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电的危害及其防护(论文文献综述)
夏苗[1](2020)在《核电厂某电子设备瞬态抗扰度分析及整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安全级的核电设备需完成鉴定试验来验证工程样机指标是否达到要求,鉴定合格才能对核电厂进行供货。而电磁兼容试验是鉴定试验中重要的一项。由于目前存在对设备电磁兼容设计这一环节重视不够的现象,设备在电磁兼容试验后常需要专门进行整改。且瞬态抗扰度试验对问题设备的危害较大,常出现试验时设备内的元器件被烧毁的情况,增加了对设备进行抗扰度分析和整改的复杂度。因此针对核电厂电子设备的瞬态抗扰度分析及整改的全流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有:首先分析研究了瞬态干扰源的能量特性及瞬态干扰的耦合途径,并从使用及仿真的角度介绍了瞬态干扰抑制器件的选型及仿真模型,同时提到了规范使用瞬态干扰抑制器件的多级防护电路,搭建的电路设计及PCB设计的要点。然后针对目前关于电子设备瞬态抗扰度分析和整改措施系统性不强和不够全面这一现状,针对静电放电(ESD)瞬态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抗扰度试验、浪涌(SURGE)瞬态抗扰度试验这三种瞬态抗扰度试验,通过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提出了问题自查和问题定位并重的观点,基于以问题为导向的思路,给出了更完备的电子设备瞬态抗扰度问题整改流程。本文提出的整改流程应用到解决核电厂某电子设备瞬态抗扰度问题,完成了设备基本信息收集、设备抗扰度及安规设计分析、提出电子设备瞬态抗扰度问题整改方案。并在整改阶段提出了浪涌防护与介电强度试验之间矛盾的解决方法,同时利用PSPICE仿真了浪涌试验中的发生器、耦合网络及防护器件组成的试验电路。可观察到防护电路在浪涌抗扰度试验中的防护效果,验证了防护电路的可靠性。实现了在设计阶段观察试验效果。本文提出的瞬态抗扰度问题整改流程应用于核电厂某电子设备,完成了整体的瞬态抗扰度问题整改,顺利通过瞬态抗扰度试验。
王倩钰[2](2020)在《建筑物雷电电磁场的模拟仿真与测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智能建筑物的不断建设和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雷击建筑物时产生的电磁效应问题和雷电防护工作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现代建筑物在防雷设计中一般选用由钢筋组成的笼式防雷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达到保护建筑物的目的。雷电直击建筑物时,会在建筑物防雷系统中形成强大的暂态电流,从而形成电磁干扰等问题。因此,雷击时防雷系统中暂态电磁效应的分析就成为目前雷电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直击雷的危害主要是由雷电流引起的,所以本文首先分析雷电流的相关参数,对常见的三种雷电流模型进行仿真,并对雷电流的频谱特性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实际的建筑物防雷系统建立简化的防雷网络框架模型,对建筑物框架上导体间的电气参数进行快速计算,与以往计算方法相比,提高了计算效率。根据传输线耦合网络模型,计算建筑物防雷系统的节点电压和导体电流。通过傅里叶变换技术,计算防雷系统时域的暂态响应,为提高过程中系统响应的计算速度,引入频域外推的方法,使得计算速度显着提高。在得到防雷系统框架上导体电流分布后,计算建筑物室内暂态磁场分布情况,同时计算室内矩形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研究雷击对建筑物内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提供依据。之后在上述理论工作的基础上,设计计算软件,进行算法验证工作。为提高防雷设施的性能,需要对雷电流进行准确的记录和分析,这就要求具备相应的雷电流测量方法,所以介绍采用罗氏线圈作为传感器对雷电流进行测量的方法;同时为了确保防雷装置能够正常工作,分析防雷装置检测的必要性以及检测的主要内容,促进建筑物系统向着安全性的方向发展。
朱博智[3](2020)在《典型舰船通信天线对强电磁脉冲的耦合及雷电防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今,现代舰船通信平台上的通信设备数量越来越多,对通信系统的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强电磁脉冲极大地威胁了舰船通信设备的生存能力,它通过舰船通信天线进入电子系统后,会对其中的敏感电路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对典型舰船通信天线对强电磁脉冲的耦合及防护进行深入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针对典型舰船通信天线的特性,设计了一个半波偶极子天线与一个四臂螺旋天线,用CST软件对天线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天线的性能,再用Ship EDF对天线在舰船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了天线在舰船上的工作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两种天线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在舰船平台上的工作性能受到的影响较小,水平方向增益无明显变化。其次针对三种强电磁脉冲的特征,对强电磁脉冲的数学模型进行建模,用三种强电磁脉冲分别对两个舰船天线进行了辐照实验,得到了天线的感应电压波形图,分析了强电磁脉冲对天线的耦合效果。超宽带电磁脉冲由于能量分布不集中,与天线耦合效果不佳,但是在带宽相对较小时也会对电路造成影响;高功率微波的耦合效果主要和脉冲频率与天线工作频率的匹配度有关,当脉冲频率接近天线工作频率时会耦合进来较大的能量;雷电电磁脉冲的能量虽然较大,但是频率较低,对于工作频率较低的天线的影响比较大。最后又对强电磁脉冲的防护进行了分析,针对雷电电磁脉冲设计了一种尖峰放电与滤波器联合防护的方案,并利用ADS软件对防护效果进行了分析。对于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采用了尖峰放电与滤波相结合的方法,从结果来看可以将尖峰电压释放掉,并且滤掉了雷电电磁脉冲的大部分能量,同时信号波形较完整,能够对雷电电磁脉冲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
夏乾善[4](2020)在《基于碳纳米管纸复合材料雷电防护结构的设计及性能表征》文中研究表明碳纳米管纸(Buckypaper,BP),亦称为碳纳米管薄膜,其作为宏观的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材料,不但具有轻质、耐腐蚀及优异的导电性等特性,还具有碳纳米管粉末所不具备的易于操作及易于与树脂基材料复合等优点,因此,碳纳米管纸及其复合材料近年来备受科研人员的关注。据文献报道,由于柔性的碳纳米管纸及其复合材料具有诸多优异的特性,其在飞行器的雷电防护领域极具研究价值。本文为提高基于碳纳米管纸的防护结构的雷电防护性能,研究并制备了不同种类的改性碳纳米管纸及其复合材料,通过结构的优化设计,制备了一系列的基于碳纳米管纸的雷电防护复合材料,并验证了将其应用于雷电防护领域的可能性。本文采用碳纳米管悬浊液抽滤法所制备的碳纳米管纸,去除残余分散剂后,其电导率略有提高,使得其在Ku波段具有34.3-42.9 d B的电磁屏蔽效能。为提高碳纳米管纸的力学性能,向碳纳米管纸中引入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PAN)静电纺丝纤维,制备出了碳纳米管/聚丙烯腈复合薄膜(CNT/PAN),与碳纳米管纸相比,其力学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由于渗入了CNT的PAN层存在大量可消耗电磁波的界面,使得复合薄膜在Ku波段的电磁屏蔽效能达到63.7-65 d B。但其导电性能略有下降,无法满足雷电防护领域的需求。为提高碳纳米管纸的导电性能,本文还采用化学交联法制备了交联碳纳米管纸,所制备的交联碳纳米管纸的力学和导电性能相比于碳纳米管纸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其树脂浸润性较差,无法与树脂基复合材料形成稳定的雷电防护复合材料。为进一步提升碳纳米管纸的导电性能以满足雷电防护领域对高导电性材料的需求,设计采用电泳沉积法对碳纳米管纸的一侧进行表面银修饰,制备出了高导电性的银修饰碳纳米管纸(Silver Modified Buckypaper,SMBP),其电导率高达5091.65 S/cm。此方法制备的改性碳纳米管纸中银含量较少,并依然具有轻质及多孔结构等特性,使得银修饰碳纳米管纸与树脂具有良好的结合性,有利于其与航空领域中常用的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复合,以制备雷电防护复合材料。此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电性、轻质、耐腐蚀及结构稳定等优点,在雷电防护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银修饰碳纳米管纸防护的复合材料雷击后的抗压强度保留率为90.75%,远高于无防护的复合材料(60.45%),与面密度为73 g/m2的商用铜网(73gsm-Cu)防护材料的抗压强度保留率(89.7%)相近,但其减重量高达27.4%,而且银修饰碳纳米管纸防护的复合材料的非雷击面在雷击过程中的最高温度差与面密度为73 g/m2的铜网防护的复合材料相比降低了17.4 ℃。并通过表征分析对银修饰碳纳米管纸的导电防护机理进行了探究。证明了银修饰碳纳米管纸的引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雷击电流对基体材料造成的损伤。在银修饰碳纳米管纸导电防护的基础上,再从热防护的角度对CFRP材料进行雷电防护。即在向基体材料表面引入高导电性银修饰碳纳米管纸的同时,又引入了具有热解耗热功能的碳纤维/酚醛树脂(Carbon Fiber/PhenolFormaldehyde,CF/PF),从而形成复合雷电防护结构,通过两种防护层的协同作用可降低雷击能量对基体材料造成的损伤。实验结果表明,雷击后银修饰碳纳米管纸-碳纤维/酚醛树脂-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SMBP-CF/PF-CFRP)的抗压强度保留率高达97.25%,略高于面密度为142 g/m2的铜网/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96.1%)。且SMBP-CF/PF作为防护结构防护的复合材料在雷击过程中其非雷击面的最大温差为44.9 ℃,亦低于面密度为142 g/m2的铜网(142gsm-Cu)作为防护层的复合材料(51.1 ℃)。通过仿真模拟定性的研究了CF/PF防护层的雷电防护机理。由分析可知,CF/PF防护层的引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雷击电流产生的焦耳热对基体材料造成的损伤。为进一步降低雷击能量对基体材料所造成的损伤,在SMBP-CF/PF复合防护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又向复合材料中引入了氧化铝(Aluminium Oxide,Al2O3)作为隔热防护层,以阻隔雷击电流所产生的焦耳热向基体内部传递。通过真空热压法,制备了银修饰碳纳米管纸-碳纤维/酚醛树脂-氧化铝-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SMBP-CF/PF-Al2O3-CFRP)和银修饰碳纳米管纸-碳纤维/酚醛树脂-氧化铝/聚酰亚胺-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SMBPCF/PF-Al2O3/PI-CFRP)。并对此类雷电防护结构防护的复合材料进行了雷电防护性能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雷击后的SMBP-CF/PF-Al2O3-CFRP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保留率最高,高达98.92%;雷击后SMBP-CF/PF-Al2O3/PI-CFRP复合材料的热防护效果最好,其非雷击面在雷击过程中的最大温度差仅为23.6 ℃。定性的研究了CF/PF-Al2O3雷电防护结构的防护机理。通过分析可知,Al2O3隔热功能层的引入可显着的降雷击电流产生的焦耳热对基体材料造成的损伤。本文针对基于碳纳米管纸的复合材料雷电防护结构的研究尚处于较为薄弱的现状,从导电防护和热防护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基于碳纳米管纸的复合雷电防护结构的相关制备方法,通过对其形貌及相关性能的表征与分析,探究了基于碳纳米管纸的复合材料雷电防护结构的防护机理。本文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及结论可为未来的轻质雷电防护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思路。
何锦涛[5](2019)在《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电磁防护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航空领域,多电航空发动机已经成为先进航空推进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由于电子器件的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电磁敏感性,所以对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电磁防护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完成了航空发动机燃油调节部分电子控制器的设计,并结合发动机电磁环境仿真结果对电子控制器的电磁防护技术开展了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了雷击瞬态电磁效应的产生原理和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的电磁脉冲耦合作用机理,介绍了三种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和常用电磁防护策略,然后结合某型涡桨发动机几何模型、控制器箱体、线缆模型和机载设备雷击测试要求规定,并利用CST电磁仿真软件对该模型的雷击瞬态电磁效应进行了仿真,对涡桨发动机各部分感应电磁场的变化,表面电流和线缆感应电流变化以及不同发动机蒙皮材料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设计了具有燃油调节功能的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并将其印制电路板模型转换成电磁兼容仿真模型,利用SIwave和Designer Nexxim电磁仿真软件对其谐振频率,信号完整性,电磁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合仿真结果对电子控制器电路设计进行了优化。最后,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闪电防护器件及其特性,针对前文设计的电子控制器进行了TVS管的设计与选型,使用TVS管对电路进行了闪电防护设计,然后在MATLAB中建立了冲击电流发生器和TVS管的模型并对其防护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
窦志鹏[6](2018)在《光伏发电系统雷电危害及防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得到世界各国的大力开发和利用。装机容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使得其占地面积随之增大,众多设备长期暴露在空旷区域,更易遭受雷电灾害威胁,从而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因此需要对光伏发电系统的雷电危害进行详细的研究,为光伏发电系统的雷电防护提供参考和指导。本文首先介绍了光伏发电的系统结构,分析了雷电对光伏发电系统产生危害的各种途径以及对光伏各组件具体的损坏机理,并对包括变电站在内的整个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雷电防护区域划分。然后具体分析了光伏系统在两种不同接闪方式下雷电电磁感应过电压的产生和计算,通过建立光伏组件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旁路二极管上承受的雷电感应过电流。计算表明:雷电流波头陡度越大,光伏组件距离雷击点越近,感应过电压幅值越大,且自然接闪方式下相应回路感应过电压大于独立接闪方式;雷击光伏电池板边框时,即便回路距离边框2m,10/350μs波形的感应过电压幅值仍然可以达到8.1kV,大大超过了回路耐压水平;光伏电池单元和旁路二极管反向安装时,旁路二极管上承受的雷电过电流幅值和过电流持续时间要小于正向安装方式;雷电过电流极易损坏旁路二极管,需要安装诸如瞬态抑制二极管之类的浪涌防护装置,同时减小回路线缆面积。其次利用ATP-EMTP软件建立了包括光伏阵列、汇流箱、逆变器、传输电缆等完整的光伏系统仿真模型,对光伏系统的直击雷过电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光伏系统各设备雷击过电压与电流波形呈现较为明显的衰减振荡特点,设备距离雷击点越远,过电压和电流幅值越低;随着雷电流幅值的增加,汇流箱和逆变器过电压均呈现出上升趋势,汇流箱过电压受雷电流幅值影响更为明显,30kA雷电流冲击下的过电压均超过二者的对地过电压耐受能力8 kV,对设备绝缘造成极大危害;设备过电压幅值随接地电阻的增大而增加,设备损坏概率也相应增大,需要尽可能将地网接地电阻限制在10Ω以下;安装SPD可以显着降低设备过电压幅值,在逆变器前端安装SPD后,其过电压降低了71.6%,得到大幅抑制,防护效果良好。最后通过搭建相应的模型,分析光伏电站的雷电波侵入危害。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雷击避雷线还是雷击导线雷电波均会侵入光伏电站,在变压器高压侧产生较大的浪涌过电压,对变压器造成威胁;雷电侵入波过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表现出振荡衰减的趋势,雷击点距离越远,衰减越快,而且过电压幅值随着雷击点距离的增加也迅速减小;在变压器高压侧安装避雷器后,雷击距变压器100m处导线时,过电压减小了 75.5%,低于变压器高压侧耐受电压值200kV,且过电压波形振荡频率也趋缓,表明避雷器防护效果明显,但其防护效果受接地电阻影响较大,当接地电阻从2Ω增加到80Ω时,变压器高压侧过电压增加了约3倍,因此需尽量将接地电阻阻值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靳嘉嘉[7](2017)在《飞机电缆束雷电间接效应仿真与试验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雷电是影响飞机正常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当飞机处于雷击附近或者直接遭遇雷击时,其机身内部电气电子线路上会产生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并迅速转移至设备界面对设备造成干扰或损坏。为了降低雷击对飞机的危害,提高飞行安全性,迫切需要开展雷电对机载电子设备电缆的电磁耦合特性研究,为飞机电缆的雷电防护设计提供更为实用的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本文采用雷电流脉冲仿真法和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法研究飞机电缆的雷电耦合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雷电间接效应电缆束试验的优化测量方法,并设计试验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证明方法有效。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分析雷电对飞机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影响。简要概述国内外已存在的雷电间接效应仿真研究方法、试验测量方法以及在飞机雷电防护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2.对飞机雷电间接效应的产生机理与试验方法展开研究,并结合实际工程试验要求对飞机电缆雷电间接效应耦合特性的测量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3.采用电磁场仿真软件CST(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对机身内部不同电缆布局条件下,电缆的电磁耦合特性进行仿真研究,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4.根据美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Radio Technical Commission for Aeronautics,简称RTCA)发布的DO-160G标准开展了雷电间接效应电缆束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发现,当被试电缆束中存在屏蔽电缆时,在雷电流注入变压器副边测量得到的限制电压VL远小于实际电路的感应电压,导致电缆束的欠电压试验。5.通过对雷电间接效应电缆束试验中限制电压的测量方法进行研究,针对实际电缆束的欠电压问题,提出了电缆束试验中限制电压测量点的优化试验方法,采用测量电缆束中一根非屏蔽电缆的开路电压作为限制电压的试验方法,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王轲[8](2017)在《能量选择结构设计与导航防护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子信息设备集成化水平的提高,其对强电磁干扰(EMI)、强电磁(EM)攻击的敏感性、易损性也大大增加。目前,除了自然存在的强电磁威胁,人为的强电磁干扰、强电磁攻击手段也日渐成熟,因此不论军事还是民事领域,电子信息设备都面临着严峻的强电磁威胁,研究自适应强电磁防护技术于军于民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敏感设备的“前门”自适应防护技术,研究了基于小型化带通结构与超宽带结构的能量选择表面(ESS)设计原理及方法,并对能量选择表面在导航防护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设计了基于小型化带通结构的能量选择表面。在对非线性器件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并拟合出电路模型的基础上,从小型化带通结构加载非线性器件的等效电路模型出发,定性分析了其频带特性与自适应防护工作原理,并分析结构电场分布情况对非线性器件导通影响情况与防护需求对结构进行改进优化,改进后非线性器件加载位置电场更集中,且可以防护圆极化入射波。所设计的小型化带通结构在保证自适应防护功能的基础上,具有结构简单易重构设计、周期单元小、角度稳定性好等优良特性。2.设计了基于超宽带结构的能量选择表面。在能量选择表面传统线型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多层金属结构间谐振形成通带的原理,改进设计得到了防护频带位于S波段的超宽带结构。利用等效电路模型,结合滤波器原理,通过电路仿真模拟定性分析解释了其具有宽带特性的原因,并通过分析结构电场分布情况确认设计的非线性器件加载位置的合理性。所设计的超宽带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设计、防护频带宽、透波模式带内损耗小、屏蔽模式防护效能好等优良特性。3.设计了北斗导航接收天线防护罩。结合导航天线圆极化的工作特性,选用十字型能量选择结构,在不改变天线及原天线罩外形、不影响其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将能量选择表面与原天线罩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得到导航防护罩样品。通过测试从多个参数指标出发分析防护罩对天线性能、定位精度没有显着影响,然后设计了关于该防护罩的强场实验。本文研究的能量选择表面在导航防护中的应用是能量选择表面由验证样品逐渐走向应用产品的探索研究。
徐燕霞[9](2017)在《雷电对移动通信基站的危害及其防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3G、4G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移动通信基站作为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全性、抗干扰性是影响通信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雷电对其的影响和危害不容忽视。论文首先介绍了雷电对移动通信基站的危害及形式;其次,以雷电直击移动通信基站铁塔时,雷暴云、铁塔、接地网和大地无限远处形成的回路为模拟对象,选择TCS雷电流模型作为该回路的电流源,根据雷击铁塔时铁塔的特征、接地网表现的特性建立了铁塔、接地网的等效电路。考虑到雷击铁塔时,天线电缆屏蔽层与铁塔之间相互作用,建立了天线电缆-铁塔的等效电路;接下来,利用ADS软件,建立完整的雷击铁塔回路模型,并采用TCS雷电流模型作为该回路的电流源,仿真模拟了雷电直击移动通信基站铁塔后,铁塔主梁上雷电流分布、铁塔接地网上雷电流分布和电位分布、分两种情况讨论了天线电缆屏蔽层上感应电流分布以及天线电缆与爬梯之间的电压分布;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了对铁塔、机房的直击雷防护措施和对线缆、设备等电位连接方式,并对比分析了增加防雷措施前后铁塔主梁的雷电流分布、接地网上电位分布;最后,利用呼和浩特地区某移动通信基站遭受雷击情况验证采取防雷措施的有效性。通过分析仿真数据得出如下结论:雷击铁塔后,铁塔四根主梁雷电流波形相同,在同一高度处电流幅值基本相同;铁塔接地网上对称接地体上的雷电流分布基本相同,电流的分布和接地体的布设形式有关,土壤电阻率、天线电缆屏蔽层是否与铁塔相连不会影响雷电流的波形和幅值;铁塔接地网各处的电位在103-105KV之间,各点的电位基本相同,可视为等电位体,电位随着土壤电阻率的增大而增大;天线电缆屏蔽层与铁塔连接时,垂直方向天线电流屏蔽层上的电流和它与爬梯之间的电压比天线电缆屏蔽层不与铁塔连接时要小,但水平方向天线电流屏蔽层的电流比不连接时大,并且它们都不受土壤电阻率变化的影响。采取防雷措施后能够减小铁塔主梁上雷电流、能够减小发生雷电反击的概率、减小天线电缆屏蔽层上的感应电流和与爬梯之间的电压,从而保护了基站,减少雷电对其的损害。
池景波[10](2015)在《浅谈弱电设备的雷电危害与防护》文中提出我们的祖国迅速发展的现代电子技术,使得雷电不仅在每个领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比较大的危害,还给弱电设备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本文通过对雷电现象的认识以及其对弱电设备的危害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对弱电设备遭受到的雷电危害进行防护。
二、雷电的危害及其防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雷电的危害及其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1)核电厂某电子设备瞬态抗扰度分析及整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与课题相关的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瞬态干扰及其防护措施分析 |
2.1 瞬态干扰源 |
2.2 瞬态干扰耦合途径 |
2.3 瞬态干扰抑制器件 |
2.3.1 气体放电管(GDT) |
2.3.2 压敏电阻(MOV) |
2.3.3 固体放电管(TSS) |
2.3.4 硅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 |
2.4 多级防护电路设计 |
2.4.1 防护电路设计规范 |
2.4.2 防护电路PCB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瞬态抗扰度分析及整改流程 |
3.1 ESD抗扰度分析 |
3.1.1 ESD抗扰度常见问题 |
3.1.2 ESD抗扰度问题自查 |
3.1.3 ESD抗扰度问题定位 |
3.2 EFT抗扰度分析 |
3.2.1 EFT抗扰度常见问题 |
3.2.2 EFT抗扰度问题自查 |
3.2.3 EFT抗扰度问题定位 |
3.3 SURGE抗扰度分析 |
3.3.1 SURGE抗扰度常见问题 |
3.3.2 SURGE抗扰度问题自查 |
3.3.3 SURGE抗扰度问题定位 |
3.4 瞬态抗扰度问题整改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核电厂某电子设备瞬态抗扰度问题整改 |
4.1 设备基本信息收集 |
4.1.1 电子设备总体组成 |
4.1.2 试验等级及判据 |
4.1.3 瞬态抗扰度试验结果 |
4.2 设备瞬态抗扰度及安规设计分析 |
4.2.1 某电子设备系统瞬态抗扰度分析 |
4.2.2 安规问题分析 |
4.3 电子设备瞬态抗扰度问题整改方案 |
4.3.1 ESD抗扰度问题整改措施 |
4.3.2 EFT抗扰度问题整改措施 |
4.3.3 SURGE抗扰度问题整改措施 |
4.3.4 浪涌防护与介电强度试验之间矛盾及解决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及展望 |
5.1 总结 |
5.2 期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建筑物雷电电磁场的模拟仿真与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雷电流模型研究进展 |
1.2.2 雷击建筑物理论计算及模拟实验研究进展 |
1.2.3 雷电监测与防护的研究进展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雷电直击建筑物时的模型建立 |
2.1 雷电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1 雷电流参数 |
2.1.2 雷电流波形的仿真模拟 |
2.2 雷电流波形的频谱分析 |
2.2.1 雷电流幅值的频谱分析 |
2.2.2 雷电流能量的频谱分析 |
2.3 建筑物防雷系统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2.3.1 防雷网络框架的模拟 |
2.3.2 传输线的二端口网络模型 |
2.4 建筑物防雷系统导体电气参数的计算 |
2.4.1 单位电阻矩阵R的计算 |
2.4.2 电感矩阵L和电容矩阵C的快速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雷击建筑物暂态电磁现象的计算 |
3.1 建筑物防雷网络节点计算方法 |
3.1.1 节点电压计算方法 |
3.1.2 支路电流计算方法 |
3.2 建筑物防雷网络计算结果 |
3.3 防雷系统电压及电流分布的快速算法 |
3.3.1 频率折叠方法 |
3.3.2 基于频域外推的电流分布快速算法 |
3.3.3 计算实例与验证 |
3.4 建筑物内磁场分布的计算方法 |
3.4.1 有限长载流导体空间磁场的计算 |
3.4.2 室内空间磁场的计算 |
3.4.3 室内电气回路感应电动势的计算 |
3.5 防雷系统内部磁场的仿真结果 |
3.6 计算程序实现的说明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雷击建筑物暂态电磁计算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设计概述 |
4.1.1 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 |
4.1.2 计算软件主要特点 |
4.1.3 软件模块功能划分 |
4.2 系统主要功能及实现 |
4.2.1 防雷系统框架生成 |
4.2.2 防雷系统电气参数计算 |
4.2.3 导体及雷电流参数的设置 |
4.2.4 支路电流及节点电压的计算与展示 |
4.2.5 室内磁场的计算与展示 |
4.3 软件验证计算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雷电流测量方法与防雷检测 |
5.1 罗氏线圈测量原理及分类 |
5.1.1 罗氏线圈的测量原理 |
5.1.2 罗氏线圈的分类 |
5.2 基于罗氏线圈的雷电流测量方法研究 |
5.2.1 雷电流测量方案设计要求 |
5.2.2 雷电流测量方案整体设计 |
5.3 雷电的危害及建筑物防雷措施 |
5.3.1 雷电危害的具体表现形式 |
5.3.2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
5.4 防雷装置检测分析 |
5.4.1 防雷检测的必要性 |
5.4.2 防雷检测的注意事项 |
5.5 建筑物防雷检测项目及内容 |
5.5.1 接闪器的检测 |
5.5.2 引下线的检测 |
5.5.3 接地装置的检测 |
5.5.4 等电位连接的检测 |
5.5.5 电涌保护器的检测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典型舰船通信天线对强电磁脉冲的耦合及雷电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强电磁脉冲的特性与影响分析 |
2.1 电磁脉冲的分类 |
2.1.1 超宽带电磁脉冲 |
2.1.2 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 |
2.1.3 雷电电磁脉冲 |
2.2 任意信号的时频分析 |
2.2.1 时域分析 |
2.2.2 频域分析 |
2.3 强电磁脉冲的耦合路径 |
2.3.1 前门耦合 |
2.3.2 后门耦合 |
2.4 强电磁脉冲对电子系统的影响 |
2.4.1 强电磁脉冲对电子系统的干扰 |
2.4.2 强电磁脉冲对电子系统的损伤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舰船通信天线特性分析与仿真 |
3.1 舰船通信天线的性能参数 |
3.1.1 天线的输入阻抗 |
3.1.2 天线的增益 |
3.1.3 天线的极化方式 |
3.1.4 天线的波瓣宽度 |
3.1.5 天线的前后比 |
3.2 舰船通信天线分类介绍 |
3.2.1 线天线 |
3.2.2 面天线 |
3.2.3 平板天线 |
3.2.4 特种天线 |
3.3 天线仿真分析 |
3.3.1 半波偶极子天线的仿真分析 |
3.3.2 四臂螺旋天线的仿真分析 |
3.3.3 天线在舰船环境下的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舰船通信天线对强电磁脉冲的耦合仿真分析 |
4.1 强电磁脉冲与舰船通信天线的耦合效应分析 |
4.1.1 强电磁脉冲的辐射源与辐射场分析 |
4.1.2 电磁脉冲对舰船通信天线的耦合 |
4.2 强电磁脉冲激励源的建模 |
4.2.1 超宽带电磁脉冲激励源 |
4.2.2 高功率微波激励源 |
4.2.3 雷电电磁脉冲激励源 |
4.3 强电磁脉冲辐照仿真分析 |
4.3.1 超宽带电磁脉冲 |
4.3.2 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 |
4.3.3 雷电电磁脉冲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舰船通信天线对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研究 |
5.1 舰船强电磁脉冲防护技术分类 |
5.1.1 硬防护技术 |
5.1.2 电磁场防护技术 |
5.1.3 电路防护技术 |
5.1.4 接地防护技术 |
5.2 舰船通信天线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研究 |
5.2.1 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方案设计 |
5.2.2 雷电电磁脉冲防护仿真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碳纳米管纸复合材料雷电防护结构的设计及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雷电防护概述 |
1.2.1 飞机遭受雷击的过程 |
1.2.2 复合材料的雷击损伤研究 |
1.2.3 现有的飞机雷电防护方法 |
1.3 碳纳米管纸概述 |
1.3.1 碳纳米管纸的制备方法 |
1.3.2 碳纳米管纸的性能 |
1.4 碳纳米管纸复合材料及应用 |
1.4.1 碳纳米管纸复合材料的分类 |
1.4.2 碳纳米管纸复合材料的应用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制备设备 |
2.2 碳纳米管纸材料的制备 |
2.2.1 碳纳米管悬浊液抽滤法制备碳纳米管纸 |
2.2.2 化学交联法制备交联碳纳米管纸 |
2.2.3 电泳沉积法制备银修饰碳纳米管纸 |
2.3 基于碳纳米管纸的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1 CNT/PAN复合薄膜的制备 |
2.3.2 基于碳纳米管纸的CFRP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主要测试表征方法 |
2.4.1 微观形貌的表征 |
2.4.2 成分及物相的表征 |
2.4.3 孔径分布及表面性能的表征 |
2.4.4 热重分析测试 |
2.4.5 导电性能测试 |
2.4.6 力学性能测试 |
2.4.7 红外热成像测试 |
2.4.8 超声波无损检测 |
2.4.9 模拟雷击测试 |
第3章 碳纳米管纸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碳纳米管纸的形貌及基本性能表征 |
3.2.1 碳纳米管纸的宏观与微观形貌分析 |
3.2.2 碳纳米管纸的分子结构分析 |
3.2.3 碳纳米管纸的孔径分布及表面性能分析 |
3.2.4 碳纳米管纸的热重分析 |
3.2.5 碳纳米管纸的力学性能分析 |
3.2.6 碳纳米管纸的导电性能分析 |
3.2.7 碳纳米管纸的电磁屏蔽性能分析 |
3.3 CNT/PAN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3.3.1 CNT/PAN复合薄膜的设计思路 |
3.3.2 CNT/PAN复合薄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
3.3.3 CNT/PAN复合薄膜的导电性能分析 |
3.3.4 CNT/PAN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
3.3.5 CNT/PAN复合薄膜的电磁屏蔽性能分析 |
3.4 交联碳纳米管纸的制备及表征 |
3.4.1 交联碳纳米管纸的设计思路 |
3.4.2 交联碳纳米管纸的微观形貌表征 |
3.4.3 交联碳纳米管纸的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表征与分析 |
3.4.4 交联碳纳米管纸的树脂浸润性能分析 |
3.5 银修饰碳纳米管纸的形貌及基本性能表征 |
3.5.1 银修饰碳纳米管纸的微观形貌分析 |
3.5.2 银修饰碳纳米管纸的基本属性及导电性能 |
3.5.3 银修饰碳纳米管纸的物相分析 |
3.5.4 银修饰碳纳米管纸的孔径分布与表面性能分析 |
3.5.5 银修饰碳纳米管纸的热重分析 |
3.5.6 银修饰碳纳米管纸的力学性能分析 |
3.5.7 银修饰碳纳米管纸的电磁屏蔽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SMBP导电防护结构的雷电防护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SMBP/CFR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形貌表征 |
4.2.1 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制备 |
4.2.2 SMBP/CFRP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 |
4.3 SMBP/CFRP复合材料的雷电防护性能分析 |
4.3.1 雷击后SMBP/CFRP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 |
4.3.2 雷击后SMBP/CFRP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分析 |
4.3.3 雷击过程中SMBP/CFRP复合材料非雷击面的温度变化分析 |
4.3.4 雷击后SMBP防护结构的成分及物相变化分析 |
4.4 SMBP导电防护结构的雷电防护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SMBP-CF/PF导电-耗热防护结构的雷电防护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CF/PF预浸料的制备及特性表征 |
5.2.1 CF/PF预浸料的制备 |
5.2.2 CF/PF预浸料固化后的微观形貌分析 |
5.2.3 CF/PF预浸料固化后的热重分析 |
5.3 SMBP-CF/PF-CFR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形貌表征 |
5.3.1 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制备 |
5.3.2 SMBP-CF/PF-CFRP复合材料形貌分析 |
5.4 SMBP-CF/PF-CFRP复合材料的雷电防护性能分析 |
5.4.1 雷击后SMBP-CF/PF-CFRP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 |
5.4.2 雷击后SMBP-CF/PF-CFRP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分析 |
5.4.3 雷击过程中SMBP-CF/PF-CFRP复合材料非雷击面的温度变化分析 |
5.5 SMBP-CF/PF复合防护结构的雷电防护机理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SMBP-CF/PF-Al_2O_3 导电-耗热-隔热防护结构的雷电防护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SMBP-CF/PF-Al_2O_3-CFR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6.2.1 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制备 |
6.2.2 CF/PF-Al_2O_3 防护结构的热重分析 |
6.2.3 SMBP-CF/PF-Al_2O_3-CFRP形貌分析 |
6.3 SMBP-CF/PF-Al_2O_3/PI-CFR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6.3.1 PI静电纺丝薄膜的制备 |
6.3.2 PI静电纺丝薄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
6.3.3 Al_2O_3/PI复合薄膜的制备 |
6.3.4 Al_2O_3/PI复合薄膜的表征 |
6.3.5 SMBP-CF/PF-Al_2O_3/PI-CFR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形貌分析 |
6.4 导电-耗热-隔热功能复合雷电防护结构的雷电防护性能分析 |
6.4.1 雷击后导电-耗热-隔热功能雷电防护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 |
6.4.2 雷击后导电-耗热-隔热功能雷电防护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分析 |
6.4.3 雷击过程中导电-耗热-隔热功能雷电防护复合材料非雷击面的温度变化分析 |
6.5 导电-耗热-隔热防护结构的雷电防护机理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电磁防护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航空电磁兼容标准和体系的发展和现状 |
1.2.2 闪电防护标准和方法的发展和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电磁脉冲耦合作用机理及防护技术 |
2.1 雷击瞬态电磁效应产生机理 |
2.2 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 |
2.2.1 有限元法 |
2.2.2 时域有限差分法 |
2.2.3 传输线矩阵法 |
2.3 航发控制系统及其电磁脉冲耦合机理 |
2.3.1 航发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
2.3.2 电磁脉冲在航发控制系统中的耦合机理分析 |
2.4 电磁防护技术 |
2.4.1 电磁屏蔽技术 |
2.4.2 滤波吸收技术 |
2.4.3 接地和搭接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涡桨发动机雷击瞬态效应研究 |
3.1 建模方法 |
3.1.1 发动机几何模型 |
3.1.2 发动机控制器箱体和线缆模型 |
3.1.3 仿真配置 |
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2.1 电场和磁场 |
3.2.2 表面电流 |
3.2.3 线缆感应电流 |
3.2.4 发动机蒙皮材料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子控制器PCB电磁兼容建模与仿真 |
4.1 电子控制器设计和建模 |
4.2 PCB板谐振分析 |
4.3 信号完整性分析 |
4.3.1 散射参数(S参数)简介 |
4.3.2 信号线S参数提取 |
4.3.3 SI和串扰仿真 |
4.4 PCB电磁场辐射分析 |
4.4.1 远场辐射 |
4.4.2 近场辐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子控制器电磁防护设计与仿真验证 |
5.1 常用闪电防护器件对比 |
5.1.1 气体放电管 |
5.1.2 压敏电阻 |
5.1.3 瞬态抑制二极管 |
5.2 TVS管的设计与选型 |
5.2.1 主要技术参数 |
5.2.2 TVS选用原则 |
5.2.3 工程设计计算 |
5.3 闪电防护仿真分析 |
5.3.1 脉冲电流发生器参数设计与仿真 |
5.3.2 TVS高频寄生参数建模 |
5.3.3 闪电防护仿真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光伏发电系统雷电危害及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伏系统雷电感应及雷电波侵入研究现状 |
1.2.2 光伏系统直击雷过电压研究现状 |
1.2.3 光伏系统雷电防护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雷害分析 |
2.1 光伏发电简介 |
2.1.1 我国光伏发电发展概况 |
2.1.2 光伏发电系统结构分析 |
2.1.3 光伏发电系统分类 |
2.2 光伏发电系统雷害分析 |
2.2.1 雷电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危害途径分析 |
2.2.2 雷电对光伏系统各组件危害情况分析 |
2.2.3 光伏系统及其变电站雷电防护区域划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伏组件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和过电流计算 |
3.1 光伏组件的直击雷接闪防护 |
3.1.1 光伏方阵内装设独立接闪杆 |
3.1.2 光伏组件的金属边框和组件安装夹件作接闪器 |
3.2 光伏组件雷电电磁感应过电压计算 |
3.2.1 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 |
3.2.2 计算结果分析 |
3.3 光伏组件感应过电流计算 |
3.3.1 热斑效应及旁路二极管 |
3.3.2 感应过电流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伏系统直击雷暂态过电压分析 |
4.1 模型介绍 |
4.1.1 光伏系统结构 |
4.1.2 雷电流模型 |
4.1.3 光伏发电系统模型 |
4.2 仿真结果分析 |
4.2.1 雷击过电压分析 |
4.2.2 雷击电流幅值影响 |
4.2.3 接地电阻幅值影响 |
4.2.4 SPD防护效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伏电站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仿真研究 |
5.1 仿真模型介绍 |
5.1.1 输电线路及杆塔模型 |
5.1.2 杆塔接地体模型 |
5.1.3 变压器模型 |
5.1.4 避雷器模型 |
5.2 雷击避雷线过电压研究 |
5.2.1 杆塔塔顶电位分析 |
5.2.2 变压器高压侧过电压分析 |
5.3 雷击导线过电压研究 |
5.3.1 雷击点距离对线路过电压影响 |
5.3.2 雷击点距离对变压器高压侧过电压影响 |
5.4 变压器高压侧使用避雷器防护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飞机电缆束雷电间接效应仿真与试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飞机雷电间接效应的产生机理与试验方法 |
2.1 飞机雷电间接效应的产生机理 |
2.1.1 飞机雷电感应电磁场效应 |
2.1.2 飞机雷电主要耦合机理 |
2.2 飞机雷电间接效应电缆束试验测量方法 |
2.2.1 飞机雷电间接效应试验基本原理 |
2.2.2 飞机非屏蔽电缆束试验测量原理 |
2.2.3 飞机屏蔽电缆束试验测量原理 |
2.3 实际工程中电缆束试验测量方法 |
2.4 飞机雷电间接效应电缆束试验测量方法的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飞机电缆束雷电间接效应耦合特性仿真 |
3.1 仿真软件介绍 |
3.2 飞机腔体及内部电缆束布置模型建立 |
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飞机电缆束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方法及测量方法研究 |
4.1 飞机电缆束试验基本原理 |
4.2 飞机电缆束雷电耦合路径 |
4.3 飞机电缆束雷电间接效应试验验证 |
4.3.1 雷电间接效应电缆束试验条件 |
4.3.2 非屏蔽电缆束雷电间接效应试验 |
4.3.3 屏蔽电缆束雷电间接效应试验 |
4.3.4 电缆束试验限制电压测量方法研究 |
4.4 试验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优化飞机间接效应电缆束试验方法研究 |
5.1 优化电缆束试验方法基本原理 |
5.2 优化电缆束试验测量方法 |
5.2.1 优化电缆束试验布局设计 |
5.2.2 优化电缆束试验测量结果与分析 |
5.3 优化电缆束试验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能量选择结构设计与导航防护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强电磁威胁概述 |
1.1.2 强电磁防护需求 |
1.2 研究现状 |
1.2.1 强电磁防护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能量选择表面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能量选择表面仿真分析与测试方法研究 |
2.1 能量选择表面仿真分析方法 |
2.1.1 等效电路法 |
2.1.2 等效介质法 |
2.1.3 电磁软件仿真 |
2.2 能量选择表面测试方法 |
2.2.1 吸波墙开窗法 |
2.2.2 吸波腔测试法 |
2.2.3 矩形波导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能量选择表面带通结构设计研究 |
3.1 PIN二极管参数测试 |
3.1.1 零偏/导通S参数测试及等效电路模型建立 |
3.1.2 PIN二极管微波导通阈值测试 |
3.2 基于小型化带通结构的能量选择表面设计 |
3.2.1 结构设计与原理分析 |
3.2.2 结构改进设计与仿真 |
3.2.3 样品制备 |
3.3 基于超宽带结构的能量选择表面设计 |
3.3.1 结构设计与原理分析 |
3.3.2 结构参数设计与仿真分析 |
3.3.3 样品制作 |
3.4 实验测试与分析 |
3.4.1 小型化带通结构样品实验测试 |
3.4.2 超宽带结构样件实验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能量选择表面导航防护应用研究 |
4.1 北斗导航定位接收天线防护罩设计 |
4.1.1 原理分析 |
4.1.2 设计与制备 |
4.2 防护罩对天线性能影响分析 |
4.2.1 天线方向图变化情况分析 |
4.2.2 天线前后比变化情况分析 |
4.2.3 天线轴比变化情况分析 |
4.3 防护罩对定位精度影响分析 |
4.4 强场测试实验设计 |
4.4.1 防护场强测试实验设计 |
4.4.2 防护效能验证实验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成果与不足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雷电对移动通信基站的危害及其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雷电的危害 |
1.2 闪电的分类 |
1.3 雷电对移动通信基站的危害 |
1.4 雷电对移动通信基站的危害形式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二章 雷电直击移动通信基站铁塔等效仿真电路在ADS中的建立 |
2.1 ADS软件简介 |
2.2 雷电流模型 |
2.3 铁塔的等效电路研究 |
2.4 接地网的等效电路研究 |
2.5 天线电缆-铁塔的等效电路研究 |
2.6 等效仿真电路在ADS中的实现 |
2.6.1 铁塔在ADS软件中等效电路模型 |
2.6.2 接地网在ADS软件中等效电路模型 |
2.6.3 天线电缆—铁塔在ADS软件中等效电路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雷电对自立塔式移动通信基站的影响分析 |
3.1 自立塔式移动基站雷电区域划分 |
3.2 雷电发生前对铁塔的静电感应影响 |
3.3 移动通信基站受到直击雷的特征分析 |
3.3.1 铁塔上雷电流分布情况 |
3.3.2 铁塔接地网的雷电流分布及地电位抬升情况 |
3.4 天线电缆屏蔽层感应电流分布和感应电压强度 |
3.4.1 天线电缆屏蔽层感应电流分布情况 |
3.4.2 天线电缆屏蔽层与爬梯之间的电压 |
3.4.3 天线电缆屏蔽层电流分布、与爬梯电压分布对比分析 |
第四章 移动通信基站的雷电防护综合设计 |
4.1 移动通信基站接闪器设置及验证分析 |
4.1.1 铁塔和地面机房的接闪器设置 |
4.1.2 铁塔安装接闪器前后雷电流分布 |
4.2 移动通信基站地网联合接地及对比分析 |
4.2.1 移动通信基站网联合接地方式 |
4.2.2 联合接地后地网上电位分布分析 |
4.3 天线电缆的防雷措施及对比分析 |
4.3.1 天线电缆的防雷措施 |
4.3.2 天线电缆采取防雷措施后电流、电压分布 |
4.4 机房设备等电位连接措施 |
4.5 呼和浩特地区某移动通信基站受雷击情况分析及后续措施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浅谈弱电设备的雷电危害与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对雷电现象的认识以及其危害 |
2 雷电对弱电设备的影响 |
2.1 直击雷 |
2.2 感应雷 |
2.3 雷电浪涌 |
3 关于弱电设备的防雷举措 |
3.1 弱电设备的外部保护 |
3.2 弱电设备内部保护 |
4 结语 |
四、雷电的危害及其防护(论文参考文献)
- [1]核电厂某电子设备瞬态抗扰度分析及整改研究[D]. 夏苗. 南华大学, 2020(01)
- [2]建筑物雷电电磁场的模拟仿真与测量研究[D]. 王倩钰.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1)
- [3]典型舰船通信天线对强电磁脉冲的耦合及雷电防护研究[D]. 朱博智.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4]基于碳纳米管纸复合材料雷电防护结构的设计及性能表征[D]. 夏乾善.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5]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电磁防护设计研究[D]. 何锦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6]光伏发电系统雷电危害及防护研究[D]. 窦志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7]飞机电缆束雷电间接效应仿真与试验方法研究[D]. 靳嘉嘉.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1)
- [8]能量选择结构设计与导航防护应用研究[D]. 王轲.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9]雷电对移动通信基站的危害及其防护[D]. 徐燕霞. 内蒙古大学, 2017(11)
- [10]浅谈弱电设备的雷电危害与防护[J]. 池景波. 山东工业技术, 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