过程产权转化假说”,从产权转化视角对财政现象进行阐释,认为财政过程是一个产权转化的过程,财政制度是对财政过程产权转化秩序的确认,反映着不同财政主体间的竞争或合作关系的消长,进而对社会的长期发展产生激励或抑制作用。财政制度变迁是财政主体为释放财政压力,对财政程产权转化合约进行调整的集中体现。财政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兼有竞争与合作两种特征的机制,可以实现规模收益,为市场机制提供产权保障,减低交易成本。财政职能随着经济发展阶段与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财政制度变迁是实施财政职能调整的过程,一般要经历僵滞、创新、均衡三个阶段。中国的现代化是从追求效率开始的,但局限于政府对军事技术效率的追求,财政资源运用效率的低下及对民间经济的过度管制,导致提高军事效率目标的落空。现代化的启动产生了更多的腐败机会,加上对外割地赔款与外来工业品冲击下传统产业的瓦解,又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公平问题甚至生存权危机。于是对生存权与公平的追求成为后来财政制度变迁追求的重要目标。共产党的胜利依赖于重视社会公平的财政制度创新的支持,建国后工业化的推进也依赖财政制度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开展了大量的财政制度创新活动。中国19世纪进入现代化轨道后,在战争与贸易的作用下,开始了一个对传统经济社会解构的过程,自然经济解体,走向畸形工业化与市场化。在外敌(及外资)的侵略压榨与国内革命战争的冲撞下,帝国财政溃烂为军阀财政,在战争状态下论为战时财政。新中国建立后,以全能财政强力推动工业化,取得了中国历史上最突出的现代化成就与经济增长速度。但与发展更好的现代化国家或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相比,中国的现代化进步明显滞后,且自身无法持续,在此背景下走上了改革开放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之初的财政制度调整解构了苏联模式。随着时间的持续,财政制度创新中吸收西方现代化国家的成果越来越多。从税利分流、公平税负、财政联邦制、现代预算制度到提高财政透明度,中国的财政改革主动汇入到了财政现代化的洪流中。财政制度的主动创新,培育了市场主体、市场体系与市场制度,激发了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财政制度的变革本身就是政治现代化的一部分,并促进政治现代化其他领域的进步,如私人产权与公共产权受同等保护,保护人权等,中国的政府权力运行越来越被限定在公共化的轨道里,朝着提高效率的方向前进。具体而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一是帝国财政崩溃阶段(1842-1911年)。在外来冲击下,这时的帝国财政依然建立在皇帝拥有一切财产最终所有权的基础上。虽然企图维系其财政收入制度的掠夺性、财政支出制度的消费性、财政管理制度的专权性,但却因应对的被动失措使财权“外移”与“下移”,财政收入制度的掠夺性恶性膨胀,财政支出制度的消费性更加无耻,财政管理制度的专权性逐渐散落,并共同导致帝国财政制度与清帝国一起走向灭亡。这一时期的中国现代化没有带来效率的提高,反倒引起公平危机与生存危机。二是战时财政(军阀财政)时期(1912-1949年)。战时财政与军阀财政从客观形态上说并无多少不同,但从是否具有合法性的角度,却可以做出差异颇大的解读。军阀财政下,产权具有不确定性,财政收入制度表现为诛求无度性,财政支出制度具有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性,财政管理制度体现为滥权性。具有合法性地位的财政主体,在战时财政下,产权制度体现为公共产权在先性,财政收入体现为需求无限性,财政支出制度表现为求生性,财政管理制度以专权性为主要特征。从演进路径中可以看出,军阀财政是比帝国财政更阴暗冷酷的残余;战时财政的军事专制性与帝国财政的专权性一脉相承。即便如此,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中,这一时期的财政制度也孕育着有利于现代化成长的种子。如工商税、所得税、现代预算与国库制度的建立、公债手段的运用、分级财政的尝试、关税保护制度的使用、工业化导向财政支出的安排、宪政及现代预算制度的引入等等,都具有现代化色彩,为日后的财政制度变迁打下了基础。三是全能财政时期(1949-1978年)。新中国以对民生的关照和对公平价值理想的追求赢得政权,强制对产权制度、财政制度进行激进变迁,在公平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率的提升,选择了与旧政权相异的现代化道路,并以财政制度作为其重要支柱。全能财政以公共产权的垄断地位为基础,财政收入制度具有“自产性”,财政支出制度具有建设性,财政管理制度具有集权性与民粹性特征。由于国家替代了社会,财政制度统配社会资源,产权激励被权力及意识形态激励所替代,无法实现经济的持续高效率。集权性保证了财政制度的执行效率,却无法实现其决策效率。大民主的运动式财政监督有利于保证社会的相对公平,但却无法实现财政制度的法治化、规范化运行。四是财政宪政化时期(1979年以来)。我国现在处于走向公共财政的过程中,私人产权逐步获得与公共产权的平等地位。财政收入制度表现出更多的交易属性,财政支出制度表现出更多地面向公众的回应性,财政管理制度体现出宪政化的特征。中国财政现代化表现出与其他现代化国家趋同的方向,但转型仅取得初步的成就。财政制度与现代化的适应性、与其他制度的协同性、制度变迁路径的可预期性等,都需要持续的关注与维护。经济效率的提升伴生了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公平状况恶化伴生社会稳定问题,中国目前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建立适应现代化进程的财政制度和运行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宪政化应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方向。
赵瑜[10](2011)在《篮球的秘密》文中研究指明1.为什么要写篮球这部书?亲爱的读者们,当然包括更多的网民们,你摸过篮球吗?你参加过篮球运动吗?你喜欢观看篮球比赛吗?我想,大部分读者特别是男士们,回答是肯定的。即便你是一位少女,你也喜
二、基因产业:21世纪的滚滚财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因产业:21世纪的滚滚财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聚落形态解析和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西省平定县土岭头传统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6 文献综述 |
1.7 研究内容 |
1.8 研究框架 |
1.9 研究方法 |
1.10 创新之处 |
第2章 土岭头村生成背景分析 |
2.1 区位条件 |
2.1.1 地理区位 |
2.1.2 交通区位 |
2.1.3 经济区位 |
2.1.4 面积范围 |
2.2 自然环境 |
2.2.1 气候气象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河流水系 |
2.2.4 自然资源 |
2.3 人文环境 |
2.3.1 历史沿革 |
2.3.2 姓氏渊源 |
2.3.3 人口经济 |
2.3.4 民俗文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土岭头村空间形态剖析 |
3.1 空间句法理论梳理 |
3.1.1 概念解析 |
3.1.2 研究方法 |
3.1.3 参数介绍 |
3.2 整体形态分析 |
3.2.1 村落周边环境分析 |
3.2.2 村落边界形态分析 |
3.2.3 村落形态方向性秩序 |
3.2.4 村落形态集聚性分析 |
3.3 街巷空间分析 |
3.3.1 街巷平面形态分析 |
3.3.2 街巷空间复合分析 |
3.3.3 街巷空间轴线分析 |
3.3.4 街巷空间视线分析 |
3.4 公共空间分析 |
3.4.1 点状公共空间分析 |
3.4.2 线状公共空间分析 |
3.4.3 公共空间结构分析 |
3.4.4 公共空间层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岭头村建筑院落解析 |
4.1 院落构成 |
4.1.1 院落形制 |
4.1.2 庭院尺度 |
4.1.3 空间序列 |
4.1.4 建筑现状 |
4.2 建筑单体 |
4.2.1 窑洞形式 |
4.2.2 瓦房形式 |
4.2.3 平房形式 |
4.3 装饰构件 |
4.3.1 石雕构件 |
4.3.2 砖雕构件 |
4.3.3 木雕构件 |
4.4 重点院落解析 |
4.4.1 翟鹏云院落 |
4.4.2 翟九小院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岭头村保护发展研究 |
5.1 现状综合评价 |
5.1.1 价值评价 |
5.1.2 问题梳理 |
5.2 保护研究 |
5.2.1 保护原则 |
5.2.2 保护内容 |
5.2.3 保护层次 |
5.2.4 保护措施 |
5.3 发展研究 |
5.3.1 上位规划 |
5.3.2 发展定位 |
5.3.3 发展途径 |
5.3.4 发展规划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思考 |
6.1 结论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古今堂号 |
附录 B 碑文碑拓 |
附录 C 重点院落清单 |
附录 D 重点建筑测绘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大树小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 |
1.俞思语 |
2.钟鑫涛 |
3.钟欣婷 |
4.格瑞丝 |
5.钟永胜 |
6.高红 |
7.俞亚洲任菲菲 |
8.俞爷爷俞奶奶 |
第二章故事只是男女主角2015年度实施造人计划始末 |
1.2015年1月没怀上 |
2.2015年2月没怀上 |
3.2015年3月没怀上 |
4.2015年4月没怀上 |
5.2015年5月没怀上 |
6.2015年6月没怀上 |
7.2015年7月没怀上 |
8.2015年8月没怀上 |
9.2015年9月没怀上 |
10.2015年10月没怀上 |
11.2015年11月没怀上 |
12.2015年12月真相大白 |
(3)日本法治化进程中的地方自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本选题的基本内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明治时期日本法治化与地方自治的成长 |
第一节 明治时期日本地方自治中的法治化发展 |
一、建立地方自治的政治改革 |
二、建立地方自治的的“宪制”体制 |
三、建立地方自治的其他立法成果 |
第二节 明治时期日本地方自治在法治化框架下的展开 |
一、町村制市制在法治化背景下的形成 |
二、府县制郡制在法治化背景下的形成 |
第三节 明治时期地方自治与法治化的互动 |
一、地方自治推进权力制约 |
二、地方自治培养“法治公民” |
三、地方自治促进依法行政 |
第二章 二战结束前日本法治化与地方自治的变迁 |
第一节 二战结束前日本地方自治中的法治化发展 |
一、大正时期推动地方自治新变化的法治化发展 |
二、昭和前期至“二战”结束前地方自治中的法治化挫折 |
第二节 二战结束前日本地方自治在法治化框架下的展开 |
一、大正时期地方自治的新变化 |
二、“二战”结束前日本地方自治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大正时期日本地方自治与法治化的良性互动 |
一、地方分权对日本法治发展的推动 |
二、农村自治对日本法治发展的推动 |
三、经济自治对日本法治发展的推动 |
第四节 昭和初期日本地方自治与法治化之间的消极互动 |
一、地方自治对法治发展的消极作用 |
二、地方自治在战争下荡然无存 |
第三章 二战后日本法治化与地方自治的发展 |
第一节 二战后日本地方自治重建的法治基础 |
一、日本“宪制”的重建 |
二、日本“地方自治”法制的回归 |
第二节 二战后日本地方自治在法治化发展之下的新成果 |
一、战后重建期日本地方自治在法治化中的成果 |
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地方自治在法治化中的成果 |
三、泡沫经济时期日本地方自治在法治化中的成果 |
四、低迷时期日本地方自治在法治化中的成果 |
五、21世纪至今日本地方自治在法治化中的成果 |
第四节 二战后日本地方自治与法治化之间的互动 |
一、地方自治中的“权力制衡”对战后日本法治的推进 |
二、地方自治中的“居民自治”对战后日本法治的推进 |
三、法治化是地方自治的保障 |
四、法治化对地方自治的促进是“民主主义”的体现 |
第四章 结语 |
一、日本法治化框架下实行地方自治的必然性 |
二、从法治化角度研究地方自治的必要性 |
三、地方自治是法治化的具体体现 |
四、地方自治推动法治进步 |
五、日本地方自治的特色 |
六、日本法治化进程中的地方自治对中国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4)广西壮族师公戏的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背景 |
三、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四、选题创新之处 |
五、与壮族师公戏相关的学术研究小史 |
六、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七、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八、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
九、研究工作基础 |
第一章 壮族师公戏形成与传承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第一节 壮族师公戏形成与传承的自然环境 |
第二节 壮族师公戏形成与传承的人文环境 |
一、丰富多彩的信仰民俗 |
二、人生仪礼与传统节日民俗 |
三、民间口头传统 |
小结 |
第二章 壮族师公戏的起源与形成 |
第一节 壮族师公戏溯源 |
一、师公戏与“尸”和“巫舞”的渊源关系 |
二、师公戏与傩 |
第二节 壮族师公戏的形成过程 |
一、萌芽阶段 |
二、发展阶段 |
三、成熟阶段 |
小结 |
第三章 传统壮族师公戏的演出场域 |
第一节 场域及相关理论概说 |
一、“场域”理论和表演理论 |
二、“演述场域”、“表演场合”及“仪式情境” |
第二节 壮族师公戏的展演契机 |
一、民俗节庆中的师公戏展演 |
二、人生仪礼中的师公戏展演 |
三、随机性演剧 |
第三节 传统壮族师公戏的展演空间 |
一、庙宇 |
二、村屯或家屋 |
小结 |
第四章 仪式过程中的壮族师公戏展演 |
第一节 来宾忻城县安花架桥仪式与师公戏展演 |
第二节 百色平果丧场仪式与师公戏展演 |
第三节 百色平果打斋仪式与师公戏展演 |
第四节 南宁柳沙一带神诞、庙诞祭祀仪式与师公戏展演 |
小结 |
第五章 壮族师公戏诸要素 |
第一节 壮族师公戏剧本 |
一、剧本的分类 |
二、剧本特色 |
第二节 壮族师公戏的音乐表达 |
一、壮族师公戏的音乐类型 |
二、壮族师公戏的词体构成和曲式结构 |
三、壮族师公戏的音乐唱腔 |
四、壮族师公戏的演唱方式和衬词衬句的使用 |
五、壮族师公戏音乐的功能 |
六、壮族师公戏音乐的特征 |
第三节 壮族师公戏的舞蹈 |
一、师公舞概述 |
二、师公舞的基本动作和行走舞规 |
三、师公舞的功能 |
四、师公舞的基本特点 |
第四节 壮族师公戏的美术元素 |
一、面具 |
二、服饰 |
三、神像图 |
四、剪纸 |
五、美术元素的特点与功能 |
小结 |
第六章 壮族师公戏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作为仪式剧的壮族师公戏 |
一、师公演剧与仪式叙事 |
二、特殊的演出场域 |
第二节 作为民族戏剧的壮族师公戏 |
一、主要采用本民族的语言 |
二、剧目取材于本民族的神话、传说与民俗生活 |
三、吸收了本民族的多种文化元素 |
第三节 作为民间小戏的壮族师公戏 |
一、演员的多重身份 |
二、角色少,线索单一 |
三、表演形式的稚拙 |
四、演员与观众界限的模糊化 |
小结 |
第七章 壮族师公戏的传承、转化与影响 |
第一节 壮族师公戏的传承 |
一、壮族师公戏传承的内部机制 |
二、壮族师公戏传承的外部因素 |
第二节 壮族师公戏的转化 |
第三节 壮族师公戏在广西各民族中的影响 |
一、其他民族师公戏概貌 |
二、壮族师公戏对他民族师公戏的影响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1 :师公戏入选非遗名录情况一览表 |
附录2 :田野调查情况简明列表 |
附录3 :田野照片 |
附录4 :田野考察杂记 |
一、隆安县南圩镇四联村多积屯酬恩还愿仪式田野考察杂记 |
二、百色市平果县凤梧镇师公丧场法事的田野考察杂记 |
三、南宁市北府庙庙诞田野考察杂记 |
四、武宣县桐岭镇禄鸿村安龙仪式田野考察杂记 |
五、象州县马坪镇九子娘娘庙会田野考察杂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的界定 |
1.2.1 传统聚落 |
1.2.2 金华市金东区 |
1.2.3 公共空间 |
1.3 文献综述 |
1.3.1 传统聚落相关研究进展 |
1.3.2 聚落公共空间相关研究进展 |
1.3.3 金华市金东区区域范围相关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方法 |
1.4.5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形成与演化 |
2.1 金东区地理环境特征 |
2.1.1 浙中腹地的区位地理 |
2.1.2 两山夹一川的地形地貌 |
2.1.3 溪塘纵横的水文环境 |
2.1.4 温暖干旱的气候条件 |
2.1.5 农林繁茂的植物资源 |
2.1.6 陆路为主的区域交通 |
2.2 金东区社会文化特征 |
2.2.1 男耕女织的原始分工 |
2.2.2 聚族而居的社会传统 |
2.2.3 出游频繁的娱乐传统 |
2.2.4 笃信风水的吉凶观念 |
2.2.5 多神信仰的宗教传统 |
2.2.6 重农轻商的初级贸易 |
2.2.7 徽婺结合的建造传统 |
2.3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历史沿革 |
2.3.1 史前至春秋战国——上山文化到古越人的繁衍生息 |
2.3.2 秦汉时期——汉越杂居开始 |
2.3.3 魏晋南北朝——士人避乱而来 |
2.3.4 隋唐五代——吴越国富饶安定 |
2.3.5 宋元——水利兴建,文化荟萃 |
2.3.6 明清至民——鼎盛繁荣与战乱交替 |
2.4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类型及基本特征 |
2.4.1 居住型聚落 |
2.4.2 贸易型聚落 |
2.5 本章小结 |
3 金东区传统聚落个案研究 |
3.1 山头下村 |
3.2 郑店村 |
3.3 岭五村 |
3.4 本章小结 |
4 金东区传统聚落总体形态 |
4.1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选址 |
4.1.1 居住型聚落的选址特点——因居择地 |
4.1.2 贸易型聚落的选址特点——因商建村 |
4.2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形态与布局 |
4.2.1 团型的居住型聚落平面形态 |
4.2.2 线性的贸易型聚落平面形态 |
4.3 居住型聚落与贸易型聚落之关系 |
4.3.1 两类聚落的共性与差异 |
4.3.2 两类聚落的相互转化 |
4.3.3 区域公共空间体系的共同构建 |
4.4 金东区传统聚落总体意象特征 |
4.4.1 路径特征——街巷组合连接 |
4.4.2 边界特征——依托自然山水 |
4.4.3 节点特征——向心性强烈 |
4.4.4 标志物特征——家园的辨识性 |
4.4.5 区域特征——商住差异显着 |
4.5 本章小结 |
5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 |
5.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总体特征 |
5.1.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的构成 |
5.1.2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的布局特点 |
5.1.3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历史演进 |
5.2 交通空间 |
5.2.1 巷弄 |
5.2.2 车马道 |
5.2.3 聚落出入口 |
5.3 生活空间 |
5.3.1 滨水空间——塘、渠、溪、井 |
5.3.2 生活广场——“明堂地”、“基”与晒谷场 |
5.4 贸易空间 |
5.4.1 街市 |
5.4.2 市基 |
5.5 仪式空间 |
5.5.1 宗祠 |
5.5.2 庙宇 |
5.5.3 祖坟 |
5.5.4 风水树与风水林 |
5.5.5 水口空间 |
5.6 娱乐空间 |
5.6.1 郊野山林 |
5.6.2 戏台 |
5.6.3 斗牛场 |
5.7 公共空间界面及要素 |
5.7.1 建筑界面 |
5.7.2 铺装 |
5.7.3 植被 |
5.7.4 构筑物 |
5.8 本章小结 |
6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社会意义、文化内涵与审美观 |
6.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对社会稳定的贡献 |
6.1.1 充分的生活保障 |
6.1.2 正统秩序的维护 |
6.1.3 便达的贸易讯息网络 |
6.1.4 大量的交往机会 |
6.1.5 广阔的娱乐平台 |
6.1.6 多层次的心理慰藉 |
6.1.7 明确的方向感辨识性 |
6.2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展现的文化渊源 |
6.2.1 上古农耕文明 |
6.2.2 儒家礼教传统 |
6.2.3 道家隐逸精神 |
6.3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体现的审美价值 |
6.3.1 致用之美 |
6.3.2 秩序之美 |
6.3.3 祥瑞之美 |
6.4 本章小结 |
7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区域比较 |
7.1 与金东区密切相关的地域渊源 |
7.2 聚落形成环境比较 |
7.2.1 区域自然环境的异同 |
7.2.2 社会人文背景的异同 |
7.3 区域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共性 |
7.3.1 农业为本的社会背景 |
7.3.2 宗族聚居的聚落结构 |
7.3.3 聚落形态的差异分化 |
7.3.4 神鬼风水的信仰崇拜 |
7.3.5 集会演戏的娱乐消遣 |
7.3.6 木石为材的建筑传统 |
7.4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特点 |
7.4.1 水源空间的特殊性 |
7.4.2 土地资源的优越性 |
7.4.3 风水流派的差异性 |
7.4.4 公共生活的统一性 |
7.4.5 宗族财力的局限性 |
7.5 本章小结 |
8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保护与改善建议 |
8.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现状优势 |
8.2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现状困境 |
8.3 建议和举措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历 |
致谢 |
(6)特色小镇建设背景下旅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村落急剧凋敝——城镇化进程加速 |
1.1.2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契机——特色小镇建设 |
1.1.3 旅游型传统村落空间变化——旅游产业植入 |
1.2 研究对象 |
1.2.1 特色小镇建设背景下旅游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 |
1.2.2 调查案例选择 |
1.3 概念辨析 |
1.3.1 特色小镇及其旅游功能 |
1.3.2 村落、传统村落、旅游型传统村落 |
1.3.3 形态、空间形态、传统村落空间形态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方法 |
1.5 相关研究综述 |
1.5.1 文献检索概述 |
1.5.2 传统村落及其空间形态相关研究概况 |
1.5.3 乡村旅游及传统村落旅游相关研究概况 |
1.6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框架 |
1.7 创新之处与未尽事宜 |
1.7.1 创新之处 |
1.7.2 未尽事宜 |
第二章 特色小镇建设背景下旅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类型研究 |
2.1 旅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构成要素分析 |
2.1.1 非物质空间要素 |
2.1.2 物质空间要素 |
2.2 旅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性 |
2.2.1 “整体性”与“层次性”相互交融 |
2.2.2 “适应性”与“多元性”相互依存 |
2.2.3 “有机性”与“中心性”相互补充 |
2.3 旅游型传统村落集中型空间形态研究 |
2.3.1 团块状空间形态——以旅游要素为核心集中布局 |
2.3.2 带状空间形态——沿对外交通道路线性布局 |
2.4 旅游型传统村落分散型空间形态研究 |
2.4.1 组团状空间形态 |
2.4.2 散点状空间形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色小镇建设背景下旅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比对研究 |
3.1 团块状空间形态传统村落案例分析 |
3.1.1 滨水型团块状空间形态——安徽宏村 |
3.1.2 山地型团块状空间形态——山西润城村 |
3.2 带状空间形态传统村落案例分析 |
3.2.1 沿河流发展带状空间形态——山西上庄村 |
3.2.2 沿道路发展带状空间形态——山西上伏村 |
3.3 组团状空间形态传统村落案例分析 |
3.3.1 滨水型组团状空间形态——广东黎槎村 |
3.4 散点状空间形态传统村落案例分析 |
3.4.1 散点状空间形态——西藏吞达村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色小镇建设背景下旅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影响因素研究 |
4.1 动力发展机制因素——战略发展层面 |
4.1.1 特色小镇建设政策的带动 |
4.1.2 旅游经济的发展 |
4.2 自然环境基础因素——旅游资源的物质空间层面 |
4.2.1 传统村落宏观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
4.2.2 中观自然环境资源的影响与制约 |
4.3 内在地域文化因素——旅游资源的非物质空间理念层面 |
4.3.1 传统规划思想约束 |
4.3.2 宗族亲缘关系主导 |
4.3.3 地域文化观念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例论证——石家庄王家坪村空间形态研究及村落保护与发展 |
5.1 王家坪村空间形态分析研究 |
5.1.1 王家坪村自然环境概况 |
5.1.2 王家坪村非物质文化遗存分析 |
5.1.3 王家坪村物质空间现状分析 |
5.1.4 现状问题总结 |
5.2 王家坪村保护与发展策略 |
5.2.1 王家坪村保护与发展原则 |
5.2.2 王家坪村传统风貌保护策略 |
5.2.3 王家坪村旅游发展规划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攻读硕士期间所获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产业5.0时代:工商农科文一体化——阿里巴巴与苏宁“联姻”背后的哲学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阿里巴巴的“长板”是什么 |
1. 传统商业活动的一次飞跃:互联网环境下的现代交易方式。 |
2. 创新者的机遇与环境。 |
3. 阿里巴巴的生命力来自哪里? |
二、阿里巴巴的苦恼与焦虑:未来的事业在哪里 |
三、阿里巴巴的“短板”是什么 |
四、为什么苏宁与阿里巴巴“联姻” |
1. 任何偶然性均有必然性。 |
2. 苏宁曾经的辉煌并不代表未来的辉煌。 |
3. 苏宁的国际化之路能否成功? |
五、联合生意犹如春潮涌动, 前景未卜 |
1. 线上线下的融合之路。 |
2. 区域合作处于萌芽状态。 |
3. 资本与渠道的“联姻”, 美梦能成真吗? |
4. 品牌与渠道的融合, 顺理成章。 |
5. 寻找差异化、个性化、人性化的商品。 |
六、联合生意何时高潮迭起 |
1. 谁是新时代的弄潮儿? |
2. 消除企业性质的天然壁垒, 走跨界重组的大联合之路。 |
3. 压力面前的“联合生意”, 也许是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
(8)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陆地边疆及其治理模式创新的理论概述 |
一、边疆与陆地边疆 |
1. 边疆内涵的发展与演变 |
2. 中国陆地边疆的历史沿革 |
3. 当代中国陆疆概况 |
二、治理与陆疆治理 |
1. 治理的内涵 |
2. 陆疆治理的内涵 |
3. 陆疆治理的目标 |
4. 陆疆治理的任务 |
三、治理模式与陆疆治理模式 |
1. 治理方式与治理模式 |
2. 陆疆治理模式的创新内涵 |
3. 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
4. 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
第二章 创新之源流:我国以往陆疆治理模式的历史经验借鉴 |
一、古代王朝国家时期(1840年以前)的陆疆治理模式 |
1. “华夷有别”、“守中治边”的边疆治理观 |
2. 族际主义边疆治理思路的主导 |
3. “消极防御为主、积极经营为辅”的边疆治理模式 |
4. 历史经验借鉴 |
二、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以前(1840—1949年)的陆疆治理模式 |
1. 民族国家构建视域下的边疆治理观及其历史局限性 |
2. 区域主义边疆治理模式的尝试及其历史局限性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的陆疆治理模式 |
1. 族际主义陆疆治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
2. 陆疆软治理方式的确立及其历史功绩 |
四、1957年—1977年的陆疆治理模式 |
1. 陆疆治理模式创新从倒退走向停滞 |
2. 全能主义陆疆治理模式的主导及其经验教训 |
五、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1年)的陆疆治理模式 |
1. 陆疆软治理方式的重新回归及其面临的挑战 |
2. 陆疆治理模式创新在稳步中发展 |
第三章 创新之动因:当代中国陆疆的特殊性问题 |
一、当代中国陆疆特殊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1. 历史原因 |
2. 现实原因 |
3. 主观原因 |
4. 客观原因 |
二、陆疆发展问题 |
1. 陆疆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的艰巨性 |
2. 陆疆“五位一体”发展的边缘化特征 |
三、陆疆民族与宗教问题 |
1. 陆疆民族问题 |
2. 陆疆宗教问题 |
3. 陆疆民族与宗教问题的合二为一特性 |
四、陆疆安全问题 |
1. 陆地边界隐患问题 |
2. 陆疆非传统安全问题 |
五、陆疆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问题 |
1. 陆疆政治认同的危机问题 |
2. 陆疆文化认同的危机问题 |
第四章 创新之挑战:当代中国陆疆面临的特殊内外部政治环境 |
一、特殊的政治地理空间单位 |
1. 国家全面发展的拓展空间 |
2. 国际交流交往的重要通道 |
3. 国际地缘关系的战略重心 |
4. 国家安全防卫的缓冲地带 |
5. 国家利益链条的关键环节 |
6. 国家战略资源的储备区域 |
二、多维度的国内外政治诱因 |
1. 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 |
2. 邻国极不稳定的政治环境 |
3. 国内“三股势力”的政治破坏 |
三、陆疆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
1. 陆疆基层政府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 |
2. 陆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挑战 |
四、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陆疆特殊政治环境 |
1. 陆疆利益分化现象的特殊性 |
2.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民族心理失衡 |
3. 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政治挑战 |
五、传统因素影响下的陆疆特殊政治环境 |
1. 厚重传统文化对法治文化认同的制约 |
2. 深厚民族情感对陆疆治理环境的影响 |
第五章 创新内涵之一: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 |
一、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基本理论解析 |
1. 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理论依据 |
2. 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基本含义 |
3. 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主要特征 |
4. 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价值取向 |
二、创新建构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现实动力 |
1. 陆疆地区法治传统的缺失 |
2. 陆疆地区普遍存在的权利与义务失衡现象 |
3. 治理政府失位与市场失灵的内在需要 |
4. 陆疆地区面临的特殊社会矛盾 |
5. 陆疆地区面临的特殊安全环境 |
三、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运用维度 |
1. 法律规制的主导 |
2. 行政规制的补充 |
3. 组织纪律的辅助 |
4. 乡规民约的支持 |
四、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适用客体 |
1. 陆疆产业发展的规划问题 |
2. 陆疆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维护问题 |
3. 陆疆治理主体治理责任的规制问题 |
4. 公民义务担当与行为规范问题 |
五、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基本要求 |
1. 强调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 |
2. 强调政治权力与治理责任的匹配 |
3. 强调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
4. 强调公平公正和公开透明的规制治理过程 |
六、理性规制是建构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必然选择 |
1. 理性规制是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题中之义 |
2. 陆疆地区非理性规制的具体体现及其规避 |
3. 理性的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构建路径 |
第六章 创新内涵之二: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 |
一、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基本理论分析 |
1. 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理论依据 |
2. 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基本含义和逻辑过程 |
3. 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主要特征 |
4. 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价值取向 |
二、建构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现实动力 |
1. 陆疆各族群众需求规律的特殊性 |
2. 陆疆治理主体情感素养的欠缺性 |
3. 理性情感认同任务的艰巨性 |
4. 全民抵制西化分化的紧迫性 |
三、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运用维度 |
1. 资源的援助 |
2. 政策的照顾 |
3. 情感的关怀 |
4. 群众路线的践行 |
5. 公平正义的弘扬 |
6. 积极情感的培育 |
7. 政治参与渠道的畅通 |
8. 民族区域自治权利的落实 |
四、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适用客体 |
1. 陆疆各族群众重要需求的满足问题 |
2. 陆疆发展的外部助推问题 |
3. 陆疆社会软环境建设问题 |
4. 民族关系与宗教信仰问题 |
5. 情感认同的构筑问题 |
6.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问题 |
五、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基本要求 |
1.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 |
2. 善于为陆疆各族群众谋划美好“中国梦” |
3. 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
4. 充分尊重各族群众的民主权利和主体地位 |
5. 必须扎实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 |
6.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
7. 构筑各族干部人才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
8. 要有一套科学完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
第七章 创新内涵之三: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 |
一、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基本理论分析 |
1. 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理论依据 |
2. 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基本含义 |
3. 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主要特征 |
4. 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价值取向 |
二、建构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现实动力 |
1. 陆疆厚重的传统文化负荷 |
2. 西方国家无休止的文化渗透 |
3. 特殊环境导致的文化认同危机 |
4. 全球化和市场化带来的道德文明危机 |
三、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运用维度 |
1. 中华文化的弘扬 |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
3. 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4. 健康民间习俗的软约束 |
5. 宗教信仰的积极正面引导 |
6. 文化产业的综合治理 |
四、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适用客体 |
1. 文化的发展与变迁问题 |
2. 政治文化认同的建设问题 |
3. 多样化文化的整合问题 |
4. 亚文化的健康发展问题 |
5. 陆疆社会活力的激发问题 |
五、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基本要求 |
1. 强调“多元一体”文化体系的认同 |
2. 强调陆疆传统文化的适应性变革 |
3. 强调与陆上邻国建立互谅互信的文化交流模式 |
4. 强调净化陆疆社会的文化环境 |
5. 强调文化软性同化力 |
六、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任务分解 |
1. 中央政府:以中华文化建设筑牢国家认同的文化根基 |
2. 陆疆地方政府:以民族文化产业的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 |
3. 陆疆社会:多元途径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
4. 陆疆民众:在中华文化的统领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八章 创新内涵之四: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 |
一、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基本理论分析 |
1. 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理论依据 |
2. 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基本含义 |
3. 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主要特征 |
4. 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价值取向 |
二、建构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现实动力 |
1. 陆疆治理任务的极其艰巨 |
2. 陆疆治理体系现代化任重道远 |
3.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主题呼唤 |
4. 解决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内在要求 |
5. 通往陆疆善治目标的必然选择 |
三、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几种主要形态 |
1. 政府与政府的协同 |
2. 政府与社会的共治 |
3. 政府与市场的互补 |
4. 政府与公众的互信 |
四、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基本要求 |
1. 强调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原则 |
2. 强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陆疆合作治理体系 |
3. 强调陆疆社会资本的持续积累 |
4. 强调协同发展式的治理思路 |
5. 强调合作治理机制的科学化设计 |
五、陆疆合作型治理视野下的多元主体角色分析 |
1. 中央政府的合作治理角色 |
2. 东中部发达地区的合作治理角色 |
3. 陆疆地方政府的合作治理角色 |
4. 市场力量的合作治理角色 |
5. 民间组织的合作治理角色 |
6. 陆疆各族群众的合作治理角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原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 |
第四节 创新点及不足 |
第二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三千年未有的变局 |
一、外来现代化因素的冲击 |
二、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
三、中国现代化阶段划分 |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财政制度:社会激励的重要架构 |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与国家理论 |
二、财政制度的产权意义 |
三、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财政制度变迁 |
第三节 中国财政现代化:一个有待探索的领域 |
一、财政收入制度现代化 |
二、财政支出制度现代化 |
三、财政管理制度现代化 |
四、财政调控制度现代化 |
第三章 财政制度变迁研究的理论探索与创新 |
第一节 财政主体新论 |
一、财政主体本质 |
二、财政主体结构 |
三、不同财政主体的共容利益与财政的公共性 |
四、政府的自主性与财政公共性的实现 |
第二节 财政类型新论 |
一、对阶级社会财政类型论的评述 |
二、对目标导向财政类型论的评述 |
三、政权结构财政类型论 |
四、对公共财政的追求应从理想走向现实 |
第三节 财政过程产权转化假说 |
一、产权与人权、政权及主权的关系 |
二、财政资源的公共产权属性 |
三、财政过程中产权的转化 |
四、财政制度对财政过程产权转化合约的确认 |
五、财政制度变迁是财政过程产权转化合约演化的集中体现 |
第四节 财政制度变迁过程研究 |
一、财政制度变迁的逻辑 |
二、财政压力——财政制度变迁需求的产生 |
三、财政制度变迁的三阶段 |
四、财政制度变迁的周期 |
第四章 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制度变迁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先发现代化国家的财政制度变迁 |
一、财政制度创新是英国现代化领先的重要支柱 |
二、现代化进程中与英国长期竞争的法国财政制度变迁 |
三、脱胎于殖民地的美国现代化与财政制度创新 |
第二节 继发现代化国家的财政制度变迁 |
一、德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 |
二、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 |
第三节 后发现代化国家俄罗斯的财政制度变迁 |
一、俄罗斯专制传统下的现代化进程 |
二、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 |
第五章 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
第一节 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特点 |
一、领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内生因素 |
二、市场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推动力 |
三、政府的适度干预是现代化成功的重要因素 |
四、现代化向全球扩展具有时序性与地缘性 |
第二节 现代化推动财政制度变迁 |
一、现代化推进了财政收入制度的公平性 |
二、现代化推进了财政支出制度的公益性 |
三、现代化推进了财政管理制度的公正性 |
四、现代化推进了财政调控制度的功能性 |
第三节 财政制度变迁促进或阻遏现代化进程 |
一、财政制度创新是英美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领先的重要因素 |
二、财政制度创新是德日在现代化进程中后来居上的关键因素 |
三、俄罗斯等国的衰落与财政制度僵化密切相关 |
第四节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制度变迁的特点 |
一、不同国家现代化演进中的辗转递进关系 |
二、不同国家财政职能演变的时序 |
三、不同国家财政制度在特定的时空演化 |
四、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制度变迁的脉络 |
第六章 清末现代化的启动与帝国财政制度的瓦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概述 |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点 |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概述 |
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帝国财政制度 |
一、帝王拥有一切财产最终所有权的产权制度 |
二、帝国财政制度的特征 |
三、帝国财政制度的成因 |
四、帝国财政制度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的艰难起步与帝国财政的瓦解 |
一、外部冲击下中国现代化艰难起步 |
二、清末帝国财政走向瓦解 |
第四节 清末新政下的财政制度创新 |
一、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 |
二、西方财政理论的传播 |
三、财政制度的现代化导向改革 |
四、清末财政制度创新的影响 |
第七章 民国时期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现代化的演变 |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现代化发展 |
三、国民政府前期现代化的推进 |
四、国民政府后期现代化的倒退 |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财政制度变迁 |
一、推进分税制改革的努力 |
二、财政收支及管理制度的演变 |
三、公债制度的演变 |
四、财政管理制度的演变 |
第三节 国民政府前期的财政制度创新 |
一、孙中山的财政思想 |
二、统一财政与建立分级财政制度 |
三、预算制度创新 |
四、财政收入制度创新 |
五、向建设性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 |
六、公债整理与国家信用重建 |
七、对国民政府前期财政制度创新的总体评价 |
第四节 国民政府后期的战时财政 |
一、战时财政的顽抗与崩溃 |
二、国家资本的膨胀与官僚化 |
第五节 哺育了新中国的解放区财政 |
一、延安的民主财政实验 |
二、土地改革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 |
第八章 新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中的财政制度变迁 |
第一节 新中国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
一、现代化目标的演化 |
二、市场化进程 |
三、工业化进程 |
四、宪政化进程 |
第二节 全能财政制度的演化 |
一、统一财经 |
二、自产型财政收入制度 |
三、全能型财政支出制度 |
四、计划主导型财政管理制度 |
五、自求平衡的财政调控制度 |
六、潜在财政压力的积聚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制度的宪政化 |
一、财政收入制度"交易性"的成长 |
二、财政支出制度"回应性"的成长 |
三、财政管理制度"宪政性"的成长 |
四、财政宏观调控制度"功能性"的成长 |
五、对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改革成就的评价 |
第九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制度变迁的特点与趋向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制度变迁的特点 |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财政主体结构的演变 |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财政职能的演变 |
三、中国财政制度类型的演变 |
四、中国财政制度变迁几个时期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财政现代化的趋向 |
一、中国财政改革存在的问题 |
二、中国财政现代化的趋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10)篮球的秘密(论文提纲范文)
1.为什么要写篮球这部书? |
2.怎样理解篮球是永恒的这个说法? |
3.中国古代有类似篮球的运动吗? |
4.篮球运动是怎样诞生的? |
5.篮球何时进入中国? |
6.我们为什么挚爱篮球? |
7.我为什么要来东莞考察? |
8.中国篮球为什么发展缓慢? |
9.体育与教育该不该合为一体? |
10.打篮球可以提高智商和情商吗? |
11.东莞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宜打篮球吗? |
12.东莞的人文历史环境适宜打球吗? |
13.对东莞的人文历史还有哪些话说? |
14.东莞的体育传统厚不厚? |
15.东莞篮球是如何起步的? |
16.早年的球星有多酷? |
17.篮球何以成为老一代共产党人的最爱? |
18.怎样看待计划经济时代的篮球历程? |
19.80年代的中国篮球为何普遍降温? |
20.80年代的东莞篮球为何没有降温? |
21.袁李松先生怎样支持农民打篮球? |
22.常平农民是怎样逼近全国冠军的? |
23.常平农民是怎样夺取“丰收杯”桂冠的? |
24.卢元镇先生如何看待篮球文化之根? |
25.东莞的篮球环境变成啥样了? |
26.CBA冠军奖杯为何以牟作云命名? |
27.篮球人到底有没有出路? |
28.篮球人到东莞有出路吗? |
29.河北队郝焕新为啥要来宏远? |
30.马永忠一家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
31.我为啥喜欢张冠豪式的本土球王? |
32.中学生篮球队志在何方? |
33.宏远男篮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
34.中国篮球会不会重蹈足球覆辙? |
35.宏远男篮是怎样夺取CBA总冠军的? |
36.中国篮球职业化距离NBA还有多远? |
37.篮球改革为什么上冷下热? |
38.东莞篮球对中国篮坛变革是何作用? |
39.为什么要以大朗考察报告结束全书? |
40.新世纪俱乐部的希望在哪里? |
后记 |
四、基因产业:21世纪的滚滚财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聚落形态解析和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西省平定县土岭头传统村落为例[D]. 左敬.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大树小虫[J]. 池莉.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9(06)
- [3]日本法治化进程中的地方自治研究[D]. 宋宇宁.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4]广西壮族师公戏的考察与研究[D]. 孙丰蕊.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5]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研究[D]. 梁怀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特色小镇建设背景下旅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孙腾辉.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7)
- [7]产业5.0时代:工商农科文一体化——阿里巴巴与苏宁“联姻”背后的哲学反思[J]. 吴兴杰. 商业文化, 2015(28)
- [8]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模式创新研究[D]. 吕朝辉. 云南大学, 2015(09)
- [9]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D]. 崔潮.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01)
- [10]篮球的秘密[J]. 赵瑜. 中国作家,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