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基因水稻的研究和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秀杰[1](2020)在《转基因水稻检测方法与标准物质研究》文中指出转基因水稻的研发技术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转化体获得不同国家的安全许可或进入田间试验,但作为重要主粮,其产业化及安全性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有关转基因水稻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和民众恐慌,国内外都高度重视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评价与监管检测工作。因此,加强转基因水稻检测方法与标准物质的研究,提升监管能力水平十分必要。本研究首先针对基于硅基质膜柱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开发了新型植物种子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同时对水稻种子研磨粒度与基因组DNA提取质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提高基因组DNA质量和得率,为下一步PCR检测提供基础;其次对已发现的和本研究开发的水稻内标准基因,以及反应体系与程序进行优化筛选、深入研究,研制了水稻内标准基因检测方法标准;再次对转基因水稻的筛选元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转基因水稻筛查检测方法,构建了检测用阳性标准质粒;最后成功研制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克螟稻基因组DNA标准物质,为检测提供物质基础。这些结果为我国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与管理、标识制度的实施,以及监管检测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本研究我们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研发了一种新型植物种子DNA提取试剂盒。基于核酸的PCR技术是转基因检测最稳定、可靠、高效的方法,而获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是保证检测结果的重要基础,各生物公司也相继开发了多种DNA提取的试剂盒,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提取质量和得率不高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本研究基于硅基质膜柱的方法,通过对过柱缓冲液的pH值和盐浓度的优化,研发一种植物种子DNA提取试剂盒,与市售业内评价较高的试剂盒相比,在基因组DNA提取质量和得率上都有显着提高,并针对水稻种子研磨粒度对基因组DNA提取效率开展研究,为下一步PCR检测提供了基础;2.研制了转基因水稻内标准基因检测的国家标准。国内外相继建立了多种转基因水稻转化体特异性检测方法,但由于不同内标准基因的使用,影响了检测结果间的可比性。本研究以国内外标准、文献中已发表的水稻内标准基因,以及通过本研究筛选的新水稻内标准基因为对象,设计引物及探针,比较不同内标准基因在不同水稻品种中的差异性和检测的灵敏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筛选出具有较好的种间特异性、种内一致性、拷贝数稳定,以及灵敏度较高的水稻内标准基因,并对其PCR扩增检测相关的反应程序和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标准化水稻内标准基因的普通PCR及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进一步为我国转基因水稻安全管理、标识制度的实施,以及转基因检测标准化提供技术支撑;3.建立了转基因水稻筛选检测方法,构建了阳性标准质粒。在转基因水稻日常检测中,各检测机构没有确定统一的检测参数,时而会出现相同样品在不同检测机构之间检测结果不同的现象,给客户及政府执法带来了不确定性,也给检测机构带来了不必要的纠纷。本研究收集、统计了国内外报导的转基因水稻外源元件,并分析这些元件的使用频率及覆盖率,进一步建立了转基因水稻的筛查检测方法,同时构建了筛查与特定转化体检测用阳性标准质粒,为转基因水稻的监管检测提供了统一标准;4.研制了转基因水稻克螟稻基因组DNA标准物质。转基因抗虫水稻克螟稻在我国已进入生产性试验研究阶段,国内外都非常关注,其检测方法及检测标准已相继发布,但至今尚未有检测用标准物质或标准品。本研究以克螟稻为基础材料,建立了克螟稻数字PCR检测方法,提取其基因组DNA,通过均匀性和稳定性测试,以数字PCR方法通过8家实验室联合定值,成功研制了克螟稻基因组DNA标准物质,填补了国内空白,也为水稻的监管检测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
付健美[2](2018)在《通过基因差异表达及蛋白互作研究抗虫转基因水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非预期效应》文中研究指明限制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环境安全问题,其中转基因水稻逃逸出农田生态系统后,能否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持续存在下去甚至进一步扩散,是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必须解决的环境安全问题之一。抗虫转基因水稻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适合度及转录组水平上的基因差异表达已有较多研究和报道,但是对其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适合度及其基因差异表达、蛋白互作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商业化潜力较大的转cry1Ab/c水稻华恢1号(HH1)、转cry1 C*/bar基因水稻TIC-19及其亲本水稻明恢63(MH63)为材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杂草竞争、荒地土壤、盐碱土壤条件:(1)研究了其在上述不同种植条件的适合度;(2)利用组学技术研究转cry1C*/bar基因水稻T1C-19在杂草竞争和荒地土壤条件下的基因差异表达;(3)探索了 HH1表达的外源蛋白Cry1Ab/c与水稻内源蛋白的相互作用、外源Cry1Ab/c蛋白的细胞膜定位及其与水稻内源膜蛋白的相互作用,以及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开花蛋白的互作。本研究结果可为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TIC-19的商品化种植提供环境安全方面的科学依据。具体结果如下:1.模拟不同自然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T1C-19的适合度本研究以抗虫转基因水稻HH1、T1C-19为研究材料,模拟了其在不同自然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HH1和T1C-19的株高、分蘖数、地上干生物量等营养生长指标和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等生殖指标以及外源Bt蛋白的表达量:在模拟农田土壤和盐碱土壤条件下,盐碱土壤条件的2个外源Bt蛋白的表达量均较农田土壤条件更低。对于转基因水稻HH1,相同土壤条件下的分蘖数以及生物量等营养生长指标和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等生殖指标均显着低于亲本水稻MH63,呈现现出显着的适合度代价,同时这种适合度代价在盐碱土壤条件更为明显。对于转基因水稻T1C-19,其在农田土壤条件下的株高、分蘖数以及生物量等营养生长指标和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等生殖生长指标均显着低于亲本水稻MH63;盐碱土壤条件下,T1C-19仅分蘖数及生物量显着低于亲本水稻MH63,其余营养生长指标与亲本水稻MH63没有显着差异,但是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等生殖生长指标显着高于亲本水稻MH63。另外,在农田土壤条件和盐碱土壤条件下,HH1较MH63的抽穗期平均延迟了12d和25d,T1C-19与MH63的抽穗期相似。在模拟无杂草竞争的荒地土壤、杂草竞争的农田土壤和杂草竞争的荒地土壤3种胁迫种植条件下,转基因水稻HH1、T1C-19的外源Bt蛋白的表达量显着低于无杂草竞争的农田土壤条件。对于HH1,在无杂草竞争的农田和荒地土壤条件下,除株高外,分蘖数、叶面积、叶SPAD值以及生物量等营养生长指标和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等生殖指标均显着低于亲本水稻MH63,呈现出显着适合度成本。在杂草竞争的农田和荒地土壤条件下,HH1的株高、分蘖数、生物量等营养生长指标与MH63没有显着差异,但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以及结实率显着高于亲本水稻MH63。对于T1C-19,在无杂草竞争的农田和荒地土壤条件下,分蘖数、叶面积、叶SPAD值以及生物量等营养生长指标和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等生殖能力均显着低于亲本水稻MH63。然而在杂草竞争的农田和荒地土壤条件下,T1C-19的株高、分蘖数、地上部干生物量等营养生长指标及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以及结实率均与亲本MH63水稻没有显着差异。2.杂草竞争和荒地土壤种植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T1C-19的基因差异表达以转基因水稻T1C-19及其亲本水稻MH63为研究材料,在模拟无杂草竞争的农田和荒地土壤和杂草竞争的农田和荒地土壤4种种植条件下,通过测定水稻的转录组和蛋白组,研究了其基因差异表达: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4种种植条件下,与MH63相比,T1C-19总计有3786个差异基因,其中150个为共有差异基因,占整个水稻转录组的0.4%,分析这些共有差异基因由外源基因插入引起。另外对于T1C-19和MH63,与无杂草竞争的农田土壤(对照)相比,无杂草竞争的荒地土壤条件的差异基因数量分别为1084个和1234个,杂草竞争的农田土壤条件的差异基因数量为963个和1226个,杂草竞争的荒地土壤条件的差异基因数量为1053个和1505个,总计有2743和2200个,占水稻整个转录组的8.50%和6.86%,该结果表明种植条件对水稻的基因表达有显着影响,且显着高于外源基因插入对水稻的基因表达影响。上述与外源基因插入相关的150个共有差异基因可以显着富集到植物的光合作用(Lhb1、Lhcb2、Lhcb3和Lhcb5)、光反应的节律变化(FKF1、PRR)、植物细胞内吞作用及植物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HSP70)。采用qPCR技术验证了显着富集在这4条通路中的7个共有差异基因在T1C-19和MH63中的mRNA表达量发现,在上述4种种植条件下T1C-19均较MH63显着下调,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采用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证实了外源Cry1C*蛋白可与该4条通路上的光合天线蛋白Lhb1等6个共有差异基因表达的内源蛋白互作。另外,尽管转基因水稻T1C-19与亲本水稻MH63在3种不同胁迫种植条件下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和表达量均有一些差异,却能显着富集到相似的功能通路中,推测外源cry1C*/bar基因插入可能并不会显着改变转基因水稻T1C-19对胁迫种植条件的适应性。蛋白组测序结果显示:4种种植条件下,与MH63相比,T1C-19总计有2177个差异蛋白,其中121个为共有差异蛋白,占整个水稻蛋白组的1.7%,分析这些共有差异蛋白由外源基因插入引起。对于T1C-19和MH63,与无杂草竞争的农田土壤条件相比,无杂草竞争的荒地土壤条件的差异蛋白数量分别为411个和300个,杂草竞争的农田土壤条件的差异蛋白数量为662个和430个,杂草竞争和荒地土壤复合条件下的差异蛋白数量为309个和375个,总计有1028个和839个,占水稻整个蛋白组的15.52%和11.87%,该结果表明种植条件对水稻内源蛋白的表达有显着影响,且远远高于外源基因对水稻内源蛋白表达的影响。对这些共有的差异表达蛋白在生物学功能分类上进行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T1C-19与MH63相比,121个差异表达蛋白仅显着富集到叶绿体的核糖体参与的信号通路中。另外,尽管转基因水稻T1C-19与亲本水稻MH63在3种不同胁迫种植条件下的差异表达蛋白数目和表达量均有一些差异,却能显着富集到相似的功能通路中,推测外源cry1C*/bar基因插入可能并不会显着改变转基因水稻T1C-19对胁迫种植条件的适应性。3.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内源蛋白互作的研究以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为研究材料,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到了可能与Cry1Ab/c蛋白互作的抗逆反应类、氧化还原反应类(主要光合作用)、物质代谢类以及其他未知功能的水稻内源蛋白60个,并用亚细胞共定位、双分子荧光互补、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了 6个光合作用内源蛋白、9个抗逆反应内源蛋白与外源Cry 1Ab/c蛋白发生互作的真实性。采用原位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细胞膜蛋白和细胞质蛋白分离的Western blot技术以及亚细胞定位技术,以水稻和烟草叶片为材料,发现外源Cry1Ab/c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内膜上,并可以与细胞膜蛋白V-H+-ATPase和Ca2+-ATPase发生相互作用。采用酵母双杂交、亚细胞共定位、双分子荧光互补、免疫共沉淀技术研究了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5个抽穗期主效蛋白的互作,发现HH1外源Cry1Ab/c蛋白仅与水稻抽穗期核心主效蛋白成花素Hd3a间存在相互作用,且Hd3a的mRNA转录水平较MH63显着下调,均可能在转基因水稻HH1抽穗期推迟中起关键作用。
陈静怡[3](2018)在《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连续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与应用不仅为全人类的粮食供应问题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转基因作物全球大规模商业化以来,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拥有各种优良性状的转基因作物也不断被研发出来,耐除草剂、抗虫、抗旱、养分高效型等,但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其风险性与安全性也一直备受人们争议,因此,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检测与评价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课题。本试验以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为研究对象,通过施磷与不施磷两种施肥处理,采用Biolog生态平板法及磷脂脂肪酸PLFAs检测法,对四个生育时期的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和其对照日本晴的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了功能与结构多样性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强度的动态变化显示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和日本晴在全生育期对碳源的利用强度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强。同时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和日本晴在全生育期的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施磷处理高于不施磷处理;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和日本晴的土壤微生物Mc Intosh指数则均在分蘖期最大,且值远高于其它三个生育期。不同类型碳源利用显示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和日本晴均以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为主,除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在未施磷处理的成熟期对这三种碳源利用率不到60%,其他处理和生育期均达到60%以上。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利用的主成分分析显示日本晴主成分分布呈聚集分布,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的主成分分布呈分散分布,主成分呈不同分布但影响不显着。2.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法一共检测出16种脂肪酸生物标记。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和日本晴的PLFAs总含量和各特征PLFAs含量,含量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和日本晴的PLFAs总含量变化和各特征PLFAs含量变化,变化的趋势均有所不同但差异不显着。综上所述,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均未有显着性影响,只是不同施磷条件和不同生育期会对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布和磷脂脂肪酸各含量值及变化有所影响。
李文[4](2018)在《转Cry1Ab基因抗虫水稻的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影响以及在商业化推广中存在着的潜在风险,决定了相关部门需要对转基因生物及产品进行有效跟踪、监控、风险评估和标识。我国实施了对包括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和番茄5类转基因作物以及17种产品的强制性定性标识制度,而快速准确高效的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与方法标准是标识制度实施的技术前提,是转基因生物及产品安全评价及管理的基础。本研究以一种转Cry1Ab基因抗虫水稻为试验对象,通过引物初步筛选、特异性检测、退火温度及引物浓度优化、方法检出限、方法再现性测试和加工品测试等试验,分别建立了普通PCR定性检测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方法和二重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转基因抗虫水稻的普通PCR定性检测方法:试验最终优选的引物组合:上游引物为5’-F4:5’-ATCTGTTTACTCGTCAAGTGTCATCTC-3’,下游引物5’-R1:5’-GCCATGGATTACATATGGCAAGA-3’;最适宜的退火温度为56℃;引物浓度为0.6μmol/L;检测限:不低于0.05 ng的抗虫水稻基因组;方法再现性好,能够检出经高温处理含有1%阳性成分的加工品。(2)建立了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体系:试验最终优选的引物及探针组合为:上游引物5’-QF1:CGACGTAGACGACTC,下游引物5’-QR3:ACGACATATAGGCAAGA,探针5’-QP1:AGCCACTGCGGCTTGATCAA;最适宜的引物和探针浓度分别为1.0μmol/L和0.5μmol/L;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和扩增效率符合我国转基因检测方法标准的要求;能够检测不低于0.025 ng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基因组DNA;方法再现性好,能够检出经高温处理含有1%阳性成分的加工品。(3)建立了转基因抗虫水稻的二重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在实时荧光PCR试验优化筛选的引物及探针基础上,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稳定性试验、特异性试验、引物和探针浓度的优化、退火温度的优化以及定量线性范围范围和LOQ验证的一系列试验,确定最佳引物和探针浓度分别为400n M和200n M;60.4℃为最适宜的退火温度;抗虫转基因水稻特异性序列的定量线性范围在42.817000拷贝之间,可定量到为0.05ng的样品;水稻内源基因PLD定量线性范围在26.436133拷贝之间,可定量到DNA用量为0.01ng的样品。
邱良妙,刘其全,林仁魁,施龙清,占志雄[5](2018)在《转Bt基因水稻对主要非靶标昆虫的生态安全性研究进展》文中提出Bt基因是世界上转基因植物生物工程研究和应用最多的基因。转Bt基因水稻对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具有很强的控制效果,其商业化种植推广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概述了Bt水稻研究概况的基础上,主要针对Bt水稻对稻田非靶标昆虫的影响效应进行综述,并对Bt水稻的发展前景及其对非靶标昆虫的安全性研究进行展望。
双凡,李昂[6](2017)在《基于专利情报分析的转基因水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础。聚焦中国的粮食安全就必须提到作为中国人主粮的水稻,该研发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决定了我国的粮食产量与粮食安全。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专利情报计量分析法以及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全球范围内转基因水稻研发的专利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我国转基因水稻研发与世界整体发展形势的对比情况以及存在的优势劣势。通过总结我国在转基因水稻研发领域中的优势与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明确我国的优势所在,扬长避短,为我国的转基因水稻研发提供参考意见。
贾玄[7](2017)在《RPA等温扩增技术在转基因水稻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以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经增长超过100倍,涉及的转基因物种也在逐年增加。对于转基因生物安全,公众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各国政府的监管力度越来越强。我国的转基因水稻研究一直比较活跃,然而作为大部分中国人的主粮,公众对转基因水稻的接受程度还比较低。转基因检测技术成为转基因生物安全工作的热点研究内容。因此,建立一套快速、灵敏、准确的转基因检测方法是当前十分必要的一项工作。传统的PCR检测法无法满足田间、野外等简陋环境中的现场检测,因此,能克服此缺陷的等温扩增技术应运而生。在众多的等温扩增技术中,本研究选择了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RPA技术是一种反应温度最接近室温,快速、灵敏的等温扩增技术。它对DNA的扩增温度控制在2542℃即可,反应时间只要1520 min。本研究利用RPA技术对转基因水稻mf-MH3301-1、转基因水稻Bar68-1、转基因水稻PA110-15、转基因水稻KMD1等我国自主研发的并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四种转基因水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根据转基因水稻mf-MH3301-1品系外源基因插入侧翼序列,筛选到一组检测效果好的引物和探针,建立了RP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和RPA荧光快速检测方法,RPA荧光快速检测可稳定检测100拷贝的转基因水稻mf-MH3301-1。根据转基因水稻PA110-15品系和转基因水稻Bar68-1品系的外源基因侧翼序列,分别筛选了一组引物探针组合,并分别建立了一套包含RPA琼脂糖凝胶电泳、RPA荧光快速检测以及RPA测流免疫试纸条快速检测方法,其中RPA荧光快速检测法的检测限分别为500拷贝和50拷贝,RPA测流免疫试纸条法的检测限分别为75拷贝和50拷贝。针对转基因水稻KMD1的检测,本研究选取其外源基因5’端侧翼序列,并设计筛选出特异引物,建立了该品系的RP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法。筛选到一条适用于特异性检测的探针。综合上述所有的检测工作,本研究探索和讨论了RPA技术在转基因水稻定性检测中的适用性,为转基因水稻田间快速检测工作奠定了研究基础。
魏琳琳[8](2017)在《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对土壤氮素形态及氮素转化微生物的影响》文中认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是影响农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探讨氮高效转基因水稻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为综合评价氮高效转基因水稻环境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的两个不同株系N-04和N-08为材料,以亲本稻日本晴(Nipp)为对照,设置田间小区施氮和不施氮两种处理,分析比较种植氮高效转基因水稻对土壤氮素形态及氮转化关键微生物的影响。取得结果如下:⒈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N-04和N-08)的根、茎、叶和籽粒的全氮量均显着高于亲本稻日本晴(Nipp)。⒉氮高效转基因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土壤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季节动态变化趋势一致。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N-04和N-08)土壤硝态氮含量在拔节期和抽穗扬花期显着高于亲本稻日本晴(Nipp),土壤全氮和铵态氮含量在抽穗扬花期显着低于Nipp。⒊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N-04和N-08)与亲本稻日本晴(Nipp)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表现为成熟期>抽穗扬花期>拔节期>分蘖期。N-04和N-08土壤脲酶活性在抽穗扬花期时显着高于Nipp,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施氮条件下的拔节期显着高于Nipp,其他生长期无显着差异。⒋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N-04和N-08)和亲本稻日本晴(Nipp)同一生育期内土壤氨氧化细菌DGGE指纹图谱多为共有条带。与Nipp相比,N-04和N-08土壤氨氧化细菌香农-威纳指数在拔节期和抽穗扬花期有显着影响,均匀度指数在拔节期有显着影响。在整个生育时期,施氮和不施氮两种处理下,N-04和N-08与Nipp分别有6条和9条差异条带,测序结果显示分别属于不可培养β-变形菌纲(Uncultured beta proteobacterium)、亚硝化螺旋菌属(Nitrosospira sp.)和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 sp.)。⒌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N-04和N-08)和亲本稻日本晴(Nipp)同一生育期内土壤氨氧化古菌DGGE指纹图谱多为共有条带。N-04和N-08土壤氨氧化古菌香农-威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抽穗扬花期显着高于Nipp。在整个生育时期,施氮和不施氮两种处理下,N-04和N-08与Nipp各有1条差异条带,测序结果显示分别为热变形菌纲(Thermoprotei)和不可培养氨氧化古菌(Uncultured ammonia-oxidizing archaeon)。⒍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N-04和N-08)和亲本稻日本晴(Nipp)同一生育期内土壤氨氧化古菌DGGE指纹图谱多为共有条带。与Nipp相比,N-04和N-08的土壤反硝化细菌丰富度指数、香农-威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拔节期和抽穗扬花期有显着影响。在整个生育时期,施氮和不施氮两种处理下,N-04和N-08与Nipp各有6条差异条带,测序结果显示分别属于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aceae)、根瘤菌属(Rhizobium)和中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
汪小福[9](2015)在《转Bt基因水稻的检测及其外源Bt基因与蛋白在热处理条件下的降解》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技术在水稻育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在转基因水稻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其中转Bt基因水稻的研究尤为突出。为了满足转基因标识及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的需要,本文从3个方面开展相关研究:我国主要转Bt基因水稻的多重PCR检测及定量检测用的阳性标准质粒的构建与应用;转Bt基因水稻中的外源Bt基因及其蛋白在热加工过程中的降解与检测评价。1.我国主要转Bt基因水稻(TT51-1、KMD1和KF6)的多重PCR检测目前我国主要的3个转Bt基因水稻分别是TT51-1、KMD1和KF6,由于不同程度的无意释放,使得在中国食品市场上能检测出含有这3个转基因水稻的成分,同时欧盟食品和饲料委员会多次通报在中国出口欧盟的大米制成品中,频繁检出水稻抗虫(Bt)基因。这3个转Bt基因水稻中只有TT51-1获得了中国政府颁发的安全生产证书,但还未允许商业化种植,因此根据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其它国家和地区对转基因作物的管理和要求,需要对这3种转Bt基因水稻进行检测和监管。为了快速鉴定转Bt基因水稻:TT51-1、KMD1和KF6,本文根据3个转Bt基因水稻的侧翼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并分别验证了各对引物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同时引入水稻内标准基因PLD,通过体系优化建立了四重PCR方法,该方法对3个转化体事件的检测限达到0.1%,并且特异性较强,适合在日常检测工作同时对这3个转Bt基因水稻进行检测,节省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2.转基因水稻阳性标准质粒的构建与应用.日常检测转基因成分的过程中,需要阳性标准物质,而阳性基质标准品比较缺乏。本研究中,我们将3个转Bt基因水稻的转化体特异性序列及水稻内标准基因的部分序列构建到同一个载体上,构建了针对TT51-1、KMD1和KF6的定量检测阳性质粒标准分子。对构建的阳性质粒子的进行定量重复性、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的分析,表明构建的阳性质粒分子的效果良好,进一步利用阳性质粒分子对已知含有TT51-1、KMD1和KF6的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阳性质粒分子可以应用到对转Bt基因水稻TT51-1、KMD1和KF6定量检测分析。有效解决了转Bt基因水稻TT51-1、KMD1和KF6定量分析缺乏阳性标准品的难题。另一方面,为了解决转基因水稻筛查检测工作中阳性标准品的缺乏,我们将水稻内标准基因蔗糖磷酸合酶基因(SPS)及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Bt基因、Bar基因、NPT Ⅱ基因和Hpt基因构建在同一个载体上,实验结果也表明,构建的质粒阳性分子可以很好的应用在转基因水稻的筛查检测工作中。3.转Bt基因水稻中的外源Bt基因及其蛋白在热加工过程中的降解与检测评价考虑到Bt基因在转基因作物中的广泛使用,而转基因作物特别是水稻中外源Bt基因及其蛋白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降解还未深入研究。转基因水稻TT51-1、KMD1和KF6分别含有Cty1Ab/Cy1AC、Cty1Ab和Cry1AC基因,本文对这3个Bt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在热处理过程中的降解进行了研究。根据食品加工过程中热加工对外源基因及蛋白降解最为激烈,同时为了排除加工品中其它成分的干扰,我们选用最常用5种热处理方法:高温灭菌、100℃煮沸、180℃烘烤、200℃烘烤和微波,利用这些热加工方法直接处理3个转基因水稻的种子粉末。在DNA降解方面,我们利用普通PCR方法扩增Bt基因6个不同区域,同时利用普通PCR方法扩增水稻内源基因SPS的6个不同区域,从而比较转入到水稻内的外源Bt基因与水稻内源基因SPS在应对热处理过程中的降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外源Bt基因还是水稻内源SPS基因的降解与热处理的激烈程度呈正相关,小片段DNA要比长片段DNA更稳定,也更容易被检测出来,另一方面,在不同的热处理过程中外源Bt基因要比水稻内源基因SPS稳定。在蛋白降解方面,我们利用ELISA方法分析了外源Bt蛋白在不同热处理过程中降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外源Bt蛋白的降解与热处理的激烈程度也呈正相关性,同时,在应对热处理过程中,Cry1Ab蛋白要比Cry1Ab/Cry1AC和Cry1AC蛋白稳定。我们利用目前日常检测工作中针对转Bt基因和蛋白的检测方法检测相应的热处理样品,分析其在应对热处理样品的检测能力,结果表明,国家标准上针对转基因水稻Bt基因的定性PCR检测方法,在某些激烈热处理样品中无法检测出转基因Bt成分,蛋白质ELISA和蛋白质试纸条方法也无法应对激烈热处理样品的转基因Bt蛋白的检测,但小肽抗体检测方法有望应用到转基因蛋白质的检测。最后,我们讨论了针对加工品中转基因成分的降解研究及对其检测的应对措施。
张欣,付亚萍,周君莉,郭秀平,刘文真,吴洁芳,吴传银,万建民[10](2014)在《水稻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遗传转化的模式植物,其遗传转化一直受到广泛重视。自世界首例转基因水稻于1988年获得成功以来,水稻遗传转化技术体系迅猛发展,尤其是1994年首次通过农杆菌介导实现对粳稻的高频转化,经过近20年的发展,水稻遗传转化技术体系已经比较完善。目前,应用于水稻中的转基因技术主要包括基因枪介导法和农杆菌介导法,一些实验室也采用花粉管通道法、电击法、PEG转化法等。其中,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方法以其低成本、易操作、转化效率高、单位点插入比例高、后代表达稳定等特点已经成为水稻转化的主流方法,约占水稻转基因报道总数的80%以上。虽然国内外刊物时有转基因方法改进的报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水稻的转化还受一些因素的限制,例如部分粳稻品种和籼稻受基因型的限制十分明显,转基因效率普遍较低,严重制约了转基因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某些转基因程序过于繁琐,耗时长,成本高,不但导致效率低,而且长时间的组织培养诱发逆转座子转座引起无性系变异干扰了功能研究和育种工作。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高效、安全、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水稻转基因技术体系。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水稻转化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回顾了近5年中国水稻规模化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包括围绕不同水稻基因型高效转化体系优化及建立,对影响农杆菌转化效率及植株分化频率等诸多因素如水稻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农杆菌菌株和质粒载体、培养基组分、共培养时间、侵染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整合国内外已有研究结果进行技术集成创新,分别以粳稻和籼稻成熟胚、幼胚为外植体,采用农杆菌转化方法,通过优化受体材料和愈伤状态、农杆菌侵染浓度和分化温湿度、工艺流程标准化等多种组分,突破了成熟胚分化难的技术瓶颈,整合了无选择标记等安全转基因技术,实现了粳稻和部分籼稻转化技术的标准化和工厂化,初步建立了安全、高效、规模化水稻转基因技术体系。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尤其与一些跨国生物技术公司相比,在转化规模和转化效率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认为安全、高效、规模化是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化的重大技术瓶颈。建立水稻主栽品种快速、高效、稳定的转化系统,开发安全型转化技术,开展多基因、大片段基因转化,实现转基因的定点整合和时空控制表达等是水稻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趋势,针对水稻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于促进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培育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转基因水稻的研究和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基因水稻的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转基因水稻检测方法与标准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篇 综述 |
第1章 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研发与管理现状 |
1.1 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的研发与应用 |
1.2 国内外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现状 |
第2章 转基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2.1 基于外源插入核酸的检测方法 |
2.2 基于外源插入基因表达蛋白的检测方法 |
2.3 转基因检测新方法 |
2.4 转基因检测关键要素 |
第3章 转基因水稻检测标准物质研制 |
3.1 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类型 |
3.2 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量值表达方式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植物种子DNA提取与纯化的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水稻内标准基因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转基因水稻筛查检测方法与阳性标准质粒构建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转基因水稻检测标准物质的研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导师简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通过基因差异表达及蛋白互作研究抗虫转基因水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非预期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1.1 全球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现状 |
1.2 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现状 |
2 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水稻的研究现状 |
2.1 Bt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
2.1.1 Cry毒素蛋白的三维模型(3D-Cry) |
2.1.2 Cry毒素蛋白的种类和防治对象 |
2.1.3 Cry毒素蛋白的作用模型 |
2.2 转Bt抗虫基因水稻的研究现状 |
2.2.1 第一代抗虫转基因水稻的释放和安全证书的获得 |
2.2.2 新型抗虫转基因水稻的发展 |
3 转Bt基因水稻的适合度评估 |
3.1 自身杂草化 |
3.2 外源基因漂移 |
3.3 杂交后代的适合度 |
4 转Bt基因水稻的非预期效应研究 |
4.1 非预期效应的定义 |
4.2 非预期效应产生的可能原因 |
4.2.1 转基因植株的构建过程 |
4.2.2 额外表达外源蛋白消耗的物质与能量 |
4.2.3 外源蛋白与亲本水稻内源蛋白的互作 |
5 非预期效应的检测评价技术 |
5.1 定向评价技术在转基因作物非预期效应检测中的应用 |
5.2 “组学”技术在转基因作物非预期效应检测中的应用 |
5.2.1 转录组学 |
5.2.2 蛋白组学 |
5.2.3 代谢组学 |
5.2.4 组学联用技术 |
5.3 蛋白互作技术在转基因作物非预期效应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模拟不同自然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T1C-19的适合度 |
第1章 盐碱土壤和农田土壤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T1C-19的适合度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水稻 |
1.2 土壤 |
1.3 试验设计 |
1.4 酶联免疫法测定外源Bt蛋白表达量 |
1.5 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适合度指标测定 |
1.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外源Bt蛋白表达 |
2.1.1 外源Cry1Ab/c蛋白 |
2.1.2 外源Cry1C~*抗虫蛋白表达 |
2.2 外源cry1Ab/c基因对水稻营养和生殖指标的影响 |
2.2.1 株高 |
2.2.2 分蘖数 |
2.2.3 剑叶SPAD值 |
2.2.4 生物量 |
2.2.5 生殖生长指标 |
2.3 外源cry1C~*/bar基因对水稻营养和生殖生长指标的影响 |
2.3.1 株高 |
2.3.2 分蘖数 |
2.3.3 剑叶叶长、叶宽和叶面积 |
2.3.4 剑叶SPAD值 |
2.3.5 生物量 |
2.3.6 生殖生长指标 |
3 讨论 |
3.1 外源Bt蛋白表达 |
3.2 2个土壤条件对转Bt基因水稻营养生长的影响 |
3.3 2个土壤条件对转Bt基因水稻生殖生长的影响 |
第2章 杂草竞争和荒地土壤种植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T1C-19的适合度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水稻 |
1.1.2 土壤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ELISA测定外源蛋白表达量 |
1.2.3 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适合度指标测定 |
1.2.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外源Bt蛋白表达 |
2.1.1 外源Cry1Ab/c蛋白的表达 |
2.1.2 外源Cry1C~*蛋白的表达 |
2.2 外源cry1Ab/c基因对水稻营养和生殖生长指标的影响 |
2.2.1 株高 |
2.2.2 分蘖数 |
2.2.3 剑叶长、宽和面积 |
2.2.4 剑叶SPAD值 |
2.2.5 生物量 |
2.2.6 生殖生长指标 |
2.3 外源cry1C~*/bar基因对水稻营养与生殖生长指标的影响 |
2.3.1 株高 |
2.3.2 分蘖数 |
2.3.3 剑叶长、宽和叶面积 |
2.3.4 剑叶SPAD值 |
2.3.5 生物量 |
2.3.6 生殖生长指标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杂草竞争和荒地土壤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T1C-19的基因差异表达 |
第3章 杂草竞争和荒地土壤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T1C-19的基因差异表达-转录组水平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和种植条件 |
1.2 试验方法 |
1.2.1 转基因水稻T1C-19外源基因转录水平的检测 |
1.2.2 差异基因的筛选和分析 |
1.2.3 RT-QPCR检测T1C-19和MH63差异基因的表达量 |
1.2.4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验证外源Cry1Ab/c蛋白与共有差异基因表达蛋白的互作 |
1.2.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转基因水稻T1C-19外源基因转录水平的检测 |
2.2 外源基因插入对水稻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1 共有差异基因数目 |
2.2.2 共有差异基因表达量的层次聚类分析 |
2.2.3 共有差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2.2.4 共有差异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
2.3 胁迫种植条件对水稻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1 差异基因数目 |
2.3.2 KEGG功能富集分析 |
2.4 定量PCR检测T1C-19和MH63差异基因的表达量 |
2.5 外源Cry1C~*蛋白与共有差异基因表达蛋白的互作 |
3 讨论 |
3.1 外源基因对转基因水稻转录组的影响 |
3.2 逆境条件对转基因水稻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 表型差异与转录组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
第4章 杂草竞争和荒地土壤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T1C-19的基因差异表达-蛋白组水平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和种植条件 |
1.2 试验方法 |
1.2.1 转基因水稻T1C-19外源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
1.2.2 蛋白提取及质量检测 |
1.2.3 差异蛋白的筛选和分析 |
2 结果 |
2.1 转基因水稻T1C-19外源Cry1C~*蛋白和Bar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
2.2 外源基因对水稻差异蛋白表达的影响 |
2.2.1 共有差异蛋白数目 |
2.2.2 共有差异蛋白表达量的层次聚类分析 |
2.2.3 共有差异蛋白GO富集分析 |
2.2.4 共有差异蛋白的KEGG富集分析 |
2.3 3种胁迫种植条件对水稻差异蛋白表达的影响 |
2.3.1 差异蛋白数目 |
2.3.2 差异蛋白的KEGG富集分析 |
3 讨论 |
3.1 外源基因对转基因水稻T1C-19蛋白组的影响 |
3.2 逆境条件对转基因水稻T1C-19蛋白组的影响 |
第四部分 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内源蛋白互作的研究 |
第5章 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内源蛋白组的相互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及种植条件 |
1.1.1 植物材料 |
1.1.2 主要试验菌株、载体及试剂 |
1.1.3 所用引物 |
1.2 试验方法 |
1.2.1 酵母双杂初筛与外源Cry1Ab/c蛋白互作的水稻内源蛋白 |
1.2.2 农杆菌介导的外源Cry1Ab/c蛋白和内源蛋白在烟草细胞中表达的瞬时表达体系构建 |
1.2.3 外源Cry1Ab/c蛋白与内源蛋白的亚细胞共定位 |
1.2.4 外源Cry1Ab/c蛋白与内源蛋白的双分子荧光互补 |
1.2.5 外源Cry1Ab/c蛋白与内源蛋白免疫共沉淀 |
2 结果 |
2.1 酵母双杂初筛与外源Cry1Ab/c蛋白互作的水稻内源蛋白 |
2.1.1 截断的Cry1Ab/c诱饵菌株的自激活验证图 |
2.1.2 Y2H Gold共转化系统对文库的筛选结果 |
2.1.3 Y2H Gold-Y187双杂系统对文库的筛选结果 |
2.1.4 初筛与外源Cry1Ab/c蛋白互作的内源蛋白数目统计结果 |
2.1.5 外源Cry1Ab/c蛋白筛选的互作内源蛋白统计结果 |
2.2 外源Cry1Ab/c蛋白与功能明确内源蛋白互作真实性的验证 |
2.2.1 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内源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2.2.2 亚细胞共定位技术检测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内源蛋白的互作可能性 |
2.2.3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检测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内源蛋白的互作 |
2.2.4 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内源蛋白的互作 |
3 讨论 |
3.1 蛋白互作在转Bt基因水稻非预期效应产生机制探索中的应用 |
3.2 与光合作用候选蛋白的互作及可能的生物学功能 |
3.3 与抗逆反应候选蛋白的互作及可能的生物学功能 |
第6章 常规栽培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外源Cry1Ab/c蛋白的细胞膜定位及其与水稻内源膜蛋白的相互作用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植物材料 |
1.1.2 主要试验菌株、载体及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外源Cry1Ab/c蛋白在水稻叶肉细胞中的定位 |
1.2.2 外源Cry1Ab/c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1.2.3 Western blot技术验证外源Cry1Ab/c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中表达量 |
1.2.4 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细胞膜蛋白的相互作用 |
2 结果 |
2.1 外源Cry1Ab/c蛋白的细胞定位 |
2.1.1 水稻叶肉细胞中的定位 |
2.1.2 外源Cry1Ab/c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2.1.3 Western blot技术验证外源Cry1Ab/c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中表达量 |
2.2 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细胞膜蛋白的相互作用 |
2.2.1 酵母双杂点对点验证 |
2.2.2 V-H~+-ATPase和Ca~(2+)-ATPase的亚细胞定位 |
2.2.3 双分子荧光互补 |
2.2.4 免疫共沉淀技术 |
3 讨论 |
第7章 盐碱土壤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开花蛋白的互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植物材料和生长条件 |
1.1.2 主要试验菌株、载体及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HH1外源cry1Ab/c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
1.2.2 HH1外源Cry1Ab/c蛋白与5个抽穗期主效蛋白的互作 |
1.2.3 外源Cry1Ab/c蛋白与Hd3a主效蛋白互作后Hd3a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
1.2.4 水稻5个抽穗期主效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检测 |
2 结果 |
2.1 HH1外源cry1Ab/c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
2.2 外源Cry1Ab/c蛋白与抽穗期主效蛋白的亚细胞共定位 |
2.3 外源Cry1Ab/c蛋白与5个抽穗期主效蛋白的互作 |
2.3.1 酵母双杂技术检测外源Cry1Ab/c蛋白与5个抽穗期主效蛋白互作 |
2.3.2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检测外源蛋白与5个抽穗期主效蛋白互作 |
2.3.3 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外源Cry1Ab/c蛋白与Hd3a主效蛋白互作 |
2.4 外源Cry1Ab/c蛋白与Hd3a主效蛋白互作后Hd3a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
2.5 抽穗期主效基因mRNA表达量的分析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连续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转基因作物现状概况 |
1.1.1 转基因作物种植现状 |
1.1.2 转基因作物研究现状 |
1.1.3 转基因水稻研究现状 |
1.1.4 养分高效型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现状 |
1.2 转基因作物相关安全问题 |
1.2.1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
1.2.2 转基因作物环境安全问题 |
1.2.3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 |
1.3 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
1.3.1 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3.2 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1.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研究方法 |
1.4.1 传统平板法 |
1.4.2 生物化学法 |
1.4.3 分子生物学法 |
1.4.4 几种方法对比及优缺点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试验区域概况及研究内容 |
2.1 试验区域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对土壤磷素含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区域概况 |
3.1.2 测定项目及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对土壤pH的影响 |
3.2.2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对土壤全磷的影响 |
3.2.3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区域概况 |
4.1.2 Biolog生态平板测定 |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土壤微生物群落平均颜色变化率分析 |
4.2.2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 |
4.2.3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土壤微生物群落不同类型碳源的利用强度分析 |
4.2.4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的主成分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区域概况 |
5.1.2 试剂及主要主要仪器 |
5.1.3 PLFA的提取与检测 |
5.1.4 PLFAs命名 |
5.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土壤微生物群落PLFAs检测 |
5.2.2 分蘖期不同水稻处理的特征PLFA含量及比值 |
5.2.3 拔节期不同水稻处理的特征PLFA含量及比值 |
5.2.4 抽穗扬花期期不同水稻处理的特征PLFA含量及比值 |
5.2.5 成熟期不同水稻处理的特征PLFA含量及比值 |
5.2.6 不同水稻处理全生育期各PLFA含量变化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
(4)转Cry1Ab基因抗虫水稻的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现状 |
1.1.1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1.1.2 转基因抗虫水稻研究进展 |
1.1.3 全球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概况 |
1.1.4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现状 |
1.1.5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及其管理 |
1.2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检测方法 |
1.2.1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方法概述 |
1.2.2 转基因植物核酸检测策略 |
1.2.3 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 |
1.2.4 转基因成分定量PCR检测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样品信息 |
2.1.2 序列分析及引物设计 |
2.2 试验方法 |
2.2.1 普通PCR定性检测方法 |
2.2.2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
2.2.3 二重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 |
第三章 结果及讨论 |
3.1 普通PCR定性检测方法 |
3.1.1 反应体系、反应程序及引物筛选结果 |
3.1.2 特异性检测 |
3.1.3 灵敏度检测 |
3.1.4 退火温度和引物浓度优化结果 |
3.1.5 方法检出限 |
3.1.6 方法再现性测试 |
3.1.7 加工品检测 |
3.2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
3.2.1 反应体系、反应程序及引物筛选结果 |
3.2.2 特异性检测 |
3.2.3 引物及探针浓度测试 |
3.2.4 方法线性区间测试 |
3.2.5 方法检出限 |
3.2.6 方法再现性测试 |
3.2.7 加工品检测 |
3.3 二重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 |
3.3.1 方法的建立和稳定性检测结果 |
3.3.2 特异性试验结果 |
3.3.3 条件优化 |
3.3.4 定量线性范围试验结果 |
3.3.5 LOQ验证结果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5)转Bt基因水稻对主要非靶标昆虫的生态安全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Bt水稻的研究概况 |
2 Bt水稻对主要非靶标昆虫的影响 |
2.1 对非靶标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
2.1.1 对稻飞虱的影响 |
2.1.2 对水稻叶蝉、蓟马的影响 |
2.2 对稻田天敌昆虫的影响 |
2.2.1 对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 |
2.2.2 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 |
2.3 对稻田中性昆虫的影响 |
3 Bt水稻的发展及生态安全性研究展望 |
(6)基于专利情报分析的转基因水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来源 |
2 全球转基因水稻的专利分布 |
2.1 转基因水稻研发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
2.2 全球转基因水稻研发专利关键词分析 |
2.3 世界范围内转基因水稻研发专利主要申请人技术统计 |
2.4 转基因水稻研发专利IPC分类统计分析 |
3 基于情报分析的全球转基因水稻研发热点技术领域专利申请分析 |
3.1 抗虫转基因水稻研发专利分析 |
3.2 抗病转基因水稻研发 |
3.3 高产与品质性状改良转基因水稻研发 |
3.4 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研发 |
3.5 抗逆转基因水稻研发 |
4 中外典型企业与科研机构专利对比分析 |
4.1 孟山都公司转基因水稻研发相关专利情报分析 |
4.2 中国科学院转基因水稻研发相关专利情报分析 |
4.3 先正达公司转基因水稻研发相关专利情报分析 |
4.4 华中农业大学转基因水稻研发相关专利情报分析 |
5 结论 |
(7)RPA等温扩增技术在转基因水稻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转基因水稻的发展概况 |
1.1.1 水稻的发展概况 |
1.1.2 转基因水稻的发展概况 |
1.2 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与评价 |
1.2.1 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监管和评价 |
1.2.2 转基因作物的食用安全监管和评价 |
1.2.3 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的检测方法 |
1.3 基于核酸的检测技术 |
1.3.1 PCR检测法 |
1.3.2 核酸等温扩增技术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意义 |
1.4.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4.3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RPA技术在四种转基因水稻中的应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分析 |
2.2.1 RPA引物筛选 |
2.2.2 四种转基因水稻的RPA-Basic检测 |
2.2.3 四种转基因水稻的RPA-Exo检测 |
2.2.4 RPA-LFD检测法在转基因水稻中的探究实验 |
2.2.5 结论 |
第三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对土壤氮素形态及氮素转化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转基因作物种植现状 |
1.2 转基因水稻的研究现状 |
1.3 转基因水稻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
1.3.1 转基因水稻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3.2 转基因水稻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3.3 转基因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试验区域概况及研究内容 |
2.1 试验区域概况 |
2.2 试验样地设置 |
2.3 土壤样品采集 |
2.4 研究内容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植株氮素含量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样地设置 |
3.1.2 试验材料 |
3.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3.1.4 测定项目及试验方法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植株生物量 |
3.2.2 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不同营养器官全氮含量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对土壤全氮及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样地设置 |
4.1.2 试验材料 |
4.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4.1.4 测定项目及试验方法 |
4.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4.2.2 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4.2.3 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对土壤无机态氮含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对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样地设置 |
5.1.2 试验材料 |
5.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5.1.4 测定项目及试验方法 |
5.1.5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5.2.2 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样地设置 |
6.1.2 试剂 |
6.1.3 主要仪器 |
6.1.4 土壤样品采集 |
6.1.5 土壤总DNA提取 |
6.1.6 PCR扩增 |
6.1.7 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GGE)检测及条带回收 |
6.1.8 条带纯化克隆及测序比对 |
6.1.9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对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6.2.2 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对土壤氨氧化古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对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6.3.2 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对土壤氨氧化古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6.4 小结 |
6.4.1 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对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6.4.2 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对土壤氨氧化古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第七章 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对土壤反硝化细菌群落多样性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样地设置 |
7.1.2 试剂 |
7.1.3 主要仪器 |
7.1.4 土壤样品采集 |
7.1.5 土壤总DNA提取 |
7.1.6 PCR扩增 |
7.1.7 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GGE)检测及条带回收 |
7.1.8 条带纯化克隆及测序比对 |
7.1.9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土壤反硝化细菌nirK基因DGGE图谱分析 |
7.2.2 土壤反硝化细菌nirK基因多样性分析 |
7.2.3 土壤反硝化细菌nirK基因测序结果及系统发育分析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转Bt基因水稻的检测及其外源Bt基因与蛋白在热处理条件下的降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词汇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转BT基因水稻的研发概况 |
1.1.1 Bt基因 |
1.1.2 转Bt基因水稻研究进展与现况 |
1.2 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标识和安全管理 |
1.2.1 主要国家对转基因作物及其衍生品种的标识管理 |
1.2.2 主要国际组织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管理 |
1.3 转基因作物的主要检测方法 |
1.3.1 基于蛋白质转基因检测方法 |
1.3.2 基于核酸DNA转基因检测方法 |
1.4 转基因作物外源基因及蛋白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降解 |
1.4.1 转基因作物外源基因的降解研究 |
1.4.2 转基因作物外源蛋白的降解研究 |
1.4.3 加工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转BT基因水稻(TT51-1、KMD1和KF6)的多重PCR检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引物特异性验证 |
2.3.2 扩增序列的测序分析与比对 |
2.3.3 引物灵敏度分析 |
2.3.4 多重PCR检测体系建立 |
2.4 讨论 |
第三章 转基因水稻定性与定量检测用阳性质粒分子的构建与应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pMD-KTK的构建与PCR验证 |
3.3.2 pMD-KTK的定量标准曲线建立 |
3.3.3 定量PCR检测体系的重演性(Reproducibility)和重复性(Repeatability) |
3.3.4 定量体系的检测极限(LOD)与定量极限(LOQ)的确定 |
3.3.5 pMD-KTK对实际样品定量检测分析 |
3.3.6 转基因水稻筛查检测质粒分子pMD-rice的构建与验证 |
3.3.7 筛查质粒分子pMD-rice的应用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转BT基因水稻中外源BT基因与蛋白在热处理条件下的降解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Bt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2 水稻内源基因SPS在不同热处理下的降解 |
4.3.3 外源Bt基因在不同热处理下的降解 |
4.3.4 SPS基因与Bt基因在热处理条件下的降解分析 |
4.3.5 ELISA标准曲线建立 |
4.3.6 Bt蛋白在热处理条件下的降解 |
4.3.7 不同检测方法对热处理条件下转Bt基因水稻的检测评价 |
4.4 讨论 |
结论 |
创新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水稻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构建规模化水稻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必要性 |
2 国内外水稻转基因技术体系研究进展 |
3 中国近期水稻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的进展 |
3.1 粳稻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 |
3.1.1 基于成熟胚的转化技术优化及集成创新 |
3.1.2 基于幼胚的转化技术改进 |
3.2 籼稻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的构建 |
3.2.1 基于成熟胚再生体系及转化体系的改进 |
3.2.2 基于幼胚转化技术创新 |
3.3 安全转基因技术研究 |
3.3.1 建立高效水稻无选择标记转化体系 |
3.3.2 安全标记基因转化体系的建立 |
3.3.3 水稻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应用 |
3.4 水稻转基因技术发展趋势 |
4 问题与展望 |
四、转基因水稻的研究和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转基因水稻检测方法与标准物质研究[D]. 张秀杰. 吉林大学, 2020(08)
- [2]通过基因差异表达及蛋白互作研究抗虫转基因水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非预期效应[D]. 付健美. 南京农业大学, 2018
- [3]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连续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D]. 陈静怡. 天津农学院, 2018(08)
- [4]转Cry1Ab基因抗虫水稻的检测方法研究[D]. 李文. 天津农学院, 2018(01)
- [5]转Bt基因水稻对主要非靶标昆虫的生态安全性研究进展[J]. 邱良妙,刘其全,林仁魁,施龙清,占志雄. 福建农业学报, 2018(03)
- [6]基于专利情报分析的转基因水稻研究[J]. 双凡,李昂. 价值工程, 2017(32)
- [7]RPA等温扩增技术在转基因水稻检测中的应用[D]. 贾玄.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5)
- [8]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对土壤氮素形态及氮素转化微生物的影响[D]. 魏琳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5)
- [9]转Bt基因水稻的检测及其外源Bt基因与蛋白在热处理条件下的降解[D]. 汪小福. 南京农业大学, 2015
- [10]水稻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J]. 张欣,付亚萍,周君莉,郭秀平,刘文真,吴洁芳,吴传银,万建民. 中国农业科学, 2014(21)