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民主科学的无线评稿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徐娴[1](2019)在《日伪在杭州沦陷区的奴化宣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37年12月24日,杭州沦陷。日军占领杭州初期,主要是通过维持会和自治委员会实行统治。1938年后,日本相继扶持了维新政府和汪伪政府,两个伪政权先后在杭州地区建立起了地方伪政权。日伪杭州政权以日本军事占领为靠山,不但对杭州进行了残酷的军事统治和经济上的统制,而且还开展了对民众的奴化宣传。本文聚焦从1937年杭州沦陷到1945年抗战胜利八年间,日伪政权在杭州的奴化宣传,主要内容包括日伪政权在杭州推行奴化宣传的专门组织机构,日伪推行奴化宣传的政策和策略,日伪推行奴化宣传的途径和奴化宣传的内容,此外也分析了日伪在杭州推行奴化宣传过程中的困局。日伪在杭州的奴化宣传主要是由日伪政权的宣传部门和社会管理部门负责,此外,也充分动用了大民会等伪组织的力量。日伪在推行奴化宣传的过程中,既执行了日本占领当局的总体政策,也有针对杭州的特定宣传政策。其宣传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报纸、期刊(包括各类特刊)、广播电影、集会演讲,演艺和街头标语等,其中利用各种纪念日开展的奴化宣传活动以及利用杭州佛教盛行而展开的相关宣传活动成为日伪在杭州实施奴化宣传的重要特征。日伪在推行奴化宣传的过程中,既注重在固定公共场所的宣传,也组织了在各地的各种巡回宣传活动。日伪奴化宣传的内容在不同的时期各有侧重。日军占领杭州初期,主要是通过伪政权来树立其占领者的“亲民”形象,宣扬日本军事上的不可战胜,诋毁国共合作抗战。汪伪政府时期,其奴化宣传更具有系统性,其中突出了“和平、反共、建国”等主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伪在奴化宣传中又强调了反美的内容。杭州沦陷时期日伪推行的奴化宣传并未达到日伪消弥杭州人民抗日反日思想的初衷。由于杭州周边地区抗日力量的存在,反日宣传的广泛开展,以及杭州民众各种形式的抵制和抗争,极大消解了日伪奴化宣传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日伪奴化宣传本身的虚假和欺骗性注定了其奴化宣传随着军事上的失败而失败。
覃丹[2](2017)在《公共服务视角下党校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G党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范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党校也不能置之度外。面对全球信息化的浪潮,党校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肩负着培养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重任,党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党校教育现代化,提高党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党校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提升党校办学能力的重要条件,是党校干部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经过十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各级党校的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信息技术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部门与业务部门缺乏有效沟通交流,信息化服务教学及管理工作不理想,信息化服务缺乏规范的制度约束,信息化提供的服务缺乏针对性,信息化孤岛现象严重,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尝试从公共服务视角对党校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首先,厘清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两者的概念,分析公共服务理论工具与党校信息化建设问题的适用性。其次,以G党校信息化建设为个案,从公共服务视角深入分析G党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分析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最后,从公共服务视角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和建议,为各级党校信息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尹辉[3](2015)在《当代大众传播视域下的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文中指出意识形态在两百多年间成为最复杂的概念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意识形态主要表现为以理论化形态存在的思想观念体系,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社会心理等感性形式。安全是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它在本质上是指主体不受内外威胁的客观状态。意识形态安全是意识形态因素在国家安全方面的具体表现。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制度对立斗争的过程中,它是指一国保有其核心价值的影响力,提升国民的国家认同,从而实现国家稳定、不受威胁的客观状态。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考察国家内部处于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安全状况,它同国家安全系统中的其它内容关系密切,特别是与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具有内在的关联。意识形态安全本质上是价值观念的安全,体现为人们对于主导意识形态内在价值主张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意识形态安全突出价值观安全、政治信仰安全和道德安全。当代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大众传播时代存在外部威胁和内部风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经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思想家实现了从理论到现实的转变,深刻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发展与传播,同时西方意识形态不断向我国渗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进行创新与调整,以应对内外部威胁和不断变化的传播环境。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对广泛的受众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它包括传播者、传播信息、传播体制、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因素。大众传播不仅是一种信息传播形式,它还深刻地影响社会形态,构筑一个媒介化社会。在大众传播视域中,大众传播对主导意识形态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表现为大众传播对主导意识形态的支持与维护,由于我国对大众媒体的严格规制及主导意识形态自身的科学性,大众传播对我国经济发展、民众现代观念塑造、主导意识形态传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表现为大众传播对主导意识形态的冲击与挑战,由于全球化、市场化带来的消极方面通过大众媒介传播,主导意识形态强调的集体主义价值原则被冲击、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被消解、社会主义道德核心被挑战,社会文化生态遭到破坏。那么,应当如何看待大众传播对我国主导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呢?大众传播对主导意识形态的冲击与挑战是否危及到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呢?笔者认为,当前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传播之间存在矛盾冲突,这源于主导意识形态始终具有主流化的传播压力,但是它没能很好地适应大众传播的发展变化,导致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有待提高。分析原因,这是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的,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通过大众传播释放出负面影响,主导意识形态受到大量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围和进攻及内外“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渗透影响,我国主导意识形态的大众化远未实现,同时媒介公信力牵制主导意识形态权威、“数字鸿沟”掣肘民众对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同。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大众传播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影响很大,但现有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大众传播并没有从根本上危及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尽管如此,大众传播对主导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应当被充分重视。作为依赖大众媒介的传播形式,随着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大众传播样态更加复杂,表现为媒介融合态势不断深化,传播受众圈子化、部落化、感性化,社会性媒介(主要指微博、微信、网络聊天室、网络论坛等)与私人媒介(主要指音乐播放器、DV、摄像机等私人使用的媒介)强化了信息流动的不确定性,容易传播颠覆性和选择性信息,这些信息内容鼓励个体权利和自由,使其容易与非主导、非主流的领域关连密切,蕴含着一定的社会风险。建立大众传播维护主导意识形态的机制是应对大众传播消极影响的主要策略,具体来讲:第一,利用大众媒介解决好国内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将有利于夯实主导意识形态的基础。第二,搞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点。第三,最重要的是要实现大众媒介与主导意识形态之间的和谐共生与良性互动。从途径来说,就是要利用大众传播助推主导意识形态的创新、增强主导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能力、改进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提升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与完善、有效治理大众文化“三俗”现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尤红[4](2015)在《女记者职业生涯中的社会性别建构 ——以南京电视记者为例》文中提出对女性而言,职业是女性社会性别中十分重要的社会内涵,这是由职业在社会生活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众多女子职业中,媒体业的特殊性是极其明显的。一方面,媒体为受过一定教育的知识女性实现经济自主和人格独立提供了实践机会;一方面,媒体在鼓动新思潮方面有着巨大影响;还有一方面就是媒体业中的新闻业在传统上仍然是一个男性化的领域。在这种职业的生涯发展中,女性的社会性别是如何被建构的,是媒体女性乃至处于男性话语为主导的社会中的职业女性都十分关注的话题。本文以社会性别理论作为分析视角,使用琼·斯科特(Joan Scott)的“社会性别”这一分析框架——即将社会性别视为关于两性差异的社会文化建构,可以通过文化象征、规范性概念、社会组织和机构和主体认同四个层次加以分析——考察在新闻业的职业生涯中,女记者的社会性别是如何被建构的以及女记者反过来对职业性别生态的改变。本文的研究对象“女记者”选取的是媒体中担任新闻采访工作的女性从业者,也包括之前从事一线采访工作,之后进入管理岗位的制片人、部门负责人以及频道负责人。作为江苏电视代表的江苏广电和南京广电在全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本研究聚焦于这样两个电视平台上的女记者,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本文由导论、理论与文献,研究设计、正文、分析与讨论五个部分组成。正文的核心部分围绕女记者的性别建构与反制展开。主要从职业进入的角色期望、职业征途中的性别气质建构、职业发展中的性别角色建构去分析职业生涯中女记者的性别建构,同时讨论女记者对职业性别生态的性别反制以及自我性别身份认同,这里的性别反制主要是相对于性别建构而言,指女记者通过自己的职业表现和性别特质反过来对职业性别生态产生影响和改变。首先讨论不同的职业进入的背景所对应的角色期望。接着分析职业征途中的性别气质建构。分析记者职业征途中的职业行为——电视采访和出镜对女记者性别气质的塑造,以及在采访“前台”和“后台”的不同性别地位对女记者性别气质的规训。电视采访和出镜中的女性气质与传统性别规范高度契合时,女记者的性别角色和职业角色获得了双重认可和确认;而当电视采访和出镜中的男性气质与女记者的性别身份出现冲突时,在性别建构上之所以会出现所谓“专业人士”和“主流文化所能定义的妇女”之间的紧张关系,女记者会选择顺应或挑战这种紧张,从而带来女性气质模糊或突出女性气质两个结果。同时电视采访和出镜塑造了女记者的现代女性气质。女记者的采访工作可以被视为职场的“前台”,职场交际就属于职场的“后台”。综合女记者在采访前台和后台的地位和表现,即便其因为女性性别身份在男性那里取得性别优势,可以是一离开采访前台,进入社交后台,又变成被男性关照甚至消费的对象。职业发展中的性别角色建构,是从职业发展中的职业规划和个人升迁来看女记者的性别角色建构。因为婚育给女记者带来的职业生涯的不连续,“工作母亲”这样的角色对女记者起到训诫作用。个人升迁中多年的副职岗位,使得她们处于“渴望成功”与“避免成功”的两难境地,职业发展中的性别角色在职业生涯中规训着女记者。同时,女记者在被建构的同时,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进行性别反制。她们通过在电视采访和团队管理中的的职业表现以及性别特质改变着关于女性的性别刻板印象,同时也给职业性别生态带来变化。在分析与讨论部分,阐释女记者的性别观念认知和性别身份认同状况,来分析女记者的社会性别特征,通过揭示新闻领域女性社会性别对于中国社会中女性的职业发展具有的启示意义,延展到建设对女性友好的职业文化的展望和分析。
柴亮进[5](2015)在《环滇池周边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的合理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珏[6](2014)在《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研究 ——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最近十年来,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各种新媒体以其传播迅速、搭载信息丰富、以及允许双向沟通等特点,向众多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发起了挑战和冲击。虽然到目前为止,电视新闻媒体在很多时候依然是最受关注的的新闻传播机构,但是毋庸置疑,新媒体的出现正在改变其既有的传媒生态。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和冲击,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媒体”等基本概念自然需要重新审视,而新闻的制作、传播和消费的方式也势必需要予以调整。对于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为代表的我国各级电视新闻媒体而言,如何把握新闻传播的发展走向,适应新媒体的新闻生态环境,发挥自身优势,巩固权威新闻机构的舆论主导地位,是一个全新而又值得探讨的现实课题。论文剖析了新媒体的内涵与本质,界定了所要讨论的新媒体的范畴。笔者认同“新”从来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此“新媒体”的定义也必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本文在梳理了新媒体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出了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新媒体的本质特征,并指出了具有开放平台上各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能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大范围内的人际传播等特征的新媒体才是真正对现有传统媒体具有威胁的科技进步的产物。这些新媒体形态和它们将来的发展将是电视新闻媒体的主要竞争对手。论文对新媒体带给传统新闻媒体的冲击的研究中,侧重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一是,新媒体让传统媒体的新闻把关人角色(Gatekeeping)第一次面临弱化甚至消失;二是,新媒体的技术基础使其具备了更适合于新闻传播的特点,并以新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传播作为案例予以解读。论文认为,新媒体能给传统媒体带来冲击的根本原因,在于科技的进步;而每一次巨大的科技革命,必将带来思想上、产业上和学术上的变革。论文对于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现状与困境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其传播实践的梳理与分析,并以笔者所供职的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为例,对其应对新媒体的实践进行了具体的讨论。论文还从观念、技术、机制和人员素养上对当前电视新闻媒体的困境形成的根源进行了剖析,并对央视新闻中心的一系列应对新媒体的举措进行了评估。新媒体技术发端于西方,西方国家的电视新闻媒体在新媒体实践上也先行一步,积累了若干值得国内同行借鉴的宝贵经验。本文分析了以BBC为代表的大型电视新闻媒体的转型尝试,并从技术、流程和人员等方面与央视作了对比,进而为央视新闻中心以及其他电视新闻媒体提出了创新路径建议。论文认为,新媒体形态代表了技术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目前面临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只要认清了了新媒体的本质,就可以把握电视新闻发展和变革的方向。通过技术升级和多维度合作等手段,找准自己在新媒体时代的定位。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可以成为这一变革的领导者。同时,论文还简单探讨了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和新闻业界进行更紧密协作的可能性,以保证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能满足新媒体发展战略需求。对于传统新闻媒体和科技公司的合作前景,本文也进行了展望和评估。
汤青[7](2014)在《中国传媒产业发展中技术因素影响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传媒技术是媒介发展巨大生产驱动力,它决定了传媒形态与传播方式。毋庸置疑,传播技术的升级和更新必然促进传媒产业发展,然而在传媒生产流程的各环节上,究竟哪一类技术为传媒产业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支撑,传媒技术更新又到底促进了传媒产业哪一方面的提升?为此,本文开展了中国传媒产业发展中技术因素影响实证研究。本文按照印刷、广播电视和网络等三类不同形态媒体,以数据的可获得性为条件,选取了18项技术指标以及20项传媒产业发展指标,在此基础上收集2010年至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以此考察传媒技术对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本文得出如下结论:报刊业媒介技术促进媒介生产、盈利和受众消费能力提升,但对广告开发度没有影响;广播电视技术促进媒介生产、盈利和受众消费能力提升,但对广告开发度没有影响;网络新媒体技术对传媒产业发展有正作用;传统媒体运用互联网技术获得发展机遇。在传媒新技术的推动下,中国传媒产业将向媒介多方融合、媒介形态一体化和广告投放精准化等方向发展。为此,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策略为:传统纸媒积极探索数字化出版;广播电视媒体依托新媒体技术打造品牌化;网络媒体驱动技术创新;移动新媒体探索定制化服务。
毕元辉[8](2014)在《将冷战与非殖民化相连接 ——美国对南部非洲政策的演变(1961-1991)》文中认为南部非洲是非殖民化的最后阶段,经历了冷战斗争高潮、缓和、新冷战到新缓和时代,它为研究冷战与非殖民化相互关系问题提供了一个绝好案例。本文以美国对南部非洲三个主要国家——安哥拉、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在非殖民化中的政策演变探讨冷战与非殖民化的相互关系。本文拟定在国内外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国家安全档案”、“美国政府解密文件参考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文件、各总统图书馆档案、相关的国务院、总统及国会文件为史料基础,通过美国对非殖民化过程中的南部非洲政策演变的梳理,展现美国的冷战政策与南部非洲非殖民化进程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冷战与非殖民化关系的一般规律。本文主要分为三个大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引言部分主要概括了相关的历史背景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提出本选题研究的意义及写作思路。结论部分对美国政策演变的脉络及冷战与非殖民化的相互关系试图得出自己的研究观点。正文部分则分为四章论述。第一章为背景介绍和分析部分,重点阐述了南部非洲问题(安哥拉、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问题)的由来,美国外交非殖民原则的形成,肯尼迪政府前美国对南部非洲政策的渊源。在此过程中,美国外交由以非殖民原则为指导逐渐转变为以冷战反共遏制核心,非殖民化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开始迫使美国开始制定独立的非洲政策,艾森豪威尔政府试图在非殖民原则与冷战战略之间找到理想的契合点。第二章主要论述了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代对南部非洲总体政策及分别对安哥拉、纳米比亚和罗德西亚(1980年前用此称呼)三地的政策演变脉络。肯尼迪支持民族自决的冷战国际主义在此后的南部非洲政策中留下了鲜明的特点。约翰逊时代美国集中于越南战争,在南部非洲上虽然维持肯尼迪的观念,却在政策上无所作为。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尼克松至卡特政府时期的政策演变,尼克松评估被越南战争扭曲的国家安全战略,提出了针对南部非洲的NSSM39号文件,实行以增加与白人政权交流和接触为指导的“焦油婴儿”政策。1974-1975年葡萄牙政变和葡萄牙撤出南部非洲是美国政策的转折点,结束了焦油婴儿政策。1976年基辛格试图以穿梭外交方式推动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问题解决,以防止苏联影响扩大到安哥拉以南地区。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卡特政府继承基辛格外交解决南部非洲问题的政策,但1978-1979年苏联进攻的加剧促使是美苏缓和走向新冷战时代。第四章论述了里根政府到冷战结束时代的美国应对南部非洲问题的政策。里根将遏制苏联和古巴在南部非洲的扩张为政策核心,在克罗克建设性参与政策的指导下,美国放松对南非的制裁,提出将纳米比亚独立和古巴撤军一并解决的“联系战略”。虽然经历一波三折,但1988年纽约协定的签署标志着克罗克政策的成功。1991年前后,纳米比亚独立,安哥拉内战双方签署停战协定。结论部分总结了美国在南部非洲政策发展和利益变化、政策的基本特点、美国外交中理想主义和实现主义在南部非洲政策的影响、冷战与非殖民化的相互关系。
石芳萍[9](2014)在《哈尔滨电视台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传统媒体正处于变革的关键阶段,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模式和格局,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自然不能幸免。哈尔滨电视台自成立时起,便在中国的电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在黑龙江省甚至全国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及影响力。然而,面临央视、省台以及各大卫视的强势竞争,哈尔滨电视台的生存环境愈加恶劣,加之传统媒体中的报纸、广播、杂志等要占去一部分市场,新媒体的出现更是让电视的地位风雨飘摇。如何打破僵局,突破发展瓶颈,是当前哈尔滨电视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试图总结哈尔滨电视台改革的历史规律,从中得到启示,并分析其现状与困境,提出进一步改革的意见和路径,以期能对哈尔滨电视台的改革与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篇论文主体共分为三章内容。第一章,概述哈尔滨电视台的历史改革举措与规律,阐述哈尔滨电视台目前的总体布局及影响力;第二章着重论述哈尔滨电视台面临的发展瓶颈,分析阻碍其发展的问题所在及内外因素,并提出新时期改革的新举措、新特点,以及新时期改革所面临的重重阻力。第三章,在前两章的理论与数据支撑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应该选择的改革途径,主要从内容、受众和经营管理三个大方向进行阐述,为哈尔滨电视台提出系统的改革与发展建议。
刘凯[10](2013)在《面向荆楚文化传承的数字出版产业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旨在提出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数字出版为龙头,引领数字形态文化资源制作产业集群构建数字文化资源体系,创立面向数字时代的数字形态文化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通过荆楚文化资源考察和面向三网融合服务产业的荆楚数字文化资源体系构建,论证上述政策建议的可行性。通过数字出版中英文学术文献检索和统计,发现数字出版学术研究的重大缺陷是没有讨论并发现数字出版的社会服务功能、时代文明功能和文化经济功能,从而难以为数字出版的历史使命进行定位。基于科学存在原型结构,数字出版作为一种客观的文化存在,其时间结构可以通过文化资源创造发展轨迹加以辨识,其空间结构可以通过文化资源框架加以辨识,其物质结构可以通过产业价值评价框架加以辨识。通过文化资源中英文学术文献检索和统计,发现由于缺乏考察规范,现有的学术研究对于文化资源的审视很难具有可对比性。文化资源的讨论,必须重视两类问题,一是应该建构文化资源组成因素框架,明晰研究对象:二是应该厘清文化资源的客观属性,界定研究边界。基于科学存在原型结构,逐次考察文化资源研究行为和研究对象,抽象文化资源认知体系。发现文化资源学术研究,应该考察文化资源客观自然系统,辨析文化资源语言载体系统,发掘文化资源认知对象,建构文化资源认知形态,探索文化资源认知本体,而展开文化资源有序研究的前提在于通过构建文化资源组成成份框架确定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穷举,建立文化资源组成因素一阶结构框架。以技术支撑框架和生产支撑框架为基础,通过文化资源的形成与累积历程的回溯与展望,提出人类文明断代判据,对应地建构起文化资源创造发展轨迹。文化资源创造发展轨迹表明,数字形态文化资源构建与服务将是数字文明的物质基础,数字形态文化资源网络集群创造模式将是数字文化资源构建的基础。以文化资源创造发展轨迹模型、文化资源组成因素一阶结构和资源规模为考察维度,以地域空间为背景,建构文化资源三维考察模型。以武汉地域为调查对象,在文化资源组成因素一阶结构下,简化设立荆楚基础文化资源框架,建构面向三网融合信息服务产业的武汉市地域基础文化资源三维考察模型;分别获得武汉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文化资源规模、博物(纪念)馆文化资源规模、艺术团体文化资源规模、图书音像出版类文化资源规模、期刊出版类文化资源规模,以及旅游类文化资源规模。证明在武汉地域,实体形态荆楚文化资源具有海量规模。根据文化资源组成因素一阶结构框架,提出数字形态文化资源构成框架,认为在当前,数字文化资源形式主要由实体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内容、直接构建并运行于互联网络的数字资源和虚拟交互数字内容等3种表现形式组成。对应归纳出数字形态文化资源制作与发布流程,总结出数字文化资源工业化制造体制,表明数字文化资源制作产业是构建数字形态文化资源体系不可或缺的基础。在实体文化资源考察结果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武汉地域内的数字文化资源建构路径进行考察。基于对数字文化资源的调查数据,提出4项能够表征武汉市地域基础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进展的指标,进行标准化变形后,提取到1个主成分;通过主成分综合模型,计算出武汉市基础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综合得分。经过得分排序,可以发现,在武汉地域内出版行业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程度最高,群艺馆、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程度较低。荆楚数字文化资源制作产业集群当前的工作任务是构建网站系统、虚拟旅游平台、音视频数据库、3D文物观看平台。基于数字文化资源3种表现形态,建立荆楚文化数字资源分类框架,由此产生包括24个大类、75个子类的数字形态文化资源组成成分框架,推论出由75类数字形态文化资源制作产业构建的荆楚文化数字资源制作产业集群。根据文化资源组成因素一阶结构框架,不同类型的实体文化资源之间缺少逻辑关联,导致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源制作产业呈现为孤岛型结构。只有数字出版能够从逻辑上,向下引领文化资源制造产业,向上支撑三网融合信息服务产业,故而数字出版能够担当引领数字文化资源制作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承担起构建数字文化服务战略新兴性产业的重任。面向数字文化服务战略新兴性产业构建,以数字出版为龙头,提出荆楚文化数字形态资源制作产业集群科技发展促进政策备选框架,包括荆楚文化数字形态资源关键制作技术创新计划研究选题备选清单、荆楚文化数字形态资源制作示范流程培育计划研究选题备选清单、荆楚文化数字形态资源制作企业成长扶植计划研究选题备选清单、荆楚文化数字形态资源制作产业集群振兴计划研究选题备选清单等。
二、建设民主科学的无线评稿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民主科学的无线评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日伪在杭州沦陷区的奴化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写作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一章 杭州沦陷及日伪政权的建立与流变 |
一、杭州沦陷 |
二、伪政权的建立 |
三、日伪政权中的宣传机构 |
第二章 日伪奴化宣传的政策与策略 |
一、日伪奴化宣传政策的制定 |
二、日伪在杭州沦陷区推行奴化宣传的策略 |
第三章 日伪奴化宣传的途径与内容 |
一、日伪在杭州的报刊宣传 |
二、广播与电影 |
三、集会演讲、演艺、标语及其他方式 |
第四章 日伪奴化宣传的困局 |
一、抗日力量的反日宣传 |
二、民众对日伪奴化宣传的抵制与抗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公共服务视角下党校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G党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公共服务的基本理论 |
2.1.1 公共服务与公共物品的界定 |
2.1.2 公共服务理论发展与内涵 |
2.2 党校信息化 |
2.2.1 信息化的概念内涵 |
2.2.2 党校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
2.2.3 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
2.2.4 党校信息化建设成果准公共物品属性分析 |
第三章 党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以G党校信息化为例 |
3.1 G党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
3.1.1 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迅速 |
3.1.2 信息化管理及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
3.1.3 信息化技术日益广范应用 |
3.1.4 信息化服务信息资源丰富 |
3.1.5 信息化安全有保障,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二级测评 |
3.2 党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信息化服务质量不高 |
3.2.2 信息化服务提供与需求存在矛盾 |
3.2.3 信息化服务资源没有发挥最大效用,孤岛现象严重 |
3.2.4 技术人员信息化服务能力和素质不够高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信息化服务意识缺乏 |
3.3.2 信息化服务需求重视不足 |
3.3.3 信息化建设缺乏长远的目标和规范统一的管理机制 |
3.3.4 信息化服务团队建设不力 |
第四章 公共服务视角下完善党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
4.1 建构服务型为主的价值理念,增强服务意识 |
4.2 重视对服务对象需求的研究,深化信息化服务范围和程度 |
4.3 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的机制、制度 |
4.4 注重信息化团队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和创新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当代大众传播视域下的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意识形态安全成为当代世界的突出问题 |
(二)当代中国主导意识形态传播面临复杂局面 |
(三)大众传播成为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因素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分析 |
(一)意识形态安全概念的提出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四)当前我国学术界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的成绩、困难与不足 |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内容 |
(三)重点与难点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
一、安全、国家安全和文化安全的内涵 |
(一)安全与国家安全含义的厘定 |
(二)文化安全的内涵与定位 |
二、意识形态概念分析 |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本质与形式 |
(二)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 |
(三)大众媒介与意识形态 |
三、意识形态安全分析 |
(一)意识形态安全在国家安全系统中的位置 |
(二)意识形态安全的本质 |
(三)意识形态安全的构成要素 |
四、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分析 |
(一)大众传播的含义与特征 |
(二)大众文化概念与理论 |
(三)大众传播与意识形态 |
第二章 当代中国大众传播的多维度分析 |
一、当代中国大众传播传播者分析 |
(一)当代中国大众传播传播者的主要构成及角色 |
(二)当代中国大众传播传播者的隐忧与问题 |
二、当代中国大众传播信息分析 |
(一)当代中国大众传播新闻信息分析 |
(二)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广告信息分析 |
(三)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娱乐信息分析 |
三、当代中国大众传播体制分析 |
(一)当代中国大众媒体的工作体制 |
(二)当代中国大众传播的规制力量 |
(三)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发展动力分析 |
四、当代中国大众媒介分析 |
(一)当代中国大众媒介的主要构成与特点 |
(二)当代中国大众媒介的社会功能 |
(三)当代中国大众媒介的发展趋势 |
五、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受众分析 |
(一)西方语境中的受众观 |
(二)中国语境中的受众观 |
(三)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受众特征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演进与发展困境 |
一、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与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观 |
(二)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影响 |
(三)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建设 |
(四)毛泽东的意识形态思想 |
(五)邓小平的意识形态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的阐释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二)列宁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三)斯大林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四)毛泽东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五)邓小平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三、中国语境下的意识形态发展与困境 |
(一)毛泽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的曲折发展 |
(二)当前我国社会的意识形态矛盾与变革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
一、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支持与维护 |
(一)大众媒介助推社会发展 |
(二)大众传播成为民众现代观念的重要来源 |
(三)大众传播的主导意识形态传播优势 |
二、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与挑战 |
(一)大众传播与主导意识形态之间的主要矛盾 |
(二)大众传播对主导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 |
(三)大众传播冲击主导意识形态的原因分析 |
三、当代中国大众媒介影响主导意识形态的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 |
(一)浙江农村青少年大众传媒接触及影响实证研究 |
(二)大众文化实例—长沙“琴岛之夜”演出分析 |
第五章 大众传播视域下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思考 |
一、大众传播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机制与策略 |
(一)解决好国内的具体问题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 |
(二)搞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点 |
(三)实现大众媒介与主导意识形态的和谐共生与良性互动是关键 |
二、国外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经验与改革教训 |
(一)美国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结构特点与传播经验 |
(二)前苏联社会改革过程中新闻舆论失控的教训 |
三、实现大众媒介与主导意识形态和谐共生与良性互动的途径方法 |
(一)利用大众传播助推主导意识形态的不断创新 |
(二)利用大众媒介增强主导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能力 |
(三)利用大众传播改进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 |
(四)利用大众传播者提高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 |
(五)利用大众媒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与完善 |
(六)治理大众文化“三俗”现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女记者职业生涯中的社会性别建构 ——以南京电视记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女记者群体规模的增长 |
二、女记者带来的新闻业变化 |
三、江苏电视的行业崛起 |
四、女记者对江苏电视的贡献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记者 |
二、职业 |
三、职业生涯 |
四、性别期望 |
五、性别角色 |
六、性别认同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回顾 |
一、社会性别理论的渊源 |
二、社会性别理论的概念分析 |
三、社会性别视角的特征 |
第三节 经验研究回顾 |
一、职业与社会性别研究 |
二、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 |
三、对新闻从业者的研究 |
四、对女记者的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研究对象选取 |
二、研究对象情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质性研究法 |
二、研究资料来源 |
第四章 职业进入的角色期望 |
第一节 院校派的进入:在职业与性别角色间寻找平衡 |
第二节 非院校派的进入:在职业与性别角色间关注一方 |
第五章 职业征途中的性别气质建构 |
第一节 “采访”与“出镜”:性别气质建构一 |
一、性别化的电视采访 |
二、电视出镜的争取 |
三、“采访”和“出镜”中的性别气质建构 |
第二节 “前台”与“后台”:性别气质建构二 |
一、女性性别身份在“前台”的优势 |
二、“后台”:被消费对象 |
第六章 职业发展中的性别角色建构 |
第一节 “男外女内”:工作母亲 |
第二节 “男主女从”:当好副手 |
第七章 职业生涯中的性别反制 |
第一节 “母亲”与“性对象”:女记者角色的隐形文本 |
第二节 女性优势:善用或拒绝 |
一、善用女性优势 |
二、拒绝女性优势 |
第三节 闯入“男性新闻”禁区的“女汉子” |
一、走出传统性别角色 |
二、远离传统性别话语内容 |
第四节 女性的管理:改变性别刻板印象 |
一、对性别刻板印象的抵制 |
二、渐成中的女性管理风格 |
三、女性化方式的管理 |
第八章 讨论与分析 |
第一节 女记者的社会性别特征 |
一、女记者性别观念认知 |
二、女记者性别身份认同 |
第二节 新闻领域女性社会性别的启示 |
一、女性主体意识:觉醒与迷失 |
二、现代职业女性:被建构与反制 |
三、重新界定角色:平衡工作与家庭 |
四、中国社会性别:复苏与渗透 |
第三节 建设对女性友好的职业文化 |
一、职业如何对待女性:由排斥转向接纳 |
二、职业如何接纳女性:接纳性别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提纲 |
致谢 |
(5)环滇池周边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的合理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时间范围 |
三、空间范围 |
四、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五、研究综述 |
第一章 环滇池周边地区近现代史概述与特点分析 |
第一节 环滇池周边地区近现代史概述 |
第二节 环滇池周边地区近现代史特点分析 |
第二章 环滇池周边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的分布与种类 |
第一节 环滇池周边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的分布 |
第二节 环滇池周边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分类 |
第三章 环滇池周边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合理利用分析 |
第一节 环滇池周边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合理利用现状 |
第二节 环滇池周边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合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环滇池周边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合理利用对策研究 |
第一节 环滇池周边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
第二节 环滇池周边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合理利用的思路与原则 |
第三节 环滇池周边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合理利用的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研究 ——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论文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媒体的力量 |
1.1.2 新媒体对新闻传媒业的冲击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问题 |
1.2.3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4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1.4.2 研究的方法 |
2 新媒体与电视新闻媒体的关系 |
2.1 新媒体及其发展概述 |
2.1.1 新媒体的含义与本质 |
2.1.2 新媒体的特征 |
2.1.3 新媒体的发展历程 |
2.2 新媒体带给电视新闻媒体的变化 |
2.2.1 把关人理论的扩展和修正 |
2.2.2 突发灾难事件的传播模式被颠覆 |
3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现状与困境 |
3.1 电视新闻媒体的现状 |
3.1.1 电视新闻媒体渐成老年人“专利” |
3.1.2 广告向新媒体大迁徙 |
3.1.3 舆论影响力减小 |
3.1.4 多屏战略任重道远 |
3.2 电视新闻媒体面临的困境 |
3.2.1 话语权降低 |
3.2.2 受众流失 |
3.2.3 广告收入下滑 |
3.3 困境的原因分析 |
3.3.1 观念上的保守 |
3.3.2 组织机构上的限制 |
3.3.3 电视新闻生产技术上相对落后 |
3.3.4 人员素养跟不上网络时代的要求 |
4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媒体策略的研究 |
4.1 央视新闻中心的新媒体实践 |
4.1.1 新闻中心的新媒体发展现状 |
4.1.2 新闻中心的新媒体工作流程 |
4.1.3 新媒体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
4.2 央视新闻中心的新媒体战略 |
4.2.1 新媒体战略总体规划 |
4.2.2 新闻生产流程升级战略 |
4.2.3 新媒体内容发展战略 |
4.2.4 新媒体渠道发展战略 |
4.2.5 央视新媒体的其他战略构想 |
4.3 央视新闻中心的新媒体战略分析与评价 |
4.3.1 是否理清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关系 |
4.3.2 是否认清了新媒体的本质 |
4.3.3 思维和组织结构的转变 |
4.3.4 央视新闻的优势与坚持 |
5 我国电视新闻媒体应对新媒体冲击的对策探讨 |
5.1 西方国家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实践 |
5.1.1 BBC:新媒体变革的先锋 |
5.1.2 CNN:公民新闻的典范iReport |
5.1.3 FOX:媒介融合的集团运作 |
5.1.4 西方学术界对后工业时代的新闻业的思考 |
5.2 国内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路径 |
5.2.1 打造新媒体视频产品品牌 |
5.2.2 电视新闻生产流程和机制的革新 |
5.2.3 重视多维度的合作 |
6 研究总结和展望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中国传媒产业发展中技术因素影响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传媒产业发展中技术因素影响的指标选择 |
2.1 传媒产业技术影响因素指标 |
2.1.1 传媒产业技术因素指标内涵 |
2.1.2 传媒产业技术因素指标选择 |
2.2 传媒产业发展指标 |
2.2.1 传媒产业发展指标内涵 |
2.2.2 传媒产业发展指标选择 |
第3章 传媒产业发展中技术因素影响的假设与模型 |
3.1 研究假设 |
3.1.1 报刊业技术对传媒产业发展有正作用 |
3.1.2 广播电视技术对传媒产业发展有正作用 |
3.1.3 网络新媒体技术对传媒产业发展有正作用 |
3.2 模型构建 |
3.2.1 相关分析模型 |
3.2.2 回归分析模型 |
3.3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数据处理 |
第4章 传媒产业发展中技术因素影响实证分析 |
4.1 描述分析 |
4.1.1 技术因素指标描述分析 |
4.1.2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指标描述分析 |
4.2 相关分析 |
4.2.1 技术因素与传媒产业当年度发展相关分析 |
4.2.2 技术因素与传媒产业隔年度发展相关分析 |
4.3 回归分析 |
4.3.1 报刊业技术因素与传媒产业发展回归分析 |
4.3.2 广播电视技术因素与传媒产业发展回归分析 |
4.3.3 网络新媒体技术因素与传媒产业发展回归分析 |
第5章 基于技术因素影响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趋势与策略 |
5.1 技术因素影响下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趋势 |
5.1.1 媒介多方位融合 |
5.1.2 媒介形态一体化 |
5.1.3 广告投放精准化 |
5.2 基于技术因素影响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策略 |
5.2.1 传统纸媒积极转型数字化出版 |
5.2.2 广播电视媒体依托新媒体技术打造品牌化 |
5.2.3 网络媒体驱动技术创新 |
5.2.4 移动新媒体探寻定制化服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将冷战与非殖民化相连接 ——美国对南部非洲政策的演变(1961-199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本文研究涉及的概念及相关问题 |
二、 本研究的意义和创新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南部非洲问题及美国对非洲政策的由来 |
第一节 南部非洲的殖民化与非殖民化 |
一、 南部非洲的殖民化 |
二、 南部非洲的非殖民化 |
三、 南部非洲问题的由来 |
第二节 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的非洲政策 |
一、 美国外交中“非殖民原则”的形成——从威尔逊到罗斯福 |
二、 1933-1957 年的美国与非洲关系 |
小结 |
第二章 美国对南部非洲非殖民化政策的形成(1961‐1968) |
第一节 新时代·新战场·“新边疆”——肯尼迪时代的南部非洲及总体政策观 |
一、 1960 年代的南部非洲:新时代和新战场 |
二、 “新边疆”——肯尼迪的新非洲政策观念与新机制 |
三、 南部非洲总体政策概述 |
第二节“政治上脱离,经济上联系”——约翰逊的南部非洲政策 |
一、 “善意的忽视”形成的原因 |
二、 “政治上脱离,经济上联系” |
1.“政治上脱离” |
2.“经济上联系” |
3.“政治上脱离、经济上联系”的有限性 |
第三节 “自由主义的新边疆”:肯尼迪政府对安哥拉政策(1961‐1963) |
一、 安哥拉——肯尼迪新非洲政策试金石 |
二、 肯尼迪的新政策 |
三、 政策评估与分析 |
第四节 自由主义的余温——约翰逊政府对安哥拉政策 |
一、 中国在非洲影响的加强与对安哥拉政策的酝酿 |
二、 安德森计划 |
三、 自由主义的消逝——1966 年以后的政策 |
四、 小结:边缘化的安哥拉政策 |
第五节 “以英国为主导”: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罗德西亚政策(1961-1968)87 |
一、 中非联邦解体与“罗德西亚危机” |
二、 肯尼迪政府的反应与对策 |
三、 配合英国,实施制裁与孤立:约翰逊政府的反应与对策 |
第六节 肯尼迪‐约翰逊对纳米比亚政策 |
一、 1961 年以前的美国政策 |
二、 肯尼迪政府的政策:整体视角 |
三、 约翰逊政府时期的政策:反对奥登达尔计划 |
小结 |
第三章 尼克松‐福特‐卡特政府的南部非洲政策(1969‐1980) |
第一节 从“焦油婴儿”的选择到深度卷入南部非洲问题(1969‐1974) |
一、 “焦油婴儿”政策选择:《国家安全研究第 39 号备忘录》 |
二、 NSSM39 下的南部非洲政策表现 |
三、 政策评估 |
四、 卷入南部非洲:干涉安哥拉及基辛格的“穿梭外交”(1974‐1976) |
第二节 卡特政府的南部非洲政策:从支持“多数人统治”到“新冷战”的过渡(1977‐1980) |
一、 卡特政府人权外交和支持多数人统治政策的形成背景 |
二、 推动南部非洲多数人统治(1977‐1978) |
三、 卡特新政策的限度与转向新冷战 |
第三节 卷入安哥拉内战 |
一、 1969‐1974 美国对安哥拉政策 |
二、 秘密干涉安哥拉(1974‐1976) |
三、 1976-1980 年美国对安哥拉政策 |
四、 对美国卷入安哥拉内战的评估与分析 |
第四节 美国与罗德西亚独立的解决 |
一、 “罗德西亚共和国”建立与国际制裁的继续(1969‐1974) |
二、 “焦油婴儿”选择下的美国对罗德西亚政策(1969‐1974) |
三、 促进多数人统治的实现: 1976 年基辛格的外交努力 |
四、 卡特时代期的美国对罗德西亚政策(1977‐1980) |
第五节 美国与纳米比亚问题的演变(1969‐1980) |
一、 1969-1976 美国的纳米比亚政策 |
二、 卡特的纳米比亚政策 |
小结 |
第四章 里根政府时南部非洲政策(1981‐1989) |
第一节 “建设性参与”政策及演变 |
一、 克罗克的“建设性参与”政策及其主张 |
二、 “建设性参与”政策的实施(1981‐1984) |
三. “建设性参与”政策的实施(1985‐1988) |
四、 政策评估 |
第二节 里根的安哥拉政策:双轨战略 |
一、 里根政府的政策转折:“联系战略” |
二、 里根主义在安哥拉:援助安盟 |
三、 “联系战略”的艰难进展(1985‐1988) |
第三节 里根政府的纳米比亚政策 |
一、 恢复纳米比亚谈判 |
二、 引入“联系战略” |
三、 《纽约协定》与纳米比亚独立 |
小结 |
结语 |
一、 尾声(1989‐1991 年):纳米比亚的独立与安哥拉内战的结束 |
二、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哈尔滨电视台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 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哈尔滨电视台历史改革与现状概述 |
第一节 哈尔滨电视台改革的历史回眸 |
一、 创业探索阶段(1981-1986) |
二、 发展改革阶段(1986-2003) |
三、 全方位革新阶段(2003-2012) |
第二节 哈尔滨电视台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
一、 哈尔滨电视台的管理体制 |
二、 哈尔滨电视台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哈尔滨电视台总体布局及频道设置 |
一、 哈尔滨电视台总体布局 |
二、 哈尔滨电视台频道设置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哈尔滨电视台的“内忧外患”及当前改革举措分析 |
第一节 哈尔滨电视台内部发展瓶颈 |
一、 自办精品栏目少 |
二、 人才结构有待完善 |
三、 新媒体阵地开发不足 |
四、 经营创收渠道单一 |
第二节 哈尔滨电视台面临的外部生存环境 |
一、 省台、央视等电视媒体的强势竞争 |
二、 与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境外媒体共分市场 |
三、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强烈冲击 |
第三节 新时期改革的思路及面临的阻力 |
一、 新时期改革新举措和新思路 |
二、 改革阻力重重,步履维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哈尔滨电视台发展策略分析 |
第一节 内容为王增强服务意识 |
一、 创新栏目模式,精确栏目定位 |
二、 以名主持人、名记者打造栏目知名度 |
三、 向服务型电视发展模式转变 |
第二节 加强交流争取受众 |
一、 占领网络、微博等媒体新阵地 |
二、 组织媒体活动,提高受众参与度 |
三、 争取上星,增加覆盖 |
第三节 加强电视台经营管理 |
一、 开创多元化经营渠道 |
二、 实施人才强台战略 |
三、 走共同发展的“协作”之路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面向荆楚文化传承的数字出版产业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数字出版的起源追溯 |
1.2 数字出版研究的整体状态 |
1.2.1 数字出版中文学术研究状态 |
1.2.2 数字出版英文检索文献研究综述 |
1.2.3 本节小结 |
1.3 数字出版产业价值的考察 |
1.3.1 产业价值评价框架 |
1.3.2 数字出版文明发展历史轨迹定位的考察 |
1.3.3 数字出版的社会功能 |
1.3.4 数字出版产业任务 |
1.3.5 数字出版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
1.4 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2章 文化资源学术文献研究方向考察 |
2.1 文化资源中文学术文献的研究方向 |
2.2 cultural resources学术文献研究方向考察 |
2.3 小结 |
第3章 文化资源创造发展轨迹模型 |
3.1 文明断代 |
3.2 文化资源的创造特征 |
3.2.1 原始文明时代文化资源构建 |
3.2.2 农业文明时代文化资源构建 |
3.2.3 工业文明时代文化资源构建 |
3.2.4 数字文明时代文化资源构建 |
3.3 文化资源的发展历程 |
第4章 文化资源考察框架 |
4.1 科学存在原型结构 |
4.2 文化资源考察结构 |
4.2.1 文化资源客观自然系统 |
4.2.2 文化资源的语言载体系统 |
4.2.3 文明资源认知对象 |
4.2.4 文化资源组成因素一阶结构 |
4.2.5 文化资源组成因素二阶结构 |
第5章 荆楚实体基础文化资源考察 |
5.1 基于文化资源三维考察模型的基础文化资源调查方案 |
5.2 武汉地域荆楚实体文化资源调查结果 |
5.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文化资源调查 |
5.2.2 博物(纪念)馆 |
5.2.3 艺术团体文化资源调查 |
5.2.4 图书音像出版类文化资源调查结果 |
5.2.5 期刊出版类文化资源调查 |
5.2.6 旅游类文化资源调查 |
5.3 小结 |
第6章 数字文化资源制作产业 |
6.1 文化资源数字化形式 |
6.1.1 纸印文献资源数字化 |
6.1.2 直接在网络上产生的数字化资源 |
6.1.3 基于虚拟技术的数字形态文化资源 |
6.2 数字文化资源的制作与发布流程 |
6.2.1 纸印出版物和影音像出版物数字化流程 |
6.2.2 网络原创文学的发布流程 |
6.2.3 网络广播剧的生产流程 |
6.2.4 手机单机游戏的制作流程 |
6.2.5 网络游戏开发流程 |
6.2.6 基于虚拟现实交互的数字文化资源构建 |
6.3 数字文化资源制作产业 |
6.3.1 纸印出版物和影音像出版物数字资源制作及服务产业 |
6.3.2 网络原创文学数字资源制作及服务产业 |
6.3.3 网络广播剧数字制作及服务产业 |
6.3.4 手机游戏数字资源制作及服务产业 |
6.3.5 网络游戏数字资源制作及服务产业 |
6.3.6 基于虚拟现实交互的数字文化资源制作及服务产业 |
6.4 小结 |
第7章 荆楚文化数字资源调查 |
7.1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文化资源数字化状况调查 |
7.2 历史文物类文化资源数字化状况调查 |
7.2.1 可移动类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状况调查 |
7.2.2 不可移动类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状况调查 |
7.3 数字期刊类文化资源数字化状况调查 |
7.4 图书类文化资源数字化状况调查 |
7.5 艺术剧团类文化资源数字化状况调查 |
7.6 旅游类文化资源数字化状况调查 |
7.7 武汉市地域基础文化资源调查数据主成分分析 |
7.7.1 主成分分析模型 |
7.7.2 数据分析 |
7.8 小结 |
7.8.1 武汉市地域基础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状况评估 |
7.8.2 武汉市地域实物形态基础文化资源及数字化建设的现状 |
第8章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政策设计 |
8.1 数字出版产业对于荆楚文化数字资源制作的战略性先导地位 |
8.2 以数字出版为龙头的荆楚文化数字资源制作产业集群科技发展促进政策备选框架 |
8.2.1 以数字出版为龙头的荆楚文化数字资源制作产业集群科技发展促进政策框架设计 |
8.2.2 以数字出版为龙头的荆楚文化数字资源关键制作技术创新计划研究选题备选清单 |
8.2.3 以数字出版为龙头的荆楚文化数字资源制作示范流程培育计划研究选题备选清单 |
8.2.4 以数字出版为龙头的荆楚文化数字资源制作企业成长扶植计划研究选题备选清单 |
8.2.5 以数字出版为龙头的荆楚文化数字资源制作产业集群振兴计划研究选题备选清单 |
8.3 小结 |
第9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四、建设民主科学的无线评稿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日伪在杭州沦陷区的奴化宣传研究[D]. 徐娴.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2]公共服务视角下党校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G党校为例[D]. 覃丹. 广西大学, 2017(11)
- [3]当代大众传播视域下的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 尹辉. 兰州大学, 2015(03)
- [4]女记者职业生涯中的社会性别建构 ——以南京电视记者为例[D]. 尤红. 南京大学, 2015(01)
- [5]环滇池周边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的合理利用研究[D]. 柴亮进. 云南大学, 2015(09)
- [6]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研究 ——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为例[D]. 王珏. 武汉大学, 2014(06)
- [7]中国传媒产业发展中技术因素影响实证研究[D]. 汤青. 湖南大学, 2014(05)
- [8]将冷战与非殖民化相连接 ——美国对南部非洲政策的演变(1961-1991)[D]. 毕元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9]哈尔滨电视台改革与发展研究[D]. 石芳萍. 黑龙江大学, 2014(10)
- [10]面向荆楚文化传承的数字出版产业建构研究[D]. 刘凯. 武汉理工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