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徐经长,冯瑾,乔菲,朱冰[1](2021)在《多个大股东与会计稳健性》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会计稳健性的视角探讨了多个大股东的治理效应。以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提高了会计稳健性,减少控股股东的私利行为是多个大股东影响会计稳健性的主要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的数量、持股比例均提高了会计稳健性;在治理环境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多个大股东对会计稳健性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通过分析多个大股东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本文为优化公司治理和改善公司信息环境提供了启示。
周青[2](2021)在《上市公司IPO中分类转移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以博迈科为例》文中提出在会计领域的研究中,盈余管理一直都是学者们热衷的课题。国内外不乏从动机、经济后果、手段等角度对其进行探索的研究,且多是从应计盈余或是从真实盈余切入。而事实上除这两种方法以外,分类转移盈余管理也是比较多见的一种手段。其主张在净利润不发生变化的基础上,以错误的分类方式将核心费用项目转嫁到非核心项目上,从而对利润结构进行粉饰,实现核心利润虚增、盈余持续性得以美化的目的。现有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业绩门槛,符合监管要求,推高股票定价。实施分类转移并不会对最终的净利润产生影响,只是对利润结构做了调整。如果以净利润作为资本市场准入门槛和股票定价,那么上市公司就失去在IPO过程中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动机。然而在我国现行的资本市场准入制度核准制下,我国监管部门对IPO的公司确立的最低业绩门槛是以“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孰低”为标准的。拟上市公司在非经常性损益大于零的情况下,是存在分类转移动机来提高“孰低原则下的净利润”的。不仅如此,从以往的发行审核实践来看,发审委专家更关注IPO公司盈余的可持续性。在利润表中核心盈余往往更具有持续性,所以拟上市公司极有可能迎合发审专家偏好,虚增核心盈余以传递更具持续性的盈余结构信息,这进一步增强了拟上市公司分类转移的动机。本文首次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首先,本文从概念、理论出发回顾盈余管理,并对其文献成果做了梳理,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对于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经济后果的研究现状,并对目前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评述。同时梳理了IPO制度背景、IPO中盈余管理的研究、以及IPO中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研究。根据已有学者对我国A股市场2007-2016年IPO的公司实证研究的结论,即上市公司在IPO前三年存在显着的分类转移,且制造业企业更为明显。在大样本中选取案例典型博迈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该公司在国际油价大跌的背景下业绩异于同行业持续增长成功过会,上市后业绩大幅度下降,同时非经常性损益剧增,收到发审委及上交所诸多问询。本文通过分析其进行IPO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动因、机会以及上市前后财务数据波动,判定其在IPO过程中存在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最后对公司盈余管理后的经济后果及案例进行总结。对案件分析后得出结论:(1)具有多种IPO动机的博迈科确实在IPO过程中存在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行为;(2)博迈科能够有机会实施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是IPO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非对称,导致其利用了会计准则的漏洞,通过多种手段维持上市前出色业绩成功过会;(3)博迈科的公司治理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缺失等内部因素给公司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创造了条件。最终这种盈余管理行为不仅损害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文的研究以我国资本市场制度为背景,研究并发现了我国上市公司IPO运作中具有分类转移进行盈余操作的存在动机与可能,并对其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向政策制定者、市场监管者、审计师等多种主体提出可行意见,促进公众对分类转移的识别能力,帮助投资者更好的确立投资策略,促进市场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有效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
刘远洋[3](2021)在《会计信息质量、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治理研究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文中研究说明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一直以来是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不仅能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也有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率。但是,微观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能否能够反映到宏观经济层面,对经济治理与发展起到什么作用?需要理论界进一步厘清。以2000——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会计信息质量对经济治理的影响。通过构建地区层面的会计信息质量指标,研究其对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风险这两个经济治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区会计信息质量与经济治理有着显着正向关系,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通过提高市场和政府资源配置的效率,减少资源错配风险,从而促进了经济治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快会计改革进程、规范信息披露和加强监管能够促进高质量会计信息对经济治理的正向作用。为确保研究结果的稳健性,运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并且改变会计信息质量的衡量方法重新进行回归,在模型中加入了城乡收入差距和城市化水平两个控制变量,回归结果依然稳健。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会计信息的应用边界与范畴,而且为政府利用会计信息、促进经济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
董晓[4](2021)在《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财政部先后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四项金融工具准则。新金融工具准则自2018年1月1日起,先行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施行,并于2019年1月1日起,于所有A股上市公司全面实施。新准则对套期会计信息披露做出了具体的要求。截至目前,新准则实施已两年有余,修订后的准则对于套期会计信息披露等方面得到了改善,但是新准则在上市公司实践运用中存在着较多问题,而有关新准则下套期会计信息披露状况等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本文主要研究新准则实施下上市公司套期会计信息披露情况。首先,运用两分法从风险管理策略、套期关系、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四个方面构建了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并采用“披露指数”作为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指标,对2018年和2019年应用套期会计并进行信息披露的A+H股上市公司的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分析,发现上市公司在进行套期会计信息披露时存在披露形式单一且信息披露不够及时、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披露指数最高的紫金矿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详细地分析其套期会计信息披露状况,以期为其他上市公司套期会计信息披露提供借鉴。其次,以样本公司套期会计信息披露指数为结果变量,本文基于信号理论、代理理论、声誉理论、股东积极主义理论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内部激励和外部压力两个方面选取了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了多个因素对于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联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是内部激励因素和外部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审计质量和盈利能力是影响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因素,当企业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年报以及盈利状况较好时,公司的套期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较高;(3)影响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原因具有非对称性,导致套期会计信息低披露质量的组态并非是产生套期会计信息高披露质量的反面条件组合。最后,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影响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本文从提高套期会计信息披露准则的制定质量及执行质量、增强内部激励并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政策建议。本文根据新套期会计准则构建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并采用组态视角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A+H股上市公司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实现套期会计信息高披露质量的组态路径,这与以往基于回归的定量分析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此外,本文的研究结论在拓展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理论研究以及丰富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贡献。同时,也为上市公司有效提高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启示。
李海石[5](2021)在《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持续深化,上市公司逐步建立起规范化治理体系,并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股权结构。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得到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阶段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面临着独特的现实问题,由于历史演进的不同和产权性质差异的存在,与国外集团公司整体资产上市不同,中国国内的上市公司多是由集团公司拆分部分优质资产上市而来,从而形成了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两个不同的法律主体。这种“两级三层”或是更为复杂股权结构的存在,在增加了原有委托代理链条长度的同时,也造成了中国上市公司存在与美英等国家表现形式不同的委托代理问题,即第一类代理问题和第二类代理问题并存,利益冲突方涵盖了实际控制人、大股东、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现有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大多基于金字塔股权结构,从“自上而下”的单向治理维度探究实际控制人或大股东、母公司在上市公司治理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但是这种研究思路存在一定局限性,既没有系统性地考虑现实问题,也并未将作为独立法人主体的上市公司的自主治理和制衡能力同步纳入研究视域。目前仅有的关于自主性的研究大多以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为背景,以母子公司关系为基础。这往往忽视了金字塔股权结构下可追溯的实际控制人在公司治理中的“隐性”影响,因而难以全面揭示现阶段资本市场问题频现的根本原因。上市公司作为独立法人,不能仅听从于实际控制人抑或大股东的安排,更应该保护以中小股东等众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但现行上市公司治理体系难以约束实际控制人抑或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具体来说:一方面,如若实际控制人抑或大股东通过股权设置和投票权安排掌握了上市公司实际权力,就会有动机通过直接影响上市公司内部的权力配置(控制董事会多数席位和直接委派高管团队),进而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条件与上市公司合谋,通过“隧道效应”和“壕堑效应”等方式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攫取超额控制权收益。另一方面,当实际控制人抑或大股东与上市公司对短期利益和公司经营的长期利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上市公司既可以通过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其内生的股权制衡能力,也可以通过提高公司透明度、借助引进战略投资者和聘任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等外生变量从权力制衡维度约束实际控制人抑或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保障上市公司经营和战略自主性。目前,中国上市公司越来越强调其独立法人属性以及和实际控制人、大股东抑或母公司等方面的良性互动,通过与各利益相关者博弈构建其自主治理体系,并以此作为公司治理创新的主要路径。相较于传统“自上而下”的单向治理研究范式,本文基于“双向治理”的研究脉络深度剖析了上市公司自主性形成的理论机理,极大地拓展了集团公司和母子公司的研究框架。通过引入经济学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理论,构建了上市公司自主性分析矩阵和数理模型,揭示了实际控制人、大股东抑或母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围绕剩余控制权的讨价还价过程与博弈结果。进一步,本文结合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实践,提出“双向治理”视角下的上市公司自主性研究应该融合实际控制人“隐性控制”观、大股东和母公司的“显性控制”观和上市公司制衡观,并基于此构建了上市公司自主性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聚合出上市公司自主性指标,旨在解决当前“自主性”研究指标的单一性和薄弱性问题。就现阶段而言,股东权益最大化依然是公司治理的主要目标,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与上市公司绩效息息相关。那么,如何评价上市公司自主性在企业经营和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呢?本文提出了基于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的企业绩效划分标准,旨在澄清目前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企业绩效定义和度量混淆不清的问题,从而对上市公司经营与治理效果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进一步,通过对经营和治理环节的深度剖析,本文以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方式论证了基于结果导向的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和基于治理规范性的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揭示了上市公司自主性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和具体情境因素。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8年的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证实上市公司自主性具有积极的治理效果。具体而言,首先,本文研究了基于结果导向的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企业财务绩效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即上市公司自主性越高,企业财务绩效越好。(2)产权性质、市场化程度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在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3)大股东侵占、内部控制水平和创新能力在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此外,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基于治理规范性的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即上市公司自主性越高,信息披露质量越好。(2)产权性质、高质量审计、公司透明度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在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3)第二类代理成本在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上市公司自主性能够通过抑制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进而提升信息披露水平。总体而言,本文利用大样本证实了上市公司自主性对基于结果导向的企业财务绩效和基于过程治理规范性导向的信息披露质量具有积极治理效果,不同股权结构设计下的实际控制人差异对企业价值和成长性的影响不同。整体而言,本研究突破了传统的“单向治理”研究边界,从实际控制人、大股东抑或母公司、上市公司三个主体的互动关系出发,丰富并发展了上市公司自主性的理论基础,明确了自主性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治理效应,揭示了上市公司对企业绩效影响的作用路径和情境因素,有助于更深层次的认识上市公司自主性治理对企业持续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对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自主性、提高上市公司绩效以及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孟凡锦[6](2021)在《管理层激励、投资者保护与盈余管理》文中认为对管理层进行激励的主要目的在于缓和代理矛盾,但在现代企业的管理实践中,激励不当造成的盈余管理问题普遍存在,这不仅降低了公司盈余信息的质量,也损害了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随着2020年新《证券法》的实施,通过建立内外监督机制,防止股东利益被管理层侵占的投资者保护制度愈发受到公众重视。我国的投资者保护机制伴随着证券市场的20多年发展历程从确立不断走向成熟。强化的投资者保护举措约束了管理者的自利行为,也有可能会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为了在发挥管理层激励正面效应的同时又不至于对盈余信息产生消极影响,损害投资者的权益,有很多学者对管理层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是在此基础上研究投资者保护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的很少。有必要从这个角度对盈余管的相关理论框架进行补充。本文主要将探讨在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环境不断优化的前提背景下,企业的管理层激励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内在关系。本文对管理层激励和投资者保护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探讨建立在相关文献的系统归纳之上,以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主要利用2011年到2019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借鉴修正的JONES模型和Roy-chowdhury的模型计算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激励行为会诱发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而投资者保护对于不同形式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影响不同,由于投资者保护措施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约束力不足,随着投资者保护环境的完善,管理层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减少,转而更偏向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最后验证了投资者保护对管理层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对于管理层激励诱发的应计盈余管理,投资者保护的反向调节作用相对有限,但对于管理层激励诱发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投资者保护能发挥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最后针对管理层激励手段有效实施对内外部治理环境的要求,建议企业层面引入多元化的业绩评价指标、强化薪酬监督机制、科学设计股权激励方案,建议政府监管层面加强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和进一步完善投资者保护法律。
赵世明[7](2021)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 ——以康美药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股权质押因为具有方便快捷与低成本的优势,成为了众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最主要的融资途径之一。而股权质押规模的快速增长,也使得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日益加剧,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开始显现。同时我国资本市场存在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整体较低的问题,上市公司与会计信息披露有关的违规事件频频发生,占到了全部违规事件的70%以上。为缓解信息使用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确保资本市场可以有效地发挥作用,每一个上市公司都应该及时、主动、真实、完整地披露相关会计信息。但是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出于提升股价,做大市值和控制权不被稀释的目的往往会有更加强烈的动机去联合管理层操纵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从证监会近年来公布的信息来看,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已经成为风险高发领域,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社会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分析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并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股权质押制度以及避免其加深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低下的程度迫在眉睫。国内外学者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会计信息披露结合的研究并不多,而且已有的研究大多为实证分析。因此本文选取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且近期会计信息披露出现问题的康美药业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信息披露产生影响的内在逻辑。首先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等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与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和问题,从影响因素、影响路径、经济后果三个方面分析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在联系,为下一步的案例分析打下基础。其次从康美药业股权架构、股权质押的动机特点等入手,分析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信息披露的作用机理,探讨康美药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同时达到顺利通过股权质押募集资金、呈现上市公司经营良好企业形象、防止出现股价波动强制平仓失去控制权等多重目的,会操控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和内容,造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低下的情况,损害企业本身经营发展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破坏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和康美药业的案例分析结论,从内部治理、外部监督以及政策制定等角度提出优化股权结构、引入社会监督、加大处罚条款力度等相关建议。本文对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制定更加合理的内部治理机制、投资者更加准确地判断企业投资效率以及政策制定者完善股权质押和信息披露相关法律制度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王婉婷[8](2021)在《银企关系与现金流操控》文中认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越来越快,风险越来越高,现金持有和流动顺畅对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日益重要。为此,2020年3月施行的《证券法》将IPO的“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要求,修改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进一步提高了以现金流为基础的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性。虽然,相比于会计盈余,公司的现金流较少用到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是随着现金流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各种手段虚增其报告值,进行现金流操控。现金流操控的实现,可能需要得到开户银行的默许甚至协助。随着我国银行商业化、公司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充分的释放,但同时也加剧了银行间的竞争,导致一些银行或其分支机构,为了自身利益,放弃应尽的社会责任,甚至失去应有的职业道德,成为企业现金流操控的帮手。因此,深入研究银企关系对企业现金流操控的影响及其机理,对于有效遏制企业现金流操控,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于规范银企关系,优化金融市场,促进我国银行业和国民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选取2008-2019年上市A股企业为研究样本,以交易成本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融资约束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核心理论指导,结合信贷寻租理论,分析论证银企信贷关系强度对现金流操控的影响;依据产融结合理论,分析论证银企股权关系强度对现金流操控的影响;依据信贷寻租理论,分析论证银企高管关系强度对现金流操控的影响。最后,综合运用上述理论,检验各维度银企关系叠加时,即银企信贷关系和高管关系叠加,银企信贷关系和股权关系叠加,以及银企信贷关系、股权关系和高管关系叠加对现金流操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基于公司治理和宏观经济形势分组检验上述关系的主要影响机理。上述研究发现:(1)银企信贷关系强度与现金流操控显着正相关,国有股权性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赋予高管较高薪酬、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低、货币政策紧缩时能够有效弱化两者关系;(2)银行持股企业强度、企业持股银行强度与现金流操控均显着负相关,国有股权性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赋予高管较低薪酬、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低和货币政策紧缩时能够有效增强银行持股企业强度对现金流操控的抑制作用,国有股权性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赋予高管较高薪酬、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低和货币政策宽松时能够有效增强企业持股银行强度对现金流操控的抑制作用;(3)银企高管关系强度与现金流操控显着正相关,非国有股权性质、赋予高管较低薪酬、货币政策宽松时能够有效弱化两者关系,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两者关系的作用并不明显;(4)银企信贷关系和高管关系叠加与现金流操控显着正相关,国有股权性质、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赋予高管较低薪酬、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低和货币政策紧缩时,能够有效弱化两者关系;银企信贷关系和股权关系叠加与现金流操控显着负相关,非国有股权性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赋予高管较低薪酬、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和货币政策宽松时,能够有效强化两者关系;银企信贷关系、股权关系和高管关系叠加与现金流操控负相关但不显着,国有股权性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赋予高管较低薪酬、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低和货币政策宽松时能够强化两者负相关关系。本文研究的主要理论创新在于:(1)从银企关系这一全新的视角,研究企业现金流操控实现的重要条件机制,创新了企业现金流操控形成机制的研究,拓展了银企关系后果影响的研究领域;(2)从银企信贷关系、银企股权关系、银企高管关系,及其叠加关系这一新的深度,研究银企关系的后果影响,创新了银企关系研究的视野,深化了银企关系对现金流操控的影响机理认识;(3)全面揭示了不同公司治理情境与宏观经济形势对银企关系与现金流操控关系的作用机制,为银企关系与现金流操控关系研究结论的有效运用提供重要基础。本文研究的主要实践意义在于:(1)有助于投资者根据公司银企关系状况及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全面分析企业现金流操控的可能性,提高理性投资决策能力;(2)有助于监管方制定规范银企关系以遏制现金流操控的制度文件,明确监管的重点和路径,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3)有利于企业有效识别银企关系的风险点,健全相关公司治理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防范现金流舞弊行为,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4)有利于商业银行有效识别银企关系的风险点,健全相关公司治理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合理发展银企关系,切实履行对企业进行治理的社会责任。
毕鹏[9](2021)在《证券市场开放与资产定价效率》文中认为近年来,伴随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地壮大与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凸显。不同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我国证券市场具有典型的“政策市”、“散户市”特征,市场中存在着较大噪音与摩擦,表现出较高的换手率和股价波动率,资本市场效率低下。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而资产定价效率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并反映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证券市场开放持续发展情境下,探讨如何提高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完善股票价格信号机制,对提高我国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先后开放了本国证券市场。我国A股市场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后也加入到证券市场开放的行列中来。1991年B股市场建立,1992年我国企业境外上市,2002年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准入制度确立,2014-2016年“陆港通”交易机制实施,2019年沪伦通开通,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现有研究表明,证券市场开放能够带来一系列积极影响,如降低资本成本、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公司治理、提高企业价值等。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学者们再次将研究视角转移至“资本管制”当中来,认为金融自由化所引致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尤其对新兴资本市场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更大。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证券市场开放将对我国产生何种影响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基于此,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开放为背景,试图诠释证券市场开放对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产生的影响,以期提供来自新兴资本市场国家证券市场开放对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产生影响的经验证据。本文以我国资本市场股票定价效率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回顾我国证券市场开放制度背景后,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市场分割理论、有效市场假说、股票流动性理论、投资者有限理性等理论,系统地分析并检验了证券市场开放对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综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运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探究证券市场开放对资产定价效率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拓展研究了证券市场开放、资产定价效率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交叉上市提高了股价信息含量,改善了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该结论在采用Heckman两阶段回归以及相关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其次,交叉上市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较低组、有研报关注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着。进一步研究表明,交叉上市通过提高资本市场股票流动性、投资者认知度进而提高了资产定价效率。第二,QFII持股能够有效缓解股价延迟,提高资产定价效率。该结论在缓解内生性后仍然成立,表明QFII持股与股价延迟之间的确存在着比较稳定的因果关系。异质性研究发现,QFII长期持股、增持、维持,以及持股国有企业时,对股价延迟的缓解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QFII持股可以通过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高股票流动性进而缓解股价延迟,提高资产定价效率。第三,“陆港通”交易机制的实施有效缓解了我国资本市场上的错误定价,提高了资产定价效率,该结论支持了陆港通信息效应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陆港通”交易机制通过改善会计信息质量和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缓解资产误定价,进而提高了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研究结论为我国进一步扩大证券市场“双向”开放提供了经验借鉴与证据支持。第四,交叉上市与“陆港通”交易机制能够有效缓解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然而QFII持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缓解作用并不显着。进一步研究发现,“陆港通”交易机制通过提高资产定价效率,影响企业投资决策,进而缓解企业非效率投资。以上结论表明:以“陆港通”机制为代表的证券市场“双向开放”,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另一方面,该机制可以有效作用于企业实体,满足金融创新服务企业实体发展的改革初衷。相较于交叉上市与QFII持股等相关机制,“陆港通”作为我国证券市场“双向”开放机制,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显着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探讨了证券市场开放与资产定价效率二者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检验了我国证券市场开放过程中,不同开放政策的实施效果,丰富了资产定价效率的研究文献;检验了不同证券市场开放政策与资产定价效率之间的作用路径,并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开放通过影响资产定价效率最终作用于企业实体发展的经济后果。主要研究启示在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渐进式”开放提高了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亦是带动实体经济发展的策略性选择。相较于交叉上市、QFII持股等证券市场的“单向开放”,“陆港通”交易机制下的证券市场“双向开放”对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发挥的作用与产生的影响更优。因此,应大力推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双向开放”,复制“陆港通”交易机制的成功经验,与各国建立更加广泛的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金融自由化与证券市场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陈柯帆[10](2021)在《财务报告问询函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文中研究指明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转离不开会计信息,所以对于信息披露质量的监督和改善一直是实务和学术讨论的热点话题。近年来,证券交易所频繁向上市公司发出问询函,向外界公布对企业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进行询问的内容和企业进行回复的情况,是一种督促公司进行信息披露的手段,并不具有处罚性质。会计信息可比性能够反映不同公司经济活动的异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决策效率。但是由于代理问题的存在,企业高管往往会出于自利动机运用手中的权利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财务报告问询函作为一种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措施,有着较强的监管力度,收到问询函的公司高管会减弱对会计政策操纵程度,以使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更接近于行业常规处理。本文采用2015至2019年我国沪深两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实证检验了财务报告问询函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显着正相关。进一步,以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的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公司当年收到的问询函具备的特征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些问询函的特征均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正相关。然后,本文研究了盈余管理在问询函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中发挥的中介作用,以及内部控制在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中发挥的调节作用,构建了调节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问询函部分通过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可比性产生影响,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公司中,问询函的治理作用和盈余管理的中介效应更加显着。在进一步研究中,考虑了产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问询函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在非国有和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中更加显着。本文可能的贡献是,丰富了有关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也为交易所发出的财务报告问询函具有的监管作用提供了证据,丰富了问询函经济后果的研究。
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多个大股东与会计稳健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回顾、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一)文献回顾 |
1.会计稳健性。 |
2.股权结构与会计稳健性。 |
3.多个大股东。 |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1.会计稳健性的供给分析。 |
2.会计稳健性的需求分析。 |
三、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二)变量描述 |
1.多个大股东。 |
2.会计稳健性。 |
(三)模型的构建 |
四、实证检验与结果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多元回归结果 |
(三)内生性检验 |
1.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
2.双重差分回归分析法(DID)。 |
3.Heckman两阶段模型。 |
(四)稳健性检验 |
五、进一步研究 |
(一)多个大股东影响会计稳健性的路径研究 |
(二)股东之间的相对力量与会计稳健性 |
(三)治理环境、多个大股东与会计稳健性 |
六、总结与展望 |
(2)上市公司IPO中分类转移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以博迈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
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概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回顾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盈余管理的动机 |
(一)盈余管理的资本市场动机 |
(二)盈余管理的契约安排动机 |
(三)盈余管理的政治成本动机 |
二、盈余管理的手段 |
(一)应计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
(二)真实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
(三)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
三、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
(一)盈余管理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
(二)盈余管理的股票市场反应 |
(三)盈余管理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影响 |
四、综述简评 |
第三章 IPO盈余管理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我国IPO制度背景 |
第二节 IPO中的盈余管理 |
第三节 IPO中分类转移盈余管理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企业简介 |
一、公司简介 |
二、公司经营现状 |
(一)行业竞争情况-发行人所处行业的情况 |
(二)上市前公司经营情况 |
三、公司股权结构 |
四、公司治理结构 |
第二节 博迈科IPO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动因分析 |
一、资本市场动机 |
(一)达到监管部门的业绩门槛 |
(二)迎合分析师对核心盈余的预测 |
(三)获得更高的股票发行定价 |
二、契约动机 |
(一)货币薪酬激励动机 |
(二)股权激励动机 |
第三节 博迈科IPO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机会分析 |
一、IPO存在严重的信息非对称 |
二、会计准则不完善 |
三、公司治理制度不完善 |
第四节 博迈科IPO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判定 |
一、上市前后业绩波动异于同行业公司 |
二、上市后业绩大幅度下降非经常性损益剧增 |
三、博迈科IPO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
(一)将成本费用分类转移至营业外支出 |
(二)报告披露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 |
(三)将正常经营费用分类转移至研发费用 |
第五节 博迈科IPO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经济后果 |
一、收到发审委及上交所诸多问询 |
二、给投资人造成巨大损失 |
三、超额募集资金损害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
第六节 案例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企业应完善内部治理与控制 |
二、监管者应完善上市审核制度 |
三、审计师应加强对分类转移行为的审计 |
四、会计准则制定者应关注会计要素的分类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会计信息质量、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治理研究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二、理论背景回顾、研究假设提出及研究思路 |
2.1 理论回顾及假设提出 |
2.1.1 会计信息质量与经济治理 |
2.1.2 会计信息质量、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治理 |
2.2 研究思路 |
三、研究设计 |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2 变量定义 |
3.2.1 被解释变量:经济治理 |
3.2.2 解释变量:地区会计信息质量 |
3.2.3 分组变量 |
3.2.4 控制变量 |
3.3 研究模型 |
四、实证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 |
4.2 相关性分析 |
4.3 实证结果 |
4.3.1 基本问题回归结果 |
4.3.2 渠道检验 |
4.3.3 拓展性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4.4.1 工具变量法 |
4.4.2 更换主要变量衡量方式 |
4.4.3 增加控制变量 |
五、研究结论、政策建议、研究不足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强化内外监管力度 |
5.2.2 发挥会计宏观决策价值、关注会计宏观经济后果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新旧套期会计准则、中外套期会计准则对比研究 |
1.2.2 套期会计准则应用后果研究 |
1.2.3 套期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框架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准则规范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套期 |
2.1.2 套期会计 |
2.2 套期会计信息披露准则规范 |
2.2.1 我国套期会计准则 |
2.2.2 国内外套期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对比分析 |
2.3 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理论基础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2 决策有用观 |
2.3.3 不确定性会计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案例分析 |
3.1 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与依据 |
3.1.2 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3 评分方法 |
3.2 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分析 |
3.2.1 套期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
3.2.2 套期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
3.2.3 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
3.2.4 套期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3.3 套期会计信息披露高质量样本分析——紫金矿业 |
3.3.1 紫金矿业概况 |
3.3.2 紫金矿业套期会计信息披露形式和具体披露内容分析 |
3.3.3 紫金矿业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模糊集定性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
4.1.2 样本和数据 |
4.2 研究方法选择 |
4.2.1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 |
4.2.2 选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的原因 |
4.3 变量测度及校准 |
4.3.1 条件变量 |
4.3.2 结果变量 |
4.3.3 数据校准 |
4.4 条件检验 |
4.4.1 必要条件检验 |
4.4.2 构建真值表 |
4.5 fsQCA实证结果分析 |
4.5.1 套期会计信息高披露质量的条件组态分析 |
4.5.2 套期会计信息低披露质量的条件组态分析 |
4.5.3 稳健性检验 |
4.6 研究结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提高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政策建议 |
5.1 提高套期会计信息披露准则的制定质量 |
5.1.1 提高套期会计信息披露的针对性 |
5.1.2 统一套期会计信息在附注中的披露位置 |
5.2 加强套期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 |
5.3 提高套期会计信息披露准则的执行质量 |
5.4 增强内部激励,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界定 |
1.2.1 双向治理的界定 |
1.2.2 上市公司自主性的界定 |
1.2.3 企业绩效的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金字塔结构下实际控制人“隐性”控制研究 |
2.1.1 实际控制人界定 |
2.1.2 实际控制人与公司治理研究 |
2.2 金字塔结构下大股东抑或母公司“显性”控制研究 |
2.2.1 大股东和母公司控制界定 |
2.2.2 大股东和母公司控制与公司治理研究 |
2.3 基于“双向治理”的上市公司自主治理研究 |
2.3.1 上市公司自主治理的产生与发展 |
2.3.2 上市公司自主治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3 上市公司自主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上市公司自主性理论基础与形成机理 |
3.1 上市公司自主性形成理论基础 |
3.1.1 资源依赖理论 |
3.1.2 合作博弈理论 |
3.1.3 非合作博弈理论 |
3.1.4 理论研究演进 |
3.2 上市公司自主性形成动因 |
3.2.1 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基本情况 |
3.2.2 制度驱动因素 |
3.2.3 成本驱动因素 |
3.2.4 利益相关者驱动因素 |
3.2.5 大股东侵占驱动因素 |
3.3 上市公司自主性形成的建模分析 |
3.3.1 实控人和母公司与上市公司潜在的利益冲突分析 |
3.3.2 模型及分析 |
3.4 上市公司自主性路径选择 |
3.4.1 内生视角下混合所有制改革驱动的股权制衡 |
3.4.2 外生视角下的上市公司权力制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结果导向的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
4.1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理论分析 |
4.1.1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 |
4.1.2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的调节效应分析 |
4.1.3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的中介作用分析 |
4.2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实证检验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变量选择与度量 |
4.2.3 模型构建 |
4.2.4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检验 |
4.2.5 多元回归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治理规范性的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关系研究 |
5.1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理论分析 |
5.1.1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 |
5.1.2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的调节效应分析 |
5.1.3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的中介效应分析 |
5.2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实证检验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变量选择与度量 |
5.2.3 模型构建 |
5.2.4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检验 |
5.2.5 多元回归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管理层激励、投资者保护与盈余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盈余管理动机与计量方法的文献综述 |
2.1.1 盈余管理的动机 |
2.1.2 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 |
2.2 管理层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文献综述 |
2.2.1 管理层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 |
2.2.2 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 |
2.3 投资者保护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文献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管理层激励的概念界定 |
3.1.2 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 |
3.1.3 投资者保护的概念界定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3.2.2 契约理论 |
3.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1.1 管理层激励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假设 |
4.1.2 投资者保护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假设 |
4.1.3 投资者保护对管理层激励与盈余管理影响关系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4.2.2 主要变量的定义 |
4.2.3 研究模型设计 |
4.3 实证分析 |
4.3.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
4.3.2 实证结果分析 |
4.3.3 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问题的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 ——以康美药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相关研究 |
1.2.2 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研究 |
1.2.3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控股股东 |
2.1.2 股权质押 |
2.1.3 会计信息披露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印象管理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分析 |
3.1 国内企业股权质押和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问题 |
3.1.1 国内企业股权质押和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
3.1.2 国内企业股权质押和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3.2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
3.2.1 满足流动资金需求 |
3.2.2 增强或稳固控制权 |
3.3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路径 |
3.3.1 控制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 |
3.3.2 操控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
3.4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 |
3.4.1 损害公司发展利益 |
3.4.2 侵占中小股东利益 |
3.4.3 扰乱证券市场 |
3.5 小结 |
第4章 康美药业案例分析 |
4.1 康美药业公司情况简介 |
4.1.1 康美药业公司简介 |
4.1.2 康美药业股权结构及质押情况 |
4.1.3 康美药业会计信息披露情况 |
4.2 康美药业股权质押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 |
4.2.1 满足康美药业野蛮扩张的资金需求 |
4.2.2 维持马兴田对康美药业的控制权 |
4.3 康美药业控股股东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手段 |
4.3.1 控制企业内部管理层和外部审计机构 |
4.3.2 延迟数据发布使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
4.3.3 隐瞒重要信息使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
4.3.4 造假关键数据使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 |
4.4 康美药业股权质押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 |
4.4.1 损害康美药业自身发展利益 |
4.4.2 侵占康美药业中小股东利益 |
4.4.3 扰乱证券市场 |
4.5 康美药业控股股东顺利操控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因 |
4.5.1 企业内部治理问题重重 |
4.5.2 企业外部监督难以落实 |
4.5.3 法律监管体系不够健全 |
4.6 小结 |
第5章 股权质押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治理建议 |
5.1 优化内部治理机制 |
5.1.1 重视内控文化建设 |
5.1.2 调整优化股权结构 |
5.1.3 改进内部监督机制 |
5.2 强化外部监督体系 |
5.2.1 规范中介机构管理 |
5.2.2 加强股权质押行为监督 |
5.2.3 建立吹哨人制度 |
5.3 完善监管法治建设 |
5.3.1 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法律法规 |
5.3.2 更新股权质押管理制度 |
5.3.3 加大违法处罚条款力度 |
5.3.4 配套中小投资者保护制度 |
5.4 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银企关系与现金流操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银企关系 |
1.2.2 现金流操控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银企关系的经济后果研究 |
2.1.1 银企信贷关系的经济后果研究 |
2.1.2 银企股权关系的经济后果研究 |
2.1.3 高管银行背景的经济后果研究 |
2.2 现金流操控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 文献评价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3.1 理论基础 |
3.1.1 与银企关系产生有关的理论基础 |
3.1.2 与银行治理有关的理论基础 |
3.1.3 与现金流操控有关的理论基础 |
3.2 研究框架 |
第4章 银企信贷关系与现金流操控 |
4.1 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2 变量定义 |
4.2.3 模型设计 |
4.3 实证检验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实证结果分析 |
4.3.3 稳健性检验 |
4.4 进一步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的分组检验 |
4.5 进一步研究:基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分组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银企股权关系与现金流操控 |
5.1 研究假设 |
5.1.1 银行持股企业与现金流操控 |
5.1.2 企业持股银行与现金流操控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2 变量定义 |
5.2.3 模型设计 |
5.3 实证检验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实证结果分析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进一步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的分组检验 |
5.5 进一步研究:基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分组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银企高管关系与现金流操控 |
6.1 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2 变量定义 |
6.2.3 模型设计 |
6.3 实证检验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实证结果分析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进一步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的分组检验 |
6.5 进一步研究:基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分组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银企关系叠加与现金流操控 |
7.1 研究假设 |
7.1.1 银企信贷关系和高管关系叠加与现金流操控 |
7.1.2 银企信贷关系和股权关系叠加与现金流操控 |
7.1.3 银企信贷关系、股权关系和高管关系叠加与现金流操控 |
7.2 研究设计 |
7.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7.2.2 变量定义 |
7.2.3 模型设计 |
7.3 实证检验 |
7.3.1 描述性统计 |
7.3.2 实证结果分析 |
7.3.3 稳健性检验 |
7.4 进一步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的分组检验 |
7.5 进一步研究:基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分组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合理运用银企关系,抑制现金流操控 |
8.2.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助推银企关系良性功能发挥 |
8.2.3 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促使银企关系“顺周期” |
8.3 研究展望 |
8.3.1 关于银企关系的定位研究 |
8.3.2 关于现金流操控的模型研究 |
8.3.3 关于银企关系与现金流操控的影响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9)证券市场开放与资产定价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证券市场开放的经济后果 |
2.1.1 证券市场开放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2.1.2 证券市场开放对企业实体的影响 |
2.2 交叉上市相关文献回顾 |
2.2.1 交叉上市影响因素 |
2.2.2 交叉上市经济后果 |
2.3 境外投资者持股文献回顾 |
2.3.1 境外投资者持股影响因素 |
2.3.2 境外投资者持股经济后果 |
2.4 陆港通交易机制相关文献回顾 |
2.4.1 陆港通交易机制与股票市场稳定 |
2.4.2 陆港通交易机制与公司治理 |
2.4.3 陆港通交易机制与企业行为 |
2.4.4 陆港通交易机制与审计行为 |
2.5 资产定价效率影响因素文献回顾 |
2.5.1 信息因素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 |
2.5.2 投资者理性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 |
2.5.3 市场竞争对资产定价效率影响 |
2.5.4 市场摩擦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 |
2.6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 |
3.1 概念界定 |
3.1.1 证券市场开放 |
3.1.2 资产定价效率 |
3.2 理论基础 |
3.2.1 有效市场假说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3 委托代理理论 |
3.2.4 市场分割理论 |
3.2.5 股票流动性理论 |
3.2.6 投资者有限理性理论 |
3.3 制度背景 |
3.3.1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背景 |
3.3.2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进程 |
3.3.3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不同政策的对比分析 |
3.3.4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叉上市与资产定价效率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基于信息传递的交叉上市与资产定价效率 |
4.2.2 基于政府干预的交叉上市与资产定价效率 |
4.3 研究设计 |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2 变量定义 |
4.3.3 模型设定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 |
4.4.2 交叉上市与股价信息含量回归分析 |
4.4.3 异质性分析 |
4.5 交叉上市影响股价信息含量的机制分析 |
4.5.1 基于股票流动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
4.5.2 基于投资者认知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
4.6 稳健性检验 |
4.6.1 内生性检验 |
4.6.2 替换因变量衡量指标 |
4.6.3 变换研究样本区间 |
4.6.4 安慰剂检验 |
4.6.5 PSM检验 |
4.7 拓展检验 |
4.7.1 交叉上市与股价延迟的回归分析 |
4.7.2 交叉上市与资产误定价的回归分析 |
4.8 结论与启示 |
第五章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资产定价效率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价值创造假说与资产定价效率 |
5.2.2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价值投资假说与资产定价效率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3.2 变量定义 |
5.3.3 模型设定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价延迟回归分析 |
5.4.3 异质性分析 |
5.5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股价延迟的机制分析 |
5.5.1 基于信息披露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
5.5.2 基于股票流动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
5.6 稳健性检验 |
5.6.1 内生性检验 |
5.6.2 排除特殊样本区间 |
5.6.3 替换自变量衡量指标 |
5.7 拓展检验 |
5.7.1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价信息含量回归分析 |
5.7.2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资产误定价回归分析 |
5.8 结论与启示 |
第六章 陆港通与资产定价效率 |
6.1 引言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陆港通信息效应与资产定价效率 |
6.2.2 陆港通噪音效应与资产定价效率 |
6.3 研究设计 |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3.2 变量定义 |
6.3.3 模型设定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陆港通与资产误定价回归分析 |
6.4.3 异质性分析 |
6.5 陆港通影响资产误定价的传导机制 |
6.5.1 基于会计信息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
6.5.2 基于分析师预测精准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
6.6 稳健性检验 |
6.6.1 自变量滞后一期 |
6.6.2 变更因变量测度方法 |
6.6.3 PSM-DID回归分析 |
6.7 拓展检验 |
6.7.1 陆港通与股价信息含量回归分析 |
6.7.2 陆港通与股价延迟回归分析 |
6.8 结论与启示 |
第七章 证券市场开放、资产定价效率与企业投资效率 |
7.1 引言 |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3 研究设计 |
7.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7.3.2 变量定义 |
7.3.3 模型设定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1 描述性统计 |
7.4.2 证券市场开放与企业投资效率回归分析 |
7.5 证券市场开放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传导机制 |
7.6 稳健性检验 |
7.6.1 变更因变量衡量方式 |
7.6.2 内生性检验 |
7.6.3 PSM-DID回归分析 |
7.7 结论与启示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1 主要研究结论 |
8.1.2 政策启示 |
8.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8.2.1 研究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10)财务报告问询函与会计信息可比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图 |
1.4 创新之处 |
2 文献回顾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财务报告问询函 |
2.1.2 会计信息可比性 |
2.2 文献回顾 |
2.2.1 问询函的相关研究 |
2.2.2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相关研究 |
2.2.3 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 |
2.2.4 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 |
2.2.5 文献述评 |
2.3 理论基础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3 信号传递理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1.1 财务报告问询函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
3.1.2 财务报告问询函特征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
3.1.3 盈余管理的中介效应 |
3.1.4 内部控制的调节效应 |
3.2 变量定义 |
3.2.1 解释变量——财务报告问询函 |
3.2.2 被解释变量——会计信息可比性 |
3.2.3 中介变量——盈余管理 |
3.2.4 调节变量——内部控制质量 |
3.2.5 控制变量 |
3.3 模型构建 |
3.4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 |
4.2 多元回归分析 |
4.2.1 财务报告问询函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
4.2.2 财务报告问询函的特征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
4.2.3 检验盈余管理的中介效应 |
4.2.4 检验调节中介效应 |
4.3 稳健性检验 |
4.3.1 改变PSM比例 |
4.3.2 安慰剂检验 |
4.3.3 滞后一期财务报告问询函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 |
4.4 进一步研究 |
4.4.1 考虑产权性质的影响 |
4.4.2 考虑股权集中度的影响 |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多个大股东与会计稳健性[J]. 徐经长,冯瑾,乔菲,朱冰.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21(08)
- [2]上市公司IPO中分类转移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以博迈科为例[D]. 周青.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会计信息质量、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治理研究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D]. 刘远洋.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套期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董晓.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5]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 李海石. 山东大学, 2021(11)
- [6]管理层激励、投资者保护与盈余管理[D]. 孟凡锦.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7]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 ——以康美药业为例[D]. 赵世明.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8]银企关系与现金流操控[D]. 王婉婷.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9]证券市场开放与资产定价效率[D]. 毕鹏.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10]财务报告问询函与会计信息可比性[D]. 陈柯帆.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