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压强度测量试验机技术改进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韬[1](2021)在《ALC板构砌体抗压性能试验及其水平灰缝钢筋锚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改善型住房需求也越来越大。但传统农村住宅存在抗震能力较差、结构整体性较弱、建造房屋资源消耗量大等问题,迫切需要推广一种新型建造模式对其进行改造和功能升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面向新农村、城镇及城郊地区开发设计低层蒸压加气混凝土(ALC)板构式结构住宅。ALC板构式建筑结构是利用技术改进后生产加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做承重墙体,利用特殊配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做楼(屋)面板,配以圈梁和构造柱,装配式建造而成的低、多层房屋。简称板构式建筑。具有砌体结构及装配式结构的优点,同时由于蒸压加气混凝土材料的特性该结构又具有质轻、抗震、防火、保温、隔声等特色。对于这种新型结构体系本文做了如下研究:(1)进行了ALC板构砌体的材料力学性能试验,选取蒸压加气混凝土立方体试件为研究对象,并结合相关的试验标准开展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对其专用砂浆粘结剂进行了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对HPB300级钢筋进行了金属拉伸试验。确定墙体组成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2)进行ALC板构砌体水平灰缝钢筋的中心拉拔试验,对比两根横向锚固钢筋、一根横向锚固钢筋以及无横向锚固钢筋在专用砌筑砂浆中的不同受力状况;通过拉结钢筋在ALC板构砌体水平灰缝中的中心拉拔试验,分析各试件的破坏形态,总结出了不同试件拉拔荷载与钢筋加载端位移和钢筋自由端位移的关系,提出了纵向拉结钢筋在ALC板构砌体中锚固横筋焊接数量以及位置设计建议。(3)对6个ALC板构砌体试件进行抗压性能试验研究,并与ALC砌块砌体试件进行对比得到各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变形性能、破坏过程、破坏现象,对比分析了ALC板构结构与ALC砌块砌体结构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峰值压应变的不同之处。试验研究表明:板内配筋能使墙体应力分布的更均匀,提高墙体抗压承载力,使墙体延性更好。并通过分析试验数据,结合现行规范给出ALC板构砌体抗压强度建议计算公式及其标准值与设计值。试验值与理论公式计算值吻合较好,具备一定安全储备,为ALC板构砌体的抗压承载力计算研究提供参考,并为该墙体应用于实际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尹文强[2](2021)在《基于孔隙结构特征的高岩温下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地热是深部岩土工程普遍存在的环境与现象之一,严重影响着混凝土衬砌结构的细观结构演化与整体稳定性,制约着我国“深地战略”的实施,高岩温环境下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与孔隙结构特征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以新疆齐热哈塔尔高地热引水隧洞工程为背景,研究引水隧洞内部高岩温和洞室环境湿度对喷射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及喷射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分布特征的影响。通过借助灰色关联理论,建立喷射混凝土孔隙结构与其力学性能之间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试验工况下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孔隙结构差异性较大,低湿环境下随着围岩温度的升高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下降,孔隙结构逐渐劣化;高湿环境下随着围岩温度的升高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先增强后减弱,60℃为临界温度,孔隙结构随围岩温度的升高总体上呈逐渐劣化趋势。(2)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建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析喷射混凝土孔隙结构特征参数与力学特征参数之间的关联度,结果显示;喷射混凝土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均与其宏观力学特性参数有强关联性,总体上按关联度大小排列依次为:孔隙体积分形维数>平均孔径>孔隙圆度>孔隙率。(3)建立了考虑相对湿度影响系数的高湿环境下喷射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预测模型,通过对比分析证明了改进后的单轴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的实用性。
池小楼[3](2021)在《大倾角软煤层分层综采再生顶板力学特性与围岩稳定控制》文中认为针对大倾角煤层下分层回采诱导再生顶板破断与支架倒滑失稳问题,结合淮南矿区潘北煤矿1212(3)大倾角厚软煤层分层开采工作面地质与工程条件,综合运用理论计算、基于分布式光纤与声发射监测技术的相似模拟试验、基于煤系地层结构建模技术的数值模拟试验、矸石侧限压缩固结二次成岩试验、基于三维成像技术的钻孔探测现场试验等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上分层回采覆岩运移及应力演化、再生顶板力学特性、再生顶板破断及多物理场参数响应、支架与再生顶板稳定控制机理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1)大倾角煤层上分层回采覆岩运移及应力演化特征。建立了上分层覆岩破断力学模型,分析了砂质泥岩层挠度与最大拉、剪应力分布规律,获得了上分层回采覆岩垮落结构形成力学驱动机制。建立了上分层回采物理与数值模型,分析了上分层回采覆岩破断及位移-应力演化特征,确定了采空区矸石2种充填形态特征。(2)大倾角煤层回采再生顶板力学特性研究。测定了组成再生顶板泥岩与砂质泥岩矿物种类及含量,获得了破碎岩块胶结再生能力。对破碎岩块进行了侧限压缩试验,分析了含水率、压缩率、粒径、体积级配对破碎岩块压实轴向应力与固结二次成岩试件抗压、抗剪强度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制,给出了4个因素下胶结体力学性能的定量表征。再生顶板现场钻孔探测发现了钻孔围岩裂隙分布及倾向胶结程度上低下高的分区固结特征。(3)大倾角煤层回采再生顶板破断及多物理场参数响应特征。基于相似模拟与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下分层再生顶板破断倾向分区演化、再生岩体变形光纤应变与声发射能量响应规律及再生顶板应力壳演化特征,阐明了下分层支架低中位悬臂梁断裂推垮与高位铰接岩梁断裂冲垮作用机理,揭示了下分层中上部是支架与再生顶板重点防控区域。(4)大倾角煤层回采支架与再生顶板稳定控制机理研究。厘定了下分层回采支架-围岩关系,建立了支架倒滑与煤壁片帮力学模型,研究了支架倒滑与煤层倾角、顶底板和支架顶梁间摩擦系数及侧护板侧护力间关系,分析了煤壁片帮与煤层倾角、再生顶板载荷、煤体粘聚力及内摩擦角间关系。提出了再生顶板铺网注浆、设置支架防倒滑千斤顶的“三机”联合防倒滑、煤壁铺网注浆+施工玻璃钢锚杆的“护帮、护顶、护架”三位一体分区协同控制措施,监测了支架阻力与歪斜角、再生顶板与煤壁注浆位置、煤壁片帮位置与深度,对“三位一体”分区协同控制支架与再生顶板稳定性效果进行工程评价。图:[98];表:[22];参:[185];
王东晴[4](2021)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全灌浆套筒连接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海岸和海口附近修建的建筑和桥梁数量不断增加,大多采用预制拼装的施工方式。由于近海环境的建筑结构,受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导致力学性能衰减引起结构耐久性降低。所以,研究冻融损伤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保证结构安全稳定的关键在于预制拼装构件之间连接节点的性能,正因如此,套筒灌浆连接技术作为钢筋连接方式之一已经成为学术界的重点研究方向。论文对全灌浆套筒连接构件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连接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探究预制结构中全灌浆套筒连接构件的抗冻耐久性。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规范要求制作40 mm×40 mm×160 mm棱柱体灌浆料试块和标准全灌浆套筒接头试件,对灌浆料进行流动度试验、质量检测、抗折强度试验、抗压强度试验以及灌浆套筒连接试件的单向拉伸试验;(2)观察试件破坏形态,经冻融循环作用后,位于端口处的灌浆料由锥形破坏转变为灌浆料破碎。套筒连接件可能出现钢筋拉断、钢筋刮犁式拔出和套筒滑丝三种破坏形态。本次试验中全灌浆套筒接头试件在经过75次冻融循环以内全部为钢筋拉断破坏,当达到100次冻融循环时部分试件出现钢筋刮犁式拔出破坏。(3)冻融循环作用会对全灌浆套筒接头试件的破坏位移、极限承载力和极限粘结强度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常温养护下套筒接头试件相比,经冻融循环作用的试件平均破坏位移增加了约6%~35%;冻融循环次数越多,极限承载力下降幅度越大;在经过75次的冻融循环过后,试件的极限粘结强度平均下降了3.7%至10.3%。(4)本文选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套筒试件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建立冻融循环作用下全灌浆套筒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套筒接头试件在经过冻融循环作用后的极限承载力、破坏形态、灌浆料损伤深度等变化规律,从而验证试验结果。该论文有图72幅,表13个,参考文献87篇。
赵万亮[5](2020)在《三交河煤矿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方式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开采近距离煤层时,当开采上部煤层时将会对下部煤层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时将会导致下层无法正常开采。根据矿井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巷道支护方式及围岩控制方式对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霍州煤电三交河煤矿2-2近距离煤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601顺槽的巷道布置方式,通过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其现有的支护模式进一步改进,从而有效提高矿井煤炭采收率,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建立了对应的巷道围岩应力模型,分析了其应力分布规律,当煤柱的宽度大于其平衡区长度2倍时,该煤柱可以被认定为稳定的煤柱。(2)分析了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由于局部过载而对矿井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巷道破坏机理。进一步设计巷道断面形状为矩形及梯形,支护方式采用锚网梁索联合架棚支护,同时根据相关规定计算锚杆及锚索支护参数。(3)得到了三交河煤矿2-1煤层采空区下2-2煤层顺槽合理错距模型,得出三交河煤矿将使用把两条顺槽按照内外交错的方式进行巷道布置。分析了不同错距条件下的矿压显现规律,2-2煤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12m左右,周期来压步距为9m左右。(4)对三交河煤矿2-2煤层进行巷道顶板的支护方式进一步完善并进行现场实践,结果表明:设计的巷道支护方案对于三交河矿井围岩稳定性的控制具有极其有效的推动作用,有效提高了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提高了矿井的生产效率及安全性。该论文有图49幅,表19个,参考文献60篇。
郝柳青[6](2020)在《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结构界面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结构是以抗拉强度较高的工程竹作为受拉区,而以抗压强度较好的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作为受压区,两种材料界面处采用剪力连接件而形成的新型组合结构。在材料使用上,竹-地聚物混凝土所使用的工程竹和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具备资源再生和节能环保的特点;在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上,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结构与竹-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相似性,都能充分发挥竹和混凝土材料本身抗拉和抗压的特性,可以代替部分钢筋混凝土满足工程领域使用需求。围绕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界面力学性能这一研究课题,本文分别进行了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和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结构界面滑移性能试验研究,并对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对单轴受压下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内容包括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应力-应变关系和泊松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泥掺量对于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各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的加入与进行早期升温养护均能加速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提高,且两种方式没有明显差别;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的极限横向膨胀拉应变远大于普通混凝土,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的泊松比与普通水泥混凝土具有明显差别;选用Sazen模型描述了本文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依据试验结果对曲线形状进行了修正。其次,进行了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结构界面滑移性能研究,即荷载-滑移试验,本次试验共设计制作4组共12个试件,研究了凹槽-螺栓复合式剪力连接件承载力和破坏形态。研究表明,组合结构的破坏均始于剪力连接件凹槽部位的混凝土破坏,且凹槽是影响组合结构抗剪性能的关键因素;而螺栓的使用对提高凹槽部位抗剪能力有重要作用;从荷载-滑移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单凹槽组合结构以脆性破坏为主,加载过程基本处于线性阶段,而双凹槽组合结构具有明显的延性破坏阶段。最后,针对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比较了不同界面连接程度和不同混凝土材料对组合梁整体力学性能所产生的影响,为以后试验奠定理论基础。
田茂霖[7](2020)在《深厚工作面软弱顶板与煤壁偏压失稳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煤炭赋存条件普遍比较复杂,深埋软弱顶板与厚煤层共同赋存现象极其广泛,该条件下在工作面非均匀支承压力作用下极易发生随采随冒,煤壁大面积片帮,影响工作面安全生产。因此,很有必要对该类深部含软弱顶板厚煤层工作面(深厚工作面)应力分布规律、软弱顶板与煤壁偏压失稳机理与模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赵庄煤矿深厚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统计分析了软弱顶板厚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研究了煤壁前方支承压力分区演化规律,开展了等强度煤岩组合体力学特性与破坏模式试验,获得了支承压力分区偏压作用下工作面煤壁变形规律及片帮失稳模式,探讨了软弱顶板冒落与煤壁片帮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煤壁偏心受压柱失稳力学模型与煤壁偏心受压柱剪切破坏力学模型,揭示了煤壁片帮失稳机理,提出了深部含软弱顶板厚煤层工作面煤壁失稳评价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支承压力非均匀分布特点与软弱破碎顶板特性,引入了偏压系数与偏压变化率,细化支承压力区为偏压Ⅰ、Ⅱ、Ⅲ区,确定了软弱破碎顶板初次来压步距与周期来压步距,此后,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与极限平衡理论,给出了煤壁弹性变形阶段与弹塑性变形阶段偏压区应力分布函数及分布范围,分析了因素的影响规律及敏感性,揭示了回采过程中支承压力偏压区应力及范围演化规律。(2)采用水泥、石膏及石英砂等研制了煤、岩等强度材料,制作了不同岩煤高度比、预压岩样的等强度煤岩组合体,开展了不同加载速率、预压压力条件下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组合体力学特性、变形特性及声发射演化规律,揭示了组合体的耦合破坏模式。(3)自主设计研发了工作面煤岩体开采卸荷试验系统,研究了分区偏压作用下工作面煤岩体与煤壁变形破坏演化规律,获得了煤壁片帮模式,对比分析了加载前后模型试样纵波波速演化规律,引入了试样完整性系数,反映了试样内部损伤状态,进而揭示了工作面煤岩体及煤壁动态变形过程及影响机制。(4)基于软弱顶板变形破坏特点,探讨了软弱顶板冒落-煤壁片帮相互作用规律,揭示了软弱顶板冒落与煤壁片帮相互作用机理;此后,基于煤壁前方分区偏压受力特点,构建了煤壁偏心受压柱模型,引入了“煤柱”长细比,建立了煤壁偏心受压柱失稳力学模型(失稳破坏型)与煤壁偏心受压柱剪切破坏力学模型(材料破坏型),给出了两种煤壁破坏模型的失稳破坏的判据,揭示了煤壁片帮失稳的机理;提出了煤壁片帮系数,结合数值方法,分析了因素敏感性,基于权重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建立了深厚工作面煤壁片帮失稳评价方法,评估了赵庄煤矿1307工作面煤壁片帮失稳风险等级,其综合评分为0.566,属于E级高风险,煤壁失稳,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相符,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论文有图118幅,表45个,参考文献206篇。
殷雨时[8](2020)在《恶劣环境下粗糙度对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近30年,CFRP-混凝土加固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已经证实CFRP-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性能是直接决定加固性能优劣的关键方面,因此也成为各国学者争相研究的热点。恶劣环境对土木工程材料影响巨大,恶劣环境下CFRP-混凝土界面劣化情况如何,以及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退化情况如何,混凝土表面粗糙度对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影响,都是亟待开展的相关研究。本文在有关恶劣环境下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研究基础上,从混凝土表面粗糙度形态的表征为起点,以国内灌砂法量化评定混凝土表面粗糙度为基本方法,进行一系列恶劣环境对粗糙度与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关系的影响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分析了无损伤环境下粗糙度参数对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为了考察粗糙度参数对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中制作了 6种区分度较好的混凝土粗糙面,采用灌砂法对粗糙面进行量化评定,完成了 216个CFRP-混凝土界面单剪试验,得到不同粗糙度界面下的黏结应力-滑移量关系,分析了混凝土表面粗糙度对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基于双变量下的界面参数简化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粗糙度不同的混凝土界面将提供不同的极限承载力和剥离强度;基于粗糙度模型下的CFRP-混凝土梁界面有效黏结长度有较大提高,有效黏结长度在6种界面上随着粗糙度增加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基于混凝土抗压强度和界面粗糙度两个变量,便可求解界面黏结强度、黏结强度对应的位移和最终滑移量的闭合解析解,该方法为CFRP-混凝土界面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算法。(2)讨论了 5种代表性的恶劣环境对粗糙度与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关系的影响规律。在试验室模拟了5种恶劣环境:强碱性环境、强硫酸盐环境、盐冻环境、高温环境、酸雨环境。考察混凝土表面粗糙度对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完成了 378个CFRP-混凝土单剪试验和78个CFRP-混凝土正拉黏结试验,重点考察了环境因素、混凝土表面粗糙度、腐蚀龄期、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界面破坏形态、界面极限荷载、界面黏结强度、最大位移、有效黏结长度、界面断裂能等指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碱性环境对于环氧树脂破坏较弱,对于混凝土的损伤是较为严重;硫酸盐环境下,环氧树脂胶体能较好的保护CFRP黏结区域;硫酸盐环境对界面的黏结性能影响规律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盐冻循环是一个损伤累积的过程,盐冻环境下,CFRP布-混凝土界面的正拉黏结强度要高于CFRP板-混凝土界面;高温环境下,混凝土表面粗糙度越大,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越强;玻化温度是决定CFRP-混凝土黏结性能下降的关键节点,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黏结树脂玻化温度;酸雨侵蚀下,粗糙度对界面的破坏模式起到决定作用,CFRP-混凝土界面断裂能随着混凝土表面粗糙度提高而增加,随着腐蚀龄期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3)为了提高CFRP-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性能,以材料改性、结构改良两个角度提出了 3种增强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粗糙度对CFRP-混凝土界面抗劣化增强行为的影响。对纳米高岭土采用插层方法形成改性环氧树脂胶体,增强界面黏结性能;采用宏观和微观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分散方式、分散时间、分散比三种因素对聚丙烯酸聚合物在水泥材料中的影响规律,提出改性的水泥基材料来增强界面黏结性能;提出了粗糙化CFRP布(RCFRP布)的概念,考察RCFRP布对界面湿黏结性能的增强作用;分析了界面增强机理,强调了施工中应提高加固混凝土梁界面粗糙度的关键环节。研究结果表明:掺量为10%的高岭土胶体分散性最好,掺量为10%的高岭土胶体,剥离承载力提高近4倍,表现出较强的黏结能力;RCFRP布可以有效增强其与混凝土界面的湿黏结性能。火山石的粒径大小是影响RCFRP布-混凝土界面湿黏结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待加固梁表面处理对于RCFRP加固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应粗糙化待加固梁表面,否则极易引起新老混凝土界面黏结失效问题;聚丙烯酸聚合物对混凝土内部胶凝材料的链接、孔隙的填充十分有利。
王泽杰[9](2020)在《松脂岩常温发泡法制备新型保温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节能是国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目前最有效的应对措施是采用外墙保温材料。由于无机保温材料耐高温、强度高、无毒、廉价等优点,其逐渐占据外墙保温材料的主要市场。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发泡方法制备一种新型无机保温材料—松脂岩保温材料,并系统地研究了液固比、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含量、双氧水用量、岩棉纤维添加量和低温烧结对样品导热系数、抗压强度、密度等性能的影响以及松脂岩保温板内部的传热过程。本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以松脂岩为主要原料、水玻璃为碱激发剂、CTAB为表面活性剂、双氧水为发泡剂在室温条件下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出了性能优异、绿色环保的松脂岩保温材料。在液固比为1:1、表面活性剂为0.1%、发泡剂为6%,400℃低温烧结之后,密度达到0.110 g/cm3、导热系数低至0.049 W·m-1·K-1、抗压强度达到0.206 MPa。(2)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液固比对样品的宏观性能影响不大,对样品的孔隙率和孔径没有明显影响;双氧水含量对样品的平均孔径、导热系数、抗压强度、密度等性能产生很大影响。CTAB主要影响气孔的大小和分布,CTAB的含量对样品的孔隙结构和形状特征有很大的影响;适当量岩棉的添加有利于降低样品导热系数,但对抗压强度和密度的影响不大;低温(400℃)烧结对样品的密度、导热系数和抗压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双氧水含量较低时比较明显。(3)分别采用新型有效介质理论、分形理论和其他几种常见的理论模型拟合松脂岩保温材料内部传热过程,通过对比发现新型有效介质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值最为接近,拟合程度最高,其次是分形模型,其他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偏差,不适用于松脂岩保温材料内部传热过程的描述。
王浩[10](2020)在《不同初始损伤对软岩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煤炭开采向更深部发展,巷道开挖过程势必会造成围岩区域的卸荷与应力集中,从而对围岩不同区域造成不同的损伤,最终使得围岩的力学特性发生变化,给围岩稳定性预测带来极大的困难,而软岩作为典型的多孔介质材料其宏观力学特性的变化均为细观结构改变引起。鉴于此本文,首先选取来自鲁中矿区的黄色细晶砂岩作为研究对象,然后以该软岩抗压强度应力值的40%80%对软岩进行人工预损伤,制备含不同初始损伤的软岩试样,通过一系列细观观测试验、宏观力学试验,最后基于离散元算法对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进行数值模拟,结合宏细观结合分析统计的研究方法,探寻不同初始应力损伤后软岩的力学特性,本文研究工作与研究成果如下:(1)对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进行XRD衍射及能谱分析试验,获取了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成分组成,通过SEM观测,研究了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细观结构形态形貌的改变。(2)对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试样进行CT扫描,并基于CT扫描对软岩试样进行了三维重构,定性表征了不同初始损伤对软岩试样细观结构空间分布的影响,定量分析不同初始损伤对软岩试样细观结构参数的影响。(3)对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试样进行了单轴、三轴(1MPa、3MPa、5MPa)三轴压缩试验,结合细观结构参数研究了不同初始损伤对软岩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峰值应变的影响,并从细观角度出发解释了宏观力学性质变化规律的机理。(4)对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试样进行了单轴、三轴(3MPa)蠕变试验,研究了不同初始损伤对软岩蠕变特性的影响。(5)利用试验数据及结论基于离散元算法对软岩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破坏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压缩破坏过程中软岩试样内部单元体位移、力链,并研究了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试样单轴压缩破坏过程中裂纹的演化规律。
二、抗压强度测量试验机技术改进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压强度测量试验机技术改进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ALC板构砌体抗压性能试验及其水平灰缝钢筋锚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蒸压加气混凝土国内研究与发展概况 |
1.2.2 蒸压加气混凝土国外研究与发展概况 |
1.3 砌体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1 砌体国内研究现状 |
1.3.2 砌体灰缝中钢筋锚固性能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3 砌体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蒸压加气混凝土材料性能试验 |
2.1 ALC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2.1.1 试验方法与步骤 |
2.1.2 试验结果 |
2.2 蒸压加气混凝土立方体劈拉强度试验 |
2.2.1 试验方法与步骤 |
2.2.2 试验结果 |
2.3 蒸压加气混凝土专用粘结剂力学性能测试 |
2.3.1 试验方法与步骤 |
2.3.2 试验结果 |
2.4 钢筋的力学性能测试 |
2.4.1 试验方法与步骤 |
2.4.2 试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ALC板构砌体水平灰缝内钢筋锚固性能试验 |
3.1 概述 |
3.2 试件设计与制作 |
3.2.1 拉拔试件参数设计 |
3.2.2 试件制作 |
3.3 试验加载装置及方案 |
3.3.1 试验加载装置 |
3.3.2 试验方法及测量内容 |
3.3.3 试验加载制度 |
3.4 试验现象 |
3.5 试验结果 |
3.6 荷载—滑移曲线分析 |
3.7 钢筋的锚固机理 |
3.8 本章小结 |
4 ALC板构砌体抗压性能试验 |
4.1 概述 |
4.2 试件设计与制作 |
4.2.1 墙体试件参数设计 |
4.2.2 试件的制作 |
4.3 试验加载装置及方案 |
4.3.1 试验加载装置 |
4.3.2 试验方案 |
4.4 试验现象及结果 |
4.4.1 试验现象 |
4.4.2 试验结果 |
4.5 ALC板构砌体抗压破坏机理 |
4.6 影响ALC板构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 |
4.7 试验结果分析 |
4.7.1 砌体抗压强度结果 |
4.7.2 应力—应变曲线 |
4.7.3 砌体受压弹性模量 |
4.7.4 峰值压应变 |
4.7.5 泊松比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基于孔隙结构特征的高岩温下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温对混凝土宏观力学特性影响研究 |
1.2.2 CT技术在混凝土领域中应用现状 |
1.2.3 分形理论在混凝土领域中应用现状 |
1.2.4 灰色关联理论在混凝土领域中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岩温对喷射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
2.1 引言 |
2.2 试样制备 |
2.2.1 试验材料及配合比 |
2.2.2 喷射混凝土试件制备流程 |
2.3 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
2.3.1 试验加载设备 |
2.3.2 试验方法 |
2.4 高岩温对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
2.4.1 高岩温对喷射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影响分析 |
2.4.2 高岩温对喷射混凝土弹性模量与峰值应变影响分析 |
2.4.3 高岩温对喷射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影响分析 |
2.4.4 高岩温对喷射混凝土拉压比影响分析 |
2.5 喷射混凝土破坏模式及裂隙分形维数 |
2.5.1 喷射混凝土单轴压缩破坏模式 |
2.5.2 喷射混凝土破坏裂隙分形维数 |
2.6 高岩温对喷射混凝土超声波检测参数演变的影响 |
2.6.1 高岩温对喷射混凝土超声波声时演变影响 |
2.6.2 高岩温对喷射混凝土超声波波速的影响 |
2.6.3 高岩温对喷射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岩温对喷射混凝土孔隙结构影响分析 |
3.1 引言 |
3.2 CT试验方法 |
3.2.1 CT成像基本原理 |
3.2.2 CT机组成部分 |
3.2.3 CT成像过程 |
3.3 喷射混凝土孔隙结构三维重构 |
3.4 孔隙结构空间分布特征 |
3.4.1 孔隙结构体积 |
3.4.2 孔隙结构表面积 |
3.4.3 孔隙率 |
3.4.4 孔隙分布均匀性 |
3.4.5 孔径分布特征 |
3.4.6 孔隙圆度 |
3.5 孔隙体积分形维数 |
3.5.1 孔隙体积分形维数计算方法 |
3.5.2 孔隙体积分形维数计算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岩温下喷混孔隙结构与力学性能关联特征 |
4.1 引言 |
4.2 孔隙结构与力学性能关联特征分析 |
4.2.1 灰色关联理论简介 |
4.2.2 孔隙结构参数与宏观力学特征参数灰关联度分析的建模过程 |
4.2.3 依据建立的模型关联度计算 |
4.2.4 关联度结果分析 |
4.3 基于孔隙结构参数的宏观力学性能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大倾角软煤层分层综采再生顶板力学特性与围岩稳定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1.2.1 大倾角煤层开采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再生顶板压实胶结特征研究现状 |
1.2.3 大倾角煤层开采支架-围岩作用关系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大倾角煤层上分层回采覆岩运移及应力演化特征 |
2.1 工程背景 |
2.2 上分层回采覆岩破断力学分析 |
2.3 上分层回采覆岩运移特征 |
2.3.1 参数选取及试验方案与设备 |
2.3.2 覆岩垮落结构及运移特征 |
2.4 上分层回采覆岩应力演化特征 |
2.4.1 数值模型构建及参数选取 |
2.4.2 覆岩应力分布与演化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大倾角煤层回采再生顶板力学特性研究 |
3.1 泥岩与砂质泥岩矿物含量 |
3.2 冒落矸石侧限压缩试验 |
3.2.1 破碎岩块制备及试验方案与系统 |
3.2.2 破碎岩块压实特性 |
3.2.3 固结二次成岩试件力学行为 |
3.2.4 实验结果回归分析 |
3.3 冒落矸石固结二次成岩过程 |
3.4 再生顶板钻孔探测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4 大倾角煤层回采再生顶板破断及多物理场参数响应特征 |
4.1 再生顶板破断特征 |
4.2 再生顶板破断光纤应变响应 |
4.3 再生顶板破断声发射能量响应 |
4.4 分层综采“两带”分布特征 |
4.5 再生顶板应力演化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5 大倾角煤层回采支架与再生顶板稳定控制机理 |
5.1 支架-围岩关系 |
5.2 支架倒滑力学分析 |
5.3 煤壁片帮力学分析 |
5.4 支架-再生顶板稳定控制措施 |
5.4.1 再生顶板防漏冒措施 |
5.4.2 支架防倒滑措施 |
5.4.3 煤壁防片帮措施 |
5.5 支架-围岩稳定控制效果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冻融循环作用下全灌浆套筒连接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连接 |
1.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灌浆套筒连接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及试件设计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3 灌浆料试块制作及养护 |
2.4 灌浆套筒试件制作及养护 |
2.5 套筒钢筋的偏心缺陷控制 |
2.6 本章小结 |
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3.1 引言 |
3.2 试件冻融循环试验 |
3.3 灌浆料性能试验 |
3.4 全灌浆套筒试件单向拉伸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4 冻融循环作用下灌浆料损伤研究及全灌浆套筒破坏形态 |
4.1 引言 |
4.2 灌浆套筒的约束机理 |
4.3 灌浆料抗冻融循环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冻融循环作用下全灌浆套筒性能试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全灌浆套筒有限元模拟 |
5.1 引言 |
5.2 ABAQUS模拟软件性能优势 |
5.3 全灌浆套筒模型建立 |
5.4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三交河煤矿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方式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三交河矿近距离煤层地质概况与地质力学分析 |
2.1 井田概况 |
2.2 井田地质特征 |
2.3 三交河矿2~(-2)煤层2-2-601工作面概况 |
2.4 煤岩体力学性质试验试验方法及方案 |
2.5 巷道围岩力学特性及地应力监测 |
2.6 小节 |
3 近距煤层下层煤底板活动规律研究 |
3.1 近距离煤层开采应力分布规律及底板应力特征研究 |
3.2 近距离煤层采掘过程底板破坏规律研究 |
3.3 小节 |
4 近距离煤层下层煤回采巷道合理布置方式研究 |
4.1 下层煤回采巷道合理位置分析 |
4.2 下层煤回采巷道布置方式分析 |
4.3 下层煤回采巷道合理位置数值模拟研究 |
4.4 小节 |
5 三交河煤矿近距煤层回采巷道支护设计研究 |
5.1 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支护原则 |
5.2 2~(-2)近距离煤层现场调研及矿压分析 |
5.3 三交河煤矿回采巷道支护设计 |
5.4 2~(-2)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矿压观测 |
5.5 2~(-2)-601近距离煤层回采面矿压分析 |
5.6 小节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结构界面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新型绿色环保材料 |
1.1.2 组合结构 |
1.2 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结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聚物混凝土研究进展 |
1.3.2 竹-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进展 |
1.4 本文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2 地聚物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
2.2.1 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试验原材料 |
2.2.2 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2.3 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试件制作 |
2.2.4 试件成型及养护 |
2.2.5 力学试验方法及设备 |
2.3 地聚物混凝土单轴受压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结果 |
2.3.2 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 |
2.3.3 泊松比试验结果分析 |
2.4 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结构界面抗滑移性能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1.1 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结构特点 |
3.1.2 组合结构剪力连接件 |
3.2 推出试验设计 |
3.3 组合结构推出试件用材与制作 |
3.3.1 试验用材及尺寸 |
3.3.2 试件制作步骤 |
3.4 试验设备及方法 |
3.4.1 试验设备 |
3.4.2 试验方法 |
3.5 试验结果 |
3.5.1 试验破坏形态 |
3.5.2 荷载-滑移曲线 |
3.5.3 试验结果比较 |
3.6 试验结论 |
4 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梁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方法基本原理 |
4.3 基本假定 |
4.4 材料本构关系 |
4.4.1 混凝土本构关系 |
4.4.2 竹材本构关系 |
4.5 组合梁有限元数值分析 |
4.5.1 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梁设计尺寸 |
4.5.2 组合梁材料参数 |
4.5.3 组合梁有限元建模 |
4.6 有限元分析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深厚工作面软弱顶板与煤壁偏压失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深厚工作面矿压显现及支承压力演化特征 |
2.1 赵庄煤矿概况 |
2.2 深厚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观测及分析 |
2.3 深厚工作面支承压力偏压分区理论研究 |
2.4 工作面支承压力偏压分布规律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等强度煤岩组合体力学特性及耦合破坏模式试验研究 |
3.1 煤、岩等强度材料研制 |
3.2 等强度煤岩组合体试验概况 |
3.3 等强度煤岩组合体试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工作面煤岩体及煤壁动态变形破坏过程与影响机制 |
4.1 模型试验相似原理及相似材料选定 |
4.2 模型试验研究规划 |
4.3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深厚工作面煤壁偏压失稳机理及失稳评价方法研究 |
5.1 深厚工作面软弱顶板冒落与煤壁片帮机理分析 |
5.2 煤壁片帮数值模拟研究 |
5.3 深厚工作面煤壁失稳评价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恶劣环境下粗糙度对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FRP-混凝土界面试验研究 |
1.2.2 FRP-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滑移本构、剥离承载力模型 |
1.2.3 FRP-混凝界面黏结应力研究方法 |
1.2.4 恶劣环境对FRP及FRP-混凝土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2 混凝土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 |
2.1 引言 |
2.2 混凝土表面粗糙度评定现状 |
2.3 目前常用的CFRP-混凝土界面粗糙度量化评定方法 |
2.3.1 基于传统灌砂法对粗糙度量化评定 |
2.3.2 基于分形理论对粗糙度量化评定 |
2.3.3 基于数字图像DAP方法学对粗糙度量化评定 |
2.3.4 基于3D扫描系统对粗糙度量化评定 |
2.4 本章小结 |
3 混凝土表面粗糙度对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影响 |
3.1 引言 |
3.2 粗糙度对CFRP-混凝土界面剪切黏结性能影响 |
3.2.1 试验方案 |
3.2.2 试验过程 |
3.2.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 粗糙度对CFRP-混凝土界面断裂能的影响 |
3.3.1 试验方案 |
3.3.2 试验过程 |
3.3.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 粗糙度参数下CFRP-混凝土界面参数简化模型 |
3.4.1 试验方案 |
3.4.2 试验过程 |
3.4.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4 简化的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应力-滑移本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4 恶劣环境对粗糙度与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关系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及试件制备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件制备 |
4.3 碱性环境对粗糙度与CFRP-混凝土界面切向黏结性能关系的影响 |
4.3.1 腐蚀环境模拟 |
4.3.2 试验过程 |
4.3.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 硫酸盐环境对粗糙度与CFRP-混凝土界面切向黏结性能关系的影响 |
4.4.1 腐蚀环境模拟 |
4.4.2 试验过程 |
4.4.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 盐冻环境对粗糙度与CFRP-混凝土界面法向黏结性能关系的影响 |
4.5.1 腐蚀环境模拟 |
4.5.2 试验过程 |
4.5.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6 高温环境对粗糙度与CFRP-混凝土界面法向黏结性能关系的影响 |
4.6.1 腐蚀环境模拟 |
4.6.2 试验过程 |
4.6.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7 酸雨环境对粗糙度与CFRP-混凝土界面切向黏结性能关系的影响 |
4.7.1 腐蚀环境模拟 |
4.7.2 试验过程 |
4.7.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5 粗糙度对CFRP-混凝土界面抗劣化增强行为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粗糙度对改性环氧树脂与CFRP-混凝土界面增强性能关系的影响 |
5.2.1 试验原材料 |
5.2.2 改性环氧树脂试验过程 |
5.2.3 CFRP-混凝土界面正拉黏结试验 |
5.2.4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 粗糙化的纤维布(RCFRP)对混凝土界面湿黏结增强性能的影响 |
5.3.1 试验材料及试件制备 |
5.3.2 试验过程 |
5.3.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聚丙烯酸聚合物增强混凝土抗硫酸盐物理侵蚀增强性能的影响 |
5.4.1 试验材料及试件制备 |
5.4.2 试验过程 |
5.4.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松脂岩常温发泡法制备新型保温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建筑能耗现状 |
2.2 保温材料概述 |
2.3 松脂岩简介 |
2.4 松脂岩保温材料研究进展 |
2.5 常温发泡保温材料研究进展 |
第3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松脂岩 |
3.1.2 水玻璃 |
3.1.3 其他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保温材料制备方法 |
3.2.2 表征方法 |
第4章 松脂岩保温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保温板的物相组成、微孔特征的表征及讨论 |
4.2 液固比对保温板性能的影响 |
4.3 双氧水对保温板性能的影响 |
4.4 CTAB对保温板性能的影响 |
4.5 岩棉对保温板性能的影响 |
4.6 低温烧结对保温板性能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松脂岩保温板传热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传热机理研究 |
5.2.1 新型有效介质理论分析 |
5.2.2 分形理论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不同初始损伤对软岩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宏观损伤力学 |
1.2.2 细观损伤力学研究现状 |
1.2.3 多尺度岩石损伤力学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研究对象的选取及试样制备 |
2.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2.2 基本参数的测定 |
2.2.1 力学参数的测定 |
2.2.2 基于超声探伤的试样均质性测定 |
2.3 含不同初始损伤软岩试样的制备 |
2.4 本章小结 |
3 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的细观结构研究 |
3.1 试验设备 |
3.1.1 TAW-200型电子式多功能材料力学试验机 |
3.1.2 RPH-80型恒温恒湿试验箱 |
3.1.3 SU8000型超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3.1.4 D-MAX2500/PC型粉末X射线衍射仪 |
3.1.5 Nona Voxel-3000 型显微CT |
3.2 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的细观观测试验 |
3.2.1 XRD衍射与能谱分析试验 |
3.2.2 SEM观测试验 |
3.2.3 CT扫描试验 |
3.3 基于CT扫描的三维重建 |
3.3.1 CT切片图裁剪 |
3.3.2 CT图像滤波处理 |
3.3.3 CT图像阈值分割 |
3.3.4 基于CT扫描的三维重构 |
3.4 细观结构的表征与定量分析 |
3.4.1 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细观结构的定性表征 |
3.4.2 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细观结构的定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强度与变形特性研究 |
4.1 不同初始损伤软岩的单轴压缩破坏试验分析 |
4.1.1 单轴压缩破坏试验过程 |
4.1.2 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 |
4.1.3 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单轴抗压强度 |
4.1.4 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弹性模量 |
4.2 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的三轴压缩试验分析 |
4.2.1 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三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 |
4.2.2 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三轴抗压强度 |
4.2.3 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弹性模量 |
4.2.4 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的内聚力及内摩擦角 |
4.3 本章小结 |
5 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的流变特性研究 |
5.1 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单轴蠕变试验 |
5.1.1 蠕变试验方案 |
5.1.2 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的单轴蠕变曲线 |
5.1.3 .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的单轴稳态蠕变率 |
5.2 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三轴蠕变试验 |
5.2.1 三轴蠕变试验方案 |
5.2.2 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的三轴蠕变曲线 |
5.2.3 .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的三轴稳态蠕变率 |
5.3 本章小结 |
6 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的数值模拟研究 |
6.1 离散元算法概述 |
6.1.1 离散元算法的发展 |
6.1.2 离散元算法的基本原理 |
6.1.3 有限元算法与离散元算法 |
6.2 不同初始损伤作用后软岩抗压特性模拟分析 |
6.2.1 离散元软件介绍与平行粘结模型 |
6.2.2 单轴压缩特性模拟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与参加的项目 |
四、抗压强度测量试验机技术改进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ALC板构砌体抗压性能试验及其水平灰缝钢筋锚固研究[D]. 王韬.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2]基于孔隙结构特征的高岩温下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D]. 尹文强.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3]大倾角软煤层分层综采再生顶板力学特性与围岩稳定控制[D]. 池小楼.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4]冻融循环作用下全灌浆套筒连接性能试验研究[D]. 王东晴.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
- [5]三交河煤矿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方式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 赵万亮.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结构界面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 郝柳青. 西华大学, 2020(01)
- [7]深厚工作面软弱顶板与煤壁偏压失稳机理研究[D]. 田茂霖.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恶劣环境下粗糙度对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影响研究[D]. 殷雨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
- [9]松脂岩常温发泡法制备新型保温材料的研究[D]. 王泽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10]不同初始损伤对软岩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D]. 王浩.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论文; 普通混凝土论文; 再生混凝土论文; 抗压强度论文; 生态破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