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者培训:几多甘甜与苦涩(论文文献综述)
王蒙[1](2020)在《笑的风》文中认为致读者二○一九年七月八月,我写完中篇小说《笑的风》近八万字。同年十二月发表于《人民文学》杂志。杂志卷首语特别提到,此作"是一篇显然具有长篇容量的中篇小说"。二○二○年一月、二月,《笑的风》分别被《小说选刊》与《小说月报》选载。同时出现了一个在我写作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况,发表与选载后的小说,把我自己迷上了,抓住了。我从发表出来的文本中,发现了那么多蕴藏
王炼炼[2](2018)在《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文化助推茶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云南民族地区在遥远的古代就已经有制作和饮用茶叶的人群,由于各民族对茶在社会实践中认知和感受不同,所以赋予茶的文化内涵也是各不相同,这样就形成了云南各民族地区丰富多样的民族茶文化。普洱茶作为云南民族地区特色茶产业,它不仅具有经济效益,同时也具有文化特性。云南在种植普洱茶的规模和品种特色方面具有优势,在普洱茶的加工和饮用上也具有各民族的文化特色。普洱茶是云南民族地区茶产业的代表,本文以此切入,梳理了普洱茶的历史脉络和特征,并概括了普洱茶从茶名到品牌、从喝茶到养生、从家庭到产业的文化力的形成和发展,研究普洱茶的文化特质和通过文化对普洱茶产业带来的勃勃生机;发现普洱茶文化不仅促进了普洱茶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形成了以普洱茶为符号的文化链。但在普洱茶产业和文化链的多元共生中,渐生的复杂环境和区域掣肘也愈加凸显,尤其在普洱茶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等环节,以一线茶农为代表的从业人员通过传承和发扬普洱茶文化过程中,专业的茶农缺乏生存空间;源生的普洱茶文化特色正逐步为利益所替代;产业结合发展不足等问题。给普洱茶文化带来了影响,也阻碍了普洱茶产业的有益发展。因此,从人才、文化、创新出发,提升茶农素养、促进专业人才发展、形成文化优势、加强产业结合将是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产业的未来之路。所以,研究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文化在普洱茶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对促进云南民族特色茶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到普洱茶的历史和文化,通过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并结合当前的新时代背景和现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发现了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文化在推进普洱茶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建议。
李璐[3](2017)在《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要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服务。自新改革以来,生活化教学便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它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具体体现。生活化教学强调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倡导让学生从生活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得到感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以此来创造美好的生活,实现教学与生活间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关于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的研究并不充分,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在实践中也仍面临着着不少的困难,因此,笔者将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中的听课记录、教师访谈,以《经济生活》模块的教学为实例,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进而为解决问题,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发展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引言部分,论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明确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内涵,总结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四大特征,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根据教育实习期间的听课记录和教师访谈,以《经济生活》模块的教学为实例,总结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分中反映的问题及原因,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的优化、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支持条件三方面提出解决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问题的主要对策。
易图强[4](2011)在《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文中研究表明“畅销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畅销书”,是指在图书市场中通过读者的购买行为而产生的畅销书;广义的“畅销书”,既可以是在图书市场中通过读者的购买行为而产生,也可以是通过行政手段发放或摊派而产生。畅销书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时间里迅速形成了对某类或某种图书的群体性追捧、阅读的社会行为。只要具备这一特点,任何图书都可以视为畅销书。图书的畅销,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政治现象、文化现象,在素来重视政治、文化的中国更是如此。拙文以广义畅销书为视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40年间(有时酌情延伸至1989年以后)畅销书的出版传播活动进行纵向研究。新中国40年间畅销书的出版传播可以划分为五个历史时期:1949.10—1957.5,1957.6—1966.4,1966.5—1976.10,1976.11—1982.9,1982.10—1989.5。每个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特征与历史主题。受此制约,每个历史时期畅销书出版传播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各不相同,每个历史时期出版的畅销书所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也各不相同。1949.10—1957.5,是中国社会制度发生转变的时期——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俄苏译着的大量出版与畅销成为时代标签,爱情与性知识图书的出版传播热成了奇特风景。废旧立新、蓬勃向上、“多元并举”、“百花齐放”的时代精神,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整体上呈现生动活泼的气象。例如,20世纪50年代尤其50年代的早期、中期,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革命文学图书成为文学畅销书出版传播的主干,中国古典文学图书、以新中国建立前进步作家的作品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图书乃至西方资本主义文学图书的出版传播也都枝繁叶茂,这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难得一见,更是“文革”时期根本见不到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意识形态对文艺的控制比较宽松。革命文学图书的空前畅销产生了巨大影响:培植了广大民众的革命英雄崇拜情结,传播了爱国、爱共产党、爱人民,反侵略、反压迫、反剥削的主流价值观。1957.6—1966.4,是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革命文学图书继续大量出版发行但遭受挫折,苏联译着的出版传播暗淡下来;和平年代英模事迹畅销书骤然增多,影响巨大;阶级教育畅销书的出版传播热前所未有;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畅销书成为图书市场一道亮丽风景。“斗志昂扬”、“火药弥散”的时代特征,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例如,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中国引进出版的俄苏译着急剧减少,1960年之后几乎绝迹。这是1956年后中苏关系日益恶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翻译界、出版界有意识地破除对苏联的迷信之反映;1963.4—1964.11,专门的阶级教育读物纷纷出版并广为流传,这是当时阶级斗争迅速扩大化的直接表现,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图书出版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专门的阶级教育读物使青少年儿童增强了阶级观念,提高了革命警惕性,但历史尘埃落定之后,就会发现,这种畅销书为“左”倾错误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仇恨的种子种植于稚嫩、纯洁的少年儿童的心灵。1966.5—1976.10(“文革”时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罕见的疯狂年代,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噩梦岁月。这一时期畅销书出版传播的特点是:毛泽东着作泛滥成“灾”,“大批判”文集铺天盖地,“样板戏”图书独一无二,浩然作品的畅销成为奇迹,“赤脚医生”图书成为时代标志。迷信盛行、万马齐喑的时代特点,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畸形、扭曲的局面——品种极其单一,极不平衡。例如,这一时期,毛泽东着作的出版发行发展到疯狂的地步,这是因为:“文革”开始后出版发行毛泽东着作成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林彪对毛泽东着作别有用心的鼓吹与奉承,人们盲目崇拜毛泽东。“文革”时期疯狂出版发行毛泽东着作,加剧了个人崇拜,强化了现代迷信,为林彪捞取了政治资本,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播知识的作用。科学技术图书是“文革”时期的一大畅销板块,最具个性的科学技术图书是“赤脚医生”图书。“赤脚医生”图书大量出版发行的基本原因是:贯彻毛泽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响应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赤脚医生”图书是“赤脚医生”获得医药知识的重要途径,甚至成了他们现学现用、现查现医的救急书。1976.11—1982.9,是拨乱反正时期,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代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严重“书荒”之后国民“大补”文学名着,文化教育图书猛然增多并形成销售热潮,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一批畅销书应运而生,出现了工具书、通俗文学作品、日常生活图书、经济图书和少儿读物的出版传播热。拔乱反正、初步改革的历史主题,解放思想、渴望知识的时代精神,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景象。例如,文化教育图书空前畅销,这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全社会重视教育、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体现。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小学教辅、大中专教材和工具书等方面的畅销书,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广泛地传播了文化科技知识。这一时期出版的最具轰动效应的文学畅销书是《第二次握手》,它突破了“文革”时期强加于文艺创作的清规戒律,解放了思想,解放了人性,推动了拨乱反正,促进了科技发展。1982.10—1989.5,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向纵深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邓小平着作发行量巨大;经济学着作、教材继续热销;法律图书的出版传播开始掀起了高潮;金庸的武侠小说与琼瑶的言情小说如火山般爆发;严肃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分庭抗礼;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着作大行其道。改革开放、思想启蒙的历史主题,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景象。这是国民阅读的沸腾岁月,是图书出版传播的黄金时代。例如,1979—1989,经济学着作、教材纷纷出版并畅销起来,原因在于:高等院校的恢复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学教材提供了稳定的读者群;经济的调整、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推进,为经济学着作、教材的出版传播提供了直接的推动力;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为经济学着作、教材的面世与流行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行政力量的参与和媒体的宣传,让经济学着作、教材的流传如虎添翼。经济学畅销教材、着作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金庸与琼瑶的小说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作品的出版传播如火山般爆发,这是由于: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以城市为中心的改革全面铺开,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和市民阶层;从1985年开始,以市场为取向的出版经营体制改革有了实质性突破,迫使出版社不得不重视经济效益;版权保护意识的缺乏,民营书业的兴起,客观上促进了琼瑶与金庸小说出版传播的繁荣;金庸与琼瑶的小说契合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的审美需要和阅读心理。以金庸和琼瑶的小说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畅销书,解放了国人的人性,为大众提供了文化营养,促使编辑出版人员开始转变观念,推动了中国大陆本土通俗文学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晦涩难懂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译着也大行其道,这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启蒙的需要,是协作出版结下的硕果。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畅销书对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大学生)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而且泽惠于后世,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资源。“文革”结束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畅销书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就传播内容而言,“文革”结束前,主要流行政治理论读物和革命文学作品,而改革开放后,主要流传文化教育读物、经济读物和娱乐休闲读物。就文学畅销书而言,“文革”结束前,革命文学经典、俄苏文学作品洛阳纸贵,而改革开放后,港台文学作品、西方文学作品风行中国。在新中国40年间,最稳定的两类畅销书是政治理论类和科学技术类,起伏最大的两类畅销书是文学类和文化教育类。新中国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与时代变迁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时代制约着、决定着畅销书,另一方面,畅销书反映着时代、影响着时代。前者是指,畅销书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迫切需要催生了体现这种时代要求的畅销书,时代创造了某种图书得以畅销的条件。时代的特点与需要,决定着畅销书的选题结构,决定着畅销书的主题与功能,决定着畅销书的文本。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依托于时代、依赖于时代;后者是指,一定时代的畅销书体现该时代的历史特征、历史主题,映射该时代的社会心理、大众心态,体现该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该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体现该时代国民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准与精神高度。图书的畅销又影响着时代的发展,或是推动社会发展,或是阻碍历史前进。总之,时代作用于畅销书,畅销书又反作用于时代,即畅销书离不开时代,时代又呼唤畅销书。畅销书是时代的符号、标志,是反映历史特征、历史主题的载体,是记录时代精神、大众心态的媒介。畅销书是社会变化的睛雨表,是时代变迁的映射,是观察历史发展的窗口。因而,畅销书嬗变的过程,折射出时代变迁、社会演变的轨迹;畅销书的文本,浓缩了所在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的面貌与国民的阅读水准。新中国畅销书的出版传播史,是新中国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缩影。勾勒新中国畅销书的历史嬗变,剖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分析其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解读其文本(包括内容与形式),是考察新中国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非常有效的途径。
龙运荣[5](2011)在《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 ——芷江碧河村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自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现代性好似一个贪婪的“吸血鬼”,在全世界吞噬着一切传统的东西。在现代性的驱使之下,从17、18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开启了现代化的大门。此后,现代化成为席卷全球的社会发展潮流,成为影响人类社会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作为现代性历史发展的本性和现代性构成的标准化判断,大众传媒成为了西方现代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代表性旗帜,成为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进器”。大众传媒不仅传播了现代科技信息,普及了现代教育,也拓宽了村民政治参与途径,唤起了村民的法制与维权意识,还加速了乡村城市化,促进了村民个人的现代化。大众传媒在带给人类全新文化形式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文化带来了严重冲击和负面影响。大众传媒不仅消解了村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促使了村民传统道德与价值观念的蜕化,也促进了村民传统审美情趣与观念的流变,刺激了乡村消费主义倾向,还加速了村落传统习俗的转型,引起了民族社会文化的急剧变迁。本文以一个湘西侗寨——芷江侗族自治县碧涌镇碧河村为个案,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传播学的量化研究两种主要方法,以民族社会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为主线,探讨了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关系这个主题。其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从理论意义来看,本文是对当前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发展趋势和潮流的回应,试图在民族学人类学与传播学两大学科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为民族学人类学的传媒研究与传播学的民族志方法提供参考;同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大众传媒在民族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作用,并对大众传媒影响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规律与特点进行了初步总结。从现实意义来看,本文以较为详实的田野资料为基础,对民族地区传媒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了研究,可为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与大众传媒相关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文章还就民族社会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正确理解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的关系、准确把握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时刻牢记大众传媒的神圣职责提出了建议,对于民族文化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文相关的几个概念、借鉴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包括第一至第四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是田野调查点——碧河的历史沿革、自然生态、民族与人口情况的概述,重点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简述了碧河的传统社会文化。第二章是对碧河村民媒介化生活的描述,介绍了其传媒发展历程,并对碧河村民媒介化生活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则重点探讨了大众传媒影响下碧河社会文化的变迁,分别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进行了阐述。第四章为本文的理论提升部分,主要就大众传媒影响碧河社会文化变迁的机制问题进行了剖析,分别从符号、权力、资本、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思考,对大众传媒进行反思。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该部分集中表达了全文基本观点,认为大众传媒是碧河社会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推进器,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碧河的社会文化变迁呈现出明显的现代化发展趋势,现代化是碧河社会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与其他因素相比,大众传媒对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是渐进式的、广泛而深刻的。然而,作为社会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媒在调控着社会关系的同时,也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控。大众传媒在民族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作用,就如一颗“深水炸弹”,它以其华丽的外表隐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茫茫大海中,一旦遇到恰当的“引爆水深”就会发生爆炸,其爆炸的威力是巨大,影响是深远的。但是这种威力和影响同时受到“社会引信”的调控,其影响方式更具隐蔽性。这种“社会引信”就是隐藏在大众传媒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大众传媒既是现代性发展的结果,也是现代性的代表性标志。大众传媒在我国现代性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但是,庆幸的同时,我们却不得不面临一种尴尬的现实:那就是因为中国的大众传媒理论研究的贫弱,主流的大众传媒理论囫囵吞枣似地引进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但是当要用这些理论去解释中国风云变幻的传播现实时,往往陷于无语的境地。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则陷入教条和僵化,往往沦为国家舆论宣传的传话筒。因此,在我国的现代性发展过程中,大众传媒有意无意地放弃了其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沦为了西方现代性领土扩张的工具。然而,现代性作为生长于西方文化土壤的一支文明之花,是在西方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浇灌之下长成的,是典型的“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文明之花,现代性对全人类的意义是一样的,那就是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但是,这支文明之花却可以有不同的绽放方式。换句话说,现代性应该有多元性而不是单一的西方特性。只有找到适合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地方性”现代性,才能真正实现各民族、各地区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现代性的内涵,科学审视各民族现代化道路,客观评价大众传媒在各民族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中的作用。唯如此,我们才能正确理解各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性质、特点与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在民族社会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
易东平[6](2004)在《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 ——一位教育研究者的缕缕生活叙事》文中认为本文通过自己成长的生活叙事、通过对成长各阶段日记材料以及对同龄人访谈材料的分析,讲述并分析了我个人(学校教育、校外成长)的故事、我的家族故事,以及(我的)他们的故事,按生命生成的线索,全景式的呈现出“我”的成长。观照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我驯服于绵羊式教化——困顿——理解与批判——新生。发现教育让我不断追求上进(救己),生出济世情怀(救人);而最终发现我却是在“害人害己”。透过讲述与分析,文章试图探明“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究竟是怎样成长为今天的状态和样式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教育机制和社会机制在我成长中所起的作用,进而发掘出人的生活与成长、教育之间的复杂而深刻的关系,从而揭示出我们当前的教育生活、教育研究和自身的生活,打着“救人救己”的幌子,而有时实际却是在“害人害己”。文章也探讨了教育对于普通城镇和农村的草根阶层的现实成长的影响,并进一步深入到探讨人生、命运与教育的关系。文章还引发出进一步的思考:对于人的成长和生活,教育应该摆在什么位置?教育研究者又该将自身摆在什么位置?
袁也[7](2000)在《劳动者培训:几多甘甜与苦涩》文中研究表明 近几年来,关于培训的广告经常见诸于新闻媒体或到处散发、张贴,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比比皆是遍地开花,中国前所未有的"培训热",似乎已到了如火如荼的程度。然而,"培训热"所给予人们的,并非都是掌握了知识和技术的甘甜,也有许多莫名的苦涩和辛酸。有效培训值得称赞应该说,以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技能为传授内容的大量培训活动,对于全面提高城乡劳动者
二、劳动者培训:几多甘甜与苦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劳动者培训:几多甘甜与苦涩(论文提纲范文)
(1)笑的风(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春风飘扬“喜”从天降 |
第二章大媳妇的力量与风景 |
第三章暖和的小家家 |
第四章动荡年代的平安与幸福 |
第五章啊!北京 |
第六章患病见真情 |
第七章一曲温柔《乡恋》痴 |
第八章嘛事儿啊,他妹子 |
第九章大上海、《小街》、蓬拆拆 |
第十章火星、仙女、窑子货 |
第十一章只不过是想念你 |
第十二章一九八五年西柏林地平线上 |
第十三章洲际饭店梦幻曲 |
第十四章滚石击打爱情生猛 |
第十五章枪杀了也是爱了 |
第十六章离婚过堂 |
第十七章拳打脚踢目标清 |
第十八章为妇女出气“哈勒绍” |
第十九章要不,你还是回去吧 |
第二十章快意咏新歌 |
第二十一章神秘的烤箱究竟要烤什么呢 |
第二十二章幸福总是携带着一点尴尬 |
第二十三章至人无梦 |
第二十四章神童现身满乾坤 |
第二十五章谁为这些无端被休的人妻洒泪立碑 |
第二十六章田园将芜胡不归 |
第二十七章玉堂春暖餐厅 |
第二十八章金丝雀与外语桥 |
第二十九章不哭 |
(2)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文化助推茶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茶文化的定义 |
(二)普洱茶文化的定义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普洱茶文化研究 |
(二)关于普洱茶产业研究 |
(三)关于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业的研究 |
五、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亮点和新意 |
第二章 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文化的历史发展及特征 |
一、云南民族地区茶文化形成条件 |
(一)自然条件 |
(二)人文条件 |
二、普洱茶文化在各历史阶段的传播 |
(一)普洱茶的命名 |
(二)普洱茶的发展 |
(三)茶马古道上的普洱茶文化 |
三、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文化特征 |
(一)多样性 |
(二)民族性 |
(三)原生态性 |
(四)亲和性与兼容性 |
四、普洱茶文化圈中的各民族茶俗 |
(一)白族的三道茶 |
(二)藏族的酥油茶 |
(三)回族的盖碗茶 |
(四)布朗族的青竹茶和酸茶 |
第三章 普洱茶文化在云南特色茶产业发展中的传承——以茶马古道大理段为例 |
一、茶农户在普洱茶产业中传承茶文化的现状调查 |
二、普洱茶加工制作技艺的传统文化传承——以下关沱茶文化传承为个案 |
(一)对下关沱茶厂副总经理的访谈 |
(二)对揉茶师的访谈 |
(三)对压茶师的访谈 |
(四)对称茶工的访谈 |
三、对普洱茶文化认知与传播的调查 |
(一)对古城宏大茶社的调查 |
(二)对普洱茶专卖店的调查 |
(三)对购买普洱茶的游客的访谈 |
(四)对行走在洋人街路上游客的访谈 |
第四章 当前普洱茶产业发展中文化支撑力不足的突出问题 |
一、少数民族茶农传播普洱茶文化的能力问题凸显 |
(一)茶农对普洱茶文化挖掘、整理、弘扬能力低下 |
(二)普洱茶生产加工技艺的文化发展力欠缺 |
(三)茶农户的普洱茶文化销售意识弱 |
二、文化支撑力在普洱茶产业各环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
(一)专业人才资源的缺乏 |
(二)普洱茶文化消费意识薄弱 |
(三)品牌文化知名度不高 |
(四)普洱茶文化宣传力度不够 |
三、普洱茶产品文化特色不鲜明 |
(一)普洱茶产品缺少人文情怀 |
(二)普洱茶文化与普洱茶产业相结合的不够 |
四、普洱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发展不足 |
(一)开发程度较低,起步较晚 |
(二)对普洱茶文化旅游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 |
(三)普洱茶文化的开发利用不足 |
五、政府对普洱茶产业发展中制度文化引导不够 |
第五章 普洱茶文化促进云南民族特色茶产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
一、提升少数民族茶农传播普洱茶文化的能力 |
(一)提高茶农的普洱茶文化认知力 |
(二)加大力度投入普洱茶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
(三)增强茶农户普洱茶文化销售意识 |
二、在普洱茶产业各环节发展中增强文化支撑力 |
(一)推进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 |
(二)提升普洱茶文化重要性认识 |
(三)确立普洱茶文化品牌 |
三、促进普洱茶文化与民族特色茶产业相辅相成共赢发展 |
(一)在云南特色茶产业中不断提升普洱茶文化 |
(二)促使民族茶文化与普洱茶产业有机结合 |
四、促进普洱茶文化与旅游更好的结合 |
(一)加大拓展旅游市场 |
(二)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对普洱茶文化旅游的投资 |
(三)推选茶文化特色旅游项目 |
(四)开发更多普洱茶文化旅游的衍生产品 |
五、增强政府引导职能,完善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制度文化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内涵、特征及必要性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
1.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含义 |
2.高中思想性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特征 |
1.生活性 |
2.互动性 |
3.体验性 |
4.发展性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
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2.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要求 |
3.适应学生特点和发展的要求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1.生活化教学目标贯彻偏失 |
2.生活化教学内容选取不当 |
3.生活化教学方法流于形式 |
4.生活化教学评价不全面 |
5.生活化教学中缺乏实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
1.教师专业素质不能满足生活化教学的需要 |
2.高考制度的制约 |
3.学校管理不科学 |
三、解决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问题的对策探讨 |
(一)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策略 |
1.建立多维的生活化教学目标 |
2.选取合适的生活化教学内容 |
3.运用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方法 |
4.构建完善的生活化教学评价体系 |
(二)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 |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
2.提高理论素质和教学能力 |
3.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
(三)创造良好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支持条件 |
1.改革和完善高考制度 |
2.开发生活化教学资源 |
3.优化学校的生活化教学条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畅销书"概说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主旨与内容 |
四、研究的意义、创新点与方法 |
五、研究的难点与步骤 |
第一章 "改天换地"、"多元并举"时代的畅销书(1949.10—1957.5) |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49.10—1957.5)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 |
四、俄苏译着的大量出版与畅销成为时代标签 |
五、爱情与性知识图书的出版传播热成了奇特风景 |
六、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二章 "斗志昂扬"、"火药弥散"时代的畅销书(1957.6—1966.4) |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57.6—1966.4)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革命文学图书出版传播遭受曲折,苏联译着出版传播暗淡下来 |
四、和平年代英模事迹畅销书骤然增多 |
五、阶级教育畅销书的出版传播热前所未有 |
六、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畅销书成为亮丽风景 |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三章 迷信盛行、万马齐喑时代的畅销书(1966.5—1976.10) |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66.5—1976.10)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毛泽东着作泛滥成"灾" |
四、"样板戏"图书独一无二 |
五、浩然作品的畅销成为奇迹 |
六、"赤脚医生"图书成为时代标志 |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四章 拨乱反正、初步改革时代的畅销书(1976.11—1982.9) |
一、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76.11—1982.9)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国民"大补"文学名着 |
四、文化教育图书猛然增多并形成销售热潮 |
五、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一批畅销书应运而生 |
六、《第二次握手》个案剖析 |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五章 改革开放、思想启蒙时代的畅销书(1982.10—1989.5) |
一、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82.10—1989.5)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邓小平着作发行量巨大 |
四、经济学教材、着作继续畅销 |
五、法律图书的出版传播开始掀起了高潮 |
六、金庸与琼瑶小说的出版传播如火山般爆发 |
七、严肃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分庭抗礼 |
八、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着作大行其道 |
九、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六章 "文革"结束前与改革开放后畅销书的比较 |
一、传播者比较 |
二、传播内容比较 |
三、传播渠道比较 |
四、受众比较 |
五、传播效果比较 |
第七章 新中国畅销书与时代变迁之关系的整体评析 |
一、时代制约着畅销书 |
二、畅销书反映着时代 |
三、畅销书影响着时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 ——芷江碧河村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文化与传播关系研究 |
(二) 大众传媒与社会文化变迁关系研究 |
(三) 简要评述 |
三、关键概念的解释 |
(一) 大众传媒 |
(二) 社会文化变迁 |
四、借鉴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
(一) 借鉴的理论 |
(二) 研究方法 |
五、主要研究内容 |
六、可能的创新性 |
七、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美丽的侗寨——碧河 |
第一节 碧河的历史与生境 |
一、历史沿革 |
二、自然生态 |
三、民族与人口 |
第二节 碧河侗族的传统文化 |
一、物质文化 |
二、制度文化 |
三、精神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从木叶传情到光电传播——碧河的媒介化生活 |
第一节 碧河的传媒发展历程 |
一、原始传媒 |
二、文字印刷传媒 |
三、电子传媒 |
四、网络传媒 |
第二节 碧河媒介化生活素描 |
第三节 碧河媒介化生活分析 |
一、受众 |
二、媒介使用概述 |
三、媒介使用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大众传媒影响下的民族社会文化变迁 |
第一节 物质文化变迁 |
一、生产方式转变 |
二、生活方式变迁 |
第二节 制度文化变迁 |
一、经济制度变迁 |
二、政治制度变革 |
三、教育制度更替 |
四、婚姻家庭嬗变 |
第三节 精神文化变迁 |
一、价值观念蜕变 |
二、健康观念凸显 |
三、维权意识增强 |
四、审美意识流变 |
五、风俗习惯转型 |
六、宗教信仰弱化 |
七、民族认同变化 |
小结 |
第四章 大众传媒的现代性反思 |
第一节 符号魅惑与社会文化变迁 |
一、传媒符号及其特点 |
二、传媒符号建构的意义 |
三、传媒符号魅惑侗族社会文化变迁 |
第二节 权力裹胁与社会文化变迁 |
一、电视是“绝对卓越”的权力关系的科技器物 |
二、国家操控下的传媒权力 |
三、传媒权力裹挟侗族社会文化变迁 |
第三节 传媒资本合谋与社会文化变迁 |
一、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文化工业 |
二、传媒与资本合谋 |
三、传媒资本合谋使侗族社会文化低俗化 |
第四节 意识形态型塑与社会文化变迁 |
一、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 |
二、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的大众传媒 |
三、意识形态型塑引起侗族社会文化变迁 |
第五节 “大众文化”与社会文化变迁 |
一、誓将媚俗化进行到底 |
二、“大众文化”:大众传媒催生的后果 |
三、“大众文化”冲击着侗族传统社会文化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研究课题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应邀出席的学术会议 |
附录D 中国传媒人类学的建构 |
(6)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 ——一位教育研究者的缕缕生活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 选题缘由及思考过程 |
二、 研究综述 |
三、 本研究的立场 |
四、 论文结构 |
五、 研究结论与有待探索的问题 |
六、 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及创新 |
第一部分 我的故事:学校知识实践中的个人生存 |
第一章 学校中的好孩子:身在其中、心在其内 |
1 、 小学--我是好孩子! |
1.1 入校门 要听话 |
1.2 好孩子 严教师 |
1.3 肯下力 开门红 |
1.4 只授受 不思考 |
1.5 温室促庸才 田野造伟人 |
2 、 初中--好孩子的挣扎 |
2.1 学呀,背呀 |
2.2 偏科与各自为政 |
2.3 陪读:沉默的大多数 |
2.4 出路与命运:两套游戏规则 |
2.5 上学也是见世面 |
2.6 权力的诱惑 |
2.7 前台的光明与后台的黑暗 |
2.8 应考作文 奴性面具 |
第二章 世界很大很精彩:身在其中、心在其外 |
3 、 高中--天高鸟难飞 |
3.1 众人皆醉,唯我独醒 |
3.2 无望的奋斗 |
3.3 学潮:思考的断裂 |
4 、 电大身份的质疑--好孩子的尴尬 |
4.1 大学 |
4.2 思考 |
4.3 困惑 |
4.4 交往 |
4.5 触动 |
4.6 后遗症 |
第三章 走出校门之后:身在其外、心在其中 |
5 、 世俗社会中的成长--自卑、伤痕、憧憬、急进、退缩 |
5.1 憧憬急进 活出点样子来 |
5.2 身人机关--心是迂儒 |
5.3 落魄之人窥视大学 |
6 、 考研初试 |
7 、 人生信条与崩溃 |
8 、 谁救我?我救谁? |
8.1 救世主下海 |
8.2 救世主的作为 |
8.3 我救谁?谁救我? |
8.4 救世主的新谋划 |
8.5 幼儿园:救世主的小舟 |
9 、 我的新生活:研究生生涯 |
9.1 理想主义与神圣情怀 |
9.2 研究生是为了做学问吗 |
9.3 博士是我的玩意儿吗 |
分析与讨论 |
第四章 被遗忘的角落--身体与情感 |
1 、 规约的身体:个体生活的漠视 |
1.1 健康就是幸福 |
1.2 体育:教育的角落和话柄 |
1.3 “伟人都是带病工作” |
2 、 爱与性的成长--学校教育的盲区 |
2.1 爱与性,怎么教育? |
2.2 “文学与科学,犹如他与她” |
2.3 浪漫不了 |
2.4 门外汉对爱情的高论 |
分析与讨论 |
第二部分 家族的故事:亲情筑起的围墙 |
第五章 社区.世界.交往 |
1 生活世界的底蕴 |
2 长幼尊卑 差序等级 |
3 社会变迁与人情变故 |
第六章 教育的影子无处不在 |
1 、 父系直系家族生活:草根阶层 |
2 、 母系家族:离乡进城 |
3 、 外围亲戚及关系网络 |
3.1 有事则聚,无事则散--我们的交往和活动 |
3.2 (父系)家族的社会地位:翻身阶级草根阶层 |
4 、 小家庭--我的家庭教育和性格的铸就 |
4.1 父母生活习性和性情 |
4.2 家政和家庭氛围 |
4.3 教子策略 |
4.4 外婆的澎湖湾是我良善的港口 |
4.5 养儿养女 |
5 、 我的童年:生命基调的养成 |
5.1 幼年的看护人 |
5.2 “假女娃子”的养成 |
第七章 生存谋划下的教育 |
1 、 求学的个人意识 |
2 、 生存谋划与教育 |
3 、 顶职和找门路 |
4 、 我的兄弟姊妹 |
分析与讨论 |
第三部分 他们的故事:地方性权力关系中的共同命运 |
第八章 我的同龄人 |
1 、 邻里.玩伴.同学 |
1.1 小巷深深几许 |
1.2 交往圈子的大与小 |
1.3 昔日教育在同伴身上的影子 |
分析与讨论 |
2 、 芸芸众生相--教育给了他们什么 |
2.1 快乐人生受惠于文凭 |
2.2 排教育毒:一位中专生的故事 |
2.3 扎根生存:一位小老板的故事 |
2.4 不上不下:一位中学农民的故事 |
2.5 跃过龙门:一位县城医生的故事 |
2.6 女性:不同的意义世界 |
分析与讨论 |
第九章 永远的新生命 |
1 晚辈的教育简况 |
2 严厉管教与溺爱 |
3 不同时代,两种童年 |
4 生存谋划与教育 |
5 我对晚辈教育的谋划 |
6 男孩:成人?成虎? |
7 同样顽皮,不同命运 |
8 对干涉晚辈教育的自我检讨 |
附录: 永远的新生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个人基本情况 |
附录二: 有关访谈对象的说明 |
附录三: 日记 |
附录四: 信件 |
附录五: 硕士论文后记 |
附录六: 座右铭 |
附录七: 2002年暑假作息表 |
附录八: 湖北省监利县前进中学1987届初三(3)班同学现供职一览(2003年) |
四、劳动者培训:几多甘甜与苦涩(论文参考文献)
- [1]笑的风[J]. 王蒙.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3)
- [2]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文化助推茶产业发展研究[D]. 王炼炼. 大理大学, 2018(01)
- [3]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研究[D]. 李璐. 贵州师范大学, 2017(02)
- [4]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D]. 易图强.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5]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 ——芷江碧河村的个案研究[D]. 龙运荣. 中南民族大学, 2011(07)
- [6]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 ——一位教育研究者的缕缕生活叙事[D]. 易东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04(01)
- [7]劳动者培训:几多甘甜与苦涩[J]. 袁也. 劳动世界,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